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法学的专业类别十篇法学的专业类别十篇

法学的专业类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9:14

法学的专业类别篇1

[关键词]中医执业医师;执业类别;执业范围

[中图分类号]R-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4(a)―158―03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并于1999年5月1日正式施行。配合《执业医师法》的实施,有关部门又颁发了《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4号)、《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6号)等相关规定。根据《执业医师法》,目前全国已经有50余万人获得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他们活跃在从省、部级医院到乡村诊所的各级医疗机构中,是我国临床医疗工作的中坚力量之一,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随着越来越多高等院校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的毕业,将有更多的现代中医临床医师加入到这个行列中。然而,在具体的执业过程中,现有《执业医师法》等法规中执业类别及范围的有关规定却带给他们很多的困扰和不必要的纠纷。根据现有规定,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主要是中医院校毕业生和部分西医院校中医专业毕业生。以下简称规定学历类)和西医i临床类执业医师分列,分别属于中医类别和临床类别: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的执业类别和范围与非学历教育、师承认定的传统中医师等同起来,一样归人中医类别的中医专业;同时,中医类别的执业范围划分模糊笼统,与临床实际情况严重脱节。这些规定在实际执业中给中医临床医师造成很多困扰,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不利于中医事业的发展。

1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和西医临床类执业医师不应分列,应同属于临床类别

1.1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和西医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分列的弊端

1.1.1 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医疗诉讼现有规定把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和西医临床类执业医师分列,分别属于中医类别和临床类别,很容易误导患者甚至某些卫生行政管理人员。认为中医执业医师只能也只会使用中医中药,不能也不会使用西药等西医诊疗手段,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医疗诉讼,对将近50万以及未来更多的中医执业人员造成不利的局面,极大地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有违法律的公平公正原则,最终也损害了患者的利益。

1.1.2 严重妨碍规定学历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在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本来就不好,中医专业毕业生更是首当其冲。由于现行《执业医师法》等政策的限定,即中医类和临床类的分列,且中医类专业毕业生不能考临床类的执业医师证书。即使明知这类毕业生可以胜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工作。西医诊疗机构也不愿意接收这类毕业生,他们只能去中医院或西医院的中医科,而这些机构远比西医机构要少得多;即使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边远地区和大西北乡镇的卫生院去工作,因大多数卫生院没有中医科,一旦他们在内科或者急诊科等执业,则有超范围执业之嫌,医院同样不能录用他们,其平等就业权严重受侵犯。西医专业毕业生就明显不一样,他们可以选择去各种医院,中医院对他们更是敞开大门。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学生报考中医院校的热情,事实上,目前中医院校相对于西医院校已经可以说是招生困难了。因此,应该修改相关规定,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给予中医专业毕业生平等的就业权。

1.2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师的专业特点实际上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具有临床医学的特点

实际上,在我国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类临床医师无论是从其教育背景或者是临床实践过程来看,其专业特点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具有临床医学的特点,应一并归人临床类,并使用适当名称如“中西医结合”注明其专业特点,以便与西医临床类别有所区分。我国高等院校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课程外,还系统地学习了绝大部分的西医基础及临床课程。以下是福建中医学院90级五年制中医学专业课程。

第一学年:医用物理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革命史,英语,医用化学,中药学,中医诊断学,组织胚胎学,医古文,中国革命史,体育;第二学年:生理学,生物化学,方剂学,中国医学史,微生物学,病理学,寄生虫学,伤寒论,社会主义建设,英语,体育;第三学年:文献检索利用,温病学,药理学,哲学,金匮要略,针灸学,自然辩证法,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西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第四学年:体育,西医内科学,中医眼科学,西医外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卫生统计学,计算机学,内经,各家学说;第五学年:临床实习(其中,中医医院半年,西医医院半年);毕业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该校中医学专业现代医学及中医课程的设置差不多是各占50%,从西医基础到临床课程基本具备,其他各个中医院校临床类专业课程(如骨伤、针灸专业)的中、西医课程设置比例均与此类似。可见,中医临床类专业毕业生除具有系统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外,还接受了现代医学从基础到临床体系的系统知识教育,完全具有同时运用中医及现代医学技术手段处理临床问题的知识储备,完全符合临床医学的专业特点,应一并列入临床类,才符合科学立法的原则。

1.3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师的执业类别并入临床类别,有助于从法律上保障我国中医临床医师同时使用中医及现代医学技术的权利

在我国,中医临床医师同时使用中医及现代医学技术有其现实必要性和合理性。目前,绝大部分的中医诊疗机构,从中医院校附属医院到各级中医院、西医院的中医科,其模式都是中西医两套诊疗手段同时使用。这种模式的存在其实有很大的合理性,绝对不会如某些人批评的那样阻碍中医的发展,相反,这种模式促进了对中医疗效的进一步认识,从而真正做到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促进了中医的发展。由于同时使用了中、西医两套诊断标准,对于疾病发生、发展的认识更为全面;由于中、西医两套治疗方法的同时使用。才能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比同一种疾病中、西医疗法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优化出最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以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因此,应该从法律上保障这一模式的合法性。具有

规定学历的中医师具有中西医结合的知识结构。将其执业类别纳入临床类别中,可以更好地保障他们同时使用中、西医两套诊疗手段的权利,更好地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

1.4 海外中医师的执业范围规定不适用于我国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师

近年来,部分学者甚至是部分卫生行政管理制度制定者认为我国的中医执业制度应该逐步跟香港等发达地区和国家的中医执业管理制度接轨,逐步限制中医使用西医西药。殊不知当时这些地区和国家的中医师大多属师承、自学等非学历教育类,没有经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具有较浓厚的民间医学色彩,所以立法限制其使用现代医学诊疗手段:而时至今日,我国的中医师绝大多数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背景,经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具有使用现代医学手段的知识贮备和能力,因此,其执业范围应该不同于上述地区和国家的中医师。

2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师和师承认定的传统中医师执业范围应有所区别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临床医生和师承认定的传统中医师的知识结构不一样,两者的执业范围应有所区别。按现有法律法规,中医类别中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和师承认定的传统中医师(简称师承类)所取得的执业资格证书和执业注册范围是相同的,这显然不符合临床实际情况。首先,必须承认,国家把经过正规师承培训和确有专长的传统中医师(包括其他民族医学医师)纳入执业医师范畴进行管理,允许其合法执业,对于传统医学精华的保护、传承和规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积极意义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但是,如前所述,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临床医师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和师承类非学历教育的中医师不一样,因此两者的执业类别及范围应该有所区分。师承类等非学历教育的中医师从知识结构及专业特点来看,与蒙医、藏医等民族医学同属于相对单纯的传统医学类,可与其他民族医学一并归入“中医类”或称“传统医学类”,这一点台湾地区的经验可供借鉴。台湾的中医师考试有三种,一是“中医师检定考试”(简称“检考”),第二种是“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简称“特考”),第三种是“中医检核考试”。检考和特考的报考资格针对的就是非学历教育的人员,其中包括师承类和自学者;检核考试的报考资格是医学院中医学系或医学系毕业并修习中医一定学分等学历教育的中医人员。这两类报考人员的考试内容及资格证书是有区别的。

3 现有中医执业范围和专业的划分模糊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应按照现代医学临床科目重新划分

现有规定造成中医类别执业范围和专业划分模糊笼统,与临床实际脱节,缺乏可操作性。根据现有法规,中医类(包括规定学历类和师承类)执业范围和专业只是简单分为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蒙医专业、藏医专业、维医专业、傣医专业等,而实际上目前综合性中医院以及规模较大的中医科大多已经按照现代医学临床科目设置方式进行了二级分科,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骨科等,与西医临床类的专业划分是一致的,因此,现有有关中医类的专业范围分类在实际的执业管理中缺乏可操作性,必须重新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划分。实际上,目前管理机关在中医类医师资格证书的“专业”一栏上都是按照执业者所实际从事的内、外、妇、儿等专业填写,但是在现实中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持,应重新制定相应法规。

4 中医类别专业毕业生不能报考西医临床类执业医师资格的规定是一种歧视,应逐步废除

按现有规定,在考试资格上,中医类别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报考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资格。而实际上,由于中医专业毕业生大多系统地学习过现代医学,和西医专业毕业生一样,经过适当的复习,完全有能力通过西医临床类别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从法规上剥夺他们参加这类考试的权利是一种歧视。不符合法律的公平原则。

5 建议

5.1 具体建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修订现行《执业医师法》等法规中中医执业医师执业类别及执业范围有关规定已经迫在眉睫,具体建议如下:①将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类执业医师与西医临床类一起并入临床类中,同样划分为内、外、妇、儿、骨科等专业,并分别注明中西医结合方向,以中医中药的使用为主,但可以使用西医诊疗手段;西医临床类执业医师可使用中成药(包括各种针剂),但不能使用汤剂及针灸推拿等其他中医治疗手段。各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人员可在综合性西医院及中医院相应专业科室执业。②原中医类别为师承类中医和确有专长的中医包括各种民族医学专业等非学历教育的传统医学从业人员,只能使用中医及民族医学诊疗手段,不能使用西药等西医治疗手段,但经过相关知识培训考核后可使用西医检查手段。③取消原有“中医类别”中“中西医结合”专业的设置。依照现有规定,中西医结合专业亦隶属中医类别,由于相关法规修订后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临床医师已归人临床类别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无须重复设置。④具有规定学历的针灸、推拿专业人员根据其专业特点,执业范围可归入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专业。⑤修改相关考试制度,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经过修完相关中医课程,可以报考临床类(中西医结合)方向各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同时逐步增加中医类专业的学制,由五年提高到七年,参考台湾高校中医专业的双主修制,即既修满中医课程,又修满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所有课程,在此基础上允许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同时报考西医临床类、口腔类别的医师资格考试。

5.2 修订后执业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

修订后,执业医师仍分为临床、口腔、公共卫生、中医四类,其执业范围应如下:

5.2.1 临床类别医师执业范围内科专业,内科专业(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外科专业(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妇产科专业(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儿科专业(中西医结合),眼耳鼻咽喉科专业,眼耳鼻咽喉科专业(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与性病专业,皮肤病与性病专业(中西医结合),精神卫生专业,精神卫生专业(中西医结合),职业病专业,职业病专业(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专业,急救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专业,康复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含针灸、推拿专业),预防保健专业,特种医学与军事医学专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业,全科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医学检验、病理专业,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5.2.2 口腔类别医师执业范围口腔专业,口腔专业(中西医结合),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5.2.3 公共卫生医师执业范围公共卫生类别专业,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专业。

法学的专业类别篇2

在学术学位类专业中,上涨幅度较大的有法学、历史学,总分均上涨15分;其次是理学、医学、艺术学、中医类照顾专业,总分均上涨10分。在专业学位类专业中,上涨幅度较大的有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社会工作、警务、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总分均上涨15分;其次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艺术专业,总分均上涨10分。上述各专业单科均分别上涨2至6分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专业学位类专业中,“农业推广”专业更换了名称,改为2016年的“农业”专业。而之前的“临床医学中医类照顾专业”也被2016年的“中医”所代替。同时,在2016年研考分数线中,无论是学术学位类还是专业学位类专业,法律类、医学类(包括中医和西医)、艺术类专业都呈上涨趋势。

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全国研考报考人数为177万人,比2015年增长7%。2016年研考分数线的波动仍保持稳定趋势,总分上涨或下降在15分以内,单科分数上涨或下降在6分以内。

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相关负责人提醒考生,在查询国家线时,也要仔细阅读分数线旁边的备注。如a类考生为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B类考生为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为接下来的调剂做好充分准备。

法学的专业类别篇3

关键词:女大学生专业就业观

大学生就业观指的是大学生这一就业主体对就业目的、意义、方式等方面的根本意识和态度,这是由就业动机、就业定位、就业选择、就业途径及方式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1]。近年来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快速上升,2012年应届毕业生将会达到680万,就业形势逐年严峻。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就业问题尤其突出,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女大学生的就业观本质上体现为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的目标,带有女性思想、情感、心理、价值观等特点,具体表现在对就业标准、就业态度、就业动机、就业理想等方面有比较明确的看法和态度[2]。本研究通过调查不同专业类型女大学生的就业观,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依据,帮助女大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0年浙江省高校在校的大二到大四的女大学生;无精神疾病;自愿参加。本组人员在年龄、文化程度、民族、文理科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内容

包括面对压力女大学生所采取的态度,女大学生毕业后的选择及其就业倾向、目的、方向和态度等几个方面。

1.2.2自编调查问卷并施测

自制调查问卷并向研究对象发放,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83份,有效回收率为85.38%。将其划分为艺术、人文学、医学、农学、理学、社会科学和其他等七种专业类型,专业类别组成是艺术类40人(5.9%);医学类161人(23.6%);理学93人(13.6%);农学18人(2.6%);社会科学198人(29.0%);人文学119人(17.4%);其他54人(7.9%)。

1.2.3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整理所得的数据采用excel2003进行分析和处理。

2.结果

2.1不同专业类别女大学生面对压力采取的态度

(见表1)。

2.2女大学生的毕业选择与其所学专业类别的关系

(见表2)。

2.3女大学生的就业倾向与其所学专业类别的关系

(见表3)。

2.4女大学生的就业目的与其所选专业类别的关系

(见表4)。

2.5女大学生的就业方向与其所选专业类别的关系

(见表5)。

3.讨论

3.1不同专业类别女大学生面对压力采取的态度

不同专业类别的女大学生当面临一定的压力时,所采取的态度存在差异。但55.8%的女大学生表示情绪容易波动,但可以调节。20.9%女大学生影响会很大,但不会自暴自弃。19.5%抗压能力很好,认为越有压力越有动力。而只有3.8%会有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自暴自弃,荒废学业、事业。其中,医学、理学专业的学生较其它专业的学生拥有较好的心态,即使受到压力的影响也具有更好的心理调节能力,而农业专业的同学虽不能很好地化压力为动力,但大多能调节好心态。艺术及人文专业的女大学生心理负担重,缺乏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心态更容易受压力的影响而变化,后者更易自暴自弃。因此,艺术类及人文专业的女大学生更需要学生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更好地调查好自己的心态,从容面对压力,正视现实。

3.2女大学生的毕业选择与专业类别的关系

毕业后,34.3%的女大学生会选择有固定收入的工作,27.1%为了更好择业会继续深造或去考公务员等,而毕业后不想就业(继续深造)、害怕就业(继续深造)、自主创业、暂不就业(找不到合适工作)和其他原因的均在4~10%不等。其中,医学专业女大学生较偏向于继续深造或考公务员,有明确的目标,这可能跟医学专业学生能很好地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有关。而农学专业学生在这方面的选择较少,较偏向有固定收入的职业。

3.3女大学生的就业倾向与专业类别的关系

调查发现,所学的专业类别不会影响女大学生的就业倾向,72.7%的女大学生就业会倾向于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只要收入稳定,12.4%会听从家庭或他人的安排,14.9%倾向于其他方面,如锻炼自己的能力。研究中的就业倾向实际上是就业方式、就业根据,这些都是自身的原因,与自身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有关,为主观因素。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形成和改变有决定性的影响。

3.4女大学生的就业目的与专业类别的关系

42.8%的女大学生就业是为了保障生活,36.5%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价值,其余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等。其中,社会科学的女大学生多倾向于生活保障;医学专业学生倾向于生活保障及社会需求;理学专业学生倾向于为国家或地方的发展;艺术专业学生倾向于人际交往需求;人文专业学生倾向于社会需求;农学及其他专业女大学生倾向于实现个人价值。

3.5女大学生的就业方向与专业类别的关系

调查结果表明,61.4%的女大学生会选择稳定和自己有兴趣的工作,14.2%会跟自己的专业对口,14.6%没有特定的目标。其中,农学和艺术专业女大学生在就业方向上没有特定目标;医学专业学生寻求与自己专业对口、待遇好稳定的工作;社会科学及其他专业倾向于符合自己的兴趣,有发展空间。出现以上的情况,原因可能跟女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科目、课程量、理论水平要求、生理及心理水平要求、就业范围和就业前景等有关[3]。

4.结论

女大学生选择的专业类别对自身的就业观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女大学生不仅要树立合理的就业观,也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其就业期望多数趋向工作稳定或是个人有兴趣爱好的工作。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这意味着她们对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的更高追求,不过也反应出她们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表现出一定的退缩、胆怯心态和盲目的从众心理。女大学生要想在竞争中得到社会的承认,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学会正确面对困难压力与心理调适的方法,避免工作情绪化,保持自尊自立自强的姿态,并充分发扬自身共事能力强、语言能力好、办事细心的优势,更应该培养个人的进取、竞争、冒险精神和成才、成功、成就意识,主动积极地寻找机会锻炼自己,提高综合能力[2]。

参考文献:

[1]王兆珍.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4):176-177.

[2]韩新路.女大学生就业观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23(3):58-61.

[3]高妮妮.专业类型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

法学的专业类别篇4

两大类型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专升本),选拔各省当年应届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入学)的专科毕业生。

第二类是成人教育大类专升本。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业余,函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专升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升本。

统招专升本,即在正规大学里面的全日制学习的专升本。全称为"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正式文件中一般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简称普通专升本,也称"统招专升本","普高专升本","全日制专升本","3+2专升本",个别省份如北京称之普通高校专接本,北京称之普通高校专转本,北京称之普通高校专插本,其余省份皆称之为普通高校专升本。

统招专升本是指在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应届毕业生中选择优秀学生升入本科进行两年制的深造学习,修完所需学分,毕业时授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派发本科就业报到证。统招专升本属于国家计划内统一招录(统招),列入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享受与普通四年制本科同等待遇。

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有别于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电大等非统招学历。

考试形式

统招专升本:各省份的考试形式不一,分为统考和校考两种。

统考

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

艺术、体育专业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可由招生院校组织专业加试,并在报名工作开始前完成。专业加试合格考生才能填报相应院校、专业志愿。

考试科类考试科目录取类别文科大学语文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文史类法学类教育类艺术类理科高等数学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理工类经管类农学类医学类校考

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为省统考,专业课为本科院校出题。

考试科目

北京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科目为: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

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

(一)高起本:

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

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

(二)高起专:

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

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

(三)专升本:

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

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

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

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

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

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

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

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

法学的专业类别篇5

两大类型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专升本),选拔各省当年应届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入学)的专科毕业生。

第二类是成人教育大类专升本。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业余,函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专升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升本。

统招专升本,即在正规大学里面的全日制学习的专升本。全称为"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正式文件中一般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简称普通专升本,也称"统招专升本","普高专升本","全日制专升本","3+2专升本",个别省份如江西称之普通高校专接本,江西称之普通高校专转本,江西称之普通高校专插本,其余省份皆称之为普通高校专升本。

统招专升本是指在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应届毕业生中选择优秀学生升入本科进行两年制的深造学习,修完所需学分,毕业时授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派发本科就业报到证。统招专升本属于国家计划内统一招录(统招),列入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享受与普通四年制本科同等待遇。

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有别于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电大等非统招学历。

考试形式

统招专升本:各省份的考试形式不一,分为统考和校考两种。

统考

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

艺术、体育专业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可由招生院校组织专业加试,并在报名工作开始前完成。专业加试合格考生才能填报相应院校、专业志愿。

考试科类考试科目录取类别文科大学语文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文史类法学类教育类艺术类理科高等数学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理工类经管类农学类医学类校考

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为省统考,专业课为本科院校出题。

考试科目

江西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科目为: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

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

(一)高起本:

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

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

(二)高起专:

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

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

(三)专升本:

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

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

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

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

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

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

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

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

法学的专业类别篇6

两大类型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专升本),选拔各省当年应届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入学)的专科毕业生。

第二类是成人教育大类专升本。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业余,函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专升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升本。

统招专升本,即在正规大学里面的全日制学习的专升本。全称为"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正式文件中一般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简称普通专升本,也称"统招专升本","普高专升本","全日制专升本","3+2专升本",个别省份如河南称之普通高校专接本,河南称之普通高校专转本,河南称之普通高校专插本,其余省份皆称之为普通高校专升本。

统招专升本是指在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应届毕业生中选择优秀学生升入本科进行两年制的深造学习,修完所需学分,毕业时授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派发本科就业报到证。统招专升本属于国家计划内统一招录(统招),列入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享受与普通四年制本科同等待遇。

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有别于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电大等非统招学历。

考试形式

统招专升本:各省份的考试形式不一,分为统考和校考两种。

统考

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

艺术、体育专业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可由招生院校组织专业加试,并在报名工作开始前完成。专业加试合格考生才能填报相应院校、专业志愿。

考试科类考试科目录取类别文科大学语文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文史类法学类教育类艺术类理科高等数学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理工类经管类农学类医学类校考

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为省统考,专业课为本科院校出题。

考试科目

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科目为: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

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

(一)高起本:

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

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

(二)高起专:

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

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

(三)专升本:

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

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

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

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

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

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

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

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

法学的专业类别篇7

两大类型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专升本),选拔各省当年应届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入学)的专科毕业生。

第二类是成人教育大类专升本。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业余,函授)、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专升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升本。

统招专升本,即在正规大学里面的全日制学习的专升本。全称为"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正式文件中一般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简称普通专升本,也称"统招专升本","普高专升本","全日制专升本","3+2专升本",个别省份如内蒙古称之普通高校专接本,内蒙古称之普通高校专转本,内蒙古称之普通高校专插本,其余省份皆称之为普通高校专升本。

统招专升本是指在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应届毕业生中选择优秀学生升入本科进行两年制的深造学习,修完所需学分,毕业时授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派发本科就业报到证。统招专升本属于国家计划内统一招录(统招),列入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享受与普通四年制本科同等待遇。

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有别于自考、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电大等非统招学历。

考试形式

统招专升本:各省份的考试形式不一,分为统考和校考两种。

统考

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

艺术、体育专业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可由招生院校组织专业加试,并在报名工作开始前完成。专业加试合格考生才能填报相应院校、专业志愿。

考试科类考试科目录取类别文科大学语文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文史类法学类教育类艺术类理科高等数学

大学英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理工类经管类农学类医学类校考

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为省统考,专业课为本科院校出题。

考试科目

内蒙古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科目为:两门公共课为政治、外语;一门专业基础课。

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

(一)高起本:

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

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

(二)高起专:

1.文史类〔含外语(文)、艺术(文)、体育(文)〕:语文、数学(文)、外语。

2.理工类〔含外语(理)、艺术(理)、体育(理)〕:语文、数学(理)、外语。

(三)专升本:

各科类统考科目为政治、英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

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

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

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

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

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

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

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

法学的专业类别篇8

一、我国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

为了规范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活动,原国家教委于1995年1月26日《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规定》的第二条首次界定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内涵。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0条第3款规定,除了由各国政府彻底资助的教学活动之外,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于教育服务贸易范畴。我国加入wto之后,必须把wto议定书的规则与协议等转化为国内法,为此,2003年3月1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条例》第二条从教育法规层面对“中外合作办学”作了明确界定: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

我国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其国家政策总目标由《条例》第一条明确表述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条例》第三条进一步指出:“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我国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政策目标,在《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中概括为“六个鼓励”:国家鼓励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国家鼓励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国家鼓励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与外国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国家鼓励中国教育机构与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普遍认可的外国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国家鼓励在国内新兴和急需的学科专业领域开展合作办学;国家鼓励在中国西部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前三个“鼓励”列入《条例》第三条,后三个“鼓励”列入《实施办法》第三条。

归纳起来,笔者认为,我国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侧重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合作伙伴上:拥有优质教育资源、具有良好办学水平的外国高等教育机构;(2)在合作领域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的新兴和社会急需的学科专业;(3)在受益地域上:面向全国,但更关注西部地区、边远贫困地区。

二、中外合作办学现状的统计分析

基于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目标主要在高等教育领域,本文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分析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高等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有三个层次: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另外,还有职业培训。由于中外合作举办研究生教育的教育机构为数很少,且大多是经济学或管理学类的学科专业,因此,本文着重对中外合作举办本专科专业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原始资料均来自于《2005中国大学指南》(五卷本)提供的2004年的招生数据。

笔者认为,中外合作举办本专科专业具有下述四个方面的统计特征。

1.国内合作方高校的地域分布东重西轻

由表1可以看出,2004年全国参加中外合作举办本科专业的高校有47所,其中东部地区32所,占总数的68.1,西部地区2所,占总数的4.3;参加中外合作举办高职高专专业的高校有47所,其中东部地区35所,占总数的74.5,西部地区4所,占总数的8.5。从专业点来看,2004年中外合作招生的本科专业,全国共有136个专业点,其中东部地区76个,占总数的55.9,西部地区5个,占总数的3.7;中外合作招生的高职高专专业,全国共有104个专业点,其中东部地区82个,占总数的78.8,西部地区7个,占总数的6.7。从招生人数来看,本科专业全国共招生7549人,其中东部地区4152人,占总数的55.0,西部地区479人,占总数的6.3;高职高专专业全国共招生4967人,其中东部地区3911人,占总数的78.7,西部地区279人,占总数的5.6。

表12004年各地区中外合作办学本专科专业招生学校与专业点数

资料来源:根据《2005中国大学指南》公布的数据整理。个别学校没有公布专业招生人数,所以实际招生数比表中数字略多。

2.国外合作伙伴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特别是英语国家为主

oeCD中有一半左右的国家参与中外合作办学,其中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四个英语国家的合作项目最多,排名前四位,其次是欧洲大陆的德国与法国,再次是亚洲的日本与韩国。以2004年的招生为例,根据《2005中国大学指南》公布的数据整理:全国中外合作举办本科专业的专业点数为136个,其中注明合作方国别的97个,在这97个专业点中,与美、英、澳、加合作办学的有76个,占78.4;全国中外合作举办高职高专专业的专业点数为104个,其中注明合作方国别的97个,在这97个专业点中,与美、英、澳、加合作办学的有68个,占70.1。中澳合作举办的本科专业点数、高职高专专业点数均居第一。

3.本科专业以经济学门类、管理学门类为主,专业设置趋同严重

表22004年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点科类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2005中国大学指南》公布的数据整理。(X)为目录外专业。个别学校没有公布专业的招生人数,所以实际招生数比表中数字略多。

由表2可见,2004年中外合作招生的本科专业点数,全国共136个,其中经济学门类、管理学门类67个,占总数的49.3,而农学门类、医学门类只有7个,仅占总数的5.1;本科专业招生人数,全国共7549人,其中经济学门类、管理学门类4075人,占总数的54.0,而农学门类、医学门类只有598人,仅占总数的7.9。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含国际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8个专业,仅占教育部公布的249个本科专业的3.2,而这8个专业共招生4550人,占本科招生总数7549人的60.3,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严重。

4.高职高专专业以财经大类、电子信息大类为主,专业类设置趋同现象同样严重

表32004年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高专专业点科类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2005中国大学指南》公布的数据整理。个别学校没有公布专业的招生人数,所以实际招生数比表中数字略多。

2004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将高职高专专业分为19个专业大类、78个专业类、531个专业。由表3可以看出,2004年中外合作招生的高职高专专业,全国共有104个专业点,其中财经大类、旅游大类48个,占总数的46.2,而农林牧渔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只有3个,仅占总数的2.9;高职高专招生人数,全国共有4967人,其中财经大类、旅游大类2082人,占总数的41.9,而农林牧渔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只有215人,仅占总数的4.3。财务会计类、工商管理类、经济贸易类、财政金融类、市场营销类、旅游管理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通信类、电子信息类等10个专业类,仅占78个专业类的12.8,而这10个专业类共招生3770人,占高职高专招生总数4967人的75.9,专业类设置趋同现象同样严重。

法学的专业类别篇9

 

当前,我国近一半的理工院校开设了法学专业,增强了该类高校学科设置的综合性。但不可否认,与专门的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法学专业相比,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经验、学术底蕴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再加上理工院校固有的专业环境和办学传统的影响,使得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理工院校的多学科优势为其法学专业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创新空间。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理工类高校的特殊背景和条件,变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实现法学教育的机制创新,对理工类高校办好法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思路的创新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

 

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应成为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定位。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的改革,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综合发展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专业间的界线逐渐淡化。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应强调法学学科与理工类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以传统法学专业教学模式为基础,以理工类高校专业为依托,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

 

“如果只设有工科专业……不利于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应逐步实现法学与工、理、经、管、文等领域学科的结合,尤其是法学与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领域的结合。在法学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的培养上,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对特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各行各业用人单位的需要。

 

(二)办学思路的更新

 

结合本校特点,实现特色办学。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的发展,要从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凭借所在学校重点优势学科,依靠现有资源,于学科间交汇点上将一个或数个优势学科作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法学发展的新兴领域和研究方向,形成合理的学科结构和布局,创设既符合自身条件,又体现学校特色的法学专业,有侧重地培养具有自身的独特品格与不可替代性的法律人才。

 

二、教育模式的创新

 

纵观全球法学教育的模式,一种是通识教育,另一种是职业教育。从目前专门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的思路和做法来看,中国的法学教育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以法学理论知识的课堂传授为主的通识教育,而是更加注重以案例教学和法庭教学等实务教学方式为主的职业教育。

 

大多数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也是以之为效仿对象。但问题在于,理工类高校,特别是地方理工类高校在法学专业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学术影响、社会资源等各方面,与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职业教育上存在短板,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通识教育如果在课程设置上不体现差异化,则无法显现出竞争力。

 

鉴于理工类高校法学本科生毕业后进入公检法系统的比例较低,绝大部分是进入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与法律相关的事务。因此,本文认为,基于理工类高校的特殊情况,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不应只是针对纯法律职业而进行知识储备,而应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学校特色探索一条有竞争力和广泛发展空间的道路。在通识教育方面,除了向学生讲授法学基本理论和制度,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法律思维之外,可根据各校理工科背景专业的特长,确定一到两个特别法专业方向进行教学。

 

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毕业后从事法官、律师之外的非传统法律职业作好知识储备。在职业教育方面,可以说案例分析、法庭旁听等普遍采用的职业教育方法仍然只是针对传统法律职业进行的技能培训,虽然目前很多理工类高校职业教育都是以司法考试为核心进行课程安排和教法更新,但这并不是理工类高校法学职业教育的全部。基于其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特点,我们认为理工类高校法学职业教育还应着眼于法律专才的培养,不仅要强调传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关注法律职业技能在其他职业领域中的运用。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设计教学环节,尤其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理工学科相关职业的特点、内容、工作程序等,为学生毕业进入非公检法单位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体系的创新

 

理工类高校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在传统法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基于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定位,理工类高校院校法学专业教育适宜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三年进行法学专业基础教育,后一年进行法律职业实践教育。理论课程体系方面,分为两大部分,法学基础课程和法学特色课程。课程设置应以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14门核心基础课为主干,既要保持课程设置的相对稳定性,又要结合本校的优势专业,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度。此外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要体现特色,重点是结合理工类课程,体现出层次性和方向性,可以部分设为选修课程,由学生依兴趣自主选择。

 

实践课程体系方面,应设置一套以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提高学生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和以目标就业岗位为指针的实践课程体系。规范的实践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年论文(阶段论文)、毕业论文、实习三种。教师通过指导和评判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从而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习则是法学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又可分为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专业见习是组织学生到法律实务部门见习,了解法律工作的方法和程序的学习活动。毕业实习则是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综合考察。实习应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值得注意的,理工类高校法学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应该更加多元化,不能仅限于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和政府部门,还应当向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拓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习空间。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

 

由于教学方法是当前法学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在理工类高校法律教育的机制创新中,教学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理工类高校法律人才培养以应用复合型为基本目标定位,故而实践型的现代教学方法应贯穿于法学教学的全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教学环节。具体而言,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把培养学生法律职业思维,形成分析和解决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力争专业知识同步转化为职业能力。同时,倡导互动式教学,以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和疑案辩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学生因被动接受灌输形成的学习惰性。

 

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辩论教学,锻炼学生的口才和应变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其一,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深入基层、认识社会,从一个法律人的角度看待和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运用法律思维观察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观摩法庭庭审。庭审观摩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法律的感性认识,特别是使学生对庭审程序有直观的了解。其三,模拟法庭教学。通过模拟庭审,可以增强学生对诉讼参与人的了解和认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融会于实践,对提高其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大有益处。其四,诊所式法律教育。该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让学生亲身参与真正的法律实务,真切感悟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刻内涵,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由此掌握基本的法律实践操作技能和法律职业精神。

 

五、师资建设的创新

 

为适应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师资队伍建设也要实施机制创新,其核心在于:加强理论型师资的引进和培养的同时,要重视实践型师资的队伍建设。理工类高校,尤其是地方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和职称偏低的现象。缺乏具有深厚法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会直接影响法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同时也影响专业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无法进一步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这成为制约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上层次、入主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首先加强理论性师资的引进和培养。一是要引进高端法学人才。我国部分重点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近些年得以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仰赖于国内著名法学教授等学科领军人物的引进。

 

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因此理工科高校应将的法学人才的引进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鉴于普通理工类高校相对于名校在学校级别和声望上存在差距,且国内高端法律人才稀缺,因此在人才引进上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在经费支持和配套政策等方面要高于其他学科,这样才能吸引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层次法律人才加盟。二是鼓励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理工科高校的理工专业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结构已趋于合理,而法学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仍有提高的空间。因此理工类高校在教师的培养政策上同样也需区别对待,法学专业教师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工资、福利,以及职称评定都应享受与理工专业攻博人员不同的差别待遇。

 

建设实践型师资队伍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第一,加大实践型人才的引进。第二,教师应亲身参与法律实务,主动获得法律实践经验。有律师资格的教师可以通过案件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参与媒体、政府部门组织的咨询和培训和活动以获得实践经验。第三,深化与法律实务部门的交流和协作。可以建立与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岗位交流机制,使教师在实务部门的工作中获得实践经验。第四,建立法律实务人员兼职教师的机制。法律实务人员相比专职教师具备更多的实践经验,让他们走上讲台,对于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大有裨益。但对聘任兼职教师的经费来源、教学管理等问题需要认真考量。

法学的专业类别篇10

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川招考委[2016]57号)、《关于做好我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川招考委[2017]20号)和《关于印发的通知》(川招考委[2016]78号)等有关文件的精神,为做好我省2017年普通高校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填报志愿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填报志愿政策办法

1.参加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及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办法执行的院校(专业)和省外单独组织专业考试的“985工程”及“211工程”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单独考试,专业成绩合格且省级专业统考成绩达到省定同类专业校考资格线、文化成绩达到我省或所报学校相关要求的考生,可以填报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志愿。

2.参加其他单独组织专业考试的院校的专业校考,专业成绩合格且省级专业统考成绩达到省定同类专业校考资格线、文化成绩达到我省相关要求的考生,可以填报艺术类本科第二批志愿。

3.参加四川省艺术类专业统考且专业、文化成绩达到省定本科分数线的考生,可填报省内学校和认定我省专业统考成绩的省外学校(以下简称认定成绩学校)的艺术类本科第一批、专科批次学校及专业志愿;艺术专业或文化成绩只达到省定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只能填报省内和认定成绩学校的艺术类专科批次学校及专业志愿。

4.体育类考生按专业的本、专科层次分别填报本科、专科批次志愿。体育专业统考成绩及文化成绩达到省定本科分数线的考生,可填报省内外学校的体育类本科、专科批次学校及专业志愿;体育专业统考成绩或文化成绩只达到省定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只能填报省内外学校的体育类专科批次学校及专业志愿。

5.报考艺术和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可以兼报民航、空军招飞和除本科提前批以外的同科类其他普通高校。兼报民航、空军招飞时,招飞志愿优先于艺术和体育类专业志愿(体育单招除外)。

6.参加普通高考的艺术考生依据普通高校艺术类本科和专科层次招生计划填报志愿;参加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考试的艺术考生依据普通高校艺术类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计划填报志愿。两类考生志愿不能交叉填报。

7.艺体类省属院校免费师范生(音乐类招收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美术与设计类招收美术学、美术教育专业,体育类招收体育教育专业)第一志愿投档时,在招生学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省教育考试院根据考生志愿和投档成绩,结合分市州招生计划,按规定的投档比例,从高分到低分向学校投放分市州实施范围县的合格考生档案,供学校审录。若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则在全省考生中根据考生填报的第二志愿或征集志愿,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从高分到低分分别向学校投档,供学校审录。

8.艺术、体育类专业本、专科各批次和免费师范生本、专科录取中未完成的计划,将向同批线上未录取考生公开进行征集志愿。考生在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征集志愿时间内未填报征集志愿的,则视为自动放弃。

二、关于投档方式

我省对省内学校和认定成绩学校艺术类本、专科招生按“多类兼报,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体育类本、专科按“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供学校审录。

单独举行专业考试的学校,采取“根据志愿,全部投档”的办法。其中,对于填报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及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办法执行的院校(专业)志愿的考生,只要校考成绩合格,且其省级专业统考成绩达到省定同类专业校考资格线,则全部投档,供学校审录;对于填报以上学校之外的单独举行专业考试的学校志愿的考生,除校考成绩合格,省级专业统考成绩达到省定同类专业校考资格线外,其文考成绩还需达到我省同类专业同批次招生录取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

三、今年指导考生填报艺体志愿的几个注意事项

1.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内设1个学校志愿,学校志愿内设置1个专业志愿和愿否专业调配选项。

2.艺术本科第一批内设9个平行的学校志愿(按从前到后的自然顺序为a、B、C、D、e、F、G、H、i),每个学校志愿内只能填报同一类别的专业,其中音乐表演类只能填报1个专业志愿,其余类别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以及愿否专业调配选项。

⒊艺术类本科第二批内设1个学校志愿,学校志愿内设置1个专业志愿和愿否专业调配选项。

⒋艺术类专科专业招生录取为一个批次,内设9个平行的学校志愿(按从前到后的自然顺序为a、B、C、D、e、F、G、H、i),每个学校志愿内只能填报同一类别的专业,其中音乐表演类只能填报1个专业志愿,其余类别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以及愿否专业调配选项。

⒌体育类本科专业招生录取为一个批次,内设9个平行的学校志愿(按从前到后的自然顺序为a、B、C、D、e、F、G、H、i),每个学校志愿内设6个专业志愿以及愿否专业调配选项。

⒍体育类专科专业招生录取为一个批次,内设9个平行的学校志愿(按从前到后的自然顺序为a、B、C、D、e、F、G、H、i),每个学校志愿内设6个专业志愿以及愿否专业调配选项。

⒎艺体类省属院校免费师范生的本、专科分别设置2个顺序志愿。其中第一志愿设置1个学校志愿,学校志愿内设置1个专业志愿(市州);第二志愿设置4个平行的学校志愿,学校志愿内设置6个平行的专业志愿(市州)。省属院校免费师范生的第一志愿仅限本市州实施范围县合格生源填报,考生填报非本市州志愿无效;第二志愿和征集志愿全省所有考生均可填报。艺体类省属院校免费师范生的录取,原则上安排在同层次相应批次前进行。

⒏艺术、体育类专业统考各类专业成绩分段统计表在“sceea.cn”上向社会公告,可作为考生选报志愿的参考。

⒐今年在我省招收艺术、体育类专业的学校、专业、招生代号,招生层次、专业类别、投档模式、计划数等信息公布均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印发的“《招生考试报》招生计划合订本”为。

⒑对省内学校和认定成绩学校,除音乐类中的音乐表演类专业外,其余类别均以学校为单位按专业大类(编导类区分文理科)划线投档。各地在指导填报志愿时,除引导考生查阅“招生计划合订本”、学校《招生章程》或《招生简章》,了解各学校对专业、文化、身高、体检、单科、性别以及文理科类等方面的要求外,还应特别提醒考生注意各学校的投档模式及录取规则,根据自己优势选报学校及专业志愿,避免误填。

⒒填报志愿时,若有考生因报考学校及专业代号不能在“招生计划合订本”中查到,请各县(区)招考办进行认真复核后速与各市州招考办联系询问,市州招考办应及时与省教育考试院联系,待得到确认后再行指导考生填报。

四、志愿填报时间安排及要求

⒈艺术体育类考生在我省公布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录取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后填报艺术体育类专业志愿。

填报志愿时间安排在通知高考成绩且公布各类专业招生录取文化成绩控制分数线后、6月28日17∶00前进行。

⒉对每个批次未完成计划采取公开征集符合条件未录取考生志愿的办法。征集志愿的办法及要求将在录取期间公布,请考生及时关注。已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征集志愿;填报征集志愿时尚未录取、但在征集志愿投档时已确定录取的考生,其征集志愿无效。

⒊针对今年艺体类专业招生录取改革力度大的实际情况,各级招考办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根据本通知的精神制定相应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加强对填报志愿的指导,切实保障艺体志愿填报工作圆满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