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区文化传承十篇社区文化传承十篇

社区文化传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6:44

社区文化传承篇1

论文摘要: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成果的总和,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我党文化建设的基本核心。坚持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文化工作的主题,要激发人民的创造力,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注重文化的传承,同时注重文化的创新。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而社区作为现代城市社会的重要组成细胞,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对推进城市乃至国家的先进文化发展,起着中流抵柱的作用。

一社区文化的概念

社区,是指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以居住环境为主体,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物,在中国主要是指城市社会行政管理的基层单元或各成片商住小区。

社区文化则是在特定的社区内,人们或传承或创造而形成的风俗习惯、审美方式、道德情操等精神生活,也包括社区内图书馆、文化室、人文景观等系列物质总和。由此可以看出:从空间上来说,社区文化包含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风貌。从时间上来说,社区文化则包括居民长期以来对传统习俗、民族风情的保留与传承,还有居民聚居到一定时间后,相互融合,创造出与时俱进的艺术财富。

二社区文化的历史演变

(1)原始社会以物质文化为主

在远古的游牧社会中,部落逐水草而居,并无固定的住地。那时的游牧部落只是具有生活共同体性质的一种社会群体,并不是今天所说的社区。此时的原始文化主要是物质文化,从制造各种工具、使用和发明火、采猎生活到动植物的驯化。

(2)自然崇拜是文化最初的表现形式

耕种的兴起,促使人类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劳动效率也大大提高,满足基本生活之余,还能提供剩余的价值,剩余价值的出现,导致财产集中在人手中的不均衡,于是出现了财产私有制,直接引起了上层建筑的出现。村落这样一种原始社区也随之成型。此时,文明出现。在文明初期。人类最初自然知识的贫乏与蒙昧,精神文化比例很小,仍以物质文化为主,且文化文明一般都与白然崇拜(此时还没形成宗教)有关。以村落、部落为结构,逐渐形成属于自己村落、部落的图腾、祭祀等类似宗教形式与活动。

(3)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广大村落社区之间出现了城镇社区。文化的形式越加丰富多样.思想观念的形成,如佛教、基督教等,文化传播载体的出现,如文字、语言的产生,还有各种艺术形式的创造,如舞蹈、书画等,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都是以地域为根基,同种文化形式在不同地域中,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在人的长期交往中,逐步传播、融合、流传。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城镇社区的都市化、现代化,城市社区的数量不断增多,其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许多大城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人类第三次文明浪潮—偿息革命的来临,城市群、经济圈等大都会社区已渐渐形成。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率平均在80%以上,而中国2009年的城市化率达到46.59%。城市的飞速发展,也形成了庞大的社区体系,社区逐渐形成了中国市民联系最紧密的团体。如今的社区文化更是在中国丰富传统文化的沉淀下,赋予了时代的积极意义。

三传统文化丰富社区文化,社区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从黄帝时代算起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历经数个朝代,多次民族大融合。中华文明是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包含了物质文化与精华文化的总和。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让炎黄民族有自己的精神依托,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刻独有的价值取向,为华夏民族历经磨难依然却依然腾飞于世界东方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1)传统文化丰富社区文化

如今,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已渐渐被人所忽视,有的已经濒临消失或者甚至毁灭。如今,在强调社区文化建设的背景下,为保留、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基层土壤。以社区为核心,提高人们群众的文化水平,对传统文化进行抢救性的保护,以社区为平台,利用社区凝聚优势,将本地传统民俗文化完整的保留、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例如广东的岭南客家文化,北京独特的胡同文化,也具有很有很强的民族性,例如藏族、蒙古族,他们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习俗、礼仪等。

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赋予了他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些传统文化都以社区为载体,在一定范围内有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地以固定的模式来表现。经过历史的沉淀,它们已经被代代相传的人们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内涵,它们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幸福追求,对自我愿望的诉求,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文化也成为了现代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极大的丰富和充实了社区文化,不断增强社区文化力,为社区形象的塑造提供内在的支撑。比如广东深圳吃“大盆菜”的传统。盆菜起源自宋代,由宋帝口年间留传,南宋末年,宋帝为逃离金兵追赶,落难到如今的香港元朗,当地村民得知皇帝驾临。匆忙之间没有食器,只能拿大盆将所有食材堆置盆中,炊熟食用,这也成就了盆菜一向把最贵重的食材摆在最上层的方式。春节期间,深圳下沙、上沙、沙嘴、沙尾、新洲、石厦等许多社区都开展“大盆菜”民间文化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只要是发诸人们的内心,其意味就将更加深长,并浸润开去,成为某种可以流传的东西,也成为一个地方本土人气的一种汇聚力量,也是传统文化对社区文化的丰富。

(2)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人类精神的延伸,也是一种艺术的传承。传统文化在丰富社区文化的同时,也以社区文化为依托,依靠社区的物质基础、组织等优势为传统艺术的传承提供了条件。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种保护需要从基层做起,需要依靠群众的力量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实现。

以广东岭南客家文化为例,开丁节是深月市南山区蛇口渔二村的一个传统民间节令。渔二村的居民均是祖籍广东海丰的移民,过开丁节则是源于潮汕、海陆丰的旧俗,从元代流传至今。按当时民俗,家里添男丁后要到宗族祠堂点一盏灯,俗称挂灯、上灯。还要邀请同宗长辈家长,亲朋好友到家中吃开丁茶《当地又称菜茶》,以祝贺添丁。后来,逐渐形成了正月十三过开丁节,吃开丁茶的习俗。二村的先辈100多年前移民至蛇口以后,早年生活艰辛,更希望多子多孙,家丁兴旺。同时,过开丁节也成了人在他乡相聚祝福,增强团结的好办法,因此,这一习俗便沿袭至今。现在,每逢开丁节,在外地深圳海外的老渔二人都会赶来庆祝,热闹非凡。如今,开丁节这一传统节日文化,已成为渔二社区的独有的社区文化组成部分。

四社区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社区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内容,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社区文化,必然会对传统文化产生新的解读。

还是以开丁节为例。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开丁节”所包含的文化元素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是相抵触的。蛇口街道渔二社区的居民大部分是来自广东海陆丰的渔民和部分具有香港深圳双重户籍的流动渔民。其传统的生育观念很强,认为多子多福,生了男孩才可以传后,生了女孩就会断香火,以前存在着非要生个“男丁”才罢休的习俗。

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每逢“开丁节”,村民都不让计生工作者参与,很多人认为“开丁”是要人丁兴旺,而计划生育明摆着是不让他们“开丁”。因此,违反计划生育、超生现象非常普遍。

社区文化传承篇2

关键词:民族社区;学校教育竞争;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三要素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008-03

一、基于“教育三要素”视角追根溯源

目前,民族社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实践收效甚微已成不争的事实。在其相关研究中,避开学校教育竞争而论及“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已成我国当下主流研究旨趣,如何“起而行之”,并对之做出有效回应呢?笔者认为须从“教育三要素”与“学校教育竞争”谈起,所谓“教育三要素”,即教育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质的规定性――“培养人的活动”中缺一不可的三要素。“三要素”支撑着“教育”这一复杂系统的框架,左右着“教育”的运行轨迹。因此,借学校教育以传承民族文化,必须直面学校教育竞争的现实,基于“教育三要素”视角追根溯源,方可找到破题之策。

(一)学习者:民族文化传承的主力军

学习者,这里主要指学生,“学生首先是人,是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学生是学校及其教师的存在依据,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主力军。

我们首先应该回归到学校“学习者”要素来追根溯源。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目的有“过于强调国家统一意志,而忽视教育过程当事人实际持有的教育目的”之嫌。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教育更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非“谋心”手段,他们关注的是“眼前”利益,即“如何能够升学”、“如何能够找到‘工作’”、“如何能够找到挣到‘大钱’的工作”等,这些看似“粗俗”、“功利”、“非理性”的问题,却潜藏着“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交融与杂糅,充分体现了民族社区人们急于通过现代学校教育摆脱贫困,参与现代性生活,追求幸福生活的迫切要求,代表贫困的民族社区人们对学校教育价值诉求。因此,回避这些“学校教育竞争”逻辑衍生的问题,我们将难以构筑可持续推动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力系统”。

家长是学生是最持久、最真挚的“同盟军”,在“学校教育竞争”问题上,家长和学生的价值诉求基本一致。在民族社区,尤其是民族乡村社区,现代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教育发展滞后,家长为实现割断子女与自身贫困并过上“现代性”生活而使尽浑身解数,因此,面对学校教育竞争,出现各种“关系”与“资本”集结的壮观场面。有鉴于此,民族社区的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应该直面学校教育竞争的现实,基于民族文化根基,尊重少数民族学习者及其家长的价值诉求,上下求索,找出两者之间和谐共生之道方为上策。

(二)教育者:民族文化传承的行为主体与载体

这里包括学校教师和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他们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引领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与管理者,是承担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专业人员,它不仅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他们本身蕴含着丰富民族文化信息。因此,带有教育改革性质的“民族文化传承”实践,对教育者群体而言,他们价值取向是该实践得以持续推行的关键之所在。

目前,面对激烈的教育竞争现实,教育者群体的态度暧昧。针对“上有政策”,他们处于“时而与学生和家长站在同一阵容、时而又跟上级行政部门站在同一阵容”的“两难境遇”。他们深谙学校存在是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因而在上级严密理论和政策规范体系中,拓展实践弹性空间,民族文化被他们无限化约成“一台表演”、“一件器物”和“一本地方教材”等显性形式,回应“上有政策”,逐渐形成“轰轰烈烈讲文化传承,扎扎实实搞教育竞争”的格局。而且,他们在应然与实然的纠葛中,在公共领域,以“应然”的姿态呈现自己的行为与言说,而在私人领域却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无望,悄无声息地“躬耕私田”。以此保证教育者精神空间的过度分割造成心理不适,这是一种“自爱”的方式,本无可厚非,然而,我们能否在无奈的实践中逐渐拓宽空间,寻找两者适当的平衡与互补。

(三)教育措施: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

教育措施是链接教育者和学习者双方共同教育活动的中介与桥梁,是教育领域内除教师和学生之外一切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情境等部分,教育措施是现代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与实现形式,是社区民族文化传承得以持续推行的重要砝码,因此,教育措施的每个组成部分均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1.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借以作用于“学习者”的影响物,是人类长期积淀的生产与生活经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然而,作为民族社区学校教育内容,多以主流文化为教育背景与内容,以最大限度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教育竞争,旨在促进民族社会学习者能在主流文化社会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后,民族社区的民族文化传承行为主体也基本踏进学校,并接受与民族文化存在较大差异的主流文化,并以强势姿态出现,学习者“趋之若鹜”已是不争事实。因此,在教育内容上,目前的问题不是地方性知识(文化)与现代性知识(知识)比例分配问题,而是地方性知识(文化)以什么姿态与立场嵌入学校教育内容,并成为学习者成长资源,促进学校教育竞争的问题。

2.教育手段。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与方法,既包括教育者和学习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日趋逃离“生活世界”的现代学校教育手段,也是影响民族社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收效甚微的主要因素。在学校教育中,过度依赖现代性理念与手段,以推动民族文化传承的开展,保证腾出更多时间顾及“学校教育竞争”,这种做法注定“流产”,因为,民族文化有自身生成与发展逻辑,条件尚未成熟的“跨越式发展”的教育手段,只能造就虚假繁荣,逐渐偏离了国家“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政策的价值取向。因此,主动适度回归“生活世界”,探究民族文化生成与发展的逻辑,结合现代先进教育手段,创生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手段。

3.教育情境。教育情境是指学校或教师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的而创设的教育教学环境。“是教学中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结合体,具有文化属性,是知识获得、理解及应用的文化背景的缩影,其中含有关社会性的人际交往和协商,也包括相应的活动背景”。学校教育情境是“教育竞争”的重要场域。目前,民族社区的学校无一例外地竭力创设教育竞争情境,“状元塑像”、“高考宣誓”等壮观的教育情境屡见不鲜,少数民族社区学校俨然成为一个个“竞技场”或“高考训练基地”。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创设蕴含丰富民族文化的民族社区学校教育情境,体现民族文化的鲜活性与整体性,使“文化传承”和“教育竞争”联动共生,惟其如此,才能激发教育者、学习者,甚至整个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确保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

二、基于“教育三要素”视角的对策与建议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的竞争其合理性依然得到强大的实践辩护,毋庸置疑。民族社区学校教育如何在教育竞争“夹缝”中求得最大限度的生存与发展,并由此培育少数民族社区学校教育竞争与民族文化传承的联动共生之道是当务之急。在保证不影响甚至促进少数民族社区学校教育竞争的大前提下,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学生、家长与教师在“自爱”与“利己心”的驱动下,点燃他们参与的激情和创造力,达到完美的文化生态链接,方能促使学生者、学校、社区与国家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上各得其所,“美美与共”。在教育领域中,“学习者”与“教育者”两个要素的价值诉求基本一致,“教育措施”要素也受两者影响。那么,如何点燃他们的参与激情?基于“教育三要素”视角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学习者方面

尊重少数民族社区学习者及家长的“学校教育竞争”诉求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力系统的主要支点。

1.以招生优惠政策促教育竞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战略高度考虑,拓宽参与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学生的上升通道。如降分录取、定向招生、特长班招生,设法拓宽学生上升通道、提高学校升学率,以此促学生、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获得家长、社区与学校的合力支持。此外,高考进一步分省、市、自治区命题,也是重要策略,惟其如此,才可能照顾到各地民族文化传承,由“指挥棒”的牵引,使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目标趋于一致或趋于一定程度的平衡。

2.在民族地方高校设置“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相关专业。在民族地区高校设置民族文化方面相关专业,定向招生与就业,进一步拓宽学习者升学通道,这不仅满足于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使他们作为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特长得以发展空间,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传承与发展。

3.以就业优惠政策促教育竞争。就业竞争是少数民族社区学校教育竞争的根本指归,几乎是所有学校教育竞争的归宿。少数民族社区学习者在完成所有升学竞争后,最后输在“终点站”上,难以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那么,对民族学生来说,将比没有参与教育竞争更好,因为学校教育竞争促动少数民族学生“逃离”乡村社区,切断了学生民族文化持续性,高调移植现代性知识,失业将成为“文化边缘人”。因此,民族文化成为所属民族社区入职条件或人职考试的必须内容,这将促进学生及其家长参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热情。

(二)教育者方面

教育者是促进民族社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理性指引,教育者本身也是学习者学习的文化内容。然而,教育者的价值实现以学习者教育竞争的前提,其价值诉求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学习者,因此,关注其“教育竞争”诉求,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1.重视民族社区本土师资培养,发挥他们深谙民族文化的优势和穿梭于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能力,促使地方性知识(文化)与现代性知识(文化)融合的能力,这使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链接成为可能和可为。当然,提高待遇、提升民族文化专业教师职业魅力是这―措施的“催化剂”。

2.引导教育者结合民族社区教育与民族文化特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探索两者“和合”之道,联动共生。由于地域局限,对外界文化的反应滞后,“教育与生活分离”、“学而优则仕”等思想在民族社区尤为盛行。对个体而言,选择了教育,不仅牺牲机会成本,而且还冒着被“边缘化”的危险(难以进入主流社会就业市场,又难以和谐回归民族社会)。因此,我们应坚持“以生为本”、“智力多元”的原则,开展地方课程和文化研究,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学生潜能,着力提升学生“位育”能力,提升教育竞争能力。

(三)教育措施方面

1.在教育内容上,坚持“文化教育”的理念。长期以来,学校以知识教育为主,以致“文化缺失”现象严重,因此,需要“从根本上突破知识教育的狭隘框架,用文化教育理念引领教育,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的范式转变”,将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现象的“知识”,回归整个文化世界,以求获得新的超越。少数民族社区学校教育内容也需将知识回归其文化之根,移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找出两种文化的兼容性及终极价值的一致性,将现代性知识与文化与地方性知识与文化“联动共生”。这样,不仅推动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步伐,同时也促进学习者知识的学习,增强教育竞争力。知识教育与文化教育并重,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性知识并举,使之相得益彰,并在高考指挥棒指引下,启动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力系统。积极主动挖掘民族社区地方性知识与文化,链接少数民族社区文化与学校文化“断层”现象,促进民族社区学习者价值的持续提升。

2.在教育手段上,坚持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创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在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生成与发展程式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的优势,挖掘、传承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传承突破时间与空间局限,拓宽学习者的视野,以此作为民族社区学校教育竞争的有效资源。

3.在教育情境上,创设民族社区民族文化传承的“鲜活”情境。依据“真”、“趣”、“新”、“情”等基本要求,创设民族文化鲜活的教育情境,确保民族文化传承的“真实性与生活性”、“趣味性与形象性”、“新颖性与情感性”。积极搭建平台,如利用节日、季节、日常生活等时机,推动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本原。在生活世界教育中,学习者与教育者的关系是主体往关系,这是对传统的教育者与学习者“主客”关系的超越。正是通过主体际交往关系,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在个人主体之间、个人主体与群体主体之间才建立一致的价值诉求,创设既有利于“学校教育竞争”又同时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情境,是少数民族社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成为可能的必要前提。这也确保了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鲜活性与整体性。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1.

[2]朱小蔓。对策与建议――2004-2005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9.

[3]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工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6,(6):28.

[4]王国超,从“三要素”解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J],职业技术教育,2012,(19):26.

[5][7][10]张乐天,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2-33,30,37.

[6]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9-31.

[8]李义平,为什么必须选择市场经济?――重读斯密[J],读书,2012,(3):5.

[9]孟建伟,教育与文化――关于文化教育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3,(3):4.

[11]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6-7.

社区文化传承篇3

【关键词】湖南益阳;花鼓戏;传承发展;应用实践

一、益阳地区花鼓戏应用现状

益阳花鼓戏是湖南本土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特点为流传范围广、有着较强的历史性特征。①花鼓戏出身于民间,并且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民间常常有专门的戏班对其进行宣传并进行专业的演出。花然而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艺术形式逐渐被互联网传播下的各种新型艺术文化所取代。即使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也因其群众基础的高龄化,导致花鼓戏在文化大潮中失去了一席之地,而使之在传承与创新上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所幸,在湖南益阳这个非主线城市,花鼓戏还让想对之进行传承的人有迹可循。

二、针对益阳社区群众中对花鼓戏应用情况的调研结果

笔者对在益阳社区群众中应用花鼓戏与实践传承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在益阳地区花鼓戏传承的现状与其发展可能。

(一)花鼓戏发展传承现状

1.笔者深入社区进行探访和调查,发现其中的部分社区已经没有了花鼓戏这样传统戏剧的生存空间。

2.笔者对社区群众进行采访后得知如今的花鼓戏,会的人少,能够表演的人数更少。

(二)花鼓戏传承发展可能

1.益阳地区的花鼓戏传承并没有得到重视,但是其有很好的花鼓戏文化活动基础。

2.可以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活动方式――广场舞,将花鼓戏与之结合,创造出花鼓广场舞,借助群众广场舞的活动平台,将花鼓戏重新进行传播扩散,推进社区群众的视野,为传承这一传统文化贡献微薄之力。

三、益阳社区群众文化中推广花鼓戏的结果与作用

(一)花鼓戏的推广结果

基于花鼓戏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发展关系可得知,在益阳社区中花鼓戏应用的主要问题就是与当下跳广场舞的中年人审美观的不一致与不统一,所以导致了其场地的限制性与受众的限制性。利用社区群众文化与花鼓戏进行结合的方式在益阳社区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在笔者与同伴的一起努力下,创新出一种与现今舞蹈与歌唱形式相结合的花鼓戏动作。在完成这一创新后,与社区广场舞表演人员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完成了花鼓戏在社区中的改良。笔者实地对附近几个社区进行宣传,发现一部分群众对此有相当的兴趣,在笔者的帮助下,少数有条件并且不受场地限制的社区群众已初步学会了基本动作,能够单独的进行练习。

(二)花鼓戏传播推广的作用

1.双赢的文化结合

将花鼓戏与广场舞进行融合的创新性实验,使得花鼓戏在社区中的传播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区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结合。社区群众文化需要依靠群众来发展和创新,而群众拥有了成为传统文化传播推广媒介的条件的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存在价值与存在方式,传统文化得以在社区中传播,既丰富了群众社区活动的体裁,又得以传播下去。如此呈现出了一个社区群众文化与花鼓戏文化双赢的局面。

2.文化与娱乐的良性循环

花鼓戏作为我国非遗代表之一,通过创新性实验的改变,能很好的丰富社区群众的业余生活,也能够使其在世间的潮流中不被遗忘。并且,社区群众文化的传播速度较快,花鼓戏经过现代改编后较为符合当下的审美与流行观念,能够通过社区内一定数量的中年人进一步传播与推广,解决了花鼓戏传统文化的受众限制性。花鼓戏的应用范围和改编形式的增多能够进一步增加花鼓戏文化的喜好人数,形成良性循环,带动花鼓戏文化的整体协同发展。

3.深入校园的改编浪潮

花鼓戏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其太过于传统,而未能深入年轻群体的文化视野,本创新性研究注重发扬花鼓戏文化的同时,也将其传统花鼓戏形式与现代相结合,使得其能够更好的融入年轻人的文化生活。花鼓戏广场舞即是走进校园,在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努力下,形成的一种改编形式。花鼓戏深入校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出另外的舞蹈的演出形式。如此,发展下去,拓展新一代青年人的视野,也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范围。

四、展望与期待

湖南花鼓戏是传统剧种之一,也是非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不应该只在固定的场所变得小众化。笔者与同伴创新的花鼓戏广场舞如今在益阳范围内的社区中有着很好的传承效果,也呼吁到了加入到花鼓戏传承中的青年人不在少数。益阳社区内的群众文化与花鼓戏的结合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剧种只有与时代结合,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够有所发展,有所成就。花鼓戏现代改编的成功也代表着老剧种改编潮流的兴起,益阳地区目前还有许多老剧种--如三棒鼓,也都同样面临着传承或遗失的问题。此番花鼓戏与群众文化的结合为传统剧种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成功经验实例,也为其他剧种的传承思考起到一定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为肩负祖国文化振兴事业的青年人,我们有责任将身边的传统文化代表――花鼓戏传承下去。不管是这次将花鼓戏与广场舞进行结合,深入社区的实践活动,还是以后即将从事的中小学教育事业,我们都当以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努力创新,发挥才智,为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指导老师:张梦星

项目编号:2016年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结题论文。项目编号:CX201673。项目负责人:魏良琴、赵琦、方文睿、蒋晓燕。

参考文献:

[1]祁庆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魂在于活态传承,由徽州词祭引发的一点思考[J].三峡学院学报,2009,(2).

[2]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3]季国平.扎根乡土,占i都市――关于“重建中国戏剧”的断想[J].中国戏剧,2004(3).

社区文化传承篇4

(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笔者从民族地区学校教基本现状、学校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进行讨论,针对民族文化传承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学校;文化传承;民族地区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1](p17)民族文化传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指一个国家(可以是多民族国家也可以是单一民族国家)的文化传承,例如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狭义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指某单一民族的文化传承,例如汉族或彝族的文化传承。[2]本文探讨的民族文化传承是狭义的民族文化传承,特指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

1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基本现状

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学校都有地方性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当地的一些民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和一些劳动技艺等。但是,这些教材很少真正进入学校的课堂。也有一些民族地区的学校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开设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侗族大歌、芦笙等。但是,这样的教学活动在民族地区很少见,地方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和学校对这些课程的重视程度都显不足。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全国其他地区基本一致。[3]

2 学校视野下的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少数民族学校在传授主流文化的同时,还要担负起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和培养本土人才的重要责任。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存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功能缺失的事实。[4]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传统文化流失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至今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校文化传承的难度,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流失。其次,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普世性知识为主,忽略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此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但是对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是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有的学校实行双语教学,但仅停留在翻译教材,根本没有涉及本民族的文化内容,仅仅流于形式。[5]国家要求少数民族文化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导致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2.3 学校教育与家庭和社区教育分离

我国的民族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家庭、社区和学校一起发挥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的结果。然而,现今大部分民族地区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忽视了日常生活中劳动技术的培养,脱离了当地实际生活环境。

3 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透视

3.1 对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误解

由于课程知识作为国家法定知识过多地体现了国家利益,结果使得乡村社区人民的文化和利益被严重地忽视了,并且由于“传统”与“现代”、“野蛮”与“文明”、“落后”与“先进”、“城市”与“乡村”、“西部”与“东部”、“汉族”与“少数民族”、“地方大民族”与“地方小民族”等等一系列过于僵化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及其在国家发动的过于强制的“政治运动”或“经济改革”实践,使得西部的、乡村的、少数民族的、小民族的文化被污名化了,被标定为“传统的”、“落后的”、“待开发的”、“待发展的”。[6]

虽然强调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意义,但是却没能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没能消除学生对本族文化的疑惑和误解。

3.2 少数民族本土课程流于形式

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内容在进行跨文化教育时,大多数是效仿汉族。要改变这一点,第一个难关就是要突破目前教材的一统性,只有做到这一点,少数民族的文化才能得以保存,文化传承才得以进行。比如本民族的语言,少数民族学生天天在用,但在统编教材中却无这方面相应的内容。即使在民族教育中排上了民族语文这一内容,但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者,从来不把这样的课文列为正式课程。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话来说就是:“民族语文是一根拐杖,学习民族语文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汉语。”按照这样的理解,民族语文永远是辅助品。归根到底,民族语文还不算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成急需用的进不了教学内容,不急用的却塞进了教学内容。[7]

4 对策和建议

4.1 强化民族认同,重视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取决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程度。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提高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包括日常教学以及考核机制等。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结合起来,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觉意识。

4.2 注重本土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重视教师作用

民族地区学校具有独特的环境资源、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和普及传播优势,完全有条件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以传承、发展民族文化。[8]建议编写适合少数民族学生智力发展地方和学校课程材料,适当增加具有民族特点的教育内容,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9]

教育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应特别注重教师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应为教师提供语言适宜、文化适应的素质培训。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价值观改变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教学能力提升,最后是文化反思。[10]教师各方面的发展,为文化传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 开展多样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学活动

民族地区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必须立足民族主体文化本质,才能真正起到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认同的意义。民族地区学校可以在校园环境、主题文化活动、学生课余活动等方面加入民族文化元素。以学生为主,让其在耳熟目染中接纳本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曹能秀,王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2).

[3]刘慧群.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接轨问题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0,1.

[4]吴晓蓉.我国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9,6.

[5]孟庆娟.多民族一体化学校中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2008,6.

[6]巴战龙.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关系探究:基于一项裕固族乡村社区民族志研究[J].北京,2010,4.

[7]孙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关系探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1,11.

[8]余彭娜.开发民族地区校本课程传承发展民族文化[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5.

[9]乌云达来,吴宝柱.浅谈少数民族学校走出困境的最佳途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3.

社区文化传承篇5

关键词: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民族村寨被认为是中国最大文化遗产和未来10年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2009年,国家民委和财政部联合开展了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截至2013年底,中央财政已投入9.1亿元资金。2014年2月国家民委了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仅次于云贵两省。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湖南境内有63个,占湖南8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保”名录的79%。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下辖的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占全国“国保”名录66%。本项目首次将法人类学、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连接起来研究,国内外没有直接的研究文献,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方面,研究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村寨民族志,典型的有《中国民族村寨研究》(张跃,2004)介绍了包含文化在内的民族村寨13个方面的问题,此类文献为研究者提供了全面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但整体民族志的浅层建构需要足够的后续性研究。另一类是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保护的现实对策,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可资借鉴的观点。田茂军指出在民俗旅游中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护了,才有可能进一步开发;合理开发也是一种保护,是一种发展性质的保护”。[1]麻三山指出在村寨旅游开发要产业开发和民族遗产保护双赢等[2]。还有人研究了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社区参与式保护模式(林丽,2009)、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保护(陈华,2012)等,此类文献大多集中于村寨发展中的经济应对、行政应对,尚欠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最有效的应对手段即法律的介入。

(二)民族村寨文化教育传承方面的研究文献约有10篇,仅有朱祥贵以民族法学视角分析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自治权,指出“我国立法在立法理念、权利体系、权利内容、国家义务、救济程序等方面存在不足,需深化立法的理论基础和重构制度设计”。[3]显然,民族村寨文化教育传承的法学综合研究仍十分滞后。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方面,现有文献可以分为三种研究视角,一是整体立法研究视角,学者们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立法保护问题、背景、意义、立法框架作了思考,多数人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立法可操作性不强;涵盖文化各个领域的私法不完善,利益保障机制缺失,权属不明;法律保护滞后(高永久、叶盛荣等)。二是权利研究视角,周勇的著作《少数人权利的法理》指出“对这类冲突的调处不可能仅仅凭籍道德上的善意和政治上的方略,还必须依据公平、正义、人权等人类的基本价值理念,通过法律的技术手段来协调和构建和谐的族群关系。”[4]169Davidw.elliott论述了加拿大对原住民权利进行保障所采取的各种有力措施及所取得的巨大成效,其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三是文化遗产法视角,国际文件典型的有1982年《关于小聚落再生的tlarcala宣言》提出了小聚落保护建议。国内学者们研究了文化遗产立法对策、文化遗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等方面,文献资料十分丰富,但遗憾的是村寨文化遗产形态的立法未及细化。

(四)法律人类学对本项目研究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方式的贡献。法人类学强调田野调查,乃至参与性观察;法人类学注重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提倡文化个体间的比较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对本项目研究影响颇大。二是理论观点的影响。法人类学研究是在19世纪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孟德斯鸠、萨维尼、梅因、马林诺夫斯基、霍贝尔、斯奈德等人的学术成就,引导我们关注“规则应如何去适应人类生活”。[5]97国内研究中苏力研究法与乡下人习惯人情的关系,是应用法人类学分析中国乡村法律社会的经典表述。三是分析思路的启示。澳大利亚法人类学家参与原住民遗址保护权的工作,他们力图把法律规范、概念和社会控制过程置于具体的历史和社会场景之中。国内将法人类学应用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文献不多,王启梁,刘希等运用法人类学对民间文化保护进行了尝试性分析,为研究提供了思路。但正如胡守勇(2008)的批评,“人类学一直以来对文化的研究侧重于对不同文化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较少专门针对文化建设出谋划策。”[6]将法人类学应用于新一类文化遗产――村寨的研究,正可谓是人类学的使命所趋。

二、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针对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特殊区位,以法人类学进路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打破了传统法学原来刻板的面孔、狭窄的视野,弥补了法律规则与村寨内生规律研究的不足,推动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实质性法制的系统研究。以法人类学研究进路,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学术热点、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保护的学术难点开展系统研究,具有较强的新颖性。

(二)实践价值

法人类学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纳入一个“开放的社会科学”之中,为文化遗产管理部门、立法机构、民委提供决策的思路、方法和策略,推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依法进行。法人类学作为人类学对法学的“闯入者”,不拘泥于静态的法律条文,用动态的观点看待法律,把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置于情理法、法律现代性、法律语境化、民族社会现实、经济发展之中,在传统法律无法满足变迁中的复杂社会的要求时,担当起开拓视野、提供思路、贡献方式方法的作用。

三、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论纲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现状与法人类学进路。主要研究:(1)遗产概念下民族村寨的重新解释和话语建构。以民族村寨的遗产本体及本质属性的高度抽象形成民族村寨的规范概念,分析遗产法体系中民族村寨的准确定位,构造民族村寨法人类学研究的话语体系。(2)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分析。(3)法人类学反思与进路。既存相关立法的主要视点在于遗产文化的表面现象与外部特征,而对其内涵文化的生成规律与文化延续的社会机理缺乏理性深究,法人类学能积极地为村寨遗产的本土化研究提供反思与创造的空间,克服既有法律模式选择存有的功能性缺陷。

2.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人类学分析。主要研究(1)法律理解问题。针对连片特困地区的村寨社会,探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的法律意识、法律传播、法治认同。(2)国家权力问题。在国家主导的遗产运动、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战略背景中,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的国家义务、权力运行等。(3)遗产主体的权利问题。分析地方性遗产主体的地位、内在结构、利益获取与利益分享及制度需求。(4)维权行动的逻辑解读。分析地方性遗产主体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支配与反抗的行动过程和方式,阐释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法与人类学的双重控制。(5)个案研讨,围绕武陵山地区田野个案进行研讨,探索多民族、欠发达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实践过程。

3.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主要研究:(1)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中的人类学理性。①法制建构中人类学因素考量。从文化与经济互动、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文化多样性、文化整体生存伦理,探求法律规则与指向客体间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连接和互融。②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原则。从村寨社会的利益控制与平衡,探讨连片特困地区权力与权利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平衡与配置。③从法律制度的核心――权力与权利展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总体架构。(2)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村寨权力规范。继续强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功能,实现权力设定、行使到违法责任的法律控制。(3)村寨文化主体权利的精细化研究。从多元主体的类型化研究出发,重点分析原住社区、原住民权利的性质、表征、法律保障,以达致法律规制与内生的、自觉的保护行为、教育行为之和谐。(4)法人类学下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具体制度,探讨以公法和私法双向系统展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制度与教育传承制度。

(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基本思路:本研究以问题-理论分析-解答为主线,首先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基本现状以法人类学反思,检审法律“客位”规则的局限性,分析遗产法体系中民族村寨的法人类学进路。其次就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制核心领域,即法律理解问题、国家权力问题、遗产主体的权利问题、维权行动的逻辑解读展开法人类学分析。最后提出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

2.方法:(1)田野调查法。针对性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村寨进行调耍深入民族村寨实际生活领域,研究民族村寨的人文环境,获取客观、真实、准确、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进而谙熟民族村寨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实践运作及存在的问题。(2)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民族村寨国内外的相关学术著作、论文及地方文献资料,并对这些文献进行较为细致地归纳、演绎等分析工作,为课题的研究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3)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一方面,充分注意民族村寨法律规律的抽象归纳、总结;另一方面,充分反映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实践规律,将法律制度应用于实践中检验。

(三)研究确定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人类学分析。法人类学分析是突破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现实法制障碍的前提,又是法人类学法制建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故为研究重点。

2.难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无论是从人类学角度,还是民族法学角度,学界几乎没有阐述如何将法与人类学联系起来形成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制度,故提出具有正当性和可操作性的法人类学制度建构为研究难点。

四、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主要观点

1.整体看来,以村落遗产为单位的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相关法律规定,仅仅是以工具化的视角、“客位”的立场加以规范,法律保护不尽人意。村寨文化遗产有其生成、延续的社会机理,法律规则应当“体察”保护对象的全方位的特征,这正是法人类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

2.伴随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国家权力的强势介入,法律实践形态几乎都不证自明地将国家立于法律保护优位。而权力纵向的绝对支配性,既存在着战略开发的突破性推进,又存在各类权力衍生出的“利益链”组成的利己主义。

3.在政府主导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基本上沿用了公权力的背景,村寨保护的主体权呈隐性状态,文化主体的参与、集体性私利、单子式个人利益在整体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中往往被忽视,法律保护缺乏对本土民族私主体生存与文化自主性的关注。

4.村寨主体的维权是围绕权力-权利-利益之网表现出一种弱者的抗争,在隐藏的法律文本下的点状事件容易激发为非理性群体对抗事件,并影响社会稳定。

5.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保护应置于特定社会的知识谱系中去看待和考察,法律保护应致力于原生土壤上文化主体的认同与支持、文化主体与文化客体的相容共生、民众生存与经济、文化的和谐。

6.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保护具备公私权融合的公私法域特质,公私权的平行关系决定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保护的公私法混合式法律选择模式。价值目标上,创设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公私法平位保护秩序。既要跳出公法或私法单点要素的模糊评价,又要转到多要素的多元化调整;内在结构上,建立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私权为目的、公权为基础的公私法合一法律体例。法律选择的权重在于村寨文化主体私权保障的具体法律安排,公法则是以总体性的宏观管控为核心;实现路径上,以利益平衡推进民族村寨公私多层利益的体系之间定位、衡量、评估,以法律配置方式最终使公权利益和私权利益各得其所。

结语

绝大多数民族村寨研究是从非法律领域出发,法学研究鲜有涉及且失之琐碎,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创新之处在于就此类相关论题开展的法学系统研究,是单项式、断裂式、零散式研究范式的重大突破。运用法人类学的新视野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式,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创新性。从文化与经济互动、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文化多样性、文化整体生存伦理,探求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规则与指向客体间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连接和互融,既是人类学的拓展,又是传统法学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田茂军.保护与开发:民俗旅游的文化反思――以湘西民俗旅游为例[J].江西社会

科学,2004(9).

[2]麻三山.对民族文化村旅游开发的思考[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8(4).

[3]朱祥贵.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自治权立法保护的完善[J].社会科学家,

2010(11).

[4]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

[5](英)马凌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梁永佳,李绍明译.华夏出版社,2001.

[6]胡守勇.文化建设:人类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J].云南社会科学,2009(1).

社区文化传承篇6

关键词: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政策性建议

家庭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对于历史上没有本民族文字、学校教育发展程度低的苗族来说更是如此。即使是在现代教育较为发达的今天,家庭教育在苗族传统文化传承中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在传承苗族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

(一)文化传承主体减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滇中地区苗族社会与外界接触越来越多,更多的人走出去外出务工或工作。这就带来两个相应的影响:其一,直接导致文化传承的主体减少。以富民县芭蕉箐为例,尽管村子里大部分人依然在家务农,但相应的已经有一部分人外出前往昆明等地务工或留在东村乡工作。其二,外出人员返回村寨时,其所带回的外来文化对苗族社会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冲击往往比外地人来到本地的影响更大,他们所传播和倡导的现代文明将对传统文化造成直接的、强烈的冲击。以苗族青年恋爱的“赶边赶场”为例,传播主体的缺失直接导致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难以为继。

(二)青年家庭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减少

林耀华先生在《民族学通论》中将家庭结构和规模分为“核心家庭、扩大家庭、联合家庭、不完全家庭和单身家庭”。滇中地区苗族社会以核心家庭为主,子女长大成婚以后,不久就会从原有的家庭中独立出来。滇中地区的苗族社会家庭组织结构较为复杂,普遍实行以父亲为中心的小家庭制。家庭成员以两代和三代同住者居多,但多数儿子结婚之后即与父母分居而另立家庭。青年家庭逐渐增多,家庭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笔者在田野期间的食宿点龙某家,其夫妻二人均不满二十五岁。年轻化的家庭相应的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掌握的较少,对很多民俗风情也不甚了解,这就导致在传承给下一代孩子的过程中面临众多问题。笔者在田野期间问到龙某是否知道“忌过小年”的问题时,得到的回答是“我老爸老妈可能知道,我就不太清楚了”。

(三)现代教育的发展,使得家庭教育传承功能弱化

家庭教育通常以言传身教的形式存在,在潜移默化中让下一代孩子接受传统文化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方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滇中地区学校教育发展相对较好,苗族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接受程度日益提高。在实地访谈中初中生张某告知笔者其除了在家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之外,学校也会相应的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和掌握更多有关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这说明滇中地区苗族社会文化传统传承过程中学校教育的地位提高,家庭教育地位呈下降趋势。

二、加强家庭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对策

(一)增强全民族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转型,对于少数民族而言亦是如此。甚至可以说少数民族在面临社会转型的过程面临的困境更多、更棘手。在这样的背景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保护意识,提高全民族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就显得十分必要。各地政府或文化精英可以通过整理古书典籍、举办民族文化节、确定传统文化传承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系列活动来激发民众民族热情、提升民族文化自觉。最大限度的引导民族积极自觉的参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对于滇中地区苗族社会而言,保护传承传统文化需要正确对待和认识基督教。既要看到基督教在该区域的广泛传播给当地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也需要警觉其对苗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消蚀作用。

(二)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的民间艺人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是人民群众,苗族社会亦是如此。其中拥有特殊技艺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师(巫师、长老、药等)是其传统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和传承人,是其民族的文化精英。传承苗族社会的传统文化应当重视和保护这些民间文化大师,保护他们特殊的文化创新能力。贵州省台江县苗族老人王安江受这一政策影响,四十年如一日走遍黔东南苗寨,收集12部近30万行苗族古歌抄本。为了能将这些苗族古歌传承下来,他曾背着15公斤重的两大包书稿,到凯里、贵阳各单位、各部门“求助”,最终在文化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书稿得以出版问世。这一举措对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三)加强苗族文化后备人才培养

长期以来,我们在讨论保护民族文化问题时一直在强调重视文本、重视静态保护,以人为本的观念匮乏。在当今社会我们的观念需要转变,需要重视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主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文明不断传入苗族地区,其传统文化逐在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时显得有心无力,历经千年历史苗族传统文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边缘境地。随着越来越多的苗族民间文化老人去世,滇中地区苗族社会拿起锄头能种地,放下锄头能表演的人越来越少。面对苗族文化传承主体的缺少,加强苗族社会内部文化主体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可以为苗族社会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在苗族传统文化传承中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在当代社会却面临着许多困境。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许多方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社区文化传承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高职传承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143-01

国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职业教育传承民族工艺和文化。将民族特色产品、工艺、文化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发展集民族工艺传承创新、文化遗产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产业孵化于一体的职业教育。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指导方针,基于此,内蒙古自治区也加快了通过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脚步。

一、民族职业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

职业教育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在传承过程中增加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阮金纯、杨晓雁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及其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中提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教育社会学中文化传统影响教育的社会机制分为意识层面与非意识层面、客体与主体、教育与非教育的三个维度。本文主要探讨在高职院校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路径,是在教育维度的传承,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给出民族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路径:即通过学生课堂、校园文化、学生活动以及外部环境五个维度进行民族文化传承。

二、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路径探析

(一)民族艺术走进学生课堂

校本课程是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内蒙古地区,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在专业课程的开设中融入内蒙古传统文化,开设具有内蒙古民族特色的课程,并已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并渐成体系。在科尔沁职业艺术学院,尤其音乐、舞蹈及蒙语专业,许多高职院校都已经因地制宜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课本课程。例如,在科尔沁职业艺术学校,蒙古族舞蹈及科尔沁蒙古族长短调以及四胡都成为别具特色的精品课程。在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中走在了前列。

(二)民族精神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内涵丰富而广大,它是一所学校在不断发展的历史中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以及物质财富。它贯穿在一切校内活动之中。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核及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色所在。内蒙古地区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更是承载着内蒙古地区特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传承本民族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校训“崇正尚智务本传承”,在校训中体现着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

(三)学生活动弘扬民族文化

学生活动是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学生以自然的姿态参与其中的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们意识到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大意义,学生才会积极投身于文化建o,这样文化才能得以不断延续、生生不息。我国各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内蒙古地区有许多民族聚居区,学校可以在学生活动期间组织学生到这些蒙古族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参观、体验,切实感受蒙古族风情,激发蒙古族同学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也为其他民族学生了解蒙古族文化打开新的窗口。学校也可以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的学生活动,在通辽职业技术学院,自2014年起每年都举行科尔沁民歌大赛,通过竞赛形式,把极具蒙古族文化特色的舞蹈、歌曲呈现给学校的老师与同学,达到传承蒙古族文化、弘扬蒙古族文化精神的良好效果。

(四)外部环境营造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仅仅依靠学校以及老师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充分意识到学校传承民族文化这块沃土,给予适当支持。内蒙古地区现拥有文化馆106座,博物馆87座,乌兰牧骑71个,艺术表演场所19个。这些具有巨大资源优势的场所要积极与地方高职院校互动,在节庆期间开展活动吸引学生前来参观学习感受文化氛围,从心底滋生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愿景。

三、结语

高职院校在为社会培养人才和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过程中,不能完完全全以市场需求为第一要义,以学生的技能水平为唯一衡量教育质量的准绳,更应该重视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更应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包金光.内蒙古农村牧区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阮金纯,杨晓雁.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及其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31(5):62-66.

[3]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卢德生.论民族职业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J].当代职业教育,2010(5):4-6.

[5]雷文彪.民族地区高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路径与实践探索――以柳州师专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15,30(2):87-90.

[6]黄道平,王铃仙.传承与转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路径――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5):63-66.

[7]梁爽.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2016(3):34-36.

社区文化传承篇8

关键词:地方高校;民族文化强区;文化自觉与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166-0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觉与自信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动力。文化自觉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2012年广西提出,到2020年把广西壮族自治区努力建设成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的宏伟目标,经过四年的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受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负面影响,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传承和创新等方面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意识不足,严重制约了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传承创新少数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高校的职责和使命所在。广西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人才聚集地,应充分结合地方社会文化发展需求,发挥高校智库功能、民族教育、传承创新文化和培养人才等方面作用,不断增强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传承和创新等方面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意识,促进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一、发挥高校智库功能,协助地方政府科学规划文化发展战略

广西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世居民族有壮族、汉族和瑶族等12个民族,各民族有自己的民俗和文化特点,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具有天然优势,但由于历史和社会发展等多种原因,与东部地区相比,广西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迫于财政的压力,广西部分地方政府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导致文化建设投入的不足,制约了民族文化发展。

高校各方面高层次人才集中、各学科协同创新思想集聚、对中国和世界理解视域广阔等丰厚的资源和禀赋,以此为平台和基地建设起来的高校智库,在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等方面,显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特色[2]。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的智库智囊,发挥智库参政议政作用,协助地方政府科学规划经济文化发展战略。一方面,建议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发展的战略地位。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为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民族文化发展不仅是满足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权益的需要,而且是应对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本土文化和现代文化等方面文化冲突的需要,更是应对外来文化势力渗透,防止西方和平演变图谋,维护民族团结稳定大局的战略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协助地方科学规划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高校要发挥专家人才、科研机构和社团机构等智库智囊作用,协助地方政府对地方民族文化发展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文化发展战略。综合分析广西民族地区发展环境和资源禀赋,最具开发潜力和比较优势的资源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3]。很有必要结合广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利用广西靠近广东和珠三角经济区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优势,以及广西―东盟的对外文化交流外部机遇,再加上国家重视文化发展和广西文化强区的战略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文化产业和文化的对外交流等大好发展时机,顺势而为,加快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步伐。

二、发挥高校民族教育功能,增强少数民族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认同

民族文化是每一个民族在其群体生活中所传承、奉行、遵从、热爱的由本民族创造,或虽非本民族创造,但被本民族所接受并融入本民族原本文化之中的一切文化因素和成分[4]。民族文化认知是民族文化自觉的核心部分,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明白自身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取向[5]。民族文化认同是指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肯定。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迁,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经济,民族地区文化多元化和多元文化价值共存与冲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现代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民族文化渐趋冷落,特别是受西方文化殖民和霸权影响,少数民族群体特别是少数民族青年群体对民族文化存在自卑心理,导致对民族文化认同不足。比如,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可以很好地展现民族文化认同状况,在广西民族地区调查显示,被访者的民语能力总体较弱,多数人表示“能听懂不会说”,这一比例占40.8%,会说不会写的占27.6%,完全不会的有26.3%,会说又会写的比例很小,只有5.3%[6]。调查的数据表明广西的对民族文化认同度较低的现状。

地方高校作为民族地区的最高学府,也是文化教育和开发民智的摇篮,充分发挥高校民族文化教育功能,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和手段,开展民族文化宣传教育和文化民生,增强民族文化的认知认同。具体来说,首先,地方高校通过开设地方民族文化课程和民族文化大讲坛网站,系统介绍民族文化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充分了解民族文化主要精髓和伟大魅力,增强广西大学生群体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认同。其次,地方高校联合政府职能部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宣传教育活印8咝@用文化研究团体、学校文化团体和大学生社团等人才和文化优势,联合政府职能部门深入民族地区,利用城镇赶圩日或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民族文化研讨、宣传和民族文化歌舞演唱会等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寓教于乐,增强少数民族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认同。最后,高校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大学生村官和精准扶贫活动等载体,引导少数民族通过文化致富。

三、发挥高校传承创新文化功能,培育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意识

广西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主要分为六种,一是生活文化;二是礼仪文化;三是民间文学艺术、歌舞、游乐等民间传承文化;四是科技工艺文化;五是信仰、巫术文化;六是节日文化[7]。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的“精华”保持民族性,又需要扬弃其“糟粕”,吸收现代文化元素进行创新民族文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广西各地进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以及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方面,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不足的教训。因此需要理性对待民族文化,既不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也不可全部否认。可见,传承创新民族文化需要对本地区民族文化进行正确引导和合理开放利用。

传承创新少数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高校的职责和使命所在。广西地方高校多处于民族地区的地级市或县级市,由于地缘和人才等方面优势,在研究本地民族文化资源方面具有较好的传统和积累,是本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心。发挥高校传承创新文化功能,培育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意识。首先,高校民族文化专家学者和大学生通过田野调查等多种形式实地调研,挖掘整理民族文化资源,利用数字技术对民族文化资源科学分类,对优秀民族文化资源流失进行抢修,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发挥地方高校音乐、舞蹈、美术、影视等专业齐全、人才济济的办学优势[8],参与地方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建设发展,为当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智力支持;第三,发挥地方高校民族文化产学研体系,结合本地民族文化资源,引导少数民族如何传承创新文化,逐步培育他们的文化传承创新意识。

四、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功能,为当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本土人才

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美国日本作为文化强国的重要经验是他们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适应文化发展的人才。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广西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文化人才的匮乏。造成这种文化人才匮乏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广西高校培养服务地方民族文化人才的专业和学校较少,只有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和广西艺术学院等几所高校培养民族文化产业人才,但只注重广西地方性文化教育[9],对于有针对性地培养本土文化人才的专业很少,不利于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需求相结合。

广西地方高校是培养地方人才的摇篮,要切实担负起培养地方文化人才的重担。针对民族文化人才不足现状,一方面,广西地方高校要契合地方民族文化发展需要培养文化人才。广西地方高校要根据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开展民族文化人才培养,为地方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培养文化人才,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比如,贺州学院与黄姚古镇旅游文化产业区管委共建贺州学院黄姚校区,设立旅游、文化、创意等相关专业,培养人才主要服务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为黄姚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服务[10]。另一方面,广西地方高校为地方培训培养本土文化人才,广西地方高校利用文化专业和人才优势,为地方文化社团、文化剧团、文化传承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本土人才进行文化专业和管理培训培养,提升他们的文化管理和专业水平,为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人才准备。

参考文献:

[1]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0(15).

[2]顾海良.加强高校“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n].光明日报,2013-11-28.

[3]厉以宁,朱非.民族贫困地区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资源整合――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2.

[4]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9.

[5]费孝通.文化自觉与自信:上[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263.

[6]赵锦山,徐平.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认同调查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

[7]徐万邦,祁庆福.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29.

[8]段永清.论高校在建设文化强国进程中的文化传承创新职能[J].w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2(14).

社区文化传承篇9

论文摘要: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成果的总和,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我党文化建设的基本核心。坚持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文化工作的主题,要激发人民的创造力,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注重文化的传承,同时注重文化的创新。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而社区作为现代城市社会的重要组成细胞,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对推进城市乃至国家的先进文化发展,起着中流抵柱的作用。

一社区文化的概念

社区,是指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以居住环境为主体,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物,在中国主要是指城市社会行政管理的基层单元或各成片商住小区。

社区文化则是在特定的社区内,人们或传承或创造而形成的风俗习惯、审美方式、道德情操等精神生活,也包括社区内图书馆、文化室、人文景观等系列物质总和。由此可以看出:从空间上来说,社区文化包含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风貌。从时间上来说,社区文化则包括居民长期以来对传统习俗、民族风情的保留与传承,还有居民聚居到一定时间后,相互融合,创造出与时俱进的艺术财富。

二社区文化的历史演变

(1)原始社会以物质文化为主

在远古的游牧社会中,部落逐水草而居,并无固定的住地。那时的游牧部落只是具有生活共同体性质的一种社会群体,并不是今天所说的社区。此时的原始文化主要是物质文化,从制造各种工具、使用和发明火、采猎生活到动植物的驯化。

(2)自然崇拜是文化最初的表现形式

耕种的兴起,促使人类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劳动效率也大大提高,满足基本生活之余,还能提供剩余的价值,剩余价值的出现,导致财产集中在人手中的不均衡,于是出现了财产私有制,直接引起了上层建筑的出现。村落这样一种原始社区也随之成型。此时,文明出现。在文明初期。人类最初自然知识的贫乏与蒙昧,精神文化比例很小,仍以物质文化为主,且文化文明一般都与白然崇拜(此时还没形成宗教)有关。以村落、部落为结构,逐渐形成属于自己村落、部落的图腾、祭祀等类似宗教形式与活动。

(3)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广大村落社区之间出现了城镇社区。文化的形式越加丰富多样.思想观念的形成,如佛教、基督教等,文化传播载体的出现,如文字、语言的产生,还有各种艺术形式的创造,如舞蹈、书画等,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都是以地域为根基,同种文化形式在不同地域中,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在人的长期交往中,逐步传播、融合、流传。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城镇社区的都市化、现代化,城市社区的数量不断增多,其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许多大城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人类第三次文明浪潮—偿息革命的来临,城市群、经济圈等大都会社区已渐渐形成。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率平均在80%以上,而中国2009年的城市化率达到46.59%。城市的飞速发展,也形成了庞大的社区体系,社区逐渐形成了中国市民联系最紧密的团体。如今的社区文化更是在中国丰富传统文化的沉淀下,赋予了时代的积极意义。

三传统文化丰富社区文化,社区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从黄帝时代算起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历经数个朝代,多次民族大融合。中华文明是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包含了物质文化与精华文化的总和。

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让炎黄民族有自己的精神依托,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刻独有的价值取向,为华夏民族历经磨难依然却依然腾飞于世界东方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1)传统文化丰富社区文化

如今,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已渐渐被人所忽视,有的已经濒临消失或者甚至毁灭。如今,在强调社区文化建设的背景下,为保留、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基层土壤。以社区为核心,提高人们群众的文化水平,对传统文化进行抢救性的保护,以社区为平台,利用社区凝聚优势,将本地传统民俗文化完整的保留、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例如广东的岭南客家文化,北京独特的胡同文化,也具有很有很强的民族性,例如藏族、蒙古族,他们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习俗、礼仪等。

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赋予了他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些传统文化都以社区为载体,在一定范围内有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地以固定的模式来表现。经过历史的沉淀,它们已经被代代相传的人们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内涵,它们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幸福追求,对自我愿望的诉求,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文化也成为了现代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极大的丰富和充实了社区文化,不断增强社区文化力,为社区形象的塑造提供内在的支撑。

比如广东深圳吃“大盆菜”的传统。盆菜起源自宋代,由宋帝口年间留传,南宋末年,宋帝为逃离金兵追赶,落难到如今的香港元朗,当地村民得知皇帝驾临。匆忙之间没有食器,只能拿大盆将所有食材堆置盆中,炊熟食用,这也成就了盆菜一向把最贵重的食材摆在最上层的方式。春节期间,深圳下沙、上沙、沙嘴、沙尾、新洲、石厦等许多社区都开展“大盆菜”民间文化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只要是发诸人们的内心,其意味就将更加深长,并浸润开去,成为某种可以流传的东西,也成为一个地方本土人气的一种汇聚力量,也是传统文化对社区文化的丰富。

(2)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人类精神的延伸,也是一种艺术的传承。传统文化在丰富社区文化的同时,也以社区文化为依托,依靠社区的物质基础、组织等优势为传统艺术的传承提供了条件。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种保护需要从基层做起,需要依靠群众的力量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实现。

以广东岭南客家文化为例,开丁节是深月市南山区蛇口渔二村的一个传统民间节令。渔二村的居民均是祖籍广东海丰的移民,过开丁节则是源于潮汕、海陆丰的旧俗,从元代流传至今。按当时民俗,家里添男丁后要到宗族祠堂点一盏灯,俗称挂灯、上灯。还要邀请同宗长辈家长,亲朋好友到家中吃开丁茶《当地又称菜茶》,以祝贺添丁。后来,逐渐形成了正月十三过开丁节,吃开丁茶的习俗。二村的先辈100多年前移民至蛇口以后,早年生活艰辛,更希望多子多孙,家丁兴旺。同时,过开丁节也成了人在他乡相聚祝福,增强团结的好办法,因此,这一习俗便沿袭至今。现在,每逢开丁节,在外地深圳海外的老渔二人都会赶来庆祝,热闹非凡。如今,开丁节这一传统节日文化,已成为渔二社区的独有的社区文化组成部分。

四社区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社区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内容,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社区文化,必然会对传统文化产生新的解读。

还是以开丁节为例。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开丁节”所包含的文化元素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是相抵触的。蛇口街道渔二社区的居民大部分是来自广东海陆丰的渔民和部分具有香港深圳双重户籍的流动渔民。其传统的生育观念很强,认为多子多福,生了男孩才可以传后,生了女孩就会断香火,以前存在着非要生个“男丁”才罢休的习俗。

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每逢“开丁节”,村民都不让计生工作者参与,很多人认为“开丁”是要人丁兴旺,而计划生育明摆着是不让他们“开丁”。因此,违反计划生育、超生现象非常普遍。

社区文化传承篇10

一、音乐文化的区域性个性特征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往今来,淳朴的中华儿女在中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劳作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这些音乐文化表现出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这些传统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传承至今,这些音乐文化资源被我们的先辈很好地保留了下来,成为各民族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直以来,音乐文化陶冶着中华各族人民的性情,孕育着各族人民的民族心理,起着调适各族人民的社会制度、生活秩序的作用,丰富着各族人民的情感,给人们以滋养和慰藉。中国的音乐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共同特征,同时也具有浓郁的地方个性。音乐文化的地方个性是各个地方区域性的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传承的任务显得日益紧迫。当下,我们在遵循国家政策和常规保护原则的基础上,应结合本区域音乐文化的个性,去探讨该如何传承区域性音乐文化。

二、音乐文化的区域性传承策略

音乐文化的区域性传承,放在当下的客观环境生活中,如果真的去进行实施,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原因是当下政府和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中华民族各个区域的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理论上讲应该上升到民族文化的层面来认识和对待,但是社会对于音乐文化的冷漠和短见却是当下已很具体而现实的问题。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社会和环境的氛围,而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身边的媒体很少有关于音乐文化传承的平台,教育层面对于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也不是很大。

当前,随着流动性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中华民族各个地方许多音乐文化所面临着令人忧心的“冷遇”处境,面临着濒临消亡的“悲惨”地步。对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区域性传承,其方法措施在理论上应该需要一个系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的措施,并同时也要以静态和动态保护相结合为策略。

第一,政府引导,地方具体操作。政府,是一个地方的指南针,它所管辖的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利用国家政策加强引导和宣传力度,利用有力的条件去弘扬本区域的音乐文化,这是对音乐文化传承的一个推动作用。中华民族各个区域的音乐文化都蕴涵着丰富的内容。特别是到了盛大节日期间,区域性的音乐文化在各地方便显得都比较明显,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演绎、展示着这些音乐文化,其中相同的莫过于区域性的歌舞演出。这些节日期间,正是我们挖掘、搜集、保护和传承音乐文化的最佳时机,也是激发音乐文化生命力的有效途径。另外从中也可以充分挖掘音乐文化所具有的功能。所以,文化主管部门要因地制宜地成立相关音乐文化的研究中心,比如“区域性的艺术研究中心”、“区域性音乐文化管委会”等。这些部门成立以后,再聘请一些退休的科研人员和有名望的民间艺人担任关于音乐文化的课题,这些都能为做好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打下基础。

第二,充分运用当代多媒体技术,对音乐文化实施可持续性的底层保护。如何运用这些现代技术?即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区域性的音乐文化进行采风、记录,随后以各种媒体或者媒介加以保存。这种行为的好处有很多,通过当下的现代媒体技术,使得区域性的音乐文化遗产得以存留。但是不好的地方也有,那就是这样的做法使原本扎根于民众生活中的音乐文化日渐脱离它生存的环境,成为死的东西被摆放在图书馆或者博物馆里面,成为后人阅读、观赏、了解的史料文字和历史。由此给我们的教训是,任何有生命力的东西,要想经久不衰,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第三,人才的培养,学校的教育也是传承音乐文化的一种有效渠道。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利用教育的渠道去传承区域性音乐文化是目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的一个重大课题,但前提是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死套。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重视,全国各地方政府和有识之士都在发现、挖掘当地的文化遗产,比如:新疆有十二木卡姆文化研究中心,云南游“云南印象”、河南有“豫剧团”等组织,这些组织的成立一般都是由政府的相关部门出面,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不同的形式和手段促使当地的文化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