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十篇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十篇

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6:43

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篇1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的定义,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的功能,分析了运动技能、教学技能的优缺点,提出了平衡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教学法,以期给体育教师明鉴,尤其对于年轻的实习体育教师。

关键词运动技能教学技能

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是一位体育教师上好一节体育课的两项法宝。有的体育教师重视运动技能教学,却忽视了教学技能,而有的相反。为了弄清两者的概念,系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两项技能在体育课中发挥到极致,特写此文,以期启发体育教师新的思维。

一、运动技能、教学技能的定义

(一)运动技能的定义

《课程标准》中将运动技能定义为:“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在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体育心理学》将运动技能定义为:“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包含心理过程和运动技能操作过程”。《辞海》中称“动作技能”,即“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动作的能力,是一种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

(二)教学技能的定义

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别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二、运动技能、教学技能的功能

(一)运动技能的功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动兴趣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2.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通常指的是自我效能感,即相信自己可以完成某件事情的能力。运动能够间接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团队运动,充分通过运动展现个人运动的魅力。

3.使教学计划顺利完成。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应当顺利完成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完成应当建立在同学们掌握运动技能的程度上,而有些运动技能的掌握是建立在一环扣一环的基础上的。

(二)教学技能的功能

1.导入技能。导入技能,是体育教师在上课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行为方式。最常用的导入形式是开门见山的宣布课的内容,让学生直接进入学习状态。另外,还可采用示范或直观演示导入、提问式导入等。

2.讲解技能。在一节体育课中,不能忽视体育教师语言的表达技能。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在上体育课时,尽量话不要多,但是关键点、重点,必须要说的话必须给同学们交代清楚了。

3.动作示范技能。教师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有着重要作用。

4.教学组织技能。教学组织技能,是体育教师为了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情况、教材内容,合理组织大家进行学习和练习的一种行为方式。

5.人体语言技能。人体语言即指人的动作、姿势、表情、举止等,它是一种非文字符号的通讯手段。适当的运用人体语言技能,可以很好地与同学沟通,提高学习效率,增加教师和学生的默契。

6.诊断纠正错误技能。体育教师的诊断错误技能,就如医生判断病人生病的原因。当学生在做新教授的动作时,体育教师能一眼看出错误在哪里,即使动作定型后,可还是不能达到完美程度的情况下,体育教师能够立刻找到存在的问题,并马上知道应如何去改正,对同学们尽快掌握动作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7.结束技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更应该有一个愉快的结束。在上完体育课后,应当适当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给予大家放松的时间,轻松、完整地结束本节课。

8.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设计是指体育教师经过分析和研究,对每次课教学进行构思并确定最佳教学方案的能力。教学设计决定了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体现了一位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设计包含多个方面,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其次,确定教学策略。最后,采取教学措施。

三、运动技能教学与教学技能的优缺点

在一节体育课中,运动技能教学是课中最基本的要点,它最能体现体育课的特点和实质性。在体育课中适当的运动技能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为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奠定基础。缺点在于同学很难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集中,或许感到枯燥与乏味。教学技能,可以给课堂带来很大的组织性与活力性,活跃课堂气氛,给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缺点在于年轻的体育老师,在短时间内很难把握,需要日积月累,开始阶段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磨练。

四、平衡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教学法

上好一节体育课,凭借的是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要看到两者的对立性,又要看到两者的同一性,在发展中前进。一位优秀的体育教师,并不一定两项技都能达到顶端。但是,当了解自己后,综合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就可以相对成功地上好一节体育课。特别是对于实习老师和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体育教师,更应当认真看清自己,分析自己的技能特点,大胆地将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两者完美结合,运用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教学法,开创适合自己、受同学们欢迎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769,2115.

[2]刘海玲,陈瑞君.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自信水平的比较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5).

[3]邵伟德.学校体育学科中运动技术,运动技能和终身体育习惯等概念之关系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

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篇2

关键词:运动技能;教学设计;动作;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6-0044-03

一、问题的提出

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是目前体育课程改革讨论的热点。人们分别从宏观到微观、目标到方法、教材选择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实践,这些探讨和实践对当前的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具体制订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时,如何依据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让老师产生了困惑。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水平目标“身体活动、体育活动、组合动作和运动技术”四个关键词的理解上,以及在运动技能学习方面的目标表述上无法判定它们的具体指向上。

身体练习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手段,身体作为参与练习的主要媒介,以及肢体运动是练习的主要形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提出身体练习是指一系列具体的体育动作或动作组合。例如,课程标准对“身体活动方法”和“体育活动方法”在水平一达到该目标时的具体描述是“身体活动动作”和“基本动作”;在达成目标的举例中,“身体活动动作”分别举例为走、跑、跳、投、抛、接、挥击、攀、爬、钻、滚动和支撑等,“基本动作”在体操、武术、游泳和民间民族民间传统项目中的举例为“站立、纵叉、横叉等”“抱拳、马步”“蛙泳的基本动作”“滚铁环、抽陀螺、跳绳等”。那么,如何区分“身体活动动作”和“基本动作”?“身体活动动作”和“基本动作”各自所列举的例子之间是否可以相互替换呢?动作和运动在《课标(2011年版)》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二、概念之分析

肢体动作作为构成身体练习的基本元素,它既是体育相关学科研究的对象,又是构建体育教学内容和设置课程目标的主要对象。根据《课标(2011年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的界定,中小学生进行的身体练习是中小学教育内容中具有一定要求的体育动作;体育动作一般以运动技术为基础,学生在从事运动技术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运动技能。

1.动作之分析

(1)国内现状。

在体育教学大纲时期,“动作”一词最早出现在1942年的《国术教材大纲》和1950年“教材纲要”的“整队和步伐”与“技巧运动”的具体教材中,例如:学习“国术基本动作及简易国术”“基本动作”和“简单动作”。然后从1960年开始“动作”出现在教材的分类中,如:“队列和体操队形基本动作”和“一般发展动作”。1987年大纲在十大项基本教材中,“一般发展动作”被“基本动作”替换。其中,“基本动作”作为重点教材主要包括走与跑、跳、投、攀爬、平衡、悬垂、支撑等,其比重是全年教材的首位。到1988年作为基本教材的“基本动作”被“基本运动”替换,“基本动作”则出现在教学目的任务中。如“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能使儿童初步地掌握各种运动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活动能力”。这种表述一直延续到2001年《课标》的颁布。进入《课标》时期后,《课标(2011年版)》认为身体练习是由一系列具体的体育动作和组合动作形成的。为了实现“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重点强调身体练习是本课程的主要手段的同时,还特别强调运动技能是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表1)。

在我国,单独围绕“动作”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少,基本上集中在对“动作技术”和“动作技能”的相关研究上。只有许崇高在2001年依据学习元认知理论,提出了“元动作”的概念,并用元动作概念区分了动作的结构与层次。他认为“元动作”即“动作的动作”(meta-motor)。这一解释包含有两层含义:元动作是“动作的元件”或“动作的构件”;他从生物学的角度确定元动作就是“最初的动作”或“动作的原型”,如胎儿在母腹内的“活动”和初生儿的吸吮、抓握、探究动作。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学校体育在对“动作”的使用上有三层意思:第一,动作指向人的基本运动能力,它是由不同的“元动作”构成,例如走与跑、跳、投等,这类动作统称为“身体活动动作”;第二,动作指向构成不同运动项目的基本元素,例如武术中的抱拳、马步等,这类动作统称为“基本动作”;第三,动作按照能体现教学内容性质的身体练习“形式”来理解。

(2)国外现状。

在国外,首先发表有关“动作”(motor)研究的资料是tiedemann对他儿子从出生到两岁半动作行为发展的描述,例如,他描述了孩子从“抓、握反射”到自主性“伸”“够”动作的转化过程。在随后形成的“动作行为”研究领域中,动作主要使用motor和action两个词来表述,如动作发展中关注“motor”;动作控制和动作学习中关注“action”。

arthure.Chapman认为“肌肉是身体运动的主要内在动力”。“motor”的英文原意是“发动机”。用motor表示动作,其含义是指向由原动肌收缩带动关节而引发的功能性肢体运动行为,意指相同肌肉不同力量、不同肌肉相同力量所形成的不同肢体表现。如不同年龄儿童在投掷沙包时,上肢动作会分别表现出“砍切”“撇”和“鞭打”等不同的动作(motor)特征。这些动作特征的出现,说明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活动中参与动作的肌肉以及肌肉的力量是不同的。可见,国外在关注儿童基本动作发展研究时,主要是关注参与动作的原动肌,以及肌肉的力量,即由肌肉收缩带动关节而引发的最原始、最自然的肢体运动。

如果动作发展研究领域中motor指向通过肌肉收缩带动关节而引发的肢体运动的话。那么,动作控制和动作学习两个研究领域所关注的动作“action”,其含义就更引深了一步。magill认为“动作学习是寻求理解人类怎样学习动作技能、有特定目的的动作以及如何促进动作学习”;payne认为“动作控制研究的是影响人类动作的神经学因素”。“action”的英文原意是“作用量”。magill认为“action”是指由身体、头和肢体活动构成的指向目标的运动。综合以上意思,本文认为当action表示动作时,其表达的是由于个体神经对肌肉控制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的动作行为,例如个体在投掷沙包时,上肢会表现出“抛”“投”“掷”和“撇”等动作特征,这些动作可能会出现在“原地正面投”“原地侧向投”和“移动中投”等现象中;同时,为了完成特点的目的,“抛”“投”“掷”和“撇”也是人体进行动作学习的对象。

由于motor指向原动肌自发收缩后引发的功能性肢体行为,而action是指向个体神经系统控制肌肉后所形成的有目的的肢体动作行为。所以,motor是action的基础(基础是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action是motor的基本表现形式,即motor指向功能性动作,action指向基本动作。

综合国内外对动作的理解,本文认为大纲时期和课程标准中所涉及的“动作”是指向“action”,也就是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当教师围绕运动学习内容进行学情分析时,教师所分析动作是“motor”。基于动作(action)是基于功能基础上骨骼肌在神经系统协调作用下的结果,其具有习得性和目的性的身体行为(如不同的肢体动作和走、跑、跳、投、接、滚翻、支撑等)属性。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动作学习与动作控制是建立在了解个体动作发展特征基础上的行为现象。

2.运动之分析

“运动”这个具有体育课程特点的词语,在学校体育中无处不在。上文提到教学大纲1988年把作为基本教材的“基本动作”用“基本运动”替换,并且《课标(2011年版)》四个学习方面中设置了运动技能学习方面。也就是说我国体育理论对运动的理解,既有从教材角度进行的描述,例如田径、球类和体操等,也有从构建课程目标角度的描述。那么,如何理解“运动”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呢?

《课标(2011年版)》指出:“运动技能是指……它反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其中小学阶段,注重体育游戏学习……在初中阶段,要注重不同项目运动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无论在小学阶段还是初中阶段,都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进行学习。”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运动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首先,作为反映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特征的运动技能,主要是体现“身体练习”作为体育健康课程主要手段的层面上,也就是说,身体练习作为运动技能学习的主要形式,其主要体现了身体在参与各种活动中所具有的“运行移动”“运转、转动”“肢体活动”和“物体的存在形式及其固有的属性”的普遍特征。其次,“注重不同项目运动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中的“运动”则是指向体育课程中具体的运动技能学习内容。以上分析结合对运动的基础分析基本涵盖了身体受到的各种外力和内力,以及“运动”主要描述的是个体行为的时间、空间和时空特征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课程标准中“运动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中提到的“运动”谈的是个体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各个肢体动作的具体问题。

所以,本文认为:运动是指个体在身体练习过程中,肢体在内力和外力作用下,由躯干、头部以及特定肢体或肢体联合参与的体育游戏、运动技术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综合行为特征。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课程目标要求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统称为运动。

三、动作与运动的关系

arthure.Chapman在分析运动的基础时说:“除非在肌肉收缩的某个阶段它是与外部环境有联系的,否则,运动绝对不会发生。如果没有外力推动,那么,身体各个部分只能改变它们的定位,但是身体的总质心不会跑到新位置上去。”结合以上对动作和运动的分析,本文认为动作和运动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表2)。

四、分析动作和运动概念对体育教学的意义

1.帮助教师形成整体的运动技能教学思想

首先,了解学生的动作(motor)发展特点是进行教学的基础。这种情况在小学低年龄阶段的教学分析中出现,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之前对学生进行学习基础分析时,教师要了解学生将要学习的基本动作在现阶段的发展特点,也就是形成该动作原动肌对关节和骨骼的控制形式,确定学生现有基础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其次,把动作理解为action时,这里的动作是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内容。这个学习内容包括基本“身体活动动作”和“基本动作”,前者是指体现各个关节功能的肢体动作行为,如上肢的抛、挥等,下肢的踢、摆等,后者是指体现人类基本运动能力和构成不同运动项目的基础动作,如走、跑、跳和篮球的拍球、足球的运球、体操的前滚翻等。这类学习内容的目标是动作的规范性,包括动作轨迹、动作力量、动作幅度、动作时间等七要素。再次,如果动作(action)学习的目的是指向规范性的话,那么运动就是不同动作(action)进行组合后形成的身体活动行为,其教学目标是围绕身体活动行为的空间、时间和时空特征进行设计的。

2.有助于教师依据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通过对动作和运动的分析后得出:“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目标构成是以“动作”为基础,以“运动”为形式,形成了以“身体活动、体育活动、组合动作和运动技术”为核心的、递进的各水平阶段的学习目标体系。在不同水平阶段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由于水平一的“基本身体活动方法”目标是指在身体结构基础上形成最基本的行为动作,所以,其教学内容为:走、跑、跳、投、抛、接、挥击、攀、爬、钻、滚动和支撑等。教师围绕这些基本动作进行教学时,可以围绕这些基本动作的特点设置一些比较简单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以体现出该基本动作的行为特征,所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以体验为主。其次,水平二目标中的“体育活动”是指常见的球类游戏、体操、游泳、冰雪、武术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等,当这些体育活动出现在水平学习目标中时,其教学内容是指那些能体现不同体育活动特点的“基本动作”和“技术动作”,例如:篮球游戏的“拍球、抛接球和投篮”。再次,水平三“组合动作”是对两个以上带有目的性基本动作的组合学习,例如:山羊分腿跳跃中的“跑”和“跳”是两个基本动作的组合学习。最后,水平四“运动技术”是指为了提高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在身体练习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以生物力学原理为依据展开的教学。

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篇3

关键词:学校体育;矛盾论;体质;运动技术;育人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6-0093-08

1、问题提出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学校体育经历了百余年的沧桑变迁,并呈现出曲折的发展道路。影响我国学校体育变化与发展的因素众多,有来自学校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更有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融,勾画出学校体育历史变化的图景。如何深化分析诸多因素,探索我国学校体育变化与发展的根本动因是广大学者们苦苦思索的选题,本文运用矛盾论的视角探讨我国学校体育历史变化的矛盾运动规律。

2、研究方法

浏览中国学术期刊网1911-2009年间有关学校体育目的、任务、功能、性质等争鸣的文章1000余篇,并运用“矛盾论”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变化的历史进行了理论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有关“技能论”与“体质论”矛盾的再认识

关于学校体育是“运动技能”还是“增强体质”(“增强体质”一词是否准确将在文后阐述,前文中的还是沿用该词为准)争议的确在近代学校体育发展历史过程中此起彼伏,同时还夹杂着其它一些比较典型的思想,如竞技运动思想、快乐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发展学生能力思想和学生全面发展思想等,这些众多的思想相互缠绕、交融,形成了学校体育变化的复杂性与曲折性。为梳理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厘清学校体育变迁与发展的主干脉络,许多学者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深入探讨,如有学者认为百年以来体育教学的主要矛盾是“技能论”与“体质论”。但笔者认为“技能论”与“体质论”并不是在同一层面上两个内容,不能构成一对矛盾。

首先,矛盾双方具有对立性,即构成矛盾的双方一定是对立、互相排斥的,如正与负、作用与反作用、阳电与阴电、化合与分解、攻与守、进与退、胜与败、正与邪、真与假等。根据这个特点。笔者认为“技能论”与“体质论”并不是对立的双方,因为“技能”是健身的手段,体质是健身的目的,手段与目的怎么会构成互为矛盾对立的双方呢?!

其次,矛盾双方具有互存性。“假如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另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试想一切矛盾的事物或人们心中矛盾着的概念,任何一方面能够独立存在吗?没有生,死就不见了;没有死,生也不见。没有上。无所谓下;没有下,也无所谓上。没有祸,无所谓福;没有福,也无所谓祸――。”若按此理论分析,若失去了“技能论”这一方,“体质论”还是照样存在,如运动技术含量很低的素质锻炼课就是一个实例;而若失去“体质论”这一方,不求健身功效的“技能论”这一方也可照旧存在。因此“技能论”与“体质论”之间不具有矛盾双方互为依存的特性。

第三,“技能论”与“体质论”之间不是同一层次上主要矛盾。从体育教学层面分析,体育教学应体现学科教学的特征,即“知识与技能传习”,这是体育教学主要矛盾,决定了体育教学的性质,当然体育教学还有一些其它的次要矛盾,如能否影响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品德、兴趣等,但是能否“增强学生体质”是体育教学的次要矛盾。而从学校体育层面分析,学校体育包括了体育教学、课余体育竞赛、课余体育训练,因此体育教学只是学校体育的一个子系统,其各自的性质、目标、功能都各有不同,体育教学的主要矛盾若指向“运动技能”,那么学校体育的主要矛盾应与此体育教学性质相关之外还具有课余体育等方面的核心性质,其性质在于复习巩固体育教学在运动技术学习方面的成效并付之于体育锻炼实践活动,达到影响“学生体质”之效,因此可把学校体育的主要矛盾统摄为“体质论”,当然学校体育也还有其它次要矛盾,如能否影响学生的心理、传承体育文化、培养运动习惯等。

综上所述,“体质论”与“技能论”不是一对“对立的、互存的、同一层面的”矛盾体。“体质论”、“技能论”虽也是存在着的主要矛盾,但“体质论”矛盾另一个方并不是“技能论”,而“技能论”矛盾另一个方也不是“体质论”。

3.2 学校体育矛盾运动的历史上溯

既然“技能论”与“体质论”不能构成一对矛盾,那么其中必定另有其它主要矛盾。“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矛盾性。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与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因此笔者认为要认识学校体育变化与发展的根本因素,就不应把立足点放在学校体育和周边事物关系上。如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文化背景、素质教育关系等,而是要从学校体育内部着手。在学校体育内部,存在着多对矛盾,如“体质论”与“竞技论”、“育体”与“育人”、“强化运动技术”与“淡化运动技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增强体质”与“思想教育”、“少数与多数”、“普及与提高”、“体育教学”与“业余训练”等等,这些矛盾的运动构成了学校体育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那么什么是主要矛盾呢?“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与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与发展。”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领导作用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是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笔者认为学校体育的主要矛盾有三对:“体质论”与“竞技论”、“强化运动技术”与“淡化运动技术”矛盾、“育体”与“育人”矛盾,而“体质论”与“竞技论”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义是“多数与少数”、“普及与提高”之间的矛盾。多数是指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少数是指学校体育以少数运动员为重点;同时,面向全体学生也是“普及”的问题,为了少数运动员的成绩又是“提高”的问题,因此“体质论与竞技论”与“少数与多数”、“普及与提高”实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表述的方式不同而已,为了与学校体育涉及的敏感问题相一致,本文则以“体质论”与“竞技论”之间的矛盾阐述为准。

在明确学校体育内部这三对基本矛盾之后,我们顺延历史的足迹来阐解这三对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运作方式。

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鸦片战争后至“”后期的片段,这个片段主要体现了“体质论”与“竞技论”的矛盾运动。

鸦片战争之后,学校教育开始引进西方近代体育。即欧美流行的德国、瑞士式和日本式普通体操、器械体操、兵式体操和

游戏,具体表现为“军国民体育思想”,此思想实际上是“体质论”占矛盾的主要方面,虽然军国民体育思想实质上是“反动统治力图利用军国民主义,把体育作为推行专制主义和控制青年学生的一种工具。”但是它原有的初衷是鉴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进一步认识到“要救国必须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国外;欲强国必须强兵、强民,欲强兵、强民必须重尚武”,即通过“新民”、“尚武”,提升国民体质,如1912年12月公布的国民学校令施行的细则中,体操的要旨为:“使身体各部平均发育,强身健体,活泼精神,兼养成守纪律,尚协同之习惯。”因此在军国民体育思想的影响下,学校主要实施兵操和其它种类的体操,对学校体育的价值与目标的认识大多限于身体训练方面:“认为体育能增进健康和强身健体,能发达体力和身体技能,能增进身体的和谐性。”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涌现的各种教育思潮对这个时期的教育改革与学校体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美国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教育为手段进行社会改良,反对传统教育,提倡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要求教育应从儿童的兴趣、经验出发,主张以儿童为中心来安排课程及教材。而美国的自然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强调体育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反对形式化的体操,主张以儿童的自然兴趣为中心。这两种思想非常适合我国当时教育界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形式主义教育的要求。

“在矛盾发展的一定过程或一定阶段上,主要方面属于甲方,为主要矛盾属于乙方;到了另一个发展阶段或另一发展过程时,就互易其位置,这是依靠事物种矛盾双方斗争的力量的增减程度来决定的。”由于社会因素的变化和学校体育发展阶段的不同,“体质论”与“竞技论”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向了“竞技论”。“生活化体育推崇竞技体育,认为体育中对于习惯的培养与实际的生活,贡献最大者为竞技体育。”这一时期,学校体育课程名称与教学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式把“体操科”改名为“体育科”,在中小学一律删除兵操,增设了田径、球类、游泳等体育项目。但是由于自然体育思想仅提倡学生“与生俱来”的本能、兴趣、需要,后成为“放羊式”教学思想根源。

以“美国竞技体育思想”的自然主义体育也遭到了一定挑战,矛盾双方力量的均衡性发生了一定的较量,具体表现为20年代后期的“新旧体育之辩”和30年代前期的“土洋体育之争”。“新旧体育之辩”讨论的话题是“何为体育”,“土洋体育之争”讨论的话题为走什么样的发展体育道路,虽然议题不同,但是实质上体现了对西方竞技体育思想的态度。

20年代在民主之风劲吹的情况下,许多有识之士对学校体育“选手制”进行了检讨,并极力推崇传统体育,反对西洋竞技体育。认为:“‘我们往往学了西国的皮毛’、‘国粹体育可以格外显得有价值’,认为传统体育是无处不均衡发达的全面之体育。”

1932年7月北平《世界时报》发表的社论“须寓体育于劳动之中”揭开了新一轮以“土洋体育之争”为论题的学术之辩序幕,同年8月《大公报》两度发表社论:“批评中国多年来学习西方体育不得要领、西方近代体育(包括参加奥运会和远东运动会)不合中国国情,明确提出‘中国体育的根本出路在于脱离洋体育,提倡土体育,从中国文化之丰富遗产中觅取中国特有的体育之道’的观点。”但是这场“新旧体育之辩”和“土洋体育之争”从根本上没有阻止西方竞技体育主流思想的渗透,以竞技论为主要矛盾方面仍占据主导地位。

新中国成立之后,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巴甫洛夫学说和凯洛夫教育学说深刻影响我国,并建立了以苏联体育教育理论为模式的我国社会主义学校体育的发展模式。以这一模式强调学校体育的“阶级性”、“政治工具论”、“体育为人们服务”、“统一化”,认为:“社会主义学校体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并由于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夸大了学校体育的阶级性,一切以满足无产阶级政治需要为前提,学校体育曾一度出现过‘政治代体育’、‘军事代体育’、‘劳动代体育’的弊端。”撇开政治因素,从体质论与竞技论的角度分析,这个时期体现了体质论的主题,这首先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联系。建国初期,学生的体质状况远不能适应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为此,同志曾指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们体质”[谭华,体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391]。自1963年起,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并在“增强体质、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的思想指导下和当时“劳卫制”制度贯彻下,的确学生的健康状况有较大的改善。其次,从1956-1960年期间的体育教学大纲目的任务中(1956:身体的发育、体育技能学习与应用、性格和集体主义、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习惯、对体育的爱好和参加运动的习惯;1960年:身体的目标、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所需要的活动能力、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及锻炼身体的习惯、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捌)可以看出,身体目标是共性,体育为政治服务很明显。当然,这个时期在以增强学生体质和普及全体学生为主基调的前提下。竞技论也是形影相随的,如体育教学内容基本按竞技运动项目的体系进行编排的,非常关注“三基”的传授、在普及的基础上重视运动水平较高学生的运动训练等。

期间,正常的学校体育遭到破坏,致使许多学生健康状况不好,体质下降。针对这种状况,在1978年重新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着重强调了“必须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准则、保证全面锻炼身体,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1979年的扬州会议后正式确立了增强体质的指导思想。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一些学者提出了“体质教育”的命题,即典型的“体质派”。“体质教育论者对美国30年代和前苏联30至50年代体育思想归入自然体育的范畴,认为我国长期受自然体育影响,存在着‘以增强体质之名去搞运动铸型教育之实’、‘用竞技教育代替体育’”。对此,矛盾的双方开始针锋相对的对抗。有论者认为:“十余年的事实证明,用‘体质教育’排斥竞技体育不是一个好思路”、“在学校体育(包括体育教学)中给竞技体育留出一席之地”、“要把竞技体育的价值观念的教育渗透进体育教育之中,归还学生平等参加竞技体育的权利”。另有论者认为:“学校体育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系统的体育知识和技术为中介的活动。”“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与学校各种教育相配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矛盾的双方力量是不均衡的,当矛盾的一方力量占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就由这方决定,换之也然。自“竞技体育开始独立于学校教育自成系统地发育起来了,成为世界史上少见的一种体制。”由于竞技运动体制独立出来并自成一体、自立一家,也给了竞技运动悄然退出学校体育的主体舞台有了一个无形的合法理由。这可从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上可以发现一些微

妙的变化,由原来的“四条论”(增强体质、三基教学、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水平)变成了的“三条论”(增强体质、三基教学、思想品德教育)。当然竞技论的退场并不是消失,矛盾依然存在,只是学校体育以“体质论”为矛盾主要方面的地位已经巩固,且一直延续至新世纪的“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而“竞技论”本依附于学校体育,终已暂入户至举国运动训练体制的大家庭之中,但这也不是消亡,而是潜在。

“在另一种情形下,则矛盾的地位起了变化”,当影响事物发展的环境(外因)与双方利益冲突(内因)发生变化时,事物的主要矛盾会发生变化,原来的次要矛盾会成为主要矛盾,而主要矛盾会成为次要矛盾。80年代中期以来,“三论”思想方法的普及,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的兴起,促进了一些研究者从另一个视野来认识学校体育,从而产生了“育体”与“育人”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可以在一些文献中得到验证,如“体质观把学校体育仅局限于发展学生的体质方面,竞技论则认为学校体育只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两者之间的分歧主要原因都在于无视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的日益多样化要求,无视学校体育内容的日益丰富的现实,两者的认识实质上都是以生理学为基础,把体育完全与人的自然属性相联系,无视其与人的社会属性的关联”,在北京体院部分体育理论研究生关于学校体育目标问题的座谈会上,众多的研究生对学校体育的生物学功能开展了讨论,陈建华:“运用三维观来鉴别我国过去的学校体育目标就能发现,它突出的主要是增强体质的生物功能,而忽视了心理和社会的功能。”、陈万和:“确定学校体育目标不应仅仅只满足某种单一需要,而要从生物、社会、心理等诸方面的需要来加以考虑。”、潘志琛:“学校体育通过教学、训练、锻炼、比赛等活动将会产生多种运动效益,如生物效益、心理效益、社会效益,还有教育、美育、娱乐、竞技等效益”、谢翔:“学校体育所要实现的目标应包括教育、教养、发展和社会等诸方面的内容”。其后,还有一些有关体质功效与整体功效的论述。“学校体育已超出增强体质的独特功能,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全面效用。”“由单一的体质教育向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转变,认为学校体育是一个具有多功能、多层次的开放系统。”还有论者提出:“如果离开育人的标准,或者忘记了育人的根本目标,只讲增强体质,那么,学校体育就只是育体,而不是育人。”事实上,学校体育的“育体”功能(增强体质之说)已经广泛被认可,而“育人”功能在过往的目标中也有所体现,如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等,只是这些功能一方面停留在说教上,真正涉及体育教学之中却没有实质性内容;另一方面过于政治化、工具化而不被人们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关于培养学生心理、社会方面的功能逐渐提到争议的日程上来,但是在实施学校体育“育人”方面的功能时,却时常由于具体理论支撑的不充分和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因此矛盾的这一方面也仅仅停留在观念陈述的表面上,而实质上“育体”这一方仍在80年代后期的长时间内一直处于主要方面。

由于“育体”思想与体质思想一脉相承,只是在词汇表述上各有不同,因此“育体”思想也受到了来自其它方面的种种挑战,如快乐体育,何为快乐?主要也是针对以前体育教学中的“不快乐”而言的,的确我们传统的体育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教学内容按竞技运动项目编排而造成了教学内容过多、学时不足、蜻蜓点水式、低水平重复等,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与情趣,于是各种教学观念应运而生,源之日本“快乐体育”便在中国开始根植并十分流行,甚至十分火爆。什么是快乐体育?“1979年,提出适应日本社会变化的体育思想――重视把运动作为生活内容来学习的体育――运动内容论、目的论的体育,其口号形式就是‘‘陕乐体育’。”高桥健夫认为:“快乐体育论把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一个阶段,把运动置于最终目的,让人们从运动中体验快乐,并把它作为终生追求的目标。”作为一个学习者,在学习运动知识与技能过程中,学会、学懂、学乐是一个理想的目标态,从学理上讲,这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但是为何对快乐体育提出众多的质疑呢?从根本上说,这是对于快乐体育原意的误解所造成,事实上,从快乐体育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它是“对日本60-70年代以技术、体质为中心的管理式教育的反思与对抗”、“日本在战后反省了战前以身心二元论为主导,以生理、解剖为基础理论的身体教育,建立了以身心一元论为主导,以社会、心理、生理为基础的全面教育的体育思想。”这与中国的情况是何等的相似。因此从本质上而言,快乐体育是针对学生厌学情况、身心教育二元论的“体质教育”的反思结果。

从快乐体育产生的原意分析,它是对体质教育二元论的一种理性补充,但自快乐体育来到中国之后,我们就把它演变到极致状况,如建立了品目繁多的“快乐体育园”等。但经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证明,快乐体育并不是像想象中的快乐。这快乐也维系不了多久,这又是什么缘由呢?主要原因还是单纯追求缺乏运动技术含量的简单运动犹如儿童游艺园中的游戏,只能维持学生几周甚至几天的兴奋而已。这样看来,学生还是喜欢挑战一些有运动技术难度的项目,这会给学生带来更持久的兴趣与情感体验。

如上所述,我们连带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强化运动技术”与“淡化运动技术”的矛盾。有关“强化运动技术”与“淡化运动技术”的矛盾实际上由来已久,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个矛盾是显现还是隐藏,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是对抗的矛盾还是非对抗的矛盾。且这对矛盾是针对体育教学领域的,但长期以来有关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一直相互混淆,我们可以从它的标题和目标中找到可靠的例证。如常见的是把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合而为一表述之“学校体育教学”,这是浅显的逻辑词汇错误,在文章论述中把学校体育领域与体育教学领域等同起来的也不胜枚举,还有一些普遍的现象是把学校体育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化为等号,这些都是不科学的态度。由于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分属不同领域,但在回顾历史发展过程中,因两个领域相互混淆,这就对我们单独讨论体育教学领域中的“强化运动技术”与“淡化运动技术”这对矛盾产生了较大的困难,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些典型的学校体育思想实例中窥视它的影子。

“竞技论与体质论”之间的矛盾与“强化运动技术”与“淡化运动技术”之间的矛盾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它们是在不同领域中表现出的不同形式的矛盾。竞技论的理论基础是“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十余年的事实证明,用‘体质教育’排斥竞技体育不是一个好思路。”“80年代,我国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实施使学校体育对‘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给予很大的重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注重技术技能’是其体现之一。”但体质论者指出:“按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思

想,只能采取简单易学的教材,必将排斥‘三基’教学。”显然,体育教学领域中的“强化运动技术”与“淡化运动技术”之争已延伸到学校体育领域之中了。

快乐体育思想实质上也是“淡化运动技术“的体现,它追求的是技术难度较低的健身效果,而终身体育思想则根基于“强化运动技术”思路,因为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自我评价能力、适应能力等。”因此终身体育思想与“培养能力”思想一脉相承,皆是“强化运动技术”的变种。

新课程改革以来,首先在词汇上就冠以崭新的面貌――“体育与健康”,且不提有明显逻辑问题的词汇之谬误所在,就运动技术教学而言,经历了课改前、课改中、课改后期的巨大变化。课改虽是国家行政意志,且借教育界课改之大背景,势不可当。虽启动体育新课改尚为匆忙与准备不足,但课改之前运动技术教学的状况也着实让人担忧与心寒,用几句频繁出现的行话来说,那就是“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运动技术教学蜻蜓点水,学而不会”、“各个年级教学内容低水平重复”等等。这些个词汇并不是对运动技术教学的讽刺,而是恰如其分的总结。的确,课改前我们的课堂运动技术教学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堂中需要教的运动技术太多。原有的教学大纲由于按竞技运动项目分类方式编排,而竞技运动项目繁多造成了学生需要学习的运动技术项目很多,光田径项目就有走、跑、跳、投各大类,每类项目中又可细分为好几个运动技术,如投掷类项目就有铅球、标枪、铁饼等技术。教师要把教学大纲里面的所有项目都教给学生,却较少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形成了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为权威的教学。其次,运动技术的单元学时不足。一个学期要教那么多的运动技术,势必就减少了学期内每个教学内容的学时,而每个教学内容的运动技术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学会运动技术更需要充足的学时,因此学时的减少就必须以“学不会”运动技术作为代价。从而也造成了“运动技术教学蜻蜓点水、学而不会”的现象。第三,运动技术教学理论研究不足,灌输式教学严重。传统的运动技术教学理论建立在“行为主义学说”的基础上,所强调的是通过不断的“刺激与反应”来建立条件反射,所以在教学上采用了不断强化的练习方式达到掌握运动技能目的,然而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有他们自己的需要、动机、情绪等各种心理反应。因此光靠体育老师单方面的灌输是达不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的。

如上所述,课改之前的问题是“运动技术教学负担严重”,表面上是“强化运动技术”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起作用,但实质上却为了应付繁重的运动技术教学而徒为奔波,体育教学效果较差。

课改犹如暴风骤雨,把原来较为平静的湖面掀起千层浪,于是各式各样的教学创新层出不穷。有体育课堂名称的“诗情画意”、课程教学内容“田园风光”、课堂评价“表扬声声”等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淡化运动技术”观点开始抬头。“在5年来的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一味迁就学生兴趣’、‘淡化运动技术’、‘轻视规范教学’、‘无劣评定评价’、‘过于追求优质课效应’、‘课堂失真情景,、‘不考虑运动负荷’等现象。体育课堂教学也的确出现了一些“淡化运动技术”、“兴趣第一”、“安全第一”等偏执观点,造成了课堂教学不重视运动技术的教学现象,对于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运动项目,干脆就不教了。如“跳箱”这一教学内容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几乎是不常见了,在各种展示课中更是罕见。这是我们的教师基于对课标的一些误解和怕不安全、怕费事、怕没有新意、怕学生不敢跳等因素的考虑,使这一传统教材慢慢退出了课堂。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一个误区,因为这一类型的教材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越过障碍的能力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动项目本身的确存在着安全的隐患,但要正确对待,更不是回避与逃避难度较大的运动技能教学,因为这是体育学科的本质特点。其次。运动技术教学内容随意化。在教学内容方面出现了“非体育性教材的大量涌入,如魔术、电子竞技、、多米诺骨牌、交通工具(自行车)、劳作等;在体育教具和器材方面出现了生活物品甚至蔬菜和水果进入体育课堂的现象,还有诸如扁担、箩筐、扫把、尿素包装袋、用过的标语布、南瓜、白菜、莴笋、军装、药箱等。”第三,运动技术教学方法形式化。在新课改的不少公开课中,很多老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观赏性,常常不深入运动技术教法的研究,而仅仅停留在堆积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层面上,不断变化教学手段,一股脑儿地展示课前预设的一整套教学方法,结果学生的练习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因为在短短的45分钟要练习那么多教学手段,还要除去课堂常规、准备活动、结束部分时间,试问学生的运动技术学练还能充分吗?

新课改又把“淡化运动技术”从形式上与实质上推向一个小高潮,曾一度出现过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非运动技术类的“扫把飞翔”等荒唐课堂。

历经新课改的反复磨练,“强化运动技术”教学观念又一次重新回到了体育教学的舞台,并在学校体育界基本达成共识,这是一个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的结果,因为运动技术本身就是体育学科的起始点,也一定是体育教学的落脚点。虽历尽曲折,但终于找到了体育教学自己的根本也是物有所值的。

3.3 学校体育未来愿景

如上所述,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矛盾运动,也展现出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相互斗争历程。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已历近十个年头,期间的风风雨雨、孰是孰非都还历历在目,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正是矛盾的运动才推动着学校体育不断的向前发展。但是,“研究任何过程,如果存在着两个矛盾以上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校体育内外部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矛盾,而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因。起决定作用,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因,起影响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内部矛盾,但学校体育内部矛盾也存在着许多矛盾,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主要矛盾。如前所述,我们分析了三对主要矛盾:“体质论与竞技论”、“淡化运动技术与强化运动技术”、“育体与育人”。这三对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反思,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应对学校体育的矛盾运动呢?笔者认为仍以“三对矛盾”作为思考的逻辑基点,把握学校体育发展的未来方向。

3.3.1 根据不同领域分析不同层次的主要矛盾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观念,那就是这三对矛盾分属不同的领域,“体质论与竞技论”存在于学校体育领域,因为“体质论”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竞技论”面对的是校内屈指可数的运动员;“淡化运动技术与强化运动技术”存在于体育教学领域,因为传授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的本质属性;“育体与育人”

既存在于体育教学又存在于学校体育,因为在体育教学在传授运动技术的同时,对学生的身体、心理、伦理等方面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学校体育除了体育教学对学生施加体育课程特有的运动教育之外,还有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如校园体育文化(运动员图片、学校传统体育特色、校内运动文化走廊等)、运动会、大课间活动、课外体育班级竞赛活动、节假日体育活动等,这些诸多的体育课外活动也是影响学生的一笔无形的财富。因此学校体育除了体育教学以运动技术课堂教学独特的方式教育学生之余,还以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特有形式,并与德育、智育产生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实现“育人”的功能。

3.3.2 以“普及、面向全体”的视角处理“体质论与竞技论”矛

盾,并弄清“体质论”真实含义

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是利益的冲突。体质论与竞技论的之间的冲突之一是两者虽同属中国体育但孰重孰轻的争执,因为提高全民体质与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是中国体育腾飞的两翼,这两面大旗谁扛得高远,谁就有了可靠的地位。在学校体育发展的历程中。竞技论大旗实际上很有呼拥者,因为它能立竿见影,只要抓好少数几个运动员并在区内、市内、省内勇夺金银铜牌,荣誉、影响力、地位、金钱等等世俗的光环就会随影而至,相反,长期从事学校体育“体质”艰辛工作的老师却始终默默无闻。从理性角度讲,这个处理“普及与提高”的问题,谁都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但是现实中能有几个上至学校体育领导、下至每个体育老师情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去辛苦从事那默默无语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工作呢?!

尽管“竞技论”在学校体育很有市场,但它的旗帜始终不能高举,因为面对“普及”、“多数”的主流,“竞技论”只能退让二线,再者,自80年代竞技体育独立于学校教育自成独立体制之后,也为竞技体育推出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到合适的理由。但是“体质论与竞技论”始终还是存在着的,只是这对矛盾最终以“体质论”占据主要方面而使矛盾的双方存在于非对抗的状态。在新时期,“竞技论”又可能以新的面貌呈现,如“传统体育学校”,“体育训练班”等形式,它虽能成为中国竞技体育的有效补充,但也只能作为一种“面向全体学生、普及体育为主”的陪衬罢了。

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还需澄清,那就是开展学校体育到底能否“增强学生的体质”,即“体质论”的真实含义。

把学校体育与增强学生体质之间描绘成一种因果关系是很牵强附会的,因为影响人体质的因素众多,有起决定作用的、影响力占75%左右的遗传因子,美国科学家目前研究表明可以通过人体基因提前预测今后几年或数十年发病情况(2010.4.25中央电视台10台科技之光报道),这充分表明遗传因子对人体质的决定作用;当然也有承担外因的后天自然与社会因素:空气、水质、作息制度、生活规律、人际关系、营养、运动、心理等,体育活动只是后天外因中的一个较小部分,因此学校体育与增强学生体质之间根本没有本质的因果关系,那么学校体育活动与体质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联呢?

要弄清学校体育与体质之间的关联,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体质及其相关的概念:体格、体能、身体素质、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等。体质的概念:“人体的质量,指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一般认为包括体格、体能和身体适应能力。”而体格是:“人体形态结构的状况。包括身体发育与发展水平、体型和身体姿势。”体力:“广义上指人的体质,狭义上指人的体能”。体能:“人体各器官、系统在体力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衡量体质强弱的主要标志。包括(1)身体素质,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性、柔韧性等;(2)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跃、投掷、悬垂支撑、攀登爬越、负重等。”[41]用图表示以上概念的关系如下:

若按学校体育中身体活动性质推断,与身体活动联系最为直接与紧密的是身体素质与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而体格与身体适应能力影响不大。因为体格是指人体形态结构的状况,它受人的遗传因素影响更大,身体活动对塑身虽有一定影响,但是其作用力并不显著;其次,身体的适应能力与室外的身体活动虽有一定的联系,参加室外体育课对身体适应外界环境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并非直接因果。

而身体素质与体育活动中的身体活动有很大的相关性,可以说身体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活动中的综合反映。它是一个中间参数,在内为身体器官机能,在表为身体肌肉活动形态,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在人体生理学教科书中,也没有直接提到参加体育活动与学生体质、健康之间的关系,而是提到体育活动与学生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中学体育课和训练课的任务之一在于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及全面增强学生各器官的功能,促进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全面提高。”而身体活动能力本身就是各种运动项目与技术的体现,因为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内含“走、跑、跳跃、投掷、悬垂支撑、攀登爬越、负重等能力”,而运动技术如果按项目来分类,则可把走、跑、跳跃、投掷可以归类为田径;悬垂支撑、攀登爬越可以归类为体操;负重可以归为举重等,而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是跑、跳、投、踢、击等综合而成,因此学生参与各项运动技术的学练,也就等同于发展了学生的身体活动基本能力。鉴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断,身体活动与体质、健康之间的关系是含糊不清的,用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身体活动与人的身体素质、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直接相关,而二者合而为一的名称是“体能”,因此学校体育中“体质论”一说是不准确的,应改为“体能论”。

3.3.3 以教学内容性质、年龄特征的视角解决“强化与淡化运

动技术”矛盾

运动技术教学是体育教学区别其它学科教学的唯一本质特征。新课改之前,体育教材内容布满了“竞技运动项目”,这是有历史原因的,因为鸦片战争之后,我们吸收了美国学制的学校体育,这种体制的确对当时比较苍白的学校体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这种“学时少、内容多”的编排方式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这也是造成学生学不会的主要原因。

这种一统过死的教学大纲落实到每一位体育老师手中,他们能有多大的作为,大纲教学内容必须要完成,那么就只能牺牲每次课的教学任务了。学时不足,教学内容过多,也就只有做些表面功夫,难怪有人会大声责难体育教学效果:“体育教学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蜻蜓点水、学而不会”。正如此,更有“体质论”者批评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体育教学的“运动技术过于精细化教学”,于是“淡化运动技术”的锻炼课一时之间很有市场。但是这种缺乏技术含量仅仅停留于短暂“快乐体育”做法很快就丧失了它的威力,曾一度建立起来的“快乐体育园”也维持不了多久也相继改换门庭了。问题的结症到底在何处?只有找到它,才能开启黑暗的大门,“过于精细化传授运动技术”并不是问题的关键,而是体育教学背上了过于沉重的“太多的运动技术”包袱而步履维艰。新课程改革为解决问

题似乎杀出了一条血路,创立了史无前例的“无教学大纲”的体育教学形态,并实施了“选项课”教学,完全满足了学生对运动项目选择的意志,这对于过往通得过死的刻板的体育教学的确带来不少活力,但体育教师手中只有一本《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由于“《课标》在对体育教学内容‘是否应该进行指导’和‘如何进行指导’两方面都缺乏明确的思路和说明,造成了全国体育课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又把体育教学引向了另一个极处:体育老师像一头迷途的羔羊,体育课不知道要上什么内容?该怎么上?

新课程改革反思之后,痛定思痛,人们又开始重新寻找体育教学的真谛――运动技术教学,运动技术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行程之后,再一次被体育老师所认可为体育教学的本质,我们也因此从历史的教训之中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运动技术教学仍是且一直是体育教学的重心,并予以坚持,因为没有运动技术含量的体育教学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体育教学;其次,体育教学并非运动训练,也不能像运动训练中训练运动员似地过于精细强化运动技术,体育教学自有一套自身的有别于运动训练的运动技术教学理论;第三,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分为“精学类、简学类、体验类、锻炼类”)区分运动技术教学的含量,如精学类运动技术项目,由于学时充足。则应教深、教透、教细;简学类、体验类运动项目,由于安排的学时较少,则粗略的教、简单的教就可以了;锻炼类则基本无技术含量,则边教边学、甚至不教就练也可以。

当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运动技术学习过程的本身,将有助于影响学生的“体能”,但这仅仅是体育教学非本质的部分功效,体育教学的本质仍是“知识与技能传习”;其次,“学习运动技术”与“增强体质”之间是“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联,并不存在着冲突与矛盾的关系,但为什么长期以来经常会把这两者混淆起来呢?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也同样会造成体育老师经常的困惑与费解:是以学习运动技术为主还是考虑运动量问题以锻炼学生身体、发展学生的体质为主?在观照体育教学目标演变历史中发现引起“运动技术”与“增强体质”之争议的重要原因是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界限的划分不清,而且人们在认识论、方法论上出现了偏差。要处理好这样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学校体育包含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竞赛与课余体育训练,因此,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应具有各不相同的性质、目的、地位和功能,体育教学首先具有“教学”性质,即以传授知识、掌握技能为基本特征,体育教学的本位目标应该是“掌握运动技能”,这是体育教学中的核心,而学校体育则综合了体育学科教学、课余体育锻炼、课余体育竞赛与业余体育训练等各个方面的特征与目标,除“运动技能”之外还指向了有效影响学生的“体能”。其次,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正确把握体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传习”的本质的基础上,不能受功利性的驱动,不要动不动就冠之以体育教学“增强体质”的高帽,并在方法论上把持“只为耕耘,不图近利”在原则,因为凡事“有欲不得、无欲快得”,在学练过程中过于强调健身功效,则欲速不达,事倍功半。体育教学若按此法而行,体育教学“掌握运动技能”之目标既可达成,强化学生“体能”之部分功效又可自然实现。

3.3.4 以“身心一元论”的视角调和“育体与育人”矛盾

事实上,这是一个有关哲学中的身心一元论与二元论之间的矛盾,这既是一个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现代心理学中的身心关系、生理与精神关系的基本理论问题,我国古代哲学家对形神关系的等探讨可以追溯到先秦的老子、墨子、庄子和荀子等,在汉晋时期进行过形神关系的大论战,从而使形神论的思想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峰。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所坚持的大多是“唯物一元论”,而西方的哲学家们的形神观则很不一致。笔者认为应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身心的关系,身体是基础,没有了身体,也失去了灵魂,而人的灵魂则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反作用,身心发展、肉体与精神是一元的。

学校体育属于体育活动的范畴,它的主要作用应该是促进人的身体发展。传统的“体质论”认为的身体活动或身体练习可以直接与学生的体质发展产生联系,虽然有其合理的时代背景,但它是一种典型的身体肉体与精神二元论,笔者认为,体育活动中学生身体的变化与他们自身的心理之间的密不可分的、是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因为运动技能的学练与掌握并非人类所特有,被驯养的动物也能学会并表演一些技术高超的运动技能,所不同的是人类具有深度的思维和丰富的感情,而动物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反应与情绪,因此在运动技能学练过程中,人的感情投入表现为一种兴趣、态度,情感投入的不同程度会对运动技能的学练直接产生影响,为了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教学的双方务必调动最大的积极性。这个方面内容也应该成为一个目标并作以评价,以激励那些付出努力、收到成效的学子,并作为榜样因素可做他人模仿,若只是一味地、机械地学习与掌握某学科知识,没有对该学科产生一定的兴趣和良好的情绪体验,势必是一件很痛苦之事,这也是各学科师生所不想看到的一种无奈的结局。

其次,通过长期的体育活动,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状态。一项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揭示,运动有利于缓解躯体、认知、情绪的不良反应;运动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交谈、交际交友、与异往;运动有利于降低抑郁、慌乱水平和提高精力、自尊感水平;运动对心理健康又直接的促进作用。除体育课外每周运动2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群体大学生较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心理更健康。

第三,学校体育在进行各种身体活动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包括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爱好、动机、思维、情绪、意志等,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的心理发展必须依赖于身体的活动,这是学校体育的性质决定的,单纯的心理教育并不是学校体育,关于这点在业内已达成共识。因此,学生的身体发展依赖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影响;学校体育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离不开学生的身体活动,两者是一元的。因此单纯的“育体”应该是不合时展潮流的,“育体”的同时也“育心”,共同实现“育人”的功能,学校体育则以特有的运动教育服饰实现身与心、灵与肉的和谐统一。

4、结 论

从矛盾论的视角分析了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且从众多的矛盾中提炼归纳出三对主要矛盾“体质论与竞技论”、“强化运动技术与淡化运动技术”、“育人与育体”,并深入分析了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运作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反思,勾画出未来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远景:首先,分立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不同领域的矛盾――“体质论与竞技论”是学校体育领域的一对矛盾、“强化运动技术与淡化运动技术”是体育教学领域的一对矛盾,而“育人与育体”同属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领域中的矛盾。其次,体

质论与竞技论之间的矛盾经历了强烈的对抗之后,竞技论逐渐处于矛盾的次要方面,这对矛盾也暂处于缓解状态;学校体育“增强体质”的真实含义为“身体素质与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合而为一“体能”。第三,处理“强化运动技术与淡化运动技术”的矛盾方法是坚持运动技术教学是体育教学本质的原则,并根据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性质、课型、教学要求、年龄特征实施不同含量的运动技术教学。而解决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技术教学能否达到增强体质之功效”问题的方法是牢牢把握体育教学“运动技术传习”的学科教学本质特征与直接目标,并以“有欲不得、无欲则得”方法论策略对待体育教学“强化体能”、“育人”、“传承文化”等部分功效。第四,运用身心发展“一元论”的视角统一“育人与育体”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张洪潭,从体育本质看体育教学,体育与科学,2008,(2):81-86

[2][3][4][5][10][22][37]选集第一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6;328;320;322;323;321;322

[6][8]李北玉,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演变[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0,(4):37-40

[7][9][14][16]潘志琛,论我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演变及其特点[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9,(4):68-73

[11][21]卢元镇,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必须相依为命,体育科研,1995,(2):2-11

[12][13]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78

[15]高永三,把握世界各国学校体育发展趋势,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口],福建体育科技,1991,(3):55-62

[17]陈融,当今我国学校体育学术思想流派的比较[J]_体育文化导刊,1993,(5):11-14

[18]卢元镇,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必须相依为命[J],体育科研,1995,(2):2-11

[19][23]陈宁,简论学校体育的本质特点与功能,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8,(3):11-18

[20]刘绍曾,用整体观探讨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J],体育科学,1988,(1):12-13

[24]座谈纪要,要深化学校体育目标问题的讨论与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87,(5):57-58

[25]罗映清,学校体育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

[26]周登嵩,刘新民,满东升,中国学校体育50年发展概要与今后走向,体育教学,2001,(1):7-8

[27]金玉良,“学校体育以育人为本”的思考――与吴小丽同志商榷[J],中国学校体育,1990

[28][30]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207

[29]高桥健夫,学校体育的目的、内容、和运动科学[J],中同学校体育,1985,(4):58

[31]赖天德,论学校体育的本质与目标[J],体育与科学,1990,(4):37-39

[32]谷红红,陈玉忠,孟凡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11):96-98

[33]李北玉,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演变[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0,(4):37-40

[34]刘保明,培养体育能力――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1,(1):37-43

[35]吕卫东,真水无香、渐修顿悟――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有感[J],中国学校体育,2006,(12):6-7

[36][43]毛振明,赖天德,陈雁飞等关于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建议(下)――教学内容的规定性、评价、文本内容与形式,体育学刊,2007,(4):1-5

[38][39][40][41]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增订合订本,2002:1541;1535;1135;1536[42]王步标,华明,邓树勋,人体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05

[44]毛振明,体育教学计划编制技巧与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0

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篇4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运动素材教材化

1问题的提出

我国学校体育由于受到军事体育竞技体育的影响,学校的体育工作出现了飞速发展,但是,也出现一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学生的体质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肥胖人群不断增加;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耐挫折能力差,自杀与犯罪的学生时有发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交往能力差;许多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也未能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体育教材内容过于竞技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偏重于竞技运动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忽视了体育的娱乐性、趣味性。新课标的提出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体育教学的不仅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得到快乐,同时体育运动生活化。新课标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但是,缺乏理论支撑,表述比较笼统,许多学校仍然照搬体育竞技项目,缺乏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加工与改造,表现在教学内容高、难、繁、杂,学生难于掌握,得不到快乐体验,学生的掌握效果不好,使学生对体育运动望而却步,对运动素材技术性的改造,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得到快乐,并且生活中可以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参与、娱乐和运动,同时,新的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为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2概念界定

“运动素材教材化”:所谓“运动素材教材化”就是按照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方法、原理,将那些属于体育运动范畴的运动项目,经过合理的加工和改造,使之成为服务于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到加工竞技运动素材最后形成教学内容这一系列的过程就叫做“运动素材教材化”。

“运动素材”是可被选择的一切身体活动内容,具体来说有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和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域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每个运动素材中都有人类创造的痕迹,都有不同的文化含量,都有劳动人们倾注的文化因素。

3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思路

对竞技运动的表现形式存在不同的观点:

(1)认为是奥运会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而其他的运动项目划归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这其中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域外”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2)认为具有统一的规范的赛制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而其他的划归为非竞技项目。

由此可见,尽管竞技运动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在表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就其概念的核心内容来讲,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主要表现在:①竞技运动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核心目标的;②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训练和比赛;③运动个体充分发挥其生理性能力(体格体能、运动能力等)和心理性能力是完成目标的基础;④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即是运动个体经由持续不断的训练,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过程;⑤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

当前,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竞技项目为主,即使是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打上了竞技武术的烙印。竞技运动是人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项目。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对于在新课程标准下“健康第一”理念下,对竞技项目素材的转变的视角与方法,未能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机械地搞“一刀切”,表现在:l、运动技术的高难度与学生学习掌握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竞技运动的技术高、新、繁、杂、难的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认为是最先进的技术,必须传授给学生,但是那种高技术恰恰是少数人的“专利”违背了选取运动素材应遵循个体差异和个体需要的原则。在基础教育当中学生抱着大篮球投篮,有的学生连篮板都碰不到,试想学生如何能够通过体育运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快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体育成为小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必须对竞技体育运动素材进行合理的改造。

80年代后,前苏联、美国等国家兴起小排球、小篮球、小足球运动,学校体育部门对正规的排球、篮球、足球等竞技体育运动的器材、场地进行改革,很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目前,日本学校体育教学中,对正规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适合青少年健身运动的需要,这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竞技项目的厂泛措施,被改造的竞技项目可称作为亚竞技运动。亚竞技运动包括牛正规和非正规两个层次,半正规是修改正式的规则,而非正规是自己制定规则。因此,亚竞技运动项目并没有改变通过竞争决定胜负的竞技特征。日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取教学内容,将复杂的正规竞技项目的动作,技术,战术体系和规则分解化,向趣味化、娱乐化、游戏化方面发展,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向同学讲授体育运动背后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得到快乐,愉悦身心。这样学生才能热爱体育,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真正实现体育生活化。

4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体育教学内容的思路简述

民族体育项目在竞技性、观赏性、价值、娱乐性上与竞技体育项目相媲美。做为中华民族体育项目具有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健身、养心的作用。

吸收民族文化:民族体育项目多、游戏化、娱乐休闲性、民族性、有的还有宗教色彩。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的概述:例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气功秋千、磨秋、跳跳板、踢毽予、放风筝、打陀螺、赛威呼、跳板、顶罐走、摔跤、打嘎儿等。

“域外”民族体育项目,英国的龙保龄球、法国的叭幢球、苏格兰的莎莎球手球、水球、网球、棒球等。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的需要根据学校条件(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民族体育的知识技能等),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体育运动基础与经验等),教师(能力、教学经验、技能)。

(1)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选择。

(2)技术含量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协调一致,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3)选取原则和引进条件全部满足。

(4)技术上简约化、竞赛上规范化、运动强度和密度的缩减化。

(5)原汁原味,去粗取精。

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篇5

关键词:体育运动训练原则;体育教学;启示;

作者:高鹏

在众多高校中,体育活动首先以体育教学为具体的行为表现,其次才表现为体育训练,而就竞技体育运动而言,体育运动训练是其最主要的行为表现.因为体育运动训练明显区别于体育教学,尤其是二者在具体的体育运动过程中原则、特点方面差异,导致了二者的相互关联与彼此作用.深入了解体育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之间在原则、特征等方面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对于推动我国的体育训练工作与体育教学工作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体育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体育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赛事的具体表现行为,通过它人类可以顺利完成预期的体育目标,实现规划中的体育任务,在激烈的体育赛事中获取胜利.通常体育运动训练就是指以提高大学生或专业运动员的体育成绩为目的,在高校体育教师或专业体育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的专业化的体育学习、体育训练过程.一般专业化的体育训练由身体训练和战术训练两部分内容组成.此外体育运动训练还经常通过一种专业化较强的教学过程表现出来.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员日常进行的多种活动本身就是训练,这种训练经常以练训课为具体的表现形式,在训练课中,学员开展反复、频繁的身体练习活动,从而完成预期的体育运动训练目标.在具体的体育运动训练中,多种外在因素共同影响了体育运动训练的训练成果.这些因素通常包括训练场地、教学水平、学员自身素质、体育训练项目规则以及体育赛事的场地条件、日程安排等等.就理论方面讲,体育运动训练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有着非常明显的教育本质.首先,它可以增强运动员的文化素养.进行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也是每个体育运动员接受专业的体育技能教育与体育文化教育,增强自己综合文化素养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增强综合文化素养可以确保运动员的体育理论知识与体育实践技能两方面共同提高.其次,体育运功训练作为竞技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其有着身身的专业需求,即体育体动员必须以专业的体育理论知识为指导,才能科学有效地进行身体动运动训练[1].

2体育运动训练的原则

2.1全面训练原则

在体育运动训练中,为了增强运动员的专业技能,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必须坚持全面训练的原则.所谓全面训练就是指在进行体育训练时,要把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简单地说就是根据体育项目自身的特征、运动员的实际运动水平以及训练的阶段性目标,协调好身体训练与专业训练的比例安排.全面训练是一种经过科学安排的针对性训练,不是一种面面俱到的盲目性训练.一般身体训练是指在体育训练中,借助各种身体练习方法,来达到增强运动员身体素质,提升运动员专业技能水平的目的.也就是说身体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从而为运动员获取良好的专项成绩打下身体素质基础.而专项训练是针对某种专业的体育运动项目开展的,它通过多种专业的训练方法,对该种体育项目进行为时较长的专业性训练.专业训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显著提升运动员的某种专项体育技能.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就体育训练目的、体育训练方法以及体育训练内容而言虽然可能存在些许相通之处,但它们之间表现最为明显的还是差异性.身体训练是进行专项训练的身体基础,专项训练必须以身体训练为基础,才能逐步提升训练成果,提高训练成绩.两者在进行体育训练的最终目的上是一致上,都是为了提升运动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某些时候.在具体的实践训练过程中,二者是很难区分的.因为运动员在体育运动训练实践中,身体各项机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引发体内各个器官的相互联系性,使他们彼此作用,共同提升.身体训练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多种身体练习内容和采用多种训练手段,这也为运动员日后专业体育技能的提升奠定了深厚的基础[2].

2.2区别对待原则

在运动训练中,坚持区别对待原则就是指在进行类型各异的体育运动项目时,体育教练应该综合考虑体育运动项目的类型、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运动员的专业运动水平等多种因素,并以些因素为参考依据,科学制定出合理的训练方法与训练进程,从而确保运动员能适宜负荷,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训练方法与训练进程.在体育训练中,虽然每种体育运动项目都有自身独特的训练特征,训练决定因素以及训练方法,但由于个体的体育运动员的训练状况能够映射出该体育运动项目的共同规律性,所以在开展集体体育运动训练时,个人训练作为集体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体育人士的关注.比如在进行排球训练活动时,有的运动员扣位球技不纯熟,有的运动员接发球姿势过低,接发球困难大.教练面对这些体育运缺陷就应该合理安排一定的个人训练,并科学协调好个人训练与集体训练的训练比例.目前我国高校的课余运动训练项目繁多,训练人员数量巨大,但高校的体育教师却非常少,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正确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尽量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将类似或相同训练项目的学员归为同一个训练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训练,这样就显著减轻了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负担.在具体的体育运动训练工作中,不但不同种类的体育运动项目需要区别对待,处于同一体育项目的不同训练阶段时,体育教练也要区别对待,制定出最佳的训练方法.一般在进行同一种体育项目的训练时,训练前期倾向于身体训练,以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后期倾向于体育专业技能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体育技能[3].

2.3主动积极性原则

在体育运动训练中,体育教练必须清晰地告知运动员进行本次体育训练的训练目的,激发出运动员的主动训练意识,调动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彻底改变传统的体育训练模式,把运动员看作体育训练的主体.在训练过程中,逐步将运动员脑中“要我练”的被动思维转变为“我要练”的主动思维,从主观意识上唤醒运动员的训练潜能.因为体育运动训练同其它教学活动一样,也是一个授人以渔的知识传递过程,所以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必须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在体育运动训练中,体育教练及各种训练方法等因素是外因,运动员的个人主观意识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只有增强了运动员的主观训练意识,调动起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运动员才能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吃苦耐劳,深入思索,勇于创新,最终取得优异的体育训练成果[4].

3体育运动训练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也极为有限,这极大地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对此有必要将体育运动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但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进体育运动训练,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使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却使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种状况下,高校体育教学只有不断从体育运动训练中吸取经验,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5].

3.1体育运动训练的训练方法、训练原则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

就理论方面而言,体育运动训练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有着非常明显的教育本质,尤其是专业的体育运动训练,其在训练进程中的教学因素表现得就更为明显.因此各种体育运动训练与高校同一类型的体育教学活动之间有着共通性与互补性,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先进训练方法、科学训练原则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同样适用.另外,通过研究与总结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训练原则、训练方法等,可以从中归纳一些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方法.比如,个体运动员示范法、教练演示法等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应用较为广泛,如果高校体育教师将这些体育运动训练方法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那么就可以显著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虽然这些方法以前也偶尔应用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但是今后,高校体育教师要变“偶尔”为“经常”,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全面普及应用这类方法,真正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再比如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全面性原则、区别对待原则、主动积极原则等,也应该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最常用最普及的原则依据.体育运动训练的原则与高校体育教学的原则在理论上是相通的,只是在具体实施方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一点高校体育教育应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具体调整安排.所以说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很多教学方法、教学原则很都可以借鉴专业体育运动训练的训练方法与训练原则[6].

3.2体育运动训练的训练内容、训练过程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

就理论方面而言,体育运动训练主要的训练项目是竞技体育,站在广义角度讲,竞技体育是一种重要的大众娱乐方式,普通的人民大众在精彩激烈的体育竞赛中获得身心愉悦.虽然体育运动训练和高校体育两者的教学内容不完全相同,两者在整个训练过程与教学过程中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两者所属的范畴也不相同,但是体育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增强人的身体素质.这种共同一致的最终目的也决定了体育运动训练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部分适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一般体育运动训练的训练时间相对漫长,训练过程循序渐进,这些都证明了运动员从体育训练内容、体育训练过程中掌握了良好的体育训练方法,增强了自己的身体机能,高校体育教学要以此为鉴,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运动成绩.虽然与国外某些体育强国相比较,现阶段,我国的体育运动训练体系还不是十分的成熟和完善,但是体育运动训练自身就是一种专业高的训练活动,它比高校体育教学的专业性、技能性要强很多,所以将体育运动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将会对高校体育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校体育教学可以适当借鉴体育运动训练的训练内容、训练过程,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轻松化解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难题[7].

3.3体育运动训练中先进的体育训练知识与训练技能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

由于专业体育训练是一种高水平的体育项目训练,它对运动员有着较高的专业要求.所以在专业体育训练一般都会采用最先进的体育训练方法、体育训练技能.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也应该具备这种先进的、高水准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8]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高校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吸取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先进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以此来完善高校的体育教学体系,丰富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革新高校的体育教学方法,最终获得优质的体育教学成果.校方也要积极配合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主动出资为其购买先进的体育教学设备、体育教学器材,优化体育教学的教学环境,改善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条件.其次,高校作为一种教育单位,在归纳总结教学经验、教学规律方面有自己的特长,体育运动训练可以从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吸取教学经验,借鉴教学规律,从而提升专业运动员的综合文化素养,提高运动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再者,体育运动训练中,运动员只是在技能上比较突出,但在体育理论知识上就趋于一般甚至有些落后,高校体育教学具有系统性的特点,体育运动员可以从高校体育教学中学习更为系统化的体育教学理论知识,弥补自己的体育理论知识欠缺,为以后科学合理地开展体育运动训练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4体育运动训练中的专业竞技技能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

体育运动训练是为专业运动员参加竞技体育赛事而进行的,其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从单一性质方面讲,体育运动训练是一种高水平的专业体育竞技活动训练方式.专业体育竞技运动以体育运动训练为手段带来给人身心愉悦的快感.[9]比如在职业运动员开展竞技体育比赛时,观众往往会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进行观看,遇到精彩刺激之处还会不由自主地大声欢呼雀跃.专业体育竞赛带给观众的这种强大吸引力,便是观众对体育运动参与体验的显著表现.专业体育运动训练正是凭借运动员们极高的专业竞技技能才有效吸引观众的参与体验.高校体育教学尤其要注意学习体育运动训练中专业性较高的的体育竞技技能,一方面这种专业性高的体育竞技技能能够有效吸引高校深学生,调动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另一方面这些高专业性的体育技能都是体育运动员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逐步摸索形成的,是对运动员漫长训练过程的一种行为总结,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深入了解这种行为总结背后的运动技能规律,并将它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10].

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篇6

关键词:学校体育;运动教育模式;篮球运动技能;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807.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5.028

1前言

运动教育模式是由美国体育教育家西登托普(Siedentop)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游戏理论和运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对篮球运动规则的修改和必要的运动策略,使教学内容更加适合学生的水平。在整个教学实验过程中以篮球运动季为主线,教师根据运动教育模式理念制定教学设计并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始终以固定团队为学习形式,通过团队的合作学习和角色互换为学习方法,并采用BarrowandmcGee于1979年所提出的篮球客观技能评量体系进行教学检验。试图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的、丰富的篮球运动体验,最终使学生成为有运动能力、有运动教养和有运动热情的运动者。

2研究目的

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同一地区的、基本情况各方面都相似的高二年级学生,实验班采用国际上流行的运动教育模式实施教学,对照班以体育选项教学实施教学,通过篮球客观技能评量体系分别对两个班级学生在实验前、后的篮球运动技能学习的情况进行检验,并分析运动教育模式中以固定团队特征开展教学为什么能有效促进学生篮球运动技能水平的提升。

3研究方法

3.1实验法

3.1.1实验对象

笔者工作学校的高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的对照班(高二理科班43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13人)和实验班(高二理科班41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12人)。其中,对照班以传统的体育选项进行教学,没有固定团队;实验班则以运动教育模式实施教学,依据篮球客观技能评量测试学生的篮球技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同质性分组,团队规模为4或5人,每队选出自己的队长(固定)角色、教练(固定)角色和领操员(变动)角色成员,但是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在不同运动季中,某些团队会担任收发器材团队、裁判团队、比赛团队,针对每个团队的不同成员,根据不同课堂任务又会担任不同的角色,如担任裁判团队的成员会担任计时员(1名)、临场裁判员(2名)、记录员(1或2名)。

3.1.2实验时间

2013年9月-2014年7月,分为上、下学期,每学期共计18周,每周上两次课。

3.2文献研究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收集和整理国内外与“运动教育模式”相关研究的文献,并通过手工检索查阅相关书籍与资料。

3.3测验法

本研究方法应用篮球客观技能评价量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分别实施运动教育模式和体育选项教学前、后进行篮球运动技能测试获取相关数据。此量表是由BarrowandmcGee于1979年所提出的测验,中文名称:哈里森篮球测验(HarrisonBasketballBattery)。

3.4访谈法

以不同技能水平(高技能组、中技能组、低技能组)作为访谈对象,结合观察被访谈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在访谈过程中,用DV录像或录音记录访谈情况,并以访谈材料作为参考,分析不同课程设计中的不同教学组织方式对学生篮球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

3.5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和SpSS14.0应用软件对文献、问卷调查及测验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4结果与分析

4.1实验前篮球客观技能测试情况

在实验前分别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篮球客观技能的测试,综合两次所得的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得知,根据对照班和实验班在实验教学前所测得的篮球客观技能评量成绩进行对比,结果无差异(p>0.05),满足做实验的要求,可以开展教学实验的研究工作。

为达到配对样本t-test检验的要求,并满足两个班的样本总量、男女生比例都要相等的情况下,特选定两个班的样本量男生28人、女生12人,共40人。

4.2整体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学习效果

4.2.1对照班整体学生的学习效果分析

依据学生篮球客观技能评价的前、后测成绩,以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并了解对照班整体学生的篮球技能学习效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得知,对照班学生在体育选项教学前后的篮球客观技能评量成绩(运球、投篮)有明显差异,即学生在体育选项教学后,不管在运球或投篮技能表现方面,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有明显差异(p<0.05)。

4.2.2实验班整体学生的学习效果分析

依据学生篮球客观技能评价的前、后测成绩,以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并了解实验班整体学生的篮球技能学习效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得知,实验班学生在运动教育模式实验教学前后的篮球客观技能评量成绩(运球、投篮)有显著性差异,即学生在实验教学后,不管在运球或投篮技能表现方面,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综合分析表2和表3,在研究对象及其所处的教学环境都基本相似的情况下,实施不同教学模式前、后,学生的篮球客观运动技能评量成绩(运球、投篮)都有明显差异。但是,实验班学生在运动教育模式实验教学前后的篮球运动技能评量成绩显著性更明显,即在实施了运动教育模式教学后的学生,篮球客观运动技能评量成绩增长的幅度更高。因此,学生在经过一学年运动教育模式的体育教学后,在技能学习方面获得了更加明显的学习效果。

4.3不同技能水平学生的技能学习效果

4.3.1对照班

对照班中高、中、低技能水平组的学生在传统体育选项教学实施前后,篮球运动技能(投篮+运球)学习效果都有显著差异(p<0.05)。换句话说,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在实施体育选项教学前后,整体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是有进步的。可以发现,高、低技能组的学习效果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是彼此之间的进步幅度呈现出高技能组较为突出,低技能组的进步幅度最小,这样的实验结果虽然证实了体育选项教学对不同技能水平组的学生在掌握篮球运动技能上都有帮助,但是针对高技能组的学生会有特别明显的体现,反而对低技能组学生的帮助会少一些。

分析其原因:首先可能是投篮和运球项目的测验本身存在着偶然性的成分,如本来实力就一般的学生,有可能因为测验时的运气稍微差一些,或者可能因为测试前的紧张心理因素,从而影响了测试的成绩;其次可能是教师在完整的体育选项教学中,没有强调同伴合作学习,或者没有强调分组学习,或者是随意组织分组进行教学,导致小组学习中没有强调组长的领导作用,造成小组内的技能差或素质不好的学生得不到帮助或指导,有时会造成边缘化,或者技能组会失去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低技能组的技能得不到很好的提高。

4.3.2实验班

实验班中高、中、低技能水平的学生在运动教育模式实施教学前后,篮球运动技能(投篮+运球)学习效果都有显著性差异(p

分析其原因,首先可能是投篮和运球测验项目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如原本实力不错的学生,可能因为测验时运气差一些,从而影响了测试的成绩;其次,高技能组在运动技能的表现上容易受到“天花板效应”的影响,在课后技能测验上无法呈现出非常显著的进步空间。这也证明了实施运动教育模式教学后,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在技能表现上都能发挥到不错的成效。

5结论

5.1实验班的技能学习效果优于对照班

对照班和实验班在进行了不同体育课程设计开展教学前、后,两个班级整体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学习效果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实验班学生的整体篮球运动技能学习效果提高的程度更加明显,说明运动教育模式课程设计方案的实施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篮球运动技能。

5.2实验班各个技能组进步幅度的一致性优于对照班

运动教育模式课程设计方案的实施对实验班中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篮球运动技能上都有明显的帮助,并且高、中、低技能组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学习效果进步幅度基本一致,说明了运动教育模式对不同技能组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有促进作用,这一实验结果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5.3以团队合作学习使团队成员得到共同进步

运动教育模式课程设计的实施强调了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练习及比赛的权利和义务,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一系列活动能使团队的同学共同进步,保证了低技能水平同学参与练习的时间,也得到支持和鼓励,提高了低技能水平同学在大家心中的地位,改变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低技能水平同学或被“边缘化”同学的篮球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这一实验结果与国外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5.4有效的团队目标和任务能培养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精神

运动教育模式中各个团队设置了有效的团队目标和任务,并能够圆满地完成,这种无形的团队精神能够在成员的行动和意识上形成了团队凝聚力,会调动队员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团队成员配合完成活动任务的默契程度、加深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友谊,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的集体精神。

5.5通过运动教育模式的实施使学生成了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

运动教育模式实施教学中以团队激励、团队合作、团队沟通等团队运作过程的有效开展,增加了不同技能组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与机会,增加了彼此的交流与沟通,并得到队友的支持与帮助,形成了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建立了良好的团队关系,从而促进了不同技能水平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学习的共同提高。

5.6以固定团队进行活动能提高活动的质量

通过实验教学相比较,证明了运动教育模式结构特征中以固定团队形式开展活动比无固定团队的体育选项教学能更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水平,进一步说明参与运动教育模式教学的学生比参与体育选项教学的学生在篮球运动技能上的进步幅度更大。因此,运动教育模式课程设计的宗旨更符合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也更符合中学生身体和心理特征的发展需求,具有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Siedentop,D.(1994).Sporteducation.Chanpaign,iL:HumanKinetics

[2]黄月蝉,等.九年义务健康与体育课程教学方案--运动教育模式的实践.健康与体育,2004年,44(3).

[3]赵斌.运动教育模式课堂教学设计探析――以高二男生篮球传切配合课堂教学为分析案例[J].体育教学,2008(4):30―31.

[4]毛浩波.运动教育模式在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8,30(1):88-90.

[5]高嵘,张建华,高航,李国红.运动教育模式教学过程结构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2):116―119.

[6]陈雁飞.运动教育模式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5,12(3):92-94.

[7]蒋晓培.运动教育模式引入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8]秦洪敏.“运动教育”模式在高中篮球模块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9.10.

[9]颜嘉生.不同运动教育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比较研究----以国小六年级巧固球教学为例.硕士论文.台中:国立体育学院,2004.

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篇7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5)10―0075―01

新体育课程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运动技能教学,目前体育教师中出现了认识不统一的现象,诸如“是否淡化运动技能的观点”、“排斥运动技能教学的做法”、“忽视技能教学的现象”等。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统一认识,应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并要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正确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

首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从水平一到水平六关于球类、体操、田径、水上或冰雪类运动、民族民间体育类运动、新兴类运动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框架,这些运动项目多数是竞技运动项目。新体育课程反对的是体育课程的竞技化而不是竞技运动本身,竞技运动项目仍然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形式,竞赛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照搬竞技体育的训练内容和方法,将体育课上成训练课,把普通学生当成运动员对待。

其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激发运动兴趣与学好运动技能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和练习,也才能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动机是驱使人们从事某种行为活动的内在动因。学生学习体育技能,要克服身体肌肉酸疼、发热流汗、反复机械练习的单调感。因此,如何使学生产生并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并解决的问题。动机是由人的需要产生的,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两种,而体育锻炼既是人的生物需要,也是人的社会需要。因此,在体育技能学习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激发学生相应的动机。可运用积极的评价手段和激励方法或多种多样灵活的教法来维持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教师的激励与学生的自我激励相结合、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相结合。此外,体育教师也要将动机问题设计到体育教学目标之中,使体育教学更加有效、有趣。

据研究,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第一要素就是运动技能的提高。运动技能的提高也是学生体验体育运动、挑战自我、展示自我、交流结友的前提和条件。没有运动技能的教学和提高,体育课只能是浮浅、乏味的游戏,只能是趣味体育活动。从终身体育的角度考虑,如果现在的体育课不实实在在地教一些运动技能,学生又如何能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形成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从哪里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呢?

三、强化体育教师的作用

1.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急需解决如何完成运动技能目标的问题,还要恰当合理地安排各年级的教材内容和数量,保证每个年级都有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体育教师要合理地安排单元的教学时数,建立单元课时的模式。各单元要相互匹配,共同完成体育教学的各种技能目标;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和体育教学时间的安排,在不同年级根据教材的学时多少合理搭配,梳理教材层次,如可有“精讲教材”、“泛讲教材”、“介绍性教材”、“锻炼性教材”、“自学教材”等。

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篇8

关键词:学校体育;新课程;运动技能;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7102-0092-03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实施后,体育新课程的课程性质、价值、目标以及重要的理念已深入广大基层体育教师心中,但由于对《课程标准》强调的“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偏差,在实践中不知道如何进行运动技能教学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造成在实践教学中出现淡化运动技能教学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新课程实施的健康发展。其实,这也是体育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世界上任何一种改革都是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纠正、再实践而完成的。所以,体育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认识偏差和问题是必然的,关键是发现问题后如何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对运动技能的再认识

《课程标准》中将运动技能定义为:“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在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的定义是:“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有学者认为,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特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完成某种技术动作的能力[2];运动技能本质是运动行为的潜能及其强化,基本特征表现为专门性、程序化和练习性[3]。据此,可以对运动技能进行如下理解:运动技能是通过身体的练习获得的,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动作、活动方式顺利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一种主观经验的表现,是以一定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为基础的,主体对特定运动技术的掌握和表现。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离不开思维,离不开大脑对运动技能的分析和综合,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动作表象才能转化为动作概念,学生才能掌握动作要领并进行有效运用。

2体育新课程中的运动技能目标

对运动技能进行尝试性学习和深入学习是体育教学主要目标之一[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内容,作为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的主要内容[5]。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新课程对运动技能学习的要求主要有以下特点:

(1)运动技能学习是体育新课程主要学习内容,新课程并没有说淡化运动技能学习。相反,是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来体现体育新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性质。

(2)新课程运动技能学习的价值具有整体性。运动技能学习是体育新课程的根本,没有运动技能的学习,我们所说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就无从谈起。同时,运动技能学习目标的设置也是最基础的,是全体学生通过学习都能达到的,这一点和传统的体育课少数人能完成的运动技能也不相同。

(3)新课程运动技能学习内容具有多样性。新课程运动技能学习内容比传统的学校体育中的运动技能内容有较大的拓展,过去所说的“二三基”中运动技能专指单纯的运动技能,体育新课程的运动技能不仅包括单纯的运动技能,还包括“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和“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4)新课程运动技能学习内容体现健康性。传统的体育课强调的是竞技化的运动技术系统的掌握,体育新课程更重视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实际生活的相联系,突出对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基本运动技能对终身体育广泛的迁移价值和促进作用。

(5)新课程运动技能学习内容具有选择性和差异性。新课程运动技能目标的设置,是根据学生不同水平的实践情况,分别设置了不同目标,使运动技能学习目标符合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的实际,有一定的层次性,更能体现体育新课程的人性化,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

3新课标理念下运动技能教学策略

3.1运动技能学习定位要准

体育新课程重要的理念是“体育为健康”,倡导运动是手段、健康是目的。在新课程进行运动技能教学时,首先要树立大运动技能观。正如上面所述,体育新课程运动技能学习内容不完全只是“三基”中运动技能,而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和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同样是运动技能领域学习的重要内容。观念是行动的前提,只有在体育新课程运动技能学习中树立大运动技能观,才能指导运动技能学习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体现和渗透大运动技能观。

其次,在运动技能学习中要分清是为了单纯学习体育运动技能,还是为了学习运动技能而达到育体、育心的健康目的。在体育教学中不教技术的高度、远度、难度,而是通过教技术使学生掌握健身的方法和手段…‘。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有效避免淡化运动技能现象。比如,学习“单杆、双杆”时,不仅要像过去那样注重学习单杠、双杠的运动技能,更要在技能学习过程中向学生传授通过单杠、双杠练习提高身体力量素质的多种方法及练习中的安全问题等。再如篮球教学中,树立通过篮球技能学习是为了增进学生健康的观念后,进行教学时,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只强调运球、传球、投篮等运动技能掌握,而是强调各种篮球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运用过程中对心理、社会适应、身体健康的促进。

3.2依据学生差异进行运动技能教学

体育新课程坚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在肯定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共同规律的同时,也承认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同时每个学生又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等方面各不相同,也就造成在技能学习过程中会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同一个运动技能。

过去在的体育课教学中,过于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与完整,传授的方法过于竞技化、成人化、训练化,评价的统一的规格、统一的标准,其结果是致使大部分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失去兴趣。新的课程标准关注学习运动技能,更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既要重视运动技能在相应的水平阶段学到什么程度,又要关注同一水平阶段,甚至同一班级学生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运动技能学习内容,有选择地进行运动技能教学。做到既符合学生的实际,又符合课标的要求。例如,过去常说的跳高设置不同起跳高度、篮球教学比赛中技术最差的同学为“5分手”、按性别体能分组等等。通过创设不同的技能学习难度与进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

技能掌握以后的成功快乐。

3.3运动技能教学要关注学生生活实际和经验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知识、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通过学习体育获得的技能,已经不再是为人们谋求生存和劳动所必须,是现代人更重视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表现。要使学生清楚认识到体育是提高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与保证,也就使学校体育技能学习必须要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生存经验。

传统的运动技能教学最大的缺点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在学校体育界也曾经有过“教不教铅球”、“生活中有多少人用跨栏的方式跨越障碍”等方面的讨论,最后形成的共识是不否定铅球、跨栏在体育课学习中地位和作用,关键是如何进行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的处理。这也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运动技能学习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例如,水平二投掷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求用纸飞机尝试各种投掷方法――集体交流――指名示范――教师纠正示范一一学生总结――学生投掷比赛,学生一堂课下来技能掌握情况良好,更重要的是通过贴近生活实际和经验的体育课教学,让学生尝试了合作交流,技能的归纳总结,并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而这些都是围绕技能展开的,也是通过技能传授最终达到全面发展身心的目的。

3.4实施民主化教学,提高运动技能学习的效果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不是改教材,而是突出课堂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主动的、创造性的自主学习,同时又造就学生健全人格。对于体育课程来说,由于课堂教学具有其独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主动学习,提高运动技能学习的效果,让所有学生达到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就要努力实现课堂民主化。

实施民主化教学要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并重视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民主,始终将学生生动、全面发展放在首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新课程体育课堂民主化教学期待的过程是学生“既练了,也会练了”,期待的结果是学生“课上练,课后也练”。其次,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给学生学习的自由,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新课程充分强调知识技能的构建过程,在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应给以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自主体验运动技能,合作、交流学习运动技能。第三,注重学法指导,正确评价每个学生。要让学生始终主动参与学习,掌握运用运动技能并获得一定的成功感,必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从教育人,培养人的角度看,学校体育教学应更鼓励每一人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奋斗过程,积极参与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一种胜利。为了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掌握并运用运动技能,应努力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根据新课程标准应以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更合理。

3.5有效开发与利用体育运动技能资源

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开发利用好课程资源对课程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要根据运动技能领域学习目标,合理开发与利用体育运动技能资源。在体育新课程中的运动技能资源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学校现有的体育新课程教材内容,根据学校的体育设施设备情况、学校体育传统、教师的情况、学生情况等方面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二是对现代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应根据教材化的要求加以选择和改造;三是对于地方民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体育游戏、体育活动项目,进行加工和处理,增强其运动技能学习:四是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情况、校园情况和周边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开发利用,可以进行教材化整合,成为培养学生生活技能的主要手段。如校园内外的定向运动,以地震、火灾、交通事故、绑架等安全主题教育。这一点是体育新课程运动技能领域学习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体育新课程资源开发的亮点。

3.6技能学习评价要突出发展性和过程性

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篇9

运动技能是一个人以科学合理的方式组织肢体完成的复杂动作,也是有意识、有目的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如果学生可以较为合理地利用身体动作完成任务,那便表示学生的动作技能水平较高,自然体育能力也较高。鉴于此,运动技能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身体的灵活性,还可以促使学生心理更加健康的发展,这也是体育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体育教师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本文笔者阐述了对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认识,也提出了一些实践的措施,期望对于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认识;教学实践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运用技能的评价。这样才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拥有较强运动技能的欲望,保持学生探究运动技能的动力,发展学生的体能。”而体育科目便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运动、使学生逐渐具有运用体育锻炼和体育娱乐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与健康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学会运动技能和巧用运动技能,这些都是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学习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与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在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无论是发展体能还是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都是以一定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

一、对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认识分析

运动技能可以延伸为两点:第一,通过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引导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还要使学生不断探索运动技能的学习方式和灵活运用方式;第二,在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的传授之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领悟体育运动技能所蕴含的思想和体育文化。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是学生提高体育能力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标准,同时也是学习体育其他项目的重要载体,学生主要透过技能的实践来获取情感体验。因此,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是教学的核心,如果体育课程被淡化,自然这些都不复存在。在新课程改革这个大背景之下,体育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体育技能的传授,使学生透彻理解,使学生热爱体育运动,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引导学生进行身体运动进而逐渐达到健康的目的。而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体育原理设计,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提高技能,灵活的运用身体,这样学生便会热爱体育学习,便可以促使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越来越强。

二、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实践对策

1、要寻找最恰当的教学内容

如果想要达到运动技能教学的高效化,教师便要全面了解每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身体特点、兴趣、承受能力等,这样才可以为学生选择出最为恰当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切记不可以出现以成人化的视角来看待学生,更不可挑选学生承受不了的技能。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要引导学生可以灵活的运用基础技能,不可以过于严格的要求学生技能动作的细节。比如在学习“立定跳远”时,此节课的技能标准便是要学生分清楚摆动的腿和起跳的腿,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双腿过线的技能动作,在大脑中建立跳远的动作视图,促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跳远技能。

2、善用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改之后,要求任何科目的教师在教学之时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体育科目也不例外,组织任何的体育活动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要努力探索适合全体学生身心发展的共同项目,且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在体育学习中自然会出现学习能力的不同和认知能力的差异,且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理世界,自然学生在学习体育之时的兴趣、动机、发展、需求等各方面都不相同,这也是在体育运动技能学习时,每个学生对同一项目的技能理解不同的状况。教师要善用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促使每个学生都在不断的进步,要重视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程度,还要重视同一运动项目,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针对学生间的差异设计不同的运动技能学习内容与方式,由学生们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这样才可以真实的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达到较高的体育运动技能教学效果。还是以《立定跳远》为例子,在运动技能练习中,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若干组,然后设置不同的距离,使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由选择,当成功之后学生便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由原来的恐惧心理变为自信的心理,这样学生便会勇敢的挑战更远的距离。通过这样的因材施教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从自己的基础进行技能练习,使学生在快乐、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在体育课堂的主体性,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有不断在进步。

3、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教学原则

在传统的运动技能教学中,教师总是过于局限学生的发展,总是采取固定的教学流程,即“教师演示技能要点—学生跟随练习—教师纠错”,这样的流程会严重局限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感受不到学习体育的快乐,自然这样的技能教学不可能有效果。因此,在新时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体育技能的动机,所以,教师可以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体系,如:合作式学习、启发式学习、自助式学习、情境式教学等,这样才可以确保学生技能学习的效率。比如可以设计出有趣的情境,教师将跳跃攀爬与寓言故事情境结合起来,并巧妙在学生课本上《龟兔赛跑》朗读的情境想象下,模仿兔子的跳跃时的轻快和乌龟爬行时的缓慢动作,做出双腿快速有力蹬地和手脚并用的爬行练习,这样极大的刺激了学生学习的兴致,自然学习效果较为突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对于学生终生的体育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运动技能教学中,需要先真实的认识到体育技能教学的重要性,然后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设计最恰当的教学内容,要善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可以健康发展,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教学原则,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逐渐内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才可以逐渐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作者:杜安益单位:贵州省安龙县普坪镇金山小学

参考文献

[1]周燕.浅谈新课标理念下如何进行运动技能教学[J].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29期

运动技能与体育教学篇10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运动素材教材化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存在照搬竞技运动项目内容,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域”。对竞技运动项目加以改造与转化,使其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接受能力,竞技素材教材化。同时,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

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提出一个崭新的理念。理念一:健康第一,使每位学生的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都达到最佳,通过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运动获得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和能力,不仅要求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最终将落脚点归为健康,认为健康才是个体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理念二:课程内容的时代性,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胆改革传统项目,将部分陈旧的,及一些过分强调标准技术动作而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内容删除。在吸收旧教材精华的同时,及时引入各种新兴的运动项目,精选一些与时俱进,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及树立“健康第一”观的内容。强调传授具有合理结构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不断更新与社会需求较远的繁、难、杂内容。学校与地区可以根据本学校与地区的优势,建立校本教材与地区教材。对运动素材技术性的改造,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得到快乐,并且生活中可以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参与、娱乐和运动,同时,新的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为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三、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思路

1.竞技体育运动的特点

尽管竞技运动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在表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就其概念的核心内容来讲,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主要表现在:(1)竞技运动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核心目标的;(2)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训练和比赛;(3)运动个体充分发挥其生理性能力(体格体能、运动能力等)和心理性能力是完成目标的基础;(4)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即是运动个体经由持续不断的训练,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过程;(5)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

2.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竞技项目为主,即使是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打上了竞技武术的烙印,未能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机械地搞“一刀切”,表现在:运动技术的高难度与学生学习掌握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竞技运动的技术高、新、繁、杂、难的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认为是最先进的技术,必须传授给学生,但是那种高技术恰恰是少数人的“专利”违背了选取运动素材应遵循个体差异和个体需要的原则。在小学体育当中小学生抱着大篮球投高篮筐,有的学生连篮板都碰不到,试想小学生如何能够通过体育运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快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为了体育成为小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必须对竞技体育运动素材进行合理的改造。国外在竞技运动项目内容教材化方面给了很好的启示。例如,前苏联、美国等国家兴起小排球、小篮球、小足球运动,学校体育部门对正规的排球、篮球、足球等竞技体育运动的器材、场地进行了改革,很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目前,日本在“快乐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对正规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适合青少年健身运动的需要,这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竞技项目的广泛措施,被改造的竞技项目可称作为亚竞技运动。因此,亚竞技运动项目并没有改变通过竞争决定胜负的竞技特征。日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小学体育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策略

余仲平、曹玉梅在《对竞技体育教材化的思考》中这样表述,竞技体育教材化:(1)向游戏方向教材化;(2)向生活、实用方向教材;(3)向文化方向教材化;(4)向综合化方向教材化;(5)复杂的正规竞技项目的动作,技术,战术体系和规则分解化发展;(6)向趣味化方面的教材化;(7)向简化方向教材化;(8)向运动处方方向教材。刘卫中在《对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几点思考》中竞技运动项目的体育教材化改造中,首先要紧紧围绕体育教材的健身性、文化性、基础性、科学性、趣味性、民族性、时代性等选编原则。从体质健康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视角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体育教材的挖掘与建设。对一些技术复杂、难度较高的项目要进行改造,具体的改造的方法,可以用简化、变形,游戏化、生活化等多种途径进行。樊炳有、梅建峰在《对竞技运动教材化有关问题的探讨》提出对竞技运动项目的体育教材化改造要向动作教育方向教材化,要素化、淡化竞争的因素,追求动作的合理性和美感;向游戏方向教材化;向理性方向教材化,追求“懂与会的结合”,其方法主要是挖掘运动背后的原理和知识,并将其“编织”具有探究式的教学过程;向文化方向教材化,理解运动的文化背景,突出文化的情调和氛围;向生活、实用方向教材,使运动更贴近学生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这种教材既突出了运动的实用性价值,又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向简化方向教材;向变形方向教材化,把几种运动进行重新组合,在器材和规则上进行大胆的改造,成为一种“似是而非”的新运动项目;向运动处方方向教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