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锻炼对孩子的好处十篇体育锻炼对孩子的好处十篇

体育锻炼对孩子的好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6:52

体育锻炼对孩子的好处篇1

体能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素质健康是1,学业、前程、财富……都是0,当孩子拥有健康时,他可能拥有10,100,1000甚至更多,如果失去1,拥有的0再多,仍然一无所有。

体育锻炼,除了能增强身体防御机能,对孩子的大脑、神经、骨骼、智力、人际、情绪,以及人格发展,都有显著的影响。父母为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时,别忘了在成长一栏里,添上运动计划,让孩子在充满健康的环境中起跑。孩子健康的警报——有体重无体能2002年3月,国家体育局和教育部公布了1998年至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状况:3年间中国人身高平均降低3厘米,体重平均增加1~3千克,被列入世界肥胖发病率排行榜。全国政协委员冯理达对此进行了长期调研后,忧心忡忡地说:“中国人体能状况下降,普遍存在着血压升高,肺活量下降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威胁人们的健康。”他呼吁青少年要重视自身健康状况,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2000年,武汉市对7~18岁的少年儿童健康状况抽样调查表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营养摄入较过去丰富,青少年体格(身高、体重、胸围)发育良好,但体能状况不尽如人意。调查中分别就立定跳远、屈膝仰卧起坐、60米冲刺等项目做体能测验,结果发现孩子们身体的敏捷性、协调性、耐力都不够好,尤其是腿部肌肉耐力发展不佳,小学三年级前的孩子双腿耐力的发展,竟然处于停滞状态。杭州育新中学最近为全校同学体检,发现体能不佳的同学比比皆是,验血时竟有不少同学头晕昏倒。校长感触地说:“现在的孩子弱不禁风,外出远足,没走几步就喊累,想找地方休息;稍微爬一下楼梯便上气不接下气;夏天到户外没几分钟,就热得受不了,要回空调房间。由于缺乏运动,一些孩子体内废物不能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他们学习时也更容易出现焦躁、倦怠状态。”什么是体能关于什么是体能,浙江医学科学院林华医生提供了下列资料。1.简单来讲,体能是人类从事活动所需要的身体能力。2.美国白宫体能委员会将体能清楚地定义为:人在工作时表现积极、愉快而不感疲乏,同时还有余力去从事个人所好的休闲活动,以及能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3.德国学者拉逊认为,体能应由下列因素组成: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肌力及肌耐力,心脏循环性耐力,动力和速度,柔软性和敏捷性,协调性、平衡性和正确性。上列因素都可作为衡量孩子体能状况的依据。假如您的孩子经常生病,或没走几步就喊脚酸,学习状态不佳(易焦躁、倦怠,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事懒洋洋没精神,那么您孩子的体能状况就属不佳。孩子体能变差的原因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冯理达委员认为许多父母把健康寄希望于医疗、保健品,而不注意健身锻炼。育新中学的一个女生,从小药补加食补,甲鱼都吃怕了,中考前父母更是花3000元进行速补,但她依然是全班身体最弱的,稍有风吹草动便头晕感冒,连正常上学都不能保证。还有相当多的孩子生活无规律,早晨睡懒觉,起床后匆忙地吃点饭就去上学,下午回家埋头赶做作业,然后边吃饭边看电视,直到大人催促才睡觉。若是节假日,这些家庭就更无章法,常常是暴饮暴食、贪吃贪睡,孩子和大人一样不做任何户外活动。许多小胖墩、小懒虫、小病号、小眼镜就是这样出现的。2.居住环境和社会生活形态的变化。都市文明加重人口集中,居住空间高层,狭小,孩子运动锻炼场所由户外移到室内,属于整体的大肌肉活动(跳、掷、攀等)机会减少;电视、电脑几乎占据孩子全部的休闲生活,他们缺乏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城市交通的拥挤,上学路途变远,也使家长刻意减少孩子走路和外出活动的机会,许多孩子连每天走路上学的运动机会也没有了。3.父母的过度保护。很多家长在孩子还没开始运动时就处处提醒,或为孩子清除所有可能的障碍,造成孩子防卫过度心理,身体的自我保护能力得不到锻炼提高。4.社会价值观的影响。许多家长对孩子体能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受片面的社会价值观影响,只重智力培养。杭州育新中学为增强学生体能,很重视体育课,每学期都要进行一周的军训,举办两天的校运动会。但部分家长竟说:“花钱是让孩子来读书,不是来玩的。”更多的家长打电话请假,说孩子身体不适,不宜上体育课,弄得老师无可奈何。家住杭州米市巷的男生陈漾,有段时间经常被父母训骂,原因就是放学后还在操场踢球,不回家做作业。许多家长乐意送孩子上各类文化知识补习班和才艺班,而从没想过要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杭州很多社区的健身苑,几乎都是老人的活动场地,而爱运动的孩子则被家长关在家里。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如果人们只贪图舒适,忽视体育锻炼,如果家长们不重视给孩子更多的运动机会,那么,孩子体能变差的情况,将会持续下去。体育锻炼让孩子们健康强壮虽说一个人即使不锻炼,体能也有个“自然增长”的过程,但这种增长是很有限的,要提高人体机能就必须进行体育锻炼,加速身体各器官系统、肌肉组织新陈代谢。我们从公式中可以看到:运动——能量消耗——异化作用——同化作用(消化、吸收)——恢复能量——消耗能量——体内物质积累——促进生长发育。这就是人体成长发展的“用进废退”的规律。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缺乏运动而引起的体能低下,会造成多种健康问题。因此,体能锻炼的意义就在于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1.体育锻炼能促进儿童身体全面发展。(1)有利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骨骼生长需要不断地吸收蛋白质和无机盐(特别是钙和磷),人体必须有足够的维生素才能使钙和磷很好地吸收。户外活动时,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麦角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另外,体育锻炼中,跑跳等动作对骨骼的骨化中心能起一种机械刺激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经常锻炼,使肌纤维变粗,肌肉血液供应好,毛细血管增多,促使肌肉强壮。(2)有利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运动中,肌肉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肌肉有节奏地收缩和放松,也对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作用。由于神经系统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联系加强了,因而改善和提高了彼此之间的协调能力。(3)有利心脏的生长发育。经常运动的孩子,心肌健壮,跳动次数比一般孩子少,这是心脏健康的表现。“您的心脏就是您的健康”,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日”提出的口号。2.体育锻炼能使儿童更聪明。一个人是否聪明,主要取决于大脑的功能。儿童大脑需氧量占整个人体需氧量的50%,体育锻炼消耗大量的能量,为了满足运动的需要,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增强,从而保证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大脑工作时的能量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体育锻炼还可使体内胰岛素工作正常,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更好地发挥“聪明”功能。3.体育锻炼能增强儿童的抵抗力。体育锻炼作为防治疾病的手段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比如,一个人坐着不动,一分钟只能摄取1/4升的氧气,而跑5千米,1分钟能吸取2升的氧气,等于坐着不动时的8倍。仅从获氧量来看,锻炼与不锻炼对健康的影响就大不相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经受各种气温的刺激,尤其是在冬季,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提高孩子适应环境,抵御疾病的能力。良好的体能是学习和工作的保证。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我们的调查表明,经常参加运动的孩子与同龄孩子相比,平均身高4厘米以上,肺活量多200毫升以上。此外,体育锻炼还能改善孩子的心理气质,形成热情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1.提高孩子体育运动的兴趣。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应爱护孩子的这种积极的天性,并把它发展为体育兴趣。如给孩子讲名人锻炼的轶闻,与孩子一起观看体育比赛,与孩子一起跑步、打球、做操等都是促进孩子产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指导年幼的孩子锻炼身体时,还可以把体育锻炼同游戏娱乐结合起来,如教孩子一边唱儿歌,一边跳橡皮筋;郊游时,和孩子比赛看谁最先到达目的地。这种锻炼方式会使孩子满心喜悦,充满激情,整个身心都得到发展。当孩子的体育兴趣发展起来以后,家长要为孩子的体育活动创造物质条件,如给孩子买球拍、跳绳、小足球等运动器材,使孩子更经常地锻炼身体,把体育兴趣转化为稳定的体育爱好。2.帮助孩子了解体育运动知识。体育锻炼强调通过具体活动增强体能,但仅把体育作为一种体力活动是不行的,应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增强孩子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成效。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讲各种体育活动的特点和意义。如田径类运动靠力量和速度;球类运动对灵敏性和弹跳力要求较高。还可以教孩子一些常见运动项目的技术,指导孩子正确练习,如跑步运动中的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变速跑、冲刺,打篮球的传接球、带球突破、投篮、防守等等,并告诉孩子基本的比赛规则,如打球时不能有意撞人,打篮球时不能带球跑。这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家长也要引导孩子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15岁以前的孩子不宜进行举重、长跑、吊环等运动,而应选择负荷较轻,欢畅自然的运动项目如三跳(跳绳、踢毽子、跳橡皮筋)、游戏、简易体操、小球类。孩子若是喜欢武术,可以学一些简单的武术套路,学习器械格斗时一定要有专业教练的指导,以防出现意外。3.督促孩子坚持锻炼。孩子的自觉性和毅力不强,若没有家长督促鼓励,就可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不利于保持体育锻炼的效果。对此,家长可帮孩子制定锻炼计划,明确锻炼的目标、内容、时间和次数,如规定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做操,每天下午放学后踢球半小时;双休日安排爬山、远足或参与半天的体能集训。制定计划要从孩子和家庭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使孩子乐于接受,自觉执行。父母若能和孩子一起锻炼,则是对孩子的最好鼓励。即使不能天天与孩子一起锻炼,也要定期检查孩子的锻炼情况,并告诉孩子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对个别不喜欢活动的孩子,父母需采取强制措施,如定时叫孩子起床,督促他们外出活动,并必须完成一定的运动量后才能回家,锻炼认真时要给他一些鼓励,不认真时令其重做,直至养成锻炼的好习惯。4.指导孩子科学地锻炼。运动会引起身体机能的深刻变化,过少的运动量对身体机能无刺激作用,超负荷运动又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家长既要警惕超负荷运动,伤害孩子身体或使孩子失去锻炼的信心,又要提供合适的运动负荷,帮助孩子对自己承受负荷的能力建立信心。因此,要教育孩子明确锻炼的目的和意义,讲究锻炼的科学性和趣味性,以便在锻炼中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告诉孩子要注重身体的全面锻炼,不但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发展,也要同时提高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平衡等各项身体素质;既获得跑、跳、投掷、攀登和游泳等实用技能,也培养果断、机敏、勤奋、吃苦耐劳、大胆沉着的意志品质。家长还应帮孩子懂得音乐、棋类也能提高锻炼效果。优美乐曲的伴奏,能消除运动带来的疲劳;棋类活动是一项比智力、比体力、比技巧、比意志、比作风的全面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列宁曾形象地把它比喻为“智慧的体操”,它同样具有增强体能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良好状态的总称。运动不仅能增强孩子的体能,更给予孩子生命的关怀。春天是万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儿童时期是人生的春天,家长关注孩子的体能发展,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便能为他们的健康助一臂之力。

体育锻炼对孩子的好处篇2

【关键词】幼儿体格锻炼重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25-02

一、引言

从目前我国幼儿园体育教学现状来看,整体教学水平还比较低,很多幼儿园只关注幼儿的知识教育,却忽视了体格锻炼的重要性,体育教学方式不能达到满足幼儿身心成长发展的需要。健康的身体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身体各器官发育较慢,抵抗力也比较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因此,幼儿的体格锻炼是幼儿的基础教育,有效的体育锻炼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体格锻炼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减少儿童肥胖的现象

生命在于运动,体格锻炼不仅能让幼儿骨骼和肌肉、神经系统及身体各器官系统都得到协调发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某些幼儿身体上的先天不足,增强幼儿的抵抗力,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体格锻炼除了能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外,还可以促使幼儿的平衡感、节奏感、方位感等各种感觉得到全面发展。通过户外体育活动,可以让孩子受到大自然阳光、新鲜空气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刺激,增强幼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促进幼儿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发育。

另外,体格锻炼还可以减少肥胖症的产生。近年来,体重超标的儿童越来越多,幼儿体型肥胖是由长期食用高热量的食物和过少的体育锻炼导致的。受到某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幼儿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只有多吃好的有营养的食物才能有强壮的身体。长期的高热量营养饮食,会使大量脂肪堆积从而引发肥胖,这些肥胖儿童在成年后患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可能性会更大。因此,幼儿园和家长在给幼儿搭配合理的膳食,以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要鼓励他们多参加体育活动,进行体格锻炼。长此下去,幼儿的身体会更加协调的发展,才能使身体强壮而不是肥胖。

(二)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儿童的不怕困难,坚强的意志

体格锻炼不仅可以使幼儿身体各方面得到锻炼,还可以磨练他们的意志和性格。恰当的体格锻炼可以提升幼儿相互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幼儿克服某些心理上的障碍,使他们的性格开朗、活泼、乐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些游戏需要与同伴合作才能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幼儿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困难复杂的情景,从而培养幼儿坚强、不怕困难的意志和耐心。幼儿的耐心有限,其中有很多患“多动症”的孩子,教师可以运用游戏中的角色和时间来提醒幼儿,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合理的体格锻炼对于培养幼儿良好性格和健康的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改善目前幼儿体育教学现状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宣传,充分认识体格锻炼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幼儿体格锻炼并没有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所以,首先应大力宣传体格锻炼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转变幼师和家长只重视知识教育忽视身体素质教育的观念,鼓励幼儿多参加体育锻炼。对处于幼儿阶段年龄的孩子进行教学必须是在“学”与“玩”结合的基础之上的,幼儿园应将体育活动融入到常规的课程中,从而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成长。另外,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发展和教育质量。幼儿园要注意加强对幼师的体育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幼师的能力素养。

(二)采用科学、巧妙的方式组织幼儿进行体格锻炼,激发幼儿参加锻炼的兴趣

教师要设计合适的锻炼方式和新颖的游戏,激发孩子对体格锻炼的兴趣。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和好胜心都较强,针对幼儿的体育教学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老师要充分结合孩子们的个性发展特点,幼儿园是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置一些好玩有趣的小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这样才能使体育课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游戏可以增强幼儿体育课的趣味性,让幼儿在玩的同时身体和心理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所以应多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游戏。

另外,教师和家长也应让幼儿了解体育锻炼与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关系。如经常练习跑步可以让自己跑得更快,多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让自己长得更高更强壮。孩子如果知道体格锻炼与身体体能的关系会更容易从心里接受体育课,爱上体育锻炼。教师可以问小朋友长大后的梦想,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通过偶像的影响来激励他们多参加体格锻炼,教师可以和幼儿说经常进行体格锻炼可以让自己跑得和喜羊羊那么快,也会越来越聪明。也可以给幼儿讲些体育明星的励志故事,让孩子明白做什么事情都是不容易的,都要经过一番努力,贵在坚持,从而培养出持之以恒的处世态度。

最后,还应该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有些孩子可能有些先天不足,肢体不太协调,很怕上体育课,和其他孩子一起进行体格锻炼。幼儿体格锻炼是需要幼儿身体直接参与的活动,不应该有太多的心理负担。对于这些幼儿,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多鼓励、关心和肯定他们,帮助幼儿克服心理障碍,让幼儿开心、自信地参加体育锻炼。

四、结论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对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幼儿在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开展合理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集体这个团队组织,调动幼儿的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在充满竞争色彩和有趣的体育活动中,让幼儿通过不断地努力和锻炼,体会完成目标的喜悦,从而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勇敢、坚强、自信、友爱互助、具有团队精神的良好品质。让儿童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体育锻炼对孩子的好处篇3

摘要:在过去的几年里针对小学生的体质情况调查结果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是部分学校受填鸭式教育思想的影响,只关心学生语数外三大主科的成绩,忽视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牺牲体育音乐等课的时间来学习主科,致使学生体质下降。

关键词:教育思想;全面发展;体育课;素质教育;体育强国

改革开放既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又使国外的快餐文化进入到了国内,许多小学生都喜欢吃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的,这就导致了学生虚胖严重。除此之外,小学生的近视问题也很严重,我国的近视眼群体中小学生就占了很大的比重,很多学生上课都戴着眼镜。

一、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学生体质下降这件事,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去分析,学生体质下降不仅是学校的教育理念有问题,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也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人们经常f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建设体育强国要从娃娃抓起。国家领导人也曾强调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这些政策与口号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例如,国家要求小学生要加强体育锻炼,相关政策往往不能落到实处。从学校的角度看,首先家长在选择学校时,一般会选择升学率高的学校,如果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势必会减少学生学习的时间,这样会影响升学率,不利于学校吸纳生源。其次加强体育锻炼会增加出现安全问题的几率,一旦发生事故,既容易引起家长和学校的矛盾,又会给学校带来不好的影响。最后让学生加强锻炼购买和维修器材会增加学校的支出。

(二)社会和家庭对学生体质的影响

学校轻视体能锻炼,一方面是出于对升学率的担心,另一方面却是受社会思潮的影响,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以成绩论英雄,重视学历,成绩好才能上好中学、好大学,而上了好大学才有高学历,无论是企业招聘还是学校招生,成绩成了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校自然会忽略对学生的体能培养。再从家庭的角度分析,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也推动了孩子的体质下降。我们都知道20世纪有两个大的决策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一个是改革开放,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使人们富了起来。另一个是计划生育,这项政策造就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那就是独生子女,由于每一对夫妇只能有一个孩子,因此孩子的父母都非常宠爱这些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孩子得不到锻炼,体质自然下降了。

(三)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原因

体育教师的不作为也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近几年网上有一个调侃体育老师的段子很流行,“这节课体育老师有事不上课了,改上数学课”,体育课改成了其他课,学生为数不多的锻炼时间也被占用了,学生的体质自然会下降;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的假期基本上是被各种补习班给瓜分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把睡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除各种补习班占用学生的假期使学生体质下降外,各种电子游戏也造成了学生体质下降。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在室内玩游戏的时间多了,户外锻炼的时间就少了,体质自然下降了。

二、应对策略

(一)学校方面的努力

首先,学校要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把国家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为学生锻炼身体留足时间,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其次,学校要积极组织体育运动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并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奖励。最后,完善对体育老师的考勤和惩罚制度,以确保体育课不被其他老师占用,成为有名无实的课。除此之外,针对其他教师占用学生锻炼时间的行为,也应该加以惩罚。

(二)社会和家庭的改变

学生的体质下降与社会思潮有关,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首先应该改变的是以分数论英雄的思想,社会和家庭应该改进对孩子的评价机制,不能简单地依靠成绩去肯定人或是否定人,社会和家庭要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孩子成长的作用,培养孩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

(三)教师和学生应该做的事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第一,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保证自己每堂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第二,在课上开展各种有趣的体育活动,如丢沙包、丢手绢、击鼓传花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放松心情,排解学习压力;至于学生,要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需要做到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作息规律,健康合理饮食,不沉迷与网络游戏等。

总之,小学生体质下降,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小学生体质的提升,需要小学生坚持锻炼身体,也需要学校和家庭的配合。少年强则国强,小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这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国家负责的表现。

参考文献:

体育锻炼对孩子的好处篇4

(一)初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状况结果表明,男生对体育学习感兴趣者多于女生。总体上对体育锻炼感兴趣的学生占74.7%。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是比较积极的,体育锻炼越来越受到中学生的重视和喜爱,体现出现代教学中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方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全民健身运动得到极大地推广,很大的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男生中感兴趣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感兴趣的比例,男生比女生性格活泼好动,喜爱体育活动。并且受传统观念影响女生也很少参加体育运动。

(二)初中生选择项目产生兴趣的影响因素分析因曾经接受过专门的训练或正在接受专门的训练的学生,他们在自己训练的项目上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能够很好地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来。

(三)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调查调查中能够坚持锻炼的学生占很小的比例,这与中学生年龄小不能够坚持,家长对孩子的疼爱,舍不得孩子去参加体育锻炼。认为孩子偶尔锻炼一下身体就可以了,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深刻等因素有关。

(四)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因分析现代中学生的学业负担正在逐步减轻,但是仍然很重,这导致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外体育锻炼之中去,学校对体育设施的投入还不是很高,学校外的体育设施的限制也是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今社会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不愿意孩子去参加体育锻炼,怕孩子在体育锻炼中受到身体伤害,约束孩子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这主要是家长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够。

二、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总体来说,学校大部分初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积极的,影响部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因素有很多的方面。调节心理与娱乐是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在体育教学中,兴趣是参加体育运动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还需要继续努力的钻研研究。最主要且最重要的还有体育设施方面的原因,场地器材的短缺,极大地约束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也影响了学生参加锻炼的兴趣。体育课不能使学生在心理生理方面获得良好的体验,是影响学生的体育兴趣的一个主要因素。获得良好的心理生理体验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二)建议

1.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的内容。科学并且合理的进行选择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关键。在进行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当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有据的选择。

2.正确的处理好体育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3.教学组织形式要灵活多变,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单调枯燥乏味。

体育锻炼对孩子的好处篇5

一、了解自身的体质状况

家长在鼓励孩子锻炼前应了解其体质,比如孩子是否存在某些运动禁忌症等。现在各地每年都要对学生进行一次体质与健康测试,因此每一位家长都要结合测试结果和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全面分析孩子的体质与健康状况,从而让孩子有针对性地加强体育锻炼,做到有的放矢。

二、找几个运动拍档

青少年喜欢群聚在一起,如果只是一个人锻炼,无形之中就缺乏一种运动氛围,慢慢地也会因为没有运动伙伴。如果孩子年龄较小,那么父母兄弟姐妹应该是这个“伴”的首选,特别是父母,他们一方面是孩子锻炼计划的监督者,另一方面也是孩子锻炼的指导者。孩子的锻炼能否坚持下去和父母的关系非常大。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孩子,让他们逐渐喜欢体育,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如果孩子年龄较大,可选同学作为运动伙伴,因为同学在一起感觉会默契,而且可以共同交流和进步。

三、选择合理的锻炼内容

暑假锻炼内容的选择要注意结合自己的运动伙伴的喜好,确定锻炼的内容要坚持健康第一、可操作的原则,如进行一些集体练习或比赛;也可结伴进行长跑、远足、骑车郊游等。当然在练习前要注意进行相应的专项准备活动,以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有条件的同学也可报名参加当地的一些体育俱乐部或假期培训班(如球类等),这样就可以对某一专项运动进行系统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四、确定锻炼时间

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以及自己的作息习惯、假期合理确定锻炼时间,由于暑期天气比较炎热,要尽可能地避开高温时间段。如早上可选择一家人晨跑或者和同学打等;下午可选择游泳或进行各类球类活动;晚上可以考虑一家人去散步或快走等。另外,确定好了锻炼时间就要严格按照时间表去执行,持之以恒。同时要注意安全,特别是与同学结伴外出时,要守时守信,让父母放心。

五、家长须防幼儿运动受伤

在悠长的暑假中,孩子会参加一些运动。家长们应注意提醒他们防御可见的意外伤害。运动伤害依照肢体的接触来区分成接触性伤害与非接触性伤害两类。

典型的接触性运动包括各种球类,如篮球、美式足球等项目,这些运动都是双方球员在比赛中有冲撞推挤的机会,或许是无意的,或许是技术性的犯规,往往都会造成球员的伤害。

非接触的运动方面包括游泳、竞步、等,虽然这些运动没有运动员之间的剧烈肢体接触,但运动伤害亦会发生,而且伤害的程度不见得因而比较轻微。运动伤害常见原因包括运动前食得过饱或不足、热身伸展运动不够、运动场地不适合及潜在的危机、参与者对运动规则不熟悉或没有遵守规则、装备不足或不适合、过度运动、错估个人能力或选择不适合自己的运动。

小孩还在发育中,他们的长骨尚未完全长好,软性的生长板还是存在长骨的两端,正在负责骨骼的继续生长。如果参与重复性过量的运动或是跳跃性剧烈的动作,会容易令生长板受伤,继而引起骨头发育迟碍。

另一方面,小孩的调节体温能力不及成人,在过湿或太热之环境下运动,。至于青少年,他们正处于最活跃的时期,由于逞强及好胜,他们会过量运动,会造成意外及运动伤害。家长需要认识这些原因,了解子女参与运动的性质,排除引起运动伤害的机会,才能使他们开开心心地度过安全的暑假。

小学生体会锻炼常识有哪些?

1、教给小学生一些常见运动项目的知识和技术,指导学生正确的练习。比如,锻炼前应做哪些准备活动,体育运动后应做哪些整理活动,又比如跑步的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弯道跑、终点冲刺等;打篮球的传接球、带球突破、投篮、防守等。

2、要给孩子说明各种体育活动的特点和意义,如活动主要靠力量和速度,球类活动对灵敏和弹跳的要求较高,使孩子能够逐步地了解一些常见运动项目;

3、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适于从事哪些运动项目,由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水平较低,心脏承受能力差,因此不宜做长跑、举重、吊环、长时间倒立等运动项目,而应当选择那些负荷较轻、欢畅活泼的运动项目,小球类等;

4、教给孩子一些最基本的体育比赛规则,如起跑时要听口令,打球时不能撞人,游戏时不能出线,这些是保证体育比赛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要让孩子有所了解。有的孩子在某项体育运动或活动项目上有特殊的才能,父母应当让孩子自己否继续进行训练,以激发学生对各项体育活动的兴趣.

体育锻炼对孩子的好处篇6

摘要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体质却在下降,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何又为体质?这是值得我们去探索与研究的。

关键词青少年健康体质研究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需要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锻炼获得的在人体生理机能、形态结构、身体素质与体育活动能力、人体适应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我们研究群体面向的是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他们正处在身体发育与心理逐渐成熟的过程。青少年的强健体魄,反映了一个民族生命力的旺盛,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更能映衬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所以,我们要加强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监控,让他们自己也清楚的认识到体质的内在含义与其重要性。

很多家长愿意孩子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在中学喜欢体育运动的孩子是少数,而到了高中愿意把学习的时间拿出一部分进行体育锻炼的就更少了,而且有的青少年自身对体质健康锻炼的意识也是很淡薄的,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认为跑步、打球是枯燥无味的。从而,很少去关注自己的体质。但是,我们要知道,体育不论是在社会层面还是自然层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健康体质的青少年肺活量的生理标准指标为男生2500~3000毫升以上;女生2000~2500毫升以上[1]。但是如今的青少年男女生肺活量下降的非常明显。这是由于升学压力大及体育设施、条件相对不足导致锻炼缺乏,课外体育活动少造成的,而且长时间学习用眼过度,频繁的课业负担使他们没有时间去锻炼。再加上现在是网络时代,即使有休闲时间,也是上网、看电视,完全忽略了体育锻炼。

长时间不参加体育锻炼或不进行被动用力做功,身体机能得不到刺激,肌肉的横断面积会不断的“缩水”。使得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肌张力变差。

青少年正是骨骼、肌肉发育的时期,骨骼中有机物的含量多,因此,骨的致密性高,柔韧性好,这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青少年由于缺乏运动,经常看书而且姿势不正确以及书包过于沉重,都会造成脊柱的不正常发育,单肩挎书包也会久而久之形成身体侧弯。

学校、家庭、社会三因素都是影响青少年健康体质的主要因素。处在学校中的青少年们,他们虽然每周都有体育课,但是少的可怜的体育课是难以满足学生们对运动的热情[2]。首先,我国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很多时候依然是应试教育,不能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制定出符合他们标准的达标水平,这就造成有的孩子对体育失去兴趣甚至讨厌体育,放弃锻炼身体的机会。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的长辈都十分宠爱。当然这有利于让孩子们感受到亲情,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是有好处的,但是,正是这种宠爱阻碍了孩子们前进的步伐。很多家长不懂得营养搭配,看到孩子学习辛苦,一味让他们摄入过分的营养物质,而忽略了让他们进行体育锻炼,觉得体育锻炼是在浪费时间,会耽误学习,无情的剥夺了孩子们玩耍、运动的时间[3]。从而,出现了很多年纪轻轻却体型肥胖的孩子,青少年正处于爱美的时期,肥胖、臃肿的身材会让他们感到自卑,尤其是女生,对其心理会产生障碍,并且据调查显示肥胖会严重影响健康。因此,增强青少年体质是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都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是知识经济社会,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竞争压力是非常激烈的,如此的快节奏与高压力迫使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坚定的意志品质、健全的心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

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体,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精神,做好体育宣传工作,改变旧的思想观念,让人民群众正确的看待体育带给我们的益处,而且愿意投身体育事业,为体育的推广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进青少年体育体质健康的意见[J].2007.5.25.

[2]体育成人教育学刊[m].2005.1.

[3]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4.

[4]我国青少年体质的现状与对策[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2.

[5]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与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综报.2008.6.

体育锻炼对孩子的好处篇7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体育有效开展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经常开展户外游戏和有趣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幼儿走、跑、跳、钻、投掷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基于此,我园从今年起,多管齐下,保证幼儿户外体育锻炼的有效开展。

一、制度保障户外锻炼有序开展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户外场地器械安排表。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锻炼的强度,器械与场地的需求关系,合理利用有限空间,采用同时活动或者错时活动的形式,为每一位幼儿每天锻炼提供机会。一般来说,可根据提供的锻炼器材相对分为固定的活动项目和流动的活动项目。不论是规则的场地或不规则的场地,考虑活动项目时都可以将固定的项目(钻爬、走平衡等)摆放在固定的地点,如四周(不影响其它项目)、中间(成为活动项目间的自然间隔)等;流动的项目(拍球、跳绳等),要明确给出活动的范围。有些器材只适合在某种区域内玩.如推小车、跳羊角球等,如果没有场地范围的要求,就会干扰其它项目。同时,可留有一定的场地,让幼儿自由讨论决定项目内容,或提供小型器材让幼儿选择。

(二)建立户外体育活动常规

为了让户外锻炼有序有效,必须建立良好的户外体育活动常规。如建立材料使用常规,让幼儿知道材料使用后要放回原处;建立锻炼活动的常规,让幼儿知道锻炼时不推、不挤他人,在有限的场地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开展活动的空间等规则。

二、器材保障户外锻炼有效开展

户外锻炼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器材,各种器材与幼儿的锻炼密不可分,提供器材的种类、数量、安全、锻炼价值等都会影响效果。就锻炼价值而言,可涉及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攀登等基本动作与能力的培养。

(一)器材应安全

器材应牢固、实用,大部分应该是正规厂家购买的大型体育设施和小型体育器械,有些可以是教师自制,比如沙包、纸棍、报纸球等。

同类器材提供要充分考虑层次性,让不同能力的孩子都得到锻炼与发展如平衡、钻爬、跳等,一种锻炼项目以2―3组为宜;流动区域的器材,一种器材的数量最好在班级人数的1/5―1/4左右,太少(2―3个)可能会让幼儿争抢,太多(10个以上)幼儿可能会忙于频繁更换。

三、教师保障户外锻炼有质开展

(一)关注幼儿的活动量

户外锻炼的活动量要适度,不宜过大过小,活动量过大会让幼儿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影响下面要进行的活动。活动量过小则无法起到锻炼的作用。锻炼时遵守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由相对安静状态逐步进入到一定的运动量,一般按适应加大再适应再加大的规律控制运动量,当机体产生一定的疲劳,再使活动量逐渐递减,保持一定的运动节奏。每次锻炼时必须作好准备,锻炼结束时,作好放松活动,防止运动创伤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二)创编多样性玩法

“一物多玩”让每一种活动材料体现多种价值,引导幼儿学会创造。幼儿园里的锻炼器械种类性对局限,如何让同一玩具或材料发挥多种锻炼价值,让幼儿愿意玩,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三)重视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户外锻炼中发挥积极作用

民间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受条件限制较少,随时随地可进行,幼儿易懂、易学、易传,身受他们的喜爱。如“跳皮筋”“玩纸棒”,可增强幼儿跳跃奔跑的能力;“跳房子”、“套圈”等游戏,可发展幼儿手、脚动作灵活协调能力;“太空鞋”训练幼儿平衡能力;“老鹰捉小鸡”等游戏能训练幼儿听力、反应的速度及表演能力。再者可利用一种玩具达到多样玩法的效果,变一种游戏为多种游戏。

四、孩子在有效锻炼中健康成长

(一)孩子的体质明显增强

通过锻炼,皮肤和呼吸道黏膜经常受冷热刺激,能活跃机体反应,使大脑皮层和全身肌肉、血管、内脏之间的各种反射性联系获得全面增强,从而能明显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耐受力和抵抗力。

(二)孩子的品德习惯得到发展

幼儿不仅要承受运动生理负荷,而且还要承受运动心理负荷,能承受一定的运动心理负荷,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抗挫的能力。这正是我们需要培养幼儿具有的品质。在锻炼中,孩子们手脚开放,心情愉悦,乐观的生活态度由此产生。

体育锻炼对孩子的好处篇8

虎头虎脑的毛毛今年上小学了。起初,对终于成了一名小学生,毛毛很是兴奋,可是过了2个月,他就跟妈妈说:“还是做幼儿园小朋友好,上学太累了!”妈妈也发现,上学之后,毛毛天天睡得都很早,但早上还是不愿意起床。老师说,下午上课毛毛有时没精打采的,注意力不太集中。

别看上课坐着不动,学习也是个“力气活儿”。上学后,孩子的作息时间改变了,生活节奏加快了,学习密度增大了,如果没有相应的身体素质,孩子很容易疲劳,就会出现入学不适应的状况,而强健的身体素质犹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家长要从小时候就培养孩子爱运动的好习惯。

关于运动锻炼的3个“不等式”

多数家长都认为运动锻炼对孩子很重要,但是对运动锻炼的科学知识不够了解,甚至还有一些误区。有3个观念上的“不等式”家长需要掌握:

1、不生病≠身体素质好

现在孩子的饮食营养状况、家庭的卫生条件和家长的生活照顾都比较好,所以孩子不经常生病,但是不生病不等于身体素质好,因为好的身体素质需要多个指标都合格,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这5个方面。因此,家长不要只看孩子不生病,长得很结实,还要看孩子有没有力气,运动速度快不快,抗疲劳的耐力怎么样,转换动作是否灵敏,关节的运动幅度怎么样,等等,这样全面考察孩子的身体素质,你就会明白孩子仅仅吃好,随便做点运动,是不够的,他的身体素质不容易得到全面提升。

2、喜欢活动≠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强

小孩子都好动,不喜欢活动的孩子是很让人担忧的,但是喜欢活动不等于孩子的基本活动能力强。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密切相关,包括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支撑、负重、搬运、涉水等。这些基本活动能力要求孩子全面参与日常生活活动才能得到相应的锻炼,所以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丰富、全面的生活环境,让孩子的各种体能都有锻炼的机会。

3、自发运动≠有运动锻炼的习惯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小时候很勤快,爱活动,什么事情都愿意自己做,现在长大开始变懒了,变小了。实际上,这说明孩子正处于运动锻炼的关键转折点。

孩子的运动习惯有一个由自发性到自主性的发展过程。自发性是孩子身体发育到一定程度对运动的自然需要。3岁的孩子处于动作发展迅速增长时期,受这种生命成长内在动力的驱使,孩子总想自己多运动、多动手,这样才能满足机体生长的需要。就像有些十几岁的孩子非得出去打打球、做一些剧烈运动释放一下能量才浑身舒服一样。等孩子过了这个时期以后,他就开始变得“懒惰”起来,很多事情自己会做也不愿意做,这就预示着孩子运动锻炼的发展将要进入主性。但是,自发性是自然到来的,自主性则需要培养和教育,所以,孩子要养成运动锻炼的好习惯,不能只具备生理基础,还要有相应的心理基础,主要指对运动锻炼的积极情绪、兴趣与好奇,以及运动锻炼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同伴关系及社会性满足,这样运动锻炼才会真正成为孩子的需要与动力,进而养成好习惯。

养成好习惯的几个关键点

运动量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素质现状,选择合适的运动量。运动量太小,身体锻炼的效果不大;运动量过大,身体健康会受到不良影响。开始运动的时候,可以运动量小一些,慢慢把握孩子的体能特点,日后逐渐增加。

运动项目

幼儿运动以身体练习为主,诸如爬、跑、跳、投、压、郊游、拍球、跳绳、骑车、游泳、体操等项目。不同项目可以产生不同的锻炼效果,要以孩子的生理特点为基础,身体素质哪方面欠缺就多练哪方面――

增加力量跳、投等;

提高速度跑步、骑车等;

增强耐力游泳、郊游、跳绳等;

提高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性跳舞、荡秋千、拍球等;

提高柔韧性体操、按压等。

要由少到多,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地逐步增加锻炼项目,并兼顾孩子身体的全面锻炼,多种项目结合进行。

游戏化

若是把运动锻炼当成单调的技能训练,像运动员那样枯燥、严肃,根本调动不了孩子的积极性。运动锻炼游戏化才能吸引孩子的兴趣,他才会跟家长积极配合。

家长不妨常常编一些情境和故事,让孩子放松地在游戏中得到锻炼。例如跑步,事先在路对面放点玩具,然后父母可以编故事:“你愿意当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吗?在路的那头有好多大萝卜,咱们一起比赛抢萝卜,看谁先抢到大萝卜。跑喽――”家长跟孩子一起跑,跑到对面再转回来,孩子累了就休息一会儿,再玩其他运动游戏。带孩子到一些休闲娱乐场合玩那些大型器械也是促进孩子运动的好办法,但要注意安全保护。

生活化

很多运动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例如走路、晨跑、上下楼梯,每天做一定时间的家务劳动等。除了身体大肌肉运动,还要进行手指等小肌肉运动,例如着色、画画、穿珠、手工、堆积木、拼装模型等。生活中很多事情放手让孩子尝试,例如扣扣子、系鞋带、用钥匙开锁、收拾玩具等等,都是锻炼的好机会。

激将法

孩子都有获得成就感的需要,可用激将法激发孩子进步。例如,蒙蒙现在拍皮球能连续拍6个了,妈妈希望他能连续拍7个。妈妈故意说:“蒙蒙,妈妈猜你拍不到5个!”蒙蒙不服气,结果拍了7个,妈妈接着再与孩子猜,如此激励他不断提高运动水平。

体育锻炼对孩子的好处篇9

关键词:体育锻炼习惯;小学生;因素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130-02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物质琳琅满目,生活节奏变化,产生了一系列的“现代文明病”,而且越来越有向低年龄阶段发展的趋势。小学生身体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由于营养过剩、缺乏锻炼、不良生活习惯、自主运动意识不强烈,造成了青少年超重、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等。而这些“病”,大多数是由于缺乏锻炼和生活不规律导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促进小学生身体发育,增加身体抵抗力,愉悦身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体会到运动带来的乐趣,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

习惯是指与完成某种自动化动作的需要相联系的,并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1]。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对于体育锻炼习惯的界定、形成方式、影响因素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众说纷纭,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体育锻炼习惯是人们多种习惯中的一种动作方式。从生理学角度讲,体育锻炼习惯是“稳固的条件反射,是多次重复刺激逐渐形成的”[2]。从心理学角度讲,体育锻炼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不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3]。有的从行为角度讲,体育锻炼习惯是“人们在后天的健身实际中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身体锻炼行为”[4]。因此,体育锻炼习惯是指人在后天的基础上,经过不断重复身心练习,给人以愉快、舒适、满足感,逐步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相对稳定的自动化动作模式。

二、体育锻炼习惯的特征

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时间、动作练习次数的累积,不是简单的递加,而是经过长期、有规律、不断重复的过程。因此在形成过程中,有自己的特点。获得性: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是指在运动兴趣的内驱动力下,后天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模仿、学习、重复某一运动动作而获得的,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稳定性: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是指经过无数次的模仿、练习、重复、再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动作指令刺激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系统,形成下意识,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稳定反射现象。习惯一旦形成,就表现出牢固、稳定、长期性,很难再改变。省力性:体育锻炼习惯稳定后,再次完成技术动作时,不需要意志控制,表现出一种自动化,能够自主地完成动作。愉悦性:在完成习惯动作过程中,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处在兴奋、激动中,让全身心投入到运动之中,体验运动带来的愉快、舒适、满足感。

三、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

2010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体质健康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大学生的耐力、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出现下降,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并且出现低龄化倾向等。还有学者研究结果显示,超过二分之一学生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怕累、怕吃苦,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尚未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低年级学生体育知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而小学生阶段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认知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求知欲望强烈,可塑性也很强,也是最容易接受指导与训练的阶段。此时生理上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也是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既增进身心健康,又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四、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从小抓起:儿童时期(6~12岁)是习惯形成的萌芽期,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个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强,爱好广泛,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帮助他们养成习惯;设计和开发多种类的体育锻炼活动: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兴趣高,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有利于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改善外部环境:小学生活动的范围相对较小,主要是在家庭、学校、社区中,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三位一体的运动管理模式,并从年龄、兴趣、爱好、认知知识等方面分层次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进行整体的培养;加强体育锻炼认知教育:学校体育课定期开展体育健康知识的小讲座,改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提高对身体机能的认识水平,消除顾虑,鼓励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保证体育锻炼的时间与强度:贯彻落实国家文件,保证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五、影响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关键因素

体育态度:包括了体育的认识水平、兴趣爱好、锻炼效果和情感感受,是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最重要因素。小学生(6~1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认知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对任何新兴的运动项目都比较感兴趣,表现出良好的运动态度,促使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是锻炼习惯形成的内在驱动力。心理因素:包括了克服惰性的自制力、体育特长和自我锻炼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等。小学生这个阶段孩子的自制力比较差,依赖性比较强,需要督促与帮助,进行有效的心理方面的干预,是锻炼习惯形成的催化剂。行为因素:包括了锻炼的场地和设施条件、锻炼的群体或者伙伴、锻炼的组织和指导等。其中锻炼的场地和设施条件为锻炼习惯的养成的必备条件,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产生直接的影响。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了学校、家庭的体育教育、闲暇时间、经济条件等,学校和家庭的体育教育在小学生体育锻炼活动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学校体育氛围、体育教师、家庭成员的体育锻炼行为对孩子的体育意识、锻炼观念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再有科学的指导、规律的练习,将有助于体育练习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张焕庭,等.教育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2]王红,等.论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04).

体育锻炼对孩子的好处篇10

关键词:宿迁市中学生假期体育锻炼现状发展对策

1.引言

假期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续,它能有效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发展个性,培养能力,满足全体学生对体育的不同需求,促进体育教学,养成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同时也可以加强人际交往,丰富假期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使学生适应社会生活。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旺盛时期,其体质健康状况对一生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进行科学适宜的、不间断的体育锻炼,才能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有助于中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学生每年都有两个假期,假期时间占全年时间的20%―25%,而中学生假期的体育锻炼由于受思想、气候、环境、社会风俗等条件的影响,并不是每个中学生都能合理、科学地安排。在假期里学生的锻炼比在校期间放松,有些甚至停止,许多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质有所下降,每学期开学都要花几周的体育教学课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才能恢复,影响其他新的教学内容的进行。我从宿迁市中学生寒暑假期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入手,旨在了解宿迁市中学生假期体育锻炼的需求、特点和规律,探索影响宿迁市中学生假期体育锻炼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或改革措施,为宿迁市的相关教育部门对中学生的假期体育教育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2.宿迁市中学生假期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假期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通过对宿迁市中学生假期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解,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8份(男生248人,女生240人),有效率为97.6%。调查结果显示,宿迁市中学生假期参加体育锻炼总体情况不容乐观,有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调查显示:一是总体有58.5%的中学生认为假期参加体育锻炼对自己身心健康很重要,还有14.1%的学生认为假期体育锻炼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没有关系。学生对假期锻炼感兴趣的占45.9%,还有54.1%的学生抱着无所谓、不感兴趣的态度。二是宿迁市中学生假期的基本生活中文化课的学习放在首位,占75.2%,其次是上网、看电视、睡觉、参加体育锻炼、阅读报刊小说。从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中调查显示有64.5%的学生每周锻炼1―2次,其次为每周3―4次的占24.7%,每周5次以上的只占2.37%。三是在对所有锻炼和没有锻炼的学生调查中有53.3%的学生有因为场地的原因而不能运动的情况。进行假期体育锻炼的学生还是以学校运动场为主,且表现出高度集中趋势,占89.7%,其次是免费公共场馆,收费公共场馆,以及住家附近空地。大部分家长不支持中学生参加假期体育锻炼,调查显示:支持子女锻炼的仅占21.7%。

2.2参加假期体育锻炼的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从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学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宿迁市中学生假期参与体育锻炼现状进行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宿迁市中学生假期体育锻炼习惯意识淡薄,家长不支持,锻炼时间严重不足,缺乏兴趣,体育基本知识、技能欠缺,怕脏、怕吃苦,锻炼项目简单化,形式单一,缺乏指导和组织,场地器材不足。

影响宿迁市中学生假期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客观上是由于学习负担重、假期作业量大、没有时间;场地器材设施不足、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及受气候状况、家长、社会等因素所致。主观上是由于中学生对假期锻炼缺乏兴趣、爱好,运动技能欠缺等因素所致,这说明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运动项目开展的种类和形式等,不真正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能吸引和激发更多的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还没有养成自觉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3.宿迁市中学生假期体育锻炼的发展对策

3.1政府方面

宿迁市各级政府应加强立法,健全规章制度,使学校、社区、体育场地开放的法制化,加强对全民健身、社会体育、公民体育、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领导和组织管理,加大对社区和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投入力度,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体育场地和校外活动空间,努力搭建青少年活动的平台,提高各种体育场馆的使用率,为中学生的假期体育锻炼提供必要条件,充分满足宿迁市中学生假期参加体育锻炼的需求。

3.2社会方面

要创造良好的有利于中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舆论环境,改变重智轻体现象,大力宣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和“健康第一”的理念,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能够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从而为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中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宿迁市中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服务。

3.3学校方面

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开齐、开足健康知识教育课程,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和保健知识。要加快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教学效果,把培养体育意识、体育习惯落到实处。学校应积极开展各种适合中学生的体育竞赛,丰富中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他们有更多体育实践的机会。学校还应适当布置一些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假期体育锻炼家庭作业”。开学后,学校要通过测学生体质指标等手段对“假期体育锻炼家庭作业”进行检查,确保布置作业有落实,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

3.4教师方面

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及体育教学素质,改变陈旧的、传统的、僵化的和缺少趣味性的体育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并进行自觉的体育锻炼。为此体育教师一要钻研组织教材,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因素,选择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寻求教材魅力,斟酌教法,不断给学生新鲜感,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并把这种兴趣带到课外、节假日中去,让学生真正喜欢体育,并最终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二要加强德育教育,寓德育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从事体育锻炼。三要充分利用体育的特点加强对学生人生观的教育,向学生灌输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真正唤醒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从而真正达到锻炼的目的,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3.5家长方面

要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假期里家长不仅要从思想上教育孩子,而且要在行动上影响孩子,不剥夺孩子的一些休息和锻炼时间,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家长做自觉锻炼的表率,鼓励孩子进行假期锻炼,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假期体育锻炼计划,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开展一些家庭体育竞赛,以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让孩子在健康、快乐中成长。

3.6学生方面

“生命在于运动”,假期里经常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不仅使学生得到无限的乐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应该科学合理地制定和落实自己的假期锻炼计划,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克服怕累、怕训、怕苦的心理,在体育锻炼中表现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虽然当前升学压力大,社会诱惑力强,但不能忽视体育锻炼,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体育锻炼渗透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假期中去,让体育锻炼在我们的头脑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从而养成一种自觉锻炼的习惯,提高自我健康意识,使我们的假期生活更加健康、愉快、精彩、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红萍.无锡市中学生假期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研究:[硕士毕业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