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医学检验专业的认识十篇对医学检验专业的认识十篇

对医学检验专业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3:04

对医学检验专业的认识篇1

【关键词】学生,医科;教育,医学,本科;专业认同;调查分析

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在了解所学专业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并伴随积极的外在行为和内心适切感,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1],专业的认知既是学生形成积极专业情感的基础,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积极化的必要条件[2]。在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我国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高低对其学习有重要影响[3]。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医学类专业针对于大学生专业认同情况及影响因素开展了诸多研究,其中以临床与护理专业最多,医学检验专业相对较少,而对民办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认知调查则是少之又少。而医学检验专业认同作为专业态度的重要组成成分,不仅要求检验生应具有检验相应学科知识,还是检验生对检验专业设定的目的、意义及作用的看法和认识,对检验工作的理解和信念,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素质、高水平检验人才队伍的培养。了解新生的专业认同情况,有助于检验教育者发现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稳定检验技术队伍,促进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本文通过调查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在校本科生的基本情况,了解专业认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教育工作者优化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提高培养质量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长沙医学院2015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120人为调查对象,采取整群抽象的方式对每一个体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及回收调查表120份,经整理后有效问卷116份,有效回收率为96.7%,其中男31人,女85人。由调查员采用集体方式进行问卷发放,被调查者当场完成问卷并进行回收。

1.2调查内容及评价方法

采用自编的“医学检验学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重测信度大于0.7,内容效度指数为0.856。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技能、专业期望和专业价值观等,采用Likert-5分制评分,分5个等级:非常不符合(非常不满意)为1分,不符合(不满意)为2分,无法确定(一般)为3分,符合(满意)为4分,非常符合(非常满意)为5分。总分125分,得分25~<50分为不认同,50~<100分为一般认同,100~<125分为高度认同[4]。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学检验学生专业认同总体状况

专业认同得分为(90.800±10.209)分,专业认同度一般。大部分学生专业认同处于一般认同(50~<100分)占83.6%,其中专业认同处于高度认同(100~<125分)占16.4%,无不认同学生。

2.2基本情况

医学检验专业新生年龄17~21岁,以女生居多,为85人(73.3%),男生31人(26.7%),女生专业认同大于男生专业认同;学生生源与家庭经济情况方面,户口在农村64人(55.2%)略高于户口在城镇的52人(44.8%),家庭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家庭占54.3%,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收入较低,负担可能较大,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学生专业认同得分最高。录取方式方面,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较多78人(67.2%),其次为第二志愿录取学生(12.9%),且专业认同得分第一志愿[(91.560±9.685)分]大于第二志愿[(89.930±13.079)分],大于第三志愿[(89.250±9.574)分]大于其他方式[(88.880±12.722)分];在校担任班干部人数占40.5%,普通同学占59.5%,班干部与普通学生专业认同得分接近;就读的主要原因中听从父母意见的学生人数最多,占38.8%,其次是好找工作占25.8%,仅有19.0%是因自己喜欢而就读。

2.3专业认同在不同就读原因上的差异

专业认同总分自己喜欢高于父母意见、好找工作、其他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因自己喜欢而就读本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专业技能5个维度方面得分均高于其他三组,且与其他三组在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与专业技能维度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专业认同结果分析

本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新生专业认同一般,高于马杰等[5]调查的廊坊卫生职业学院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学生专业认同,与康晓琳等[6]调查的内蒙古地区护理本科新生专业认同比较接近,原因可能与民办学校学生生源有关。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户口所在地、录取方式、在校担任职务情况对专业认同得分影响并不明显,性别、家庭收入及就读本专业的原因对专业认同影响较大。男生专业认同总分低于女生,与李志红[7]、胡忠华[4]、彭艳红[8]对大学生专业认同的调查结果部分一致。可能受到传统性别文化对专业认同造成的影响[9],如幼师专业、护理专业与社会工作等这一类服务性专业中,男生的专业认同度明显要低于女生。生源与家庭经济情况方面,农村户口的学生仍然较多,占55.2%,略高于城镇户口的学生,且家庭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家庭占54.3%,说明2015级新生大部分家庭经济收入较低,负担依然较大。而该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学生专业认同得分最高,可能来自农村家庭收入较低的学生更珍惜入学机会,均比较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学习与生活比其他学生有更成熟的认识,所以专业认同比其他家庭收入组的学生高。新生专业认同在就读原因上呈自己喜欢大于父母意见大于好找工作大于其他原因。虽然自己喜欢而就读本专业的学生仅占19.0%,但在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与专业技能唯度得分方面却均高于其他三组,所以就读原因是影响新生专业认同的最主要因素。个人的喜好会直接影响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与了解,本调查中,自己喜欢而就读本专业的学生(19.0%)为自己所学的专业而感到自豪,内心已完全接受检验专业,会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和解决专业学习中的问题,经常关注检验动态,认为当检验师能够实现人生价值。还有64.6%的学生是因父母意见或好找工作而选择本专业,多可能是这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或低收入家庭,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更多的是考虑容易就业和将来可以给家人提供医疗便利条件,很少家庭会根据孩子的喜好而选择专业,导致大部分学生缺少对专业的了解,盲目选择而导致专业认同感降低。

3.2提高医学检验技术新生专业认同的对策

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处于建立专业思想和专业情感的特殊阶段,其专业认知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今后4年的大学学习,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专业认识、树立专业思想、规划职业生涯、培养专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所以,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大学新生开展的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总结提升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的对策,有助于教育管理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日常管理和优质服务。

3.2.1积极开展专业认知的实践教育活动,拓宽专业认知途径

专业认知教育已成为新生入校后的第一课,建议将专业认知教育纳入学生在校期间专业学习的全过程,还可以结合高校院系专业自身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多样性的专业认知实践教育活动,聘请专业认知教育讲师或具备资深学术造诣的教授、专家、学科主任、学院院长等,对专业进行权威解读,对就业进行全面分析,使大学新生对所学专业形成初步认识,逐渐明确检验工作人员在医院工作中所承担的角色和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或优秀的学生、毕业生现场宣讲和经验交流,激发新生对专业产生兴趣,对未来的学业和就业充满信心,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美好的憧憬,从而提高专业认知度。

3.2.2辅导员和课程教师双管齐下,做好专业认知教育

“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包括专业认知和人生职业规划”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规定的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职责[10]。高校辅导员可通过座谈调查,深入了解每位大学新生填报志愿的原因、学习专业的目的、对自我的认知、从事职业的期望等,结合新生个体特征制定针对性的专业认知教育计划和职业规划,减少新生的专业困惑,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与学习。课程教师切实提高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将专业认知教育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尤其是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客观评价检验专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结合所授课程多方面、多角度地阐述专业学习内容、方法、学科体系与价值观念,系统引导新生形成良好的专业思想与专业情感,有所侧重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辅导员与课程教师携手齐抓共管,以学生为中心,在专业认知中去实践,在实践中去认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共同探讨与提高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本科新生的专业认同处于一般水平,仍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鉴于专业认知对于大学生成材的重要意义,教育工作者需树立专业认知能力的动态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切实培育高校新生的专业认同感,提高专业学习的动力与适应性,进而保障医学检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罗萍,孙玉梅,张进瑜,等.护理本科生对护理专业认知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5,5(3):35-37.

[3]李海芬,王敬.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J].高教研究,2014,37(1):9-12.

[4]胡忠华.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2007.

[5]马杰,彭海平,史志春,等.高职医学检验技术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以廊坊卫生职业学院为例[J].佳木期职业学院学报,2015(2):12-13.

[6]康晓琳,王艳茹,李晓静,等.内蒙地区四所高校护理本科新生专业认同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3,20(7B):22-24.

[7]李志红.男性护生实习期间真实体验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0):875.

[8]彭艳红.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9]黄分霞.高校新生专业认同的问题与出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7):170-172.

对医学检验专业的认识篇2

作者所在学校从2011年起就开设了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经过4年的教学实践和课程建设,已完成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医学检验导论校本教材(第二版)以及课件、习题集、病例资料等教辅资料的编写。在教学同时,积极开展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开发研究工作,已发表《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一文,对该课程的开发过程及必要性进行了论述。本文主要就该课程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必修课程的必要性进行论述,进一步明确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奠定基础,也为同类院校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建设提供经验。

1医学检验导论课程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必修课程的必要性

  1.1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各大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传统的医院检验科、血站和疾控中心等单位人员需求越来越少,人才培养过剩与人才需求变小的矛盾日益尖锐,而由于国内外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飞速发展,医学独立实验室、检验试剂及仪器生产营销企业及生物制品企业等医学检验相关企业得到迅猛发展,以医学独立实验室为主的医学检验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力地促进了医学检验行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升,也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就业面向发生重大转变。因企业人员需求量巨大,且发展空间广阔,成为未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因此,为满足行业的需求和专业的长远发展,必须改革传统的以培养医院临床检验岗位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既适应医院临床检验岗位需求又适应医学检验相关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岗位”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实施是“双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体现口该课程明确指出传统的以医院临床检验岗位为主的“单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要想紧跟行业步伐,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培养医院临床检验岗位和企业工作岗位的“双岗位”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必须围绕“双岗位”人才培养而进行。诙课程也明确指出要实现“双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及取得相关资格证书,该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规划自身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1.2是实现“双岗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医学检验导论课程设置医学检验行业和企业发展现状、医院临床检验岗位相关课程、企业相关岗位课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就业面向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从宏观层面了解到医学检验市场变化和人才需求情况,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增长能力,具备“双岗位”人才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3是改变学生就业观念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与传统的就业观念的矛盾,已迫使大学生不得不拋弃传统就业观念,树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就业观。作者所在学校学生主要来自长江三峡库区城乡基层,学生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90%以上的学生仍把医院检验科作为自己首选就业方向,选择企业的不足10%。基于以上情况,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双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满足国内就业环境势在必行。这就需要设置相关课程,传输全新就业理念,改变传统就业观,使更多的学生认同企业并选择企业就业,以适应企业巨大的需求,而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

2医学检验导论课程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的必要性

  2.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四大模块课程体系 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双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学习内容,根据学习内容设置课程,依据学生认知及知识递进规律优化课程,结合大学生基本素质及人文修养,并参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资格标准,形成由人文素质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群和专业拓展课程群组成的四大模块课程体系。

2.2医学检验导论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必要性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校内学习时间为两年,第一年是基础课程(人文素质课程和职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第二年是专业课程(职业技术和职业拓展)的学习。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是由绪论、医生职业道德规范、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医学检验行业和企业发展现状、医学检验工作任务、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知识、检验工作者素质和能力要求、检验与临床沟通等八个部分组成。在内容选取上既是人文素质课程学习的延续,又是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是联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桥梁和纽带。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往往安排在第二学期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将该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是必要的。

3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实施成效

为了解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实施成效,有的放矢做好课程改革,课题组对2013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55名学生开展医 学检验导论课程问卷调査,主要围绕课程学习后专业认知度、人才培养目标、就业面向、专业学习兴趣等方面展开。调研结果表明,所有学生均赞同开设医学检验导论课程,认为通过课程学习,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面向和岗位需求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专业课的学习有信心。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实施效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学生对专业认识程度更加深刻,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调研结果表明,学习前,只有27%的学生对专业非常了解,52%的学生对专业有一定了解,21%的学生对专业完全不了解;43%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属于学习主动型学生,46%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属于随波逐流型学生,11%的学生无学习需求,属于混日子型学生。学习后,对专业非常了解的学生从27%提高到78%,对专业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从52%下降到22%,对专业完全不了解学生为零;学习目标明确的学生从43%上升到78%,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学生从46%下降到17%,混日子学生从11%下降到5%。可见学习该课程后,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程度更加深刻,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3.2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学习前,因多数同学对专业不了解,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一般;学习后,学生们的出勤率、课堂互动和学习认真程度明显好转,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由第一学期的75.5分提高到第二学期的80.2分,提高了近5%,这些均表明该课程对于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显著的。

3.3学生的就业观念改变明显,选择企业就业人数逐年递增 课题组对2013—2015届毕业生开展了就业统计,2013届毕业生选择医院就业比例为80.1%,企业就业比例为12.1%,其他就业比例为7.8%;2014届毕业生选择医院就业比例为72.3%,企业就业比例为20.6%,其他就业比例为7.1%;2015届毕业生选择医院就业比例为71%,企业就业比例为25.4%,其他就业比例为3.6%。毕业生选择企业就业比例连续三年上升,从12.1%上升到25.4%,而选择医院就业人数连续三年下降,反映出学生就业观念改变明显,这也是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实施后的另一显著效果。但总体上选择医院就业人数仍在70%以上,选择企业就业人数不足30%,与医院和企业各占50%的就业目标相距甚远,故改变学生就业理念仍需大量的工作。

3.4对课程建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肯定医学检验导论课程价值的同时也对课程内容、学时安排及教学方法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如建议课时从32学时调整到16学时、增加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增加临床见习以及经常聘请行业企业一线人员到校开展讲座等,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修订课程标准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4关于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4.1进一步对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必要性进行调研 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形式针对性开展了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必要性调研,结果表明,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对于学生早期了解专业,提髙专业学习兴趣很重要,大家一致建议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设该课程。但因调研范围较窄,调研数量不够,说服力不强,医学检验导论课程设置必要性到底有多大,是否一定要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仍需要有强大的数据支持,建议有关组织和机构应进一步加大对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必要性调研,获得更为准确的数据,以指导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建设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

4.2尽早明确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 虽然已经制订了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课程标准,也选取了课程内容,但由于调研局限、能力有限,选取的内容能否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仍是未知数,该课程要达到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设置的教学内容,还需通过调研来确定。建议有关组织和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的调研,以尽早建立完善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对医学检验专业的认识篇3

[关键词]医学检验;教育教学改革;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7)12(a)-0111-02

我国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1984年,我国首批医学检验本科专业成立,至今为止,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检验医学又名实验室医学,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的结合体,其中涉及科学技术、医学发展等综合内容,始终居于在医学最前沿。在我国医学教育中,需要培养出扎实、稳重的专业人才,为我国医学发展提供有利基础。

1医学检验教育教学现状以及改革重要性

医学检验教学涉及到知识与能力、理论与显示的有效结合,提高人们的实验技能,以创新为基础,提高学生对医学的科研能力。很多教学学家认为,医学检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基础,其中、所涉及到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实验课程设置较少

在医学检验教学过程中,实验课程教学占据主要地位,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开拓学生思维,有利学生快速成长,并迅速获取医院检验知识。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相关学校的实验课程设计较少,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需求,动手能力也得不到有效锻炼,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

1.2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在各大高校医学检验教学过程中,很多资深理论教室得到了重用,而很多实验教师并不受学校重视,而且很多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束缚,让实验教学束缚在学校仅有的实验设备中,影响了整体医学检验教育教学效果。

1.3教学模式的禁锢

在医学检验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基本将所有教学用具、实验器材、检验所需材料等准备好,并将检验目的、检验原理、操作步骤和学习意义等以ppt形式传到给学生。学生只需在课堂上按照教师要求完成检验过程即可,对实验本身原理、临床实用意义并没有进行详细了解,导致检验教学效果明显下降。如果长期以这种教学模式发展,会严重影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未来发展,同时为我国医学发展带来不利。

1.4检验工作与临床工作的脱节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检验科学也实现了不断完善。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实现了智能化、机械化操作,改变了传统以手工检验为主的行为模式,实现检验速度、信息量、操作等方面的优化,为临床医学建设提供有利基础。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依然受到了传统检验教学影响,在知识面传授过程中,学生与实际临床医学接触机会很少,造成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形成,这对于我国检验教学改革以及临床医学发展产生严重能影响。

2新形势下医学检验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2.1课程体系的优化

在医学实验室认可认证快速推行的现状影响下,医学检验早已进入质量、仪器、信息3个方面检验共同作用的时代。新形势下医学检验教育教学不能局限于实验室的设备、实验方法学,课程体系的优化也必须得到重视,因此该文提出了开设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开设检验仪器学两方面策略建议,具体策略内容如下:①开设临床实验室管理学。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是近年来发展而来的新兴学科,这一学科对于学生更加深入认识管理、提升检验结果质量都能够带来较为积极影响。因此,相关院校可以吸收经验丰富的检验科管理层人员作为教职人员,以此实现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在教学中的融合。例如,近年来我国当下很多院校将iSo15189、Cap等临床实验室认可认证工作的文件与条款作为教学材料,这就使得学生真正在教学中获得了实验室管理的切身体会,教学效果提升、学科建设也能够获得较为积极影响。②开设检验仪器学。自动化仪器在我国临床实验室早已实现了广泛应用,但为了避免这类仪器只能够带给学生走马观花般的体验,检验仪器学的开设就显得很有必要。例如,当下我国一些院校通过吸收经验丰富的检验人才担任教师,实现了学生对检验仪器的更深层次理解和操作掌握,这就使得该院校的医学检验教育教学水平实现了长足提升。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医院院校教育工作開展的基础之一,对师资团队队伍的优化和建设能有效提高医学院校的办学有效性,促进医学检验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完成。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医学院校存在着教师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并且教学水平未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医学院校积极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妥善解决了师资团队队伍建设问题,为医学院校教育事业提供了新的活力。例如,部分地区的医学院校建立起了临床试验室和医学检验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搭建起了新的基础检验理论以及临床实践技术合二为一的新平台。通过引入更多在临床试验中具有相对丰富经验的检验人员加入到教师队伍当中,优化了现阶段的医学检验教师队伍结构,促进了医学检验教育改革发展。

2.3建立合理的实习带教模式

作为检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毕业实习有利于全面实现培养优秀医学检验人才的目的。为加强规范我国医学检验实习生的管理制度,大部分地区的医学院校已经建立起相对完整并且科学合理的实习管理制度。根据不同学生的实习时间以及医院检验科室的工作需求,制定出更加严谨的带教计划,实行带教模式。例如,我国某地区的医学院校就和当地的医院互相配合,在医院检验科室实行了手工实习教学项目与自动化仪器教学项目相结合实习带教模式。通过让学生们了解仪器的操作规范以及工作原理,优化他们对检验结果的预判能力。此外,该地区的院校与医院还实行了1名实习总带教教师负责管理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由检验专业的教师负责传授给学生们更加专业的检验知识和技能。通过成立专门的科室,形成专门负责培训实习生的带教队伍,帮助学生们顺利完成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时期。

2.4基本试验技能的强化

在加强医院检验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强化训练体系,通过培训让学生强化自身的实验技能;另一方面,各学校还需要在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促进实验室全面开放,为学生提供出更加开放的医学实验条件。例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医学专科院校都已经制定出了更加科学有效和应用性强的技能考核制度以及考核标准,促进学生将平时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有应用能力的操作实践经验,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完成操作技能强化训练的目的。此外,我国各地区的院校还在校内设置了各种实验课程以及创新科研活动,通过开办设计性和综合性都较强的实验课程,让学生的思维方式、专业技能以及创造能力都得到全面的提高,从而达到提升医学院校实验教学质量的效果。

2.5与临床试验接轨,提高工作能力

医学检验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医学项目的不断研发,使临床上的检验指标不断更新。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医学检验教育的效果,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经验与专业技能,可以将试验、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因而学校需要加大成本的投入,以购置更加先进的医疗设备、试验药剂等。例如,用以检测高脂蛋白白血病的血清载脂蛋白测定工作是通过对末端氨基的分析与检测来判定的,需要选用丙烯酰胺、双胺烯酰胺、过氧化胺及四甲基乙二胺等试剂,就需要学校积极采购,增加试剂成本的投入,以备后用。

医学专业对于实践经验要求较高,因而校方应当充分满足学生医学检验与临床试验的需求,提供更多的见习机会,将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安排学生到附属医院见习,由带教老师讲解仪器设备的运行原理、机制、参数、流程及注意事项等,要求学生按照实际的医学检验工作方法进行操作,以便验证所学。

2.6加强检验医师和研究生培养

一直以来,我国都没有设立单独的检验医师的职位,这就导致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无法参加专业技术考试,也无法获得专业检验医师执照,因而要想推进在新形势下医学检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需要对检验医师的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提升医学检验教育教学的效果,需要大力提升检验医师的专业技能与实践水平,对检验医师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工作,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进行: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研究生考试住院医师选拔入驻规范化培训基地研究生毕业。通过这样的流程,医学专业研究生在进入到规范化培训基地时,会同时扮演学生与医生的角色,研究生毕业后,可以获得相应的证书与执照,具备从业资格。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实现教学水平与行业标准的有效结合,能够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满足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事业的要求,也符合医学教育教学的特点与规律。对于研究生培养而言,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医学技术类专业单独设立,医学技术类专业能夠作为独立的研究生培养与教育体系,具备独立授予研究生学位的资格,能够根据本专业的实际要求来制定有特色的教育方针,因而也是极为有效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

作者:杨晓艳

  [参考文献] 

[1]冯文莉,涂植光,康格非,等.对目前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62(15):55-65. 

[2]冯文莉,涂植光,尹一兵,等.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2(21):145-146. 

对医学检验专业的认识篇4

关键词:医学检验;本科;案例教学法;知识产权;教学

医学检验是同时涉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以多学科理论交叉为特征的应用性学科,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分支之一[1-2]。近年来,医学检验本科生教育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教学基础上,积极探索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3]。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或实习阶段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实验室或第二课堂,参与带教老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并产出了一定的科研成果[4]。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专注于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但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5]。因此,积极探索医学检验本科生知识产权课程教学,培养既具有专业技能和科研创新精神,同时具有知识产权申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十分必要。

1医学检验本科生知识产权教育现状和意义

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国内医学生知识产权教育较为薄弱,医学高等院校中接受过“医药知识产权”教育的医学生不足5%[6],9.09%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知识产权有一定的认识,90.9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或很有必要开设知识产权教育课程,100.00%的受访学生认为开设该课程具有重要意义;27.27%的学生认为学习该课程可能有助于自身素质的培养,72.73%的学生认为肯定有帮助;81.82%的学生认为该课程有利于拓宽知识面,45.45%的学生认为知识产权教育有利于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27.73%的学生认为知识产权教育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和事业的发展,36.36%的学生认为知识产权教育有利于就业。由此可见,大部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医药知识产权了解不多,认识比较模糊,但多数学生认为开设知识产权课程很有必要,认为该课程在医学检验学生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学习阶段接受知识产权教育有助于提高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学会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同时提高就业竞争力[5,7,8]。因此,在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中开展知识产权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知识产权教学课程实践

医学检验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临床检验技术或相关技术研发工作,期间产出的临床检验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等均涉及知识产权问题[9]。知识产权教育课程以选修形式开展,课时相对偏少,因此有必要采用“基于案例学习”(CBL)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了解和掌握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报等相关知识。CBL教学法通常以真实的情境或事件为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效果良好,因此是教育界较为常用的教学模式之一[10-11]。2.1专利检索分析CBL教学CBL教学可有效提高知识产权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授课教师针对检验医学领域知识产权申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汇编整理典型案例应用于教学。例如,在讲授“知识产权数据检索与分析”相关内容时,以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的知识产权申报情况作为案例进行教学。首先检索国内外知识产权数据库,获取关于石墨烯的知识产权最新申请总量,以及不同国家的申请数量。再以申请人为检索条件,获取申请石墨烯相关知识产权的主要机构信息。第三,以发明人为检索条件,获取申请石墨烯知识产权的主要发明人信息。最后,授课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兴趣点进行分组讨论,模拟分析申报类似知识产权的切入点,特别是如何正确、规范地撰写《权利要求书》。最后由授课教师进行总结,启发学生如何找到自己的知识产权授权点。2.2知识产权申报CBL教学在医学检验本科生知识产权教学中,以近年来知识产权申报成功的检验医学领域的新技术之一,即电化学传感器区分检测“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与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为例,讲解如何进行知识产权查新,如何分析自身科研成果的创新点。rhepo在临床治疗和体育竞赛中存在相当严重的滥用情况,但rhepo和epo结构相似,尚无快速检测方法将二者进行准确的鉴别检测。通过检索可发现,传统的rhepo/epo鉴别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时间长、影响因素多、特异性差等缺点。而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特异等优点,且检测方法新颖,无类似方法用于rhepo/epo鉴别检测,因此创新性较高,具有一定的申报意义和可行性,可申报相应的发明知识产权及专利。在国际知识产权相关数据库中的检索结果显示,rhepo/epo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存在国际空白,因此可申报国际发明专利,以及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明专利。通过该案例的分析,学生明确了知识产权查新、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并可根据自身的科研成果应用领域,判断是否具有申报价值,以及适合的申报国家或地区。此外,学生也可通过发明知识产权的模拟申报,明确申报者科研成果的创新定位,可有力促进科研活动的深入进行。

3知识产权课程体系设置和考核标准

医学检验本科生知识产权课程由3部分组成,包括数据检索和分析、知识产权法基础知识、知识产权申报培训(见图1)。数据检索分析主要包括专利、文献数据库检索。知识产权法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知识产权申请文件要求等内容。知识产权申报培训主要内容包括知识产权申请文件撰写、审查意见回复等。课程考核包括知识产权基础理论考试、知识产权申报实务考核两个方面,其中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30%,包括出勤率、课堂互动、检索分析和知识产权基础理论考试等内容,知识产权申报实务考核占总成绩的70%,评分标准为知识产权文案撰写但未完成(40分)、撰写完成(60分)、受理(80分)、获授权(100分)

4小结

在医学检验本科生教学中引入知识产权CBL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可使学生掌握国内外知识产权数据库和科技论文文献数据库检索能力,有助于学生了解所申请的科研成果与他人研究成果相比存在的创新性或存在的差距,既有利于与学生在日后的科研工作中避免科研成果侵权,也提高了申请知识产权授权的可能性。通过知识产权文献数据库检索,也有利于学生及时调整或改进自己的科研方向,开展具有更高创新性的科研实践。知识产权课程教学与医学研究相辅相成,可互相促进,互为补充[13-14]。由于缺乏足够的参考,加之笔者的教学实践有限,可能存在课程设计不够合理、考核标准不够客观等情况。特别是在课程体系中,可用于教学的典型案例不多,尚在丰富完善之中。此外,并非所有的医学检验本科生均参与了科研创新实践,因此在知识产权申报文案撰写过程中,无法结合自身科研成果进行模拟申报,影响了教学效果。这需要授课教师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思考和完善,力求将医学检验本科生知识产权课程教学工作做得更为扎实、有效。

参考文献

[1]石纹.关于提高临床检验教学质量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4,24(17):184.

[2]王明永,王凡平,于海川,等.以科研促教学在医学检验专业中的应用和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6):853-854.

[3]向阳,毛旭虎.医学检验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与创新素质的培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9):1298-1299.

[4]李华,沈懋法,沈青青,等.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以浙医高专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3(3):235-237.

[5]宋文婷.医学院校知识产权教育刍议[J].科技致富向导,2014,29(27):214.

[6]胡修周,胡昱,高飞,等.医药院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可行性调研[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0,33(4):285-287.

[7]陈香桦.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5,38(18):37-38.

[8]王国柱,曹险峰.医学特色在医事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课程中的体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7(7):61-62.

[9]金丹.引导医学检验本科生开展科研实践的必要性及措施[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6):533-535.

[10]赖蓓,王钱,陈颖娟,等.网络式CBL与传统CBL教学法在八年制医学教学中效果的比较[J].中国病案,2016,17(8):84-86.

[11]张玉梅,刘桂花,汪恒,等.CBL教学法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6,37(17):87-89.

[12]曹婧,钟民涛,李发胜,等.C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留学生教学中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7,29(1):93-94.

[13]韩强,王玉刚,王恒新,等.知识产权在军队院校科研项目中的应用管理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9):126-127.

对医学检验专业的认识篇5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1-0111-02

中图分类号:R446.11+9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检验设备、检验技术日新月异。加上我院外科综合住院大楼的建成使用,就医环境大大改善,看病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为了让病人享受到更快更好的服务,完成不断增加的检验工作量,近期我科引进了日本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美国强生干式生化分析仪、美国pHoX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赛科希德Sa-6000血粘分析仪、法国aBXpentRa120全自动5分类血球分析仪、日本光电-822K全自动5分类血球分析仪、希森美康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Rt-6000酶标仪等大型检验设备,并应用于日常检验工作,这些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检验科的检验质量和检测速度。然而,如何使用管理好这些检验设备、保持正常运行、发挥其效能,是检验科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1]。为保障检验质量和生物安全[2],我们认为管理工作应从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技能、制度、岗前培训等方面入手。

一、端正工作态度是做好工作首要条件

工作态度应该是一个检验人员综合素质的主要表现,包括爱岗敬业、强烈的责任心、不怕吃亏、实事求是等等。医疗单位不仅要培养检验人员具有高超的技术素质,还要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临床检验工作是一项特别的技术工作,其服务对象是人,因此不管是在过去传统的手工操作还是目前的半自动、全自动操作;无论是在检验前处理、实验过程中的仪器规范操作、检验后结果的分析报告,都要求操作者和管理者严谨求实,严肃认真,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防疏忽大意可能引起的差错事故。只有认识到检验工作的重要意义才能热爱检验工作,才能认真负责;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减少失误、发现失误并纠正失误;实事求是更是医务人员应该必备的基本素质,具备这些素质要求,端正工作态度,是检验人员从事本专业的首要条件。

二、掌握本专业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是完成工作必备条件

检验专业是一门独立的技术专业,与临床医学紧密配合,其服务对象是人,标本来源于人体,因此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临床检验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目前大量先进仪器在检验科使用,这些新的设备改变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为临床提供快速、批量的检测和准确、可靠的数据;要使用好这些仪器并作出科学的分析报告,要求检验人员除了具备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还要具备较好英语基础和电脑操作知识和数理化知识。因为目前检验科引进的设备,都是配备有电脑,需要用电脑进行项目申请、清洗保养、结果报告等操作,更有些进口仪器,菜单全是英语,如不具备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计算机基础,仪器操作使用起来相当困难。再者检验医学不仅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还是一门技术科学,要准确发出检验报告,不仅要熟练掌握实验室的检验仪器,还要求熟悉常用的各种检测技术的实验原理,要求能够运用这些相关的知识来判断检验结果的准确度,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其他资料加与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加强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是检验专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检验科技术人员目前面临的任务。

三、重视岗前培训,严格操作规程是保证仪器良好运行的方法

目前,大型检验设备在检验科越来越多,要管理好这些先进的检验设备,充分发挥其优良的性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认为管理这些检验设备主要包括安装、调试、验收、技术资料建档、工作状态标识、维护保养等一系列程序[3]。要求对于每一台新购进的检验仪器,除了在选购、安装、调试等方面严格规范操作以外,在仪器验收、管理、岗前培训方面,应与设备维修科工程师进行沟通:①仪器验收,要求由检验科、设备科、厂家共同开箱,清点标准配件,看是否有缺损,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配置要求。对随机携带的仪器配件、操作手册、电脑驱动盘等要交专人加锁专门保管。同时对仪器进行使用前的评价,内容应至少包括精密度试验、准确度试验、线性范围和预期值评价等。如评价结果达到或接近规定技术指标方可签字验收。②设备维修科应对新购仪器设备建立档案统一管理,档案内容包括仪器编号、品牌型号、购置日期、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原始资料,交由专人保管,检验科复印一份存放于仪器所在科室专人专管。同时由检验科具体操作人员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和厂家技术人员的培训内容,编写仪器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Sop文件至少应包括开、关机标准操作程序、仪器测定标准操作程序、仪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程序、仪器质控标准操作程序等。检验科同时做好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记录、更换配件及故障维修等相关记录。③人员培训,由厂家技术人员对检验科仪器专管人员、具体操作人员、设备科维修人员进行各自方块的相关技术方面的专门培训。对于检验科专管人员及科室具体使用该仪器的检验人员,要求厂家技术人员针对该仪器的仪器状态、分析原理、使用操作、维护保养、校准定标和结果评估、简单故障判断等方面知识进行比较全面的培训,以保证实验结果正确可信。然后再由科室统一安排,由熟悉该仪器的专管人员根据实验室个人的专业技能、特点,有针对地进行不同层次、分阶段培训学习。逐步让相关工作人员均能了解仪器的结构、性能、用途、操作和维护,对非故障原因引起的检测误差能及时判断[4]。培训结束后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授权对该仪器的操作使用。同时还需加强对实习、见习的学生、进修人员、新职工进行制度管理、业务培训,在不熟悉仪器的情况下,不要让他们单独进行操作,确保仪器正常运转。

大量先进的全自动仪器的临床使用,对检验技师的业务要求更高,检验技师不但要知晓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更要熟悉检验仪器的性能及操作。对于检验仪器设备,要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应该规范管理,正确使用,严格按Sop进行操作及记录,保证仪器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在自动化仪器在医院使用越来越多的当今,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原因已由技术人员的个人水平转换为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5],高质量的管理,对于保证检验质量,减少医疗纠纷、防范医疗风险的发生,更好地为临床诊疗、科研、教学工作服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玉国,赵俊月,李维红.浅谈检验设备的使用与管理[J].中国实用医学研究杂志,2002,1(2):41.

[2]陈冬雁.关于临床实验管理方面的思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5):616-617.

[3]梅四清,李艳,袁江华,等.临床检验设备的使用管理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3):37-38.

[4]童怀国,胡玉华,潘华.如何提高医疗检验设备的应用质量[J].新疆医学,2007,37:63-64.

对医学检验专业的认识篇6

  1.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比较落后于临床应用,大大弱化f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其一,实验教学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创新意识。比如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教学方法较为落后,理论教学内容、目标与临床应用严重脱节。其二,实验条件落后,实验过程中,学生操作临床应用设备奇缺,客观上抑制了学生对临床应用设备的认知,降低了学生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其三,考核方法不够全面,没有对实验操作教学单独设置课程及考核内容,不能够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实验的技能。

1.2临床实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导致学生只具备课本理论知识,没有动手操作经验,对相关设备的操作直观了解也不够。另一方面,技能训练方面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教学方法落后,带教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不高H。另外,存在教师与学生都对临床实习认识不足的情况,这样便大大弱化了临床实习的作用,也影响了临床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

2.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策略探究

对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构建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便显得极为重要。通过探究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构建,进一步实施,使得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广。具体构边思路如下:

2.1强化基础实验教学模式

对基础实验教学模式、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进行强化、培养。一方面,对实验课程体系、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整合、改善。在基础课程实验方面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验证型实验,主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基本操作训练的掌握;第二层次为综合设计型实验,主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第三层次为研究创新型实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改善传统模式注重理论教学内容而忽略实践教学内容的现象,增加实验项目教学环节。另外,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善,避免单独使用传统模式下的灌输式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的融合教学,使基础实验教学更具有效性、科学性。

2.2对临床检验技能训练进行强化

强化临床检验技能训练,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强化基本检验技能训练,要强化训练临床检验基础的基本技术内容,增加血液标本采集训练、微量吸管训练以及各类液体试剂的配制训练等,使学生的基本检验技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1。另一方面,强化临床岗位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临床血液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以及微生物学检验等检验技术的训练,为学生临床检验技能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站。

2.3改革实践展学考核方法

进行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法之前,需要构建三级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即为“学院(学校)—部系(附属医院)一+教研室(科室)”三级管理体制\进一步对实践教学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具体内容为:其一,对学生进行水平测试,主要是医学检验课程的掌握程度,侧重知识的运用能力。其二,能力测试,重点评估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学生在医学检验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考核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关考核制度,按考核制度设置严格执行。

2.4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构建

在实践教学中,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构建督学督导制度、质量标准制度以及教学检查制度,以此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在构建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方面,涵盖了《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等⑵。定期进行实践教学检查,以此保证该项工作的有效性。另外,全程监控实践教学各环节,使实践教学的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3.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效果探究

3.1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是青年教师的临床技能、业务能力要加强培养提高。在对教师实施规范化训练过程中,更加规范实验带教教师的标准化操作水平。增强教师教学责任心,形成了优良的教学意识,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教师的整体工作水平、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3.2学生综合素质方面

实施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基本操作、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操作水平能很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学生在自身专业领域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方面得以充分锻炼,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思维能力。

3.3平台构建方面

充分实施_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参与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改革教学体系,有机会让学生参与更多实验室实践技能操作,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生的实践经验更加丰富。在参与开放式实验室(在保护生物安:全基缺上)操作学习过程中,让优秀的学生参与教师自主设置的科研课题,可使学生的实践经验更加丰富,为培养医学检验专业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4.结论

对医学检验专业的认识篇7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教学改革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138-01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要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检验技术人才。我校自1995年开设这个专业以来,一直不断在探索与积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但专科学生不同于以往的中专生,我们的教育思想仍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验室条件改变不大。我校专科层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2010年开始招生。通过对10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46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适应职业岗位要求情况的调研,在广泛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态度要求的基础上,探讨和初步验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中“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下面就几年来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1课程设置的改革

课程设置的改革,仅仅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岗位要求,结合学生毕业去向,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要突破传统的课程设置,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每一学期安排相应学科的一周医院见习,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第一学期是职业认知阶段,我们主要开设无机化学、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通过校内实验教学、寒假期间学生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到当地基层医院检验科参观,进行基本技能学习和基本素质训练;第二、三、四学期是核心技能养成阶段,第二学期开设医学基础课程,通过校内实验教学、假期基层医院社会实践,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基本素质训练;第三学期开设临床医学概要、寄生虫学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等课程,通过校内实验教学、职业技能竞赛、附属医院检验科先进检验仪器设备参观,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练;第四学期开设微生物检验技术、临床检验基础、血液检验技术和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课程,通过校内实验教学、检验实训中心强化训练、周六周日到附属医院检验科见习,进行核心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练。使检验专业课程设置符合市场人才需求对检验专业人才知识的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适应各岗位对检验专业人才素质和知识基础的要求[1]。

2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社会需求,满足就业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增加病理检验技术、临床医学概要等课程的课时数。通过调研,发现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与临床检验工作脱节,为此,我们对现阶段的实践教学进行优化整合。增加实践课程比例,调整了实验项目,减少了以往的验证性实验,设计了与岗位需求相一致的综合实验项目。学生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学校建立了检验实训中心,学生通过仿真实验、技能大赛、职业资格考核、实践技能考核等,不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我们还建立院校合作体系,加大临床兼职教师参与教学的比率,校内教师定期进医院检验科顶岗培训,真正达到资源共享。

3改善教学模式,逐步建立“教学做一体化”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我校一直沿用中专层次的教学模式,尽管大家努力教改,但还是没有脱离旧模式的束缚。自2012年以来,我校在教改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推进,特别是我校上划省属之后,项目资金的支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做了大幅度的改革创新探索。首先我们对省内多家三级甲等、二级甲等医院检验科做调查,了解各医院检验科目前拥有的各类医学检验仪器及能开出的医学检验项目。我们进行了综合整理,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建立了两个数码互动显微镜室和一个检验实训中心,购置了大量的先进医学检验仪器设备,每个实验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只有完善的实训中心还不够,还需要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习操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我们把校内检验专业教师由原来分配在不同部门重新组合到药学系成立检验教研室。同时,吸纳高校毕业生及外聘医院检验科骨干,组建了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首先在专业课程《寄生虫检验》教学中进行教改试验,接着在其他专业课程中进行部分内容推广实验。由于它是在一体化的实训中心以一体化的师资对学生进行一体化的教学安排,因此能使每一次课都能讲授、示范、观察、操作同步进行,突出了现场示范,增强了直观性,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让他们对知识产生亲切感,对检验技术产生熟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考核方式的改革

我们的教学团队非常重视考核方式的改革,为此大家进行多次研讨,一致认为理论考核和实验考核相结合且要提高实验考核比例。考核内容以执业资格考试和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50%,包括作业(包含实验报告)10%、出勤10%、技能考核30%,期末成绩50%,包括学科理论25%、实验理论25%。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考核评价体系,以“突出能力、全程评价、多元考核”为原则,通过多元式考核方式,真正做到了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学习运用、培养能力和启迪创新上来[2]。

在学校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先进的实验设备的基础上,通过以上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内容的调整,改善教学模式,逐步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由一门专业课到两门专业课,最后所有专业课都能“教学做一体化”,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改革效果体现在2011级学生的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我们做了实习生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1级学生较2010级学生在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质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希望能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材的编写等等,只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定会培养出“宽口径、高素质、强技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医学检验领域内各岗位所需的专业人才,提高各岗位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必将极大带动我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对医学检验专业的认识篇8

(1)调查对象:广东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成人教育2011-2014年毕业生225名。

(2)调查方法:自编《广东医学院医学检验成人教育毕业生对课程设置的意见》调查问卷,问卷调查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

(3)统计分析:将调查结果录入“问卷星”网络,由“问卷星”系统自动统计。

2结果

本调查发出问卷225份,回收225份,有效问卷225份。按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人文社科课程五个课程群进行学时调整意见的统计分析,结果分别见表1-5。

3讨论

对医学检验专业的认识篇9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大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入校新生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其中,1、2班为实验班,共有学生72人;3、4班为对照班,共有学生77人。

1.2调查了解教学内容应用情况

组织本校解剖生理教研室及医学检验教研室教师座谈,听取对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内容的意见建议,从已使用过的教材《人体结构与功能》(同济大学出版社)、《解剖生理学》(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人民卫生出版社)中遴选出的教学内容或知识点110项构成的调查项目,每个调查项目根据其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教学及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给出重要、一般、不重要3个选项,从而形成调查问卷主要内容。2019年3~5月,对11所高职高专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教师、18家医院检验科专业技术人员及本校2017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生进行无记名抽样问卷调查。通过调研,进一步明确了人体解剖生理学不同教学内容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及临床岗位中的应用情况。

1.3编写课程标准、讲义及授课计划

结合调研结果,课题组组织教师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教学及临床检验工作对解剖生理学知识需求为导向,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编写了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标准将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了解3个层次要求,各层次内容充分吸纳了调研结果。同时,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编写教学讲义及授课计划。讲义重点突出临床应用,遵循注重实用,又注意保持知识体系相对完整的理念[7],对调查结果认为不重要的内容予以适度删减,尤其减少了骨学、关节学、肌学、血管、周围神经以及器官微细结构等内容,力求克服偏深、偏难,偏离培养目标的倾向;每章节内容的编排则按照先大体、再微细、再机能的顺序进行,而非分解剖、生理上、下两篇(册),以避免内容重复及割裂。

1.4实验性教学

解剖生理学教学,在实验班依据课题组组织编写的课程标准、讲义等进行,每周4学时,共72学时;对照班仍采用原课程标准及教材,每周仍为6学时,共计108学时。教学均在第1学期完成。实验班用时比对照班节省36学时,节省出的学时用于增开1门医学检验基本技能课。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其他课程教学中课时相同,解剖生理学及其他主要专业课均由同一位教师授课。截止2021年1月,2019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多数专业骨干课程已结束。

1.5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

1.5.1解剖生理学教学满意度调查2020年1月,就实验班72名学生对解剖生理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内容编排的逻辑性、课时安排、课堂表现、学习效果等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9份,有效回收率95.8%。1.5.2解剖生理学满足其他主干课学习需求情况调查分别于2020年6月、2021年1月,对实验班72名学生以无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就其解剖生理学知识满足生物化学、病理学基础(均为第2学期开课)学习需求情况,以及满足临床医学概要、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均为第3学期开课)等课程学习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分别为69、71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5.8%、98.6%。

1.6统计学处理

用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所得数据用x±s表示,进行t检验。

2结果

2.1解剖生理学成绩比较

实验班(70.88±11.58)和对照班(66.28±9.97)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班分数高于对照班。

2.2实验班、对照班其他课程成绩比较

成绩分析结果显示(表1),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课程成绩有显著性差异,且实验班平均分高于对照班;其他课程成绩无显著差异。

2.3满意度调查

2.3.1解剖生理学教学满意度结果显示(表2),实验班学生对优化后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的总体接受程度及满意度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对所使用的讲义及讲义教学内容编排的逻辑性。2.3.2解剖生理学满足其他主干课学习需求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表3),实验班85%以上学生均认为其所掌握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能够基本或较好或很好地满足其他专业课学习对解剖生理学知识的需求。

3讨论

3.1教学研究取得的效果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在其解剖生理学教学用时减少36学时情况下,其解剖生理课成绩高于对照班;其他专业课成绩平均分也高于对照班或与对照班成绩无明显差异;同时,实验班85%以上的学生认为,其所学的解剖生理学知识能够基本或较好或很好地满足其他专业课的学习需求;实验班的大部分学生对优化后的解剖生理学教学的接受程度也比较高。这些表明,以突出临床应用为目的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对为类似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方法,为其他高职医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改革提供思路,为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标准的制订及教材改革提供参考具有积极意义。同时,由于实验班解剖生理学教学用时减少36学时,用于开设医学检验基本技能课,无疑也为学生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创造了条件。

对医学检验专业的认识篇10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检验专业;培养模式

武陵山片区是国家第一批启动的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区,该区与周边地区相比,具有教育资源、公共卫生资源、师资与医卫人员短缺等问题,这些直接影响了该片区的经济发展。近10年来,虽然该片区地方医学高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培养了大量的医学人才,但仍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客观上依然受到国家整体发展规划和地理位置影响,医学教学方式和水平更新发展普遍滞缓。

一、核心概念

(一)武陵山片区

本研究中的“武陵山片区”是根据2011年国务院出台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中对它的界定,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的71个县(市、区),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

(二)医学检验

2012年9月,教育部将医学检验(101001)纳入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1010),专业名称改为医学检验技术,本科学制由五年改为四年,学位由医学学士改为理学学士,这一调整结束了从1984年开始的医学检验五年制的办学格局,标志着医学检验教育培养目标由既往“检验医师”培养转向“检验技师”培养,进一步明确了其技术性人才属性。

二、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一)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现状

调查显示,武陵山区目前开办的含有医学检验专业的高等院校仅有5所,包括1所独立医学本科院校(湖南医药学院)、2所综合本科院校(吉首大学、邵阳学院)、2所高职院校(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并且这些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发展起步晚、师资力量薄,缺乏政策支持,竞争力不强。2012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调要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否则各大专业难以认证和评估。因此,武陵山片区高校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要认清自身特点,它能对教学起推进作用,对人才培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是学校公认的经验或做法。在此基础上研究武陵山区地方高校和同类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校医学检验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明确医学检验专业的办学定位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医学检验专业办学定位应先做好市场调查,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来源、专业发展、行业的需要与对接。检验技能的培养是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定位。

2.改革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通过对目前的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查发现,无论中专、大专还是本科,多数只强调知识传授的系统性而忽略了实际岗位的市场需求,以致两者发生脱节。应用型人才是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此对不同层次学生确定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设计。

3.改革医学检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医学检验技术的应用能力为原则,以能胜任临床检验工作为基本保证,通过新增体外诊断技术方向性课程,如医学检验仪器学、体外诊断产品评价、生物医学工程导论、生物科学概论、医药市场营销学、检验技术前沿发展等学科,实现专业教育前期打通,后期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