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学前教育的理解十篇对学前教育的理解十篇

对学前教育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9:32

对学前教育的理解篇1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上海200062)

[摘要]采用隐喻研究法和访谈法,探讨学前教育本科生对专业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结果发现他们普遍对专业理论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但也存在矛盾心态;体现出较为强烈的实践关照意识,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意识较低;初步具有了对专业理论性质特点的认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参与专业理论学习的探究过程,提升他们对专业理论本身性质的理解,培养他们合理的专业理论转化意识。

[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专业理论;隐喻研究

一、问题提出

一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比较强调诸如音乐、舞蹈、绘画等专业艺术技能的训练,教育基本理论的教学相对薄弱。近两三年,随着学前教育事业大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在量与质等方面要求的提高,如何重新理解和定位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的性质与价值,并在相关课程建设中予以实现,继而提升学前教育师范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直接关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内涵和规格定位。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两种研究方法:一是隐喻研究法。通过让调查对象回答“如果让你打个比喻‘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像……’,你会打什么样的比喻?为什么?”来获取他们对专业理论的隐喻性认识。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在教育领域,隐喻也大量存在着,如“教师是园丁”“课程即跑道”“灌输式教学”等。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隐喻研究法在教育领域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如对小学和学前阶段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学隐喻研究、对师范生自身学习经历的隐喻研究等。恰如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富勒(israelScheffler)所指出的,一个教育隐喻所包含的涵义往往是多层面的,不同的读者可能会理解出不同的涵义,因此在本研究中为了确定调查对象所作隐喻背后所表达的意义,研究者要求他们在写出隐喻后,再简单说明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隐喻。二是访谈法。采用非结构性深度访谈,围绕“你认为大学课堂中所学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有什么价值?”“在实习中你觉得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发挥了什么作用?”“你认为专业理论课如何上才更有效果?”等问题展开。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上海市和浙江省3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四和大三下学期的本科生。他们完成了大部分的专业理论课程,对专业理论的认识和感受较为深刻。研究者随机抽取了210名研究对象,请他们写下对本专业理论的隐喻,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非结构性访谈,最后共收到有效隐喻作品205份。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对本研究所收集到的隐喻,若从语言层面看,有些显得不够规范,本体和喻体之间契合得不是很好,但从专业层面看,这些隐喻却充分反映了调查对象对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对所有隐喻进行归纳和分类,结果见表1。

分析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前教育本科生对专业理论的认识表现出视角比较多元的突出特点,创作隐喻的角度涉及到了专业理论的基础性和主体性价值、对专业实践的指引性和规范性价值、专业理论的价值实现方式、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之间的关系、专业理论的教与学、专业理论本身的性质等多个角度。这都反映了调查对象思维的灵活性和开阔性,以及他们对专业理论理解的多样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专业理论的价值普遍持积极乐观态度,但缺乏深刻的体验,容易出现矛盾纠结心态

虽有3.1%的调查对象对专业理论的价值抱有怀疑态度,认为似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像塑料花,没有实用价值;像美丽蝴蝶,但却抓不到等,但从整体上看,绝大部分调查对象还是持积极乐观态度的,把专业理论或比作“基石”“地基”,认识到了专业理论在专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价值;或比作“主食”“白开水”“大梁”,强调专业理论是专业发展的主要营养源,为专业发展提供了主体架构。

但与上述认识颇为矛盾的是,不少学生在回答另一道调查题目“如果用‘0’表示完全没有价值,用‘100’表示完全有价值,那么在你的心目中,专业理论的价值应该用从‘0’到‘100’之间的哪个数字表示?”时,有40人(占19.5%)给出了60分以下的分值,而他们所作的隐喻却是“专业理论像一盏灯,在实践中给我们前进的方向和依据”“专业理论似白米饭,是一餐的主食”之类的积极表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现象呢?通过访谈发现,在专业理论教学中,由于授课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强调专业理论的重要性,使得学生们形成了“专业理论是重要的”这一集体无意识和单纯乐观,但在大四上学期的实习过程中,他们发现专业理论很难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习活动中,因此他们对专业理论价值的认可从单纯乐观转向了消极怀疑,恰如访谈中有同学所说:“专业理论像气球,在大学课堂里吹得很大,但一触及到幼儿园教育实践,就爆了,只剩下几块气球皮。”因此,相应的赋值就比较低。这反映了他们的矛盾心态,即在理性上认可专业理论价值,但实习中对专业理论不熟练的运用效果又使他们对专业理论价值产生了怀疑。

(二)具有较为强烈的实践关照意识,但对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认识不够

分析调查对象所作隐喻,可充分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实践关照意识,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这一坐标系来认识和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如20%的调查对象注意到了专业理论对专业实践的指引价值和支持价值,把专业理论比作“指明灯”“灯塔”“指南针”等,认为专业理论可为实践指明方向;或者将其比作“支架”“车”“船”“护发素”等,认为专业理论为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使其更顺利有效。还有7.3%的调查对象甚至认为专业理论对专业实践具有规范和反思价值,有助于对专业实践进行分类梳理和思考,有助于开阔视野,促进反思,这类的隐喻如“专业理论是梳子,可梳理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具体思路”;“专业理论是抽屉,可把教育实践现象分门别类装进去”;“专业理论像镜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调整教学实践”。15.5%的调查对象关注到了专业理论的价值实现方式,也依然是从实践的角度给出隐喻的,如“专业理论像火柴棒,只有以实践为砂皮,才能燃烧”;“专业理论像绿茶,只有放在实践这杯水里才有味道”;“专业理论像船,只有以实践为桨,才能远航”等。这种强烈的实践关照意识,反映出即将走向幼儿园教育工作岗位的本科生对专业理论的认知和期待,有助于提升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专业理论的自觉性。

但另一方面,在这种强烈的实践关照意识背后,调查对象并没有意识到专业理论向专业实践转化有一个过程,因此研究者没有发现这方面的相关隐喻。学前教育理论并不是一套实践操作规则,它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并不是线性的、直接的,而是存在着一个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复杂过程。如果对这一点缺乏清醒的认识和理解,而仅仅强调专业理论对实践的效用和价值,那么当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出现曲折,看不到即时效果时,“理论无用论”就会很容易出现。

(三)初步具有对专业理论性质的正确认识,把专业理论看成是具有相对适用性的解释性框架

除了上述从专业理论的实践效用角度作出各种隐喻外,有5.7%的调查对象从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本身性质的角度作出了隐喻。这一比例虽不高,但却难能可贵。这类隐喻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专业理论内在结构性质的理解,如“专业理论像一块大拼板,由许多形状不同的板块组成,它们相互联系。没有拼好之前,往往不知道这一块应放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拼好之后,才知道这一块的相对位置和所起作用”;二是对专业理论性质的认知和理解,如“专业理论像绳子,可捆扎、总结实践,但运用不好的话,也可能会约束、束缚实践”“专业理论似雨伞,可遮雨,但也可能会挡住一片天空”“专业理论似衣服,可遮体避寒,但也有穿着太多而被衣服所累的情况”“专业理论似冬天棉被,可御寒,但盖多了,也可能会压得慌”。这些隐喻表明调查对象已不再把理论看成是权威性的教条或普适性的真理,而是具有相对适用性的解释框架。对先进理论的恰当运用可指导教育实践,但不适当运用或者拘泥于理论、以理论去套实践的话,则有可能为理论所累,约束教育实践。

(四)对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之间的关系认识比较明确,但对专业技能的概念理解较为狭隘

这方面的隐喻包括“专业理论像主食,专业技能像配菜,缺少了专业理论,就像缺少了主食,再绚的技能也会营养不良”“专业理论是母乳,技能只是配方奶”“专业理论是武土的剑,技能技巧是枪,它也许更具攻击性,但剑才是武士的真正灵魂”“专业理论是房屋大梁,技能技巧在幼儿园中实际运用得很多,但如没有专业理论支撑,就会像没有房梁的房子,不牢固”等。从这些隐喻中,可看出调查对象对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之间关系的定位比较明确,专业理论被放在了优先位置,它制约着专业技能教育价值的实现。但另一方面,从访谈中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对专业技能的理解有一定偏颇,他们更多地把专业技能理解为唱歌、舞蹈、钢琴等艺术技能,因此在相关隐喻中,往往会把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理解为相对立的两极。但其实专业技能不应仅仅被理解为艺术技能,还有更为重要的教育技能,比如观察与指导儿童的技能、设计与组织教育活动的技能等,这些教育技能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与专业理论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可以说是专业理论在实践中的细化和操作化,但调查对象并没有提到这种认识。

四、对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建设的思考

相对于专科层次而言,从目前现状来看,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出了“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的态势”,这看似重视了本科生的专业理论素养,但由于忽视了“教育理论的实践品格”,反而使得专业理论的教学失去了实践的根基,学生无法充分地体验到专业理论运用于学前教育实践的转化过程,也不利于他们形成合理的专业理论观。另一方面,对于专业理论课程与教学本身来说,往往教师的讲授过多,学生的探究不够,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理论课程还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建设:

(一)应确立教学即探究的理念,增强专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高校专业理论课教学往往给人以枯燥乏味的印象,本研究访谈中就有不少调查对象提到了专业理论学习过程的感受,有6.5%的调查对象作了消极评价,觉得专业理论太高深,似大树、像巨人,让人够不到、摸不着,学习过程像啃一块咬不动的骨头、像听催眠曲,而持积极评价的调查对象也将专业理论的学习比喻成喝咖啡、吃苦瓜,需要慢慢品味,是个先苦后甜的过程,可见专业理论学习的辛苦。要改变这一局面,我们认为首先应在教学方法层面上确立教学即探究的理念,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积极主动的终身学习者,让学生体会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增加其积极学习体验。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应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更要增强专业理论和学前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深切领会到本专业基本的理论思维方式和思考视角。这样才有可能使专业理论的教与学既走出单调乏味的泥潭,又摆脱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轻松、好玩的误区,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专业理论学习过程中那种“理性探险”的充实感和意义感。

(二)应确立“无理论”意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专业理论本身的性质

所谓“元理论”意识,主要是对理论本身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包括诸如某一专业理论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它有什么价值,能带给我们什么;从文化的角度看,它是否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从国外引入后能否在我国学前教育实践中有效运用;它在让我们理解实践的一个面向时,是否遮蔽了其他面向等基本问题。这种“元理论”意识可以帮助学生跳出“把理论视为‘理所当然’的、不言自明的、无庸置疑的真理,并且是指导实践的惟一法则”的认识误区,进而形成合理的“这些理论仅仅是思考与行动的一种可能性”的理论观。为了达到这一点,需要专业理论课的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把具体的专业理论观点讲解给学生听,更要对自己所教授的专业理论本身的性质乃至建构形成过程有较为深入的探究和理解。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打通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增强自身的理论自觉性,增进对专业理论的价值及其局限性的认识。

对学前教育的理解篇2

关键词:幼师生学前双语教育

作为部级课题《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研究》的参与单位,为了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摸索学前双语教育的师资(职前)培训的方式方法,我校大胆率先在幼儿教育五年制大专班实验性质地开设了学前双语教育这门课程。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这门课的教学,更多地了解幼师生,了解幼师生对学前双语教育抱有什么态度,她们对学前双语教育了解的程度如何,有多少人了解以及她们愿不愿意从事学前双语教育等,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下面是这次调查的报告:

一、调查的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徐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幼教00级一班,幼教00级二班。幼教00级一班参与调查人40人。幼教00级二班参与调查人41人。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问题类型:采用主观问答,我们就有关学前双语教育方面的问题,设计了三个主观性问题,要求学生作出相应回答。问题为:

1.你了解多少学前双语教育?你听到过、看到过、接触过学前双语教育吗?

2.你对目前的学前双语教育有何看法?

3.你愿意从事学前双语教育吗?

调查过程:在讲清要求的前提下,要求学生独自完成对以上问题的回答,答卷可以签名也可以不签名,随学生自愿。大部分学生在半小时内按要求完成了回答,态度十分认真。

二、调查问题设计的想法

第一个问题的设计是想了解幼儿双语教学究竟对社会和幼师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尽管学前双语教育表面上波及面很广,但事实究竟是不是这样?学前双语教育有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广为人们认识,这方面尚没有第一手的资料可以证明,尤其是幼师生对学前双语教育的态度,她们是最应该了解学前双语教育的人,因为她们中的许多人未来就是要从事学前双语教育。

第二个问题的设计是想了解我们目前所面对的幼师生――她们可能就是未来受过专门训练的幼儿双语教师,自己的主观上对学前双语教育有什么认识,她们对学前双语教育的看法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学前双语教育,我们对此应当有所了解。了解这些也大大有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有所把握,不致于无的放矢。

第三个问题的设计意图十分明显,我们就是想了解一下,在校的幼师生究竟愿不愿意从事学前双语教育,从而使我们保证对学前双语教育教师后备力量的储备,今后的招生做到心中有数。

之所以采用主观回答的方式,我们的设想是主观回答能使学生更有对自己回答问题的把握,便于她们阐述自己的观点,便于我们更广泛地了解学生,缺点是不方便做数字统计。我们曾设想用客观题的方法,即让学生在aBCD选项中选,但最终还是否定了,因为客观题虽然有便于统计的好处,却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束缚她们,使她们不能畅所欲言。对答卷结果的分析证明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

三、调查的结果及其分析

这次调查共发出81份调查表,回收了79份,除个别学生外,绝大多数学生对所有的三个问题都作了回答,一些学生回答得十分详细,可以说全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态度都十分认真,态度也十分坦诚。因此,调查反馈的信息可信度很高。

对第一个问题,只有很少部分学生回答说没有接触过学前双语教育,绝大多数学生回答接触过,方法渠道有多种多样,但多数是在幼儿园实习的时候接触的。这说明学前双语教育尽管很热,但也仅限于幼儿园这个范围内,其社会影响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毕竟中国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能使用双语的并不多。

对第二个问题,学生的回答令我们感到意外,许多学生能较明确、正确表述自己的观点,一些学生还能作出较为理性的分析,这是我们设计提问时没有想到的。我们本以为学生们对学前双语教育不会有什么像样的看法,事实不是这样。下面是一些学生的看法摘录,完整也很辩证:

“我国现在于国际接轨越来越密切,这就要求下一代的素质也要越来越高,因为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语言最关键的时期,从小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对其一生都有益。但学习也要有度,不能牺牲幼儿的活动时间,方式也要适当,平时把英语插到生活当中,不要作为一门课来教。”

“我觉得既然有双语教育,就一定有它的优势所在,但也不可避免有它的缺陷,我们在实施学前双语教育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优势,弥补它的不足,努力做到利大于弊。”

“我认为有利也有弊,利是它可以促进孩子以后的学习,弊就是过分注重了双语教育,就会忽视母语。所以学前双语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度’。”

“我认为学前双语教育有优点,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是必须学会的,因为这是时代的需要,但是从幼儿就开始学习,我认为可能对学习我们的母语有一定的影响。幼儿园应以普通话教学为主,我认为从小学起开设双语更好。”

由于第三个问题类似于一个客观题,便于统计,我们做了统计。79人中有63人表示十分愿意当一名学前双语教育教师,占被调查人数的79.74%。79人中有13人表示不愿从事学前双语教育,占被调查人数的16.4%;三人回答不知道,占被调查人数的3.7%。愿意从事学前双语教育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认为社会需要,工作需要;二是因为工资高,二是喜欢英语;三是觉得能教双语,多一门技能是光荣的。

尽管明确表示不喜欢学前双语教育的在被调查人数中并不多,我们还是十分重视这部分学生的回答,对这些答卷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从中总结出几点幼师生之所以不愿从事学前双语教育的理由:

一是从来就不喜欢幼儿教育,连带不喜欢学前双语教育。

二是不喜欢英语,也就不喜欢学前双语教育.

三是觉得自己英语不行,不能进行学前双语教育。

四是觉得要教中国孩子民族的东西,不想叫孩子从小“西化”。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前双语教育在本地区(徐州地区)已经广泛开展,多数幼儿园开设了学前双语教育,其影响已不容忽视。

幼师生对学前双语教育有着相当理性的认识,她们的看法和关于学前双语教育的争论大体吻合,这为我们进行学前双语教育师资的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前提。

对学前教育的理解篇3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认知规律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6-0177-03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教师教育课程是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根据调查,“被调查者判断教师教育课程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价值不大”,认为有价值的人数只占总被调查人数的58%,认为基本有价值的人数也只占总被调查人数的36%[1]。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该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呢?当前我们的主要应对是调整课程学科门类的结构,例如,加大实习的课时比重,增加教育类选修等等,调整课程学科门类是非常重要而有价值的努力和尝试。

但是,这还是不够的。当前的教师教育课程被认为没有价值,并不意味着当前的教育理论毫无价值——没有人能否认,让学生掌握教育理论的基础知识是有价值的,而只是这些内容对学生教育观念的形成、教育技能的提高和教育活动的指导等等方面没有价值,或者说,只是这些理论知识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教育理论课程的知识脱离了实践,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理论学习,由于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在实践中的影响自然消失了;一个是学生并没有把所学到的教育理论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真正对自己的教育观和教育实践产生影响。不管是上面两种原因的哪一种,都反映了教师教育课程的不合理:教育理论课程本身不符合认知规律,阻碍了学生的学习;教育理论课程教学与教育实习指导之间的脱节,使教育理论学习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

一、教育理论课程不符合认知规律,

人为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障碍当前我国教师教育的课程,除了将要任教科目的专业知识之外,主要依托一系列的教育理论课程、方法与技能课程和教育实习[2](p283)。教育理论课程一般包括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或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三门必修课和若干门选修课。下面本文试图从学生的角度,根据认知规律来探讨这三门必修课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教育理论课的课程安排疏远了知识与经验的关系

当前的师范教育三门教育理论必修课程的开设顺序是:先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然后学习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从教育学的学科架构来看,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教育学课程试图向学生呈现教育和教育理论的概貌。在学习了这两门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这样安排完全是符合学科知识结构的。

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原理,人与认识对象发生相互作用之后,已有的认知图式与认识对象之间会有顺应和同化,使得新知识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图式。但是,顺应和同化的发生是需要条件的。这个条件是:学生理解新知识。“无意义或未经了解的事物是很难让人记得的,而且似乎也很难和其他的事物形成网路或连结。”有实验证明,与那些学习者无法理解的知识相比,那些学习者能理解为有意义的知识,更容易被记住,“而且人们会立刻开始对有意义的事物进行心智的连结以及分类”。[3](p96)

学生理解新知识又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新知识本身与学生已有知识的密切程度,一个是新知识呈现的方式方法是否增加或降低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来理解新知识的难度。

第一方面,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疑问,就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更主动地探索知识,并且调动已有认知图式的所有积极因素对新知识进行顺应和同化。反之,如果新知识完全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那么学生将可能失去学习新知识的动力,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被动的过程,已有的知识就不能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顺应和同化。学习也就受阻。第二方面,如果新知识的呈现是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的,那么学生就能容易调动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有助于顺应和同化。反之,如果新知识的呈现不是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的,那么学生就难以调动已有知识来理解新知识,那么顺应和同化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学习的障碍,这些障碍都可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消极影响,形成学习的“精神障碍”,打击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知识来理解新知识的积极性。[4](p174-175)

学生在学习教育理论之前,缺乏作为教育者的实践经验。在进入教师教育学习领域之前,他们基本上没有从教师的角度来思考过教育,更没有把教育作为研究对象来考虑过。他们对教育的经验,只局限于学生的角度。他们一直都是以学生的身份接触教育、理解教育的。也就是说,在学生的经验中,最丰富的教育经验是作为学生的课堂教学。

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都是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其视角与学生的学生身份和视角是完全不同的。尽管教育理论与学生都直接与教育有涉,但是视角不同,所建立的经验和知识也不同。学生放弃学生角色的思维方式来研究教育、思考教育涉及立场和身份的改变。这对刚接触教育理论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转变过程。或者说,三门课程都是远离学生经验的。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理论课程应该从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开始,利用学生的经验,更好地促进教育理论与学生经验之间的顺应和同化。我们当前的教育理论课程安排却把与学生经验最密切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放到了三门课程的最后,作为前两门课程的后续课程。这是不合理的。

对学前教育的理解篇4

关键词:哲学解释学德育理解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与日俱增,相互理解精神已经成为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的普遍的心理需求。体现这种时代精神的理解理论探讨的日益深入为德育中理解的引入提供了契机。本课题的研究借鉴了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思想,他关心的就是人与世界最基本的状态和关系。他认为理解遍及人和世界的一切关系,理解的过程发生在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是整个人类经验的基础。从理解方面来透视学校德育的现实,我们看到理解问题被极大忽视的状况:

一、重识记轻理解。每一项道德内容都产生于人与其生活世界的特定的交往关系中,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之为“背景”。在现实德育中,这个“背景”常常被忽视,相反浮在表面的道德知识、行为表现却受到过多的重视。传统的德育让学生知道了道德是什么,却又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这是因为学生仅仅反映了道德,而没有理解道德。理解不是对老师所讲授的道德知识的识记,而是教师、学生和德育文本的视域融合。虽然各自的视域不同,但视域决不是封闭的。理解一开始,理解者的视域就进入它要理解的那个视域,随着理解的进展而不断扩大、拓宽和丰富。二、未充分正视学生的前见。这里强调的前见主要是指学生在理解之前已经具有的认知结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受强制性灌输习惯的影响,现行的德育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统一性和同一性的特点。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它本身是具有理解性的,不同的学生对道德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理解本身具有历史性意味着两层意义:第一,理解是对历史的理解,没有历史,理解便不可能,因为人是生活在历史中的。第二,正因为理解是在历史中展开的,因而也就具有历史性。由于前见的存在,也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不同,使得不同的学生在同一德育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思想觉悟。所以德育不能完全注重同一性,要因材施教。

传统解释学关注理解方法的寻找而忽视了对理解条件的思考。哲学解释学的一个重要进步就是注重理解条件的探讨:一、善待前见。伽达默尔把前见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合法的前见”,即历史赋予的,对理解有正价值的、人永远无法摆脱的前见。它来自人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另一类是“盲目的前见”,指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接触吸收的、可以消除的见解和观念等,它们主要来自于人们对各种各样权威的盲目顺从。这种前见往往会妨碍学生正确理解的实现,使理解走向单一和死板。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应在克服之列。二、把握时间间距。近代方法论解释学把间距视为理解的障碍,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则强调我们与历史之间存在的时间间距不仅不是理解的障碍,反而是我们不断产生新理解和新真理的意义源泉。间距是客观存在的,从根本上说是不可克服的。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理解学生需要时间,对学生的了解过程和对各种事件的分析处理过程就是时间间距发挥作用的过程。学生理解教师同样也需要时间,这个过程可能比教师理解学生的过程更漫长。三、积极融合视界。所谓视界融合不是简单地服从或重叠,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商谈达成的关于特定话题的共识。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敞开自己的视界,受教育者做出应答。在这种相互作用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尽可能地从积极方面理解对方视界中的特殊性,同时尽可能地反思自己视界中的不合理成分,并通过清除这些不合理成分为接纳对方的合理差异腾出空间,就是视界的共同区间即实现视界融合。四、驾驭理解循环。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循环也是解释循环。强调德育文本自身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强调德育文本有独立于环境的永恒不变的原意即文本的客观性。强调历史、社会等与德育文本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强调文本没有原意或者原意是由读者赋予的即文本的主观性。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永远是相对的,循环永远不会消失,理解就是一个意义预期、筹划与具体的理解相互循环的进程,这说明理解是发展的、前进的,也表明理解是开放的、无限的。受教育者与德育文本的视野融合并不是在一次融合中终结,而是不断的融合,从而不断生成个体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鲁洁,王蓬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J].教育研究,2000(7).

对学前教育的理解篇5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学前教育思考

对于幼儿园小朋友来说,数学学习是比较抽象的。小朋友只有在具体生活情景中才能真正理解有关数学概念和简单计算。所以在幼儿园数学学前教育中,要让小朋友真正融入真实的情景中,感知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小朋友学习欲望,真正喜欢上数学,并且在生活中真正运用起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运用[1]。

一、教师要转变学前教育观念

幼儿园小朋友跟义务教育阶段小朋友的理解能力不同,所以在学前教育中,教师要结合小朋友特点进行学前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所以教师的理念也要改变,这样才能更快地适应社会,并且不断创新。在以前学前教育中突出的是教师的教,但是现在学前教育中,要求突出小朋友的学。所以需要教师结合小朋友特点,改变学前教育观念,设计好学前教育内容,在课堂上突出小朋友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小朋友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生活实际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教师可以查阅发达的网络资源,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二、教师要改进学前教育方法

以前学前教育方法是比较欢快的,为的是让小朋友快乐地学习,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或者讨论等学前教育方式,调动小朋友学习积极性,让小朋友积极参与到学前教育实践中。培养小朋友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从幼儿园小朋友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要讲解的内容,设置学前教育目标,突出幼儿园小朋友的特点,选择一种比较适合的学前教育方式。例如,讲到个位数相加的时候,小朋友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算数问题,教师可以运用手中粉笔举例,左手一根粉笔,右手一根粉笔,那么总共有几只,很多小朋友会很快回答出来,这样可以增强小朋友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小朋友更愿意学习数学,然后教师增加难度,让小朋友思考。这样可以引发小朋友进行探究,培养小朋友探究能力。

三、根据幼儿园小朋友特点,布置合适的学前教育环境

和谐愉快的学前教育环境是教育成功的开始,对于幼儿园小朋友来说更是如此。幼儿园小朋友心性未定,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不会长时间坐在板凳上听老师讲课。所以在布置教室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小朋友特点布置圆环形,或者不规则的形状。这样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游戏,既可以让小朋友理解学前教育内容,又可以激发小朋友学习兴趣,让小朋友开心地学习。例如,讲到事物的高低认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小朋友同时站出来,比较个子高矮,教师可以在中间空地上站起来或者蹲下,让小朋友们说一说什么是高什么是低。这样在学前教育中,可以直接强化小朋友感官上的认识,让小朋友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记忆更深刻。

四、在数学学前教育中可以结合其他知识

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由于小朋友对学习的东西不会分类,因此教师在教小朋友的时候,可以在数学引导中加入自然小科学或者英文字母学习,突出小朋友的主体性特征,激发小朋友学习兴趣。例如,在数字学前教育中,教师可以让小朋友就学过的数进行口述。锻炼小朋友勇气,加深小朋友对数字学习的印象。绕过小朋友数一下英语字母总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加深对英语字母的印象,加深对数字的理解[2]。

五、在笛а前教育中加入游戏

幼儿园小朋友比较爱玩,对很多事物都感到好奇。所以在数学学前教育中,可以加入游戏学前教育方法,让小朋友更容易接受,也愿意参与进来。对于每一节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内容安排游戏,锻炼小朋友的想象能力。例如,在认识数字1-8的时候,可以玩“抓老鼠”的游戏,让一个小朋友扮演黑猫警长,几个小朋友扮演老鼠,然后黑猫警长开始抓老鼠,最后看看能捉到多少。在游戏中,小朋友可以更轻松自由地学习数学,自主地理解和掌握。让小朋友更喜欢数学,更愿意研究数学中的问题。

在幼儿园数学学前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小朋友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安排课程内容,并且选择小朋友认可的学前教育方式进行学前教育,激发小朋友学习兴趣,让小朋友愿意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同时,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和情感温暖小朋友,跟小朋友一起探究数学中的奥秘,一起做游戏,体会数学乐趣,激发小朋友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小朋友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对学前教育的理解篇6

论文摘要:德育所依存的是一个“人”的世界,一个充满了鲜活生命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把德育过程当成是道德知识的识记过程,忽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要使德育摆脱这种困境,走向理解是一条出路。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与日俱增,相互理解精神已经成为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的普遍的心理需求。体现这种时代精神的理解理论探讨的日益深入为德育中理解的引入提供了契机。本课题的研究借鉴了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思想,他关心的就是人与世界最基本的状态和关系。他认为理解遍及人和世界的一切关系,理解的过程发生在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是整个人类经验的基础。从理解方面来透视学校德育的现实,我们看到理解问题被极大忽视的状况:

一、重识记轻理解。每一项道德内容都产生于人与其生活世界的特定的交往关系中,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之为“背景”。在现实德育中,这个“背景”常常被忽视,相反浮在表面的道德知识、行为表现却受到过多的重视。传统的德育让学生知道了道德是什么,却又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这是因为学生仅仅反映了道德,而没有理解道德。理解不是对老师所讲授的道德知识的识记,而是教师、学生和德育文本的视域融合。虽然各自的视域不同,但视域决不是封闭的。理解一开始,理解者的视域就进入它要理解的那个视域,随着理解的进展而不断扩大、拓宽和丰富。二、未充分正视学生的前见。这里强调的前见主要是指学生在理解之前已经具有的认知结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受强制性灌输习惯的影响,现行的德育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统一性和同一性的特点。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它本身是具有理解性的,不同的学生对道德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理解本身具有历史性意味着两层意义:第一,理解是对历史的理解,没有历史,理解便不可能,因为人是生活在历史中的。第二,正因为理解是在历史中展开的,因而也就具有历史性。由于前见的存在,也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不同,使得不同的学生在同一德育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思想觉悟。所以德育不能完全注重同一性,要因材施教。

传统解释学关注理解方法的寻找而忽视了对理解条件的思考。哲学解释学的一个重要进步就是注重理解条件的探讨:一、善待前见。伽达默尔把前见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合法的前见”,即历史赋予的,对理解有正价值的、人永远无法摆脱的前见。它来自人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另一类是“盲目的前见”,指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接触吸收的、可以消除的见解和观念等,它们主要来自于人们对各种各样权威的盲目顺从。这种前见往往会妨碍学生正确理解的实现,使理解走向单一和死板。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应在克服之列。二、把握时间间距。近代方法论解释学把间距视为理解的障碍,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则强调我们与历史之间存在的时间间距不仅不是理解的障碍,反而是我们不断产生新理解和新真理的意义源泉。间距是客观存在的,从根本上说是不可克服的。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理解学生需要时间,对学生的了解过程和对各种事件的分析处理过程就是时间间距发挥作用的过程。学生理解教师同样也需要时间,这个过程可能比教师理解学生的过程更漫长。三、积极融合视界。所谓视界融合不是简单地服从或重叠,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商谈达成的关于特定话题的共识。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敞开自己的视界,受教育者做出应答。在这种相互作用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尽可能地从积极方面理解对方视界中的特殊性,同时尽可能地反思自己视界中的不合理成分,并通过清除这些不合理成分为接纳对方的合理差异腾出空间,就是视界的共同区间即实现视界融合。四、驾驭理解循环。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循环也是解释循环。强调德育文本自身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强调德育文本有独立于环境的永恒不变的原意即文本的客观性。强调历史、社会等与德育文本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强调文本没有原意或者原意是由读者赋予的即文本的主观性。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永远是相对的,循环永远不会消失,理解就是一个意义预期、筹划与具体的理解相互循环的进程,这说明理解是发展的、前进的,也表明理解是开放的、无限的。受教育者与德育文本的视野融合并不是在一次融合中终结,而是不断的融合,从而不断生成个体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鲁洁,王蓬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对学前教育的理解篇7

关键词:中职教育学前教育美术理论课

随着学校不断扩招,专业技能课程不断增多,中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也一一显现,其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尤为明显。中职美术教学的发展受到了以往教学的一定制约,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表现为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单一、枯燥,过于重视技能训练,忽略美术理论教学。美术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提高其创新意识。但受以往教学模式的影响,中职美术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

一、中职美术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分析

1.现行教育体制对美术理论课的不重视

受我国教育现状的影响,很多初级中学受客观条件和升学压力的限制,只重视统考课,忽视艺术课教学,致使学生缺失美术教育机会。而初中生中学习成绩较差的普遍进入中职,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导致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基础差、底子薄,美术知识空白,缺少对美术教育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素养,给美术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针对这种现状,国家对学前幼儿教育教师提出了相关要求并出台了相关文件,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了迎合文件内容便将美术教育的重点放在了手工制作和简笔画、素描等容易出效果的课程上,对美术理论知识教育的忽视越发严重。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发,这种理念陈旧的美术教学已不能适应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这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中职学生对美术课也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有的认为美术课是副科,并不会影响升学,学得好与不好并没有关系;有的认为画画要靠天赋,自己将来又不当画家,学不学都无所谓。甚至连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更多的是注重技能技法的学习,觉得理论知识并不重要。

3.教师的教学形式单调

现在学校的美术教育也更多的是注重技巧的训练,很多美术教师缺乏对美术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缺乏对美术教育真诚的投入,导致很多美术教师在上美术理论课时教学、形式单一、照本宣科,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美术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教师讲解时大量使用专业术语。

二、解决中职美术理论课存在问题的对策

1.重视美术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审美能力

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从小培养起来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美育是有限的,教师应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美术欣赏活动,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的发展。

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应加强美术理论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更集中、更典型的美,即艺术的美。应引导学生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感受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加深他们对美的理解,而且开启学生欣赏美的眼睛,拓宽学生的视野,不是局限在单一的空间里。美术理论课程必须通过情感传递的渐进方式进行。美术理论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强迫的,而是通过艺术活动调动人的兴趣,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通过美术理论教育让学生感受美丑,以“善”为美,以“德”为美。

2.了解学生美术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术理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真正认识作品、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与艺术作品直接交流、理解作品信息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从学生常见的、熟悉的画开始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后再选择较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进行教学。

3.把握学科特点,丰富教学形式

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美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审美情绪的体验,所以教师既要学会联系现实生活引发学生的兴趣,又要结合作品所处的社会现状、政治背景等客观因素,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作品所传递的信息,让学生享受美的愿望得到满足。

三、小结

当前,中职学前美术教育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使艺术教育的发展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应加强美术理论知识教育,才能让学生理解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其身心各方面和谐全面发展,从而使美育不停留在口号上。美术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率,创新求变,美术教学才能真正走出窘境。

参考文献:

[1]耿洪彦.论美术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

对学前教育的理解篇8

一、科学把握学前教育的性质

学前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政府在学前教育事业中的责任,决定了学前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问题。我们经常提到在学前教育的发展中,政府责任缺位和财政经费无保障的问题,实际上这和人们,特别是政府部门对学前教育性质的定位有关。学前教育到底是教育事业,还是社会公共福利事业?老百姓、政府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可以说,目前学前教育出现的诸多问题均与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性质的定位模糊有关。

我国对学前教育性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福利性”到“教育性”的曲折过程。从建国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学前教育被定位为“社会公共福利事业”。政府、企业办有许多幼儿园,为职工提供“托幼服务”,目的在于解除父母的后顾之忧,特别是将妇女从家庭事务中解脱出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有企业纷纷改制,绝大部分企业开办的托儿所、幼儿园进入了市场。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定位发生了变化,学前教育的“福利性”逐渐被弱化,“教育性”、“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共识。

当前我国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明确了学前教育的两个基本性质: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公共福利事业。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从国外经验来看,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尽管有所差别,但也有比较一致的共识。一方面,学前教育可以为儿童和家庭提供照料服务,有助于解除父母的后顾之忧,鼓励和扩大就业。另一方面,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从而有利于儿童今后的学习和就业。近年来,美英等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功能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一是学前教育通过确保儿童早期发展和为儿童入学做好准备,有利于提高后续学校教育的效益;二是托幼机构所提供的托幼服务对于扩大和鼓励就业、减少失业和贫困人口具有一定作用。[1]学前教育也属于非义务教育的范畴,但学前教育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与高等教育提供的服务不同,“托幼服务”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和祖国、民族的未来,是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产品,对于社会生活的作用更为基本和重要。

学前教育兼具“教育性”和“社会公共福利性”,如果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四级教育按公共性来分,普遍的看法是,学前教育应是各级教育中公共性最强、社会受益面最广的一项社会公共事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学前教育的性质和作用重新定位,对政府在学前教育事业中应当担负的责任重新定位,对学前教育的经费分担机制进行合理的构建。可惜的是,由于我国当前对学前教育的性质存在不清晰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我国一直没有建立起学前教育成本的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分担机制,家长承担了本该由政府、社会、家庭分担的沉重的学费。当前全国普遍存在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不能不说与对学前教育不正确的认识有关。

二、重在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近期,河南省人民政府接连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豫政〔2011〕4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了《关于印发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的通知》(豫政办〔2011〕62号)等。这些文件对河南省发展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加快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学前教育重大工程项目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现在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晰,政策措施已经到位,下一步关键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为此,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力量

学前教育公益性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强化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管理职能,但由于长期以来学前教育的发展以市场为主导,由此导致学前教育行政管理力量严重不足。河南省和全国大部分省份一样,在各级教育机构中,学前教育的管理机构要么是空白,要么缺乏专职的管理人员,这与当前重点发展学前教育的大环境是不相称的。比如,由于学前教育监管不力,很多民办幼儿园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由于监管不力,学前教育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幼儿的生命安全也无法保障。因此,在各级教育部门,特别是省、市、县(区)三级教育行政部门中设置专职的学前教育管理机构,配备精干的管理人员并明确其职责是当务之急。

(二)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本地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

掌握本地学前教育的实际状况,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比如,区域内学前教育的数量、质量状况,公办、民办学前教育状况,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只有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对症下药,政策措施针对性才会强,实施效果才会明显。现在很多地方存在着发展学前教育一哄而上的现象,对开展科学的调查研究重视不够,盲目照搬政策、借鉴别人经验,这种没有结合实际情况的盲目发展,其最终结果是事倍功半、劳民伤财。

(三)做好本地发展规划,科学布局学前教育

河南省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学前教育发展的层次不一、特点不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做好区域内的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布局。应根据人口自然增长规律和人口流动变化状况及城镇化进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该新建的新建,该合并的合并,逐步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最终建成为幼儿和家长提供灵活方便、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的服务体系。

(四)解决好学前教育资金问题

当前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两个核心因素是认识问题和投入问题。投入问题既受制于认识问题,也受制于经济发展的现实。扎实有效地推进学前教育,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一定要抓住关键环节,起到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作用。从河南省各地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发展学前教育的关键是要解决好资金问题。

解决好学前教育资金问题,可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财政预算投入。各级政府应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中央及各级财政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占本级财政教育总经费的比例不低于3%~5%。第二,从2011年起,省财政应按照规划要求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支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和改善办园条件,并向农村地区倾斜。第三,各地可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第四,严格规范学前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学前教育经费要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第五,建立完善政府、社会举办者、家庭合理负担学前教育成本的经费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学前教育,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第六,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为职工提供托儿服务补贴。

(五)要探索符合当地学前教育发展的有效模式

目前,河南省区域学前教育的发展模式大致有三种:以公办为主的发展模式,以民办为主的发展模式和公、民办混合发展模式。尽管国务院和河南省政府要求发展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加快公办学前教育发展步伐,但各地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学前教育发展之路。

(六)要加强督政督学

规划政策与督导评估相结合是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体制保障。规划政策是政府引导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督导评估是检验政府履职、确保质量的落脚点。规划与政策中各级政府责任、财政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等关键问题都应是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各级人大、政协及政府督导部门应将学前教育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作为督政、督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优化机制保障政府切实履行普及学前教育责任。在这方面辽宁省依靠优化履职与监督机制切实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的经验可以为河南省借鉴。

三、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河南省是个人口大省,也是个农业大省,2009年底全省总人口996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209万人,占总人口的62.3%。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重点。与城镇相比,河南省农村学前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其一,普及率不高。2010年,河南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52.8%,[2]而广大农村地区还远未达此目标。其二,硬件条件差。很多农村幼儿园园舍条件简陋,存有安全隐患;有相当数量的民办园属于非法办园,没有注册;某些幼儿园班额过大,教职工与幼儿比例甚至达到1∶18。其三,小学化、学科化倾向严重。不少幼儿园将小学内容直接照搬到幼儿园,加重幼儿学习负担,助长了应试教育向幼儿园的延伸。

扎实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笔者认为,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政府责任,理顺管理体制,切实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规划;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加大对贫困农村地区发展学前教育的转移支付支持力度。

第二,解决好发展资金问题。解决好农村学前教育资金问题除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切实增加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优先在农村尤其是在中西部和贫困地区农村普及免费的学前教育外,还要抓住国家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机遇,争取农村学前教育工程建设资金。该工程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投入和组织实施,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专项资金、省级专项资金、市县政府投入和其他投资等多渠道投入组成。原则上以县为单位进行补助:享受西部政策的县,按中央80%、省级20%予以补助;其他县,按中央60%、省级20%予以补助,市县配套20%;重视发展农村民办幼儿园等。

第三,利用闲置校舍,通过改建、新建、合并,加强区域内学前教育资源的统筹,改变农村学前教育“点多面广、园舍差、教师弱”等问题,形成合理布局;开展优质幼儿园在农村承办新园、托管薄弱园、举办分园等改革试验;开展城乡对口支援,倡导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等。

第四,建设好乡镇中心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农村学前教育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示范带动、发展导向、实践创新、管理指导等职能,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有着全局性的影响。应尽快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奖励扶持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争取在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园;应按照农村现状,制定专门的农村示范幼儿园评估标准,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级幼儿园在办园理念、教育管理、保教方式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在提高普及率的同时确保农村学前教育质量。

第五,加强学前教育科学知识的普及与宣传,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当前国外学前教育出现了低龄入学和高入园率趋势。据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统计,各国规定入学年龄自2~6岁不等,3岁入学的国家占52%,同时呈现向2岁前下延的趋势。如法国幼教始于2岁,美国的儿童保育中心可以为出生六个星期的婴儿提供服务;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3~5岁幼儿入园率平均达63%。[3]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尽早将幼儿送到幼儿园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但在广大农村,科学育儿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对学前教育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有必要加强学前教育科学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工作。

四、在规范发展民办学前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扩大了河南省学前教育的总体供给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学前教育的需要。我省民办幼儿园发展非常迅速,在许多地区,民办幼儿园的数量和幼儿在园人数远远超过了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在为社会提供学前教育服务、缓解学前教育压力的同时,也存在着管理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民办学前教育甚至整体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此,教育部门应重视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使民办幼儿园健康地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有效落实发展民办学前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中推出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等多项优惠措施,比如,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学前教育规划为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提供必要用地,按照国家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对新建、改扩建民办幼儿园给予优惠;具有办学许可证的民办幼儿园在土地使用、水电配套、税收等方面依法享受与公办幼儿园相同的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对办园规范、质量合格、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由财政进行奖补等。这些措施要发挥实实在在的效益,需要在落实上下大功夫。

第二,做好区域内民办学前教育的各种信息统计工作,将所有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纳入管理范畴。当前的民办学前教育管理还存在许多漏洞,这与管理部门的信息工作失灵有直接关系。所以,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信息工作,对区域内民办教育的情况做到全面掌握,这是做好民办学前教育工作的基础。

第三,建立资助政策体系,着力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入园。各地应根据本地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发展情况,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对于父母因外出务工不在身边的农村留守儿童,要优先保证他们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

对学前教育的理解篇9

关键词:语文教育;汉语言文学;对接

一、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实现良好对接的重要性分析

从中国教育的实际工作来看,语言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积极推动语言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良好衔接,有效提升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加强学生对于其中各个环节以及内容的深入理解,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更加熟练的技能以及技巧的运用,继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同时,应该指出,积极实现语言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良好衔接,也可以有效地培养汉语教师。丰富汉语教师资源,有效促进语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出现断层现象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针对性弱

语言教育始于小学阶段,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语言教育可以被理解为是贯穿整个教育生活的重要阶段。但是,在汉语教育的各个阶段,教学的特点和改进教学的能力也存在差异。每个阶段学生的特点都不尽相同,因此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模式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语文教师在每个阶段都必须确定当前的教学目标,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当前的教学重点和目标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注重语言教学。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仅限于理论教学

对于语文教师要进行多方面的广泛培养,首先就是要明白实践的重要意义。理论知识只能够作为了解,最为重要的是技能,就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进而能够提升实际的实践效果。实践的经验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因此,在实际的汉语言教学内容中不应当只是将目光集中于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培养能够实践的能力。在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的变化以及手段的应用来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作为教育基础,辅以学生当前的心理状况,促使学生能够通过生活的感知来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

三、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实现良好对接的方式和策略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使得学生本身的语文综合性能力受到限制,致使现有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基础性语文教育两种教育模式的良好对接的实现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想能够完善两者之间的对接,就需要采用切实有效的手段与方式来进行实现。

(一)充分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巩固汉语言文学基础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语言教育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应试教育的重点。针对于大专学生的语文教育进行深化研究就成为了当前教学体系中汉语言文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从另一个角度看,汉语教育是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本认识和建构,而汉语言文学教育则是对汉语教育的深入总结和进一步探索。因此,积极实现汉语与文学教育和汉语教育的联系,可以在各个方面积极推动语文教育的实践。它还使学生在巩固汉语言文学基础的同时,充分掌握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知识点。

(二)充分重视汉语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系

在发展汉语的过程中,教师应分析汉语言文学教育与汉语教育的重要联系和差异。同时,以此为基础更加完善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首先要积极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进行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提升。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教师还应制定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使学生提高语言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积极寻求中国语言文学教育与中国教育的联系,并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内容,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达到提高学生文学水平的目的。

(三)全面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在进行语文教学基础性工作中,为了能够有效实现基础性语文教学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良好对接,就需要教师能够采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当代语文教学能够在工作基础上得到有效的运功,甚至可以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展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语言文学的接受能力,同时还能极大程度的通过照片与视频的展示来获得开拓视野的机会,继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实际的感知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获取的方式更加便捷,教师可以从网上获取相关的教育教学知识,并针对一些学生难以从书本以及课堂上接收到的知识进行拓展,这就为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与语文的对接性建立起前提条件。

(四)积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良好对接

在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的变化以及手段的应用来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作为教育基础,辅以学生当前的心理状况,尽可能地进行与学生生活关联的实例选择,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以切实的感受来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与体会,促使学生能够通过生活的感知来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对当前的课堂环境进行改善与调节,使学生不仅仅是坐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进行户外实践,使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理解的能力。

对学前教育的理解篇10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1.一些学生对体育课程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往往在有些情况下对体育运动的理解有一定的误差。比如,一些体育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身体能量并且在运动中十分容易产生人体疲劳的现象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都造成了学生对一些体育运动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显然小学生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明显是不符合该阶段的体育教学要求的,因此教师在具体的体育课堂教学中需要逐渐地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并且努力地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有一定的好感,这样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其无论是学习动机还是后续的投入程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明显的增长,而学生在前期所产生的对体育课程的排斥心理也会在教师对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的讲解分析下得到一定的缓解。

2.学生对一些体育运动的益处不了解

由于学生在前期了解的一些体育运动主要是其通过眼睛去发现的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比如篮球和足球这种普及程度较广的运动项目其被媒体关注的频率就非常高,小学生通过这些媒体去了解这类运动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学生在了解这一类运动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感观层面去认识它们的基本运动模式和基本的外在影响力,如果学生没有亲自去尝试相应的运动是很难去了解这类运动的益处的,因此一些小学生对篮球和足球的认识一般也是仅仅局限于其绚丽的过人技巧和劲爆的扣篮和动人心弦的射门瞬间,所以在具体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对应的体育运动的前提下身临其境地去进行体育实践,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误解得到一定的释怀,并且还可以增强体育课堂的活力。

二、如何增强体育课堂教学的活力

1.将体育教学中理论知识与相应的实践教学相结合

由于体育教学毕竟需要学生去从事具体的体育运动,去感知在理论学习中所学到的知识是否与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相对应,也就是说实践具体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很好地检验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还可以让学生对体育这门课程有全新的认识,这对于小学生而言特别重要,而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是否可以感受到其课堂气氛活跃,从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具体体育运动的了解状况都能得到一定的体现,比如,小学生对足球这项运动有很强的关注力,则会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与教师交流其对足球的看法以及自己希望在具体足球运动中想去踢的位置,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充分地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程设置的要求,还能基本了解一些学生对具体体育项目的看法,这样体育课堂教学的氛围自然就会得到提升。但是要想达到这种状态还需要教师在前期注重向学生传递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或者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去了解一些体育运动,这样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就会更加有活力。

2.对学生对具体的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有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