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文精神的理解十篇人文精神的理解十篇

人文精神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4:11

人文精神的理解篇1

【关键词】西方文化;精神;概念

一、西方文化中对于精神概念的解释

如果说东方文化是偏精神的,那么西方文化相对就是偏物质的,这里称之为“西方物质文化”。西方文化的发展远比东方文化的发展要简单得多,他的内容变化是由神学到哲学,最后到科学。西方的神学与东方的神学不一样,东方的神学建立在深刻的经学上,而西方的神学没有很深刻的思想,就只是以敬仰美好的神来净化心灵,没有东方神学中那种很强的精神理念上的指导。所以西方神学思想并不影响政府的管理思想,这个问题在东方就完全不一样了,特别是在中国,经学和理学思想是政府管理思想的基础,杂糅其中的神学思想也会渗透到政府的管理思想中。

西方文化中对于精神概念的解释富有丰富的内涵,经过历史的演变,其对于精神概念的认识不断地延伸出新的内容。最早的可以追溯到拉丁文中的释义,其有两个单词对其进行表述,一个是mens,另一个是Spiritus。前者随着不断地修订演变成mentality。后者主要指流动的气息。在现代的英文字典中,“精神”直接的对译英文是Spirit。然而在西方中世纪时期对于精神的表达一般采用soul。这些单词的表述在不同的哲学思想家有不同的解释。当时社会中对于精神的释义没有明确的规定。在《牛津哲学词典》中将Spirit解释为灵魂、生命、气息以及生命力。对于soul则做出了拥有意识的经验以及控制情绪的解释。对于灵魂的解释在西方的哲学体系中具有较大的争议。西方人普遍认为soul是存在肉体中又可以和肉体分离的实体,因此,在西方的价值体系中,极容易将与神联系在一起。其后期对于精神概念的解释带有较大的主观色彩[2]。

二、西方文化中对于精神概念的历史研究进程

(一)早期西方文化中的精神理念

西方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著作《国家篇》中,将生活的意义赋予进灵魂的功能中。他的观点是灵魂即人的精神,主导者人的理性思想,同时将精神分为激情、欲望以及理性三个部分。他认为理性能够达到自我价值的认识,激情则趋向于理性,欲望趋向于身体。理性作为精神的不朽部分在很大程度上驾驭着激情和欲望,这三者之间产生相互之间的矛盾。他认为只有活着的才有灵魂,一旦死去灵魂便会离开。亚里士多德则将灵魂世俗化,将生命力作为灵魂的代名词,主要表现在他的著作《论灵魂》中,他认为精神与灵魂本身就包含生命力的概念。因此,灵魂需要生命进行寄托。他将灵魂分解为三个部分,及植物、动物以及人类。同时对其进行区分,人类具有精神灵魂进而理智灵魂、植物具有营养灵、动物具有感觉灵魂。由此得出结论,人类的灵魂属于最高级别。

(二)近代西方文化中的精神理念

西方文化历史经过多重演变,逐渐的赋予精神新的概念。近代,由于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展开,使人权的思想逐渐渗入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的本身,这一时期的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其精神概念也转移到人的本身上来。哲学家孟德斯鸠对于精神进行了这样的解释,即人类受到外界事物的支配,然后形成了一种精神。详细见其《论法的精神》。他认为人的精神的构成主要是由于气候、宗教、风俗、法律以及先例等社会因素综合作用而成。大部分的古典哲学家则认为理性就是人的精神。理性规定了人们活动的准则,理性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原理。黑格尔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研究“精神”,认为精神来源于自身,其自我发展历程而是历史哲学的发展内容。他指出精神的本质是活动。黑格尔将精神分为三个部分,即主观、客观以及绝对。同时期研究精神的还有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他认为精神病的症状发生于人类的潜意识中。

(三)后现代西方文化中的精神理念

著名论著《后现代精神》中对后现代的精神做出了研究解释。这本书是由美国教授格里芬与学院进行合作发表的,格里芬认为所有人都有一种精神,但是这种精神具有某种宗教的内容含义。在某种严格意义上使用“精神”的概念是指其事件具有终极价值意义。然而人们对于其终极价值理论反映其对于神圣的理解可以窥见其宗教的内涵。现代的精神主要体现个人主义,把个人的利益作为社会运行的规则,同时突出了男性精神的领导作用,因此,其精神概念的理解具有虚假的反精神性,缺乏客观的理解认识。现代精神具有较强的偏见意识,可见在未来中,后现代精神所构架的生态伦理精神将取代现代精神,对于研究民族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3]。

结束语

精神概念的研究横跨了众多的学科,其含义有较强的复杂性,基于不同的地理文化差异,其精神概念的解释有较大的区别。研究西方的精神历史发展进程有利于了解世界不同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迟成勇.论西方文化中的精神概念[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2:16-20.

人文精神的理解篇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越来越重视高中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当前,一些青少年存在着物质膨胀、目中无人、自私自利及不懂尊重他人等问题。高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历史文化知识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重视学生道德观的教育。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促进高中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教师精心研究历史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程,并注重融入人文精神的知识。

一、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主要内容

(1)培养人文精神的原则。一是将历史理论知识与人文知识进行融合。即教师在讲解历史知识时融入人文知识,促进学生对人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师教授学生中国历史知识时,应当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背景、历史人物表现出的人文精神及文化素?B进行剖析,这既有利于学生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又给学生传达了人文精神的知识。二是重视发挥人文精神的引导作用。通常来说,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会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思想对事物进行判断和理解,所以,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自身人文精神的塑造,加强对历史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学习。教师在授课中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既掌握历史知识又学习人文精神。

(2)人文知识教育的内容。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第一,传授正确的人文知识。学生要通过学习历史知识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进程和结果,还要从中提炼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从而增强对人文精神的理解。第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宣传高尚道德情操的例子,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例,这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有重要意义。第三,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既肯定自身的价值,又要尊重他人。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历史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第四,帮学生树立客观、准确评价历史,重视人文精神学习的意识。历史学科的知识丰富,内容广泛,学生学习时要结合实际客观公正地对历史进行评价,不可凭借主观意念随意评价历史事件及人物。同时,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学习和体会历史事件或人物所折射出的人文精神,重视自身思想道德的教育,提高自身修养和内涵。

二、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分析

(1)提高教师人文内涵。为人师表者应当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内涵,应通过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榜样,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文观念。因此,学校建设教师队伍时,应当重点考查教师的能力、品质和素养。教师需完整了解历史课本知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课程,使课程既不紧凑又不拖沓。教师在平时要不断积累知识,增加自身知识的储备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模式,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改变课堂上死气沉沉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他们进行帮助,引导他们学习,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向他们传授人文精神,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2)在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历史知识比较多且零散,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历史知识很吃力,渐渐就放弃了这门学科。对此,教师需根据历史课程的特点,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将一些历史事件串联起来编成顺口溜或模拟场景,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学习,更好地体会历史的魅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比如,教师讲解“百家争鸣”这段历史时,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辩论,模拟百家争鸣的情境。这样一来,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这段历史,又将我国的文化发展进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会我国古代思想家渴求真理及探索真理的精神。

(3)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历史教师要积极调整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的不同设计教学内容,不让任何一位同学掉队,并在课程中穿插人文精神知识的讲解,锻炼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养成尊敬师长、尊重他人、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学生之间应当互相帮助,学生应主动帮助有需要的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如果发现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存在问题,则应该及时给予帮助,以自身行动帮助学生养成乐于助人的品质。

人文精神的理解篇3

〔关键词〕 德里达,解放精神,批判精神,实质

〔中图分类号〕B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3-0015-04

当代法国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雅克·德里达(JacquesDerrida,1930—2004)的思想在20世纪中后期掀起的巨大波澜,不仅使他成为欧美知识界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也成为后现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作为一位思想大师,德里达具有实实在在的穿透力。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开始介绍到我国后,德里达在我国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德里达的学术特点与个性特点是鲜明的:敬畏传统但十分叛逆;传承历史命脉但十分渴望自由;在一个物质主义盛行的时代,强调精神生活的价值;不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也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但又认为是马克思本人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坚决呼唤、捍卫思想先驱——马克思的精神。

对马克思精神的捍卫与忠诚在德里达的著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德里达看来,马克思精神的实质就是解放精神与批判精神,马克思精神遗产的核心是对人类解放的承诺,是一种追求并实现解放的精神,同时也是一种对现存现实的批判精神;解放精神与批判精神贯穿于马克思学术生涯的始终;马克思精神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不管承认不承认、愿意不愿意,我们都是马克思精神遗产的继承人。德里达借助于马克思的解放精神与批判精神,企图建构“解构式马克思主义精神”,其真正用意是通过阅读马克思的文本发现其内在矛盾,对马克思的文本进行“解构”式阅读的策略,在政治姿态上与政治立场上建立自己的系列理论。

一、马克思精神是一种解放精神

德里达认为,马克思精神遗产最核心的部分是对人类解放的承诺。我们不能够怀疑人类解放的理想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共产主义的理想是为人类的正义而奋斗,至今这种理想仍在鼓舞和引导着无数信仰共产主义的男人和女人,这种奋斗目标与纳粹的‘理想’根本没有任何相似、相近相同或可比之处。”〔1〕(p105)

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阐述了马克思具有的解放立场。他旗帜鲜明地指出,“如果说有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是我永远不打算放弃的话,那它绝不仅仅是一种批判观念或怀疑的姿态(一种内在一致的解构理论必须强调这些方面,尽管它也知道这并非最后的或最初的结论)。它甚至更主要的是某种解放的或弥赛亚式的声明,是某种允诺。”〔2〕(p126)面对历史的种种困境与难题,德里达倡导我们要坚持和发扬马克思的解放精神,“我们不仅不能放弃解放的希望,而且有必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保持这一希望”〔2〕(p106)。马克思解放精神的意义似乎在于召唤人类要克服困难,始终不渝地寻求未来之路。这种解放精神提示我们的不是放弃,而是相反,“容许我们开辟通往某种关于作为允诺的弥赛亚的与解放的允诺的肯定性思想的道路”。〔2〕(p106)

德里达细心梳理马克思的文本,力图论证马克思的精神实质首先是解放精神。他通过对马克思后期的相关专著(如《资本论》)的剖析,指出了马克思关于宗教、意识形态与物质生产过程的分离关系,揭示了宗教、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达了宗教、意识形态以它的原初形式宣告自身具有的弥赛亚精神。宗教、意识形态所宣告的神秘的弥赛亚精神正是德里所追求的拯救者的救赎精神。他认为马克思的解放精神类似于弥赛亚精神。在他看来,缺少这种解放精神,人类就不会有美好的希望与理想,人类的全部物质活动与意识活动就失去了存在意义。

虽然德里达非常重视马克思解放精神的“意识”性特征,但这并不能表明他把马克思的解放精神仅仅看做是一种纯粹的理念。在德里达那里,马克思的解放精神本身不仅表现在思想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客观性”、“行动性”正是马克思解放精神与其他各种“精神”的根本区别。他认为,马克思揭示了不同“幽灵”产生的现实基础,并通过对现实基础的改造达到摧毁各种幽灵的目的,这是马克思解放精神的最深刻之处。而改造甚至于摧毁现实中现存的幽灵般的实际权力、实际关系及其他一切,不仅需要理论的批判,更是需要革命的行动。

基于对马克思的解放精神与解放理想的憧憬及对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德里达为马克思解放精神的未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域,提出了对“现实基础改造”、通达解放的具体途径:呼吁建立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的“新国际”组织,力图通过该组织实现正义,来积极回应马克思解放精神面临的各种困境。

“新国际”观念并不是强调不同国籍的人民以新的方式联合起来,而是指要在全人类紧密团结的基础上,以新的“没有政治的政治”去重新理解国籍、国家、民主、自由和人权等司空见惯而在今天已经大成问题的理念。“国际组织并不是当时的‘共产国际’,也不是其他政党的国际联盟。但我愿意保留‘国际’这个词,而且其开头的字母要大写,以便使人们能回想起过去这个词的重要意义,并将其保留下去。”〔1〕(p123)关于“新国际”组织成立的具体方法,德里达在文本中进行了详细描述。

二、马克思精神是一种批判精神

在德里达看来,马克思精神不仅是一种追求并实现解放的精神,同时也是一种对现存现实的批判精神。他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精神是他走进马克思文本的重要原因之一。

德里达强调,继承马克思的遗产,必须继承马克思的批判精神。马克思的批判精神“隐形”存在于马克思经典文本的内部,要在马克思的文本内部去细心挖掘其批判精神及其实质。德里达本人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认真、深入解读,提出了马克思批判精神的实质:对抗现实资本主义,改造现存的现实。

德里达认为,马克思在特定时期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和推断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显露出历史的局限性,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精神的内在本质与“活力部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批判,其深刻目的在于呼吁人民要有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包含着超越文本写作年代与时间限定的普遍性。德里达明确指出了马克思批判精神的当代价值,“如果人们知道如何使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适应新的条件,……那么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就仍然能够结出硕果。”〔2〕(p122)在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德里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并没有变化,我们不能放弃马克思的批判精神。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不仅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强大武器,而且成为人们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离开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就难以触及社会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实质。只有具备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才能在问题的意义上深刻揭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真实本质,才能为人类生存状况的改变与实现人类的解放提供武器。

在解读马克思批判精神的问题上,德里达充分把握住了与马克思批判精神紧密联系的批判客体范畴——“现实”,也充分把握住了形成新思想、新观念的批判主体范畴——“自我”。德里达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客体——“现实”与主体——“自我”的不断变化过程中,要用“自我”的新思想、新观念来变革批判“现实”、改造“现实”。在对现实的批判中,新思想、新观念既要批判旧思想、旧观念,使旧思想、旧观念付诸东流,而且也要随时准备“自我”批判,这种批判的过程不仅仅是在思想观念中进行,还要在现实中进行。

德里达认为马克思的解放精神和批判精神是相互渗透的。在德里达看来,马克思一方面坚持对现存现实的批判,另一方面则坚持追求人类的解放,并在两者之间建立了本质的联系。无论是从“当前”还是从长远来看,马克思就一直忠诚地在解放精神与批判精神之间试图建立历史的、现实的联系。在德里达的思维逻辑中,从现实到批判再到解放的发展过程,以及现实、批判、解放三者之间不断向前的递进循环,形成了一个历史的发展链条。

三、解构主义的实质

德里达曾经在演讲中公开呼吁:“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2〕(p21)他还自我检讨说:“就我个人而言,把《共产党宣言》中最为醒目的东西忘记得如此彻底,这肯定是一个错误。”〔2〕(p20)

透过德里达对马克思精神的呼唤、强调,我们能够感受到德里达对马克思解放精神的捍卫、忠诚与强烈的认同感。德里达对马克思批判精神的不断凸显,显示了他对马克思精神本质的深刻把握。

德里达能在学术界越来越受人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可以透过他而将20世纪哲学和文学理论上的精华加以串联起来。他像是一个脉络贯通着哲学发展的过往,并且昭示着哲学现在的方向,动摇了人们通常熟悉的许多概念,对许多理论命题的发难,乃至对西方两千年的文化传统本身提出了质疑。德里达对待马克思思想传统的传承与超越的坚定态度代表了当前西方一部分学者的时代心声。面对衰颓的现实环境,面对虚幻的精神环境,他们的思想深处都渴望解放,通过批判现实渴望实现对现实的改造。同时许多学者认为他的哲学也沾染着不少东方哲学的气息,所以他提出的许多问题都是值得深思的。

但是,德里达是一个“喜欢用反常的句式和表达来造成后现代文本效果的哲学家”,〔2〕(p7)他文本中晦涩的语言风格以及复杂、矛盾的表达策略的展现给我们造成了迷惑的感觉。任何试图想对其文本进行全面解读的抱负似乎都只能是一种妄想,他留给世界的是永远开放、让学者琢磨不透的回味。因此,我们对德里达的回应也只能说是一种可能。

德里达捍卫马克思精神的实质是企图建构一种“解构式马克思主义精神”。他试图通过阅读马克思的文本发现其内在矛盾,并对相关概念进行颠倒、拆解与置换,以重新解释和改变原有的概念关系,亦即通过对马克思的文本进行“解构”式阅读的策略来寻求答案,建立自己的政治哲学理论。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德里达密切联系现实所进行的理论研究,超越了大多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所做的学者式、经院式、教条化的阅读、研究与讨论方法。

具体而言,德里达在对马克思精神——解放精神与批判精神的挟带与借助中,也渗透着一种解构主义的意图和策略。虽然德里达从没有放弃人类解放的理想与希望,并且怀有对在资本主义土壤上形成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强烈批判精神,但他的批判丝毫没有触及到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所有制结构,是一种不触动资本主义根本制度前提下的批判。德里达虽然也深刻揭露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弊端与矛盾的各种表现,但没有揭示出这些弊端与矛盾存在的根源,更没有提出解决这些弊端与矛盾的基本方法,没有对资本主义负面效应消除的有效途径作出应有的分析。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的根本区别所在。马克思为寻求全人类解放,不但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与基本矛盾,而且深入考察矛盾背后所隐藏的秘密与原因,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旨在打破资本主义社会的体制,筑基于私有财富积累的社会,并指出了一条解决矛盾、摆脱困境的出路——走向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独特的人类解放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体系,具有理想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特征。其理想性是人们奋斗的动力;实践性凸显了对现实世界的改造要求;科学性使得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于共产主义实践运动起着正确的引导作用。对比之下,我们不禁要问:德里达解构主义策略下,到底解放与批判的是什么?德里达究竟是要维护马克思主义还是要消解马克思主义?学界对此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理解与评价。笔者认为德里达是维护了马克思主义,但他维护的是他所理解、我们陌生的马克思主义,他所得出的结论是既脱离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又脱离社会现实的凭空杜撰(尽管他的研究联系实际)。这在一定意义上表达了他的政治姿态与政治立场。

分析德里达对马克思解放精神与批判精神的坚持状况可知,德里达所谓的解放与批判运动是不得要领的。德里达的解放与批判运动更多的是精神上没有根据的、没有限期的无限期待,是一种空洞的口号。他曾肯定地表明:“幽灵不仅是精神的肉体显圣,是它的现象躯体、它的堕落的和有罪的躯体,而且也是对一种救赎,亦即——又一次——一种精神焦急的和怀乡式的等待。幽灵似乎是延宕的精神,是一种赎罪的诺言或打算。这种延异是什么?是一切或什么都不是。”〔2〕(p191-192)德里达在此提出了他的“延异说”,延异是德里达解构思想的核心。德里达认为,延异是先于在场的,甚至是先于存在的,是比它们更为根本的东西。延异,比存在本身更古老,在语言中没有名字,甚至没有本质或存在之名。这样,他彻底地解构了一切。通过“延异”的消解策略,德里达实现了对马克思精神——解放精神与批判精神的解构过程。德里达把自己这种解构精神等同于马克思的批判精神,认为是对马克思自我批判精神的坚持。

在“后德里达时代”,作为本体论的解构理论思潮也许早已衰落,但作为方法论的解构却依然在发挥其批评和“反潮流”作用,这就是德里达及其解构理论留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遗产,这种影响是世界性的。然而,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一方面,德里达走向马克思,为马克思进行积极而强有力的辩护,肯定马克思精神——解放精神与批判精神的当代性,强调继承马克思精神并要求把马克思精神现实化,这对弘扬马克思主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德里达并没有真正转向马克思。德里达把自己的“延异”消解策略等同于马克思的批判精神,真正的意图并不是为了对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而是为了借助于马克思的相关文本,达到进一步解构马克思思想的目的,德里达“悄悄开启了一个解构的时代”。〔3〕(p57)德里达解构马克思主义所要质疑的正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所以德里达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德里达解构主义的策略至少还是强调并“忠诚”马克思的解放精神与批判精神的,他不能够划入非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者的行列。“这里必须悬置那种‘非此即彼’的二元逻辑。德氏的解构逻辑恰恰是‘非此非彼’,即既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也不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解构超越了实在逻辑与幽灵逻辑之间假定的对立,并且超越了这种对立所假定的存在论。”〔4〕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抓住的至多只是马克思的“幽灵”,丢失的却是马克思的“灵魂”。〔5〕显然,德里达企图建构的“解构式马克思主义精神”,其意图的偏颇性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参考文献:

〔1〕〔法〕雅克·德里达,等.明天会怎样〔m〕.苏 旭,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2〕〔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吴学琴.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解释学视域〔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人文精神的理解篇4

一、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漫长的科学活动中形成的被人格化的精神和人格力量,是激励人们探索和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灵魂和动力。

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和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感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两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尽管各有侧重,如科学精神强调科学的重要性,而人文精神则重视人类文化的重要性,但由于科学的最高目的是追求真善美,因而两者在精神实质和深层底蕴上是沟通和互补的。许多杰出的科学家都具有浓厚的艺术兴趣和较高的审美修养。玻恩曾说:“我个人的经验是,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受过好的教育,他们有文学、历史和其他人文学科等方面的知识,他们热爱艺术和音乐,他们甚至能够绘画或者演奏乐器。”这是合乎事实的,他本人演奏钢琴,可以与管弦乐队一起演奏协奏曲。此外,爱因斯坦是小提琴手,普朗克是钢琴家……

但回头审视我们的教育,不能不遗憾地看到巨大的差距。在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模式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沉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疲于奔命,机械的灌输和训练把他们变成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充满理性之美的科学,在他们的眼中不过是做不完的题目和按方抓药式的实验。这种严重脱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科学教育,其结果只能造成学生对功利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冷漠,最终将导致人性的失落。他们虽然熟练地掌握了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却未必真正地“理解”科学,对科学以外的东西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这种人是片面发展的人,是单方面的“工具人”、“半边人”。这显然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是在教育中实施卓有成效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

二、科学教学目标中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教育要求的体现

初中科学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学习科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科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科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2)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科学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其中“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科学精神教育目标的体现;“了解科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品德教育等,就是人文精神教育目标的体现。可见,科学的教育目标绝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且要全方位关注科学对人的个性、品质、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同情心、人生观等多方面的培养,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与审美观。

三、贯穿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HtK]1.教师要求真务实,做好表率,体现科学精神

我国科学家钱三强说过:“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是一个人优良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人成就事业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甚至可以说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实事求是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课堂中的争论、波折,甚至错误,都可以成为生动的教育资源。例如,我在讲到《导体和绝缘体》时为了说明酸碱盐溶液是导体特意做了一个实验:我一边打开一瓶浓盐酸,一边讲解:“大家看,我一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就有白烟生成,证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导电性能如何?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就举手说:“老师,您讲错了,瓶口生成的是白雾,而不是白烟。”接着,他理直气壮地讲解了“烟”和“雾”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我真诚地道歉了:“由于老师不严谨,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非常感谢你把错误指出来,并向大家做了如此清晰的解释,科学是求真、求实的,希望大家以我为戒。”刚说完,全班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学生们的脸上写满宽容和理解。接着我给大家讲了柏拉图“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故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这就是我们教师对待错误应有的科学精神,这样的科学精神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HtK]2.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从挖掘课程的人文资源入手

在《科学》学科中,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而教师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从各方面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其次,教师要积极挖掘课程的人文资源,精编习题。例如,在“物态变化”中这样写道:“初冬,一夜之间,小城变成了冰清玉洁的银色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树枝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在阳光下,耀人眼目。树上的枝条在风中摇曳,不时飘下点点冰晶,宛如晨雾漫卷……自然界中这样奇特的现象举不胜举,真可谓千姿百态。那么你知道物质存在哪几种状态,这些状态之间如何转化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吧。”散文诗一般的语言清新流畅,使人充满遐想,体现了科学和文学的融合。又如对“运动的描述”中写道: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画家用形和色彩描绘运动;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这些内容与传统教材相比,有着明显的变化。对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和挖掘。

四、科学教学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

[HtK]1.加强科学物理学史教育,用物理学家的完美人格感召学生

[Jp2]物理学史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璀璨的瑰宝,整个物理学史就是一部由一代又一代杰出的物理学家用他们的光辉实践谱写出的闪耀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灿烂光辉的壮丽史诗。历代物理学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所表现出来的求实精神、献身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在科研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虚谨慎、真诚合作、淡泊名利、与人为善的优秀品质以及他们对人类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等,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他们身上完美结合的体现。在基础科学课程中,科学教材根据学习内容介绍了众多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牛顿、法拉第、麦克斯韦、普朗克、玻尔、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每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都联系着震撼人们心灵的故事。教师在进行有关内容的教学时,不要仅仅停留在他们对科学的贡献,更应着力揭示他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人类进步的影响。物理学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的宝贵素材,在教学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Jp]

[HtK]2.重视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功能

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研究性学习的交互性使其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规范意识、个人责任感、团结协作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个性和操作能力的差异,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动作灵敏,有的操作失误,有的忘带工具等。这些都要由学生互相帮助去完成。我们及时表扬帮助他人的学生,从点点滴滴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群体意识。实验结束后,指导学生做好器材的整理、保管、清洁工作,这同样是对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应尽量采取探索形式,避免“按方抓药”、“按图索骥”的做法。教师也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发现”了物理规律,还要善于提出富有探索意义的问题,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解决。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有付出坚强的意志,足够的细心,一丝不苟的操作,才能获得成功。常常有学生为了拼凑数据而弄虚作假,去修改原始数据,实验失败了不去寻找失败的原因,总结失败的教训,而是掩饰、推托。这时,需要我们老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如果学生在实验报告中能认真地找出原因,诚实地说明过程的疏忽或错误,我们仍然给予较高的评价。在失败面前,鼓励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保持良好的心态。

其次,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大多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诸如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技术发展等,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现实与未来的人文关怀及有志于将科学造福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而这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再次,为了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中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独立思考、大胆假设、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解决问题。

总之,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形成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质;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他们谦虚谨慎、真诚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逐步形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自我意识;启发学生对滥用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做深入的思考,提高学生用科技造福人类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基础。

[HtK]3.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的身心在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中健康发展

教师应努力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成为学生心目中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为一体的“形象大使”。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尊重和信任学生。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发现和保护他们灵感的每一个微小的火花。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由衷的赞誉、热情的鼓励、耐心的启发、诚恳的批评,甚至一个会心的微笑和一句幽默的玩笑,都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使他们如沐春风,在老师营造的和谐氛围中身心健康地成长。

五、结束语

人文精神的理解篇5

无论基于何种立场,任何具有想像力并试图走近中国民族精神生活的人,都会对两种独特现象产生好奇:一是精神世界宝座上宗教的缺位;二是伦理道德在精神世界中的主旋律。两种现象都吸引太多的世界目光与本土反思,基于当今学术进展,解开这个文明之谜的难题有二:(1)中国民族到底是“无宗教”还是“不宗教”?(2)宗教缺位与伦理道德的主旋律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关系?彻底的哲学反思发现,以宗教作为文明标i只其实只是一种文明中心主义的独特的文化经验和文明立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真正秘密其实不是“无宗教”’而是“不宗教”。“无宗教”可能是基因缺失,而“不宗教”却是自主选择,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并不稀缺宗教智慧,而只是拒绝走上宗教准确地说以宗教为精神世界顶层设计的文化轨道。对此,梁漱溟先生曾提出“以道德代宗教”,或“以伦理代宗教”,但这种诠释本质上还是一种以西方宗教文明为镜像的在文化策略方面比较被动的“解释性辩护”或“辩护性解释”。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与精神世界“不宗教”的根本原因是“有伦理”,历史如此,现代依然如此,在“有伦理”与“不宗教”之间存在精神哲学的因果关联。借用雅思贝斯“轴心文明”的命题,以宗教为轴心的精神世界,只是文明的一种风情;人类精神世界还有另一种风情,这就是以伦理为轴心的中国文明。宗教与伦理、宗教型文化与伦理型文化,是人类精神世界中各领风骚并且平分秋色的两大风情,彼此交相辉映,互为异域。在文明中心主义的强势话语下,人类必须反思,是否因为文化心态与思维方式的偏执而真的对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解风情?宗教文明不能成为人类精神的唯一文化范式,更不能成为主导话语,“不宗教,有伦理”,是中国民族精神世界的独特风情,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中国风情”。

有待研究的课题在于,“不宗教”的精神世界因何可能?“有伦理”何以擎天中国民族的精神大厦五千年而成为中国文明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两大课题,聚焦于一个前沿:中国伦理道德到底是何种精神哲学形态?换句话说,“不宗教”的伦理型文化所缔造的伦理道德的精神世界及其哲学形态是什么?它的历史传统、现代呈现、中国话语是什么?

在这个被全球化、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摧枯拉朽般将多样性世界文明裹挟得趋向同质的时代,人类精神世界和精神文明不仅可能因高度同质化而陷于高度贫乏,而且可能我们还没来得及对自己所缔造的“世界同一性”沾沾自喜却已经开始接近灭绝深渊的边缘。因为,文明尤其是精神世界多样性的消失,将使得人类在不断变化的自然与社会面前只能“命悬一线”,丧失丹尼尔?贝尔所说的那种“为人的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以对付生存困境”的文化能力,进而一种文明的危机,就是整个人类的危机;一种文明的灭绝,便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灭绝。为此,不仅是基于文化自信’而且是基于对整个人类的文化担当,有必要再次完成一种努力,让中国自觉也让世界确认,存在一种独特的精神世界风情,存在一种独特的伦理道德形态,这就是中国风情与中国形态。概言之,如果说以宗教为顶层设计的西方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是“道德理性形态”,那么,中国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便是“伦理精神形态”。伦理与道德是精神世界的两个基本构造,在文明史上,道德理性形态是在理性化进程中道德的强势最终压过伦理、以理性统摄道德也使道德成为理性的形态;伦理精神形态是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的形态。伦理道德是中国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伦理型文化之所以能与宗教型文化比肩而立,就在于它创造了这种不仅具有很强的本土适应性,而且内在深刻的文明合理性的精神哲学形态。今天,走向道德理性与走向伦理精神,依然是人类文明体系中的两大壮丽的精神之流,伦理精神正在行进,也必须行进。这,就是我们应当达到的文化自觉和文明自觉。

一、“黑格尔范式”

无论世界如何万种风情,文明的真谙总是一本万象,理一而分殊。如何异中求同,委实是对人类的文化胸怀和哲学能力的一种考验。如果说伦理道德及其由此建构的人的精神世界具有某种形态,如果说人类精神有一个让自己遨游驰骋的世界,如果诸文化传统的精神世界五彩缤纷各领风骚,那么,它首先必须是人的世界,是人的精神的世界,因而不仅是一个可以对话而且根本上是一个共通的世界,否则就不是“人”也不是“人”这个“类”的世界。所以,在宗教型文化与伦理型文化的精神世界的阴阳两极之上,一定有一个“多”中之“一”、变中之不变的“太极”,这就是伦理道德的“一般”精神哲学形态,或伦理道德所缔造的人的精神世界的“一般”形态。

黑格尔试图思辨性地呈现这一哲学形态,这就是《精神现象学》中所指证的“伦理世界--教化世界--道德世界”的“客观精神”形态。在这个精神世界和精神哲学形态中,伦理与道德是两个基本结构,它们以教化世界为中介,藉此实现精神世界的辩证运动和自我完成。“精神”的内核是“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是将人从个体性的“单一物”提升为“普遍物”的超越性进程,是思维与意志、知与行统一的自我实现。伦理世界是个体性与普遍性自然同一的实体性世界,因而是“直接的和自然的精神”;教化世界是精神从自然世界中异化的世界,其特点是抽象的个人成为世界的主宰,在这个意义上是世俗世界或生活世界;道德世界是在生活世界中重新意识到自己的实体性,达到个体性与实体性统一的世界,是既具有个体性又回归实体性的主体性世界。伦理世界的精神形态是“实体”,教化世界的精神形态是“个体”,道德世界的精神形态是“主体”,“实体个体--主体”,构成以伦理与道德为基本结构,以生活世界为中介的人的精神世界的辩证体系。如果以它为人类精神世界的一般形态,或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一般”的理论假设,如果将它当作由伦理道德所缔造的人的精神世界的“黑格尔范式”,那么,有待进一步追问的问题便是:其一,它的“一般性”到底如何获得论证?其二,如何化解它所遭遇的现代性挑战?

“黑格尔范式”的最大哲学魅力,在于它与人类文明史、人的生命发展史相契合。借用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原始社会是人的精神发展的实体状态,私有制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进人教化状态,日后的文明进程中的道德进步,相当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人的实体性与个体性的“伦理和解”,或人的主体性的精神建构过程。如果对人类文明的精神史进行宏大叙事,那么在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中国文明三大谱系中,苏格拉底之死、上帝之怒、老子出关与孔子周游,都极具象征性和表达力地演绎了人类从实体状态进入教化状态的精神旅程。苏格拉底为什么“必须死”?它表达的是希腊文明对于自己实体状态的“悲怆情愫”。苏格拉底的判死的两宗罪,无论“慢神”还是“教唆青年”,其要义都是将处于文明童年的希腊人从阿波罗神庙上所镌刻的“认识你自己”的那种实体意识下分离出来?,是由实体状态走向个体自觉的一次精神裂变,因而苏格拉底必须死,也只能死,文明史上所演绎的只是将这一文明宿命,戏剧化为一个道德范型,似乎隐谕着苏格拉底之后人类文明的道德长征的开始。与之极具相似性的是希伯来文明中的“上帝之怒”。上帝为什么怒?因为伊甸园的全部美好就在于上帝创世纪所造就的那种“你是我的肉中之肉,骨中之骨”的实体性,然而偷吃智慧果的启蒙,先在亚当和夏娃之间发生了最初也是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别”,即所谓“性别”,接着是人类祖先与他们的创造者或造物主之间的“别”,由于这两种“别”,美好的实体状态崩溃了,由此人类祖先所犯的是解构实体性的“原罪”,被上帝雷霆之怒下逐出伊甸园,走上宗教拯救的漫漫长征,“重回伊甸园”,其实是一次人类精神的伦理回归和道德长征。与之相对照,春秋时代的“礼崩乐坏”的精神本质,是“三代”以前中国先民实体状态的世俗性解构,面对这种解构,处于轴心时代巅峰的中国春秋时代上演了两出具有超越意义并且同样作为日后文明典范的文明活剧。作为智者的老子选择明哲保身的“出关”,出何种“关”?出世俗的教化之关;回归何种状态?回归“大道”的实体状态。孔子选择了己立立人的“周游游”于什么?游于伦理之“和”。苏格拉底之死--上帝之怒,老子出关--孔子周游,表达的都是人类文明史的同一个精神主题:实体状态的终结,教化世界的发端,道德拯救的长征的开启。伦理世界--教化世界--道德世界之间的哲学关系,以及这种拯救的精神哲学真谛,用老子的话语表述就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实体性的大道状态解构为个体性的教化世界,于是便有了也才需要仁义道德的智慧救赎。个体生命的精神进程同样如此。十月怀胎及其生命的婴儿状态,都是人的精神的“两小无猜”的实体状态,一旦产生自我意识,有了“猜”的启蒙,便开始了自然伦理实体瓦解的“别”的进程,由此也就开始了道德教化的精神历程实体状态,是婴儿赤子之为个体生命的精神家园的永远的眷念和全部美好的根据所在,正如古希腊、伊甸园、三代是人类精神永远的家园和永远的眷念。人类文明演化史、人的生命发育史,与人类精神发展史不仅相似,而且相通,惟有相通,才具有合理性。黑格尔精神哲学契合人类精神的真理,因而揭示了人类精神的一般哲学形态。

在黑格尔以伦理与道德为两极,以教化为中介的精神世界的哲学范式中,教化世界的精神哲学意义及其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是一个必须澄明的问题。在相当意义上,教化世界是生活世界或世俗世界的哲学表达,之所以说“相当意义”,是因为彼此并不能完全等同,因为“教化”是相对于伦理世界的自然状态而言,正如黑格尔所说,“教化是自然存在的异化”?42,“个体性的自身教化运动直接就是它向普遍的对象性本质的发展,也就是说,就是它向现实世界的转化。”w43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与精神形态,教化只是“个体在这里取得客观效准和现实性的手段”w42,其要义是将人从实体状态中分离出来,从实体状态进入以个体为本质的法权状态。在人的生命发展进程中,这是进人真正的世俗生活的开始,但并不是生命和生命的真理,其真理是对教化的再教化或异化的扬弃,即通过道德在精神世界中将个体提升为主体,回归伦理的实体,达到主体与实体的同一。“教化”相对于精神的自然状态即实体状态而言,而生活世界在一般话语中相对于精神世界而言,不过,在教化世界乃至生活世界中,个体与实体的统一,或所谓“精神”只是转换了一种存在形态,在教化世界中精神将自己对象化为财富与国家权力,通过财富与国家权力呈现其作为“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的”本质及其现象化存在。重要的是,在黑格尔的教化世界中,无论财富还是国家权力,都只是“精神”或“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的现象形态,是精神的世俗存在方式或世俗形态。

二、“伦理驿站”的“异乡人”

“伦理世界--教化世界--道德世界”的精神哲学形态,既是一种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形上形态,又是一种典型的西方形态。它是一种思辨的形上建构,因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其背后又具有很强的历史感,是西方文明史、西方精神史的现象学,按照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的诠释,“伦理世界--教化世界--道德世界”的精神哲学过程,就是由古希腊到古罗马,再到日尔曼的西方文明的“哲学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西方精神哲学范式”,因而必然遭遇“西方问题”。

在历史、理论、逻辑上,“伦理世界--教化世界--道德世界”的精神哲学范式遭遇的最大挑战,也是最具前沿意义的课题,就是所谓“异乡人问题”。无论在黑格尔的思辨模型,还是在人类文明和个体生命发展进程中,实体性的伦理状态都是人的精神的家园,也是道德的家园,教化是伦理的异化,用黑格尔的话语,异化是精神使自己变得符合现实,而所谓德性,则是一种伦理上的造诣。在伦理世界中,人与自己的公共本质,乃至人与人之间是自然同一的,所以无论在宗教或伦理中,“爱”都是共同的和不可动摇的出发点与策源地,因为“爱”的本质是不孤立不独立。作为自然伦理实体的家庭,就是“爱”的精神共同体,因而成为伦理的自然根源;上帝的博爱所创造的也同样是一个爱的实体,不同的是,家庭是爱的自然实体,上帝是爱的终极实体。在教化世界中,个体与实体、个体与个体之间在财富与国家权力的世俗形态中发生了分离,但这种分离只是精神的异化,是精神本质被遮蔽的结果,因为,教化世界中存在的人是“个体”而不是个人,将人当作“个人”,之所以被黑格尔称作是对人的“一种轻蔑的表示”,根本原因在于,这种抽象的“个人”,丧失了自己的家园即所谓实体之“体”,个体是有“体”的,是个人与它的公共本质即所谓“体”的统一,而“个人”则是迷失了自己本质的抽象的非现实的存在,是无“体”即无家园之“人”,因而将人称作“个人”是对“人”,准确地说是对人的“精神”的“轻蔑”。基于对“大道废,有仁义”的由伦理世界向教化世界异化真谛的洞察,中国道德哲学智慧以仁义诠释道德,在日常话语中仁义几乎成为道德的代名词,所谓“仁义道德”,其学理根据在于,仁的本质是“爱”,“仁者爱人”,其精神哲学意义是“合同”;“义”的本质是“别”即区别,而所谓“别”则无论在文明进程还是生命进程中都是一次重要的异化或世俗化,伊甸园的遮羞布和生命进程中由“两小无猜”向“猜”的转化,本质上都是精神发展中针对“别”而产生的“义”的“教化”,“义”的精神哲学意义是“别异”。“仁以合同,义以别异”,合同与别异,分别对应着伦理世界与教化世界,所以孟子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仁是人的家园,义是人之为人的必由之路和康庄大道。在这个意义上,仁义不仅是道德的精髓,而且关联和贯通伦理世界、教化世界和道德世界,既是伦理上的造诣,又是教化世界的超越,是对教化的再教化。

难题在于,无论在不同文化传统,还是在人的生命的不同际遇中,伦理的精神家园不仅风情万种,而且不断变化,于是,不仅不同文化传统之间,而且在同一文化传统的不同发展阶段,在同一文明体系的不同社会结构之间,乃至在人生的不同进程,伦理的实体或伦理的家园总是不断变化,于是在伦理上,人人都是“异乡人”,时时都是“异乡人”,完全意义上的伦理“本乡人”并不存在,甚至,严格意义上的伦理“同乡人”也不存在。于是,“异乡人”问题便不仅成为人类精神、成为伦理道德发展的永远的难题,而且也历史地成为影响人类精神史进程的最重要因子。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发现,德性有两种,“伦理的德性”与“理智的德性”,伦理的德性出于风俗习惯,是原生的经验;理智的德性依赖传授与教育,是次生的经验。然而有待破解的精神史之谜是,为何亚里士多德之后,在西方精神史上,古希腊的伦理形态向古罗马的道德形态转化?深层原因就在于这种伦理的“异乡人难题”。因为伦理是原生的经验,可能适合于古希腊城邦这样的内部结构单一而又相对稳定的共同体,在多元与多变的社会中,这种基于一种集体体验和集体记忆的原生经验便难以成为精神的共同家园,于是就内在一种可能或危险:由伦理的异乡人成为道德的异乡人,或由伦理的相对性走向道德的虚无主义。于是,西方精神史便向两个方向行进:其一,寻找某种伦理的“绝对”,这就是基督教的上帝,上帝是终极实体,是一切异乡人的绝对的和神圣的精神家园,在对上帝这一终极实体的信仰中,伦理的异乡人难题便迎刃而解;其二,向道德理性方向发展,在道德理性或在道德的普遍法则中,建立人的精神的同一性,于是,古希腊的伦理,在希腊化进程中便演化为古罗马的道德,西方精神史上的伦理形态便向道德形态转化。人们都说,西方文明有两大传统,所谓“两希文明”,其实,希腊文明与希伯来文明在精神史上具有某种同根性,希伯来文明相当程度上是希腊精神史的自然结果,正如马克思所揭示,在柏拉图的“理念”中巳经存在“上帝”的影子;同样,在亚里士多的“伦理”中,已经存在日后向“道德”转化的基因,内在于古希腊伦理形态中的内在否定性,就是伦理上的“异乡人问题”。

如何破解“异乡人难题”?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思辨了家庭与民族两大自然伦理实体,所谓“神的规律”与“人的规律”,以此建构人的精神家园的同一性;在《法哲学原理》中,建构了“家庭--市民社会--国家”三大伦理实体的体系,其中,家庭是自然的伦理实体,精神在婚姻、家庭财富、子女教育中获得直接的自由;市民社会是出于“需要的体系”建构的伦理实体,借助司法,在“警察”即公共权力和同业公会中相互成为伦理上的“同乡人”;在伦理实体的最高环节即国家中,精神最终获得真正的现实自由。马克思发现并揭示了黑格尔精神哲学的“头足倒置”,提出“社会存在”的概念,认为伦理道德由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总是从他们的现实社会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但如果将“社会存在”的理念贯彻到底,道德不仅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会变得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注定人们只能在伦理上互为“异乡人”,而且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境遇下也与自己成为伦理上的异乡人。精神世界是否存在伦理上的“同乡人”?马克思又提出了“阶级”的概念,在同一阶级中,人们互为伦理上的本乡人或同乡人。然而,阶级的对立必然导致社会的伦理对峙与精神分裂,因而使伦理的共同精神家园成为不可能。于是,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理论上就存在一个极其危险的可能:伦理,成为道德的敌人。具体地说,因为伦理同乡人的不可能,因为人们只能是伦理上的异乡人,道德便成为不可能。精神世界的社会同一性与自我同一性,首先要求伦理的和解,使伦理的和道德的本乡人和同乡人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实现伦理与道德的和解,透过教化的现实世界,建构人的精神世界。于是伦理世界--教化世界--道德世界”的精神哲学形态要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明范式,“异乡人”,准确地说“伦理异乡人”是一个不可逾越的挑战与难题。异乡人难题不破解,精神世界的前途只能像上文所指证的那样有两种可能:一是寻找伦理实体的绝对,走向终极实体的上帝;一是寻求普遍的道德准则,走向抽象的道德。“两希”传统就是两种可能的历史演绎。然而普遍道德准则因其抽象性,注定只能像康德那样“满怀敬畏”,在现实中很难存在,最后还得借助“上帝存在”的公设,因而“两希传统”在精神世界中具有相交集的特征。现代西方学界如火如荼的关于异乡人的讨论和追问,一定意义上就是内在于西方文明尤其是西方哲学中这一难题的延续。

三、“中国问题”?“西方问题”?

假如人类精神世界有共同的家园,假如在理论思辨中存在某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或精神哲学范式,“异乡人难题”就是一个伦理的驿站,诸精神哲学传统,诸伦理道德传统在这里相会交集’因对这一难题的不同解决,进而分道扬镳--不仅“两希”文明相分流,而且催生中西方精神世界的两道风情。

“黑格尔范式”由一些基本元素构成。(1)世界的三种形态:伦理世界,教化世界,道德世界,客观精神的世界由这三个世界构成,但又不是其中任何一个世界,而是这三个世界辩证运动的整体;(2)精神的三种形态:实体,个体,主体,精神的发展经历了其中每一种形态,但又不是其中任何一种形态,而是“实体--个体--主体”辩证运动的过程;(3)三个世界、三种形态中,伦理与道德的关系是基本问题,伦理与道德关系的现实性及其中介是教化世界。这一范式思辨性地揭示了伦理道德的辩证运动所形成的精神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但也同样思辨地潜在一系列文化风险,最基本的文化风险就是伦理与道德相分离的倾向,它在西方精神史上表现为道德压过伦理最后取代伦理的过程,以及教化世界祛魅和世俗化。这些文化风险也注定了黑格尔哲学在西方遭遇故意冷落的命运。其实,黑格尔所遭遇的冷落,不是因为它的精神哲学缺乏真理性,至少它在思辨中的真理性是深刻的,而是因为它与西方精神史,或与西方“教化世界”现实之间的过度紧张的关系。结果,原本黑格尔精神哲学应当是康德道德哲学或所谓“道德理性”形态之后的辩证综合,标志着西方精神史和精神哲学一个圆圈的完成,然而,由于黑格尔精神哲学的“不合时宜”及其遭遇的故意冷落,西方精神哲学的发展失去一次由辩证综合而自力更生的机会,最后止步于“终结论”的哲学觉悟:博大精深和无所不包的黑格尔体系让西方哲学也让西方精神史终结了,所谓“历史终结最后一人”。在这个意义上,具有思辨普遍性的“黑格尔范式”似乎更像是西方精神哲学和精神史的谶语或咒语。

中国伦理道德之作为对人类文明的特殊贡献,在于开辟了在世俗世界中破解“异乡人”难题的特殊路径,从而使“异乡人难题”在中国文明成为纯粹的“异乡问题”即西方问题而非中国问题,进而形成中国人精神世界和中国精神哲学的特殊风情。概言之,中国路径有两大要义:一是作为伦理同乡人自然根源的家庭;一是建构同乡人的“忠恕”的伦理能力。人类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漫长岁月才从原始社会走来的历程,决定了在任何文明体系中家庭都具有基础性地位,因为血缘智慧不仅是原始社会的最高智慧,也是它留给人类的最大遗产,正因为如此,没有任何一个即便最为“现代”的文明,也没有任何一个“超人”可以彻底摆脱家庭或血缘关系这根原始社会留给我们的胳带。与其他文化不同的是,家庭在中国文明体系中具有绝对的和本位的地位,不仅是生活世界而且是精神世界的共同家园。梁漱溟先生发现,中国是伦理为本位的社会’而伦理本位之所以可能,就是因为家庭在文化中的绝对地位。中国走向文明的特殊路径是家国一体、由家及国,形成所谓“国一家”构造与“国一家”文明。“国家”的文化精髓在于:不仅以“家”为原形缔造“国”,而且终极理想是将“国”变成“家”,所谓“天下一家”。所以,无论在生活世界还是精神世界中,家与国之间并不存在那种西方式的紧张,孔子所开创的儒家伦理对中国文明的最大贡献,就是从理论上阐述和解决了在精神世界中如何家国一体、由家及国的问题。在西方,伦理神圣性的根源是上帝,在中国,伦理神圣性的根源是家庭。而一旦将家庭的逻辑推扩为整个社会的逻辑,达到所谓“天下一家”,“异乡人”也就不存在,至少理论上如此。另一方面,中国伦理在长期发展中培育出一种消解“异乡人”的特殊伦理能力,这就是所谓“忠恕之道”或孔子所说的“恕道”。忠恕之道的要义就是一个字:推!即推己及人--对个体来说,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对社会来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世界来说,民胞物与0于是,不仅人我合一,而且天人合一,在这样的伦理逻辑与伦理体系中,每一个人都有能力使自己也使他人成为伦理上的本乡人或同乡人。

于是,对中国伦理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来说,伦理异乡人便是一个伪命题至少是一个虚命题,原因很简单,家庭本位和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在客观性上消解异乡人;忠恕之道所发展的人的伦理能力或伦理实体建构与认同的能力,在主观性方面使自己也使他人的伦理异乡人成为不可能。当今中国社会,家庭在文明体系中的地位虽发生重大变化,但其本质没有变,正如一位国外学者所发现的,20世纪的中国虽然伤痕累累,但唯一强大的还是中国人的家庭,它是中国文明真正的“万里长城”。现代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最深刻的变化,是以“忠恕”为精髓的伦理能力的式微。在现有的学术研究中,人们往往强调“忠恕”是道德的金规则,有可能成为“普世伦理”,其实它的最大文化魅力,是在个体的精神品质与精神能力方面扬弃伦理异乡人。在这个意义上,对现代中国伦理来说,最大的挑战不是所谓“异乡人难题”,而是以“忠恕”为核心的伦理能力问题。如果缺失这种伦理能力,便可能真的遭遇一个危险的可能:不仅对他人是异乡人,而且对自己也是异乡人,最后,“人人都是异乡人”,同在异乡为异客,于是不仅伦理实体,而且伦理世界将成为不可能,由此,人类将最终丧失自己的精神家园。在这个意义上,“异乡人”不是“中国问题”,伦理能力才是真正的和深刻的“中国问题”。由此也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何面对“异乡人”这个“西方病”,中国人也开始跟着吃药,一旦伦理能力丧失,“西方病”也就感染为“中国病”。也许,这就是当今中国学界方兴未艾的“异乡人讨论”的合理性所在吧。

人文精神的理解篇6

关键词:理性;新理性精神;文学理论

在理性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之后,今天我们提出了“新理性精神”问题.

新理性精神的提出,是以当今人的生存状态、文化、文学艺术的实践、发展为基础的,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实践理性。“新理性精神”既是针对文学创作、文学理论研究的,也是指向人文科学的.

当今文学艺术意义、价值的下滑,人文精神的淡化与被贬抑,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这与)-世纪下半期特别是!\"世纪人的生存条件、人的生存质量与处境密切相关.

一百多年来,人的生存不断遭到挫折,灾难频发,致使理想失落,或信仰神化,进而引发种种精神危机。旧理性有过自己的辉煌时期,如今不断走向唯理性主义,科学理性逐渐变为极端化的工具理性、实用理性;人文理性在唯理性主义、实用理性的影响下,遭到严重的破坏。理性并未实现它的美妙的千年王国的许诺.

西方学者曾经宣布:上帝死了,国王死了,理性毁灭,也即理性死了。!\"世纪的科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与创造力,显示了人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无限伟力,同时它的消极一面、非人性的一面,以及物的普遍的挤压,使人情日益淡化,以致使不少人成为失去人性的人,使人变为精神上空虚的人、平庸的人、丑陋的人。开始于)-世纪下半期、高涨于!\"世纪的非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哲学流派蜂起,特别是各种生命哲学、存在哲学,纷纷在生命、本能、感性、非理性、反理性、被极端化的主体的基础上,筑起自己的理论大厦,一方面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的认识,但是它们的极端化,导致了对理性的否定;出现了“新感性”、“交往理性”,力图从不同方向来解释社会生活现象,构想人类的新关系。接着又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它一方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改造,另一方面又消解了以往文化遗产的价值与精神。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上帝、国王、父亲、理性、历史、人文主义已经匆匆过去,虽然在一些信仰园地中余烬犹存。我们已杀死了我们的诸神。”随后还有人宣布知识分子之死,作者之死,人的主体性之死。人们不断暴露自身的粗俗、卑琐、无奈与虚无。在形形色色的钱性权这类恶棍横行肆虐的今天,嘲弄崇高与人文精神已成为时髦,且会赢得阵阵喝彩;或是把人文精神与大众文化完全对立起来;或是为了大众文化,把人文精神宣布为“最后的神话”,声称人文精神纯属子虚乌有。在恶俗横流、不少人失去生存理想的景况下,人们崇拜自然本能,激赏感性享受,人的精神趋向多元而又凸现混沌。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一些人追腥逐臭,对粗俗、恶俗、腐烂的东西趋之若鹜,这极大地削弱与消解了文学艺术审美的生成.

但是人类必须生存下去,并且理应在精神上获得健康的发展。因此,看到千百年来特别是一百多年来旧理性的走向衰落这一情况,针对各种非理性、反理性主义思潮的蔓延,一些人文知识分子正在寻找自己的立足点,一种新的理性的立足点,主张用大视野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人类学,来审视人的生存意义,以重新理解与阐释人的生存、文化、文学艺术的意义与价值,这就是“新理性精神”。需要郑重说明的是,“新理性精神”不过是一些趣味类似的知识分子,对待人的生存状态、现实状态与文化、文学艺术现象的观点与立足点而已。它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也非朝三暮四的应景时尚,而是较长时间思考的结果。半个世纪以来,就我个人来说,经历了生存的拷问,学术中的风风雨雨,各种理论时尚的洗礼,之后而有所悟。新理性精神实际上是一种生存的感悟.

“新理性精神”作为一种文化、文学艺术内在的精神信念,是对旧理性的扬弃。为了避免旧理性的覆辙、反理性主义的各种思潮的极端化与虚无主义,新理性精神需要在对它们进行现代文化批判的基础上,从几个方面,确立自身的理论关系:这就是“现代性”、“新人文精神”与“交往对话精神”。这些提法并非独创,有的论题,已经讨论过几百年了,有的论题我做了改造,都是借用,但我都力图给以自己的阐释,并将它们综合成一个立足点。现今是综合创新的时代!,综合也许可能会出现一些新意的.

$%新理性精神将以“现代性”为指针,以推动现代社会、文化、文学艺术发展的现代意识精神为其理论组成部分。有各式各样的现代性,这里说的现代性,是新理性精神的现代性.

新理性精神把现代性看作是促进社会进入现展阶段,使社会不断走向科学、进步的一种理性精神、启蒙精神,一种现代意识精神,一种时代的文化精神。这种现代意识精神,时代的文化精神,作为一个尺度,是我们建设新文化、新的文学艺术需要长久地遵循的原则。现代性是引导人们进行文化建设、精神创造的思想,这是一个人类“未竟的事业”。我们不能像某些西方现代主义者那样,把现代性仅仅是看作是出现了反理性之后形成的东西,以为反理性才是现代性的表现,现代性只能是现代主义文化与艺术的特征,这是不符实际情况的。因为其他具有现代意识精神而并不反对理性的文化与艺术,不仅同样表现了现代性特征,而且还维护了现代性。同时我们也不能像后现代主义者那样,声称“现代性”已经终结\",当今是后现代性统治的时代了。其实我们现在只是想做现代的知识分子,我们并不想做后现代的“后知识分子”,虽然在我们这里确实存在着某种“后现代状态”.

新理性精神把现代性本身看作一个矛盾体,应当看到它的两面性,避免使其走向极端,忽视感性的需求而走向文化的唯理性主义,或是走向非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忽视人文的需求而走向工具理性主义,走向它的反面,从另一个方面走向反理性主义。历史、现实中不乏这类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必然会给理论与生活实践带来危害,反之亦然。因此既要批判旧有的文化,也要批判自身的消极面。当今,工具理性主义横行,这是由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在一个时期内走向反理性主义、走向反动而形成社会灾难的结果,是人们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丧失信心的使然,所以,一个时期内诸多复杂的种种现实关系,只能靠工具理性来解决了,用简单、划一、实用的量化办法来解决了。同时,新理性主义把现代性的功能视为一种反思,一种文化批判,一种现代文化的批判力,也即一种思想前进的推力。需要坚持现代性的这一功能,使其自身处于清醒的现实主义状态,使其自身具有不断清理自身矛盾的能力。要使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走到它们自己的正路上来,需要的是对于历史、现实的不断的深入的反思,拒绝批判是无济于事的。新理性精神既反对隐瞒历史事实,搅浑历史事实,随意打扮历史与现实的实用主义的话语霸权,同时也反对把历史与现实视为虚无的怀疑主义。话语并不能任意创造历史,话语行为是需要以现实、历史事实为依据的.

新理性精神主张现代性是在传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性。人类必须不断更新、创造自己的文化,但是这种新文化的创造,无法绕开原有的文化传统,而必须继承传统。文化传统是过去的创造,继承传统,吸收传统中的优秀成分,并非就是面对过去、迷恋过去。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实际上不仅有着过时的东西,而且还存在着属于未来的、全人类的东西,在“长远时间”中发挥其价值、作用的东西,它们可以积极参与新的文化建设。漠视它们、中断它们、否定它们,到时还会重新发生争议,给以新的科学的审定和定位,现在我们就面临这一局面。“伽达默尔说:‘中国人今天不能没有数学、物理学和化学这些发端于希腊的科学而存在于世界。但是这个根源的承载力在今天已枯萎了。科学今后将从其他根源寻找养料,特别是从远东寻找养料。’他不知不觉地又重复他的预测,二百年内人们确实必须学习中国语言,以便全面掌握或共同享受一切。”!不要总是自己瞧不起自己。自然,传统文化中也有不少惰性的、妨害进步的东西,是需要不断给以剔除的,但是新的文化应是传统之续。在当今新文化的建设中,现代性对传统文化需要进行定位与选择。有三种文化传统,三种文化资源,即我国古代、现代以及外国文化传统。当代文化建设,只能以现代文化传统为基础与出发点,以现代批判精神对现代文化进行批判与改造,确立其能够行之有效的部分,吸收中国古代文化与西方文化中的有用成分,使之融会贯通,建立新的文化形态.

从历史进程来看,现代性是一种被赋予历史具体性的现代意识精神,一种历史性的指向。在各个发展阶段,现代性的内涵有着共同之处,但又很不相同;因此,我国的现代性要求与西方的现代性的趋向,也是各有不同的。拿西方的现代性诉求来代替我国的现代性诉求,这实际上是西化思想,在历史、现实中已经证明是行不通的。但是现今看到不少的对现代性的阐释,实际上都把我国文化、文学置于西方现代性的诉求之下进行的。使我国置身于国际背景、世界进程,并不是我们必须立正、稍息、“向西看齐”,并不是以西方的现代性来衡量我国文化、文学的现代性,一旦发现了差异,就对我国的文化与文学艺术嗤之以鼻。这种西化式现代性讨论,不能不导致现代性阐释的失误。可以吸取西方学者论述中的有启发性的因素与长处,但不能用他们的论说来替代我们对我国文化自身问题的阐释。至于后现代性,我以为可以吸取它的某些合理因素,如我国文化、艺术中难得存在的怀疑精神,它的反对绝对权威性,反对学术上的大一统、单一化,主张多元化,接受中的多义性等。但是应当拒绝它的虚无主义,由于对语言能指崇拜由此而产生的极端的解构主义倾向。要以现代性作为我们文化、文论建设的指针.

转贴于

在当今全球化的氛围中,发生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文化冲突,现代性应在文化建设中,确立自己的独立自主精神与进取精神,也即独立、进取的文化身份。独立自主就是确立自主的主体意识:进取就是为我所用的主导意识,识别并吸取他人的长处,不断用以激活并更新传统.

!$新理性精神将把“新的人文精神”视为自身的内涵与血肉。在现代主义的文化、文学中,人的精神家园已成为一片废墟。人失去难以弥补的精神需求而变为精神空缺,人受到排山倒海而来的物的挤压,物欲使人不断转向对金钱与权力的追逐,使自身成为一种异化力量,使人变为物的奴隶。现代主义文化与文学暴露了人的触目惊心的精神伤残感、荒芜感,它们为人的价值、人的精神的摧残而深为伤痛。后现代主义则宣布,“元叙事”被怀疑,崇高的“同一性”被否定,叙事与科学的范式不可通约,“我们现在一无所有,没有一样东西不是暂时的、自我创造的、不完整的,在虚无之上我们建立了我们的话语”\",这无疑使人陷入了万劫不复的茫茫虚无与绝望的深渊之中。!\"世纪%\"年代上半期我国学者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本来是个切中时弊的题目,但是讨论很快就情绪化了。一些论者以为提倡文学需要“人文精神”是左倾思潮的东山再起,于是认定人文精神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物,中国从未有过人文精神,何来人文精神的恢复之说&有的历史学家也来进行考据,认为当今所说的“人文精神”,就是欧洲的“人文主义”,我国历代文献里,没有“人文精神”之说,可见文学的“人文精神”之说,纯属子虚乌有。有的论者认为,一些人提出文学的“人文精神”,是为了企图获取话语的垄断权。实际上,这是害怕人们妨碍他们要想当“后现代人”所具有的自由心态,以及惟恐人文精神的话语,会妨碍了他们对后现代话语的垄断权,因此人文精神被说成是一个“最后的神话”#了.

人文精神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非人性与反人性而说的,是针对物的挤压、人的异化而说的,是针对当今现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钱性权式暴力而说的,这种暴力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针对文学艺术漠视人的精神伤残而说的。在社会转型、价值转换的时代,一些人在嘲弄旧的价值观念的同时,却同时嘲弄了人的应有的价值与精神,在批判伪崇高的时候,却同时亵渎人的崇高的情操。当身为人文知识分子的人,自身缺乏同情人、爱护人的阔大、宽厚的情怀,却在贬抑人文精神时,这使人所处的非人的生存境遇的氛围,就显得更加阴沉而浓重.

新理性精神要在大视野的历史唯物主义、人道主义的观照下,弘扬人文精神,以新的人文精神充实人的精神,以批判的精神对抗人的生存的平庸与精神的堕落。所谓人文精神,就是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科技之间的相互关系中,一种对人的生存、命运的叩问与关怀,就是使人何以成为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确立哪种生存方式更符合人的需求的那种理想、关系和准则的探求,就是对民族、对人的生存意义、价值、精神的追求与确认,人文精神是人的精神家园的支撑,最终追求人的全面自由与人的解放。我国旧有文化与文学之中,是充盈着深厚的人文精神的,这不是旧有的封建性十足的伦理道德,四维八纲,它是对人的生存命运、处境的关怀,一种对家国命运的深厚的忧患意识。这类思想,不因在几百几千年前,没有被标上“人文精神”,就不是人文精神了。我国文化、文学中的人文精神和西方的人文精神中进步的有用成分并未过时。缺乏人文精神、糟蹋人文精神的文学艺术是存在的,这是低级消遣的、粗俗的文学艺术,它们经过媒体的炒作而卖点看好,但无益于人的精神的健康与成长。而维系着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文学艺术,总是充溢着人文精神的。新的人文精神的建立,必须发扬我国原有的人文精神的优秀传统,适度地汲取西方人文精神的合理因素,协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技之间的相互关系,融合成既有利于个人自由进取,又使人际关系获得融洽发展的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新的精神,并使新的人文精神成为文学艺术的灵魂.

旧理性、唯理性主义压抑人的感性,它们通过盲目的政治迷信、或是宗教的信仰主义,遏制人的感性的显现,扼杀人的人性的发展、个性的形成以及人的创造力。新理性精神并不是唯理性主义,它崇尚感性,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感性的表现。人的感性的需求、生理需求是必须获得满足的,这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不过,即使是人的生物性的需求,它与动物的生物性需求并不完全相同的,而受到一定文化因素制约的。至于更为宽阔的人的感性生活的需求,应是人的文化的需求,即具有文化内涵的感性的需求。文学是人的感性生活的审美反映,同时也显示人们的理性认识。在人的感性生活中,非理性、反理性是普遍存在的,它们是人的生命、生存的组成部分。新理性精神承认非理性乃至某种程度的反理性的存在的合法性,它们具有思想的、现实的特殊的创造力,并且需要吸取它们的合理性方面,成为自身的组成部分。但是,新理性精神反对以反理性的态度与反理性主义来解释生活现实与历史。极端的非理性、反理性主义,蔑视对人的终极关怀、对人的命运的叩问与人文需求,无度张扬人的感性特别是人的生理享乐的本能,解体了人的感性。现今的一些所谓文学艺术、地摊文化,迎合市场的粗俗需求,贬抑并且鄙视人的文化、精神与价值,这就必然把人的生物性的需求当成人的唯一的感性需求,当成写作与表现的主要对象,使感性的描写变为滥情的展示,或是尽情地宣泄各种性经验与性幻想,加上媒体的肆意炒作,以致流向恶俗,走到反文化、反人文精神的地步。在生活与文学艺术中,从不同角度和需求整合感性与理性的关系,正是重振人文精神的必由之路.

新理性精神也不同于国内外的“新感性”及类似新感性的“感情本体”的说法。这些学者认为,艺术与审美具有改变旧的感受世界的方式,创造新感性与新的主体的政治功能,实现人性与其本能结构中的革命与政治实践,从而成为预示社会转折的政治因素。这无疑夸大了感性的意义和作用,走向审美乌托邦了.

$%新理性精神努力奉行“交往对话主义”,要确立人的生存是一种对话的生存,人的意识是一种独立的、自有价值的意识的思想,人与人是一种相互交往对话的关系。这里吸取了巴赫金的对话主义与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性的“因素”,并把它作为新理性精神的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在此基础上希望改造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走向极端的思维方式,那种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就是绝对的坏的非此即彼的二分法。这种思维方式与思想方法,在评价历史文化现象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极端情绪化的、不讲学理的、不切实际的消极成分。在人与人之间、个人的思想与思想之间,要确立一种新型的平等的交往对话关系.

要在历史现实、文化遗产的评价中,提倡一种可以去蔽的历史的整体性观念,一种走向宽容、对话、综合、创新的包含了必要的非此即彼、一定的价值判断的亦此亦彼的思维,这种思维对于振兴我国学术思想,是会有积极意义的。同时提倡走向对话的文化理论、文学理论,对话即发问、诘难、应答与比较。任何一种有价值的文化理论,都是在它的特定条件下的文化传统与反传统、不同的社会与文化的思潮的不断撞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化理论一旦被引入另一国家的文化进程,人们就必然会给以鉴别,科学地判断它的得失,确定它的价值取向。有鉴别就有真伪的判断,有分析就有偏颇与价值的识别,有取舍就有侧重与扬弃,有创新就有不同程度的改造。创新,就会有必要的“误差”与偏离。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各自的长处与局限,并要用外来文化中的有价值的东西激活自己。对话理论旨在促进现代的理论创新.

综上所说,新理性精神是一种以现代性为指导,以新人文精神为内涵与核心,以交往对话精神为思维方式的理性精神,这是在以我为主导基础上的一种对人类一切有价值东西实行兼容并包的、开放的实践理性.

我把在新理性精神观照下提出的文学主张,称之为“新理性精神”文学论。在近!\"多年中,一些学者主要在介绍西方的文化、文学艺术思想,同时把西方学术思想当成了圭臬;一些学者的观念令人捉摸不定,今天这种观念时髦,就按这种观念著文,明天那种思想风行,就按那种思想立说。一些学者则经历了痛苦的反思,经历了新潮文化、文学艺术与文学理论的洗礼以及对它们的思索。他们产生了一种“立足点意识”,开始是不自觉的,继而渐渐走向自觉。这种立足点意识,就是我说的新理性精神。这使他们既反对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否定传统文化与文论,用西方最新学说来定位我们的文化、文学现象,也反对那些只能在名人导师语录中专事说文解字、数黑论黄的现象。对于传统文化与文论,我们需要否定的只是那些落后的东西、反科学的东西,而现代文化、现代文论传统中的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有用成分,则应当给以肯定,而且要把它们看成创造新文化、新文论的出发点,转而融会中外文化、文论传统中的合理因素,在此基础上,走向求新、求变与创新。脱离传统而创新,往往是没有基点的创新,过不多久,这座创新的大厦就会颓然倒塌.

新理性精神作为思想开放的实践理性,只是想在吸取以往的多种思想原则的长处的基础上,走向新的综合,确立一些原则,给自己一个新的立足点。它自然承认其他的思想观念,多元的文化思想与多元的文学观念。即使新理性精神的文学观,也有同有异、互有特色的.

人文精神的理解篇7

【关键词】精神文明;企业;作用

一、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进构建和谐企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企业职工在社会群体中所占的比重大。目前,我国各种所有制、各行业的企业大大小小有上千万个,全国约有3亿多人在企业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企业的精神文明搞好了,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大头。

2.企业在全国经济社会中的地位重要。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重要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如何,不仅对企业自身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全社会的两个文明建设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3.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伟大的创举。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既要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又要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这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课题和重要任务。现在,这方面的问题很多,迫切需要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使广大职工群众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保证两个根本转变的顺利进行。

4.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改革所触及到的矛盾层次深,范围广,解决起来难度大。由于各种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各项配套改革措施难以一步到位,在一定时期内,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的数量虽然在近几年得缓解,但仍不可掉以轻心。我们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引导职工正确对待和处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并以实际行动理解改革,支持改革,走出困境,开拓前进。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提高效益的突破口之一

1.加强敬业精神教育、提倡职业道德,这在“质量就是生命”的市场竟争中是最重要的;同时,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职工队伍,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在买方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

2.艰苦创业、勤俭办事,这是解决国有企业客观困难的有效办法之一。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知难而上,不气馁,不失望,能吃苦,能打硬仗,使企业走出困境;在企业发展顺利的时候,不挥霍,减少开支,增加企亚发展的储备。

3.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密切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随着各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劳动力已进人市场,企业利益与职工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精神文明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外部环境,我国有句古话:“安居乐业”,人们要“乐业”,首先必须“安居”,这是个大前提,企业要发展,需要人们的“乐业”的精神,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建立一个使大家真正“安居”的社会环境,所以,我们说,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企业效益的突破口之一。

三、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1.加大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宣导

之所以企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企业精神文明对企业发展何其重要。因此,应采取多种手段宣传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让人们首先建立起相应的观念和理解。

2.抓住关键环节,使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要抓住关键点,找到关键措施,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设中的问题。做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积极主动地转变传统思想观念,真正掌握建设企业精神文明的关键手段,从关键点入手,及时抓紧精神文明建设。这样,才能不让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流于形式,而是落到实处。

3.与政府行为紧密联合,共促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企业毕竟只是一部分行为主体,只有跟政府共同联合才能更好地建设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企业积极响应政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步调,紧密配合政府的精神文明措施,深刻体悟政府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刻理论内涵。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享有较高的公信力,所以企业可以借助政府的声誉更便利地建设精神文明。

4.创新宣贯方法,提高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效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先进,企业员工也不例外,甚至更甚于普通人民群众。企业精神文明如果一如既往使用旧的宣贯方法,就容易使企业员工感到枯燥,甚至会引发企业职员的反感。因此,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创新宣贯方法,用新的思路、新的样式,生动活泼地将企业文化等精神文明传递给员工,达到提高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效果的目的。

5.建立长期有效的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体制,不断推进企业精神文明的发展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短期暂时的工程项目,而是一个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企业必须对精神文明建设多加重视和理解,结合企业实际和文化理念进行精神文明建设,长期的、分阶段的坚持不懈地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使企业精神文明日渐规范化和科学化。

四、结语

在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贯彻十精神,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党的光荣传统的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共创美好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但是近代由于封建腐朽制度与帝国主义的入侵而落后。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中国展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趋势。现代社会,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精神文明迅猛发展,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立足本国面向世界,与时俱进,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人文精神的理解篇8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关系;和谐社会

一、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认识

(一)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对于科学精神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科学精神”中的“科学”一词应指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是在人认识并改造自然界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二是大胆探索,追求并坚持真理①。有的学者认为:科学精神不是指那些具体的科学原理定律,而是指科学所具有的优秀传统,是科学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②而笔者认为,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但是,要指出的是,不管怎么定义科学精神,其共同的内涵都要求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

(二)对人文精神的认识

对于什么是人文精神,有一种观点认为,它是指蕴含在人文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③。有的学者认为,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自己文化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自觉规范自己行为引导自己趋向所达到的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具体的说,就是人类应具有的以人为本、仁民爱物、修己安人、贵和尚中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④笔者个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其精神核心是以人为本。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联系与融通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指的是人类在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过程中能够同时受到两种精神的指引,使得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协调发展,具体表现为科学精神向人文的渗透,又表现为人文精神向科学的融入。⑤二者应当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人类的成长与发展,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切不可分割开来,否则人类将会面临各种问题。

(一)科学精神应该具备人文意蕴

科学精神是使科学探索永远进行下去的精神动力,为人类的幸福提供物质生活保障的源泉力量⑥。正是有着这样的探索动力,才有爱迪生、贝尔等一系列伟大的发明家日复一日的执着,为人类带来了光明与声音。而科学精神中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等都体现着人文的意义。科学方法主要有实验方法、经验方法等,这些方法都显示了科学的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和实证精神,能够让人们树立实事求是、追求理性的思想情操。一种暂新的科学思想有时能够颠覆一切,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长久以来人们奉为经典的牛顿运动学三大定律,使得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时间与空间,而其中恰恰体现了爱因斯坦的自信,体现了人对于自我的肯定;而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物理学家普朗克,他的思想始终禁锢在经典理论之中,对自己做出来的正确的实验结果却加以否认,致使其无法再进一步。

(二)人文精神应该具备科学素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文精神需要整合科学与人文特质,将科学精神融合于人文精神的内在价值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冷暖无常的人间百态,人与人之间,亲情、友情、爱情的碰撞,需要我们用理性的态度去审慎的面对,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感情;而社会上出现的种种现象与问题,更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与解决,得出概括性的规律,再推广到整个社会。而对于人文学科来说,不能一味地追求“浪漫”,追求理想中的境界,应当要具备一定基础的科学观念、现实观念,并将其运用到人文学科的探索之中,否则,只会成为“空想主义”,终究只能“纸上谈兵”,而不切实际。

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联系的当代意义

(一)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物质生活极大地富裕了,但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却越来越荒芜了。为了金钱利益,“地沟油”、“苏丹红”、“三鹿奶粉”不断地冲击人们的道德底线,而人与人之间也变得越来越冷漠,“南京彭宇案”,“广州小悦悦”事件,反应出来的便是人们的道德滑坡。其实,“扶还是不扶”这本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人们的心倒了,这才是最可怕的。

人文精神中能够指引我们朝着真善美发展,完善我们的人格,让倒下的心再次扶起来,使得人与人之间不再冷漠,不再为物质利益牺牲人的善良,真正让中华民族的脊梁骨挺起来,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二)有利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可以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层次。较低的层次是科学精神,较高的精神是人文精神。用科学精神来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必要的,但却是不够的。应该从更高的层次―人文精神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关于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⑦,这样更能正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灵魂,从而将马克思主义不仅仅看作为一门学科或者是科学,而将对其的认识上升到哲学的领域,从而指导我们的生活与生产。

注解:

①俞吾金.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必须协调发展[J].探索与争鸣.1996(1):4-7

②徐志远.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J].广东社会科学.2001(6):32-39

③戴艳君,王卫,房宏君.时代精神的滥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3):50-53

④李英姿.两种精神的融汇:一个被关注的领域――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汇的透视[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3(3):32-33

⑤韦文荣,韦乔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通[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15-17

人文精神的理解篇9

关键词:企业精神;和谐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6)12―0028―03

构建“和谐企业”离不开培育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一个和谐的企业,其职工队伍必然表现出和谐的、健康的、良好的精神风貌。构建和谐企业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并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一、企业精神:来自20世纪晚期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

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企业管理的一场革命就是行为科学管理学派取代了推崇“胡萝卜加大棒”式的古典管理学。但这并不是企业管理经验探究的终结。8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知识型、技术型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的日益增加,企业管理组织结构逐步扁平化,新的形势导致了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新的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于强调企业内部物质、制度和精神各要素之间结构达到动态平衡,及各要素之间取得最佳结合。与以往管理理论不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着眼于“以人为中心”的不断强化企业凝聚力的整体管理方式,着重突出了作为最内层的企业精神的功用。企业文化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利重点,也是企业的灵魂,它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20世纪中外企业发展事实也说明,企业精神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纵观国内外诸多“长寿”企业,如松下、三菱、海尔、长虹等知名企业,无不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精神”。现代众多的管理学家在对许多卓有成效的企业进行了大量的实例研究之后认为:在企业取得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奖金的数量、组织形式、管理技巧等等,而是企业精神。西方管理学甚至提出:企业精神是构成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和成功的核心。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认为:在事业中诸多因素都很重要,如技术力量、资金、人员及销售能力等,但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是经营观念,即企业精神。总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精神的功用,成为众多企业家经营制胜的法宝。

二、企业精神:构建和谐企业的力量支撑

企业精神之所以在20世纪晚期的企业管理中大放异彩,是与其在“无形意识”的名分下进发出“刚性”力量分不开的。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文人志士对“精神”的探究中窥见一斑。在我国古代典籍中,“精神”的含义就被定义为一种大地万物的“精气”,与“灵魂”。生命之躯的一切活动,都是“精神”的外在表现。在现代社会里,“精神”是“指以人的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是对人的自身存在和人的价值、意义、权利、尊严的理解和把握,是对人的理想和终极理想的一种追求”。“人类为实现历史和现实的解放而在心灵内部提前进行的内部操演,其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等等。上述理解尽管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见地,但其中却包含一个重要的共识:即“积极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坚定的社会信念”是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正因为如此,精神才能成为凝聚人们内心欲望,形成共同价值追求,激发巨大创造热情的“动力源”。法国经济学家佩雷斯在基于对精神动力作用历史轨迹的考察与尊重的基础上,经历半个世纪的研究后宣称:“‘精神’气质在一个地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企业精神也是精神的一种,是群体精神的展现。企业员工的无数个体精神的集合融汇与扩展,就形成了集中的群体精神。它是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经过倡导和培植而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具有激励职工奋发向上,规范企业行为的群体意识。作为一种内化的力量、一种无形的管理方式,企业精神通过理性的感情因素的作用,控制和协调职工的行为,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又把职工的行为纳入企业团结协作的轨道,从而促使企业员工为本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可以说构建和谐企业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是最重要的前提。没有企业精神的凝聚,企业犹如一盘散沙,缺少战斗力。在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精神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决定着企业的生命。一句话,没有企业精神的力量支撑,就没有和谐企业的建设。

三、企业精神:“和谐企业”的重要特征

“和谐企业”简单地说就是指构成企业系统的各部分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状态。这种“和谐”包括了很多指标,从宏观上看,“和谐企业”是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从微观上看,“和谐企业”是企业物质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和谐。无疑,和谐的企业文化应该是“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离开了和谐企业文化的“和谐企业”应该是不完全的,也是不和谐的。按照西方管理学的分析,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包括三个层次:最外层的是物质文化:中间的是制度文化,包括人际关系、企业组织结构以及各种具体规章制度;最内层的是企业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是随着企业产生而产生的一种与物质文化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从本质上说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与企业物质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企业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依附于企业的物质生产经营活动的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精神对企业物质生产具有反作用。良好的企业精神对企业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就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与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双方共同统一在“和谐企业”的发展中。因此,企业精神不仅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撑,而且其本身也是“和谐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正因为如此,许多企业在经营起始,就精心打造符合自己企业发展要求的企业精神,以展示本企业的“个性特征”与魅力,从而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扩大企业的影响。如美国iBm公司的“iBm就是服务”,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工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礼节谦让、感谢报恩”,中国海尔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这些精神的凝炼,成为了企业的旗帜和区别于其它企业的“个性特征”,是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精华。因而,良好的企业精神是“和谐企业”的重要特征。

四、企业精神:构建“和谐企业”的有效途径

“和谐企业”中的“和谐”涉及到企业系统中的方方面面,它包括企业的“内部和谐”和“外部和谐”。所谓“内部和谐”主要是企业内上下级单位、各职能部门之间和谐,企业与职工和谐,职工与职工和谐等:所谓“外部和谐”主要是企业与业主、企业与劳务队伍、材料商和谐,企业与地方政府、新闻媒介和谐,企业与企业和谐,企业与环境、社会和谐等。构建“和谐企业”,就是要理顺各种利益

关系,化解各种利益矛盾,不断促进企业系统中各部分和要素和谐发展,良好的企业精神就是实现这些“和谐”的有效途径。

首先,良好的企业精神有力地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人是企业的根本,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企业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人的发展,构建和谐企业首先就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以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精神就是这样一种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力量。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就倡导“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应用到现代管理上,就是主张“尊重员工、同情员工、理解员工的人性面,从而使员工有荣誉感、有羞耻心、实现自觉自动的自我管理”。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文化理论通过对日本经济奇迹的研究发现:日本的成功并非仅仅得益于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而是主要依靠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充分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它提出了“企业职工:是具有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准则、理想人格、荣辱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企业主体”的观点。当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企业的共识。企业活动的目的是营利,但又不能单纯地以追求利润为企业的最高目标或宗旨,而应把企业“权利人”(他们包括顾客、员工、股东、供应商等)的自由、幸福作为企业发展的最高目标,尤其在企业内部,形成上下左右的彼此相互尊重氛围,相互承认彼此的价值和能力,接受彼此之间合理的权力和利益要求,通过制度确保员工能够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尊重员工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如美国惠普电子仪器公司有20名高级主管在接受一项调查中,有18位都认为公司的成功靠的是对个人价值的尊重,这就是惠普精神。它强调:“公司的盈利价值,注重满足顾客、股东、员工的需求,提供以人为本,保持人与人及人与环境之间和谐”。总之,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的凝聚就是要树立这样目标:企业就是要努力把员工:培育成优秀员工,就是要为员工的发展服务,通过发展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求、改变人的需求,激发每个人的发展愿望和动力,帮助每个人全面发展。如果一个企业只是单一地追求利润,缺乏精神追求和精神动力,就不可能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所以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的精神,离开企业精神,和谐企业的建构无从谈起。

其次,企业精神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内部的和谐。企业精神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渗透力,它可以无形地凝聚企业各方面的力量,把精神力量化为物质力量。一般说来,企业精神的凝练和概括往往只有十几条、几百字,可它的形成要经历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和几上几下的反复论证。它的每个字都饱含着企业经营者、主创人员和广大职工的心血,每句话都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领导意志和群众智慧的有机结合,是深厚的企业文化与现代管理思想的有机结合。因此,企业精神自形成之日起,就必然成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也正因为如此,企业精神可以激发全体职工的共鸣,可以有效地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自豪感,激发他们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热情,促进职工之间互相尊重、相互理解与相互支持,和睦相处,在企业中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把企业建设成为人际关系融洽、充满友爱、精诚团结、蓬勃向上的和谐企业。因此,应大力加强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营造鼓励人干事、支持人干成事的工作环境,通过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广大职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

再次,企业精神有助于企业实现与外部环境的一致。构建和谐企业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的支持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这为构建和谐企业提出了鲜明的要求:和谐企业一定要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好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发展经济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在处理与社会的关系时,必须守法、诚信更多地回报社会等等。许多企业在对企业精神的概括中,都把这些要求作为核心或者主要内容,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进行了提升。如宝钢的“真诚、务实、努力、不断学习”精神;天津一汽提出“学习、创新、抗争、自强”的企业精神;海南旅游倡导在全行业实行“公开透明、诚信经营,温暖热情”的阳光精神;这些精神高度体现了和谐企业的目标要求,极大地鼓舞了职工的干劲,为其行为指明了方向,促使其自觉地同公司的要求协调一致,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也就更加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与社会的和谐。

人文精神的理解篇10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人文精神培养

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人生有着很大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着很大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才能达到思想政治真正的教学目的。

一、教师提高人文修养

思想政治的教学水平体现着教师自身的修养,只有自身具有良好人文修养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传授学生人文精神,因此,在思想政治的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是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思想政治的教学效果不是通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背诵达到的,而是通过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工作,对学生没有尊重理解,思想政治教学就无法开展。尊重学生可以营造一种轻松、平等的环境,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将教师当做自己的朋友,思想政治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教师的任务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认同书本上正确的观点,只有师生之间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学生才有可能接受教师传输的观点,真正吸收教学内容。并且轻松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观点了解学生的思想,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教师也要明白,学生的思想必定有很大的差异,其价值观念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对于世事都有着自己的不同的看法,教师应该接纳这些想法,并且做适当的引导,而不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否定。因此,教师若是向更好进行人文精神的教学,首先要树立人文教育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从而感染学生,提升教学效果。

二、提高学生的体验以及感悟能力

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在人文环境下不断熏陶,才能汲取人文精神的精髓。教师的教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真正的精华是需要学生的不断领悟和体验,自身感悟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更注重提升学生体验和感悟人文精神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然后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来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对知识的讲解顺序以及知识结构进行重新的编排、组合,以方便学生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更容易接受的语言,与学生日常所熟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并在教学中将人文理念进行穿插、带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触人文精神。学生在了解之后才能将理念慢慢转化成为自己的理解,然后进行吸收和接纳,成为自己的思想,从而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文精神。

三、确立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向

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是对先人崇高精神的学习,它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旨在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向,为学生确立正确的目标,进行有目的的人文教育。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思想家门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师生一起进行探索,教师要良好的运用这些优秀的思想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用一种正确的观点去看待当今的世事,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而不会盲目从众。

四、有效地统一实践与理论

思想政治的学习中实践与理论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中也不能与现实相脱离。教材中的理论只是作为基础知识,学生的学习还需要与社会中的人文现象,当前的时事政治相结合,才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就社会热点现象让同学们展开讨论,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紧跟时代,了解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讨论时事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对社会现象能有一个正确的看法。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直观的体会,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

五、改进考核机制

思想政治的考核评价不同于一般的科目,单纯的理论考试并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思想政治的学习效果应该包含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以及领悟,并且能将课本中的优秀思想吸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科目的考评,教师不能只依据分数来进行评价,而需要从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以及学习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来进行全方面的评价。首先在思想政治的考试试卷中,教师可以多添加一些主观性题目,让学生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从而考核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思想境界。其次,教师可以多留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了解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领悟程度。最后,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以及作业情况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这样全方面的考核学生既体现了评价的公正性,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六、总结

高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的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养成高尚的品德,同时也能形成自身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李永怀.基于人文精神培养的高中政治教学对策初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