首页范文图书馆图书管理常识十篇图书馆图书管理常识十篇

图书馆图书管理常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1:36

图书馆图书管理常识篇1

摘要:文章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管理创新策略,以期为突破传统图书馆管理提供参考。

1图书馆知识管理概述

1.1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的现状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并由美国的知名国际咨询公司提出,图书馆知识管理属于在经济高速发展理念下的管理方式创新。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起源于管理学,知识管理即运用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我国图书馆在管理创新中也应把握集中应用智慧,积极提出一些改进图书馆管控水平的措施。时至今日,我国图书馆知识管理在创新和定义上仍然未能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但是目前图书馆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创新,将信息管理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主要是让图书知识信息和图书知识处理二者之间能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图书馆管理在对知识管理中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共享。

1.2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特点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特点主要有:以知识管理为基础、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及以知识创新为导向等。图书馆管理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就是知识,知识在图书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图书馆管理不仅包含了显性知识管理,还包含了隐性知识管理。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出其管理的潜能,将知识资源和对应的管理方式相结合,对各类知识管理进行合理利用,促使图书馆资源优化最大化。人作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元素,图书馆必须注重人的发展,可以通过开展图书馆知识管理和人才培养来实现图书馆水平的提升,将个人目标和组织进行有机统一;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全面促进图书馆员素质的提升,使图书馆得到更好的发展。知识创新作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推动着图书馆知识的创新发展。知识管理将图书馆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整合,注重知识信息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并达到知识创新管理的目的。

2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意义

图书馆作为一个庞大的信息处理系统,包含了对知识的收集、识别、整理、处理以及分享等操作。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满足各个图书馆的知识需求,为更多的读者提供知识信息服务。实施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整理、存储以及传输信息,使各个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建立起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互动的平台,以此来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信息时代,图书馆面临着非常巨大的挑战,用户逐渐开始要求阅读多元化知识,加之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强大的信息帮助,尤其是商业信息咨询变得越来越多,这些都对图书馆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当前,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必须进行知识环境和信息技术革新,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于知识多元化的需求。西方国家先后开展了组织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并且还建立了知识委员会以管理图书馆。我国图书馆的管理手段也在不断革新,并将图书馆知识管理作为一门专业课程纳入高校教学之中。但是,我国在图书馆知识管理方面仍然相当落后,图书馆作为我国信息资源的汇集地,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借鉴他国的管理模式,充分挖掘我国的知识信息资源,推动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为社会推动图书馆建设提供重要动力。

3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保障机制

3.1科学人力资源保护机制

科学的人力资源保护机制主要包含学习机制和竞争机制两个方面。其中学习机制主要是通过学习来造就图书馆员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不断学习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图书馆可通过馆外培训、馆内讲座、学术报告等方式来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学习机制旨在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并以此来激发馆员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为促进图书馆知识管理提供重要保障。竞争机制主要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图书馆开展竞争机制非常重要。很多图书馆员认为图书馆工作就是铁饭碗,致使一些图书馆员缺乏工作主动性和知识服务意识,造成服务水平不断下降。因此,图书馆应根据岗位需要进行人员数量调整,并实现岗位的重新规划,以激发馆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2加强图书馆知识管理质量的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图书馆知识服务,以便吸引更多的读者进入图书馆,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图书馆知识管理应及时了解用户的心理需求以及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评价,从而不断改进图书馆的工作。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质量进行控制的有效方式是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具体做法有:①提升用户反馈意识。用户作为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对于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也有利于图书馆的发展。②图书馆必须注重信息收集和整理。图书馆要鼓励用户对图书馆知识服务进行反馈,通过反馈内容的收集和整理引起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③图书馆准确处理反馈信息。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和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对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反馈信息也存在很多的主观性和多维性。图书馆对于收集的信息要进行鉴别,必须做到客观、公正,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同时还要及时采纳有价值的信息,增加改进措施,对于缺乏证据或失真而不能采纳的意见,图书馆应给予正确而合理的解释。

4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创新途径

4.1管理理念创新

现代图书馆管理必须要创新管理理念,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指挥、有调整以及有控制的手段进行管理,使图书馆可以将资源整合配置,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很多图书馆知识管理革新了陈旧的图书馆管理手段,通过革新知识管理理念实现对图书馆各种资源的整合。图书馆的资源整合为充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也为提升图书馆的现代化水平打下坚实基础。革新图书馆管理理念必须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考虑:①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理论与传统管理基础存在着差异。一直以来,图书馆知识管理主要以理论作为知识管理基础,而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则以传统管理学作为管理基础。②知识管理与传统管理的管理对象不同。传统管理主要是对图书文献资料、图书管理人员、设备、费用、建筑以及各类技术手段进行管理,而图书馆知识管理则主要是对信息和人力、财力、知识、技术以及图书馆文化综合形成的知识管理系统进行管理。③知识管理的侧重点不同。虽然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基本上都是将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的核心,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得到体现,而且图书馆一度沦为事务性信息管理,将图书馆知识管理落到实处才能够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4.2管理内容创新

图书馆管理内容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主要包括人事管理、行政管理以及业务管理等几个方面。而知识创新管理主要指对图书馆理论进行创新性管理,以图书馆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对于图书馆管理学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做出革新。现代的图书馆管理业务流程主要以知识流作为主要管理线路,以业务流程的重组和创新作为工作的重点,在知识管理研究中从以前的文献采访、组织和服务逐渐转变为知识收集、组织和服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图书馆为所有人提供更加系统性的服务,在建立起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同时还要满足政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共同需求。知识服务管理应帮助读者用户实现知识使用,使图书馆在更高层次上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对用户的知识进行运用和创新。

4.3服务工作创新

图书馆服务工作创新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读者,对于图书馆的长久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服务工作创新主要从读者服务和知识服务两个方面着手:①读者服务创新。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主要是在馆藏和日常事务管理方面下功夫,致使图书馆发展中出现很多弊端。图书馆知识管理应全面落实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服务,切实了解读者的信息反馈,将读者的需求和反馈信息结合起来,收集读者的读书结构、读书倾向等信息,充分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②知识服务创新。当前,人们对于图书馆的知识性要求较高,因此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也不能局限于传统固有模式,而应该积极进行革新。图书馆知识管理必须加强对现代知识的开发和创新,不断推动新知识的挖掘和发现。知识服务创新必须将原有信息资源和系统知识资源进行综合化、系统化处理,以满足社会对于知识的需求。知识创新应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扩展图书馆知识和信息服务的宽度和广度。图书馆知识管理必须结合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这对当代的图书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知识创新管理应积极利用现代管理理念,以读者作为知识服务的核心,充分发挥出信息服务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陈亦子.2006—2015年国内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2):13-16.

[2]李迎春.知识管理视角下普通高校图书馆人才激励机制研究[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3(2):50-54.

[3]崔明淑.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J].祖国,2016(19):91.

[4]刘佳.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探究[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4(2):20-22.

图书馆图书管理常识篇2

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198-01

知识管理是现代社会比较重视的一种管理方式,通过知识管理来加强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是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知识管理,图书馆利用馆内的各种相关的资料,不断学习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而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该篇文章主要对知识管理的含义进行介绍,就如何在知识管理下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提供相应的策略。

1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介绍

随着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知识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现代图书馆中知识决定着一个图书馆的发展状况。我们平常所说的图书馆知识管理指的是在图书馆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图书馆的员工可以及时的从图书馆内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通过有效的利用得到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图书馆各部门的领导者制定相应的方案,逐渐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促进现代图书馆的快速发展。通过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知识管理的原理是把知识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知识的内容涉及到图书馆各部门管理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知识的管理可以提高图书馆各方面的管理水平,还有利于图书馆自身文化的建设[1]。在经济社会不断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图书馆应该随着世界发展的潮流不断进步,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融入到现代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当中,更好的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现代的知识管理都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网络信息就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图书馆各个部门的管理当中,将知识管理运用到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上满足时展的要求。

2图书馆管理中的相关现状

现在许多图书馆的管理水平都很低,主要的管理方式是上级下达命令,下级就进行执行的管理方式。上级在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时,都是根据自己的相关经验,没有充分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制定的决策一般会出现很难完成或是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出现。在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上下级领导缺乏沟通,很多领导只注重产生的结果,没有重视图书馆员工的工作情况,忽略了图书馆员工的感受,也没有建立相关的薪酬激励机制,图书馆员工在工作时没有积极性,降低了图书馆工作的效率,这些都不利于图书馆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的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缺乏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利于对现代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3在知识管理下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的相关策略

3.1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

图书馆要改变过去传统的管理方式,要让图书馆的领导者和相关管理人员从思想上改变过去传统的管理理念,这就需要把先进的管理知识理念应用到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工作中。例如在给图书馆的员工分配任务时,要详细的介绍图书馆的总体任务分配情况以及所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让员工在知道自己任务的同时,也能够清楚的知道其他同事的任务,这样在工作中能够增加同事之间的合作,还能够减少重复工作的进行,同时也增加了工作的效率[2]。

3.2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

图书馆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才能够将知识理念更加方便的运用到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图书馆的领导者要收集图书馆管理的相关经验,管理的理论知识,并且把这些资料弄成电子资料,放在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系统当中。图书馆的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管理知识、经验的学习,并且把学到的相关管理知识运用到图书馆管理之中,图书馆内部加强对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要逐渐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图书馆还要加大对知识管理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相关的交流会、座谈会来加强图书馆员工对知识管理能够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的重要性的认识[3]。

3.3加强培训,建立奖罚制度

图书馆要不断加强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加深他们对管理知识更进一步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对管理知识的创造力,这样可以在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为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管理指导,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图书馆还要建立完善的奖罚制度,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出现相关管理失误的人,要给予一定的惩罚,这样不仅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还加强了图书馆管理人员对管理技术的认识。在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增加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4]。

3.4增强创新力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不断取得进步。图书馆要在服务方式上不断创新,图书馆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图书馆服务观念,这是当今时代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图书馆应该以快捷、准确、广泛为主要的服务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加强对图书馆的建设,提高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图书馆要抛弃过去纸质的材料收藏方法,要把纸质的资料经过电子扫描转化成电子版的资料,这样把资料存放在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中读者就能够非常便捷的进行查询、学习。

4结语

知识管理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书馆要认识到现代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图书馆要根据出现的问题,加强对知识管理的运用,转变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同是要加强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管理能力,进而不断提高整个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促进现代图书馆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晓彤,邢伟.基于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与知识管理的研究[J].职教通讯,2013,8(14):52-53.

[2]张秋,杨玲,王曼.研究型大学专业图书馆新馆建设探索――以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3,9(9):56-57.

图书馆图书管理常识篇3

关键词:图书馆形象识别系统图书馆理念识别系统图书馆行为识别系统图书馆视觉识别系统

中图分类号:G258.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38(2012)05-0044-04

1引言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identitySystem,CiS)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aeG公司在其产品上使用统一商标,成为CiS兴起的源头,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伦敦地铁将统一的字体应用于车票和站牌,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二战后,全球经济复苏,美国成为CiS策划的热点地区,以iBm为代表的企业对视觉形象下足了工夫,以麦当劳为代表的企业不但统一视觉形象,还把系统性、一致性原则用于员工行为要求上,成功地导入了行为识别系统,使得诞生于欧洲的CiS策划在美国得到了迅速推广和普及;而将CiS进一步完善并使其日趋成熟则是在亚洲,这当中贡献最大的是日本。20世纪70年代是日本经济的转型期,善于吸收、消化、改进外来文化的日本,在欧美视觉形象的基础上,将东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念、精神理念、情感诉求和人文气息等植入CiS,从而丰富和深化了CiS,使得CiS更具现代感,也使得引入了CiS的马自达汽车、伊藤百货、美津浓体育用品、富士胶片等企业全球闻名[1]。与日本相比,我国导入CiS的时间相对滞后,20世纪80年代,太阳神、新能源、第一投资公司先人一步,首创导入CiS的佳绩,如今,实施CiS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的必经之路,且随着移植成为科学发展的一种主要方法,CiS理论已经移植到了公共管理领域,运用到政府管理、城市管理、社区管理仍至图书馆管理之中[2]。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服务业蓬勃发展,图书馆不仅受到电视、广播、信息机构、网络数据库和搜索引擎等的冲击,不同图书馆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无法回避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为了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利用图书馆,提高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选择力,塑造差异化、富有个性的图书馆形象就成为了竞争能否取胜的关键,而率先导入CiS的图书馆,对图书馆社会形象的提升、竞争力的增强、社会效益的提高,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图书馆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

与CiS理论相对应,图书馆形象识别系统(LibraryidentitySystem,LiS)的功能结构也由图书馆理念识别系统(LibrarymindidentitySystem,LmiS)、图书馆行为识别系统(LibraryBehavioridentitySystem,LBiS)和图书馆视觉识别系统(LibraryVisualidentitySystem,LViS)等三部分有机构成(见表1)。

在LiS中,LmiS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和灵魂,是图书馆最高层次的指导思想和战略体系,它规定和指导着图书馆的各种活动。在确定图书馆理念识别系统后,就要把理念、信息通过动态的LBiS和静态的LViS渗透、传递到每个馆员、用户和社会公众的头脑之中,使之了解图书馆,产生认同感。如果说LmiS是LiS中的“想法”,那么LBiS、LViS就是LiS中的“做法”,它使得“想法”在具体的图书馆日常工作中得以落实和体现。

2.1图书馆理念识别系统(LmiS)

2.1.1LmiS的内容与功能

图书馆理念识别系统是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图书馆哲学观念或观点,是LiS的核心,既包括图书馆的含义、宗旨、使命和职能,也包括图书馆的目标、责任和变革走向,是对图书馆发展的构想、追求和展望,还包括图书馆的发展观、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在图书馆发展中发挥着导向、规范,凝聚和激励的作用。LmiS主要包括图书馆使命、图书馆价值观、图书馆管理思想等,它描述了图书馆精神、图书馆的定位、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图书馆服务方向、风格和作风等丰富的内容。如图书馆使命是指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即图书馆在社会文化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履行的责任以及因此而从事的业务。图书馆使命为图书馆发展指明方向,也是图书馆确定目标和战略的前提,图书馆理念识别系统的构建也须从分析确定图书馆的使命入手,即图书馆理念识别系统要能充分体现图书馆的使命。

2.1.2LmiS的导入流程

LmiS的导入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图书馆形象的现状。只有对图书馆的整体形象现状进行分析,才能发现图书馆理念系统的现状,才能为LmiS的正确导入打好基础[3]。对图书馆形象现状的分析,包含了以下四方面的内容:第一,进行图书馆形象调查。在对图书馆形象进行调查时,应该着力回答以下问题:与其他同类图书馆相比,本图书馆的形象地位如何?有何特殊形象?图书馆知名度如何?知晓程度有多深?图书馆美誉度如何?赞美的内容是什么?赞美的原因是什么?从全社会来看,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基本视觉要素和应用视觉要素设计的态度如何?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与同类图书馆相比,读者对图书馆的评价如何?图书馆形象在哪些方面影响图书馆的发展?第二,分析图书馆管理状况。在分析图书馆管理状况时,应该思考以下问题:与同类图书馆相比,本图书馆的规模如何?地位如何?图书馆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目前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如何面对同类图书馆的挑战?本图书馆的收益性如何?第三,考察图书馆的信息传播渠道。考察信息传播渠道时,需要回答以下问题:与同类图书馆相比,在对外沟通上,图书馆最重要的识别项目是什么?现存识别系统有无问题?图书馆的特色在哪里?信息传播渠道的选择是否合理?如何改善?在对内沟通上,是否高效率?主要方法是什么?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善?第四,诊断图书馆现有理念。在分析图书馆现有理念时,可以考虑以下问题:图书馆的使命是什么?图书馆的价值观念体现在哪些方面?图书馆管理思想包括哪些内容?最重要的管理理念是什么?最重要的管理方针是什么?图书馆如何制定各种发展战略?存在什么问题?

第二步,确定图书馆理念的识别要素。由于图书馆理念是一个抽象概念,所以,必须具体化为可以被识别的要素,图书馆理念的识别是通过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来实现的。图书馆理念识别的基本要素包括信息资源理念、馆员理念、用户理念、管理理念、公共关系理念、图书馆道德理念等;应用要素包括图书馆理念、图书馆标语和口号、图书馆歌曲、图书馆座右铭,图书馆条例和守则等。

第三步,表述图书馆理念。在确定理念识别要素后,需要对每个要素逐一界定,用最简练的文字和语言对所要设计的要素进行表述,并概括所要表达的全部要素内容。图书馆理念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有馆标、馆训、馆歌、图书馆座右铭、图书馆条例、图书馆守则、广告、图书馆建筑物设计以及其他视觉应用系统等。

第四步,对LmiS进行测试。对图书馆理念识别要素和内容进行设计后,还需在图书馆内外进行适当的测试。测试过程中,对内表现为自下而上的讨论和自上而下的宣讲,达成内部一致性;对外则是对社会公众、专家以及媒体的意见征询。经过对内和对外几个过程的反复,最终实现由内至外和由外至内的共识,以至解决以下问题:是否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和理解?是否容易被社会公众所传播?图书馆目标与馆员目标是否一致?是否获得了图书馆大多数馆员的认同?是否符合图书馆实际情况?是否在图书馆日常工作中得到自觉体现,能否激励馆员的工作热情?能否包容图书馆多年形成的传统文化?能否适应未来社会环境的变化?

第五步,LmiS的实施。LmiS的实施主要包括将理念渗透到组织与馆员的行为中(LBiS策划)和将理念渗透到图书馆的视觉标志中(LViS策划)两个内容。图书馆的理念首先要内化为馆员的意识和自觉行为,使馆员深刻领悟图书馆理念的含义和真谛,在实践中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是一个不断渗透、贯彻、教育和实践的过程,除此之外,理念的渗透还要涉及视觉标志的很多方面,包括图书馆建筑设计、阅览室和书库的设计、馆员的馆服和其他视觉应用系统。

2.2图书馆行为识别系统(LBiS)

2.2.1图书馆内部行为系统的设计

LBiS的内部行为系统,主要包括图书馆制度、图书馆习俗和馆员行为规范等。内部系统设计中最主要的要素设计就是对图书馆制度、图书馆风格和馆员行为规范的设计。其中,图书馆制度是图书馆为了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工作秩序和规定,图书馆制度集中体现了图书馆理念对图书馆组织和馆员行为的要求,是LBiS策划的基本和主要的内容。图书馆习俗是图书馆长期继承,约定俗成的特色文献资源和文化活动,包括特色书籍展览、节日、习惯、典礼、仪式等。所以成为区别不同图书馆的显著标志,也是LBiS的重要内容。

2.2.1图书馆外部行为系统的设计

图书馆外部行为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对图书馆宣传活动和公共关系等日常管理行为、图书馆讲座、图书馆习俗、馆员礼仪规范、馆员对外行为准则的设计。对外部行为系统的设计,是展示图书馆形象与理念、识别图书馆的地位与服务、培养高素质馆员的有效途径。

2.3图书馆视觉识别系统(LViS)

视觉识别即识别符号,因此,LViS包括了诸如图书馆名称、标志等在内的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见图1)。

2.3.1LViS的基本要素

LViS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馆名称与标志、馆标准字体、馆标注色、馆吉祥物与馆形象大使等五大基本要素。

[图1图书馆视觉识别系统(LViS)]

(1)图书馆的名称与标志。图书馆标志是图书馆视觉识别要素的核心,一旦确定后,不宜经常改变。图书馆名称是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用文字来表现的识别要素,也是图书馆理念的浓缩。图书馆标志是图书馆的文字名称、图形及其组合的设计,目的是把抽象的图书馆理念精神用具体的标志传达给读者,图书馆标志要给读带来联想,通过标志可以识别图书馆及其理念和服务等。如,南京图书馆的馆徽采用了有“中国书圣”之称的王羲之所书“书”字的侧形,体现着南京图书馆独特的文化历史传承,标志的基本形状也是英文字母“n”与“L”的中式书写,体现着融合与传薪的结果,外形像弯弯曲曲的山路,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名句(见图2)。重庆图书馆的馆徽把中国文字的“重”字左半边与“圖”字右半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犹如“重庆图书馆”缩写的一枚古印,该标识层次分明,像一本一本重叠的书籍,线条错落,又像知识的迷宫;“圖”字的右边外形和重庆图书馆新馆的建筑造型相似,达到了形似的效果;“重”字的左半边与“圖”字右半边中间部分相连似网络并延伸出图书馆,象征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载体的多样化(见图3)。

[图2南京图书馆馆徽图3重庆图书馆馆徽]

(3)图书馆的标准字。图书馆的标准字是将图书馆名称、各个部门名称、馆训等经过字体的选择和搭配、字间距、背景颜色线条效果等设计和处理而形成的表现方式。图书馆标准字借助不同形式的视觉识别,增强文字的表现力,进而形成形象差异,强化图书馆对外交流的诉求力。在设计标准字时,要求:第一,图书馆标准字应该与图书馆标志等视觉识别的其他要素相配合;第二,图书馆标准字应该与服务范围相呼应;第三,图书馆标准字应该具有独特性,一定要利于识别和记忆。例如,书法字体富有个性、历史感和文化气质,很适于表现图书馆储藏知识、传承文化的行业形象,如杭州图书馆的标准字(图4)。

[图4杭州图书馆的标准字]

(4)图书馆的标准色。图书馆的标准色是根据图书馆理念和服务特质等的需要而选定的代表图书馆形象的特定色彩。标准色一般是一种或几种颜色的组合,经常与图书馆标志、标准字等配合使用。标准色是一种独特的图书馆形象,它利用色彩产生的视觉刺激和心理反应,使社会公众产生联想,进而拉近图书馆与社会公众的距离[4]。图书馆标准色是传递图书馆理念,塑造图书馆独特形象的有力工具。在设计标准色时,要注意:第一,图书馆标准色要有利于表现图书馆理念和图书馆形象;第二,图书馆标准色要考虑到不同颜色所产生的心理反应;第三,民族图书馆标准色要注意民族倾向,比如,埃及人喜欢绿色,禁忌蓝色;第四,图书馆标准色应该具有差异性。在现有的图书馆标志中,许多图书馆如上海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江苏昆山图书馆、东莞图书馆等选择了能给人以宁静、象征着知识海洋的蓝色作为主要的标准色。

(5)图书馆的吉祥物。图书馆的吉祥物是为了强化图书馆形象而设计的图书馆造型和具体图案。图书馆吉祥物很容易唤起社会公众的亲和力和想象力,引起社会关注,与抽象的图书馆标志和图书馆标准字相比,往往更有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偏好,更有助于图书馆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在设计图书馆吉祥物时,要充分考虑图书馆形象定位,要能体现图书馆的属性,选用的造型或创意点要依附图书馆特性,例如,即墨市图书馆推出的吉祥物“墨墨”(见图5),“墨墨”二字分别取自“即墨”、“墨香”中的“墨”字,寓意着“悠久墨城萦绕墨香之气”,采用叠字命名,极具亲和力,叫起来琅琅上口。“墨墨”的脸部构图灵性地再现了电脑显示器的轮廓;寓意着无线鼠标的脚部,形象地诉说着市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墨墨”右手执书,左手作出“请”的手势,标示欢迎读者走进图书馆,读万卷书,乘着信息化的东风,再行万里路。整个卡通形象从造型设计、性格设定、动作演绎等方面,充分表达了即墨市图书馆“书香熏陶人、阅读改变人”的愿景。

[图5墨市图书馆的吉祥物“墨墨”]

2.3.2LViS的应用要素

LViS的应用要素是指基本要素组合应用的传递媒体,主要包括办公用品、接待用品、馆员服饰、交通工具、环境设计、宣传用品、广告传播等。利用这些传递媒体的特点和优势,灵活的进行它们的组合或单一恰当应用,对于传达图书馆的理念、宗旨、特色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5结语

总而言之,尽管我国一些图书馆在设计图书馆馆徽、服务理念等方面已经迈出了一步,但要在我国图书馆系统导入LiS还是一件新生事物,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探索。笔者提出的LiS的作用、目的和意义在于有利于有机整合图书馆管理中的各管理要素,建立图书馆发展战略与全新管理模式,并在未来的发展中抓住发展机遇应对挑战,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图书馆效益与社会职能,使其社会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大幅度提升[5]。但因受篇幅、水平所限,相关的深入研究还需更多学者的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许俊基.CiS发展与国别模式:超值企业形象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暴国霞.浅谈CiS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07,(6):99-100.

[3]杨保国,赵涟漪.CiS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应用之初探[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1,(3):14-16.

图书馆图书管理常识篇4

一、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高级技工学校为什么要做好图书馆管理工作呢?究其原因在于有效的图书馆管理工作既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还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学生要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来丰富自身的知识面,拓宽自己的视野,此时,学校图书馆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知识更新的步伐日益加快,教师在课堂无法在第一时间将最新的知识融入到教学大纲中,因此,学生要通过图书馆阅读最新的知识。再加上,学生有些时候也希望能学习到专业之外的知识,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此时,就需要通过图书馆来实现这一目标。大部分高级技工学校认为图书馆并没有什么作用,慢慢地图书馆成为了摆设,针对此,高级技工学校要转变思想观念,重新认识图书馆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以及作用。同时,高级技工学校要将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管理这两项工作都纳入到日常工作中,适当的情况下,要给图书馆增加部分资金,购进更多图书。高级技工学校的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在平时的课余时间中多多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创新管理手段,重视人性化管理

图书馆的工作不能简单地定义为收藏、整理图书,而是要借助图书馆这一平台,使得图书流通起来。要想加快图书馆图书的流通速度,那么引入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是必要的。在建设学校图书馆时,要将信息化管理放在第一位。通过合理、科学的管理,解放图书馆人员,降低他们的工作强度,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管是图书馆的管理制度,还是业务流程,要围绕着“人”出发,服务每一位读者,让读者沉浸在图书馆中,这样一来,真正做到人性化管理。

三、重点培训图书馆员,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

读者是图书馆员所服务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讲,管理图书这项工作具有较强的服务型、技术型和学术性。所以,高级技工学校要重点培训图书馆员,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作为一名图书馆员,其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图书馆员要真正做到爱岗结业,全心全意为每位读者服务。当读者在图书馆真切感受到图书馆员体贴、热心的服务之后,他们对图书馆的态度会转变。当前,在图书管理中,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图书馆员来说,他们要掌握与信息化技术相关的知识,以此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通过学习一系列的业务知识,图书馆员的专业知识日益丰富起来,他们的职业素养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四、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图书馆服务品质

图书馆图书管理常识篇5

1.1危机意识与危机管理意识不足由于公共图书馆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行政保障下,其相对弱化的竞争环境、死板管理体制等,都使图书馆对危机缺乏敏感[2],在对某公共图书馆馆员的调查结果显示,完全没有听说过这一概念的占到了30%,而比较了解的仅占比例的25%,其余45%的人员只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其内涵。大多数图书馆馆员包括一些领导都认为,“图书馆危机管理"这提法显得有些小题大做了,扩大化了,认为这不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就是日常工作中显示有危机征兆,也常常抱着侥幸心理,将其忽略,显示出了严重的文化财产保护意识的麻痹和薄弱,这将不利于公共图书馆未来的持续发展。

1.2危机管理职能机构缺失由于对危机和危机管理意识不够,经费限制和人员的不足等原因,目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并没有在组织体系中设有相应的危机职能机构。在对发生过重大危机灾害的公共图书馆调查分析中发现,居然没有图书馆是通过已有的危机职能机构来处理危机的。一般图书馆都是在危机来临并造成一定的灾难后,才成立一个临时救灾办公室、抗灾指挥部等,始终缺乏一个常设的综合性公共危机管理组织来有效地统领危机工作。正是由于这种缺失,使得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活动缺乏全面持续性,不能为公共图书馆长期的发展保驾护航[3]。

1.3危机管理制度有待建立分析中外危机管理大量事实案例资料表明,为了保证危机管理工作的顺利和有效开展,需要建立一套危机预防、控制、恢复等危机管理相关制度,保障危机管理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有效避免差错[4]。目前,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危机管理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虽然近几年公共图书馆在危机管理防预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距离构建危机管理的整体体系,建立完整的危机管理制度框架还有很大差距。

1.4危机预警系统建设落后很多实践显示,危机事件的发生虽然难以预测,但却可以预防。建立预警系统是图书馆防范和控制危机损失的最直接有效、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手段,它通过信息收集、分析来监测危机状态,提前就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发出告知,使图书馆能够做好充分准备,沉稳化解危机[5]。这样图书馆根据警报及时制定危机防范措施,可以尽量避免危机的发生或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失。近几年,公共图书馆暴露出来的隐性危机相当明显,令人堪忧。一些公共图书馆防危经费投入不足,应灾设备、防盗设备等缺失;另有一些新建图书馆,各项设施齐全,却缺少对人员的培训,致使许多现代化预警装置形同虚设。

2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危机管理对策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不断变化着的环境,会面临着各种不确定的潜在的危机。为维持图书馆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强化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使图书馆危机管理日常化、制度化,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危机管理系统,来避免和削弱危机事件带给图书馆的影响和损失。然而,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距离完善还有待时日[6]。笔者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结合中国当前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试提出几点关于加强中国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建议。

2.1牢固树立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思想

2.1.1树立危机意识建设危机文化危机意识的提高是解决管理危机的思想前提和保障。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如果没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就很难及时的预防危机,从容的面对危机,危机管理措施也会都形同虚设;只有危机意识提升了,才能做到防微杜渐,消解危机于萌芽状态。危机意识,是中华民族优良文化的思想结晶,自古有之,即忧患意识,也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之一,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对公共图书馆来说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思想,强化危机意识,来保障图书馆未来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培养和加强危机意识不仅是图书馆领导层的事,更应成为所有员工的责任,只有当全体工作人员都充分认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图书馆危机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危机事件警示教育和危机相关知识技术培训来培养和加强全体员工的危机意识。一方面,通过宣传国内外各种图书馆危机现状及危机案例来提升馆员精神层面上的忧患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预防意识、避灾意识和时刻保持对危机的高度敏感性[7]。另一方面,加强馆员危机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从而提高对危机的处理能力以及自救和互救的能力。危机意识提升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图书馆危机文化,把危机意识上升成为危机管理文化,危机文化可以帮助图书馆形成上下一致的团队,提高图书馆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有利于图书馆面对危机时每个人都有一种自觉应对危机的觉悟和行为,从而提高组织预防和应对危机灾害的能力。

2.1.2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危机是“一时爆发"的,也是“长期造就”的。没有危机发生,并不说是没有危机存在,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社会文化组织之一,时刻处于各种不安定的环境因素下,这些潜在危机因素早晚会带来危机,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而已。所以说,“不打无准备之战”,图书馆平时要对馆内外可能诱发危机的各种潜在不安定因素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以便在酿成危机之前得以发现和解决,即便危机爆发也做到有准备的应对。

2.1.3要重视危机的征兆和信号“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危机爆发前一般都会出现一些征兆。如果在危机爆发前及时发现并重视这些信号的出现,就可以把危机消解于萌芽中了。由于危机的征兆和信号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特征,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日常要保有对危机征兆和信号的高度敏感性,在平时工作重视这些信号的出现,从而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危机。此外,要明白这些征兆和信号预示的着什么样的危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2.2建立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职能机构危机管理机构是进行有效危机管理的组织保障。为了实现危机管理的专业化和实效化,很多组织和行业都成立了职能机构,以此来提高危机管理水平[8]。公共图书馆也应借鉴此做法,建立一个危机管理组织机构,提高图书馆应对危机的能力能力,使公共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成功地应对各种危机事件。建立图书馆危机管理机构的目的是要为维护图书馆安全、图书馆各项工作稳定开展和保障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它的主要职责包括搜集信息、分析信息、预测危机、制定图书馆危机管理战略,负责危机防范、危机监测、危机控制和危机恢复等。在非危机时期,负责危机的预防和预警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危机宣传警示教育和应对灾害模拟训练,提高他们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9]。在危机发生期间,指挥和协调其它职能机构,进行图书馆内外部的沟通协调,共同应对危机。公共图书馆应根据实际成立确实有效危机管理机构,在现有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公共图书馆自身实际发展需要,根据公共图书馆的规模以及可能发生危机的概率和影响来选择其组织形式,成立单独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或是整合行业力量,成立区域性图书馆危机管理协作互助组织,来共同应对危机。特别是小型公共图书馆,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限制,常设一个危机管理部门并不现实,可以借鉴武先生提出的以人员代替机构的思路,即在图书馆各部门中指定专门人员行使危机管理机构的职能。

2.3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少西方发达国家都相继建立并不断完善了突发应急事件处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危机事件处理做出明确的制度规定,有效提高危机管理能力。中国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也为国内公共危机管理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公共图书馆应根据其自身所处内外部环境和自身实际特点,参考和借鉴其它行业的经验,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条款,制定一部针对公共图书馆危机事件的《公共图书馆突发事件应对法》。各类公共图书馆应针对自身特点,因馆制宜地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危机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处乱不惊地进行。2001年4月由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和社会文化图书馆司联合召开的“图书馆法”专家座谈会,正式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的制定工作,目前图书馆立法草案,共8章37条,包括总则、图书馆的建设、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服务与读者权益、工作人员与内部管理、保障措施、评估与奖惩、附则等内容。根据图书馆现实和未来持续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图书馆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应加入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相关内容,将图书馆危机管理规范化,保证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制度化与健康发展,以不断提高图书馆综合管理能力。

2.4制定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预案危机突发性特点需要我们提前做好计划和准备了。图书馆危机预案,就是针对公共图书馆内外部环境,在危机事故发生之前就制定好危机处理的计划方案。危机预案制定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危机管理要达到的效果,所以要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设计简单,缺乏科学性和操作性的预案,一旦面对综合化的危机,立即凸显危机协调处理能力的薄弱,完全经不起实践的考验,预案形同虚设[10]。公共图书馆应实事求是,结合图书馆的实际规模特点,分析馆内外环境因素,列出可能面对的危机隐患,参考并借鉴其它行业的经验,依照有关危机灾害管理条款,制定出真正有效地、切实可行地危机管理措施[11]。同时,根据危害等级,进一步细化应对危机的具体对策,以保证危机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如防火应急预案、停电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等。而且,对应急预案也要实行公示和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从而提高预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还应将各种危机应急预案编制成册,发放到馆内职工和读者手中,开展教育培训学习,有条件的话可以通过模拟演练,来熟悉掌握应急预案中的各项操作,通过演练还可以发现应急预案漏洞,从而进行修订完善。

2.5构建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体系在社会信息化环境中,作为一个公共的社会组织,公共图书馆所面临生存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共图书馆不仅受传统的人才、经费、资源等危机的长期困扰、又面临各种新的危机,如:形象危机、安全危机等。所以,构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体系,提高图书馆应对危机管理能力是图书馆发展迫切需要的。图书馆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的内容广泛,牵涉到图书馆管理的方方面面。目前,中国关于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距离建立完整的危机管理机制缺少相关理论和实践,而且,不同的学者对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有着不同观点。笔者结合中外危机研究成果认为,一套比较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应该涵盖危机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3个阶段,具体包括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处理机制和善后恢复重建机制3个方面。

3结语

图书馆图书管理常识篇6

关键词:新时期;图书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机构,不仅对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等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承担着文化传承的职能。因此,要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图书馆管理建设。

一、基层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提升了对图书馆队伍建设的重视。基层图书馆已经将馆员培训考评工作作为日程工作的一部分,并在基层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已经引起了图书馆主管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图书管理的竞争力,如果在图书馆硬件设备一样的条件下,图书馆管理者的能力越强,对读者服务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采用在职培训的方式来提升图书馆管理者素质尤为重要。

(二)我国对于基层图书馆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我党和政府对于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一直都十分关注,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社会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于基层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完善基层图书馆建设工作,我国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进入了黄金时期。

(三)我国在不断完善基层图书馆内部管理意识。目前领导和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基层图书馆软硬件水平的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基层图书馆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实现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的推动基层图书馆管理事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管理仍然处于一个探索的极端,没有建立一个独立和完善的图书馆研究学派,更是存在着基层图书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新形势下,信息网络技术发达,传统的基层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转变基层图书馆管理工作模式,更新图书馆管理思想变得更加重要,否则会对基层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基层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图书馆对自身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基层图书馆在自身建设和发展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很少为图书管理员提供外出交流学习、知识培训以及学术讨论的机会,缺乏复合型专业的管理人员,图书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人才结构不合理,这也是造成基层图书馆管理人员职业素质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想要改变目前基层图书馆自身的这种现状,就需要提升自身建设的关注度,从资金投入、职业教育等方面进行完善,达到提升基层图书馆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基层图书馆管理方式有待提升。基层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还是采用传统的僵化的服务形式,还是停留在纸质为载体的知识传播上,为读者提供也仅仅是原始文献低层次的有限服务。加上图书馆管理人员信息意识的缺乏,网络信息手段的落后,不能及时给读者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更没有开展富有特色的服务工作。另外就是图书馆管理人员在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开发上的能力还有所欠缺,不能做到从根本上满足读者多层次的信息需求,影响基层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基层图书馆服务工作有缺陷。基层图书馆给读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基层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发挥以及基层图书馆人本管理理念的实施都受到基层图书馆建设方式的影响。由于基层图书馆自身建设的不完善,造成基层图书馆服务和阅读需求的冲突问题。基层图书馆不能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方式,完善图书馆服务方式还是目前基层图书馆工作的重心。

三、提高基层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基层图书馆管理理念。由于我国基层图书馆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使基层图书馆指导思想还非常落后,具有滞后性和封闭性。这样的指导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步伐,更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新形势下图书馆管理一体化、信息资源化、服务便捷化已经成为了图书馆发展的主要需求。

(二)完善基层图书馆服务工作。基层图书馆作为公众服务设施的重要一环,完善基层图书馆服务工作是整个基层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更是保证基层图书馆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图书馆转型的重要环节。伴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已经很难满足时展的需求,提升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结合目前基层图书馆现实的需求,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广大读者对新知识、新信息的需求。

(三)更新基层图书馆管理技术水平。技术要素在整个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基层图书馆服务的信息描述、分类、存储以及信息分析、信息传播等都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实践的基础上的,现代技术的出现为基层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实践、空间和方式提供了更大、更完善的可能,使得基层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发生着就近、快速、无障碍的变化。

(四)提升基层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建设需要其管理工作人员的努力,新形势下想要完善基层图书馆管理工作,推动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就需要强化基层图书馆管理者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做好图书馆管理者的培养工作,努力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员工。此外,还要定期对于图书馆馆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邀请更多的专家学者对图书馆馆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辅导,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并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贯穿实践工作,让馆员在实践中寻求不足,达到相互提升、相互促进的目的。

四、总结

完善基层图书馆管理工作需要我们坚持科学性、客观性、高效性、时代性的发展原则,并针对新形势下基层图书馆管理工作现状、存在不足,结合自身的实际况进行对症下药,采取全面有效的方式,进行我国图书馆建设工作的完善,全面提升基层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还为基层图书馆建设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实现我国基层图书馆建设的跨越式、创新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静.基层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4(13).

图书馆图书管理常识篇7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 图书馆管理 创新

论文摘要:近年来知识管理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不仅创新了图书馆的管理内容、管理模式,而且对于改善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完善现代化图书馆的各种职具有积极的作用。图书馆知识管理能够促进图书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使图书馆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信息服务的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作为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知识管理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对现代管理的重要作用。图书馆知识管理运用了知识管理理论,以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依据,通过对知识和信息进行系统整合和有序处理,建立合理有效的知识库体系,促进知识的不断更新,充分满足读者对于知识与信息需求,不断改善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能够有效地发挥图书馆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信息服务作用的。下文详细论述了图书馆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具体创新表现。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对传统的图书管理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即将知识管理理念与图书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图书馆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满足各层次读者不断变化的知识与信息需求,不断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使各项职能得到有效的发挥。相比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在管理理念上有以下发展和创新。

(一)理论基础的发展。传统图书馆管理是以管理学的理论为基础,而图书馆知识管理则以知识管理理论作为基础,同时综合了管理学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等多项社会科学知识,适应了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代社会对图书馆管理的要求。(二)管理对象的创新。传统的管理对象是图书馆系统,由建筑、人员、文献信息、经费、设备等要素构成。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管理系统则以信息和知识资源为基础,并且综合了物资资源、人力资源、图书馆文化等多种要素。(三)员工服务理念的创新。传统的图书馆管理虽然也是将“以人为本,读者至上”作为服务理念,但在具体工作中,主要忙于一些琐碎的事务性管理,很难贯彻服务理念。而图书馆知识管理将人力资本管理作为管理的核心内容,将知识服务与知识创新作为图书馆管理的直接目标,能够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贯彻于具体工作中。

二、图书馆组织模式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打破了传统的管理组织结构,建立起灵活、高效、凝聚力强的知识型结构组织。知识型组织群体由众多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并以知识的积累、传播及应用为出发点,新型的知识团队组织主要有四部分组成。(一)管理团队。管理团队负责规划、组织图书馆的宏观发展与建设以及微观的日常工作事宜处理,具体包括创建图书馆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平台,加强馆员间的交流、学习,积极组织本行业的学术交流,协调馆际间以及馆内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做好人事和财务管理。(二)信息建设团队。信息建设团队主要负责馆内信息资源的整理、加工以及数字化转换,并对各种服务工作的设计与维护进行指导。(三)服务团队。服务团队即直接面对读者的图书馆员,主要为读者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包括图书借阅、读者咨询、读者培训等信息服务,并且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能不断的发现工作的不足,积极进行总结和创新。(四)技术研发团队。技术支持与研发团队主要负责图书馆新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的研发与应用,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与更新,图书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维护与升级等。

三、服务工作的创新

(一)坚持“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取向。传统图书馆管理更多地是关注馆藏和日常事务管理,导致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弊端,如馆藏结构单一、服务范围小、利用率低,直接影响了图书馆经济效益和继续建设,不利于图书管的长远发展。图书馆知识管理全面落实“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建立明确的读者信息反馈渠道,将读者需求与信息资源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依据读者的知识结构、阅读倾向进行信息的收集,充分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从而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面,提升了图书馆信息与知识的服务质量。(二)强化知识服务。当代社会对图书馆提出了很高的知识性要求,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方式不再是简单的文献收集、贮存、推广和应用,而是对于现代知识的开发、创新与应用。在日常图书管理中需要不断扩充服务的知识内涵,不断进行新知识的挖掘与发现,使原有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更加综合化、系统化、深入化,产生针对性和适用性更强的再生知识,实现知识资本的更新、整合和增值。同时,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拓宽图书馆知识和信息服务的宽度和广度。

结语:图书馆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论与图书馆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对于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创新作用。当代图书管理工作应当及时更新传统管理观念,积极吸收现代知识管理理念,为读者提供及时、准确、增值的知识信息,以实现知识的价值和创新知识为目标,以知识增值和读者需要为中心,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盛小平.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J].图书馆杂志.2003(06).

[2]郑彦芬.基于知识管理与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09).

图书馆图书管理常识篇8

【关键词】知识管理;创新;学习信息化时代,威胁

图书馆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多,生存的空间也被大幅度地压缩。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若不能落实创新,那么图书馆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基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需要,就产生了图书馆知识管理。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深刻价值

系统管理大量信息的组织机构是图书馆,分享、收集、应用辨别以及整理知识等都是图书馆工作的职责所在,满足每一个不同的用户对信息的要求就是图书管理的终极目标。与之对比,知识管理非常复杂,让人和信息、信息和信息之间的保存、整理、收集这些过程变得密不可分是它的任务,确切地说,为了满足在快速发展的的社会提出的对知识系统的需求。其打造了一个不同种类的显性和隐性知识互动的平台,并且这就是图书馆一直依赖的根源。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的图书馆面临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不同的挑战,用户从以前信息单元不断发展成现在的知识单元需求,更加多样化和对知识的深切需求,而且,现在社会因为科技的发展充满着不同的信息服务机构以及不同的获取信息知识的技术,对图书馆冲击最大的是兴起的一些商业信息咨询机构。所以,基于目前的现状必须不断创新在图书馆知识管理里面的信息管理技术还有知识环境。这些年来,一些西方的国家已经开始全力地研究图书馆知识管理,而且他们的图书馆管理发展的主题是通过组织和利用,不断创新知识,还专门在全国成立了一个关于“知识管理”的委员会,这极大地影响了国家创新图书馆管理,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全世界的图书馆管理研究。现在,国外的很多大学把图书馆管理知识管理收入专业课程里面,继而出现了多层次的教育上基于图书馆管理,同时因为这些教育的方式和渠道,专业的图书馆知识管理人才进入到社会就会对社会上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作出积极的贡献。因为我们国家的图书馆管理比较落后,所以图书馆既然是一个提供管理信息资源的机构,更应该积极地参考和学习其他不同的国家的知识管理的具体方法以及相关的理念,这样才能深入挖掘社会知识信息资源,同时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给社会带来更好的动力。

二、不断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

根据工作复杂、相互依赖的程度把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模式分为集成、专家、协作这三种模式。综合管理每一个不同的知识领域,同时调动每一个不同领域的知识储备来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这就是知识管理的协作模式。不断加强管理理念,完善图书馆一起参与知识共享的制度,让个人和集体的创新能力不断地加强和培养,同时有更高的依赖性以及工作复杂性。同时打造专家模式的知识管理,在专家的工作发展推动力是核心业务,要想让更多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吸引过来,就必须采用一些方法和手段来把他们培养成为图书馆里拥有高工作能力、低相互依赖性的业务骨干。对不同的运作模式以及行动标准,可以统一掌握有关部门的有关知识,同时强调整体最优的特点,这就是知识管理的集成模式,让不同的部门决策性与功能有关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基于整体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营效率,降低工作复杂度,提升互相依赖度。基于核心业务知识为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核心业务开展稳定和持续这就是知识管理的事物模式,使员工行为、创作、工作变得更加标准、程序化、常规化,运作也能更加自动化,知识更加系统化,降低依赖性和工作的复杂度。

三、不断创新图书馆管理和智能有关的方面

控制、协调、计划还有组织、做决定等是以前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的基本责任。内外化以及学习、共享还有中介这些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职责所在。为了帮助用户获取知识信息或者直接参与知识生产的一种创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图书馆的认知责任;力求把个人和图书馆有关的学习问题解决是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的学习责任,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学习效率。依上所说建设学习型的图书馆能得到更好的推动;基于知识库,让员工获取更多的有用的知识、启发和智慧,这就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共享的职能;和有关的领域知识联系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中介功能,应用工作流、内部网以及文件管理系统这些形式去明确、固定匹配和传送;挖掘用户需求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提取外部数据库的知识,在展示的时候运用恰当的方法就是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的外化功能;运用外部储藏库的模式在捕捉知识的时候来组织知识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外化功能。

四、不断创新图书馆管理方法

在集成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这些方面的创新是图书馆管理在管理方法上面的创新。对于创新集成管理方法这个层面,基于集成管理的策略还有技术来提高图书馆管理知识的管理,同时更好地吸收集成的理念,利用知识服务、知识创造业绩、知识的共享来拓展图书馆的集成管理的应用;对于创新全面质量管理这个层面,图书馆只是拓宽管理的技术、对象、方式等。在管理技术这一层面来说,图书馆知识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比如说,一些数据的存储、挖掘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还有网络技术等,来获取传播还有保存获取知识。在管理方式这个层面来说,把隐性的知识转化为显性的知识就是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先把它传到图书馆人员的手里,之后再把它转化为隐性知识的方式。在管理对象这一个层面来说,在以前的管理对象原则上,图书馆知识管理加大了对员工的隐性的知识重视;对于创新目标管理来说,为了打造学习型的图书馆,在进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时候可以运用一些柔和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和改进共享和创新的知识。

五、总结

图书馆图书管理常识篇9

关键词:图书资料;图书馆;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图书馆事业的日益蓬勃,人们对图书资料的需求越来越大。信息时代,图书馆对信息的更新、收集、整理、应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图书资料记载着古今中外全部人类历史的足迹,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记录着人类千百年来历史经验和教训,从图书资料里人们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并对此加以应用和实践,为使人们更有效地利用图书资料,对图书资料的管理则非常重要。图书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对图书资料管理得当,人们可以更为方便、快捷、安全的利用图书资料来获取信息和知识。

一、图书资料管理现状

(一)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

图书资料管理属于技术性管理工作,该工作综合性质较强,对管理人员要求也较高。管理人员不仅掌握先进的管理手段以及具备计算机熟练操作技能,而且还要拥有系统化、理论化图书管理知识。但是,当前图书馆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低下,管理人员不具备管理技能,无法满足管理需求。

(二)管理设备不先进

目前,有的图书馆还沿用传统的管理设备,例如:阅览室、目录柜、书架以及写字台等,这些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料业务管理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信息时代笼罩社会,资料文献基于形式多样的载体演化,对资料开发、资料整合、资料管理等方面要求逐渐提升。传统管理设备已无法适应当前发展需求,导致管理质量下降。

(三)资料管理工作不到位

当前,图书馆资料管理模式落后,这些模式无法满足科研需求、学习需求以及实践需求等。加之,管理手段不科学,依旧沿用封闭式管理方式,人工管理占据主导位置。图书馆还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这严重阻碍资源优化配置效益。

二、图书资料管理优化重要性

(一)图书馆发展需求

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在日益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能够抓住发展时机,并且做出准确应对,势必会在竞争中取得优胜地位。对图书资料管理而言同样适用,图书资料管理应当得到创新和优化管理,应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发展,时刻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工作,才能立足于市场。以往图书资料工作管理形式比较繁杂,如今已经打破常规方式,趋向简化工作流程,旨在提升图书资料管理质量。基于科学管理意识下开展管理工作,提升决策正确性,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开辟新道。

(二)改革必经之路

当前,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我国政治体制以及经济体制发生改变,体制改革速度飞快,导致图书馆外部发展环境发生改变。在该背景下,图书馆内部管理也应当适度随着改变,逐渐摒弃传统管理模式,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图书资料优化以及创新成为必然趋势,因此,需要抓住发展条件,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才能保障图书馆未来发展势头,顺应社会发展需求。

三、加强图书馆队伍建设

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中很多人并非本专业人员,有很多是相关或其他专业人员转行而来,这就要求图书馆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必须要加强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因此,专业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应发挥现有人员的特长来弥补他们专业知识的不足。建设一支政治思想觉悟高,专业技术知识过硬的高素质队伍。

在现如今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中,很多是以中文、外语、计算机、政史甚至是很多完全不相关专业的人员在进行日常工作,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中文、外语、计算机等专业的人员,在今天图书馆的发展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信息本是多元化产业,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应用也很广泛,尤其是在现代图书馆中对外文资料、电子数据需求量很大,在这样一个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多种专业的共同参与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但无论如何,图书馆是一门专业的学科、是一种专业的领域,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图书馆的专业能力依然是图书馆发展的基本。同样,图书馆工作人员也不能拘泥于某一种知识理论,应该博采众长,各取所需,例如,随着图书馆内电子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掌握必不可少;再如,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更好地了解外面世界的文化,汲取最新的科技文化知识,掌握至少一门外语显然是必要的。不仅要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定期培训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同时也需他们掌握多方面的专业技能。此外,还可以考虑建立一种奖惩机制激励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也可选取一种考核方式来鞭策他们。

四、明确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图书馆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现代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图书馆的纸张、文字类资源,电子数据正在以更优势的发展快速走近读者,图书馆资源的共享更合理的为读者应用,资料多渠道的获取方式,让读者得到更大的收益,为读者提供最新,最全面的信息技术,读者对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传统图书馆正在向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方向发展――数字图书馆。在这种情形下,如何分配、支配、管理图书资源是对发展中图书馆的新型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如信息的及时更新一样,对图书馆的发展有明确的规划,只有这样做,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更好地发展。

图书资料管理是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合理、正确、科学、有效的对图书资料进行管理和保存还需要在图书馆的不断发展中去不断探索经验和总结。美国杰出的图书馆专家杜威曾经说过:要以最小的代价为读者提供最好的读物。这也是图书馆在资料管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另外,一定要重视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的提高,工作的根本亦是以人为本,只有工作人员在图书馆方面专业技能的多途径提升,才能有效地管理图书资料和带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图书馆图书管理常识篇10

论文摘要:在介绍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概念及其目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高校图书馆应用知识管理的工作内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工作流程。

自从斯威比博士1986年最先使用“知识管理”一词,并对知识和知识管理的基础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来,知识管理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并迅速得到了商界和科技界的广泛关注。从1999年起,我国图书馆界对知识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也开始升温,发表了一些关于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工作结合方面的论文。本文结合图书馆具体业务工作,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高校图书馆应用知识管理后的新工作流程。

1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定义

至今为止,虽然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实践都已日浙广泛,但是知识管理的定义仍未统一。一般来说知识管理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知识管理是指对组织中的知识资本的管理。广义的知识管理则是针对知识本身的,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因此,通常来说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对图书馆所有智力资本(包括显性的与隐性的、个人的与团体的信息和知识)进行组织、开发、运营,实现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和知识增值的过程r2]。实际上,高校图书馆的智力资本还应包括所在高校拥有的资本。因此,对高校图书馆而言,知识管理的对象不仅包括图书馆本身所拥有的智力资本,还包括所属高校所拥有的智力资本。

英国科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将知识分为两类,即显性知识(articulaedknowledge)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显性知识是指通常被说成知识的东西,即用书面语言、图表或数学公式表达的文字化的东西,它只是知识的一种,是规范化、系统化的知识,这部分知识正是传统图书馆管理的对象。隐性知识是指不能系统阐述的知识或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它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是我们知道却难以表述的知识。通常存在于人们的头脑和行为之中。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隐性知识是整个学校包括图书馆本身全体人员(教师和学生)头脑中难以编码的知识的总和。图书馆传统工作流程针对的管理对象是显性知识,但是显性知识皆有其隐性根源,隐性知识在人类知识中起决定性作用。根据专家的估计,人类全部知识中的90%多是“隐性知识”,而表现为文本、报告等外显形式的“显性知识”只占不到10%,只是知识宝藏的冰山一角。这也是波兰尼理论中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的优先性。波兰尼指出,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以期达到对其理智地控制的能力;心灵的领会能力在人类认识的各个层次上都起着主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更加重要,图书馆工作不应该仅是管理文字化的显性知识,对隐性知识的管理虽然复杂,但是更应予以重视。隐性知识的传播要求与隐性知识的创造者和拥有者直接对话与交流来实现知识的共享,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流程也要适应对高校和图书馆所拥有的隐性知识进行管理的需求。

2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

知识管理的目标包括:提高组织创新能力;提高组织应变能力;提高组织工作效率;提高员工素质;实现组织资产价值j。相对应的,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包括:提高高校和图书馆的创新能力;提高图书馆适应学校要求的能力;提高高校和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提高高校和图书馆师生素质;实现学校和图书馆硬件和软件资源价值。因此,图书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部分。

2.1知识地图的规划和绘制

高校通常是融教育、科研于一体的组织,但是中国高校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相当低,对科研有负面影响,这里面原因很多,但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缺乏转化渠道。需要高校的知识进行创新的外界组织与个人没有适当的渠道找到合适的合作者,而高校有实用价值的创新项目往往找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甚至是已经成功完成的项目找不到合适的实施者以至搁浅,这种浪费是巨大的。所以为了提高本校的创新能力并实现组织资产价值,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应包括规划和构建学校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是展示知识客体的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所形成的有机结构,为用户提供创造时所需的信息和知识f。高校知识地图就是将学校所有学科点及各专家教师及他们的专业领域、发表著作及做过的课题按相关关系如地图般绘制出来。就像是书的目录表,可以让使用者一目了然地看到不同主题之间的关联关系,便捷地找到所需知识,随时发现谁是相关问题的专家并及时进行沟通;也可以了解到地图内相关信息内容的利用率和信息之间的链接关系,从而形成完整、条理清晰的高校知识体系结构。

知识管理系统中专门建立企业知识地图的系统已经出现,如iBmLotusDiscovery服务器。这些知识管理系统可以高效率地从各种信息资源中挖掘出知识,把存放在关系数据库、internet/intranet网站、文件服务器、文档数据库等不同系统中的信息资源映射成统一的“知识地图”,建立团队协作和通信的专家网络,使知识能够有效地在校内和校外得到共享。图书馆是高校知识的管理者,由其建立统一的全校知识地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校和图书馆的创新能力而且能帮助实现学校硬件和软件资产价值。

2.2知识资源的建设

2l世纪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已不仅局限于纸质文献,网络资源与电子资源日益成为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采访经费的分布和使用应依据高校实际情况,针对专业与层次需求状况决定采购比例。采访工作要针对学校所设学科、项目,这已是共识,但是采访人员的学科专业知识毕竟不如各科专家,在公共图书馆,为了提高采访水平只能通过设立学科馆员来解决,但是高校图书馆的采访工作完全可以依托高校教师资源,可以通过在各学科设立“图书资源建设员”,南具有对口或相关学科背景的学科馆员与一个或者数个学科的“图书资源建设员”进行联系,及时将本学科教学科研巾的所需资料定期反馈给图书馆。此外,针对某个学科的集中现采活动也应邀请相应学科的“图书资源建设员”参与,最终达到提高图书馆适应学校要求的能力与实现学校资产价值的目标。

2.3信息系统的应用

信息系统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全面应用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员工素质方面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在采访tJ作中,信息系统的运用有利于更快、更准确地查重;在分类编目工作中,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应用既可以提供多途径查询指导读者的使用,又可以增加分类的准确性,帮助分类编目人员对文献的知识内容加深理解;在借阅工作中,信息系统的应用提供了更全面、多途径的检索,而且检索不仅可以在图书馆迅速完成,还可以在任何一台联网电脑上完成,节约读者的时间与精力,在地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个图书馆还可以开展馆际互借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文献利用率;在参考咨询工作上,信息系统与网络的应用使得远程工作和合作咨询都便捷化,充分利用了知识资本;信息系统的统计功能也使得剔旧工作有了量化依据,进入标准化、科学化进程。总之,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既提高学校与图书馆工作效率又提高师生素质。

2.4人本管理的实施

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人本管理,简言之就是读者第一,馆员为中心。具体到工作中,读者培训是图书馆应当承担的常规工作。读者培训可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对图书馆的了解,包括了解图书馆有哪些资源,资源在馆内的物理分布,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项目,相关部门的工作内容,图书馆借阅规定等,这些可以在进行新生培训、组织新生实地参观和分发图书馆指南时完成,同时在馆内和图书馆首页醒目处也应有介绍。其次是对读者使用图书馆能力的培训.这对读者进行专业学习与研究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指定专门的馆员定期开班进行培训来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培训内容也应包括网上信息和电子文献的获得技巧,同时,这也是每个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能力,可以随时对利用馆藏过程中遇到困难的读者进行指导。

2o世纪7o年代以来,通过学者帕罗苏尔曼、贝利、兹桑莫对服务质量的研究可以看出,为了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除了提高硬件水平外,衡量读者期望、增加读者对服务的了解和提高馆员的服务水平、责任心和能力,在近年来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为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馆员的再教育不仅要包括专业培训,还包括服务理念的深化。总之,人本管理对图书馆知识管理五大目标实现都有积极的作用。

2.5知识桥梁的构建

无论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的吸收,面对面的交流活动总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隐性知识来说。因此,举办讲座、研讨会、论坛、读书会,为读者提供与不同领域专家面对面接触的机会也是图书馆丁作的一部分。这不但有益于读者知识面的开拓和隐性知识的吸收,还有益于学习气氛的培养,激发学习热情,并在此过程中完成隐性知识显性化,形成科研成果。这对提高创新能力和师生素质都很重要。

3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工作流程

传统图书馆工作流程见图1。首先由采访部门通过书目订购和现采将图书和期刊购人,再由编目部门将图书和期刊分类编目,接着由阅览部门将图书期刊上架以供读者借阅,参考咨询部门知道读者使用现有资料的情况,最后将部分损毁书和实用价值降低到一定标准没有保留价值的图书剔旧。可以看出传统工作流程是针对文献的.可以说纸质文献在图书馆的生命周期是线形的。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后的工作流程见图2。采访部门针对读者需求和本校学科特点购人一定比例的电子文献和纸质文献;编目部门根据读者习惯和分类编目规则进行细致分编,以此指导读者阅读;培训部门负责引导读者熟悉图书馆并教授检索技能;流通部门凭借对馆藏的了解帮助读者选择资料进行流通;参考咨询部门向读者提供各种服务协助教研工作,包括主动提供服务与定题跟踪等;读者服务部定期安排讲座向师生提供面对面互相学习和向外界专家学习的机会,帮助隐性知识的交流,并为有需要的校外机构和个人与本校有能力胜任的专家教师牵线搭桥,激励创新并实现学校资源的价值。可以看出,实施知识管理后的工作流程变成了发射型,每个丁作步骤都是针对读者的,与读者直接相关,同时对馆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括专业能力、责任心。新的图书馆工作流程图形象地揭示了知识管理工作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是以读者为中心的网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