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口腔医学专业特色十篇口腔医学专业特色十篇

口腔医学专业特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2:58

口腔医学专业特色篇1

HuangBin;ChenHuangqin

(咸宁学院,咸宁437100)

(XianningUniversity,Xianning437100,China)

摘要:本文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专业特点、常见的认识误区及相应的解决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供同行讨论研究。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professionalcharacteristics,thecommonmisunderstandingandthecorrespondingsolvingmethodsofstomatologytechnology.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教学实习

Keywords:stomatologytechnology;teaching;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0-0193-01

0引言

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以满足口腔临床需求为前提,以口腔临床医学、材料学、生物力学、心理学、解剖生理学、精密铸造与加工、模具、材料成型技术、色彩雕刻为基础,研究各类口腔修复体的设计、加工制作和修补等工艺过程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如何把医生的治疗理念、治疗计划、创新性治疗方案最终完全体现在修复体效果上的科学。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完成理论课的学习后将分配到义齿加工厂实习,然后依据其兴趣及特长确定专攻的方向,经过培训成为精通某一方面工艺的口腔技师。

1人们常见的认识误区、导致的严重后果

目前,大多数非口腔专业的人士根本分不清口腔医学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主要区别点在哪,只是盲目的将其归结于学历高低的不同,其实不然。口腔医学和口腔医学技术两个专业在学习的侧重点上、专业方向、实习的单位和毕业后从事的职业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简单来说,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是在医院实习,毕业后是医生,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在义齿加工厂实习,毕业后是技师。由此不难看出,对两者专业性质的一知半解将直接导致高考志愿的错误填报及今后将从事职业的错误选择,继而导致得知真相后失落情绪和学习过程中消极情绪的产生,大大增加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的难度。

2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1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选择、专业师资的配备和实验设备的购置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作为口腔修复学的分支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国内义齿制作公司的口腔技师大多停留在中专的层次,无法满足义齿加工行业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开办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高质量的口腔技师是满足这种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我国口腔技师行业和口腔医学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国内从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的学校较多忽略了专业自身的特色,师资、教材及仪器设备的配置不符合专业发展的方向,常与口腔医学专业教学处于共享状态,区别不大。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处于一种既没有临床操作的资格又不具备义齿加工制作能力的尴尬境地。由此可见,如何正确的配备师资队伍、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购置相应的实验设备是开班办学的头等大事。首先,在师资队伍的选择上应该兼顾教师、医生和技师三大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涵盖基础理论、临床治疗理念、修复体设计方案和加工制作几个方面。形成教师教授理论知识、医生传授治疗理念和设计方案、技师培训实际制作流程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以项目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课程方式,将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入到教学中;其次,由于义齿加工属于手工业制作的范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熟练型劳动力密集产业,因此在教学形式的安排上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采取小班实训教学方式,先由教师利用多媒体设施讲授各步骤的制作要点和具体要求,然后利用视频展台、或分组进行现场示教,主要示教关键部分并强调注意事项,学生进行分组后,按照义齿加工企业的操作工序和具体要求进行现场操作练习。每组配备一位实践指导教师随时进行指导、纠正及进行相关讲解,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方法、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此外,在实验设备的配置方面,应加大与义齿加工相关仪器的资金投入,像铸造机、烤瓷炉、打磨机等核心设备必不可少,这样才能确保常规固定、全口、可摘局部义齿制作实验的正常开出。

2.2实习基地的选择和实习生的管理实习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却又相互促进的教学活动,是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针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对口实习单位的特殊性,采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带薪实习预就业等实习方式,更新观念,调整思路,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让学生尽早地深入到工厂、企业中,快捷、有效地认知专业特色,感知企业氛围,了解企业对员工在社会各个方面的需要。对于实习基地的遴选,除去规模、规范以外,其人文环境、地理位置、工作强度等因素也应纳入考查范围。对于实习生的管理,在要求其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也应考虑到实习生对陌生环境、陌生企业氛围、陌生生活作息习惯的磨合和适应;对于实习质量的考核,学校的笔试仅限于对理论知识的考察,其重头戏-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源于企业带教师傅的评语及实习期间完成的修复体制作的质与量。此外,对于实习生的管理应加强心理疏导。高考志愿填报时对专业性质、毕业去向、职业定位的错误认识往往会造成得知真相后的消极抵制情绪。“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员不允许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规定又彻底扼杀了他们的医师梦想,再加上实习单位--义齿加工厂多为私营企业,人员流动性大、管理混乱,一切只以创造最大利润为前提,并且地理位置偏僻、工作环境粉尘污染大、作息时间昼夜颠倒、劳动强度大,所有的一切不是还未走出大学校门,尚未经历生活艰辛的大学生所能理解忍受的。因此,首先应加大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相关背景知识的宣传力度,避免误填误报;其次,在实习前应安排学生到附近加工厂见习,或联系对口实习单位的技师前来讲座,让学生对这个专业、这份职业的现状和前景有个更清楚的认识,给学生一个心理适应期同时增强对所学专业和将要从事的职业的热爱;最后,加强校企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联系,在实习期前一两个月可根据情况适当降低要求,力求角色的平稳转换。

总之,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随着口腔医疗水平的提高从口腔医学专业独立出来的分支,与口腔医学特别是口腔修复学同气连枝、相辅相成。然而,口腔医学技术既源于口腔医学又区别与他,因此在教学、实习方面应根据其专业特点,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义齿加工设备的资金投入,采取校企结合、带薪实习预就业的实习方式,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为口腔医学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级应用型口腔技师。

参考文献:

口腔医学专业特色篇2

(1)口腔医学技术

口腔医学技术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相关高职高专院校招生专业名称,旨在培育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口腔修复工艺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

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材料、口腔修复工艺、口腔医学、口腔美学、口腔修复工艺实训、口腔科见习、毕业实习等,以及各校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2)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训练,具有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修复和预防保健的基本能力。

2、学制不同

(1)口腔医学专业是本科院校开设的专业,学制是四年。

(2)口腔医学技术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专科专业,学制是三年。

3、就业前景不同

(1)口腔医学专业前景:我国牙病患者比例比较高,数量也较大,看牙病的人也越来越多,而口腔医学严重不足,因此口腔医学在我国还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选择学习口腔医学专业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

市场上对于牙科医生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而且薪资待遇也非常高。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学生想要进入大城市的大医院工作,那么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学校口腔医学专业就读是非常有必要的。

口腔医学专业特色篇3

对于口腔的功能,大多数人的理解就是说话、吃饭。其实这只是它的一部分功能,口腔还具有吸吮、感觉、表情、参与呼吸等复杂功能。而口腔医学就是研究牙齿和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疾病发生、发展、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这也就是说,它并非大部分人认为的仅仅治疗牙病,还研究整个口腔的疾病。通过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我们会了解并掌握诸如牙疼该如何处置,如何预防和治疗龋齿,“种植牙齿”,甚至修补“兔唇”、面瘫和矫正口面部畸形也在这个专业范围之内。

作为一个医学专业,很多人或许会有疑问,它与临床专业有什么区别?它需要上那些解剖课吗?

不得不给许多胆子小的同学一点提醒,口腔医学除了口腔医学这一主干学科,还要学习其他专业不会涉及的专业学科,例如口腔修复学,口腔生理学等不良效应。有数据显示,口腔医学的专业对口率高达97%,名列各大专业前茅。

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习惯中英文双语的语境,因为常常需要查阅大量的外文资料,图书馆里常常可以看见口腔医学学生埋头苦干的场景。这门专业丝毫不比临床来得轻松,除了理论学习之外,经常会几个人组成一组进行雕刻蜡牙、在仿头模上练习粘牙齿、制作假牙等具有口腔医学特色的训练。这一切都会让我们在繁忙的学习中觅得一种特殊的喜悦与自豪。

口腔医学的学制一般都是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也有院校开设六年制的专业或七年制的本硕连读专业。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仪器设备的限制,口腔医学专业不招收左撇子同学,不接受乙肝携带者报考,双眼矫正视力度数不能超过800度。非英语语种的同学报考首都医科大学的口腔医学专业,入学后须改学英语。另外,灵活的技巧固然重要,但也需要敏捷的思维和一定的体力。

以下为2011年高考口腔医学专业前三大高校排名,望能激励同学们报考:

1 四川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

拥有过百年历史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原名华西协和大学,是我现代口腔医学高等教育发源地,建立了我第一间牙科诊所,具有悠久的口腔医学办学历史。在口腔医学专业上绝对是我的冠军院校,口碑一流。

2 北京大学

一直在我享有卓越地位的北大自然也不逊色。近70年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不但赢得了内外知名的学术地位,还承担着党和家领导人、离退休老干部、各驻华使节、外专家及海内外侨胞的口腔医疗保健工作。目前的学制有中学生8年制、海外学生6年制和3年制技工班。

3 上海交通大学

其口腔医学院在教育部2009年学科评估高校排名中名列第2。从2001年开始,学院全部招生7年制本硕连读生,考试、考核合格者,毕业后授予口腔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每年在全招生35名左右,同时面向海外招收留学生近20名(学制5年)。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优化,将会有更多的私立医院,这使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更为抢手。而且,由于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患病率也在增加,现有的医疗系统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医疗行业的卖方市场。加之人们对健康和保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逐渐认识到了口腔健康这一部分的重要性,这将直接导致口腔等热门专业人才更加供不应求。

口腔医学专业特色篇4

[关键词]口腔医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78-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9701(2013)01-0099-02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国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的培养是以培养口腔门诊通科医生和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为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独立进行口腔临床工作的能力较欧美国家毕业生有所欠缺。许多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差异的存在及改革教育体系的必要性[1-3]。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由医学生过渡到临床医生的不可替代的最为关键的环节。然而随着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纠纷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使患者对诊疗水平的要求不断增强而且有了法律的依据,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有些患者根本就不让学生治疗,甚至达到不让学生在旁边观看的地步,从而导致学生在临床见习及实习中的动手机会越来越少,增加了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训练的难度,制约了口腔医学实践教学的发展[4]。在当今这种极为不利于口腔实践教学的大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口腔临床实践技能,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口腔医生的需求是摆在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我院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操作机会少、动手能力差的现状,我院教务处研究与构建了切实可行的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做到了将基础理论学习与临床技能锻炼的有机结合。该体系通过初步运行,教学效果良好,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下面就我院在《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的精神指导下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阐述如下,以供同行商榷。

1修订培养方案、专业教学前伸化

1.1修订培养方案、专业基础课提前

欧美及日本等口腔医学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在教学中无不强调早接触临床,强调连续性实习。教学期间让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接触口腔医学专业课呈阶梯式递增,有利于基础课和临床口腔医学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5]。我国现行的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体系,课程结构是以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间实习、生产实习)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基本没有接触到口腔医学专业课程,对口腔医学缺乏基本的了解、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缺乏直观的认识,更不知道该做何种的准备。为此我院修订了培养方案,将口腔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尽量提前开课,让学生尽早地接触到专业知识,增加了《卫生法律法规》与《医患沟通学》,让学生对卫生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及认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1.2增加社会实践、早期接触临床

为了更早地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早期接触临床、接触患者,初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利用每年的寒暑假给学生布置口腔专业的社会实践任务,大一、大二的寒暑假到口腔科的社会实践任务是1周,大三的寒暑假及大四的寒假到口腔科的社会实践任务是2周。让低年级的口腔医学专业学生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为以后的的专业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口腔科的实践中,通过当导诊、给带教老师当助手等,锻炼了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通过在口腔科的社会实践对常见病、疑难病有一定了解,知道在即将学习的专业课中重点、难点是什么,这样在学习专业课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2.1成立了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对于未来的口腔医生,实践技能是立身之本,而优秀口腔医生需要的实践技能又涵盖了很多的层面和内容,包括临床医学基本技能、口腔医学专业技能、临床思维辨别能力和医患沟通交流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与要求[6]。为了保障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质量,我院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现代化的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包括口腔外科、口腔内科、口腔正畸与修复、口腔技工室等四个实验室;拥有口腔模拟教学系统、高级仿真头模、口腔综合治疗椅、铸造机、烤瓷炉、多媒体教学系统及视频展示台等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可供学生在模拟医疗环境中,按照带教教师的指导,完成所有的口腔医学实验操作,并进行口腔临床技能训练。该中心是齐市地区唯一一家专业化、现代化口腔医学实验室,其设施与环境在我省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该中心还可承担本地区的口腔医学专业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技能考试等任务,也可为本地区的口腔医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提供相应的实验场所。

2.2开展综合性实验训练项目并与课间见习有机融合

为了更好地配合口腔医学专业课教学过程的实施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我院购进了口腔临床模拟教学系统(口腔内科实验室),该系统完全模拟临床,学生可以在仿真头模上进行各种口腔临床操作技能的模拟训练。对学生而言,这种训练使其更适应在口腔这个狭小的环境内进行各种操作,也使学生更早地进入医生角色,避免了在初期接触患者时无从下手的慌乱。为了配合课程的实施和提高综合临床技能,我们开展了口腔临床综合技能训练,学生针对教师设计的简单病例,从问诊,到临床检查、确诊、设计治疗方案,到最后在仿真头模上模拟实施治疗计划等一系列训练,使学生提高了综合性的临床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到附属医院进行课间见习,这样达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有直观认识,同时更好地熟悉医疗环境。在课间见习中,不仅强调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还强调学生团队意识、交流合作、人际沟通艺术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同时学生在临床见习中还可获得对疾病的感性认识,培养爱伤意识,以此来弥补在纯粹实验室教学环境中的不足。

2.3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及项目

通常情况下实验室只是有实验课时对学生开放,受实验课时间的限制,学生对所有的操作练习只能机械式模仿一遍,不能达到熟练或掌握某项技能的要求,更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此现象,我院增加了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和项目数。实验项目由学生自行选定并上报,实验室教师负责针对学生所报项目进行分析和筛选,根据实验室可开放时间将可实施性强的项目名称及开放时间公布,根据报名的学生数进行实验准备,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学生根据自身技能掌握程度自行选择参加的实验项目,进行有针对性地反复训练,既可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又避免了盲目的全员性的实验,提高了学习效率,节省了实验室资源。

我们体会到在实验室开放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应根据实验项目配备实验指导教师,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外,在学生实验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过程及结果给予评价,可以促进实验室开放的规范化和提高学生实验的有序性。实验室开放式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达到熟练掌握各项技能的目的,从而在面对患者时有足够的自信心,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可以顺利地开展治疗工作[7]。

2.4重视口腔医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学院非常重视口腔医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近几年来,开辟了一批医疗资源雄厚、技术力量精湛、拥有优良师资队伍的医院作为口腔医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目前除了我院的第一、二、三、五、六和十附属医院外,我院还开辟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大庆市人民医院)、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齐齐哈尔北钢口腔医院和哈尔滨市口腔医院等教学医院,作为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实践基地,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课间见习和生产实习的需要。

3改革教学方法

3.1开展典型案例教学法

选择典型综合病例、疑难病例及医患纠纷病例进行教学,组织学生就所提供病例讨论治疗方案。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案例的学习让学生提前认识临床工作的复杂性、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和医疗的高风险性,不仅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

3.2生产实习实行导师制带教制度

为了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我院在第五学年安排42周的时间到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进行生产实习。根据实纲的安排,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生产实习,每位学生的每一实习阶段都有明确的带教教师实行导师制指导,由导师按照实纲要求结合科室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实习计划,要求学生要与导师共同值班处理日常工作及急诊等。每一科室实习结束后,进行严格的出科考核,考核不合格的要进行补考,以保证实习效果。

4改革实践考核制度、建立临床技能考核试题库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执行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标准,与国际医学教育形势接轨,客观地评价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临床综合素质,锻炼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我院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毕业考试进行了改革,参考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模式建立了临床技能考核试题库,在毕业技能考试中采取了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SCe)模式。考核采取四站式,以实际操作、模拟操作、人机对话等多种形式考察学生的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口腔基本检查、口腔特殊检查、口腔基本技能操作等能力。考核内容基本涵盖了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所必须掌握的内容,实现了口腔临床技能的标准化考核。通过对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开展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与现行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相接轨,提高学生操作的准确性、严谨性,同时培养其医生职业素质,从而达到培养综合型、应用型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目的。

总之,为了提高我院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我院做了以上诸多方面的尝试与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实践教学在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和桥梁的重要作用,如果实践教学没有抓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临床工作的质量与发展。我院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对培养特色应用型口腔医学专业人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云,王松灵.国内外口腔医学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2(8):35-37.

[2]徐袁瑾,张志原,曹霞,等.国内外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现状比较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9,8(4):403-405.

[3]凌均ぃ王焱.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新世纪口腔医学教育的必由之路[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0,4(3):211-214.

[4]张凌琳,周学东,柳茜,等.口腔临床实习生培养与执业医师考试接轨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5(7):70-71.

[5]朱晓斌.日本口腔医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745-746

[6]葛少华,杨丕山,郭春晓.以提高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6(3):1-2.

口腔医学专业特色篇5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内容中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含量较高,能充分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同时,长期稳定的社会需求则是开办本专业并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我们对河北省各级医院和社区口腔医疗部门的技术人才结构、人才数量和质量需求状况做了调查和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口腔专业从业技术人员学历很低,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较少,部分人员仅仅接受过极短期的单项操作培训,系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非常匮乏。许多小型医疗单位口腔工艺技术的开展还普遍停留在师傅带徒弟的水平,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亟待提高。而专业口腔工艺技术人才在我省更是缺乏,需求数量很大,故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各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有许多共性的要求,其核心是形成以现代应用技术能力为基础的现代综合职业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向着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方面不断努力。

二、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通过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我们力求达到特色鲜明、质量优良、有利于发展和提高,示范性强的宗旨,培养出适应口腔医疗卫生服务第一线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一)努力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1.按照突出应用性、实用性的原则,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努力建立一种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的规律要求,能与口腔专业岗位实际相衔接,体现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综合发展的课程模式。2.建立新的质量评价观,把评价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评价标准,将社会评价、学校评价和自身评价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质量评价体系。3.坚持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逐步形成集学院、口腔系、学院口腔门诊与各实习医院及用人单位为一体的产学研模式,相互合作,互惠互利、共同提高。

(二)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改革和创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之确实体现行业特色、专业内涵,体现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特色的培养目标。利用增开选修课及各种讲座等多种形式,重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将学生的品德修养、职业道德教育、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综合素质教育。在用人单位及专家的参与下,经过调查研究确立毕业生应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相应的专业培养方案。

2.总体优化教学结构,构建新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基础课坚持“必须、够用”为度,将专业基础课程有机整合,形成以临床医学基础(包括传统课程中的免疫与微生物学、病理学与药理学)及解剖生理学为核心的融合课程。专业主干课采用以口腔修复学为主线,适当削减其它专业课程的原则,并开发一些能够体现现代口腔工艺技术科技发展的新型课程,形成在统一基础上富于多样化的理论教学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3.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课件教学、网上教学和远程教育,形成适应课堂教学需要的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适应课间见习、实习教学需要的作业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角色扮演法;适应实习教育需要的形象教育法、社会调查法等形式多样、手段先进的教育方法。使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与教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育模式。

4.改革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以实践技能课程设置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补充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验课、课堂讨论、社会调查、公益活动、课间见习、临床实习等形式。通过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及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专业技术技能以及综合实践技能。在实践教学的模式上实行校内校外相结合、及早安排课间见习及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坚持岗位实践、社会实践的连续性。

5.采用闭卷、开卷、口试、作业、专题论文、技术操作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考核。同时设置表达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文字书写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全面结合的综合评价考核。毕业考核则实施综合理论知识、综合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同时规范考试方式,逐步采用专业课计算机操作型的网络考核。在毕业实习环节则由实习医院或社区医疗单位按岗位标准进行操作考核。

6.通过学术交流、安排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指导学生择业与就业等方式与口腔专科医院、各级医院口腔科、口腔诊所、各级义齿加工厂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办学的职业教育创新体制。

7.学生毕业前进行专门的理论与技能培训,力求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国家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考试,取得口腔工艺技术高级工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三、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一)毕业生业务规格

通过在校3年的教育和培养,使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立业创业能力;掌握必要的口腔工艺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口腔保健和口腔疾病防治的知识;能正确使用口腔设备器械和口腔修复常用材料;具备熟练制作常用修复体及矫治器的能力。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口腔专科医院或义齿加工中心(加工厂),从事义齿修复和矫治器的设计、制作、修理等工作。

(二)培养计划

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本专业课程设置共29门课程,其中必修课22门,选修课7门,专业主干课程有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人文社会学、解剖生理学、临床医学基础、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医学美学、口腔预防保健学、口腔修复材料学、口腔工艺技术概论、口腔修复学、固定义齿工艺技术、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口腔正畸学等。课程总学时为2940学时,其中必修课学时数为1746学时,选修课程主要有:医学心理与伦理学、美术与雕塑、口腔设备与仪器的维修与保养、口腔药物学、专业英语、大学语文与应用文写作、就业与创业指导等,学时数为254学时。毕业实习1140学时,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之比平均为1∶0.7,有些主干专业课程达到或超过1∶2。口腔修复学等主干专业技能考核成绩单独记入学生学籍档案,选修课经考查合格也记入档案。

口腔医学专业特色篇6

关键词:口腔护理;专业知识;教师能力;应用型人才

在全国卫生职业教育(中、高职)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护理专业划定了“口腔护理”和“重症监护”两个专业护理方向,这是我国护理行业由大护理转向专科护理的一个标志性的划分,标志着我国护理理念的转变和更新以及护理方向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笔者作为“口腔护理”一线教学人员和第一部《口腔临床护理》教材和教学大纲的编写人员,在此,就口腔护理专业的发展、专业学员的培养方向以及学校教学改革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口腔护理专业的现状和展望

1.目前口腔医学界已经分工成许多独立的专科,同样的,在候诊治疗、协助医师操作、约诊安排上,也可以向分工的方向来发展,这对病人、医师、护士都是良性的发展。所以口腔护士在口腔医疗体系中,扮演一个辅助医疗,促进医疗品质提升的角色。而我国现有的一些口腔医院和诊所中的护理人员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与国外的专业口腔护士有着很大的差距,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根本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不能完全胜任医生助手的工作,这种医疗现状亟需专业的口腔护理人员的补充。

2.目前国内口腔护理专业人员短缺,不能满足口腔治疗国际化趋势的要求。现有的国有医院由于编制问题口腔护理人员配备不全,不能满足“四手操作”的口腔治疗要求,多数医院口腔治疗还是“二手”操作。医生、护士的劳动强度过大,不利于自身健康的维护;患者不舒适,反复起身倾吐,觉得烦琐和不便;一个护士要配合多个医生工作,器械及药品传递不及时,使治疗时间延长,工作效率降低。对于这种现状医、护、患三方均不满意,而目前国际口腔医疗普遍采用的“四手操作”的治疗模式克服了上述问题,使医护人员能够在一个舒适的自然下工作,即使长时间操作也不会感觉疲惫,减少了对自身健康的损害;患者也不用反复起身倾吐,有护士协助吸唾和及时有效的心里维护,就更能减少就诊时的恐惧心理,很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另外,所有的操作和传递都在椅旁进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使患者周转率上升,也使经济效益有所增加。国内一些大中城市由于大量外资医院和独资、合资机构的涌入,要求口腔治疗模式也要有所改变,以适应其国际化发展的整体趋势,为了适应这种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一些有发展眼光的医院和口腔诊所纷纷改变原有的体制和模式,向“四手操作”的规范化治疗转变。而这种变化主要针对的是口腔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巧的提高,对口护人员的从业人数也有很大的需求量,这种广泛的市场需求为口腔护理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空间。

二、口护专业学员的培养目标

1.较强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操作技能

一个能和医生配合良好的口护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口腔医学专业知识,通俗地说,就是医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护士也要掌握,护士可以不从事治疗操作,但是必须知道怎样治疗,甚至细致到每一个疾病的所有的理论内容都要求和临床医生一样掌握,只有这样,才能预知医生的下一步治疗计划,熟练配合医生操作。另外,由于口腔治疗操作空间狭小,治疗器械小巧、精细,患者口腔内有唾液分泌,这些都给医生的操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护理人员的协同操作如果能做到轻巧、灵活、迅速,就可以给医生的治疗创造一些方便条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护士的专业素养

口腔护理作为临床护理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其独到的特点,但也和其它护理学科有着相通的共性。wHo在上世纪就提出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作为当代护理学的发展趋势,护理概念也由单纯的“疾病”发展为“保障人类健康”,所以护理人员的专业角色当中又融入了“人文”和“人本”的色彩,以适应现代医疗的人性化特点。在要求护士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的同时,“白衣天使”的良好修养与人格魅力也不容忽视。在现代医疗领域内“心理治疗”、“心理护理”、“心理防护”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医疗地位,而一位温婉和气的护士是做好这些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试想,一位聪慧、温柔,极富爱心的护士带给人的一定是如沐春风的感觉,在这种心情下患者势必努力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治疗效果也会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而一个冷若冰霜的形象却只会让人不寒而栗,对医院甚至医护人员望而却步,更不要说配合治疗了,这时患者往往产生消极抵抗或是不信任的情绪,整个治疗效果也会向着消极的结果转变。所以说,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除了具有专业技术之外,还要有很好的亲和力和对患者的爱心以及自身的良好修养和人格魅力。

3.高超的语言交流和沟通能力

在现今的口腔治疗工作中,医生的工作范围逐渐局限于专注医疗品质的提高,而护士的工作内容则囊括了椅旁护理、清洁消毒、卫生宣教、约诊患者、购置管理材料器械以及沟通技工室工作等诸多方面。这无疑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标准,有利于实现其自身价值,但同时也要求口腔护士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高超的语言交流能力,能够很好地协调与医生、患者甚至牙科公司代表、技术工人之间的关系,且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和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本职工作做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医生工作起来才会信心倍增、精神愉快;患者才可以消除紧张情绪,充分地信赖医生、配合治疗;技术工人才能够充分了解医生意图,避免产生矛盾;牙科公司才能够根据临床需要提供适合的材料和器械等等。

4.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医疗器械和电子设备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种先进的医疗器械、设备的不断涌现,这不仅仅对口腔医生,而且对从事口腔护理的专业人员也同样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各种显微技术、内窥镜技术和各类疾病的应用分析软件以及电子病历的录入,都要求现代的口腔专业护理人员不仅仅要掌握扎实的护理操作技能,还要掌握现代的科技理论和熟练使用相关电子产品的技能。比如各种内窥镜的使用、在电子显微镜下的根管充填技术的配合、口腔正畸患者的头颅影像分析的电脑应用软件的使用等等这些都要求护理人员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接受先进的器械并熟练使用,以便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完成临床工作。而中专卫校的学生正处于学习和吸纳新技术、新思维的黄金时期,应该从多种渠道尽可能提供和鼓励学生吸收先进的科技信息。

三、学校教育教学方向

1.教学应密切联系临床实际

由于我国的口腔医疗体系距离国际水平还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在此基础上的口腔护理模式也不可能照搬国外的口腔护理的经验,那么相应的学校教育也不能够脱离我国现有的临床现状而完全采用国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而是要在先进理念的引导下开辟适合我们国家目前口腔治疗现状的口腔护理模式,根据临床需求不断调整教学计划,也只有这样学校教育才不至于成为纸上谈兵,我们毕业的学生才会被用人单位所欢迎,这个专业才能够日渐成熟以便走向广阔的明天。

2.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

从事“口护”专业的教育教学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口腔治疗与护理两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地摸索与改进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并经常接触和学习国内、国际先进医疗单位和医学院校的新进展、新方法、新要求,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口腔护士才能胜任现代医疗体制下的临床工作。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应该远远地走出课堂,更应该深深地走进课堂。所谓走出课堂是指要广泛地接触并学习先进的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不断地接受新技术、新理念的培训与提高,及时地给自己充电,这样才能有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才会教育出勇于接受挑战、朝气蓬勃的人才;而走进课堂是指要把自己的所知所学倾囊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够迅速地适应临床口腔护理工作,并把将来的工作岗位演变成实现自己精彩人生的舞台。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口腔医学专业特色篇7

关键词:医学教育;口腔临床医学

自1917年加拿大牙科医师林则博士创建华西口腔以来,中国现代口腔医学教育的发展已经历了逾百年的历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腔医学教育体系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口腔临床医生和科研人才,为中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拓展,全球性的医学教育改革趋势和日趋国际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对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一名接受了中国正规口腔医学教育、从事口腔本科教学工作数年的基层医务工作者来说,我对近年来我国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丰硕成果深有体会,澳大利亚牙科学院为期一年的访问学习使我对未来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

1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特点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及治疗个体化极强的学科,是非常注重临床实践经验的学科,它要求未来的口腔专业人才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临床技能及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人际沟通、技术管理能力和创新水平。我国目前的口腔医学教育发展很快但口腔卫生人力资源仍然匮乏,现有的教育质量和培养模式很难适应越来越高的社会需求,亟需建立更加有效的培养机制以适应口腔卫生保健实际需求和国际竞争的双重需要。

2我国口腔医学事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口腔医生与人口的比例大约为1∶40000,而国际公认的合理比例应为1∶2000,人才匮乏及比例失衡的现状很严重。而且我国职业牙医师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更加重了口腔医疗资源的“贫富两极分化”。此外,我国大部分口腔院校自建立以来一直沿袭前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模式,在学制、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虽然随着近年来国际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体制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仍未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同时,我国目前的学制设置参差不齐,有专科的三年制到本科的五、六、七年制,获得硕士学位,也有七、八、九年制,获得博士学位。学位类型有临床型,也有科研型,考核机制及考核标准不统一,缺乏严格的淘汰机制,有的机构以发表文章数量和科研水平作为评价医生能力的主要标准,导致了“学历高,技术低”,“重科研、轻临床”,“文章多所以职称高”以及“大规模考研考博”等怪现象的出现,忽视了其作为临床医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培训。我国大部分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均为第一、二及第三学年上半年,完成约50门公共基础课和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第三学年下半年到第四学年进行口腔专业课程的学习,直至第五学年才安排学生进入口腔临床实习,而每个专业(包括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只有各约3个月的学习时间,学生无法真正完成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系统诊断和治疗,加上许多医院没有配备单独的学生诊室和专业临床带教老师,更有患者拒绝学生治疗的现象出现,导致学生仅有的1年临床实习最终也流于形式,无疾而终。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医疗服务所必需的优秀医生,以保障社区人民大众的健康,守护生命,造福人类。其检验的最终标准不应单单是他们知道什么,而是他们真正能做些什么。如何结合我国现代口腔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选择和更新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融通式、渗透式和突出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将成为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对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几点见解

3.1学制及课程设置改革

建立“5+3”,“3+2”,“七年制”三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制培养模式。“5+3”指完成五年制口腔本科医学教育,取得本科学位后,开始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科研能力培训,进而取得临床住院医师资格及硕士学位,以达到培养少而精的国际化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目的。“3+2”为通过三年制口腔医学专科教育取得大专学历的同时加上两年全科医生培训从而取得助理口腔医生资格,以满足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培养出大批面向乡镇卫生院、服务农村医疗的口腔医生。“七年制”指通过4年基础理论学习加上3年口腔临床专科培训以取得符合基层医院诊疗需求的临床型医学硕士,它有别于“5+3”模式,是因为这种模式更加注重人文、心理、法律、伦理、美学等有关口腔临床医生技术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能够成为优秀的临床口腔医学专家。至于博士培养应列入高级人才梯队的再培养计划,旨为国家培养高、精、尖的专业科研人才,而不应纳入医院业务绩效考核、职称评审标准之列。至于课程设置,我们更倾向于增设社区医学、艺术与美学、循证医学、营养和保健品学、数字化口腔医学、社会心理学、人文社科和行为科学、医患沟通学等选修课的学习,同时加大实验课和临床实习课的比例,结合学制设置,由原来的1年延长到2年~3年,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案例,自我发现问题并动用所有网络信息资源查找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自觉思考、自觉学习及自觉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开展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招生的数量和规模上也应根据学制设置的改革做相应调整,杜绝盲目扩招,将学位培养、临床技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三大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真正一体化、合理化、标准化,最大程度地节约国家资源,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口腔专业人才。尝试借鉴悉尼大学从本科生中招收非医学专业优秀毕业生,进行4年~5年口腔医学再教育的招生体制,必将会成为我国教改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当然以部分优秀一类医学院校为试点做小范围尝试,是为稳妥之举。

3.2教学模式改革

“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千百年来我国传统教育传承至今、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即当今所谓的LBL教学法(Lecture-basedLearning),仍为目前我国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模式。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学生不由自主变成了被动学习,在催生懒惰、倦怠心理的同时,确实有悖于当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美好目标。于是,符合现代医学教育理念的pBL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CBL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tBL教学法(team-basedLearning)等教学模式应运而生。pBL教学法[1],是指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的一种问题模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但这种开放探索性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收集整理所需资料,缺乏对知识整体的纵向把握,适合具有一定临床实习经历的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教育。CBL教学法[2]是指学生在一个可控环境中模拟医生,自主进行分析或决策的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模式。该方法具有问题相对集中、纵向挖掘知识、节奏易于掌控等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可弥补pBL的欠缺,在学生开始临床见习时实施效果很好,是一种理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要求较高,同时易受老师主观导向性的影响,使学生在理解和领悟上出现明显差异。tBL教学法[3]是2002年michaelsen提出的一种以团队协作为基础,将小组学习和大组讲座相融合,提倡以个人测试、小组测试、应用性训练为主的一种新型阶段式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pBL和LBL的不足,既保证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是我国现阶段较为适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正像我们之前所说,教学改革不是可以全套照搬的标准化程序,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资源和可行性,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方能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对于我国目前的口腔医学教育,我们更愿意根据学生群体的特点和学位设置类型进行相应的教学模式改革,在基础阶段以LBL和tBL教学法为主,在临床阶段逐渐采用pBL和CBL教学法,循序渐进、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悉尼大学牙科学院招收的均为4年制非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他们设置的是大课(30%)、pBL课程(30%)、临床教学(30%)、实验课(10%)的教学模式,而其他三部分都是围绕pBL展开的。我去旁听他们授课时发现,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知晓很多,而且兴趣颇浓,经常在听课过程中打断老师的讲解并进行提问,而且所问问题确实很有深度,同时不停用电脑记录并查找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想这一定与他们所受的本科生基础素质教育和阶段性培养体制有密切联系。

3.3师资队伍建设

从以上各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不难看出,我国在实行医学教育改革的同时,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教学内容,还应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英语功底,以及良好的组织技能和经验积累,要从理念到方法上完成“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角色转换。作为学院,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制定适合本学科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培养模式,尽快提高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使其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处于主导和决策地位,并始终保持敏锐的生命意识、科学意识、创新意识和终身发展意识,能随时洞察口腔医学发展的前沿、动态和命题,要有身先士卒,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激情和勇气。学院应加强教育资源配置、建设(留)学生教学网站、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定期举办各种学术讲座、为教师营造一个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3.4学生考核体制改革

以往,学校都以考试成绩、发表文章数量作为考核学生能力的主要标准,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医学教育的目的和初衷,因为任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不是靠简单的书本知识和因果关系能够解决的,更多的是需要医生扎实的基本功和解决临床突发、棘手、多变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考核过程中,应更注重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和技能水平。

3.5临床实习改革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反复强调“三基”培训,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却忽视了“三早”,即“早期临床实践”,“早期科研训练”,“早期技能训练”在学生创新能力、心理素养、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面的关键作用[4]。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早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还可以在早期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过程中磨练意志,培养出强烈的归属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才是医学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和升华。应加大临床实习的时间和比例,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平台,将实验室教学、临床技能培训和综合实习三大模块有机结合,为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提供有力保障。在实习期间,因地制宜采取适合的带教方案,尽最大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操作、独立与患者沟通,训练其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应定期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进行义诊和口腔卫生宣教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优秀的口腔临床工作者。

3.6加强学术交流

一直以来,我国的学术交流大多是在研究生、教师、教授的层面上进行,很少有本科生参与。应打破这种常规,设立学生专区,给有想法、有成就的年轻人展现和学习的舞台,让他们在与顶尖级的教授交流的同时开拓眼界,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为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人生方向打下坚实基础。学院、医院、地区、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之间也应加强交流和合作,通过学术研讨会、互访、进修、公派等方式,提高本院学生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将先进的临床技术以最快最好的方式普及开来并使其尽可能向标准化靠拢,这也为医疗纠纷中法律证据的保存提供了一定的佐证和参考。

4结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乃百年、千年之大计,没有教育,就没有人类文明;没有教育,就没有社会进步。口腔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它的改革和发展必将会推动我国的口腔卫生事业向着国际化的标准迈进。未来,我们必将会顺应全球性教育改革的潮流,推动我国的口腔医学事业向着更高、更快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口腔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口腔医学专业特色篇8

一、口腔医学系整体现状

1、所属学科:口腔医学系现有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内科学(口腔粘膜病学、牙周病学、牙体牙髓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儿童牙病及预防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8个学科。

2、师资队伍:口腔医学系现有教师8名,其中专任教师2名。教师结构:教授4人、副教授1人、讲师1名、助教2名,教师队伍中硕士研究生学位教师4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名,本科学位教师3名。

3、基础设施:口腔医学系现设有5个教研室,口腔基础教研室、口腔内科教研室、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口腔修复教研室、口腔正畸教研室,2个实验室即口腔修复实验室及口腔技能实验室。

二、学科建设发展目标

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建设1-2个院级重点学科,并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培养造就一批有实力、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组建合理的师资梯队,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过程运行和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的建设,不断充实高、精、尖仪器设备为口腔医学系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口腔医学系将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引进高层次口腔专业人才充实教学第一线,采取引进与外聘相结合的原则,外聘兄弟单位教授为本院兼职教授,完善口腔专业人才梯队建设。

2、加强院外短期培训:口腔医学系将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省内高等院校进行脱产学习,以短期强化训练更新知识,拓宽视野、迅速提高学术水平及教学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学历层次:口腔医学系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提高学历层次和科研能力,2008年口腔医学系有1名青年教师考取了佳医的硕士研究生。

4、加强院内培养:院内培养是提高全体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途径,培养的主要形式是通过以老带新、青年教师跟班听课、组织观摩教学、教研室内部互相听课、试讲等活动提高教学能力。

(二)、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教学手段

口腔医学专业是一门立体形象化非常强的科学,很多疾病专业知识凭空讲解无法理解,即便是采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也只能给学生一个平面印象,使学生理解知识大打折扣。我们口腔系将要在教学手段上下功夫,引进和开发新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软件,针对操作视野小,动作精细的专业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电视录像、挂图、模型、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方法,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

(2)、教学方法

在教学进程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互动式教学,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依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教材建设和双语教学

(1)、加强教材建设:口腔医学专业将要加强教材建设,增取在近几年内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主编或参编几部教材,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扩大学校的影响力,积极选用高质量的部级推荐教材和获奖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根据学科的发展,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以适应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加强双语教学:培养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加大对外语学习的投入,选择有基础的课程率先开展双语教学,在三年内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通过总结经验,逐步在其他课程中推广,努力向合格标准迈进。

3、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口腔医学系争取在几年内实现口腔医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达到校级精品课程标准;重点抓好2门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推动全系的课程建设。

(三)、加强实验室的建设

1、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建立和完善口腔专业实验室,针对口腔专业实践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特点,解决专业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争取在2008年末建成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一流实验室,以满足教学需要。

2、加强实验室软件建设,口腔医学系在系主任的带领下,建立了口腔专业实验实习指导性文件,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确立各门课程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制订了实验实习大纲、实验实习指导。

(四)、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

目前口腔医学系建立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要求教师上课时必须携带教案,严格执行教学日历规定的内容授课,授课前教研室要组织集体备课,教研室主任每学期对任课教师有计划听课,并且要经常深入到教学一线,检查教学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听取意见和建议,通过试讲、观摩教学、学生评教等方式完善和促进教学质量。

(五)加强科研工作

口腔医学专业特色篇9

关键词:口腔护理专业;英国;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5-0131-02

一、英国与中国口腔护理专业的现状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口腔护理专业都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学科,正在逐渐发展成熟。英国的口腔护理专业比我国起步早,发展快,体质健全,我国的口腔护理专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在全国卫生职业教育(中、高职)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护理专业划定了“口腔护理”和“重症监护”两个专业护理方向,这是我国护理行业由大护理转向专科护理的一个标志性的划分,标志着我国护理理念的转变和更新以及护理方向国际化进程的加快。[1]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独立的口腔护理培养体系,没有独立的资格认证体系,该专业通常会以护理专业(口腔护理方向)的形式出现。

二、口腔护理专科教育的必要性

口腔医学“四手操作”发展迅速,具有高质量、高效率、保护医护劳动力的优点。而口腔护理人员与其他科室的护理人员相比有其显著的专业特点。口腔疾患位于头颈、颌面及口腔内,其邻近解剖结构复杂,颌面部损伤及口腔疾患易致呼吸道阻塞,导致窒息,危及病人生命。口腔门诊诊疗工作需借助多种设备、器械,使用不同种类的修复材料以及消毒物品,口腔治疗时所需的卫生耗材品种繁多,性质各异,大小不一,使用的仪器、材料件小但价格高,需要特殊和常规保养。因此,护士除需掌握普通的基础护理知识及技能以外,还需掌握口腔专科基础理论及口腔专科护理技能。[2]目前,口腔护理工作人员多为普通护理学毕业生,上岗前需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且需在以后的工作中边做边学,才能胜任口腔护理的工作。因此,对口腔科护士进行专科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三、英国口腔护理专业的发展

以前,在英国从事口腔护理工作的人员不需要有该专业相应的学历。在英国,口腔科医生大多是男性,而口腔科诊室都是独立的房间,当男医生给女病人看病时,需要口腔科护士这样一个角色存在来避免某些纠纷的出现。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口腔护理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正规的培训。自2008年起,所有从事口腔护理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在英国口腔协会(GeneralDentalCouncil)注册,并接受英国口腔实践范围(GDC'sscopeofpractice)法规的约束。

四、英国口腔护理培养模式

在英国,口腔护理专业与护理学专业是完全分开的,但它们的培养模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每一学期都有临床实习的课程,理论课与临床实践课课时比例为1∶1。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学生在校学习了相应的理论和操作之后,进入到临床实践环境中,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在临床实践中强化、熟练和提高。很大一部分口腔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核也是在临床工作环境中进行。负责技能考核的教师会在相应的时间到各个学生实习卫生机构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是以真实的工作环境为背景,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看学生能否灵活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正确地应用到临床实践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学生、教师、卫生医疗机构皆有受益。学生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逐渐熟识口腔科所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器械、材料和药物,能够很好地配合临床医生进行各种口腔治疗,逐渐达到该岗位对口腔护士的要求。教师到医疗卫生机构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考核,可以及时地获知临床上所使用的新的知识、技能、器械和材料,等等。教师可将临床上新的发展应用于对教学活动的指导,可做到教学活动与临床实践无缝对接,人才培养规格符合临床需要。医疗卫生机构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减少了经济支出。

五、英国口腔科工作人员团队

英国口腔工作人员团队由口腔医生(Dentist)、口腔护士(Dentalnurse)、正畸治疗师(orthodontictherapist)、口腔卫生士(DentalHygienist)、口腔治疗师(Dentaltherapist)、口腔技师(Dentaltechnician)和临床口腔技师(ClinicalDentaltechnician)组成。GDC对每一类口腔工作者的实践范围都有明确的规定,各类口腔工作者分工明确。操作者的实践范围(Scopeofpractice)(2013年9月30日版)列出了每一类口腔工作者应该具有的知识和技能。[4]这不仅仅是一系列需要完成的任务。在从业的过程中,由于口腔医学技术的改变和个人的继续教育和发展,口腔工作者的实践范围会发生改变。该文件也描述了口腔工作者在注册之后可以发展以拓宽其实践范围的额外技能(additionalskills)。口腔工作者可以通过发展自身的额外技能(additionalskills)来拓宽其实践范围,也可以通过选择更专业的实践来深入学习专科领域的知识。

为了能够进行额外技能(additionalskills)操作,口腔工作者需要接受进一步的培训。某些复杂的技能,应该接受有审批资格的教育机构进行的培训并通过相应的考核。

如果口腔工作者想要进行实践范围所列出的基本实践,就需要获得允许注册的相应资格。

英国比较注重急救,对口腔工作者也有明确的要求。文件中指出:请注意,患者不管是不是在接受治疗,他都有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发生突发事件。因此,所有注册者都应该接受处理医疗突发事件的培训并且能够进行心肺复苏。

所有的口腔工作者必须遵循相同的工作标准(StandardsfortheDentalteam):①将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②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③获得患者有效的知情同意;④有清楚有效的投诉程序;⑤与同事为了患者的利益团结协作;⑥保持、发展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在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范围内工作;⑦当患者处于危急状况时,增加对患者的关注。⑧确保你的个人行为能使患者获得对你及治疗过程的信任。[3]

六、口腔科护士的实践范围[4]

该文件对口腔护士的实践范围有明确的规定。口腔护士为其他注册的口腔工作者提供临床的和其他的协助。口腔护士基本的实践范畴有:①准备和维护诊疗的环境,包括设备。②执行感染控制程序,以预防诊室或实验室发生物理的、化学的和微生物的污染。③在其他口腔工作者进行口腔检查之后,记录口腔组织检查状况,并在牙科图表中记录牙齿状况。④准备、调配和传递牙科材料。⑤在治疗的过程中为操作者提供椅旁协助。⑥保持完整、准确、实时的患者资料记录。⑦为牙科X线片拍摄做好设备、材料和患者的准备。⑧洗牙科X线片。⑨观察、帮助和安抚患者。⑩给患者中肯的建议。如果出现医疗突发事件时,给患者和他的同伴提供帮助。将患者向为其他健康专业人士做出适当的转诊。

口腔科护士在职业生涯中可以继续发展的额外技能(additionalskills)包括:①在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方面的进一步的技能;②为在治疗过程中接受药物镇静法治疗的病人提供帮助;③当具有特殊需要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提供帮助的更高技能;④当有患者接受正畸治疗时,提供更高技能的帮助;⑤拍摄口内和口外照片;⑥灌注和修整研究模型;⑦进行比色;⑧描记头颅侧位相。

执行其他口腔工作者开出的处方时或者在其他口腔工作者的指导下可进行操作的额外技能(additionalskills):①拍牙科X线片;②放置橡皮障;③测量和记录菌斑指数;④在口腔科医生检查过伤口后为患者拆线;⑤制作咬合堤和个别托盘;⑥修整可摘矫治器的丙烯酸塑料组件;⑦遵口腔医生医嘱,使用局部麻醉剂;⑧遵口腔医生医嘱,制作口腔保护器和漂白托盘;⑨遵口腔医生医嘱,制作压膜式保持器;⑩根据口腔医生或口腔临床技师开出的处方,取印模(在适当的情况下)。

口腔科护士可以遵口腔医生医嘱或者在结构化口腔保健项目的指导下使用氟保护漆。

GDC明确规定,口腔科护士不可以诊断疾病,不能制定治疗计划。所有的其他技能将由一个或多个其他口腔工作人员完成。

任何一位口腔工作者超出了职责的范围,都将会在GDC网站上进行公布,并把他从GDC删除,不允许其再注册,甚至需要接受法院的审判。

七、启示

1.口腔护理专科的特点要求,口腔护理人员即要有一定的护理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也要具备口腔医学基本知识和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化的口腔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资格认证体系和课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2.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做到产教对接,使得人才培养规格符合行业企业要求。

3.英国GDC对口腔工作人员的管理对我国口腔医学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随着口腔医学的迅速发展,我国口腔护理的发展也相当迅速。但是国内尚无统一的规范。对口腔工作人员进行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可明确职责范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吕波.“口腔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谈[J].职业时空,2011,(8).

[2]赵佛容.口腔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口腔医学专业特色篇10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岗位胜任力;职业素养;专业教学;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9)03(c)-0141-03

胜任力一般指的是某一工作中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1]。临床岗位胜任力是指医疗服务中熟练运用沟通技能、学术知识、技术手段、临床推理、情感表达、价值取向和反思行为,以求所服务的个人和社区得到优质服务[2-3]。口腔医学技术是一个朝阳专业和产业,该专业的毕业生是到义齿加工企业、矫正修复体公司、口腔医疗器械公司从事义齿研发和制作、工艺的发明和改良、口腔设备及口腔材料发明和改进等工作。这就对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岗位能力要求。该专业毕业生不但要熟悉口腔和牙齿的解剖生理功能特点,更要有熟练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思路并最终解决问题。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手段要紧密地和产业企业的要求结合起来,不能培养眼高手低的理论高材生,也不能只是企业流水线上的熟练工人。经过深入企业调查,和企业管理人员访谈,构建和确定口腔医学技术本科毕业生的最核心的岗位能力为:①复合型理论知识,要熟悉口腔医学尤其是牙齿颌骨的形态功能等,也要熟悉高分子化学、材料学、美学等方面的理论;②熟练的操作技能,懂操作,会操作,能够解决实践中的问题;③以沟通、审美、合作、创新为主的综合能力。

我国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起步较晚,口腔修复技师主要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改革开放将口腔瓷修复技术,钛铸造技术,精密附着技术,种植义齿修复技术,CaD/Cam技术引入我国,带动了口腔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人群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治疗水平的提高,社会在需要高素质口腔医师的同时,也需要高水平的口腔技师。此外,随着医疗高分子化学、口腔材料学、口腔设备学和口腔美容学等学科的发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义齿公司的技师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我国口腔医学技术人员的培养层次低,专业相关知识、专业操作技能、自我知识更新和适应行业发展变化的能力等即岗位胜任力与岗位要求相距甚远,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新要求。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急需发展,2005年,四川大学率先面向全国招生。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培养体系大部分院校还是参照医学培养模式即公共课程部分、专业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而口腔医学技术是理学范畴,注重的是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的是实用型“技师”人才[4]。泰山医學院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2013年起面向全国招生,该校以胜任力为目标,对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教学体系进行了一些探索,总结如下。

1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导向,调整理论教学模式,夯实专业基础知识

口腔医学技术本科教育培养的是技师,既能胜任口腔修复、正畸工艺的各个流程和操作技术,又能够对实践中的如流程革新、技术发明、材料合成等进行思考,从而解决问题,促进口腔工艺技术的提升。夯实专业理论是胜任力的基础。通过课程体系的分段“整合”、教学内容的整体“融合”,使医学、工学知识在学生身上得到有机“复合”。我们在教学中不断调整课程体系:①打破三大块模式,融入更多的实验、见习、实践课程,精简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类课程,增设高分子材料学、医用分子材料学、美学、口腔医学美学、数字图像处理、口腔医学概论等课程,加大三大教学模块之间的衔接和融合。②实施模块化教学,将相关课程、实验重复课程模块化[5]。以口腔材料学为例,除前三章总论部分外,课程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分别为口腔内科学材料、口腔修复学材料。由于以上两门课均有涉及相关材料的实验课,所以可以删除口腔材料学实验课,将口腔材料学理论课拆分至两门课相应章节同时授课。③调整理论、实验课时比达1:2,更多地在实验实践中学习,培养动手能力。2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导向,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提升技能水平

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其核心能力,培养出的学生必须能动手,会动手。围绕这一核心目标,逐步落实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的原则:①实验教学改革,将可摘局部义齿工艺学、固定义齿工艺学、活动矫治器工艺学等课程教学搬到实验室中,以实验教学为主,在做中学,先预习,再到实验室实验,最后带着疑问和实验心得看书、看课件,教师答疑。②见习模式和见习方法的研究,开学初专业教育放到义齿加工中心或相关设备公司,大一寒暑假即开始预见习,学生到广州、深圳、东莞、青岛、日照、泰安等地的义齿加工公司观摩学习。③实习模式研究,大三下学期开始实习,更多的融入产业,实习时间延长至18个月。反复的实践,使学生对口腔工艺流程、义齿加工仪器设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具备了较高水平的技工操作水平和岗位胜任力。

3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导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培养口腔医学技术本科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其基本能力。国内口腔技师的水平与国外优秀技师比较,最大的差距不是技术学习和应用方面,而是突出地体现在内在的人文知识、专业素质及基本功的欠缺上。学生的人文修养、美学修养、交流和沟通能力对其技能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如技师加工的义齿,不仅仅是产品,更应该是艺术品,从美观、使用、舒适度、个性化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水平。教学过程中:①开设医学心理学、口腔医学美学、修复工艺质量管理课程;②选修医患沟通、大学语文、奇石鉴赏等课程;③举办见习、实习讲座,请有关专家和技师现身说法,交流义齿加工过程中的好于坏、得与失;④鼓励学生参与教师和企业的科研项目。通过各种环节,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达到学生理论学习、实践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的培养目的[6]。

4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办好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几点思考

①口腔医学技术与口腔医学在名称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但二者理学学位与学士学位的区别对学生的就业方向、志愿报考等影响是十分重大的。是否考虑使用口腔工艺技术等名称也需广大同行讨论。

②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减少生源的流失。学生入学后,真正清楚口腔医学技术和口腔医学的区别后心理落差较大,转专业率高,如该校2013级转专业率为29.4%,2014级为28.0%,这说明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认可度不高。同时,口腔医学技术毕业生转行率较高,很多人对本行业满意度不高[7]。王洪生[8]指出,口腔医学技术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一致的达到50.6%,62.7%的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或一般满意。入口和出口两方面都不甚满意,说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才培养方向和定位还需进一步的明确。

③是否设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准入制度,实地考察师资、实验培训条件、实训基地、图书等,严格本科办学的准入。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在2013年之前全国只有10余所院校开设,近几年有井喷趋势,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纷纷申请设置该本科专业,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培养的人才也不一定具备胜任岗位的能力,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社会地位。对这样一个相对精细化的朝陽专业,办学的准入要求是否要更严格、更苛刻。

④细化口腔医学技术本科教育的培养标准,加快研究生培养。目前口腔医学技术有统一的教育教学的标准和要求,按照高等教育和产业对接的要求,是否尽快组织高校、企业、毕业生代表进一步研究、细化教育教学标准。另外,口腔医学技术的研究生培养高校非常之少,加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会对本科教育起到一个促进作用,也会对其专业地位有一个提升,也会对口腔医学技术本科教育教学反哺,加快其发展。

⑤尽快完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教材体系。目前还没有一套适用于该专业的全国高等教育统编教材。有的院校使用自编教材,有的使用高职高专教材,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必须以胜任力为目标,精选、完善适合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课程及实验教材,形成知识配套、结构合理、内容协调、特色突出的口腔医学技术教材体系。目前,该校已编写《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拟编写《口腔素描学》和《口腔修复工艺质量管理学》等理论与实验教材。

⑥加强知识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从事口腔医学技术教学的教师主要都是临床修复的医生,师资队伍知识结构不能够完全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师不能只是理论型的教师,而是懂教学、懂生产变革、懂经济的知识复合型人才。理论知识要丰富,动手操作和科技变革的能力更要强化。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同时聘请企业一线专业技师进校参与教学工作,逐步建成与企业联系紧密、规模稳定、人员互动、水平较高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