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药学专业优势特色十篇中药学专业优势特色十篇

中药学专业优势特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7:16

中药学专业优势特色篇1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高校突显教学资本的战略举措,在拓宽专业发展半径的基础上提炼特色,既注重专业的内涵建设又重视特色的外延拓展。医药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与资源,将学校类型、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有效融合,更有力于促进特色专业建设。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医药院校;培养目标;教育质量;竞争优势

一、特色专业建设

专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单元,也是人才类型的划分依据和培养模块。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前提基础和保障条件,能反映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体现高校综合能力与教育竞争力。特色专业,顾名思义是独特的专业,可以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独特,也可以是高校内部专业结构的独特角色。高校根据自己所具备的优势条件,经过历史积淀与教学传承创新,形成特点鲜明、独特稳定、不易复制、资源稀缺等专业风格,达到“人有我优”的层级。特色专业的建设将引导教学理念、培养模式、人才产出一系列的改革,进而塑造独树一帜的专业面貌。高等学校建设特色专业,是基于发展战略规划进行的专业结构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大多数高校实施扩张型战略,专业沿着多元化快速地发展,特色专业建设便成为各高校求生存、谋发展的资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定要“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特色专业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1]

二、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征

公共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亟需大批既掌握基本医学理论和管理知识,又具有良好人文修养和熟练专业技能的复合性应用人才,这为医药院校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根据学校现有办学条件及全国相同专业发展的相关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有关反馈,围绕“管理、经济、医药、政治”的知识结构,遵循“以管理为基础,以医药为特色,以实践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办学理念,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办学特色,紧扣关键环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拓展专业方向。特色专业建设将发挥教育衍射作用,把特色专业教学内容和学科体系建设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将有力推进特色专业教学改革、促进特色专业教育创新、提高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特色专业具有比较优势,一般选择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继承发扬办学传统优势、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基本路径。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数是以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为方向,依托医学背景,打造管理专业特色,是医学和管理学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及公共卫生事业部门管理活动,培养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特别是中医药事业亟须的公共管理类人才。[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急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公共管理、医药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以及医药学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能够快速将所学知识和业务技能运用于自己所从事的公共管理岗位,能够很好适应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能够完全胜任公共卫生事业及相关领域的管理方面的实务工作,并且具有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公共管理高级人才。[3]

三、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四个维度

(一)学校医药院校的专业建设总体部署不仅决定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还直接影响学校的品牌与形象。通过整体规划,论证专业设置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寻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某些方面的与众不同,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及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赋予该专业新的发展内涵和更优的品质,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及竞争力。在保持医药院校特色基础上,强化并创新特色,以此作为学校专业建设工作突破口,带动学校专业群的整体优化提升。

(二)专业在专业方向设置上,医药院校选择公共卫生方向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能够充分发挥医药院校的教学资源和能力优势,借用Swot分析法评价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外部机会,规避劣势与不利因素。高校的教育优劣势体现于硬件资本、师资力量、教学科研软能力、高校形象、专业声誉等。高校的外部因素主要有peSt分析法包含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内外部因素汇聚成综合复杂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环境,也是特色专业方向选择和特色定位的重要依据,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调整持续改进以保证特色优势。

(三)师生特色专业建设需要专业师资队伍的保证,使得教学、科研与实践整体素质得到稳步提高,逐步形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并能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机制。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般在学校向综合类高校提升时开始建设,专业办学历史短,师资队伍相对薄弱,但师资队伍年轻,充满活力与自信,富有教学创新理念,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引导。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综合医药院校的优势资源,在课程安排上既有专业课程也有医药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医药背景,提高学生未来就业扩展能力。[4]改革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理论课授课中使主要基础课、专业课、主干课设置合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基本训练以适应未来职业需求。

(四)社会专业是联系高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社会对特色专业建设的功能重点集中于两个方面:需求与评价。随着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紧缺复合型创新人才与应用人才,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够为社会提供大批既掌握医药理论,又有管理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社会评价是特色专业建设重要的外部评价之一,特色专业的办学质量需要社会的认可,其知名度与美誉度是社会评价的体现。

四、促进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

(一)依托医药院校传统优势,突出医药行业特色地方行业性综合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具有学科特色与地方需要相契合的特点依托医药院校在医药行业的特殊地位,强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行业背景,保持教学团队与医药行业建立广泛联系,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行业特色课程模块,将管理基础、专业课程与医药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在认识“特色专业”色的基本特征外,应结合专业把握特色的主要内涵。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进一步地进行修订、完善。在认真做好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召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邀请校内外及有关的专家学者重新评议、修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体现市场导向,彰显办学特色。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学科发展的最新内容,保证学生既能掌握本专业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动态,构建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使专业基础课涉及面更加宽泛、更加合理、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特色专业素质,主要体现在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专业兴趣、专业自信与职业认同感。[5]

(三)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的建设加强专业的实训、实验教学能充分满足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在原有的实习基地基础上,力争每年拓展1-2个新的实习基地,使该专业学生能尽可能多地进入公共卫生部门及知名医院及医药企业;积极引导学生重视从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加强与实践基地的相互沟通协作,逐步建立学校、实习单位与学生三方面有机结合的实践能力考评机制,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水平。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实训教学的重点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在进入社会之前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一线岗位关键职业技能在学校能观能控的状态下,按照专业课程设置的规格要求,对学生进行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活动。[6]学校及教研室所担负的科研工作,注重突出专业特色,并将其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突出专业培养性,即该专业所具有的社会分工人才需求的特殊性,是该专业门类的优势与特色。

(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在师资“进”“管”“出”环节上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向特色专业倾斜。创造条件并争取学校的经费支持,积极鼓励安排青年教师进修、访问学者、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医科院校,特别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关方面的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融合多学科前沿知识。

参考文献

[1]王保华,张婕.关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2(5):30-35.

[2]汪上.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53.

[3]龚咏梅.公共管理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与思路[J].学习月刊.2015(6).

[4]何小菁.基于实训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6):461.

[5]任拥军.论特色专业建设色专业素质的培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0(8):104.

中药学专业优势特色篇2

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两宜城市”建设目标,贯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遵循中(回)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坚持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发挥中医药、回族医药特色和优势,推进我市中医药、回族医药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服务功能比较完善、中医药特色突出、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农村和城市社区中医药工作进一步巩固发展;中医药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病治病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和学术进一步加快;回医药文献整理有新进展,临床应用有新突破;群众对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得到提高。

2、具体目标(依据:《发展规划》)

(1)到2015年,*市每千人口拥有中医病床数0.49张,每千人口拥有中医药人员0.58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10%。

(2)*市中医医院达到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各县市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

(3)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达到100%,95%的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中医药服务在卫生服务总量中的比重在2008年的基础上提高5%-10%。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城乡中医药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建设

1.巩固、完善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持续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

抓住国家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的有力时机,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加快各级中医医院基础建设。加强对县级中医医院的房屋改造、设备配置及人才培养,使其成为本地区中医专科特色突出,综合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和技术指导基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基本建设和设施配套,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并逐步完成中医科和中药房规范化建设达标任务。加强乡镇公立卫生院对村卫生站的业务指导,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开展中医药服务。建立起以县中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农村中医三级医疗服务网。

2.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设施配置和人员配备,开展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开展创建全国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加强中医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对口帮扶,实行多种形式的业务合作,实现双向转诊。将部分市辖区政府、企业举办的一级医疗机构转型成为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进中医“治未病”工程实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所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治未病”试点工作,总结推广具有中医药、回医药特色的预防、保健、养生、食疗方法。

3、在农村和社区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充分发挥中医药简单、方便、有效、廉价的优势,针对群众常见病、多发病,推广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适合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的中医药技术和方法,进一步增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功能。

(二)全面实施中医药“名院、名科、名医”战略

1.打造名院。扩大市中医院发展规模,完成市中医院保健康复中心扩建工程。加快市中医院科研平台和临床基地建设,提高中医药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坚持体现中医药特色的办院方向,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医院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实现医疗设施现代化,就医环境舒适化,医疗水平一流化,医疗服务星级化,建成与首府城市地位相匹配,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医疗技术水平较高、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的中医医院,成为我市中医医疗和技术指导中心。

2.建设名科。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我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的建设标准,认真组织实施部级重点专科建设和部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积极申报自治区第二批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努力改善基本条件,扩大专科规模,促进中医科研、临床诊疗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过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发挥重点专科(专病)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技术协作的作用,使专科(专病)建设成为带动医院业务发展的龙头和中医科研的创新点。保持针灸、中医内科、中医肛肠科等优势学科在全国、全区的领先地位,培育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疗效显著的中医名科,在全市形成中医药优势明显的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群体。

3.培养名医。继续开展全国第四批和自治区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选拔一批优秀传承人才跟师研修、学习,建立中医药高级人才后备队伍。建立我市名中医评选制度,开展名中医评选活动,每5年评选一次。建立名中医工作室,在研究、总结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同时,每年选配继承人跟师学习。开展名老中医绝招绝技传承工作,为确有专长的名老中医举办绝招绝技传承培训班。

(三)建设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依托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中医药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临床技术骨干、中医专科(专病)骨干和中医系统管理人员。开展对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类执业医师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充分发挥市中医药学会、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市针灸学会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继续教育,使在岗中医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人数达到100%。贯彻落实国家《乡村医生(西医)中医药指示与技能培训大纲》,继续实施乡村医生中医中专学历教育和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骨干培训项目,加快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步伐。

(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各级中医医院要坚持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向,建立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激励机制,制定稳定的中医药人才引进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强中医药特色建设,继续推进中医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的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强化以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特色,发挥优势,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进服务流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着力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院文化,为病员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提升中医医院的形象。

(五)加快中医药科研工作步伐

市、县级中医院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重点运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单病种的研究;各级中医医疗机构要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进行多学科协作,加强中西医结合对重大疾病、疑难疾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攻关。综合医院加强中医科建设,鼓励西医人员学习中医,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

(六)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及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在市、县中医院设立中医药文化展室和文化长廊,以内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为重点,借助各种先进科技传播手段,宣传中医名院、名科、名医,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增加群众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同,营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发挥政府双边及多边交流与合作的主导作用,联合有条件的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医疗卫生单位,巩固、拓展民间交流与合作的渠道,扩大我市与国内外多方面、多形式的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七)支持回族医药卫生工作发展

进一步加强回族医药理论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完善回医药专科特色诊疗技术规范,突出回医药特色,培养回医药临床技术骨干,开展回医药特色专科(专病)建设。争取成立*市回族医药研究所,并在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设立回医科、回医门诊等回族医疗科室,配备回族医药卫生专业人员,加强技术培训,运用回族医药特色诊疗开展服务。支持回族医疗机构和中医医院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八)加强中医药监督工作

县(市)区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应在编制内确定一定数量的中医药执法人员,负责从事中医药监督工作。加强中医药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贯彻实施,完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从业人员、中医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完善自我监督机制。加强中药炮制监督管理和中药饮片抽样检验制度,确保中药回药质量。中医药监督工作应兼顾中医药行业的特殊性,确保中医药监督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准确、规范,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0年1月-2010年5月)。成立市和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的中医药议事协调机构,通过媒体及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2009年-201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促进回族医药事业发展实施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到先进地区考察,开展中医药工作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贯彻落实(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贯彻落实各项工作措施,逐步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文化全面发展。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2015年7月至12月)。全面总结第二阶段工作经验,开展工作交流、学习和经验推广,表彰先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构

建立市和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的中医药议事协调机构,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市成立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医院及中医药管理处。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中医药议事协调机构,完善中医药管理组织,做到有领导分管、有科室负责,有专人落实,保证中医药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的贯彻和落实。

(二)加强政策扶持,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条例》,认真落实自治区、*市委、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和扶持,把发展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促进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争取把中医药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考核指标,积极协调发改、财政、人保、编办等部门研究出台保护、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作用,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农民选择中医药服务。

中药学专业优势特色篇3

一、充分认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大意义

(一)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中医药以其显著疗效、鲜明民族特色、独特诊疗方法、系统理论体系和浩瀚文献史料,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然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的历史地位、现实作用和科学价值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是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二)我省具有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明显优势。我省中医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群众基础深厚,服务网络较健全,中药研制开发较先进,为全省人民医疗保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全省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江西、实现全省人民富裕安康的迫切需要。各级政府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全省中医药事业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三)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按照继承与创新并重,中医西医并重,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弘扬中医药文化,发挥江西优势,推动中医中药的传承与创新,深化中医药体制改革。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名药战略,走出有江西特色的中医药发展之路。为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四)主要目标。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服务功能完善、中医药特色突出、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为建成一批现代化中医名院和名科,培养造就一批中医名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全省建成一批西医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显著提高,防治重大疾病的能力明显增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网络初步形成,队伍素质得到提高;中医药科学研究继承与创新体系基本建立,现代化进程和学术进步加快,中医医疗服务对全省医疗服务体系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

三、加强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及其能力建设

(五)健全和完善中医服务网络。各地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配置好中医卫生资源,形成以省、市、县级中医医院为骨干,以名院名科为特色,以农村、社区和个体中医服务网点为基础,涵盖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生,功能完善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县及县以上政府都应办好一所中医医院。不得随意撤销、合并中医医院。

(六)建设好各级中医医院。各级中医医院是中医服务网络的骨干力量,属于综合性医院,各级政府应按照中西并重的原则,与同级西医综合医院同等对待。切实加强对中医医院的政策扶持,中医医院的基本规模、服务功能应当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相适应。各地要将中医医院纳入当地120急救网络。各级中医医院的负责人要热爱中医工作,事业心强,懂业务,善管理。中医医院应相对集中当地较有名的中医人员从事中医诊疗工作,要逐年选拔中医院校毕业生充实中医医院,控制非专业人员进入中医医院。

(七)强化名院名科建设。各级政府要重视中医名院名科建设,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要以现有条件较好的中医医院为基础,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建成一批服务功能健全、临床疗效显著、社会影响广泛、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技术能力强、服务质量好、管理水平高的现代中医名院名科,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切实提高中医医院的服务能力。

(八)加强中医医院内涵建设。中医医院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正确的办院宗旨,确立以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进服务、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尊重和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和中医医疗保健需求为目标,为创办现代中医名院名科,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中医名家而不断努力。

(九)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医院应坚持以中医药为主的服务方向,应用中医药手段为人民群众防病治病,尤其要在慢性病、疑难病症的治疗方面发挥优势。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上工治未病”的特色,积极开展亚健康的中医药临床诊治和保健服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资源配置、经费补助、中医药人员职称评审、中医药服务价格等方面,鼓励、支持中医医院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要鼓励和支持中医药人员积极运用中医药手段防治疾病,运用中医药价格相对低廉的优势,为解决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作出积极贡献。

(十)重视中西医结合工作。要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优势,特别要注重组织对癌症、艾滋病等及疑难病症进行中西医结合的防治研究,提高临床疗效,破解医学难题,创新医学成果。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要不断改善办医条件,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尽快建设成为管理规范、效益显著的国家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发挥全省中西医结合的龙头作用。

(十一)加强西医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西医综合医院中医科室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医疗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及县以上西医综合医院都要设立中医科,并设置一定比例的中医病床。要充分利用西医综合医院的人才、设备优势,努力做好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到2010年在全省建成一批西医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

四、推进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

(十二)抓好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按照县抓好中医医院、乡抓好中医科室、村抓好中西医两法的模式,以创建国家和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县为载体,抓好农村中医工作。乡镇卫生院都要设立中医科室和中药房,配备中医药人员,中心卫生院及有条件的一般卫生院应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村卫生所(室)要有一名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运用中医药防治疾病。鼓励支持乡村中医药技术人员利用当地中草药资源,按有关规定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对专科专病确有一技之长的民间中医,纳入乡村医生的范围进行管理,通过有关考核合格后,允许其参加执业医师考试。

(十三)大力加强农村中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把中医药技术服务贯穿到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农村中医药服务水平,为基层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组织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县级中医医院要充分发挥本县域中医医教研的中心和龙头作用,到2010年,使全省乡村医生掌握并运用防治常见病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十四)发挥中医药在新农合中的作用。中医药在新农合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明显的优势,凡符合定点医疗机构条件的中医医院都应列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中医药治疗项目及常用的中药应列入新农合补偿范围,在定点医疗机构使用中药和中医传统技术治疗疾病,补偿比例高于同等级医疗机构西医治疗的10%。

(十五)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将中医药服务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将中医医疗机构作为社区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财政部门在安排社区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时,要统筹考虑支持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作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药人员和必要的设施及中药。要积极开展社区卫生从业人员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推广和应用针灸、推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到2010年,使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能开展基本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五、切实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十六)加强具有江西特色的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充分挖掘我省中医药文化资源,加强具有江西特色的中医药文化研究。努力研究江西历代名医、流派的学术特点和学术思想,加强具有地方特色诊疗技术和名医、名科的培育及旴江医学的整理研究。重视确有疗效的民间中医(草)药诊疗技术和方法的收集、整理和验证研究。深入研究“樟邦”、“建邦”中药加工炮制技术,加强江西道地药材、特色药材的开发和研究。弘扬江西中医药文化,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优势。

(十七)加强中医医院文化建设。各级中医医院要成为体现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选择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进行中医药文化重点建设,在办院理念、医院管理、人才培养、行为形象、诊疗活动和建筑风格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为全省中医医院文化建设作示范。新建和改扩建的中医医院,都要把中医药文化特征作为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使全省中医医院形成鲜明的中医药文化风格。

(十八)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我省中医资源和学术文化优势,在医疗、教育、科研、人才培养及康复保健等方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以便传播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药技术。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药单位在境外开办中医医院和中医药学校,积极引进留学生、进修生,安排中医专家援外,促进中医药行业对外开放。

六、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十九)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强我省中医药事业的根本所在。省卫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对全省建立健全中医药终身教育体系作出规划,要以培养适应中医药发展需要的各类中医药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中医药终身教育制度。重点抓好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农村基层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合格的中医药人才。

(二十)加强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省中医药高等院校要深化教学课程改革,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继续加强中医药类名牌专业、打造精品课程和强化实习基地建设,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中医药高等教育。

江西中医学院是我省中医药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突出特色、着力打造在全国领先的重点学科和品牌专业,努力建成全国一流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为发展江西乃至国家中医药事业作出贡献。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我省中医药高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要完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在应用型学科上办出特色,培养高质量的高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十一)抓好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国家和本省的中医药教育资源,依托现有中医药院校和中医医院,组织不同层次的在职人员接受中医药继续教育。重点加强中医药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和紧缺人才、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员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到2010年,重点培训一批县级中医医院管理人员、专科专病技术骨干、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骨干,全面提高基层中医药队伍的整体素质。要通过继续教育使一批应用中医药为主的乡村医生取得中医药中专以上学历,造就一批适应时代需求的中医药管理人才和中医药类别的全科医生。

(二十二)注重选拔和培养新一代名中医。省卫生、教育、人事行政管理部门要探索多种途径,采取综合措施,建立和完善评选和培养中医名医制度。使那些理论功底扎实、临床技能过硬,医德高尚、群众信赖、社会尊重的中医人才脱颖而出。激励有志者奋发努力,不断进取成为一代名医。

要尊重保护名老中医,继承发扬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离退休名老中医要尊重其本人意愿,针对不同对象,采取抢救性措施,配备助手,协助其整理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要从政治上、工作上、身体和生活等方面给予照顾,适当提高他们的待遇。愿意留用的则留用,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

为激励基层中医药人员钻研业务,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对县(市、区)、乡中医药人员晋升职称,主要注重其实际工作和解决本专业疑难技术问题的能力,业绩条件可适当放宽。省人事、卫生主管部门要根据这一原则,制定实施办法。

(二十三)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中医药学科带头人。要落实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省人事厅赣人字〔2004〕213号《关于加强“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培养工作的通知》精神,以江西中医学院、江西省中医院、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及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主体,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一批中医药学科带头人,造就和引进一批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中医药领军人物。尽快形成一支中医功底扎实、现代知识丰富、创新能力较强、专业技术精湛的中医药创新团队,承担中医药重大科研任务,引领江西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推进中医药学术现代化。

七、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

(二十四)重视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继承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科技部等十六部委《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我省确定的中医药发展目标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中医药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深化中医药创新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江西中医药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

(二十五)把创新工作落到实处。各地各单位要遵循继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在保持我省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创新优势规划好创新目标、确定好创新重点、搭建好创新平台、组织好创新团队、制定好创新机制、落实好创新政策、编制好课题立项、安排好科研创新经费、计划好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把创新工作的关键环节落到实处,切实抓出成效。特别要根据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发展要求,增加科技经费投入,使科技投入与中医事业的发展相适应。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要予以重点支持。省、市中医医院要按业务收入的1%提取科研基金,用于中医药科研创新。

(二十六)加强省科研龙头单位建设。江西中医学院、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等单位要加强基础设施和科研能力建设,为提高中医药科研水平提供支撑条件。省中医院南方灸学研究所、南方灸疗中心及新灸法重点研究室等特色研究机构要加强建设,争取在灸法临床和理论研究方面早出成果。

(二十七)努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加强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的结合。以临床实践为核心,规范中医诊疗技术,筛选、优化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重大疾病的治疗方案,形成一批新技术新方法。在医疗、教育、科研及管理等领域逐步建立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中医药标准体系,加快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促进中医药学术体系与现代科技同步发展。

(二十八)大力发展现代中药产业。以“名厂、名店、名药”为骨干,不断壮大和提升中药产业。

加强对我省道地药材、大宗药材和重点中成药所需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全面提高中药材质量和产量,规范中药炮制。加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争取建成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中医药现代化创新平台。鼓励和支持研制中药新药,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广阔的名优中成药。大力支持中药产业基地建设,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中药产业化升级,促进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壮大中药产业规模,做大做强我省现代中药产业。

(二十九)加强中药制剂的研制开发与利用。中药制剂是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改革剂型和研制开发新药的基础和前提,要鼓励和支持中医药人员继承创新中医药传统剂型。鼓励和支持中医机构对安全有效的传统名方和名老中医的经验方,自制成中药的膏、丹、丸、散等普通制剂,方便群众使用,提高中医药使用率。

八、切实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

(三十)贯彻落实中医药政策。国家对中医药的总体方针政策是发展传统医药,实行扶持为主,保护优先,遵循规律,发挥特色优势,中西医并重,促进发展。各级政府要认真执行党和国家中医药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江西省发展中医条例》。要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区域卫生规划,落实保障措施,促进中医药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继续关心、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把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落实到具体措施上,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上。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加强中医药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为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发展中医药事业负有重要责任,要切实加强领导,坚持贯彻落实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对中医药事业在感情上要热爱,在思想上要重视,在工作上要加强。

(三十一)增加对中医事业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对中医事业的经费投入,增加幅度应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中医事业费要在同级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要纠正少数地方减少、取消或调控收回对中医医院补助经费的做法。县及县以上人民政府应设立发展中医专项经费,用于扶持中医事业。鼓励境内外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资、合作、合资等形式,发展中医事业。

应根据发展需要,逐步加大对中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中医医院建设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工程投资纳入政府投资计划,统筹安排建设经费,并按照中医医院建设用地要求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三十二)切实减轻中医医院的社会负担。政府举办的中医医院是具有公益性质的福利事业单位,享受国家规定的税费优惠,各有关部门应予以支持。要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对中医机构的非法集资、收费等行为。中医医院结余经费应用于中医事业的发展。

中药学专业优势特色篇4

1引言

蒙医药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游牧生活实践中逐渐创造形成的民族传统医药,几千年来逐步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体系与临床经验,成为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区作为蒙医药产业的主要发祥地,在种植栽培、生产炮制等一系列工艺流程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生产技术改造,蒙医药产业已经从传统的蒙药制造业发展到如今的集种植、加工、研发、生产、流通、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化制药产业。与其他民族医药相比,蒙医药产业起步晚、没有形成较大的品牌,市场认可度不高,缺乏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是关键因素之一。为适应本区域特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市场营销专业应积极探索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蒙医药产业发展输送高素质市场营销人才。

2蒙医药产业发展历程概况

蒙医药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汲取了中医药、藏医药等各民族医药之精华,创造总结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三根学说、腑脏理论和六基症理论[1]等较为完备的民族医药理论体系,在治疗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类慢性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常见病和疑难杂症临床效果显著。内蒙古现有蒙药生产企业近二十家,拥有蒙药品种128种,药品以丸剂、片剂、散剂、胶囊剂、颗粒剂等12种剂型为主,其中保利尔胶囊、珍宝丸、扎冲十三味丸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2]。在研发方面,自治区内已有多家专注于蒙医药的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内蒙古医科大学和内蒙古民族大学均设置了蒙医药学院,通过打造蒙医药学科专业体系,培养蒙医药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蒙医药已被纳入基本药物增补的目录中。《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加大对民族医药扶持力度,提高其服务社会的能力。自治区也先后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中医药条例》、《关于扶持和促进蒙医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和《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中医药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蒙医药产业同时被列入自治区“七业同兴”发展战略,作为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基于蒙古族传统医学特点,蒙医药是在蒙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用药,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3]。蒙医学理论相对专业深奥,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民族医学特色理念。但目前蒙医药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对蒙医药药理药效、民族医药特色等缺乏有效地策划和宣传,产品不易被广大消费者普遍理解和接受,使得蒙医药的市场接受度不高,无法达到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内蒙古地区作为蒙古族主要聚集地,有着较为集中的蒙药生产销售企业群和高校科研机构,具备发展蒙医药产业的人文地理环境优势。内蒙古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依托蒙医药产业发展大环境,肩负着推广蒙医药产业,提高蒙药企业品牌影响力的重任[4]。

3内蒙古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现状

在目前内蒙古19所本科高校中,共有11所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其中2所高校设置市场营销专科(学制三年)。两所医科类院校均设置了医药营销方向,培养在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基本理论基础之上,同时了解医学、药学基础知识,能够在各类营利或非盈利性机构或各类医药企业、医药服务等机构从事从事营销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

4医学院校营销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区高校应根据院校优势特色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医学院校肩负着发展蒙医药产业、推进自治区医疗卫生事业实现长足进步的重任。近几年营销专业毕业生已服务于自治区乃至全国各大医药企业、医药服务机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各企事业单位,但专门为蒙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等单位输送的人才较少,部门中或是蒙医药学专业但不懂营销的科研人才,或是无任何医学基础的营销人员,缺乏兼备蒙医药基础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实践的复合型人才,究其原因是医学院校营销专业培养存在一些局限。

(1)蒙医药课程设置不足。首先医药类课程和营销类课程开设时间界限分明,学科之间的教学内容不能有效衔接整合。其次医学医药类课程和营销类课程数目多,且在医药类课程中关于蒙医药课程设置数量不足,一方面导致学生课业压力大,另一方面对于蒙医药基础知识掌握深度不够,且对蒙医药了解少之又少,专业特色无法凸显。

(2)师资队伍研究背景单一。营销专业所有课程为一般由多个学院教师承担,属不同学院管理。不同学院教师在内容讲授、实践实训等各教学环节各自独立,缺乏衔接。如若共同承担专业教学任务,势必会加大管理难度。这就需要营销专业教师具备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储备,即同时具备扎实的市场营销理论基础和蒙医药类基础知识。但在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同时下进行蒙医药学的系统学习并不现实。这就使得教师讲授的营销课程与其他综合类高校无异,缺乏结合蒙医药市场案例讲授营销理论,更无法引导学生利用营销思维解决实际蒙医药行业问题。

(3)实践教学力度不强。市场营销本身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一般设置与部分理论课程相匹配的实验课程,如电子商务和客户关系管理。但因所采购的软件具有普适性,课程案例、市场实操等模拟情景不具有专业特色,虽然可以针对某个营销理论进行拓展应用,但将模拟情景牵引到蒙医药企业或医药市场,对学生和教师来讲就又是新的问题。目前在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板块与当地蒙医药企业联系较少,学生没有机会真正了解蒙医药行业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实际工作内容,无法有针对性的培养服务民族地区医药行业的应用型营销人才。

5基于蒙医药产业发展的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明确专业定位,强化人才培养意识。《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明确不同高校发展定位,加强重点学科、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创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增强高校培养人才、创新科技、引领文化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医学院校应充分利用自治区所属医学高校背景优势,着眼蒙医药特色产业发展,在培养方向上加强对民族医药的重视程度,强化蒙医药营销人才的培养意识,从校内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推进学科建设、科研合作和师资流动化。

(2)了解行业需求,优化课程设置。院校应与当地知名蒙医药企业建立联系,从行业发展态势和企业需求方面出发深入了解对蒙医药营销人才的要求,同时与所在院校的蒙医药学院和其它医学院校加强沟通,共同从教育教学方面探讨课程体系的优化。将蒙医药类课程加入原有的医学医药类课程并适当调整比例,将课程循序渐进的融入不同年级,贯穿营销核心课程的全过程,形成完整的通识教学培养体系,引导学生从特定的医药市场思考问题。优化营销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重视消费者行为学、品牌管理、营销策划和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通过课堂上开展营销案例教学、营销方案设计训练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包括蒙医药企业营销战略和策略的制定、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和管理、蒙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等。

(3)利用优势资源,提高师资水平。对于培养蒙医药营销人才来说,应注重选拔和培养“复合”学科背景的专业教师。依托所属医学院校的优势,与校内的蒙医药学院建立密切联系,通过研讨、听课和交流会等方式提升营销专业教师的蒙医药理论水平。重视对外交流,与区内区外的医学院校的营销专业建立合作交流平台,共同探讨民族医药营销领域的理念和经验,为实际教学和科研提供多元化视角。强化校企合作力度,鼓励教师前往知名蒙医药企业或科研机构实践学习,聘请蒙医药领域专家、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授,在了解蒙医药市场当前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广泛建立合作,丰富实践教学。在校内范围内,与蒙医药学院共同组织有关蒙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观摩、讲座等形式的交流活动。联合其他高校的营销、蒙医药、旅游和艺术等相关专业举办针对蒙医药产品的营销策划大赛,包括对于蒙医药产品和的商标、包装等创意设计,以及从蒙医药养生旅游产业等角度开展广告策划和品牌策划,发散学生创新思维,充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知名蒙医药企业或科研机构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参与蒙医药从种植生产到销售的一整套流程,充分锻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中药学专业优势特色篇5

一、基本情况

青川县中医院成立于年10月,是一所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中医院。承担着全县防病治病、预防保健和中医药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多项工作,是全县医疗保险、新农合、伤残鉴定、交通急救、行业性体检及机动车辆驾驶员体检定点医院。年建成国家二级乙等中医院,年实现创建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特色化道路。在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医院遭受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青川受灾最严重的单位之一,却承担了全县抗震救灾医疗救治指挥部的医疗救治、接诊、转诊任务。灾后重建,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县各级主管局的关心指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台湾同胞的无私援助下,新医院占地面积5175.62平方米,建筑面积7373平方米,购置医疗设备1000余台(件),价值3000余万元,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基本达到“脱胎换骨”新要求,“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也基本实现。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中医为主办院方向,坚持继承创新工作方针,实施“三名三进”(名医名科名院与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和“科教兴院”发展战略。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适应中医药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龙头”单位和青川中医药“基地”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完善有效、质量优良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为提高青川人民健康水平和促进青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发展目标

认真贯彻国家中医药发展方略,坚持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坚持走医、教、研相结合、“大专科、小综合”的特色专科发展道路。以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四川省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四川省中医药发展条例》。以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医疗服务能力为主线、继承与发展中医药为主题、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与作用为中心,以提高“两个效益”为目的,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突出人才队伍建设、专科专病建设和中医药特色优势。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环境、创建和谐医院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全面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中医“创国先”、“达二甲”创建目标,把医院建设成为设施配套、布局合理、流程规范、综合功能健全、临床疗效显著,中医药人才队伍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竞争有序、服务便捷高效,龙头、基地作用进一步凸显,能够承担指导全县中医医疗、康复、科研、教学的现代化中医院和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中医院。

四、医疗指标及发展规划

(一)业务指标与质量指标

医院在未来五年期间,重点从制度管人、育人,以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为蓝本,坚持中医为主办院方向,加强中医文化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开展各项临床诊疗服务。以“两个效益”双赢为目标,切实推行“医疗质量万里行”和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切实加强医疗业务质量指标管理,落实医疗质量核心制度。确保医院病历甲级率>90%,治愈好转率>90%,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病床使用率>90%,病床周转次数17次/年,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3%,麻醉死亡率0.02%,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60%,辨证论证优良率90%,中成药辨证使用率90%,病房中医治疗率70%,门诊中医治疗率>85%,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急重症中医治疗率>30%,急危重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率70%,急诊应用中医诊疗技术大于3项,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55%,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3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平均住院日小于21天,择期手术患者前平均住院日3天,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急诊留观时间小于48小时。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70%,Ct检查阳性率70%,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超声影像常规检查时间30分钟,成份输血率85%,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0%,处方合格率100%,急诊中药调剂煎煮2小时,中药饮片调剂分剂量误差±5%。医院感染现患率<10%,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挂号、划价、收费、取药、采血等服务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中药饮片调剂等候时间<20分钟,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100%,已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85%。西医院校毕业的护理人员系统学习中医护理人员的比例大于95%,全院开放病房床位与护士比例1:0.4,基础护理合格率90%,危重症患者护理合格率90%。职工对医院管理机构和领导工作满意度>80%,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90%,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度>90%,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90%,患者、医务人员对后勤服务满意率>90%。确保“十二五”医院管理规范、医疗质量安全、医疗服务便捷高效,各项综合数据指标合格,实现医院“创国先”、“二甲”升级达标的目标任务。

(二)中医药特色,专科专病发展规划

秉承中医传统,弘扬中医文化,突出中医特色。一是巩固和发展针灸、肛肠和中医妇科3个市级重点专科,积极创建1个省级重点针灸专科、1个市级重点骨伤专科建设;二是以中医药治未病、慢性病、疑难病、老年病和中医药预防保健为重点,发展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推行临床路径管理。三是建立健全中医特色诊疗方案、优势病种考核奖惩机制,坚持量化指标,严格绩效考核,逗硬奖惩,严格执行,促进专科专病发展。持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强化中医护理技术培训操作,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安全,实现中医“创国先”、“达二甲”目标任务。

1、中医药特色指标。为了加强“科技兴院、人才强院”发展战略,必须加大医院中医药人才培养。逐年引进本科以上中、西医临床人员,确保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占卫技人员比例大于60%;中医临床科室数大于中医类医师占医师比例>60%,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剂人员总数>60%,领导班子中医药专业人才占班子成员比例>60%;重点中医专科大于3个,中医专病门诊大于10个,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22项。每个临床科室及专科制定特色优势病种2个以上的诊疗方案,单病种1-2个,实行临床路径管理1-2个。

2、加强专科专病建设。我院已创建针灸康复科、妇产科、肛肠科三个市级重点专科。由于地震灾害创建专科学科带头人遇难,灾后专科人员流失较大,使专科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力量薄弱。五年内,把精力聚焦到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上来,集人力、物力、财力于一体,搞好重点专科的科室设置、病房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制度建设、临床诊疗规范建设。通过广开渠道,加强医院能力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重点专科专病人员重点配备,设备重点投入、条件重点发送、分配重点倾斜,确保专科一定突出一个“专”字,要具有科学性的诊疗技术,真正做到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治、治有专方。开设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风湿病专科、骨病科、脾胃病专科、老年病科、预防保健科(治未病科),肿瘤科、针灸理疗康复及非药物治疗等中医药技术。在十二五期间,在巩固和发展市级重点专科肛肠科、妇产科,按重点专科的基础上,积极创建针灸康复科为省重点专科和骨伤科为市级重点专科。每个专科制定特色优势病种诊疗方案3个,单病种2个,推行临床路径2个。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升专科专病诊疗技术水平,扩大特色优势病种诊疗效益向毗邻地区的辐射范围。期末实现专科年门诊人次达到8万人次/年,收治病人1800人次/年,业务总收入800万元/年。

3、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门诊急诊急救、门诊医疗及病区医疗建设。一是坚持不分中西原则,以现代急诊医学技术为主导,运用中医药技术,进一步拓展急诊急救业务,设置相对稳固的急诊急救队伍,实施逐年轮岗培训,逐步完善运行监控程序,强化核心制度的落实,不断改善工作流程,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把急诊科建成反应快速,救治有序有效,环节便捷畅通的“急救中心”,融入广元市急诊急救中心,逐步形成院前(120)——急诊——iCU(手术或病区)的急诊急救体系;二是重视专科专病门诊和老中医门诊的设置,逐步建设中医药治未病中心和门诊手术室,逐步完善病区医疗学科细分、落实专科人员的培训和护理人员的引进,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中西医结合特色急诊专科。

(三)人才队伍建设及教科研工作发展规划

坚持“科教兴院、人才强院”实施战略。一方面,学科发展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人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充分把握十二发展机遇,拓宽渠道、增加投入,以提高学科的医、教、研能力为目的,加快人才引进与储备,大力培养中医、中西医结合人才。

1、加强继教培养,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造就一批高素质队伍,是中医药工作的保障,也是中医药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把专科专病技术骨干培训、人才队伍建设与重要学科、学术、重点专科、专病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抓好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医、教、科研学术理论水平。

2、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将医院编制人数由97人扩至130人,全院职工达到150人,高级职称由6人增至12人,中级职称由28人增至38人,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比例及卫技人员比例达到标准要求。一是通过社会招聘,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紧缺专业人才,选拔优秀专业人才30人;二是招纳有一技之长的专科人才3名;三是根据医院的发展需求,招聘应届毕业生20人;四是选派医院各科专业骨干30人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深造,提高业务技术能力;五是就地医院培养人才,以老带新,做好名医带徒工作,在十二五期间负责带徒5人,全面各方位加强人才培养。

3、加强“三基三严”知识培训,严格四部经典考试考核,注重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培训,特别是西学中的培训任务,护理人员的中医药临床护理技术水平。

4、结合我县老、边、穷就医环境,认真分析综合实力,充分发掘发展潜力,依靠县委政府及主管局的支持,借助浙川智力援助平台,坚持走医、教、研相结合的特色专科发展道路。主动开展与广元、绵阳、成都、浙江、宁波等大医院的技术协作、远程视频会诊、学术交流、人才培训等渠道,引进新项目、新技术,大力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中医药学术研究和成果创新,做好中医药传承工作,做好创建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发展优势病种工作,做大做响名老中医工作室,开设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医诊疗中心和治未病中心。通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发挥名医名科名院优势,综合完善各项功能,通过五年努力,把我院建成一所现代化、创新型中医院。

(四)药事发展规划

积极推行、严格执行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坚持《四川省基本药物制度》,实现药品利润“零”销售;规范药品采购渠道,实施网上阳光采购,严格采购程序、严禁购销领域贿赂行为和临床药品销售行为,完成药品网上招标采购任务;加强处方点评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严格依法执业,严禁超范围执业和不合理用药。执行“基药”及单病种记费规范,降低老百姓医疗费用,让中医药“简、便、廉、验”优势更方便为老百姓生命健康及保健服务。

1、建立管理体系、健全长效机制,加强科室管理,促进科室发展,完善质控和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1)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把各项工作分解,并岗位化到人头,使每个人都受到制度和职责的牵制,自觉地做好其本职工作;

(2)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运用及培训;

(3)规范、完善“四房”建设,达到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要求,开发中药饮片、制剂;

(4)完成市级科研项目工程,按要求程序全面完成申报、结题、结论成果等工作项目;

(5)加强临床用药及处方点评制度,建立健全临床合理用药考评机制;

2、加强医院药事管理,促进药品规范化、网络化管理

(1)做好医院药品药品及HiS信息系统,协助医院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药学操作系统,使其具备真正的统计便捷、方便质控、实时查询等功能;建立并有效实施临床药品用量动态监测、超常预警、处方点评、治疗药物监测、不良反应监测、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等相关制度,健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合理用药、咨询教育为一体的管理体系。做好合理用药监测,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和数量,坚决查处大处方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达到临床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提高患者满意度。到年底,将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中的比例在45%以内。

(2)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理顺药品购销关系,制定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相关配套政策。完善质控和质量评价体系,达到药品规范化,保证药品质量。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使用临床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合理。

(3)严格处方书写管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的中药饮片处方书写规范印制中药饮片处方。进一步规范中药饮片处方书写要求,加强临床医师规范开具中药处方的培训,切实开展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并加强考核,严加落实,提高中药饮片处方质量。

(4)提高中药饮片使用率。医院要转变观念,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提高中药饮片使用率对医院发展的作用,把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作为医院发展的大事来抓紧抓好,努力提高中药饮片使用率。

3、注重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加强人才引进的力度

人才问题是核心问题。我院药学人员少、底子薄、基础差,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力争在未来的1-2年内引进药学专业人才3-4人,充实我院药学队伍,拓展我院中医药发展空间。

(1)加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学习和新进人员进行的业务培训,确保中医药人员结构比例。鼓励在职药剂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对每个药剂人员来说,接受药学教育是一个终身过程,特别是药师及主管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要承担科室及医院相关药学知识讲座,每月科室开展1次以上专题讲课;鼓励药剂人员积极参加专业技术考核、执业资格考核;不断提升我院药学服务水平。

(2)做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指派专人跟师带徒,经验学术继承;

(3)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做好处方点评工作;

(4)组织每年召开一次全县中医药学术会一次,出版三本论文专辑,在省级医刊以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以上,以科教研带动医院专科化发展。

(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

五年期间,达到护理外部条件明显改善,护士配置数量符合要求,人才队伍素质显著提高,临床护理内涵全面深化,护理学科建设快速发展,初步建成运行顺畅、管理科学、设施先进、安全专业的护理服务体系目标,护理质量和服务有较大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有较大提高,逐步完成开展中心整体护理工作、重症监护病房、中医护理诊疗方案。

1、护士依法执业,持证上岗率达到100%,注册有效率达到100%,护士实现同工同酬;

2、实现护理垂直管理体制,护理部在全院护士管理的人事、分配、考核等方面具有建议或决策权,确保运作顺畅、政令通达、管理高效,从根本上调动临床护士队伍积极性。

3、年前,我院全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护理模式,通过岗位管理实现住院病人包干的护士责任制,深化护理内涵,提供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到年,优质护理从住院病人向所有病人拓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4、年前,全院护士长取得市级以上岗位培训证书;护理部主任取得省级岗位培训证书。

5、年前,护理信息化建设成果在临床广泛应用。

6、到年,发展省级专科护士2~4个临床专业。积极参加省、市级护士专业化培训,并在部分高危科室(iCU、急诊、血透、新生儿、产科、手术室等)建立专科准入制度。

7、到年底,我院护士规范化培训率80%。

8、到年底,我院病区平均患护比达到1:0.4,各专科护士人力配比符合省厅要求,全院一线护士占总护士数95%。

9、中医医疗机构(含中西医结合)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率达到100%,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以上,二级以上中医院每个临床病区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不少于2项。

(六)医院内涵建设发展规划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创建“医德好、质量好、服务好、群众满意”放心医院,持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成本核算,规范医院服务和收费行为,努力降低医疗费用,通过控制人均处方额、限制大处方、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等办法减轻低收入人群的医疗费用负担。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惠及青川百姓,努力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创建节约型和谐医院。

1、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健全完善医院各项医疗服务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各级各类工作人员职责,形成科学、规范的服务和管理体系。认真执行落实好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各项核心制度,重点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

2、创新机制和体制。在贯彻执行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基础上,继续推行院务公开制度,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岗位职责、风险系数、医德医风等要素对职工进行全面考核,拉开分配差距。同时,逐步缩小编内、编外职工待遇差别,以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

3、加大宣传力度。对当前国家中医药政策、法律、法规要加强对内对外宣传,形成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对我院先进人物、事迹进行宣传,塑造白衣天使形象;对我院名科、名医、名方、名药及其名医、名科建设情况进行宣传;对中医药在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中的作用进行宣传,鼓励群众使用中医药和医生运用中医药技术治疗疾病。

(七)中医药文化建设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十二五”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和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标准的通知》精神。坚定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弘扬中医国粹、发展中医文化、秉承中医药传统,突出中医药特色,积极打造医院中医药文化人文、和谐环境氛围,弘扬中医药文化精神,向社会各界宣传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与特色,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

1、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拓展医院发展空间,修建中医院文化长廊、楼阁、山水和历史名医塑像。

2、充分发挥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基地的平台优势,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医德医风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三个红旗集体”、市级文明单位建设成果和细胞,提高全院职工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就医人文环境,真正做到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传承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文化精神,传播中医药健康理念,扩大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医院文化建设。

3、拓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渠道。建立内容详实、制作精美、生动活泼的文化基地网站,按时更新;整理、编撰与基地相关的中医药名人典故、历史传说、轶闻逸事及中医药科普宣传作品;开发具有当地显著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产品;制作本基地对外宣传的影视资料。

4、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人才培养。以中医药文化基地为载体,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并完善中医药文化基地讲解员队伍,定期组织中医药文化科普专题培训、学习与交流,不断提高中医药文化科普人才的素质。

5、积极参与政府部门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有关中医药文化科普公益性活动,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传统,发展中医药事业。

(八)医院信息网络建设发展规划

不断拓展、完善医院信息管理平台,加强与县政府、主管局及省市网络平台及大医院信息网络合作建设,实现网络会诊。进一步完善医院门诊急诊管理系统、住院管理系统、库房管理系统、病房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临床检验管理系统、医学影像系统、医技管理系统和病人咨询服务系统、收费系统等网络软件信息管理平台,做到各系统之间数据资源共享。

(九)医院编制及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面对医院编制短缺、技术技术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和现有建设规模小、业务用房紧缺、科室设置不规范、流程布局不合理,医疗功能不完善,难以达到“创国先”、“达二甲”医院建设标准要求的现实处境。

1、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强与邻边土地的协商事宜,修建医疗辅助用房,完善医疗功能

2、解决编制短缺现状,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和持续、和谐发展,扩充人员编制达150人,床位编制达150张。

3、加强医院中医药文化环境氛围打造,修建中医药文化楼阁、亭院的建修,秉承和发展中医药传统优势,弘扬中医药文化精髓。

4、争取政府协调解决医院用地困难,启动医院已立项目及二期工程扩建4000平方米,修建医疗辅助用房、库房,完善医疗服务功能,加强“四房”建设。

5、十二五期末,实现医院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完成二期工程建设,实行行政、门诊与住院病区功能分区,建立病人食堂,增设临床科室6个,功能科室3个,建筑总面积达到12000平方米,彻底改变功能分区不合理,业务用房紧缺,医疗流程不规范、医疗功能不完善,难“创国先”、难“达二甲”,制约医院长远发展的“瓶颈”。

(十)医院能力建设发展规划

根据《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市县级中医医院民族医院能力建设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突出重点、填平补齐、工作必备、适当提高”的要求。通过五年建设发展,进一步改善市县级中医医院的医疗设备条件,实行阳光采购,加强中医药特色诊疗设备配备和医院自身的设备更新及维修改造建设,确保中医医疗设备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医医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五、政策与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行动,认真研究落实划建设项目,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明确分工、职责,强化院、科、组三级管理,层层负责制,严格目标量化考核,及时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保证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2、加强的思想道德和感恩教育,以国家及省、市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为平台,以县委县政府及县卫生系统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争先创优活动为动力,持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主题活动,秉承中医药传统,弘扬中医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构建和谐、平安医院。

3、规范管理,注重效能与质量。切实完善人事分配制度,以质量、效益、效率为目标寻求有效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各科自己的优势,形竞争机制,通过改革创新和规范管理,建立起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活力的管理运行机制。

4、注重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从人才、资金、设备给予倾斜,提高中医在急危重症中的参与量与参与层次。

中药学专业优势特色篇6

“五型”医院强质量保品质

作为军队医院,如何在保持军队特色的同时谋求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总医院院长侯明晓给出的答案是建设“五型”医院。“当前首要的工作任务就是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建设现代化后勤为目标,围绕建设‘打仗型、研究型、智慧型、示范型、服务型’医院谋篇布局,着眼建设新常态,树立工作新状态。这是推进强军目标在医院落地生根最直接的抓手、最有效的载体。”

侯明晓表示,要建设“五型”医院,首先要振奋精神状态,将思想聚焦到发展上。“有3种模糊认识必须要澄清。”侯明晓认为不能将军队改革、床位缩减和现实困难作为阻碍医院发展的借口。“改与不改,医院都要发展,只有发展好了,才能积极应对改革,把握机遇适应改革。

其次,不可否认床位规模影响收治、收入,但医院发展靠规模效益的时代已经过去,最终要靠内涵质量和技术水平。”还有要提升服务品质。军队医院存在的价值在于官兵,发展为兵、强院为战是永恒主题。”为此侯明晓提出要树立服务形象、提高服务质量、端正服务作风。

要树立服务形象,不仅要从态度上强调要求,医院还从理念、制度入手,坚持从服务方式、服务投入和服务奖惩改起,兑现“为兵服务十项承诺”,量化医德医风考核。

为提高服务质量,医院围绕建设服务型医院、服务型科室的目标,确立了4条标准,包括实现全流程服务;实现全方位服务,在抓好院内服务的基础上,注重关口前移;实现人性化服务以及“一站式”服务。

再次,“医院三分靠建,七分靠管。”侯明晓表示,建设“五型”医院,还要强化管理效益,这不仅是建设现代化医院的要求,更是当前医院最现实的需求。为此医院着重在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是医疗质量管理。目前医院构建完成了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形成重症管理、感控、合理用药、“五师”(医、药、护、心理和营养)共管临床、优化制度流程5个环节的配套制度和措施,使医疗纠纷发生率连续3年不断降低。第二是医疗环境的优化。近几年医院持续加强“四个形象整治”,使医院环境形象得到一定改观。第三要做好医疗支持体系,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主要方式和打造智慧型医院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医院的信息化投入水平连年保持在医院纯收入的3%~5%,并与辽宁省卫生计生委联合,作为试点单位推进“互联网+医疗”的相关计划。

此外,“医院竞争归根结底是学科的竞争,学科的比拼最终要靠内涵质量。”侯明晓强调要创新学科技术。近年来,围绕“五型”医院的建设,医院坚持医教研一体化发展,使学科实力取得了长足进步,医院首次跨入全国了百强医院行列。而基于当前医院的发展现状及需求,侯明晓提出了抓“五型”学科的理念,细化完善了“医教研一体化”思路,力求尽快形成学科技术的特点特色。

最后,侯明晓表示要推动制度的落实,这是医院政治安全、行管安全、医疗安全的保证。具体来说,医院在三个方面从严从紧,严抓组织制度、行管制度和财经制度的落实。目前在钱、物的管理使用上,医院已经出台了各项制度,规定凡属医院招标采购范畴的,都要坚持集中招标采购,科室全程参与管理,机关全程掌控把关,纪委全程介入监督,尽最大努力堵塞管理漏洞。

“‘五型医院’建设是指导全院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工程。全面深化改革即将启动,谋求在转型中快速发展是我们这一代总医院人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医院政委杨光辉不无感慨地说。

学科建设凸显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总医院拥有2个全军研究所、1个省级研究所、1个全军重点专科实验室、6个全军专科、专病中心和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以及被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华医学会确定的17个培训基地。此外,高学历人才群英荟萃。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3级以上专家15人,高职专家240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47人次。

对于学科技术发展,医院管理团队一致认为要从四个方面考虑问题。首先是思考学科目标怎么定位。要把目标规划定准、定实,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好“妄自菲薄”。重点学科要坚持全面发展,按照“五型学科”建设要求,拿出可行措施;一般学科要突出特色发展,单项突破、重点建设。

其次要思考人才梯队怎么培养。人才是未来,育才是责任。没有人才,学科建设就没有了支柱。“目前医院已经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出国研修问题制定了暂行规定,对上争取政策,对下加大激励,总的想法就是给优秀人才的成长搭梯子、铺路子。”杨光辉介绍说。

此外,要思考怎么提升专业技术。技术是医院安家立命的看家本领,没有技术优势就没有竞争优势。“要保住传统技术、发展特色技术,引进创新前沿技术,就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整合科研资源、人才资源,集智聚力抓一批拳头产品。”主管这项工作的副院长王佳说。

最后要思考学科品牌怎么打造。打造学科品牌,有医院规划投入的因素,但更多的是自我发展、自主创新。“医院有很多学科都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起来的,从他们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小学科可以创造出大品牌,小专业也可以发展成大品牌。在学科建设中,要树立品牌意识,拿出品牌战略,制定品牌路径,立起品牌标准,逐步建成能够引领专业发展的品牌学科。”这是副院长王可的深切体会。

坐落于沈阳市中心城区,与辽宁省人民医院以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都相距不远,身处这一医疗圈内,总医院副院长仲怀春认为要在综合发展中体现特色。“我们可以有长处,但不能有短板。应该更好地发挥和巩固传统优势学科的优势,要让过去不是很突出的科室突出发展。”仲怀春说。

但当前医院面临着床位控制等一些限制条件,作为医院管理者,需要考虑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优势学科。王佳表示,医院目前实行床位的浮动式管理,尽可能给优势学科一个宽松的平台。

“再有就是要突出我们的特色。”仲怀春以医院的胸痛中心为例表示,心血管病研究所是医院的2个全军研究所之一,是传统的优势学科,胸痛中心是东北地区第一家国家认证的,二者的结合突出了优势学科的优势特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未来,医院还将结合另一个全军研究所――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的优势,建立脑卒中的绿色通道,这正是医院对优势学科给予的优势平台。“每一个学科的发展都要具体到专业,结合专业特色考虑学科发展,才能真正把学科做起来。”

“学科建设其实本质上是一个队伍建设,也就是人才的建设。”医院政治部主任王强表示,医院多年来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领军人物的培养。“大家都知道学科带头人的重要作用,关键是如何发现、培养,让他脱颖而出,并且让他有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

因此,总医院多年来一直重视对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的选拔任命,坚持从业务素质、同行评价、基本学历、管理能力、学术任职等方面对有潜质的人才,实施公开竞聘选拔,再通过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带动整个学科发展。“目前总院的科主任都是比较年轻的,能够让年轻人快速成长起来,是学科建设取得成绩的重要标志和手段。”医院副政委田敬革表示。

合理用药服务为民

在今年5月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的目标。而在总医院,2007-2014年,住院患者药费占比从43%降至26.6%,2015年上半年又降至24.6%;抗菌药占比从33%降至11.1%;抗菌药使用强度从70DDD(限定日剂量)降至35.2DDD;单床单日药费从960元降至600元以下。

“药占比不是绝对值,要科学、客观地看待,在满足临床需求的基础上,让新的治疗手段有用武之地。”侯明晓表示,因此降低药占比的核心是合理用药,而不是一味减少用药,基于这样的认识,才能真正将药占比控制下来。

“你得先弄明白,在药占比高的情况下,哪些部分是不合理的,将不合理的部分去掉,剩下的就是合理的。”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杨光辉表示,一靠教育,二靠管理。通过对不合理用药剖析,可以发现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主要包括利益因素、技术因素、差错因素和组织运行上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些原因,医院也采取了多种对策,从文化上、制度上“砍”掉不合理用药。

为强化合理用药意识、端正用药目的,医院面向全员发动、培育合理用药的文化,包括开展“医德医风”教育、“价值观”教育、“双廉六制”活动,并举办“合理用药”专题医疗质量分析会,加强医德医风考核考评,最终在全院形成了合理用药的文化。

其次,医院对药事管理实行“去行政化”,落实《医院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控制药品品规,控制基本药品的采购价格,加强重点药品监管,实行《医院常用药品目录》分级管理。

为从源头上控制高价药、促销药,医院与药品供应商签订协议,规定药品供应商不得向医院提供各类回扣或提成,一旦违规,医院将扣罚药商信用金(最高可达药品销售额的10%),视情况采取诫勉谈话、再次议价、延迟回款等措施,情节严重的供应商则会直接出局。同时,医院还会将相关情况通报给地方监察部门和工商部门。

医院还严格规定新药的引进流程和引进标准,每种药品进医院必须有临床科室的书面申请和药品采购供应小组的调查报告,再经过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专家的论证、审核。

此外,医院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手段,力求让全员用药情况“可视化”,从而让用药情况阳光、透明。为此医院采用了多个软件,从事前预防、事中干预和事后监管三个方面提供合理用药的信息支持。在事前干预系统中,通过刚性拦截与柔性拦截以及提示有效地减少了禁忌、错误,对特殊用法和人群发出警示。在临床药师工作站中,建立了药师、医师的沟通平台,让临床药师工作记录一目了然,并方便药学服务绩效考核。在住院患者合理用药评价系统中,设置住院患者药疗医嘱评价以及抗菌药物医嘱的专项点评,同时在合理用药动态监测系统中,展现药品使用趋势,实现了有效监管。

用药知识与技能的欠缺,也是造成不合理用药的一个因素,为了给合理用药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医院致力于提高全员的合理用药技术素质,将知识培训考核经常化、制度化;并创造性提出“五师服务临床”理念,组建了一支专业临床药师队伍,定期参与院级疑难病例讨论,参与日常会诊、查房、病例讨论;同时建立“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合理用药点评”。

中药学专业优势特色篇7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中医药,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为进一步扶持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健全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推进中医药科普化进程,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为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服务。

(二)主要目标。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建成功能完善、特色突出、基本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创建知名中医医院,建成一批重点中医专科;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中医药队伍、培养一批知名中医药专家;建立起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有效机制,使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整体水平跻身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

二、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一)完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网络。

进一步加大力度,逐步建立起以各级中医医院为龙头、以各级综合医院和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为基础、以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点、以民营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网络。

各市区、开发区、工业新区(以下简称各市区)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要求,严格按照国家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完成中医医院的房屋改造和设备配置,改善就医环境和设备条件。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制定的中医医院人员配备标准,制定规划和实施计划,积极开展中医药人才引进工作。5年内,各中医医院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的比例要达到60%以上。

综合医院要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配齐服务设施、设备和人员。中医床位数不低于总标准床位数的5%,三级医院门诊开设中医专业不少于3个,二级医院不少于2个。中医临床科室与其他临床科室要加强协作,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科室建设。5年内,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置标准化的中医科和中药房,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中医诊疗器具和必备中药;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有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以中医为主或能运用中西两法为群众服务的乡村医生,并配备必要的中医诊疗器具,为群众提供基本的中医药服务。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方便群众就医。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二)进一步明确中医医院功能定位。以中央投资市、县级中医医院项目建设为契机,着重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和中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将市级中医医院建成中医特色突出、综合服务功能较强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将县级中医医院建成中医特色明显、专科优势突出的中医医院。建立多领域、多学科相结合的中医药科研队伍,加强对中医治疗有优势的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疑难疾病的研究,提升中医临床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各级中医医院要按照年业务收入的1%设立专项科研基金,用于中医药科学研究。

(三)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以中医药科普宣传为引导,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率和应用率。实施“三进”战略,推动中医药服务和中医药知识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积极开展部级和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环翠区要积极创建部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开展省级中医特色基层医疗机构创建工作,全市创建10处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12处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100处中医特色村卫生室。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支援协作,每处中医医院至少要与2处镇卫生院和2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协作。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允许公立医院经验丰富、水平高、受群众欢迎的中医医师备案后到执业注册地点以外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医疗服务活动。继续向基层医疗机构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三、实施“三名工程”,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按照“一名中医专家带动一个专科,一个专科带动一所医院”的思路,重点培养一批优秀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支中医功底扎实、创新能力较强、专业技术精湛的中医药团队。以人才为基础,大力开展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带动医院发展,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同步发展的“三名工程”。

(一)名医工程。高度重视国家和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项目,继续实施市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项目,开展中医临床业务技术骨干培训和多层次的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5年内,培养和引进5名中医药博士研究生,至少培养5名国家和省级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20名市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40名中医临床业务技术骨干、40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积极推动中医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二)名科工程。加大对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的投入,在全市培育并形成专业覆盖齐全、地区分布合理、特色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的重点专科群体。5年内,要完成2个部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省级中医优势专科和2个省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任务,建设10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

(三)名院工程。各级要加大对国家和省重点中医医院的投入。市级着重加大对市中医院的投入,努力完成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任务,使之成为特色优势突出、管理和服务一流、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中医医院,争创全国知名中医医院。开展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创建2处部级或省级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四、完善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一)建立健全中医药事业投入和补偿机制。坚持政府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公立中医医院的公益性质,各级政府要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要求,落实政府补助政策,在投入政策上优先向中医医院倾斜,逐步增加中医药事业投入。公立中医医院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补贴政策性亏损等原则上由本级政府承担,所需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解决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差、设备陈旧、债务严重等问题。设立“三名工程”、“三进战略”专项资金,为期5年,用于部级、省级项目建设资金的配套和市级建设项目的奖补。专项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总额2832万元,其中市级1152万元,县级1680万元。具体包括:名中医药专家培养资金330万元,重点专科建设资金1882万元,创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资金60万元,创建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资金100万元,创建中医特色基层医疗机构资金260万元,中医药科普宣传经费200万元。市卫生局、财政局要联合制定切实可行的资金使用方案并监督落实。

(二)制定鼓励中医药服务的保障政策。研究制定有利于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政府补偿办法和倾斜政策,激励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根据中医药服务的特点,建立科学的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及时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标准,体现中医医疗服务的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鼓励发挥中医药服务的特色优势。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研究制定引导参保人员有效利用中医药服务的政策措施。将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中医诊疗技术、中药饮片、经批准的治疗性医院中药制剂等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不断完善医疗费用结算办法,通过实施总额预付、单病种结算以及人均定额结算等复合式结算办法,鼓励定点医院充分使用成本低廉、疗效显著的中医药技术服务。

(三)大力支持中药制剂的研发和使用。鼓励将名老中医验方开发为使用方便的医院中药制剂。处方在本医疗机构使用5年以上,并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依法简化制剂审批程序,加快审批。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可以在技术协作、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调剂使用。

(四)坚持中医药同行评议。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在中医药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科研立项、成果奖励、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等评审或鉴定方面实行同行评议。

(五)制定中医药人员鼓励政策。参照省级名中医药专家评选办法和程序,开展市级名中医药专家评选工作。市级名中医药专家实行动态考核管理,总数不超过50名,每5年评选一次。对管理期内完成年度考核和带徒目标的省、市级名中医药专家,给予奖励。具体管理办法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卫生局、财政局联合制定。在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和岗位聘用等方面,适当向中医药人员倾斜,对业绩突出者,单位内部可试行“低职高聘”。

五、切实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中医药工作政策,切实履行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职责。要建立相应的中医药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宏观指导、政策制定、部门协调和组织推动。市政府成立市中医药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由市卫生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物价局、科技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参与的市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协调、督导中医药工作。各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把中医药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推动本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药学专业优势特色篇8

一、以深化医改为契机,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

(一)大力推进中医医院的标准化建设。

1.按照国家《中医医院建设标准》,重点建设好3所特色优势明显,管理规范的省级中医“名院”,并以此带动其它县(市、区)中医院的规范化发展。

2.开展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建设。按照《关于印发2011年省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加强中医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强化基础护理,要求每所中医院至少创建1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此提高中医医院整体护理质量。

3.推动中医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按照《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的要求,在各地原有的基础上,实施中医单病种拓展计划,要求各地遴选和推广应用10~15个疗效确切,技术规范,水平先进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单病种,强化单病种质量控制,规范中医诊疗行为,促进中医药临床特色优势标准化建设。

(二)推进中医“三名”战略。加强中医药重点专科和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充分发挥专科专病特长,形成我市中医“名科”群体,要求各县(市、区)今年均开展中医重点专科评审工作,为全市下一轮重点专科评审打好基础;开展县(市、区)“名中医”评选和省、市名中医带徒工作,建立名中医管理制度,建立“名医馆”、名中医工作室,努力为名中医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服务环境;同时,开展“市传统医药民间祖传特色郎中”评选工作,发掘、保护、传承一批确有特色专长的民间传统医药技术。

(三)加强中医质控建设。继续推进“医疗质量服务年”活动,持续改进中医医疗护理质量,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内涵质量建设,主要抓好中医质控中心建设。今年,要新组建中医急诊质控中心,并进一步完善市级中医病历、护理、药事三个质控中心,制订《市中医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办法》,组织相关专家,修订完善四个中医质控检查及评分标准,更好地体现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四)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院是体现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在办院理念、队伍建设、诊疗活动、建筑风格等方面要体现中医药文化特征和内涵,各地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温岭市中医院作为我市第三批国家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更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计划今年在温岭召开全市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现场会。

二、继续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和“等级”评审工作,不断加强内涵质量建设

(一)积极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根据国家、省中医药管理部门的统一部署,2011年,全市中医医院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按照《2010年三级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和《2010年二级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估细则》,切实指导各地开展活动,并适时组织专家对9个县(市、区)中医医院管理年进行检查评估工作,切实推进八项重点工作的开展。

(二)认真抓好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按照《省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10版)》的要求,各地要认真抓好落实,把等级评审工作作为医院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抓手;作为不断完善制度,提高医护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工具。市局要求原有7家二级甲等中医院都能顺利通过复评,在此基础上,争取1~2家中医院能达到三级乙等中医院;新增1~2家二级乙等中医院。

三、认真抓好农村中医药“三进”工程,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农村中医药工作近期重点实施细则(2010~2011年)的通知》精神,巩固我市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成果,重点抓好玉环县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工作;争取椒江区或黄岩区创建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二)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社区卫生服务和乡镇卫生院中医药设置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都要设置中医科,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中医药诊疗器具和必备中药,能够提供中医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有条件的应加强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鼓励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今年要开展“中医药进社区市级示范点”的创建活动,推动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三)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进家庭活动。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科普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工作,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各单位结合实际,开展相应的宣传活动,下半年,市卫生局将开展“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周”活动,要求做到“五个一”:即了解一位中医古代名家,会说一句中医名言,熟悉一种养生保健中药,教会一个养生保健动作,推荐一种养生保健膳食。

四、加强中医药学术交流,推进中医药科教工作

中药学专业优势特色篇9

关键词:医药产业;研发能力;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R-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2-0140-02

中国医药产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持续高速成长,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产值持续攀升,品种日益丰富,质量逐步提高,基本满足了老百姓的用药需求,药品经济发展形势总体良好。然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跟我们落后的医药生产能力和急需改革的医药行业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我国医药产业正处于矛盾的凸显期――危机与转机并存的关键发展期。

1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医药企业改革滞后,机制不活,发展后劲不足

(1)一些民营企业规模小,产品和技术水平低。医药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没有突破性进展,机制不活,难以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和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2)产品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制药企业现有主打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种单一,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发展后劲不足。

(3)产品集中度低,战线长,优势产品没有规模优势。

1.2医药行业研发能力亟待提高,科技支撑力不足,缺少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

大部分企业投入新药研发的资金不足销售额的1%,难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大部分科研机构装备落后,高级人才明显缺乏,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能力较差。医药产业是一项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而我们目前所处的大背景是新老体制的交替与过渡、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药品降价趋势不可逆转、市场低水平竞争激烈,这就注定我们医药行业的自主创新充满了艰辛与曲折。从国际医药产业分工的格局来看,发达国家以新药为主,而我国则以仿制药为主。

1.3对外开放层次不高,招商引资乏力

医药行业普遍开放意识不强,步子不大。外资、合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缺少与国外医药大企业合作的项目和企业,影响了医药产业与国际接轨。医药企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产业化进程缓慢,如我国动植物及矿物中药材极具开发价值,但开发利用进程进展缓慢,有特色的医药经济没有形成。在中药企业中,大企业没有做大,小企业没有做精。现有中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产品趋同现象严重。

1.4医药行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等问题严重,形势严峻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选择。制药是国内6个重污染行业之一。对此从资源能源转换角度看制药企业必须达到“三个高效”:资源高效利用,能源高效转化,代谢物高效再生;实现这些目标要完成“三种治理”:资源化治理,分布式治理,系统化治理。这些新的要求对医药行业来说是个严重的挑战。

2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对策

坚持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化学原料药的节水、节能、节约资源和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可利用效率,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尽可能回收利用再生资源。

2.1提高医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

制定积极的财政、税收和政府采购政策,加大对医药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科技创新体系。扶持优势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引导并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建设技术交易平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实现新药研制从仿制为主向以创新为主,仿创结合发展。加快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为原始创新提供重要支撑,打破部门、地区封闭,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共用、共建体制,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化的研究开发基地,以及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新药安全评价、药物制剂技术研究等研究开发中心。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国际水准的信息科技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药品评价体系。

2.2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促进各地区医药经济协调发展

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发展战略的契机,根据各地区生态资源环境状况,按照“突出特点、特色发展”的方针,优化医药产业在全国的总体布局,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三个综合性生产基地和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若干个专业性生产基地。形成区域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促进各地区医药经济协调发展。

2.3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发展战略,加强国际合作

在国内Gmp认证基础上,积极推进进入欧美市场的产品认证,满足国内市场对更高水平医药产品的需求,同时以质优物美、合理价格开拓国际原料药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出口产品的档次水平。加强创新药物的研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加强作用机制新、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药物的研制。重点开发抗肿瘤药物、心脑血管系统药物、抗病毒感染药物、神经精神系统药物、降血糖药物、老年病药物等。加大药物制剂开发力度,提高制剂产品的技术水平,积极参与美国和欧盟的药品注册。针对一些专利准备到期的产品,抢先开发、提前申报,抢夺上市先机,争取在国际药物制剂产品上实现新的突破。

2.3.1加快创新药物和非专利药的研制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细化,应突出优势、特色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握国际医药市场一批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药品专利到期的大好机遇,提早准备,加快产品、产业化技术研发,促进化学药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国际市场开拓,提升在国际医药产业中的分工地位。

2.3.2发挥传统化学原料药和普药生产的优势

促进优势化学原料药基地和骨干企业的技术进步,重点攻关酶法、生物转化、膜技术、结晶技术、手性技术等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关键性、共性产业化技术和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及装备,提高我国原料药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率,减少能耗,降低成本,产生效益。推动我国化学原料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3.3开发特色原料药

认真分析和把握国际市场和产品专利状况,对市场需求潜力大、发展前景好、专利即将到期的产品有针对性地提前进行研究开发,仿创结合,在工艺技术上对产品进行二次创新。重点选择抗忧郁类、抗心脑血管病、抗肿瘤、抗病毒、抗艾滋病药物等老年性、慢性、传染性疾病等的临床用药。

参考文献:

中药学专业优势特色篇10

摘要目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中医药事业继承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其重点学科的建设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结合有关文献报道对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高等中医药院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建设模式进行探讨,着重从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出发,整合学院资源、制定自身规划、完善评估体系,并提出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高等中医药院校特色重点学科建设模式

Researchontheconstructionmodeoftheadvantagesandcharacteristicsofthekeydisciplinesinthe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ZhangHaomin

Changchu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ilin130117

abstractthe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undertaketheimportanttaskofinheritingandthedevelop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thekeydisciplines’constructionhaveaprofoundsignificancetothedevelop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ispaper,weanalyszethepresentsituationofadvantagesandcharacteristicsofkeydisciplinesin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mbinedwiththerelevantliteratures,toexploretheconstructionmodeoftheadvantagesandcharacteristicsofthekeydisciplinesin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efocusedonbreakingdownthetraditionalmodeofthinking,integratedschoolresource,formulatedtheirownschoolplanning,improvetheevaluationsystem,andputforwardcorrespondingmeasuresfortheconstructionofadvantagesandcharacteristicsofkeydisciplines.

Keywords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haracteristic;Keydisciplines;Constructionmode

高等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事业继承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其重点学科的建设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探索重点学科建设模式,促进中医药事业的良性发展是摆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重大课题。

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

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各中医药院校水平发展参差不齐。处于直辖市、省会城市的中医药院校有的重点学科发展水平较高,科研实力雄厚,而有些中医药院校虽然科研设施比较齐全,但是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严重[1],科研队伍积极性不高[2]。位置处于地市级城市的中医药院校由于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人、财、物方面支持力度不大,重点学科建设成了空谈,院校发展非常艰难,人员素质偏低,科研水平差,院校设施简陋,科研工作无从谈起,几年都没有科研结果,一些院校甚至出现倒退现象,严重制约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重点学科建设模式初探

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整合学院资源:中医药院校要打破固有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在行政领导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3],院校要整合资源,把院校内二级单位及各个教研室的重点人才进行整合,通过行政手段优化资源。

规划及策略:中医药院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做好规划,与自身的优势特色相结合,找准自己的重点建设方向,同时,要与经济建设及产业发展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潜力、良性循环的战略格局。学科建设模式要注重和谐发展,引进竞争机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中医药院校要站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分析自身的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培养学科创新能力。在战术上,首要任务是促进学科体系的和谐发展,另外还必须兼顾主体学科建设的奠基性建设,主干学科的标志性建设、支撑学科的常规性建设和特色学科的跨越性建设。①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统一规划:中医药院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科学制定规划,包括短期、中期、长期规划[4]。在短期规划方面要做到切实可行,不能盲目制定,既然制定了就应该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实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完成,对于未能及时完成的,要认真查找原因,及时调整。对待中期规划,要细化各项工作,确保完成目标。②完善评估体系:中医药院校要有完善的评估体系,这种体系要细化到各个部门、各个科室、各个项目,做到有章可循,对不易量化的指标也要明确评估的尺度。有了评估尺度,就可以对照现实的工作,这样对学科建设能够定性和定量地监测,能够做出合理的、客观的分析,能够更好地指导特色学科的健康发展。

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建设措施

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明确研究方向,加强科学研究课题聚集。这属于不断发展、长期凝练的过程,在科研的基础上形成明确的研究方向,将本学科的发展逐步推向更深层次。针对一些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通常历史积淀浅薄,其发展的关键应该是形成特色的或者优势的学科方向。依据学科的现状以及院校自身的特点,寻找优势和突破口。应遵循以下几点:①发挥自身的特长,凸显自身优势;②结合自身实际,切忌好高骛远;③发展方向应具体,找到突破口;④降低重心,紧密结合社会实际。按照“扶需、扶特、扶优”原则,落实“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提升计划”。巩固现有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优势和学术地位,培育一批新的国家重点学科。加强专业建设,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学科专业布局调整力度,加强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与提升,大力发展适应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所需要的学科专业,积极设置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重点发展应用性学科专业。

人才运行机制建设:中医药院校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只有配备高精尖的人才梯队,才有竞争力。院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及时调整人才运行机制及结构配置[5]。在人才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职称、学历、年龄,更应该选择专业知识结构层次、科研实际能力、综合素质较强富有责任心的学科带头人,人员搭配方面注意老中青结合,在专业方面,不仅要选择中医药专业的,也要选择在化学研究、计算机研究、统计学研究较好的人员,共同参与学科建设,组成一个专业面广、知识结构合理、团结、奋进的集体,这样也为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加大物质建设投入:对重点学科要重点对待,在资金、物质、人员等方面进行倾斜,加大物质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学科所需要的各种仪器、设备等,有了良好的实验仪器、设备,才能确保科研的准确性。

完善奖励机制:在建设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的同时,要完善奖励机制,对该学科的带头人给予丰厚的待遇,满足学科带头人的物质需求,解决好学科带头人的生活、子女问题,让他们安心工作。对有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进行奖励,院校科研部门专门拿出一定基金进行鼓励[6],有力地调动了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性。

重点学科建设与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相结合:重点学科建设与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步进行,并且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这是我院学科建设的一大特点。重点学科建设能够保证学位点的建设,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可以带动重点学科建设。建立内外部监控机制,定期验收、检查,对下一阶段计划的实施及目标的完成及时地进行指导。重视研究生教育对当代高等医学院校的生存有重要意义。重点学科建设的目的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将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作为契机,积极推动学科建设,为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抓好提前量,提供充分的准备。

产、学、研一体化:学科建设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是重要保证,学校必须与企业联合攻关,促进产、学、研协调发展,使学科与技术形成共生关系。许多高校都在探索教育、科研、生产联合一体化,但是很少院校真正实现了产、学、研有机结合并取得成效。地方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之间尚未形成互为主动、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需要各地方高校认真分析、研究、对比,找到原因所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学科的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商庆新,邓华亮,孙巍巍.强化重点学科建设诠释科研兴校理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5):21-22.

2费永俊,陈兰,肖波.关于地方重点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4):92-94.

3黄可儿.抓科研过程管理促重点学科建设[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3,16(4):251-252.

4马微,潘艳明,李雪梅.浅谈牡丹江医学院学科建设水平评估体系的建立[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30(6):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