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优选34篇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优选34篇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优选34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7:04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一篇

县残联工作调研总结

篇1:关于我县残疾人保障工作的调研报告残疾人是我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关爱、扶助、保障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科学合理地构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对于贯彻落实“xxxx”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我县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县共有残疾人万名,占全县总人口的,涉及全县五分之一的家庭。近年来,我县残疾人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残联协调、部门合力、社会参与的全方位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格局。主要表现在:

(一)残疾人组织建设不断完善。我县残联成立于1991年,现已建有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县康复服务指导站和用品用具供应站3个下属单位。同时,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全县24个乡镇、6个社区以及残疾人较多的村都配备和选聘了专兼职残联干部,较好构建了县级残联“四位一体”、乡镇残联“三位一体”的组织框架,为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证。

(二)残疾人康复事业取得进步。近年来,我县残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事业,先后开展了“助听工程”、“盲人复明工程”等各项活动,共投入资金60余万元,为632名白内障患者施行了复明手术,为32名智残儿童进行康复训练,为260名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为30名聋人免费安装助听器,为264名下肢残疾人捐赠轮椅,为251名盲人捐赠盲杖,为27名低视力者配上助视器;为4649名残疾人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支付保险费53316元。同时,还成立了县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县慈爱医院),残疾人康复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残疾人教育工作效果明显。“十五”期间,我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从70%提升到97%。开办各类残疾人技术培训班13期,培训残疾人598名,

使部分残疾人掌握了种植、养殖、修理、电脑、缝纫及盲人保健按摩等技术,为残疾人拓展就业门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残疾人就业工作稳步推进。我县认真贯彻执行《残疾人保障法》,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的通知》、《xx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办法》等文件,使我县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得到较好落实。近五年来,全县共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近1000万元。同时,落实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96名,按比例分散安置残疾人就业369名,异地安置残疾人就业86名,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44名。(五)残疾人扶贫工作措施有力。近年来,县政府将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全县扶贫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对残疾人采取特别的扶助,先后开展残疾人“脱贫工程”、“小康(致富)工程”和“万户安居工程”等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据统计,96名残疾人得到小额贷款,6个残疾人扶贫基地得到700万元康复扶贫贷款,81户贫困残疾人得到修建住房补贴,320名贫困残疾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全县社会各界共与1085名贫困残疾人帮扶结对。

(六)残疾人维权工作扎实有效。XX年5月,在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县残联与县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创办了县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站以来,共为残疾人承办法律援助案件145件,为残疾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0余万元,较好地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二、我县残疾人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虽然近年来我县残疾人保障工作确实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总体来说,残疾人经济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上的脆弱性,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困难:

(一)残疾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再就业压力依然存在。一是广大农村残疾人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大多缺乏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就业机会少,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二是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困难大。据了解,全县分散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仅369人,远远达不到规定的比例。三是企业改

组、改制、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中残疾人首当其冲,下岗残疾人越来越多,残疾人再就业压力增大。四是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机构相对缺乏,不能满足为残疾人开展就业服务的实际需要。

(二)残疾人社会救助和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救助范围不够宽。目前,我县对残疾人的救助和保障主要以低保划线(农村家庭月人均收入150元以下,城镇家庭月人均收入248元以下)。这种以低保划线的做法,使得一些处在低保标准边缘的残疾人很少获得有效的救助。二是救助金额偏低。现行的低保救助标准,农村低保对象每月不得低于50元,城镇低保对象每月不得低于90元,只能解决吃饭问题,但对于残疾人来说,与健全人相比,除了日常基本开支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开支,如康复医疗等。三是救助机构承担的职能不够完善。目前,突出的是乡镇残联机构配置与日益增多的残联工作业务不相适应。

(三)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目前我县许多建筑物以及公共场所没有设计、安装、建设无障碍设施,如一些重要的建筑物根本没坡道,电梯上没有残疾人专用按钮;还有不少公厕没有设置残疾人专用位置等。二是现有的无障碍设施没有得到很好地管理,如有的盲道成为停车和存放自行车场地,甚至被破坏;有的坡道变成了自行车或摩托车道;有的无障碍设施被摊位侵占;有的建筑物无障碍设施另作它用等,导致这些无障碍设施无法发挥应有作用,形同虚设。三是在一些重要新闻节目,如《xx新闻》没有开通“双语节目”,从而使部分残疾人即使想了解xx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也只能是“充耳不闻”。

三、加强我县残疾人保障工作的对策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二篇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调研报告

[摘要]: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重要措施。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和谐形象。本文以关注残疾人,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为视角,通过对残疾人的访谈以及现场考察等方式,对本地区的残疾人公共设施的配备以及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综合阐述了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实施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现状问题建议

一、前言

所谓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居住区等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包括物质环境、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物质环境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应方便残疾人使用和通行。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公共传播媒介应使有听力、语言、和视力障碍的人能够获得信息,进行交流。

无障碍设施是完善现代化城市功能的需要,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所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理念,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三篇

残疾人事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xxx召开、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展开及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新形势下,为适应新时期环境的变化,抓住机遇,使我县的残疾人事业有新的突破,寻找与发现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构建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残疾人发展机制。近期我县组织人员进行了残疾人生活就业情况调查摸底,以新形势下xx县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与残联救助工程为实践载体,梳理出了“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并根据“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及残疾人事业主体活动的逻辑总结出“三个抓好”、“两个加大力度”和“一个结合”。为今后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一、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

(一)xx县残疾人基本情况。我县各类持证残疾人1794人,平均每5户中就有一个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其中视力残疾321人,占我县残疾人总数18%;听力残疾160人,占9%;言语残疾71人,占4%;智力残疾102人,占6%;肢体残疾1076人,占60%;精神残疾55人,占3%。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能力,属一级重度残疾人占全部残疾人的20%;丧失大部分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属二级残疾的占26%;有一定劳动能力,可以就业的,属三、四级或聋哑残疾的占54%。

今年来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我县加大了残疾人事业的支持力度,开展了“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及相关的一系列残疾人救助工程,“白内障复明”工程让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我县完成手术余例,手术脱盲率100%,脱残率98%,基本实现无障碍县的目标要求;实施“助听工程”免费为名聋儿进行听力检测、耳膜制作、配发数字式助听器;实施“助行工程”,2008年助残日期间,县残联组织将100多辆轮椅、手摇三轮车直接送到贫困残疾人手中;实施“安居工程”,县残联本着“穷中选穷”的原则,确定对14乡镇的3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实施改造;实施“医保工程”,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村残疾人就医难的困境。随着经济的发展,残疾人就业渠道不断拓宽,通过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各单位分散按比例安置就业、鼓励残疾人自谋创业以及残疾人劳务输出等就业渠道,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0%以上。

按照市残联的工作安排,开展了残疾人就业生活状况和0—6岁各类残疾儿童的调查摸底工作。为全面掌握我县残疾人的生活、就业、社会保障情况,扎扎实实的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经过3个月认真细致地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各项数据汇总、分类、存档、分析,为今后开展残疾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人民奔小康的步伐不断加快。由于残疾人自身的原因,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处于劣势,残疾人与正常人的生活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残疾人在康复、就医、生活等方面需要救助人越来越多,标准也越来越高,这与扶残助残的形式单一、救助资金不足之间形成很大矛盾,造成残疾人奔康步伐较慢。2008年3月,xxx、xxx发布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对残疾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目标。中央开展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强调人权、人民的利益,残联的工作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努力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服务,同时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残联工作应该注重实践调研,了解基层残疾人的生活就业情况,分析残疾人需求,发现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寻找新环境、新形势下残疾人事业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xxx精神,努力做好农村残疾人工作,xxx的三民政策应辐射到农村的残疾人群体,并且这个群体应该得到特殊照顾和重视。可以说,新形势下的残疾人工作任重道远。经过调研分析,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问题与不足可以概括为“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

(一)残疾人工作人员扶助意识、理论水平仍然薄弱,需要加强思想学习。残疾人社会工作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作为指导,人道主义理论、以人为本、增能理论、正常化理论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理论,我们应该注重学习与积累,以新形势下xx县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与残联救助工程为实践载体,发展理论抽象思维能力。

(三)残疾人工作人员反思能力仍然很弱,需要提高救助工程中建立长效机制的反思能力。近些年,我县开展了一系列的残疾人救助工程,只有认真反思工程项目的程序、环节、理念支持等才能锻炼出建立工程长效机制的反思能力。而我们的工作人员恰恰缺乏这种思考,工作盲目,思维系统混乱不能很好的为残疾人群体服务。

(四)残疾人服务文体宣传工作仍然不到位,需要加大力度开拓多元化宣传手段。我县开展了很多残疾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时宣传不到位,没有形成较高的知晓率,容易造成一定的误解,项目开始工程及结束阶段宣传不到位,不利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宣传职责不明确,在宣传工作上往往忽视其重要性,且宣传工作比较琐碎,需要耐心与细心。因此责任明确非常重要。

(五)残疾人事业资金仍然不足,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尽管残联征收社会保障金,残联的工作项目多,服务范围广,办公设施及康复设施都需要很多资金,维护残疾人的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开拓多重资金渠道是当前我们的重要任务。资金充足了,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指标才可能更上一个台阶。

(六)农村残疾人生活仍然困难,需要提高基层工作水平。从上述调查表格中,我们发现农村残疾人工作仍然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农村残疾人户数、人数占很大的比例,农村纳入低保的范围明显处于劣势。辖区内残疾人总人数共计1790人,纳入低保残疾人总人数只有900人,还有相当大比例的残疾人没有得到保障。农村与城市享受低保的金额也有很大差距。城市每人每月可得到276元的救助,而农村每人一月只有166元的救助。农村未就业的绝对人数也很大。这些充分表明,当前农村残疾人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需要迫切提高农村残疾人生活质量。

三、打动我县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考

残疾人事业发展包涵三大相互联系的主体:残疾人工作人员、残疾人服务活动及残疾人群体。上面总结的“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也是围绕这三大主体展开的调查思考,从中可以看出,残疾人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思想意识、专业化程度及反思能力;残疾人文体宣传服务、资金投入服务;以及各类残疾人群体生活就业状况都对残疾人事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为此,下面继续围绕这三大主体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有所帮助。六项建议可以根据三大主体分为“三个抓好”、“两个加大力度”和“一个结合”。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四篇

当11岁的北川女孩李月,在轮椅上缓缓给右脚穿上红舞鞋,开始跳那“永不停止的舞步”,很多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残酷的命运让一个酷爱芭蕾的女孩失去了左腿,但她选择了坚强,选择了在全世界面前重新起舞。

坐在轮椅上的侯斌,抓住那条长长的绳索,努力向上攀升,点燃北京_年残奥会的主火炬,这一幕同样感动了世界。

健全人或许很难真切体会到,失去一条腿、失去从此站起来的能力,对当时只是一个9岁的孩子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打击,但我们看到他终于从残疾少年成长为残奥冠军,并在点燃主火炬的过程中向全世界展现了动人风采。人生有坦途,也有坎坷。春风得意或许引人艳羡,但生命的硬度与尊严却往往体现在人生遭遇挫折的当口。李月、侯斌们直面命运的残酷挑战,在努力抗争中重新获得人生飞翔的翅膀。他们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强者姿态,带给我们的不仅有感动,更有深深的启迪:灾难可以摧残肢体,但摧不毁生命的意志、尊严;挫折或许可以让人一时失意,但却永远无法阻挡坚定的追梦者奋勇向前的脚步。

北京_年残奥会开幕式让我们记住了李月、侯斌等原本并不熟悉的名字,而我们更该记住的还有他们在人生逆境中所展现出的顽强不屈和永不放弃。记住李月、侯斌,记住这些名字背后的感人故事,我们会真切地理解“超越、融合、共享”的丰富内涵,我们更会从中收获坚韧不拔、携手共进的精神动力。

她原本是一位学芭蕾的孩子,在四川地震中失去了左腿,承受着巨大的内心苦难。然而,她一刻也未放弃自己对芭蕾的追求,一刻也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所有圆圈队形中的演员表现芭蕾舞演员的舞蹈。群舞的动作交替起伏,圆

圈队形呈现向外扩展的趋向。演出的“主角”叫李月,是一位芭蕾舞学生。在四川汶川地震灾害中,她失去了左腿。然而,她心中永远不灭的是芭蕾的梦。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五篇

21世纪的我们生活在无比幸福的家庭里,而当我们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时,你是否知道,在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人享受不了生活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热情。他们就是——残疾人。

残疾人在人们的眼里是很低贱的。人们见到残疾人,不但不帮助他们,反而对他们指指点点,拿他们取乐。你可知道这一些微不足道的动作,对他们的心灵上、尊严上有多大的伤害吗?残疾人也是人啊!要不是种种原因,他们现在能这样?我们应该抛弃对残疾人们的歧视,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因为残疾人并不是废物,他们对社会有着很大的奉献与提醒。每当我们看到电视上播放残疾人运动会时,都不禁地为他们担心,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真让我提心掉胆。要知道他们和正常人相比,残疾人饱受生活的艰辛,他们更需要关心和帮助!一个人的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的富强,为人民的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这种种都说明残疾人并不比我们弱。

海伦凯勒说过:“世界上最美的事物,不一定能用眼睛看到或用手摸到,他们是必须用心灵去体会的。”

最近,我看见盲人、瞎子、瘸子……等残疾人都想跑过去帮一把。给残疾人多一点爱护,多一点关心。只要有生命的存在,他们的人生就有希望,只有这样,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正如电视上所说的那样:“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社会文明才能前进一大步。”

大家一定知道:1992年10月14日,联合国第47届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2月3日为“国际残疾人日”,“国际残疾人日”的确立,说明在世界范围内,残疾人事业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开始形成一个共识,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的事业,是一项崇高而又光荣的事业,是人类进步和正义的事业。

作为我们学生,作为炎黄子孙,作为和谐社会的一员,我们理应学会关爱他人,更应时刻给予有需要帮助的人关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要我们学会处处关心别人,当你有困难时,就会有人帮助你。我真心希望人间充满关爱!我真心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真心平等待人,我真心希望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更真心希望我们学校能成为爱心大家园。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六篇

市残联调研工作提纲

一、调研的方式

市残联以分管理事长为组长、业务科室为成员的调研工作专班,结合各自分管的工作业务,深入基层,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县(市、区)残联也要结合自己的本地情况和残疾人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力量,选好议题,开展不同类型的典型进行调查,形成有一定分量的调研报告。

二、调研内容

一)扶助贫困残疾人(教育就业科)

1、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如何开展残疾人工作。

2、在整村推进中如何加强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

3、如何构建农村扶助贫困残疾人的长效机制。

4、如何对农村重残、一户多残实施社会救助。

5、康复扶贫贷款落实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基层组织建设(组织宣传科)

1、乡镇机构配套改革后,乡镇残联组织建设、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到位情况。

2、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如何发挥作用,如何进一步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3、残疾人专门协会工作的现状和建议。

(三)残疾人教育(教育就业科)

1、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分析。

2、特殊教育资源的调整。

3、残疾人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的有效方法。

(四)残疾人就业(教育就业科)

1、贯彻《湖北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办法》情况(主要经验,好的做法,有什么问题和困难)。

2、残疾人就业的基本情况(城乡残疾人数、比例、城镇就业年龄段有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的人数、总的就业人数、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和个体从业的比例等)及对策。

3、社会福利企业退税及退税后给残疾职工的生活、工作条件改善情况。

4、自强创业的典型。

5、残疾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五)残疾人康复(康复科)

1、根据《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拟定我省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给农村残疾人带来哪些方面的利益,还存在什么问题,将残疾人康复项目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结合有哪些作法和建议。

3、重点康复与社区康复相结合有哪些好的作法和建议。

(六)残疾人维权(组织宣传科)

1、贯彻《湖北省残疾人优惠待遇规定》情况。

2、对修改省政府145号令有什么建议和要求。

3、对修改《残疾人保障法》有什么建议和要求。

4、残疾人机动车营运情况。在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上有哪些好的作法,对营运有哪些建议。

三、调研的时间、要求

1、为把调研工作与平时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做到调研与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在平时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要注意资料的收集,掌握第一手材料。

2、调研时,要注意上下联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力求观点正确、事实准确、数据确凿。

3、为保证调研活动的正常开展,确保调研质量,相对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调研调查。上半年定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下半年定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两个时间段。

4、各地在开展调研工作中,深入分析、认真研究、务求实效,为残疾人办好事、解难事,努力做好调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并将调研文章于2006年11月上旬上报市残联。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七篇

xx镇残疾人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大部分群众分享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成果。与此同时,社会应当看到,残疾人由于生理缺陷、心理障碍、社会眼光等因素影响,在日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虽然整体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也有了更多的保障,但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镇残疾人事业健康有序发展,镇残联于4月至5月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残疾人基本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进行了调研。

一、残疾人的基本情况xx镇,位于xx县西南端,毗邻xxx,距县城37公里,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6村1居委,48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人。

目前,我镇共有持证各类残疾人677人,占总人口数的

,。其中一二级残疾306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视力残疾112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听力残疾21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言语残疾人3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智力残疾人68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肢体残疾370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精神残疾37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综合残66人,占我镇残疾人总数。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八篇

一、残疾人现状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又困难的群体,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5%其中:视力残疾人87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肢体残疾人877万,古残疾人总数的;智力残疾人1182,占残疾人总数的;精神残疾人225万,占残疾人总数的;多重残疾人782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3%。

二、调查意义

我国目前有残疾人6000多万,关联到大约2亿家庭人口。残疾人是最需要关心、扶持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我通过参加“关注身边的残疾人”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到了我家乡关于残疾人的情况。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关注残疾人的重要意义,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关爱残疾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三、调查方式

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式:文献调研(资料查阅)、实地调研(走村入户)、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四、东营市关于残疾人的有关政策

1.东营市残联出台的关于残疾人的政策:

20xx年11月25日,东营市以东政办发〔20xx〕76号文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详细规划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目标、内容、推进方略,正式公布有关领导机构人员名单,为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政策保障。

利用5-8年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确保残疾人享受普惠政策,着力加强特惠保障力度。通过健全残疾人专项救济金制度、实施“残疾群众温馨安居工程”“扶残助学工程”逐步健全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通过政府补贴,扩大保障范围等改善残疾人社会保险状况;通过免费提供辅助器具、抢救性康复服务,补助托管安养费用,改善孤残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等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

据了解,20xx年东营市在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活动中,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资金亿元,残疾人得实惠亿元,人均得实惠4650元,发放调查问卷1万份,残疾人满意率在98%以上。在推进信息交流和公共交通无障碍建设上,配备了无障碍公交车,方便了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日常出行。并购置了电视数字手语翻译机,已在东营新闻联播中试运行。对516户中心城区家庭和650名农村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安装了无障碍扶手、语音门铃和闪光门铃。注册成立了东营市阳光导盲犬培育中心,培育幼犬18只。20xx年12月初,东营通过“十一五”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国家验收。20xx年,东营开展“你行,我行———爱心不找零”活动,在东营出租车、公交车、商场等共设立爱心捐款箱1617个,募集助残资金10万余元。各级残联为考入高校的残疾学生报销80%的学费。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市聋儿语训学校实现了全免费就读。

2.东营市出台的关于残疾人的就业政策

东营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根据《山东省实施〈xxx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和《山东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20xx年,东营将继续实施“百千万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新建残疾人扶贫基地10处以上,发展庭院经济50户,扶持个体从业30名,培训残疾人3000人以上。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一定数量的优秀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到市直机关党政事业单位工作。并且年内计划救助残疾人8000名以上,做好残疾人托养“阳光家园计划”项目,鼓励社会力量创办残疾人托养机构。并建立完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求助政策,确保不因贫、因残失学、缀学,力争将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打造成“山东省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定点学校”。

3.东营市“助残日”开展的活动

五、具体案例

20xx年7月28号,我们社会实践小队来到了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刘星昌老人的家中。带着几分胆怯与同情我们推开了刘大爷家的门,刘大爷带着几分疑惑招呼我们坐下,我们说清来历之后老人热情的招呼我们并与我们小队成员聊起来。刘星昌老人今年64岁,是利津街道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全家人住在土胚房里,仅仅享有农村合作医疗这一项医疗保障。五年前他患了严重的脑血栓致使半身瘫痪,经过疗养下肢虽有所好转但走路时仍然一瘸一拐的,如果不拄拐杖根本无法正常行走。因为经济原因刘大爷耽误治疗以致左手臂瘫痪。

刘星昌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残疾人,但他更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老人并不因为身体的残缺而垂头丧气,愁眉苦脸,也并不因身体的残缺而自卑。他坦然面对生活,从容面对命运带给他的一切。从刘大爷的身上我体会到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像刘大爷一样的平凡人,身体残缺的刘大爷在平凡的生活中乐观的生活,坚强的面对挫折。从这位老人身上我们学到的是一种人生哲学。

六、实践报告总结

在调查过程中,我的心灵无时不在受着震撼。虽然残疾让他们失去了自由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对幸福的渴望让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残疾人是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虽然党和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法规来维护残疾人的利益,但我们每个人要给与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中有着诸多的困难,希望全社会都能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多一点尊重,少一点偏见,全社会每个人都能伸出自己关爱的手,奉献自己的爱心用我们真挚的心来抚慰残疾留给他们的伤痕,让生活多一点奉献多一点爱,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充满更多爱和关怀。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九篇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的州政府哈副州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88县残疾人工作做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88县共辖9镇8乡,总面积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万人,残疾人万人,其中:肢残疾4964人,视力残疾1514人,听力、言语残疾2552人,智力残疾1042人,精神残疾289人。全县共有重度残疾人954人,其中肢体残疾356人,智力残疾100人,听力残疾201人,视力残疾198人,言语残疾53人,精神残疾46人,他们中84%的人没有劳动能力,70%的人没有自理能力,靠亲属和家属供养占80%,靠社会救助和国家低保救济20%,享受城镇低保的占14%。88县是一个残疾人比例高、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残疾人事业,把残疾人工作由过去的一般性慈善、福利事业,提高到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将残疾人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综合协调,狠抓基础工作。2004年建成2500平方米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现已开展残疾人康复、培训、就业、盲人按摩和用品用具供应等服务项目,积极创造有利于提高残疾人自身素质和改善生活状况的环境。通过努力,我县2002年获00工作目标考核第二名,2003年获自治区残疾人康复先进县、00工作目标考核第一名。残疾人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残疾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得到维护,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观。

二、残疾人工作所采取的措施

(一)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力度,努力改善残疾人就业状况。一是切实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领导。每年政府专门召开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协调会议,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缴工作力度。二是强化残疾人就业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档案,对各乡镇、单位残疾人就业现状进行摸底调查,随时掌握全县残疾人就业情况。三是抓好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采取集中、依托社会机构和“科技之冬”等三种方式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能力。近年来,我县共培训残疾人635人,其中通过科技之冬培训496人,依托社会机构培训118人,集中培训21人;安排残疾人就业106名,其中个体就业54人,集体就业13人,按比例就业39人;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19万元,通过培训和就业有效改善了残疾人就业状况。

(二)大力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增强残疾人社会适应能力。争取自治区白内障复明手术定点医院和低视力康复门诊设在88县人民医院,极大的方便了我县白内障和低视力患者。同时建起县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盲人按摩、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康复中心和马王庙社区康复站,使385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其中:309名白内障患者通过手术重见光明,35名低视力配上助视器,7名聋人配上助听器,34名肢残人、聋儿、脑瘫儿、智残儿得到训练和服务,为残疾人提供轮椅209辆,安装假肢29例,拐杖、盲杖287件,康复补助共计万元。通过康复治疗和训练使一部分残疾人改善了功能,增强了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狠抓残疾人扶贫工作,改善残疾人生活现状。一是县、乡都将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政府扶贫计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二是发动全社会力量为残疾人献爱心。县、乡、村各级单位、领导职工和贫困残疾人结对子包扶,助残志愿者纷纷为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三年来,全县共为残疾人协调贷款34万元、赠送物资万元,为123户残疾人提供生产技术指导,修建、维修房屋420平方米。三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62户贫困残疾人发放13万元有偿扶持资金,为125户残疾人提供6万元的定期补助和困难救济。四是落实优惠政策。为残疾人减免义务工54万多元,减免各种税费19万元、学杂费万元、治安费和卫生费1万多元。五是将贫困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范围。近三年,全县共有286名城镇特困残疾人先后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累计发放保障金万元,有29名孤寡残疾人纳入五保供养范围,有580人得到民政部门临时救济,18人得到定期救济,累计发放救济金达25万元。各项扶贫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残疾人贫困户的生活现况。

(四)营造扶残助残、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氛围,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一是以“助残日”和“国际残疾人日”等节日为契机,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宣传活动。近年来,残联与广播电视局联合摄制播放了《身残志坚、走出自己的天地》、《真情回报社会》、《关爱》等专题片,开辟了《残疾人保障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老年性白内障防治知识等专题讲座栏目。加强外宣工作,三年累计在各大媒体刊稿136篇,其中州级以上刊稿32篇;走访慰问残疾人726户,发放慰问物资折合人民币万元。二是举办了两届残疾人运动会,有71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包括轮椅、中国象棋、套圈、飞镖四个项目的比赛;筛选12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002002年的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获0010金、3银、2铜,羽毛球团体总分第一名、乒乓球团体总分第二名、田径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组织4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自治区第三届运动会,获自治区1金、2银、3铜的好成绩;2004年举办了88县首届残疾人工艺美术作品展,展出了46名残疾人的88件精选作品,这些展品包括石材、雕塑、刺绣、编制、剪纸和书法等;组织2名残疾人参加00首届残疾人文艺汇演,分别取得声乐、器乐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5月,我县还举办了88县首届残疾人卡拉oK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残疾人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得到了充分展示。

(五)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努力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一是全面启动农牧区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根据区州农牧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我县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对残疾人危房改造提出总体要求。制定任务目标为每年完成30户残疾人危房改造,5年完成100—150户危房改造;改造标准为每户5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并符合国家安居防震工程要求。2005年我县安排了10个乡镇的28户残疾人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州财政、残联投资万元,县财政、残联出资10万元,平均每户补助8000元。工程5月8日动工,目前已有17户竣工,11户正在修建中,预计9月中旬全部完工。二是积极启动农牧区残疾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根据自治区、自治州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管理办法的精神,我县于今年5月召开动员会,成立领导机构,制定88县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草案)。实施办法规定了参加合作医疗的对象及权利义务、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医疗卫生服务及费用补偿等,自治区、00、县财政给每人每年补助20元,农牧民个人每人每年交纳30元;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被纳入试点范围,并规定乡镇的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困难户个人交纳部分由民政部门、残联负责协调解决。目前试点时间待自治区批准,工作尚在准备之中。

(六)加强残疾人教育工作,进一步优化残疾人教育环境。一是县人民政府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管理之中,特殊照顾,同步实施,使有接受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率达到90%以上,轻度弱智、弱视和肢体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75%。二是大力实施“春雨行动”扶残助学和“彩票公益金助学”工程,有32名残疾学生每人每年可得到300元的救助,给予8名大中专及特教学校的残疾学生共1万元资助,帮助指导15名残疾考生填报中、高考志愿,努力为残疾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以改善残疾人接受教育的环境。

(七)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县、乡人民政府相继出台残疾人优惠政策,成立了88县法律援助中心,已为32名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减免费用万元,帮助残疾人追回案款4万元,并与司法部门联合组织300多名残疾人参加了《残疾人保障法》知识问答,同时组队参加了州残联举办的《残疾人保障法》知识竞赛,获得二等奖。近年来,全县共接待残疾人来信来访825人,帮助解决就业、就学,婚姻、生活等方面问题45件,办理残疾人证731本。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残疾人就业难度大,困难多,就业形式日趋严峻,加之我县财政困难,行政事业单位的残疾人保障金收取有难度。

(二)我县重度残疾人口多,群体大,生活极度贫困,只靠零星救济、帮助已无法维持生活。建议上级部门出台有关政策,将农村重度残疾人纳入五保供养范围,每年提供1200元的生活补助;并将农村重度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按月、按标准发放生活补贴。

(三)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残疾人享受的优惠政策项目单一,数额很小。建议重新制定符合现状统一的残疾人优惠政策,为残疾人提供扶助。

(四)残疾人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就医困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建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中,将残疾人个人交纳部分按残疾等级由县财政、残联、民政共同分担。

(五)部分没有劳动力、没有收入的特困残疾人按先行的危房改造补贴政策无法进行危房改造。建议州财政、残联继续加大对东三县扶持力度,增大对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特困户危房改造投资比例。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十篇

根据政协常委会20xx年重点工作计划,近期我会组织部分委员深入县残联、部分乡镇、村、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单位和服务场所,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讨论、实地查看、走访贫困残疾人家庭等方式对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

全县现有各类残疾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其中农村残疾人万人,约占85%,城镇残疾人万人,约占15%。在各类残疾人中视力残疾4085人,占;听力残疾6641人,占;言语残疾421人,占;智力残疾1836人,占;肢体残疾7990人,占;精神残疾2034人,占;多重残疾4480人,占。目前残疾人办证11827人,办证率为43%。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解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切入点,大力实施“助医”、“助困”、“助业”、“助学”、“托养”等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不断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等工作,使广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2、残疾人生活质量不断提高。20xx年以来共为227名城镇重度残疾人代缴医疗保险金万元,对符合条件的4711名重度残疾人发放了生活补贴万元;对872名农村残疾人、207名城镇残疾人纳入低保,发放保障金万元,代缴残疾人养老保险万元;对3458名无生活自理能力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了“阳光家园计划”居家托养资助,累计为6091人次发放补贴资金万元;在危房改造项目中,有2077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得到改造,共补贴资金3988万元。在整村推进项目集雨窖、日光节能温室建设中,有8000户残疾人家庭收益;为25户住房困难的城镇残疾人家庭分配到了廉租房,为54户人均不足12平方米的残疾人住房困难家庭累计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50余万元。

3、残疾人康复和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20xx年以来,县残联通过积极争取项目已为79名肢体残疾儿童、30名智残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320余例;为万人(次)残疾人配赠轮椅车3659辆、拐杖3254付、助听器1309个、助视器453付、坐便椅698件;给86名缺肢残疾人安装了假肢。累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23万元;为54户创业残疾户落实贴息贷款120万元,县财政支付贴息6万元;39名盲人通过省残联盲人按摩中心培训在省内外就业,52名残疾人专职委员纳入公益性岗位就业,600多名残疾人通过在县内个体从业、集中和分散就业等形式实现就业。

4、残疾人教育工作持续发展。认真落实适龄残疾儿童享受教育的优惠政策,全县适龄残疾儿童622名,入学531名,入学率达85%;投资590万元的民和县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已招生开课,现有聋哑学生9名;为13户残疾人助学户发放助学金6万元;每年将5至6名6周岁以下聋儿免费送到省地语训中心学习。

5、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近年来,在海东地区首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县参加的17名残疾人获得了6枚金牌、1枚银牌、5枚铜牌和团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残疾人演员还参加了“残疾人文化周”暨“和谐社区建设”活动文艺演出和“特奥日”暨“残疾人健身周”、全国“肢残人活动日”等活动。举办了残疾人篮球、足球等文化体育娱乐活动,80名老年残疾人参加了打门球、地掷球、打太极拳(剑)、扭秧歌、跳健身舞等社区群众文体组织。特别是现实生活中,广大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参与社会实践,不仅实现了自食其力,而且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全县各行各业中都有残疾人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仅教育系统有91名残疾教师,还涌现了创办盲人按摩诊所达选云、通过电子商务把青海特产销往全国各地的残疾人陈香英,为残疾人工作默默奉献几十年的代表秦永顺等先进典型。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县在扶残助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残疾人家庭生活普遍贫困,全县残疾人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与健全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1、致残因素较多,救助压力不断增大。现阶段我县致残因素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由遗传、近亲结婚、早育或高龄孕育、营养不足及环境有害因素所致的先天残疾的人数较大。同时医源性残疾致听力残疾、胎儿娩出时损伤脑部造成致运动障碍、智力障碍等残疾;交通事故、工伤等各种意外事故和各种疾病而致的残疾的数量逐年增加。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目前精神病人的数量增长幅度较大。繁杂的致残因素难以消除,使残疾人口总量难以控制,使救助投入远远满足不了救助需求,残疾人救助任重道远。

2、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一是残疾人就业的多样化安置工作推进艰难。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残疾人大多没有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劳动技能差,无法真正实现稳定就业。尤其受社会就业难的大环境影响,残疾人就业更是难上加难。二是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难。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就业条例》规定征收的政府性基金,部分企业既不安排残疾人就业,又少缴甚至不缴保障金。三是惩处机制不健全。缺乏对歧视残疾人,随意辞退残疾员工、不缴纳就业保障金行为惩处的强硬手段,严重滞缓了残疾人事业的良性发展步伐。四是社会救援渠道狭窄。由于我县还未成立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机构,无法开展相应的社会募捐工作。五是保障水平低。由于受国家政策和地方财力的双重制约,目前我县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窄,尤其是我县农村残疾人户数、人数占很大的比例,尚不能做到应保尽保。如20xx年全县低保家庭残疾人1660人,20xx年实行重度残疾人补贴制度后残疾人纳入低保的人数减少了800人。

3、残疾人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一是我县残疾人数量大,加上老年性偏瘫等残疾人日益增加,辅助器具需求量较大。按照省残联残疾人用品用具全覆盖项目要求,需县财政配套50%、约76万元的项目配套资金;省上下达的“社区残疾人之家”、“阳光家园”等扶残助残项目配套资金落实不了,项目落实困难。二是乡镇残联、村残协经费和专职委员工资兑现难。按照省财政厅、民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青残联会发[20xx]114号)文件规定,乡镇残联、村残协经费和专职委员工资共需资金万元,但县财政每年只下达20万元,经费缺额万元。三是因残疾人康复社区建设工作尚在起步阶段,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仅仅只局限于被动地落实国家及省、地正常安排的涉残项目。四是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编制紧缺,还远不能满足“三残”儿童教育需要。五是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志愿者服务等工作还需加强。

三、促进我县残疾人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县委、县政府应以解决残疾人基本需求和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为重点,采取措施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努力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二是应将各残工委成员单位、各有关部门履行扶残助残职责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通过建立考核约束机制,促进残疾人事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健康稳步推进。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扶残助残先进典型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成功事迹,鼓励残疾人树立信心,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实现人生价值。倡导助残为荣的社会公德,把开展扶弱助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体系,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舆论环境。四是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贯彻《xxx残疾人保障法》,依法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全面落实扶残助残各项政策,特别是对保障、改善、支持残疾人生产、生活、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有关政策要予以倾斜安排,确保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委、老年人协会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优势,支持残疾人工作,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要选调一批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干部在维权、解困、技能培训、多途径就业及日常生活中为残疾人搞好服务,以促进全县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五是在今后县乡换届选举中,对有一定文化程度和政治素养的残疾人按一定比例推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残疾人参政议政搭建平台。

(二)建立残疾预防体系,从源头上减少出生缺陷。县卫生及人口计生部门要加强对各类人群的健康教育,深入开展优生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以及医务卫生人员的优生意识,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增强优生意识。做好婚检孕检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出生缺陷。进行婚前检查,禁止近亲结婚,防止遗传性痴呆和其他残疾的发生,确保优生优育;开展产前诊断,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制度,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实现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及时矫正先天性残疾;提高医护工作质量和医疗水平,加强药物研究,减少药物副作用,减少医源性残疾的发生;对不应、不宜、应延期婚育的对象,应加强教育和指导。相关部门要加强劳动保护、交通安全等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环境污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努力减少各类致残事故的发生。

(三)建立稳定的残疾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县残联应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千方百计为残疾人服务。建议县财政把残疾人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年增加。乡镇残联、村(社区)残协工作经费、残疾人专职委员工资补贴足额纳入预算,统筹安排;足额落实“社区残疾人之家”、“阳光家园”等项目配套资金;将每年12万元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县残联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要积极与中国残联、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慈善团体为残疾人事业筹集善款,成立民和县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通过社会各界人士开展爱心捐助和社会捐赠活动。

(四)健全残疾人生产生活保障体系。把残疾人普遍纳入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范围,切实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一是推动残疾人扶贫工作。将残疾人扶贫列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扶贫规划,统筹安排。根据残疾人特点,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生产。二是进一步将贫困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社会救济和补贴政策,提高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保障标准,最大限度地保障其基本生活。扩大残疾人家庭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将一、二级以上的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其他残疾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三是帮助更多贫困残疾人实现“居有其所”愿望,尤其在农村危房改造、城市廉租住房建设中应优先照顾贫困残疾人家庭。

(五)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将残疾人康复、医疗、教育、就业、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服务设施纳入到城乡公益性建设项目,加快构建残疾人服务体系。一是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有效整合卫生、医疗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和卫生条件,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社会各界、各医疗单位的支持和帮助,进一步配套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设施设备。加强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和精神病防治、康复救助等康复项目,不断提高康复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残疾人的实际康复需要,早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任务。二是依法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残疾人就业条例》,依法落实残疾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把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工作纳入劳动监察的范围。在鼓励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同时,积极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使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设置多种形式的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公益性岗位,完善残疾人就业保护措施,实现残疾人稳定就业。三是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力度。建议将财政拨款行政事业单位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统一列入部门预算并由县财政局代扣代缴,地税部门要进一步加大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力度,确保应收尽收。四是发展特殊教育,不断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全面推行随班就读;积极争取落实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编制,扩大特教学校招生,充分发挥特教学校在残疾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开展残疾学子“圆梦行动”等公益扶残助学项目,切实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五是切实落实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住建、发改等主管部门在改扩建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居住建筑、居住区时,使无障碍设施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使用;对已建成的道路和建筑物不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的,应制定无障碍设施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要将特殊学校、康复中心、医院等单位公共服务场所和金融、邮政、通讯、商场、车站等公共服务场所列为重点改造单位。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十一篇

关于我县残疾人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残疾人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为更准确地了解残疾人生活状况,让普通民众更加关心爱护残疾人,因此进行一个关于残疾人现状的社会调研报告。我将会在武城县残联的帮助下对武城县的残疾人情况进行调研,大致了解残疾人的普遍状况和个别残疾人家庭的生活状况,根据残疾人的特殊需要,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文体生活、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问题进行调查。呼吁广大民众关注残疾人关爱弱势群体,建设和谐大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残疾人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县残疾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残疾人”的工作理念,认真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扎实推进。组织对全县残疾人生活及就业状况进行调查摸底,普及了残疾人知识,为更好开展残疾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最大限度促进残疾人就业为目的,整合社会资源,挖掘就业岗位,20xx年共推荐5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开展了奖励资助贫困残疾大学生活动,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5名学生进行了资助。大力实施“安居工程”,为22户贫困农村残疾人新建或维修了房屋,残疾人危房改造后均达到当地一般农户住房标准,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二是培养树立典型,对残疾人进行文化知识普及,让残疾人给残疾人做榜样,培养树立典型,残疾人榜样增强大家的信心,让大家积极面对生活。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十二篇

各位领导:

按照xxx州开展残疾人工作调研通知的要求,我代表xxx市人民政府对近三年来我市残疾人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

一、残疾人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人口万,其中残疾人6896人,占总人口的。各类残疾人中,城镇残疾人565人,农村残疾人6331人。残疾人按类分为:视力残疾923人,听力残疾2365人,言语残疾897人,肢体残疾1093人,智力残疾1360人,精神残疾258人。

二、三年来残疾人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xxx市残疾人工作在区、州党委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级残联部门的业务指导下,紧紧围绕我市工作重心,认真履行职责,在残疾人康复、劳动就业、扶贫、教育、文化体育工作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我市残疾人工作走在了全州前列,残疾人事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我市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健全组织机构,为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事业提供保障。

(二)不断加大投入,增加就业,强化培训,促进残疾人扶贫工作的稳步推进

2、严格落实残疾人就业政策,规范残保资金的管理,努力促进残疾人实现充分就业。我市残疾人就业格局以分散按比例就业为主,集中就业和个体就业为辅。在分散按比例就业方面,我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xxx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文件,全面推行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积极督促各单位履行社会义务,执行政令,使就业工作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目前,我市已有1505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通过分散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就业等方式实现了就业。今年,我市还举办了xxx市残疾人岗位对接大会,有32名残疾人与用工单位达成了意向。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力度,严格执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规范残保金的使用范围,使残保金的收缴、管理、使用等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三年来,我市共为56名残疾人提供小额信贷28万元,帮助他们从事个体经营和种养殖业。

3、扎实开展残疾人教育培训、文化体育工作。一是近三年来,我市根据残疾人就业需求特点,组织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共支出培训经费40多万元,累计培训残疾人358名。二是为做好残疾人教育工作,市政府把残疾儿童和少年的义务教育纳入了xxx市义务教育规划,各普通中小学均接受轻度弱智、弱视和肢体残疾学生入学,基本形成了以随班就读和特教学校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格局。目前,我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三是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残疾人文化生活日趋活跃,先后共投入资金7万元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2014年我市残疾人组队参加了自治州首届残疾人运动会,并取得3金3银的佳绩;2014年举行了一期以宣传残疾人事业五年成就展的板报比赛和xxx市优秀残疾人演讲比赛;组队参加了xxx州第二届残疾人保障法知识竞赛和xxx州首届残疾人文艺汇演,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今年,我市又在市影剧院举行了由11名残疾人参加的xxx市残疾人自强、自立能手事迹报告会。通过这些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市残疾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了他们参与社会的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采取多种措施,稳步推进残疾人扶贫工作向前迈进。一是我市已把293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被纳入扶贫解困工程,为所有帮扶户每户提供了1000元的医疗救助卡,并全部由机关事业单位和干部职工进行结对帮扶,具体帮助协调和解决帮扶户的就医、就学、就业和生活方面的困难。二是使102户城市残

疾人家庭享受了低保,农村有33人被纳入五保供养。三是在各种节日期间,各帮扶单位都以不同形式对贫困残疾人进行慰问。三年来共累计发放困难补助和慰问金40余万元。四是工商、税务、城建等部门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按规定减免了相关费用,三年间共为残疾人减免各项税费近40万元。

三、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开展帮扶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664名,其中城区有186名,农村478名。按残疾类别分:肢体残疾225名,精神残疾45名智力残疾101名,听力残疾104名,言语残疾48名,视力残疾141名。绝大多数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基本上依靠社会和家庭供养,大部分家庭生活困难。针对这一实际,我市对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在康复、扶贫等方面的需求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进行帮扶,先后为重度肢体残疾人捐赠轮椅220辆,对部分残疾人进行了康复训练和医疗康复,将293户残疾人家庭纳入了扶贫解困工程。同时,正在努(更多好文章请关注力使所有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四、残疾人危房改造已全面展开,正在稳步实施

一是根据xxx州农牧区残疾人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我市按照抗震安居房的具体标准,制定了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实施方案。二是计划3年内为260户残疾人无房户和危房户新建住房。2014年我市已自筹资金万元,为35户残疾人家庭新建和维修了住房。2014年,我市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在全市六个乡镇全面已铺开,年内将为81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新建住房。截止目前已有54户残疾人家庭住房开始动工,有15户即将动工,4户完工。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补助资金已落实到位万元,其中上级补助万元;市财政15万元;市残联40万元,现已下拨补助资金万元。剩余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将随工程进度及时到位,81户建房任务将顺利完成。

五、农村残疾人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农村费改税后,我市严格按照文件规定为残疾人减免了农牧业税,所有乡镇都为残疾人减免了义务工,为部分特困残疾人减免了水电费。全市每年为残疾人减免各项费用达万余元。

六、农牧区残疾人合作医疗保险试点情况

我市农村医疗试点工作目前正在申报过程中,但在我市给自治区卫生厅关于xxx市申报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承诺函中明确承诺,我市全额资助农村特困户、五保户、革命烈属、革命伤残军人参加农牧区合作医疗个人应承担的资金。

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残疾人的实际生活水平与全市人均生活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残健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还比较明显,特别是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在生活上还存在很大的困难。我们在今后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使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生活质量有进一步提高。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十三篇

***社区残疾人工作的调研报告

残疾人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日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也有了更多的保障,但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社区残疾人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社区残疾人协会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与残联救助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残疾人的基本情况

***社区,位于哈尔滨东部,辖区总人口***人,***户,其中残疾人***人,***户。占辖区总人口的***%。

通过本次调研,我社区共有持证各类残疾人***人,其中视力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听力言语残疾***人占***%;智力残疾人***人占***%;肢体残疾***人占***%;精神残疾1***人占***;多重残疾1人占***。

二、服务载体的情况开展

我社区残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律和政策文件精神,坚持以区、街道办事处残联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方式,使残疾人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十四篇

市残联调研工作汇报

市残联调研工作汇报

一、全市残疾人的基本情况

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我国各类残疾人共分五类,共计有64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平均每5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有残疾人。全国的残疾人口总数相当于一个乌克兰、一个半个日本的人口。我市现有各类残疾人共计万人,

按残疾人所在地域划分,我市的残疾人绝大部分分布在大冶市、阳新县农村,达到9万余人,城镇只有万余人。其中,大冶市有万残疾人,阳新县有5万残疾人,四个城区有3万余人。

按各类残疾人所占比例划分,具体是:

1、视力残疾人达万人,占%;

2、听力言语残疾人达万人,占%;

3、智力残疾人达万,占%;

4、肢体残疾人达万,占%;

5、精神残疾人达万,占%;

6、多重残疾人达万,占13%。

二、市残联的主要职责及科室职能

市残联是省残联的地方组织,是将代表、服务、管理三大职能融为一体的残疾人群众团体,是市委、市政府联系全市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代表残疾人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开展各项业务和活动,直接为残疾人服务;承担政府委托的部分行政职能,发展和管理残疾人事业。市残联由市政府领导,业务上接受市政府有关部门和省残联的指导。其主要职责是:

承担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团结、教育残疾人遵纪守法,履行应尽的义务,发扬乐观进取精神,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贡

献力量。

弘扬人道主义,宣传残疾人事业,沟通政府、社会与残疾人之间的联系,推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

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扶贫解困、文化、体育、用品用具供应、福利、社会服务、无障碍设施和残疾预防等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扶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协助政府研究、制定和实施残疾人事业的法规、政策规划,对有关业务领域进行指导与管理。

做好领导干部的业务培训工作。

听取残疾人的意见,反映残疾人的需求,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残疾人服务。

指导县、市、区残疾人联合会的工作,负责对残疾人各专门协会组织进行监督和管理。

开展残疾人事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承办市委、市政府和省残联交办的其他工作。

根据上述职责,市残联机关设办公室、康复科、教育就业科、组织宣传科四个职能科室:

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对残疾人事业发展进行调查研究,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组织起草有关规划、政策、法规和重要文件、报告;负责残联办公会议及工作会议;综合协调督办机关各部门工作;负责接待、文秘、档案、保密、保卫、财务、车辆调度及行政事务工作;承担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机构设置、编制、干部人事、劳动工资和福利待遇等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组织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聘任;开展职工培训;管理离退休干部。

负责编制资金计划,管理事业经费、基建投资和物资供应工作;负责残

疾人事业的统计、科技工作;开发和管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承担市残联系统内部审计,指导县区残联经费预算、基本建设和基金管理工作。

康复科: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协调指导残疾康复机构的业务工作;开展残疾人预防工作;指导残疾人用品具开发、供应、服务工作;指导市聋儿康复语训中心和弱智儿童辅读中心的工作;组织康复人员培训。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十五篇

为了准确掌握我市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市残联于今年5月10日至31日在全市由各县(市)、区残联组织,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对贫困残疾人逐户、逐人进行调查摸底登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贫困残疾人基本情况

1、残疾人数量万人,占全市人口比例

2、农村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城镇以市民政局确定低保线以下为城镇贫困户和贫困人口。

3、低保标准人均农村25元/月、城镇人均65元/月。

4、贫困残疾人万人,可扶持残疾人万人。

5、贫困残疾人城乡未享受低保人数17624人。

6、贫困残疾人危房、险房和无房户5202户。

7、肢残贫困残疾人需要解决代步车的2670人,家中没有彩电的18970户。

8、贫困残疾人患病拖着看不起病比较普遍。

9、贫困残疾人子女上学费用主要靠政府减免和社会救助助学,衣服、用具、家电多数靠亲朋好友换代废弃不用的,大部分家庭的贫困残疾人都在初中以下学历。

10、近年贫困残疾人家庭绝对数在增加。

从近年低保中残疾人在年报表中的数量比例变化可看出,如西丰县2002年残疾人占低保总数的30%,2004年末这个比例上升到40%多,3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经过多年的扶贫,残疾人家庭脱贫后又返贫的比例也较大,相对贫困数在扩大,有60%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扶贫手段无法脱离困境,但享受低保又受指标限制。

二、贫困原因

1、孤寡和一户多残占低保户的约1/3;

2、因残疾而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子女也困难,无能力照顾高龄化的残疾老人;

3、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特别是残疾而且还有疾病占比例也较大;

4、企业转型下岗失业、及取缔残疾人机动三轮车营运,车主未有合适就业机会,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工资标准偏低等。

三、已采取措施和办法

1、已初步建立了城乡实施最低保障制度,在城镇几次提高低保标准,对重度残疾人提高10%标准享受,保障了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2、城里职工实行医疗保险,农村一些地区开展了初级养老保险;铁岭县、昌图县农村试行了合作医疗保险,贫困残疾人受益较大。

3、全市实施了5年的残疾人"十项爱心工程",以及开展的"光明行动"、"公益金资助贫困残疾人建房",在省里争取了百万元的残疾人专项扶贫资金,市里在棚户区改造,取暖费补贴都对残疾人给予了关怀和照顾。

4、开展了按比例残疾人就业;

5、省市县各级政府拨专款为特困残疾人口建房;

6、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扶贫帮困"一帮一"活动。

7、采取了定期救助和临时救济,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趋于完善。

8、市里今年4月份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对贫困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救助操作性强。

四、下一步解决残疾人贫困问题的想法

1、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真正做到"应保尽保"特别是扶贫救助在农村是核心,要加大资金力度开展农村养老保险。

2、省、市将享受低保的残疾人保障标准提高一定比例。市财政每年划出一定资金为残疾人建房。

3、全面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关于残疾人的救助措施,尽快出台铁岭《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于1月24日转发省财政厅等13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意见》对残疾人在扶贫、就业再就业、税费减免、生活保障、养老保险、住房采暖、医疗救助、教育资助、法律维权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4、解决农村残疾人医疗保障问题,像城镇职工一样享受;

5、扩大就业,增加残疾人收入,落实好省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法规,每年从残保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经费定期培训残疾人就业,以重新安置为主。

6、动员社会力量,每年在全市开展资金和实物救助(经常性)。

7、落实好省政府残疾人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文件;市县财政按人口比例筹集残疾人专项经费,开展如"光明行动"和给肢体残疾人购代步车和无彩电家庭购彩电,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中有明确要求。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十六篇

新建镇残联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市残联的关心和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和无锡市《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紧紧围绕市残联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开拓进取、务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推动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基本情况

新建镇总人口为25908人,持证残疾人697人,占总人口的2、69%,其中:男性417人,女性280人。视力残85人,听力残58人,言语残5人,肢体残375人,智力残137人,精神残37人;在福利企业集中就业的残疾人362人。

二、加强组织建设,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助残氛围。

(一)加强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的残疾人信息管理。在新建镇残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领导下,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建立健全镇、村残疾人专干的管理与考核制度,坚持村级残协专干例会制度,抓好业务培训,及时掌握残疾人康复服务信息变更和录入以及对持证残疾人、疑似残疾人的注销、转移等电脑操作方法,对康复器材需求调查、器材发放等工作做好信息录入,夯实了组织基础。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助残氛围。充分利用横幅、宣传栏、有线电视等各种媒体工具,大力宣传政府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有关方针政策,宣传残疾人就业条例,普及残疾人优惠政策。发放问卷调查数十份,了解残疾人需求,使全社会了解、关心、支持和帮助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积极营造浓厚的社会助残氛围,上报残疾人工作信息稿11篇。

以无锡市残联“走百村、访千户”调研活动为契机,镇残联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33名,发放慰问金9800元,不断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条件,提高残疾人的幸福感,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送到残疾人手中。

认真做好残疾人来信来访接待工作,做到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及时化解,防止结累,特别是在化解残疾人退工矛盾上,主动作为,积极应对,镇、村、企联动,与社保一起做好服务工作,防范过激行为,维护好残疾人权益,半年来,未出现集体上访现象,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的助残活动,为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

(一)加强残疾人技能培训,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和自主创业。为了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就业技能,镇残联选送了2名肢体残疾人到市托养中心进行SYB创业培训,选送3名残疾人参加无锡市职业技能竞赛。建立残疾人就业年龄段就业情况台帐,实行动态管理。主动与企业协调,从多渠道解决福利企业残疾职工退工问题,帮助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集中和分散就业15人,保障了残疾人的就业权益。组织召开福利企业年检工作协调会,要求福利企业认真做好各项台帐资料,保障残疾职工权益,稳定残疾职工队伍。

(二)落实社会保障和扶贫政策,开展形式多种多样的助残活动。

及时落实上级助残、惠残政策,为符合条件的20名智力与精神二级的残疾人申报护理补贴。关心贫困残疾人家庭,为符合低保条件的180多名残疾人纳入保障,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发放无固定收入重残补助19人,发放金额5、15万元,发放低保重残补助66人,保障残疾人权利。上半年为残疾人办理市区免费乘车“爱心卡”30多张,保障残疾人各项待遇得到落实。

认真组织村级残协专干到市残疾人托养中心观摩、学习培训,对盲人定向行走技巧进行培训,使村级残协专干能正确掌握盲人定向行走的培训方法,指导盲人行走训练5人,为盲人的出行提供方便,提高了盲人的生活质量。积极协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12名贫困残疾人进行免费体检,关心残疾人的身心健康。主动关心村级残协专干的健康情况,为专干免费常规体检,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筛查,加强康复业务培训,保障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认真做好白内障患者复明筛选登记工作。镇残联配合市残联、红塔医院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工作人员对全镇50多名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筛查,对符合复明手术条件的18位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手术,使患者早日得到康复。

为了更好地做好残疾人托养工作,镇残联发挥各村残协专干的作用,对全镇符合托养条件的残疾人进行排查,上门做好宣传工作,组织专人、专车接送6名残疾人到托养中心进行康复疗养,为残服务见实效。同时做好评残工作,为19名疑似残疾人评残审报,及时登记、及时通知体检,保障残疾人权益。

为了保障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权利,镇残联举办了由残疾人和残疾人亲友等38人参加的康复知识培训班,使残疾人掌握更多的康复知识,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和问卷调查,培训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明显。通过培训提高残疾人康复技能,受到残疾人的一致好评。

四、存在的问题

1、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比还相对滞后,为残疾人服务的基础设施还健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维权工作还不能满足残疾人的实际需求;

2、各村残疾人工作进展不平衡,个别村级残协对残疾人工作重视不够,文件档案资料不齐,残疾人信息录入、变更及上报材料不及时。

五、下半年工作计划

1、做好残疾人救助工作,落实好二级残疾人护理补贴的发放工作。

2、继续做好残疾人免费乘坐城区公交车工作。

3、做好贫困残疾人结对扶持、帮困工作,发动党员干部与贫困残疾人家庭的结对帮扶工作。

4、继续做好残疾人就业和技能培训工作,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能力与创业水平,保障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维护残疾人的就业权利。

5、认真落实好助学政策。协调加大对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家庭子女的慈善助学力度,做好对高中及以上残疾学生教育专项补贴的发放工作。

6、做好残疾人日常事务和残疾人个人档案信息录入工作,让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权利。

7、开展残疾人康复、就业、保障、教育、文体、维权工作,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时纳入低保并做好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补助的发放工作。

8、做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的培训、参赛等工作,以及无锡市残运会残疾人运动员的选送工作。

9、认真调查,及时上报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情况,做好残疾人的信访维稳工作,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

10、继续加大残疾人保障法及相关条例的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帮助、扶持贫困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十七篇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残疾人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为更准确地了解残疾人生活状况,让普通民众更加关心爱护残疾人,因此进行一个关于残疾人现状的社会调研报告。我将会在武城县残联的帮助下对武城县的残疾人情况进行调研,大致了解残疾人的普遍状况和个别残疾人家庭的生活状况,根据残疾人的特殊需要,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文体生活、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问题进行调查。呼吁广大民众关注残疾人关爱弱势群体,建设和谐大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残疾人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县残疾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残疾人”的工作理念,认真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扎实推进。组织对全县残疾人生活及就业状况进行调查摸底,普及了残疾人知识,为更好开展残疾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最大限度促进残疾人就业为目的,整合社会资源,挖掘就业岗位,20__年共推荐5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开展了奖励资助贫困残疾大学生活动,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5名学生进行了资助。大力实施“安居工程”,为22户贫困农村残疾人新建或维修了房屋,残疾人危房改造后均达到当地一般农户住房标准,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二是培养树立典型,对残疾人进行文化知识普及,让残疾人给残疾人做榜样,培养树立典型,残疾人榜样增强大家的信心,让大家积极面对生活。

二、乡镇残疾人概况

根据以上数据,四个乡镇的残疾人数为7608人,占全部总人口的比例为,全县残疾人的数量为38700人,残疾人在全县人口中是一个相对数量较多。

三、调查情况及分析

此次调查统一设计了《残疾人生活情况调查表》,调查中,每个乡镇先介绍镇内残疾人大体情况,然后由村委会有关人员陪同,深入到残疾人家庭中,面对面同残疾人本人及亲属进行直接交谈,按照调查表内容,逐项询问,据实填写调查表,调查组联合汇总材料,形成调查报告。本次调研活动,共入户调查182户195名残疾人,其中13户为一户多残。

对此次调查情况进行分析,主要从残疾人家庭收入情况,残疾人年龄等方面展开。

残疾人总体年龄偏大,调查的所有残疾人中,年龄50周岁上的有118人,占残疾人总数的比例为,其中七八十岁的残疾人人数占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年龄偏大。在调查村庄中,仅有1名5岁残疾儿童,残疾儿童数量较少。从年龄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优生优育知识的普及,先天性残疾已经较少。大多为后天不确定因素造成。调查中发现,致残原因主要有:(1)生产事故。(2)交通事故。(3)疾病。及生活中其它一些不确定的意外事故。

残疾人家庭收入情况,普遍收入较低、负担沉重。一家有残,全家困难。调查的182户残疾人家庭,年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仅有14家,占残疾户总数的。年均收入3000元以下的有151户,占残疾人户数的。残疾人人均收入则更少。(注:数据说明,残疾人家庭收入来源在于对乡镇残联,村委委员、残疾人本人及亲人询问及调查人员亲眼目睹,无专业人员统计,与实际情况有部分出入。但调查总体情况,残疾人家庭收入明显少于普通家庭。)

收入低的原因,一是残疾人受自身条件所限,有的有部分劳动能力,有的基本没有劳动能力,劳动收入较少。二是重度残疾人需要专人照顾,家庭中能创造劳动收入的人减少。三是治病。多数残疾人治病是家庭的主要开支。有的原来比较富裕的家庭,一个后天残疾,就使整个家庭陷入贫困。一户多残疾家庭和单身残疾家庭尤为困难。调查中发现,有13户是一户多残,占残疾人户的比例为,单身残疾人生活更困难,泉林镇卞一村的秦庆然、杜希兰夫妇,年龄分别为66岁、69岁,一个是视力残疾,一个是肢体残疾,没有享受低保。生活困难。

四、建议采取切实有效的救助措施

1、扩大残疾人参加低保覆盖面

近年来,农村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残疾人所占的比例也应由目前占农村贫困人口加入低保总数的16%左右,逐步扩大至占贫困人口加入低保总数的30%以上,由目前的占残疾人总数的40%左右扩大至50%左右,以保证贫困残疾人有基本的生活来源。(从县残联了解到数据全县残疾人享受低保的比例大约为40%)

2、鼓励支持残疾人创业就业

大力支持有劳动能力或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创业。政府要在土地调剂、信贷支持、政策优惠等方面予以扶持,鼓励他们自食其力。对自谋职业的残疾人,工商部门免费办理登记手续,或只收工本费,税务部门在个别税种上给予优惠,有关部门优先提供场所,信贷部门优先给予资金扶持等。对于从事各类生产劳动的农村残疾人,有关部门要在生产服务、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和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大力促进农村残疾人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小型加工业和多种经营。鼓励县内企业,招用有一定劳动能力、适合一定岗位的残疾人就业。大力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扶持残疾人就业基地建设,辐射带动更多残疾人脱贫致富。

3、鼓励支持企业、社会各界,关心扶持残疾人事业

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发挥慈善协会的作用,宣传扶残助残的先进典型,在社会上营造关心残疾人、为残疾人献爱心的良好社会氛围。开展为残疾人捐助活动,鼓励社会人士及企业积极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份爱心、捐款捐物,资助残疾人,让广大残疾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

五、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主题调查

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重要措施。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和谐形象。本文以创建文明城市,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为视角,通过对绍兴市越城区关于残疾人公共设施的配备以及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综合阐述了在城市的发展和创建过程中,无障碍设施建设实施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在我们的实地调查及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就整个越城区关于残疾人公共设施的配备上,其整体情况较好。行进盲道、提示盲道、缘石坡道、轮椅坡道等的建设都较为完善,不论是在街道社区还是在景点广场,这些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残疾人出行的需要。

当然,在走访中,我们还发现了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在一些商场、超市和银行内,基本没有任何无障碍通道,这使得肢体残疾的人出入更加困难,因为在其入口处,基本都是层层台阶,轮椅在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根本无法顺利进入。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突出问题。盲道被占不容忽视在我们的走访中,不难发现,盲道被占用这个“老生常谈”的情况,依旧存在。一路上,我们都看到有机动车停放在盲道上,有的车头侵占盲道,有的车尾侵占盲道,还有的甚至车身横跨盲道。而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商场和小餐馆前,盲道被侵占的现象尤其严重。在我们走访的三八路那条街道上,短短几十米的路程,就有多处盲道被车辆侵占,其大部分都是前来用餐的食客随意地将自行车、摩托车停放在餐馆门口,使盲道基本被这些机动车占用,根本无法通行。在解放路的一些商场前的人行道上,盲道位置被圈入自行车停放带内。有的虽然停放的自行车并未直接摆放到盲道上,但摆放得不太整齐的自行车、摩托车,也让盲道变得狭窄无比。

对于城市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我有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市民公共道德水平。加大宣传力度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并启用部分在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出任形象大使,这样才能不断地将对残疾人的关怀融入社会的每一处。而对于民众不清楚无障碍设施的真正含义,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开展“无障碍设施宣讲日”,集中对公众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也可以通过制作视频或者发宣传册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无障碍设施,从而更好地关心身边的残疾人。2、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监管力度,引进新技术。

调研活动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残疾人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所以希望广大群众提高自身素质呵护身边的残疾人,因为维护和保障残疾人等社会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的一件大事,是体现社会人文关怀的高尚之举;是完善现代化城市功能的需要,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十八篇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残疾人奔小康的步伐,是贯彻落实党的xxx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构建民心心工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件大事。为进一步全面掌握我镇残疾人的收入状况,为今后开展残疾人扶贫议订帮扶措施,现将调查情况作简要分析。

一、新埭镇的概况

新埭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零距离接壤,处于杭嘉湖平原、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是平湖市的“北大门”。20xx年,实现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规模企业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财政税收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72万元,比上年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69元,比上年增长。先后获得了“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卫生城镇”、“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嘉兴市级文明镇”、“嘉兴市平安镇”等荣誉称号。

二、残疾人收入基本情况

全镇现有1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全镇区域面积平方公里,有254个村民小组、14292户、51818人,其中持证残疾人总数1247人,肢残664从、智残183人、视力残130人、言语残160人、精神残108人。

1、从残疾人家庭收入来看,全镇收入低于4000元有407户,1038人口,其中残疾人278人、涉及269个家庭。其中2500元以下的有216户、残疾人223人,2501—4000元的53户、残疾人55人。4000元以上的967户、残疾人969人。

2、从残疾人年龄就业来看,全镇1247人,60岁以上为417人,18岁以下的为80人,18—59岁的830人,其中在企业就业的为273人,年均收入9500元,最高的18000元,最低的不到5000元,从事农业的为273人,这些人大部份收入低,年均收入2500元,最高的14000元,最低的不到1000元,而且是占人数比例的50%。有226人丧失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有58个残疾人自主创业。

3、从家庭成员的结构看,劳动力较少。从家庭人口数量看,全镇农村总人口47265人,共12926户,户均人;而此次调查的残疾人户均为2843人÷1236户=人,两者相比较,相差人,人中还包括残疾人。说明劳动力相当缺乏。

4、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残疾人中有57%的是文盲及半文盲,小学占32%,初高中的占11%。、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并且存在较大的偏向性。从低于2500元216户来看,家庭收入来源主要务工,占低收入总户数的。主要是我镇抓了按比例就业工作,全镇压有392名残疾人得到了安置,占残疾人劳动年龄段的.

6、家庭自身基础情况较差。残疾人年人均低于4000元的家庭财产少,木结构住房占65%,并且家庭财产中各类电器的拥有率也不是最高,且只拥有一些普遍的产品。

7、子女上学特别是高校费用难于解决。收入低于2500元,20岁及以下的人口数为148人,由于学费导致家庭贫困的为9户,以每户3人计算,人口数为27,比例为。2501-4000元,有16户,占低收入总户数的。

三、残疾人的创收愿望

着重对于年收入低于4000元的残疾人家庭作重点分析,对于已进入镇敬老院的34名残疾人不作分析,高于4000元的也不作分析。

1、对家庭发展要求:收入在2500元上下的户对有明显区别。收入低于2500元,主要表现在等、靠,缺乏自我发展的意识,2501-4000元,虽有自我发展的意识,但缺乏发展的自由方向。

2、对就业要求,收入低于2500元,主要劳动力就业率低,原因是孤残,2501-4000元,主要劳动力就业率相对比较高,导致家庭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是家庭人员不合理。

3、对政府扶持要求强力。发展方向不同。低于2500元,自我发展意识差,等子女长大,靠政府救济,2501-4000元,有自我发展的意识,表现在:新埭低收入农户从事二三产业意愿表来料加工比例外出务工比例农家乐比例新埭低收入农户农村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参加情况表参加养老保险户数比例参加医疗保险户主比例26户户

4、收入来源。收入低于2500元的有216户,主要来源是低保金,2501-4000元,收入来源自己劳动。

四、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几点建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对残疾人群体扶持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按照全面小康的要求,对汲取财富能力差的弱势群体要给予扶持,构建促进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机制。扶持的内容包括几层含义:一是让他们有获取收入的平等起点与平等机会;二是使他们有维护生活和尊严的基本生活条件;三是帮助他们提高汲取财富的能力;四是要建立起扶持弱势群体的社会机制。特别是加大法规宣传,营造全社会助残的良好氛围。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残疾人保障法规,特别是按比例就业,解决残疾人生活门题。以新埭镇为例,全镇规上企业86家,职工人数28300人,按就业,则需要安置257人,规下15200人,

则需要安置257人,228人,全镇可安排585人,可基本安排全镇劳动年龄的残疾人,推荐一些残疾人到企业务工,真正解决残疾人的生活问题,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2、鼓励自主创业。残疾人创业在新埭镇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同心服装有限公司的李佰生、大齐塘的陈勤华、张其汉开办柜具厂、三六的种粮大户舒静华、鱼折塘经商的戚三玲,成为残疾创业的典型,在具体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新埭农业产业优势,利用葡萄、芦笋等基地,开展与残疾人结对扶持。

3、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因特殊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基本无劳动力的低收入户就应将他们纳入低保户,保证他们基本生活的需要。加大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的推广力度,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4、转变惰性思想,树立自我发展意识。解决生产资金,落实帮扶措施。主动参与进行农业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加宽就业渠道。对缺乏和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上无依无靠的残疾人可采取救济补助的“输血”型帮扶办法,将之纳入农村最低保障体系,确保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对于有劳力的残疾人,在发展生产自救上进行帮扶,增强其“造血”功能,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扩大就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要做到城市、农村统筹兼顾,特别是残疾人要优先照顾,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培育发展农民中介组织,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产品,积极引导各类农村能人、龙头企业、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技术服务部门以及供销和粮食等流通组织牵头,从而保证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提高其收入水平。

5、开展助学。搞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及时有效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权益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认真解决好残疾人的资金问题,进一步落实农村低保对象的救助优惠政策,切实解决残疾人“治病难”、“子女上学难”等突出问题。今年内开展的“爱心平湖慈善助学”活动,资助了全镇17户残疾人子女上高校,同时结合市双百工程,与32名残疾人子女结对助学,受到广大残疾人及子女欢迎,树立党和政府的新形象。

6、开展送温暖活动。对人均年收入4000元以下的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每年节前开展走访活动,一方面政府关怀弱势群体,调整这些人群的心态,体现党和政府温暖,维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鼓励低收入户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十九篇

一、调查背景

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工作的重心所在。残疾人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由于他们身体先天或者后天受到的伤害,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这使得他们的生活面临许多的困难。与城镇相比,农村残疾人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经济水平等条件的限制,生活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农村残疾人家庭因残致贫、因贫致残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成为恶性循环。残疾人的生活现状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是,越来越多的案例告诉我们:单纯依靠社会和政府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残疾人自己努力去改善生活状况,就业和创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提高社会地位和参与社会的基础,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关键。

12月10日——16日,县残联、喻家坳乡残联在喻家坳乡喻家坳村、南岭村和九龙峰村三个村,对处于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进行抽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我们希望向社会展示残疾人创业和就业面临的困境,展示他们的需要,最终通过报告的形式表现出来,希望农村残疾人就业和创业能够得到更多的社会和政府支持,为他们的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我们的数据结果对助残社会组织和残疾人本身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为他们面对就业面临的困难和努力的工作方向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调查数据

此次问卷共发放180余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51份,由于残疾人普遍的教育水平比较低,问卷的有效率不是很高,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问卷的数据得出一些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状况的基本信息。

基本情况:年龄在16-20岁的9人,占6%,21-30岁的17人,占11%,31-40岁的23人,占15%,41-60岁的102人,占68%。男性101人,占67%,女性50人,占33%。小学以下文化程度100人,占67%,初高中文化程度49人,占3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人,占1%。

收入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300元以下64人,占42%,800-1600元72人,占48%,1600-3000元12人,占8%,3000元以上3人,占2%。

需求状况:残疾人救助需求59人,占38%,教育需求24人,占16%,就业需求30人,占20%,康复需求24人,占23%,社会关注程度需求4人,占3%。

就业认知程度:认为残疾人非常有必要就业的87人,占57%,认为有一定必要的51人,占34%,不是很有必要的9人,占6%,完全没必要的4人,占3%。认为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个人的事情的56人,占36%,认为是家庭的事情的37人,占25%,认为是国家的事情的27人,占18%,认为是社会的事情的31人,占21%。

就业状况:

认为除身体条件限制外的所有正常人能做的工作的81人,占54%,认为可以发挥残疾人的个别优势,做有些难度的工作的38人,占25%,认为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的32人,占21%。

知道有关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残疾人111人,占74%,不知道的40人,占26%。

认为解决残疾人就业最有效方式为集中安置的有68人,占44%,分散安置的21人,占14%,个体从业和自主创业的34人,占23%,认为三者效果相仿的28人,占19%。

认为残疾人就业的最大障碍是自身心理障碍的68人,占45%,认为是身体条件制约的35人,占23%,认为是就业创业机会缺乏的21人,占14%,认为是信息封闭,流通不畅的27人,占18%。

认为残疾人创业遇到的困难是对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不深入的28人,占19%,认为资金缺乏的66人,占43%,认为知识技能缺乏的21人,占14%,认为缺少社会支持的33人,占22%,认为行业竞争激烈的3人,占2%。

残疾人希望在发布残疾人就业信息方面给予帮助的有73人,占49%,希望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的43人,占28%,希望为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提供必要帮助的21人,占14%,希望为残疾人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的14人,占9%。

三、数据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残疾人待就业人员以“4050”人员居多,家庭状况比较贫困,大部分月收入在1600元以下;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可见农村残疾人虽然大都有工作,可以维持生计,但由于受到身体残疾的条件限制,从事的工作技术水平低,收入水平较低,残疾人中有一技之长可以自主创业获得高收入的比例很低。而作为中青年的残疾人农民工已成家有子女,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用于子女教育、养老及日常各项生活的开支占去了收入的大部分,农村残疾人在生活负担方面承担着和正常人一样的压力,但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收入水平较低,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残疾人所承担的压力要远远大于健全人。

仍有38%的残疾人认为需要救助,比例超过30%的就业需求,认为就业是个人的事情的仅占36%,反映了残疾人被动等待政府救济,而不是主动就业寻求脱贫的思想状况。

有26%的农村残疾人尚不知道国家有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反映了对农村残疾人政策宣传工作的缺失。

认为残疾人创业遇到的困难是对相关政策法规了解不深入的28人,占19%,认为资金缺乏的66人,占43%,认为知识技能缺乏的21人,占14%,认为缺少社会支持的33人,占22%,认为行业竞争激烈的3人,占2%。由此可推出结论:资金问题,技术问题、社会氛围问题是制约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最大障碍,也是我们对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工作努力的方向。

尚有9%的残疾人需要就业工作方面的法律救助,反映了仍有部分用人单位歧视残疾人,存在侵犯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现象。

问卷中对于“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建议”,调查对象的缺失值比例较高,开放性问题中部分调查对象写出:政府方面对残疾人的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希望政府多慰问救济;对于自主创业感到很迷茫,没有希望。这很清晰的反映了农村残疾人对自主创业没有意识,说明惠残政策的宣传和落实过程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应。

四、调查结论

农村残疾人素质不高。一是残疾人思想观念亟待改变,需要逐步摆脱依靠政府救济的思想。二是残疾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等不能适应竞争机制下的就业需要。三是心理素质不过硬,容易产生自卑、过激的情绪,不利于就业创业。

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一方面,对现有的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税收优惠的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我县虽然对一些自主创业的典型作了一些宣传,但对政策宣传这方面重视力度不够,除在农村办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时涉及以外,甚少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宣传。另一方面,教育残疾人在依法维护自身的劳动权利上力度不够,残疾人在就业创业中遇到侵权现象,一般选择沉默应对。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作为一个有万残疾人的人口大县,尚没有出台符合我县实际的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办法。许多农村残疾人想改变现状,每年到县残联来咨询就业创业的人数不少,没有相关奖励扶持政策,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一是就业市场建设滞后,一些用人单位不愿接受残疾人,不愿为他们提供就业帮助和福利服务;社会对残疾人的支持很少,政策支持不到位,社会救助体系不完善。二是公益性岗位开发较少。根据人社局统计,在全县近3000个公益性岗位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足3%。三是高端就业机会少。残疾人受到身体状况、信息渠道、传统观念的限制,在选择职业上,选择渠道比较单一,选择面比较狭窄,即使自主创业也只能从事简单、收入低的工作,而且在创业过程中面临资金、技术等的困难;在it、电子商务、营销管理等高端就业上还是空白。

五、建议与对策

加强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对于改善农村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县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幸福新宁乡也有至关重要作用。残疾人就业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和支持。因此,要形成政府主导、相关部门联动配合、全社会参与支持扶助的格局,同时,应该更加注重残疾人自己潜力的发挥和能力的挖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障残疾人劳动就业权利的实现,使残疾人就业真正融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

重视教育。残疾人的文化程度决定了就业的方向。一是加强学校教育。增加对残疾人教育投资,加大对残疾人的教育扶持力度,使残疾人能够接受义务教育、全日制教育;重视残疾人职业教育,同时通过教育,改变残疾人的就业观念,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识。二是加强心理教育。在各村(社区)卫生室要普遍建立残疾人心理咨询室,提高农村残疾人的就业心理素质,着力转变“等靠望”的心理。

加强服务。一是职业培训。制定残疾人就业培训整体规划,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就业培训体系,形成残疾人培训的专业队伍,创新培训方法,采取残联和社会组织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依托各乡镇的实际,举办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班;对残疾人进行定向职业培训;对有创业意向的残疾人举办创业培训班;对创业之初的残疾人进行“个性化”创业指导培训等等。二是就业服务。加强就业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援助等服务,建立农村残疾人就业信息平台,不定期发布残疾人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了解残疾人就业诉求。三是资金扶持。对残疾人就业,特别是残疾人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可以通过税收减免和用活小额贷款,争取康复扶贫贷款,积极扶持残疾人从事养殖业、手工业和其他形式的就业。

部门联动。一是开展执法检查。县民政、人社、国税、地税、残联等单位联合定期对安排残疾人的用人单位进行执法检查,要求企业要与残疾人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办理五险一金。二是开发公益性岗位。建议县人民政府公益性岗位划拨不低于15%的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开发适宜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如保洁员、保绿员、报刊亭和公厕管理员等,并纳入县邮政、城管、规划等单位的管理考核内容。三是优化创业环境。县工商、国土、国地税等单位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方便,简化程序。依托县人社就业资源,完善就业登记、信息服务和培训等服务,将残疾人就业市场纳入社会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当中,建立起统一、高效、有序的就业服务体系。

政策扶持。根据我县实际,争取出台县人民政府残疾人创业就业奖励扶持办法,健全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在普惠的基础上提高特惠力度,激发残疾人就业创业热情。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二十篇

中国残疾人事业近十年发展状况报告

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在近十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是在残疾人领域的法制建设与政策推进方面,还是在残疾人权益的具体落实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还必须看到,目前的残疾人事业更多的是基于同情而不是基于平等,是基于人道而不是基于正义。尽管人道主义是各国残疾人事业必要的共同基石,但这一事业若不能上升到基于正义的平等并被法制所规范,残疾人的权利仍将很难得到全面保障,残疾人要想正常地融入社会仍会异常。因此,残疾人事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根据20xx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xx年是“”残疾人事业的开局之年,xxx、xxx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残疾人事业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就。20xx年,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在874个市辖区和1823个县(市)开展了社区康复工作,累计建立社区康复站万个,配备万名社区康复协调员。

截至20xx年底,全国共有康复机构6914个,其中,残联系统康复机构2622个,康复机构在岗人员总数达到万人,其中业务人员万人,管理人员万人,其他人员万人。在914个市辖区和20xx个县(市)开展了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累计已建社区康复站的社区总数万个,配备万名社区康复协调员。1662个县的1958个医疗卫生机构陆续开展残疾儿童筛查工作,年度新诊断0-6岁残疾儿童万人。依托各级各类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立儿童家长学校1547个,开展家长学校活动3625次,参与残疾儿童家长达94170人次。

一、视力残疾的发展

(图1-120xx年低视力康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开展情况)

至20xx年,开展视力残疾康复机构总数达到991个,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万例;为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复明手术;为万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6997名,有效开展家庭康复训练。对万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

截至20xx年底,开展视力残疾康复机构总数达到891个,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万例;为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复明手术;为万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万名,有效开展家庭康复训练。对万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

二、听力言语残疾的发展

三、肢体残疾的发展

20xx年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服务的机构达到1106个,对1311名贫困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为万名肢体残疾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对万名肢体残疾人开展社区康复训练。为麻风畸残者实施矫治手术159例,到20xx年,为224名麻风畸形者实施矫治手术。开展宣传普及教育,为麻风患者回归社会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到20xx年底,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服务机构已达2181个,其中,省级康复机构42个,地市级、县级康复机构2139个;培训各级各类肢体残疾康复人员万人次;全国共对万肢体残疾者实施康复训练;实施救助项目资助

万名脑瘫儿童进行机构康复训练,资助8860名贫困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

四、智力残疾发展

20xx年,开展智力残疾康复训练服务的机构达到798个;培训各级各类智力残疾康复人员万名,对万名智力残疾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20xx年智力残疾康复训练服务的机构以达到1730个,省级康复机构45个,地市级、县级康复机构1685个;培训各级各类智力残疾康复人员万人次;全国共对万名智力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实施救助项目资助万名智力残疾儿童进行机构康复训练,同时培训儿童家长。

五、精神残疾发展

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在2423个市县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对万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防治康复,监护率达到,显好率达到,社会参与率达到,肇事率;解除关锁4836人;对万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医疗救助。

(20xx-20xx年精神病人监护和救助情况)

发展至20xx年,在2664个市县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对万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防治康复,监护率达到%,显好率达到,社会参与

率达到,肇事率;解除关锁4123人;对万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医疗救助。同时,20xx年建立了30个省级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6910名孤独症儿童在各级机构进行了康复训练。20xx年,建立了41个省级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万名孤独症儿童在各级机构进行了康复训练。

20xx年底,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辅助器具供应服务,为残疾人减免费用装配普及型假肢万例,供应辅助器具万件,装配矫形器万例。截至20xx年底,已培育建设6个国家辅助器具区域中心,建设省级辅助器具服务机构29个,地市级服务机构220个,县级服务机构945个。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共组织培训专业人员6261人次。深入开展辅助器具服务,组织实施系列辅助器具项目,全年共为残疾人减免费用供应辅助器具万件,其中装配假肢万件、矫形器万件,验配助视器万件。

就教育方面而言,20xx年,启动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xx-20xx年)》,残疾人受教育权得到了更好保障,实施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为全国万人次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提供资助。各地也积极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对2908名残疾儿童给予学前教育资助。全国共有特殊教育普通高中班(部)187个,在校生7227人;其中盲生6173人,聋生1054人。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班)197个,在校生11671人,毕业生7240人,其中5532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全国有7864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1678名残疾人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学习。

与此同时,残疾人就业情况也随之发展,比如,盲人按摩事业稳定发展,按摩机构迅速增长。20xx年度培训盲人保健按摩人员21296名、盲人医疗按摩人员5623名;保健按摩机构达到15609个,医疗按摩机构达到1018个;在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中,分别有494人和1229人通过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中级和初级职称评审。

截至20xx年12月31日,全国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录入采集持证残疾人数据达到2947万人。依托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中国残联和20多个省(区、市)残

联开展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和个性化服务,为向残疾人提供精准服务和业务政策的有效落实提供支持和保障。人们越来越关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作为一个医者,我们要坚信残疾人事业会更加顺利的发展,为残疾人争取更大的福利,使之积极参与社会。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二十一篇

根据__市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市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调查研究月活动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市残联组织开展了“走进社区(村),走近残疾人”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活动。活动分成领导干部小组,各处室、中心分别为1个小组,共计7个小组,采取从主要领导到普通工作人员,每人负责1个社区(村)等方法在全市对30个社区(村)进行调查。此次调研,我结合全市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调查研究月活动和市残联开展的“走进社区(村),走近残疾人”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活动,对__区新孔社区、浦北村和__县瓜安村等283名残疾人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得到如下结论:(1)调查的283名残疾人中197名残疾人有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残疾人医疗服务与救助、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辅助器具、法律援助与服务、教育费用补助与减免、职业教育与培训、就业安置与扶持、无障碍设施与信息无障碍等需求,占调查的残疾人总数70%。(2)选择需求的残疾人依次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残疾人医疗服务与救助、残疾人生活服务、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无障碍设施与信息无障碍等需求较大,对残疾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原因和问题。(3)本调研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大政方针政策、省、市惠残政策,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经济支持等对策建议。

“两个体系”建设是中央7号文件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正在逐渐完善,而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还刚刚开始。为了更好地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合全市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调查研究月活动和市残联开展的“走进社区(村),走近残疾人”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活动,我此次主要对“__市残疾人需求问题”进行调查。目前,该项调研已完成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以及调查研究报告的初稿。限于时间的要求,本报告仅围绕调查数据谈几个问题。

一、调研目的及方法

本次调研活动以__市各类残疾人为核心,通过调研,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市残疾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切实增强投身残疾人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入了解残疾人基本状况,掌握残疾人各方面的需求,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宣传党和政府残疾人工作的方针政策,推动各项惠残政策的落实,促进残疾人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为推动全面工作提供基本思路和理论依据。

本报告将回答四个问题:(1)残疾人有哪些需求?(2)分别选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残疾人医疗服务与救助、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辅助器具、法律援助与服务、教育费用补助与减免、职业教育与培训、就业安置与扶持、无障碍设施与信息无障碍等需求的残疾人有哪些主要特征?(3)选择需求存在原因,提供的保障和服务等是否已满足需要,还存在什么问题?(4)工作思路及对策建议。

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召开座谈会。

二、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本次通过简单随机、等距抽样等方法共抽出283名被调查残疾人。

1、性别结构:男性150名,女性133名,男女比例大致为8:7。

2、年龄结构:0-18岁占,18-60岁占。按60岁划分,非老年人占,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与我市领证的残疾人年龄结构相似。

3、户口性质:农业户口占;非农业户口占;农业与非农业比例大致为7:1,与__市人口的整体构成一致。

4、婚姻状况:初婚有配偶,未婚占,再婚有配偶占,离婚占,丧偶占。

5、文化程度:小学文化程度27.2%,初中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占,大专及以上程度,未上学的占到了。

6、残疾状况:(1)残疾类型:视力残疾占,肢体残疾占,智力残疾占,精神残疾占4.3%。(2)残疾等级:一级占,二级占,三级占,四级占,与我市领证的残疾人残疾状况大约一致。

7、生活自理状况:生活能自理,不能自理。

8、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1)18—50岁130名残疾人中(除一级残疾人)未工作的近1/2,因丧失工作能力未工作的1/4。(2)个人生活主要来源:靠离退休金25人,靠家庭成员供养的近1/2,靠领取基本生活费的16人,靠保险收入和财产险收入的不足4人。(3)社会保险状况:城镇残疾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不足4/5,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足1/2。(4)职业技能培训状况:有就业能力残疾人,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不足1/3。(4)享受定期生活救助状况:近1/4的享受民政部门的最低生活保障或城市重残人生活补助。

9、康复服务状况: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近2/3没有得到康复服务,得到治疗与康复训练服务的残疾人1/10以上,心理疏导服务不足1/10,康复知识普及服务不足1/5,辅助器具配置不足3%,日间照料与托养不足2%

三、被调查者需求分析

本分析主要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

本部分的分析集中在:通过对被调查者对需求选择分析,了解需求的原因和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1、需求选择分析

按照问卷调查的要求,被调查的残疾人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意愿选择需求,对选择需求的残疾人进行具体分析:48%需求者选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18%需求者选择残疾人医疗服务与救助,需求者选择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需求者选择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需求者选择残疾人辅助器具,需求者选择残疾人法律援助与服务、残疾人文化服务、残疾人生活服务,需求者选择残疾人教育费用补助与减免、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残疾人就业安置与扶持。

2、需求原因分析和存在问题

(1)残疾人社会保障观念落后,救济色彩太重。传统观念认为残疾是残疾人及其家庭的事情,与社会无关,过分强调家庭自我保障与残疾人自立,使得残疾人保障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施舍和救济的浓重色彩。在调查中,近1/2的残疾人要求政府给予经济救助,特别是农村残疾人对残疾人的服务需求很少,认为政府给点钱,家人给吃给穿就满足了。家人承担了家庭中残疾成员由生到死的“无限责任”以及巨大的精神负担。这种残疾观及受此影响下的社会保障观念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整个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2)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在“普惠”加“特惠”的政策环境下,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应该是“特惠”。而作为欠发达地区,残疾人除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普惠”政策外,为残疾人提供的“特惠”保障很少,标准也较低。无固定收入的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按月领取低保金或低保标准的生活补贴,只有市区、__县和__县已全部落实,其他县正在落实中;肢体三级以及三级四级的智障和精神病人等更多残疾人还享受不到这一“特惠”。享受这一“特惠”的标准也很低。现行低保标准是城区230元/月,农村155元/月,只是勉强“饿不死”的水平。除此以外的就业、康复等其他方面的“特惠”则更少,同样也是标准低,覆盖面窄。

(3)保障服务的层次低。现行的保障措施几乎只能考虑残疾人的基本生活资料方面的温、饱需求,精神层面的需求则很少顾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政府对残疾人事业投入的不断加大,残疾人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或即将解决)。起码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广大残疾人要求精神层面生活享受将成为必然。目前,现行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残疾人多种类、多层次需求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4)保障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用于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经费投入实现逐年增长,但由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制约,投入的残疾人社会保障经费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由于经费不足的制约,只能是低覆盖率的、低水平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他方面的保障多为空白,或是刚刚起步。当前,我市残疾人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制度化、多渠道的资金供给方式还没有建立起来,从残疾人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来看,渠道还比较狭隘,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为主,福利彩票、福利基金会为辅,社会捐赠有限支持的模式。特别是社会捐赠方面,还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捐赠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来自社会的资金投入很少。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二十二篇

关于河北省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

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的基本情况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省常住人口总人数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省有残疾人520万人,残疾人占全省总人口的。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所占残疾人总数比例分别为:视力残疾万人,;听力残疾万人,;言语残疾万人,;肢体残疾万人,;智力残疾万人,;精神残疾万人,;多重残疾万人,。各残疾等级人数分别为:重度残疾万人,,其中:一级残疾万人,;二级残疾万人,。中度和轻度残疾372万人,,其中:三级残疾万人,;四级残疾万人,。

(一)保障残疾人权益的组织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承办、社会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得到加强。一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组织体系。省、市、县(市、区)政府都设立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省、市、县、乡全部建立了残联组织;省、市、县残联全部配备了残疾人领导干部;全省51432个村(含城市社区)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协会,配备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建立了残疾人活动室。二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省人大、省政府制定出台了《河北省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河北省扶助残疾人规定》、《河北省残疾人教育实施办法》、《河北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河北省实施<残疾人就业条例>办法》,形成了以省实施《残疾人保障法》为核心,以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无障碍环境建设等省政府规章为主体的法规规章体系。20xx年6月26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新形势下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为保障残疾人各项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我省为着力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问题,相继制定了扶助残疾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对城市低保对象实行“分类施保”等方面的政策规定,狠抓有关措施的落实,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一是省政府出台《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100元保费全部由财政代缴。二是将符合条件的万残疾人全部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依靠父母或者亲属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三是建立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出台了《河北省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实施办法》,对全省一、二级重度困难残疾人按每人每月50元发放生活补贴。四是安排残疾人应急救助资金,对因病、因灾等突发性事件造成临时性困难的残疾人给予及时救助。五是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六是残疾人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对4245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实施了危房改造。

(三)残疾人劳动就业情况有所好转。截止20xx年,城镇新增万残疾人就业,万农村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累计建立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200余个。把残疾人作为扶贫开发主要对象,万贫困残疾人得到扶持,接受实用技术培训的残疾人达到万人次;3461名农村残疾人得到康复扶贫贴息贷款扶持。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编办、省残联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20xx年前省级政府残工委主要成员单位都要安置一名以上残疾人就业等要求。全省现有残疾人福利企业约90家,安置残疾人约2万人。成立了河北省残疾人家庭手工业协会,推动残疾人家庭手工业蓬勃发展。成立京津冀残疾人就业服务协作区,举办了首届京津冀残疾人就业洽谈会。每年举办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推动残疾人实现充分就业。

(四)残疾人医疗康复工作得到加强。到20xx年底,全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30414例,为6054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对6005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年度新收训聋儿2077名,在训聋儿2791名;对万名肢体残疾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实施国家救助项目,资助400名脑瘫儿童进行机构康复训练,资助515名贫困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有5678名智力残疾儿童得到康复训练。对26万名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防治康复,有91469名精神病患者接受治疗,57288名精神病患者接受康复训练,409名孤独症儿童在各级机构接受康复训练;245名贫困孤独症儿童得到康复救助。全省各类辅助器具供应万件,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其他辅助器具万件。

(六)残疾人参与社会无障碍环境日趋完善。省、市、县(市、区)都成立了由政府领导牵头,有关部门主管领导参加的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并面向社会聘请了无障碍环境建设与使用管理义务监督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级财政逐年加大了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各地陆续新建、改造了一批城市道路和公共建筑物附属无障碍设施。全省6个地级市、10余个县(市、区)开办了手语节目;省和地级市的公共图书馆均建有盲文及有声读物阅览室;部分县(市、区)的公共图书馆提供盲文及有声读物借阅服务。对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省级财政每户补助资金1500元,设区市、县(市、区)财政每户匹配资金不低于1000元。

二、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残疾人生活水平远低于我省社会平均水平。当前,残疾人仍是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重、扶持难度最大的特困群体。一是农村贫困残疾人口多。全省农村尚有超过100万贫困残疾人没有稳定脱贫,由于身心残障、劳动力受限、受教育程度低、发展能力低等原因,已成为贫困程度最深、扶持难度最大、扶贫成果最难巩固的特困群体,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中之难、困中之困。二是残疾人支出负担重。从目前看,残疾人家庭支出第一位的是吃饭度日费用,其次才是医疗。相当多的残疾人有病不敢治,只能拖着,以致小病转大病,轻残变重残。三是仍有万户残疾人家庭需进行危房改造。

(二)残疾人就业率低且不稳定。目前我省实际就业率很低。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是部分残疾人受身体状况的影响,对职业有一定的选择性。二是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偏低,难以适应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岗位。三是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三)残疾人受教育整体水平较低。一是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低。特别是多重障碍、自闭症及脑瘫等中重度残疾儿童入学存在很大困难。二是特教学校办学水平不高,师资配备、设备设施、特教津贴基本未按国家政策落实。三是大多数残疾人接受中专以上学历教育存在困难。

(四)残疾人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残疾人康复需求大,资金投入不足,康复人才匮乏。二是0-6岁残疾儿童得不到及时救治。0—6岁是残疾儿童康复的黄金期,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就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其功能障碍,使其成年后与健全人一样学习、生活。错过了最佳恢复期,造成终身残疾。三是辅助器具需求量大。目前,我省有盲杖、假肢、矫形器等辅助器具需求的残疾人超过150万,而我省辅助器具和假肢矫形器材料生产厂家数量少、规模小、品种单一,不能满足残疾人多层次的需要。

(五)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严重滞后。目前,省内多数小城镇无障碍建设处于空白,一些大中城市无障碍设施被损坏或占用现象严重,甚至形同虚设。老旧居住区、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缺乏,残疾人难以走出家庭、参与社会。

三、几点建议

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为残疾人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使其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各级政府及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二十三篇

残疾人群体是社会中的特殊困难群体,也是需要全社会高度关注和关爱的群体。为促进____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县政协工青妇、党政、教育、工商联界别组专题视察了兴隆镇、鹤峰乡、永安镇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和县特殊教育学校,走访调研了朱衣镇卫生院精神病专科,听取了县残联关于全县残疾人工作情况通报,开展了“爱心助残促和谐、政协委员在行动”助残捐赠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____县残疾人基本情况

____县共有残疾人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其中城镇残疾人万人,农村残疾人万人。目前全县持证残疾人万人,其中一级残疾万人、二级残疾万人。此外,约4万余残疾人尚未办理残疾证。

二、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出台了诸多政策法规,从养老、低保、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经过多年的努力,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残疾人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残疾人救助项目大力实施。近五年来,共组织实施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2206例,改造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772户,实现残疾人就业1290人,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1045名,对全县447名贫困残疾学生进行了“爱心天使”扶残助学资助,为所有持证残疾人支付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其个人缴纳部分。今年已为33名脑瘫儿童实施了抢救性治疗和康复救助,落实16人次残疾人机动车燃油补贴,为50户残疾人进行了家庭无障碍改造,为全县25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落实增收致富帮扶资金万元。

(三)残疾人康复设施逐步完善。建成市级残疾人康复示范社区14个、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1个、残疾人艺术培养基地1个、聋儿语训机构1个,为3100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咨询、转介服务。共免费发放残疾人辅助器具1862件,为残疾人的逐步康复提供了尽可能的物质保障,切实解决了部分残疾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四)残疾人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各级残联在注重抓好残疾人日常文化生活的同时,多次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类比赛。在0年重庆市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中,____县残疾人代表团获得了4枚银牌、1枚铜牌的好成绩。____县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学生自编自演的节目《真善美》更喜获“第六届全国特殊学校学生艺术汇演”一等奖,书画、刺绣、缝纫、剪纸等工艺作品在各种大赛中也多次获奖。

(五)残疾人创业典型不断涌现。鹤峰乡蔬菜水果种植带头人吴国春、永安镇瘫痪女孩精细蜀绣的石胜兰,还有众多媒体报道过的残臂教师朱怀圣、独腿教师黄大仲等大批残疾人创业先进典型人物涌现出来。他们这种身残志坚、拼博不息的精神,为____残疾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三、残疾人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劳动技能差、社会竞争力弱、经济压力、心里压力大,对各级政府的诉求多。虽然各级政府在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方面作了大量扎实的工作,但与残疾人康复和生活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二十四篇

吉林省多重残疾人状况分析报告

多重残疾人数和残疾人等级状况

本次调查多重残疾总人数为357人,占全部残疾总人数的比例为17%。等级分布:一级占47%,二级占17%,三级占23%,四级占13%。

分布差异:①层间分布差异。我们比较的是8个层面的情况:较发达的市区(朝阳区、昌邑区、龙潭区、二道区);其他地级市市区(洮北区、东昌区、二道江区);东部山区县级市(延吉市、临江市);中部平原县级市(榆树市、公主岭市、九台市、舒兰市、蛟河市);西部平原县级市(大安市);东部山区县(抚松县、安图县);中部山区县(农安县、梨树县、永吉县);西部平原县(长岭县、乾安县)。较发达市区占20%,地级市占14%,东部山区县级市占12%,中部平原县级市占23%,西部平原县级市占4%,东部山区县占9%,中部山区县占12%,西部平原县占6%。即较发达市区和中部平原县级市所占多重残疾的人数比例大一些。②年龄分布差异。60岁以上人群在多重残疾的各个等级中基本占多数比例,0~14岁人群的残疾明显少于另外两类人群,即年龄越大,多重残疾的发生率越高。

多重残疾人群的社会活动和参与能力分析

理解与交流能力:多重残疾中无障碍者占16%,轻度障碍者占41%,中度障碍者占16%,重度障碍者占13%,极重度障碍者占14%。身体移动情况:身体移动无障碍者占47%,轻度障碍者占16%,中度障碍者占16%,重度障碍者占9%,极重度障碍者占12%。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无障碍者占24%,轻度障碍者占30%,中度障碍者占22%,重度障碍者占13%,极重度障碍者占11%。与人相处能力:与人相处无障碍者占26%,轻度障碍占17%,中度障碍占20%,重度障碍占18%,极重度障碍占19%。生活活动能力:生活活动能力无障碍者占5%,轻度障碍者占17%,中度障碍者22%,重度障碍者占25%,极重度障碍者占31%。社会参与能力:社会参与能力无障碍者占1%,轻度障碍者占20%,中度障碍者占32%,重度障碍者占22%,极重度障碍者占25%。即所有多重残疾者几乎都存在社会参与能力的障碍,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通过这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多重残疾占残疾人的比例为17%,一级所占比例最大,其他等级人数比例相仿;发达市区及中部平原县市的多重残疾比例稍多,其余地区差异不大;60岁以上人群是多重残疾的高发人群;多重残疾人群的活动与参与能力存在一定障碍;多重残疾者中有48%的人持有残疾证。在6~14岁多重残疾人群中,只有13%接受了普通教育学校普通班的教育,4%接受了普通教育学校特教班的教育,26%接受了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即43%的适龄人群接受了义务教育,还有57%的人失学;有11%的多重残疾人参加了养老保险,24%的人参加了医疗保险,的人参加了工伤保险,没有人参加失业保险,有71%的人没有参加任何保险;领取过低保的人只占19%,领取过救济的人占17%;在接受服务或扶助方面:接受过医疗服务与救助的占40%,接受过辅助器具的占;接受过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占;接受过教育费用补助或减免的占;接受过教育与培训的占,接受过就业安置或扶持的占,接受过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的占13%;接受过法律援助与服务的占;接受过无障碍设施的占;接受过信息无障碍的占;接受过生活服务的占;接受过文化服务的占;未接受过任何服务或扶助的占19%。

多重残疾儿童的研究和干预是特殊教育领域近年来的热点问题。多重残疾儿童是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缺陷的儿童,他们是特殊教育领域中最特殊、最困难的群体。与单一残疾儿童相比,这一群体最显著的特征是:①残疾情况复杂;②残疾种类不同造成个体间差异巨大;③普遍残疾程度较重。

对多重残疾儿童训练的切入点的选择关系到训练的成败,切入点选得好,训练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若选得不好,则可能使训练失败。把行为矫正作为训练的切入点(具体原因在前面已作了说明),事实证明,这种策略是正确的。此外,在对多重残疾儿童进行训练时,还应注意充分利用残疾儿童的残存能力。

在本个案的干预中,以活动为基础的干预方法训练效果非常显著。至于该方法是否适用于其他的多重残疾儿童(外部效度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要正确处理好家校训练的配合和衔接问题。在本个案中,由于家长工作繁忙,寒暑假只得把多重残疾儿童放到其外婆、姥姥等亲戚家,由亲戚对其进行“照管”。而亲戚朋友远远不能如父母般对多重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故往往当多重残疾儿童从亲戚家返回时,他的许多技能和知识又回复到了基线水平,这不能不令人深思。我们建议,为保持训练和教育的延续性和教育效果的巩固性,应正确处理好家校训练的配合和衔接问题。此外,社区也应积极参与进来,共同把特殊教育事业搞好。

特殊教育仅仅依靠爱心和奉献精神是不会结出硕果的,它还需要技术,需要特教老师把科学研究的成果和训练技术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对特殊儿童,特别是多重残疾儿童的训练和康复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这当然需要老师的爱心和奉献精神,但由于各个儿童残障的程度、残障的原因及其所处的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对特殊儿童的训练和康复有法但又无定法,这就要求特教老师要积极思考,努力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做一名学习型和创造型的老师,争取掌握已有的、最新的、实践证明最有效的训练方法,并创造性地把它们运用到特殊儿童的干预实践中去。

综上所述,希望政府对残疾人群中适龄人群的教育、残疾人群的各种保险、各种辅助与援助给予最大程度的关注,并能给予相关政策上的强有力支持,以使残疾人和普通人一样享有同样的生活环境和待遇。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二十五篇

残疾人现状调查报告

一、基本状况

xx区东起徐家湾,西至焦家庄,全区总面积平方公里,有8个街道。全区总人口约21万,按照全国抽样调查的数据,我区应该有各类残疾人万人,比例。实际上我区有残疾人2750人左右,占总人口的。2750名残疾人中,男1663人,女1087人,贫困、特困残疾人1114人。全区应接受康复的残疾人1650人,已经接受康复服务的788人;现已解决温饱的残疾人801人,未解决温饱的残疾人303人;纳入低保范围的425人;已安排就业的残疾人810人,其中个体就业358人,集中就业376人,按比例就业76人。

(一)基本生活状况

xx区残疾人的生活水平较低,低收入残疾人达1114人,占残疾总人数的。整体来看,残疾人普遍收入偏低,在07年的调查中也反映出残疾人对自己的收入水平普遍感到不满意,认为很难满足自身生活需要。

在残疾人的收入来源中,和健全人相同的是工资、奖金等劳动收入占到了主体地位,而政府补助部分则相当稀少,许多人没有固定收入,靠亲友资助生活。残疾人在遇到困难时,的人选择自行解决,23%的人选择求救亲友,只有的人选择向残联等机构要求帮助,这充分显示了现时的社会保障体系还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要。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二十六篇

关于我县癫痫、精神病及智障等残疾事业发

展的报告

彬县残疾人联合会:

我院炭店乡卫生院建于

1958年,位于县城12公里处东北塬的炭店乡政府所在地,北临新民镇,西邻小章镇,东临香庙乡旬邑原底乡,卫生院覆盖三塬两沟一道川,服务半径公里,辐射15个行政村卫生室,担负着全乡万热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

2008年10月在县委、县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原炭店乡卫生院的基础上成立了彬县癫痫专科医院,为我县唯一一家以治疗癫痫为主,涵盖了精神类(失眠、焦虑、抑郁、心理障碍等疾病)的专科医院,彬县癫痫医院被确定为“中国农村地区癫痫防治管理项目”的三家定点医院之一(见附件),为国家癫痫患者协会指定单位,属癫痫患者联盟单位,与西安脑病医院协作,在脑积水、智障、脑瘫领域为咸阳市第一家治疗单位,县卫生局指定癫痫、精神病治疗单位,咸阳市第一家癫痫专科医院。

2010年时我院蓬勃发展、探索进取的一年,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圆满成功,卫生改革各项工作的推进和集成医疗服务向公共卫生保健的职能转变,“十大公共卫生项目”的启动,我院不仅承担着炭店乡辖区内的公共卫生还承担着全县的精神类疾病的筛选、治疗、管理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我院癫痫、精神病诊疗工作,以农村乡镇体制改革为契机,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彬县癫痫专科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满足农村解决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整体上提高全辖区内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根据我院情况,现将我县癫痫、精神病及智障等残疾事业以及我院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院基本情况:

1.医院现有床位12张,争取在2010年达到20张,2011-2013年床位达到100张。

2.现门诊量3000人次,床位使用率≥65%。

3.现有职工11人,其中医生6人,护士3人,检验士一人,无职称一人。达到主治医师一名(专科人员),人员90%大专以上学历。拥有全市最先进的视频动态脑电图一台。

二、我县癫痫专科医院发展的优势:

1.我县被确定为“中国农村地区癫痫防治管理项目”的项目县之一,而我院就是“中国农村地区癫痫防治管理项目”的三家定点医院之一,项目为医院提供癫痫治疗的培训、药物,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更能保证癫痫患者的治疗。

2.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群众对卫生需求也越来越高,也就需要像我院这样的专科医院的出现。

3.我院地处彬县,以彬县为中心,含盖北五县,拥有癫痫患者约5400余人(我县已入档收治患者473人),精神病患者约4000余人,焦虑症患者约5万余人,抑郁症患者约3万余人,智障患者约1万余人,脑瘫约3000余人,致残患者约8000余人。这些病人尚未得到正规科学的治疗,这就需要一个正规信得过的医院的出现。

4.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相当部分的癫痫患者不能工作或劳动,一些患者还将因癫痫发作引起行为异常,对社会造成危害,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加强我国农村地区癫痫防治工作,中央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开展农村地区癫痫项目,是一项民生工程,提高了癫痫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癫痫医院的成立很有必要,使癫痫患者的治疗、随访更有保障。

三、我县癫痫专科医院发展的困难:

1.我院是在原炭店乡卫生院的基础上成立了彬县癫痫专科医院,底子还很薄,缺乏专科类设备,无法适应癫痫、精神病患者的诊疗需求。

2.现有职工人员比例失调,缺乏专科医护人员,导致工作开展受阻。

3.无救护车,对于癫痫、精神病急症患者无法做到及时接送、救治。

4.缺乏康复类设备,使一些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无法得到治疗。

总之,要做大、做强彬县癫痫专科医院,还需要与社会的广泛接触,需要我县各机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希望彬县残疾人联合会给我院以大力支持,使我院能够为彬县的残疾人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xxx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村癫痫防治管理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

彬县癫痫专科医院

2010-3-9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二十七篇

关于对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实施生活救助的调研报告

沛县残疾人联合会

内容提要:

建立重残人员生活救助制度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改善重残人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巩固残疾人事业健康向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的重要推进措施。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益作为改善民生的一个重点,针对残疾人生活中存在的不同困难,有针对性地在政策、规划、组织、宣传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但由于资金投入、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我县重残人员的生活救助水平还较低,相对于全县经济发展水平和全县人均收入而言,重残人员的生活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必须进一步加大救残力度,切实按照省政府“重度残疾人全部享受低保政策”,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协调配合、强化组织领导,多渠道化解资金不足的难题,维护重残人员权益,努力开创我县重残救助事业发展新局面。

为切实保障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基本生活,根据省政府《关于完善城乡建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苏政发[2006]137号)和省民政厅、财政厅、残联《关于对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给予生活援助的通知》(苏民保[2007]12号、苏财社[2007]127号)等文件精神,市政府于2010年11月印发了《徐州市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生活救助实施办法》(徐政规„2010‟12号)(以下简称《办法》)。围绕贯彻落实《办法》要求,县残联就重残人员是否享有生活救助以及影响《办法》实施的有关问题等,组织人员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调查统计、信息分析、座谈研讨,形成这一报告,以期引起领导和有关部门对重残人员生活救助问题的关注。

一、沛县残疾人基本情况

加强残疾人救助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对于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提高残疾人家庭和社会地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公民共享改革成果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更好的推动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我们通过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我县残疾人数量、类别、管理中的残疾人口信息,以期为有针对性地解决残疾人救助问题及制定长期救助政策预案提供参考依据。

(一)我县残疾人测算数据。以全国第二次残疾人口抽样调查、江苏省残疾人口抽样调查公告数据为依据,以沛县1252

万统计人口为基数进行推算,我县残疾人为万人,占总人口的。其中,七类残疾人口分别为:视力残疾万()、听力残疾万()、言语残疾万()、肢体残疾万()、智力残疾万()、精神残疾万()、多重残疾万();

一、二级重残约万(),

三、四级残疾万();农村残疾人约万(),城镇残疾人约万();残疾人家庭人口规模约人,全县约有万个残疾人户。

(二)残疾人入库信息。我县残疾信息库已录入残疾人78069人,其中,自2009年底至2011年5月30日,已申领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人(以下简称为持残疾证人)18607人(见附表一),持证人数仅占录入人员的,疑似残疾人尚未申办二代《残疾人证》的有59462人。

(三)数据结果分析。一是残疾人领证积极。持证符合登记救助的重残人员为8642人,总量上占已采集信息残疾人总数的11%,占已领二代《残疾人证》18607人的,较省抽样调查的28%低了17个百分点,说明已申领《残疾人证》的重残人员较为积极。但重残人员优先兑现优惠政策的结果,不能表明所有重残人员都已申领《残疾人证》。二是实际持证重残人员较少。目前实际登记在册的持证重残人员8642人,仅为符合应享受救助条件人员的一部分。一些长期足不出户的3

重残,因不便申办二代《残疾人证》,尚未领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在保障政策的兑现与实际享受利益效应的推动,将会有更多的重残人员申领二代《残疾人证》,重残登记人数将增加到万人左右。为此,在实际制定或执行《办法》时,应充分考虑一个时期内增长的救助人员数量,制定相对应的预案。

二、沛县重残人员生活救助情况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益作为改善民生的一个重点,针对残疾人生活中存在的不同困难,有针对性地在政策、规划、组织、宣传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为帮助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脱贫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不断优化,残疾人工作的基础不断加强。但由于资金投入、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我县重残人员的生活救助水平还较低,相对于全县经济发展水平和全县人均收入而言,重残人员的生活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从调查的实际情况看,有几个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

(一)救助范围失衡。由于认识程度以及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各镇对重度残疾人救助存在明显差异,除煤电公司未实施救助外,湖西农场的救助比例达到,大屯、张庄、敬安、新城区等镇区的救助比例均超过百分之五十,魏庙镇、开发区救助比例仅为和。

(二)救助人员不足。目前社会对重残人员救助执行不力,4

享受救助人员太少,全县享受救助的重度残疾人的比例为,仅为三分之一多。据统计,目前全县共有持证重残人员8642人,应给予生活救助的7610人。当前,实际享受救助人数仅有2505人,仍有5105人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救助。(见附表三)

(三)救助资金不足。按我县公布的今年低保标准(城镇320元/人*月,农村155元/人*月)预算,资金约为万元。随着政策落实效应,将有更多的重残人员申领《残疾人证》,进入救助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救助时要有预案,同时要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和增长机制。

(四)没有应保尽保。民政部门是以家庭为单位实施低保,这样就有许多无固定收入的重残人员家庭因不符合低保条件而无法享受低保待遇。这就要求民政部门必须按照省政府关于“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重度残疾人全部享受低保政策”要求,想法设法切实将重残人员全部纳入低保,争取上级更多的财政支持,减轻地方承担救助金的压力。

三、徐州市重残人员生活救助情况

根据省残联对各市落实重残人员生活救助工作调查评估所提供的信息(见附表四)可以看出徐州市在重残人员救助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救助需加大落实力度。全省各市都出台了救助政策文件,但政策兑现效果、享受救助的人数、城乡一体化覆盖水5

平等极不平衡。调查结果显示徐州救助情况政策落实最差,与徐州经济水平、城市地位极不匹配。

(二)救助资金缺乏预算。在资金来源问题上,唯独徐州没有按省文件规定采取财政统筹预算,残保金收入预算不仅无法承担救助金支出需求,全部救助资金从残疾人就业保证金支出,严重违反了残保金使用政策,基层残联系统反应强烈,给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在省人大、省残联在执法检查中,多次对徐州存在的这一问题提出批评和整改建议。因此,必须对实施救助中存在的资金筹集等关键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促进救残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四、关于落实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生活救助资金来源政策的风险评估

(一)残保金无法承担“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重残人员生活救助需求。从2010年全县残保金收支情况与当前重残人员生活救助所需资金支出测算对比表(见附表五)可以看出,我县2010年征收残保金为万元(含工作成本和上级国库分成)(表五第2栏),减去直接用于残疾人就业服务支出后,剩余万元(表五第5栏)。经表2栏、3栏、5栏与11栏比较分析表明,即使把征收的残保金全部用于重残人员生活救助配套,尚不能满足当前所需的资金,因此,重残人员生活救助资金来源“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支出”是不切实际的。

(二)在重残人员救助中使用残保金存在一定的风险。《残疾人就业条例》明确规定,残保金是指国家为促进残疾人就业而设立的,由未安排残疾人就业或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各类用人单位按年度缴纳的,是具有专门用途的政府性基金。有自己的特性。一是目的性。残保金专门以促进残疾人就业为目的,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为目标。二是补偿性。缴纳保障金前提是用人单位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缴纳保障金实质是用人单位对残疾人就业岗位权益的一种经济补偿义务,达到安排比例的则不需要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三是缴纳的不确定性。保障金以年度核算,即用人单位可能使用残疾人不达比例就需缴纳保障金,用人单位根据年度使用残疾工人多少来决定的。随着依法推行就业和保障金征收力度的不断加大,单位使用残疾工人数量不断增多,同时保障金征收也会逐步减少,多缴、少缴或不缴。若达到比例,则不缴保障金,也就是今年缴纳并不确定,且多少不确定。四是用途专项的规定性。国家财政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保障金”专项用于下列开支:五项支出中没有列到可用于保障生活救助;省政府31号令第十六条规定残保金8项以上用途和《江苏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使用管理办法》第五条使用范围六大项和第六条使用重点五十四小项中,仅把“补贴困难残疾人社会保障费用”列入其中一小项安排。

保障金的特点决定了使用保障金兑现重残人员生活救助7

承担一定的风险。一是从长期看,残保金来源政策无法保障兑现落实重残人员生活救助所需的长期增长的大量的资金需求,必然会导致《办法》难以落实,政策虚设,甚至由此引起一些列不安定风险。二是从当前看,残保金现实收入远远不能满足生活救助现实需要。从2010年残保金收支情况与救助需求对比则可以看出,如果在《办法》过程中使用保障金,势必造成政府不负责任的风险。三是残保金目的性很强。保障金专项用途和设立残保金本义目的不应改变,否则,将严重影响残疾人就业主要工作正常开展和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并承担违反残保金使用规定的风险。

五、关于全面落实重残人员生活救助的建议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应该说我县的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已初具雏形,但还需进一步的完善,进一步加大救残力度,切实维护重残人员权益,把政府交办的好事办好,积极为残疾人救助事业建言献策。

(一)强化责任落实。民政部门要切实按照省政府“重度残疾人全部享受低保政策”。改变以户为单位纳入低保的做法,将现有持证在册的重残人员全部纳入低保,争取使用上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达到使残疾人受益、促进稳定目的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地方财政支出的压力。

(二)强化协调配合。据了解,2009年省民政有近7000万元预算没有安排到苏北地区,2010年有近亿元预算的低保8

生活救助补贴。县财政、民政、残联等部门要紧密配合,积极向上级争取残疾人生活救助专项经费补贴,多渠道化解资金不足的难题。

(三)强化组织领导。必须切实加强对民政、财政、残联、卫生等部门的领导和协调调度,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责任,使其做到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严格坚持标准,高度规范办事程序,建立重残人员生活救助工作信息平台,确保救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二十八篇

一、我镇残疾人就业的现状

目前,我镇在安置残疾人就业方面,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安置残疾人在6家福利企业集中就业,这一直是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主渠道业,在6家民政福利企业集中就业的残疾人有154人。二是自主创业,主要是从事小本生意,现有26人。三是分散安置就业。在49家企业分散就业的残疾人现有68人。

但从深度分析,在

残疾人就业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在残疾人工资偏低。有的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15000元左右,但给残疾人的工资一般在800元以下,也有600、500、400不等的,有的甚至不让残疾人上班,每月给100元补贴,这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就业的意义。这对给残疾人工资偏低的个别企业来说又钻了政策的空子,侵占了残疾人利益。二是自主创业的残疾人缺少启动资金,残疾人自身没有多少启动资金,靠贷款又没有抵押和担保,靠小额贷款门槛高金额有限,启动后运转也吃力。三是残疾人自主就业场所不固定,不符合城管要求,遇到整顿,首当其冲要取缔。四是部分残疾人自身素质和就业观念有待提高。残疾人普遍文化程度偏低,有的性格怪癖,自卑感太强,“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缺乏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具备参与社会竞争的积极态度。五是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在个别地方时有发生。有的用人单位不给残疾人安排合适的岗位,有的单位一般性岗位招工也以身高、相貌为基本条件,有的单位对同等条件的人,也是把残疾人拒之门外。所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残疾人就业。

二、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几点对策

第一,政府在就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中,要更加关注残疾人就业。要认真落实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有关规定。税务、财政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保证就业保障金足额上缴。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中,政府要通过给予相应的政策上的扶持,使福利企业在改革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使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落到实处。

第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农村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必须着力开展面向农村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良性机制。积极探索残疾人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相衔接的机制,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服务管理融为一体,进而实现残疾人事业城乡协调发展。

第三,加强残疾人就业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改善残疾人就业服务。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是保障残疾人就业的一项重大政策措施。因此,需要加强残疾人就业市场建设,完善就业登记、信息服务、中介、再培训等服务,打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隔离,将残疾人就业市场纳入社会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当中。

第四,重视残疾人教育在提高就业能力方面的作用。对残疾人而言,提高自身素质,是其实现就业、参与社会生活的根本途径。因此要增加残疾人教育投资,依法规范县乡各级政府对残疾人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落实国家对残疾人教育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重视残疾人职业教育,探索服务于残疾人就业的职业教育模式和途径。

第五,努力营造有利于残疾人就业的舆论环境。由于认识上的偏见,一些单位觉得残疾人有损单位形象,不愿意接收,有的单位宁可缴纳就业保障金也不愿为残疾人提供岗位,这使得残疾人在整个社会就业体系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因此需努力营造有利于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环境,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实现残疾人就业不仅是残疾人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文明和谐的标志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二十九篇

关于甘泉县残疾人工作的调研报告

甘泉县残疾人联合会

(2011-8-26)

残疾人是一个数量较大,特性突出的社会群体,残疾人生活状况的改善,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了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工作,准确掌握全县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县残联在“学讲话、抓调研、理思路、谋发展”主题调研活动期间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对20xx年以来全县残疾人情况进行了普查调研。

一、基本情况

甘泉县辖三镇五乡一个街道办事处,全县总人口万人,有残疾人3360人,约占全县人口的,男2146人,女1214人,60岁以上849人,7岁以下84人,7—60岁2427人;其中,视力残349人,听力语言残427人,肢体残1214人,智力残563人,精神残339人,多重残438人,城镇残疾人817人,农村2543人。1352人基本能生活自理,靠低保1863人,靠父母供养的574人,靠子女供养的298人。其中孤寡老人37人,已全部实行五保,双残户59户。文化结构:文盲1676人,小学文化771人,初中507人,高中392人,高中以上14人。从调查情况看,全县残疾人从业或个体就业率在60%以上,80%的残疾人有康复需求和愿望。全县2100名残疾人处于贫困或贫困残疾人边缘状况。占残疾人总数的67%。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三十篇

都安瑶族自治县残疾人联合会

扶贫开发调研情况报告

一、基本情况

都安瑶族自治县是一个以粮食、畜牧业为主的老、少、边、山、穷贫困山区县,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17个乡两个镇,9个社区238个行政村,总人口为67万多人,按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比例,全县共有各类残疾人47840人,占总人口的,其中,农村残疾人38900人,占残疾人总数的。

二、残疾人扶贫工作开发情况

三年来,我县把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划分区域,分类扶持,整村推进,巩固提高,完善机制”的方针,并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解决贫困残疾人口温饱为中心,以发展种养业特色经济为重点,走发展民族手工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致富之路”的扶贫战略,促进了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的发展。

1、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狠抓落实

三年来,我县把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摆在讲政治的高度,始终把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做到常抓不懈,并根据《xxx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四部门〈关于开发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和《河池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中关于残疾人扶贫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我1

县残疾人扶贫计划,确立了扶贫工作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基本思路和奋斗目标。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贫办等部委《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工作的意见》,并要求各个乡镇在抓扶贫工作中,要做到安排扶贫工作时同时安排残疾人扶贫工作,极大地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全县残疾人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有效地促进了残疾人扶贫工作的开展。

2、明确目标,完善体系,狠抓帮扶工作

为了进一步完善帮扶工作体系,开展实施“帮扶工程”,坚持做到“四个落实”,即:时间、任务、目标、责任落实。依托科技部门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共培训残疾人528人次,投入培训经费127092元,使残疾人基本掌握了养猪、牛、羊、鸡、兔、蚕及甘蔗种植等实用技术,发放扶持经费15万元。积极帮助残疾人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实施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几年来共投入危房改造资金万元,解决了240多户残疾人贫困户的住房困难问题,同时发放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万元,城镇个体工商户养老保险补贴万元,解决了养分残疾人的后顾之忧。

3、建立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拓宽残疾人就业

根据自治区残联、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促进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建设的意见》,结合我县实际,根据市场需求,在地苏乡上江村建立草药种植基地,种植鱼毛藤草13亩,扶助

资金10万元,解决了10多户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三、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任重道远。首先,残疾人文化

素质低,观念落后。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条件的制约,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到了极大的限制,大部分生活在边远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加之,受教育程度低,观念落后,安于现状,开拓阜新能力不强,贫困面较大,扶持难度非常大。其次,劳动能力较差,由于受生理功能的影响,大多缺乏劳动能力,需要政府救济,只能从事简单粗糙的生产劳动,一技之长,导致社会竞争力较弱,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再次是康复需求得不到满足,功能无法得到补偿,农村残疾人康复机构十分匮乏,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不到就地就近的康复治疗和训练。

2、扶贫资金严重不足。我县几年来残疾人贴息贷款从未得

到解决,残疾人意见比较大。

3、残疾人就业难,且面窄。一是因为残疾人文化素质低又

有身体功能的障碍,无法适应现代企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需要,所以残疾人劳动就业难。二是由于社会偏见,部分单位宁可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愿意安排残疾人就业。

4、残疾人技能培训严重不足。我县为国家贫困县,县域经

济发展滞后,县财政无力出资对残疾人开展技能培训,以提高残疾人就业技能,而我县每年征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非常有限,

无力对残疾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四、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的建议

1、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好残疾人扶贫中的新情况和

新问题。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残疾人的小康,社会无法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如何解决残疾人的温饱问题,已成为全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的政治问题。需要我们各级党政和相关部门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必须把残疾人扶贫工作作为议事日程。制定相应的扶贫措施,并抓好落实工作。

2、多渠道解决残疾人就业。就业是残疾人权利,也是残疾

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实施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对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要依法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拒不交保障金的单位,要采取强有力的手段征收,现在还存在无法可依。要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吸纳残疾人就业。

3、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首先是建立健全残疾人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加强与民政、扶贫部门的沟通协调,让农村贫困残疾人享受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使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其次是依托“富民安居”,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依托国家正在实施“富民安居”项目,争取把更多残疾人危房改造纳入其中,帮助农村残疾人在出行方便,利于生产劳动的地方建房,使他们安居乐业。再次是健全农村新型残疾人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来解决残疾人家

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求助制度,通过设立求助基金,对特困残疾人的医疗康复进行补助,对残疾人子女无法交纳学杂费的给予救济补助。

残疾人扶贫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政和民政、扶贫等相关部门大力配合才能实施开展并取得成效。我们相信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和残疾人的努力拼搏,全县残疾人迈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三十一篇

中国残疾人调查报告

一.残疾人的生活现状。

目前中国残疾人的生存发展状况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一是因为我国残疾人人数众多,有8300万,而且70%以上的残疾人都生活在农村,很多人生活还非常贫困。二是由于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一些残疾人应该得到的保障还没有得到。残疾人生存发展中遇到很多的问题,公共服务不足、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以及特教学校建设的力度不够,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稀缺,就导致一大部分能完成基本体力劳动残疾人无法从家里走出来,未实现交通的、信息的无障碍。人道主义思想不够浓厚,只有一小部分的人能够积极主动地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关爱。

二.残疾人贫困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残疾人工作的力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市残疾人生活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部分残疾人由于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社会竞争力不强,抵抗风险能力弱,因残因病返贫比例仍然大,我国部分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仍然处在低水平,扶残助残任务仍相当艰巨。

据调查,我国残疾人贫困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低,再加上有的处于贫困山区,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生产、生活受到极大限制;二是劳动能力差,只能从事简单的生产劳动,缺少技能,就业竞争力较弱;三是由于意外残疾或因病致残,再次返贫(如,某镇炭窑村肢残疾人张龙义,因车祸致残,不能劳动,又身患脑血栓,常年吃药,一家三口人家庭收仅有3200元,家庭处于贫困状态);四是社会助残仍有差距,由于大部分处于贫困乡镇经济发展不快,残疾人较多,资金不充足,政策落实难以到位。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三十二篇

残疾人工作调研报告

残疾人是特殊的群体,又是困难的群体,社区残疾人工作是依托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力量为残疾人服务,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一项工作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社区现有总人口1867人,残疾人10人,其中肢体残疾人7人,智力残疾人1人,精神残疾人1人,革命伤残军人1人,为了能够让更快的上情下达、下情上递,社区设立残疾人专职委员1名。

1、在这些弱势群体中,社区工作人员首先为他们建立了残疾人档案。制定了残疾人工作计划和制度,及时为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2、充分利用社区的黑板报、向居民发放宣传单的形式向辖区弱势群体做宣传工作,并且不定期的到居民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疾苦,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几点思考”

残疾人作为特殊而困难的弱势群体,构成了他们需求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从而使得残疾人工作更为艰巨、复杂。正因如此,做好残疾人工作更加显示出社区建设的无比优越,

显示出社区建设给社会文明带来的。从另一看,

在残疾人中也蕴藏着巨大的碍,必要的条件,就会焕发潜能。只要帮助消除障社的能动作用,同样

区建设的力量,社会文明的建设者。残疾人的“自尊、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三十三篇

残联关于办理二代残疾人证调研报告

我区根据《关于换发第二代的通知》、《关于下发的补充通知》精神和自治区残联第二代《残疾人证》换发工作会议要求,自XXXX年X月X日起,开始换发第二代《残疾人证》,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残疾人持证基本情况

目前,X区持有二代残疾人证XXXX人。按残疾类别分:视力残XXX人,听力残XXX人,言语残XX人,肢体残XXXX人,智力残XXX人,精神残XXX人,多重残XXX人,持证比例分别为,,,,,,,多重残疾人中言语听力有XXX人,其他多重有XXX人;按残疾等级分:一级残疾人XXX人,二级残疾人XXXX人,三级残疾人XXXX人,四级残疾人XXXX人;按户口性质分:城镇残疾人XXXX人,农村残疾人XXX人;按性别分:男性XXXX人,女性XXXX人;按年龄分:X-XX岁XXX人,XX-XX岁XXXX人,XX-XX岁XXXX人,XX-XX岁XXXX人,XX-XX岁XXX人,XXX岁以上X人。另外,已注销死亡残疾人XXX人。

二、残疾鉴定机构情况

为了便于残疾人做鉴定,残联委托X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康乐精神病医院两家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残疾评定,要求医疗机构本着对残联和残疾人负责的原则,严格依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认真做好残疾评定工作。X市第二人民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医学鉴定专家组,负责鉴定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及儿童智力残疾,医学鉴定工作具体组织协调由医务科负责,每次鉴定由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遇疑难情况由鉴定专家组讨论后做出结论。X市精神病防治康复中心即康乐精神病医院也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医学鉴定专家组,负责成人智力残疾及精神残疾鉴定。

三、申请办理残疾人证程序

为确保我区第二代残疾人证换发管理工作顺利开展,XXXX年残联确定一名工作人员承担业务员,从XXXX年X月起我区在X市政务大厅设立X区残联窗口,采取aB岗制负责办理残疾人证工作,各街道办事处有民生服务中心,负责办证受理。申请办理换发残疾人证坚持申领自愿的原则,申请人需持相关资料到户口所在地或常住地的街道申请;街道工作人员核对资料相关信息,填写《xxx残疾人证申请表》,告知申请人按约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医院进行残疾等级评定,并将资料送市政务大厅区残联窗口;办证业务员将相关信息录入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核查资料与身份的真实性,填写《残疾评定表》,统一送往指定医疗机构,待评定结束后由医疗机构统一返回残联办证窗口,业务员将评定结果录入系统;残联理事长对残疾评定结果进行初审;市残联进行复审;市残联复审通过后,办证业务员打印《残疾人证》,并报市残联核准加盖钢印;由街道统一领取后负责发放,并对医院评定无等级的做好反馈解释工作。

四、采取多种方式落实办证工作

在办证过程中,X区残联根据残疾人的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方式:一是对于残疾特征非常明显的缺肢截肢者、双眼全盲者、聋哑人、少数长年卧床者,依照残疾标准,易于认定残疾类别、等级的,残联在评定表中记录残疾特征和直观评价,并经理事长在内的三人现场目测签字定级,共目测XXX人。二是对部分行动困难不能到指定医院评残定级的残疾人,区残联统一安排时间分期分批带医疗机构专家组到户鉴定,同时还协调联系各类鉴定专家深入农村、矿区、养老院、xxx等地免费进行现场鉴定。三是对一般情况根据需鉴定人数的多少,每周或每月由定点医疗机构专家组进行集中鉴定,并认真填写残疾评定意见。

六年来,我区办理残疾人证没有向申请人收取过工本费,医疗机构残疾鉴定收费统一标准为XX元,由指定医院出据正规票据。在实际换发工作中,公开办证程序,严肃办证纪律,明确具体职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防止虚假评定,杜绝虚假证明,杜绝人情证、关系证等,同时采取特事特办、急需办证、上门服务等管理模式,使换发残疾人证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X、《X回族自治区实施〈xxx残疾人证管理办法〉细则》对申请办证人没有年龄上线下线限制,不便于操作。

X、二代残疾人证评定标准将痴呆归为精神残疾类后精神残疾比例明显增高,智力残疾比例相对降低。

X、《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中对伤病治疗后康复期没有明文规定,无法给申请人解释。

X、我区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出现被xxx注销的残疾人,不知是什么原因,咨询中残联办证技术支持中心没有得到明确答复。

X、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将未成年残疾人、智力残疾人及精神残疾人监护人姓名打印在《残疾人证》上,不切合实际,因为残疾人家庭情况较特殊,申请办证填表时在监护人一栏内大多填写的联系人,此类情况给残疾人及家庭带来不便,法律公证部门对此看法是说不够严肃。

X、隆德县因政策性移民到星海镇的持证残疾人等级评定较高,对此村镇上的残疾人也有意见。

今后工作的打算

一、加大办证工作的宣传办度,积极动员符合办证条件的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

二、进一步规范办证程序,加强管理,使残疾人证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创新工作思路的在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厘的问题上,继续采取“特需特办、急需急办、上门服务”等办法,为残疾人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残联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范文第三十四篇

根据XX市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市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调查研究月活动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市残联组织开展了“走进社区(村),走近残疾人”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活动。活动分成领导干部小组,各处室、中心分别为1个小组,共计7个小组,采取从主要领导到普通工作人员,每人负责1个社区(村)等方法在全市对30个社区(村)进行调查。此次调研,我结合全市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调查研究月活动和市残联开展的“走进社区(村),走近残疾人”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活动,对XX区新孔社区、浦北村和XX县瓜安村等283名残疾人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得到如下结论:(1)调查的283名残疾人中197名残疾人有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残疾人医疗服务与救助、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辅助器具、法律援助与服务、教育费用补助与减免、职业教育与培训、就业安置与扶持、无障碍设施与信息无障碍等需求,占调查的残疾人总数70%。(2)选择需求的残疾人依次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残疾人医疗服务与救助、残疾人生活服务、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无障碍设施与信息无障碍等需求较大,对残疾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原因和问题。(3)本调研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大政方针政策、省、市惠残政策,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经济支持等对策建议。

“两个体系”建设是中央7号文件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正在逐渐完善,而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还刚刚开始。为了更好地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合全市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调查研究月活动和市残联开展的“走进社区(村),走近残疾人”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活动,我此次主要对“XX市残疾人需求问题”进行调查。目前,该项调研已完成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以及调查研究报告的初稿。限于时间的要求,本报告仅围绕调查数据谈几个问题。

一、调研目的及方法

本次调研活动以XX市各类残疾人为核心,通过调研,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市残疾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切实增强投身残疾人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入了解残疾人基本状况,掌握残疾人各方面的需求,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宣传党和政府残疾人工作的方针政策,推动各项惠残政策的落实,促进残疾人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为推动全面工作提供基本思路和理论依据。

本报告将回答四个问题:(1)残疾人有哪些需求?(2)分别选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残疾人医疗服务与救助、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辅助器具、法律援助与服务、教育费用补助与减免、职业教育与培训、就业安置与扶持、无障碍设施与信息无障碍等需求的残疾人有哪些主要特征?(3)选择需求存在原因,提供的保障和服务等是否已满足需要,还存在什么问题?(4)工作思路及对策建议。

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召开座谈会。

二、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本次通过简单随机、等距抽样等方法共抽出283名被调查残疾人。

1、性别结构:男性150名,女性133名,男女比例大致为8:7。

2、年龄结构:0-18岁占,18-60岁占。按60岁划分,非老年人占,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与我市领证的残疾人年龄结构相似。

3、户口性质:农业户口占;非农业户口占;农业与非农业比例大致为7:1,与XX市人口的整体构成一致。

4、婚姻状况:初婚有配偶,未婚占,再婚有配偶占,离婚占,丧偶占。

5、文化程度:小学文化程度27.2%,初中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占,大专及以上程度,未上学的占到了。

6、残疾状况:(1)残疾类型:视力残疾占,肢体残疾占,智力残疾占,精神残疾占4.3%。(2)残疾等级:一级占,二级占,三级占,四级占,与我市领证的残疾人残疾状况大约一致。

7、生活自理状况:生活能自理,不能自理。

8、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1)18—50岁130名残疾人中(除一级残疾人)未工作的近1/2,因丧失工作能力未工作的1/4。(2)个人生活主要来源:靠离退休金25人,靠家庭成员供养的近1/2,靠领取基本生活费的16人,靠保险收入和财产险收入的不足4人。(3)社会保险状况:城镇残疾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不足4/5,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足1/2。(4)职业技能培训状况:有就业能力残疾人,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不足1/3。(4)享受定期生活救助状况:近1/4的享受民政部门的最低生活保障或城市重残人生活补助。

9、康复服务状况: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近2/3没有得到康复服务,得到治疗与康复训练服务的残疾人1/10以上,心理疏导服务不足1/10,康复知识普及服务不足1/5,辅助器具配置不足3%,日间照料与托养不足2%

三、被调查者需求分析

本分析主要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

本部分的分析集中在:通过对被调查者对需求选择分析,了解需求的原因和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1、需求选择分析

按照问卷调查的要求,被调查的残疾人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意愿选择需求,对选择需求的残疾人进行具体分析:48%需求者选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18%需求者选择残疾人医疗服务与救助,需求者选择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需求者选择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需求者选择残疾人辅助器具,需求者选择残疾人法律援助与服务、残疾人文化服务、残疾人生活服务,需求者选择残疾人教育费用补助与减免、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残疾人就业安置与扶持。

2、需求原因分析和存在问题

(1)残疾人社会保障观念落后,救济色彩太重。传统观念认为残疾是残疾人及其家庭的事情,与社会无关,过分强调家庭自我保障与残疾人自立,使得残疾人保障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施舍和救济的浓重色彩。在调查中,近1/2的残疾人要求政府给予经济救助,特别是农村残疾人对残疾人的服务需求很少,认为政府给点钱,家人给吃给穿就满足了。家人承担了家庭中残疾成员由生到死的“无限责任”以及巨大的精神负担。这种残疾观及受此影响下的社会保障观念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整个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2)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在“普惠”加“特惠”的政策环境下,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应该是“特惠”。而作为欠发达地区,残疾人除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普惠”政策外,为残疾人提供的“特惠”保障很少,标准也较低。无固定收入的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按月领取低保金或低保标准的生活补贴,只有市区、XX县和XX县已全部落实,其他县正在落实中;肢体三级以及三级四级的智障和精神病人等更多残疾人还享受不到这一“特惠”。享受这一“特惠”的标准也很低。现行低保标准是城区230元/月,农村155元/月,只是勉强“饿不死”的水平。除此以外的就业、康复等其他方面的“特惠”则更少,同样也是标准低,覆盖面窄。

(3)保障服务的层次低。现行的保障措施几乎只能考虑残疾人的基本生活资料方面的温、饱需求,精神层面的需求则很少顾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政府对残疾人事业投入的不断加大,残疾人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或即将解决)。起码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广大残疾人要求精神层面生活享受将成为必然。目前,现行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残疾人多种类、多层次需求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4)保障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用于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经费投入实现逐年增长,但由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制约,投入的残疾人社会保障经费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由于经费不足的制约,只能是低覆盖率的、低水平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他方面的保障多为空白,或是刚刚起步。当前,我市残疾人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制度化、多渠道的资金供给方式还没有建立起来,从残疾人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来看,渠道还比较狭隘,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为主,福利彩票、福利基金会为辅,社会捐赠有限支持的模式。特别是社会捐赠方面,还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捐赠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来自社会的资金投入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