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法律专业优势十篇法律专业优势十篇

法律专业优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0:05

法律专业优势篇1

法律进社区服务无距离

近年来,韩明志律师事务所积极投入社区法律服务,数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和法律服务需求,积极参与浦东新区的各类普法宣传、法制讲座、法律援助、社会矛盾调解化解法律服务。事务所通过设立高桥镇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塘桥公益法律服务社、参与综合保税区职工法律援助中心、高桥镇平邑县来沪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地人民调解委员会、在高桥、高东、高行、金桥、张江等街镇法律服务点值班接待,参与浦东交警支队交通事故受理点、浦东新区法律援助热线接听、浦东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值班、与高桥镇妇联、老龄委、工会、团委、高行镇团委、总参驻高桥部队的合作共建,创造性开展党建工作,推动事务所党建带团建、以党建促发展的律师事务所发展模式。

据悉,从2003年7月至今累计提供4万多人次的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为困难群众和来沪务工人员提供了2000多件法律援助,举办各类法制讲座140余场次,参与了90余场普法宣传活动,参与浦东新区各类社会矛盾调解化解140余件。

律商共携手搭法律服务平台

作为浦东新区工商联高桥镇商会的理事单位,韩明志律师事务所一直与镇商会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探索一条商会依法治会的机制。

为满足镇商会会员单位中的小企业的法律服务需求,扩大为会员单位提供法律服务的平台和范围,防范会员企业在创业、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事务所与商会共同搭建了一个法律服务平台。通过为会员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服务,为会员企业经济合同、劳动人事、内部治理、对外投资、兼并重组等法律文件提供审查、修改,为会员企业提供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知识培训,为会员企业的诉讼、仲裁、投资等事项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多年来已为多家会员单位提供法律服务,取得客户的高度认可。

走进自贸区为职工排忧解难

2010年9月,韩明志律师事务所与上海市综合保税区工会(现上海自贸区总工会)建立合作共建关系,共同设立了上海市综合保税区职工法律援助中心,为自贸区的企业工会提供普法讲座,参与企业工会的章程修改和审核,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为保税区内的劳资纠纷提供调解服务和法律援助服务。据了解,参与了包括诺日士(上海)精密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递达利成型制模(上海)有限公司、住化电子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7起因企业裁员和场地搬迁引发的群体性劳资纠纷。

同时,事务所积极参与相关纠纷的调解化解工作,促进了7起群体性劳资纠纷的顺利妥善解决,保护了1100多名职工的合法权益,涉及金额达2500余万元,维护了社会稳定,得到新区总工会、新区司法局、自贸区工会的高度评价。

服务来沪务工人员探索新型保护模式

近年来,针对外高桥地区外来人口集中、劳动纠纷多发、法律服务机构不足的实际情况,韩明志律师事务所采取多种渠道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2006年6月事务所在高桥镇设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2008年2月与山东平邑劳务公司驻上海办事处建立合作共建关系,事务所安排律师为该公司在上海的近20000名员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知识讲座,提供法律援助等服务。2008年以来,平邑劳务公司员工在上海的违法犯罪率为零。据悉,在2011年发生的“4・20”集卡司机中,平邑劳务公司的1200多名集卡司机无一人参与,被称为“平邑现象”,得到了原市委书记俞正声、市长韩正等市领导的高度关注。

除此之外,事务所还积极组织党员律师为困难群体提供捐助服务,包括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每年的慈善一日捐,连续多年志愿资助十多名云南贫困地区困难学生高中阶段的学费。同时,在外高桥地区积极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从2011年起,在高桥镇的竹林小学、新农小学两所农民工子弟学校设立助学金,每年资助10名家庭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学习生活。

参与社会矛盾调解工作推动政府依法行政

多年来,韩明志律师事务所先后担任浦东新区政法委、浦东新区建交委、高桥镇、高东镇、金桥镇、张江镇等30多家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据悉,在2009年到2012年春节期间,事务所的律师团队共提供了720余件法律援助,参与了十多件涉及群体性拖欠民工工资纠纷的调解化解和仲裁工作,涉案民工人数达540余人,涉案金额达510余万元,这些案件大多数以调解方式结案,既保证农民工在节前全部领取拖欠已久的工资回乡过年,又节约了因诉讼产生的时间、精力财力成本。

法律专业优势篇2

论文摘要:理工类院校法学教育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强、图书资料缺乏等不足,但是具有理工科底蕴深厚、行业资源丰富等优势。理工类院校应紧密结合自身的特点,对法学教育进行合理定位,采取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办出自己的特色和品位。

论文关键词:理工院校;法学教育;培养模式

一、我国法学教育的基本现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曾几何时,全国上下掀起了举办法学教育的热潮,无论是重点综合性大学还是一般院校,无论是文科类院校还是理工类院校,都在举办法学教育,全国法学专业招生规模空前膨胀,“大跃进”式地昂首前进。1978年,全国仅有5所大学招收法学专业的学生,2009年中国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则披露,截至2008年11月,全国共设立法学院系634所,30年来增长了105.7倍;法学本科在校生30万人左右,法学专科在校生达22万人,30年增长了200多倍。

我国法学教育规模上呈现出迅猛发展之态,说明我国法学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可也不能盲目乐观,在法学教育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是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无奈困惑和叹息。据教育部最近4年的就业调查显示,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排在所有专业学科就业的倒数第二位,列人文社科类学科就业率的倒数第一,并有向高学历化蔓延的态势。

法学毕业生就业的不景气直接影响了高中生报考法学专业的热情,法学专业由前些年的热门专业迅速演变成现在的相对冷门专业,一些院校在法学专业本、专科招生时第一志愿填报率不高,往往需要进行专业调剂录取。

二、理工类院校举办法学教育的不足与优势

与综合性大学、文科类政法院校相比较,理工类院校法学教育专业一般起步较晚,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但也有自己的某些优势。因此,理工类院校要办好法学教育,就必须知彼知己,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和优势。

(一)理工类院校举办法学教育的不足

1.法学师资力量不强。一些理工类院校开办法学专业并不是在具备了相应师资条件的基础上再招生的,而是先把学生招进来再说,法学师资力量不强。主要表现为:一是法学教师学位、学历、职称严重偏低。大多数理工院校法学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在5以下,大多数教师只有硕士学位,职称较低,有的甚至没有副教授以上的高级职称专职教师。二是教师学术功底不深厚,科研水平较低,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带头人。无论承担的课题,还是出版的著作或发表的论文,数量有限,质量和档次不高,创新思维和研究探索能力不强。三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大多数理工院校的法学教师80%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40岁以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严重缺乏,断层现象较严重,年龄结构不太合理。

2.学校投入不足,教学硬件设施匮乏。一些理工院校办法学专业是为了迎合由专业性大学向多科性或综合性大学转化的需要,将法学专业当作一种点缀。由于理工类院校开设法学专业的时间短、学生人数少,法学专业的教师及学生在学校的地位相对较低,所受重视程度明显不及理工科专业。有些校领导以为,法学专业不需要大的投入,只要有几个专业教师开课就行了,抱着“空手套白狼”的态度开设法学专业,边办边瞧,实在不行就压缩法学专业办学规模或停办了事,因此,舍不得投入。有的学校法学院开办经费甚至不到5万元,教学硬件设施匮乏,模拟法庭等法律院(系)必备的教学场地等在一些学校都是空白,有的虽有模拟法庭之名,却无独立的场所,仅是在会议室或某个合班教室挂个模拟法庭的牌子而已。

3.图书资料缺乏。要办好法学专业,图书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在图书资料方面,理工院校图书馆的馆藏主要满足于理工科专业教师及学生的需要,而法学类的图书资料数量、品种相对较少,难以满足法学教育的需要。有些理工院校法学院(系)没有单独的资料室,即便设置了资料室,也无专人管理,图书、期刊资料数量、品种极为有限。

4.教材雷同,缺乏创新和特色。专业培养计划大多类同于政法类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系),由于师资力量所限,理工院校独立编撰法学教材的能力不强,大多照搬和使用知名法学院(校)的专业教材,虽然省事,但缺乏创新和特色。

5.人文底蕴不深,人文环境相对较差。理工院校文科类专业一般起步较晚,人文方面缺乏历史积淀,大师级人物风毛麟角,学术气氛不如综合性大学、文科类政法院校浓厚,人文环境相对较差。

(二)理工院校举办法学教育的优势

1.理工科底蕴深厚,理工师资力量较强,便于培养具有理工知识背景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学人才。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作为现在的大学生,无论攻读什么专业,均应学习与掌握一些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而与自然科学技术密切联系的法学专业更不能例外。法学专业的一些课程,如知识产权法、环境资源法、建筑法、房地产法、法医学、物证技术学等本身就包含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如果缺乏相应理工知识,是不可能教好和学好相关课程的。

再者,加强对自然科学与技术知识的学习,能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不断创新的意识和锲而不舍、~丝不苟钻研业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而理工院校在理工方面有独特的学科优势,科技底蕴深厚,理工院校法学专业学生足不出校就可选修一些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课程,丰富自然科学技术知识。作为理工院校的法学教师也能较为便利地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知识,把握理工学科前沿及其动态,参与一些科技实践活动,拓宽知识面,提高科技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行业资源丰富,在相关行业有较大的影响力,有“出口”优势。现在毕业生就业状况已成为衡量教学质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某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不理想,很难说该校教学质量高。对于法学教育而言,也不例外。而理工院校法学专业在理工专业知识背景方面有特色,行业资源丰富,在相关行业有较大的影响力,能较便利培养相关领域的法律专才,而此种人才容易受到相关行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有较大的“出口”优势。以我校为例,我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专业结构体系鲜明,交通、电力、水利等学科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在相关行业有较大的影响力,行业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在开展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时,我们便充分发挥此种优势,主动与相关行业和单位联系,推介我们的毕业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法学毕业生进入了电力、公路、海事、工程等相关行业从事法律服务及管理工作。

三、理工类院校法学教育的出路

理工院校办法学教育,既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但也有自己的某些优势。如果它们也采取与综合性大学、文科类政法院校相同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相同的培养目标,那么培养出来的法学专业毕业生是否具有竞争力呢?法学教育教学质量能否得到充分保证?能否在法学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这样做的话,理工院校法学教育是无法与综合性大学、文科类政法院校展开有力竞争的。理工院校法学教育应扬长避短,着重突出选择以下两点: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己从过去的专业对口向更深层次注重人的能力和索质方而转变。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律人才不再是专业面过于狭窄的专家,而是掌握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知识、能力单一型的法学人才也己经很难适应新的经济与社会需要。伴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对能够适应国际化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的需求更显得迫切。我国《高等教育法》也强调培养具有素质全面、文理结合、综合创新的复合型人才。现在我国每年法学专业毕业生整体上数量大,但能胜任跨专业法律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却非常有限,即懂法律、精外语、晓科技、通贸易的学生并不多,高质量、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人才严重短缺。因此,理工院校法学教育必须依托予学校强势专业,依托于学校固有的教学资源,采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区别于综合性大学、文科类政法院校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理工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有着一般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所不具备的行业优势,为培养法学复合型人才开拓了渠道。那么如何将理工科院校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推动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培养呢?笔者以为,理工院校法学专业的发展与建设,不能照抄照搬文科类政法院校、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也不应追求大而全,而应依托理工背景,根据实际情况,在文、理工科的结合点和交汇点上抓住几个优势学科作为主攻方向,办出自己的特点和特色来。这样既可发挥自己的优势,确定自己在法学教育中的合理位置,也可避免因一哄而上造成教育资源的重复、浪费,更有利于形成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使整个高等教育形成合理的结构和布局。比如,我校在交通、电力、水利等方面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学科优势,信息、生物、材料、环境等学科也发展很快,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理工行业和背景优势,依托理工优势学科,大力开展相关行业法律制度的教学与研究,注重文理工结合,建立“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培养方案,设立若干教学模块,如“交通法教学模块”、“电力法教学模块”、“水利法教学模块”等,供学生选择。

此外,可采用学分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能力、兴趣、成才目标和择业期望,跨专业、学科门类选课,满足其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法学专业渗透理工科知识,培养既精通法律,又熟悉交通、电力、水利技术及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既能对国家作出较大贡献,又能确立自己在法学教育领域的一席之地。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肯定会受到有关行业、部门及广大用人单位的极大欢迎,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作为理工院校法学专业的教师,应大力开展相关行业法律制度的研究。比如,我校所依托的交通、电力、水利等行业,都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也是长期困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而交通、电力、水利等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与相关法制建设密切相连,必须依法治路、依法管电、依法治水等。既然我校已形成了一定的交通、电力、水利等行业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只要我们对相关行业法律制度进行潜心研究,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21世纪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普通高等法学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有两个:一是培养学术类人才,二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工院校办法学专业,在法学基础理论教育方面是无法与综合性大学、文科类政法院校进行有力竞争的。而在理工专业知识背景方面有特色,其法学专业的学生,较容易成为相关领域的法律专才。

理工院校法学人才的培养应走应用型人才的道路,以培养基层应用型法学人才为主,将专业特色定位在理工与法律的紧密结合上。为适应基层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的需要,避免和克服自身不足,理工院校应重新审视法学专业培养计划,在课程设置、实习安排、毕业论文等方面均应体现理工院校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理工科专业背景和基础,培养出有特色、高质量的法学专业人才,实现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接轨。

在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除开设教育部确定的l6门法学核心课程外,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理工资源优势,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适当减少一些传统纯理论性的课程及课时,尽可能地开设一些特色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比如,交通、电力、水利等学科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我们在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便可开设公路法、铁路法、交通安全法、海商法、电力法、水资源法、建筑法等特色课程,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出适应交通、电力、水利事业发展的应用型法学人才。这样培养出来的法科学生由于具有理工院校的背景和专业特色,可大大缩短学生适应相关行业工作岗位的时间,肯定会受到相关用人单位的欢迎,易于学生实现就业。

法律专业优势篇3

关键词:税法律师;优势;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D9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众所周知律师业务的分化,给律师职业带来十分明显的挑战和机遇。律师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突出,律师所的壮大和律师个人发展专业领域非常重要,不言而喻而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近几年,房地产律师、刑事辩护律师、知识产权律师、人力资源律师、公司律师等专业化分工都给律师带来了丰富的回报和美好未来。这些专业律师让同行们从寂寞中走出来,可谓前途无量。与此同时随着律师专业化分工,北京、上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税法律师也应运而生。在纳税人权利意识日渐高涨和纳税人主体意识日益彰显的今天,“直面纳税人权利时代”到来,这也是税法学兴盛的标志。西方谚语称:“人生有两件事情不可避免:死亡和纳税。”市场大潮下,人们的消费、生产、生活和交易,每一个环节都与税收密不可分,就个人与企业而言同样面临着赋税。税法实务当中的问题又是非常复杂。税法的问题秉性印证了税法的独特性,税法既有其独特的核心概念、逻辑结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同时,税法又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它跨越公法和私法的部门法界限,将公法和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税法的问题意识为纽带和切入点,牵引公法和私法多方面的知识资源并综合运用,有些问题甚至分别涉及税法学、政治学、经济学、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参酌和运用。随着中国法制社会的建设进程的加快,税法律师应当站在税法服务的前沿,并赢得社会的普遍尊重,成为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员和专业力量。

本文也旨在扩大财税律师知名度和重要地位,希冀能给律师带来新兴专业的发展前景。

一、税法律师与其他税法服务人员相比的优势与互补

目前,中国税法(或称为“税务”,本文统称“税法”)服务市场主要有税法律师、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等提供专业服务。各主体在税法服务领域所起到的作用不同,但提供税法服务时存在业务交叉,并且服务对象有时难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服务主体。所以,笔者就税法律师与其他职业相比主要有以下优势不同与互补做以简要阐述。

(一)企业需要的全方位税法服务

1.税法律师的优势

税法律师的业务领域一般集中于企业对外经济活动领域,如对外投资、兼并重组、进购销售等,这种经济活动在法律上界定为受公法调整的是经济法律关系。现实中需要经济活动主体在不同的经济法律关系中的权衡、比较和筹划,以改变其在征纳关系中的法律性质,得以寻求税负最优。由于律师全面掌握经济法、商法、行政法,会更为宏观、更合法化找到最佳权益解决方案,实为律师所长,当然对于专业从事税法服务的律师来讲更加得心应手。

2.与会计师、税务师比较

纳税大多数发生在业务实施的过程中,而财务人员只是在事后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成果,很少参与纳税的计划和具体实施过程。而相对于税务师、会计师的业务领域,则一般集中于企业内部管理领域,如账务分析、账务处理、账务调整、及税赋负担上面。所以,在企业各项事务发生过程中,都需要税法律师参与进来,即事前介入。

(二)企业需要合法纳税

税法律师偏重方案合法性的分析,由于律师职业习惯和思维定势,更能够仔细甄别合法与违法之间的界限。这为税法律师的首要任务,税法律师重在度的把握。在作业方式上直接表现为调查取证、对客观事实真实性判断以寻求低税赋法律依据;会计师、税务师偏重于研究不同方案的账务处理效果,仔细甄别不同方案可能达到的经济效果的高低,为其所长,税务师、会计师重在量的把握,在作业方式上直接表现为计算、分析、比较,会缺乏合法性研究。

(三)介入司法程序

由于税法具有三个特性,即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纳税人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在目前的中国,税务法制的环境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权大于法、税务机关行为不规范等现象仍有存在,这就更需要税法律师的存在和帮助。税法律师首先具有律师资格,法律工作素养和介入司法程序的经验较为丰富,可以参与涉税司法程序。对行政听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程序驾轻就熟。这有助于促进司法程序的公正,也有助于税务部门对纳税人公正裁判。相对于会计师、税务师而言,对于司法程序了解和经验显然较律师略差一些,不适合独立介入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另一方面而言,税收筹划需要严谨的会计处理支持,正确的会计核算和高质量的涉税会计信息对税收筹划非常关键,只有会计核算准确,税收筹划才能进行。而会计师、税务师对经济活动具有天然的账务处理能力,往往不同的账务处理会产生很大的税赋差别,在账务处理技巧上,非税法律师所及。这是税法律师处理税务纠纷时所寻求客观事实的基础。

所以,税法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之间存在优势互补。但是伴随着律师专业化的细化分工,律师在专业领域更深入的学习,执业律师兼有注册会计师资格和注册税务师资格的不见少数。也为提供专业、全面的税法服务提供强有利的保障和硬件支撑,使税法律师在税法服务领域游刃有余,其地位和作用也日渐获得更高的重视。

二、探究税法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的内容

法律专业优势篇4

职业教育说,认为应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要求的职业法律人才,提供职业教育或职业训练,即侧重于培养作为律师或法官等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处理法律实务问题的应变能力。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国家和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从而导致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多元的。[2]各级各类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传统的法律专业院校以及实力强大的综合性大学应将教学目标定位为研究型人才、精英人才的培养,既要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职业后备人才,还要培养专门从事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学术型后备人才。而众多的地方院校,特别是一些新设法学专业的院校应把培养基础型、实用型职业人才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然而,新建地方高校的法学院系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采取“拿来主义”,参照甚至照搬政法院校和重点大学法学院系的现成方案,不考虑自身软硬件的现状,过分强调学术教育和法学理论,忽视职业技能和法律实务操作的训练,法学教育缺乏特色。新建地方高校中的法律院系与政法院校、重点大学法学院系有较大的差距,这样的简单复制显然不符合实际,培养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教师的法学理论欠缺广度和深度,不能把握学科前沿,教学趣味性及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课堂教学就很难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另一方面,培养出来的既不是法学理论型人才,也不是法律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较弱,无法在就业上与名校毕业生相竞争。这样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法学毕业生素质的降低,同时也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的现状

1办学条件较差我国从1999年开始大学扩大招生并且陆续成立了200多所本科院校,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为省(市)属地方高校,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欠发达地区的地(市)级中心城市。梧州学院地处广西梧州,于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广西大学梧州分校的基础上建立,其法学专业也于同年9月成立并开始招生。与其他有多年历史积淀的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教育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办学经验不足,办学条件较简陋,生源素质相对较差,师资力量薄弱。同时它们大多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难以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在实力、品牌、影响等诸多方面都处于劣势,往往迷失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夹生饭”困局。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新建地方院校法学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政法院校、重点大学法学院系的飞速发展相比,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进一步拉大,而且发展的后劲不足。

2师资力量薄弱首先,专业教师数量不合理。一些学者认为任何层次上的法学院系的法学专业要开设教育部规定的16门核心课程及一些选修课程,至少需要20名专业教师。有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专业教师人数远达不到这个标准,每名教师要同时担任5-6门(甚至更多)课程的教学,这就导致教师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其次,师资队伍职称结构与年龄结构不合理。在法学教师队伍中,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的副教授、教授比较少,大部分都是资历比较浅的只具有讲师、助教职称的青年教师。不少青年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缺乏教学经验,但是他们却成为了一线教学的主要力量,甚至要充当教学骨干。最后,继续教育和培训不受重视。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迅速,没有任何学科的学习是一劳永逸的,法学科更是如此。但是由于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繁重,大部分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知识的充电更新,更没有机会走出去参加同行的交流学习。梧州学院法律与公共管理系共有法学专业教师近20名,数量上基本符合要求,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只是教师的职称比例不合理,高职称教师人数太少。

3教学资料和设备缺乏法学专业的学习,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一种教材,还需要众多的法学图书供学生阅览,以开阔视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些法学图书应该包括中文的,也需要有外文的;应该包括经典的著作,也应该有最新的前言观点。另外,由于法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除应拥有一定数量的图书资料之外,还应该有相应的模拟法庭、实习基地。模拟法庭能让学生熟悉法庭的操作规则、熟悉法律适用的程序。各级法院、检察院等实习基地,能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院系中,法学图书资料数量屈指可数且陈旧不堪,很难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模拟法庭往往由于场地、经费等原因迟迟不能建立;实习基地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实习变成一种形式和走过场。

新建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目标定位

基于新建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的现状,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应该在遵循法学学科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结合所处地区的经济特点以及院校专业优势,力求科学合理。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精英教育目标定位过高,其实是不可能完成的。通识教育则可能使其毕业生似乎样样都会,实则一样都不精通。而纯粹的职业教育过于关注市场动向,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因此,新建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的目标在于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法学基础理论知识与法律实践技能的,为基层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专业人才。

1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色新建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要以本地的社会发展需求为龙头,结合本地自然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种不同类型院校的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我国幅员辽阔,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特色经济也各不相同,法学教育培养的法律人才也应侧重于不同的方面。[3]梧州学院位于中国西部的广西梧州,拥有泛北部湾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诸多的地域优势。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对法律服务人才需求量递增的同时,也对其综合素质要求提高。作为服务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人才,需要符合以下基本条件:既要熟知国内的法律法规,又要熟练掌握东盟一国甚至多国的法律知识;既要有良好的沟通、谈判能力,又要有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还应熟练掌握一门甚至多门东盟国家的官方语言。梧州学院法管系通过与东盟国家相关高校进行联合办学等方式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在开设国内法律基础课程的同时也开设了东盟法律课程、东盟国家语言课程。这样在实践中探索法律人才培养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发挥与东盟国家相毗邻的地区优势,突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法学专业办学特色,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层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p#分页标题#e#

法律专业优势篇5

关键词:专门院校;专业法学人才;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066-02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法学专业设置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专门的政法类大学,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二是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如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等;三是以专门院校里的法学院系,如吉林大学法学院、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等。通常政法类院校是以培养法律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以培养理论型人才为特色,而专门类院校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与其他院校有所区别,体现自身的特色,即要培养出专门、专业法律人才。本文仅就专门院校专业法学本科课程改革谈本人之粗浅看法。

一、专门院校法学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的意义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等学校要办出特色,要提高教育质量。高等学校要有特色、高水平,这不仅是国家发展的要求,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高校自身的选择。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法律人才为数众多,但高层次、高素质、专门法律人才短缺却尤为严重,培养法学专才已成为大势所趋。专门院校法学专业本科课程改革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如下:

(一)专门院校法学专业本科课程改革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纲要》还要求:“……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要培养高素质法学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专门院校专业法学本科课程改革是当务之需。

(二)专门院校法学专业本科课程改革是合理配置法学教育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000余所普通高校中已有650余所设置了法律院系或法律专业。《2009年北京市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北京市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失业或离职量最多的10个专业,占本科失业量的44.0%。失业或离职者最多的5大专业依次是:法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其中2008届法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79%,远低于当年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88%)。专门院校法学专业如果不根据现实的需要、改革课程设置,只能造成法学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剧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负担。

(三)专门院校法学专业课程改革是市场经济的需求。笔者由于职业的关系每年都能接触到来自专门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感触颇深:建筑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生分不清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医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不懂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财经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竟搞不清中国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区别……可想而知专门院校法学教育的失败。而在司法实践中,这一现象也比较突出:税收案件中法官、律师不懂增值税发票;建筑纠纷中法官、律师不懂建筑主体结构、承重结构;医疗纠纷中法官、律师不懂医疗常识……社会急需专门、专业化的法律人才。而专门院校对专业法律人才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专门院校的法学专业要扬长避短,走专门化特色化的法律专才培养模式,改革现有课程设置。只有这样专门院校的法律专业才有生存的空间与市场的需求,满足市场经济对法学专业大学生的需求。

二、专门院校法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法学本科课程设置不合理。专门院校法学本科课程设置应当考虑到社会对专门、专业法学人才的实际需求。不少专门院校的法学课程开设没有专业特点,基本上是人家开什么可我们就开什么课程。没有对专门院校的法学课程的开设进行可行性分析,致使已开设的课程比较混乱,没有做到与法学专业的融合与衔接。以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为例,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照搬、照操政法类、综合类大学的法学课程体系,其结果,专门院校培养的学生法学不仅基本功底不及其他政法类及综合大学,专门、专业法学知识也没有凸显出来。一方面,造成了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社会对专业法学人才的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

(二)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所占学分或课时的比重明显偏轻。要做到专门院校法学专门化,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尤为重要。以财经院校为例,要打造特色财经法学人才,财经类基础课程应该纳入学科基础课程当中。比如,财经院校应当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等学科纳入学科基础必修课程范围之内。设想在没有开设金融学、会计学、税收学等学科基础课程或在所开课程学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给学生开设金融法、会计法、税法等课程,只能使学生掌握的法律规范与经济学理论相脱节。

(三)专门院校专业法学课程严重缺失。专门院校的法学专业,应当将本专业的法学课程作为开课的重点,开全专业法学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可能凸显专业特长,又可使法学专业符合本专门院校的特点,满足于本专业的法律需求。但在实际上,各专门院校对本行业的法律课程重视不够。以财经院校为例,目前财经院校中,体现财经法学特色的财经类课程的设置比较混乱,没有一个科学的、统一的财经类法学课程类别划分。各院校虽都开设财经类法学课程,但课程类别各不相同,有的为必修课、有的为选修或任意选修课,还有的为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同时财经类课程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随意性较大,财经类核心法学课程开设时间较晚,大部分学校在第三学期才开始安排此类课程。财经类课程没有结合相应的法学课程开设。

三、专门院校法学专业课程改革对策

(一)准确定位本专门院校的专业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的培养需专门院校应该在办学过程中准确定位,一是学校类型定位。学校要根据区域、行业的需求,选准自己的定位。二是办学层次定位。如财经院校法学专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常热门,许多高校都争办这个专业,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保持特色和优势,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三是在办学规模上要考虑把资源集中到学生培养、提高质量上。学科建设始终是学校的龙头,学校如何保持优势的特色学科,是学校特色非常重要的内容。以财经院校为例,财经院校的法学专业应当注意在经济、管理的学科交叉中寻找特色,凸显优势。

(二)优化课程结构,强化法学专业特点

以财经院校为例,财经类院校应该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当调整适合本校的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的比例,使课程结构既科学、合理、相对稳定,又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应细化大专业下的小专业,体现财经特色的课程设置,重新整合专业方向课,以突出财经类法学的优势。将限制性选修课作为专业方向课的学校,应增加其总的学分和学时,在总量上提升财经类法学专业方向课的比重。

(三)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及开课时间

为了培养法律专才,专门院校法学专业课程应当有别于专门法律院校。笔者认为,专门院校法学专业课程可分为通识课程、法学基础课程、法学专业课程三大模块,这三大模块中又按照重要程度分成选修课、必修课等,开课的次序、时间应当本着先一般通识课、后法学基础课、最后到专业法学课程这样的程序进行。具体对策如下:

1.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是指按照教育部的规定,不分院校、专业,所有高校必须开设的课程。比如,思想道德修养、军事理论、体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外语、计算机等。对法学专业而言,为了给后续的法学教学打下基础,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法制史、也应当列入通识课程范畴。专业院校的法学专业应当将这些通识课程划分为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思想道德修养、军事理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等都可作为学生的通识选修课;而法学基础理论、外语等则应作为通识必修课。同时对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必须规定必修的学分。除外语、计算机课可在以后学期根据需要继续开设外,其他全部通识课程均应当在大学一年级修完。

2.法学学科基础课

专业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除了要开设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刑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14科核心课程外,还应开设司法文书、外国法制史、律师法、法官与检察官法等课程。这些法学学科基础课也可以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可将法学专业的14科核心课程作为必修课,其他课程作为选修课,同时对必修课和选修课必须规定必修的学分。全部法学基础课程应当在大二全学年修完。

3.专业法学课程

如果说专业院校中通识课程和法学学科基础课程设置没有差异的,那专业法学课程将是打造法学专才的核心与关键。各专门院校完全可以根据市场经济对本行业、部门法学人才的需要,设置法学专业专门化的课程体系。以财经院校为例,财经院校的法学专业应当开设并强化财经特色,以经济生活中主要法律规范作为课程开设的重点。可将经济法律规范划分为经济组织法、宏观调控法、市场秩序法、经济管理法、社会保障法等。作为经济组织法内容包括公司法、各种企业法等。作为宏观调控法,包括财政预算法、税法、价格法、金融法等。作为市场秩序法主要包括产品质量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等,作为经济管理法包括会计法、合同法等。作为社会保障法包括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每一部分又可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再做细分。比如,金融法,内容可含银行法、票据与结算法、担保法、保险法等。这些课程也可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这些课程授课时间应当安排在大三及大四第一学期。其他院校可以结合本专业法学的实际需要选课、开课。

当然,专门院校要培养出专业法学人才,对策及措施还有很多,比如,论文写作和实习环节。论文写作应要求写本专门院校相关行业法律论文,医学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论文就可以围绕医疗法,而建筑大学的法学专业则可以建筑法为方面来确定选题撰写论文。毕业实习也应当有针对性的到医疗、建筑公司等单位实习……这样就能比较好的将所学专业与实践有机、有效的结合起来。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不仅要一批具有一定法律理念、精通和熟悉市场经济法律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更需要既通晓本行业、专业知识又懂法律的法律专才。专门院校法学本科专业可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定位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而目标的实现重在课程设置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蒋悟真,张西道.财经院校法学本科课程设置及改革研究――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

法律专业优势篇6

在目前全国开设法学专业的高校已逾700所,在校学生超过30多万人,发展规模太快,法学专业也成为毕业生最难找工作的专业之一的情况下,农林院校开办的法学专业与综合类、政法类高校举办的法学专业相比,在办学历史、师资力量、法律氛围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距离,其面临着求生存、谋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毕竟从事法学研究的人员是少数,大部分学生应参加实际工作[1]。本文就以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法学专业的改革实践为例,来探讨如何根据学生自身的素质和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利用农林院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确立“交叉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团队式”的办学组织形式和“实务型”的教研模式,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并逐步提高农林院校法学专业的竞争力与生命力。

1“交叉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科技进步飞快,对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需求旺盛,迫切要求理工类、行业类强势高校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理工科专业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建立法学与科技相结合的“交叉性”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有部分理工类、行业类院校已采取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如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依托学校的理科实力并针对该校科学技术专利与产权等领域问题较多的特点,即以发展科技法、知识产权法等为定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依托强大的理工科及自然科学技术文化优势,以发展航空法为特点,以培养掌握一定的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为目标。

东北林业大学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林业院校,现在也致力于综合性大学的建设,法学教育一方面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兴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另一方面为林业行业培养其所需的法律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充分体现林业的特色,在讲授环境法、自然资源法等环境法基本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林业生态保护法、林业法、林业环境管理法等选修课程。此外还设置了刑事侦查技术、房地产法等体现跨学科特色的专业方向,同时专门建立一个跨学科的特色研究机构——环境资源法重点研究基地。以后还要逐步设置法经济学、法社会学、交通法学、科技法学和电子商务法等有特色的课程,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对学生进行知识交叉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实务型人才的需求。

关于“交叉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体现在“精神的交融”和“知识的交叉”等多个方面。现行比较好的交叉性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是双专业叠加模式,有的称之为“3+2”模式,即理工科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在学习3年的本专业知识之后,经考试转入法学专业修读2年法学专业知识。如东北林业大学目前实行的是法学双学位制,非法学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在学习2年的本专业知识后,如成绩优秀即可选择攻读法学第二学位,在自己的业余时间学习2年的法学课程,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即可获得法学学位。法学专业的学生还可以选择攻读外语、计算机、会计等第二学位。事实上,这样的培养模式既符合理工类、行业类院校法学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办学规律,也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

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现代大学里学业的竞争正逐步转向基于多元智力的复合能力竞争。学习已经并正在突破传统知识教学的框架而成为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方式,能力建构的理念已经上升到与传统的学问修养并驾齐驱甚至更高的地位。所以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构筑与时展趋势和特点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相应的,知识交叉的特色培养还可通过优化法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交叉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来实现。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所在院校理工科方面的学科优势,通过通识基础课程平台,拓宽学生对理工类课程的必修或选修面,从而加强对现代科技知识的掌握及其基本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注重设置交叉性的专业课程。当然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不应当让学生陷入无止境的课程学习,所以各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法学专业课程。

2“团队式”的办学组织形式

农林高校要确立“交叉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团队式”的办学组织形式。如果仅靠单个人的孤军奋战就无法适应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复合知识的人才培养。在此,东北林业大学优势专业如林学、野生动物保护、材料学等专业有着成熟的团队式教学组织形式可供借鉴,如按照学科专业组建一批有学术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教学改革建设和学术研究的作用和团队整体协作的力量,不断促进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在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的法学专业,这样的团队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学团队,按照法理学、刑法学、宪法学、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环境法学和国际法学等传统学科建立若干教学团队;另一类是在新兴的法学边缘学科和法学交叉学科等领域,建立有其他相关专业教师参与的几个有特色的创新团队,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团队就吸纳了林学院和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的专业教师。教学团队分别由各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领衔建立“负责人——主讲教师——助讲教师——教学助理(研究生)”的教学组织模式。在此,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走入本科教学第一线,负责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以教学团队为单位进行核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改项目申报、研究等工作,形成配置合理的教学梯队。如行政法学教学团队就在2008年成功申报上黑龙江省精品课程。学术团队则通过组成课题组共同申报、承担科研课题的研究,有力地推动学术水平的提升与学科的发展。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团队就申报上多项国家林业局、省部级课题,为我国林业法制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2010年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申报上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法学学科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众所周知,法学与理工科有很大不同,在采取“团队式”的办学组织形式时应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团队式”可能更主要适应于教学和课题申报这两大块。教师队伍因为存在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差异,“团队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各专业领域的教师之间扬长避短,互促学习,而且学生也能从不同教师的教学教法中掌握知识及学习方法;不利之处是有时课程衔接不是很好,连贯性较差,这就需要团队里的教师多交流、多切磋。至于课题申报,“团队式”也非常适宜国家各类法学课题的申报,不宜采取“单打独斗”式申请及研究,这样会在申请的数量和完成的质量上受到很大影响。当然“团队式”的研究模式同时鼓励出个性化,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研究专长,真正做出有影响的课题成果。

3“实务型”的教研模式

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耶鲁大学校长雷文曾经特别指出:教学方法的问题是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3]。大学教学最根本的方法应该带给学生心灵自由的飞翔,才能唤起学生创造的冲动,才能激起学生分享的内在需要。为了培养应用型、实务型法律人才,需要借鉴理工科“重实验、重实训、重实效”的综合实践教学方式,构建包括案例教学、模拟法庭、诊所式教育、实训实习等多环节、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强化学生法律操作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训练。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更迭频繁,各类法律纠纷层出不穷。基本上,目前农林院校,特别是东北林业大学的法学教师都有或多或少的实务经验,这些教师将法律实践融合在教学和科研中,形成“实务型”的教研模式。“实务型”教研模式有利于培养和训练法学学生的法律技能,使他们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社会,最终促进整个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发展。采取“实务型”教研模式,首先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法律职业经验,并将法律实务与科研、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甚至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务工作者共同承担教学。这些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将会有力地促进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因为教师会将实践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带到课堂,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大大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可结合自己的科研设想,讲解创新思维的全过程,将教师研究性的教学与学生研究性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也可以是对法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分析与思考。

“实务型”教学方式的关键是加强实践教学各环节,尤其是强化模拟法庭功能,甚至引进真实法庭审判活动,丰富诊所式法律教育内容。实际上,模拟法庭就是一个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的综合性法学实验室。通过模拟法庭教学方式,采用实战式演练,选取实际案件和案卷材料,在不同教师的指导下分别承担原告、被告和审判人员的角色,在庭审前各组互不交流,不进行“彩排”,直接进行庭审对抗,以加强对学生进行会见当事人、审查证据、法律文书写作、口头表达、辩论技巧、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训练。

东北林业大学的模拟法庭设备比较优良、完备,经常邀请法院将真实的庭审活动设在模拟法庭进行,既有利于学生就近观摩实际的法院审判活动,又能解决部分法院审判活动场地紧张的困难,更能促进学生与审判实务人员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可谓一举三得。东北林业大学还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诊所式法律教育,这是一种在行动中学习的情景式教学方法,它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通过“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应用的过程,缩小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的距离[4]。该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导,学生直接参与教师承办的案件,从而锻炼各种能力。

此外,东北林业大学多年来一直加强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优化实习实训的效果,使学生通过在检察院、法院等法律实务部门的实际视察和操作,将课堂上所学的法

法律专业优势篇7

【关键词】诊所式法律教育;法律诊所;实践能力

1.诊所式法律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诊所式法律教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JeromeFrank创立的,它旨在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并为穷人提供法律援助。由于这种教学模式既能促进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又能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2000年9月,我国有7所高等法学院校包括北京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和华东政法大学,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借鉴美国法学院的经验,首次设立了带有各自特色的专门性“法律诊所”。[1]

2.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优势

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法律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它归根到底是为了设立人与人交往的规则并对逾越规则的行为科处责任。过去,我国法学教育多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枯燥的理论学习让学生失去了兴趣,实务能力的缺乏让学生失去了就业机会。诊所式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亲自为委托人提供服务,有利于提高学生法律实务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传统教育是简单的教与学的模式,学生在教学中仅仅属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填鸭式教育让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诊所式法律教育中,学生需要自己面对各种复杂问题,如麻烦的委托人、复杂的案情、其它领域的知识等等,他们必须耐心的对待,仔细的分析,认真的思考,最终找到解决之道。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在当今社会,一些法律人功利心很重,有的怠于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有的甚至以身试法,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诊所式法律教育以弱势群体为法律援助主要对象,学生在法律服务中,亲身体会弱势群体的诉求,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法律理念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四,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法律职业的理解。通过向我校法学专业学生发放100份调查问卷,我们发现高达76%的法学专业学生并不是基于对法学专业或者是法律职业了解才选择研修法律。很多同学声明选择法律专业是因为父母的要求、社会的舆论或者功利性的考量等,缺乏对法律职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法律不仅是比较完美的理论性学科,更是具有很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学科。[2]学生通过法律诊所,能够深刻认识到法律职业的真正意义,从而投身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业中去,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的发展。

3.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困境

诊所式法律教育目前仅在几所国家重点大学开展,很多学校还处于观望中,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缺少硬件条件。诊所式法律教育开展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首先要有独立的办公场所。独立的办公场所是学生学习法律实务知识和提供法律援助的固定地点,它是从事法律诊所教学和开展法律服务活动的必要条件。其次要有必要的办公经费。法律诊所主要业务是为弱势群体免费提供法律服务,属于非营利性质,而法律诊所的日常运行和从事法律服务都需要一定支出,这需要学校提供必要的办公经费。很多高校比较重视与大学排名相关的科研工作,愿意在科研设备方面投入,忽视向法律诊所等基础教学投入,因此在有基金支持的学校,诊所式法律教育开展得较好,而依靠本校投入的诊所式法律教学改革举步维艰。

第二,缺少软件条件。诊所式法律教育要求学生在具有律师职业资格的高校教师指导下完成委托任务,因此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大量的教师参与,由于法律诊所的教学工作比较繁忙,因此需要专门的指导教师承担法律诊所的教学活动。诊所式法律教育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强度和教学时间远远超过了普通课堂的平均水平。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计算方法来计量法律诊所教师的工作量,而采用传统的工作量计算方式势必严重打击教师对于法律诊所工作的参与热情,因此需要学校针对法律诊所教师制定专门的评定办法。

第三,缺少针对性。法律诊所一般没有业务范围的限制,但是主要业务是向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各学校应当根据本学校的专业设置特点和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法律援助活动。这样既可以解决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又可以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4.解决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困境的对策

第一,完善硬件条件。目前国家大力推广建设大学科技园,充分利用依托高校优势学科,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高校可以利用建设大学科技园的契机,兴建本校的法律诊所,既能为法学专业学生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提供机会,又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第二,完善软件条件。高校可以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将法律诊所教育设置为法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从大学二年级可以选修,总学时为6个月,在毕业前修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按照法律门类设置不同的法律诊所,如刑事法律诊所、民事法律诊所等,学生向自己选择的法律诊所递交申请,经过审核被安排在不同的法律诊所实习。法律诊所课程由拥有律师资格证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法律诊所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学校应该为法律诊所的任课教师制定专门的工作量计算方法,并可以考虑将法律诊所的教学经历作为职称评比的一个条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第三,有针对性的建设法律诊所。法律诊所的建设不必苛求所谓的“综合性”,各高校应该结合本学校的学科特色和本地区的实际需要建设有特色的专项法律诊所。以我校为例,地矿学科是我校的优势学科,同时校区所在的阜新地区是资源类城市,兴建的高校科技园区中的企业也多以矿产资源作为主要经营项目,因此学校建立法律诊所一定要考虑围绕“资源”这一特色来进行,可以设置资源类法律诊所,主要为资源型企业和矿工等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3]

5.结论

诊所式法律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对于实用性法律人才的需求,应该在全国高校推广。虽然目前法律诊所的建设存在资金不足等诸多问题,但是我们可以结合其他学科和本地区特色,解决法律诊所建设中的问题,为构建法治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霍艳梅,孙淑云,郭彬.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式探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1.

[2]陈中泽.美国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特点与借鉴[J].交通高教研究,2002(2):71.

法律专业优势篇8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民族地区法学教育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083-05

[作者简介]阮丽娟,田开友,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随着法学专业在我国高校的蓬勃发展,民族地区高校(本文所称的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指建在民族地区的普通高等综合性大学,而非学院,也非单纯的民族院校;所谓民族院校是指包括中央民族大学在内的13所普通民族高等院校)日益成为法学专业办学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担负起了民族地区法学人才培养的重任。从我国目前的专业招生情况看,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地区的一些重要综合性大学基本上都开办了法学专业。由于区域劣势和基础弱势,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法学专业建设基本上是在复制和模仿中东部地区重点大学法学专业的内容和形式。在经历了简单的模仿与复制阶段之后,如何建设“特色鲜明”的法学专业便成为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重要而又紧迫的现实问题。基于此,研究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如何选择有效的路径构建特色法学专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科学定位:确立适应新形势的法学专业建设目标

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要构建具有特色的法学专业,首先要确立其建设的目标,也就是法学专业的办学定位问题。一般来讲,办学定位是一所学校办学方向、角色定位、特色所在的办学理想和价值追求,其作用为规范、约束和自我评估办学行为,以提高办学能力和纠正办学实践中的失误。高校办学定位的形成主要源于三种需要,即国家高等教育布局的战略需要,高校所在地域、归属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自身突显其办学精神的表达需要。与那些为了国家重大战略而设置、办学实力雄厚、渊源久远的高校相比,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应着重关注国家发展中的区域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社会经济问题,应树立起服务地方、面向民族、扎根基层的办学理念。基于此,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建设法学专业时应将服务民族地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作为建设目标。

吉首大学是一所办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武陵山片区的民族贫困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其法学专业创设于1996年,并于当年开始招收普通全日制专科生。2000年,开始招收普通全日制法学专业本科生。2006年,法学专业被确定为校级重点专业,同年获准开办法学理论硕士点。2011年,该专业被确定为校“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尽管该专业为湘西地区培养了近千名的法律专业人才,但由于长时间定位不明确,痛失了许多发展壮大的机会。因此,考虑到地方性、民族性和区域性的需要,吉首大学法学专业的建设目标应定位为:立足于西部民族地区,为武陵山片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服务,建设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武陵山片区法学教育、研究与服务中心。

二、汇聚内外力量开放办学:化解法学专业建设的区位基础弱势

从我国高校整体布局来看,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大多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与中东部相比,民族地区办学经济资源极其短缺,而且民族地区高校在长期办学中普遍养成的等待国家援助、依靠上级拨款、索要扶贫资助的“等靠要”被动办学思想十分严重,很少主动去利用社会资源合作办学,也不太关心学校已有教学资源的整合。为此,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化解民族地区地方性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建设的区域劣势与基础弱势。

(一)借助外力,打破封闭办学的格局

1.通过与支援高校的合作,实现教学、科研、师资与管理资源的共享,进而推动法学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计划”,各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目前都已成为重点大学对口支援或共建单位。那么,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法学专业建设就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一国家政策,开展与支援高校的深度合作,在法学专业建设尤其是法学教学课程、科研平台、联合招生以及师资培训上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支援高校的优质办学资源向民族地区地方性高校开放与共享,以优化民族地区地方性高校法学专业的结构。

2.深化“学校+实务部门”的联合培养机制,充分利用地方社会资源。地方高校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而地方高校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地方社会资源的有力支持。基于此,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应打破高校作为单一教育主体的常规,将高校、实务部门教育资源有效系统地融合起来。根据教育部、中央政法委联合颁发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若干意见》)的要求,为培养高质量的法律人才,高校与实务部门应建立起常态化、规范化的“高校+实务部门”的联合培养机制和运行模式。此种联合培养机制体现的是高校与实务部门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深度拓展“学院与司法部门共建”、“学院与企业共建”、“学院与政府部门共建”等社会合作教学模式。这既能促进学校法学专业的发展,又能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乃“双赢”的结果。

(二)依托校内资源,加强以法学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共建共享

为实现服务地方建设目标,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应加强法学专业与其他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专业的互动合作,整合多层次开放式办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吉首大学法学专业建设在化解区域基础弱势方面,应与湘西州、张家界、怀化及其他周边地区的司法机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实务部门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探索与法律实务部门密切合作的培养机制。应充分利用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和湖南师大等对口支援单位的法学资源,以及与体育学、管理学、产业经济学、民族学、哲学、医学等专业建立共同申报课题、互派教师定期开展学术讲座等机制,鼓励教师进行跨学科交叉问题的研究。

三、面向西部基层:克服法学专业人才的竞争劣势

截止到2007年,我国共有927个普通高校(含独立学院和分校)开设了本专科法学专业,占全国普通高校的42%。2010年招收法学本科学生486750人,专科209995人,法学硕士生25801人,法学博士3529人,法学硕士研究生在校人数达到7.7万人。与法学教育迅猛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学专业毕业生近年来持续低迷的就业率。从2002年开始,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即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当年在全国214个学科专业中,法学专业就业率排在187位,2005年则成了倒数第一,此后一直名列榜尾。而另一番图景是: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的民族地区法律职业人才十分短缺,法官、检察官、律师断层现象比较严重。例如,截止2007年,青海全省法院有58%的法官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西宁和海东地区,青南地区仅占17%,其中还有87%的基层法院法官人数仅为3~4人。到2007年底,贵州全省1500名律师中,仅贵阳市就有700余人,占全省律师人数的一半。更令人惊讶的是,目前贵州全省有6个县没有一名律师,有36个县的律师事务所没有达到“三人一所”的法定要求。新疆自治区2002年有法律职业从业者13000余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6.7%。其中,全区5400名法官当中大专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有4231人,占78.1%;全区6000余名检察官当中,大中专文化程度的3864人,占64.8%;全区1600多名律师当中,大专文化的1183人,占74%。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法律人才紧缺和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非常困难的局面并存。

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若干意见》中倡导将卓越法律人才实行分类培养,即应用型与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和西部基层法律人才三种培养模式。其中,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应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因而,此种人才的培养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突破口。在该种培养模式下,所培养的是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为适应西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需要,结合政法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下所培养的是一批具有奉献精神、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法律人才。

基于此,考虑到办学时间短、办学经验欠缺、国家投入少、师资力量薄弱、生源质量不高、地处偏远区域等因素,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上应选择西部基层应用型模式。在这一模式的指引下,民族地区高校(综合性大学)应尽可能将培养的法律人才留在民族地区和西部基层。这样既可以化解法律人才因供大于求造成的法科生就业压力大和西部基层、西部民族地区法律人才紧缺的矛盾,又可以较好地解决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的问题。基于此,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及特色建设应当考虑契合民族地区和西部基层的社会需求,培养过程中应对各个培养环节进行特色设计,并副之以正确的就业政策引导,以保证培养的法科生真正为西部基层和民族地区的社会所需求,真正符合西部基层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扭转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人才的竞争劣势。

四、苦练内功:合理选择法学专业建设措施

要想实现上述法学专业建设目标,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还应苦练内功,选择合理的措施建设法学专业。

(一)采取合理的人才培养措施

1.优化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法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人文素质课程、专业课程、职业技能课程、社会管理创新课程等4个课程模块。人文素质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培养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职业素养。专业课程模块旨在使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通过精简、整合等方式对原法学专业16门主干课进行整体优化,重点突出三大实体法以及三大程序法的教学,增设“民族法学”、“民族法律政策与公共治理”、“区域法治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等特色课程。职业技能课程模块旨在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本技能,应开设“社会调查方法”、“法律诊所”、“司法实务”、“政府法务”、“非诉讼程序(aDR)”等实践实训课程。社会管理创新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法律实践和社会管理实践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可开设“法律实务与社会管理创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跨区域公共治理”等特色课程。

2.变革培养环节。针对4年制法学本科教育(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涉及的法学专业建设只讨论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可按照“2.5+0.5+0.5+0.5”模式实施。前5个学期为人文素质课和专业课实施阶段,第6个学期为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职业技能课程和社会管理创新课程教学的阶段,第7个学期为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践教学阶段,第8个学期为在联合培养单位进行岗位实践教学阶段(含毕业设计)。

3.革新教学方法。为落实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主线”,大力推广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法、案例教学法、诊所教学法、讨论法、发现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以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特别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4.强化实践教学。借鉴国外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素质教育、职业素养提高和实践环节(能力的培养)等优点,全面革新实践实训环节,突出法务实践实训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这是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培养法律职业人才的关键举措。在校内,学生通过模拟法庭演练、法律实务等课程完成基础技能培训,然后进入法律诊所直接从事法律实务。在校外,实施“专业实习+岗位实习”的法务实践实训模式。其中,在专业实习阶段实施“分站式”专业实习模式,学生分别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进行“三站轮动式”专业实习,以培养学生对专业核心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及其熟练程度。岗位实习阶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岗位进行针对性实习,培养其较强的从事政法机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村镇社区等法律工作的能力。

(二)建成良好的师资队伍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良好的师资队伍。根据《若干意见》精神,法学专业需要通过教学方式改革及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等途径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双师型”教师的考评制度和奖励机制。大部分高校法学专业现行的做法是,通过建立高校与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制度、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等渠道,建设具有广阔国际视野、扎实理论功底、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结构”法学师资队伍;聘任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实务人员到学校担任授课老师,派遣优秀教师到实务单位挂职锻炼,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速度,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考虑到区域性、地方性和民族性,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培养西部基层卓越应用型法律人才时,应加强法学教育与实践部门的良性互动,将法学教学研究成果通过建议、讲座、顾问等方式运用于民族地区的人大、政府和公检法司等机关,并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研究课题,继续派员到司法机关挂职锻炼,鼓励教师考取法律职业资格和从事兼职律师实务,从地方权力机关、政府机关、司法机关等法律实务部门聘请一定数量的业务骨干作为法学专业兼职教师。

(三)有效建立法学专业建设保障体系

法学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及其措施的落实需要有效的保障体系来维护。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进行法学专业建设时,应构建以下保障体系。

1.规范法学实践基地的运作。“法律的生命力一直并非逻辑,法律的生命一直是经验。”现代法学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教育,而这种实践性教育离不开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反过来,实践教学基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建设法学专业,不但要建立正规的法学实践教学基地,而且要加强基地的规范化管理,包括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制度、基地评估与考核制度、基地人才培养制度、基地经济利益补偿制度、基地监督机制的制定和完善等。对每个基地都应指派专门指导教师,与基地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或其他实务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并进行严格的实习考评。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实习不流于形式,才能真正发挥实践基地的实践锻炼作用。

2.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良好的管理机制能为专业的发展提供“共生”的环境和条件。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法学专业建设实践中应建立科学有效的专业运行管理机制,并积极发挥专业运行管理机制的保障作用。具体思路是,以完善的专业建设管理规章制度保证专业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以良好的学术管理体制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以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检测专业建设的效果。

(四)对吉首大学法学专业建设的启示

1.人才培养措施。吉首大学为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和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增强专业活力,培育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学校服务地方的办学功能,制订并实施了《吉首大学服务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特色专业群建设计划》。作为校特色建设专业,法学专业在培养环节、实践教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强化。为解决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法律问题,应针对性地开设“武陵山片区法律社会学”、“武陵山片区习惯法与法律传统”、“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专业特色课程,以及“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法律问题”等专题讲座,调整与充实法学教学内容。同时还应出版与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法律问题高度相关的法学专业特色教材等。

2.教研教改方面。为完善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机制,强化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关系,以科研推动专业建设,吉首大学法学专业应至少围绕武陵山片区的区域法律协调、反贫困与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习惯法与法律文化以及法制宣传与法制教育等5个方面的法律问题展开科学研究。

3.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吉首大学法学专业自创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位、学缘、专业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学术梯队。目前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博士及在读博士16人。但学校地处西部民族地区,对外交流受到诸多限制,信息获取渠道不畅,队伍建设上难以短期大量引进高水平师资加盟,青年教师较多,高水平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很少。因此,需要加大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的力度,有计划地选拔培养一批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并有一定学术成果的优秀青年教师,突出培养“双师型”教师。应积极参与地方法制建设和司法实践活动,并从湘西州人大、州中级法院、州检察院等法律实务部门聘请15名左右的业务骨干作为法学专业兼职教师。

4.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填平补齐”原则,继续完善现有的律师教育学院、模拟法庭、法律援助中心、刑事侦查实验室、省部共建的文化产业管理综合实验室(法学共享)、公共管理实验室、案例分析室等校内实训基地。要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投入,配备专门实验人员,引进法学实验教学软件平台,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要强化与设置在吉首大学所在地区的相关研究基地(如国家体育总局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基地、湖南省民族预科教育基地、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民族教学基地、湖南省差异与社会和谐研究中心、湖南省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等基地)的合作。另外,为落实“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应加强并规范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促进实习基地的教学管理、带教水平和学生的实习质量。

法律专业优势篇9

数字图书馆建设馆配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实务类和学术类图书的销售市场之一。随着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展开,多数图书馆开始纸书和电子书同步采购,甚至部分图书馆电子图书的采购形成主体。特别是政府、企业等单位图书馆,由于场所限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成为主要形式。像最高人民检察院在系统内四级检察系统的联网建设,为检察系统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基础平台,而检察出版社利用系统资源优势,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正在积极探索推进。电子书馆配市场拓展的基础是品种规模要有优势,法律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千余种,处于法律图书专业出版的领先地位,旗下法讯网在电子图书数据库的销售推广上也积累了品种和客户资源,形成一定的市场优势。电子图书虽然是数字化过程的初级阶段,但从目前市场情况看,数字图书馆市场值得专业出版社重视。

专业数据库建设专业数据库的特点是提供海量专业数据的高级检索功能,为专业人士提供高端服务,产品附加值高,客户群体明确且用户的粘性强,一旦使用基本会形成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产品收益远高于单本纸书的收益。作为世界著名的数据库品牌律商联讯(Lexisnexis),全球许多著名法学院、法律事务所、高科技公司的法务部门都是其客户,该数据库连结至40亿个文件、11439个数据库以及36000个来源,数据库资料每日都有更新。目前国内法律数据库产品除了较多的法律法规数据库外,比较成型的当属涵盖“法律法规”“司法案例”“法学期刊”“专题参考”“英文译本”五大检索系统的北大法宝法律检索系统。但是其数据量、检索能力、更新速度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从纸书的简单转化到专业数据库产品的升级,出版社面对的跨越和挑战是巨大的。主要的提升有几点。一是进一步专业化。法律图书出版社的专业化各有特色。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侧重大众法律用书如法律法规出版;人民法院出版社侧重法官、律师的实务出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侧重学术、教材出版;法律出版社则涉及法律法规、法律实务、法学学术、司法考试、法学教材等几乎所有法律图书出版的细分领域。但这些出版社要从图书出版商转化为法律信息服务商,对内容处理的专业化水平仍须进一步提升。二是数字技术的应用融合。律商联讯具备强大的搜索引擎,用户除了按照法律检索的惯用方法逐步检索全球法律原始文献信息和全球法律二次文献信息外,还可按需要为某些法律领域进行综合检索以及快速查找特定文档等众多检索功能,为用户提供多种便利。结合产品特点和用户需求开发的新技术,往往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大幅提高产品粘性和用户满意度。同时,大数据时代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未来专业数据库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近期网络热播的《纸牌屋》案例可以作为一个典型参考。该劇的创作是在对3000万次用户体验在暂停、后退和快进的数据和400万条用户评价数据分析基础上,通过分析观众的兴趣点,成功找到了观众的喜好和演员、劇情的组合点。无疑《纸牌屋》的成功就是大数据分析的经典案例。数据化时代同样可以实现出版者与客户的有效对接,对用户的使用情况、喜好和评价,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改进产品、提升用户满意程度有着巨大的潜力以待发掘。

法律专业优势篇10

关键词:法学教育;理工类高校;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9-0077-04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建设,法学教育的规模在我国发展迅猛。在2000年以后,随着高等学校大规模的扩招,新增法学专业的高校数量急剧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在全国的600多所各类院校中,都可以看到法学专业的身影。全国各类高校之所以如此热衷于设置法学专业,除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强烈需要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学专业的设置门槛较低,设置成本较小。

然而,在这专业规模庞大的光鲜背后,却反衬出更多的无奈。高校的法学教育在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却面临着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过低这一十分棘手的重大社会问题。这其中,尤以理工类高校为甚。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理工类高校均开设了法学专业,而由于理工类高校在开设法学专业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包括师资、法学文化与传统、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就使得就业率低这一社会问题更为凸显。

近年来,无论是学界还是在社会舆论中,要求取消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的声音不绝于耳,理工类高校开展法学教育的合理性受到了严重的质疑。事实上,如果不及时进行探索和改革,法学教育在理工类高校的办学地位将会岌岌可危。本文拟从分析法学教育与理工科高校重点优势学科对接的可行性入手,结合对现有理工类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机制的评价,深入进行对接模式的价值分析,从宏观上初步探讨理工类高校的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一、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现状

现在我国各类高校的法学教育主要面临两大困境,其一是就业率低下,其二是社会评价不高。据教育部最近四年的就业调查显示,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排在所有专业学科就业的倒数第二位,列人文社科类学科就业率的倒数第一,并有向高学历化蔓延的态势。由于就业率的低迷,法学毕业生就业的不景气,法学专业的社会评价逐年降低,这也直接影响了高中生报考法学专业的热情。法学专业由前些年的热门专业迅速演变成现在的相对冷门专业,一些院校在法学专业本、专科招生时第一志愿填报率不高,往往需要进行专业调剂录取。

《法制日报》曾经尖锐的指出,我国法学教育的规模早已超出市场的接纳能力。这也直接导致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的降低,同时亦被迫降低了自身的社会评价。

上述两大困境在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中显得尤为严重。政法类院校凭借其长久以来的传统优势地位和历久弥新的教学经验,一直是我国法律教育系统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最主要的阵地。综合类高校近几年异军突起,将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社科教育较好的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这也成为我国法律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相比较之下则显得不伦不类,有人甚至戏称其为理工类高校里的“花瓶”专业。就其现状分析,有人归咎于理工类高校的法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硬件设施匮乏、人文底蕴不深厚等若干原因。诚然,这些因素的确是导致困境出现的直接原因,但深层次的原因却在于现有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的理念之落后和方式之单一。

首先,现有的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理念沿袭政法类院校法学教育的传统观念,将法律法条的灌输作为法学本科教育的主体。由于某些历史问题的形成,造就了法学教育在理工类高校的存在。而这些专业在创建之初,其教学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与政法类院校并无二致,十余年过去也未曾发生改变。因此,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逐渐陷入“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怪圈而难以为继。事实上,随着社会市场化的不断演进,法学也逐渐成为创新的规则载体和复杂思维的前沿阵地,这使得专业知识与一般常识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那种仅依靠灌输法条进行教学的教育理念在理工类高校是完全行不通。因此,若不对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理念进行革新,这一专业在未来将继续难有作为。

其次,在教学方式上,现有的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只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讲解,却忽视职业能力和职业伦理道德的培养训练。从内在的特质看,法学本身便是一种实践理性;它不仅仅是一整套来自于书本的知识体系,更是一套以问题为指向的解决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方法,它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否则,法学教育就只能走向空泛的理论,而难以与社会事务的实际调整发生真正的关联和契合。因此,尽管传授讲解基本理论知识能很快地向学生传输系统的法律基础知识并提高其理论素养,却制约了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更扼杀了理工类高校天然优势与法学教育相结合的科学创新。

面对这些困境和困境背后的深层次矛盾,教育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解决路径,其一是取消理工院校的法学本科,其二是单纯加大对法学专业教育的投入,变相地将理工类高校向综合类高校转变。笔者认为,这两条路径皆不可取:前者是因噎废食,并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无端浪费,其本质是忽略了理工类高校的独特优势;后者则矫枉过正,亦忽略了理工类高校的优势。合理的解决路径应当是尊重理工院校这一背景,聚焦重点优势学科,发掘其与法学学科的内在联系并进行学科间的对接,因势利导,使之达到摆脱困境,实现改革的目的。

二、法学教育与理工类高校重点优势学科教育对接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