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十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十篇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9:36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篇1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法;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020-01

希卢姆在他的《人类性格的稳定和变化》中研究证明:在生命的前四年中,儿童发展出大约50%的学习能力,在8岁前,又会发展出另外的30%。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学龄儿童,不管他有没有进过幼儿班,识不识字,他都有一种潜在能力,因为孩子们的天性中就有无穷的创造力,虽然这种创造力还远远称不上思维,但这是非常可贵的萌芽。到小学、初中、高中,如果能让这幼芽顺利成长,让它发展壮大,那我们的教育早该是另外一种样子了吧。可现状是:论想像力、创造力,高中生不如初中生,初中生不如小学生,小学生不如幼儿园的孩子,无怪乎我们总与诺贝尔奖无缘,因为“创造性恰恰是诺贝尔奖的灵魂”,而“教育中充斥了压抑个性,践踏人的独立和自由,摧残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手段”。上海的程红兵老师说:“我们愤怒学生的没有想像力,但我们又同时在扼杀孩子的想像力。”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心中有创造思维的火种,我们教师的工作是添添柴,煽煽火,让火苗旺旺地燃烧起来,而不是泼一盆冷水,把这火种浇灭。语文教学的主战场是课堂,探讨一下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个话题是很有必要的。

近几年来,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实际,我在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作了一些实践和理论上的探索,采取了一些比较有效的训练方法和途径。介绍如下:

1.质疑问难法

2.标新立异法

3.“辐射发散”法

以一事物为触发点,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去思考和想象的思维方法,按照思维类型,可分为辐射发散性思考和辐射发散性想象。

发散性思考。即对认识对象,可以从纵向、横向、正向、反向、动态、静态、已知、未知等多方面展开辐射性的发散思考。对同一事物,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求其全、得其真。全面分析各方面的情况,才能总体把握事物本质,分清主流与支流。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还可以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品质。在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审题立意指导中,我们通过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以使选择最佳角度和方法,实现解决问题的理想目标。以下面一则材料为例,作审题立意思考,如果运用发散性思维,至少可以从四个角度,确立六个论点。

材料: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去卖,卖了三天,竟无人问津。于是便想了一个办法,去找伯乐,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开。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如果伯乐这样做了,他付给伯乐一个早晨的工钱。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于是,人们都争着来买这匹马。很快,这匹马便卖出去了,而且马价提高了十倍。

发散思考:从赵国卖马人方面立意:①学点生意经。②要善于借助外界条件,提高应变能力。从伯乐方面立意:③名人要自尊自爱。从买马人方面立意:④不要盲目崇拜名家。⑤努力成为内行,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从千里马无人问津谈起:⑥人才需要伯乐的提拔。

发散性想象。即以某事物作为中心(或触发点),向四面八方想像熟悉的生活与知识领域。

4.聚焦统摄法

就是指把各种各样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使原先零碎的、杂乱的信息组成系统的、条理分明的相互之间有机联系、脉络清楚的材料,并从中“摄取”有意义价值的东西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这是一种驾驭、吸收并凝聚各种信息的思维方法。恰如“文武之道”有张有驰一样,思维方法也常常是张驰交替、纵擒结合的。思维发散的结果,使我们获得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信息。如何分析、整理、利用这一系例信息,使它们最终成为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最佳角度、最佳方法或具有独创性的真知灼见,富有创新价值的奇思妙想呢?这就用得着聚焦统摄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倡导学生积累知识。在积累过程中,如果不会运用统摄思维,不加以系统归类,不加以联系和区别,而只是盲目地堆集,这正如培根所说的“蚂蚁式”的求知方式。既积累又统摄,将积累的材料加以消化和改变,才能像培根所称道的“蜜蜂式”求知。在学习中,善于积累,善于运用聚焦统摄思维方法,才有可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利用知识去创新。

我们要培养富有创造精神的21世纪人才,同时无意中我们可能又在扼杀、摧残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据报载,某小学考试时,一道题要求学生回答“雪化后是什么”,绝大多数学生答“水”,而一个学生答:“雪化后是春天。”老师把他的答案打了个大大的“×”。多么富有创造力的回答,但却为统一的标准答案所不容许,这不是在有意无意地摧残创造力吗?

要像保护稚嫩的花朵一样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或许有时学生的回答不符常理,但请慢下判断。我想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鼓励性原则。不管学生答得怎样,都要及时给予评价。首先要充分肯定,在充分肯定的同时要指出不足,切不可对答错的同学不理不睬,半天不叫坐下,或讽刺挖苦,教师应给予每个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又指明努力方向。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篇2

关键词设计基础课程创造性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themethodsofDesignBasicCoursetotrainStudents'Creativethinking

GaoYoufei

(DepartmentoftheartsandHumanities,nanjingCommunications

instituteoftechnology,nanjing,Jiangsu211188)

abstractthisarticlefromtheprofessionalartanddesignfoundationcourseofcultivatingthecreativethinking,andtheimportanceofactualdeficienciesexistintheteachinganddiscussedthebasicdesigncoursesforcultivatingcreativethinkingway,thinkofthecultivationofcreativethinkingtoreformteachingmode,content,teachingmethod,soastoachievebetterteachingeffects.

Keywordsdesignbasiccourse;creativethinking;training

1设计基础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以构成艺术为主的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是设计专业的认识观和方法论,在整个设计教育中起着先导作用与基础作用,它与专业课程有着很大的关系,对专业课程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性一直受到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介、新技法拓宽了设计基础的内涵,而作为设计基础教学如何适应新形势和时代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由过去注重学生专业基本功的训练转向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以及构成艺术等课程是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它们是设计专业学生走向设计的关键转折点,是设计教育中的核心基础学科,从课程的定位和性质上面来说,它应该是强调专业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分析我们沿用至今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情况,虽然几经改革,但受限于课程自身的特点,现行的教学中依然有很多问题亟待探讨和改进。

2基础课程教学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存在的不足之处

(1)在教学思想上,没有能够真正达到思想一致,不同的老师对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地位作用并没真正重视,存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还流于表面,重艺术,轻思维方式;重画面效果而轻设计。在教学内容上,重视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渗透;在教学方法上,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处理手法,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思维单一、封闭的学习状态,导致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没能真正发挥出基础课程地位与作用。

(2)学生对于专业基础课的地位与作用的理解也没得到根本的扭转,基础课程对专业课程的提升与服务功能不够明显,造成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上与专业基础之间的割裂非常明显。

在笔者教学过程中,有这样的教学体会,尽管非常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鼓励他们独辟蹊径,并希望他们能将自己的奇思妙想通过动手加以实现,但由于学生对于美术基础和设计关系的理解不足以及对生活的体会不够深入,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只是流于表面,流于形式。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只停留在一个很粗浅的层面。

3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与手段

3.1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应紧紧围绕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

目前,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还是比较传统的依据专业认知规律,按照难易程度和渐进秩序设定纵深式教学模式,学生不同的阶段掌握的内容是循序渐进的,但也是互相割裂的,比如很多基础课程老师都比较强调基本功而忽略动脑筋。另外一种,就是现在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当中注重将各部分内容并置的模块式结构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注重项目之间的前后逻辑关系,但项目本身注重内容的系统性训练,不失为一种适合专业实践的教学模式。

在专业基础教学中也可以教学内容上的递进关系进行模块化设计,甚至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按单元分阶段地进行课题设计,构建一系列有机动态的作业内容与形式,注重知识的延续和发展效应。这种教学可以避免只注重手上功夫的训练的弊端,达到动手和动脑同时得到训练的目的。

3.2教学内容的设置应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

教学过程,老师要有耐心与责任心,要善于引导,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现在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知识面也是很宽广,但是不加以引导只强调创造只会让他们流于表面,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创造也是没任何意义的,学生的系统性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基于扎实的基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因此,有别于传统的教学体系下,老师可以在课题训练中只提供一个作品的部分成果,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3.3教学方法需要灵活运用,注重效果

(1)案例教学应该以引导学生思考设计过程为重点。经典设计作品欣赏与分析已经成为许多设计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在赏析设计过程,往往给人一种看花容易绣花难的感觉,无法让学生体会到设计过程的艰辛,所以效果也是大打折扣。

欣赏设计作品可以说是一种反设计,它是与设计过程互逆的一个过程。主要是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对已经完成的作品系统进行的一种有目标的分析。但是,一个好的创意无法体现构思的艰难过程,真正体现出来可能从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简单,相应的,我们应该从设计作品生成这一特定的视角来分析设计形成的原因。这个验证的过程是设计分析的主体过程,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就得出对此作品的理解性的诠释。在设计过程中,对许多设计影响因素的判断和提取,一部分来自设计者实际的生活体验和提取,另一部分主要的来源是运用“设计生成过程分析”的方法对优秀实例和作品进行认知,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探索和思考作品的设计过程应该是设计教学环境中比较关键的内容之一。

(2)提倡到生活中实地考察教学。在课程实践性环节的安排可以由课程内的设计实践与讨论和课程外的设计体验与考察两大部分构成。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课外的体验与考察。

课程外的体验和考察环节着重于培养学生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设计的本质说到底应该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并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许多所谓的奇思妙想都是在解决生活当中实际的困难或者提升生活的品味而体现出价值的。因此,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基础课,一定要使学生有扎根生活,保持对生活的新鲜感的意识。这样,设计思维灵感的启发和灵活应用的能力以及启发学生将对生活的敏感体验和细致观察和设计才能紧密接合起来,使设计的表达内容更富个性和时代性。这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供创意的源泉。

(3)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设计竞赛。开展学生学术科研与科技竞赛活动,同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参与设计竞赛,一方面争得了荣誉,另外一方面,巩固了课程知识,掌握和提高了对基础课程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专业自信心的树立无疑是有很大的促进的。

4结语

设计教学的改革是一个与时俱进,自我调整完善的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上述内容正是在笔者教学实践中,从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专业素养、创造性思维方面训练,以及将来进一步深入专业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的过程中的探索和思考。

本文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部分成果(项目编号:JR0817)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篇3

【关键词】人体结构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所以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最高层次的能力。古今中外有突出贡献的医学家,在青少年时期大都已具有超常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对人一生成就的大小至关重要。人类社会正在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在未来的社会里创造性劳动将成为重要的劳动形式。这种劳动性质给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成为未来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资料分析指出:“获得诺贝尔奖,需要积累,需要有很好的教育。我国的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成为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下面就谈谈在《人体结构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些方法。

一通过联想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联想是由所感知或所想的事物想起相关的事物的思维活动。联想虽然并不能直接产生有创新价值的新的形象,但它却为能够产生新形象的想象思维活动提供一定的基础。通过自由想象可探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强制联想可找到实现预期目标的途径。联想的主要类型有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

1、对比联想

对比联想是指由于事物间完全对立或存在某种差异而引起的联想。比如,骨的分类包括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就要想到肌肉的分类包括长肌、短肌、扁肌、轮匝肌。

2、因果联想

因果联想是指由于两事物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而引起的联想。这种联想往往是双向的,既可以由原因想到结果,也可以由结果想到原因。在《人体结构》中,得益于因果联想的例子很多,比如讲到颅骨连接是缝隙连接时,就可能想当颅内出血时颅骨不会扩张。

二通过想象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想象的具体类型主要有二种,即再造想象和幻想。转贴于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词的描述(言语、文字)或图样(图表、图解符号、模型等)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想象。例如,生命体的组成教学中,由于生命起源过程学生无法直接感知,只有借助于教师的语言和画面给学生创造一个想象的情景和气氛,使他们仿佛置身于远古的地球,思维随着画面的变化而自由驰聘,各种表象在大脑中变化、组合,学生在理解生命起源过程的同时,也完成了再造想象。

2、幻想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与主观意向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由于幻想的结果超越现实太远,有的甚至很难实现,所以人们往往把幻想同不切实际等同起来。其实许多幻想并非是真的不能实现,而只是受制于人的认识水平,才被人舍弃的。培养现实的幻想精神,对于开发智力确实是不可忽视的,在《人体结构》教学中,应经常提出一些能激起学生幻想的问题。如讲完新陈代谢以后可提出如下问题:对于大多数生物来说,新陈代谢越缓慢其寿命越长,为了提高人的寿命,你能想出哪些方法。

三通过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也称扩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而是从已有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发散思维可以使人思路活跃、思维敏捷、办法多而新颖,能提出大量可供选择的方案、使问题奇迹般的得到解决。在《人体结构》教学中发散思维训练的主要内容有扩散列举、同解变型和引申发挥等。

1、扩散列举

扩散列举就是围绕一个问题举出多种可能相关的因素。例如在学完胃的形态时就要想到动物的胃等。

2、同解变型

同解变型就是对同一内容设计出多种形式的问题。通过变换方式求出答案能够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从而达到训练发散思维的目的。例如,讲到胃液的作用时要想到盐酸的作用是什么,有助于掌握胃液的功能。

3、引申发挥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篇4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创造性思维的六要素结构

著名教育学教何克抗先生在其《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和论证》一书中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创造性思维过程由发散性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时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等六个要素组成。这六个要素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创造性思维活动。

1.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强调思维内容和思维成果应与传统观念或原有概念不同或者相反,其思维的目标事先不能确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它没有特定的思维材料和特定的思维加工手段和方法。它严格意义上不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只是为思维的进行提供指引。它具有方向性和指引性的特点,不解决如何进行思维的问题。

2.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与时间逻辑思维。这三个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方向性和指引性不同,是实现创造性思维的主体。形象思维是指用客体表象作为思维材料的思维形式。直觉思维是指以关系表象作为思维材料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统称为空间结构思维。时间逻辑思维的材料是言语的概念,其思维加工的手段和方法是运用概念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这三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

3.辩证思维与横纵思维。这两种思维模式也没有特定的思维加工材料,也不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但是在解决高难度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它们为人类进行思维活动提供哲学指导思想和心理加工策略。

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观

创造性思维培养问题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也是一个认识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改变。首先要改变过去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建立能体现学生主动性和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教学模式;其次改变教学评价单一化的状态,做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多元化评价道路;此外教育工作者要从教师为中心、“分数主义”的狭隘教育观中解放出来,真正认识到培养学生创造力才是教育的一个基础目标。

2.几种主要的具体思维过程的方法观。第一个是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要坚持“同中求异、正向求反、多向辐射”的方针。也就是能够摆脱传统观念的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观点,挑战所谓的“正确”的观点,从多角度分析复杂问题。第二个是将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以及时间逻辑思维看成是平等的思维过程,三者既有不同,又互相联系。第三个是辩证思维的培养要树立唯物观、对立统一观、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总之,由六个要素组成的创造性思维结构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不应该把几种思维过程对立起来,它们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三、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一个师生活动的双边过程,我们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观。在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发散性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等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过程。教学过程要兼顾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型人格的共同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造性人才。

1.创造性人格的重要特点是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友爱合作的精神、探索精神、勇敢求实精神、勤奋吃苦精神、自强自信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性人格我们坚持主体性原则。坚持主体性原则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第二,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第三,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是认识和发展的创造的主人;第四,教师要注意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坚持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树立远大的理想;第六,建立团结合作的学习集体,使学生集体中历练性格,形成良好的创造性人格特点。

2.创造力形成的基础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一,教师要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第二,教师自身的创造力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一点。第三,教师通过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知识上、思想上标新立异,敢于提出不同看法,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当多观察学生不同寻常的想法和做法,发现其潜在的创造性内涵,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从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设计教学过程。学者们经过研究提出了一个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过程图,我们可以借鉴一下,从在教学设计上,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图1: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的主要成分和六个具体步骤

图2:创造性问题解决成分图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篇5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一、培养具有创造性能力人才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从素质教育看,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创新人才应该是具备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的基本素质的人才。具有“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和“四有”素质,是创新人才的基础,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发展。物理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承担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任。

二、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及基本特点

创造性思维的实质是一种求异思维,是对现象、事物间的差异进行思考。目的在于揭露已知与未知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的矛盾,在思维过程中追求的是“创新”、“独到”和“最佳”。是对未知事物的新的认识,或对实践对象进行有创见性的思索。

创造性思维成果具有以下特点。

1.新颖性:无论在思维的选择上,在思考的技巧上,还是在思维的结论上都具有独特之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有创见的思维活动,具有新的见解,新的突破,具有首创性、开拓性。

2.灵活性: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新颖性决定了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对固有的创造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逻辑步骤。它可以迅速从一个思路跳跃到另一个思路,可以正向分析,也可以逆思倒推,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随时修正,变更不恰当的方法和思路。

3.综合性: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基本思维形式,而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综合。一个人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时有时是三种思维中的一种,但更多的是三种思维的综合。直觉思维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点。创造性思维活动在直觉的酝酿阶段最为集中。一般认为物理创造性思维有两种基本方式: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重点是发散思维,在物理学中任何创造性活动都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多次循环,直到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环境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的问题,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学记》中就强调,“师严乃道尊”。这种定位强化了教师的正确性和支配性,强调了学生的接受性和服从性,强调了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不可能得到良好发展的。

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方式,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且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的起点

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激发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起点。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在主动、积极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大多学生都具有展示自己才干的表现欲望,这种潜在的欲望又促使他们进取。所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设法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发挥创造潜能的机会。

其次,精心备课,巧设悬念。如在介绍摩擦力时,将两本书一页一页对叠起来,然后让班中公认的两个大力士对拉两本书,当全班同学看到他们无法将书拉开时,其认识摩擦力的强烈愿望被激发出来。学生在悬念的驱使下,兴趣被激发,会非常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

3.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科学怀疑思维能力的培养。怀疑是创造之母,“怀疑”就是抓住新的物理事实动摇旧的观念,由怀疑引发问题,由问题推动探索,从而达到提出新的理论,完成新的发明的目的。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打破教学上的老框框,结合教学中的讲授内容,鼓励学生能够认真思索,大胆发问,多问几个“为什么”,特别要鼓励学生对已有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大胆质疑的精神。科学怀疑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拥有这种能力,无论是对学生在校时学习,还是对他们日后从事任何科学工作或其他工作,无疑都会起到解放思想、激励创造精神的作用。

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联想思维是指对事物由此及彼的创造性想象,遇到问题联想与之相近或相关的事物,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比较,从而产生认识,找到答案的心理过程。科学的联想思维能力,能帮助人们从纷繁的事物中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发现规律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抓住了整个世界,激励着产生飞跃式的进步。在物理教学中,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联想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其能从复杂的问题中找到更本质的物理规律。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不拘泥于已有的方式、方法或规则的约束,而是沿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去,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展开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用发散性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启发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思考,寻求解题方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有意培养以下几种思考方式:

(1)立体思考:在解题时从已知条件向需求量考虑,从需求量向已知条件思考,在思考中注意物理规律和解题方法。

(2)多向思考:要求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想到多种解法,即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3)侧向思考:由于某种偶然事件的启发产生某种相应的联想,进而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强调知识的扎实和思维的敏感性,如伦琴射线的发现。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篇6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是专业设计人才,是极富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因此,计算机平面设计人才教育的关键是对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思维是智能发展的高级形式,培养富有创造力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人才必须从创造思维培养入手,运用联想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等方法,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所谓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是智力活动的重要部分。它是一种摆脱了习惯定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鼓励在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同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须以创造性思维作为基础。创造思维是智能发展的高级形式,培养富有创造力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人才须从创造思维培养入手,运用恰当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联想思维法─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联想思维法是根据事物之间都是具有接近、相似或相对的特点,进行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它是通过对两种以上事物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与可比性,去扩展人脑中固有的思维,使其由旧见新,由已知推未知,从而获得更多的设想、预见和推测。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说:“联想和想象当然与印象或记忆有关,没有印象和记忆,联想或想象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很明显,联想和想象,都不是印象或记忆的如实复现。”在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创作的过程中,联想与想象是记忆的提炼、升华、扩展和创造,而不是简单的再现。从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一个设想导致另外一个设想或更多的设想,从而不断地创作出新的作品。想象力是计算机平面设计人才创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想象力的人有着敏锐深邃的洞察力,能在混杂的表面事物中抓住本质特征去联想,能从不相似处察觉到相似,然后进行逻辑联系,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联想与想象思维方法的训练,先由教师分析问题,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由一名学生主持。第一阶段,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试行方案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第二阶段,解决问题设想:类比的设想类比的选择类比的研究;第三阶段,得出结论。根据思维中的想象离不开联想这个心理过程,再根据课程要求进行大量的有关想象的训练。另外,阅读和欣赏优秀文学计算机平面作品。当一个人在欣赏他所喜爱的作品时,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气氛和环境,从中产生特定的联想。

(2)发散思维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思维方法又称辐射思维法,它是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方向,顺应各个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的培养是创造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发散思维的培养应围绕四种技能进行。①流畅性:是指在短时间内表达出不同观点和设想的数量。培养学生的思维速度,使其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列举较多的解决问题方案,探索较多的可能性;②灵活性:是指多方向、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灵活程度。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考虑问题的良好品质;③独创性:是指产生与众不同的新奇思想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突破常规,敢于创新的创造精神;④精致性:是指对学生事物描述的细致、准确程度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有步骤地扩大思路,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

(3)收敛思维—法培养思维的整合性。收敛思维,也称聚合思维或集束思维,是在已有的众多信息中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在收敛思维过程中,要想准确发现最佳的方法或方案,必须综合考察各种思维成果,进行综合的比较和分析。因此,综合性是收敛思维的重要特点。收敛式综合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具有创新性的整合,即以目标为核心,对原有的知识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重组。收敛思维的具体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定性与定量等。在专业课教学中,针对学生特点,可采用以下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能力。①抽象与概括的训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②归纳与演绎的训练。归纳法又称归纳推理,是从特殊事物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演绎法又叫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在认识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③比较与类比、分析与综合的训练。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性思维。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加强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训练,促进了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同时,学生的其他素质,如情感、兴趣、意志等,亦得到相应的提高。

(4)逆向思维法─培养思维的独创性。逆向思维法是相对于习惯思维而言的,也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它常常与事物常理相悖,但却达到了出奇不意的效果。因此,在创造性思维中,逆向思维是最活跃的部分。逆向思维法有以下三大类型:①反转型逆向思维法。这种方法是指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常常从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关系等三个方面作反向思维。②转换型逆向思维法。这是指在研究一问题时,由于解决某一问题的手段受阻,而转换成另一种手段,或转换思考角度思考,以使问题顺利解决的思维方法。③缺点逆向思维法。这是一种利用事物的缺点,将缺点变为可利用的东西,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并不以克服事物的缺点为目的,相反它是化弊为利。偶尔择用这一手法,也许更能达到出其不意、出奇制胜的效果。

2从学生平时自身修养形成谈

(1)先是欣赏和模仿高手的作品,高手的作品大家都认可,肯定有她的优秀的地方,在欣赏和模仿的同时,吸取养分,虽然暂时赶不上高手的水平,起码也比一般水平要好。

(2)现在高速发展是网络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慕课、网络教程等资源进行学习。不懂得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引擎Google和Baidu进行查阅学习。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篇7

摘要:物理教学要适应时展的需要,就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们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地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与生物学、化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物理学不仅本身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顺应时展的潮流,物理教学应着眼于造就一大批开拓型、创造型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科学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夯实基础,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好准备

现代教育要求:不仅要给学生知识,还要使学生具备对知识的相当程度的理解能力、消化能力、创造性应用能力,而这都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为此,要注意做好:

1、注意培养学生读、思能力

所谓读,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课本,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能主动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难点,掌握重点。

所谓思,就是培养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规律、现象的一门科学,观察能力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前提,要会观察周围的各种现象,发现其内在的问题,为此,可加强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特定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有观察的直观形象的对象,可看到研究对象从出现、发展到消失变化的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

动手能力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只有强化这种能力,才能为后边的实验教学的开展,各种自然现象的再现,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才能为后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做好准备。

二、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改革中,要真正实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1、注意采用创造型的教学措施

教学中,要注意采用灵活、科学的管理措施,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实践性的作业,改进和提高教学实验水平,并采取各种可能的方法,把学生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要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博才多艺,满足时代进步的需要,教学中,要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上,使学生具有获得点石成金本领的愿望和思维。

2、注意采用创造型的教学方法

⑴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上;

⑵要引导学生把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学会知识能力的迁移,做到举一反三,如“密度”、“比热”、“电阻”三个概念的理解,如果突破“密度”概念的理解,建立起正确的牢固的观点,对后面两个概念只要通过类比,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当学生学会了这种知识、方法的迁移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地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⑶要引导学生用不同知识进行讨论,分析同一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解,又能使知识纵横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还能加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如:滑轮一节的教学,可用杠杆平衡原理来分析、讲解,也可以用力的平衡知识来分析、讲解;还可以用功的原理来分析、讲解;再如测物体密度,可以用密度计直接测定,也可以根据其定义测定,还可以利用浮力知识、压强等知识来测定,这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如在加以良好的引导,将更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如用力的平衡、杠杆平衡原理、功的原理来分析定滑轮最简单,而用力的平衡来分析滑轮组最容易理解,在用不同方法测定密度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简单,哪种方法误差最小,这种形式的教学,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记忆,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⑷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中,从实验意识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有思维结果,所以,物理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之中锻炼思维能力。为此,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①启发学生实验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思维活动的触发剂,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发生兴趣时,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但是,如果单纯由“实验”的表面的“魅力”所引起的,只能是直接的兴趣,如果没有更深层次内涵的吸引,维持不了多久,要想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保持兴趣的活跃性,保持兴趣的生命力、创造力,就要善于应用种种诱因,比如在压强知识的学习中,首先从生产和生活实际引出实验课题,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并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意义,再不断提出有趣而又有思考性的问题,如:Ⅰ、在气功表演“睡钉床”的节目中,钉床上的钉子如果只有一根,情况会怎样?Ⅱ、生活中如果大气压强消失了,我们及我们自己的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来促进学生的观察、思考,而思维总是在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实践证明,有意识地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好方法,我们要善于利用实验中的问题,以及在辅导实验的教学中巧妙地引导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创造力,让学生在良好的兴趣引导下,完成创造思维的培养。

②要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就要特别重视对其思维逻辑性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走入正确的轨道,才能使思维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思维的逻辑性主要指能正确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思维和表达思维的结果。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的、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对这些材料经过思维、抽象和概括中各种现象的属性、联系,再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地知识体系,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概念体系是物理科学知识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但是,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劳动”来取得这些概念,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形式这些概念,并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在教学中的这种坚持让学生给概念下定义,让学生推导实验的结论,实际上就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的逻辑能力,而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学生获得思维的健康发展,才能让思维有生命力,从而为以后的创造思维的发展做好准备。

3、倡导创造型的学习方法

经过上述创造型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但在学生学习方法上,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根据不同情况,要求学生在较少的时间里,阅读较多的东西,收到较好的效果;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要善于用已知求未知,同中求异,稳步中求提高,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注意用不同方法探索解题思路,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思维过程的灵活性;要通过灵活多变的练习,消除思维定势的影响,不满足于一个思路,一种解题方法,提倡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做,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开拓思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度;要在学生中提倡多思善疑,于无疑处见有疑,对典型问题的解决或思路提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前所未有和独创的想法、解决;不满足于只会解一道题,而要通过解一道题的训练,掌握解一类题的方法,总结出一类题的规律,在把这些规律运用到实践中去,达到触类旁通的境地;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的训练,将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有助于能力的提高。

三、搞好求实创新的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着力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主要是指能产生新设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产生新成果的创造技能,而创造思维又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成为素质教育中的重点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创设一个能够刺激学生创造思维的环境,逐渐养成他们多方向、多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可以通过班级建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教育等多种形式,搞好学生的心理品质和思维的训练,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和思维都按照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一般规律进行,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信息上表现出思维的广阔性、逻辑性、独创性、灵活性和敏捷性,还要求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辅以自学辅导,组织交流讨论,设计探索性实验,智力竞赛,物理板报,小论文答辩等训练思维的多种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课堂上我经常组织学生讨论、争论、辩论,从不轻易给予现成的结论,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并强调讨论不准重复自己,不准重复他人,不准重复书本,还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共同的规律,加倍注意违反常规的新异现象,大胆选择角度提出新思路,促进其创造思维的发展。

另外,还要注意加强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注入无尽的活力,在课外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在一起,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同时,课外活动还为教师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加速了学生特长的发展,获得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得到的成长空间,克服了把学生拴在死啃书本的怪圈里,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现象,给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创造思维的培养提供最具活性的平台,教师在活动中要善于启发、诱导、提出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巧妙地给学生活动指点迷津,并在关键时刻给予正确的指引,使学生在自然、自愿、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培养自己的创造思维。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使学生打好基础,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学会知识能力的迁移,就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不仅将知识学牢学活,而且能将其转化为自身能力,并能多方面培养学生自身实际能力,真正做

到在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篇8

摘要:物理教学要适应的需要,就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们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地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物是界各种物理现象的和物质结构的一门,随着的发展,在与生物学、化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物理学不仅本身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顺应时展的潮流,物理教学应着眼于造就一大批开拓型、创造型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化建设和未来科学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夯实基础,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好准备

现代要求:不仅要给学生知识,还要使学生具备对知识的相当程度的理解能力、消化能力、创造性能力,而这都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为此,要注意做好:

1、注意培养学生读、思能力

所谓读,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课本,钻研教材,教材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能主动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难点,掌握重点。

所谓思,就是培养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规律、现象的一门科学,观察能力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前提,要会观察周围的各种现象,发现其内在的,为此,可加强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特定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有观察的直观形象的对象,可看到研究对象从出现、发展到消失变化的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

动手能力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只有强化这种能力,才能为后边的实验教学的开展,各种自然现象的再现,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才能为后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做好准备。

二、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改革中,要真正实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1、注意采用创造型的教学措施

教学中,要注意采用灵活、科学的管理措施,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实践性的作业,改进和提高教学实验水平,并采取各种可能的方法,把学生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要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博才多艺,满足时代进步的需要,教学中,要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上,使学生具有获得点石成金本领的愿望和思维。

2、注意采用创造型的教学方法

⑴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上;

⑵要引导学生把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学会知识能力的迁移,做到举一反三,如“密度”、“比热”、“电阻”三个概念的理解,如果突破“密度”概念的理解,建立起正确的牢固的观点,对后面两个概念只要通过类比,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当学生学会了这种知识、方法的迁移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地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⑶要引导学生用不同知识进行讨论,分析同一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解,又能使知识纵横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还能加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如:滑轮一节的教学,可用杠杆平衡原理来分析、讲解,也可以用力的平衡知识来分析、讲解;还可以用功的原理来分析、讲解;再如测物体密度,可以用密度计直接测定,也可以根据其定义测定,还可以利用浮力知识、压强等知识来测定,这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如在加以良好的引导,将更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如用力的平衡、杠杆平衡原理、功的原理来分析定滑轮最简单,而用力的平衡来分析滑轮组最容易理解,在用不同方法测定密度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简单,哪种方法误差最小,这种形式的教学,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记忆,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⑷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中,从实验意识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有思维结果,所以,物理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之中锻炼思维能力。为此,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①启发学生实验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思维活动的触发剂,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发生兴趣时,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但是,如果单纯由“实验”的表面的“魅力”所引起的,只能是直接的兴趣,如果没有更深层次内涵的吸引,维持不了多久,要想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保持兴趣的活跃性,保持兴趣的生命力、创造力,就要善于应用种种诱因,比如在压强知识的中,首先从生产和生活实际引出实验课题,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并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意义,再不断提出有趣而又有思考性的问题,如:Ⅰ、在气功表演“睡钉床”的节目中,钉床上的钉子如果只有一根,情况会怎样?Ⅱ、生活中如果大气压强消失了,我们及我们自己的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来促进学生的观察、思考,而思维总是在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实践证明,有意识地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好方法,我们要善于利用实验中的问题,以及在辅导实验的教学中巧妙地引导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创造力,让学生在良好的兴趣引导下,完成创造思维的培养。

②要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就要特别重视对其思维逻辑性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走入正确的轨道,才能使思维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思维的逻辑性主要指能正确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思维和表达思维的结果。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的、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对这些材料经过思维、抽象和概括中各种现象的属性、联系,再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地知识体系,物的基本概念和概念体系是物理知识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但是,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劳动”来取得这些概念,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形式这些概念,并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在教学中的这种坚持让学生给概念下定义,让学生推导实验的结论,实际上就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的逻辑能力,而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学生获得思维的健康,才能让思维有生命力,从而为以后的创造思维的发展做好准备。

3、倡导创造型的

经过上述创造型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但在学生学习方法上,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根据不同情况,要求学生在较少的时间里,阅读较多的东西,收到较好的效果;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要善于用已知求未知,同中求异,稳步中求提高,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注意用不同方法探索解题思路,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思维过程的灵活性;要通过灵活多变的练习,消除思维定势的,不满足于一个思路,一种解题方法,提倡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做,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开拓思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度;要在学生中提倡多思善疑,于无疑处见有疑,对典型问题的解决或思路提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前所未有和独创的想法、解决;不满足于只会解一道题,而要通过解一道题的训练,掌握解一类题的方法,出一类题的,在把这些规律运用到实践中去,达到触类旁通的境地;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的训练,将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有助于能力的提高。

三、搞好求实创新的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高素质的核心是着力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主要是指能产生新设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产生新成果的创造技能,而创造思维又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成为素质教育中的重点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创设一个能够刺激学生创造思维的环境,逐渐养成他们多方向、多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可以通过班级建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教育等多种形式,搞好学生的心理品质和思维的训练,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和思维都按照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一般规律进行,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信息上表现出思维的广阔性、逻辑性、独创性、灵活性和敏捷性,还要求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辅以自学辅导,组织交流讨论,设计探索性实验,智力竞赛,物理板报,小论文答辩等训练思维的多种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课堂上我经常组织学生讨论、争论、辩论,从不轻易给予现成的结论,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并强调讨论不准重复自己,不准重复他人,不准重复书本,还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共同的规律,加倍注意违反常规的新异现象,大胆选择角度提出新思路,促进其创造思维的发展。

另外,还要注意加强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注入无尽的活力,在课外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在一起,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同时,课外活动还为教师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加速了学生特长的发展,获得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得到的成长空间,克服了把学生拴在死啃书本的怪圈里,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现象,给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创造思维的培养提供最具活性的平台,教师在活动中要善于启发、诱导、提出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巧妙地给学生活动指点迷津,并在关键时刻给予正确的指引,使学生在、自愿、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培养自己的创造思维。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使学生打好基础,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学会知识能力的迁移,就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不仅将知识学牢学活,而且能将其转化为自身能力,并能多方面培养学生自身实际能力,真正做

到在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篇9

关键词:高校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一、数学创造性思维

数学创造性思维是指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在现有结论的基础上,设法突破,去发现新的知识,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成果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在培养人的聪明才智和训练思维能力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有这种潜能吗?教育家奥托曾说过:“我们所有得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如何将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可以使我们的头脑灵活,不断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可以促进我们创造品格的形成,对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二、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

数学的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思维,它既是概括性、论证性、灵活性、独特性等各种数学思维相互结合与高度协调的产物,又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辨证统一。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而是在后天根据所受到教育、训练等实践活动有意识地训练、培养的结果。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类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积累丰富的知识。任何创新都是在已有的知识中孕育出来的。泰勒曾说过:“具有丰富知识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思维力的培养、增强、发展都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启发。因此,我们一定要博览群书,只有掌握了渊博的知识,才有助于打破原有方式的局限性,使人从新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从而使自己的思路开阔,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最终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素质。

2.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数学创新的前提条件,我们要养成不断的问“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的习惯。创新的起点是质疑,创造发明往往是在实践性理论的研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引起人们去解决问题的。牛顿正是从观察到苹果落地这个事实开始提出了疑问,并最终导致了一个伟大的发现。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重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任何固定的思维模式都不利于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变通性是指善于根据题设中的具体情况,及时提出新的设想和解题方案,不拘泥于陈旧的方案。独创性强调“学习贵在创新”。数学问题浩如烟海,其中构思巧妙者比比皆是,许多问题的求解常常要解题者在荆棘丛生的山林中走出一条奇径来。

4.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思维独立性就是指善于独立思考,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提出自己的见解,才能做到真正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这样循环下去,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一般说来,有重大发明创造的科学家,他们的思维品质的突出特点是独立思考水平高。只有精心地思索,才能发现问题并提出新的见解。例如在学完定积分、一重积分、二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后,可以将这几种积分进行类比,包括它们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物理意义等等,从而发现这几种积分的定义,都是按“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三个步骤引出的,而且可以归结为同一结构的和式的极限,这样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培养了我们的类比思维和思维独立性。

三、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上面我们已经从理论上阐述了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途径,那么,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又该通过哪些具体的数学方法来培养呢?下面阐述一下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有的还辅以具体实例。

1.利用归纳思维进行数学猜想。归纳猜想是科学发现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它具有很好的创造性。在数学学习中,应从个别的、具体的、特殊的数学现象中,通过寻求共性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当然,寻求共性和作出结论,需要进行合情合理的猜想,然后再进行数学证明。尽管靠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归纳猜想仍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我们要努力提高运用归纳思维的意识。

2.利用转化思想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转化思想实质上就是我们在研究问题过程中,有意识的对问题进行分析、联想,把未知解法的问题转化为在已有知识范围内可解的问题,使之达到“思维明朗化,方法简单化”的目的。它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

故将行列式D中的第四行中的元素分别用常数1作替换便可以求得所要结果。

解将D中第四行的元素分别换成1,则第二行与第四行的对应元素相等,于是行列式的值等于o,按第四行展开,则有a41+a4:+a43+a44=0。可见利用转化思想,可以开发人的智力,有助于培养数掌创造性思维能力。

3.通过拓广思路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在数学学习中,特别是数学习题课中,要全方位思考问题,拓广思路进行一题多解。正确地运用一题多解的方法,可以拓展我们的数学思维,培养我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进而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调动我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下面举一个一题多解的例题来说明它的重要性。

通过这道例题可以看出:拓广思路进行一题多解,分别利用不同的方法得出正确答案,在这其中锻炼了我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培养了我们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拓广思路进行一题多解,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篇10

一、正确认识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主要有以下六种:发散思维,即让思想自由驰骋,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组合,从而产生大量可能的答案、设想或方案的思维;收敛思维,即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将思维集中指向某一中心点,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灵感思维,即创造者对某一既定目标久攻不克时,偶然受到某种启示而顿开茅塞,从而解开关键性问题症结的思维;直觉思维,即并没有一步一步的分析和推理,迅速而直接对问题的答案和事物的本质规律做出猜测和判断的思维;类比思维,即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事物中寻找某些共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思维;形象思维,即运用信箱材料和表象,通过对表象的加工改造进行的思维等等。

创造性思维有别于传统思维,它具有以下六个特殊品质:批判性,即它是发展的思维;广阔性,即它是广泛联系的思维;普通性,即它是无坚不摧的、善于变通的思维;独创性,即它是敢创奇异的思维;深刻性,即它是洞察事物内核的思维;敏捷性,即它是快速反映的思维等等。创造性思维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可以是有组织的专门学习与训练形成,也可以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而形成。

二、高校培养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因

(一)党中央方针的指导

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所谓的创造性就是理论成果应当是对前一时论成果的超越性,而理论的创造性必然带来工作的创造性。根据党中央的方针指导,高校教育必须重视创造性,在教育工作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性劳动的要求

人类的劳动分为两种:一种是创造性劳动,一种是重复性劳动。创造性劳动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重复性劳动是创造性劳动的再现。未来的重复性劳动将越来越多地被机器人所代替,未来的雇员将越来越多的从事创造性劳动。创造性思维是未来劳动者最基本的素养。而提高全民劳动者的素质,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艰巨重任。

(三)大学教育阶段的特殊性

大学教育阶段是个体一生中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定型期”,这一阶段学生所达到的基本素质修养水平对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极大影响。由此,培养劳动者创造性思维,大学阶段的教育培养是责任重大而又意义深远的。

三、高校培养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一)树立创造性教育理念

1.教育制度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理念。高校教育要从21世纪教育发展需要出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造性教育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模式。

2.素质教育创造性理念。高校要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重视开展素质教育,并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创造性意识,培养创造性精神,坚定创造性方向,发展创造性思维,掌握完成创造性活动的技巧和方法。

(二)组织有创造性素质的教师队伍

1.党中央政策指导。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一论断指明了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指明了教师对学生、对国家的重大责任。

2.教师与学生交流频繁。大学生学校期间课堂教学活动占了一大部分的时间,这些时间里都在与教师交流信息,由此只有教师有创造性素质,学生才会有创造性意识;只有具有创造性素质的教师,才能通过各种手段挖掘各种创造性因素,极大程度的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教师真正在学生面前充分体现创造性思维所带来的无穷魅力,才能使学生产生或增加对创造性思维重要影响力的信任与自主意愿。

3.有创造性素质教师应具备以下五方面的素质:具有追求创造性的观念和意思;具有勇于创造的精神;具有作为创造性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操作能力及运用创造性技术的能力;具有以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等为标志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勇敢、坚强、主观的创造性人格等等。

4.高校应致力于教师的培养与进修。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命能否完成,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性素质,高校应致力于教师的培养与进修。如美国进一步严格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英国正在引进按教师能力付酬制度;俄罗斯则致力于充实教师进修机构,实施5年进修1次的制度。

(三)突破思维种种束缚

1.解放陈旧思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然而如果一切都按规矩、按制度、按传统方法办事,就不会有创造性,社会就不会进步。德国数学家高斯6岁初入学时,教师给全班学生的算术题是:1+2+3+4+5+6+7+8+9+10=?同学们都采用教师教过的传统的累加方法,惟独高斯采用了新方法:1+10=11,2+9=11,3+8=11,4+7=11,5+6=11,然后将5个11加起来,结果与别人相同。在这里高斯的思维方式属于创造性思维,解放了人们陈旧的思维。

2.打破时空界限的思维。仅解放陈旧思维对创造性思维而言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思维是没有边际的,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完全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界限。如美国史密森尼天文物理研究所在编写出版星象目录时,对尚未正式命名的25万颗小星星动起脑筋,该所办起了公司,任何人只要愿意出250美元,公司就以那个人的名字为某颗小星星命名,小小的创意得到了大量的财富。再如开发旅游景区需要大量的资料,而传奇故事始终是景点开发重点之一,无论神仙鬼怪,只要能让游客产生兴趣,都将成为旅游吸引力,从而带来各种效益。

(四)营造创造性思维教育环境

创造性思维是个人的事,但也需要环境与氛围,如果上上下下都崇尚追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相互切磋和相互鼓励,其效率肯定会大为提高。

1.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爱因斯坦在他的学生生活回忆录上说:“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管理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他不可避免的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严重的错误。”高校应适度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激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创造性意识和创造性精神。

2.强化独创性和多样性。首先,高校应支持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并为学生的各类发展需求尽可能的提供条件,充分挖掘各个学生的潜力重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独创性。其次,学校也要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创造性培养需要学生对各类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只有在扎实的基础上才能让创造性思维发挥得游刃有余,只有在多样知识的共同作用下,创造性思维才能更具有先进性。最后,为更好强化独立性和多样性,高校必须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其中班级定额削减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如美国在1999年的教育白皮书上宣布了之后7年实施班级定额18人(全美平均)的计划;俄罗斯外语课也在尝试教学定额限于12人的措施。

3.建立宽松的目标管理机制。从管理角度而言,宽松环境应建立在目标管理基础之上。我们现在实行的过程管理,卡得过死,不宜于创造性人才培养,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事实目标管理。目标管理需要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对一些在组织活动或者学校形象宣传等方面有着特殊创造性表现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奖励,对更好的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自尊心和自信心极为有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催化剂的作用。

4.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创造性思维运用到实践过程中难免会有遭遇嘲讽或遭受打击的可能,高校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创造性思维是值得肯定的,创造性就是要敢于蔑视闲言碎语,敢于顶住批评指责。

(五)构建利于创造性思维的课程体系

1.开设创造性思维课程,直接让学生了解创造性思维,这是个极为有效方法。

2.挖掘各学科创造性思维因素,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具体问题情况下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3.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将各学科的先进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中,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前沿性,给学生更为直观的创造性思维价值体现。

(六)优化教学过程

1.启发诱导式教学。大学学习应从过去的维持性学习变成探索式学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和学生一起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测、想象和联想,使知识在积累中不断选择提炼,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引导当代大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大学不应只是教师的传授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下接第160页)

(上接第163页)

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过程,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教学的开放才能训练好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即发散性思维,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完成对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大胆探索和批评精神。教师教学过程应对学生的质疑采取提倡和鼓励的态度,逐步让学生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老师不同的看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新问题新情况,产生新观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争论”中逐步迸发和发展。

4.充分发挥考试制度。教育需要评估,切不可因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而废弃考试。考试作为测试人的素质差异的一种手段,在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上发挥着重大作用。但关键是大学教师主观理念上要对其正确理解并给予认真对待,要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等因素紧密联系,从考核知识的记忆和定向理解转变为考核捕获、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5.认真开展教学实践环节。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十分重要,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机会,重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方面所起的作用,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试验,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制作活动等等。

总之,培养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时代给予当代教育工作者的新的使命,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高校教育创造性理论也亟待所有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总结并逐步将其深入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方展画.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林正范.大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3]王国安.把创造性当成习惯[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