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十篇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十篇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1:02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篇1

【关键词】工厂供电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

各大高校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具有核心地位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工厂供电》。这门课程是让学生在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本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并且能够综合运用的占有一定主导地位的课程。为了能使学生将来能够迅速的对岗位工作进行适应,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我们有必要对工厂供电课程进行有益探究。

1.工厂供电课程改革前存在的问题及状况

1.1课程改革前的教学效果和方法

课程改革前教师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在教师进行授课和理论指导,带领学生到现场进行参观,然后对学生进行实训并且分段采用实训装置让学生对其原理进行实验验证。总体教学模式就是首先是老师进行示范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巡回辅导,按照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步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就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比较偏向理论研究,虽然知识面看似比较宽泛,但是课程讲授中学习氛围不浓厚且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差。

1.2过去的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的工厂供电课程教学中主要出现几种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是平时所讲的理论知识没有与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相对应。然后就是虽然在理论课程之后有时间训练的内容,但并没有对工作岗位实际的实际技能需求进行合理的安排。最后就是教学过程中对于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这一教学模式,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真正理解运用起到阻碍的作用。

2.工厂供电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方案探讨

运用项目化教学方式授课,是一项以创设实践情景,以工作任务来引导并且还能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有效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到达对学生潜质和成就动机进行激发,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进行强化及培养学生对学习兴趣等目的。

2.1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工厂供电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是:第一,在对该课程进行授课教学时,要时刻以学生在实践应用方面的学习为重点来对授课方法及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第二,在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制定时,要以立足社会,以满足社会对工厂供电这块理论需要为度,不要对最新的相关设备信息知识和科技知识进行盲目跟风,而避免导致学生一无所用,学而无用的局面出现。第三,要对工厂供电课程改革中新增的概念进行详细论述,并对相应增加的实践应用知识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第四,要对新增相关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进行重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去创新及更好的对原有知识进行理解。

2.2任务驱动及项目教学法的合理应用

任务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大体相同,它们都在一种项目里融和相关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对相关项目的设计、筹划、实施及检验并且做出最后评价的完成过程中,既可以对相关知识进行高效合理的学习和应用,而且使自己的小组合作能力及实践能力达到有效锻炼。具体的来说项目教学法首先要明确该项目的总体任务;然后对该任务制定相关计划并且实施计划;最后要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反思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查评估。

2.3模块教学及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应用

在对工厂供电课程进行分段式教学的授课模式中,模块教学和三段式教学方式都进行了完美体现。

具体来说,三段式教学它主要将学生从课程进程的开始到学生学习阶段的最后实践这个过程分为三个教学段进行授课。其中,第一部分,是对学生自学指导和预习指导法进行加强和完善,这个阶段里教师需要对学生实际的知识素养与相关教学内容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该课程教学要求和目的来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指导教学,让学生学会有计划的自主预习,可以使学生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还可以拓宽视野和扩大阅读量。第二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在这个部分要对学生具体情况和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第三部分需要在现场教学部分尽可能多的进行授课指导。在尽可能多的生活实践的基础上使学生强化对原有理论知识的理解力。

模块化教学模式按照教学系统、教学内容、师资模块及教学检验四个部分进行划分:第一部分是知识模块化,在工厂供电课程基础教学原则上开发模块化教程明确的将教材分为几个模块,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教材的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对变电的日常维护操作与运行能力进行牢固掌握。还可以恰当的运用投影仪和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来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对配电系统的维护、运行和操作重点进行了解和掌握。每个教学过程在注重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对本专业所涉及到其他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及新技术等的发展趋势进行关注。并且对于教师来说还要对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能力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社会,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第二部分是教学模块化,教学在这个部分的应用需要与知识模块化相呼应,每个部分的内容运用与之相适宜的教课方式进行授课。

2.4专题讨论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专题讨论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分组辩论及讨论的方式来开展,比较注重教师和学生还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还可以在相互沟通中逐渐对知识进行掌握了解。讨论式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主要话语权是在学生那里,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对学生自主思考及学习的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

3.结语

课程的项目化改革是高职及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每一门课程都会有相对应的方式和方法。工厂供电课程是所有的专业课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每个高校对于工厂供电课程自身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特质都需要和社会中相应企业对于供电系统的实践需求相结合,同时,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完善、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及对教学方法和方式的优化改良都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在工厂供电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后已经初见成效,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我们去研究和解决比如:对社会实践岗位不能够详细的进行了解,项目覆盖面不能进行全面的设置;在实践学习中相应数量和种类比较少,没

能达到实训中技术训练这块的要求等问题。项目改革后的新教法比较重视技能操作,将项目作为主要线索贯穿整个课程安排,以任务出发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进行推动,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科]

【参考文献】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项目教学教学改革

1前言——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基础课教学应根据专业的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大实训的比重。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知的主体,教学效果易受学生学习特点的影响。特别是针对高职高专学生这一群体,底子薄弱,掌握的知识不用就易忘记。应更注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知识与技能有机融会,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隐性知识显性化,尽量做到“够用、适度”,充分体现高职教特色。下表为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

通过对机械、汽车、航空等行业的调研发现,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很多的绘图设计类及加工软件,像aUtoCaD、pRo/e、UG、SoLiDwoRKS、maSteRCam等。尤其是maSteRCam,它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加工为一体,用它可以实现产品从设计、工艺规划到加工的全过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机械、汽车、航空等行业都迫切需要大量掌握该软件的技术人员,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我们学校以市场为导向,开设了《机械CaD/Cam》,系统学习以maSteRCam为主的机械CaD/Cam软件。它是我们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2比较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

既然这门课这么重要,如何让这门课成为一门“好课”。高职教育的“好课”,从当前职业教育理念来看,“好课”的衡量标准不应该是教师如何教得好,而是学生如何学的好。也就是如何让学生学好这门课?这里我以《机械CaD/Cam》这门课为例,对三维实体造型这部分知识,对比一下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过程,看哪一种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更有实效。

2.1学科式教学设计: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是先系统地讲解平面图形的绘图命令、编辑命令,再讲解实体的造型命令和编辑命令,然后用多个绘图和编辑命令完成零件的建模。最后让学生绘制一个类似的三维模型。结果是—学生很难顺利完成零件的建模。原因分析—没有项目作为支持,整个知识体系过于凌乱。学生没能掌握该部分知识。

2.2项目教学设计:把该部分知识以项目的形式体现出来,具体实施过程如下:①明确教学目标,给出项目:零件的三维建模(以企业的实际加工要求作为项目)。②针对项目,具体为任务,并选取典型案例轴承盖的三维建模,这个案例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也是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③教学模式上采用,“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模式。比如企业现在需要掌握三维实体造型的人员,那么我就把它作为这部分知识的教学目标。④和学生共同完成项目任务。这种教学方式,老师引导学生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好,学生学习兴趣高,真正让学生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在教学中,既要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的调整教学内容,又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人针对《机械CaD/Cam》的特点,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尝试与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展示

3结论

这种新型的项目教学,可归纳为四个字“境”“师”“品”“校”。

“境”——将课堂转移到一体化教室,边讲边练;

“师”——在实训过程中,任课教室和企业师傅的身份合二为一,做到真正的“师”,双师;

“品”——将企业的生成任务作为教学任务,让学生直接制作生产产品,做到真正的“品”,产品;

“校”——项目教学,与企业合作开发企业需要的产品,做到将工厂建在学校,实现“校中厂”;综合生产实习中,学生到企业进行相关项目的实习,教室跟踪指导,将学校建在工厂,实现厂中校。

参考文献:

[1]黄尧.学习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

[2]行水.“十一五”开局关键词[J].职业技术教育,2006(6).

[3]王和顺,汪勇,徐宏.三维建模技术与工程制图[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4(3):48-50.

[4]石丽敏.订单培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职教论坛,2005,20(5):20.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篇3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质量;课程改革

一直以来,C语言教学都是围绕语法知识这个主线展开,按照数据类型、运算符、变量操作的顺序来学习基本知识,按照数组、函数、结构体的顺序来学习程序结构。这种线性教学模式可以循序渐进地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但是很难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长期反复地学习基础知识和经典算法,虽然可以读懂和编写简单的程序,但很难形成对编程的兴趣,也没有自主思维和实践创新的意识。为了改进目前C语言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哈尔滨师范大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推广基于项目化教学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研究和实践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目标

实施C语言项目化教学要明确教学目标,关键问题是让教学从应用人手。教学要尽量面向技能训练和应用能力培养,首先确定教学的技能目标和应用目标,然后选择相关的知识点组成有阶梯难度和深度的项目教学内容,在项目中体现知识目标。这种从应用角度规划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避免了知识点过多、过难的问题。学生不再面对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抽象理论知识,而是要亲自动手练习、总结和掌握编程经验,锻炼解决问题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基于项目化教学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界定流程如图1所示。

1.1初级阶段

学习C语言的初级阶段应该是学习结构化程序设计思路和基本语句的使用,基本内容包括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顺序结构、循环结构、选择结构等。项目化教学应该把各种知识和操作的组合使用作为应用目标,把各种语句的理解和训练作为技能目标,在知识点方面则要加入更加复杂的数组、指针、文件等内容。这样就可以提前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知识结构中后期才能接触的知识,提高应用训练的强度和深度。初级阶段的知识点目标、技能目标和应用目标如表1所示。

1.2进阶阶段

进阶阶段应该是在掌握C语言基本概念和操作的基础上,学习软件开发模块化和信息传递、常用算法学习和改进、团队合作开发等应用技能。项目化教学中,把应用模块化编程和项目分工协作作为应用目标,把函数调用和参数传递、常用算法学习和改进作为技能目标,把程序调试、函数编写和函数库调用作为知识点目标。进阶阶段的知识点目标、技能目标和应用目标如表2所示。

1.3提高阶段

提高阶段主要是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设计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或结构实现的项目任务。把程序设计和算法改进作为应用目标,把编程技巧综合运用作为技能目标,把构造体、指针和文件操作等内存分配相关知识作为知讽点目标。提高阶段的知识点目标、技能目标和应用目标如表3所示。

2实施方案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的方案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语言基础阶段,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的;一个是编程提高阶段,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基于项目化教学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如图2所示。

在语言基础阶段,教师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教学分为任务提出、知识分析、任务分解、任务完成和评价提升5个阶段。在教学初期,教师选择小型软件系统的一部分作为课堂任务,介绍任务相关的知识点和要求,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任务的解决方案和实现细节,再由学生根据书本内容和教师讲解内容完成该任务,最后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和总结。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来修改程序,达到加深认识、提高技能的目的。

在编程提高阶段,教师要设计项目教学内容,让学生组成团队选择或自选题目,完成一个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软件系统。项目教学分为项目提出、知识分析、项目递进、项目实施和验收总结5个阶段。教师在这个阶段只是辅助和引导的角色,在初期提出项目要求和备选项目之后,教师就不再参与项目的分析、实施和完成工作。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技能积累和知识储备自行选择、设计和完成项目。项目首先是一个功能简单的软件系统,学生在完成基本功能之后,要通过讨论和分析提出项目递进和拓展的内容。这里的递进可以是功能上的也可以是性能方面的,最终完成的系统要具备一定的功能特点。项目完成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评审,小组之间互相验收,最后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展示和经验共享工作。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两个阶段都是把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面对抽象、无趣的基础概念和复杂算法,而是自己动脑动手操作和学习,把书本知识融入任务和项目当中,这也是基于项目化教学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的创新之处。

3改革实践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就是“以练代学”,以学生作为课程主体,将技能掌握和应用作为主线。在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3个主要教学环节人手展开。

3.1教学内容改革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的依据是软件开发领域和实际工作范畴,选取的项目要贴近实际,具有典型性。教学内容要根据课程的进度而定,一般将整个教学内容分为4个模块,分别是理论基础操作模块、程序设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应用程序开发模块。每个模块都由一个或若干个课程任务组成,程序设计模块的课程任务和对应知识点如表4所示。

3.2教学方法改革

项目化教学模式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提出项目或任务之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在教学展开初期,学生应该思考如何设计功能,选择正确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讲解,这些讲解内容往往正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往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抽象的、难懂的,学生常对其有抵触情绪,而在项目化教学法中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提出的,学生对于解决问题是有兴趣和动力的,必然会投入更多的热情。另外,项目化教学采用项目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载体,其中蕴涵的模块化设计和团队合作的思想也是软件开发的精髓所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积累了系统开发的经验,这对其他的高级软件程序设计语言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基础铺垫。

项目化教学法的本身是基于建构理论的,倡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项目只是教学导向的形式,教学的核心内容应避免以往存在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基础知识、模仿经典算法和函数、没有自我思考和分析能力等误区,帮助学生在学会“C语言程序设计”之余还能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研究探索新问题和合作讨论的意识。项目化教学法不是固定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都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不能把一个经典算法讲烂,也不能凭空编造、脱离实际,要把生活中或工作中的问题拿出来作为项目让学生研究,只有熟悉的内容学生才会感兴趣。例如,同样是结构体知识,理发店排队问题就远比大数字倒序输出生动,学生的积极性决定了教学质量,这是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3.3考核方式改革

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核体系是过程式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其中过程式考核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在过程式考核中,学生出勤和课堂表现占20%,上机实践(包括程序设计和调试能力、代码规范程度、课程实验)和作业(包括实验报告、课后作业)占40%。期末考试的形式是笔试,考查基础知识和程序分析能力。“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考核体系如表5所示。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篇4

关键词:《管理学》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

一、《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管理学》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理论性很强,它沿用了过去纯理论性的教学体系和知识体系。高职学生在学习《管理学》课程后只能死记硬背书中的概念和大道理,根本不会把《管理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达不到提高学生管理素质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在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的形势下,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认为这门课程不但有实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而且有实行项目化课程教学的可能。因为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懂得把《管理学》知识应用到个人或企业管理实践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由于现代企业组织机构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型员工的增加和团队工作方式的广泛使用,不同管理者的职责是不同的,高层管理者的职责主要是经营,中层和低层管理者的职责主要是管理。对高职学生进行《管理学》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

这是一次教学改革和尝试,不一定成熟,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思路

管理是一个工作过程,管理者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就是《管理学》中介绍的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决策、协调和控制等,把这些管理职能分解到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教学,改变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注重学生管理技能的演练,强调互动与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的教学改革思路是:

第一步,把所教班级学生进行分组,一般以六人为一组形成一个团队,全班分成若干个组(团队)。要求每个组中不能全是男生也不能全是女生,同一个寝室的不能都在一个组里。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是不能选择同事或下属的,更不能选择上司,所以我们要求学生要学会和不同的人合作共事。

第二步,每组为自己的团队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口号,选择正副组长并轮流担任。

第三步,教师根据每章的课程内容不同分别下达不同的管理任务,学生按照任务要求进行团队内部分工和角色扮演来完成工作任务,填写工作任务管理活动分析报告交给教师,并各派一名代表上台汇报情况,师生一起比较评定各组成绩。依次类推。

第四步,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有关任务情况和平时表现综合评定学生的该门课程的成绩。

三、《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使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片面强调知识的深度、难度,应该既注重技能训练,又兼顾理论传授。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出发调整教学内容,才能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宗旨。传统的《管理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不适合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也不能满足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所以我在《管理学》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中,首先对原来《管理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体系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和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原来使用的《管理学》教材按照理论知识体系编写,一共有十一章,内容涵盖了管理活动和管理思想、管理者、管理学和管理职能等方面。对这些内容,教师教得头痛、学生学得枯燥无味。所以,我把《管理学》的教材内容按照工作任务引领的思路分成八个项目任务分解并实施教学。如组建管理团队,展示个人能力;分析个人能力,制定改进计划;了解组织结构,明确管理职责;收集相关信息,分析工作环境;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决策方案;有效激励下属,提高领导水平;实施协调管理,有效监督控制等。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符合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指导思想。

(二)以项目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管理学》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记”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强技能培养和实践训练。技能型人才的特点就是动手能力强,而动手能力要在实践中培养。因此,职业技能的实践训练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理论教学一定要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强化实践训练,强化技能培养;一定要改变重学术、重系统知识而轻技能、轻实际能力的传统教学的观念。不要总是想让学生多学点理论知识,而是要面向市场,联系实际,着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我在教学改革实践中,通过课堂讨论、案例讲解、角色扮演等形式,从竞选管理团队小组长开始,引导学生从目前做起,把自己作为管理者,思考如何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如何与老师沟通,如何进行周密的计划与决策,如何领导大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个项目教学任务等方式,最后以全班召开“我与管理学”专题研讨会为综合项目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大家分工合作,各显身手,使尽浑身解数,把一个学期所学的知识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有小品,有群口相声,有自拍的视频等。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实践,学生不但能明确地回答“我学到了什么?我现在能干什么?我的竞争力在哪里?”而且能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更加明确学习目的和将来的应用方向,对未来的前景充满信心。通过学期末的座谈调查,学生的反应非常热烈,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很新颖,很有吸引力,能培养自己的职业习惯,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对提高自身素质很有帮助。

(三)改变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

项目化教学改革,除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外,改革学生的考核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在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了检验教改效果,设置了不同于以前的考核方式。为此,我们加强了过程考核,考核方式由过去以期末笔试考核知识为主改变为以过程考核为主,强调技能操作,体现综合应用的能力。该课程的期末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具体的成绩分配如下:(1)平时成绩(20%):以小组为单位,考查课堂到课率、发言情况记录、团队合作讨论情况等。(2)单个项目任务完成情况(30%):以小组为单位,考查课后任务完成情况、提交作业质量、团队分工协作情况等。(3)综合项目(50%):以小组为单位,考核“我与管理学”专题研讨会的准备情况,包括现场讨论情况。

特别强调的是,综合项目“我与管理学”专题研讨会是检验《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综合应用基本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管理学》后的重中之重。为保证该项目的实施效果,我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引导学生掌握《管理学》所必须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在考核中以谁在讲、讲多少、讲什么、怎么讲四个方面考核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应用情况。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公开评分来确定考核成绩,考核效果令学生非常满意。实践表明,《管理学》实行了项目化教学之后,学生的平时作业上缴、单个项目任务的完成及相应的技能训练与以前相比,效果非常明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四、结语

通过一年来两个学期两个班级的教学实践,我在《管理学》课程项目化教学方面的积极探索,取得了以下效果:(1)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应知内容与应会内容、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在课程中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有效地解决了技能训练与理论知识脱节的问题;(2)技能训练与理论知识教学内容衔接有序,把应会内容与应知内容有机融入到每个项目化的教学活动中;(3)学生系统地接受了技能训练与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效地利用了学习时间;(4)加强了形成性考核,学生平时的到课率、作业的上交情况明显好于以往;(5)通过项目化教学活动的实施,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能力;职业教学能力和素质也得到了提高;(6)《管理学》课程综合项目的实施结果可以检验和表现,有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全班学生均可参与做评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参考文献:

[1]梅晓妍,王民权.高等职业教育形成性考核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1).

[2]伍建桥.高职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篇5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院校;英语教学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中职院校作为培养社会型人才的一个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其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实践和技能进行一定的培训,尤其是英语的教学,随着当前的社会发展,英语的教学可以说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对学生很难起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1当前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及项目教学模式

1.1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在中职院校中当学生学完学校中的课程之后马上就会面临社会就业问题,而对于初入社会的中职院校学生来说,如果在学校内没有接触到很好的实践性教学,那么在实际的社会工作过程中,就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而就目前我国对于中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教学手段和模式来看,从中职院校中走出来的学生所学习的英语大多数都是留存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往往学生对于一些理论性英语的学习是比较不错的,但是如果与实际的外国人进行一定的交流那么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存在较大问题的,往往就会由于临场反应不佳导致无法与外国人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这对于学生到社会中就业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这样的现象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师只关注学生理论性英语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对学生的口语和实际的交际能力往往不是很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当前我国的应试教育导致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作为讲课的中心,而学生则作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起到非常有效的教学效果,往往在英语课堂上学生也很少会用英语与教师进行一定的交流,教师对于一些发音并不是非常好的学生也常常不予以鼓励,久而久之这样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时间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不想在英语课堂上开口,对于语言类课程的学习如果不能开口表达并进行有效的练习,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口语水平就会随着退化,从而导致当前我们看到的一个现象,学生从学校中出来之中,往往掌握大量的英语词汇和英语语法甚至外国人都未必能掌握的一些生僻单词,但是一旦与外国人进行交流就漏洞百出,甚至听不懂外国人说的什么意思。在学校的学生进行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依然有一批学生对于英语有较好的天赋,往往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一点就透,而且也喜欢英语课程的学习,但是在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很少会接触到英语口语的学习,使得英语口语的练习时间非常少,甚至在中职院校内学习的英语课程中根本就缺乏一定的口语练习,这样这批学生虽然有英语天赋但是缺少一定的训练,到社会中一样也是会产生与外国人交流上的障碍问题。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的教学问题就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样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吸收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第二就是当前在英语教学的目标设定上不够严谨,往往中职院校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依然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一定的口语训练和实践时间,要知道对于语言类课程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学生的说来进行练习,只有理论和实践能够有效地结合才能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全面的提升。最后就是当前中职院校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往往并不是非常高,相比于高等学府来说这一批教师大多数都是二流教师,教师的教学能力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对学生进行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就会存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上的缺陷,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的学习造成较大的影响。英语课程的学习讲求的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果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那么学生的英语学习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

1.2项目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在教学方式上有了一定的创新,有的中职院校会采取项目教学的模式来对学生进行英语课程的教学。项目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所进行的教学内容来制定一个相应的项目,这个项目需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和教师围绕这一个项目来进行相关的学习,在这个项目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的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的特点,而且在这项目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亲近学生,摒弃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在项目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英语知识的不同见解都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了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兴趣。在项目的选择过程中,教师应当按照学生所进行学习的英语课程来制定而且不能超越英语大纲所要求的范围,这样通过项目教学模式对学生实现的实践性教学能够很好地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在英语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就能通过口语的练习来达到对英语的学习。通过项目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进行课程讲解而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有了一个很好的改变,这样学生在课堂中就是英语知识的学习的主体,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教师只是一个辅助角色,对于学生提升自主学习来说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最后项目教学模式还有发挥出学生的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在项目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一个班级中的不同学生进行一定的分组,而不同的小组所分配的任务大多都是不同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避免了抄袭问题的出现,每个不同的小组中的成员需要担任不同的角色而且需要承担不同的任务,这样在实际的英语课程的讲解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非常有效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在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希望能够为小组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这样学生在小组中就会逐渐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英语知识,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实现对英语口语的训练过程。

1.3项目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在目前的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在当前的大多数的中职院校所采取的创新性的英语教学模式就是项目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将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和一个具体的项目结合起来,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努力来完成项目从而达到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项目教学模式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且由于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看法,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英语发音,也就不需要担心自身的英语发音难听,对于一些发音不好的同学来说,也提供了非常多的学习机会和锻炼的时间。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中很少有口语训练的时间的问题,使得传统的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就项目教学模式来看,其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教师在课堂中的位置有所改变,教师在传统课堂中的位置往往都是中心,而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获取者,而项目教学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处于主动的地位,多与教师进行交流,达到对英语知识的练习。

2项目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前面我们当前在中职院校中,项目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和相关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目前的中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模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一下项目教学模式在中职院校英语课程学习中的具体应用。

2.1根据学生来选择不同的题目

在当前的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项目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以及对英语知识的不同需求设定不同的项目目标,对于项目的主题选择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效果来进行统筹规划,保证项目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有效的帮助。对一些与英语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讲解过程中,项目的主题需要尽可能地包含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与专业就业方面的有关内容,这样学生在进行社会上就业问题时就能从容的面对与自身专业有关的知识和内容。具体的实施情况应当按照学生的不同专业来进行,大多数情况都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的目标进行项目大方向的选择,学生再根据自身的不同专业的不同情况来设定专业化方向的项目选择,这样学生既可以锻炼自身的英语口语的学习而且还能有效的学习到有关专业知识的课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项目教学模式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到自身专业的有关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尽早发现自己是否符合相关专业的未来就业,为学生的未来方向提供了一定的选择余地,对于学生未来的实际就业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2.2以小组模式来进行信息的获取

在进行项目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中,关键就是需要学生与教师能够进行有效的互动,学生和教师共同制度项目的具体方向,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来共同完成项目的问题。而在具体的解决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班级中分为不同的几个小组,使得学生对于项目的学习能够更加广泛,通过小组模式来进行项目的分解工作,不同的小组最终所获取的项目课程都是不同的,而所有的小组将不同的信息数据进行整合最终就会形成真个项目,这样不同的小组在进行信息数据的收集过程中就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习到有关的英语知识,并且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能够进行交流从而锻炼口语。而且在小组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小组之间的讨论时间,往往当前大多数的中职院校中的教师在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担心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好好讨论而去闲聊,会大大缩短讨论的时间,这种做法实际上治标不治本,那些只知道闲聊的同学即使留给他们的时间再少他们也会去闲聊而不会进行实质性的讨论,而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使得那些原本进行英语讨论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本该进行有效的讨论过程,经过这么一折腾,讨论时间有所降低,根本不能通过短时间的讨论的出问题的答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也产生负面的影响。教师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应当建立一个英语课程的浓厚氛围,当周围的所有同学都在进行英语课程的讨论时,那些闲聊的同学往往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的影响从而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小组的讨论时间使得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了。

3项目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难点

在当前的项目教学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依然存在一定的难题。首先,在进行项目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存在一部分依然注重自身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而且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部分教师在项目教学模式中过分的重视项目的结果,对于项目的完成情况不予以重视,反倒对于项目的结果过度的重视,而部分学生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往往采取一些抄袭和作弊的方式来进行项目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自身英语知识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提升。其次教师在项目主题的选择上,一部分教师选择的主题与学生的专业内容和知识相关性不大,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并不是非常大,同时也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不到有效的效果。教师在进行项目教学模式中缺乏对学生的监督作用,缺乏一定的引导,教学质量有待提升。其次在中职院校中缺乏一定的教学环境,往往大多数的中职院校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英语的相关资料较为缺乏,而教师获取资料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网络资料来进行获取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资料的重复性,对于学生的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这些网络上的资料教师往往自身也不清楚该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盲目地使用这些网络资料来进行项目教学对于学生往往会产生一定的错误引导,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就业问题产生影响。

4结语

综合上文来说,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的中职院校中英语课程的教学项目教学模式的应用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而有关院校对此应当予以重视,将项目教学模式在院校之中进行普及,通过项目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实践性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上能有一个良好的英语基础,而且也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篇6

关键词:项目驱动;高职;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8-0077-03

1引言

Linux操作系统是目前唯一可自由获得的操作系统,可为pC提供多用户、多进程及多线程管理,实时性好,功能强大而稳定。随着Linux技术的成熟和国家支持力度的加大,Linux普及应用出现了高速增长,特别在行业客户群中尤为明显,这使得Linux人才更显匮乏。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是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连续几年扩招,在教学规模上有了迅速发展,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在实践环节上的不足与今天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远远不相适应,专业教育与应用需求严重脱节。事实上,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就业市场不需要计算机人才,其根源还是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区别对待的,后者通常用来“辅助”前者(例如实训教材历来被认为是辅助教材),学生通过实验教学环节来“验证”理论教学的内容。但是,在高职教育环境里,课堂教学的效果普遍出现滑坡,导致淡化了“验证性”实验的基础,因而严重地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传统的“Linux操作系统”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往往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先介绍单纯的理论知识,再讲解具体的使用。这种以知识点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教师的着眼点是把知识介绍给学生,而不是把知识的应用方法教给学生。过多的理论介绍,既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又不能突出教学重点,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项目驱动法在“Linux操作系统”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老师与学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工作过程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3.1项目驱动教学法

项目驱动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在运用项目驱动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具体来讲,要遵守下面的四项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根据自身行为的信息来实现自我反馈;同时不能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负责整个教学的设计和组织,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

2)项目选取是关键。选取项目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以现实的对象为材料,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3)创设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环境。教师需要让学生有多种的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应用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

4)要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3.2优化教学内容

“Linux操作系统”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Linux操作环境进行系统管理和网络管理的能力,能够使用Linux常用命令,能够管理用户和系统,掌握网络配置和常见网络服务器的架设,为网络专业的学生组网管网打好基础。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根据本课程“能够独立完成一个Linux局域网架设并进行管理”的教学目标,围绕Linux局域网架设与管理项目,细化总目标和学习模块,分割“小项目”,通过小“项目”的实践操作,引入理论知识,循序渐进的完成学习目标,逐步建构起组网管网的职业能力。

为此,我们制定该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如下:

1)课程标准:根据职业任务的取向,项目引导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定制Linux的系统管理和网络服务。

2)知识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使用项目引导法教学,使学生获取Linux原理及概念知识,掌握Linux的使用、系统管理和网络架设。

3)能力目标:能独立进行Linux环境下的组网、管网。

4)工作任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的Linux局域网的架设与管理。

5)实践知识:使用命令和配置文件进行Linux组网管网。

6)理论知识: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和Linux的理论。

7)扩展知识: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网管网定位。

8)学时:总学时为96学时,理论48学时,实践及扩展48学时。

9)课程设计:在规定的时间内与同学协作,完成Linux局域网的架设与管理。

3.3课程项目的设置

在项目驱动教学法中,项目的选取起着关键作用。选取的项目一定要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要能覆盖课程知识。我们根据高职网络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和培养目标,结合项目驱动教学法的项目任务设置原则,设置“Linux操作系统”的项目任务如下。

为某一企业建立和管理Linux局域网(图1),主要要求有:

1)在局域网中实现DHCp功能,要求ip绑定一台客户机,供企业的总经理使用;

2)在局域网中实现DnS功能,要求分别能解析以下域名:财务部、销售部、经理部、办公室;

3)为企业内部建立weB站点(一台机器5站点),要求能通过浏览器访问各站点的网站程序;

4)为企业内部建立maiL服务器(一台机器4服务),要求能通过FoXmaiL收发各服务器的邮件;

5)为企业建立Ftp服务器,为每个部门创建两个用户,分别属于各部门组,这些用户不允许登录Linux系统,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

6)安装架设SamBa服务器,实现Linux和windows资源共享;

7)安装架设mYSQL数据库服务器;

8)系统任务定制,日常系统维护;

9)使用shell;

10)服务器出租空间业务。

3.4项目驱动法的实施

在开学初就向学生灌输项目的思路,告诉学生要完成的项目并演示已完成的项目。根据本课程教学目标,围绕Linux局域网架设项目,通过实践操作引入理论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循序渐进的完成学习目标。在具体实施时根据不同内容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完成课堂教学,涉及的教学方法有:

情境教学

案例法

讨论训练

归纳法

问题教学法

在项目法教学的过程中引入过程性测试,考核侧重对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加大实验成绩的比例,以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在授课方式上选择在命令行方式下向学生介绍Linux的操作命令,该方式发挥了Linux的特长,通过Shell脚本和CRon服务,可以实现多项服务管理和维护的自动化。而且只有在命令行方式下才能真正体现Linux对硬件要求低,运行稳定可靠的特点。所以整个项目的实施都是基于命令模式下进行的,实现对学生“授之以渔”。

4结束语

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使“Linux操作系统”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实现了以项目覆盖知识面、以项目体系构成教学布局的教学新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问题引导、项目驱动、学生为主”的原则,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时,有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具体、有型的项目作为知识的联想和应用载体,避免了停留在抽象枯燥的理论层面。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而且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沟通。

参考文献

[1]冯昊.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周苏,王文.信息资源管理教学改革与实验创新[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6,(5).23-25.

[3]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以实践为向导的教学方法[m].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篇7

包装印刷课程的开设以理工科包装设计相关专业为主。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国包装印刷课程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教学中忽视印刷的工艺性特征,学生的积极性很难提高。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实践课程授课时间明显少于理论授课时间。并且专业设置缺乏系统性和应用性,限制了学生的知识内化过程,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项目化教学的改革思路

基于包装印刷专业的教学现状,项目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和发展性特征使其适用于高校的包装印刷课程教学。引入项目化教学具有必要性,其具体改革思路应从理论改革、实践改革以及教学考核改革三个方面入手。

1.改革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包装印刷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应在尊重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引入项目化思想,以对现有的教学提供一种灵活的和必要的支撑。根据目前高校教学特点,我们将包装印刷理论课程分为三个方面。即印刷基础知识与理论、包装印刷技术基础以及包装印刷综合应用。三个方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并且呈递进式的发展关系。此阶段应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的基础知识牢固。但依然要采用必要的项目教学法,尤其是在综合应用环节,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才能实现三个层面的相互组合。

2.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包装印刷专业的核心,通过实践教学将学生的基础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其职业化水平。这环节中,教学改革要从师生之间关系的转变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此阶段,项目教学可与普通教学方法并行存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安排实验教学并获得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为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在实验环节中尽量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或者项目的某方面。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还需要将项目教学内容有机的串联在起。导入项目教学方法的实验流程主要是从印刷要素的设计出发的,其中主要是指纸张、油墨的检测、照排版面的知识以及相关实验;图文信息处理及组版,包含版面、照排和出片的知识和相关实验。在出片环节,主要的工艺流程为胶片照排以及质量控制,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印刷工艺和印刷方式。使印刷包装专业教学形成一种有机的整体,发挥教学实践的积极意义。

3.改革成绩考核机制

在传统的包装印刷教学中,由于缺乏正确的绩效考核制度,不能对学生正确的评价,使人才的输送受阻。因此教学改革思路应从学生的评价人手,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笔试表现、实践环节的参与度以及实验完成效果,尤其是对其所表现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行评价。总之,考核过程要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考核,提高学生的专业性,也确保评价的合理性。

项目教学法的实践

1.实施方案

可将项目化教学法作为高校包装印刷课程的一个环节,使其与包装工艺保持一致。从产品选材、包装装潢、结构到包装实现的综合角度来实施包装印刷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以此为基础的项目教学法实施包括设计与项目教学具体方法的引入;将课程基础理论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对相关知识进行项目设定;在实践教学环节将项目具体化,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或独立完成项目内容,掌握教学技巧,并了解教学中的问题;最后对项目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实施方法

项目的实施需要多种方法的支撑,如项目题目、项目设置技术要素以及项目目标完成以及项目的考核方法。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并下发每个小组的项目任务。在任务内容的选择上,最好是对知识点相似而完成的过程稍具差别。安排小组组长负责任务的组织以及成绩汇报,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组问讨论。教师在这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指导并合理控制项目完成进度。

3.实施实例

包装印刷课程教学中,凸、凹、平、孔类型印刷方式的制版工艺和具体应用是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一教学内容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够使教学更加清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具体过程为设计一个“制版工艺流程和应用研究”的项目。其研究要求包括制版的设备型号选择、制作原理、流程及工艺、制版质量控制、成本核算等。并将研究成果以ppt论文的方式展示出来,要求学生对ppt课程进行预习,并以凸、凹、平、孔四种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分配小组以及小组成员的任务。合理设计时间节点,注意学生完成任务的节奏和效果。研究结果汇报采取集中汇报的方式,教师要做好相关的答疑工作,内容的选择要与企业之间保持一致。可以安排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加深对制版的了解,实验过程结束后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并且要加强认知。根据不同小组的汇报,也可以掌握学生之间的知识差别,从而合理的安排下一阶段教学任务。

总结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篇8

关键词:项目教学;液压与气动;课程改革;实践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10-02

引言: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许多教育学者对于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徐晓歌等人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教学机制的创新进行了研究[1]。刘华提出了以学生探索、解决“真实问题”的“类实践”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2]。胡文龙对于工科多层级探究式教学进行了研究[3]。本文基于项目教学理念的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是围绕多个能涵盖知识点的实践项目并结合传统教学方式而开展的全新教学模式,该模式综合了当前传统类型教育、任务驱动类教学[4]和案例型教学[5]的特点,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有机地融入到了所设计的实践项目中去,让学生以设计实践为导向,进行积极地、自主地完成课程知识的建构。也就是说所有课程大纲中学生需要学习、掌握和理解的知识都必须围绕实践项目这个核心展开,而且这些知识能够与项目很好地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一、总体设计思想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在机械制造、工程建筑、交通运输、军事器械、海洋工程、矿山冶金、食品加工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均十分广泛。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及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将课程教学内容与项目式教学相结合,通过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改进,增加项目的设计实践环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更好地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理解和应用。具体的改革首先应从教学大纲的修订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开始,以项目实践教学为导向,增加学生设计实践实验环节的学时。其次,转变思路,改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项目教学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加强师生教学互动交流。同时,将现有的实验课程进行全新的编排,并针对学生存在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的问题,安排相对应的操作性和综合性强的实验,尽量让所有的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并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最后,改革考核方式,列出考核细则。例如本课程(液压与气动)的考核可以由6部分组成,分别为平时出勤成绩,占6%;平时作业成绩,占12%;随堂测试2次占20%;实验成绩,占5%;项目成绩,占7%;卷面考试成绩,占50%。因此,最终本门课程的总成绩为上述6部分成绩之和。同时,部分知识点的讲解可以结合实际项目及实验进行边操作边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核心――“主动者”。

二、项目实践教学环节内容

该项目教学是把液压与气动知识与工程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大量查阅资料,总结工程实际中所遇到的液压与气动问题。运用到的知识点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的选取,各类液压阀在回路中的作用,液压辅助件的应用,液压基本回路的设计,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等。项目设计的过程包括:(1)设计任务;(2)设计思路;(3)液压回路图设计;(4)最终方案的确定;(5)元件的选取;(6)项目报告及答辩。

三、项目实施方案

1.总体实施步骤。首先,梳理课程体系,整理课程知识点,制定教学改革方案,修订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其次,根据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施;再次,进行实验教学环节改革,将实验与项目结合起来进行实验教学;然后,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考核;最后,汇报总结,提出意见及建议。

2.实践项目的实施。项目采用分组形式进行完成,每4个或5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对应一个项目题目,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负责任务分配,分工要明确。这个过程中,老师能够实时地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并纠正错误,对知识进行细化的讲解,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每个项目都需要小组内成员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在小组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上,做好组织、分工、配合等各方面的工作,培养了学生在团体中找准定位、发挥特长、与人协作等能力,为以后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打好基础。同时,这些活动也增加了学生之间互相了解互相交往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实践项目的进程安排。实践项目的题目下发后,同组的负责人根据项目的安排及各位同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任务分配,依据课程的进度,积极开展资料搜集、查阅、整理及方案的设计等工作,并按时进行答辩验收,上交项目报告,其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自课程开始,一直到课程结束,学生利用课外14学时完成该项目。

4.实践项目的成绩评定及评分标准。课程进行期间,严格考勤。本门课程课堂上共讲14次,要求每个学生每次上课提前5~10分钟到教室,在主讲老师所提供的签到表上由签到(不得代签,如果通过对比每次签到的笔体发现有代签的,当事人平时出席成绩均计零分)。无故缺席4次或迟到6次,平时出勤成绩为零。平时出席成绩占6%,出席成绩为零的学生不能参加结课考试。按时交作业,同时杜绝抄袭,如有雷同,无论抄袭者还是被抄袭者,其成绩一律为零,平时成绩占12%。

在课程进行期间,会进行两次随堂测试,占总成绩的20%。本门课程还有4个学时的实验项目教学,占总成绩的5%。实验课程的要求与理论课程一样首先每位同学每次实验必须提前5~10分钟到指定的实验室签到;其次,在教师及实验师的安排下认真完成每个实验,同时在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按时统一提交,杜绝抄袭;最后,按照学校的安排采取笔试的方法进行结课考试,卷面总分100分,卷面成绩的50%为结课考试的成绩。

课程中所进行的实践项目成绩占总成绩的7%,其主要包括三部分:本组学生自评(3分),指导教师评分(2分),答辩成绩(2分),三部分之和为项目总成绩。其中,各组学生自评部分,由该组学生之间相互打分,最后由小组负责人签字后上交给任课教师,每组学生互评的平均分不超过2.5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分差不小于0.5分。打分过程中要以小组成员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贡献大小为依据。指导教师部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平时表现、讨论的积极性、承担的任务、项目完成情况、报告书完成情况及ppt演示文稿完成质量等给学生打分。答辩部分,由现场评委打分,包括项目的完成质量,讲解清晰度,汇报时间,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5.实践项目报告要求。项目说明书应该叙述完整,文理通顺,字迹工整,公式、图表规范,总字数要求1500字以上。各组的项目报告应独立完成,不允许出现严重雷同的情况,若出现将会严重影响成绩,而且项目报告中应明确说明小组成员中每个人负责的内容,以及在整个完成项目中的贡献和工作比例等。同时,所完成项目中研究内容的完成度会影响到每组成员的最终成绩,因此鼓励各个小组进行讨论选取比较感兴趣的方向进行设计和深入研究。同样严禁从网络或通过其他途径进行剽窃抄袭,如有发现,选择该项目的小组所有成员的实践项目成绩以零分计。

四、总结

在理解并掌握液压与气动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项目汇报的形式,使学生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在实际中的运用,提高查阅资料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以实际项目和实验项目等带动教与学,并从中组织协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克服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使知识从原理性向应用性、综合性转变,这样的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沟通和协调的能力,达到国家对工程应用人才需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晓歌,张晋恺,张徽.高校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2013,(29):196-197.

[2]刘华.课堂教学的新范式:以整合性“类实践”学习活动为中心――来自美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课堂教学研究,2014,(8):6-12.

[3]胡文华.基于CDio的工科探究式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63-168.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篇9

众所周知,“软件研发及外包”是《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4〕67号】的重大改革项目,致力于面向it企业,面向全球和面向未来,培育造就一大批具有高级创新创业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服务工程技术人才,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1-2]。将学校教育和社会行业、高校和企业进行密切合作,以高校教学为主线,实际工程为背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使教学融合项目实训,让该过程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常态,这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挑战。

2背景分析

在“软件研发及外包”改革项目的大背景下,高校中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相关专业的服务外包方向教学更加体现了与企业项目实训融合的重要性。以服务外包为主线的计划力推符合就业能力培养的学习方法,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该突出“实践”特色,而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相关专业的特色就在于跟踪和掌握国际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注重实际软件开发能力的养成,同时强调创新创业技能的提高[3-6]。

Java课程是软件开发领域非常注重实践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培养方案中上承基础教学,下接专业核心技能,做好Java课程教学改革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提高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重要一环,也为整个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长期以来,各个学校相关院系都在努力探索和实践关于“Java课程教学”的改革[7-8]。

(1)教学改革只注重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改革非常重要,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接触软件开发之前个体差异比较大,教师平时考虑最多的是大部分中间层次的学生,不可避免的会忽略部分学生的感受,而造成课堂教学过程比较难堪。针对这种情况,许多教学改革新特征比如翻转课堂、在线教学和混合教学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这些只是单纯地去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9]。对于动手能力要求更高的Java课程来说,仅有完善的课堂教学改革是远远不够的。

(2)教学改革不注重创新

Java课程是伴随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网络程序设计是Java课程进行改革的落脚点。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网络资源的能力逐步增强,了解Java与网络技术开发的关系意识也在增强。计算机与软件开发的新知识、新框架日新月异,如果教师仍然固守眼下传统软件的开发模式,势必会带领学生走向狭窄的开发领域。目前许多学校提出了相应的课程设计或项目实训以弥补这种缺陷,但这些与企业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不了解企业中软件开发所需要的实际情况,不了解软件开发的创新点在哪里,容易形成闭门造车[10]。

(3)教学改革内化效果差

教学效果的好坏通常是由内化指标来体现,如何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成为提高内化指标的重要过程。传统的考核方式改革大多在考核大纲知识点方面进行,教师在线上或线下强调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多次的编程练习以强化知识。如果有的学生根本没注意教师预先在课堂的提醒或没有配合教师进行练习,这些学生的问题就会不断遗留,形成常见的恶性循环。无论采用何种考核方式,他们都不??提高内化指标,更谈不上如何去迎合当前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了。Java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也充分说明考核过程不能迎合一般课程的评价形式,改善考核内化效果是必由之路。

3教学过程设计

当前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学生进行就业实践的机会明显偏少,并且对企业项目开发的过程缺乏了解。课堂教学加企业项目实训能够实现灌输教育向自主教育和能力教育的转变,让课堂教学在企业项目实训中实现成果再现,使得学校投入与企业产出达到有机平衡。

3.1学校教学大纲的设计

如何开展课程的有效教学,实现怎样的教学目标,实践与理论如何有机结合,最后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等等一系列教学改革都是围绕教学大纲进行的,因此学校教学大纲的设计至关重要。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学科)“Java程序设计”的教改实践及指导精神,本文在教改过程中进行多次更新教学理念,设计了有针对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与企业项目实训能力的教学大纲。

(1)除了必要的Java课程中程序设计知识学习,还要求必须遵循软件工程设计环节的系列过程,让学生了解Java软件开发的工作流程,掌握设计环节的规范性,并给出相应的软件规格说明书。

(2)按照不同企业的实际要求,规定使用相应企业的Java集成开发工具,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要完成Java程序设计,就必须掌握工具类和界面控件设计的技能,必须学会查阅api和阅读源程序,提高参考文献和编程能力。

(3)在验收软件产品时明确考核标准,注明详细的量化考核细则,贴近企业考核形式,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清楚将来软件开发要完成的步骤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学有所依。

3.2企业项目实训的设计

为了贴合学校“Java程序设计”教学大纲,便于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企业项目实训的设计环节不可缺少,标准设计不可大意,流程学习不可中断,因此设计企业项目实训时,要大量走访相关企业开发实际场景,了解Java软件开发的最新的动态,实时更新实训项目,并且掌握企业的文化精神。

(1)为了符合软件开发流程,实训项目纲要设计要清晰,提供意义明确的设计指导手册,要求学生掌握编程思想,理解编程思路,创造程序设计,提高项目设计的创新能力。

(2)应对市场开发的变动,企业设计理念会不断改变,相应项目实训设计选题的迭代更新就显得很重要。进行必要且有价值的项目更新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前Java技术的发展,从而懂得基础教育夯实的必要性。

(3)掌握企业优秀文化精神是企业项目实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校期间培养学生团队协助精神,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和谐交流,提高创新和竞争意识。在开发项目时,要求学生确定队长、划分工作模块、协调设计思路,绘制工作安排流程图。

3.3课堂教学与项目实践的融合

在Java课程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果和进行课程考核的主阵地,项目实训是学生体会软件设计思想和方法的保障源。将这两个环节有机结合,可以实现真正意义的学练贯通。

(1)课堂讲解知识点,项目案例展示。

(2)课堂展示任务要点,项目案例任务描述。

(3)课堂任务分析,项目案例完成任务流程。

(4)课堂任务效果总结,项目案例实现。

4教学过程实现

有了详细的教学过程设计方案,重构现有的教学过程就显得至关重要。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项目实训的融合过程,相当于建设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学校课程和企业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而遵循学校和企业之间相互协作的原则,保证学生既掌握了课堂知识又体会了企业文化精神。

4.1教学手段实现

针对本文的课堂教学融合企业项目实训,在改革Java?n程教学手段方面,除了传统的课堂多媒体教学实现Java课程学习,将企业项目实训面对面交流的优势应用到课堂上,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充分吸收当前较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手段,进行翻转教学和在线互动相结合,线上互动和线下交流进行补充。例如,将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在网络上以视频的形式播出,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以真实软件代码进行验证,体现出混合教学的优势特点。

(2)积极与企业工程师、人力资源总监进行沟通,利用他们的空闲时间打通学生交流通道,甚至将企业人士的讲座直接搬到课堂上。例如,当了解到某一阶段Java技术的新应用即将推向市场时,将该Java技术应用的软件工程师邀请到课堂,与学生进行技术交流,既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又提高了学生学习Java编程的积极性。

(3)改革现有的Java课程授课环节,将教材知识点进行项目渗透,每学完一个知识点,进行一次小模块项目设计,前一知识点与后一知识点不断线,项目小模块之间不耦合。例如,当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时,项目小模块也就顺理成章的组成一个大模块,加上相应文档的书写,一个相对独立的软件也就完成了。因此,学生感受到了软件开发的乐趣,对于课堂学习也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了。

4.2考核方式实现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效果考核,这也是许多教师和学生感到头疼的地方。本文在遵循课程教学思想和改革原则的前提下,结合企业项目实训的实际,进行了考核方式的改革,让学生在Java课程学习时感到快乐,考核时也感觉轻松和公平。

(1)考核指标严格化。无论如何考核,都要保证考核指标明确,评价制度严格。让学生始终体会到接受教育的公平性。

(2)考核方式多样化。针对学生将来出路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考核方式,这就需要教学团队中教师在考核难度上要保持平衡。例如,对于考研学生,要侧重进行Java编程思想理论知识和算法编程方面考核。对于就业学生,要侧重Java项目开发和文档制作方面考核。

(3)考核人员的参与多样化。为了激发学生考核的积极性和表现力,让教务督导、教学团队教师、企业工程师和学生共同见证考核过程,实现考核公开性,学生也会提前感受类似面试、毕业答辩的场景。例如,让学生现场演示Java程序模块,现场讲解模块功能,参评人员当场评价。

4.3教学效果

为了深化融合课堂教学和企业项目实训教学改革的教学效果,本文在2010年至2016年共六届软件工程(服务外包方向)专业学生中进行了Java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并与同级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未进行Java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效果进行了比较。

(1)就业率

学生就业一直是学校最为重视的教学工作。近年来,基于Java技术的项目开发在it行业方兴未艾。本文调研了在校期间专研Java开发的2010、2011和2012级学生的就业率,图1显示了参与本文教改计104、计114、计124和未参与本文教改学生计101、计103、计111、计113、计121,计123班的就业率。由于参与教改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前感受到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特征并且预先进行了演练,积累了与企业进行沟通的经验,就业面试是就能够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进行从容交流,获得更多offer的机会。从图1中可以看出,参与本文教改的学生就业率明显高于未参与本文教改的学生就业率。

(2)创新创业率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创新灵感、提高学生创业激情是学校教育的力量源泉,基于Java技术的项目开发在校园内越来越成为致力于it项目学生的新起点。由于学校开设Java课程是在大二的下学期,自2010级学生实施Java课程教改以来,从2012年的暑假开始,本文连续四年调研了在校期间专研Java程序开发的2010、2011、2012、2013、2014和2015级学生大二和大三时期的创新创业率(为突出重点,大一和大四以0统计),图2显示了参与本文教改计104、计114、计124、计134、计144班和未参与本文教改学生计101、计103、计111、计113、计121、计123、计131、计133、计141、计143班的创新创业率。从图2中可以看出,参与本文教改的学生创新创业率明显高于未参与本文教改的学生创新创业率,其中参与本文教改的2012级学生的创新比赛参与率达到了100%,极大地促进了学风建设,此班的当年考研率名列同级第一。

5结束语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篇10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区别化教学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1.在教学内容上,不再用以前的以“知识点”为线索的方式,而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信息时代的需求,改用以“项目”为线索,以“子项目”为模块,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特别是强调所学知识要与时代同步。

2.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根据“项目”的需求来学习,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寻求知识,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由“学会”到“会学”。

3.在能力培养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会积极地去思考、探索。每个人的思路、想法不尽相同,老师可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并适当地给予点评和鼓励,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既调动和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所以,“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老套路,不再按照教学内容从易到难的顺序,而是以完成一个“项目”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www.133229.com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

1.项目教学法需遵守的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2)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3)创设学习的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4)要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2.项目教学法教学的具体步骤。根据项目教学的教法思路和教学设计原则,本人认为项目教学法教学的具体步骤有如下六步:(1)情景设置: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景环境,也就是说,把学生引入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2)操作示范:选择合适的项目,并示范完成项目的过程。(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消化示范项目的解决要点,为解决练习项目打下基础。(4)确定项目: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和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具体的项目。(5)协作学习: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6)学习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由完成工程项目的情况来衡量,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三部分。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1.“项目”设计要有层次性。从教学内容上来看,老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项目”。因为“项目教学法”是要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掌握知识。“项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项目”的设计至关重要。

在设计“项目”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基础、认知能力和兴趣等。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也就是说“项目”要有层次性。在设计“项目”时,就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项目”,设计出不同的“子项目”,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能顺利完成“项目”。

2.“项目”设计要有情境性。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用“项目”来引导学生自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设置特定的情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那么学生在这种愉悦的环境中便会自觉自愿地学习,主动地完成学习“项目”。

3.“项目”设计要有链接性。从知识联系的角度看,课程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其中的逻辑联系。为利于学生做到前后知识的联系,在设计“项目”时,应适当添加一些与该“项目”有关的、以前已完成的“子项目”,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及时复习已学过知识。

4.“项目”设计要有参与性。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学“图文混排”,这一节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对于这一节的“项目”,就需要教师在讲解演示时,一定要发挥学生和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才能够突破难点,掌握基本设计的方法。在讲课时,我选取了该班word小报制作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例子,把奖状制作出来,学生看到自己班取得的成绩十分高兴,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项目”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后,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难点,上课也不易走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项目教学法”的反思

从教师方面而言: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兼顾学生的兴趣,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主动地完成“项目”,从中掌握操作的方法和技能,并学以致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随计算机知识的更新而进行自我更新的能力,才能时时处处与信息时代同步。

从学生方面而言:首先,让学生的学习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主体意识明显增强,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自我探究能力也在为断提高;其次,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可以自由讨论、相互帮助,增强了团队的合作意识,增进了学生的友谊。

“项目教学法”给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也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项目教学法”还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学工作者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吴言.项目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