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学研究与改革十篇教学研究与改革十篇

教学研究与改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2:57

教学研究与改革篇1

应用伦理学教学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完善研究生教育内容和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手段。在国外应用伦理学成为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要课程,教学的内容从理论到实践的环节比较完善,并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应用伦理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积极进行应用伦理学教学改革,与国际相接轨,对于培养文理兼通、能把握科技和社会前沿的创新型人才意义巨大。

一、应用伦理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应用伦理学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构建以科学的课程结构、现代的教学观念、先进的教学内容和丰富的教学方法为一体的应用伦理学课程体系。

传统教育主要立足于向学生传授多少知识,现代教育应立足于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积极开发学生个性、特长,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实践、身心健康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因而在应用伦理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注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观能动性。

主体性,哲学上是指主体在对客体实现改造的对象性活动中展现出来的特性。在应用伦理学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应用伦理学教学能动地认识、掌握和实践的特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应用伦理学的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主体意识是学生主体性的发生机制,是自我意识的升华,是学生把自己作为主体,把应用伦理学作为客体,以及对自己在应用伦理学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学生只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对学习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同时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才会成为具有主体意识的自觉主体,只有自觉主体才能充分发挥主体性。主体意识对主体性的发挥起着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作用。主体的理想、信念、成就感等等都能激发主体的内在潜力,鼓励主体认真的学习,刻苦的钻研,并通过正确的自我评价,有效地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主体能力的发挥是是学生学习、掌握、实践应用伦理学的基本要求,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效应转换器的作用。一般说来,要搞好应用伦理学教学,应注意发挥学生以下几种能力:自学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查找、积累文献资料的能力等,自学能力是打开应用伦理学知识大门的钥匙,是学生由学习型向科研型转变的前提;分析能力,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会遇到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学生要进行思考、判断,然后得出结论,这就涉及到了分析能力,它是应用伦理学专业学生科研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它是学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手段,对各类伦理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综合等活动的过程,是其他诸种能力的结合,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应用伦理学课程的效果。

主观能动性是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使学生能够成为主体的根本特征。学生的能动性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学生在学习应用伦理学的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活跃的状态,它自觉地调动起潜藏在自身的生理、心理能量,并使之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这表现为学习的激情、需要和动机的力量;二是学生的学习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目的性是主体能动性的源泉,对于目的与达到目的的学习方法、措施的系统思考就形成了学生的学习计划。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加上明确合理的学习计划,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为应用伦理学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应用伦理学教学改革的深人进行。

二、应用伦理学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

按照应用伦理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理念,通过采取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由于各高校情况不尽相同,我们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进行研究。

1.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建设

(1)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即把理论教育与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和焦点等前沿问题结合起来。北京理工大学应用伦理学的课程教学主要在多种教材中精选教学内容,一方面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也注意到课程的前沿性,把当前学术界讨论的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介绍给学生,提高学生对学术前沿动态的洞察力及创新能力。

(2)把教学与当前国际国内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传统伦理学只关注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而现代伦理学则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纳人伦理学的视野,这就需要人类对生态、资源、环境、人口、生产等关系问题负有一定的道德责任与道德义务。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伦理、生命伦理、科技伦理、制度伦理、经济伦理、法律伦理等应用伦理学飞速发展;北京理工大学的应用伦理学研究生教学主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重点选择环境伦理、战争伦理、生命伦理、科技伦理、经济伦理作为教学的部分内容,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文化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网络行为自律、珍视生命等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与讨论,使学生对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一些心灵困惑和行为失范问题有深刻的了解。

(3)把教学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结合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社会的种种诱惑,如何认识社会、把握自己的人生,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现实问题。在应用伦理学课程的讲授中,重点选择各领域的善恶价值、社会正义、个体良心等问题进行讲解与讨论,有利于解决同学们面临着的实际问题。使研究生的培养做到“德业双修”。

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1)专题教学法。针对一些学术前沿问题,例如应用伦理学的发展和研究,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来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

(2)比较教学法。针对伦理学理论流派繁多的特点,在教学中,将不同学派伦理学流派的观点进行比较,帮助学生了解伦理学发展的历史,更好的掌握应用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3)互动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辩论、讨论和个别交流等教学互动形式,通过提前布置讨论题目,要求学生在课下搜集资料,然后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布置的问题进行辩论和讨论,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和教师有沟通,让教师了解学生运用应用伦理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带着问题在研究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有创造性的人才。

(4)情境教学法。应用伦理学不是一门纯粹理论科学,它是一门同人们的道德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实践科学,是一门关于改造人类自身的科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克服从理论到理论的倾向,注重于从事实分析到基本理论再到生活实践的阐述,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使有关伦理道德的理论与社会实际充分结合,将伦理学理论还原为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对人生的切实思考,培养他们自觉运用伦理学理论去分析和应对现实道德问题的能力。

(5)案例教学法。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案例分析与基本理论相结合,采取启发式教学。如安乐死的案例、网络黑客的案例、美军虐俘事件的案例等,配合生命伦理、网络伦理、战争伦理等方向授课的需要。主要采取了以下案例引用方式:

①开篇导人式。即在应用伦理学教学中,上课伊始就巧设案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造成悬念,能使学生产生期待心理,迅速进人学习状态。然后从对案例的分析人手,一步步引导出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引用方式,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处于爱听乐听的最佳心理状态,起到致趣、动情、引思的作用。

②穿插例证式。即在应用伦理学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中,穿插引用有关案例进行分析论证。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③练习巩固式。即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精心设计案例,进行训练,以巩固深化知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练习的过程中,注意尊重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由浅人深,由易到难,以提高综合分析和多向思维能力。

(6)实践教学法。应用伦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应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根据应用伦理学学科的特点,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社会实践,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应用伦理学的实践性,从而更好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鉴于应用伦理学学科的特点,不拘泥于某种方法,而是把这些教学方法灵活结合,进行多元化教学,注重发挥教师不同学科背景的优势和个人的特长,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方法的探索,在确保教学大纲的内容得到贯彻的前提下,保持教师各自的教学风格。确保教学风格的多样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不仅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也有效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7)网络化、多媒体化教学手段利用powerpoint^和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电子教案,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利用网络论坛和邮件往来等形式,促进师生间的双向讨论交流,使课堂教学效果能够得到及时反馈,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保证了课堂互动的效果。

三、应用伦理学教学改革成果及发展趋势

应用伦理学属于新兴交叉性学科,适合理工科高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北京理工大学作为“以工为主,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点不应在传统的人文学科,而应以新兴、交叉型学科为主。应用伦理学这门新兴交叉型学科,易与学科前沿紧密联系,学科生长点多,学术潜力大,实用性也强。在应用伦理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已凸显出北京理工大学应用伦理学专业特色和优势。主要表现为:将伦理学与高科技和现代生活带来的各种问题结合,进行综合性和交叉性研究;充分利用理工科学术资源优势,与相关理工科院系合作,如与理学院、科技哲学硕士点合作,研究科技伦理问题,与环境科学学院合作研究环境伦理问题,与生命科学学院合作研究生命伦理学问题,等。致力于文、理、工科的相互渗透,培养文理兼通的研究生;重点发展战争伦理;注重对应用伦理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与国际接轨。

目前,在研究生课程改革方面,建立了以“伦理学原理”课程为基础,以“中国伦理思想史及原着选读”和“西方伦理思想史及原着选读”为两翼,以“应用伦理学”研究为重心,以“伦理学方法论”、“新兴应用伦理学分支学科”及“伦理学学术前沿讲座”为补充的集开放性、创新性和研究性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并重点发展战争伦理,使之成为特色专业。创设了“德业双修、学贯中西、博通古今、服务现实”的教学改革模式,教学改革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和重研究为宗旨,与国际相接轨,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在应用伦理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北京理工大学应用伦理学专业的教师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先后主持课题3项,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多篇,并成功主办了“高科技时代的伦理困境与对策”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了《高科技时代的伦理困境与对策》一书。这些研究成果为今后的伦理学研究生系列教材的出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在应用伦理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与国际前沿接轨作了铺垫;为课堂讨论准备了高水准的学术问题,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索精神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教学研究与改革篇2

abstract:matLaBcoursehasahighdegreeofcrosswiththedisciplineofhighermathematics,linearalgebra,probabilitystatistics,anddynamicsimulation.inthecourseofmatLaBandothersubjects,crossteachingisbeneficialtoimprovestudents'learninginterest,deepenstudents'understandingandunderstandingofsubjects,andstrengthenthemutualintegrationwithothersubjects.

关键词:matLaB;交叉学科;交叉教学;教学模式多元化

Keywords:matLaB;crossdiscipline;crossteaching;diversifiedteachingmode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1-0241-02

1研究目的与意义

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都具有高度综合、高度交叉的特点,必须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术手段才能解决。传统教学显然不能满足这一需要,强烈呼唤教学科学化。这就要求教学要转变原有的学习、思维方式,彻底改造现有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打破原有学科、专业的界线,按照课程综合化的原理重新构建课程的逻辑结构。

交叉学科活动是指两个以上学科交互的行为,这种行为包括从广阔的领域下简单的思想交流,到各种概念、方法、过程、认识论、术语和数据的整合,以及研究与教育的重新组构。进行交叉学科活动的团队成员有不同知识训练的背景,要通过不断的学科间交流将不同的概念、方法、数据与术语致力于共同的问题。

matLaB这门课程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统计、偏微分方程、动态仿真等学科有高度的交叉性,在核科学学科方面,利用matLaB的地方也很多,比如电路分析、信号处理、仿真核电运行等都可以利用matLaB解决相关的问题。南华大学核技术学院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核技术专业、核物理专业都开设了matLaB课程,由此体现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诸多问题,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没有和具体的问题联系起来,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学过就忘或者根本就不想学。再比如在学习矩阵计算这一章的内容时,有的学生对矩阵的概念、矩阵有关的运算等都比较模糊,学习起来又要重新学习矩阵方面的有关知识,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也缺乏兴趣。综合几个方面的因素,针对matLaB教学方法需要做一些改革。对matLaB这门交叉学科可以与其它学科课程进行交叉教学,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学科的认识与理解、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跨学科教学可以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让学生对学校、对读书更感兴趣,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富有成效。对于教学方式的转变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优化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使学习者充分利用课堂学习的经验。

学科中心教学模式会使学科之间自成体系,缺少联系和沟通,影响学生科学知识体系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形成,不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智能迁移能力的培养。研究学科间的交叉关系,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从而可以通过教学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在面对问题时从不同侧面,多学科角度去审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整体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改革方法

2.1了解课程内容,认清matLaB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性

matLaB这门课程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统计、偏微分方程、动态仿真等学科有高度的交叉性。比如:atLaB与线性代数的交叉:matLaB原意为矩阵实验室,一开始是专门用于矩阵计算的软件。线性代数的内容是有关于矩阵的相关概念和运算。不同的是线性代数是理论课程,通过手动计算在纸上实现运算过程与结果,而matLaB相当于一个实验工具,通过计算机在电脑上实现运算过程与结果。

matLaB与高等数学的交叉:matLaB不仅可以对矩阵进行数据处理,它还可以进行微积分运算、线性与非线性方程求解、常微分方程求解、偏微分方程求解等。而这些都高等数学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matLaB与电工学,信号处理的交叉:电工学里涉及到大量的电路图形的绘制以及对最终信号结果的处理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软件来解决。

2.2改革教学模式,融入交叉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各个学科都是相互独立的进行教学,而且强调理论教学,对学生实行灌入式教育。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各种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理论教学,学习内容多,学生不能对所学内容有很深刻认识和理解、传统教学模式以各学科相互独立的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收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对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改革非常必要。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具有交叉性的学科进行交叉教学。

2.3改善教学方法,增强学习能力

2.3.1减少理论课时,增强动手能力

各个专业对matLaB的要求不同,有的专业只开设了matLaB理论课程,或者上机实践课开得很少,但是对于matLaB课程,不管是哪个专业我认为都应该开设上机实践课程,matLaB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不能过学生上机手动练习,就不会发现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

2.3.2具体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增强学生自我思考能力

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不应该都是由老师来讲授解决的各种方法,那样容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与思维懒惰性。让学生自己解决,增强学生自我思考能力。

2.3.3学生与教师交流学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让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对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学习程度与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给老师。以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的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更好的消化吸收。

3教学改革方案

3.1改变原有matLaB教学模式,不再单独开设matLaB课程

matLaB是一种科学计算工具,是学习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目的。matLaB单独教学有比较大的弊端,没有与其它学科联系起来,学生学起来也显得烦躁无味,重要的是忽略了它作为一种工具的实际应用价值。只为学习matLaB而单独开设课程,不能使matLaB的工具性得到体现。所以要把它与其它学科进行交叉渗透教学,这样才能体现matLaB的应用性,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与应用它。

3.2根据matLaB课程内容,联系相关学科

matLaB课程内容涉及到很多学科方面,根据重点选择与matLaB交叉教学的其它学科。比如matLaB与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模电、数电等学科都可以进行交叉教学。与这些学科交叉教学的关键问题是要解决交叉课程的结合点与融合性,以及课程安排的合理性。以线性代数为例,线性代数理论课应该安排多少学时,matLaB实践应该安排多少学时,以及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衔接问题。

3.3相关学科教学教师的培训与学习

在可以允许的条件下,学校可以对与matLaB交叉教学学科的其他教师进行matLaB培训,或者教师自行学习。也可以一门课程多教师教学,比如相关专业理论课时是由一名专业教师负责教学,而matLaB实践课程由另一名教师负责教学,但这样一定要注意教学进程中的衔接性,而且两名教师都必须对专业理论知识与matLaB都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3.4试验教学,及时反馈

交叉教学在教学初期,在模式制定,教学过程一定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所以可以进行试验教学。在教学的进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积极听取教师与学生的反馈,进一步完善交叉教学模式。根据最终的试验结果来决定推广或取消交叉教学模式。

4交叉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由于学校以前没有交叉教学的经验,所以在交叉教学过程中会存在不少的问题。交叉教学模式需要各学院,各学科的教师联合教学。在学校设置matLaB课程的时候,不再是各学院安排各自的课程,需要相关学院建立联合培养模式。选择相关教师对同一课程学,加强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具体问题如:交叉教学模式的建立、matLaB交叉学科的选择、maLaB课程安排、交叉教学教师的选择,交流与合作、理论学时与实践学识的调整、教学效果的交流与反馈等。

经验是通过实践得来的,通过一个学期的试验教学,完全可以得到自己的心得与体会,甚至在试验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整。具体方法比如:

①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加强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要及时转变旧有观念,主动关注相关学科交叉知识,积极推动学科间的有效合作。相关教师及时交流,以便在以后的交叉教学中使课程具有更好的融合性。

②积极探索,准确把握matLaB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点与切入点:学校要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了解多学科知识,以便教师更好的实施交叉教学。教师要对自己学科的教材与matLaB教材都要熟识,更好地抓住学科交叉点。

③加强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教师对学生进行交叉,启发式教育。教师可以提问,同样学生也可以提问,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樊继东.《matLaB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电脑学习,2010.

[2].基于matLaB教学平台的《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11.

[3]林斌.matLaB_Simulink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4]孙梅兰,谢进,程玲华.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值分析”的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2.

教学研究与改革篇3

一、研究的基础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是在研究以往的教材以及改革实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一)70年代的改革

1977年拨乱反正以后,在邓小平同志的关心和亲自过问下,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编写了中小学各个学科的新教材。当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有了显着的变化,主要是:根据“精选、增加、渗透”六字方针更新了教学内容,同时也改进了体系结构,提倡培养学生能力。

这个时期编写的小学数学教材,较以前的教材有明显的进步,从内容到编写思想都更加体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学科名称也由算术改为数学。它反映了近代数学的发展,以及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较快地跟上了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步伐。这套教材在80年代初经过适当调整,一直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成为全国通用的小学数学教材,直至近几年才逐年更新为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它是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一套教材,也是改革步子较大的一套教材。

(二)80年代不断深入的研究

随着教材的逐步完善和稳定,广大教师和教研人员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钻研教材和教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这些经验更好地体现了教与学的规律,对数学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课程和教材的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

为了把教学实践中取得的好经验吸收到教材中来,推动全国大面积学校的教学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室自1984年起又开始了新的研究,并以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名义编写了一套小学数学实验教材。这套教材着重从改革数与计算以及应用题的教学研究做起,突出的特点是更加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同时也根据80年代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引入了一些新的内容,例如,引入估算,加强心算,加强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加强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加强联系实际等。

(三)教材改革研究的实验与推广

实验教材采取边编写、边试教、边修改、逐步推广的方式不断地完善。开始,先由教材编写人员写出初稿,在北京的两所学校试教。在试教过程中,编写人员深入课堂,与授课教师和教研人员及时进行研究,重大问题利用不同班级进行不同的试教,然后在试教的基础上把初稿修改成正式的实验教材,在较大的范围内继续实验。到80年代末,实验的范围逐渐扩大到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几百个班级。通过大面积试用,反映较好,学生水平普遍较以前有很大提高。

二、主要的改革

在上述实验教材研究的基础上,90年代初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进一步吸收国内外数学教育改革先进经验,编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供全国大部分地区试用。这次编写的教材较以往的全国通用教材又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内容的更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数学已经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一门科学,而且哪些数学知识是大多数人最常用和最基础的,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小学数学中,数与计算是最基本的内容,生活在文明社会中的人不能不会计算,但是要掌握哪些计算,掌握到何种程度,随着时代的发展是有变化的。由于计算机等计算工具的普及,学生用纸和笔做计算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新教材中,保留了最基础的计算要求,同时降低了大数目计算与多步骤繁难计算的要求。然而这只是改革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情况的变化,人们在使用工具进行计算之后,必须对其结果有清醒的认识。这就要求人们要有较强的数意识和一定的估算能力,能够对工具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做出估计,并对其是否合理做出解释。因此,新教材引入了一些有关估算的教学内容。这在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另外,为了提高学生根据不同条件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教材中还加强了心算和简便计算的内容。

现代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大量信息以各式各样的数据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收集有用的数据,怎样整理、分析信息,得出有用的结论,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九年义务教育的新教材,加强了统计思想的渗透,在表现形式上注意强调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侧重让学生学会如何看图和分析数据,同时降低了制图、制表的教学要求。

在联系实际方面,新教材较以往有很大的变化。有很多新知识的出现都是由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问题引入,删除了过时的繁杂的人为编造的题目,增加了一些联系实际的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借助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另外,在有些例题的后面或者练习题中,还增加了启发学生联想的问题,以利于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二)体现教学方法的改革

如果说70年代小学数学教材的改革,在内容更新方面比较显着的话,那么90年代初编写的这套义务教育新教材,明显的特点就是侧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材中以适当的复习题、准备题和启发性问题,并伴以生动的插图呈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由此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变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听,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探索和获取知识。

例如,教材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鼓励学生抽象概括。在引入新概念时,强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有时是亲自动手触摸或摆弄)实物或教学材料,归纳概括它们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或图形特征,让学生通过亲身活动来感知和理解所学的知识。二是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有些内容在举例揭示出一些规

律性之后,后面就不再以例题的形式重复讲解,而让学生自己迁移类推,举一反三(有时是在例题中留出空白,或在练习中引入变式题)。这样处理是为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或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达到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开发智力的目的。

另外,教材在有些内容教学之后,还经常出现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想。如对于同样的问题,能不能改变思路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或者改变原题中的条件,将会产生什么结果。这样处理是为了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不断求异或联想的积极思维状态,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构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使学到的知识不是生吞活剥的,而是经过自己反复地琢磨和回味,重新组织加工而掌握的。

(三)改进教材的结构与编排体系

为了更好地适应儿童学习的认识规律,便于他们循序渐进地构建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新教材改进了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系。编排的主要变化表现在对一些内容适当地增加了循环。例如,把以前数与计算的内容分四个阶段改为分五个阶段。这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易于由浅入深地掌握数系的构成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把计算能力的培养主要放在较小的数的范围内,削减数值较大的笔算训练。又如,把有些几何初步知识和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内容提前分散出现,在低年级增加一些简单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中年级和高年级分几次出现收集数据、认识图表等统计初步知识,以达到加强实验几何的教学、加强统计思想逐步渗透的目的。

另外,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时地把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在教科书的练习中,除了结合正在学习的内容安排习题之外,还安排了与以前学过的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并且随着新内容的学习有所提高。这样学生学习的知识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采取循环出现、滚动前进、螺旋上升的方式逐步提高。

(四)注意发展学生认识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极其广泛。80年代英美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数学教育家提出“数学教育应当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观点以后,立即受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重视,至今仍然还有很多人在研究。但是应当注意,这种“问题解决”并不仅仅限于简单地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不像以往教材中以求解为主要目的的应用题。自古以来人们对数学的地位和作用经常给予很高的评价,不仅是因为数学中有许多定理、公式和各种结论可以被直接应用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以学会很多认识世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研究“问题解决”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

以往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往往只注意把前人总结的现成知识以结论的形式教给学生,而对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不够重视。这样教是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的。我们需要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但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探索规律、抽象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学好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首要的,但是我们不能把知识简单地灌到学生的脑子里,而要使他们在打好“双基”的同时,学会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为此,新教材在展现知识时都尽可能地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或者通过有目的的操作活动,引出数量关系或图形概念,以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与实际联系的认识。另外,在应用题教学中,为了使所学的数学与真实问题更加靠近,引入了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以培养学生从众多信息中选取有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引入了“提问题”“填条件”的练习。另外,在统计初步知识中降低了制图表的技能要求,侧重教给学生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这些都是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使教学适应时展所做的一些改革与尝试。

三、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

这套小学数学教材在这几年的试用中,仍有很多教师对教材的变化表现出非常不适应。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以下几个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教材改革的现代化与可接受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课程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以及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都必须不断地改革与发展。笔者认为,教育的目标应当反映国家对于未来人才的需要,在教育改革中课程和教材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课程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应当是由有关教育部门组织各界的有关专家,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之后认真确定的,是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体现。一方面,课程和教材的研究应当走在一般人的认识水平的前面,而不是被动地适应教学现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课程在某些方面可能与人们以往的认识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它反映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个国家预期的教育目标,关系着这个国家对本民族未来人才素质水平的要求。按照邓小平的教育发展战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应当着眼于未来,应当学习和研究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另一方面,在实施时又要注意适当和得法,具体的安排要适当,使大多数教师、学生都能接受。记得在“拨乱反正”后的一次教材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指出:“看来,教材非从中小学抓起不可,教书非教最先进的内容不可。当然,也不能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这个指示谈到了问题的两个方面,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就要从根本抓起,就要奋起直追,但也不能不考虑中国的国情。然而,考虑国情并不等于消极地等待,而是努力创造条件去实现。这两者必须统筹兼顾,绝不可只强调其中的某一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

因此,研究工作必须走在一般人认识的前面,研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同时也要研究它的可接受性。研究改革的可接受性,应当是教育现代化前提下如何前进的可接受性,而不是迁就现状的可接受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数学的教学内容必须改革与更新。更新既包括删减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调整其教学要求,也包括引进一些新的内容,并在原有内容中增加或渗透一些新的思想。这就是说,内容的更新并不是简单地做加减法,而是要根据新的形势对教学内容重新选择和安排。

例如,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更新这项内容时,繁杂的大数目计算必须删除,它可以被先进的计算工具所替代。但是,在删除不必要的计算内容之后,还须保留哪些计算,保留下来的怎么教,还有哪些需要加强,都是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的。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引入估算,加强心算和灵活计算,就是适应这方面需要的更新。另外,在繁杂的过时的应用题被删除之后,应当怎样教应用题,改革的方向是什么,也是需要重新考虑的问题。以往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一般都是给出恰好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往往习惯于套用例题的模式或类型解答,容易形成死套类型的解题习惯。这样培养的能力只是书本习题的解答能力,而不利于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教材在传统应用题的基础上增加有多余条件的题目,并增加了一些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填条件的练习,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从有关情景中抽取有用数据、解答问题的能力。

然而,像这样的一些内容更新,在试教中被很多教师认为是难教的内容,被视为多余负担而予以排斥。我认为这样的改革并没有错,在试教中出现的不适应,可能出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内容教材处理得可能还不够得当,使教师不易把握这些内容的教学要求。比如引入估算,是学习近似计算的技能呢,还是着重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能力呢,教材中反应得还不够清楚。二是对于引入这些内容的目的和意义,我们向广大教师宣传得还不够,很多教师的观念还停留在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教学目的上,而不大关心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我们能够把那么多转了几道弯的传统算术题教得很好,难道就不能指导学生学好一些处理问题的策略吗?因此,我认为即使试教中这些改革的结果还不够理想,也仍然是需要坚持的,今后只是要在以前的不足之处多加努力罢了。

(二)改革中的借鉴与创新

我们在改革中研究外国的先进经验时,要注意保持我国教育的长处,要研究和创造我们自己的东西。长期以来,由于我们重视“双基”教学,我们的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和计算技能方面一直比较好。但我们比较侧重知识的结论和法则,对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重视不够,教学方法过于死板,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长处。一些国家在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物,观察、思考和探索,发现规律,由此来获取新知识。其中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借鉴不等于照搬,要注意适当和得法。由于我们与其他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有些教学内容,按我们传统的方法教学很有效,就不一定要学别人的。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研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考虑自己的改革方案,开创我们自己的新道路。

比如,西方国家教学乘法表,就不如我们教乘法口诀简便易行。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口诀意义的理解。这方面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让学生多参加一些操作活动,把实物数量与抽象关系对应起来,明白一个5是多少,两个5是多少……,由此加深理解乘法的意义和5的乘法口诀。又如,在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时,可以加强学生的观察或操作活动,使他们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理解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操作活动、直观教学,又要在一定的阶段适时提高,加以抽象。也就是说,学生的这些活动应当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并及时加以概括和总结,否则就会使学生学不到应有的东西,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这是我们与西方国家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法的显着不同。

这就是说,教学还是应当“教学有法”,好的教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过去我们的主要问题,是在“教无定法”上存在着很大不足。我们总是不善于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去引导他们提高,而是要求学生一律按照我们设计好的思路来理解学习的内容。国际着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可以看做是一种常识。他认为每个人都会对客观世界有自己的认识,即其自身的常识。教育者应使学习者在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认识。他把数学教育中这样的认识过程叫做数学化。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应当大力提倡这样的数学化过程。

在改进教法方面,九年义务教育的教材中有不少新的处理,一般是用插图或启发性问题来呈现的。这是提示教师要根据所教班级的不同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主动探索知识。然而,试教中有很多教师对这种做法不理解,一是认为这样做太浪费时间,二是认为这样做很难控制教学,不如直接将过程和结果一并告诉学生来得容易。出现这种反应,并不是说这样做不适合中国实际,我认为除了教材仍需要继续改进以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很多人的教育观念还有待于更新。

再有,新教材另一个较大的变化,就是在整个教材结构上进一步加强了知识循环出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在这一方面,国外很多教材与我们以往的教材差别很大,但新教材这样做并不是完全模仿外国的经验,而是在研究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人研究数学的方式和特点,重新适当安排的结果。

人的学习是不可能一次完成的。知识的多次再现,并相互沟通内在联系,能使我们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以前我国的数学教学总是习惯于把某一知识系统地从头讲到尾,结果是有些内容在低年级学生接受不了,到了高年级学起来又感到时间紧张,不能充分理解,只好记住结论,这样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在新教材中,把数与计算、几何初步知识、代数初步知识和统计初步知识等内容,都做了适当的分散处理。有的提前孕伏,有的分成几个层次出现,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学龄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加深认识和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试教中教师对这方面变化的反应也不十分理想。很多教师认为难以把握每个阶段的教学要求,经常是在前面就把应在后一阶段教学的内容全都教完,结果使学生感到很吃力,纷纷表示最好恢复原来的编排,把有关知识一次出现为好。我认为这一改革的方向仍然需要坚持。今后需要进一步做的是,内容分散处理之后,还要进一步把每个层次的教学分寸搞清楚,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加便于操作。

总之,有些教了多少年的内容并不是不能够改革的,引入的一些新内容和新思想也并非是不可接受的,只是需要我们继续做一些细致的工作,进一步创造条件去实现。

(三)课程教材改革与师资培训

师资培训是影响课程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必须与课程教材的改革同步进行。要真正落实课程改革,没有广大教师的理解和配合是绝对不行的。

首先,师资培训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问题。必须使广大教师了解课程教材改革的问题所在,弄清当前我们为什么要在学校里教这些数学,怎样才能教好这些数学,以及怎样才算教好了这些数学。随着时代的前进,教材中更新的内容对于教师来讲可能是生疏的,但还不是影响他们的主要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师所习惯的传统教育思想观念。

长期以来,多数教师一般认为,在学校里教数学主要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教学效果主要是看书本上的内容学生会了多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关心很少。在如今的数学教育中,这是远远不够的。据有关方面预测,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知识量将以每五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学生将面对大量由他们独立处理的新问题,终身学习的特点将越来越明显。这样,学校里的教师就不能只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而应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他们的益友。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指导学生学会探索和归纳数学规律的思想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思想观念上有较大的转变。无论是按照传统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教下去,还是把新的内容按照传统的方法来教,都不能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挑战的需要。

其次,要培训教师学会指导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为了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些启发思考的问题和说明(有些是用图解的方式表现学生的思维过程)。这都是给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供的范例,而不是让学生记忆复述的内容,也并不要求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按照这样的步骤或说明来教。再有,新教材计算题中的简便灵活计算的方法步骤、应用题中的一题多解等,都是属于提示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引导的范例,而不是强加给学生必须记忆的内容。其中,有很多是一线教师创造的好经验,编入教科书中是为了给更多的教师在教学中有参考和选择的余地。

由于人的思维方式千差万别,每个学生都可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可以参考教科书上提供的思路,也可以利用其他相关的问题进行引导。学生回答的语言可以与教科书上的相同,也可以不相同。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是要启动学生自己的思维,由学生自己来认识和归纳新知识或新规律,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结论。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背结论,而是让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结论。当然,数学中有些重要的结论和公式还是需要记的,但并不是什么都要记忆。问题是我们现在让学生记忆的东西太多了,没有必要!教材中的一些新处理带有帮助和指导教师教学的作用。这样的处理好不好,还可以进一步研究。但是无论教材怎样处理,让教师学会进行指导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问题。

(四)关于学生成绩评价问题

学生成绩的评价也是与课程改革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里不能再详谈了。由于现在教育中的选拔还不可能避免,有选拔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负担,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减轻学生那些无益的负担,能否研究一下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少考一些只看结论的东西,而设法多检测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思想和能力。

谈到评价还涉及一个问题,就是教科书的功能问题。这也关系到今后怎样才能编好教科书。笔者认为,教科书最好不要与考试挂得太紧。多年来,教科书似乎一直被看做教学之本,甚至还成为考试之本。这样有利有弊。利在可以借教科书体现教学要求,为新教师和有困难的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方便。弊在这样做,教材只能编得很死,灵活性很难实现,学生的个性很难得到充分发展。现在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应当允许教科书在编写上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围绕国家规定的数学目标,用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途径呈现知识,编出不同特色的教材。在这方面,是否可以考虑做一些改革?比如,可否制定各学>,!

综上所述,课程教材的改革并非易事。数学教材的改革必须要充分地研究今天数学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还要深入地研究我国的实际,借鉴国内外各种先进经验。改革应是不断向前的,反映时代前进方向的要坚持,同时又要准备做有计划的试验、调整和完善,课程教材改革应是循序渐进的,要一步步地来。

1.曹飞羽着:《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丁尔升主编:《现代数学课程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严士健主编:《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教学研究与改革篇4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是运用综合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生物化学理论的重要实践课程,①加强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优化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技术、技能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工作重点之一。

生物化学实验一般面向大二或大三的本科生开设,这个阶段是本科生实验习惯养成、实验技术完善的一个关键时期。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和科研院所对学生的要求。当今,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关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很多学科课程教学中得到应用。②本文作者结合生物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经历,从学院现有的实验条件出发,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介绍

生物化学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完整系统的实验方法和技能。生物化学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性质测定等。介绍多种常用的生物化学的重要技术和方法,如各种类型的电泳技术、层析技术、离心技术和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等。包括经实践证明效果好又适用的经典方法,使学生熟悉并了解所使用仪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是为扎实理论基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设立的。传统的实验教学只是为验证理论课的某些内容而设立的,老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都无法与理论教学相比。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

(1)改革教学模式。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通常是实验前教师讲、学生听,实验中教师先示范、学生再操作,实验后学生写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中,一直沿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③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知识的传播,但是,没有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针对教学模式单一问题,我们从实验课程设置入手,尽量减少重复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使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活动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创造性学习活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改革教学大纲。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局限于简单的定性、定量等验证性实验,缺乏生物化学技术的应用性实践。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本着注重实践和创新的原则,将实验内容进行了全新的组合。④除开出基础性实验项目外,还增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并结合学院老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将一些新内容及时补充到实验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3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为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发挥学生参与实验的能动性,我们做了以下改进:(1)在实验教学前,给出综合性实验题目,让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处理信息,设计实验方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实验现(下转第81页)(上接第56页)象采用启发式教学,加深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理解,实验结束后举行报告会。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兴趣,而且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2)在实验教学中,实验准备工作较为重要,如果学生有机会亲历准备实验的过程,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主要溶液的配制以及实验仪器的准备等过程,实验就等于完成了一半,在实验准备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有很快提高。(3)采取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方式,方式包括课堂开放、实验室开放、教师队伍开放,最终实现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4改进实验考核方法

设计多种类型的考核办法,统筹考核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采取平时和期末考核相结合,对实验课程进行全面考核。平时考核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报告等方面;期末考核为笔试,考试内容为与本学期实验课程相关的所有知识点,本教研室教师将本学期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做成若干题库,由学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在规定时间内闭卷书面答题,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平时实验教学中知识点的积累。另外,在考核比例分配上,增加平时考核的比例,平时考核的比例从30%上升为50%,这不仅明显提高出勤率,而且增加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操作的重视程度,从而有效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5结语

通过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不仅使实验教学内容更加合理、科学,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不仅对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有利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注释

①张蕊,曹焕军,高尔.探究式教学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2):185-186.

②范富格特主编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王承续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

教学研究与改革篇5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048-02

一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能力是检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工科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影响到后续的科研过程中能否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应该说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体系在研究生培养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工科院校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是:

1.数学系列课程设置的前沿性差、灵活性不够

目前,多数工科院校在研究生一年级开设了《数理统计》、《泛函分析》、《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图论》、《模糊数学》、《数学物理方程》、《随机过程》等课程,其中只有1门或者2门为必修课程,其余为选修课程,学时为30~40学时不等。这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生后续学习储备了知识。但是,由于设置的课程稳定、研究生专业的限制、部分课程的知识结构又单一,课程内容不能反映知识的先进性和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渗透,反映不出学科领域内的前沿动态和共性,又由于教师的知识限制,难以在有限学时内讲出学科的共性问题,必然影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导致培养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较差。

2.知识性课程类型偏多,实践性课程类型偏少

创新型社会要求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需逐步提高其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研究生数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在理论上过于追求严密,忽视了工科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了数学作为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的本质;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特别是有真实案例的、符合相关专业特色的实际应用问题,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的知识与专业实际联系太少,不知道怎样应用数学知识。因此,这就要求大力提高数学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促进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教学方法被认为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环节,课程学习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研究生数学教学中,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全程讲授,学生被动地听记,毫无思考余地,课堂讲授时间多,讨论交流少;重知识传授,忽视了研究生问题意识、批判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接受知识的系统性来讲,这种授课方式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研究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基本上处于盲目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没有时间、没有机会积极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并且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的惰性、依赖性、追随书本的习惯性思维难以改变。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来讲,这种授课方式存在极大的弊端。

针对工科院校研究生公共基础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我院从1995年以来,对研究生的数学基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尝试。如通过调查问卷,了解研究生的需求,增加了研究生需要而又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如《数据融合》、《小波分析》;对管理学的研究生减少了重理论的课程,增加了《系统建模方法与数学模型》课程;增加了前沿性的讲座式课程,如《复杂网络》等。又如,针对部分研究生课程,提出了一种“研讨式”的教学模式,基于研讨题目实践背景和应用背景,提出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课堂答辩及讲评,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炼、升华,从而得到更广泛、更深入、更高层次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讨论的方向,达到不但要学好数学,更要学会用好数学的目的。另外,通过指导研究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和后续问题的研讨,增强了研究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不同领域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其综合素质,为后续科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使研究生数学建模活动成为研究生的一项重要的科研实践。

二构建合理的基础数学课程体系,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

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学课程体系,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创新性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形成必须以创新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为基础,这种知识结构的形成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是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关键。

1.优化基础课程设置,拓宽基础理论

数学基础理论课的设置应多强调其应用前景,实现理论的拓宽和加深,加强对研究生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增设反映当代学科前沿、富有创造性、适应学科交叉的高水平课程。在构建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时,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力求使数学各门课程在加深和拓宽研究生基础理论、学科知识面和相关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既有所分工、又相互补充,如增设场论、积分变换等工科常用的数学工具;优化课程设置,合并同一学科相近的课程,优化教学计划,拓宽学生知识面,如将数值分析与数学建模中部分重叠内容进行整合;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开设跨学科、实践性强的课程。

2.加大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

为了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解决知识结构的个性问题、适应各种生源和专业研究方向的需要,应加大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给研究生以更大的选择余地,鼓励研究生多选课但不一定都要考试。事实上,许多课程都是互为补充的,知识是相通的。研究生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培养个性发展,只有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其潜能和探索欲望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调动,才有可能在今后的科研活动中真正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应紧密结合专业课程、交叉学科和跨学科扩大选修课的比例,把学科的新成果、新发现及教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见解反映到课程中来。选修课应结合研究方向设置,内容要涉及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重视新概念、新思维、新动态。

3.加强数学建模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培养

当今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新产生的知识和科技成果总量呈几何级数上升。在这个变化趋势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学科数学化。数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高水平科技人员的数学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学建模是各学科之间的交汇点,各学科要促进自身的发展,要解决本学科大量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本学科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都不开数学模型,即使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尽管不同学科对数学建模的需求迫切程度有差异,但数学建模在各学科的需求都是巨大的,数学建模素质是各学科对人才的共同要求。通过不同途径获取数学建模技术成了广大研究生提高其数学能力和创新思维最有效的手段。另外,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也与研究生的数学建模技术有很大的联系。在如今科学需要量化和向各学科交叉发展的阶段,数学已经不仅是一个工具,而且还是一门技术,掌握好这把钥匙,可以开启其他领域的智慧之门。在一定程度上研究生数学建模的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其学位论文的“瓶颈”。

三改进数学课程教学模式

1.推行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模式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创新能力培养,要求课程教学要从传统的获取知识转变到培养能力,即加强对研究生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以及提出、分析、解决、评价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讲解与研讨相结合、专题研讨、学生主讲、学生查阅资料,完成小论文等,这样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的过程,使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在相互启发中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和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倡导研讨式、参与式教学,由教师先给出讨论题目,研究生在课前查阅资料,在课堂上由研究生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进行讨论、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该教学方式下,每个人的信息得到了充分的互补,知识面得到了充分的拓宽,研究生在大量了解最新前沿知识的同时,大大锻炼了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的选取因人而易,因课程而易,灵活多样。

2.增加专题讲座类课程,拓宽研究生视野

对部分新兴出现的交叉学科,也可采用专题讲座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专题讲座类课程是由本学科教师及邀请的本领域知名专家担任任课教师,以专题形式开展的教学。任课教师将自己、课题组或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内容作为一系列问题提出,将前沿知识和最新的研究课题作为研究生课程的主要内容,使研究生通过专题讲座课程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激发研究兴趣,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如复杂网络等课程。

3.改进课程考核方式,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考核

研究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掌握数学的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应具备独立探求知识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生数学课程学习的考核重点应是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决定了研究生课程学习考查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例如,可以通过闭卷或开卷考试,强化研究生系统、扎实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也可以是针对若干讨论题,由研究生自主选择后,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写出课程论文,并在课堂上作读书报告,教师点评,使学生充分了解了学科前沿,同时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科研总结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明柱、周国标.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体系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5)

[2]赵刚、阎大桂、刘志毅等.关于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2):44~47

[3]冯良贵、杨文强.关于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与改革的若干探索[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1):72~74

教学研究与改革篇6

我校生物化学实验室具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曾被评为校先进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在实验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并进行了一些教学研究和探讨,发表了多篇有关实验教学研究的文章[2-6]。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强化实验教学手段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是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以往我系生物化学实验课是一名教师要带30几名学生做实验,很难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而有的学生敷衍了事,当实验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因此教学效果不佳。现在我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实验前学生必须预习本次实验内容,课堂上要求教师讲授尽量缩短时间,只强调实验成功的关键步骤,但在实验中要不停地巡视,指出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各种实验现象。这样既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接触,又使学生逐渐对生物化学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被动接受转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的提高,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学生普遍反映在实验过程中,既学会了生物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方法和技术,又改变了过去在实验中只知是什么不问为什么的思维方式,自己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实验中的每一步操作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现象等。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验中去,预测正确的实验结果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自觉改正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操作。更愿意向实验指导教师提出问题,交流自己在实验中的各种体会,并且能够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实验操作技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开设综合性实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综合性试验不同于单一性试验。它的实验内容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和联系性,使用的仪器设备比较多,实验技能要求很高而且全面;实验的探索性、创造性更强;完成实验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更长。但学生可以通过综合性实验得到更全面的操作技能训练。例如,可以根据教师科研课题的内容设计一套适合本科生生物化学实验基础训练的酶促动力学综合实验――某种酶的制备及动力学研究。这种实验涉及到酶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酶的分离纯化、酶活力、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度、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等内容。学生在此实验中可以学会使用低速/高速离心机、蛋白质核酸检测系统、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常用的实验仪器。教师在讲解实验相关的理论和操作方法的同时,将实验的设计思想教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勤动手、多动脑。由于实验内容带有科研性质,不能按照实验流程简单重复,学生要具体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决定下一阶段的实验条件,这就需要学生具有独立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这样一套酶学综合性实验,在理论上对酶学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实验操作上受到全面系统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初步课题设计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对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大有益处。

建立创新能力培养的综合考核体系

为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对实验课考核方式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往生物化学实验课成绩评定主要依据学生实验报告成绩和实验结束后的一次笔试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往往不重视实验过程,而只重视实验报告和书本,容易形成临时抱佛脚,照抄照搬书本或抄袭他人的实验报告,甚至编造实验数据等不良习惯,而不去独立分析和思考自己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实验考核应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第二阶段训练学生独立操作和研究能力;第三阶段放手让学生对实验进行设计、综合和探索训练。实验成绩的评定贯穿于实验的始终。各阶段成绩的比例:第一阶段占总成绩的10%;第二阶段占总成绩40%;第三阶段占总成绩40%;实验期末考试占总成绩10%。

第一阶段要把好关:重视第一阶段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并进行笔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不过关者不能进入第二阶段的训练。

第二阶段要做好平时成绩记录:给每位学生建立平时成绩档案,记录每次实验成绩为计算实验课评分提供依据。平时成绩分三部分:课前准备(包括预习报告、课堂提问、上课纪律等)、实验操作(包括操作、观察、记录、结果等)、实验报告(包括书写格式、书写情况、结论、分析讨论等)。

第三阶段要对实验成绩进行独立核算:为了引起学生对综合实验的足够重视,对综合实验单独核算成绩并加大创新分析实验总分的比例。设计新颖,有独创性和一定应用价值、技术含量高的实验即使前面第一、二阶段及考试成绩不良者,实验总分可以破格评定为优秀。

总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不是看他有多少知识,而是看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强弱。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实践证明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之一。

参考文献:

[1]胡晓倩,陈来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8):960-965.

[2]赵晓钒,弭晓菊.强化考试作用提高教学质量[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4(2):48-50.

[3]郭桂云,弭晓菊.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5(4):32-33.

[4]弭晓菊,郭桂云.实验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7(1):91-92.

教学研究与改革篇7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改革实践;成果

abstract:Fromreformresearchcontents,goal,problem3solvedtowaitofcoursedescribetheachievementthatthereformismade.

Keywords:appliedtalents;thereformispractised;achievement

中国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与其他传统专业相比设立较晚,属于发展中的学科。然而,“国以民为先,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质条件。饮食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食品工业是消费品工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整个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和吸纳城乡就业人数最多,与农业关联度最强的产业。中国食品工业已经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字增长,成为全国第二大行业。山西是传统能源重化工基地,正经历着从“黑色经济”为主向“绿色经济”为主转变的关键时期。在“绿色经济”中,“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无疑是其中关键一项,食品工业作为促进山西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支柱行业。但是由于食品类专业属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迫切需要大量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山西师范大学于1989年成立农副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2000年转为食品科学专业,属于学校“十一五”重点扶持学科,这在全省高校办学历史上仅次于山西农业大学。而且在学校办学历史中,本专业曾多次获奖。2004年,“高纤维食品的制作技术”、“汉硒营养挂面的制作”分获发明制作类三等奖、优秀奖;2005年,“高活力阿尔法-淀粉酶菌株的筛选研究”获山西省首届“新晋挑战杯”新东方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铜匠、山西师范大学第三届“挑战杯”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自然科学类一等奖;2006年,“挑战杯”作品“糯玉米发酵酸奶的研制”获校一等奖;“不同方法对苦荞类黄酮提纯得率的影响分析”于《食品科学》发表,并获校二等奖;“绿色食品增白剂在面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获校优秀奖。同年,中国蛋品科技大会论文集收录了“奶酪片的生产研究工艺”、“鸡蛋营养苦荞面条的研制”、“醪糟苦荞鸡蛋糕的研制”、“低脂全蛋使劲沙拉酱的研制”等6篇“挑战杯”论文。其中,“奶酪片的生产研究工艺”获优秀论文奖;“低脂全蛋使劲沙拉酱的研制”获优秀论文奖,并在《中国家禽》发表。17年来,经过专科、本科的多层次办学,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实验条件、生源数量,可以保障培养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自2007年起,根据21世纪高等教育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为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良好个人魅力的优秀毕业生,在实践教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1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构建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新形势下食品工业对人才的需求,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构建了一个互相衔接、互为补充、高起点、高要求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按不同年级分别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实基础准备阶段形成的各种计划、制度及措施。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综合大实习、第二课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1)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改革与创新。大一年级要重点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和专业认识问题。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以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为普及心理知识的主要渠道,以专职教师为专业形象的主要体现者,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专业咨询热线”,大一新生还可通过参加各种相关协会来解决自己心理健康问题,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

(2)设立第二课堂设立第二课堂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第二课堂和创新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结合自己兴趣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有意义的科研和实践活动。大二年级以“第二课堂”为主要活动平台,学院组织学生按兴趣参加相关专业协会,各开放实验室按规定向学生开放,重点满足学生进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杯、发明制作等动手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第二课堂和创新活动,学生可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中国食品工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食品工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实力和完善个人魅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大三年级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主线,师生双向选择,参加有关的科研活动,开展导师“寄读”活动,以校园网络媒体为中介,跨专业选修课程。

(4)综合大实习的改革与创新。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验课的基础上,由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人员作为综合大实习的指导老师,利用食品工艺室先进的成套设备进行典型食品的生产示范。实习项目包括面包、饼干、饮料、果酒等中高档产品的生产。通过典型食品生产示范,不但解决了专业课实验中由于设计不合理而出现的问题,而且使学生掌握了相关食品生产的实用技术。

(5)加强毕业实习管理,规范论文设计程序。大四年纪以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为重点,自选主题,完成现场实践性解决生产工艺问题的考核和相关专业选修课的成绩考核。通过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学生在生产劳动观念、人文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创业精神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锻炼和提高。

2强化应用能力培养,构建应用型能力考核体系

为了适应实践教学的改革,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建立了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具体考核包括对学生的考核、对指导教师的考核和对实验人员的考核。对学生的考核由指导教师来进行,具体考核内容为学习态度、基本技能、实践成果等,努力经过4个轮次本科大学生的培养,建立完整食品科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构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体系

根据学校已有的教师管理条例,补充完善“双师型”要求级待遇,完善教师岗位考评、任聘、考核制度,确立以实践性能力为基础的竞争体制。对指导教师的考核由学生和院教学督导组来进行,学生对指导教师的学识水平、责任心和改革创新能力等进行评价打分,督导组对指导教师的综合水平和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实验人员的考核由指导教师和实验中心主任来进行,指导教师对实验人员能否及时、全面的提供易损仪器、消耗材料和对仪器设备的保养好坏等进行评价,实验中心主任对实验人员的出勤、工作态度、协作精神等给予综合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影响其各个实践环节的成绩,进而影响其学期综合测评名次和奖学金的等次。对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的考核结果直接与岗位津贴和职称晋升相挂钩。实践证明,完善的考核制度有力的保证了实践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保障了实验教学质量。4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构建应用型教学管理体系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管理监控与评价体系。

5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构建应用型教学管理体系

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学院领导和老师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进行培养总结,修改培养计划及内容,落实培养方案,撰写论文、论著,申报成果。

教学研究与改革篇8

关键词:环境监测;网络辅助教学;实验教学

作者简介:蔡艳荣(1972-),女,辽宁建昌人,渤海大学化学化工与食品安全学院,教授。(辽宁锦州12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2009年a类教改项目“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7-0076-02

应用型人才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类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专门人才培养的主体,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高校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努力思索的课题。近些年来,针对“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如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各高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工作,包括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开设综合性实验,[1-3]对环境监测实验所用教材的建设,[4]将环境监测实验与校园所在地区实际环境监测项目相结合,[5-7]对环境监测实验的开放研究尝试,[8,9]将环境监测实验课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10]从理论和实验教学整体上进行改革,[11]与不同专业特色相结合进行创新改革等,[12-13]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渤海大学“环境监测”课程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在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具有一定的教学特色,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成为环境科技应用型人才。

一、“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开发,环境保护、环境工程类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如何通过“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索未知与创新精神,适应社会对创新应用人才培养的要求,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变得非常迫切。

渤海大学地处锦州市,锦州市及其周边辽西地区是石油化工、造纸、制药、有色金属等企业集中的地区,环境污染状况比较严重,环境监测和环境污染治理任务十分艰巨。渤海大学的“环境监测”课程是在参与地方环境监测工作中逐步发展和建立起来的。

二、“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近些年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在监测内容、监测范围、监测技术规范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随着监测技术的革新、自动快速监测仪器的推广使用,“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势必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才能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合格人才。

1.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环境监测教学中教材内容更新较慢。教师在教学中对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地更新和调整。

(1)引入最新国家标准。由于环境科学学科的特殊性,相关监测方案的设计和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在不断地更新。因此在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最新国家标准,按最新国家环境监测标准给学生讲授,使学生能尽快接受国家标准方法。

比如在讲授监测方案设计时,结合“HJ495-2009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根据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实际需求对采样点位的布设以及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等内容进行修改和增补。

在讲授废水中污染物的测定时,2011年新修订的“水质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原来标准中增加了方法检出限,增加了微波水解的前处理方法,增加了废物处理和注意事项条款。

(2)引入最新环保案例。现在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较高。在教学中结合最新的环保案例进行讲解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更容易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如结合核污染事件,讲解核衰变的基础知识,核污染监测的采样、测定等基础知识,让学生能了解使用仪器的测定原理和使用方法。结合血铅事件给学生讲解采样的注意事项、金属离子的检测方法等。结合尘矽病事件,给学生讲述粉尘的危害、可吸入颗粒物的监测原理和监测方法等。

(3)引入科技前沿知识。教学中及时把最新教改科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融会于教学内容中来,让学生及时了解这一领域的科技前沿知识,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如在测定化学需氧量CoD时,重点讲授重铬酸钾法测定的原理和计算公式。结合实验课内容和实验操作步骤,讲解在CoD测定方法中最新科研成果,针对消解方法进行的研究,利用微波消解减少消解时间,改进催化剂,利用硫酸锰替代硫酸银作催化剂等。

(4)引入现代化监测手段。在环境监测实验过程中既采用经典的国家标准方法监测,同时也采用现代化大型仪器进行监测,教会学生使用实验室新近购买的仪器。在进行废水化学需氧量测定实验时,既采用了重铬酸钾氧化法的经典国家标准分析测定方法,同时也利用实验室最新购置的CoD快速测定仪进行测定,让学生既学会了容量分析的方法,同时也学会了利用光度分析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方法。

2.突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1)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环境监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环境监测的实际问题说明环境监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应用。在实验教学中,注意运用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教学中采用最新的环境标准方法进行,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科学前沿内容,同时,将教师的最新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改进实验教学内容。

(2)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取开放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和教学实验室的开放两层含义。在教学内容上,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参与实验设计,使教师科研成果在教学内容中得到较好体现,使课程内容保持鲜活生命力。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实验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教学实验室的使用上,从时间和形式上开放,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做实验,实际操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3.突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1)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多样化教学渠道,使用多媒体教学,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大量共享资源,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使课堂信息量和教学效果双增。环境监测理论课教学全程使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把环境监测的监测过程、监测步骤以及化学反应原理等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同时,利用仿真课件讲授有关的实验仪器装置操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实施环境监测的实验现场,市售的最新型号仪器也以图片等方式“搬”进课堂,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采用网络辅助教学方法。通过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网络课程,包括教学大纲、练习题、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实验等多方面内容,学生课下可以借鉴网络课程预习和复习相关内容,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和教师交流相关的内容。

4.突出考核方式的独特性

考核方式的改革主要针对环境监测实验课进行。实验课的考试采取笔试和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实验课结束后,先进行笔试考试,然后进行现场操作考核。

三、环境监测教学改革的效果

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改革,推进了环境科技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大大增强,学会了活学活用,在实际环境项目的监测过程中能够熟练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刘艳,魏洽.环境工程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131-133.

[2]施鼎方,徐竟成,唐贤春.环境监测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287-289.

[3]蔡艳荣.设计性实验在环境监测实验课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

2007,(4):12-13.

[4]黄忠臣.环境监测实验教材建设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

29(2):126-128.

[5]刘敬勇,罗建中.新时期下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151-154.

[6]胡将军,刘慧龙,肖玫,等.联系校园实际改革环境监测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87-88,96.

[7]德吉,布多,旦增,等.大学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24-28.

[8]迟杰,鲁逸人,刘涉江,等.开放式环境监测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一体化模式[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1):1-2.

[9]蔡艳荣,曲蛟,丛俏,等.开放环境监测实验室 提高学生应用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6):158-160.

[10]张娴,郜洪文,施鼎方,等.依托科研项目,建设环境监测创新实验[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15-117.

[11]黄晓东.环境监测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高师理科学刊,2010,30(1):

112-114.

教学研究与改革篇9

关键词学科教育类课程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实践教学

2001年9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给小学语文课程开发、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等带来了一系列崭新的变化。而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师培养框架中无论是课程结构、教材体系、教育理念还是实践教育,变革步伐已经落后于小学语文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学科教育类课程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流课程,传授语文学科教育知识、培养语文学科教育技能是它的两大基本目标,这两大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常常被表述为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语文学科教育技能的培养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但实际的情况是“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这一地位被无形中当作为“重点”,需要在这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语文学科教育技能”往往成了陪衬。综上所述,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改革与结构重建,目前可以紧紧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课程结构(内部学科构成)改革、教材建设改革和实践教育改革。

一、课程结构改革

主要解决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结构领域扩充的问题,应本着各有侧重、区分能级、明确阵地的原则,构建语文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新格局,而《语文课程标准》在理念上将语文课程当作一个不断开发、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对教师的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教学方案的设计与整合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很高。适应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现有的以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和小学语文教学概论为主干课程的学科教育类课程必须提高研究与训练的规格层次,本着各有侧重、区分能级、明确阵地的原则,建设好着眼于宏观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小学语文课程论、教学设计和创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论和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语文课程资源和教育力量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学科体系。

二、教材建设改革

主要解决目前学科教育类课程教材存在的不足,适应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需要,编写贯彻《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理念的新教材当前。目前缺少一套适合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需要的教材;从与小学语文教育关系看,当前使用的教材无论在体系上还是内容上与小学语文教育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对小学语文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的反映缺乏一定的前瞻性;从《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的课程理念看,当前所使用的教材自身没有体现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三维统一,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也没有从这三个维度去解析。

因此,按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新解读小学语文教材,诠释小学语文教育的规律,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趋势,开发设计小学语文课程,尽快建设紧扣小学语文教育实际、紧跟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步伐的教材体系,已经是当务之急。针对我国目前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专业建设实际和各地初等教育存在的地域性差异,新教材的编写和体系建设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一是教材应该由对一般教育理论、教育规律和对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和教育规律具有深入研究和深厚修养的人员编写,理想的人员构成是高等学校研究初等教育专家和小学教育界的名师的组合。这样,既可以站在宏观的、理论的角度审视小学语文教育全貌,又可以站在微观的、实践的角度深入小学语文教育内部,编写出的教材则容易体现出一般学科教育理论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指导作用,又能够体现出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二是教材要有鲜明的开放性,兼顾小学语文教育的普遍性和地方性差异,将反映小学语文教育一般规律、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普遍现象作为必修课的主要内容,而将具体细部的问题诸如教学设计、活动创设等放在课外阵地或者教育实践阵地去完成,把广阔的课程开发空间留给不同地区、不同学校。

三是新教材要融会贯穿新课程标准精神,而不是对学生进行抽象的课程标准阐释与教育,通过足够量的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活动创设等具体方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的融会与体现。

三、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贯穿的语文课程理念,要求学科教育类课程要转变观念,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语文教育实践的能力水平,培养学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研究与改革篇10

关键词:电工技术及应用技术教学体系项目化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的改革

由于该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将大量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应放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上,经研究实践,得出以下为六个方面:一是,加强基本知识点的介绍,使基本概念、原理、定理、定律和解题方法的论述更加清晰合理;二是,内容组织和条理安排上要更加符合认知规律;三是,把握好该门课程各个部分的特点,例如电路基础的研究对象是由各电路实体抽象出来的电路模型,而不是具体的电路实体;四是,鉴于电工技术及应用技术的通用性,在突出重点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反映本学科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成果,并提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启发学生学习的极性与创造性,给学生讲解一些应用中的实例;五是,要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开阔视野和丰富想象方面给予启迪,以获得良好的教书育人的效果;六是,课后习题要少但精炼、典型。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学生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大部分是靠在课堂上获取或者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来获取的。为此,必须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改革,让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惟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适应科技快速发展的大学生,才能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中去[4-5]。一是,实物辅助教学。没有实物,实践性的感性认识很少,这种沉闷的传统教学,使学生收效甚微,如果各章节的讲授中适当结合实物介绍教学就事半功倍了。二是,项目化教学。课题组通过对校企合作单位,佛山英哲建材有限公司进行生产流程分析和相关岗位的知识、技能分析归纳,采用“模块化+任务驱动”模式组织基础教学内容,实现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适应的模块任务划分,实现与企业实际生产相对接。改革高职课堂传统教学模式,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通过“学习情境展示―提出任务目标―学生分组讨论与自主学习―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教授并演示―学生协同完成任务―依据综合评定标准学生自评―依据综合评定标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过程进行教学实施,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相对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广泛使用视频演示、模拟操作和生产现场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改革传统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和技能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和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依据企业生产作业标准、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依据上述任务驱动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评价等制定适应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电工技术及应用》核心课程标准。

三、项目教学实施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通过“学习情境展示―提出任务目标―学生分组讨论与自主学习―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教授并演示―学生协同完成任务―依据综合评定标准学生自评―依据综合评定标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过程进行教学实施,如下图1所示。

四、考核方式改革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和技能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和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任务驱动教学实施课程进行评价。同时,依据任务驱动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和评价等制定适应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电工技术及应用》核心课程标准,如下图2所示。

五、结束语

以上教学改革措施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主要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实践总结,具体的应用需要师生在教学实践中用心灵活把握。关于此课程的下一步教学研究方向是设计的科学实用高效化教学,如通过网络进行教学以及课程辅导等。总之,我校本着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特色,使电工技术及应用教学尽量跟得上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多给学生创造观察、实践、分析、猜想、归纳的机会。能为社会提供真正用得上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我们将在电工技术及应用教学改革的路上继续探索。

图1任务驱动教学实施

图2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