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十篇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十篇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0:15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篇1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156-02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近年来,由于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局势不稳,存在分裂主义隐患,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产生影响。因此,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特殊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构成高校大学生群体的重要力量。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大部分学生在民族地区成长,受到本民族文化环境的熏陶,其思想观念具有先在的民族性。因此,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

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作为人类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各民族长期生产、生活的产物,是该民族智慧的结晶。在现实生活中,每个民族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显示自己的存在。①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为祖国的统一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创造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文化。由于自然历史条件不同,文化水平呈现差异,影响着价值观取向。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地区成长,受到当地环境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本民族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伴随其成长,在生活方式、处事原则、思想构成上均有体现,必然与核心价值观的传输产生碰撞。

(二)特殊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的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而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众所周知,我国的少数民族存在着信仰宗教的情况,如藏族学生普遍信仰佛教,回族学生信仰伊斯兰教,蒙古族学生信仰萨满教等。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因为从小在家人的影响下信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而且能够正确理解教义。但在社会上,仍然存在一些反动的人士,在利益的驱使下,故意歪曲宗教教义,以蒙蔽和束缚人们的行为,使得个别学生对社会上的大是大非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心理

近年来,由于党和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走出边远地区,来到中东部地区接受高等教育。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特殊的文化环境下成长,深受本民族传统文化、行为方式的影响,由此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边远山区来到内地高校,不仅意味着离开土生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更意味着他们必然会比非少数民族大学生遇到更多的适应问题。在学业、生活习惯、人际关系、民族的认知认同、价值观差异等方面,都容易因为适应不良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证分析

为了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其培育程度,特对中南民族大学本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基本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概述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回答了全部项目的问卷为500份,即实际有效问卷为500份,有效率83%。调查对象共500名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他们分别来自壮族、回族、苗族、畲族、藏族、蒙古族、满族、侗族、黎族等40个少数民族。其中有81.6%的大学生来自普通中学,8.4%的大学生来自民族中学;政治面貌方面绝大多数学生为共青团员,只有极少部分学生为中共党员或群众。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专业背景不同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了他们对其认同程度也不同。在是否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的问题上,500名调查对象有9%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47%的学生认为比较了解,38%的学生不是很清楚,还有6%的学生表示不了解。这说明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缺乏一定的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处在了解较少甚至不了解阶段。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团结问题的认识

在问卷中,所有调查对象中有88%的学生认为可以把“民族团结”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其中包括92%的文科生、82%的理科生和93%的预科生。而仅有极少数学生对是否要把“民族团结”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表示无所谓或者没必要。由此可看出,不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程度如何、是否认同和接受,他们对“民族团结”的诉求是非常高的。这也说明,民族高校大学生不仅有“民族团结”的意识,也认为民族高校教育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宣传形式单一、宣传力度不足、培育效果不显著、在培育过程中忽视了民族团结教育等。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导,更对学校的各项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各种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通过校园文化传递出来。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在校园的每一建筑、每一角落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可以将民族元素融入到校园景观的建设之中,创造一些有历史文化感的场所与设施,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同时受到文化的熏陶。例如,中南民族大学就设有一面民族墙,上面刻画着每一民族的人物形象。这面墙吸引着众多学生,使学生在欣赏工匠精湛技术的同时,还能够学习到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切身感受到56个民族一家亲。由于受到社会多元价值观念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和培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仅凭教师课堂传授引导和自身的感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探索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制度,以完善的制度来保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序进行。

(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也是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都发展了与其生存、发展环境相应的、各具特色的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在少数民族文化的熏陶之下,对本民族文化有特殊的敬仰和尊崇,常常以参加民族或宗教节日的活动来表达信仰。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努力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中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资源,阐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会贯通之处,组织相关的活动倡导全校师生参与,从而更好地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其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作为行动的准则。如中央民族大学每年都会举办藏历牛新年、“三月三”歌节、彝族年、那达慕大会、盘王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通过文艺晚会、座谈会、知识竞赛、聚餐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极大地吸引全校师生。这些活动的举办,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归属感,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开拓了新的渠道。

(三)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前提是心理素质的发展和提升,心理发展是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大学期间的学生,心理和思想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入学之后,由于自身文化背景和知识背景的差异,会产生众多的心理问题,他们会有意识地去观察和模仿他人,以寻求群体的认同。这段时期,正是培养其健康心理和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学校应当有所作为。首先,重视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讲座、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活动。其次,开设定期的心理健康咨询日,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咨询,以便及时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现状。最后,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的主流思想,让正能量的信息在整个校园中传播,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2014年1月在内蒙古考察期间,指出:“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高校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更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时,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有理论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在理论层面上,要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使其树立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同时,加强“三个离不开”的宣传教育,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明确自身与非少数民族、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自觉树立民族团结意识。从实践层面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形式。通过开展高校民族文化展览、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竞赛、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调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实践中感受到民族团结教育所带来的益处,形成民族团结意识。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的储备干部,其价值观取向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关系到国家安定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而在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的同时,须要切实了解其自身的特殊性,掌握其思想和心理现状,方能提高培育的实效性。

注释:

①吴仕民.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08):275.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谢宏忠,李建平.大学生价值观导向――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高金祥.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06).

[4]杨善江,陈光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与路径[J].教育探索,2014.

[5]赵果.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1(06).

[6]马春.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J].重庆与世界,2014(08).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篇2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民族院校思想理论课教学加强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应该加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倡导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文化

民族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各种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未来的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民族大学生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思想的灌输和教育,使这些科学思想真正渗透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灵深处,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除了加强这些基本理论的教育以外,还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民族观教育主要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关于民族、民族问题的正确观点,深入了解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我们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教育。

一、加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到民族没有优劣贵贱之分,树立起各少数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思想观念,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大学生要做到相互尊重;要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现象,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经济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相对来说,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除了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因素以外,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如思想观念保守、封建残余思想和迷信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固步自封观念和保守心理,扼杀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尽管我国政府实行各种优惠政策,但这些地区的发展相对缓慢,不过,这不是民族的优劣问题,而是各个民族发展的先后问题。

民族平等是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社会交往中各个民族之间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亲如一家、和睦相处的一种友好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思想教育,首先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我们党一直把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高度来考虑。在民族问题上,我们党首先解决了我国各民族的社会地位问题,指出:在我国各个民族具有一律平等的社会地位,享受同样的社会权利,同时也应该承担相同的社会义务;各民族无论拥有多少的人口,居住地域无论大小,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是否具有相同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汉族和少数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之间一律平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关系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于我们这个拥有50多个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二、将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引入课堂

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增加我国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文化资源等教育内容,激发民族大学生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养,传承我国中华民族文明和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首先,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古代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他们曾经熏陶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灵,提升了我国人民的思想境界,培育了传统的民族精神,中国先辈们创造的灿烂精神文化,对中国今天文化的繁荣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有着重要影响。但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忽视了对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教育,中华民族文化在我国不同程度地渐渐退却,尤其是高校大学生总体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和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现象。为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精神文化,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注重把儒家思想文化、爱国主义精神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帮助民族大学生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教育他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处世之道;培养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尚爱国情操;发扬“刚健奋进,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民族大学生。

其次,要倡导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各少数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少数民族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风俗礼仪、、节日庆典、绘画艺术、建筑风格、医药艺术、文化典籍等等,构成了我国各民族绚烂多彩的文化格局和文化特征。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希望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这种心理,创造各种条件,尽量避免单纯的灌输和说教,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将政治思想教育贯穿于民族整体文化中来进行。要加强民族常识教育,引导他们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做到推陈出新,继承和发扬各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同时,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民族历史。为了使民族大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课上指导、帮助和培养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之外,在课外也应指导民族大学生阅读我国历史文化方面的书籍,引导民族大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国际的视野看待中国,使他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艰辛历程;了解中国各族人民灿烂的优秀文化,民族院校大学生通过一些课外学习和阅读,进一步深入了解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丰富他们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知识,进一步增强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民族院校通过加强民族大学生民族观教育,有利于民族大学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正确认识、理解和掌握我们党的民族政策,了解我国的民族情况和民族问题,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民族观,培养他们自觉贯彻执行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培养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认识和对待各民族的不同文化,处理好大学期间各民族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共同抵制民族分裂活动和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分化;有利于保持我国的稳定、团结和统一。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篇3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李华明,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5-0218-04

意识形态,是指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观念体系和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时代性与主导性。意识形态安全则是指保护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感与信仰,社会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表现出高度认同感与行为的践行。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特点,承担着促进基层地区发展、民族文化交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任。在新时代环境下,如何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日益成为社会意识形态教育与国家安全问题中关注的焦点。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价值分析

(一)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现社会主义特性

意识形态具有强烈而明显的社会性质。树立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党中央一直努力践行的方向。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等院校,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作为行动指南与发展方向,是不容置疑的原则。邓小平曾指出,政治方向是高校发展必须坚持的第一要素。也强调,“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具有民族文化与思想认识的特殊性,但也必须坚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存在,不能超越这一界线。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制度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才能自觉抵制各类腐朽思想与不良行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现民族团结特性

民族团结与基层稳定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也是全体中华民族共同努力的方向。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的10%,5个民族自治区,占到了全国国土的64%。这些区域与人口大多地处边疆边境基层地区。据统计,全国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有1.9万多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135个边境县有107个在少数民族地区,其中30多个少数民族与国外同一民族跨境而居。而且这些又大多是“老、少、边、山、穷”特殊地方,经济落后、基础薄弱、发展障碍较多,是国家重点扶持与扶贫发展地区。可见发展好民族地区对促进民族团结与基层稳定具有显著意义。而少数民族地区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与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往往成为境外敌对分子渗透的重点对象。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或民族群众中的杰出分子,他们知识多、见识广。其言行举止对民族群众及民族地区产生着不可低估的示范引领作用。事实证明’,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培育他们良好的“三观”认识、民族意识与政治认同,对维护基层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具有显著意义。

(三)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现人才素养特性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就是要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家乡,服务边疆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的崇高责任感与使命感,这也是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灵魂。正是经历如此熏陶与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才能以崇高的历史责任感与优异的能力投身生长与培育他们的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以自己实际行动来推动发展,维护国家安全。邓小平也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是人”。同志也强调,人才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当前民族地区人才极为缺乏,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群众中受到良好教育的代表,有责任、有义务回归到民族地区这一大舞台干事创业。回报社会。

二、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缺失与原因分析

(一)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消解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当前我国周边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问题。东线的朝核问题、韩朝关系紧张。中日的纷争,特别是美国高调声称重返东亚,占领新主动。同时,西方意识形态的包围也无时不进行着。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更多披着文化交流的外衣。更难以辨别,特别是美国,凭借强大文化优势,极力向他国进行价值输送,以达到思想意识的演化。这些意识文化的渗透对我国知识分子与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通俗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他们不自觉地接受西方文化,动摇我们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因其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性,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上比较薄弱,也更易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如新疆大学某教师曾焦虑地说:“现在还有极端势力的渗透,主要是宣传西方的一些价值观,而且重点是针对我们的一些优秀学生。我们每年都张榜公布优秀学生和三好学生的名单。他们把这些人都盯上,然后一个一个做工作,允诺出国、赞助等等,拉拢了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错误思想引导,也曾出现了极个别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参与游行示威、、冲击国家机关等极端行为,这些都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

(二)社会思潮涌动助长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意识多元

社会思潮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反映一定社会阶层或某些群体的利益需求,具有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对社会生活具有某种程度影响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潮流、思想趋势、思想流派。其包含了社会生活、文化意识等诸多因素,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即社会利益的分化,利益主体多元化,进而产生各类新生的利益群体和边缘人群。从而冲击着我们传统一元化的归属情感、价值判断。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源于民族地区,具有较强的民族传统观念、意识,而且他们文化基础薄弱,经济较为贫困,自卑情感较重,在这些社会思潮的冲击与影响下,极易与一些不良社会情绪产生思想共鸣和精神关注。进而产生意识文化的多元化。此外,社会思潮中,一些国家将“自由”、“平等”、“人权”观念及物质化生活环境无限放大、美化,并极力鼓吹、渲染。把他们当成世间宝典与人类至高文明,以此冲击着少数民族大学生传统的理想信念、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三)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削弱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给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据统计,至2012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已超3亿,而微博既可以传播谣言,也可以成为“谣言粉碎机”,“微时代”到来,政府应加强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相对本民族其他群众更能优先便利接触到各类社会化的新媒体,如通过网络、微博、数字影像等渠道了解世事的新发展,使他们拓宽视野,开放思维。但同时,开放、虚拟、自由的新媒体也容易被敌对分子利用,成为非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阵地。如网络上非法散布的“民族独立”、“民族压迫”、“藏疆圣战”等言论,如一些西方媒体对新疆巴楚县的“4.23”恐怖袭击案进行恶意攻击抹黑我们党和政府。污蔑中国政府镇压少数民族群众等。个别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邮件、网传、非法网站了解这些所谓的“内幕”,则很容易被这种假象迷惑,而产生思想波动,甚至会对我国的社会制度、党的政策、人民政府产生怀疑,进而淡化“四个认同”,不利于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四)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淡化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往往对科研、教学、办学规模等硬件格外注重,而对意识形态安全等软件教育则显得相对淡薄。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这群有着特殊民族文化背景的群体也等同于汉族大学生一样对待,未能突显出教育个性。在西方敌对势力以各种形式攻占高校宣传舆论阵地,毒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时候,极少数高校干部群众未能认清形势,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教育措施,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领域出现漏洞,使非主流意识渗透有隙可乘。如在新疆有一说法,“新疆大学稳定了,乌鲁木齐就稳定了,全疆也就稳定了;新疆大学出问题,乌鲁木齐就会不稳定,全疆也就不稳定,因此新疆大学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与管理。据统计,先后同‘伊扎布特’组织进行了5次大的较量,彻底摧毁了其在学校的组织网络,遏制了其在学校的发展蔓延势头”。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高校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对策建议

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直接决定了高校教育的成败,也极大地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颜色”。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党和政府及其他主体联动构建。形成系统的教育格局。

(一)培育公民意识。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对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具有基础性意义。因此。一方面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统领意识形态发展,用这一科学理论来统领意识形态的教育。武装少数民族大学生头脑,强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另一方面要通过党的民族政策方针、民族团结理论及“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教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把公民意识与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起来,如在“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月”、“优秀民族文化展示”等活动中进行理论灌输,使他们接受和强化公民意识与公民精神。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决定了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重要性。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基于此,高校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打牢少数民族大学生共同的思想基础,以增强他们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形成社会建设的凝聚力,促进和巩固民族大团结。同时高校应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积极拓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新外延,大力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但对待一些不良言论、腐朽思想与反社的思潮必须给予坚决取缔与打击,确保校园文化的健康向上,稳占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制高点。

(三)加强和规范新媒体的主流意识形态导向。拓宽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阵地

新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则取决于使用者的技术与能力。规范新媒介的导向。需要对广大师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即在新的信息环境下,通过各类传播技术手段实现最基本的沟通,以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生活有新的认知和感受。党的十报告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高校应充分扬长避短,积极利用新媒介的有利优势,主动走进新媒介,弘扬主旋律,抢占舆论优势,遏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拓宽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阵地。具体而言。高校应健全新媒介管制机制,规范媒介舆论、宣传、管理;把握新媒介时代特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理念,坚持正面引导,主动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益诉求与心理变化需求,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通过必要的手段,强化新媒介的舆情研判工作,坚决杜绝不良信息与腐朽思想渗透校园,保证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安全教育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史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100-02

目前,由于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发展愈来愈呈现出开放化、民主化、多元化的态势,这就要求民族教育也进行相应的变革。本文试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史教育进行思考,在分析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历史教育意义的基础上探究其有效途径。

一、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历史教育的意义

(一)民族历史文化教育使各少数民族学生更加了解自身,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通过开展民族历史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优秀历史与文化,了解我国各少数民族在开拓祖国的疆域、丰富祖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从而对自己的民族产生了新的认识。这将有利于消除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卑或者自大心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振兴民族和繁荣民族的意识,对少数民族学生大学期间及以后的学习无疑也是一种学习动力的强化。

此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飞速猛进,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学生审美情趣、是非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陷入困惑之中。另一方面,世界的发展趋势表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只有保持和增强本民族的特色,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通过民族历史文化教育,使学生比较深入地了解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学生只有了解、热爱本民族历史与文化,并从心底里为之自豪,才能自觉肩负起继承与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

(二)民族历史文化教育对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而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祖国统一又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至关重要的利益所在。

进行民族历史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了解各少数民族在祖国领土疆域的扩大、开拓,了解少数民族在我国丰富物质文明和精神产品的生产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之后,学生在吃惊之余,往往能深切地明白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平等。而这样的平等也才是建立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的平等。有了真正的平等,才有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团结。民族之间只有真正平等、团结了,才能说民族之间有了牢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维护祖国统一也就成了一种自觉自愿的选择。

(三)进行民族历史文化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所普遍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力和个性特征,普遍遵守和奉行的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利益的社会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风尚。可见,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育是当今学校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基础和重点,对民族精神的内涵,人们普遍认为,爱国主义是核心,积极健康的民族心理、价值取向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是衡量民族精神的重要尺度;健康的民族意识是民族精神的支撑;个性鲜明的民族性格规定着民族精神的方向性。

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民族历史教育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国家的现实要求,有利于增强各族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继承与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史教育的途径

(一)通过专门课程建设加强民族历史文化教育

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开设国家统一的课程外,增设有关民族文学、民族史学、民族风俗等课程,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民族发展历史,了解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尤其要开发本土课程。本土课程开发的目标包括:使本土人民意识到他们自己完整、系统、历史悠久但却被长期压抑的本土知识体系;展现本土知识在本土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贡献,重新唤起本土人民对于本土知识体系的价值意识;通过本土知识的传播,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改造源自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课程,使其本土化,剔除其中对于本土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不利的东西。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着重体现出民族特色;课时的安排可灵活机动。学校应重视隐性课程,即非正式学习的各种教育要素,如校园环境、学校规章制度、校园文化活动、师生关系等,这些隐性课程通常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

民族院校的课堂教学还可以使用少数民族文字编译教材和自编教材。编译教材以全国统编教材为蓝本,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某些内容;自编教材则是各民族地区院校根据本地区、本民族实际自己组织编写的教材。编译教材要准确、规范,内容的增删应适度,增加的有关内容应具有科学性、人文性、民族性、思想性;自编教材要以民族团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结合本民族及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实际编写。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科学性、人文性、民族性、思想性的传授,使各民族学生能够接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本土文化知识,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人生观。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篇5

【关键词】文化再现理解教育德昂族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基于文化再现理论的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研究――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编号:ema100453)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35-01

再现指一组建构与沟通意义的实践。人透过再现而让他们的世界有意义,并在社会世界里有所定位。文化再现指出“文化”作为物质与意识再现的对象,反映再现的隐喻和演变。理解教育简单的说就是为促进理解而进行的教育,笔者认为理解教育可以概括为各民族“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尊重彼此”的过程,也是民族团结、稳定的重要途径。

一、文化再现主体

云南省临沧市是一个多元民族文化的汇聚区。除汉族外,还有23种少数民族,其中有彝族、佤族、傣族、德昂族等11种世居少数民族。德昂族、彝族(俐人)一般居住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半山地区,傣族、佤族和少量汉族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平坝地区。各少数民族垂直立体分布的状态也使得他们处于一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态之中。

二、德昂族文化再现的象征符号

德昂族居住在边远落后的山区,生态环境相对独立封闭,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往往聚族而居,以村寨为单位居住。独特的环境形成了有特色的德昂族文化象征符号。

1.色林的表意方式是:由坚硬木材雕刻而成的木桩安置在半径约为5米的围栏正中。祭祀时,女性只能在围栏外跪拜祷告,男性则拥有脱鞋进围栏对心中的神灵近距离跪拜的权利。祭祀过程中举行念诵经文、祭祀跪拜、跳摆等仪式。核心意义是心灵寄托、祈福平安。

2.缅寺的表意方式是:开门节、关门节、泼水节等重大节日都要到缅寺去朝拜。核心意义是祝福、祈祷、团结。

3.妇女服饰中上衣的“红色条带”和腰箍的表意方式是:德昂妇女是虎精变化而来,因老虎吃血,故服饰上衣有两条红色条带,成为辨认德昂族的标识。佩戴的腰箍越多越精细,说明妇女越聪明、越勤劳。核心意义是老虎代表勇敢、自信;腰箍代表聪明、勤劳。

4.泼水节的表意方式是:节前所有信徒要准备丰富赕品,做糯米糖粑粑,制造旋转喷水筒、赶制新服饰等。第一日,做好泼水节的各项工作。第二日,采花。第三日,泼水。第四日,堆沙。第五日,祭寨门。核心意义是纯洁、善良、勤劳、纯朴的民族品质。

5.开门节的表意方式是:农历九月十四日前,信徒要准备纸花、小幡旗、食物等供品。核心意义是团结、活泼;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6.关门节的表意方式是:农历六月十四、十五,全寨长老和年满40岁以上老人携带佛礼赕品前往寺院供佛三日,由家属送饭。核心意义是相互尊重、平等、友善。

三、主体民族文化的冲击

首先,汉族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传入德昂族村寨,同时德昂族的房屋建筑仿照汉族式样;此外,由于轻便、耐用、美观等特点,汉族服饰受到德昂族的欢迎。其次,傣族的宗教文化对德昂族的影响十分深远。他们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在缅寺开展滴水、浴佛、念经等活动;都庆祝相同的节日:泼水节(堆沙节)、开门节、关门节。此外,临沧地区部分德昂族村民能说傣语,能与傣族进行民族语言的交流。

四、德昂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云南临沧地区的德昂族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较弱的世居少数民族。笔者调查发现,德昂族很少有意识的对下一代进行族源、族称和族谱的教育,仅有极少数宗教人士和民族精英知晓。此外,德昂族对自身的民居建筑、服饰、饮食和等缺乏民族符号的识别,迫切需要通过口口相传、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中不断的加深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同时也需要加强外界对德昂族的理解和认同。

五、德昂族理解教育的途径

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理解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帮助每一个人正确的认识、了解自己和他人,增进各个民族间的理解与宽恕,并懂得尊重其他人及其文化、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民族历史和精神价值等,在达成理解与共识的基础上平等而主动地与他人交往、交流与合作,从而深刻地意识到世界彼此相互依存性的客观存在与合理存在,最终实现学会共存、共赢。

1.家庭理解教育。首先,父母通过带领孩子参加生产劳动获得生产知识;其次,生活经验、人生哲理的教育和传承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以及一些谚语或家训获得;此外,道德规律和行为准则的教育与宗教的教规教义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家庭理解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对祖先的历史和文化等内容的传授主要由年老的长者以口传的方式完成,成为家族团结和内聚的源泉。

2.社区理解教育。(1)政府投资建立社区的活动中心。作者调查发现,德昂族大部分的宗教活动和节事活动都集中在缅寺,而村子里的缅寺却是一间简陋和粗糙的砖瓦房;(2)保障社区节事活动的原生态性;(3)合理开发社区教育项目。例如举办专题讲座或培训,内容包括有民族政策、民族精神学习、民族文化知识普及等。

3.学校理解教育。(1)学校显性课程的设置,包括双语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走进少数民族村落,让学生以新颖的方式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自觉自愿的学习本民族文化。(2)积极开设特色学生第二课堂,例如举办校园民族艺术节,或是兴趣小组(民歌合唱班、民族舞蹈班、民族武术班等),既增强了学生对少数民族体育和歌舞文化的了解,同时也让德昂族学生在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自觉地传承了本民族的文化。(3)理解教育手册(读本)的开发。

云南临沧地区的德昂族是一个纯洁、善良、勤劳、纯朴的边疆少数民族,受到地域文化和主体民族文化的冲击,德昂族自身的民族认同感薄弱,民族文化的标识趋于消亡。在挖掘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特征的同时,迫切需要加强德昂族自身的理解和认同,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外界对德昂族民族文化的理解。学校、社区和家庭是最重要的民族文化传承和理解的途径。

参考文献:

[1]Barnes,trevorJ.andJamesS.Duncan(eds.).(1992).writingworlds:Discourses,textandmetaphorintheRepresentationofLandscape.London:Routledge.

[2]anderson,KayandFayGale.(eds.).(1999).CulturalGeographies(2ndedition).London:Longman.

[3]赵世林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6.

[4]许光主编《宗族・神姓・俱乐部》,华夏出版社,1990:60-62.

[5]临沧地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编.临沧地区民族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86-97.

[6]俞茹著.德昂族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86-197

作者简介:

王婷(1982-),女,云南蒙自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教育。

陈亚颦(1965-),通讯作者,女,云南昆明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化地理。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2-0017-05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是我国和谐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就没有全国的和谐稳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问题,千方百计保持少数民族地区有一个和谐稳定环境,以确保我国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发展自己,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

一、科学发展观是统领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的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重要指导方针。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要保持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发展,就是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各个方面。

首先,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发展缓慢,贫富差距较大是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像其它地区那样持续下去,而是发展相对滞后,差距进一步扩大,这已经成为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据统计,少数民族地区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值的67.4%,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值的71.4%左右,民族地区的贫困发生率为7.3%,比全国平均值高出4.2%。因此,发展应该居于少数民族地区一切工作的中心地位。只有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才能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以,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民族地区问题的关键,离开了发展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用发展的办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问题。

其次,发展主要是指经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否则,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只能是空谈。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吃饭难、上学难、看病难以及、艾滋病等等问题,都与贫困问题紧密相关。有贫困就不可能有和谐,有贫困就不可能有稳定,以上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解决,不但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还会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把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更加紧迫的位置上来,加大感情投入、政策投入、人才投入、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要营造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创造活力,形成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二是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三是发展成果“归谁所有”的问题。一句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归人民共享,这三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并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满足各民族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的全面发展。

(三)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总原则和总要求,全面发展就是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发展就是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各个环节的发展要有机衔接,各个阶段各个步骤的发展要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则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可再生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不间断发展。要按照“四位一体”战略布局的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真正构建起使少数民族地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四)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深刻领会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一是要深刻认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过程。要善于把握发展全局,处理发展关系,兼顾各方利益,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协调发展。二是要深刻认识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上,必须用辩证的、发展的和实践的观点把握发展。只有用辩证的、发展的和实践的观点和方法处理问题,才能保持各方面的协调运转、促进良性发展。三是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上的重大关系。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在统筹协调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更好的统筹协调,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这里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和民族之间的和谐等。只要统筹得当、协调有方,就可以在互动互补中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发展。

(五)用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上,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矛盾:

第一,生存需要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而这些地方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如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靠烧柴来做饭、取暖等,每天要烧掉很多柴薪,要砍伐掉很多树木,但由于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所限,禁止这种砍伐行为是不可能的,若禁止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等于剥夺了他们的生存权,因此,有关依可持续发展而执行的政策就不得不进行相应的调整,类似这种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甚至有时会表现得很尖锐。

第二,发展与可持续性的矛盾。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在发展的同时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发展经济。但在相当多少数民族地区,要保持可持续性,就会限制发展,要发展经济,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发展的可持续性。怎样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在保证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尽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仍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第三,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就要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资源,而开发这些资源就会对环境保护产生负面影响,不同程度地削弱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矛盾在西方发达国家都难以根本解决,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解决这一矛盾就更加困难了。

第四,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与全国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分布在自然环境相对差的欠开发、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程度低,经济、技术落后。因此,在可持续发展中既要解决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要力求与全国可持续发展的步调相协调。

二、强化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确保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

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就是要通过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来保证少数民族群众的基本权利,协调民族利益,实现和加强民族平等。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推行“西化”、“分化”和遏制战略,他们采取各种手段支持和操纵境内外“”(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从事针对我国的分裂破坏活动。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敢于和善于用法律的武器来打击这些违法犯罪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强化宪法作为国家为根本大法的法律权威,确保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首先,要维护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任何人、任何组织或团体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民族自治地方也不能例外。其次,要根据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尽快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黑格尔说过:“民族的宗教、民族的政治制度、民族的伦理、民族的法制、民族的风俗以及民族的科学、艺术和技能,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因此,应抓紧制定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配套法规和其它实践需要的民族法律法规,完善已有的民族法制,使民族法的内容尽量涉及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应当通过国家法与少数民族宗教习惯法的良性互动,以此保护社会规范体系的完整和效力。同时,规范和完善民族地区的习惯法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坚持国家法的前提下,适当参照民族宗教习惯法的有关内容,制定适当的变通法,既要保持少数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又要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从而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发展。再次,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法制的监督,完善监督机制,确保民族法制的有效实施,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二)必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违法犯罪活动,不能姑息手软。在新时期和风云变换的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斗争和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以宗教极端面目出现,以“民族独立”为幌子,采取隐蔽的或公开的形式,一方面制造舆论,蛊惑人心,一方面大搞暴力恐怖活动,破坏社会安定。面对严峻的形势,必须严格依照国家的宪法和法律,采取果断措施以合法手段打击非法活动。一是强化法律实施力度。要让每一个人知道,即使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谁也不能犯法,谁也不能践踏国家的法律,不管谁犯了法,都应由公安机关依法侦查,司法机关依法办理,任何人都不许干扰法律的实施,任何犯了法的人都不能逍遥法外,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二是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法制意识的培育。少数民族地区受中国专制传统的影响,公民法治意识淡薄,这制约着该地区法律的实施力度和结果。因此,必须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的法治意识,为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强大的精神资源。三是大力营造维护民族团结的社会氛围,防止正当民族意识向极端化发展,要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三)必须作好在意识形态领域长期进行斗争的充分准备。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分裂宣传往往表现出以下特征:首先,一些人常常披着各种合法的外衣,宣扬狭隘的民族主义,挑拨民族关系,这极具欺骗性。其次,分裂宣传形式多样,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影响面广。再次,以分裂思想内化为个人意识为目的,由于其转变为人的行动还有一个过程,其严重性、危害性经常被忽视。特别是在教育、文艺、新闻出版、思想理论领域,一些人利用讲课、写文章、学术研究、文艺作品等方式歪曲历史,煽动分裂情绪,制造分裂舆论,意识形态领域的分裂活动更具隐蔽性、广泛性、多样性和更大的危害性。所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一场长期、复杂和尖锐的斗争,是争夺人心、争夺群众、争夺阵地、巩固社会主义思想基础的严肃的政治斗争,直接关系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对此,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警惕和防范意识。

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

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必须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民族宗教政策,主要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自由、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等政策。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围绕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一)把贯彻落实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和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有机结合起来。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各族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各族人民在振兴中华民族的总目标下根本利益上的一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民族大团结的局面。首先,民族平等得到充分体现。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异同,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其次,民族团结得到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民族团结要求在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基础上,维护和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各民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应该说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而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为保障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也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特别是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维护和促进各民族大团结。

(二)把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有机结合起来。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的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所以,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尽快的富裕起来。同时,要引导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由于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较发达地区而言,民族地区群众的思想观念更为保守,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比较薄弱。这些思想严重阻碍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思想解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三)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有机结合起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从根本上维护民族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同一国家的多民族内,以宪法和有关法律为准绳,在一个或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由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地区的内部事务,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理论同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新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与政策实践,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历史证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少数民族普遍行使自治权利,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互助和合作,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深受各族人民的拥护。当然,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还必须注意把握以下两点:每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第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在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要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又要有利于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建设。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中的优秀青年,肩负着振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巩固祖国边防疆土及增进民族和谐发展的历史重任。在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优秀学子迈进高校大门时,民族之间历史、地理及文化差异给他们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凸显出来,而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程度特别是思想意识形态,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各民族繁荣稳定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适时调整学校针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至关重要。曾说过:“青年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个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剩余的扣子都会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高校普遍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管理工作,注重分阶段、分年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入学教育、毕业生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等为契机渐进式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力求为大学生的人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将他们培养成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一、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马克思曾说:“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即表明了对某种事物或思想的认同培养是可行的观点。高校是塑造青年英才、培育青年学生价值观的主阵地,在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度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重大。高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约束和学习能力,从个人的行为做起,从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开始,积极推进全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才能助推实现我们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二)有助于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性思考和甄别能力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和科技化,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方面面临着国际、国内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面对着良莠不齐的社会现象的冲击,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障碍重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适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润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方面面,把握他们的心态形成、变化及发展规律,对于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对事物的理性分析和科学研判能力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民族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社会文明。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身上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与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服务,注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文化底蕴、道德素质提升的同时,帮助他们系统地掌握价值内核,引导学生自觉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以献身祖国、服务人民为己任,有利于他们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专业学习与实践活动,更好地完善自己、提升综合素质。

二、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以贴近思想为原则

当前,“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进步、健康向上的,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样,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备一定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由于这些大学生大都来自于生活较落后、信息不通畅、经济欠发达的地域,经历了长期的民族聚居生活,受到本民族习惯、文化,特别是信仰的深刻影响,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深深烙下本民族思维习惯、价值取向和民族文化的印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以贴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为基本原则,更好地把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二)以贴近实际为原则

高校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特殊性,又要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理解他们的内在感受,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统一,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真正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自觉抵制各类非核心价值观的错误思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致认同和遵循的政治信仰。

(三)以贴近民族为原则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每个民族的经济、文化、生活、风俗等特点的充分体现,这些民族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特有符号也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有所改变,在这一过程中,把握好他们的思想特点和思维方向显得尤为重要。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尊重他们所独有的民族特点和思维习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想理念与核心价值观相融合,能够兼顾本民族的优良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创新。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究

(一)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民族团结融合

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要注重强化学生“大家庭、大团结”理念,教育学生树立“大中华”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引导学生尊重民族习惯和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包容共进。在每年新生入学教育阶段,针对新生来自不同地域及不同民族的特点,将民族团结作为新生入校教育的第一课,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结合安全教育、专业教育及党课等,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汉族文化,让汉族学生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在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如“古尔邦节”等,组织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共同庆祝,以联欢会、素质拓展活动等形式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民族融合。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培育共同理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开展民族教育的任务之一。高校应积极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使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民族精神、创新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教育结合起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如“民族梦”“青”“成才梦”等,组织学校、学院、年级、班级进行“四级”大讨论,或者召开主题班会,让同学们畅谈理想,畅谈“中国梦”,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鼓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刻苦学习、努力奋斗。

(三)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建立学生信息员信息反馈机制

保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安全稳定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畅通的信息渠道有助于及时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为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学校通过建立思想动态信息员、学生公寓巡查员、网络动态监控员等学生信息反馈队伍,选拔思想政治觉悟高、责任心与团队意识强、立场坚定、思维敏捷的学生担任信息员,通过日常信息反馈交流,及时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真实反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丰富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容

心理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一环,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步入大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随之开始。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测量与普查的工作,重点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测量数据加以分析与研判,全面掌握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将测量结果反馈给辅导员或班主任,适时开展追踪教育。此外,学校通过组织心理协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阳光形象大使”“心理剧”“心理运动会”及“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积极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加。通过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们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挫折能够积极正确地对待,增强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和抵御外界负面影响的能力,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困境。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陈颜,张志坚,陈金龙.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

[4]张锐.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篇8

关键词: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我国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为这些地区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才,安排内地高校扩大招收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规模,内地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据王成平同志统计,2007年内地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已有21万人,[1]近年来又有大幅增加。这些到内地高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与一般学生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其特殊性。要准确把握这些学生的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使他们快乐地生活,愉快地学习,顺利地成长成才,这是我们学生工作者必须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加强民族团结的大局着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始终把少数民族学生顺利的成长成才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永远把少数民族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地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解决他们的各种困难,使他们能快乐地生活,愉快地学习,顺利地成长成才。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关怀他们政治上的成长进步

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就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注重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信念意识,关怀他们政治上的成长进步。

少数民族学生和其他青年学生一样,他们有理想、有抱负;积极向上,要求进步;学习刻苦,渴望成才;自强自立,这是少数民族学生的主流思想品质。与此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受历史发展、文化传统、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与内地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群体凝聚性强,民族意识性强,加上自身情绪化、简单化、意气用事的弱点,容易发生一些如拉帮结派、喝酒滋事等令人担忧的。针对这一实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党的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了精辟概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正确的民族意识、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要教育少数民族学生懂得每个民族都为中华民族做出过杰出的贡献,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成员之一,每个民族都有多彩的风俗、不同的习惯、独特的语言、不同的地域,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各民族同学要加强交流,增进了解,沟通感情,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引导他们把个人利益、本民族利益和全民族利益相统一,尽快融入到内地高校的学习生活环境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刻苦学习,不懈追求。要进一步普及有关民族团结的基本知识,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当前世界激荡的各种文化思潮,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

(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

同志强调:“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关心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政治上的成长进步

学校、辅导员在团总支、学生会、班委会的干部培养选拔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选拔中,有意识地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学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学校在政治上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感受到他们在学校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激发他们刻苦学习、追求进步、投身公益事业的热情。同时,通过他们加入党组织,参加学生管理、教育工作,培养他们的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奉献精神和管理才能。这也是为他们尽快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尽快融入内地高校的学习生活环境提供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域等原因而经济欠发达,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少数民族学生考入内地大学后,与本地学生考分悬殊,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预科生转入。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大都来自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再加上其汉语水平相对较低,这就使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必须首先深入分析,准确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的自身特点,才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首先,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尤其是汉语水平比较低,学习压力比较大。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对本民族的语言掌握较好,对于汉语掌握得不够熟练,对于基本的汉语教学无法适应,语言表达尤其是对汉语普通话的理解和掌握还达不到普通高校的基本教学要求。

其次,个人交际能力弱,综合素质低,无法形成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强烈要求得到别人的理解与尊重,但他们与人沟通欲望不强烈,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薄弱,造成自我封闭心理的产生,无法正常交往、学习。

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基础薄弱、思想心理状态不平衡,我们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扩大交往圈子,鼓励他们融入班集体,以此建立朋辈辅导、帮扶机制,并选拔一批思想素质过硬、综合能力强的高年级汉族学生骨干、党员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帮扶联系人,成为他们的“朋辈辅导员”,重点在思想交流、课程学习和生活适应等方面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二是辅导员、班主任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比如对他们学习基础薄弱问题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基础薄弱有其客观原因,学校也在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打牢学习基础,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通过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是完全能够完成学业的。三是联系任课教师,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中的具体困难,做耐心细致的辅导解答,帮助他们学懂专业知识,掌握学习方法,顺利成长成才。

三、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民族文字以及独特的民族服装、民族传统和民族习俗,这些特点不但没有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消失,相反却日益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少数民族学生有其个性、民族意识、、民族习俗的差异,我们应该予以尊重。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迫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正确对待和处理少数民族学生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及民族心理,每个民族都希望本民族的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说:“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本民族的标志。”[2]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知识层次的提高,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敏感和热爱更愿意以各种方式表达出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这种心理,创造条件,通过一定的形式使之得到实现,使少数民族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和受到的重视。如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饮食习惯,学校要设立清真食堂等,制作受少数民族学生欢迎的食品,按照民族饮食习惯为学校少数民族学生配备三餐,使这些学生感到学校、老师尊重他们、关心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再如,在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如藏历新年、蒙古族旧历新年、回族和维吾尔族的圣纪节等重要节日,领导、老师要去看望相关的少数民族学生,表达节日祝贺和美好祝福,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民族节日受到重视,自己受到尊重和关怀。另外,结合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举行少数民族艺术节,给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展示本民族舞蹈、歌曲、曲艺、民族技艺及服饰文化的平台。既满足了少数民族学生传承、发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愿望,又加强了各族学生的文化交流,丰富了全体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如信阳师范学院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准备“纳吾肉孜节”节日午餐,举办“纳吾肉孜节”和“古尔邦节”联欢晚会,少数民族学生激动地欢呼“亚克西”,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少数民族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和受到的重视。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各民族文化互补、交融、和谐共存,它们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正如王香玲同志所说:“通过由少数民族学生参加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体现其民族文化是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3]

四、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少数民族地区因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少数民族学生家庭收入偏低。从边疆来到内地高校读书,衣食住行的消费水平均较以往有所增长,生活标准和身边其他同学相比有一定差距。家乡与学校路途遥远,往返花费较大。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高校对于经济困难同学的支持力度没有跟上,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在经济上与内地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这种经济压力会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顺利成长成才。我们必须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学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的奖学金、助学金政策,重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解除他们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的后顾之忧。同时,动员全校师生员工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局出发,关心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为他们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解决好这些问题,不仅为少数民族学生愉快的生活、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也对提高这些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样才是“以人为本”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之,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把少数民族学生的顺利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理解并尊重他们与汉族学生的差异,及时解决他们的各种实际困难,关心帮助并正确引导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断加强和完善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他们顺利成长、成才。

基金项目:共青团河南省委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流行文化(QSnYJ2013059)

参考文献

[1]王成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重点关注的三个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7(8):77-79.

[2]郭寿民.民族理论政策基础[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篇9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教育;对策

一、大学生对民族宗教问题、政策的认知状况

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其群体的特殊性使得大学生民族宗教问题更加复杂化,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编制了《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知识状况调查问卷》,希望通过实证研究,为高校确立大学生民族宗教政策的思路提供依据。1.参加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问卷涉及文、理、工、农专业8个系的大一、大二学生,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64份,其中有效问卷759份,占全部回收卷的99.3%。这些有效问卷中,汉族学生576人,占总人数的76%;回族学生152人,占20%;满族学生17人,占2.2%;其他民族学生14人,占1.8%,基本上反映了目前各民族学生在我院中所占的比例。2.大学生对民族和宗教问题的认知状况(1)对民族、宗教基本知识掌握较好。如问到“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分布格局;回族的;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时,90%以上学生都能准确回答。说明对知识性问题有整体掌握。(2)对国家民族政策持肯定态度,但了解程度有待深入。被问及“对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持何态度?”,92%以上基本赞同;“你认为党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发展有利吗?”,12%认为“有利,但不大”,84%认为“非常有利”;“党的民族政策对改善民族关系、维护多民族社会稳定有用吗?”,15%认为“有作用,但不大”,84%认为“非常有用”;“对民族区域自治是否了解?”,67%的人选择了“了解一点儿”,选择“不了解”的达到22%;“你了解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吗?”,回答“不了解”的为50%,“了解一点”的为43%。这表明大学生对于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认可度很高,但对我国实行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了解程度有待深入。(3)对民族文化基本认同,民族之间关系较融洽。被问及“你对回族传统饮食文化、民族宗教习俗的看法”,48%选择“无所谓”,25%选择“非常欣赏”;“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选择“三个离不开”者为92%;“同本民族相比,你和其他民族同学间交往关系”,选择“尊重其民族习惯”者达到93%。说明占人口多数的汉族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比较尊重和认同,民族感情较深。(4)对宗教的认识把握准确,但对宗教政策内涵认识模糊。问及“宗教是什么”时,95%以上学生认为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说明学生并不认为宗教十分神秘,对宗教有一定理性认识。关于“据你了解,可以在学校从事宗教活动或仪式吗?”这个问题,大多学生含糊不清,选择“可以”的达到32%,“不可以”的为43%,“不清楚”的为25%,这也说明大学生对自由的含义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不懂得如何区分自由与宗教行为自由的界限;然而,在关于“中国共产党是否可以信仰宗教”的调查中,不少学生认为共产党员可以信仰宗教,认为教徒也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这说明目前不少大学生只知道党和政府有“自由”的政策,却不知道这一政策不适用于党员,在入党与的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全球化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出更加隐蔽、更加复杂的态势。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敌对势力大力鼓吹全球化时代就是世界大同之期,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走向“趋同”时期,把发展中国家维护独立的行为污蔑为“极端民族主义”,把西方文化的全球化作为“普世文化”。受这些思潮的影响,少数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对立已不复存在,从而动摇了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民族责任意识淡薄。

2.宗教渗透对大学生的影响

宗教渗透带有明显的政治图谋,表现为渠道多样化、形式隐蔽化、手段现代化和进攻明显化。由于宗教渗透往往打着宗教传播和宗教交流的旗号进行反动政治活动和宣传,这样的渗透方式没有直接利益动机的显现,时间上灵活机动,又没有距离感,这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较大反差,造成部分大学生难以判断其本质,成为宗教渗透的的对象。

3.挫折增加和心理困惑而寻找心理安慰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大学生由于经济条件与城市学生相比不是很好,因此存在一定自卑心理,这种自卑的不良情绪对他们的人际交往也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所接受的文化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因此在进入大学之后,学习上就比较吃力,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总是处于焦灼不安而又难以排解的忧虑之中,对未来感到迷茫不安,缺乏主动性,这势必会影响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部分大学生面临学习、生活上的压力,找不到排解苦恼和压力的合理途径;看到社会风气不正和腐败现象滋生,则思想和信念动摇,对社会主义前途信心不足;由于自身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这些大学生往往将这种不安心理转移到宗教,寻找一种精神依靠。因此,大学生的宗教心理倾向一般呈现出随意性和功利性的特点,加之宗教势力向学校的渗透,使大学生接触宗教文化的机会增多,易受宗教文化传播的影响,这些都是大学生向宗教寻找心理安慰的主要原因。

三、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除了包括“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共同内容之外,是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为基础,针对大学生进行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四个认同”以及“三个离不开”等具体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中华民族认同和民族团结进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教育。

1.“四个认同”教育

2010年5月,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同志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巩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2014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上,同志强调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的问题,对他们进行“西化”“分化”的思想渗透。因此,民族地区大学生“四个认同”的意识是否牢固,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只有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四个认同”的教育,以共同的理想、信念、情感、文化来凝聚和团结各民族大学生,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使爱国主义思想深入大学生头脑中,同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大局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2.“三个离不开”思想教育

2005年,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与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各民族随着交往的不断加深,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三个离不开”充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发展的共同愿望。在历史传统文化、自然地理、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民族地区大学生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方面与其他地区汉族学生相比有不同的特点,这也就决定了民族地区大学生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注重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例如,回族学生忌食猪肉,不愿其他人动自己的洗漱用品等,而其他民族如蒙古族、满族则没有这些禁忌,藏族的学生讲究过“藏历新年”,回族、东乡族学生讲究过“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忌讳和习惯很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各民族大学生共同生活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这个大家庭中,因此各民族大学生应相互包容;同时我们在开展“三个离不开”教育时应切实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风俗习惯,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如在校区内设立清真食堂供少数民族大学生用餐,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等,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团结奋进的各民族大家庭。

3.“两个共同”教育

2005年5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同志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确定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并对“两个共同”的科学内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及走向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之间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然而,当前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仍然是民族问题的集中表现,是实现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最大障碍。民族工作就要做好协调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通过推动和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共同团结进步,才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因此,“两个共同”就是凝聚各民族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坚持发展不动摇,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肩负着双重使命的民族地区大学生也应看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祖国各地特别是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是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方面,与过去相比,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因此,有了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各民族大学生之间应互帮互助,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创造辉煌未来。

参考文献:

[1]陈达云,等.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历史教学意义

引言

纵观世界和我国的历史发展,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无论哪个国家想要发展都需要搞好内部民族之间的关系,通过民族和谐来形成自身的凝聚力,进而提升自身国家的实力。限于客观需要,一个民族按语言规律学习另一个民族的语言就必然可以取得联系交往的优势和便利。人类文化是通过各民族互相学习文化特别是学习先进文化而得到发展的。为此,我国各民族之间就应当形成一种紧密的联系,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当前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初步取得了较为成功的效果,而实行少数民族双语历史教学将会使这种成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一.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少数民族学习汉语

实行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历史教学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实行双语历史教学可以学少数民族得到更多学习汉语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相关文化知识的渗透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提升,从主体方面的角度来讲,无论是对于少数民族来说还是对于社会来说,甚至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讲,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在这样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汉语的普及率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基于此点要求,学好汉语将会对少数民族的未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文化经济等多方面。而在历史教学中实行双语教学,既能强化少数民族的历史知识,更多的去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又可以使其汉语方面的技能得到极大的锻炼,最终使少数民族能够良好地掌握汉语。增强少数民族的归属感。

(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历史教学,还会促进少数民族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从当前我国的社会现实情况来看,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但是限于本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别,使得这种交流和交往很难更进一步。但实行双语教学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现状,以汉语为主的语言体系真会使各民族之间的沟通障碍减少,流畅的沟通和交流也将促进各民族之间事务的办理,最终适应时展的需要。

与此同时,对于少数民族来说,限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和发展水平一直没有得到质的提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来源于语言的限制,汉语言没有予以完全掌握,进而限制了少数民族的对外学习和交流。针对于这方面的不足,实行双语少数民族历史教学将会在促使其汉语能力提升的同时,也能够扩大生产力,从而掌握发展生产力方面的优势,最终促进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与发展。

(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各个民族之间都属于兄弟姐妹的关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学习另外一个民族的语言,不仅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发展和提升,对于对方来说也是一种尊重的表现。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历史教学,既体现出了对多民族文化的尊重,扩大了高中学生的认知,各民族的学生也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更好地掌握本国国语,为各民族的团结和睦奠定基础,最终实现共同繁荣。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四)有利于多层次人才的培养

此外,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历史教学还有利于促进多层次以及多方位的发展。同志曾经在“三个代表”中说过,我们正在从事着巨大的事业,这份事业中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全国各民族青年代表着我国的未来和希望,也肩负着促进祖国繁荣富强的重任,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因为21世纪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要做好接班人的培养工作。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整理好教育思路,做好我国多民族的教育工作,努力为新一代接班人克服语言上的难关,促使我国各民族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在无语言障碍的环境下得以展现和发挥。

二.少数民族进行双语历史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历史教学虽然意义深远,但对教师也具有较高的要求。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双语历史教学教师,首先就应当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充分认识到双语教学的意义,加强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坚持拥护祖国的统一与和平。其次,还应当具备熟练使用双语的能力,如果教师对于双语缺乏足够的了解,不能熟练使用,在其教育下的学生也很难取得很好地发展。此外,教师还应当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掌握好该专业的知识是必备的素质之一。并且教师还应当充分把握好教师心理学,针对于学生的复杂情况可以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们克服有关双语教学方面的心理障碍。最后,教师一定要了解两方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尊重双方民族的风俗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好相关的教学任务,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成效。

结束语

我国有关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方面的专家邓文录曾经说过要想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得现实需要,形成双语教学的教育条件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对于维护少数民族的教育权利具有重要意义,更能通过这种教育方式来培养一批既了解汉语,又精通本民族语言的人才。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背景下,就能逐渐找到适合自身经济发展的道路,并最终通过本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有机融合,在适合本民族的前提下促进我国民族的大繁荣。

【参考文献】

[1]葛丰交.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情况概述[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01: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