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心理素质教育十篇大学心理素质教育十篇

大学心理素质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9:03

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篇1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教育

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文化水平,但是由于年轻、激情、敏感等性格特点,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来自学业、就业、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都会让大学生产生迷茫、低落等不良心态,如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了日趋严重的发展态势,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体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学生参加体育课堂学习和各类体育比赛活动,进而系统地学习体育专业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在这一过程中还能通过体育锻炼、竞技比赛等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体育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大学生体质,为心理素质教育提供有效基础

运动是体育教学最大的特征,通过身体器官的运动可以带动大学生整个身体机能快速进入活跃的状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以及运动器官的兴奋,将身体中安静状态下关闭着的毛细血管、肺泡、肌纤维和神经细胞激活,为各个器官及时输送丰富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因此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不但锻炼了身体机能,还活跃了神经系统,而这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也是心理素质教育开展的基本保障。

2.提升大学生认知能力,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认知能力,进一步减少认知障碍,从而有效地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大学生缺乏对社会足够的认知,而体育精神可以看成社会精神的缩影,通过体育运动,特别是一些体育游戏、体育竞赛等都可以让大学生体验到成功、失败、汗水等多种酸甜苦辣的体验,这对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知世界具有很大帮助,同时还能促进大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大学生身心的统一

体育还可以磨练大学生的品格,从而帮助大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习惯。思想品德是指导大学生行为表现的根本,只有积极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引导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表现出优异的行为。例如在长跑比赛中可以培养大学生对自身的挑战,努力克服困难,勇于坚持的精神,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可以促进大学生以顽强的意志积极克服更多更大的困难。体育教学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人格的培养、良好品行的塑造都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4.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自信

如今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于人际关系不佳,因此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必须要注重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大学生经常被要求自己或者以小组的形式参加体育游戏、比赛等,人与人之间有着密切的交流以及合作、竞争关系,这也是对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考验和锻炼。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通过游戏活动、小组合作等团体教育活动形式可以起到潜移默化地心理素质教育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明显改善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处理不当等不良心理。高校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活动有力地增强了大学生彼此之间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积极融入到集体中并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加强体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渗透与干预作用的几点建议

1.树立科学明确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是高校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方式,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有计划、系统地开展教学活动,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指明了方向。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体育教学只强调了大学生对于体育技能的掌握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以及心理健康维护、心理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这都与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难以相符。因此,要将心理素质教育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中,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渗透,并在教学活动中逐步落实心理素质教育内容。

2.重视高校体育与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建设

如今的教学中体育课程和心理课程还属于不同的分支,因此要想加强体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渗透与干预作用,还要重视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高校体育与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对现行的体育教材进行调整,将心理素质教育内容融入到体育教学大纲中,并将相关理论知识编写到高校的体育教材中,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心理卫生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生理、心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对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有着明确的认识,进而了解并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对于不良的心理问题可以做到自己诊断和及时纠正,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心理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及时预防心理疾病,做到防患于未然,双管齐下,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3.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素质教育能力

如今高校的体育教师大多是体育专业科班出身,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教育,缺少专业系统的心理素质教育基础。因此,还要注重对体育教师心理素质教育能力的培养,打造一支既熟练掌握体育专业技能,又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教育教学方法的双师型体育教师队伍,从而更加高效地为大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水平。第一,要对体育教师进行系统性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的专业理论以及心理咨询的开展方式和操作技巧等等,此外教师还要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积累经验,积极探索和创新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第二,体育教师也要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直接引导者,思想和行为都将对大学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作为体育教师要发现并及时改正自身的心理品质中的不良因素,以更加自信乐观的心理品质去感染大学生。第三,体育教师要认识到体育学科中融入心理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中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4.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要想通过体育明显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必须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这是由于只有通过长期系统性的体育锻炼,才能引起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行为习惯发生变化,一旦没有坚持体育运动的习惯,人体器官的机能也会相应减弱。此外,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可以转化为大学生坚持体育运动的内在动力,将体育运动内化为一种主动性自主性的运动,心理素质也在这一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得以磨练和提升。因此,体育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并加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鼓励和监督,例如坚持体育锻炼30分钟,进而形成运动心理定势,这是运动习惯养成的重要保证。

5.积极改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建设好校园体育文化,优化体育育人环境,是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有效载体。具体来说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校、院、系各级体育组织、各种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学等宣传途径及手段,大力宣传我国的体育思想和体育成就,普及体育知识,表彰体育先进等,在校园内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接受健康体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四、结束语

如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引起了高校和社会的重点关注,高校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措施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科学教育。体育作为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通过体育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渗透和干预已成为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方式之一。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进一步加强体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重视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渗透和干预,积极探索和创新新形势下体育教学方式,提高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效性,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孙敏.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6(06).

[2]刘丽辉,朱立斌.探析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5(07).

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篇2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法

大学生心理素质是指以大学生生理条件为基础,通过大学生的个体行为与外界环境输入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与社会上其他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基本的、稳定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心理品质。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征

1.心理素质的社会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质时指出:“人的木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主要反应是在他们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性和社会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特征。

2.心理素质的内潜性

作为素质的组成部分,心理素质还具有潜隐性的特点。心理素质表现为一种本质的潜在力量,大学生的外在气质、性格等,并不能静止地体现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及其心理素质结构是否完善,只能通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可见,内潜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所具有的共性。

3.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的,这种遗传素质给予心理素质第一种稳定的特质,它很难随环境及大学生品质的改变而改变。其次,在大学生经过发展和成熟阶段后,其心理素质水平及结构也已相对稳定,无论是个体努力还是外界环境的强制性输入,都很难改变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4.心理素质的可塑性

除了稳定性外,在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成熟阶段,其心理素质还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外界的教育性输入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素质的可塑时期,我们不能否认在个体进入成熟期后,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不是绝对不变的,但在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心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时期予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形成完善的心理素质结构、符合其社会角色的心理素质水平,无疑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之一。

二、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支持与合作。可以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比作四个系统:课程系统、学生系统、专家系统、社会与家庭系统,这个四个系统共同组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四维结构。在这个四维结构中,课程系统是基础,学生系统是课程系统的深化和发展,而专家系统是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的监控与干顶,社会与家庭系统是对前三个系统的辅助和支持,每个系统中都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采取不同的方法,选择教育途径。

1.课程系统

大学生课程系统包括规范的课堂教育和有目的性的各学科渗透教育。可以在大学生必修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开设心理素质教育的专题,同时开设心理学、心理训练等选修课程,使大学生明确心理素质的内涵与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与心理防御知识,以此来引导和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其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

2.学生系统

大学生学生系统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系统,包括如大学生心理协会的社团组织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心理电影、“心理一角”等社团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中,学生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可以使学生积极地把课程系统中输入的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并内化为心理素质,在无形中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完善心理素质结构。

3.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指以专家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包括讲座、报告、个别谈心及团体咨询,设计专业的心理测验并建立心理档案。由于心理专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权威性,这种专家系统中的活动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同时,专家系统可以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进行监控与干预,使各个系统协调动作,积极配合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4.社会与家庭系统

社会与家庭系统是以社会人士和家长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这个系统与以上三个系统不同,并没有明确的内容但作为大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者,其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心理素质教育的各个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系统之间发挥联动作用,教育者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教育途径,才能保障心理素质教育顺利实施。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现阶段,我国教育界关于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并没有进行统一的规范,学者们对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借鉴众多学者的观点,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三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

参照学者们的理论研究,结合社会实际需要以及大学生自身发展要求,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该至少包括如下几点:

(1)性格特征素质教育

性格特征素质教育以培养大学生意志力、耐挫力、独立性、责任感、自我调控力、自信心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为目的。在自我认知方面,使大学生了解认知发展规律、特点,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大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自我,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和思考问题。

(2)自我调控教育

自我调控教育包括情绪控制、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大学生是年轻的群体,心理发育程度决定了其情绪及情感波动较大,使他们了解情绪变化的特点,并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及情感波动,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与调节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待人处事,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自控力。

(3)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

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意志的作用及自身意志的弱点,提高大学生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果断、坚毅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这种能力也正是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4)心理动力素质教育

心理动力素质教育包括成就动机、荣誉感、抱负、求知欲与进取心。动机是个体始动和维持活动,并驱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行为的内在力量,它表现在指向目标、满足需要的实施过程中。

大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而坚定的人生动机,强烈的荣誉感与抱负心,不断的求知与进取,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祖国建设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基本要素。

2.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

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是在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开展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应付挫折情境时,为防止或减低焦虑等精神压力所采取的一种习惯性的适应行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它既是一种挫折反应,又是一种应激策略,既是一个潜意识的精神内在过程,又是一个可以进入意识层面、并能被主体继发认知的行为方式。

显然,只有既能减轻内心痛苦,又能适应外界环境,才算是成熟的防御机制,否则,不论偏向哪一方,都是不良的防御机制。当内在或外在的刺激因子引起情绪冲突时,防御机制开始起作用,在心理学上,影响防御机制的主要因素有成熟程度、刺激、人际关系、社会支持、性别等(本文主要筛选对大学生群体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尚未成熟、外界刺激较为频繁、很少寻求社会支持的年龄阶段,因此,正确引导其心理走向,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防御能力,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可以选择在大学生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如人际关系的防治与防御教育。由于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出现交往恐惧、人际关系紧张、沟通不良等现象,甚至会产生嫉妒、猜疑、自卑、孤独的心理,严重影响正常人际交往的建立。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大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其心理防御能力。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的关注重点,应该放在“新生现象”教育、学习压力防治教育、就业压力防治教育、情感困惑防治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社会支持”范畴的心理教育上。

3.创新素质教育

众多学者针对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质量,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创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己经发现或发明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进行新的应用、创造新的事物,创新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创新素质是主体通过有目的的创新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理取向。

关于创新人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高创新力所具有的7种人格特征:能容忍模棱状态、具有克服障碍的意志、具有自我超越的愿望、受内在动机驱动、具有适度的冒险精神、希望得到认可、具有为获得认可而努力的愿望。但以上所列的并没有完全概括创新素质的人格特征。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创新素质的基本构成因素,即创新初期的原始感情或动机、创新过程中的毅力和独立精神以及创新后的自信(即掌握命运的感觉)或自我超越的想法,同时,强烈的好奇心、顽强的毅力、勇敢的进取精神是创新人格的必备因素。

根据以上关于创新能力的理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应具有以下五特征:(1)有观察事物的习惯,并能将此进行发散性思维;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敢于对权威性观点提出疑问。(2)凡事总想找出真正答案。(3)有自己坚定的立场,能耐心听取并接受别人正确的见解,从中发现问题或受到启发。(4)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5)凡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在解决方法上另辟蹊径。因此,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可以针对以上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正直,王滔,吴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王有权.对心理学中自我问题的探讨[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144.

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篇3

[关键词]大学生;音乐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协同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8-0128-02

1协同学理论的一般概念

协同学亦称协同论或协和学,协同概念是由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于1971年提出的。协同学是一门在普遍规律支配下的有序的、自组织的集体行为的科学。协同学着重探讨各种系统从旧结构变为新结构,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该理论的特点是通过类比,对从无序到有序,从旧结构到新结构的现象,建立了一整套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案,并推广到广泛的领域。

2协同学理论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协同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研究在完全不同的学科中,存在的共同本质特征的横断科学,它横跨自然、社会科学,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许多学科。协同学为科学界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武器,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当协同理论运用到教学领域时,能更好的发挥教育系统的功能,使教育系统内各要素、各层次要素和结构、结构与功能等,形成协同效应,推动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而达到优化整体的目的。

素质教育系统符合自组织原理,因此,音乐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协同教育的目的。系统要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旧结构到新结构的自组织结构,前提是:第一,系统必须是开放的;第二,系统必须远离平衡;第三,构成系统的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

首先,素质系统是开放的系统。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素质教育从开始到现在,素质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人们对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功过得失都有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也会影响到素质教育本身。而从另一角度来讲,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客观生活在社会中的群体,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想观念和信息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素质教育系统是开放的系统,要受外界的影响。其次,素质教育系统的各子系统间是“非线性”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是指事物之间多方位、多层次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联运动。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教育过程中对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生理素质教育等会产生一定的作用,而这些对音乐教育的影响也是普遍存在的,如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音乐教育的特点也不一样等。因为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又相互渗透。这说明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全方位、相互渗透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再次,素质教育系统中,存在着非平衡。如我国各地区的教育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在同地区,不同的老师,在同样的学生群体中教同一门课程时,教学效果也会存在差异等。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系统属于自组织系统,因此,音乐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可以协同与合作。而且,要真正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素质教育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即加强各子系统间的协同与合作。

3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协同策略

3.1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本身就是一个从创作到表演、欣赏的过程,它在培养人的想象力、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方面,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协同契合的基本诉求。

(1)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日常生活体验,对音乐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利用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注意学生的基础,由浅入深。音乐作品中,无论是声乐或器乐作品,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联想。特别是现代的多媒体教学,通过mtV画面的引导,学生一般都能把握音乐的意境与主题。由于学生自身的成长经历、社会阅历不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会有差异。其次,结合作曲家的创作经历及作品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产生相关想象,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大学生本身具有一定文化修养,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观点,他们在欣赏作品时,绝不会简单地接受,而必须细致、全面地理解和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内涵,从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人生命运、作品所具有的典型风格等多角度、多方位地把握它,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对作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通过学生音乐欣赏经验的积累,视野的扩展,便能培养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多端性和灵活性。最后,结合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以权威者的角色出现,而是站在欣赏者的角度,仔细的倾听,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完整的表达出来。因为,就音乐而言,欣赏者的经历不同,分析作品的角度不同,对作品会有一些不同的感受是很正常的,应让学生自己慢慢的领悟,学会辨别。同学间、师生间经常的讨论和交流,能开拓学生思维,避免定式效应的消极影响。

(2)在音乐课外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在音乐实践的演唱、演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本身就是具有创造力的艺术。不同演唱、演奏者在表现相同的作品时,由于个人对作品的理解程度、角度不一样,会出现不同的表现、表达方式。因此,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教师应鼓励、提倡学生对艺术大胆的幻想,积极探索,保持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对每一个音乐作品都可以加入自己的独特思想,唱、奏出自己的个性。因此,充分的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与空间,多多鼓励,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之一。其次,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中文娱节目的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大胆创新,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走艺术创新之路。再次,平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文艺会演,既是音乐课外活动,又是音乐教育的辐射与延伸,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一种做法。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体现、发挥。

3.2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进取精神

进取心、自信心同样是心理素质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应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其次,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锲而不舍追求进步的精神。

(1)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培养自信心与进取精神。首先,要保护好部分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树立音乐学习的自信心;其次,要保持和发展部分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的音乐作品和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等,做到两者兼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给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找到学习的自信心,再将这种自信心扩展到对生活和事业的追求中去。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自信心与进取精神老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进取的心理。音乐实践活动是表现性很强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要耐心指导,严格要求,不断鼓励,细心开导,使学生在音乐中找回自信,继而自信的面对学习和生活。

3.3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协作心理

(1)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心理。通过欣赏作品,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欣赏作品心得。在学生讨论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仔细的聆听与观察。首先,对于学生对作品了解中存在的,属于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纠正。其次,对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利于同学间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的言辞或举止,更要适当的加以提醒。让学生学会在尊重对方观点的同时,有理有节的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在我们的社会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人生观与世界观。要逐步学会在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也要对别人的不同于自己的表达方式给予理解与宽容。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音乐活动有利于培养人的整体意识与协作关系。无论是合唱或合奏,都是以集体的面貌出现的,即使是独奏或独唱,演唱者、演奏者与伴奏者存在合作关系,与观众之间也存在着上下呼应的关系。所以老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余多参加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在协作过程中促进感情的交流和友谊的发展,增强集体凝聚力。

3.4在音乐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运用音乐作品的情感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情绪。情感是音乐的灵魂,它们或旋律激昂,催人奋进,或哀转幽咽,引人深思。教师要善于把握和挖掘这些作品的精神意蕴,引导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达到心意相通、潜移默化的移情效果。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在实践过程中,无论是歌唱训练或器乐练习,都是在掌握演唱与演奏的技能、技巧。而技能技巧的掌握不是懂得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学会的,必须通过自身无数次的反复练习,才能够掌握,对学生来讲,是对他们意志的一种磨炼。让他们在日常的音乐实践中,在理解、欣赏、感悟和创造美妙音乐的过程中,走向心灵的成熟,体味生命的含义。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音乐影响人、教化人是多元化、多侧面、多层次和多反复的。加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将音乐教育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协同起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篇4

论文摘要: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做出了比较深层次的论述,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证,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要大力改善。

由于市场经济的完善,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素质教育的责任大任务重,尤其是面对社会的竞争复杂性,要教育大学生在学校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此,我们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应当明确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教育大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二是教育大学生增强顽强意识和风险意识;三是教育大学生增强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总是注重思想素质的教育,忽略甚至严重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因而形成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不少人在心理素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问题。其主要表现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老师的配备和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二是学生普遍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并不十分关注;三是学校在心理素质教育上存在诸多不切实际的方式方法。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层次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和帮助。作为高等院校来讲其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我们在寻求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时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一、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年来,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工作一直在抓,上级也在三令五申地强调,在高校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也得到相应的重视。但是,由于就业压力和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综合素质的提高相对来讲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校抓大学生综合素质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实际上偏重于智育或考试,对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未能全面地给予关注和重视;有的学校在抓大学生综合素质时,不善于合理地发挥大学生本身的优势,未能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展各项有益于综合素质提高文体活动。依据高校的现状,应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新形势的需要和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专业知识、行为规范、健康体质等等。高校在对学生教育中不仅要抓好思想政治、公民道德、行为美德、政策形势的灌输与教育,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各种有益的文艺体育等娱乐与健身等方面的活动。

第二、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的自主能力实际上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进入大学阶段,这种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大学生不但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心胸宽广,思路敏捷,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关心帮助同学,与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高等学校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力中,一方面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自己去组织去作主,以得到更多机会的锻炼提高。另一方面,校、系和班级在配备学生干部时一定要定期轮换,要让更多的学生在学生各个层次的干部岗位上得到实际锻炼,对缺乏组织协调能力或胆量不大的学生必须要推举到学生干部岗位上学习提高得以锻炼,这对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式。

第三、全面普及学生的心理保健。心理保健的普及主要是使大学生们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保健的要决,这些要决不外乎这样几种:一是要自立自强。大学生们凡事都不要去依赖别人,要养成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解决困难和完成任务的习惯。否则,就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二是要宽厚善友。大学生们要宽厚待人广交益友,对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更要放宽责备的心态,遇到对方有过失时,应尽量避免发怒,善于与新老朋友同学保持联系,增进团结与友谊,在经常帮助和关心别人的同时,也会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些都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三是要知足常乐。一方面对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不要去发牢骚和斤斤计较,要善于在较差的环境条件下做出好样子,干出好成绩。另一方面,在同学之间不要去比生活条件,要比学习进步,要勇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立足把小事和身边的事情做好,经常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心态。四是要培养兴趣。大学生们在学校的紧张繁忙的学习中,要善于经常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就要及时动手去做,以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增强生活情趣,从而满足不断追求的快乐感。五是要量力而行。首先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地制订出学习和生活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按计划去做,这既可以减少忙乱感和压力感等心理负担,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身心适应能力。再是,凡事都要留有余地,订计划不要太紧,要适度,对人对事不能苛刻、绝对,要学会多角度去看待问题,要善于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事情,这样就有利于自己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就能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健康心态。参考文献:

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篇5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生命源头;媒体导向;政策推动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以“中国梦”为主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富民强国的大战略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当代大学生成长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有幸成为实践“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充满着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背景下应当勇敢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神圣使命。然而,我们当代大学生是否已经为践行中国之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一、大学生心里健康问题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到了中华大地经济领域的每一处角落,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市场经济的重新洗牌。21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的世纪,因而小学生从入学开始,就面临着选择名校的困扰以及大量课外补习的压力,就这样,从小学升入大学一路摸爬滚打而来,家长包括学校都过多地关注于学生的学科成绩,而忽略了对其生活上的历练,使学生们在面对学业、交友、择业等方面缺乏承受挫折能力,便容易产生自卑、沮丧、焦虑等消极情绪。大学时段是一个年轻人心理状态的成熟期,世界观已逐步形成,对于所要经历的爱情、财富,以及价值观都有了基本看法,倘若某一项认知出现了偏差,将对其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一)大学生对价值观认知偏差

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取缔了剥削阶级。旧社会的贫富分化消失,财富阶层出现了断代,随之建立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使广大劳动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国民已适应了计划经济的工作模式和经济收入的分配方式。但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的需要,计划经济的弊端也愈发明显。俗称“大锅饭”的计划经济模式,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中国经济要进行改革开放的战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模式的转型造成的贫富分化不可避免,加之少数舆论媒介不正确的媒体导向,导致社会心态的躁动。由此,普通民众心理平衡被打破,社会上充斥了仇富、媚富的心理。部分年轻人以个人利益和需求为标准,做出错误的价值取舍和评判,把高消费的极致心理享受视为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把奢侈与享乐作为人生中的现阶段目标。为了追求腐化的生活方式,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由此产生厌学情绪并荒废了学业,年纪轻轻就浪迹于娱乐性场所,自甘堕落成为富商和一些出卖国家利益、中饱私囊的腐败官员用来消遣的。本应积极乐观、充满着朝气的年轻人身上却弥漫着浓厚的铜臭和浮躁气息。价值失衡、社会腐败蔓延的不良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对心理健康及素质教育的深刻反思和高度重视。

(二)大学生对感情观认知偏差

大学时期本是莘莘学子恋爱的甜蜜季节,然而当下大学生们恋爱中频发矛盾,由此造成了因爱轻生、甚至杀人泄愤等屡见不鲜的恶劣后果。天津一所职业学院的在校女生(XX)身着洁白的婚纱坠楼身亡,悲剧的发生源于殉情女生对爱情观的偏执,为了一段情窦初开的爱恋,以这种不负责任的极端方式草草结束了生命。因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终酿惨剧,令人惋惜。更有甚者,因为追爱未获回应,不惜伤害甚至亲手毁掉对方。合肥女孩周岩被男同学泼油纵火,对周岩造成了毁容的终身性伤害。此行为是一种被家人宠溺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病态、极端的表现,是爱情观的极度扭曲。此类新闻案例经常见诸媒体报端,令人唏嘘。当下对大学生的爱情观要进行良性引导与教育,不单是家长及校方,更需要全社会给予重视与关注。引用当下实例通过结合心理、生理、法理指导,对跋涉爱河的学生进行良性引导与循序渐进的注入式感情观教育,深刻理解爱情二字的核心内涵,明白爱与情的属性截然不同,使其思考人与人之间是先有的爱,还是先动的情。无私的爱是并不求任何回报的奉献,而情的属性却有极大的自私成分,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占有欲。当你喜欢一个异性,索取大于付出,不顾对方感受,一心只想满足自己的占有欲,这不是爱的表达,只是动了情,与自然界的动物到了期的表现并无不同。尊贵的爱情需要理性的表达方式,为了所谓的爱情而痴狂,都是其对感情观的病态表现。

二、改善心理健康和提高素质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国人素质学科,完善教育体系

心理健康与素质教育好比一对孪生兄弟,在国民的成长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目前,国内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大体只停留在喊口号、贴标语的层面上,其实表面功夫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仅仅是聊胜于无。一个大学生综合素质表现与生活背景、家庭教育以及学习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中小学课纲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如中小学已设立思想品德等课程,对世界观还未形成的学生来讲其内容空洞乏味,不能很好地带动学习的积极性,于是乎大多成了自习课,意义不大。作为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小学至大学在校生的素质教育,应该将国学、政治、法律和礼仪规范结合当下的新媒体进行有机的整合,并讲究实际效果,编撰适合各个年龄层的版本,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建立起生动且立体的国人素质教育学科,即内化成学生们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观点及人生价值,以便在心中持久扎根。

1.国学即推广国学之精华所倡导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①倡导正心、修身、齐家,推广国学对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2.政治通过深刻领会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增强爱党、爱国、爱民忠诚的信念。

3.法律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让人们从小树立起法制观念,了解其惩治力度,对法律有所敬畏,才能知法守法,不会逾越法律的红线。4.礼仪规范从个人文明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方面进行学习,养成待人接物的正确行为习惯,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学校的“回炉再造”提高国民生命源头的素质

何为生命的源头?不管你是谁,你有多么大的成绩,你的生命来自于父母,父母便是生命的源头。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素质教育具有终生性影响,具有学校无法替代的作用。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的形成。倘若家中长辈不具备文化素养,道德出现滑坡,想必在这种教育环境下,不会给予子女正确的人生系统指导,即便后来这些孩子中的某些人通过后天努力考取了较好大学,但由于幼年教育的短板,也许会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及素质教育存在着难以预想的困扰。良好的家庭教育一定要求某些家长革除脑海中固有思维的封建残余,促使家庭教育建立在民主、科学的基础之上,架起一座自由、和睦的亲情沟通桥梁,切实关注孩子的思想动向并及时与之交流。当下很多中小学都设有家长学校,但大多流于形式。相关部门应利用有利资源投入力量,大力倡导在这块教育阵地中也开设国人素质学科课程,呼吁家长不断对自身进行充电,大力倡导“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通过家长带领孩子“自设作业”的形式,哪怕是在公交车上让座、帮陌生人指路、捡到失物归还、在购物时礼让老弱妇孺等事迹,都要记录下来作为作业上交给老师。国人素质课的教师对学生及家长共同完成的作业予以评分并及时归入档案,让其切身体会“良恭、俭让”在人与人相处之间的魅力。相信此课程的开展会让善意在孩子在心中扎根。关注于提升家长素质也是我们对心理健康及素质教育研究的意义。

(三)通过媒体主渠道进行正确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

2016年中科院建院以来最年轻的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徐颖对北斗系统的科普视频在网络上意外走红,成为网友们心中智慧与美貌的女神,正能量的代表人物。其实在中国有很多这样的楷模人物,但似乎不符合当下媒体电视台的推广方向,使公众对许许多多的当代楷模人物相关信息了解得少之又少。当今的主流媒体及电视台大多创办一些索然无味甚至趣味低下的栏目博人眼球,娱乐摩登化,公众人物庸俗化,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种潮流时尚,过度迎合大众的猎奇心来找话题,没有很好地履行传播正能量的媒体责任,只会带给大众消极且不健康的思想导向。兰州女孩杨丽华苦追刘德华12年,以致其父母为她的任性倾家荡产,老父亲甚至卖肾筹钱,直至无奈投河自杀。我们要斥责这个愚昧的女孩,还是要惋惜那位付出糊涂爱的父亲?难道当下娱乐至死、金钱至上的媒体风向不应该检讨自责么?盲目的哈韩、哈日、追求奢靡之风的娱乐导向,对中国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冲击很大,值得我们反思。这些鲜活的例证,不希望仅仅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新闻,更要将这些例证归拢集成,以反面教材形式在刊物出版,拍成影视作品,通过媒体主渠道对全社会进行正确宣传。要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虚拟与现实可以相互印证的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潜移默化的疏导,并对其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让大学生们成为有使命、有责任、有开拓精神的21世纪社会主义接班人。

(四)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曾几何时,出国旅游只是外国人的专利,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民逐渐富裕起来,旅游成为人们休闲方式的一种选择,只是原本很美好的事总伴随着一些不愉快的杂音。不同于改革开放前,出国人员大多都是文化层次和素质教养较高的精英人群,现如今大量国人涌出国门,旅游目的地遍布全世界,其中一些国人的糟糕表现受到目的地国的嘲讽,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应该被西方人视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化积淀,璀璨的华夏文明对人类的进步有着巨大的贡献。当前中央政府对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非常重视,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指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做好了全面的阐述。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推出显示了中央政府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已经提高到中央层面的战略高度。当代大学生更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带头作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自身的进步带动家人及长辈的共同进步,争取用不到10年的时间使国人素质有大跨步的提高。当健康的思想和文化融于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融于人民的思想里,这就潜移默化地成为人们日常的行为规范,演变成价值评判的标准。注重荣誉、摒弃耻辱,以健康的文化底蕴为载体,倡导阳光健康的素质教育,对构建安定和谐、快速发展的社会,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以及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反腐倡廉,意义极其深远。

作者:赵璇吕佳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篇6

[关键词]拓展训练;特点;作用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3)09-059-1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在大学教育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拓展就是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之一。进行拓展训练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展训练不仅锻炼学生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下面我们就对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什么是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属于户外活动,主要是帮助训练参与者进行训练,进而从中得到一些感悟,通过自身的认知,对自身的行为、理念等进行改变,在大学中进行拓展训练教学,是融合了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学等学科的综合性训练活动。在拓展训练中可以将拓展训练的项目分成三个类别:第一个类别是热身项目。这类训练项目是为了将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和紧张感消除,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提高活动的参与性。通过拓展训练增加大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首先就是增加学生之间的配合能力,通过一些小游戏使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相互配合完成任务。第二个类别是低风险、低地要素的户外训练项目。这些训练项目没有过多要求和条件限制,这类训练项目通常是在2米以下高度中进行,所以不需要进行专业的保护措施。这些项目是培养学生自身的灵活性、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类别的训练项目是高危险、高要素的户外训练项目。这类的拓展训练一般是在2米以上的高度上进行,有很高的风险性和挑战性,不仅锻炼学生的灵活性,还锻炼学生的心理能力,同时对学生面对危险、困难时的情绪、心理等进行培养,这些项目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一些保护措施。

二、拓展心理特点以及对大学生心理的作用

(一)心理拓展心理的特点。心理拓展训练是在拓展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将拓展训练的先进性进行继承,同时将其内容、特点进行丰富,更加符合大学的条件和学生自身的特点。1.心理拓展训练的环境真实。在大学中设置的心理拓展训练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每一项训练项目都有一定的活动规则,通过模拟特殊环境,并保证设置环境的真实性,让学生在真实又不熟悉的角色中发现问题、了解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适应新的环境,找到自己的团队中的新位置,让学生获得一些深刻的体验生活;2.心理拓展训练以学生为主体。在大学中进行的心理拓展训练采用的项目训练和体验,是3:2的时间关系。学生的身体素质、生活经历等不同,因此会有不同的训练体验,在进行完心理拓展训练后,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彼此了解、学习。在开始心理拓展训练之前,老师将相关内容以及注意事项向学生讲清楚,在活动中不进行讲述,而且不参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在训练项目体验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3.学生团队合作以及个性发展同时进行。在心理拓展训练中没有个人训练项目,全部是集体项目,这些训练项目本身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团队合作、相互鼓励,才可以顺利的完成。在这些项目训练中学生的个性也可以得到发展,在一个团队中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担当和作用,在团队中可以进行个性展示。也可以对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反思,正确的认识自己。

(二)校内心理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大学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以心理挑战为重点,对学生的品格、意志等进行拓展,完善学生的人格和意志。1.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挖掘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中的每一个训练项目都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这是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考验,在训练中学生通过努力,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使得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在顺利完成任务时,学生会有满足感,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将学生的创造性、协作性等进行发挥,让学生重新的认识自己,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提高;2.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讲到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人或者团队通过调整行为适应所处环境的过程,这个适应的过程,个体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让学生参与到体验训练中,学会沟通、协调,同时让学生将学习压力释放,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自己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挑战能力,同时将学生的生存能力提升,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三、小结

在学校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途径,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将学生的挑战能力进行提升。将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拓展训练结合在一起,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詹海都,李鸥.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向[J].文教资料,2010,(03):77-78.

[2]丁琳萱,高玲.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影响的探究[J].才智,2012,(01):25-26.

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篇7

关键词:耗散结构论;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教育理论

耗散结构沦是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里高津教授从事非平衡热力学和非平衡统计物理学研究的成果。他发现在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中,无论是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还是社会的、经济的系统,如果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过渡到一定程度,系统的内部的某个参量的变化过渡到一定的阈值,通过涨落系统就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到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的新的状态。这种有序状态在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中得以维持,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因外界的微小扰动而消失。这种远离平衡的新的有序结构,普里高津把它称为耗散结构。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方法,耗散结构理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也给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一、从耗散结构理论看,对大学生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是必要和可行的

1.大学生心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耗散结构形成的首要条件是开放.只有开放才能生存,系统要与外界保持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只有这样才能从外界输入负熵,抵消系统本身的熵增,系统的总熵减少,“吐故纳新”,才能使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形成耗散结构。

大学生心理系统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是心理素质建构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完成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旺盛的精力,鲜明的个性,优良的思维品质,强烈的求知欲,执著的探究精神,敢于叛逆、蔑视权威的勇气都使得他们的心理处于一种高度的开放状态,对新的文化和观念有着强大的吸纳和摄取能力,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更为执著和迫切,理性重塑自我的愿望也是非常主动和强烈的。这一切都成为我们对其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的先决条件。

2.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系统处在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态

开放系统可能有三种存在状态:平衡态、近似平衡态、远离平衡态。耗散结构理论排除平衡态和近似平衡态。所谓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状态就是有差异、分布小均匀的结构状态。“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耗散结构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生存”,只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才能远离平衡态,从而不断地推动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形成新的有序的耗散结构。

大学生心理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是比较激烈的,他们正处在追求同一性的过程中的迷失和混乱之中,加之来自社会方面的竞争的加剧、观念的变革、信息的激增、文化的碰撞、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的复杂等因素又使大学生不得不去面对。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当前的社会伦理价值正处在由无序向有序重新建构的过程中,传统的道德思想与现代生活方式交叉与并存,社会还尚未建立一个稳定的价值坐标体系,这就使大学生群体感到无所适从,使他们处在梦想与磨砺并存、挑战与机遇并存、希望与绝望并存、快乐与痛苦并存、幸福与苦难并存的充满矛盾和多元化选择的时代。他们没有了主体的社会信仰标准,又缺乏对新旧观念整合的能力和经验,自我观念又尚不定型,不能有效地运用自我防卫机制,这样必然会使他们道德困惑、认知失调和心态失衡。

3.大学生的心理系统存在急剧的涨落现象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涨落指系统中某个变量的行为对平均值发生的偏离能使系统离开原来的状态或轨道。涨落与“变化”和“偶然”相关,当系统处于非平衡状态时,涨落可能通过相干作用,被反馈放大成“巨涨落”,从而导致系统从不稳定状态跃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形成耗散结构。

大学生是充满活力的群体,思想观念还不够稳定,情感丰富且又两极性明显,情绪波动较大,心理处在动荡起伏的状态。来自社会方面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更激起了大学生心灵的“振荡”。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迅速涌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给原有的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以很大的冲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而引起政治、文化方面的变化,多层次的经济形式导致文化多元性,也导致主体的、核心的价值信仰发生了危机。在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社会法规不健全之际,大学生是怀着激动而不安的心情,随着变革的滚滚激流来审视社会的。受社会上权钱交易的泛化、财富不正常的聚敛、职业道德的败坏等不正之风的严重冲击,折射到校园里便会出现拜金思潮、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人们很难对什么最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等…系列问题达成共识,甚至不同年龄阶段、同一个人对同一问题回答也不一样,从而使人产生不安和焦虑。久而久之,就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诱因。

4.大学生心理系统具有非线性作用机制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开放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必须存在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只有这样,才可能使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产生协同作用和相干效应,即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简单的数量相加,而是相互制约、相互融合,系统整体功能实现倍增,使系统由无序变成有序,产生耗散结构。否则即使系统处于开放和非平衡条件下,存在涨落,也不可能形成耗散结构。大学生的心理系统恰恰存在这种非线性作用机制,具有可能形成这种耗散结构的条件。当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相互协调、相互适应时,能产生协同作用和相干效应,增强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从而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建构更加有序,形成耗散结构。具体来看,在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如果不同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施加的影响一致,在教育环体各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都产生积极影响的情况下,就能够形成教育合力,增强教育效果,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更为有序的结构。同时又存在这样一种情况,由于教育主体思想水平、认识能力有差异,教育客体的思想水平、接受能力不平衡,又有不同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的影响不协调、相互对立甚至冲突的情况,再加上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教育环体中也存在对心理素质形成的消极影响,这样,就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二、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1.建构开放性、多元化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系统

面对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的开放性、弹性人格,使之消除激烈竞争所带来的烦躁、脆弱的心态是十分必要的。弹性人格是一种健康的人格,它主要包括:(1)和谐的人际关系;(2)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3)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从大学生心理素质系统来看,必须保持非平衡状态,充分认识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内部之间的开放作用。孤立、封闭、僵化的平衡态的心理素质系统是不能发展的。只有保持非平衡状态,才能形成稳定有序的结构。因而在进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时,教育主体、教育客体都应具有开放的意识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正确看待环境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确定教育的近期目标,促进教育内容的更新,解决教育过程中的社会要求与当前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矛盾,促进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首先,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要注重创新精神、时代意识的培养,使双方更能适应新的环境,增强教育的开放性。其次,教育主体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心理学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加强人文修养,增强人格魅力,使教育客体对主体的信任感增强,有利于教育的顺利展开。再次,在复杂的环境下,教育客体要不断提高心理素质的自我建构意识和能力,强化自我教育。第四,积极利用现代先进的教育介体,增强教育的时效性;优化教育环境,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断提供新的信息、积极成果。

2.注重涨落,加强引导,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方向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实质是内部涨落发生并放大的过程。因此,进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时,必须认真研究涨落,特别注意在当大学生心理素质系统处于临界点、关键点时,必须及时创造条件,促进和扩大某种涨落,因势利导,促使其向健康的方向跃进。首先,教育主体应有敏锐的观察力,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各方面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这是引导的前提。在目前要特别关注大学生可能因厌学、自卑、人际交往障碍、生活贫困、失恋等原因造成的情绪方面的任何意外和变化,深入把握其情绪变化的脉搏。其次,学会做过细的工作,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不忽视大学生所发生的任何意外和变化。再次,教育主体应科学研究和预测大学生心理变化的发展趋势或事态可能发展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于未然的工作,从而有效地避免大学生心理系统发生“巨涨落”。

3.注重自组织建设,利用非线性作用,形成协同,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篇8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7-0106-0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是保持体格、心理、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而且,人类发展指数(HumanDevelopmentindex)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评估一个国家地发展程度。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全球化速度明显加快,竞争趋势日益增强,21世纪青年大学生的”完美状态“和”生活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心理素质将成为衡量21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尺度。作为21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如何回应这一时展趋势并切实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成为不可回避的历史性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扫描

根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2007年在对23所高校6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测试过程中,发现有16.51%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高达30%左右,并明显呈上升趋势,具体表征为焦虑、强迫、恐惧、抑郁、神经衰弱等心理问题。实际上,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比例也有所上升。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正处青春期的大学生,面临人生、理想、专业学习与求职就业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社会责任感与竞争的压力、”三点一线“的枯燥、失恋后的痛苦、失眠时的烦恼、成绩下降后的担忧、价值观与人际关系的困惑、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丰富情感与充沛精力无所寄托所造成的寂寞与压抑等因素,都可能引起大学生的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据一项全国调查显示:近年来全国大学生中心理疾病患者达20.23%,而在另一项调查中,8.75%的大学生认为利他行为只是一种手段,索取才是真正目的,48.8%的学生认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是金钱,59.18%的学生认为择业的首要标准就是经济收入。可见,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素质问题已日益凸现出来,并在事实上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遗憾的是,一些高校对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也相对薄弱。北京67所高校设有心理咨询机构的有28所,只占41.8%。而在国外高校,每2000个学生就拥有1个心理教育专职人员。因此,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现状着实令人担忧。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是多层面、多维度的,既有必然的因素,也由偶然的成分,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互动的结果。而且,由于各高校在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办学实力、社会影响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也不尽相同。但各高校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除了具有个性特色外,也明显呈现出共性的一面:

1.腐朽思想文化根深蒂固

作为最敏感的社会群体之一,大学生由于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心理发展还处于”第二断乳期“,对客观世界还缺乏深刻的认识,政治上尚不成熟,所以”免疫力“不强。他们对通俗流行的、刺激性和娱乐性强的感觉型文化狂热地追求,而对知识性的正统的”严肃的文化“兴趣索然;他们追求潇洒,但又往往以花钱大手大脚。做事懒懒散散、衣着时髦新潮为潇洒;各种因看黄色录像、光盘和因凶杀、堕落等受到法律、法纪处分,而导致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现象屡见不鲜。对此,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这种用西方资产阶级没落文化来腐朽青年的状况,在也不能容忍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44页)因此,高校应把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体系中去并摆到突出位置,自觉投身到净化校园和社会环境、抵御文化市场消极因素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冲击的浩大工程中去。

2.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效应

我国正处社会转型期,受到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等趋势与思潮的猛烈冲击。加上经济结构的急剧变革和改组,它既使得潜在旧结构中的社会矛盾得以充分暴露,又会造成新的社会运行失衡,传统权威的丧失和社会控制的弱化,以往社会规范的约束力减弱,但新的调适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极易使大学生产生心理失衡:一是容易使缺乏纵向认识、偏于横向思维的当代大学以偏概全动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难免表现出迷茫焦虑和情绪失控:二是外部的负面效应本身又具有”示范“效应,易使大学生造成不良心理;三是社会转型期呈现出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人际关系复杂化、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和社会竞争的非市场因素都极易使大学生自卑自怜、固步自封、自暴自弃,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3.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速

高等教育是由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而有机构成的系统工程。心理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由此,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也必然会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是教育价值观念更新。当前教育实践中,很多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调整意识不够,上了大学后不知该干什么,生活目标不明确,许多人因此感到迷茫而引发焦虑;有的大学生特别是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留念家庭。想念家人,这些都可能成为压抑情绪的起因。而且,随着开放性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目标等一系列教育新理念,在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给学生心理造成压力。二是招生就业制度改革。招生制度改革后,既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肩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产生自卑情绪,在生活、行为、思想、情感上感到十分压抑,对前途和理想丧失信心,从而走向自我封闭,又淡化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感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世情绪。就业制度改革后。虽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十分明确,但就业市场的培育和不断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难免会出现一些与市场原则相悖的不公平现象,“人情”,“关系”等“非实力”因素在就业中起很大作用,这既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大伤害,也会对大学生心理产生“污染”。三是学生管理模式变化。为了适应弹性学制、学分制、后勤社会化等改革措施,高校大学生管理模式将走向社区化、市场化、多样化,学生在时间、空间上的自由度都空前增大,班级观念将日趋淡化,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党团组织建设都将面临新的挑战,这容易使得一些大学生滋生错误心理。

4.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特征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征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全面准确地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素质特征是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的关键环节,他们具有观念与行为分离、稳定性与波动织、成熟性与不适应性共存、人际交往与交往障碍同在等四个明显心理特征,影响其心理发展。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感和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能力,以培养大学生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个性心理品质。

2,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教师教书育人功能。高校要立足制度创新,以课堂教学、课外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建构和完善齐抓共管的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新机制,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与体系。高校应设置危机干预机构,对经济困难、学习成绩较差、失恋、情绪抑郁、性格孤僻等大学生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可以设立咨询电话、咨询信箱,使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及时得到帮助;要逐步完善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至少配备专职教师,完善教师待遇、职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量计算方法等措施,以推动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普遍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学知识和规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发展技能、技巧的普遍培养和训练:要积极开展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运用会谈法、测验法等个别心理教育方法,在大学生感受困惑、迷茫、痛苦或受到挫折时,帮助其分析产生苦恼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得到心理上的安慰,恢复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篇9

[关键词]心理健康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心理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业的艰辛和快节奏生活对每一个人,尤其对渴望获得知识和能力以获得未来发展先机的年轻大学生们提出了很高的心理要求,与此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扰和压力,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突出。本文主要从与大学生联系最密切的几个外在环境因素来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家庭教育缺乏连续性。子女考上大学以后,相当部分家长将精力转移到经济支持上,忽视了子女的心理成长。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教育既是以往各阶段教育的延续,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家长配合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这就要求家长也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调节和保健工作。

2.缺乏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为了升学,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一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长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心理。可见,学校和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家庭关系不稳定。由于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家庭不和或者父母离异的比例逐年增加。这些家庭矛盾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情绪,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方向。

(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社会环境呈现多元化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微观层面呈现日趋多元化的趋势。但是,大学生正处在中西文化交汇、多种价值观冲突的年代。面对不同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取向的选择,他们时常感到茫然和困惑。再者,社会环境的多元化淡化了他们的集体主义思想、爱国主义热情,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利益为半径的生活规划。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对精神层面的淡漠、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已经使部分大学生变得狭隘而自私。

2.社会环境的竞争性。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在自谋职业和多种渠道就业的新形势下,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部分学生感到难以适应。学校的就业对策和措施不到位,再加上社会和就业市场本来就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引发出许多与就业相关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高校的教学秩序以及大学生的正常学习。

3.现代科技的发展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娱乐和交往方式。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对求知欲极强、辨别力弱、缺乏辩证思维能力的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妨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聊天、打牌、户外运动等活动已经不多见,许多学生迷恋于网络游戏,玩罢游戏就睡觉,同学之间也很少沟通和交流。有的学生还因此荒废了学业,成为“迷途的羔羊”。

(三)学校的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高校扩招所带来的负面问题。最近几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几年。大学生的人数由十几年前的每年几十万人增长到现在的四百多万。但是,扩招也给教育和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硬件资源,如教学大楼、实验设备、学生公寓等,只要有资金,一两年就可以建好。但软件资源,如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则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积淀。在教师数量和质量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如何能到位?当学生的身心健康出现问题时,怎么能得到及时解决呢?

2.校园里的贫困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贫困和贫富差距问题已经是校园里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同在一个班,有人用钱大手大脚,追求“卓越时尚”的现代贵族生活,而另一些同学却交不上学费,生活拮据,常常省吃俭用,还要四处勤工俭学。虽然相对贫困比绝对贫困更容易忍耐,但更容易让人产生复杂的心理压力。金钱问题成为贫困大学生生活的主要矛盾之一,毕业之后的贫困在一段时间内依然存在,而生活中的光明是否会降临?何时才会来?正是这些消极悲观的心态,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转贴于

3.学习、生活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从中学进入大学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陌生的面孔、轻松的课程、自由的氛围都使大学生在生活、思维及行为方式上要做出调整和改变。但是,部分学生由于自身与环境变化的脱节,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矛盾和冲突,出现了“大一现象”:①理想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②缺乏自我再认识的能力。③失去再次提升的动力。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不明确,缺乏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疲于应付考试,难以主动适应新环境。

此外,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学习氛围、课程设置、教师素质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4.心理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学校园是大学生进行思想、知识、价值观交流的重要场所。然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真诚的心理沟通,学生与老师之间也缺少心灵沟通。这样的心理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当学生发生心理障碍时,不得不把矛盾、困惑、愤怒等情绪压抑在心里,一旦爆发,就会使一个人的行为失去理智,甚至做出不可思议的事情。

(四)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

1.积极塑造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大一新生入学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为整个大学阶段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个体差异,在对群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基础上定期举办针对性较强的专题讲座,充分利用校刊、墙报、广播等传播手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同时,还要通过讲座、讨论等方式,提高教师、辅导员等相关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心理环境。

2.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心理咨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学生适应能力,促进人格健康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卓有成效。但心理咨询工作往往有些滞后,学生出现了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之后才来着手解决处理。鉴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及规律,高校心理咨询应把工作重心往前移,以预防为主,同时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解决学生在各个成长阶段所产生的冲突,促使其心理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内在潜能获得有效发挥,个性品质实现和谐发展。随着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的迅速发展,心理咨询、网络咨询、心理讲座、职业生涯辅导等形式的心理素质教育网络覆盖了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共同推进着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发展。

3.心理素质教育对象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为目标的心理素质教育立足于大学生的健全发展,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所有大学生的认知、个性的发展。随着大学的心理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推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必将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心理辅导和帮助,实现整体心理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一起共同努力,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改善大学生的生存环境,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和预防措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素质,增强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才能使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成长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艾君.大学健康教育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n].新京报,2004-9-23(10).

[2]腰秀平,张大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走向[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5):9-11.

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篇1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占据怎样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如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怎样的作用?目前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如何?能否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呢?正是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更为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密不可分的部分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开展青春期素质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这充分说明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是国家教育的目的,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以文化知识灌输为核心,长期存在的僵化的德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心理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学生片面、畸形发展,整体素质明显下降。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自我完善,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缩小差生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由于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亦有学校课程负担过重及教不得法的因素,造成了学生弃学、厌学现象大量存在,这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转变和提高差生不能靠高压手段,不能用加重课业负担的方法,也不能放任不管、听之任之,培养和激发学生内在心理动因,用科学的心理分析的方法找出原因所在,才是治本的最好方法。www.133229.Com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21世纪被人们称之为“焦虑的世纪”。据专家所作调查,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着焦虑、依赖、任性、退缩、孤独、懒惰、逆反等心理偏差现象,如果不及时很好地矫治,就会直接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增强自我调节能力;还可以有效地控制或减少导致心理冲突、造成心理压力的不良诱因,起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需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它们会以各种途径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但由于他们不成熟,世界观尚未形成,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常感到茫然、困惑和烦恼,甚至产生心理问题和疾病,干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承受、战胜挫折的能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些年来,青少年自杀、离家出走的事件屡屡发生,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的认识扭曲、行为偏激等问题,其原因除了外部因素外,与学生自身的脆弱、敏感、抗挫能力差不无关系。因此,大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教会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以应付紧张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

1.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增多,且问题复杂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欠缺,心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人数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有学生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学生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和自毁行为;有学生因不满现实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学生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学生中心理弱势群体已经形成。

2.专业人员匮乏,师资力量薄弱

绝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按照国际标准,学校心理咨询师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500,这样算来,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经过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资格认证的更是寥寥无几。目前的形势是高校心理教师中,专业教师不足1/4,其余为班主任、辅导员、思想政治课教师或离退休的老党员教师兼任。其中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理解是与心理学原则背道而驰的,已经开展的心理咨询偏重于教育和指导,心理活动课偏重于形式和书本化,缺乏整体构建,缺少预防性指导,师生关系很难做到尊重与平等。

3.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咨询中心)工作被动

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快,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理咨询的必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重视。如今,许多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大部分学生对于心理咨询持观望态度,觉得别人去我可以接受,但是我自己一定不会去。大多数学校仅仅是开始时热闹了一阵,而后慢慢平静下来,如今前去咨询的学生寥寥无几、门庭冷落,心理咨询室逐渐陷入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心理咨询的效能难以充分发挥。

4.目标认识模糊,重视程度不够

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优化个性品,排除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扰,增强适应能力,促进人格发展,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从性质上理解,可以分为两种:即消极性(弥补性)目标和积极性(发展性)目标,但一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停留在消极性目标层次上,视大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偏离心理健康育的主要目标,致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没有完全、彻底地得到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心理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

5.专业化程度偏低,教育研究相对滞后

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对从事心理健康育工作的专业化提出了具体要求。但从实际情来看,师资短缺、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低、队伍不稳定仍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一大问题。具体表现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的范程度和专业化程度偏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员培训工作不够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没有成完整的、科学的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范等。虽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己普遍展起来,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教育研究滞后于实际需要,突出表现在微观性研究、超前性研究不,对影响机制、解决措施探讨较少,过分强调对据的统计和分析,理论深度不足,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学校开设了《医护心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两门课程,前期曾对2011届高职学生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们主要表现出以下问题:

1.因环境变异产生较强的心理压力。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转折的重要时期。入学后的大学生,心理上呈现“依赖性、理想化、盲目自信”等心理特征。面对生活环境,学习条件,人际关系的变化,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出现多种适应性心理问题。如:生活要自己料理,每天宿舍一教室一食堂“三点一线”生活,以及大学学习上自主性强的特点等,都易使一些大学生感到茫然失措,心理压力很大,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和焦虑情绪等反应。

2.恋爱方面引起的感情问题。大学生正处于异性相吸的灼热阶段,对性问题特别敏感,他们喜欢与异性交流,在异性面前显示自己的风度和才华。但是,由于他们考虑问题简单,感情容易冲动,有的过早的坠入爱河,而又没有确立正确的恋爱观:有的朝三暮四,出现三角恋、四角恋;还有单恋、失恋、胁迫恋爱等等在同学中也屡见不鲜。

3.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而不安心理。大学生有强烈的交往需要,渴望更多的人能理解自己,接近自己,成为己的好朋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害羞、恐惧、自卑交际能力不够,言辞表达较差,这一切将导致害怕交际,不愿与人沟通。再加上处于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有一种自我为中心的闭锁心理,把自己真正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不愿敞开自己的心扉。以至于有些同学干脆独来独往,不和他人接触。由于一方面要求开放自我,还我真实,另一方面却又表现为掩饰,这种双重人格,很容易导致孤独感,抑郁症和卑感。

4.追求自我实现与现实相悖造成的心理冲突。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当代大学生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他们都希望自己在这种场合、这种活动中显示自己的才华,同时也希望学校和社会创造更多的条件,实现他们的才能。然而,大学生毕竟是从学校到学校,不免患有一种社会经验缺乏症。有些学生片面追求所谓自我实现,对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尽人意之事不能正确对待,总有怀才不遇之感。有些人不能正确、客观的评价自己,只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却不正视自己的不足,一味的用美好的形容词虚饰自己,理想主义的要求别人,现实主义的要求自己,形成了对自己过分美好的主观评价,结果一见到同学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大家的好评,就埋怨别人没有看到自己的长处,甚至认为老师同学和自己过不去,因而感到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