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十篇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十篇

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9:30

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篇1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常见病害预防措施伸缩缝

一、路面平整度

就公路工程路面行车舒适性而言,其主要指标当属路面平整度,若在施工过程中稍不注意,其势必会对路面平整度的提高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若公路路面平整度不达标,其势必会对行车速度、行车平稳度、安全性及舒适性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也会造成公路工程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降低。

(一)病害原因

就路面平整度而言,其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包括:路面基层因控制措施不到位而导致波浪式起伏现象的出现,并最终导致路面平整度下降;公路路面施工控制措施不到位,即因压路机及摊铺机机手的专业技能不高而导致滑靴或基准线失控;尽管基准线已经基本被滑靴取代,但其部分局限性却始终对路面造成不良影响。

(二)预防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应该将路基路面病害的相关预防措施贯穿于整个公路工程施工的始终,即立足于路基施工,并坚持“层层把控”原则,以确保路基路面的平整度及高程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标准。此外,应该基于路基压实度,对路面面层的外观构造及微观构造平整度加以预防。

二、桥梁伸缩缝及桥头跳车

(一)病害原因

就桥梁伸缩缝及桥头跳车病害而言,其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桥头搭板及伸缩缝施工不够精细;桥台沉降及桥头填土沉降等存在较大差异,即桥台及桥头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沉降部位形成台阶。桥台及桥头部位台阶的出现势必会对公路路面使用质量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即行车安全性及舒适度大幅度下降,并导致桥梁被迫承受一个冲击力,这甚至对公路使用寿命及桥梁使用寿命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预防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在桥梁伸缩缝及桥头施工过程中,应该对以下各方面加以高度重视,以确保路基路面使用质量得到切实提高:

1.桥台后背填土(即回填材料)应该具备良好的压实性能及排水性能,以确保桥台填土的压实度达到最好,及路堤填土的沉降量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少。

2.就桩柱式桥台而言,其施工流程务必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开展,即填方修建桩柱式桥台(待填方沉降完毕),以确保填土及结构物的沉降差最低。

3.就伸缩缝而言,其性能务必要得到保证,且伸缩缝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以确保桥面伸缩缝的平整度达到最佳效果。

4.就桥面铺装层的裂缝而言,施工单位务必要采取相关控制措施,以免其对桥面的平整度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5.就路桥过渡段而言,施工单位应该以土工格栅或桥头搭板等新技术为基础,以确保路桥过渡段施工质量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三、防护工程及结构物表面粗糙

若砼结构物表面不光滑,其一方面会对结构物外观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对行车舒适度及平稳度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针对防护工程及结构物表面粗糙问题,其预防措施有:

(一)清扫干净模板面。

(二)工程所用模板的刚度应该足够好,且应该使用清水清洗干净模板后,方可将其投入浇筑砼应用,注意模板不得存有积水。此外,模板缝拼接的严密度必须得到保证,且跑模控制措施应该到位,以防漏浆现象的出现。

(三)在向钢模涂刷隔离剂的时候,注意其涂刷的均匀度一定要高,且应该有效规避漏刷现象的出现。

(四)就砼配合比设计及砼拌制而言,其质量管理务工作务必要到位,且应该对外掺剂的使用研究予以高度的重视。

(五)就砼振捣而言,其密实度务必要高,且应该严防过振或漏振现象的出现。

四、沥青砼路面早期破损

(一)病害原因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是指公路在营运初期(一般为1年到2年)发生大面积及大范围的破损、裂缝或车辙。研究结果显示,沥青路面早期破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施工单位普遍存在过度追求平整度、忽视压实度等问题;公路所用材料的终压温度与要求温度不相符,亦或在低温环境下过度碾压路基;沥青混合料实际配合比与要求配合比间存在较大出入,亦或基质沥青与相关标准不相符;路面基层、基底或路床的实际承载力与要求承载力间存在较大出入,从而导致路面弯沉值异常大。与此同时,若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程度过大,其势必会导致沥青路面出现异常反射裂缝及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针对这一病害,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雨水或雪水顺着道路裂缝渗入土基及路面基层,从而导致路基路面强度及稳定性降低,并最终引起公路路面局部变形,严重则发展为网状裂缝。

(二)预防措施

针对上述病害,其预防措施包括:

1.应该对面层及基层的舒适性、耐久性、综合强度及安全性进行综合考虑,严禁任何过度追求个别指标高水平的行为。

2.在沥青砼摊铺阶段及碾压阶段,应该严格控制沥青砼的进场及摊铺质量,并就摊铺阶段、初压阶段及终压阶段的沥青砼温度予以严格控制。此外,沥青砼碾压操作规程应该严格遵循工程设计要求,以防公路路面出现横向裂缝。

3.就公路路面纵向接缝而言,其施工标准及流程应该严格参考《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4.就沥青砼内沥青的延度而言,其应该得到严格控制,其中应以改性沥青取代普通沥青进行公路路面摊铺。在沥青砼拌制阶段,应该严格控制其加热程度,以防沥青砼“烧焦”现象的出现。

5.若沥青砼施工环境属寒冷、潮湿或高温地区,则新型沥青砼的应用效果最佳。

五、水泥砼路面断板或开裂

(一)病害原因

研究结果显示,板体开裂的主要原因包括:公路路基回填不均匀或强度过低;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春季或秋季的砼路面施工温差过大(特别是白天与晚上间的温差),从而产生一个翘曲应力,并最终导致板体开裂。

(二)预防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公路基层及路基的强度、均匀性、密实度及稳定性等。此外,就砼所用原材料(尤其是水泥)而言,其各项技术指标应该得到严格的控制。就水泥而言,低碱含量的水泥及合格路用水泥最佳。与此同时,若板块砼存在过振现象,其势必会导致分层离析现象的出现,并最终导致板块砼裂缝。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板块砼振捣阶段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即突出易产生不密实的部位的振捣,以防板块砼因过振而产生分层离析现象。众多研究结果显示,若在公路工程中使用碾压式干硬性砼及预留符合工程设计需要的伸缩缝,其将有效规避水泥路面开裂或断板现象的出现。

结束语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病害并不单一,其包括路面不平、桥头跳车及桥梁伸缩缝、结构物表面及防护工程粗糙、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高填土下沉、水泥路面开裂及断板等。在本案,笔者就其中的五个方面展开了讨论,以此为我国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提高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汤国玉.浅析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常见病害的预防[J].甘肃科技纵横,2009,38(3):155,67

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篇2

(甘肃省兰州公路管理局榆中公路管理段,甘肃兰州730100)

【摘要】通常,路面受到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即路基出现意外状况。首先对公路路基常见的病害作出了具体的分析与归类,此外对每种病害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总结。与此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公路路基常见病害的防护措施,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基;常见病害;防范措施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路而的使用品质。据调查,我国路面产生的早期损坏因路基而造成的占60%以上。路面的损坏往往与路基排水不畅、压实度不够、强度低等有直接关系,而且修复难度大、费用高。

1常见病害及原因

因为不同的工程在其施工过程中,地形与地质之间存在差别,再加上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比如水文、天气等等,都会导致公路路基产生一定的病害。根据笔者的调查,可以发现常见的公路路基病害有沉陷、坍塌、边坡滑坡等等,这会威胁到交通的安全。

1.1路面不平

作为公路工程舒适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路面平整度对于整个公路路基质量的控制有着重要作用。一旦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路面也会出现不平整的状态。这导致的最终结果是,路面的平整度严重降低,使得车辆不得不降低行驶的速度。与此同时,冲击力也在明显增加,形成的安全性以及舒适性都会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公路工程将会无法实现预期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通过研究发现,路面的平整度受到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原因:没有控制好基层的平整度,最为严重的一种情况是波浪式起伏;对于路面的施工质量没有较好地把握;摊铺机及压路机的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没有正确地把握好基准线或滑靴。

1.2路基不均匀沉降

导致公路路基产生沉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例如路基的荷载力太小,或者是土的应力作用以及地下水的作用力等等。很多的资料都显示,这种路基病害的产生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通常来讲,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具体原因表现为:填方路基的土体不具备足够的压实度;在地基中具有饱和软土层;公路路基的刚度不一致,这样容易导致路基受车辆荷载力的影响,其结构出现附加应力,并且这种力偏高,使得公路路基出现病害;同时,地下水状态发生改变,也会导致土体以及水压力发生变化,进而使得附加应力出现。这种附加应力会加强填土的附加沉降;此外路基的侧向变形,也是导致路基发生病害的一个因素,不容忽视。

1.3坡面破坏与滑坡

公路路基会出现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则是受地基的强度影响。由于地基的强度不断降低,破坏了土体稳定性的平衡,最终使得路基产生灾害。加上路堤的边坡坡度较大,或者是另外一种情况,边坡的坡脚已经被冲走,都会使得路基出现滑坡灾害。通常而言,较为严重的滑坡主要是在松散结构,或者是黄色湿陷性黄土层中出现的。至于滑坡的具体位置,主要是在一些无法整合的接触面处。这是因为接触面部位的黄土的稳定性不强,受到外力影响,比如水,或者是地震等等的作用力,都极容易出现土体滑移和崩坍。

1.4路基沿山坡滑动

在水库库区、沿河的高路堤路段,水库蓄水前路基比较稳定,但随着水库不断蓄水,水位不断提高,沿库区路段路基底部被水浸湿,强度降低,从而使上层土体失去支掌,形成滑动面,坡脚又未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当路基土体自重和行车荷载产生的向下滑动的力大于路基底层与原地面之间的摩阻力时,路基就可能沿基底向下滑动,路基整体失去稳定。

2防治措施

2.1路基的勘察与设计

勘察设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对于我们在设计路段的工程地质状况进行了深刻透彻,仔细而全面的调查,软基处勘察水平的提高,全面真实无误地综合反映当地地质的情况,对影响路基病害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这给我们提供了大量详细的设计资料信息。于是,再通过设计部门借鉴、参考我国及其他国家相关部门,对路基勘察与设计的资料,根据路面实际勘察、路面实际地理环境等情况,给我们制作出一个科学而准确的设计方案。监理单位要不定期的对控制路基施工的测量放样进行抽查。

2.2强化施工现场监督与管理

严格把握好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第一,需要制定出一个具体的施工计划。这个计划的制定不应带有随意性,需要尊重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在完成路基填筑时,必须在事先做出一定的准备工作,观察路基的清理工作是否符合要求,有没有杂质,或者是软土地基。其次还需注意路基的排水设施,应尽量地保持公路路基的干燥,以及压实度等等。施工必须保持一定的秩序,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执行。

2.3路基路面的排水

对于公路路基施工建设中雨水冲刷强、排水措施不完善的路段,应该参考雨水的冲刷力度、雨量大小建设排水管道,从而减小雨水对公路路基路面的伤害。对于公路路面的排水措施也应该根据路基的具体情况,目的是减小雨水下渗到路基中去。对公路路基的排水工作应该严谨合理,对具体路段采取具体的措施,采用管道排水施工建设时也可以根据路基的情况使用不同的管道施工,以适应路基排水的需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公路建设时间短,建设完成速度快,为了对公路路基常见病害进行有效处理,需要对公路路基进行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路路基的安全。对于公路路面进行施工建设时,暴露出来的公路路基问题尤其需要引起重视,并且我们应该通过提高公路施工的技术和能力,定期对公路路基的养护等措施解决公路路基病害问题,实现公路行车安全和公路路基质量安全。总之,公路路基建设需要对施工工作、技术工作、管理工作、监督工作等各个工作环节进行有效的安排,以实现公路路基的养护和公路路基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郑昌礼.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8(12):60.

[2]祁昌旺.高速公路路基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03):35-36.

[3]宋毅.试论公路路基简单防护类型的选择与加固的相关措施[J].科技风,2014(010:138.

[4]卢莉.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加固防护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1(06):127.

[5]封拴虎.路基的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9(4):81-82.

[6]刘铁军.路基常见病害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科技风,2010(13):105.

[7]梁美花.公路路基边坡常见病害分析及防治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09):162-163.

[8]张新.浅谈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3):32-35.

[9]武有军.关于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1(12):17-18.

[10]丁华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及质量控制[J].科技传播,2011(16):105-106.

[11]汤李斌.山区公路路基的滑坡运动模式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09):55-56.

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篇3

关键词:山东省路基病害防治

山东省属于中国10个沿海城市之一,东临海洋西靠大陆。山东省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期间的地形。其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在500~900mm且由西北向东南递增。

由于山东省的地形地势及独特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加之近十几年来经济迅猛发展带来的交通量增量对路基产生的影响造成的病害非常值得研究。所以在具体分析山东省路基病害的时候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平原地区路基常见病害2、滨海河道路路基主要病害3、山区丘陵道路路基病害。

一、平原地区路基常见病害及产生原因

山东省平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55%,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即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气象数据统计该省平原地区年降水量在500~700mm之间。在山东西北部平原所修健的道路,若非特殊不良工程土地区,只要满足路基设计各项参数的要求、合适的路基填料、符合规范的施工工艺加之使用期间的定期养护,所修建的路基通常都能满足较好的工作性能并发挥良好的录用价值,其病害问题并不是特别常见。

1、路基病害形式

考察山东平原地区的路基病害主要的存在形式为:路基局部的不均匀沉降和路基纵横开裂。

2、病害形成原因

究其病害原因主要从路基填料、路基压实度以及地下水分析。

路基填料方面:路基填料不均匀或控制不当会造成较大的路基问题。如果选用了稳定性较差的路堤填料如采用粉质土或使用淤泥、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料填筑路堤,因土的性质不同填筑方法不当,在碾压成型后易造成不均匀沉降。

路基压实度方面:由于压实度不足,往往导致填方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变形,路基两侧出现纵向裂缝,路基土体压实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首先,施工时压路机等机具不符合施工实际要求,吨位不足,使得压力不足,压实度不符合要求。在填方路堤施工中,当路堤施工到一定高度以后,路堤边缘土体往往存在压实度不足的问题,填方土体压实度不足,在自重作用下就会发生沉降变形,土体压实度不足还会导致填土路基的侧向变形。

地下水方面:就山东省平原地区来说,其地下水及其年降雨量在修建良好的排水设施条件下对路基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滨海河道路路基主要病害预防治理方法

山东的河流比较发达,流经该省的黄河水系有支流大汶河、淮河水系有南四湖的注入河流及沂河等、直接如海的小清河和胶莱河等。且山东半岛东部有青岛、烟台、威海等临海城市。在这些地方修建滨海及滨海大道后,路基会出现的病害与其所处环境息息相关。

1.路基病害形式分析

对于沿河沿海道路,不少道路皆为浸水路基。对浸水路基来说除了承受自重和行车荷载的作用,还要受到水压力和渗透动水压力的作用。河流的水位变化对路堤非常不利,如果路基两侧水位差较大,落水迅猛渗流速度高时,则易带走路堤内的细土粒,动水压力极易使边坡失稳导致边坡崩塌。易造成路基坡脚掏空。故该类路基边坡的冲刷问题是主要的路基病害。

对沿海路基来说,不仅要考虑边坡冲刷问题,且滨海地区软土基地地段却多。软土的抗剪强度低、天然含水量大、承载能力低,填土后受压可能产生侧向滑动或较大的沉降。在软土上修建路基,若处理不当,极易引起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和开裂问题。

2、病害预防治理

针对路基边坡的冲刷应在堤岸设置防护与加固设施,有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防护与加固设施包括植物防护和石砌防护与加固两类,常用的有植物、铺石、抛石或石笼等。间接防护主要指导治结构物,如丁坝、顺坝、防洪堤、拦水坝等。

对软土路基出现的沉降及开裂病害防治主要从地基加固入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很多,各种方法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可得到不同的效果。主要方法有砂垫层法、换填法、竖向排水法、分阶段施工法等。其中换填法为常用方法。其原理用工程性质较好的土全部或者部分替换软土,以达到保证路堤稳定和降低沉降量的目的。

对于滨海盐渍土问题,若在修建路基采用就地取材时,应对盐渍土进行固化处理。如在盐渍土中掺入适量的二灰和高分子材料SH,可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能,提高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指标和压缩模量,减小渗透系数。

三、山区丘陵道路路基病害

山东省山区丘陵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19%,山东省山区较南方山区较为平缓较为分散,加之全年降水量有限,不会产生泥石流掩埋公路的危害。但是也存在一些山区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其病害预防防治措施也都类似。

1、山区公路路基病害形式及因素分析

山区公路路基病害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路堑边坡坍落、堤坡坍塌、滑坡。

路堑边坡的坍落是由于边坡高度、坡度与自然地质条件不相适应,或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缺少相应的加固措施而引起的。

堤坡坍塌是由于填料不当以及未能按规范的要求夯实、或基地下卧软弱与基岩界面有一定倾角,填方时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遇降雨时路基极易出现溜塌现象。

滑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边坡高度和坡度与天然岩土层次的性质不相适应,黏土层和蓄水的砂石层且有倾向于路堑方向的斜坡层理存在时就极易造成滑动。

2.预防处理措施

对于山区公路路基病害的防治,要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做起,同时注重道路使用期间边坡的养护工作。

设计方面:做好地质勘探,确定路线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尽量避免不良地质路段,以减少发生灾害的可能性;确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完善排水设施,保证路基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边坡稳定性填高。

施工方面:对山体进行爆破是,石方爆破尽量采用中小炮,光面爆破的方法,避免大规模爆破形成松散面积过大,坡体失稳;认真清除地表不良土质,加强地基压实处理;山区公路病害水毁是一大隐患,路基施工前应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设施。

边坡防护方面:山区边坡防护主要是保护路基坡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及湿度变化,防止和延缓软弱岩土表面的风化、破碎、剥蚀演变进程,从而保护路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常用的边坡防护设施有植物防护如种草、铺草皮、植树等,工程防护如抹面、喷浆、勾缝、石砌护面等。

参考文献:

[1]沈水进,孙红月.山区公路坡面冲刷引起的路基水毁机理[J].江南大学学报,2011.

[2]周宇,肖裕民.新旧路基拓宽常见病害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11.

[3]覃银辉,周琦.滨海盐渍土固化后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7.

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篇4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路面,具有行驶实施、震动小、噪音低等优点,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深受人们的青睐,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道路交通建设中占据重要比重。但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施工管理不当,也极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甚至会酿成重大交通事故,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一、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分析

(一)常见病害之一——裂缝

无论路面基层是半刚性的还是柔性的,沥青混凝土的路面在使用期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根据路面的外表可以将病害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横向裂缝;二是纵向裂缝;三是网状裂缝。

第一是横向裂缝,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横向裂缝的现象,它主要是沿着道路的横向开裂,与道路的中心呈现基本垂直的现象,它的长度有横穿部分路面的,也有贯穿整个路面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横向裂缝的原因是沥青混合料的性质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下降时,沥青混合料会变得又脆又硬,进而收缩变形,当收缩的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本身特有的抗拉强度时,

(二)常见病害之二——坑槽

路面坑槽,是指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车辆通行期间,路面出现了骨料局部脱落的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了路面坑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路面坑槽。路面坑槽对交通影响十分严重,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问题。一般,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沥青混合比例失调,使得沥青质量出现问题,在外力作用下出现了沥青的剥离,最终导致了坑槽的出现;此外,车辆的滴油漏油现象也会对道路造成一定影响,对沥青混凝土道路进行侵蚀之后,造成了局部路面的松散,最终出现了道路坑槽。

(三)常见病害之三——泛油

所以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泛油问题,是指沥青混凝土层的内部和下部结构受一定的外力作用而向上移动,使表面出现过多沥青堆积的现象称作泛油。沥青混凝图路面出现泛油现象往往是由于温度过高所引起的,持续的高温极易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泛油现象。一般而言,对于道路开通后的第一年,当夏季高温天气到来时,持续的高温会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加之大量行车对路面所造成的外部压力,就会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内部自由沥青向上移动,从而导致了路面出现大量沥青堆积的现象产生,使沥青路面崎岖不平,造成严重的交通隐患。同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泛油,也是因为沥青混凝土自身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如沥青混合比例出现问题,就非常容易造成这一现象的发生。

(四)常见病害之四——推移与车辙

路面推移,是指沥青混凝土路面受到较大的局部车轮压力,使得路面受到了局部压力过大,从而导致了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沥青发生了位置移动,造成了拥包的产生;路面车辙同路面推移问题的原因基本一致,主要是由于车轮局部压力过大,从而造成了一定的路面问题,但车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局部区域下限,而不是平行移动。当然,造成这些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还是在于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当混凝土和沥青材料的搭配不当时,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沥青的粘合度就会大大降低,最终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发生。推移与车辙一般发生在基层平整度较差、路面相对较薄得地段,这些问题的发生容易造成道路通行的安全隐患,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问题,即使是局部的路面质量问题,也会造成整条公路的运行障碍,使交通出现拥堵和瘫痪,甚至会酿成严重的交通事故。因此,加强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预防与治理,对于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所提出的几点相关措施:

(一)加强施工材料的审核工作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涉及到的主要材料便是沥青和混凝土,加强两者的质量检验工作,能够很好的避免路面病害的发生。沥青属于道路建设中的柔性材料,在公路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能够提高道路行驶的舒适度,在材料采购时,应该注意沥青的颗粒大小等特点,确保沥青的使用效果;混凝土材料是公路建设中的结构材料,混凝土材料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道路的结构质量,决定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在进行材料选购时,一定要认真检查材料的质量,确保道路的正常施工和运行,切不可盲目采购,为施工质量埋下严重隐患。

(二)加强材料配比监督工作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配比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按照严格比例进行调配和混合,才能够保证道路的整体质量,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在沥青混凝土混合时,要确保均匀性和粘合度,保证路面不会因为外力作用而出现剥离和位移现象的发生,从而减少道路的病害问题。

(三)加强道路的清理和维护工作

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清理工作对于预防道路病害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做对道路中的碎石等杂物及时清理,防止车辆行驶时对路面局部造成严重的外力作用,从而造成路面问题的发生,对路面杂物的及时清理,也能够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要对路面上泄露的油气进行及时清理,油气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影响是十分大的,容易造成沥青剥离现象的发生,从而形成路面坑槽。

对于道路维修人员,应该对沥青混凝土道路做好严格的检查工作,对于道路出现的小问题要认真对待,及时作出解决,以免延误了最佳的处理时机,造成较大的道路问题。如道路上的细小裂缝,如果不作出及时的处理,就会使雨水渗透到路面以下,降低沥青混凝土的粘合度,这样就容易造成路面的推移与车辙的问题的产生,最终影响整条道路的运行。

(四)严格控制道路的车辆行驶

由于道路所能承受的压力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因此,我国道路都有严格的行车规定,以保证道路的使用寿命,防止病害问题的产生。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道路车辆行驶的控制,这也是减少路面病害问题的有效途径。对道路往来车辆要严格要求车辆的通行速度,降低路面压力,要拒绝超过路道荷载的车辆通行,避免车辆对道路的损坏,从而确保道路的正常通行,减少病害的发生。

总结: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对于我国公路交通具有非常严重的危害,因此,我们在道路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减少病害的发生,并对道路问题做出及时的修复,保证道路的正常通行,为我国公路交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豪杰,任晶,贺勇,张健.有关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之我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7).

[2]马建生,刘国富.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预防治理[J].山西建筑,2008(22).

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篇5

关键词:公路病害处理措施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选择公路作为出行的方式,尤其是在长三角,经济发达的无锡地区,公路在人们的生活和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公路货运、自驾旅游等日益深入人心。因此加快公路的建设以满足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的要求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同时,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质量是保障高等级公路通畅运行的重要条件。针对目前存在的普遍的“重建轻养”的情况,有必要从组织和技术上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纠正,要加大对公路的养护工作的投入和对公路养护技术的研究,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减少人为因素及自然因素对公路的破坏,延长公路寿命,推动我国的公路养护技术的发展及运用。

公路养护就是指为了保持道路运营状态的顺畅,增加道路寿命,预防可以预见性的破坏,在不增加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公路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道路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病害,在适当的时机,积极采取相应的综合技术措施,改善道路系统的总体功能状况,使道路在生命周期内的使用效益最大化。

2.公路常见病害

2.1裂缝

无锡地区,黄梅季节闷湿多雨,路面裂缝是最常见的病害之一,沥青路面产生裂缝后,导致渗水,由于水分不断从裂缝进入基层,会导致结构层浸水软化,进而使得路面承载力下降,承载力的不足会加快路面损坏,为了防止裂缝进一步发展,在裂缝形成以后应及时进行修补。裂纹型式各不相同,其形成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受到路面疲劳、过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修补时必须首先确定裂缝形成的原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修复方法。

2.2车辙

车辙是在行车重复荷载碾压和冲击作用下,层与层之间的混合料产生切向流动和滑动,由于不断积累,引起的路面产生永久性的带状凹槽。车辙的产生受内因和外因的综合影响,沥青是路面的主要组成材料,沥青混合料是弹塑性材料,在行车作用下容易发生永久性变形;同时由于吸收热量能力强,特别是在气温较高时,路面在行车载荷反复作用下极易产生车辙。由于交通管理的力度不够,大量重型或超载车辆在路上行驶,由于其单轴载荷加大,同时车轮在不断地磨损路面,很容易产生车辙。

2.3坑槽

坑槽也是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之一,往往都是由轻微病害发展为较严重的坑槽病害,对公路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会导致交通事故。坑槽是由于交通流量过大而引起的路面材料破坏,随着路面材料损伤的积累,就会在路面上形成孔洞;在沥青混合料施工时,由于温度较低,在摊铺时不够均匀,压实不充分,导致压实度不够,在车辆载荷作用下也易形成坑槽。

2.4推移拥抱

推移拥包在高等级公路上不是很常见的病害,但是会对公路的正常运行产生潜在危害,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其中的沥青含量偏高,由于沥青材料本身的特性,在气温较高时,塑性变形增大,在行车载荷反复作用下,面层可能发生推移。同时在施工时由于基层和面层没有粘结不可靠,在车辆高速行驶时,也会导致面层移动,造成推移拥抱。

3.路面病害处理与养护措施

3.1灌缝

灌缝是处理裂缝最常见的方法,要根据裂缝的大小和形成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于缝宽在5mm以内的裂缝,未出现错台也无啃边现象时,可采用灌热改性沥青的办法作防水处理。先用开槽机对沥青路面的裂缝进行拓宽,裂缝修补时必须保证周边的清洁,这时可使用吹风设备将开槽后裂缝中的杂物及周边松动的颗粒清除干净,采用专用灌缝胶、砂粒式或细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然后用烙铁封口。对于多条裂缝并有明显沉陷或严重网裂,应根据钻孔取芯结果,采用铣刨面层及上基层的措施处理。

3.2坑槽修补

对路面坑槽等病害进行处治之前,要实地对病害进行调查研究和测量,根据其特点和形成原因,确定处治方案。对于仅由路面甚至路面表面层的损害而引起的坑槽的处理是最常见、最普遍的工作,要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快速将其填补即可。对于连续坑槽和坑槽较深的严重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对病害路段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予以铣刨、挖除治理,若基层同样存在损害问题,制定统一方案,对松散的基层一并处理。同时,在治理时应根据病害形成的原因,采取预防性措施,防止病害的再次发生。

3.3采用微表处进行预防性养护

微表处是目前对高等级公路进行预防性养护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微表处针对病害主要发生在表面的路段,可以快速修复路面轻度车辙及其他多种路面病害,有效提高路面防滑能力的。微表处是一种由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和外加剂按合理比拌和并使用专用的摊铺机摊铺到原路面上,它能填补厚度达38mm的车辙,而且厚度比较均匀,有足够的压实度,也不会产生塑性变形。为保证微表处混合料与原路面牢固结合,在微表处施工前,要对原路面进行彻底的清理和修补。

4.结语

高等级公路路面病害形成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设计、施工、原材料、气候环境、交通荷载等各种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因此,对公路路面病害进行处理,要认真地对病害进行调查,运用检测工具对病害进行科学的探测,找出病害行成的原因,据此采用合理可行、能根治的措施进行治理,以达到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保持路面使用性能的良好。公路的运行质量只用通过科学有效的养护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柱杨.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2009,(05)

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篇6

关键词:公路;病害分析;养护措施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a'stransportationbusiness,thehighwayengineeringintransportationinthepositionmoreandmoreprominent,however,becausedrivingabrasion,naturaldisastersandpoorqualityofconstructioncauseformanyChinesehighwayprojectappearpavementcraze,suchasthequalityofroadbedsubsidenceseriousproblems,andthenleadtosignificantpropertyandpersonnelloss,sothatthepresentmuststrengthenthediseaseofhighwayengineeringanalysisandmaintenancemeasuresresearch.throughtotheroad,roadfoundation,theshoulder,ditchesandslopemaintenanceprojectsinthediseaseisintroduced,in-depthanalysisofthevariousdiseasesoccurringmechanism,and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maintenancemeasuresandwaystodealwith,torichthediseaseofhighwayengineeringanalysistheory,theoverallqualityofhighwayproject,protectpeople'slifeandpropertysecurityhasimportanttheoreticalandpracticalsignificance.

Keywords:highway;Diseaseanalysis;maintenance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发展和国际国内贸易量的增大,交通运输量不断增加,而公路工程作为交通运输的枢纽,其关键性地位也显得越来越突出,然而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比如地震、风霜雨雪)、行车重复荷载(比如运输车辆超载)、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低劣等原因,造成我国很多公路工程的路面、路基、路肩、边沟以及边坡防护工程出现裂缝、路基沉陷等损害形式。公路质量的破坏会直接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为了彻底提升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现阶段必须加强公路工程的病害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养护措施。本文通过对路面、路肩、边沟以及边坡养护工程中常见病害状况的介绍,深入分析了各种病害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养护措施和应对途径,从而丰富公路工程的病害分析理论,及时发现并预防各种公路病害的发生,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2公路的常见病害情况介绍及病害分析

当公路的施工质量比较差,会导致公路出现先天性不足,即承载能力差,或是当公路承受的外部荷载较大,即车辆轮子部位对路面产生的较大应力,都有可能造成公路发生破坏。下面从公路路面、路基、边沟以及边坡养护工程四个角度出发,介绍公路中常见的病害情况,并简单分析其发生机理。

2.1公路路面

公路路面经常会路面开裂、局部沉陷、坑槽、小块拥包、翻浆等病害,当公路路面为沥青路面时还会出现老化、松散以及坑槽等病害。

一、路面开裂

当路面开裂是公路最常见的病害情况,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公路路面的裂缝主要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当公路路基发生破坏或出现排水不良情况时,路面很容易出现整体开裂、反射裂缝、严重龟裂等情况,因此当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公路路面出现整体开裂的现象特别严重。

二、沥青路面老化、松散和坑槽

目前我国大部分公路都是沥青路面,但是当用油量不当,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不合理、公路基层及面层施工时压实度不足,就会导致沥青混凝土中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作用逐渐下降甚至丧失,在车辆荷载的重复作用下公路面层中的粗细集料颗粒就会逐渐脱落、散失,这时候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理,路面的松散现象就会继续向下发展,最终导致路面出现较大的坑槽。

2.2路基

公路路基是支撑路面的基础,对于公路的整体质量影响至关重要。路基最常见的病害形式主要包括路基翻浆和路基沉陷。

一、路基翻浆

路基翻浆现象一般发生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当公路路基含水量过大时,其强度就会急剧下降,在行车荷载的重复作用下,公路路面就会发生鼓包、冒泥等现象,即路基翻浆现象。

二、路基沉陷

一般来说公路路基沉陷属于公路的局部性破坏。在公路半填半挖路段或是高填方路段,由于碾压施工比较困难,造成公路基压局部压实度不足,这时如果路基排水不畅,在行车荷载、雨水或地下水的作用下,路基就会发生积水或渗水现象,继而使路基强度下降,发生不均匀的沉降和沉陷。

2.3路肩、边沟和边坡防护工程

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公路路肩和边沟经常会发生破坏,比如雨天路肩出现车辙、坑洼,边沟被垃圾或其他建筑废料封堵,防护网遭到人为破坏,边坡失稳垮塌或巨石滚落等。

3预防公路发生病害的有效措施

3.1路面

一、路面开裂

为了防止公路路面开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保证路基质量和排水条件良好,消除公路基层或土基中的缺陷。对于不严重的龟裂或局部龟裂,可以先挖掉破损的面层,晾晒数日至基层干燥后,再用修补坑槽的办法处理。对于砂石路面的养护,则要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为重点,采用砂砾石作骨料,配人适量的黏土,进行砾料级配封层,以提高路面的抗磨耗能力。

二、沥青路面老化、松散和坑槽

预防公路路面发生老化、松散和坑槽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要做好公路用油量的调配,设计合理的沥青混合料级配,同时还要做好公路基层压实度的施工及面层的喷油封层,继而实现沥青混凝土中沥青与集料具有充足的粘结力,使得集料不会脱落、散失。针对路面松散产生的原因选择合适的养护修补工艺,对于由基层松软变形而引起的面层龟裂松散可以采用传统的挖补技术,先将基层修补好、压实之后,再进行面层封补,对于由沥青老化、含量不足而引起的松散,可以采用新型的就地热再生修补技术。

3.2路基

一、路基翻浆

一般来说水、气候条件、土质条件等因素都对路基翻浆影响较大,因此要根据翻浆路段的发生时间、气候变化情况、病害表面特征、路面结构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然后选择深挖边沟、挖渗水井、设盲沟、打砂柱和打石灰针等方法进行处理,及时减少和消除表面积水和地下水对路基的进一步危害;对于路基低、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可以利用土工织物或是透水性比较好的材料进行路基的加高处理,或者是做成砂砾垫层。

二、路基沉陷

水和压实度是影响路基沉陷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路基沉陷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做好路基的排水和路基的压实处理。对于地下水丰富和多雨地区的公路可以设置涵洞、边沟等设施,来加强路基的排水,并做好排水设施的清理和保养。同时还要做好路基的压实度处理,根据路基的填料情况选择原填料再压实和换填等方法。

3.3路肩、边沟和边坡防护工程

对于破坏的路肩要及时做好路肩的填平的夯实,可以采用石块、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沥青材料或草皮做好路肩的加固,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路肩,还可以美化路容。对于边沟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清理,确保其能及时疏导公路两旁及路面上的水流。对于边坡防护工程要注意危岩、浮石以及土体的检查,及时采取防护网、浆砌片石、石笼、钢筋混凝土预制挂板等防护措施加固边坡,排除各种滚石、坍土等一切安全隐患。

4结束语

公路在我国交通运输业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了提高公路的整体质量,所有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责任人,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利用各种理论知识,结合公路病害的实际破坏情况,认真分析公路病害产生的原因和发展机理,并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和养护措施,减少各种损毁公路的因素,确保公路整体质量的提高,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一个安全、快捷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刘俊伟.提高公路养护技术之我见[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7,6:37-39

[2]刘国祥.公路病害产生原因及处治措施[J].青海交通科技,2011,2:48-49

[3]宋刚,程胜金.公路病害治理探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7:7,9

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篇7

关键词:公路工程病害成因路基处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a)-0056-02

路基作为公路基础结构,其路基病害成因与设计、地质与施工等各环节相关,与公路路基形成之后的养护与管理也密切相关,要防止路基病害出现,需要找出公路路基出现病害的原因,并采用合理措施进行预防处治,以降低路基出现病害的可能性,增强公路路基的应用质量与寿命。

1路基病害的种类与成因

1.1路基变形与沉陷

在公路工程当中,立交桥的互通匝道填方或高、深填,以及半填半挖等,经常是行车一段时期之后,就会出现下沉现象,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施工及材料等原因造成的,当施工过程中,压实度控制不良,施工措施不够恰当,或者分层比较厚,含水量控制不好,就容易出现变形状况,当材料的含水量、塑性指标与压缩系数等不符合要求时,也会出现公路路面开裂、下沉及变形等问题,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公路上存在越来越多的超载车辆与超重型的车辆,而我国的公路等级比较低,不能有效满足重载车辆需求,从而出现路基的变形。路及沉陷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问题,在软土基上实施路基修建时,出现的沉陷现象较多,软土的含水量通常较大,其承载力与抗剪强度等均不高,桥涵与路基等构造物在软土上进行修建时,就容易出现崩塌、沉降与滑陷等问题,可采取预压方式,让公路沉降得以稳定,并调整纵断,使其满足需求。公路路基出现沉陷的原因较多,其中,施工是原因之一,尤其在公路工程活动次数增多,以及规模扩大情况下,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受到较大影响,不恰当边坡工程活动,让路基失稳的事故时有发生,路基与边坡稳定性受影响活动有削坡与地下开挖等;养护管理不恰当也是路基病害出现的原因,交通道路的安全设施没有及时维护,病害处治不恰当,在行车载荷重复作用下,会不断向四周扩散,出现大面积的路基沉陷问题,给交通行车安全造成巨大隐患,特别是夜间车辆行驶,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与人身安全。

1.2岩坡滑动病害

公路工程当中,遇有较陡山坡路基的填筑,因公路路基的底部有水侵湿,造成滑动面,其坡脚没有支撑,当在车辆荷载与路基的自重下,原地面会发生倾斜,而路基沿着倾斜面会向下滑动,造成公路路基的整体出现失稳状况。公路岩坡滑动主要是因设计不是很合理,以及经验不足所引起的,我国现有公路中的标准规范,在应用上有两个问题:其一,标准执行教条化,指标运用并不因地制宜,而是让不断变化的地质与地形等环境,适合所制定的标准;其二,有些工程企业认为公路标准制定的越高就越好,公路工程的设计与修建过程中,在刻意追求全大高等标准。因这两个认识问题的存在,使得公路工程修建当中,出现了大量高填深挖的路基,从而高边坡与路堤不断增多,出现岩坡滑动状况也就不断增多。

1.3边坡滑塌病害

在公路路基病害当中,边坡滑塌是经常见的公路病害,依据破坏原因、边坡土质或者规模等,能分成滑坡与塌方两种病害,滑坡病害是在重力下,部分土体沿着某滑动面进行滑动,这主要是因地质条件不良引发的破坏。塌方则是因土质边坡出现下移引发的,这主要因施工不恰当或水损坏所造成的。边坡稳定性主要是由土体力学性质所决定的,像软弱岩石的边坡失稳主要是由于应力控制失稳所造成的,坚硬的岩石边坡出现失稳状况,主要是以结构控制失稳或者崩塌为主,对于工程来说,土体地质性能良好,其边坡的稳定性就相对要好些。

1.4路基病害成因

通过公路路基病害种类了解,造成公路路基病害的原因主要有下列方面:其一,有关工程的水文、地质与气候等因素,在公路工程修建中,其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土质较差,岩层风化严重,较为松软,工程建设中,遇到积雪、雨季与冰冻等气候条件,就容易出现路基病害;其二,公路路基的设计不够合理,在公路路基施工前,其路基的断面尺寸没有设计合理,路基要比临界高度低,边坡的坡度不恰当,排水与加固等方面也不恰当,致使路基易出现病害;其三,施工维护不合理,在施工过程中,路基填筑的压实度不够,其操作顺序也不恰当,施工未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来实施,致使工程施工质量与标准要求不符,造成路基病害出现,公路路基的维护管理不合理,也是造成路基病害出现的原因。

2路基病害处治措施分析

2.1增强公路路基勘察设计

为确保公路工程质量,应加强公路地质的勘察设计,培养设计人员有关业务水平,加强设计人员对设计路段公路的地质调查,强化软基位置勘察,准确真实地对当地地质状况进行反映,对路基病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给设计供以详细资料信息,设计部门通过国内外的设计资料参考,并根据现场地理环境与实际状况,设计符合该工程的设计方案,并注意路基的测量与放样,有关部分要随时抽查,确保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

2.2边坡防护加固处治措施

在公路路基的边坡工程中,有关边坡破坏问题较为严重,经常出现滑坡与塌方问题,为确保边坡稳定安全性,应该采取合理措施进行保护,可依据工程的地质特点与加固处治方式,选择易操作、适应强与负效应比较小等方式来防护,像挡土墙、锚杆与抗滑桩等,根据滑坡与塌方的物理力学以及地质状况,来选择恰当的处治措施。另外,在边坡防护问题上,还应根据工程当地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实施就地取材,做到预防与治理相结合方法,对路基给予保护,其路基边坡的防护措施主要有植物、工程及综合等防护类型。其中,植物防护为边坡位置种植树木与草,降低边坡水流速,运用植物的根系对边坡的表土进行固定,避免被冲刷走,以达到边坡防护目的。实施植物防护还能美化公路的环境,对边坡温度与湿度进行调节,发挥稳定固结功能,并且这种防护方式还较为经济简单。防护方法除了考虑植物外,还有工程防护,工程防护所针对的是工程当地土质不适合植物生长,边坡挖方,其风化严重或者岩石节理发育,此时,就会考虑实施工程防护,就是人工设置相应的构造物进行防护,防护类型主要由干砌片石、护面墙、挡土墙与锚杆等防护措施,以预防路基病害形成。

2.3路基沉陷处治措施

为预防路基沉陷状况出现,可采取灰土与砂砾等材料,这类材料具有易压实与水稳性好的特点,并且其沉降量也较小,可用作桥涵的台背填料,以发挥过渡的作用,让路基与桥涵沉陷出现连续性,避免桥头跳车的病害出现,将灰土或者砂砾用到路段地质不良处,其效果非常明显。土工筋带鱼高塑料的土工格栅也是用于公路路基沉降的良好材料,其中,土工筋带是种新型的土工材料,主要是以强度很高的复合材料作为骨架,其外部覆盖高分子的聚合料,从而制作成复合的拉筋带,通过特别处理之后,此种材料具有了耐酸碱。抗老化与强度高等优点,将这种材料运用到路基当中,其作用原理为:填土后,拉筋带与土体间的摩擦力,对土的物理力学进行了改善,对土体滑移进行了阻止,防止了路基沉陷当中的连续沉陷,对路基的不均沉降进行了防治。高塑料的土工格栅也是种新型的土工料,具有稳定、高强度、搬运轻与耐腐蚀等优点,在路基填筑当中,运用这种材料,可预防软土基沉降问题,当沉降出现时,可起到连续过渡作用,这种材料的主要原理为:在路基的黄土当中,将塑料格栅夹铺当中,外力作用下,其网孔土柱会嵌锁闭合,并影响群体,在单元区内对填土颗粒运动进行了限制,以改变填土受力情况,当土体被塞入网孔中时,会形成张力,有益于路基压实均匀,并使其动荷载传向四周,增强承载力,预防沉陷发生,发挥加筋的网格骨架作用。

2.4公路路基处治过程

在公路建设当中,应加强路基存在可能病害的处治预防,首先,加强路基填筑前的原地面处治,在整个公路工程当中,路基施工质量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路基质量好,可有效经受车辆荷载、时间与雨水冰冻等考验,做好路基施工,需要做好路基填筑工作,特别是原地面与坡面基地处治;其次,填料要符合要求,在路基填料中,可使用砂砾、塑料格栅、土工筋带以及含水量、塑性指数与要求相符的土,不能应用冻土、淤泥、沼泽土与生活垃圾等土,并且液限在50以上,塑性指数在26以上的土,也不能用作路基填土;再者,做好路基的压实度与特殊路基的处理,在公路路基施工当中,应该严格根据我国公路路基的有关施工规范来执行,依据试验路段所确定的遍数来碾压,并确定填料含水量的最佳值,相应的松铺厚度等,在施工当中,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素质比较高,对于路基病害具有预防处治意识。对于特殊的路基,尤其是软土基,要认真对待处理,路基处理根据处理位置能分成路堤与地基处理;然后,加强排水设施的完善,为确保公路路基处于坚固干燥与稳定状况,需要将强地面水的处治,将地面水进行拦截,将其排除在路基范围外,避免聚积、漫流与下渗等状况发生,地下水对路基稳定影响也非常大,应该采取疏干隔断与水位降低等措施进行处治,同时,引导出路基范围之内,让整个公路全线管道、沟渠与桥涵等能构成完善排水体系,以确保公路路基的稳定性,避免沉降问题的出现。

3结语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公路工程数量不断增多,但有关公路工程质量问题也不断增多,尤其是各种路基病害问题,不仅影响了公路工程的美观,还影响了交通行驶,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为防治路基病害,需要对公路工程出现的各种路基病害成因进行分析,以了解成因发生过程,根据了解成因,采取合理处治措施,进行处理预防,预防路基各种病害出现,并增强公路工程的修建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福安.公路工程路基病害及治理措施[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5).

[2]张文涛.公路工程路基病害成因分析与治理[J].交通标准化,2011(15).

[3]王国洪.浅谈公路路基常见病害类型及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35).

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篇8

【关键词】省级道路;路面病害;原因;防治

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区域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省级道路的支持,但是由于高密度的使用、重型车辆的碾压等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道路路面的破坏严重。路面沉陷、裂缝、坑槽等病害现象层出不穷,甚至很多新建的省级公路在使用了不长时间就会出现上述现象,对新建道路的正常使用和人们的安全出行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全面客观的分析省级公路的病害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和防范措施,对于加强道路养护,节约公路建设资源,方便居民出行,保护行驶车辆都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1省级公路路面常见病害及成因

省级公路路面主要采用具有耐久性强、平整度好、稳定度高等特性的沥青路面,但是沥青路面却是属于柔性路面,容易受到挤压、雨水冲刷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路面很容易产生裂缝病害,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省级道路路面常见病害主要有几下几种:

1.1路面变形类破坏

这类病害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路面沉陷、车辙、路面波浪等。

路面沉陷主要是路基变形引起的。一种情况是在路基建设过程中因填料选择不当,填筑方法不合理,压实不足等原因,造成道路在日后使用中,在路面荷载过大以及水、温度、阳光暴晒等综合作用下,路基发生向下沉陷。另一种情况是路面选址时原地面本身为软弱土,而施工方由于某种原因在填筑前未作任何处理或换土,所以造成日后承载力不足,地基发生下沉。无论哪种原因都会造成路基层的不均匀沉降,进而导致路面变形破坏。

车辙常见发生在道路的转弯处路面,道路沿着车辆车轮方向会出现较多轮迹,一般深度可达10-20mm左右。造成车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道路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对车辆荷载考虑太小,而在后期实际运营中,车流量较密集,道路由于长时间在超限荷载作用下经受压缩和剪切变形,集料和沥青抗剪切变形能力不足产生车辙现象。

路面波浪一般出现在道路两边,主要是因为在施工阶段由于采用的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不够,使路面承载力降低,而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沥青混合料产生推移和变形,从而在道路两边形成具有波浪状的路面。

1.2路面裂缝类破坏

裂缝破坏是省级道路病害的主要形式,主要表现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斜向裂缝、掉角、交叉裂缝破碎板以及龟裂等。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在施工阶段,设计人员对地基地质性质不清楚、地基沉降考虑不足、对材料的选择不当等原因,让施工人员对地基处理方法采用不当,而又在车辆荷载、温度以及沥青收缩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后期地基沉降严重,或者路面材料承受的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从而出现横向或纵向裂缝。而龟裂在路面病害中更常见,危害也更大。主要原因是在道路设计时,施工方如果采用的沥青结构强度不足,在重型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的沥青压力发生正负交替反复变化。当荷载作用超过沥青的结构强度时,沥青路面会发生龟裂。当龟裂刚出现时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处理,让病害进一步发展的话,就会导致沥青路面大面积破坏,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1.3路面松散类破坏

这类病害常见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松散、坑槽、唧浆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损害。一般来说路面松散主要是因为集料跟沥青混合料之间的粘结失效所导致的。如果施工人员对集料与沥青之间的搭配比掌握不当、或者对集料与沥青的粘结力考虑不充分、或者实际车流量超过设计车流量限值等原因下,车流量密集或者车辆荷载过大就会导致集料与沥青的粘结力由于受力超限而失效,就会造成松散甚至是拱起破裂。

当雨水、路面积水等路表水通过路面缝隙进入路面结构层内后,车辆反复在路面上行驶所形成的泵吸作用下,积水不断冲刷路基,导致面层沥青粘结力下降,集料松散脱落,就会容易出现坑槽。

2省级公路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以上这些病害是省级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病害,这些病害的产生阻碍了不同城市之间道路的畅通,不仅容易造成车辆损害,带来一定的道路安全隐患,而且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给区域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出行造成极大的不便。因此有效解决省级道路路面病害,保障安全畅通的交通出行就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1)软基的处理。很多路面病害究其根本原因就是道路浅层是软土地基造成的,解决软基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常用换填土的处理方法,即将软土层用人工或者机械的开挖方式全部清除,换填成粘性土、砂、石或者石屑等强度较高的材料,再压实或夯实成压缩性低、承载力高的人工地基,从而使地基承载力达到高荷载的要求。这种方法虽然工程量一般较大,处理影响因素比较繁多,但是仍然是省级道路建设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方法。

2)路面裂缝的处理。道路裂缝是省级公路路面最多见的病害之一,因此如果在养护过程中发现裂缝,如果道路裂缝度小于20厘米/平方米,并且没有出现变形倾向时,可使用环氧砂浆进行修补。如果道路裂缝度接近或者大于20厘米/平方米,且裂缝较宽时,先要沿裂缝边缘凿出一个凹面,并清理干净,然后用稀沥青涂刷缝隙,再充填沥青砂或细料式沥青混凝土并加以夯实,最后用烙铁将其表而烙平。而如果道路裂缝度大于30厘米/平方米的话,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道路全面翻修或局部翻修,再进行道路罩面处理才行。另外,作为根本性的措施,道路设计阶段,就应该要根据规范和当地实际条件选用能够承受实际车流量的车轮荷载的材料,尤其对于底层和沥青材料要求具有足够的抗拉能力与抗剪切变形能力,以尽可能的预防后期出现拉裂裂缝和剪切裂缝。

3)路面接缝拱起的处理。遇到这种病害,简单的修补方法往往不能有效的解决,只有拆除因拱起而被破坏道路混凝土板块,并重新修建道路基层和路面是最有效的办法。另外作为预防性措施,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清除面层和基层之间的材料层增加其摩擦,也能够有效减少接缝拱起现象的发生。

4)对于水损害所造成病害,可以通过设置充分的排水措施来避免。设计阶段,横坡设计需要根据道路所在当地雨量实际确定,切记生搬硬套。并且要根据当地实际雨量,设计充分的排水管道,以便于积水和雨水可以迅速的排出道路,而不会渗入基层。而在施工阶段,施工方一定要选用粘结力较好的沥青混合料与集料,并进行二者之间的粘结力检测试验,确定粘结力必须满足后期道路运营时的车辆荷载需求。

5)其实对于大多数路面病害来讲,无论表象是什么,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大型、重型车辆的超限超载反复碾压造成的。因此最好的防治措施就是在道路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就要先对当地的车流量做具体调查,得出实际车流量数据和车辆荷载分布规律,然后综合交通的发展规律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预测出较为精确的未来车流量和荷载水平,从而选用相适应的设计方案、设计材料和施工技术,从而从根本上确保路基路面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防止发生由于承载力不够产生的各种破坏。

3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让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题,这对区域道路建设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联系不同地区之间的省级道路更是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责任,所以对于路面病害进行有效处理,做好道路养护工作则显得尤为必要。针对省级公路路面病害的预防处理需要从道路设计、道路施工、道路维护、道路补修等几方面综合进行,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措施来预防和纠正后期出现各类路面病害,保障道路安全运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孝猛,彭妍.浅谈沥青路而施工中料场管理与控制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08(10).

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篇9

【关键词】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加固处理

公路路基作为公路承载力主要组成,承受着公路路基之上的重量,以及由于过往车辆而从路面之下传来的压力,公路路基和房屋地基是不一样的,深入在地下,公路路基要常年暴漏在外面,时常受到雨雪、大风及水流等自然力作用,由于长时间的力学及物理作用,让路基材料性质发生变化,其牢固性及稳定性遭到了迫害,经常会见到一些公路路基病害,采取措施进行加固处理是很有必要的。

1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

1.桥头跳车及路基压实不够

桥头跳车在路基路面的纵向变形是种很严重的形式,通常也是因路面沉降所引起的,主要是桥头的填土比较厚,而桥头为刚性,其沉降量是比较小的,这样和路基路面相连的部位就会出现比较大的沉降,并产生错台高差问题。当路基没有压实时,再加上路面水得深入,就会导致路面出现纵向裂缝问题。

2.路基沉陷病害

公路路基沉陷所指的是路基表面的垂直方向产生了较大沉落,并且这种沉落通常是无法恢复的,路基发生沉陷原因比较多,可主要有地基原因及自身压缩沉陷所引起,地基沉陷一般是因为原有天然地面具有泥沼、软土及不密实松土所造成的,路基承载力比较低,进行路基填筑之前,没有对原来的天然地面给予处理,由于路基自重,就产生了地基下降或者两侧挤出现象。路基自身沉降是由于填料选择不恰当,压实度不够,填筑方法不对,或者路基自身内部有湿夹层等,处于荷载等作用之下时,就会产生路基变形及竖向位移。

3.边坡滑塌病害

边坡滑塌在公路路基中也是常见病害,依据边坡的土质类别、规模及破坏原因不同,能够分为滑坡及溜方两种,滑坡主要是因土体稳定性不足所引起的,像公路路基的边坡坡度比较陡峭,边坡的坡脚被冲刷露空,或者填土层次的安排不恰当均会产生滑坡病害;溜方主要是因少量岩土质的边坡向下移动形成的,边坡上的表面薄层土下溜,其主要原因为施工不当或者流动水冲刷所形成的。

4.碎落及崩塌病害

崩塌及碎落病害在公路路基中也是常见的,主要是由于路堑的边坡分化岩层表面,在大气湿度及温度的交替作用下,致使岩石表层由坡面剥落,并向下滚落,当有大块岩石与坡面相脱离时就可以称为崩塌,这些碎落物堆积在公路路堑的边沟里,对边沟排水有较大影响,当路堑地段的排水不够畅通时,就有可能引发其它路面病害问题,给公路交通的顺畅运营带来较大影响。

2公路路基的加固处理措施

1.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的排水固结及胶接法

在公路路基的加固处理中,具有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及电渗排水法等,这种方法是在公路路基施工前,经过垂直排水井的布置,可采用抽真空、堆载、电渗及抽水等方式来改善公路路基的土层排水条件,让公路路基能够加速固结,完成沉降,从而提高地基稳定性,此方法主要适合厚度比较大的饱和软土,以及填充土的地基,并且需要具有足够预压时间及荷载。其胶接法主要包含水泥搅拌桩、水泥土夯实桩、灌浆法及喷射注浆法等,水泥搅拌桩又包括深层搅拌及粉体喷射两种,粉体喷射主要是运用粉喷机,把水泥粉等干粉和地基直接在原位进行拌和,深层搅拌机是把水泥浆和地基进行原位拌和,并形成柱状的水泥浆体,让路基整体承载力加强,且后期的沉降降低,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淤泥质土、淤泥、承载力较小及含水量比较高的粘性土等软土基;水泥土夯实桩主要是先进行人工开挖,然后把搅拌好之后的水泥浆倒到孔中,并用夯锤进行夯实,经过胶结作用会形成桩体,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淤泥质土、粉土及素填土等地基土中;灌浆法是往软基土里进行化学浆液及水泥浆液注入,然后土粒胶结,提高了路基稳定性及承载力,防止沉降发生及渗水现象,这种加固措施主要适合淤泥质土、淤泥、含水量高的粘性土及粉土等地基;注浆法是借助钻机把注浆管深入设计深度土层当中,其浆液在高压作用下,由注浆管的喷嘴喷出,并和冲击土体充分混合,这样在土层里就会形成固结体,这种加固措施主要适合黄土、砂土、粘性土、淤泥质土、人工填土及碎石土等地基,特别是经常用在软地基加固中,在涌水及地下水流的速度较大工程里,要慎重使用。

2.路基的填料及压实处理

在填筑公路路基的时候,应该选用比较良好的用土,当有必要的时候,应该在路基的上层作填土的稳定处理,运用合适的加固处理措施,进行分层填筑及辗压,保证每层公路路基填料能够压实,让路基具有稳定性及强度来承受运行车荷载。当进行路基施工的时候,要严格对路基填土含水量进行控制,防止层与层之间有湿软夹层,有些潮湿地区进行路基压实是比较困难的,那些稠度比粘质土小的地方,进行下路床及其之下的路基填料可运用轻型的压实标准,也可以掺加生石灰来改善填料性质,其效果是不错的,采取新型的吸水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也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地表水可采用分散、拦截、远接远送及防渗等原则,当填挖交界处的边沟水量时,要做好出水口加固处理措施,防止路基病害的出现。

3.公路路基排水的加固处理

在公路路基稳定性及强度的影响因素中,水是很重的作用因素,有些常见病害就是由于它的原因造成的,在公路路基施工中,重视排水措施是很有必要的,进行地面排水的设施常用的是截水沟、边沟、急流槽、跌水及地表排水管等,在一些高速公路上,排水措施得到了提高,路基质量也有所提高。路面排水主要是将路面范围降水迅速排出,让其不会对路基边坡产生冲刷,进行雨水路面排除主要有集中排水及分散排水,集中排水是在硬路肩的外侧进行沥青混凝土拦水带及水泥混凝土的预制块设置,从而和硬路肩路面形成三角集水槽来流水,并且每隔20-50m就设置一个泄水口,对于很高的路段可以在中央位置进行圆形开口排水沟及雨水井来排除;分散排水经常用于地势平坦及路线纵坡在0.3%以下的长路段,需要进行路肩硬化及路基边坡的加固,对于地下水位稍高的绿洲地带,要避免边坡上的植物往上生长对横向排水进行拦挡,其方法为进行路面硬化,并设置相应路肩排水。进行地下排水时,多使用盲沟、暗沟、渗井及渗沟等,这种排水措施主要为渗透式排水,水流量比较大的时候,常采用带有渗水管渗沟进行排水,从而提高地下水的排除。

4.湿软地基加固处理措施

在公路建设中,当遇到比较软的地基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护及加固,其主要方法有夯实法、排水固结法、化学加固法、机械展压法、换填土层法、挤密法及加筋法等,其中,机械展压法所指的是在外力作用下,存在土壤中的多种形式水分能够受到排挤,以增加土壤密实度,这种方法就是运用此种土壤原理来加固地基的,此方法仅能够在土壤含水量一定时来操作,并且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换填土层是把路基底下湿软土层进行换掉,并注入灰土及砂石等承载力强及稳定性好的材料,从而增加土层强度,有效避免土层胀缩及冻结现象发生。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的车辆数量及总载重均在不断增加,这就对公路路基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在公路路基的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病害问题,因此,对公路路基进行加固处理是很有必要的,能够有效避免路基问题出现,创造良好公路交通运营状况。

参考文献

[1]熊淼.公路路基常见病害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J].科技资讯,2010(18)

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篇10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不同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的主要类型及其危害,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切实保障路面质量和稳定性。论文关键词:公路路基病害防治0引言路基是道路的基础,更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关键。然而,在现实中,由于需要反复承受各种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会导致路基的形状、边坡坡度发生改变,严重影响了路面的质量和稳定性。由于所处地区的差异,产生的路基病害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有边坡崩塌、滑塌,路基变形等,产生的原因涉及土质、人为的破坏、养护和管理等因素。彻底的控制路基病害的产生是不现实的,因此,只能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并做好防范,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将其产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1不同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的类型及其危害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多种公路路基病害,常见的有以下几类:1.1黄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类型及其危害。黄土土壤中粉粒含量大,且无层理,具有湿陷性和易溶蚀等特征,因而容易产生路基病害。主要类型有:路基边坡面的剥落、冲蚀和整体失稳;填方路基不均匀沉陷;浸水地基承载力不足;沥青面层的裂缝等。这些普遍存在的路基病害,严重影响着公路建设的发展。1.2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类型及其危害。①氯盐渍土。其易溶解,当含盐量多时,会造成湿陷、坍陷等病害。②硫酸盐渍土。其危害主要有:土壤盐分体积的变化会使路基表面疏松,边坡呈蜂窝状;会导致路肩疏松,且盐土粉末容易被除风吹蚀;土壤中硫酸盐含量过高时会造成路面鼓包、破裂。③碳酸盐渍土。塑性和黏附性较大,遇水后会导致路面泥泞不堪。1.3山区公路路基病害的类型及其危害。①坍塌。出现坍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开挖路堑边坡较徒,导致边坡的支持力减弱,使土壤的抗剪强度降低,导致边坡的稳定性变差。由于坍塌发生时具有冲击力,经常会引起路基的变形,阻碍交通,给养护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②滑坡。滑坡是堆积层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一种地质现象。滑动的形成条件很多,从地质条件上讲,滑坡多发生在土质松软或软弱岩层上。从地质构造上讲,岩层构造对山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从水文条件上讲,由于地下水的作用,会破坏土体的稳定。发生滑坡现象往往会导致行车中断,给运输安全带来严重危害。③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往往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催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和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④崩塌。大多数的崩塌是发生在雨季或暴雨之后,由于水的渗入,对岩石产生软化和润滑作用,降低了岩体强度和摩擦力,造成崩塌;由风化的岩层组成的又高又陡的斜坡,稳定性差,易造成崩塌;其他的因素如地震、爆破及列车震动等,也都可能诱发崩塌。1.4泥沼、软土地带公路路基病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泥沼、软土地带的公路路基,因其地面低洼、地下水位高、降水充足,土壤含水饱和、透水性强和、抗剪强度低等特点,当受到巨大荷载作用时,容易出现基底向两侧挤压挤出淤泥以及沉降、沉陷、滑动等病害。2公路路基病害的防治措施2.1黄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的防治措施:①增加排水设施。可避免由于排水不良而导致的病害的产生,适用场合如路堑和站场。对于雨水冲刷作用较强,但未设置足够排水设施的病害部位,需根据水量大小,增设排水设施,以消除或减小地表水或地下水对路基的侵蚀作用。②及时查修,采取措施,尽量在初期或未到严重时进行修补,如更换破损材料等,以避免病害的发生。③植物防护。是指在公路的边坡上种草或树,利用植物根系能固着土壤的作用,以减轻雨水对边坡的冲刷,减缓水流速度,从而达到保护边坡的目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