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十篇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十篇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8:25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篇1

关键词:烟草行业基层创新问题及对策

一、基层创新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基层创新是指来自于基层一线的日常创新活动。通俗地讲,也就是把草根以及基层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转化为有用的产品、服务和工作方法,成功地做别人没有做或没做成的事情。创新就是一座金字塔,行业发展当然需要处于塔尖的精英、高端等顶层创新,但没有大量处于塔基的基层创新作为基础,行业整体创新能力就不可能达到塔尖。基层单位是科技创新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搞好基层创新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基层创新是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和终端,是行业最重要的创新区域和沃土。参与科技创新的主体不仅需要专职科技人员、专家队伍,更要依靠职工在本职岗位上普遍开展的小改进、小发明、小创新等实质意义的全员创新,这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动力。

第二,基层创新是改变基层员工思维和行为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及创造力更好地引导到为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献计献策的重要方式。基层创新有利于树立全员创新价值观,有利于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

第三,基层创新是实现人才创新的重要平台。通过基层创新能够锻炼队伍,提升基层创新能力,并为建立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专业水平高、学科结构和比例梯次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奠定基础。

第四,基层创新是行业破解发展瓶颈和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因素。基层广大职工期待通过参与企业创新破解生产、管理和操作过程中的难题,不断提升创新思维和能力。同时,通过发现问题、创新解决问题,树立了危机和忧患和意识,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二、基层创新存在的问题

当前,行业各基层单位把创新作为推进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研经费投入的进一步加大,能够保障项目带动战略得到有效实施,使基层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但基层创新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

(一)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互动不良,存在“结合难”现象

创新源头在实践、在基层并应用于基层。基层创新实践是顶层设计的源头活水,顶层设计又指导基层创新。基层创新实践对顶层设计宏观上的创新方向、政策、规划等一时看不准、吃不透,顶层设计下的创新探索、基层首创落实不到位,基层创新实践在整个创新活动中的“排雷”和清除“荆棘”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另外,顶层设计有时缺乏调查研究,规划性、协调性、针对性不强等因素,导致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实践不能实现良性互动和有机结合。

(二)创新重视程度不高,存在“精神懈怠”思想

将创新作为政绩工程,为创新而创新地做一些“盆景”创新、“微缩景观”创新以及重复低水平创新,难以形成创新成果并推广应用;基层创新积极性仍不够高,创新实施主体的范围仍集中在少数部门和人员,全员创新格局尚未形成。

(三)创新机制不健全,存在“厌恶”情绪

缺乏创新意识,存在“制度已健全,创新没必要”的思想,束缚制约创新的思想仍然存在;科技投入、人才发展、协同创新机制以及激发全员创新积极性、创新动力、创新压力和创新能力的科技评价、奖励体系以及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健全。

(四)创新能力不足,存在“畏难”情绪

创新思维不够开阔,创新点挖掘匮乏,创新办法不多,坐等、拍脑袋搞创新和靠“笔杆子”查资料编材料搞创新情况普遍存在,缺乏创新能力,不知如何创新方式方法解决瓶颈问题。另外,一些好的成果不能提炼、挖掘后申报专利,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偏少、质量不高。

(五)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存在“两张皮”现象

创新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是需求,创新研究与生产经营实践结合仍不够紧密,“市场需求导向”不能很好遵循,存在“重项目申报、轻实施管理,成果转化率不高”等“两层皮”现象,以及以传统科研论文和项目数量为导向的惯性思维。

(六)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存在“重立项、轻管理”现象

经费预算编制不准确、缺乏可操作性、列支项目不准确、倒逼突击花钱等现象,缺乏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监督、灵活有效地经费管理机制。项目经费使用有关资料归档不及时,影响项目审计质量。

(七)科技队伍建设不到位,存在“高端人才少”问题

学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拔尖人才缺乏,专业水平高、学科结构和比例梯次合理、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人才队伍尚未建立。

三、搞活基层创新的对策

鉴于基层创新实践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坚持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有机结合

总理指出: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既要搞好顶层设计,又要尊重群众和基层的创新精神[1]。实现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有机结合既要依靠顶层设计“指路”,又要通过基层实践“探路”。

做好调查研究,摸清基层底数,强化的分析研究,使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更具有协调性、规划性和针对性,更加符合基层单位实际,确保基层创新有方向、有领导、有步骤的有序推进。

基层要深刻理解顶层设计的内涵,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大胆创新、投石问路,在基层创新实践中为顶层设计提供鲜活经验,寻求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据、方法和思路,使基层创新实践在整个创新活动中的“探路”和“排雷”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实现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有机结合。

(二)营造基层创新氛围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邀请行业内外专家开展培训,走出去学习先进单位创新经验,增强创新造血功能,着力培养好奇意识、质疑意识、探索意识。同时,定期举办创新主题讲座、创新理论与方法、创新案例分析、创新经验分享等主题活动,引导基层员工树立“创新人人可为,事事皆可创新”的思想,不断提高科技基层员工的创新意识,激发全员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着力解决基层员工“不愿创新”、“不敢创新”等问题。

2.改善基层创新环境

建立自由宽松的政策环境,让基层员工舒心创新。自由宽松的政策环境,有利于思想的放飞和思维开拓。从政策、规定层面,支持和鼓励基层青年科技人员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大力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鼓励广大员工立足岗位开展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业务创新、岗位创新活动,大力营造激励创新大力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和政策环境。

建立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让基层员工尽心创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讲话中支指出:创新文化是推动创新创造的重要精神力量[2]。加强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和宣传,形成健康向上、淡泊名利、崇尚创新的氛围,让创新成为基层员工的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和基层管理方式。设立创新典型,以召开典型事迹报告会、编印典型故事集、以员工名字冠名创新成果等形式,大力宣传先进事迹,表彰创新先进典型,分享创新经验,激发创新潜能。

建立融洽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基层员工专心创新。良好的人际环境是基层人员专心创新的前提。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靠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依靠团队完成。基层单位应按照“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把为基层科技创新服务、为基层科技人员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为基层科技人员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基层科技人员专心致志、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创新工作中。

(三)完善基层创新机制

1.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加大研究经费投入,为基层研究开发、成果集成转化、科研条件完善等提供资金保障;建立经费管理监督机制,强化与审计、财务等部门的协作,切实做好项目经费的预算、使用、决算、审计管理,实行项目费用全过程管理控制,做到专款专用,专项专用,提高项目经费使用效益;规范经费使用档案管理,实行经费开支资料“随用随归、谁用谁归、全面归档、集中管理”,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合理、可追溯问效、资料齐全完整。

2.健全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强化对内协同,建立研发、生产、营销、专卖、物流、信息化等创新结合机制,建立知识、技术、经验等的共享交流机制;深化对外协同,完善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创新和工商研农协同创新机制,积极构建开放协同创新体系。

3.建立基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完善基层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机制,强化对基层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管理和考核;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设立基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鼓励基层专利和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立科技创新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科技成果的、共享、管理,监控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实现科技创新管理流程化、规范化、信息化。

4.建立创新发展激励约束机制

充分发挥科技奖励和创新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加大对基层创新奖励力度,扩大科技奖励类别和范围,在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重奖,并记入本人档案,并作为考核、晋级、聘任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

5.建立科技创新管理机制

一是注重科学化。坚持需求导向,面向基层发展需求和瓶颈,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精心选择并实施一批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科技项目,谋求关键技术创新突破。

二是注重流程化。开展基层科技项目管理模式研究,梳理完善科技管理业务流程,制定科技管理工作标准,形成科学合理、导向明确、运行高效地覆盖项目全过程的闭环管理体系。

三是注重信息化。建立科技创新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科技项目立项、实施、监督、结题、转化等过程可检索、可监控、可追溯,解决重复研究、资源浪费等问题,提高科技管理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实现科技创新体制增效、节劳减支和公开透明。

四、聚集基层创新人才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只有聚焦基层创新人才,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才能建立一支专业水平高、学科结构和比例梯次合理、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担当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一)用好全体员工

积极推动全员创新和全要素创新,大力开展QC、小改革、小发明、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创新活动,激发全员创新激情。

(二)学会招人聚才

实施引进人才“走出去”战略,走出单位、走出行业,针对重点研究领域,广泛吸引各类创新人才,特别是最缺的人才。聘请行业内外专家定期指导科技创新工作。加强与高等院所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高等院所专业科研队伍引导基层科技人员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三)抓好人才培养

针对科技研发重点领域,积极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着力培养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和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加大以基层中青年科技人员为重点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设立面向基层青年人才的科技项目计划,支持基层青年科技人才在创新实践中成长,为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奠定基础。

基层创新是烟草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和终端,是最重要的创新区域和最丰富的创新沃土,意义重大。只有实现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有机融合,创造良好的包容创新的文化环境,完善基层经费保障、协同创新、激励约束、创新管理、人才发展等机制,形成浓郁的基层创新文化氛围,才能盘活、搞好基层创新,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丰厚肥沃的土壤。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篇2

农业科学事业的研究领域不仅限于总体设计和自身的针对性研究,还扩展到农业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传统的农业科学事业工作模式,即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农业作为国民生存的重要命脉,在新形势下的有序发展,需要从宏观角度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理顺体制机制保障,完善自上而下的运行模式和解决好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其次,农业科学事业单位的依法决策偏重责任落实,基本实行院所长负责制的模式。此种模式的运行过程很难做到各种不同意见的充分客观表达,决策也失去了必要的创新性与科学性。而农业科学事业大发展需要借鉴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正确的决策为导向,逐级落实责任与任务,并通过体制机制保障,共同促进农业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农业科学事业以农业为背景载体,深入农村的各个领域,重点解决农民关心的问题,其事业本质(即公益性)决定农业科学事业很难依靠成果推广从农民身上取得利益以支持事业的快速发展,这一点在我国热区体现更为明显。农业科学工作者缺乏必要的基础保障导致工作效能降低、工作重点偏离等原因亦导致了农业科学事业的滞后发展。农业科学事业单位完善顶层设计能够将“三农”问题看的更真、更全,有助于把握大局、准确定位和出实招,通过开放思路、协调各方组织优势以实现整体目标和保障国家农业事业健康发展。

二、农业科学事业单位顶层设计模式构建

管理学认为,凡事要成功,首先必须做正确的事,即把方向和目标搞准,然后才能正确的做事(斯蒂芬.p.罗斯宾等,2004),此时才谈得上细节决定成败。农业科学事业单位顶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国家三农工作,以科研工作为基础,注重成果转化与应用,通过社会主义理论引导,促进国家农业事业发展。

1.战略目标顶层设计是农业科学事业发展的主体结构和主要模式,更是一种战略思维和科学规划,需要自上而下的引导、社会利益群体的互动以及充分激励基层动力与创造力。在农业科学事业单位构建顶层设计重点是以逐级落实责任、创造价值和培养人才为导向。(1)逐级落实责任。逐级落实责任是指改变农业事业单位“一人负责制、一个人决策”的体制,自上而下逐级赋予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坚持法律基本原则,尊重事物客观规律,充分吸收不同意见的客观表达,强调思想上,注重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驾驭全局,共同着力解决牵动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和关系民生的紧迫任务。(2)培养三种人才。三种人才指偏重于技术、沟通、战略三种技能的人才。对于基层技术人员来说,技术表现在对于科研项目执行的能力,理论基础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等;对于中层人员来说沟通表现在对上的汇报与执行能力的直观体现,对下的任务分配与督促实施;对于高层人员来说战略表现在以长远的目光和审慎的思维对重大事项的战略规划与科学决策。以上三种人才应随着工作经验的逐步累计,三种能力的发展也逐步全面。(3)创造三种价值。三种价值指个人价值、单位/集体价值、社会价值。即通过激发体制的活力、动力、潜力,广泛凝聚发展共识,树立长远眼光,释放主观能动性,激发职工工作热情,以自我价值的体现,实现单位/集体价值,最终创造社会价值,实现农业科学事业单位服务农业的公益性目的。

2.组织框架农业科学事业单位顶层设计立足于未来一个时期事业发展的总体谋划,结合“三农”实际需求做出基本战略取向,对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重大决策、系统管理及保障体系进行高层次、全方位综合筹划。其顶层设计模式(如图1)体现于整个管理环节,从任务下达到组织实施,从信息反馈到组织决策,最关键的环节是沟通,自上而下的运行模式正反相通,以实现事业发展的持续稳定和运行过程的相对独立性。设计框架见图2。

3.组织保障农业科学事业单位的发展受需求、经济、科技等条件的限制,社会需求是动力,先进技术是前提,经济投入是保障。从宏观角度看,农业科技的健康发展得益于国家对于农业科研事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投入。促进现代农业科学事业发展需重点解决经济投入严重不足和体制机制运行不健全等相关问题。基于以上实际,完善农业科学事业单位顶层设计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保障:

(1)健全体制机制。依据国家和上级部门的相关政策规定,排查完善单位相应的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面前办事人人平等;依据工作实际情况,制定阶段性目标计划,做到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形成各部门/组织间协调体系,确保各项工作内容按时按质完成。

(2)适度权利下放。理顺各级职责与权限,在工作中做到不越权、不漏职,按程序办事,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权利的适度下放,是提升工作效率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更是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明确职责的保证。

(3)完善激励措施。只有激发了人对工作的热情,顶层计的实施主体才算具备,而激励作为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诱因,能够激发工作动机,使其努力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绩效激励、岗位激励(培训)、文化激励等激励措施的完善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同时,为保障顶层设计的实施沿着既定的发展方向前进,建立健全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措施同样重要。

三、结论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篇3

关键词技术创新;生产经营;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3-0199-02

山西兰花集团莒山煤矿有限公司座落在全国最大的无烟煤基地―沁水煤田,是山西兰花集团公司的核心企业,现年设计生产能力90万t。莒山煤矿始建于1959年,经过近50年的开采3#煤资源迅速枯竭,为加快企业发展,使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狠抓技术管理,积极开展各方面技术创新,有两项创新项目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其中一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晋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莒山煤矿有限公司在技术创新和资源回收方面的先进经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1近几年企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主要成就

莒山煤矿有限公司是一个有50年开采历史的老矿,除自身开采外周边也遭到小煤窑的掠夺性破坏,3#煤资源迅速枯竭,如何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延长矿井报务年限,莒山煤矿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在3#煤弃滞资源回收上做了大的文章,实施了一系列技术创新。

1.1三号煤底层弃滞资源复采技术

莒山煤矿1980年前后采用倾斜分层采煤法开采,当时技术装备落后等方面因素,工作面回采了上部煤层,底层遗留厚度约1m左右,该区域内的弃滞资源可采储量约为200万t。

为此,莒山煤矿成立了3#煤底层弃滞资源复采技术攻关组,在3322下层工作面进行回采试验,采用高档炮采工艺,但对设备配置、工艺流程、劳动组织做了特殊的调整改进。经过近半年实践,3322工作面顺利完成试采,生产原煤5万t,回采技术有了新的突破:

1)将工作面单体液压柱配合金属铰接顶梁更新为单体液压柱配合π型钢梁齐梁迈步式支护,另在钢梁后部加支短梁加强第三排的管理,增强了回采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整体性。

2)将工作面的循环进度由原来的1.0m逐步缩小为0.6~0.8m,工作面柱距作了调整0.4m和0.6m间隔布置,在保证行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放炮后顶板的面积。

3)使用毫秒雷管微差定量爆破技术,即减少了放炮时对顶板的反复震动,又提高了炭块率。

4)提前收短梁,放炮后及时移长梁控制顶板的下沉,煤帮支设贴帮点柱等。

在3322工作面回采的基础上,根据底层工作面的特殊条件,工程技术人员反复实践,逐步改进完善了3#煤底层复采回采技术工艺。该项技术的运用可回收3#煤底层弃滞煤炭资源近200余万t,矿井服务相对延长4年。

1.2六采区分层工作面坚硬顶板控制技术成功运用

莒山煤矿六采区3号煤煤质软,顶板坚硬,顶板周期来压强烈,工作面回采难度大,先期回采均因工作面顶板来压频繁、来压强烈而失败。针对六采区特殊的煤层顶板地质条件,结合以前开采经验教训及其它地区坚硬顶板管理的成功经验,立项进行分层工作面坚硬顶板控制技术攻关研究。

课题组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不断深入现场,完善采煤工艺和顶板控制技术。

1)将薄板矿压理论应用于单体支柱长壁炮采工作面坚硬顶板控制,减弱顶板来压强度,切顶及台阶下沉现象明显减少,解决了顶板冲击来压,支架损坏率明显降低,提高了生产效率。

2)对顶板预爆破致裂的步距、位置、时机等参数做了科学的调整,预爆破工艺更完善、合理、系统,卸压效果明显。

成功开采3613、3608、3607等工作面。生产实践表明,该项成果实现了“两软一硬”中厚煤层的高效回收,投资小、安全可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在类似条件的矿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山西省科技厅对该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获得2004-2006年度晋城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1.3三号煤刀柱工作面底层复采技术

70年代初莒山煤矿采用落后的刀柱式回采工艺,造成弃滞资源近500万t,1993年,与太原煤科院技术合作进行刀柱弃滞资源复采试验,因多方面原因没有成功推广应用,但为进一步研究该技术提供了部分基础参数。2004年,成立“刀柱下弃置煤炭资源复采技术研究”课题组,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对刀柱式工作面回采后采空区形态进行研究,建立三维模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刀柱式工作面回采后采空区应力分布规律。根据3#煤层及其顶底板岩层赋存特征,将长壁综采工作面顶板结构可简化为板状结构,应用RSt软件进行分析计算求得3#煤层顶板来压步距和来压强度值。然后,根据刀柱式采空区下长壁开采与普通煤层长壁开采时的围岩结构差异,对刀柱式采空区下弃置煤层长臂开采时顶板压力进行预测。

根据理论研究结果,制定了刀柱下残留煤层长壁复采方案,确定了复采区巷道布置方式及采煤工艺。根据复采总体设计方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现场实践的不断完善,2005年6月首采工作面试采成功,同年在我公司正式开始推广运用。

该项技术的成功运用完善了回采工作面过刀柱煤柱集中应力区的管理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使近300万t弃滞煤炭资源回采成为现实,并为类似条件下弃置煤炭资源的回收提供了技术依据和实践基础,目前该技术还在运用中发挥着效益,矿井服务可延长六年。山西省科学技术厅组织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8年获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莒山煤矿在3#煤弃滞资源的回收利用、采煤工艺改革及生产系统改造等方面,大胆创新、攻坚克难,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技术成果,探索出了适合公司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提高了资源回采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2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近几年莒山煤矿在技术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大环境下,这样的技术创新步伐和思路还不能适应兰花集团公司快速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突出反映在:一是技术和装备水平低;二是自主创新能力偏弱,自主创新人才缺乏;三是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四是客观、既定条件的限制,使得技术创新只能在给定的条件下进行,造成技术引进及创新的起点不高。总之,市场制约、资金制约、技术人才制约和体制制约仍然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技术创新对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支撑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任务艰巨而紧迫。

3企业技术创新实施举措

3.1建立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机制

建立技术创新内在激励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健全技术要素分配制度,技术人员奖惩制度等,提高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建立技术创新考核机制,结合经营考核办法,将企业技术创新指标纳入考核体系,把技术创新成效、科技成果转化,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贡献大小给予不同的奖励。

3.2加大科技投入,多渠道筹措技术创新资金

在技术创新的成果取得经济效益之前,资金不足往往成为制约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企业自身投入的同时应广开筹渠道,解决创新活动中资金缺乏的问题。

3.3大力挖掘现有科技人才的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现有科技队伍的作用

建立人才激励、竞争的有效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出成果。加大科技培训工作力度,全面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把教育和培训放在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篇4

【关键词】安全管理;采煤技术;合理

引言

在煤矿采煤过程中实现高效节约型技术的采用,建立起完善合理的安全管理集中制度,依靠高产高效率的现代化设备操作来不断优化工作人员的生产集中,这一直以来都是所有煤矿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为提高煤矿开采效率最终实现经济利益的增长,对安全管理制度下合理化采煤的不断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采煤技术需要综合高性能、高稳定的设备,需要结合简单、便捷、安全、可靠的操作工艺,需要进行操作区域环境的科学合理布置,达到科学管理融合安全生产监控的目标。

1、开发新型高效采煤技术

当前使用较多的是在煤矿巷道中使用硬顶板技术,这项技术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地压小、埋入浅的硬顶板控制。工作原理是利用定向水力来压裂地表岩层,结合使用一些快速处理顶板技术例如深孔倾斜爆破等,最后实现直接顶可以在开采过程中及时地支撑,将顶煤的开采率提升到最高。井下作业中上顶可以在理论固定距离的位置发生掉落。

对于顶煤硬厚的情况,其使用的控制技术就要侧重于支撑力度小、埋入地下浅的快速处理方法,可以考虑的技术都有高压水力压裂、倾斜深孔爆破,这些技术的采用都能够防止煤资源随处开冒,有效提高煤炭开采效率。顶煤在进行开采时不易控制其开冒性,对于煤块较大的情况也缺乏整套的处理技术,需要将破碎煤块技术同控制顶板技术综合考虑。新型液压支架用于顶煤支撑可以将顶煤顺利传送至传送带。

顶煤开采如果是在两硬的情况,则要研究回采方法以及合理的全放开采方法,将操作工序科学优化,减少顶煤放开实践,将工作台前进速度提高,进而高效、高产的目标得以实现。

2、加强安全管理,优化采煤技术

当前国内有很多矿务研究部门在进行减缓地层沉降以及离层注浆技术的新研究。如果岩层具有符合条件的内部结构、选择好注浆位置、控制好离层同操作面前进速度的距离、依据动态的时空计算就能够达到相应的目标要求。由于使用该方法的过程中会有较大的充水量,且水进入到地质岩层的裂缝时会增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所以将两个相邻的煤层协调实施开采或者单独开采某一煤层将能够减小作业中带来的地表位置移动,抵消因地质形变而产生的压力,最后也降低危险事故发生。

2.1离层注浆方法

⑴离层注浆技术是离层带充填技术的专业简称,指的是利用向离层带进行注射浆的方法来实现采煤地表沉降速度的减缓,最终实现覆岩下沉控制的目的。在离层间隙填充浆液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控制充填离层两边的岩质沉降,将填充的浆液实现脱水即可达到同岩层硬度相似的物质,自然也就能形成类似实心的地表。采用该技术的关键环节就是要创造出适合浆液注入的隔离带,只有缝隙存在且其空间尺寸大小适合,方可采用不然其支撑效果就要减弱。在准确勘测好离层间隙的位置后即可实施注浆,离层开采需要依据岩层分布走向规律以及所需要的开采操作范围,井下的操作尺寸很大程度上都要限制于周围开采条件、岩层支撑强度。在地层覆岩部分的拱高处实施的煤层开采会有最合适的范围。在合适的作业面,工人与机械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工作效率,同时在工作面前进的过程,离层高度也将有不断的增加,最后靠近于稳定。采动作业在工作面前进到开采范围0.9倍的距离时进行是最为不便,因为此时岩层结构中的拱弧度最大,承受的力度也最弱,一旦发生离层断裂则操作台将直接下沉引发事故。

⑵最早实行的离层注浆可以回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最先进的离层注浆技术被某公司矿企引入,该矿工作面总共长度为970m,倾斜长度达到100m,煤层厚度为1.90m,采用的开采方式是分层模式,煤层倾斜角度为20°~30°。煤矿开采深度平均值为530m,顶板控制方法是硬顶板技术。通过当年实际数据的记录,在离层充填方法得以使用后,操作面所在地表的沉降速度明显减缓,最大沉降度减少为平时的40%。充分证实了采用离层充填技术能够很好地实现安全控制。

2.2条带开采方法

条带开采法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开采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把需要进行开采作业的各煤层进行条状分割,开采过程为一条一条地进行,例如煤层共有Xm,开采宽度为Bm,就留下(X-B)m的煤层带。这是为了保证余留下来的煤层能够将上部的覆岩支撑起来,只是将地表进行微小的变形和移动。进行条带开采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条带开采方法的设计要求。条带开采方法需要在进行采煤作业后剩余的条带煤柱能够稳定地支撑起顶部的覆岩,可以有效、长期地保持一定稳定性和刚性,有效避免地表出现较大的变形和移动。开采的条带宽度应该满足地表不会出现起伏状下沉,允许有较小坡度的平缓下沉。

⑵确定合适的采留比例。剩余煤柱的支撑力同煤柱的宽度、高度以及煤块硬度都有关系,此外煤柱侧应力、顶部硬板性质、煤柱弱力面也是整体强度的影响因素。较多的煤层开采设计都会采用wiLSon计算方法来完成煤柱强度计算。采用这种计算方法会注意到工作面在推进的过程中,煤柱侧应力的大小是不断变动的。根据定义,煤层屈服区同实际操作采煤区的厚度必须满足一定比例,而比例的确定是要综合分析当地地质形态、煤矿的开采条件,最后将最合适的采留比例确定。

⑶条带开采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数据来预测地面形变程度。进行条带开采时,作业面对应的地面出现形变会同常规开采时地面的形变类似。利用高等数学的概率积分能够解出条带开采地表形变和移动范围。

2.3技术进步,设备更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矿生产过程中也要做到技术的革新、先进设备的采购装配,这将是促进煤炭企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可以采用的大型开采设备主要有超前液压架组、采掘机、脚轮传送车等,高性能设备的安装是保障生产安全的有效手段。井下作业区域都有无线通信设备,实现工作人员实时定位以及远程控制。自动化控制的范围主要涉及到提升设备、通风设备、传送设备以及除尘设备等。

3、总结

在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下进行合理化采煤作业,就要让每一位工作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实现合理化采煤不单单是要考虑煤炭开采的效率,更重要的就是保证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永贵,武成权,杨晓晨.浅谈综采放顶煤采煤法高效安全应用的问题[J].山东煤炭科技,2011,(2):54-55.

[2]刘龙振.采煤安全技术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1,(8):26-27.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篇5

【关键词】顶层设计;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创新

“顶层设计”最初为引进的工程学概念,英文为“top-down”。它被定义为从最高端向最低端、从一般到特殊展开系统推进的设计方法。其实质是“将系统理念贯穿于该系统内的各子系统之中,每个子系统同样需要经过提炼的理念并向下一级系统延伸,直到阐明系统的基本要素为止”。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丰富和延伸,具有复合性和创新性的人才成为各用人单位争相寻找的目标。面对新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要求,传统的高校就业教育,无论是在教育方法上、内容上都呈现出滞后性,已经无法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因此,用新的视角和方法构建和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意义重大。

一、高校就业指导“顶层设计”的必要性

1、是统一认识,树立核心理念的需要

每所高校与就业相关的部门都有各式各样表述繁杂的教育理念,有的相互重叠,有的互不相干,而高校就业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却不得而知。

就目前情况而言,与高校就业工作相关的部门大致可以包括:高校创业就业指导机构、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务处等等,各部门对高校就业教育的理解不尽相同,比如高校创就业指导中心,一般都会以就业政策法规指导作为其主要工作内容,强调政策性和指导性;而学生处一般会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对学生就业进行思想引导,强调示范性;团委作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主要负责部门,更多会从创新性和实践性角度对就业工作进行拓展和延伸;而教务部门往往会从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上,对就业指导的形式进行规范和管理。这样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对就业指导的整体发展缺乏统一理解,没有核心理念。

2、是明确统一目标、终极目标的需要

学校就业指导相关各部门都有相应的目标,诸如德育目标、教学目标、后勤管理目标、特色目标等等。这些目标经常变换和更改,最终很有可能导致就业指导走向形式主义,成为了考核部门或者某一局部团体工作的组成部分,而考核内容往往只是关注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典型,忽视了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想法。最终导致就业工作的项目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而学生或是不知所谓、或是疲于应付、或是盲目跟风,最终虎头蛇尾只赚了声吆喝。

3、是系统整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

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各部门或多或少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无法形成合力;理念和目标成了一种虚假的摆设;就业教育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不匹配,各吹各号各唱各调。

由于高校各管理部门职能不同,因此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落脚点都不一样。于是,对目标的不确定性和客观环境尤其是各职能部门的垂直领导机关对就业教育相关部分要求的区别性,造成了就业教育往往成为各职能部门工作特色和工作内容的补充,用所谓的亮点工程代替了需要持久投入和科学管理的规划治理。这样,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教育看似热闹纷繁,其实却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由此可见,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急需“顶层设计”。

二、实施高校就业指导“顶层设计”的主要困难

1、就业指导相关部门的各自为政

因为部门职责不同,同时相对独立,使得就业指导的项目分属不同部门,且相互之间内容相近、功能雷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考核就业工作标准的单一性

在很多情况下,考核高校就业工作主要就是参照就业率,用单一的百分比和数字代表就业工作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衡量标准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和片面的。

3、高校本身对承担就业指导工作职能的抵触

众所周知,在国际范围内,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从根本上是属于政府职能序列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并不是主要承担就业压力的载体,无论是其占有的社会资源,还是就其功能本身,其就业指导教育功能是主要方面,而不是解决就业问题。

三、高校就业指导“顶层设计”的实施路径

1、“顶层目标”设计的原则

高校就业指导“顶层设计”的关键在于核心理念的提炼。核心理念不宜多头表述,它的提炼应当遵循这样一些基本原则:一是简明,核心理念的提炼不宜过长,言简意赅是基本的特质。二是普适,就业指导就是要让大多数学生从教育的过程中获取就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政策,同时对未来未知社会自身价值定位进行重新判断,以及勇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和创新思维,发现未来发展机遇,掌握自身发展进程的综合能力。所以普适原则实际上是对传统就业教育理念的提炼和升华。三是蕴藉,即富有内涵。核心理念一旦确定是会在长时间内得到固守和加强的,不允许随意更改和删减。因此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就成为其能否传承的关键。四是兼容,即理念可兼容优秀传统又可彰显时代精神,可表现民族特质又可接纳世界文明。

高校就业指导“顶层目标”(即最高目标)必须与核心理念相一致,体现核心理念的基本意蕴和价值取向,不可游离,更不可背离。要求做到:精练简明、通俗易懂、指向明晰。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就业教育的核心理念需要得到参与主体的广泛认同。很多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理念、思路、计划和措施一般不是在征得广大师生员工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是由学校几个领导研究形成的。没有群众的知晓和认同,再好的发展理念和计划都难以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甚至会招致巨大阻力和抗拒。

2、二级系统设计统筹兼顾

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决定并演绎出“顶层设计”的二级系统。二级系统包括两个基本构架:学校组织系统和学校非组织系统。组织系统包括学校管理、教学工作、德育工作、后勤服务等;非组织系统包括制度和文化。两个系统一个有形一个无形,两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统筹兼顾,共同为核心理念服务。

3、三级系统设计切实可行

学校就业工作“顶层设计”的三级系统即“施工系统”。主体包括参与高校就业工作的学校师生员工、家长、社区成员、指导专家、支持单位等,“施工系统”主力是以教师为主的直接参与者。“施工者”应分别根据二级系统的部门理念和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细案,并付诸实践。这一层级,目前在高校就业教育过程中,已经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和执行,而且基本都是以项目化的形式开展,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因此,对高校就业工作的顶层设计,主要针对的还是其上层建筑和理念,通过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校的就业资源,以期服务于学生成长和高校发展,获得社会、学校、学生的共赢。

【参考文献】

[1]秦明.学科生态承统棋型的建构和解读闭.西安电子料技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2007(4).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篇6

1屋顶是决定建筑轮廓的重要部分,对建筑形象起着突出的作用

它可以改变由于大量建造平屋顶住宅所带来的建筑形式的单调感,这一点显著地表现在屋顶的色彩和造型两个方面。色彩是影响建筑视觉效果的首要因素,在蓝色的天空背景下,城市的主色调是混凝土的灰色,而屋顶如果采用红色系的色调,会给人以鲜明夺目、充满朝气的感觉,并洋溢着亲切的“家”的气息,而配合建筑外墙色调采用的蓝灰色、蓝绿色的屋顶,则给人以或典雅高贵或温和清新的感受。新的结构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屋顶造型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单坡和双坡相结合或将坡屋面延伸至楼面形成平台或与环境相结合,创造出使人的感受完全不同的居住空间。这些艺术的完美统一,使城市的建筑语言变得丰富起来。

2坡屋顶住宅对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的意义深远

坡屋顶住宅的顶层空间可以采用适宜的坡度及高度,并在屋顶开窗,使屋面下形成可居住的空间,这样,在日照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居住面积,这对发展城市多层高密度住宅是有利的,同时居住密度的提高,减少了因风力产生的能源损失,降低了居住区能耗。

3坡屋顶住宅创造了丰富的顶层居住空间,给城市住宅“顶层”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篇7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学手段,试从“政校行企”多元协同的角度,以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为例,阐述顶岗实习的顶层实践教学设计过程,指出多元协同创新在高职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协同创新;嵌入式技术;顶岗实习

顶岗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是通过“做中学”在企业环境下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模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指出,“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行业、企业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表明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学生顶岗实践教学,国家层面制定文件加以规范,对优化职业教育的体系结构具有指导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各高职院校均安排了顶岗实践环节,管理模式不一,但有共同特征:一是时间长,一般为半年以上;二是教学环境企业化,学生在企业工作岗位上进行综合能力训练;三是学生具有在校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各校的条件和理念存在差异,顶岗实践的效果也不尽不同,但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一)专业不对口,缺少顶岗实习训练方案

高职院校对学生顶岗实践规定了目标、内容和要求,但多数顶岗实践岗位是用人单位的需求岗位,存在与学生的专业内容不相符的现象。

(二)管理松散,缺少刚性的考核措施

用人单位和高职院校沟通不足,尽管在实习协议中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但在具体管理中未落到实处。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校外顶岗实践缺乏有效管理,用人单位以经济利益为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重视不足,顶岗实践考核有流于形式的可能。

(三)定位不准,实习效果不理想

部分学生认为顶岗实习是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忽略了顶岗实习实质是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不同的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意识和水平不同,指导效果也参差不齐,顶岗实习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多元协同创新方案,以高职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为对象,对it类高职专业顶岗实践的规划、设计与实施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多元协同的顶岗实践教学顶层设计

多元协同顶层设计是在“政、校、行、企”协同下系统科学地设计顶岗实践的内容。高职的顶岗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有外在和内在的需求,学生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之后以企业员工的身份从事生产性工作,接受综合性课程训练,顶岗实践教学具有开放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协同创新,从课程顶层进行顶岗实践设计。

(一)校级层面的多元协同机制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国家骨干校建设中成立了以“政、校、行、企”为主体的“三会两办”多元协同创新机制。其中“三会”由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二级学院校企合作管委会共同组成,具有全校统筹领导专业建设发展、合作项目管理的职能;“两办”是学院和二级学院的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办公室,学院的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办公室对外协调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事务,对内协调(或整合)教务、人事、学生管理、招生就业等部门和各二级学院的校企合作资源,二级学院的合作办学管理办公室,作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合作办学管理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合作办学项目的日常管理。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联合修订理事会、指导委员会、管委会章程,确定各方责权,把章程修订过程变成四方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行动的过程。如政府领导学院改革发展,在学院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主导合作办学,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明确和落实行业、企业的责、权、利,如优先满足理事会会员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优先落实订单培养的人才数量;接受学生实训实习、就业,得到学校和政府相应就业经费补贴及相关税收政策优惠;提供企业最新技术、真实项目用于教学和实践;提供本行业所属产业园、本企业生产场地,为实践性教学、教师实践提供条件等。

(二)专业层面的顶岗实践教学设计

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以培养初步具备嵌入式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开发能力,能够从事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产品测试、技术支持、维护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根据学院“一学年两大两小”的教学模式(即一学年两学期,每学期20周,分为两个大小不一的时段,前16周为课堂教学时段,后4周为集中实训教学时段),本专业将顶岗实习作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环,在行企专家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设计整体实践教学体系。

1.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项目设计

按照课程标准的实践和理论学时分配做好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搭配,充分保障学生实践时间,倡导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与企业合作,实践教学以企业实际的项目为主,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完成相应实际产品或仿真产品,并及时归纳总结,在课程结束后汇总展示,如在专业核心课《嵌入式应用系统开发实践》中,学生要完成制作简单的智能家居app控制软件的任务。

2.实训月集中实践项目设计

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除第1学期和第6学期外均有为期1个月的集中实训,一般安排在第17至20周。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利用4个学期各1个月的时间,聘用企业兼职教师,校企协同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及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如在专业基本能力训练中,学生通过单片机基础应用实训项目掌握嵌入式C语言的应用编程能力;在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中,通过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下的聊天实训项目掌握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的编程、编译、下载能力;在岗位综合职业能力训练中,利用企业的智能家居项目,由企业一线开发工程师和学校专任教师共同训练学生熟悉项目方案设计、任务书编制、项目执行到项目总结文档等整个项目开发流程,帮助学生掌握该专业嵌入式开发岗位的综合能力。

3.顶岗实习实践教学设计

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全方位了解所学专业和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达到从业基本要求。顶岗实习是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必须服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由于学生学习场所由学校更换为企业,需要加强校企协同创新。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的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一般安排在第6学期,实习地点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学生自主选择的实习地点(需学生申请并报学校批准),另一类为本专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企业不同,学生顶岗实习内容也各不相同,这需要企业与学校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工作内容,协商制订学生的实习计划。在制订学生实习计划时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职业素养原则。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养成极为重要的阶段,学生作为企业的准员工须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这对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是极佳的训练,实习计划中对比须有明确的考核内容。同时在专业顶岗实习中,除基本职业素养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利用字处理工具进行项目开发文档的整理、报告的演示、表格的绘制与数据处理的能力;通过系统帮助、网络搜索和专业书籍等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获取专业技术帮助的能力;阅读并正确理解需求分析报告和项目建设方案的能力以及掌握Sourceinsight、Ultraedit和Visio等常用软件的应用能力。二是专业匹配原则。顶岗实习的工作内容要以专业标准为指导,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对于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来说,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培养,如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应用软件开发,嵌入式软硬系统的安装、调试、操作与维护,利用企业条件进行售前售后技术支持,通过嵌入式产品演示和讲解、产品验收和培训解答客户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等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更新周期缩短,学生很可能在实践中用到未曾学习的新内容,这需要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在专业范围内共同确定实习内容,给出明确的计划表。校内指导教师也可以在指导过程中更新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能力。顶岗实习作为学生高职教育的重要阶段需要全面周密的顶层设计。学习场地的变换要求“政校行企”多元协同,以实现学生专业培养目标。做好实习内容的顶层设计后,顶岗实习的跟踪管理方法及实习效果反馈机制同样需要多元协同创新,这是需深入探讨的课题。

作者:但唐仁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岚.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29).

[2]夏海兰,张文璐.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

[3]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新动向[J].职业技术教育,2011(25).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篇8

 

【关键词】 产业集群创新型人才支撑对策

创新型产业集群己经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之间竞争的本质即是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生产方式与生产效率的竞争。因此,创新型产业集群在未来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将十分关键,促进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乃至国家竞争力意义重大。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并不平衡,集群内的知识传导缓慢、集群创新动力不足,究其原因,人才结构和规模不合理是其深层次原因。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破解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才瓶颈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内涵与特征

按照产业集群的定义,产业集群是某一产业在特定区域高度集聚的一种经济现象,这种经济现象带来的规模效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创新型产业集群可以定义为:以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为主体,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品牌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和商业模式等为依托,以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文化为环境的产业集群。与其他产业集群相比,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程度较高,且知识或技术密集。

 

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有:一是拥有大批致力于创新、不断开展创新活动的创新型企业、企业家和人才;二是集群内的主要产业是知识或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三是具有创新组织网络体系和商业模式,在产业集群内和周边地区有较多较好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公共服务机构、市场组织和技术基础设施等,拥有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四是具有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如鼓励企业创新的法律和政策环境,鼓励创新、相互学习、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致力于创业和创新的企业家精神等。

 

二、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瓶颈

当前,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主要任务是:培育企业的合作网络,保证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推动产业集群不断升级,有效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培养产业集群所需的相关人才,突破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以下人才瓶颈。

 

1、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由于缺少人才而缺乏持久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诞生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从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来看,一些产业集群甚至尚未经历成熟阶段就步入了衰退阶段。一方面,我国的产业集群由于缺少人才,往往使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较短,难以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给相应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是以传统的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为主,由于缺少实用性技术操作和管理人才,导致产品档次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近年来就陷入了发展的困境。总之,我国目前产业集群由于缺少人才使得某些优势不能形成持久稳定的竞争力。

 

2、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由于缺乏高级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而无法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我国不少企业购置了高精尖设备并引进了高新技术,但有的企业却出现了买得起先进设备而无“先进性”人才操作的局面。我国大部分企业技术工人不足,各行业在人才引进中不约而同地遭遇到研发人员紧缺、技术工人难找、人才流失严重等人才危机,从而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升级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高级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缺乏使得产业集群无法持续。

 

3、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由于人才聚集,凸现严重的地区落差布局,呈现条块分割

我国产业集群的布局呈现严重的条块分割,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和珠三角地区,而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这种产业组织形式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才的落差而导致的经济落差,是因人才聚集而形成的严重的地区差异,它严重阻碍了产业集群在全国遍地开花。

 

三、推动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才支撑对策

创新型产业集群应该面向本集群的发展需求,把人才资源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性力量,着眼于最急需、最紧缺的人才以及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使用、培养与引进,以完善机制、集聚优势为核心,在产业集群内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中介服务、智力流动、契约用人的新模式,从组织层面、制度层面和服务层面整体推进、相互衔接,重点解决人才队伍建设与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性问题、人才队伍建设的环境与效能问题,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产业集群人才队伍,为实现产业集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1、完善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人才培养机制

(1)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根据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规模的要求,适当增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逐步优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年龄结构和职务结构,加速培养短缺人才。依靠提高人员素质,实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同时,依据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任务和科技主攻方向,有计划地选拔和培养一批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组建学术技术梯队,加强中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工作,并以此带动专业技术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

 

(2)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重点组织对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主干专业技能型紧缺人员的培养。拓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渠道,依托全社会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结构合理、规模适度、质量可靠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要充分发掘现有各类培训机构的潜力,经过强化培训和实践锻炼,造就更多的高技能人才。要通过评选行业技术能手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鼓励和推动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

 

(3)完善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提高集群内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创业者”的舆论氛围,重视、加强经营管理人才开发。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采取社会培养和企业培养相结合、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培养一批适应“走出去”战略需要、推动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企业家,构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发展机制。

2、完善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人才管理政策

(1)设立创新型产业集群特聘专家制度。为千方百计集聚和引进国内外顶尖专家,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智力,应建立产业集群特聘专家制度。根据所在行业的发展需要,特聘专家应该主要从两院院士中产生,同时,部级学术、技术委员会和部级学术团体中的行业领域著名专家以及本学科领域被同行公认的部级顶尖人才,也可受聘担任特聘专家。特聘专家主要负责为创新型产业

集群的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产业集群高层领导举办专题讲座,对集群尖子人才进行重点指导和培养。

 

(2)完善集群人才教育培训政策。完善各类行业人才参与培训教育的激励支持政策,探索与考核、评价和使用相联系的培训教育成果使用制度。加强与国(境)外的人才培训合作与交流,依托国(境)外培训机构和高等院校,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大力实施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工程,鼓励和支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等人才到高校进修学习。

 

(3)出台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政策。制定推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激励政策,支持和鼓励用人主体参与创新人才培养。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流动制度,鼓励学术界、产业界优秀人才到高校从事教学兼职。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业基地和技术中心。制定鼓励本领域“两院”院士与企业联合开展项目攻关、培养人才的支持政策。开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人才流动的渠道。

 

(4)制定更加开放的人才交流合作政策。建立产业集群各类人才流动导向机制、柔性流动机制、流动激励机制及政策体系,突破体制性障碍,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根据产业集群发展需要,重点组织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国内一流、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努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制定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政策,建立人才和智力引进“绿色通道”,研究团队成批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引进等措施,完善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社会参与、协调运作的海内外人才引进机制。

 

3、健全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人才服务体系

(1)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推动人才资源的结构调整,实现人才资源优化和高效配置。建设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高层次人才共享机制,鼓励支持高层次人才跨区域开展各种智力服务。

 

(2)完善人才统计制度和人才信息系统。集群内要编制各地区、部门及重点领域人才发展规划,形成科学完整、互相衔接的人才发展规划体系。建立人才统计制度,完善人才统计指标体系,建立人才统计调查制度。年度紧缺人才报告,建立紧缺人才引进联系会议制度,引进紧缺和关键领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建立统一、多层次、分类型的人才资源信息网,扩充服务功能,定期人才的供求信息、政策信息和培训信息,使其成为全行业人才服务的共享平台。

 

(3)建立人才跟踪服务机制。对顶尖、高层次人才实行跟踪服务制度,目的是了解顶尖、高层次人才的研究进展、教育和生活情况,为顶尖、高层次人才提供周到的服务,并根据可能出现的新情况适时地做出政策调整。遴选高层次人才代表作为各级党委领导直接联系对象,加强联系服务。要鼓励顶尖、高层次人才与国际国内一流研究机构和科学家保持不断的交流与合作,达到跟踪国际科学前沿,保持持续创新能力的目的,建立顶尖、高层次人才学术休假制度。

 

(4)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设立集群“人才工作热线”,接受社会监督,收集建议,处理问题。加强人才公共服务产品开发、管理,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实施人才文化培育计划,要加强研究,提炼、充实集群文化的内涵和行业核心价值观,增强集群人才队伍的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集群人才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能力。

 

(注: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71271162。)

【参考文献】

[1] 吴德进:产业集群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张钢:企业组织网络化发展[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 刘春芝:集群式创新:以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为例[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 向世聪: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j].湖南社会科学,2006(1).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篇9

【关键词】屋顶绿化现状应用技术发展对策前景展望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非常重要的是城市绿化,而目前城市绿化最大的难题是城区缺少土地。屋顶绿化因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日渐被人关注。在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屋顶绿化已很普遍。我国的屋顶绿化经过8年的研究实践,已在上海、深圳、厦门、广州、杭州、南京、武汉等城市成功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景观和生态效果。

屋顶被称为城市建筑的“第五面”,屋顶绿化是在有限的城市空间提高绿地率最有效的方式,有利于改变空中景观,体现现代大城市风采;有利于保护生态、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遮荫覆盖、降低室温、噪声和城市热岛效应、节水节能、保护屋顶结构和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环保效益巨大,并且其经济效益同样不容忽视。以绿化成本为例,在杭州中心城区,绿化1万平方米土地,加上征地,拆迁补偿费用在内,约需3000万元,而建造1万平方米屋顶绿化的投入只需约300万元,约为前者的1/10。更为重要的是,屋顶绿化能陶冶情操、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城市各种功能的发挥,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1屋顶绿化方式和迅速发展原因

一是由于人们对城市绿化认识的提高,迫切要求搞好绿化改善和美化环境;二是都市市区人多地少,用地紧张,绿化用地不足,需要寻求新的绿化途径;三是建筑技术水平提高,提供了质量可靠的屋顶,绿化技术和艺术水平的提高,使得屋顶绿化荷载减轻、造价降低、技术简便、效益明显,从而大受欢迎。[3]四是利用空间经济便捷。城市是建筑物密集区,也是人口密集区,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发挥着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贸等中心地位的作用。合理、经济地利用城市空间环境,始终是城市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追求的目标。除地面绿化形式外、其他的立体绿化形式如棚架、墙体、阳台等都在城市绿地系统构成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棚架绿化的作用往往局限于一点,墙体绿化的作用是在一个面上,屋顶绿化则是在城市的立体平面上发挥作用。长期以来、城市大量闲置的平顶屋面往往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发展屋顶绿化为此提供了经济便捷地利用城市屋面空间的手段。

2屋顶绿化技术

屋顶绿化是以建筑物顶部平台为依托,进行蓄水、覆土并栽种植物的一种绿化形式。

2.1种植区构造及施工

种植区在屋顶防水层以上包括排水层、过滤层、种植基质层三部分。种植基质用人造轻质土,配置的基质需要具备以下特性:质轻、保水、透气、保肥、低成本,不易被雨水冲走。可用腐叶土、锯木屑、珍珠岩、蛭石、泥煤、粉煤灰、草碳等材料按比例混合而成,容重约900kg/m3,或用专业工厂生产的人造轻质土。基质层厚度根据栽培植物不同,一般在10~75cm之间,一般栽植草皮的厚度需10~15cm,栽植低矮的草花需20~30cm,灌木土深40~50cm,小乔木土深60~75cm。[4]过滤层的作用是防止种植基质随雨水或灌溉流失堵塞排水管道。可用玻璃纤维、尼龙布、金属丝网、无纺布等。防水层的作用是排去多余雨水和灌溉水份。可用陶粒、碎石、泡沫块、蛭石、塑料粒等。为充分利用雨水,减少灌溉,可将排水层下部作为蓄水层来储存水份。排水层厚度一般5~20cm,如果设计蓄水功能,排水层厚度不能底于10cm,设计蓄水高度占排水层厚度的1/2~3/4,设置完整的排水系统。除溢水孔、天沟外,还应设置出水口、排水管道等,满足日常排水及暴雨时泄洪的需要。[5]另外,在严寒地区种植屋面的边墙,要考虑种植土冻胀对边墙的推力。花台床埂严禁使用女儿墙作为其边缘之一,并应在床埂与女儿墙间留出净宽符合要求的天沟。[6]

2.2屋顶防水抗渗漏设计

植物根有很强的穿刺能力,特别是树根,年代越久,扎得越深,并且分泌一种腐蚀力强的液汁,许多防水材料经受不住它的腐蚀。科学合理设计好保护层、防水层、隔离层等,尤为关键。保护层用来保护防水层,它处在防水层和排水层之间。其作用有两个:一是防止铺作排水层的卵石伤害防水层;二是防止植物根扎伤防水层。迄今尚未找到最有效、最耐久的保护层材料,目前一般选用铝箔面沥青油毡、聚乙烯卷材或中密聚乙烯土工布。防水层:种植屋面应为二级建筑设防,至少作两道防水。如用合成高分子卷材和涂料,上为1.5cm厚的p型宽幅聚乙烯卷材,或1cm厚的高密度聚乙烯,下为2cm厚的聚氨酯涂膜或硅橡胶涂膜,或上为高密度聚乙烯卷材,下为硅橡胶和聚氨基涂膜。如用沥育基卷材,可采用迭层,均为聚酯胎SBS、app改性沥育卷材,厚度为4~5cm,满黏法黏结,覆面材料为金属箔。在屋顶绿化实施过程中,无论加砌花台、水池及安装水、电管线等,均不得打开或破坏屋面的防水层或保护层,宜在建筑物设计时同步设计绿化屋顶,预置管线和亭、台、架、立柱等设施位置。隔离层:有时候出现耐根穿刺层和防水层不相容的现象,为此中间加一道隔离层。隔离层采用聚乙烯膜、纤维布、无纺布或抹一道水泥砂浆均可。[6]

3屋顶绿化应注意的问题

3.1新建筑物的屋顶绿化,园林设计人员应提前介入

在工程设计时作为一项专业工种参与设计,使屋顶绿化与建筑物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使屋顶绿化的设计风格与建筑物的设计风格达到完善的统一。同时可节约资金,提高建设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屋顶绿化的使用价值。[4]

3.2在旧建筑物上增建屋顶绿化工程,必须慎重

首先应查明旧建筑物的设计结构及承载能力,必须在建筑物的安全承重范围内进行设计施工。施工前对屋顶防水要彻底翻建或检修,经灌水试验确定屋顶不漏水后,才可进行屋顶绿化施工。

3.3屋顶绿化荷载量要求和计算

屋顶是房屋最上层起覆盖作用的围护和承重结构。屋顶绿化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屋面荷载的大小,总荷载量包括种植基质层的重量、排水层和蓄水层的重量、长成的植物重量、风雨雪给建筑物增加的荷载量、人的活动给建筑物增加的荷载量、各种建筑小品的重量等,对屋顶绿化的荷载量要认真计算,不可漏计或少计,屋顶绿化的设计总荷载量要绝对控制在建筑物的安全荷载量内。[4]屋面的荷载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花园的布局形式、园林设施、介质种类和植物材料的选择等。在屋面的不同部位,承载力有所不同,如小开间的卫生间、厨房等,以及墙体、柱子等部位的承载力较大。在布局时,应尽量把重量大的部分如大乔木、山石、亭、花架等放置在梁、柱和承重墙等主要结构构件上;在小开间位置,可将覆土厚度相对增加,为植物选材等设计提供更好的条件[2]。一般来说,屋顶绿化对建筑物承受压力最低要求不应少于200kg/m2,建筑物承受压力为200~300kg/m2,可选用地毯式模式进行屋顶绿化。据调查,屋顶铺上25~35cm厚的人造土,再与植物重量相加只有200kg/m2左右的压力,不会压坏屋顶。花园式屋顶绿化(群落式)对屋顶的荷载要求较高,一般为400kg/m2以上,土层厚度约30~50cm。[7]

4国内外重视屋顶绿化情况

由于受资金、技术等条件限制,立体绿化在我国还未得到普及,因此政府部门有必要在政策、资金方面予以支持,逐步培育这个市场。据报道,从1999年开始,日本政府决定对修建楼顶花园的业主提供低息贷款;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楼顶花园面积占楼顶总面积40%以上的,不仅可以得到修建楼顶花园所需资金的低息贷款,而且主体建筑也可享受部分低息贷款;东京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规定:兴建大型建筑必须有一定比例的绿化面积,楼顶花园可以作为绿化面积使用。北京最近出台的《北京市城市环境建设规划》明确要求,北京市高层建筑中30%的层顶和低层建筑中60%的层顶要进行绿化。深圳市政府主管部门将屋顶绿化当作一项改善城区生态环境,提高城区景观质量的系统工程来抓。政府主管部门将在三大政策上加以扶持。这三大政策包括:第一,在产业政策上明确提出发展屋顶绿化,使之作为住宅产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二,在经济政策上运用税收、减息等经济杠杆,扶持引导房地产、物业管理企业等发展屋顶绿化。第三,在技术政策上研究、发展一套屋顶绿化的技术标准,解决屋顶绿化所产生的防水、防腐等一系列问题。上海明年准备将屋顶绿化纳入《上海绿化管理条例》,以法规形式确定屋顶绿化的地位,明确责任主体,支持屋顶绿化的推广,届时,新的住宅和商务楼,将在规划之初就要做出屋顶绿化设计。[10]

5屋顶绿化发展对策

6.1制定屋顶绿化的地方性法规和技术规范

省级人大或政府应制定鼓励发展屋顶绿化的地方性法规和技术规范,政府要从规划开始就融入屋顶绿化的理念,为屋顶绿化建设创造前期条件,这需要绿化、住宅、规划等诸多部门的共同协调。老房子的屋顶绿化建设意义最大,问题也最大,因而应落实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责成相关单位,把屋顶绿化建设的硬指标定下来。

5.2加强对屋顶绿化的宣传

以各种形式生动的、内容具体的实例宣传屋顶绿化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做屋顶绿化的法规和技术,并做好养护管理等配套工作,消除人们的思想顾虑,使发展屋顶绿化成为全社会的共识。[3]

5.3进一步规范管理和总结已取得的屋顶绿化的经验

做好屋顶绿化的植物合理配置、轻质土选择、屋顶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切实解决屋顶安全负载、防排水、防渗漏等技术难题。认真学习屋顶绿化先进城市的经验和方法,对当地屋顶绿化工程进行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

5.4推广科学的屋顶绿化技术,加强技术攻关和科研工作

深入探讨适合当地屋顶绿化的优良草种及无土栽培,多花地被植物及观赏价值高的灌木、小乔木的筛选和引种试验,建立繁殖园,向市场提供量多质优的屋顶绿化植物,同时,研究设计更科学先进的建筑设计和绿化设计方案,提高屋顶绿化的技术水平,创建生态型屋顶绿化示范工程。

参考文献:

[1]赵定国.屋顶绿化一次成坪.中国绿色时报,2004

[2]白钊义.浅谈屋顶绿化.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5):117-118

[3]杨玉培,靳敏.发展屋顶绿化区增加城市绿量.四川建筑,2002,(2):16-19

[4]胡连真.提倡屋顶绿化促进城市建设.河南林业科技,2001,(2):38-39

[5]吴焕忠,罗建春.屋顶绿化建植的探讨.四川林勘设计,2002(4):29-31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篇10

(一)高大上的顶层设计难以落地

建设智慧城市的地区都要做顶层设计,顶层设计质量问题却一直未得到充分讨论,应该补上这一课。

全国已有几百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规划的投资已超过万亿,迄今三分之二还处于顶层设计阶段,项目启动仅五分之一,虽然人人强调顶层设计的重要性,但却很少看到顶层设计成功应用的例子,普遍的评价是:顶层设计过于高大上而难以落地。

(二)没有约束力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在多数政府部门中并不具有权威性,因为智慧城市项目启动最重要的是保证资金,而顶层设计并无资金提供能力,很多项目是由纵向管理系统提供启动资金,地区配套,这些项目的推动并不需要顶层设计批准,人们看不到顶层设计对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约束力,顶层设计只会不断地增加内容而不敢削减各部门所报的建设项目,使方案过于臃肿无法落地。

(三)公众看不懂的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公众看得懂才能提出意见,然而国内大多数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公众既看不到又看不懂,城市居民也没有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一些顶层设计不是为公众做的设计,只是为向政府要钱的设计。智慧城市设计远离公众必使智慧城市建设远离公众监督,不受监督的建设方案很容易成为资金浪费的黑洞。

(四)地区经济支撑不起的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严重的题是投资远远超出了政府财政的支持能力,也超出了社会的筹资能力,因而很难启动,顶层设计人员不敢取消政府部门报出的项目,只能增添项目,投资规模越来越大,直至达到财政根本无力支持的程度。

(五)必须审视顶层设计的科学性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能够成功实施的例子极少,无法证明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法的科学性。对于既没有质量评价标准又没有质量检查办法的顶层设计,其质量令人怀疑。盲目轻信顶层设计将会带来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大损失,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审视顶层设计质量的建议。

二、信息化成功率与不确定性

(一)数据处理与信息服务的成功率差别

目前智慧城市规划多以信息化工程为主要内容,研究不同的信息化工程建设中的成败率,有助于提高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

政府数据处理业务的成功率极高,特别是统计数据处理项目,用计算机来替代人工进行规范的业务处理几乎全是成功的。

数据库的成功率不尽相同,处于业务流程之中的数据库成功很高,而政府内部信息服务的数据库较低,为领导服务的数据库更低,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内部服务型数据库的成功率。

(二)为基层服务与为高层服务的成功率差别

基层业务工作信息系统成功率高是因基层业务工作的规范性便于计算机化,工作人员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稳定的流程保证了成功率。

为高层服务的项目不论是信息服务还是提供决策支持,成功率都很低。尽管决策支持系统一直被列为建设重点,但始终成效不大,政府内部的信息服务系统一直未能发挥预期的作用。

(三)业务数据共享与高层信息共享的成功率差别

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数据共享虽然困难,但启动了都能做成功,这种共享是业务系统对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数据共享操作列入流程之中(如银行贷款要查询信用数据库、办理签证要查询控管人群数据库),流程的确定性保证了数据共享系统的成功应用。

为决策服务的信息共享系统却很难成功,决策者要从数据中提取信息,但信息内容是随意的,使用者有多种信息渠道可供选择,信息渠道的竞争性也增加了应用的不确定性,信息共享系统开发者很难适应这些不确定性。

(四)目标含糊不清的系统难以成功

一些信息化口号很容易产生误导,如“信息共享能提高工作效率”、“大数据改善政府决策”,会混淆手段与目标的关系,误把“信息共享”、“大数据”当成目标,目标与手段的混乱增加了因迷失方向而引起失败。

控制论认为不确定的目标是无法控制的,含混不清的任务无法测量,不可测的目标必然无法管理,现状与目标的差距不清晰会失去改进方向。

(五)信息技术只能解决确定性问题

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与面对问题的确定性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是由信息技术的本质决定的。每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有与生俱来的局限性,信息技术用软件来重复人类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创造效率,其先决条件是人们将解决问题的逻辑以计算机语言的形式存入计算机,计算机语言是形式逻辑语言,只能解决形式逻辑语言能够描述的问题,只有确定性的任务才能用形式逻辑语言描述,可计算与可编程是等价的,计算机只能解决确定性问题。

三、不确定性是如何产生的

(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思维形成的对立概念,两者的区别是相对的,与思维的场景有关,任何确定性在穷追之后都会展现出不确定性,而在特定环境下可被忽略的不确定性却可视为确定性,一切皆因思维的场景而变。认识的精确性离不开近似与忽略,排除了近似的圆周率将无法使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区分视环境而定,目标精度范围内控制不了的因素才是不确定性因素。

(二)规模扩大增加不确定性

智慧城市是应用实践问题而不是纯粹理论问题,需要从实践的视角来认识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业务的确定性与否与管理幅度有关,业务部门自己的信息化任务是确定性的,因领导人能够排除本部门业务流程中的不确定性。然而智慧城市面对的是诸多业务部门、范围是整个城市,量变必然引起质变,信息系统建设管理问题已经变为资源分配问题,变为项目管理的激励与约束问题,已经变为不确定性问题,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必须以应对不确定性为中心。

(三)服务期的延长将增加不确定性

统计数据处理是一次性项目,成功也是一次性的,容易成功。而信息服务不同,它是长期项目,随时都可能因跟不上形势的需要而被宣布失败,长期服务的项目要适应环境变化、需求改变、技术变化与机构变化,这些变化很难预测,只能靠业务运行机构自己去应对未来出现的新问题,维持长久的服务能力。

(四)效益目标的不确定性

影响信息化效益的因素既多又不确定,影响长期服务系统效益的外部因素更多,多数因素并不是仅靠信息技术就能够解决的,在有竞争的环境下不确定性更加明显,例如新产品能否得到市场欢迎是不确定的,政府的公共服务系统能否得到公众的青睐也是不确定的,能否碰到颠覆性的外部竞争更是不确定的,对于变化越来越快的外部环境,人们缺乏长远的预见能力,因此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不宜做太长远的规划,三、五年足矣。

(五)人脑参与引发的不确定性

没有人脑参与的流程业务的信息化很容易成功,一旦流程中有人脑智慧介入项目的成功率就大大下降,人脑参与会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典型的例子是为领导层决策服务的信息化项目,领导层的决策行为不是信息技术可模拟的,其涉及的信息范围也不是信息系统能够准确提供的,不同的领导人思维方式、知识背景很不同,对信息系统需求会不一样,人脑思维的不确定性使信息技术很难适应,这也是决策支持系统、现场指挥系统很难做好的原因。

四、经济学视角的不确定性

(一)从经济学视角认识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是经济学问题。城市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并不是要设计出最完美的信息技术应用规划,而是利用有限的资源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做对城市长远发展最有价值的事情。城市资源有限性要求人们必须从经济学视角来评价顶层设计,不是信息技术水平决定优劣,而是以资源造社会价值的综合效率决定顶层设计的优劣。

(二)人工智能能否解决不确定性问题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一些不确定性问题得到了解决,特别是alphago战胜了围棋大师李世石,人们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充满了期望,期待新技术能够解决过去解决不了的不确定性问题。

投入足够的精力,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等技术是可以解决一些不确定性问题的。人工智能不是简单地模仿人类的思维方式,而是把思维问题变为大数据的处理,机器学习主要是概率学习,这样人工智能问题就变为大数据计算问题了,如果有足够的数据供计算机学习,不确定性问题似乎可以解决了,问题是这种方法是否经济划算。

(三)不确定性问题的解决取决于成本

人工智能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主要措施是把它变为大数据计算,如果我们有足够丰富的大数据资源(囊括了各种可能性的数据),那么很多不确定性问题是能够解决的,难题是获取大数据资源的成本高低。数据收集与分析处理都需要成本,付出昂贵的大数据成本是否值得?不确定性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为经济学问题,是投入大量资源去解决它还是想办法绕过它?

政府可以动用大量精力与资源去查询恐怖事件的嫌疑犯,却不可能用同样多的精力与资源去改善对一位普通的困难户服务,这是因为前者会因制止了一项恐怖活动而挽回了巨大的损失,而对每一个困难户都调用大量资源去服务就很不划算,有限的资源无法支持过于昂贵的为民服务。

(四)效益视角也是经济学视角

智慧城市建设的效益导向即是经济学导向,效益是经济学概念,是投入资源与产生价值之差。效益与成本均因人而异,同一件事情对于不同的人成本、价值并不一样,智慧城市应关注公众立场,资源是公众的,顶层设计要用有限的资源为公众做最有价值的事情,公众会评估每一项目产生的社会价值及耗费的资源。

(五)学习企业家的经济学思维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多数是由政府官员(为项目甲方)与信息技术人员(为项目乙方)共同完成的,这种合作模式因缺少企业家的参与,其思维容易偏离经济学轨道。企业家对目标价值、成本效益有更高的感悟力,更符合经济学理念,比普通人更关重机会,更多从时间维度考虑问题,普通人关注的是会计成本,而企业家关注的是机会成本,企业家行为有更强的目的性,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吸纳企业家思维逻辑非常必要。

五、减少不确定性提高项目成功率

(一)回避盲目的信息化概念项目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中有很多模糊的概念,其共性是混淆目标与手段的界限,误将信息共享、大数据应用等技术手段当作目标而模糊了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把手段当作目标必然会迷失方向。顶层设计不能先提出手段再去找目标,必须依据目标寻找恰当的(未必是信息技术)手段。

(二)回避高大上的项目,做目标具体的项目

高大上的项目不确定因素太多,即使技术上有把握在用户环境上也会有很多麻烦而影响成功率,做简单而具体的事情非常重要,目前国内的信息化基础环境、人才环境、知识普及程度都很差,唯简单才能有效,进一步的改进可日后进行,从实际出发永远比新技术应用更有效。要意识到顶层设计能力的局限性,要缩短规划期、缩小项目规模,做能够看得请楚的事情才是顶层设计的精髓。

(三)多做面向基层的服务业务

将信息化目标更多放在改进基层的工作,高层管理的不确定性太多使信息化成功率很低,基层业务确定性程度高信息服务成功率也高,以基层业务为中心开展信息化建设更经济。

为高层领导服务的信息系统也要集中到简单的操作性工作上,如查找资料、管理文件、编排打印等,减少领导人的事务工作时间。信息系统要少做替代人脑决策思维的工作,这不是信息技术所擅长的业务。

(四)减少行政干预,做经济上可持续的业务

长期生存的业务必须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否则无法持久。调动资源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固然需要行政手段支持,但行政手段是短期起作用的因素,过度依赖行政手段会忽视业务流程经济合理性的改进,影响业务的可持续性。一把手工程建立的信息共享经常会在一把手离开后而失效就是一个例子,认真优化业务模式运行的经济性才是长久生存之道。

(五)释放选择权聚集基层智慧

有效的智慧城市不是设计师能够规划出来的,智慧城市来自社会的自组织,互联网是自组织成效最好的例证。互联网的应用中常可看到政府项目有意栽花花不成,而市场项目无意插柳柳成荫,原因是政府项目经常不给参与者适当的选择权,而市场机制项目的参与者可以自主决定参加或不参加,选择是一种智慧行为,参与者行使选择权是对系统的智慧积累,建立在兼顾参与者利益基础之上的系统更有生命力。恰当地释放选择权为系统增添了自组织因素,会使系统更加健壮。

六、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理念更新

(一)顶层设计理念需要更新

目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理念存在误区,把智慧城市等同于一般信息化工程,用系统工程理论设计智慧城市,需知智慧城市主要面对的是不确定性问题,而系统工程解决的是确定性问题,因此无法适应智慧城市的设计。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必须在系统工程之上的新层次上进行。

系统工程层次上的顶层设计是在目标确定的环境下技术层次的顶层设计,适用于专业性的信息化项目。智慧城市是长期的、全市范围的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首要任务是组建城市发展的目标体系,是在目标层次上的顶层设计,城市发展目标体系的设定是不确定性问题,无法用信息工程学理论来解决,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需要有高于it的新视角。

(二)消除目标不确定性,提升项目配套能力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组建城市发展的目标系统,减少目标的不确定性,提升独立项目的配套协调能力,把分散、零散的智能工程任务组织为城市信息化整体的发展计划。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首先要审理分散的、独立信息化建设目标,将之组织为城市整体的信息化能力。城市强大的信息服务能力来自于整合,顶层设计要着眼于信息化项目的配套与整合。目前的顶层设计人员没有组织整合配套项目的能力,顶层设计对信息化项目膨胀无作为是其没有权威的重要原因。

(三)跳出it思维的局限性思考

智慧城市问题的设计不应理解为仅是一个it应用问题,它是效益导向下的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大多数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只是盯住信息化手段,但是国外发达国家并不这样考虑,他们会推行自行车上下班、会安装充电桩发展电动车、会推动垃圾分拣保护环境,信息技g与这些城市可持续发展技术紧密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顶层设计要解决it与多种技术的配套互补问题。

(四)设计有生命力的运行机制

机制问题对能够求立竿见影的信息化短期项目不重要,对长期业务则非常重要。智慧城市是长期的事业,其项目效益是长期效益,机构不仅要长期生存还要能长期服务,长期环境的不确定性使静态系统设计升级为生命系统设计。顶层设计无法预料未来的各种变化,无法设计出能适应未来变化的系统,但是可以设计能自动适应未来变化的运作机制,使机构在环境变化时自我完善,继续创造效益。规划要为新机构建立效益激励机制,建立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的反馈循环,反馈改进越有效系统生命力越强,智慧城市项目靠自适应机制保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