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制造业的重要性十篇制造业的重要性十篇

制造业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0:14

制造业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机械制造;制造业;重要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tH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6-0060-01

当前,制造技术是人们较为关注的内容,近些年,制造行业内的机械制造工艺受到了民众越来越多的注意,并获取了较大的发展。然而,该怎样看待机械制造工艺同制造业的关联呢?怎样确保制造企业面对现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可以进一步发展呢?这些问题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予以深入思考。以下简要针对机械制造工艺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1制造业同机械制造工艺的关联及应用

1.1制造业同机械制造工艺的关联

具相关调查显示,制造业涉及的内容很多,例如:电子、轻工、纺织、化工、机械、食品等。由实质来看,机械制造工艺不但作为制造业的基础,同时也是进行创新的过程,同时,机械制造工艺更是现今制造业的根本。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其一,在制造业中大量应用机械制造工艺有助于促进工艺及制造业的发展;其二,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与转变突出了制造业内先进的技术。因此,制造业同机械制造工艺之间是互相辅助、互相促进的关联,二者缺一不可。

1.2制造业同机械制造工艺的应用

对于制造业来讲,其规模较大,由其同机械制造工艺间的关联可以发现,在机械制造期间,不管是商品的研发还是设计,都需要基于现代设计的思想层面上。由本质上转变了以往设计方法、思想及模糊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制造设计。在以往的设计内容中,其类别主要包含:技术设计、方案设计及工艺设计,内容较为狭窄。现今,设计范围不断扩张,由商品的制造、计划、检验、维护、营销、回收等各个流程都体现着全面设计。

2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

2.1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的定义

对于机械制造工艺来讲,其对民众的生活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需要先经过实验检测,保证其可靠性及安全性。利用分析、控制等方法确保商品的质量,并且深入开发商品的价值。很多机械制造方法想要更加完善的对商品进行精确评价,保证生产的可靠性,就创建了很多机械制造工艺评估系统。例如:故障的出现几率、工艺的安全性、平均维修故障的时间、工艺的稳定性、自我修正性等。对其创建了有关处理措施及选取原则。

2.2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的建模

由于商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是在进行孔位特性加工期间出现的,因此,应先明确掌握影响商品可靠性的因素,从而确保商品的质量。所以,可以采用建模的方法进行操作。例如:Bayes的方法,利用相关专业人士的判定,保证机械制造工艺的质量,掌握各个孔位的特性。最终明确特性后,依据对关键孔位进行加工的时间、才可以创建机械制造工艺的模型,保证可靠性能。

2.3对影响机械制造工艺可靠性的条件进行控制

一般来讲,决定商品可靠性程度的条件就是关键孔位特性的加工操作,其也是影响机械制造工艺的重要条件。加大对此类影响条件的分析及调控力度,才能够确保机械制造工艺的质量,全面发挥其真实功能。可以从模糊评估的方法入手,然后测量关键孔位的各自特性,获取参数,对其进行分析、观察,明确各个孔位特性所要进行的工序内容及流程,做好控制工作。最终通过多元统计的技术进行控制。假如想要降低机械制造期间出现故障、问题的几率,就需要全面考量工艺的事故发生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维护方法及预防措施,从而高效价降低在机械制造方面的成本投入,确保降低事故发生几率,提高企业经济收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2.4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对于机械制造工艺来讲,评定其可靠性的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其一,指标级评估;其二,系统级评估。在系统级评估中,能够评价出商品的全部性能,利用实验的方法检测出商品的质量及可靠性标准,进行换算,从而得出结果,评估机械制造工艺的水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估前需要精准的预测商品的可靠性。然而,在实际生产期间,因为受到经费、场地、时间等局限,经常不可避免的消耗大量商品进行实验,并且如果实验的时间较短,很容易出现错误信息,进而影响了商品的可靠性结果。因此,较为常用的评估方法就是威布尔分布法,依据相关商品关键孔位特性的实验,从而获取较为精准的信息,通过孔位的特性数据评估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能。

3机械制造工艺的特性

3.1机械制造工艺的关联特性

由机械制造工艺的技术方面来看,较为科学的工艺制造技术不但可以在制造期间予以体现,同时还可以反映在商品的设计销售过程中,将这些环节密切联系在一起,形成框架结构。唯有利用周密的调控,才可以形成良好的技术效益。如果期间发生一点小疏漏,都很可能对整体制造工艺造成影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保证各个环节的密切联系性,从而确保工艺顺利实施,增加企业资金收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2机械制造工艺的全球特性

在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处于全球化环境中,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工艺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今,机械制造工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类科学、先进的技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对于制造企业来讲,想要保证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下得以生存,并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提高自身企业的机械制造工艺水平。

4总结

总而言之,伴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及水平的持续提高,民众对商品的需求量及要求也相应提升,对机械制造工艺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深入研究机械制造工艺,不断改进并完善其操作流程,从而确保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推动我国经济更好前进。

制造业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预算管理生产制造型企业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制造型企业管理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而预算管理能够科学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对企业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预算管理分析预测未来生产过程中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能够使生产制造型企业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预算管理也被越来越多的生产制造型企业认可。生产制造型企业要重视预算管理的作用,科学地编制预算,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善于运用预算管理,制定合理恰当的目标,从而指导生产制造业的发展。

一、生产制造业预算管理的特征

(一)预算管理具有市场性

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生产以盈利为目的,因此预算管理带有鲜明的市场性。在市场经济中,生产制造型企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预算管理能够精确细致地管理企业的资金投入。因此,预算管理要紧紧围绕利益这个中心点,时刻关注市场的动态变化。研究市场的变化规律,紧紧跟随市场变化的步伐,从而科学地编制预算,为生产制造型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实现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发展目标。

(二)预算管理具有指示性

预算管理是一种数量化的详细计划,对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生产具有指示性。预算管理服务于生产制造型企业的战略目标,因此预算管理与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战略目标一致,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前提。预算管理对生产制造型企业的活动和资源做出合理的安排,从而引导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生产。

(三)预算管理具有全面性

预算管理要做到统筹兼顾,对生产制造型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编制预算。生产制造型企业不仅有与企业长远发展的预算,而且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有详细的预算。在预算活动中编制、控制、执行、分析等每个环节,都进行细致的管理。除此之外,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员工都要参与预算管理,集中大家的力量把预算管理做得更好,为预算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能单单依靠个人独立完成预算管理。

二、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企业在市场化过程中,预算管理对生产制造型企业的长远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预算管理深刻地影响着生产制造型企业,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算管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预算管理可以合理地配置资源,是有效配置资源的工具。预算管理是预先计划生产制造型企业的资源,使企业内部各个责任主体之间相互协调,尽量减少责任主体之间的矛盾。预算管理合理引导资源的使用,提升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经营效益,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以预算管理来优化和配置资源,缓解了资源短缺的状况,也扩大了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利润空间。这对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有利的,可使生产制造型企业提高经营的质量。

(二)预算管理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预算管理为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发展状况而制定更恰当合理的企业目标,生产制造型企业把完成目标的总任务合理地分配到每个部门。每个部门再具体地把任务分配到个人,明确每个员工的任务,在一定时间内应该完成的目标。并且通过奖励的办法,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生产制造型企业的预算管理中,把企业的目标通过预算细化成每个员工的目标,能够使员工清楚自己的工作,从而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努力。这样,预算管理提高了生产制造型企业中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三)预算管理有利于明确企业战略目标

通过预算管理,有利于生产制造型企业明确自身的战略目标。当生产制造型企业确定自己的生产经营目标之后,在生产经营目标的指引下,制定出企业长期发展的策略。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员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为生产制造型企业长期的发展策略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预算管理对生产制造型企业的战略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四)预算管理有利于控制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

在生产制造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预算管理能够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其中,预算编制能够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以及各个环节的目标,实现在生产制造型企业预算中的事前控制。预算执行是事中控制。生产制造型企业通过预算明确员工的具体目标,然后监控员工执行目标的情况,并且及时发现其中的错误加以纠正,从而确保工作正常进行。在预算执行结束后要进行预算考评,通过预算考评总结工作的教训,积累工作的经验,从而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实现生产制造型企业的总体目标。

(五)预算管理有利于规避风险

预算管理能够及时监控生产经营活动,为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保证。生产制造型企业能够通过预算来预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环境,准确把握生产制造型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并且能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解决问题。因此,预算管理能够规避生产制造型企业的风险,预测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的因素,同时努力改变这些不利的因素,从而降低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的风险。

三、预算管理的策略

(一)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生产制造型企业的预算管理与其战略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保障。在实际工作中,要协调好两者之间的联系,加强两者的协同作用。预算体系必须以生产制造型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前提条件,适应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发展要求,服务于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发展。同时预算体系也要保持较大的拓展空间。这样使预算管理与生产制造型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建立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生产制造型企业应该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并且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要紧密结合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完善提高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真正地执行,并且使之行之有效。预算管理制度要与时俱进,使管理制度更加现代化。管理者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总之,预算管理是生产制造型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形式。预算管理有利于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有利于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等等。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到预算管理在生产制造型企业中的重要性,才能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实现最佳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当然,更好地发挥预算管理在生产制造型企业中的作用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需要每个人都不断努力,为企业的预算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昌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

[2]彭丽鹤,徐若鸿.如何编制企业财务预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赵团结.关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0,(2):117-118.

[4]韩吉茂.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经济,2010,(2):81.

[5]郝晓娜.我国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0,(3):215-217.

制造业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科技革命制造业柔性制造

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但改变了物理世界,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给制造业实体和理念上双重性的深远影响。科技革命带了变革的速度持续加快,从根本上加强了世界的互联性,增加了多样性,使得多元化成为常态,并加剧了不稳定性,从而使商业环境更加呈现出动态性的特点。由此,产品的革新速度和多样性空前加快,特别是全球竞争与国际贸易深入发展,企业想在全球供应链和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而不被淘汰,就必须适应由科技突变而带来的环境快速变化的趋势。柔性制造策略是制造业面临信息时代挑战的重要策略,也是适应外部商业环境快速变化和客户需要动态要求的重要策略。因此,建立柔性制造系统对于我国制造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柔性制造概述

1、柔性制造的内涵。柔性制造技术是1967年英国莫林斯(molins)提出来的用于机械制造行业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此后这一理念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已成为现代制造的一种科学“哲理”,倍受推崇。柔性制造技术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是对不同品种实现柔性制造的各种技术的总和。凡是侧重于快速转换的柔性要求、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加工技术都属于柔性制造技术的范畴,如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线、柔性制造工厂等。

2、柔性制造的影响因素。企业柔性制造的能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是企业综合灵活适应能力的体现。但具体而言,影响柔性制造技术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设备柔性:即设备满足工艺变化的程度,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变化时,设备转换生产一系列不同品种产品的能力。(2)工艺柔性:工艺柔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工艺流程不变化时,其自身适应产品和原材料变化的能力;二是为适应产品和原材料变化而改变原有工艺的难易程度。(3)产品柔性:一是产品更新或完全转型后,系统能够非常经济和迅速地生产出新产品的能力;二是产品更新后,对老产品有用的特性的继承能力和兼容能力。(4)生产能力柔性:当生产量、品种变化时,系统也能经济地运行的能力。(5)维护柔性:持续高效地查询、处理故障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能力。(6)扩展柔性:当生产需要时,扩展系统结构,增加模块,构成一个更大系统的能力。(7)服务柔性:一是在顾客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用新部件维修旧产品的能力;二是一些产品还需要可升级的能力。

3、柔性制造的指标体系。整体而言,柔性制造中“柔性”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系统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第二方面是系统适应内部变化的能力。具体而言,衡量一个制造系统柔性高低程度主要有三个衡量指标:数量的柔性,允许各种因素(如产量)自由变化的幅度;时间的柔性,能够实现变量(如销售量)自由变化的幅度所需对应的时间;成本的柔性,在订单波动、产量波动的情况下,各项费用尤其是人工变动费用如何随之变化,其费用的变动,尤其是人工成本随产量波动而相应变动的逼近程度反映了柔性管理的水平高低。如图1所示。

二、柔性制造系统的优势

1、灵活的适应能力。柔性制造技术的“柔性”是相对于传统生产方式的“刚性”而言的,它是相对的,动态的,也是不断改进的技术,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工业化带来需求的规模化,传统生产线主要实现的是单品种的持续性的大批量生产,优点是生产效率高,次品率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低,能同时满足大量客户的需求,适合标准化占领市场。但随着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它改变了商业环境和现代市场的需求方式,客户需求快速变化,并表现为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传统的制造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市场要求的多品种、小批量和快速化的生产需求,更缺乏现代市场所要求的灵活适应性能力。基于现代市场环境的变化,制造系统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在很短的开发周期内生产出低成本、高质量、不同品种产品的能力,能否适应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因而,柔性生产对于制造业变得越来越重要。

2、较高的客户价值。由于柔性制造的思想和方法非常适合小批量、多品种、及时交货的现代市场需求趋势,在适合市场变化和客户要求方面具有极大的快速灵活适应能力。企业通过创造柔性优势,一方面,可以满足了客户的小批量、多品种的订单需求,适应了制造业市场快速多变的需求;另一方面,柔性制造系统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的柔性优势采取designin的销售模式,主动为客户提升产品个性化价值,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客户的满足度,为品牌赢得声誉,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designin即“设计介入”,是指销售人员要在客户进行产品设计的前端介入。企业在实施designin的销售模式中,要推广“顾问式销售,专家式服务”的销售文化:要求每位销售人员要成为客户产品问题的解决方案的专家,不仅仅推销自己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要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帮助客户实现产品的优化设计,提升产品的个性化,为客户带来较高的附加价值。同时,将客户的个性化方案与企业的技术优势、柔性优势相结合,实现利润模式上的双赢。在客户价值得到提升的同时,企业也将获得大量订单及个性化的溢价。

三、构建完善的柔性制造系统

1、提高设备柔性。(1)增加灵活性设备。为适应柔性制造的要求,企业在设备设计方面,必须针对柔性的要求进行全面和重大的调整。如在设备的调整方面,可以逐渐放弃单一用途的设备,增加多功能用途的设备;可以放弃难以转换的设备,增加转换能力较强的设备;可以减少设备整机的配备,增加多用途零部件组装型设备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企业设备的转换能力,而且能够减少设备成本,在最佳经济条件下提高企业的柔性制造能力。(2)统一设备类型。不同型号转换时,由于要求不同,每次转换都会要求进行设备参数的重新调整等许多环节的重复无效率的工作,既影响工效又影响质量。为此,企业应该在生产许可和技术条件可行的情况下,统一零部件生产要求,或产品生产要求,并通过优化设计,将多种型号材料和零部件减少类型,或统一化,同时增加它们的灵活适应性。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减少浪费,缩减成本,提高柔性制造能力。

2、柔性生产系统的设计。企业在构建适合自身的柔性制造系统时,必须进行生产系统的柔性设计,这里所提高的柔性生产系统主要是“以单元化作业+人工辅助的生产模式”的生产模式。这种方式和完全的人工和自动化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通过单元中自动化设备保证了质量水平;通过人工连接,降低了投资与运行成本,而又不影响质量;在一些简单操作工序,采取人工操作,但通过工装夹具来预防和控制人工生产的质量波动。此外,这种模式还具有较好的柔性,对批量的要求大大降低。这一点在中国的许多制造业企业中具有典型的体现,中国之所在在全球供应链中成为重要的零配件生产、加工,以及产品的组装基地,和中国半自动化和人工化的灵活性有一定联系。不过,我国企业未来构建柔性制造系统的重点应该加强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建设,加强单元自动化作业和人工辅助的双重建设,并在设备转换,工艺变化,生产能力的维护、扩展和服务方面更加柔性化,提高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要求。 

    3、建立完全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在快速变化面前,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库存的风险。这种风险体现在:客户的个性化要求,带来产品的通用性差,多余的成品就变成了废品,导致企业的成本急剧增加;技术的快速进步引起新生产的产品性能的阶段性提升,导致原来库存的产品自然降级,失去市场流通的利润价值,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有些产品随着库存时间的延长,产品会性能变差,产品有可能损坏而不能出售,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基于快速变化带来的库存性风险,我国制造也企业应该开发或先进的erp系统,提升了信息化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优化了企业的流程,强化了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观念,对库存产品实行“专用型号订单化管理,通用型号流量化管理”,并按生产批号对库存产品的质量实行全寿命周期的追踪管理,使库存得到有效管理,及时预防和控制因库存而产生的质量问题,使因库存质量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小化。

4、建设多能工队伍。由于现代制造业都是按订单生产,而订单的波动性又相当大,由此便导致了产量的剧烈波动。在订单多时,繁忙的季节,员工都能够全员工作,取得可观的收入;但当订单下降时,原来数量的员工就会变得多余,如要保持员工数量的不减少,就会使员工的工作时间大幅缩减,从而使一线工人收入大幅下降,最终将导致员工队伍的稳定。为此,企业应该采用了柔性化的绩效管理机制。将核心骨干和关键岗位的员工发展为多能工,用高工资保证这部分员工队伍的稳定,在较低的订单下,能够一人多能,保持80%的工作饱和度;当订单突然增大时,能够在关键岗位保证产品质量,并带动新人快速适应简单岗位的工作。这样,实现了短期内从较低的产能过渡到较高的产能的快速变换能力。从而使变动成本与实际产量实现基本的同步波动,提高成本的柔性水平。

四、结束语

现代商业的竞争已经从产品和质量的竞争变成快速适应能力的竞争。在现代全球竞争和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只要跟不上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变化的速度,质量再好的产品也会被淘汰。柔性制造是现代制造业企业适应现代商业竞争环境的重要策略,对于提高企业的灵活适应性能力、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快速变化的能力至关重要。我国制造业企业具有开阔的视野,在借鉴国外先进柔性制造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创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造业企业的柔性制造系统。特别是,我国制造业企业要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并把我国制造业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缺点转变为转换能力强的优势,因势利导地构建适合现代国际制造业竞争需求和客户需求快速变化的要求,实现我国制造业柔性制造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新、刘铁军、王毅:企业质量管理中精确检测手段的应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3).

[2]肖智军、党新民、刘胜军:精益生产方式[m].海天出版社,2005.

[3]张晓玲、史金飞、洪著财等:敏捷制造企业的分布式质量控制系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

制造业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自主创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8-0005-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振兴装备制造业问题研究”(批准号:05BJY052)

[作者简介]张保胜,商丘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理论。(河南商丘476000)

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可以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形式和途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往往孕育着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和飞跃,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源泉。同时,我们还必须把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再创新紧密结合起来。目前,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基本态势可以归结为四类:一是能够进行部分原始创新的航天技术、轨道交通等行业。二是能够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创新的通信设备、发电设备、军用飞机、载重汽车等行业。三是处于引进――消化――吸收过程而没有系统掌握核心技术的轿车、大型乙烯成套设备等行业。四是依赖于国外产品,国内基本没有开发的行业,如大型飞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设备、光纤制造设备、大型科学仪器以及大型医疗设备等(区贤明,2006)。从整体上来说,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主要处于技术引进的阶段,不但大量自主创新的阶段还没有到来,而且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也是有限的,重复引进现象屡见不鲜。另外,在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态势中,集成创新也是装备制造业所欠缺的。路甬祥在2006年举行的“纪念沈鸿百年诞辰暨2006年机械制造业发展论坛”上也表示:装备制造业要解决系统设计、系统集成技术能力薄弱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的关键在于根据其产业特征(产权、技术等)和外部环境(政策),给出切实可行的技术引进吸收的产业组织模式和产业组织政策,构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平台,然后向“自主创新”进行渐进的转变,最终达到独立创新的阶段。

一、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现状与产业技术特征

1.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现状。200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中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总数为6476个,其中装备制造业为3318个,占制造业总数的51.24%。此外,在装备制造业以外的行业中,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的企业个数也比较多,占总数的21.5%。其中,在装备制造业内部,进行自主创新的企业平均占企业总数的34.98%,大于整个制造业的平均比例23.93%。这说明装备制造业平均自主创新能力要强于其他行业,其自主创新在整个制造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从2004年装备制造业行业内部结构来看,可以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方面分析:(1)创新投入。装备制造业中R&D人员总数占制造业中R&D人员总数的60.59%,R&D经费占制造业总量的61.16%。其中,装备制造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R&D人员及经费投入所占比重较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R&D人员和R&D经费分别占装备制造业总值的25.28%和39.21%,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R&D人员和R&D经费分别占装备制造业总值的30.23%和38.19%。另外,装备制造业引进国外技术支出为161.35亿元,占制造业总量的55.93%。技术消化吸收支出为42.77亿元,占制造业总量的65.45%。在装备制造业内部仍然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制造业比重最大。(2)创新产出。装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为1.67万亿元,占制造业总量的66.53%。新产品销售收入1.57万亿元,占制造业总量的65.81%。在装备制造业内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较大。装备制造业专利申请总量为3.78万件,占制造业总量的70.19%,专利拥有量为1.27万件,占制造业总量的58.04%。在装备制造业内部,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利申请量和拥有量最多。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提出的评价指标,共包括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技木创新活动评价指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和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四个一级指标。企业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是从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存量方面说明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包括企业R&D人员数、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等二级指标。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主要反映企业日常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情况,包括科技活动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研究和试验发展(R&D)活动经费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二级指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主要说明技术创新的效果,包括申请专利数量占全国专利申请量比例,拥有发明专利数量占全国拥有发明专利量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二级指标。技术创新环境指标是从政府和金融机构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技术创新的外部条件等方面反映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指标,主要二级指标有财政资金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的比重、金融机构贷款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的比重等。

我们根据2004年装备制造业各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二级指标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发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创新资源和创新产出上最强,但在创新活动上表现很弱,也就是科技活动经费和R&D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较小。专用设备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上表现最好,但在创新资源、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上却很弱。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技术创新环境上表现最弱,也就是政府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在科技活动经费中的比重较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创新环境上都表现较好,但在技术创新资源和产出上表现较弱。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也就是装备制造业各行业之间的创新协调能力较差,缺乏整个行业的集成创新能力。

2.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技术特征

(1)技术的集成性和复杂性。装备工业的产品特点是每一单台套产品都是由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零件组成的,每个零件要求的材质、加工工艺、质量标准都不尽相同。因此,对各零部件质量的一致性、各零部件加工技术水平的同步性要求很高,这就决定了产品质量、性能的改善,以及装备工业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多个环节共同改进、多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也就是说,装备制造业的组装性、集成性非常强,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最终产品来讲,其生产的过程和技术工艺是可以分解为不同的环节和模块的,在统一的系统下具有相对独立的角色。再如,汽轮机制造业、燃气轮机的生产,除了设计单位和总装制造单位外,还包括电机、锅炉、仪器仪表、阀门、汽轮机等配套燃气轮机的相关部门,产品最终要由总装厂将各个部分组装和集成到一起,形成最终产品。所以,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最终产品来讲,其技术是非常复杂的,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零部件之间的技术关联性和可分解性都很强。装备制造业的这种组装性和集成性决定了技术的复杂性、系统性和关联性。

(2)装备制造业较强的资产专用性。装备制造业绝大多数行业的资产专用都较强。特别是像专用设备制造业(如冶金、矿山、机电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石化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疗器械制造业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如,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摩托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如,通信设备制造业,雷达制造业,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等),他们的资产专用性都比较强。同时,由于装备制造业本身对分工协作的内在要求,导致分工协作厂商之间的专用性投资,特别是互惠性投资的比重要远高于其他的产业。装备制造业资产的专用性特点与上面提到的技术复杂性和集成性决定了其保护创新的可能性较大,技术模仿比较困难。

(3)装备制造业技术上的高度连续性。例如,装备制造业中的汽车工业是一个在技术上具有高度连续性和复杂性的工业。自从汽车产品的主导设计(内燃机、金属结构和外壳、四轮、橡胶轮胎,等等)在20世纪初确定以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因此,在汽车产品上集成了自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最后25年到20世纪初)以来的大量技术,涉及冶金、石油、机械、金属加工、化工、橡胶、塑料、仪器仪表、电器、电子(芯片、软件、视听、全球定位系统,等等)各个领域。汽车工业是世界工业强国的一个重要工业。所以,彼得・德鲁克曾经把汽车工业称为“工业中的工业”。

二、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组织模式与模型构建

1.组织模式。从上述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可以发现,装备制造业缺乏系统的集成创新能力,而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复杂性、集成性和主导技术的高度连续性特点却进一步验证了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的必要。所以,要实现集成创新,我们要首先对装备制造业市场中的不同企业进行聚类分析,寻找出特征相似的企业,总结出他们的基本技术特点。然后,根据资源特点,在全国范围内对不同地区再进行聚类分析,寻找出各地区的资源特征。最后,把企业聚类和地区聚类进行对接,确定不同地区应该优先发展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同时,在集群内部确立核心的装备制造业“部门寡头”,从而在全国形成不同部门的“寡头型”分布。这种部门寡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生产性的;另一种是研究型的,二者要求相互促进。这种“寡头”模式凸现了装备制造业技术的“专用性”特点。而且,要保证寡头之间的相互连接,也就是通过“标准化协会”,保证技术标准之间的一致性,通过“装备制造业促进会”,给各部门R&D与生产提供交流的平台。与此同时,装备制造业技术的连续性也决定了共性技术知识的重要性。由于共性技术知识涵盖了一个学科领域中范围较广的基础科学,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同门类的相互交叉和相互补充,所以,它也是装备制造业技术消化吸收组织模式的基础。

具体图形见下图1。

2.模型构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模型(图2)的主要阶段是:首先进行新技术装备引进价值的可行性分析,如果可行就可以引进。其次是对技术进行行业特征分析,也就是分析该技术适用于上述技术消化吸收组织模式中的哪个研究型寡头。分析后就要进入技术消化吸收的组织过程,该过程主要在上述图1的模式下进行组织,如果技术消化吸收良好,就可以借助于寡头间的技术流以及信息流在行业内进行技术扩散,从而达到提高整个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政策建议

1.强化政府作用,创建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edqusit(1997)和Bartholomew(1997)在探讨制度环境对创新和创新效率的影响时都认为,制度对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模式具有重要影响。从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装备制造业中在创新环境上表现较好的只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其他行业表现不尽人意,特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因子得分最低。所以,政府应该在技术创新环境的构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外,自主创新是典型的开放创新系统,要求创新的物质基础输入与创新成果的输出必须良性运行,而输入的源头与输出的归宿均是外界环境。同时,自主创新要在空间上强调整体布局,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区域发展服从整体发展。

2.实现市场、技术和政策的有效对接。有效的市场组织形式、高效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行为以及相应的产业技术政策是一个行业振兴的关键。所以,在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应该实现市场、技术和政策的有效对接,也就是把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结构”、“技术创新”和“支持性政策框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效系统的整体。

3.制定相关的技术竞争和技术合作政策以及行业协会与标准协会的规范性政策。构建了技术消化吸收的组织模式以后,生产型寡头和研发型寡头之间的有效合作、生产型寡头之间以及研发型寡头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寡头和中小单位之间的竞争合作等行为都需要进行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使其研发行为遵循市场规律,提高效率。

另外,通过政策制定,要明确装备制造业各类协会的作用,使他们搭建起装备制造业内部各部门信息沟通的桥梁。同时,制定一些和国际接轨的行业标准和认证,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鼓励各个生产性单位和研究性单位积极参加各类协会,积极进行各类标注的认证。

4.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的政策约束以及技术吸收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明确装备制造业国内技术水平和国际技术水平的差距,了解国内在该行业技术上无法达到而必须引进的领域,使得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引进中具有针对性。同时,对国内能够解决的技术装备的盲目引进进行政策约束。

在技术消化吸收后,吸收效果的评价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模型中的关键一环。当然,评价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结合行业部门技术特点和绩效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目标进行。

5.行业内技术扩散的相关政策规定。根据市场中技术扩散(外溢)的经济学分析可知,正是由于技术的外溢效应导致了企业研发积极性的不足。从国家层面上,应该制定合理的行业内技术扩散的激励机制,从研发源头上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李文博,郑文哲.基于混沌理论的企业集成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3).

制造业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制造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尤其是中国成功“入世”后,面对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加激烈,经营风险明显加大,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也越来越复杂,其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制造企业财务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随着我国制造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如何加强制造企业的预算管理、财务分析和财务预警等工作是当前我国制造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对我国制造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做些初步探讨,以进一步加强对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作用发挥的认识。

一、我国制造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制造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或提供工业性劳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企业资本运作为对象,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各种财务关系,以财务决策为核心,以投资、融资和营运资本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我国制造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企业筹集和配置生产经营资金必须依靠财务管理,对于制造企业或是生产加工企业来说,筹集和配置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制造企业可以通过财务管理活动提高资金筹集和配置的效率;依靠财务管理进行经营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以及财务信息支持是企业各项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加强财务管理有利于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只有通过科学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有效降低或规避各种经营风险;财务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资金是制造企业进行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资金管理的好坏一方面决定了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直接影响了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制造企业财务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

1、资金管控不力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企业的资产规模随之不断壮大,企业资金管控和运营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以生产加工企业为例,一方面,部分生产加工企业随着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管控力度并没有随着业务量的增长而增加,资金管控执行不力。不少生产加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较多使用赊销的方式,导致产生大量应收账款,尤其是容易造成坏账的呆滞应收账款;同时较弱的现金流管理容易造成现金流的短缺,且受庞大业务量的影响,原始票据无法及时传递,入账间期较长,致使造成资金漏洞也无法及时察觉。另一方面,受整个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影响,许多生产加工企业投资步伐也逐渐加快,投资决策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部分生产加工企业对基础设施、设备、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投入、管理不到位,无形损耗严重,且存货也缺乏严谨细致的管理,无形中造成极大的浪费。

2、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预算管理是对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总体规划。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解过于片面,许多生产加工企业认为预算仅是财务行为,是对各类报表进行制作和预测经营结果,由于认识的片面性,其他部门很少参与预算的编制,致使一些部门容易将部门指标与预算管理目标分离开来,企业管理者无法获得准确的财务信息,难以实现企业资源合理配置的初衷;二是预算目标不明确且可控性差,部分生产加工企业忽视了当前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状况,过于强调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致使预算目标成为一种空想,无法真正保障企业当前经营发展的需要,或是在编制预算时过于重视短期目标而缺乏战略眼光,致使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不符;三是预算机制不健全,普遍存在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过于关注利润等相关财务指标的结果,对预算执行过程没有进行及时的跟踪和调查,也没有根据实际的生产经营情况适时、适当地修正预算。

3、财务分析制度不健全

加强企业财务分析能够使制造企业更充分、准确地掌握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真实情况。目前,部分制造企业仍未充分认识到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财务分析制度不健全。一方面财务分析内容过于单一,一些生产加工企业仅重视财务内容所体现的经营财务状况,对企业实际生产运营情况和业绩情况的财务分析也仅是停留在表面,未能真正深入反映企业财务收支状况和潜在问题,分析结果不全面,致使企业领导无法全面、准确了解企业实际财务运行状况,实用性不高;另一方面财务分析方法缺乏灵活性,报告形式单一,不能针对不同部门、不同用途突出相应的重点财务指标,致使财务分析报告的使用者不能全面理解和有效使用。而有些企业可能为了不同的使用目的,人为造成财务分析结果的失真,比如在做财务报告时刻意突出经营状况良好,来掩盖企业中存在的诸如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账实之间的严重差异等问题。

4、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作用有限

虽然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大多都建立了财务预警系统,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一是部分制造企业过于依赖财务预警系统,但由于系统本身无法全面地反应企业财务状况,致使财务预警信号不准确,时效性较差,无法发挥其危机预警和回避风险的作用,这也就容易使得制造企业陷入高财务风险困境;二是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在建立财务预算模式的变量选择上,主要应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这些主要反映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状况,且一般企业不能实时、准确地掌握现金流量,大大降低了财务风险预警的效果;三是缺乏危机预警后续管理,对危机预报反映迟缓,不能及时提出有效的风险规避方案,财务预警系统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我国制造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措施

1、建立现金流管理体系,加强资金管控力度

制造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生产加工企业为例,一方面,在当前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生产加工企业领导者应强化资金管控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重视资金管理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的结合,根据经营性、筹资性和投资性支出以及经营性流入做好预测以应对资金缺口难题,确保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全面的现金流控制体系,确保资金管理的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包括编制生产加工企业现金流预算、进行现金流的日常结算、建立现金流风险预警系统等,并在现金流流转的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保证现金流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顺畅流转,提升现金流使用效益,避免资金的闲置和浪费。

2、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首先,制造企业相关人员应充分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及其作用,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一方面要健全预算的财务信息和财务指标,尤其对重点环节的预算应重点突出,如生产加工企业应重视采购、加工和销售环节的预算;另一方面要协调各部门积极地参与全面预算管理,保证企业各个部门的预算都能纳入预算体系,确保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能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其次,要正确制定预算目标,加强预算目标的可操作性,对于生产加工企业来说,应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从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出发,在长、短期利益结合的基础上制定预算目标,避免眼高手低而无法实现既定目标。再次,要建立预算执行机制,加大执行力度,改变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更好地完成各部门的预算任务。

3、强化财务分析工作

首先,制造企业应培养相关人员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意识,理解财务分析的重要性,使相关人员能有效利用财务分析结果协助企业领导者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有效把握,并且通过财务分析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协调和控制,有效解决制造企业财务管控不力等问题;其次,根据制造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选择合理的财务分析方法,如基础层面方法或数量分析法,实现分析目的;再次,建立财务分析监督机制,保障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缺乏良好的监督机制,财务分析将可能失去应有的效用和价值,同时也会打击财务分析人员的积极性,更可能使财务分析沦为形式主义。

4、完善财务预警机制,有效防范风险

制造企业要完善财务预警机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财务预警机制,积极借鉴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制造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成功经验,提高企业自身的风险预警精确度;第二,不能只对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进行评估,要加强现金流量指标的运用,提高危机预测的准确性,同时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控制力度,降低资金回收风险,如控制不良存货风险、存货价格风险和存货规模风险,同时控制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保证企业现金的及时回收,保证资金流动性,防范财务风险;第三,增强财务预警后续管理,及时应对突发风险,制造企业应充分利用预警机制,如提前预设一些发生危机预报的对策,对财务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企业损失。

总之,财务管理是我国制造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全方位。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我国制造企业要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要不断加强企业资金管理能力,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做好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为制造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务保障。

【参考文献】

[1]伍千瑛:浅谈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J].职业圈,2009(10).

制造业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制造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持

一、金融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15年中国制造业步入“寒冬”,其pmi指数1波动下降,自2015年8月起,连续8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可见其发展压力巨大。在政府调控和《中国制造2025》等因素强推下,2016年制造业开始逐渐回暖,pmi指数波动上升,2016年8月起至2017年7月已连续12个月高于“荣枯线”,发展总体趋势平稳。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成本优势弱化”、“消费者需求驱动多元化与个性化”、“转型升级和价值链攀升”、“出口增速放缓”、“环境与资源问题凸显”等新问题。在诸多问题中,金融如何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极为重要。2015年5月的《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中国制造业“三步走”战略路线,并着重指出要“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的优势,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2017年3月29日,五部门联合《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银发[2017]58号),专项强调了制造强国中金融支持的地位和途径。中国有必要基于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特点和制造业的行业属性,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体制机制创新和金融支持为重点和抓手,实现制造业范围由低端向高端转变、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中国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进阶。综上可知,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和外部保障,金融支持对于保障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三步走”战略的顺利实现意义重大。

二、金融支持视角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困境

目前,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外部保障,金融还未能高效地发挥其対制造业的支持作用,尤其是金融体系、金融融资、金融支持制造业的重点和区域、以及金融支持制造业的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1.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体系困境

金融体系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不协调之处主要在于金融对制造业的支持范围不够广、支持力度不够大,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金融组织机构的支持体系问题。国内业已形成的包括银行类和非银行类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在内的多层次支持体系“名不符实”,发挥作用的仅仅是有实力的大型商业银行,诸如五大行、相关政策性银行等,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支持作用相对较少,更不用说自身实力弱、风控体系不健全的其他中小型金融机构。此外,金融机构的支持重点往往是大型国企,对中小型企业民企,尤其是对其中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成长型中小民企的支持“不关心、不重视、不理会”,中小型科技制造企业往往由于缺乏研究性金融投资,始终无法突破关键性技术和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二是金融产品的支持体系问题,金融对制造业的产品支持主要侧重于传统的金融支持产品,而对新常态下的经济特征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的考虑甚少,缺乏产品创新,对制造业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全产业链支持产品也欠开发,鲜见“一条龙”的金融支持产品与服务。

2.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融资支持困境

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金融融资支持尤为重要,然而制造业企业往往得不到及时的融资支持,以用于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产品更新和产业转型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点:一是制造业企业自身特性决定,国内大型制造业企业一般都具备一次性投入资金大、资金循环周期长等特点,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又缺乏担保或抵押、风险因素过多,因而导致制造业企业融资困难,大部分仅能通过内部融资,多数是依靠自有资金,以确保生产经营持续进行;二是金融机构的风险机制决定,对于大型国有企业和国家政策或地方鼓励的部分制造业领域企业,金融机构较为关注,而对于真正缺乏资金、需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小企业,国内缺乏统一的征信平台和评估标准,金融机构也未能制定行业内的统一准则与方法,往往会因其信用状况和偿债能力难以评估或达不到融资标准,而限制贷款额度和期限,甚至不愿放贷。

3.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金融资源错配困境

金融资源只有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才能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由于“走出去”战略和长期对大型国企,尤其是大型跨国企业的政策倾斜,导致了相当大程度的金融资源错配问题,主要表现为欠缺比较优势的国企占有绝对金融资源而不思进取,靠政府补贴和金融资金“得过且过”,导致金融市场低效运行;而具备比较优势的中小型企业缺乏资金,空有发展活力而受制于外部融资渠道,处处掣肘不得发展壮大。如此错位引致实际金融结构远远偏离最优金融结构。

4.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金融布局困境

国内制造业较集中的区域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三省等地,金融支持和优惠政策体系也较全面,而对于欠发达且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内陆地区来说,它们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最急需金融支持的地区,却得不到足够的发展资金,导致制造业发展水平低下,甚至沦为东部发达地区落后制造业的“垃圾场”和“收容所”。全局上,制造业金融支持的政策优惠呈现“东部-中部-西部-西部内陆”四级递减的现象,东中西部的金融支持布局失调,东部持续发达,中西部持续落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马太效应”明显。

三、金融支持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

如图所示,根据金融结构理论和技术溢出效应理论,本文以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三要素建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框架,以交易成本、规模经济和溢出效应建立动力机制,则金融支持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为:金融支持三要素(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触发三动力(交易成本、规模经济和溢出效应),形成交易成本路径、技术溢出升级路径、人力资本升级路径、风险结构和识别路径、高(低)金融体系路径等。结合金融支持的作用机理,并针对金融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四大困境,本文认为,金融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可行性路径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金融体系的完善路径

金融体系的完善包括金融组织机构的完善和金融产品服务的完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完善的重点在于:除大型银行类金融机构外,还要发挥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其他新兴金融机构的差异性优势,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相关领域发挥引导作用,侧重于大工程、大宗产品和设备的金融支持;五大行等发挥综合商业金融服务优势,以改进服务质量和推进服务深度为主;新兴金融机构则立足当地特色和中小制造企业需求,以推行针对中小企业的专业化金融支持为主。金融产品服务完善的重点在于:保持传统金融支持产品和服务的前提下,积极针对经济新常态下的需求特点,尝试创新,例如:创新试点投贷联动金融服务模式,建立“银行、政府基金、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的风险共担和分散补偿体系,鼓励银企合作、银行与基金合作等。此外,也要通过“分期偿还”、“以租代购”等手段积极推行制造业租赁业务,达到“以租代售”,发挥金融支持制造业企业“资、物双融”的功效。而针对产业链,要切实摸底上中下游企业实际情况,针对性地组织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和其他重要企业,并鼓励产业链各层次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与央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实行对接和共享,共建全程高效的应收账款模式。

2.融资支持的完善路径

融资支持的完善路径重点在于融资环境的完善和融资渠道的拓展。融资环境的完善可考虑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两方面:一是优化信用环境,创新信用评估机制。以央行征信体系为基础和主导,由政府牵头,鼓励五大行、城市商业银行、新兴金融机构和其他机构共同参与,合理、客观、全面收集制造业企业的资信材料,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电子共享和及时更新,充分实现金融机构的有效共同,防范多头授信或过度授信。此外,加强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内控建设,提升企业信用评级。二是加快担保体系建设和创新。由“一行三会”牵头,聚拢各类政策性、商业性、事业性等多元风险担保主体,以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为“双核心”,建立各级综合性和专门性风险共担体系,此外,要针对中小制造业企业的融资需求,创新股权、仓单等抵押方式,为其提供便利。而融资渠道的拓展可考虑发展多层次的融资市场,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进行股权融资、发行债券工具、利用投资基金以及制造业企业资产证券化进行多元化的融资。

3.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

除针对大型制造业企业放贷外,要更加注重中小型企业的金融支持问题。金融机构要建立对大型企业的考核评价机制,侧重于评价大型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和发展活力,适时对缺乏后劲的企业进行指导和监控,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而对于融资需求旺盛且生命力旺盛的中小科技型制造业企业,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和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适当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倾向和放宽银行的放贷要求。

4.金融资源的空间布局路径

针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要适当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出台相关适用于中西部特色的优惠政策,此外还要基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以及“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等战略,充分利用“丝路基金”等,落实好金融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优惠条件。同时,要学习江苏等东部发达地区经验,在条件相对成熟的中西部地区率先进行试点,实现中西部地区金融业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旭,赵颖智,蒋坦.金融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制造业结构升级吗[J].宏观质量研究,2017(02):1-10.

[2]刘佳宁.新常态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撑[J].广东社会科学,2016(01):46-54.

[3]陈建忠.新常态下江苏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持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0):198-200.

[4]金雪军,郑丽婷.推进金融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J].浙江经济,2015(24):52-53.

[5]胡迟.制造业转型升级最新成效的分析与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5(20):3-34.

制造业的重要性篇7

[摘要]供应商管理始终是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环节,在企业降低成本和提升质量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供应商评价体系是决定制造企业采购结果的关键因素,也是众多制造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文章深入研究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提升制造企业的供应商管理水平。

[关键词]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体系;优化;分析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07.046

[中图分类号]F2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7-0099-02

0前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评价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制造业的发展不仅拉动了钢铁、电子和纺织等上游原材料产业,而且促进了保险、银行、销售以及餐饮等下游服务业的发展,是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加剧,众多的制造企业开始重视采购环节,从而最大限度地压缩企业的经营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供应商管理在企业的采购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供应商评价体系是企业选择供应商的重要参考,直接影响着企业原材料采购的效果。因此,深入研究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优化策略,对促进我国制造业的高效运作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供应商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产品设计、交货周期以及服务水平直接决定着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供应商的价格水平和付款方式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济效益。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并综合分析供货商的供货质量、价格、产品合格率、付款方式等多种因素,从而选择优质的供应商,及时淘汰不良供应商,促使制造企业的采购价格和产品质量的最优化,最终使企业获取更高的经营利润。

2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2.1供应商选择不合理

选择供应商是制造企业采购时面临的首要问题,优质供应商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是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的必要条件。目前,众多企业依旧采取传统的采购模式,当缺少原材料供给时,才去慌忙地寻找供应商,很难保障供应商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即使找到了相对合适的供应商,也很有可能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调查和收集供应商的相关信息,最后造成供应的产品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虽然一部分企业在选取供应商时,做了信息收集的相关工作,但仅仅重视生产率、缺陷率和及时性等与直接供应密切相关的指标,未能全面评价供应商的综合实力,为制造企业的正常运转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2.2激励和评价机制不健全

有效监督和控制供应商是制造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供应商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发生变化,制造企业很难及时发现,也就不可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应对。所以,如何保证供应商所提品的质量和生产原材料的能力,如何及时获取供应商企业的经营情况都是制造企业采购环节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建立并不断完善供应商激励和评价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如今大部分企业没有重视供应商激励和评价机制的建立,尽管一部分制造企业建立了供应商激励和评价机制,还是存在着指标不完整、内容不具体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为制造企业选择供应商带来了不利影响。

2.3没有对供应商进行分类评价和管理

由于早期的供应商关系主要体现在双方竞争性和对立性的关系,制造企业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通常不能准确区别和看待不同的供应商,也缺乏对供应商明确的划分和针对性的管理机制。毋庸置疑,不同供应品对企业的重要性是有显著区别的,因此,不同供应商对企业的重要性也是不同的,如果制造企业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看待供应商,不仅会引起供商不满,打击其积极性,还会造成企业资源和资金浪费的不良现象。

3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体系的优化策略

3.1优化选择供应商的方法

制造企业要建立供应商资源信息数据库,时刻监督供应商的变化情况,及时地选择和发展优秀的供应商,并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从而有效提升采购效率和供应产品的质量。此外,由于采购环节的某一种因素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供应链的中断或失误,所以不仅要全面评估供应商所提品的合格率、价格、交货的准时性等主要因素,还要详细了解供应商企业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生产设备的稳定性、信息化利用水平以及财务运转情况,进一步完善供应商的评价体系,从而选出最佳的供应商企业。

3.2完善供应商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制造企业要加大对供应商的监管和控制力度,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制造企业和供应商企业的信息共享,从而提升双方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制造企业还要及时全面地了解供应商的经营和发展信息,建立并不断完善供应商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充分利用配合和支持指标、价格指标、供货及时性指标、质量指标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实施奖罚制度,有效促使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更加符合制造企业的需要。

3.3对供应商实施分类评价和管理

针对供应商的分类管理可以采取一、二、三级分类管理方式。根据供应产品的重要性分为一、二、三3个等级,将相应的供应商也分为一、二、三3个等级,例如某一供应产品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就把该类产品分为一级产品,提供这类产品的供应商也就是一级供应商,以同样的方式设置二级和三级供应商,之后对各级供应商的综合指标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制造企业的供应商评价体系,为选择合理的供应商提供参考。

4结论

建立并不断优化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选择高质量的供应商不仅可以降低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还有利于制造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制造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莉立.电子制造企业供应商的选择评价体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2]徐曼,沈江,贺孟娇.工程机械主机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体系与改进的分析方法[J].工程机械,2009(2).

[3]赵英霞.制造企业物流外包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对外经贸实务,2012(9).

[4]石祝竹,莫煜,马晓兰.w汽车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指标优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9).

[5]刘晓龙,郑克然.河南汽车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6]姜华蕾.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供应商关系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7]石祝竹,莫煜,马晓兰.w汽车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指标优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9):158-160.

[8]吉辽.大型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与准入研究――以H集团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5.

[9]李传明.供应链环境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评价研究及应用[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4.

[10]赵莉,赵艳萍,于惠敏.船舶制造企业供应商选择与评价体系研究――以镇江四洋柴油机制造有限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13(10):73-76.

制造业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产业;工业设计;可制造性;评价;方法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036

可制造性评价,一般情况下就是指在现阶段制造资源背景中,对产业形式的各种设计特点满足制造管理的程度实施研究,明确设计模型中不满足产品创造和产品质量的因素,以此有效引导设计工作人员实施优质的产品创新。产品可制造性评价是达到面对创造的设计的重要方案,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引用可制造性评价工作形式,促使设计工作者在创造资源的影响下实施优质的产品构成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分析制造有关的影响因素,以此提升实际产品设计的质量,增加产品开发的进度。本文主要是分析产品工业设计可制造性评价方法。

1工业设计可制造性的多样化评价系统

本文将可制造性明确为,在特定制造资源背景下,产业工业设计形式各个特点存在的生产创造的概率。

产业工业设计工作包含了多样化的特点,工业设计时期是产品可制造性的影响阶段,但是工业设计也包含了形态构成、表层素材、人机划分以及色彩涂装等特点,各个特点之间的影响促使设计方案构建了设计方案可制造性评价的多属性系统。如人机设计中的人机划分是主要属性,其具备的子属性为人机划分硬度与强度的依靠性,人机互换的舒适性、转配制造可靠性等;色彩涂装中色块划分就是主要属性,不同色块在涂装工作中的平衡性,创造科学意义、涂装艺术特点等就是子属性;素材质地中的肌理特点就是主要属性,而磨砂、覆膜、雕刻以及拉丝等工艺重要性和可实施性就是子属性。

在实际产品工业设计形式中,评估影响因素与产品类型有一定的关联。如家用电器、表层素材设计大部分都非常的娴熟,人机转换的重要意义也要好于其他特点。由此在对家用电器实施工业设计可制造性评价的过程中,人机划分的权重更大。但是关注产品构成的机械产品在可制造性评估当中,形式构成特点群众将会更大。由此各个特点的群众也会随着多样化的产品类型的差异性,出现更多的不同。

一般情况下经常出现的评价系统都是依据专家自主赋予价值获取的特点权重,但是因为专家自身具备的喜好、学历、生活经验已经家庭背景等影响因素,提出的评价内容大部分都是非常主观的,提出的评价内容具备的客观理念和科学性较低。除此之外,在可制造性评价当中,评价目标的多样化和不明确性导致评价信息是不准确的,由此促使不明确信息的语言多样化特点理念引入到产品工业设计可制造性评估中,提升可制造性评估的有效性和优质性。

2依据依赖性算子的不明确语言多样化特点群决策法

依据现阶段不准确类型依赖算子的多样化决策方案,在工商管理中,工程预算和项目评估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引用,实际设计方案评估方面的工作并不优越。本文结合文献认为不明确语言结合集合平均算子和依赖型不明确语言有秩序加权几何,算子提出的一种依据不明确语言多样化特点决策的产业工业设计可制造设计评估方案[1]。

决策人员在明确定性检测工作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依据优质的语言评估标准,可以预先设计语言评估标准S={s1|i=1,2,3,4……t},其中S中的术语数量通常情况下都是奇数,并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若是i大于j,那么si大于sj;第二,具备逆算子rec(si)=sj,促使i+j=t+1;第三,若是si大于等于sj,那么(si,sj)最大值si;第四,若是si小于等于sj,那么(si,sj)最小数值为si[2]。

3依据DULowG算子的产品工业设计可制造性评估所属性决策方案

设决策者数集为,对于工业设计方案集为Qi∈Q(Q1、Q2、Q3、……Qm),有关属性集Fj∈F(F1、F2、F3……Fn)实施检测,获取产业工业设计形式Qi相关工业设计特点Fj的特点数值,构建工业设计可制造性评估决策矩阵,为实际工业设计特点权重向量,。

4可制造性评价案例的研究与分析

自行车租赁体系依据其简单的操作技术、前卫外表以及综合工艺特点,结合物联网技术对不同机柜之间的信息资源实施转换和传递,为社会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系统构成较为繁琐,零件和部件的类型和数量较多,设计依据相关非常广阔,制约联系较为繁琐。现阶段选择四位专家从四点属性对某一形式实施评价。特点包含了形式设计、人机划分、表层素材和色彩涂装[3]。下图为四个专家提出的判断矩阵:

步骤一,依据判断矩阵计算属性权重wk(k=1,2,3,4,)。结合实际规定可知,判断矩阵中专家属性权重为以下几点:

w1=(0.38130.11480.26400.2399)

w2=(0.65190.10460.08460.1589)

w3=(0.66340.09110.10710.1707)

w4=(0.66340.11090.09670.1290)

步骤二,明确四个专家的权重。

主要是依据SK,其中K=(1,2,3,4),结合上述四个判断矩阵分别延伸出十六个具备相同特点的矩阵,明确十六个权重向量和其排列顺序,并且优质选择最能展现各为专家观点的排序p*=,如下所示:

专家e1:=(1,4,3,2)

专家e2:=(1.3.4.2)

专家e3:=(1.4.3.2)

专家e4:=(1,2.4.3)

依据上文叙述的方案可以明确m=8

φ1=17/64,φ2=0,φ3=3/64,φ4=7/64

专家的权重数值分别为0.2052、0.2795、0.2664以及0.2489。

步骤三,依据线性加权法整合特点信息和专家信息,并且明确优质的设计方案。

依据上述分析可以明确思维专家中有三维专家提出特点构成设计点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人机设计特点、环境保护特点依据需求设计特点的意义较为相同,并且构成设计的重要性较低。由此,可以明确,e2、e3、e4三位专家的特点权重是相同的,这三位专家的权重系统更接近于并且超过e1的权重数值[4]。

从实际案例分析可知,w2、w3、w4具备的特点较为优质,并且构成一样,大部分都满足特点权重,可以满足专家权重数值相同,并且都大于第一。并且也可以明确e4专家的判断矩形较为优质,其具备简单明了并且快速有效的特点。

5结束语

总而言之,概念设计可制造性评价是一个多样化特点的决定问题,在具备制造因素阻碍的背景下,评价专家的自主评价导致决策行为出现差异性,因为专家对于某个实际问题的决策的明确不全面包含在其给出的判断矩阵当中,由此需要全面深入分析专家判断矩阵信息资源中,以此火球特点权利和专家权利。本文依据一致性的固定,优化了以往的设计评价方案,提出了新的概念和设计评价方案,深入了解专家判断矩阵中提出的信息资源,获取专家权重,获取最为优质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李菲,沈虹.产品再制造设计中的工艺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4(03).

[2]刘红军,莫蓉,范庆明,万能.并行工程下基于特征的零件可制造性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5(03).

[3]程美.注塑产品工业设计的可制造性设计与评价[J].现代商贸工业,2015(10).

制造业的重要性篇9

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10年行动纲领,明确了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中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支撑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制造业面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竞争局面。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必须把握全球制造业的变化趋势,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应对各种挑战,化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全球制造业的竞争特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金融危机暴露了世界经济结构的矛盾和问题,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制造业再度受到一些国家的重视,全球制造业的分工布局正在发生变化,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1.全球制造业占GDp的份额有所降低,国家集中度较高。全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降中趋稳。一些制造业大国,如美国、欧盟的制造业比重经历了较大幅度下降后,正在缓慢回升。亚洲国家的制造业比重较高,中国、韩国和日本位居前三位。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的制造业比重下降幅度较大。根据国家收入水平分类,中等收入国家的制造业占GDp比重最高,高收入国家次之,低收入国家最低,2013年分别约为20%、15%和9%。总体看,制造业的集中度较高,美国、中国、日本、德国、韩国和印度六国共占世界制造业GDp的60%。

2.制造业竞争力从成本优势转向效率优势。过去10年,世界主要国家制造业成本优势发生较大变化,大部分国家的制造成本在上升,有些国家依靠提高效率抵御成本增加,呈现以下特征。一是一些原本具有成本竞争优势的国家制造成本增加,效率下降。在新兴国家出现分化,如巴西的制造成本最高,墨西哥的制造成本较低,低于中国;而俄罗斯和东欧等国家的制造成本有较大提升,已接近美国。二是一些原本制造成本较高的发达国家通过鼓励创新和市场竞争,提高效率,降低了相对成本,如美国。过去被认为重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相对滞后的英国,制造业成本在西欧最低。三是综合成本影响制造业竞争力。如,尽管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于美国,但因劳动生产率较低,能源、土地和物流等其他成本高于美国。总体看,中国制造业的综合成本与美国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根据波士顿集团的分析,在全球排名前10的商品出口国中,除中国和韩国外,其他经济体的制造业成本都高于美国。

3.创新成为推动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面对要素成本的上升,各国通过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生产力,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绿色技术的发展,全球制造业进入新一轮技术升级周期。德勤全球制造业竞争指数显示:2010年起,中国的制造业竞争指数居世界第一,但美国正在与中国争夺制造业第一。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布局正在调整,一方面,高制造成本的发达国家向高价值制造业转型,美国、德国、日本和英国等一些传统制造强国投资于先进制造技术,恢复竞争力。另一方面,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东南亚五国制造业正在崛起。

4.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加剧。许多国家提出再工业化,加大对制造业的扶持力度。美国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推出了《德国工业4.0战略》,英国颁布《英国工业2050战略》,日本实施《产业振兴战略》。尤其是,在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新税收政策下,一些依靠北美本土市场的制造业开始回流美国。目前,世界出现两个强有力的制造业区域集群,北美和亚太地区国家占主导地位。

5.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是人才。根据德勤对全球主要制造企业高管的调查结果,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排序结果依次是:人才、成本竞争力、生产力、供应商网络、基础设施、财税政策、法律制度、市场规模、医疗保健和政府投入等,人才成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中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制造业面临“双重挤压”。一方面,美欧提出再工业化,加大贸易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利用低成本优势,积极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

1.中国制造业的优劣势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制造业具有多方面优势:一是门类齐全,配套基础好,制造能力强;二是拥有巨大的市场,可提高创新的规模效益;三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技术积累和资金积累能力强;与发达国家相比,工程技术人员数量多,成本相对低。

同时,中国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劳动力成本提升较快,劳动生产率不高,综合成本较高,附加值较低;制造业产品质量较低,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实力有较大差距;基础工业相对薄弱,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赖度较大;劳动密集制造开始外移,产业和技术空心化值得警惕。

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评价指标显示(如图所示),中国的规模发展指标领先,质量效率指标滞后,结构优化和持续发展指标居中。

德勤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在成本、本地市场吸引力和政府投入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在基础设施、供应商网络、人才供应、创新政策、财税金融政策、能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居中;在法律体系、医疗保健体系等方面相对落后。

因此,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是提升创新能力,提高质量和效率,完善体制机制,加快优化环境。

2.与制造业相p的公共政策有待改进。总体来看,制造业的公共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人才政策,如教育和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等;二是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如鼓励利用先进技术、技术转让和科学研究等;三是建设创新网络,如突破传统界限,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开展跨领域和跨地区的合作等;四是培育要素市场,促进各种驱动因素的平衡,如降低综合成本,提高整体效率等;五是政府与市场的合理分工,加强政府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六是加强法治建设,如保护知识产权、完善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促进公平市场竞争等。

德勤进行的一项制造业政策竞争力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高管认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政策按重要性排序,最靠前的是支持科学、技术和创新的政策,接下来依次是技术转让和应用整合政策、可持续发展政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划政策。有些政策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有待改进。中国制造业公共政策的重点应放在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降低企业综合生产成本和社会交易成本,提高制造业公共政策的国际竞争力。

双轮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制造不进则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必须把握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采取积极对策,转变发展方式。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要依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1.创新是第一驱动力,核心是增强产业竞争力。一方面,围绕解决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创新。一是针对生产率低,开展效率驱动型创新,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和生产力。二是针对有效供给不足,面向消费者的创新,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三是针对转型升级的需要,以绿色技术和信息技术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的竞争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针对关键技术制约,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提高整体竞争力。

另一方面,加强前沿技术创新,实现部分领域引领型发展,提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同时,要坚持开放式创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要素资源,提高创新的效率。

创新驱动就是人才驱动。要优化人才结构,加强持续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和适应性;增强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吸引全球优质人才;落实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多层级的人才政策;特别要发挥企业家在组织和运用创新要素中的作用,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企业。

2.培植制度优势,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制度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

(1)发挥企业主体的作用,提高企业创新的动力,就是让企业能通过创新在市场上获益。要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创新者的利益;加快完善标准体系、严格统一执法标准和政府采购政策,打通创新产品、技术和服务进入市场的通道;降低企业税费和综合成本,增强创新企业盈利能力。

(2)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克服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获得生产要素的机会;建立公开透明、长期稳定的创新激励机制,形成各类技术路线和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投资者进行长期技术创新投入,发挥市场机制引导技术创新的作用。对商业模式创新和新业态要开放包容,允许先行先试,不能过早利用现行制度管、卡、关。

(3)加强对制造业的要素市场培育,适应创新链各环节的需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扩大直接融资渠道;鼓励风险投资、中小企业融资等,为风险投资提供更多的退出渠道;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项目投入,打通实验室到产业化的通道,突破创新链的瓶颈。

3.以补短板和降成本为重点,推进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制造业是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要根据中国制造业的特点,从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三去一降一补”。从制造业现阶段的总体情况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降成本”和“补短板”。

具体看,制造业“去杠杆”的重点是在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增加直接融资比重的基础上,提高制造业资金利用效率。“去产能”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增加有效供给。目前,制造业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低端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因此,要去低端过剩产能,使中国制造业产品从中低端进入中高端,制造业价值链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

“补短板”是制造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要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就需要花大力气补核心关键技术短板、基础工业短板、质量和品牌短板、创新的短板。以五大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为抓手,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10年行动纲领,实现中国制造业的三个转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制造业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制造业;内部控制;关键环节

制造业进行内部控制主要就是为了保证制造业内部的财产安全,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通过采取各种方法,从而提高制造业经济效益。我们从认识制造业、认识制造业内部控制、制造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其制造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认识制造业

近些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正在逐年的稳步增加,东西方的经济贸易交流越来越频繁,这种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必须要把握住机遇发展自己,同时也要留心经济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和问题。制造业是中国的一项重要的实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对于加强我国的国防实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基点。所谓制造业企业,主要就是指通过对制造业中的设备、技术和资源等等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和制造,从而转换为有利用价值的工业品和生活用品的一系列企业的总称。这些制造业企业普遍具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提供工业性和劳务性作业为主要的日常任务,而且相关的运营规模也是十分的巨大,涉及到了制造资金也极为庞大,市场产品的生产周期也比一般的日用品要长久许多,因此,资金的流动也相对缓慢。利润永远是企业追逐的首要目标,制造业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会进行合适的内部控制,从而能够提高制造业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制造业内部控制

早在很久之前,我国的财政部就联合证监会等部门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一规章制度,从而有效保障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条不紊。这一《规范》改变了以往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无章可循的局面,让制造业企业有了新的指导方略和奋斗目标,在《规范》之中,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成文法和章节规范,有效加强了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管理素质和企业对于市场风险的预防和应对能力,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盈利空间,在总体上来看,这一做法也有效维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了社会公众的利益,捍卫了公平正义。所谓内部控制,主要就是指事业单位采取一系列的行为和措施,有效保障公司的资产,同时确保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保证经营活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内部控制方法和措施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措施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企业的盈利空间和市场运作效率,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让内部控制工作变得科学有效。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内部的条理性和清晰性,才能够在全局上对企业的资产和效益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从而保证制造业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盈利空间,进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三、制造业内部控制现状

(一)制造业内部控制机制管理不足。制造业内部制度得不到完整的监督机制。目前,我国制造业的监督与评审主要是依靠内部的审计部门,这是比较单一的一种监督与评审方式,但是仍然有一些制造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制造业自身的财务部门来协助完成的,这就会造成多个部门一人领导的情况。

(二)制造业内部控制机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制造业自身的治理结构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内部控制非常不符合实际,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各个部门之间的责权结构划分非常不清晰,在管理层制定了公司的长远计划与目标后,由公司的董事会来负责决策,因此这样使得公司的决策与执行大部分掌握在内部人的手中,这使得制造业的内部控制机制没有办法像是自己的权利。

(三)制造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我国制造业内部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制造业真正执行的过程中并不能按照实际的要求进行,只是当做摆设来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并没有真正的实行起来,导致了会计信息与事实不相符,各种违反规章制度的事情常有发生。由于部控制机制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所以导致制造业内部控制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

(四)制造业内部控制的意识有待加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在拥有多种机遇的同时面临着各种挑战,但是目前的制造业普遍存在风险意识比较薄弱的阶段。因此,制造业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管理风险机制,确认高风险的各个领域,加强制造业的管理。

四、制造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

(一)加强和优化内部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制造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目前,我国制造业内部的资金是非常重要的,制造业的资金是制造业发展的命脉,如果没有足够的制造业资金进行周转,那么这将非常不利于制造业的未来前景。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制造业会计制度的完善与推行,对制造业的现金收支业务及其银行存款收支业务进行管理,我们可以根据银行的实际账单进行定时的核对,这样便于制造业内部各项资金的监控和管理,避免制造业出纳人员对资金乱动手脚,产生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加强制造业会计制度的完善与推行,实行岗位分离,保证制造业内部运行的合法性。

(二)加强对于业务各个阶段的管理和控制。制造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给予这个方面以足够的重视,从而加强制造业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功能,除此之外,制造业的内部监督能够鞭策我们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从而减少出现纰漏,外部监督有利于制造业监督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因此,两者缺一不可,我们必须在相关的制度范围内加大监督的力度,避免制造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是摆设作用。

综上所述,制造业内部控制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国的制造业不断向前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