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十篇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十篇

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7:43

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篇1

论文关键词:如何提高,早锻炼,身体健康

 

1.早锻炼的重要性及意义

1.1早锻炼健身功能:健康社会学当今研究报告表明,人的肌肉力量及肺活量到八九十岁仍是可以训练的,而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也可以通过良好的活动习惯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大量的健康社会学调查表明,接近三分之一的疾病都是可以通过身体锻炼来预防的。毫无疑问,早锻炼在很大程度上使成千上万的人,尤其是进入老年后的人的生活充满活力,成为减少全球医疗花费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可以相信,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必将成为21世纪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1.2早锻炼塑造美的生活:锻炼可以导致人的身体强壮、健美,使人从外在体形和内在生命素质上透射出对生活追求的勇气和智慧,同时锻炼为社会输送着活力,以其不可替代的方式引导人们塑造自身,实质上也就是塑造生活。

1.3早锻炼塑造人的品质:持之以恒的早锻炼时对意志力和进取心的要求与考验,激励着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去锻炼,去战胜类似依赖、懒惰、胆怯、畏难恐惧、自卑等人性的弱点,使人们的个性品质得到磨砺。

1.4早锻炼的娱乐功能:健康快乐的一生,除了健康的身体外体育论文,还需热心于身体娱乐的兴趣和情绪,如同人们需要水和食物一样,合理而科学的锻炼,是保障人体发挥极限效能的有效保证,从而获得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力。

1.5早锻炼可以加强人际交往,发展适应能力:各种不同的专业人士,都为了同一个爱好和娱乐而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互学共进、沟通情感、增进交流、共同提高,从而调动了锻炼的兴趣,提高锻炼实效,使人的身体、心理、适应能力、精神境界都得到了升华。

2.提高早锻炼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2.1学校要进一步贯彻并创新大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教育工作

高等院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有知识有思想而没有健康体魄的大学生是不能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观念的改变才是改变一个人最根本的因素,所以首先就要让学生从观念上有所改变,引导大学生积极思考,要有强壮的身体就要积极锻炼,让他们树立一种体育锻炼是科学、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如何提高早锻炼积极性是新世纪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健康标准是: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社会适应能力强。而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高校体育早锻炼教育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早锻炼教育要从思想上从深层次根本上认识,对青年学生忽视早锻炼的问题采取有力的约束机制,要求学校要为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服务,改变传统体育课程中身体素质达标和竞技技术评价,改变只为了体育考试成绩,常年教学只安排考试项目的教学训练,改变只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早锻炼教育的不良倾向。

2.2学校要从组织形式上彻底改革

长期以来,普通学校早锻炼的组织形式几乎都晨跑,多年来同做一套广播体操,摘要,自主选择,主动参与体育论文,从而达到身体锻炼的目的论文服务。

2.3早锻炼的内容必须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

早锻炼的内容实质是收到增强学生的体质实效。学校应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兴趣,多选用那些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健身性与娱乐性、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的可塑性教学内容。对于那些无法贴近学生未来生活和职业,缺乏实用性与时代感的内容,以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受竞技规则的限制被动掌握甚至不易掌握的内容,应予以删除,具体具备以下几点:(1)锻炼的内容必须具备足够的锻炼身体的价值,并尽可能具有一定的技战术性、集体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体育文化的需求和兴趣;(2)早锻炼的内容新颖,其难度不大,必须是绝大多数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都能掌握的,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3)学生所学的内容在受场地设备限制的条件下也能正常的开展,并达到健身的目的,从而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

2.4创设和谐的学练环境与气氛

建立良好、融洽的学练环境和气氛有利于早锻炼兴趣的提高。体育教学不仅要加强学生对早锻炼的认识,还要从校园环境入手营造全校园早锻炼的氛围,全方位促进学生早锻炼思想认识能力。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或是一个小组,良好的学练风气会成为一股无形的力量,不断地吸引和推动学生们自觉进行学练,激发受学生的学习热情,无形中创设一种学练氛围,一个自由环境,使学生能够有活力、有定向、有秩序,有自信心进行自我锻炼,这样大学生在良好的学练环境中学到了运动技能,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群体心理及思想观念,也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情感发挥创造了平台,对其人格塑造或个性化过程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早锻炼的兴趣。

2.5早锻炼中要重视“教师投入”与“学生投入”

无论现代教育怎样变革,现代教学手段多么先进,教师仍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素质。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过:一个大学,人才不是在课堂里教出来的,而是在大师所创造的氛围中熏陶出的。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教师以健康、融洽的情感投入到教学中,会使学生产生安全感、责任感,并使其产生积极向上的行为,教师应爱岗敬业、学识渊博,尊重学生的人格体育论文,热情、宽容、平等地与学生交往,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理,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各种信息,妥善灵活地处理偶发事件,渗透礼仪教育,净化学生心灵,让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在锻炼中尽情展现。学生要以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学习兴趣、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学习,让自己在早锻炼中尽情地品尝合作、竞争、挑战、创新等带来的乐趣,充分展示和培养自己的运动观察、模仿、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让自己不但能掌握知识技能、而且知道如何独立地区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使自己不仅体验到获得知识技能的乐趣,而且体验到掌握方法、发现知识、创新知识的乐趣。这样,从自身需要、兴趣爱好到持之以恒,养成习惯,从而形成了某种必不可少的需要,这种内在力量最终使自己获得终身体育。

参考文献

[1]郭聪聪高勇论高校早锻炼风气的养成[J].浙江体育科学,2004,03

[2]揣佳凡,刘洪新;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积极作用[J].内江科技.2010,01

[3]高振发.李维.探索系部开展学生早锻炼活动的有效途径「J.体育师友2008,02

[4]陈宏志.体育课怎样启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J].学周刊,2009,10

[5]姚德一.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因素探析[J].科技信息,2011,09

[6]生继开.如何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J].山东教育,2001,28

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头表达;语言魅力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就必须要有能用数学语言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观点的本事,具备良好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语言来准确地口头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培养

单一的去不断的重复做某一件事情会很容易让人产生厌倦感,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所以,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时要注意方式多样。

(1)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重述老师讲的内容。这种方式主要是用在一开始学生还不知道如何去表述自己的思维方式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表达出数量关系,加以规范,然后再让学生重述,从而达到使学生再分析类似的问题时会运用这种思维方法的目的。例如,在低段进行有关应用题的教学时,教师若能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说出解题思路后,再让学生自己完整的叙述一遍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上个学期的一节公开课――《5的认识》上,我就看到这样的一个片段:教师先拿出一副挂图:操场上两个小朋友在跳绳,又跑来三个小朋友要和他们一起跳。教师利用这幅挂图让学生看图说话:"两个小朋友在跳绳,又跑来三个小朋友要和他们一起跳"。学生的这种表述其实就是说出了应用题的两个已知条件,但这不是完整的应用题结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提一个问题:"最后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再让学生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重述几遍,即"两个小朋友在跳绳,又跑来三个小朋友要和他们一起跳,请问最后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跳绳?"这样,一个完整的应用题结构让学生认识了,再引导学生说出算式和口答。使学生把形象的图转化成口头的表达,进而抽象到用算式表示出来。在这堂课上教师通过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重述老师讲的内容让学生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求和求剩余"的应用题。又如在教学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时我出了一道这样的应用题:洪福服装厂5天加工服装200套,照这样计算,生产480套服装,需要多少天?我让学生先在下面做,而后再举手回答,并说出解题思路。当时站起来的学生是这样回答的:“成正比例480∶X=200∶5X=12”学生这样的回答可以说是很不完整也很不规范,没有什么严密的逻辑思维。这时我引导学生说:“你是从哪里知道它是成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说的完整一点”后来,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说出:“因为总的服装数÷天数=每天加工的服装数。从题中的照这样计算这句话中可以知道每天加工的服装数是一定的,总的服装数和天数就成正比例的量,所以可以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设需要X天480∶X=200∶5X=12”。

(2)生生对说。让学生把想法说给同桌听,然后找出对方表达的优缺点。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倾听,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自觉的去思考和组织自己语言,使得自己的表述更为准确与精炼。既激发了学生想说,要说的欲望又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

(3)师生互换角色。根据教学需要,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可以进行角色的转换,让学生亲自尝试一下给同学和老师讲课,让他了解“教”者与“学”者的关系,体会一下“教”与“学”的过程。例如在本学期教学《设计平面图形》一课时,我采用学生自学、自画、互说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先通过自习课本,与同学交流讨论,了解平面图的设计过程,然后创造性地设计出自己的图案,第二天上课时在讲台上讲给老师和学生听。

在这种民主、宽容、和谐的环境中,使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充分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也得以萌发、显现。又如:再教学圆的面积的课后练习时,我让学生先回去做一遍,再想想怎么说出你的解题思路,第二天由六位本组成员共同推荐出一位说的最好的同上到讲台上做小老师,讲解题目,并让各组进行比拼。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让学生在紧张、快乐的氛围中收获了知识。

二、从各个方面进行锻炼

(1)从教学定义、概念中锻炼。学生的表达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引导要有的放矢,“表达”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表达得正确。例如:在教学判断两个相关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时,我们惯常的思维是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而事实上,教师若着重引导学生去看这两个相关联的“积或商”,“一定”这一关键的词语,进行推理、判断。让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抓住关键,学会寻找表达的依据――关键字眼,这样不但明白概念,而且能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从计算中锻炼。在教学计算题时,利用问题:“为什么这样算”让学生说出思考本道计算题的算理,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如:有一次,在学生计算25×14时要求学生算出结果后我问到: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这时就有学生举手回答说:老师,我是分了,三步进行计算的。首先我用25×10=250,然后我再用25×4=100,最后用250+100=350.其实,这位学生只说了解题步骤,并没有很有条理的说出他的整个思维活动的过程。此时我接着再问了一句:你为什么想到要把14拆成10和4来分别和25相乘呢?请把你整个思维过程说出来。这时学生回答:因为我知道25×4=100,而25×10也能一眼就看出是等于250.根据乘法分配率,a×(b+c)=a×b+a×c,可知25×14=25×10+25×4.此时这位学生就运用了数学的语言很完整的说出了自己的整个思维过程。这样不断的反复多说,那么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一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3)从操作中锻炼。在很多的时候,你让学生去直接动手操作,他会做的很好,可是当你让他边说边操作时他们就会显得有些无措。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操作方法和步骤。如:在做《求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我班的吴忠旭同学在那默默的做时,一步一步很有条理,但当我让他边做边说时他竟然脱口而出:“啊?边做边说啊,怎么说?说不来。”这是因为我以前在进行这样的实验时是学生做而我在说,现在忽然让他自己说,他不知道从何说起。后来在我的鼓励之下结结巴巴的说了一些。若是,从一开始我就进行这方面的锻炼,那么当时就不至于出现那种状况了。

三、持之以恒、养成说的习惯

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方略

【分类号】G623.5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其中的概括归纳、推理论证等无不体现出高层次的思维方式,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多次提出了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开放性问题、一题多解、数学实验、辨析讨论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下面就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来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方略。

一、利用开发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一般数学习题的题干简单,条件固定,解决的突破口单一,和实际生活相去甚远,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必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一些开发性的问题。利用开放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提炼数学模型,寻找解决数学问题的突破口,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开放性问题一般是从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学生的心理距离较近,学生对这些问题比较感兴趣。用这些问题锻炼学生,学生的思辨能力会有显著提高。

比如,在讲《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这节课时,我首先提出了一个开放性较大的问题:“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接触到长方形或者正方形,那么这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呢?请你们自己动手算一算身边的长方形和正方向的面积。”这个问题是非常开放的。问题提出后,学生纷纷寻找了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向来计算面积。有的学生算了课本的面积,有的学生算了教室窗户玻璃的面积,有的学生算了教室门的面积。因为是开放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不会被固定的解题程序所束缚。学生在计算面积的过程中,经历了测量、计算、反思等活动,可能会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辨能力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锻炼。虽然经历的过程不太一样,最终学生们都得到了同样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方法。最后我和学生一起进行了总结,帮助学生进行了思维上的提升。

二、提倡一题多解,拓宽学生思维

许多数学练习题的解决方法不是唯一的,如果教师只教授一种方法,要求学生只从一个角度看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被束缚,得不到发展,所以为了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需要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让学生在一题多解的过程中体验思维的碰撞,锻炼思辨能力。为了进行一题多解,教师可以先不讲解题目如何做,而是让学生先自我探究,接着让学生换个角度再思考,最后进行交流共享和教师总结。

比如,进行《小数和整数的乘法》的教学时,我先提出了一个问题:“风筝4.3元一只,买5只风筝需要多少钱?”接着不作任何提示,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学生通过探究发现了多种解题的方法。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将4.3元进行累加,累加5次后就是需要的结果;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先将4.3元转化成43角,用43角乘以5,再将角转化成元。这些学生都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之上发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当然,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虽然有些方法比较麻烦。学生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因为独立思考,思辨能力会得到提高。最后我将班级中的每一种方法进行交流,让学生说出哪种方法比较简洁方便,随后从这些讨论中归纳得到小数和整数相乘的一般方法,让学生的思辨能力再一次得到提升。

三、进行辨析谈论,点燃学生激情

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思维能力还不是非常强,心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是无法充分了解到学生的思维过程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整理自己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我尝试了利用辨析谈论的方法,具体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到讲台上讲一讲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学生为了讲清楚问题,必须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必要的整理,整理的过程就是思辨能力锻炼提升的过程。学生在讲解后,再和别人的讲解方法进行比较,能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思。有整理、有反思,这种方式是锻炼思辨能力的有效方法。

比如,进行《统计》这节课的教学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想知道《窗边的小豆豆》、《皮皮鲁专》、《木偶奇遇记》这三本书在我们班级的喜爱程度,大家能不能帮我想个办法?”我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将他们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演讲。有的学生建议让学生对三本书分别进行举手表决,统计举手人数来理解对这三本书的喜爱情况;有的学生认为设计一份问卷,让学生填写,然后通过选票或者计算机统计的方式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的长期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肯定会得到显著提高。

四、引入数学实验,重视数学思想

数学实验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和数学规律的抽象过程,同时数学实验还能够将枯燥的数学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更加感兴趣。数学实验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是有一定作用的,在实验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历都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

比如,在进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实地测量和计算了形状不规则的办公室的面积。第一步,让学生进行实践测量;第二步,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比例绘制出办公室的平面图;第三步,让学生计算办公室的面积。学生在实验和实践的过程中,体会了计算多边形面积的两种重要方法:分割法和添补法。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实验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思辨能力是学习数学知识,认识数学本质的一种基本思维能力,应该从小学生进行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多做思考和分析,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逐渐提升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略[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12;

[2]孟繁颖.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

[3]董德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

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本欣赏;写作能力

以文本教材为基础,指导学生进行文本欣赏和写作,是写作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教材选入的文本多是优秀作品,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智慧蕴含其中,仅仅对文本进行单纯的解读,不带动学生进行文本资源的理解和欣赏,会造成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本文就如何通过文本学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展开探讨。

一、利用文本渗透写作技巧

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仅仅在写作课上讲授写作方法是行不通的,会使教学效率较为低下。教师需要灵活教学,采用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程文本的教授过程中,可以发挥文本的隐性作用,利用文本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例如在学习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作者描写了苏州园林的亭台轩榭,假山、池沼、林木,描写得绘声绘色,赞美了园林设计的独具匠心。可以引导学生去欣赏文章,作者运用了很多的写作手法,典型的是总分总的写作手法,例如从对景物的描写,四个讲究,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和远景的层次,这些顺序是不能颠倒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个总写,后面的几个段落是对这些内容的分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也要善于运用这些写作的方法,作者通过对苏州园林的美丽景色的描写来赞扬我国园林建筑的美丽,人们的伟大智慧。这也是文章要突出的一个中心思想,所以在这些文本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看到作者如何进行事物的描写,情节的展示来表达中心思想的,教师在文本的讲授过程中就要渗透这些写作技巧。

二、学习文本的写作特点

语文教材文本多是些经典作品,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的细细欣赏,让学生深入文本,进行语言的品读,学习文本的写作特点,文章的语言风格,结构布局。通过文本学习,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学生多了一种学习的资源,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教师要让学生细细地品读,作者老舍是如何表达自己对济南的山山水水的喜爱之情的,他所描写的济南的冬天是非常美丽和可爱的,称济南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作者不是随意地来描述,全篇都进行了合理的谋划,并且还用了很多的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如:“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写出来的这些句子精彩、生动,读起来令人回味无穷,引导学生们进行这些修辞方法的学习,作者描写了冬天的美丽,写出了济南冬天的特别之处,学生在同一个作文题目下能不能写出自己作文的特色呢,需要学生认真地学习这些文本独特的写作特点,不断地学习这些写作方法,语言的表达风格,不断进行总结并消化吸收。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想写出好的作文,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可以以文本学习为突破口,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多学生在写作时没有什么话可说,没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原因是学生没有进行积极的思维,没有处在思考之中。在文本教学时,要让学生赏析文本,深入到文本当中,使学生始终处于思考的氛围当中,让学生逐渐地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在写作的过程中打开自己的思维。

例如在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文中描述了作者的母亲陪伴自己成长的历程,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母亲有什么不同?有没有特别的地方?让学生不断地去思索,天下的父母都是不同的,但天下父母的爱有没有区别?这都是通过文本引申出来的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从文本中得到的启迪,就是要不断地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处于作者所在的背景和心境,自己有何感想,让学生进行自由的发挥,进行创造思维的锻炼,通过这种不断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会不断地增强,写作时也能够打开思路,能够写出有特色的作文。

四、文本学习与写作锻炼相结合

通过对大量文本内容的阅读和欣赏,知识得到了拓展和延伸,在语文教学目标中要求增强学生读和写的能力,学生要正确地读懂教材文本,并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写作。学生写作能力的增强需要不断地锻炼。学生学习了教材文本如何表达文本中心思想的,如何布局谋篇的。在学生的写作练习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写作方法的传授,通过读来学习文章的写作结构、写作特点、文字表达。新课标也对学生的阅读量进行了一定的规定,阅读能够扩展学生的眼界,学习到更多的新的综合知识,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和阅读材料,学生可以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有了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需要加强写作练习,通过写来锻炼对文字的运用能力,如何进行遣词造句,文字表达。这种读写练习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这种途径,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断进行写作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运用、进行实际的锻炼,才能使外在知识变成学生自身的真正知识,通过文本学习和写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学生的写作能力会不断增强,写作水平会不断提高。

通过不断地文本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欣赏,带领学生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文字欣赏的天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层面,让学生深入到文本当中,进行思维方式的锻炼,学生仔细地揣摩文章的语言风格、写作意图,进行思维空间的拓展,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在进行文学鉴赏的同时拓宽了知识面,增加了阅读量。通过这种对文本的学习和思维锻炼,学生积累了更多的写作素材,有了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然而,如何将文本教学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真正完美地结合,还需要教师们不断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晓东.浅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J].现代阅读,2012

(8).

[2]韩丽,历保权.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几点尝试[J].长春教育学院

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篇5

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启发式教学更符合儿童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融入了过程式教学思想,学习效果也更明显。

提问,是启发教学的有效手段。

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启发教学的作用,教师在运用提问题的教学启发方法时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以便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兴趣,从而激起学习的热情和学习中的创造欲望。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催化剂”,它们能使学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吸引力,问题的情景创设的成功与否能很明显地体现在学生的语言、神情和行为上。

例:在前滚翻的教学中,教师问学生:“什么形状能在地上飞快的前进?”学生得出是“圆形”的结论。教师再问:“那么我们要如何把身体变成‘圆形’?又如何才能让这个‘圆形’在垫子上滚动呢?”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各自分散练习。通过练习,学生体会到了蹲撑动作、向前团身滚动动作、翻过落地动作的动作要领。当学生体会过后,选几个同学来示范,然后请学生选出比较标准的动作加以模仿。当学生做前滚翻动作有一定基础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你们能在做完前滚翻的动作后,多一个连接的展示动作吗?”学生按提问再次进行自主学习,创新动作练习。

反馈,是启发教学的验证“密码”。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运用启发教学,留给学生思考空间,让学生自己揣摩、体会动作要领。但是,我们会发现,课堂的信息容量很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根据教师的语言引导或动作示范,在自己探索的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理解偏差或者是动作变形。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作为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并给予及时地反馈,及时改进,才能够确保启发教学真正有效。

例:在跳绳练习时,教师提示学生可以把大手臂靠近身体,只靠小手臂和手腕来甩绳。然后学生自由体会这个动作时,教师发现不少学生把大手臂过分靠近身体。于是教师会通过动作示范,在自己的手臂下留出点空隙给学生看,再做一个夹紧手臂无法甩绳的动作,学生就会明白了,自己的动作需要调整。

通过上面这个小例子我们发现反馈体现在多个方面及时捕捉到反馈信息,可以及时地纠正一些错误的问题,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的同时,要注意及时接收从学生身上反馈回来的信息,以便能做出及时、准确的调节。教师只有在课堂上运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才能够及时地捕获到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在课堂上恰如其分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带来好的影响。在反馈启发教学的效果时,合理地运用表扬和批评将会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培养,是启发教学的关键“钥匙”。

教师在启发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而培养兴趣的方法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到课堂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在体育技能技巧的学习中,当学生通过教师恰到好处的指引和自己的努力,慢慢地获得成功时,将会体验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因此,教师在启发过程中要是能多给学生一点探索的主动权,慢慢地就能培养起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学习兴趣。

除了在启发教学过程中,培养孩子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锻炼品质和锻炼习惯,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技能,养成的良好品质与习惯能够延伸到生活中,为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理念打下基础。这也是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运用启发艺术的关键与目的所在。

例:在体育课堂教学之外,教师会让学生们准备一张卡片,用来记录自己每天的锻炼时间、锻炼内容和锻炼成绩。刚开始,学生们不太习惯,有同学会忘了锻炼或者是忘了记录。面对这样的情景,教师没有采用强迫的方式让学生补,而是通过体育课堂这个平台,启发学生去寻找提高体育成绩的途径,引导学生比较锻炼前后的成绩,不失时机地表扬坚持锻炼的学生。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每天锻炼是对自己身体有益,能够提高体育水平的好方法。一个学期下来,很多孩子能够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教师还建议学生们在自己的锻炼卡片上,不仅要记录自己的锻炼内容,还可以以心情日记的形式写几句话,为自己的锻炼卡片画些美丽、可爱的插图,定期在班里进行交流,让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促进。

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篇6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观察能力;教学方法;措施

1培养学生观察习惯

小学科学教学就是为了让小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来搜寻身边的有趣现象。在他们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文化修养。无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小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所听、所看、所闻、所想,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增加自己的科学素养。所以培养小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动脑的能力,不只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那么教师要怎么做才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呢?首先,教师要注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带领学生走进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走到热闹的街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们观察身边事物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提问相应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花儿会有不同的颜色呢?为什么轮胎要是圆形的呢?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观察思考,在锻炼他们观察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独立分析事物的能力,能够引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对科学知识的渴求。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将细心观察作为一种爱好,即使不是在课堂上,即使没有他人引导,也可以引发自己对生活现象的思考,不断增长自身的见识。

2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收集大量的信息,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但是观察具有主观性和目的性,并不是单一的,它可以通过眼睛感知事物的颜色特征,可以通过耳朵感知事物的声音方位,通过手指感受事物的温度形状。对于小学生来说,要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就要综合发展他们的感知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感觉等。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小学科学的时候,能够从表面入手,不断启发他们更深层次的道理,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文化水平。比如在学习环境污染如防范治理的时候,首先可以在上课时放一段环境污染的小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的内容,并讨论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然后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提问,问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见这种现象,要怎样才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通过这样由浅入深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思考,并锻炼好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回答问题时还可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锻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好奇心重,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的时候,可以抓住学生的特点,通过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组织合作能力。在实验中,教师首先要示范正确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好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加强学生的记忆力。其次就是要讲解好仪器的使用方法,增加实验的安全性减少资源的浪费。最后就是示范完成后,要让学生结组进行探究实验,在检验学生观察力的同时,还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增加小组之间的协作能力。教师不只要做学习的引导者,还要做学生安全的负责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的同时,还要锻炼学生的独立能力。

4观察要面面俱到

因为观察能力包括观看、聆听、触摸、感受等多种因素。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更具体,更精确的观察,要通过不同感官,引起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通过学生们面面俱到的观察,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比如在学习“学习认识水”时,学生们虽然都很了解水,但是确不能够完全知道水的特点,只能将认知水平停留在对饮用水和日常生活需要的水上面。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采用实验的方法,在容器内分别装上糖水混合物、白醋、和纯净水,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区分。学生根本看不出哪个容器里面装的是什么,就要让他们通过嗅觉,对这三种液体进行分辨,就可以找出白醋,还可以通过品尝找出糖水,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加强了学生全方位观察物体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5结束语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是不同的,不可以一味根据传统方式进行教育,要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新鲜的方法为学生创造便于观察的学习氛围和方法,要锻炼学生在不同环境下对身边新奇事物的观察能力,要加强观察力的锻炼,从而为小学科学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小学生科学水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崔娜.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J].知识经济,2013,(7):19-22.

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篇7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校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及新课改的实施,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体育比较其他的学科而言具有特殊性,再加上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使得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认识到及时的采取措施解放教师的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改进和完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中日益重要。

一、高校体育教学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审美素质

高校体育教学中要实施素质教育是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的体育审美素质呢?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起来教学。完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帮助更好的实施课程标准,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兴趣爱好和技能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上课的表现情况,对待不同的学生合理的使用教材进行教学。同时,还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同时,在体育教育中不仅要实施素质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意识,要让学生能够感知与体验、欣赏和表达体育的美,提高学生鉴赏体育美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先了解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动作技巧、规则要求。在体育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如何增强体质和掌握技术,提高技能之外,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

二、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体育中的基本技巧和基本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学生只有具备创造性思维,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最具开拓性的创新思维,同时也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最关键的思维形式。随着高校体育教学不断改革和发展,在教学中引发疑问,提供思考的机会可以鼓励学生打破常规,保存和形成一定的新思维。合理的引发疑问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在学习中敢于质疑,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民主、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学习,大胆提出新假设和新幻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合理的引发疑问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锻炼,促进学生从不同的层次,不同角度,不同的方位进行思考,以实现从多方面、多角度和多方位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一点,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大胆质疑和探究的学生,保护学生的独特见解,并为学生的立异思想做好指导和保护,让学生在学习中大胆提出新假设和新幻想,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形成创造性思维。

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器材设备及师资力量的建设,完善教学组织形式

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由于财力上的不足,导致体育器材严重缺乏。再加上受商品经济的影响,体育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对于学校而言,体育工作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得到完善,缺乏宏观的管理目标,以及微观的管理意识,使得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还不科学。要做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必须要加强器材设备及师资力量的建设,在学校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适当的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从几个方面同时出发:向上级申请适当的拨款,学生再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当的捐款筹钱,再借助社会的力量,争取社会的赞助,通过这几个方面解决器材的设备问题。此外,教学级领导必须稳定教师队伍,适当的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另外,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为教学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但在综合运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引进各种辅助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应将学生的特点与自己优势进行综合,从更大的程度上优化教学,使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四、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要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和意识。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成功在于拼搏”,培养高校学生养成主动运动的好习惯,这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只有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才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促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锻炼的好习惯。首先,必须教学生掌握体育锻炼中的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手段,帮助学生从思想上加深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性。正确的认识是学生培养终身锻炼意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主动锻炼重要保证。另外,还可以利用体育学生热情活泼的特点,加强学生自身在某些体育项目上特长的引导。除了让学生了解自己运动项目的健身价值,还教会他们锻炼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总之,高校体育教学是一门具有特殊性质的学科,由于新课程理念的提出,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充分的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完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楼晓娟.“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S1)

[2]常青.把全民健身、终身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之中[J].辽宁体育科技.2001(03)

[3]梅茂荣,罗建萍.以人为本,健康第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目标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篇8

一、选用令人愉快和有趣的活动

使体育活动或锻炼取得最大限度的情绪效应的前提,是使参与者从项目中获得乐趣和享受。没有乐趣和享受,是不可能改善情绪的。比如划艇,射箭,游泳、柔道、野外生存挑战等等,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二、选用有氧练习或者有节奏的腹式呼吸的活动

以往的许多科学研究表明:有氧练习与心境改变或应激减少有关。慢跑与健康幸福感的许多方面相联系:焦虑和抑郁的降低,自我观念的增强,对精神压力的耐受力增高以及出现跑步高潮等等。消遣性游泳在许多方面与慢跑类似。这两种练习在形式上都是有氧的,而且它们都是个体的、周期性的、动作有节律的体育活动。

除了“有氧”这一因素外,腹式呼吸也可能是体育活动或锻炼产生情绪效益的原因。对瑜伽步行、低运动负荷功率自行车的心里效益研究显示,这些项目的腹式呼吸特征与心理效益的关系更为密切,提示腹式呼吸比“有氧”更能促进心里效益的产生。我国传统的东方健身术一直很重视有节奏的腹式呼吸对健康的的积极作用,太极、气功、导引等项目也十分强调使用腹式呼吸。

三、锻炼方式尽量避免竞争

一项研究对参加持续高强度、长耐力训练的某高校代表队的女子游泳运动员与只参加消遣性游泳的游泳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消遣性游泳者的抑郁、愤怒和慌乱感等消极情绪显著低于代表队运动员和不动组。从这项研究提示:没有人际竞争的锻炼方式,更有利于积极健康的情绪。

身体锻炼尽量避免竞争有以下三个好处:第一,不竞争就没有失败者,而在竞争中失败,会减损许多有益的情绪,如兴奋,自我效能,自豪感,成败感,胜任感以及控制感等;第二,竞争往往导致训练强度的增加,而过度训练可能导致疲劳和健康幸福感的下降;第三,竞技运动可能会增加运动员的应激。

这种说法仍需要进一步的检验,而且它未必适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许多人的情绪可能正是在挑战与竞争中的得到发展与完善的。

四、选取自控性的体育活动

这类活动泛指那些闭锁性技能的、结果可预测的、时间和空间上可确定的以及动作具有节奏和重复性的体育活动。比如,慢跑和游泳等活动项目均符合这一特征。自控性体育活动容易使锻炼者进入自由联想状态,并为独处、沉思、反思和“退缩”提供了机会。这种“退缩”能使人将注意力集中于孤芳自赏和脑力的恢复上而这种注意力的集中或转移对于心境状态的调节具有积极作用。

应当注意的是,锻炼者在项目的选择上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也有许多人不喜欢闭锁性技能的体育活动,他们喜欢开放性技能的不可预测性,如选择网球和篮球。

五、锻炼的负荷强度:中等最佳

多数研究的结果表明:中等强度比高强度的锻炼对增强心境更有效,但也有研究报道:低强度体育活动会使人感受到对心境更具积极作用。在有进一步的证据证明低强度锻炼对大众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之前,我们只能说最佳锻炼强度或许应是“中等强度”。

六、注意每次锻炼持续时间:至少20至30分钟

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如果少于20分钟,在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出现心里效益的,因为可能相应的效益还未来得及出现,体育活动就已经结束了。有人认为通过身体锻炼进入积极陶醉状态并使大脑得以自由运转所需要的时间是40分钟至50分钟。

但在某一强度下如果活动时间过长,就有可能造成疲劳、厌倦,不仅不利于增加情绪效益,而且可能对情绪造成损害。目前,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与心理效益的关系说法尚不统一,但有一点几乎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至少20至30分钟。

七、要长期坚持,养成习惯

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篇9

口才思维锻炼

多疑问:逻辑思维产生于你的观察和发现,然而单单只是观察并不能使你逻辑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您应该对自己陌生的事物多一份好奇,默默在心里问问自己这是为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必要时可以记在自己的随身小本子里面。这样才能让自己视野辽阔,见识倍增。

多猜想:因为逻辑思维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开发性,发挥想象对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和认识事物,大胆猜想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原因,大胆猜想人类是如何产生,全面认识事物内部与外部,事物之间的联系。积极锻炼逻辑思维里面的发散思维。

多验证: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们应该将自己的猜想付诸现实,通过自己做实验验证猜想,翻阅相关文献以及寻求专业人员咨询,纠正错误的猜想,找到正确的理论。

多总结:科学的发展就是总结的过程,我们通过观察事物,认真区分它们的相同之处与差异之处,通过他们的共性,合理将它们组合在一起,通过他们的异性,有效地将它们隔离出来,进一步猜想或者归纳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页块,这样可以有效地处理加工和存储系统知识,积极锻炼逻辑思维里面的聚合思维。

多联想:当自己已经存储了大量系统知识之后,应该在它们之间建立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神经图,也叫做知识思维导图。从而继续发生联想,猜想一些你还未曾见到的事物,未曾发生的过程。在你的头脑中记录稍纵即逝的新意,策划出其不意的方案,积极锻炼逻辑思维里面的创新思维。

多利用:福尔摩斯的基本演绎法相当精彩,通过细微的联系将它们巧妙组合,推演出整个过程,其实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利用自己的逻辑能力,多观察,多思考。例如平时多看看书,预演里面的故事情节;看看侦探片,推理案件的发生;去去科学技术博物馆,想想这些的成果如何诞生。

好思维决定好口才

一:应变思维决定口才的灵活机智

应变思维是好口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讲话者如果具备良好的应变思维,讲话时冷静机智,应对得当,便会使讲话过程更加生动,从而优化传播效果。然而,良好的应变思维能力并不是生儿能之的,而是经过艰苦的积累和训练才具备的,它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作为依靠。

二:应变思维的转换话题的技巧

在各种讲话场合中,出乎意料的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在讲话过程中如果出现冷场、尴尬局面,或谈话触及他人的隐私、隐痛放入时候,就不要再继续谈下去了,要根据说话时的情景或者是身边的事务等,立即转移话题。

三:机智口才中应变思维的自嘲、解嘲技巧

自嘲、解嘲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聪明智慧,还显示了一个人的随机应变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嘲、解嘲既不是毫无意思的插科打诨,也不是没有分寸的耍嘴皮子。自嘲、解嘲是要在入情入理中变现一个人的机智应变的能力。

四:机智口才中应变思维的暗示技巧

人们常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在生活中,并不是每句话都必须直说的,有时候以暗示代替直言,含蓄、巧妙地向对方发出某种信息,以此来影响对方的心理,让对方自己来体会说话者的用意,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何锻炼自己的口才

1、速读法

这里的读指的是朗读,是用嘴去读,而不是用眼去看,顾名思义,速读也就是快速的朗读。训练方法的目的,是在于锻炼人口齿伶俐,语音准确,吐字清晰

2、模仿法

模仿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练口才也可以利用模仿法,向这方面有专长的人模仿。这样天长日久,口语表达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3、描述法

描述法就类似看图说话,只是要看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图,还有生活中的一些景、事、物、人,而且要求也比看图说话高一些。简单地说,描述法也就是把看到的景、事、物、人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4、角色扮演法

角色一词,是从戏剧、电影中借用来的。是指演员扮演的戏剧或电影中的人物。角色扮演法,就是要学演员那样去演戏,去扮演作品中出现的不同的人物,当然这个扮演主要是在语言上的扮演。

每天学点幽默口才

幽默口才的重要性: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的社会,善于沟通才能成功,生意场上有金口玉言之说,政治场上有一言定升迁之说,生活中有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古训。

在现代交际中是否能说,是否会说影响着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幽默是智慧与才华的显露。在平静的生活中,幽默是湖水中的涟漪;在豪迈的奋进中,幽默是激流中的浪花;在失败的困境中,幽默是黑夜里的星光。

自嘲式的幽默让人感受到谦逊和豁达,能使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使陌生的心灵变得亲近。美国知名黑人律师约翰马克在发表《要解放黑人奴隶》时,听众大部分是白人,尚且普遍对黑人怀有敌意,于是,他放弃了原来的开场白,讲道:女士们,先生们:我到这里来,与其说是发表讲话,倒不如说给这场合增添点颜色。听众大笑,对立情绪被笑声驱散,此后的几个小时,会场秩序很好。

调侃式的幽默使平凡的事情变得富有情趣,为呆板的生活添了一道风景。一位棋迷,棋艺不高,但恋棋如命,与人下棋屡战屡败。有人问他战果,答曰:第一盘我没赢,第二盘他没输,第三盘我没有让他,杀得十分激烈,最后,人说和了算了,他还不肯!这死要面子的调侃让人捧腹,言语中透出一股调皮可爱。

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篇10

关键词:化学探究;实效性;教学;教学方法;思维锻炼

高中是学生义务教学生涯的最关键一步.高中教学最大的难度在于如何让学生既可以发展其思维、激起学习热情又可以保证其高考的成绩.

一、高中化学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

初中化学教学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稍微辅助以习题练习.而高中化学拥有越来越多的知识体系,对于学生来讲已经开始了化学探索的道路.

1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

高中生在某些方面已经具备自主思考、独立探索的基本能力.以往的知识可以为他们提供探索的背景.高中化学的探究性学习,需要将学生作为主导、主体,彻底改变以往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教师起到引导作用,与学生一起探讨一个问题.很多资料以及证明的材料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去寻觅答案.在这种查找和分析,以及综合写出答案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完整的锻炼学生能力的过程.

2 鼓励学生动手实验

高中化学的探究性学习有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化学实验对化学学科来说是生命线.没有化学实验无法得出化学规律以及公示.化学的学习是伴随着化学实验一步步深入的.在探究性学习中,高中化学应该发挥其最大的优势,化学的实践品性.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主动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方式是一种研究学术入门的思维模式,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化学探究性学习实现其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3 探究型学习应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高中化学的学习需要多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这是应对高考的综合试题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学科的综合可以更深刻的理解知识的难点,在交叉的边缘学科更容易走出死胡同,发现更有价值的东西.也可以给化学注入活力.从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进行化学探究实效性学习

了解其特征,就可以抓住其命脉,针对

1 主动思考,锻炼问题意识.在探究学习中,学生应该主动思考,积极提问、发问、锻炼问题意识.遇到任何有疑问的地方都应该及时提出,向同学和教师进行探讨.切忌浅尝辄止.对于任何问题,都是一个通往成功的可能性,可能里面隐含着一个巨大的世界性难题.这里亟待着人们的开发.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时候,应该增加主动性,寻找自己兴趣点,去钻研.这样自己才会有问题意识,可以提出问题,而不是在别人背后去解答问题.对于当今世界,提出问题的能力就是一个策划能力,是一个掌控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这不仅是在学习化学知识,更是在锻炼一种思维.

2 多动手实验,提高实践能力.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假设和创新提问.在安全的保证下,进入实验室,自己动手去做.这样会对学习更有帮助,而这一过程会提高学生的研究热情.也可以进行团队的协作.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进行某一问题的研究,当假设足够成立的情况下,进入实验室去寻找答案.我们知道著名化学家法拉第的发明就是通过大胆的假设在无数次试验之后,才获得成功的.所以学生更应该走出教室,去实践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