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十篇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十篇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9:03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篇1

关键词:图书馆;人文主义思想;图书馆学;以人为本

一、加强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必要性

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提出与深入推进,促使我国公民的自我意识不断提升,使得人们从以物质为主的发展状态逐渐转化为以人为主的发展状态,即更加强调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与动力。这就使得实现人的现代化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而人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人的实践能力与知识素养的提升。图书馆作为提高人的知识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使得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实现人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思想图书馆学,在推动图书馆理论建设与实践服务方面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使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前推进的根本要求。

二是实现图书馆社会职能的需要。一直以来,图书馆都承担着保存文化知识、传播科学信息、挖掘智力资源、实施社会教育等方面的重要社会职能。而这一社会职能的实现,不仅仅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而且需要图书馆相关人员对人类文化事业的热爱以及爱岗敬业的人文精神。但随着各种各样信息服务形式的出现,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正在不断下降,而要增强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服务形式的竞争力,就必须从各方面强化图书馆的社会职能。[1]科学技术作为优化图书馆硬件资源的重要支撑力,使得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竞争力是必不可少的路径。而以人为本的软件资源的提升同样也不容忽视,只有不断强化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与人性化意识才能够由内而外的增强图书馆的整体实力。所以,强化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实现图书馆社会职能最大化的本质需求。

二、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是人文性。任何学科的诞生与发展都离不开人们对此学科的实际需要,图书馆学同样也不例外,人们对信息知识的需要正是图书馆学出现的根因c动力。从哲学角度去看,图书馆所有活动的目的与主体都是人,图书馆学也是一门以人为核心的学科。从某种层面去讲,图书馆学就是研究人的一门学科,其学科特性展现出了人文主义思想中以人为本的文化哲学。图书馆的所有信息资源系统都是根据用户群的特定需求而设置的,其根本目的在于为用户服务,提升社会效益与服务质量也是其最高目标[2]。

二是平等性。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追求思想行动的平等性。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图书馆作为开放的、公共的、免费的服务设施与组织机构,必须满足人们追求知识的平等权利与人文理想,在具体的服务与管理活动中,要充分保障广大用户实用知识资源的平等地位。具体而言,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平等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用户资格的平等性、知识资源利用的平等性、知识阅读的平等性、参与图书管理的平等性、发表意见的平等性等方面。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在图书馆学中彰显人类的平等理想是一项根本内容。

三是和谐性。图书馆学中的科学内涵,主要是指在开展图书馆相关活动中对科学技术的实用;图书馆学中的人文内涵,则是指图书馆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要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人的进步与发展。与技术学派秉承的“唯技术论”思想不同,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图书馆的和谐发展,即不但要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又要兼顾人文主义的发展。[3]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图书馆学的可持续发展即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也离不开人文思想的推动,只有将两者进行融合与统一,才能够促进图书馆学的和谐有序发展。

三、强化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路径

一是大力加强图书馆学的服务理念。图书馆是一个存储知识资源的公益性机构,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肩负着全体公民获取知识的基本权利的责任与义务。而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在于提高其服务意识,树立以读者满意为发展目标、以人文关怀为主要特征、以官员素养为根本载体的综合服务理念。这种人文主义思想与图书馆的社会责任相一致,因而强化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确立为公众提供知识服务的思想观念等十分必要。尤其是在数字化信息发展时代,公众获取知识的途径愈来愈多,图书馆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所以,只有实行个性化、公平化、免费化的人本服务,切实保障每位公民利用图书馆的正当权利,才更有可能增加图书馆对广大知识用户的吸引力[4]。

二是建立健全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图书馆学的技术学派逐渐陷入“唯技术论”的认识误区,部分激进的图书馆研究者甚至提出了图书馆消亡论。技术学派偏执于技术的观念认知,对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已经构成了消极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图书馆学的生存危机。所以,强化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理论建设,促使图书馆学研究认识到人文思想的重要价值,平衡人文与技术在图书馆学中的地位,建立健全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是实现图书馆学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是积极提升图书馆学的知识管理。知识经济是信息科技时代的核心支撑,知识是新时代国家、民族以及个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则成为了各行业高度关注的课题。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高度集中的区域,不但拥有海量的显性知识资源,而且包含从事文献资料管理的图书管理员等隐性知识资源。所以,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既有对显性知识资源的管理,也有对隐性知识资源的管理,而知识管理则是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加强图书馆学的知识管理,是实现图书馆知识共享平台建设,确保每位公民都能自由行使图书馆阅读权利,充分发挥图书馆知识资源的社会价值,强化图书馆学知识推送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5]。

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将人列为图书馆学的中心对象。这一理论学说的提出不是为了抗衡技术学派的“科学图书馆学”理论,而是为了肯定与恢复图书馆学中固有的人文主义属性,推动图书馆学人文内涵与科学内涵的统一和谐发展。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对修正当前图书馆学理论的手段范畴与目的范畴的本末倒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与现代化图书馆学的基本范式与原则的根本转规直接相关,是将“自然与人的新的联盟”思想观念贯彻到图书馆学中的重要表现。意识到这一转规对图书馆学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对推动我国的图书馆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付丽.试论图书馆学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整合[J].鸡西大学学报,2005(04).

[2]黄顺荣.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学五定律》之图书馆社会学思想浅析[J].津图学刊,2001(01).

[3]靖继鹏,陈勇先.试构造以用户为核心的情报学理论体系[J].情报业务研究,1991(04).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篇2

论文摘要: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理论,人文主义思想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剖析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际,认为人文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1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理论,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然后流传到其它国家。人文主义这个称谓来源于“人文学科”,是由世俗学校设置的,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经院哲学针锋相对的世俗文化。人文主义者的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当时反封建的主力军。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1)用人性反对神权。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智力,可以创造一切,以此与神权相对立。“人性论”是人文主义者的理论纲领。

(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人文主义者提出“个性解放”,肯定现实生活,提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幸福,从而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者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推崇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识是快乐的源泉”。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这是人文主义者主要的政治思想。

现代性的人文主义是在19世纪作为术语概念以德文(humanismus)问世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唯科学主义的反拨,强调“人”的主体性、自由性、不可平均化的个性、不可预料性、非工具性等。现代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自由的人文精神,最基本的是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把人看作宇宙间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价值的体现,不是乌托帮的空想。最重要的是人除了在自然界生存的自然规律之外,还是精神性的存在。但这种自由的人文精神必须建立在有序的人文平台上,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规则。

2人文主义思想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完善人文教育模式,创新人文主义特征,营造鲜活的人文教育氛围,直接体现人文主义理念与特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得以实现:

(1)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和心理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情和个人需要,提倡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形成个性化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和思维品质的过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造就学生的人文素质。以人文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共同承担;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人文主义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等。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它强调每一个学习者皆有学习潜力、学习天赋;学习应当是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自由学习等等。人文主义教学大纲的远期目标是培养符合人文主义心理学标准的人才;其近期目标则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在目前高校招生普遍扩招的形势下,由于学生的水平各异、学习能力各异、学习策略各异、学习动机各异以及普遍的师资匮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语言学习中心”或“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甚至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自主学习英语,从而最大程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校园网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室时空限制,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在校园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开展学习,需要学多久就学多久。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程度的学习材料,设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进度,不断作出调整,并最终实现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

(2)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2004年4月份起,教育部在全国180所院校试点实施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次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把原来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听说为主,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全面提高英语的综合实用能力上来。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改革的手段就是要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上课堂教学,来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改革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把现有的大纲朝着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方向改变;二是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三是改革评估方法。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具备以下优点:①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合;②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③光盘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④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这些优点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有着天然的联系。

(3)改革评估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必然要求评估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众所周知,语言测试的目的是根据被试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其语言能力,因此在语言测试中要充分考虑试卷的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真实性(authenticity)、交互性(interactions)、影响(impact)和可实践性(practicality),利用测试的反拨作用来促进教与学的理念的变化,保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良好的语言测试应该建立在语言学、语言教学法、学习论和心理测量学等理论基础之上,它是教学工作的辅助手段,并只能服务于教学工作。

3结语

基于上述分析,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必须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移植国外二语教学理论;二是推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改革评估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只有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把单纯对教学法的研究转移到对教学法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双轨研究方向上来。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2]程晓堂.论自主学习[m].学科教育,1999.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篇3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人道主义;思潮

一、人道主义思想概述

人道主义思想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将文学作为推动人类思想解放的武器,它反对传统的封建统治,倡导对于人类自身的爱护以及关怀,它将人作为道德的中心,提倡建立以人为本的世界观。人道主义在我国的当代文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体现,它起源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包括鲁迅、周作人、胡适、陈独秀以及梁实秋等,这些作家都在自身的文学作品中高举人道主义旗帜,大力宣扬人道主义精神。我国在二十世纪中期推行了“百花齐放”的文艺创作方针,使得人道主义思想在文学创作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也遭到了批判。

二、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潮流

时期与之后的一段时间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之中人道主义思想潮流取得集中发展的两个关键时期。在新文化运动中,人道主义精神是反对封建思想与封建统治的强大武器,在之后,人道主义精神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两次集中的发展都是人道主义对旧制度的反抗与批判,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周作人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中人道主义精神的先驱,但是,他对于人道主义的相关理解与阐述具有封闭性与个人理性,忽视了复杂的社会形态,也忽略了对于整个社会的人道主义关怀,这种狭隘的对于个人完善的追求,也使得其人道主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周作人的人道主义主要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关爱“小儿”与“女人”;第二强调爱应当是平等与博爱,爱是人人都能享有的,不专属与特定群体;第三,追求人人自爱以及人格独立,反对慈善主义,反对居高临下的施舍与同情。

同一时期的鲁迅、胡适、梁实秋较周作人而言对于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展现出更为激进的姿态,从其他角度进行了相关阐释。梁实秋提出了“伟大的文学是体现普遍人性而非表现自我,”他的这种的阐释在当时具有较大的影响,这种较为古典保守的人道主义思想被称为新人文主义。在梁实秋看来,人性具有普遍性与固定性,是永久而不受时间限制的,因此,文学创作要建立在永恒的人性之上。

建国后,我国推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使得人道主义取得了一定发展,巴人认为人情也是人道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学创作应当呼唤人情味的回归,文学作品要能反映充满人性的现实生活。钱谷融认为文学创作要从人出发,将人作为创作中心。但是他们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受到了批判,称鲁迅强调人性的阶级性,违背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属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十年之后,人道主义探索的被打破,在理论与创作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新时期,人道主义对历史的错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使教条化、概念化的文学创作现象得到冲击。在这个时期,人们从不同角度对于人道主义思想进行了新的阐述。朱光潜认为文学作品必须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映,应当能够帮助人进行自身人性的完善。在这个时期,人道主义思想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转型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呈现出边缘化趋势,文学创作必须在新时期对自身的作用以及地位进行重新的思考与定位。除此之外,由于贫富差距、腐败现象的产生以及拜金享乐主义的兴起,使得人类的精神生活多元却空虚。在这种现实下,人道主义精神是否“失落”成为了讨论焦点,王朔现象被广泛关注,包括刘心武、王蒙、刘彬彬在内的众多专家对于人道主义的现状进行了谈论。

三、“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在我国的发展演变

“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即以“人道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指导理念,注重描写人了生活状态,尊重人、热爱人的一种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其精神内核就是对于现实人生的人道主义关怀。

西方的人道主义对于我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具有很大影响。陈独秀、等都在各自的文学作品中多次提及西方的人道主义精神。经过理论引进,我国早期资产阶级开始探索创建适应我国国情的人道主义理论,该时期以周作人为代表。他从不同角度对于人的价值与地位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提出了在当代人道主义缺失于文学创作中的情况下重建该理论的必要性,为创作早期“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随着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文学遇冷,这使其发展上陷入低谷。提出了关于“人性”与“阶级性”相对立的观点使众多作家不敢在对人性进行讨论。期间,文学个人创作被集体创作取代,文坛充满了欺骗性,文艺创作也失去了独立性,“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文学受到巨大打击。

纵观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潮流,其发展道路坎坷曲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于我国当代文学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玉花.探讨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潮[J].青年文学家,2013,(1):87-88.

[2]谭凯红.浅论中国当代文学人道主义思潮[J].岁月(下半月),2011,(3):32-33.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篇4

一、“法律认识论,:吴经熊早期的法哲学思想   

吴经熊早期的法哲学思想主要关注法律的认识论,即如何来认识法律,以及法律是什么的问题,其思想大概形成于他留学欧美期间(1920-1924年)。对于如何来认识法律,他认为既不能像笛卡尔那样用抽象思维来认识法律,不能用“我思故我在”的替代品“我思故法在”来建立法律的存在;也不能像认识时空那样通过我们的直接认知来认识法律。不应仅仅依靠理性来认识法律,必须加上经验。经验是由人类的记忆和直觉组成,并且他是在斯宾若莎的“认识三重论”(知觉、概观、直觉)的意义上来使用“直觉”一词的,这种直觉使我们对四周数量巨大的事物表象留有印象。法律的本质属性不能被四种意识中的任何单一能力来认识,“惟有通过感觉、记忆、理性与直觉的总和。我们才能期望对法律获取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法律的概念与法律的知觉   

吴经熊认为应该通过感觉、记忆、理性与直觉来综合认识法律,回答了法律认识论的第一个问题:如何认识法律。法律认识论的第二个问题是:法律是什么。吴经熊分为以施塔姆勒的法律概念论和霍姆斯的法律知觉论来探讨此问题。施塔姆勒认为,法律的概念是一个纯粹的形式,没有任何明确的内容,是永恒不变和无时间界限的。抽象的法律应该具有四个基本的、共同的元素:(1法律是人类的意志,与自然现象相区分。法律是公共意志,与个人意志相区分。(3)法律是来自权威的公共意志,与习俗规范相区分。(4)法律是神圣的、来自权威的公共意志,与专制权力规则相区分。吴经熊对施塔姆勒的法律概念论进行了两方面的评估:一方面,他认为施塔姆勒的法律概念是抽象与纯粹形式的,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找不到与之完全契合的法律概念,但是它可以作为一个法律标准,为我们跋脚的法律科学提供一根强有力的拐杖。另一方面,他认为施塔姆勒的法律概念论的危险之处在于:逻辑上之真实仅为现实世界之一部分,过于专注于不可改变与普遍有效的逻辑形式,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与内容,无视了“我们生活中正在跃动的脉搏”。霍姆斯是从心理学和经验论,而非逻辑学来认识法律。他认为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法律是一门卓越的预测科学,是从“坏人论”角度关注法院对未来产生的案件将要做什么的预测。他把“法律”、“权力”“义务”等之定义都建立在心理法理学基础之上,“提供给我们一个连续的知觉系列”法律没有绝对确定性,在法律的生命中总是存在一些偶然因素,法官可在特殊案件中创造新法律。吴经熊意识到霍姆斯的思维方式是与施塔姆勒完全不相同的,知觉与概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知觉与客体直接相关联,关注的是具体的、个体的事物;概念与客体间接相联系,关注的是事物的共同标准。   

(二)法律“形式”与“质料”之综合:吴经熊的法律认识论   

1.法律质料与形式的综合:对霍姆斯与施塔姆勒的调和与超越   

施塔姆勒从逻辑概念上来认识法律,关注法律的概观,坚持逻辑与形式的优先。霍姆斯从知觉经验上来认识法律,认为法律不过是预测法庭在事实上将如何判决的一种预言。他关注的是法律的质料,认为形式的惟一用处只在于保留内容。吴经熊认为他们在各自的立场上都是正确的,但同时认为两者都不够全面,只看了法律的一个面向。他认为要全面的认识法律的本质,必须提出一个更高的观点来综合施塔姆勒的概观与霍姆斯的个观,从整体上来研究法律。“不论法律的概观和个观,均假定法律系自己存在的东西,因此他们二者是从不同的立场指向同一个目标:就是存在着的法律。

“法律的存在”(existenceoflaw)是法律背后的一个更高的根源,是法律的终极基础,是法律概念与法律知觉的共同根基和起源。吴经熊以“法律的存在”来综合并超越了法律的概观与个观、形式与质料、概念与知觉,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了法律的本质,认为“法律的终极基础,等同于一切事物的终极基础,且法律的意义来源于宇宙之最初的自何处来和最后的往何处去”。他还借用康德的“物自体”概念来说明“法律的存在”“我们相信,在法律作为物自体这个假设中,这种综合的统一体能够被发现,并且这个共通的起源看来也存在于自我意识之中,因为知觉和概念必须预先假定感知和构想的这个主体。因此,他认为:“认识你自己,你就会认识法律。既然吴经熊以“法律的存在”作为法律认识论的出发点,那么应该如何来认识“法律的存在”呢?施塔姆勒通过系统的理性反省,运用逻辑推理认识到了法律的概观;霍姆斯通过对具体案件的讨论,运用经验和心理学认识到了法律的个观。若要对法律有全面的认识,不能单靠一种能力,必须感觉、记忆、理性与直觉四种能力的综合才能达到。所以,吴经熊提出了“理智直觉”的这一方法,它综合了理性、经验与直觉,它包涵着理性逻辑和审美感知,是“深思熟虑的审美客体”。逻辑推理的方法,或是经验知觉的方法,来认识法律的存在都不够全面。因此,吴经熊认为,若要全面地理解法律,应该从整个知觉,即理智直觉,来认识法律的存在。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篇5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这两个领域所进行科学认识的经验还不够成熟,人们似乎认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能够如此突飞猛进,是因为用马克思主义"取代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因为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取代了”中国传统儒学。在今天看来,这两种关于“取代”的说法,显然是对于本土历史和本土文化的主观忽略态度,也是一种以僵化的"道不变"的方式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非科学态度,而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本身所倡导的科学的文化史观和哲学史观。

因为在具体的文化事实上,某一种本土文化并不是一种(即使是非常好的)外域文化可以“取代”的;同时,某一种(即使是非常好的)外域文化,例如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主观上想“原封不动”地拿来,就可以“原封不动”拿来。在“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以及“它在中国的传播”的问题上,存在着十分复杂的文化间关系。在我们进入21世纪的时候,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思想精神领导地位的历史,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架构”中,还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中,都存在着复杂的中西文化关系,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从文化的具体语境来说,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德语文本(文本i)、俄语文本(文本ii)与汉语文本(文本iii)的关系问题,存在着上述三个文本与实际上存在于中国大地社会生活中、学术研究中、并仍然在起作用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精神之间的关系问题。应该认为,把这个关系作为已经被我们确认了的文化事实进行理论化、并在理论层面对它进行仔细研究,是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并且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学术任务,也是建构既具有民族主体性、又具有前沿的世界主义的时代精神的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必要前提。

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中的进步要素能够认同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必然有一定的“文化根据”。

任何一种外域文化要能够“以理论的方式”进入中国,必然要有中国人、首先是中国知识分子对它“感兴趣”。要对它从思想上认同。这个认同必然是在本土文化的具体思想基础上发生的,同时,它必须具有能够解决本土文化问题的功能。也就是说,被引入的外域文化,同本土文化中的某些要素要有相似的内容或者问题的共同性,或者问题的接续性。如果本土文化中不具备这种基础,认同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被中国知识分子所注意并积极引入中国,这种现象的中国本土基础到底是什么呢?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西欧,在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由于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俄国十月革命的介绍而开始较大规模传入中国。中国当时的进步知识分子--新青年--为什么“会”(或者“能够”)需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这一历史事实并不能仅仅以“革命热情”来加以解释。这个事实有其必然的文化背景。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先进内容,发展到此时,它所面临的时代问题要求它必须在思想精神层面上对于诸如形上方法、历史发展目标和社会行动方式等大问题,有新的理论阐释。对于这些问题的阐释,既要有传统的文化根基,又要有新的思想精神资料。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被中国新青年接受,正是因为它被“新青年”看作既符合中国传统的进步大道,又能够救中国于时代的水深火热之中的崭新的思想精神资料。

之所以能够形成这种认定,首先是时代精神形势所决定。在这一方面,有三点基本理由。

其一,当时的革命青年不满腐朽的封建文化传统,从而激烈地认为中国文化过于古老,甚至腐朽、反动;认为传统文化资源已经“过时”,不能解决中国在当时新的时代形势下面临的迫切而尖锐的新问题,而必须从外国(基本上是指从西方)引进具有时代先进性的、有活力的理论。而马克思主义从其根源上来说,是一种西方理论。它的这种“文化圈”地域属性,完全满足中国新青年的上述要求;

其二,中国新青年面对内忧外患,强烈要求改变社会现状,呼唤以革命方式缔造一个新社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也是反对现状、主张以革命“批判”的方式改变现状的。因而马克思主义也能够满足中国新青年对当时社会进行“批判”和“改造”的思想文化要求;

第三,当时的新青年虽然力图引进西方理论救国,但同时也对帝国主义列强恨之入骨;何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在处理战争后果时的明显不公正更是火上加油,严重地伤害中国人民的政治和思想文化感情。从而,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道路作为中国应当加以模仿的可行性,遭到中国人的普遍怀疑和拒绝。与此相反,俄国革命者由于尊奉马克思主义,才能既了本国沙皇的封建统治,又在反对西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所以,马克思主义在当时世界革命斗争中的实际属性,被中国新青年所认同。他们断然认为,如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能够像俄国那样,取得反封建和反帝国主义列强的双重胜利。(版权所有)

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原因,是学理上的相容性和相似性。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的进步要素,在哲学和思想精神上有许多相容和相似的特点。

其一,在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强调世界的本体是“物质”。强调宇宙物质世界对于人的思想和认识的先在性。这与中国上古的素朴的唯物主义以及古代后期兴起的“实学”思潮有相似的特点。尤其应该关注的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实学思潮,影响了明清一大批思想家的思维方式,在清朝晚期出现的“公羊学派”,把对实际事物情势的考察和分析看得比宋明理学家和心学家强调的“理”和“心性”的教化修养更为重要。从戊戌、辛亥到新文化运动,大多数进步思想家的学术风格和研究对象以及研究风格,都以“实事求是”、实践优于思想、讲究“务实”为其基点,都以现实社会和社会问题为其研究对象。中国古代晚期以来的这种积极“求实”的传统学风,使得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革命青年,对讲究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亲切感。曾经引用过(或者套用过)实学思潮主要代表人物的一些论述“行”和“实践”的论断和概念,来论证自己所阐释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这就很能说明,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一定的本土传统文化的基础的。同时,在方法论方面,实学思潮高举古代传统的“变易”旗帜,强调“生生不息”、“自强不息”,强调“变化”,强调“推陈出新”和“破旧立新”,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旧之争、古今之争,已经成为中国思想领域的显著论题。正是有这样一个本土的哲学和精神文化基础,五四青年当然就不会对强调社会历史前进发展、强调社会历史不断进行新旧交替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感到有任何的陌生。

其二,在社会理想方面。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方面,同马克思主义文化一样,都是具有社会理想的文化。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传统的“大同”理想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遭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的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以传统的“革新图治”的政治文化角色为己任,以充满忧患意识的情感,执着于古代思想家的“大同”和“平等”的社会理想,面对当时社会制度和社会权利普遍地严重非理性化,他们努力寻找一条变革的道路,其精神动力就是要实现理想社会。与此相似,马克思主义号召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现存的旧社会,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社会。马克思主义的这些革命内容,如果只从文本上进行解读,完全与中国的平等主义的大同理想相吻合。也就是说,尊奉马克思主义,既可以对本土古老传统采取一种革新态度,同时又并不违背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哲学中最具有形上意义的理想观念,或者进一步说,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提供了一条具有现时代意义的崭新道路。所以,在社会哲学的形上层面,马克思主义与新青年的政治理想是相通的;

其三,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模式是以“共同体”——“家”(以及放大了的家即“家族”和“国家”等)为社会单元的,强调个人生活在集体中,强调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人服从社团利益的重要性。而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模式是以“个人”为社会单元的。正是由于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观念与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观念差别很大,甚至有相互对立的性质,因而,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社会文化观念,在中国很难得到普遍的社会认同。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反对把人理解为“孤独的个体”。而且,马克思主义在被中国新青年作为一种革命理想理论和革命行动理论引入的时候,它被强调为(由个人团结为阶级集体的)阶级斗争理论和革命政党理论。在上述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的原来文本就强调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的力量;强调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都只有在阶级利益和阶级权利之中才能实现,强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强调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联合起来;强调组织阶级队伍,强调提高阶级意识,强调发挥政党的作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革命集体主义。这个集体主义与中国的集体主义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强调人归属于社会共同体、强调集体的社会行动的意义这方面,它们是有共通之处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这种共通性,也是中国人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搬用”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意义转变过程,是中国方面接受主体对其进行主动解读的过程。或者说,这种接受,自始至终地涉及到不同文本之间以及它们各自的文化母体之间的直接的或者间接的交涉和沟通。它实质上是一个复杂的"文化解读"和"文化被解读"过程。

虽然马克思主义源于西方,属于西方学统。但如列宁所说:“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巧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第441-442页)马克思主义是整个西方文明传统思想发展到近代的必然产物。从学术思想的实际历史来看,马克思主义属于西方学统。这是不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而且,在中国文化的实际历史中和实际地域中来看,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哲学同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直接的思想传承关系。但是,这并不表明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无关。

人类生存方式的普遍同一性,决定了人类的思想要求在一定的历史可比条件下必然也具有普遍共同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以及列宁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20多年间所关心、所要展开和所要回答的问题,与从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期开始的中国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所关心、所要展开和所要回答的问题,有许多十分类似之处;或者说,它们具有相似的理论同一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所讲的西方问题,也就是20世纪东方民族(包括中国)在其发展中已经面临的、并必须实际解决的问题。可见,“问题”的相似性,或者相似的“问题性”,是文化间的思想理论交流和能够引入的根本基础。

由于解决问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进入中国,经历了一个文化上的“变”和“化”过程。这就是我在上面所说的文化解读和被解读的过程。这个变化过程主要地有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文本上的变化。它首先要被翻译成中文。它的中文文本的出现,标志着它被“中国化”的开始,也就是说,它“开始”进入中国文化的语境和意境之中。翻译的问题,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文字学和语言学的技术或者技巧问题。它涉及到文化的可沟通性问题,也就是文化间的思想意义和生活意义的可传达性问题。理论和学术的翻译,最重要的是关键术语的转译过程中意义的保持或者增减以至于转义的问题。有什么样的翻译,就有什么样的意义呈现。同一文本在翻译前后的意义的差异,往往最关键地表现为翻译前后的文本各自所处的文化社会环境的思想和精神的基本内容的差异。这是一个必须加以深入研究的问题。何况,马克思主义的许多术语“到达”中国,是经过了“日文”或者“俄文”或者“法文”的中间环节。这就不但涉及到中文文本同原有的德文和英文文本的差异,而且也涉及到俄国的或者法国的文化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这些情况决定了一些关键术语在翻译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文化语境,而被赋予了新的文化语境。例如“革命”一词的意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欧洲意义上,原指“无产阶级革命”,而在中国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由于无产阶级的不够强大,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这个术语,在实际上表达的是由有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所领导的、由农民大众所承担的实际革命运动。中国革命的领导人认识到这种差异后,从本土实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解释,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对理论意义的某些规定性的侧重和主体选择。由于不同文化境域中的社会问题的不同,而引进外域新理论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本土问题,即“学以致用”,所以,就会出现对引入的理论中同本土问题相关的部分、有相似性的部分进行强调、突出的作法,而被引入的理论中本土文化中所没有的内容、或者不熟悉的内容、或者当前还没有功能意义的内容,则不被强调,或者被忽视或者被无意识地遗忘。从总体上说,遵循的是应用的"功能性"原则。在这一方面,有许多值得深思的情况。例如,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中讲述“平等”的内容十分娴熟,也有很到家的理解;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有关"自由"的论述就不太关注。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进步要素的理论观念中,平等思想十分强烈,同时作为历代统治思想的儒家等级制所强调的家族伦理,其实质是“关系身份”,并不讲求人的“自由”。所以,五四时期中国进步知识分子虽然有“解构性的自由理念”,但是在后来的“建构性理念”中,缺乏“自由”的位置,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概念甚为生疏,甚至《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自由的论述也常常被误读。所以,在讨论和设计中国民主政治时,民主就只被理解为“平等”,而“自由”则往往不被讨论。曾经在中兴盛一时的“大民主”,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农的绝对平均主义观念的历史复现,它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所以,要能够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念,就不但应该对马克思主义的平等概念进行研究和理解,而且也应该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概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自由”的问题,恰好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重大差异的东西,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之所以具有明显的现代性品格的重要标志之一。要在中国建设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思想文化,以及由这个思想文化为基础、为指导的现代化政治和现代化经济,重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概念,是有意义的。

从总体的历史情况来看,从中国人民为求民族独立和劳动阶级解放的革命斗争过程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历程,这个历程是艰难而曲折的。这个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与此相对应而言,中国文化在其本土特性上,具有使马克思主义能够传入且广泛传播的实际理由。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之后,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促进下,中国文化自身经历了一个更大规模的“世界化”过程,这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化”的过程,它是20世纪(尤其是其后半叶)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十分重要的内容,可以说就是其基本内容。

对20世纪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关系的这种"双向式的"概略回顾,可以说实际上就已经勾画出了20世纪中国精神文化史的基本特色。

哲学是文化的核心,文化间的干涉、互渗和融合,虽然首先不是在哲学层面开始、也首先不是在哲学层面进行的,但是,文化互渗和相互融汇,必然有其生存现象层面的“意向上的相求”和思想精神深层的“理性上的贯通”这两个方面的逻辑依据,这就是文化交涉现象中的“跨文化合法性”问题。这个问题最终必然是在哲学层面进行论证和获得解决的。只有在哲学层面上作出对于文化间互渗和融合的理论可能性的论证和解决,才能保证这种文化交涉在实践中的顺利进行,而只有这种论证的彻底成立,才能从根本上使跨文化交涉和本土新文化建设获得一个恒久的理性支持。就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而言,如果能够作到这一点,那就无论对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还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与中国儒学的关系,是实现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实现中国传统文化适应时代而合理更新这一双重而又同一的目标的基本前提。

中国马克思主义是被“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的发展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如果说在社会主义解体之前,在“比较社会主义研究”的视角下,它具有明显的亚洲本土色彩的话,那么,在社会主义解体之后,它就直接地代表了世界社会主义的主流,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前途。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继续存在和蓬勃发展,从一个角度证明,与西方现代文化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某种可以校正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同现实世界的具体关系的东西,有某种在剧烈变化的时代社会历史条件下为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现实条件的东西。因而,在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基础上存在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在当前世界情况情况下,也就是有前途的、有强烈世界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正由于此,马克思主义作为已经在中国本土化的文化,在21世纪担负着一项伟大的世界历史使命。

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成败,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程度及其下一步进展,关系着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关系着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21世纪人类的命运。所以,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中的中西文化关系的进一步地正确解决和安排,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继续中国本土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继续世界化或者现代化的过程。这个相向互动过程的统一,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发展。

要把这个过程深化,就要求:

第一,中国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应该继续在学理层面加强涵化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中有历史进步意义和学术进步意义的内容。例如对“大同”、“小康”进行新的、符合21世纪时代要求的崭新的文化理论阐释;在形上层面、体制层面、活动层面、思想和精神层面以及方法论层面,探索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同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哲学)相结合的整体路径,建构可以覆盖中国传统文化的进步要素的全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这是建构当代中国文化和当代中国哲学的主体性的框架性工作。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篇6

关键词:毛泽东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双重文化性格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概括和总结。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包含了作为文化现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因此,毛泽东哲学思想具有双重文化性格,即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既有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又有中国传统哲学的性质[1]p108。这种双重文化性格,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最根本的精神特质。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双重文化性格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西方近代社会孕育出来的最先进、最彻底的革命文化——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既具有中国哲学的传统精神特质,又具有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规定。就哲学形态的基本性质而言,毛泽东哲学思想无疑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

首先,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来看,毛泽东哲学思想主要是从学习马克思主义而来的。由于中国社会文化落后,生产力不发达,科学技术落后,不可能自发产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样先进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获得这种先进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能学习和引进马克思主义哲学。

其次,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体即毛泽东本人的文化背景来看,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完成世界观转变之后产生的。1920年之前,毛泽东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其世界观是心物二元论。1920年他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考茨基的《阶级斗争》、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接受了唯物史观,掌握了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其哲学思想正是这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再次,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概念、范畴、体系来看,毛泽东哲学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范畴、体系是一致的。1920年以后,毛泽东所运用的哲学范畴基本上都是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考察毛泽东运用这些范畴的涵义,也完全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的本意的。从体系上看,毛泽东哲学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也是由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论等几部分构成的。

由此可见,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性质是确定无疑的。那种把毛泽东哲学思想看做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自然延伸、是其自身逻辑发展的产物的观点是错误的。

但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又确实具有一种中国传统哲学的文化精神,鉴于这一点长期被国内研究学者所忽视,故需要探讨一下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中国文化性格,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风格的一面。

第一,从致思趋向来看,毛泽东哲学思想直接继承了中国哲学的政治、伦理哲学的思想特色。中国哲学区别于其他文化体系的哲学形态的最显著一点,莫过于它独特的致思趋向。总体上讲,中国哲学主要是对“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之道的刻意探索,因而显示出其政治伦理哲学的思想特色。毛泽东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文化背景以及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地位,决定了他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在致思趋向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总的来说毛泽东哲学是将传统哲学济世安民的崇论宏议,化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哲学沉思,直接服务于他的政治实践,服务于改革社会和改造人们思想的目的。毛泽东哲学不可能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哲学或思辩哲学,而是带有浓厚政治伦理色彩的哲学。

第二,从哲学的思想风格来看,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体用不二”的思想风格。自古以来,中国哲学家总是倾向于强调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直接合一。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这种独特精神相对应,毛泽东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但重点在方法论上,它强调世界观要转化为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要变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这种思想风格体现出来的不仅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格,而且有中国哲学“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精神旨趣[2]p20。“体用不二”的精神与实践家的性格相结合,塑造出毛泽东哲学思想极为浓厚的方法论哲学和运用哲学的色彩。在他的认识论中,“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总公式,与“群众—领导—群众”的工作路线是直接合二为一的。

第三,从思维方式来看,毛泽东哲学继承了中国哲学“躬行践履”的经验论传统。从孔子开始的中国哲学家并不热衷于哲学逻辑的抽象思辩,而十分注重主体自身的“躬行践履”的重要意义。毛泽东哲学属于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范畴,有着与传统哲学根本不同的思想内容,但传统经验哲学的高度注重躬行践履的功夫,注重“实事求是”之学的思想风格,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仍然是十分显著的。

第四,从文化心态上看,毛泽东哲学同中国传统哲学一样,表现出浓厚的伦理本体主义色彩。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本体论、认识论、社会发展观等都带有突出的伦理化倾向。毛泽东受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性思想的影响,一贯强调道德修养重要性,他对人的自觉能动性作了科学的解释;并把“改造主观世界”当做人类改造世界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了一个以提高主体能动性、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关于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学说,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伦理本位主义。

第五,从表现形式来看,毛泽东哲学也是一种地道的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家热衷于建构庞大的思辩理论体系,喜欢用大部头的纯哲学论著来系统地阐述、论证自己的见解不同,作为一个中国哲学家,毛泽东善于用简朴的生活事例以及历史典故来寄寓、表现深奥的哲理,在现代中国开了哲学通俗化的先河。这种表现手法,其实就是他反复强调的“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3]p534。

毛泽东哲学不仅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性格,而且表现出中国传统哲学的文化性格,它与整个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根基。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哲学的这种双重文化性格,其根本内涵并不是指其理论体系由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古代哲学两大部分机械拼凑而成,也不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套上中国语言和思想表现形式的外衣,而是指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所积淀、内化形成的哲学形态的一种独特的思想特质[4]p22。这种思想特质的两个方面相互交融在一起——共同规定着毛泽东哲学的思想特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变革,是借助其哲学的双重文化性格、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性格完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在毛泽东那里是同一过程。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了一种文化转换中介,并借此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一种哲学理论转化为一种现实的价值理想,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模式,一种人生境界,一种工作方法等等,最终构成当代中国文化的灵魂。这就是毛泽东哲学在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的体现。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时代的发展,需要理论的创新;理论的不断创新,又将推动社会不断前进。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社会的变迁也是异常的快和异常的曲折。仅从政治形势的视角看,过程大致是这样的: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胜利——出现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两个阵营的对立——社会主义阵营出现裂痕,三个世界的格局形成——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苏联、东欧剧变,少数几个国家还坚持社会主义;冷战结束,世界逐渐形成一个多极化的格局等等。这是世界政治形势60多年来变化的一个大致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异常曲折的。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了70多年的风风雨雨,怎么一夜之间就会垮台?

苏东的剧变,当然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在世界上彻底失败。因为今天世界上毕竟还有几个国家坚持着社会主义,而且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正不断地取得进展。但从这一剧变中,我们应该承认苏联的模式是不行的,至少是有问题的。应该承认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至今并没有被我们真正认识。

社会的变化,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能有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理论与之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精神;另一方面,又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包括毛泽东哲学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反对教条主义。毛泽东认为教条主义是思想的懒汉。毛泽东曾批评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他们只会用现成的思想理论,用别人得出的观点结论,来代替自己的思考,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5]p339,所以,他非常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同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要继承的乃是它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它的词句,更不是某些具体结论。应该根据实践的发展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给予阐释、发挥和创新。

在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上,邓小平理论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又一个典范,也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光辉典范。邓小平理论,是依据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以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为背景,根据中国的国情而提出来的。所以,创立这一理论本身,便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神。也可以说,毛泽东哲学思想是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这一理论又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挥和创新。比如,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论断;关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论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关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关于“一国两制”的思想等等。很清楚,这些思想和论断,既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精神的体现,又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

总之,社会发展的脚步是永远不会停歇的。实践的发展,要求和促进哲学理论的创新;哲学理论的创新,将又推动实践的发展。这是由事物自身矛盾决定的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这就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教给我们的基本道理,是值得我们永远地记取的。

参考文献

[1][2][4]雍涛.毛泽东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作者简介]朱惠娟(1978-),女,河南周口人,周口师范学院公共理论教学研究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南 周口 466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项目“地方高校与地域文化研究中心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18935)和河南省教育厅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项目编号:2010-0n-1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50-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祖国繁荣和发展的重大使命,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大学生确立科学价值观理应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核心任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也是高校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要求。我们应当认识到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要性,从理论和实践中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要性

1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大学生价值选择的迫切需要。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深远。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全球化和互联网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开放,国外许多价值理念在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大学生的竞争意识、自我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这些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但是,全球化也使得许多西方落后的、腐朽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一并涌入,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当今时代,先进文化、落后文化。健康文化、腐朽文化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相互碰撞,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些原本十分明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遭到质疑,一部分大学生在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上感到困惑和迷茫,以至于形成错误的政治思想和价值理念。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和引领大学校园里的多元价值观,就成为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迫切需要。

2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更为科学的内容。高校历来是意识形态问题的敏感地带,当前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在高校表现得十分突出,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理论导向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可以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思想基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不断地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中得以创新和发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准则。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内容,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灵魂、主题和精髓。

3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有力武器。如何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为大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社会思潮,有助于高校校园文化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助于用马克思主义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并最终形成一个和谐的、繁荣的、先进的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

1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个人或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所发生的积极独特的作用或影响。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推进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首先要让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特征、功能及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情感认同,把外在的理论内容内化为信仰,最终再落实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活动中去。当前,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脱颖而出,并成为引领社会思潮的先进思想,关键在于增强其凝聚力。这种力量具有无穷的吸引力,指引着大学生不断修正错误思想,确立科学的价值取向。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仅要加强理论研究,更要重视理论实践相结合。近几年来,虽然理论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应该看到现有研究成果的重复现象较多,宣传性研究成果占相当比例,研究视野比较狭隘,缺乏与相关学科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涉及社会学科的方方面面,例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等学科中都可以研究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如何引导人们树立共同理想、如何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如何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问题。因此在“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方向的人才培养,加强整合现有学术界的研究力量,联合攻关”。只有形成系统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才能使大学生更深刻

地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普遍存在一种抵触情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如果停留在宣传和理论阶段,势必会演变成空洞的形势教育,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还必须注重理论实际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现实生活、学生的实践结合起来,学校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设情景,也可以结合时事,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真心接受这种思想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信念。

2 以人为本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核心理念。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重在培养有进步思想、有理想信念、有创新思维、有爱国主义情感、有基本道德认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和谐健康全面发展,因此要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核心理念。同志曾经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在高校中,以人为本的关键是正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了解他们思想、心理状况和需求,并根据学校学生实际特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其次要重视学生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学校应关心困难大学生的物质生活,积极开展勤工俭学、社会兼职服务和减免学费等工作,使学生在获取精神财富的同时免受物质匮乏的困扰;学校更要关心大学生的精神利益,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再次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讲座、社团活动、心理健康咨询等,对学生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大学生塑造自信、自强、积极向上的心态,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3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础环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

第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去。课堂教学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去。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课堂讨论、主题演讲、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自己的科学价值观。

第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培养和巩固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宗旨相吻合,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完全可行的。鉴于当前开展实践教学的条件有限,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设计一些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调研题目,也可以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素质结合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对大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成败。在近年来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分析中发现,大学生基础课逃课率在40%以上,专业课逃课率在10%左右,而逃课学生较多的基础课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础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具有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才能真正打动学生,这就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4 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称。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对于规范大学生的思想情感、言行举止,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重要的熏陶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包括校容校貌、教学设施、生活资料等,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要善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在校园环境中,在一些标志性建筑、道路或景点中要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板报、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中,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才能营造和谐高品位的大学人文氛围,彰显大学精神。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发展战略,突出特色办学,要尊重教师、尊重学生,积极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篇8

关键词: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a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6-0027-05

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新阶段,具有承上启下、开拓创新的重要历史地位。在列宁一生的论著中,包含着极其丰富、深邃的文化思想。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从当前学术界来看,对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研究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我们继续深入探讨。

一、关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整体研究

(一)对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主要内容的研究

关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学术界多是从文化建设角度对其进行归纳。有学者从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出发,认为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主要包括:扫除文盲,发展国民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及其它文化事业;继承和改造全部文化遗产;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社会遗留下来的专家,作为培养劳动人民的知识人才;加强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风尚的教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1]。还有学者从文化政策维度出发,认为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作用;努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复苏;重视共产主义道德,培养一代新人[2]98-112。

总体上,学术界对此问题关注较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视角单一,缺乏系统性。在列宁那里,他不仅关注像知识体系、科学技术、思想道德、意识形态等为内容的显型文化,而且非常重视像传统习俗、文化心理、政治情感等通过潜移默化方式获得的隐型文化。精神文化从是否具有明显意识形态性的角度,又可以划分为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不仅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文化,还包括科技、语言等非意识形态的自然科学文化。总之,列宁文化思想是非常广泛的,我们应多视角对其进行概括总结。同时,大部分学者都以“平面几何”式的方法来研究,很少从立体的、动态的角度来考察列宁文化建设思想,这也可以作为我们今后研究的一个突破点。

(二)对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形成脉络的研究

关注这个问题的学者并不多。有学者将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划分为三个阶段:从1894年至1917年11月的理论萌生阶段,这一时期列宁萌发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一系列思想和观点;从十月革命胜利到新经济政策之前的体系形成阶段,这一时期,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思想,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实行新经济政策到列宁逝世的完善升华阶段,在这一时期,列宁把文化建设提到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3]。还有学者把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思想分为两个阶段:理论创设阶段与实践检验阶段。从1894年到1917年11月是理论创设阶段,这一阶段,列宁初步提出了一些关于文化发展的观点;实践检验阶段又分为两个时期:从1917年11月至1922年12月的形成期,这一个时期,列宁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发展的一系列论断;从1922年12月至1924年1月的思想完善期,这一时期,最终形成了列宁思想体系中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全盘规划和战略构思[4]49。

可以看出,学术界关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阶段划分,形成了一定共识,即大体上把其发展脉络与列宁整个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相对应起来。这样的划分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第一,对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形成阶段的划分,宜粗不宜细。虽然,列宁有关文化的论述贯穿其整个理论生涯,但却又是较零散的,其论著本身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文化理论。同时,列宁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时间只有七年,对于一种思想的形成发展,是很难再把这短短七年细分为几个具有明显界限的不同阶段的。所以,粗线条式的划分,对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研究是有利的。第二,目前,大部分学者仅仅是直接勾勒出各阶段时间、简单梳理各阶段列宁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而对其阶段划分的依据、各阶段列宁文化思想所表现出的特点等重要问题却很少有人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利于我们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基本特征,推动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形成史的研究。

(三)对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特色的研究

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内容丰富而且极具特色。所以,有学者认为,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具有独到的鲜明特色,主要表现为:战略性、求实性、主体性和继承性[5]。有学者则特别关注列宁文化思想的宽容性,认为,关于无产阶级文化的宽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飞跃,是列宁文化思想的精华[2]76。文艺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者研究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列宁文艺思想的特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其整个文化思想特色的反映。有学者认为列宁的文艺思想具有战斗的党性、哲学的深度和历史的具体性三个主要特征[6]。

对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特色的研究,笔者认为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列宁文化思想特色与文化属性之间的区别。前者主体是列宁文化思想,后者主体是文化。我们可以认为列宁文化思想具有战略性、求实性、主体性等特色,但是说列宁文化思想具有继承性特色就有些不妥。继承性是任何一种文化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具体的创造者的文化思想上则是包容性。对于此类问题的模糊认识,在学术界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第二,任何一个伟大的理论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理论的特色是其所处时代特征的客观反映。所以,研究列宁文化思想的特色必须与列宁所处的时代特征、面临的历史任务结合起来。

二、关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专题研究

(一)对列宁民族文化思想的研究

列宁民族文化思想相对来说问题比较复杂,也是学者们探讨比较多的。有学者提出,要科学理解列宁“两种文化”理论,应注意几个问题:在阶级社会里,每一个民族中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这两种文化除了有列宁所说的互相对立、斗争的一面外,还有相互影响、渗透的一面;列宁反对“民族文化”这个口号,是认为阶级社会中不存在超阶级的、“统一的民族文化”,这并不意味着处于同一民族里的不同阶级的文化,没有相同的民族特点;斯大林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列宁“两种文化”理论作的重要发展,仍有一些地方需要补充和阐发[7]。还有学者对列宁民族文化思想与斯大林民族文化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列宁和斯大林在对待民族文化问题时,都没走向极端:或者是民族文化,或者是全人类的无产阶级文化;但也认为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列宁更钟情于用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文化取代资产阶级的国际文化,斯大林则是更多的关注了新形势下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比较地符合了民族文化的要求[8]。

对于此问题,学术界一般是将其作为列宁一个独立理论而加以研究的。实质上,民族文化理论是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列宁对社会主义文化科学内涵的回答。在这里,列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文化”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产生的标志。同时,列宁在对“民族文化”口号批判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思想基础等问题也进行了深刻阐释,这都体现了他对“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的思考。关于列宁民族文化思想价值,尤其是对今天如何处理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民族性的作用问题,我们不能做简单随意的评价。因为,过去20世纪的历史已反复证明,“无论是文化的国际化还是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都还要经历长期的、甚至超乎人们想象的曲折与磨难”[9]182。

(二)对列宁教育科技文化建设思想的研究

国民教育思想是列宁文化建设构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而广泛。有学者认为,列宁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确立国民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提出改造旧学校,实行多层次、多种形式办学的具体原则;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作风;提高教师地位,充分发挥教育专家和广大教师的作用[10]。有学者认为列宁的国民教育思想,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教育的几个重要规律:人民群众是国民教育的管理者;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是发展国民教育的基础和动力;国民教育要有计划性和检查落实的具体措施;国民教育要体现党的领导和民主集中制原则[11]。科技文化同教育文化一样也是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有学者认为,列宁丰富的科技文化思想,主要体现在:科技与社会主义基础的关系、科技在实现社会主义中的作用、科技专家问题及全民科技教育等方面[12]。有学者指出,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思想,主要包括: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须掌握科学技术;正确对待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学习和引进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培养科技人才[13]。

总体上,学术界对列宁教育科技文化建设思想的研究时间早、成果多,研究热度至今未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列宁文化思想的这一部分内容侧重于建设,可操作性强。当时制定实施的文化政策,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关于这一部分,学术界多是进行思想具体内容的梳理,而对其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则明显不足。同时,在列宁国民教育思想中,有一重要原则即“教育不能不联系政治”,对这一思想阐释,学术界仍然存在着诸多争议,甚至是误解。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解读,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对列宁知识分子理论的研究

关于列宁对待知识分子态度,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大致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列宁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是肯定和信任的,多数学者持此种观点。如,有学者指出,列宁一贯重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把他们看成是同工人、农民一样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即使是对曾为旧社会服务的知识分子,列宁也大胆地使用,并在使用中教育他们[14]。同时,学者们一致认为在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工作重心“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列宁就更加重视知识分子地位与作用,并明确提出了没有知识分子参加,社会主义就无法实现的观点[15]。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列宁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主要是嘲讽和批判的。如,有学者指出,由于知识分子的特性和俄共执政后的统治模式、社会模式之间存在着某种深层的不和谐甚至冲突,这种冲突使得俄共与知识知识分子的关系,经常处于紧张之中。由此,导致了列宁对知识分子总体的颇多指责、批判和嘲讽[16]。关于列宁的知识分子政策问题,也是学术界关注比较多的。有学者指出,列宁充分注意到了知识分子队伍的复杂性,对其采取了极慎重、灵活的政策:对于公开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坚决粉碎反抗,不做任何政治上让步;对于大量动摇不定的中间分子,更是强调争取、团结、教育[17]。一些学者还具体列举了列宁制定实施的知识分子政策,如有学者指出,这主要包括:第一,要利用剥削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为新生的人民政权服务。第二,要象爱护眼珠那样爱护一切真诚工作的知识分子。第三,要合理使用和提拔知识分子,为知识分子提供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18]。

虽然,在不同时期,学术界对这个问题都有过论述,但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我们关注。如,关于列宁社会主义知识分子观。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不仅体现在他对旧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上,还体现在他对社会主义新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上,包括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本质、社会属性、培养途径等问题。而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却相对忽视了后者。还有,关于列宁知识分子理论的研究视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列宁知识分子理论是在对各种文化思潮错误知识分子观的批判过程中形成的,如对“马哈伊斯基主义”文化思潮的批判等。所以,从列宁的文化批判视角来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全面理解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把握其精髓。

(四)对列宁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的研究

思想道德建设理论是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核心,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有学者撰文,对列宁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方法等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为建成社会主义而奋斗;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树立社会主义劳动精神;加强无产阶级革命纪律。其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思想教育必须结合经济建设;思想教育必须结合物质利益原则;思想教育必须结合具体的条件和不同的对象[19]。在思想道德建设理论中,学术界探讨最多的是列宁的共产主义道德思想,其中,关于列宁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又是学术界颇具争论的焦点。关于这个问题大致存在以下几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列宁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不仅包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集体主义,还包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等原则;一种认为在列宁那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只有集体主义;还有一种则认为列宁明确作出共产主义道德原则表述的只有“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这一伦理判断,没有把集体主义规定为共产主义道德原则,而其他论述像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都不是作为道德原则来论述的[20]。

列宁思想道德建设理论蕴藏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应结合时代特征,深化列宁思想道德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如,关于列宁的共产主义新人思想。培育共产主义新人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但近年来,人们仿佛忘记了“共产主义一代新人”的培养任务,很少有人再提及,包括学术界的研究。当代社会,所出现的令人忧虑的思想道德现状,虽然也有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背景原因,但我们自身在研究与宣传上所存在问题,也难脱干系。共产主义新人的培养是列宁一直特别关注的问题,对此他有着丰富的论述。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人塑造”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关于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核心概念的研究

(一)文化

“文化”是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基础性核心概念,学术界虽没有专门文章对列宁文化概念进行研究,但在相关主题研究中也都有所涉及。有学者指出,列宁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他不避讳文化这个术语,在自己的讲话和著作中,多次地谈论了文化问题,大量地使用了文化概念[21]。有学者认为在列宁的著作中,“文化”至少出现过三种不同涵义:一是泛指人们在改造自然和社会所获得的、包括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在内的全部文明成果,如《论我国革命》中的“文化水平”;二是指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三是指旧的传统习惯、民族心理方面的内容,如《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中的“官僚或农奴制等等的文化”[22]。列宁晚年“政治遗嘱”中文化概念的使用,是学术界近年来关注的焦点。有学者指出,列宁在“遗嘱”中所讲的“文化”虽然有时也涉及到文化的广义含义,但更多的是指狭义含义,即“纯粹文化”[23]。还有学者专门分析了列宁《论合作社》中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即“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去了”,不同意有些学者对这段话中“文化”概念的广义理解,认为只有把此处的“文化”理解为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才能科学解释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整个看法”的“根本改变”[24]。

可以看出,关于列宁的文化概念,学术界一般认为存在着广义和狭义的两种涵义,学者们也认为应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但列宁的文化概念,尤其是在晚年著作中,其核心所指在于狭义层面。当今,国内学术界,对文化的研究有种泛化的倾向。我们并不反对这样的文化哲学维度的研究,但要正确理解文化的本质,正如陈先达先生指出,应该摆脱大文化观即把人的一切创造物都称之为文化的观点的束缚,把文化看成是由知识、信仰、哲学、法律、道德、艺术、风俗习惯等组成的观念形态[25]。又如黄枬森先生所言,如果文化的外延同人类社会的外延是完全一致的,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无从谈起。对文化采取狭义的理解不仅是约定俗成,而且也是合理的[26]。总之,狭义角度的探讨,更能凸显列宁文化思想的时代价值。

(二)“文化革命”

“文化革命”既是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关键词”,又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概念。我国理论界,在改革开放前,基本上持苏联官方观点,即把它视为一个具有强烈政治性的概念。改革开放以后,则一般从文化建设上来理解。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文化革命”这一概念是十月革命后列宁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在实践中逐步发展的结果[27]。在此背景下,多数学者认为列宁的“文化革命”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上使用的。近年来,学者们则更加倾向于从狭义上来阐释“文化革命”概念。如,有学者指出,列宁的“文化革命”概念包含了“意识形态革命”、“文明继承”和“知识革命”等三层含义[28]。还有学者专门对列宁的“文化革命”概念进行了研究,认为列宁“文化革命”的内涵指的就是在文化领域的破旧立新,即清除旧思想、树立新思想,改造旧文化、建设新文化;“文化革命”的外延指的是一场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转移,这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必须采用温和的策略来完成[29]。

学者们一致认为应该把“文化革命”和“”区分开来,两者提法极为相似,内涵却大相径庭。但同时,在学术界出现了另一种倾向,由于受“”阴影的影响,致使谈及“文化革命”而色变。致使有些学者在探讨列宁的“文化革命”概念时,有意淡化甚至忽略其意识形态层面的涵义,而仅仅把其限制在扫盲、识字运动等非意识形态文化层面上。虽然,列宁的文化革命首先是一种文化启蒙,即,使俄罗斯彻底摆脱愚昧无知、野蛮或半野蛮状态,使全体国民真正成为有文化的人。但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以掌握文化领导权,也是“文化革命”应有之义,这层涵义是列宁文本中所明显体现出来的,在研究中,我们无需避讳。

(三)“无产阶级文化”、社会主义文化

“无产阶级文化”概念,是列宁在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过程中提及的。列宁对这个概念的态度,在学术界是存在分歧的。有学者认为,从列宁的一系列关于无产阶级文化问题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列宁是不赞成在当时俄国文化建设中过多强调“无产阶级”性质,或者说根本上就反对提出“无产阶级文化”的任务和目标的[9]412。有学者则认为,关于什么是无产阶级文化,列宁虽没有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但他有着丰富的无产阶级文化思想,涵盖了什么是无产阶级文化、如何认识无产阶级文化、如何学习无产阶级文化、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文化等内容[30]。关于社会主义文化概念,学术界以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题的研究很多,但对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阐释,只有少数学者有所提及。有学者指出,列宁定义了“社会主义文化”概念,认为社会主义文化是以“劳动群众和被剥削的群众”为阶级基础、以“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思想基础、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性质的“民主主义的和全世界工人运动的国际文化”[4]49。总体上,学术界对列宁这两个重要文化概念关注不够,需要我们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元钦.简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1986(3):45.

[2]俞思念.文化与宽容[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设,2009.

[3]王丰.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1997(3):36-39.

[4]刘敏茹.列宁晚年关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观点[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4).

[5]林建华,周文升.论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特色[J].山东社会科学,1993(2):76.

[6]程正民.列宁文艺思想与当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4-46.

[7]钱念孙.列宁的“两种文化”理论再探讨[J].文艺理论研究,1984(3):1.

[8]黄立之.从俄罗斯到中国——后马克思主义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5.

[9]韦定广.后革命时代的文化主题——列宁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0]郭大俊.邓小平列宁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2-24.

[11]宋才发.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国民教育的思想[J].外国教育研究,1990(2):3-4.

[12]周天泽.列宁科技思想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7.

[13]陶承福.列宁论发展科学技术[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1-5.

[14]郭长征.列宁的知识分子观[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4):1-2.

[15]骆焉名,郭铁民.列宁重视知识、知识分子的理论和实践[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3(3):21.

[16]杨凤城.列宁的知识分子理论述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8.

[17]孙成木.列宁怎样吸收知识分子参加社会主义建设[J].文史哲,1982(6):94.

[18]曲峡,王希英.论列宁斯大林的知识分子思想[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47.

[19]周宏轩.列宁对苏维埃俄国思想道德教育的探析[J].理论月刊,2009(6):21-22.

[20]金可溪.对列宁共产主义道德的再认识[J].真理的追求,1997(8):29.

[21]黄力之.历史实践与当代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79.

[22]韦定广.论列宁“遗嘱”的文化内涵[J].学术季刊,2002(1):58.

[23]赵湘江.论列宁“五篇遗著”中关于发展纯粹文化的思想[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6(3):76.

[24]韦定广.论列宁晚年的文化建设思想——从“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谈起[J].学习论坛,2004(9):43.

[25]陈先达.关于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1995(10):51.

[26]黄枬森.唯物史观与文化的共性和个性[J].哲学研究,1997(4):3-4.

[27]张力均.浅析列宁的“文化革命”观[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9(5):97.

[28]张建华.红色领袖列宁布哈林斯大林——对“文化革命”和苏维埃文化的理解与阐释[J].俄罗斯学刊,2011(1):52.

[29]李国宏.列宁文化革命概念辨析[J].东北亚论坛,2007(6):123.

[30]俞敏.列宁关于怎样认识和学习无产阶级文化的思想理论及其启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5):39.

ResearchCommentaryonLenin'sSocialismCulturethoughtinChina

GuShaojie

(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872)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篇9

【关键词】文化多元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及应对

一、文化多元化的内涵和实质

(一)文化多元化的内涵

多元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文化多元化是指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构成人类群体和各社会的独特性及其全部独特性所构成的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它不仅仅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共荣,而且它也意味着在某一单一民族国家中的传统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以及必要时的吸收。尤为重要的是,文化多元化是一种新思维,它要求人们从传统的一元式思想方法转变到多元式思想方法,从绝对论转变到相对论。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文化多元化指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共存的一种状态,即在同一时间,国家或民族、同一个社会中存在多种文化,它们之间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状态。并指出,文化多元化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一些学者认为,文化多元化是指各民族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类型。有形的包括饮食、建筑与民族文化相联系的历史文献。无形的包括传统习惯、生活方式、信仰意识和思维、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等。

(二)新时期文化多元化的实质

文化是个整体性概念,它由表层结构与文化核心(即深层结构)构成,二者在文化整体结构中的作用与地位是不同的。构成文化核心结构的是在全球性范围内将不同国家、民族、社会文化区别开来的文化的根本特质,即涌动在每个国家、民族的心中、体现着不同国家、民族特性的东西。它既是一种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同时包括价值倾向、民族信仰等。文化核心隐藏在表层文化的背后,体现着国家、民族特性,具有一定超意识形态的特质和稳定性。

我们可以看出,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而每个国家、民族文化的核心是蕴涵在文化深层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正是国家、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养成了不同国家、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风俗习惯、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等,从而使各国家、民族文化保持稳定性、独特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多元化的实质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二、文化多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文化的多元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文化的多元化导致了价值观形成的多元化,部分大学生出现了意识形态逐渐淡化、信仰的迷茫疑惑、道德失范等等状态,因此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一)文化多元化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

理念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以及所持的思想观念,而教育理念指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只要有教育行为发生,便有一定教育理念在起作用。而教育理念一旦形成,便会成为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主导以及强调师生统一性的教育理念。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个性的不断发展,高校原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存在的物质基础和根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归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然而,多年来,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社会本位的教育理念,突出其社会意义和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代表和灌输社会整体意志和需要,学生处在被塑造、被灌输的客体地位,难以获得主动、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种失去了主体支撑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适应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日益彰显的主体性发展要求,难以获得长远、坚实的发展,随着文化多元化和价值观多样化的不断发展,以社会为本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面临着严峻挑战,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

(二)文化多元化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文化环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校园文化毋庸置疑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相对稳定和独特的文化环境系统,即高校文化环境。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指高校校园中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场所。如学校、班级、校园组织、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等。校园环境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的要素包括校园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人际环境和虚拟环境等五个部分。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由于不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的冲击和影响,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环境。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融入校园,相互之间发生着的碰撞、交流和交汇,这影响着高校的育人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极为广泛、复杂的系统,它是由不同层次的环境因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体。为此高校校园环境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而高校是意识形态斗争最为激烈的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进而关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兴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探索、研究,从而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真正效果。

(三)文化多元化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我国明确指出,新时期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时期是个体逐步从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期,也是个人价值观形成、发展,个人走向社会的关键期。我们必须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重新纳入高等教育计划、加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一致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价值观趋于多样化,这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必然受到巨大影响。文化多元化使得价值观的多样化,给予高校大学生较多的自由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价值取向和选择的机会。文化多元化给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可以吸收各种文化之精华来丰富和完善自我;同时,西方文化中关于个人主义、抽象的民主、自由思想、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等不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养成。

三、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探讨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体现,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奋斗的思想基础,是大学生的主心骨,同样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使发展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前进方向,并提供了发展动力。高校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地融人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当中,关键的是在启发和促进青年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以图文并茂和实物场景配套的见识实训教育,使青年大学生达到一见便知,一看便明,一接触便清楚的教育效果。

(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阵地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是我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提供了科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高校大学生思想。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支流与主流,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并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高校大学生,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的作用,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高校大学生行动的指南。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为多元文化背景下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导思想。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

(三)依托网络资源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的进步,网络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充分发挥和利用信息网络优势,开辟、拓宽、净化和占领网络阵地,以取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面对新形势,与时俱进,建设一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革命红色网站,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切实维护网络安全。要网络媒介的研究,充分利用网络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从理论上、实践上解决大学生思想观念、思维意识、生活、学习的矛盾和问题,积极利用网络手段开展相关理论工作,占领网上阵地。

参考文献

[1]李涛.“80后”思想政治教育反思[D].暨南大学,2010.

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篇10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其中“文明”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和要求。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愚昧无知、失去理想、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必须把文化建设放到和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搞好,使它们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与稳定,这种认同和凝聚能力主要来源与文化。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多民族共同发展进步,正是有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才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当今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产生凝聚和激励社会成员的巨大力量,使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党的领导下,战胜各种风险考验,取得改革和建设的巨大成就,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享有者和传承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长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能够引领人们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改革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文化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动力,反映了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一些人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信仰,思想活跃的大学生也受到一定影响,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它是我国历史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根本体现,是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