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人文素养的认识十篇对人文素养的认识十篇

对人文素养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3:41

对人文素养的认识篇1

[关键词]人文素养医学生对策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239-01

一、调查背景

在报纸上、新闻中以及社会上会发现越来越多关于大学生各方面报道,包括学习、生活就业的报道,其中有一些正面报道,但是也有不少的负面新闻。造成此类问题的根源在于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缺失。人文素养是由个人信仰、广阔的知识、为人处世、沟通能力等多种因子整合形成的内在品质,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它包括人文知识的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修养。当今大学生对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了解不具体。据调查,只有9%的学生对人文素养的内涵非常了解,50%的学生对人文素养只有一般了解,剩余41%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对于医学生来说,他们肩负的是更为重要的责任,所以医学生的教育需要教授给医学生的不仅仅是医学专业知识与临床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以及职业素质。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调查内容与分析

在120份问卷调查中,涉及医学院各个专业,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学生对人文素养的了解程度如何、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情况以及在他们看来对于学校需要加强人文素养方面还有什么要求等问题。根据学生的调查问卷得出以下结论:

(一)大多数同学对于培养人文素养持积极态度

在问卷调查中,对于“你认为自己的人文素养如何”,80%的同学认为自身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对于“你清楚人文素养的内涵吗”,70.1%的同学认为他们很清楚;对于“你是否有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想法和行动”,78.4%的同学表示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并且也有行动。调查问卷表明:1.大多数同学对于是否想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有强烈的愿望,并且希望在校期间能担当班团干、学生会成员以及社团的职务,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2.高年级的同学对人文素养方面的认识比大一的同学要深刻,源于他们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服务、学习参观等活动;3.在调查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医学院学生也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二)学生对于如何提高人文素养有自身的见解

假设有一场人文科学的普及讲座,68.2%的同学对经济、文史、教育等方面感兴趣;58.2%的同学认为大学生读课外书应博览群书,提高人文素养;72%的同学认为人生的价值应体现在对国家、民族或者全人类的贡献上;对于学校如何提高人文素养的建议上,60.3%的同学认为应该提高人文课程的质量以及优化人文教育的硬件环境。根据以上调查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更多的同学希望在学校的人文课程和学校进行的人文类讲座获取更多的关于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2.希望学校更多的可以提高课程质量,使他们在课程当中获取更多的有关知识。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一)通过提高学校的人文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调查中学生认为提高学校的人文教育硬件以及人文环境对于他们的人文素养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的硬件,绿树成荫的大道和高楼和软件,各色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讲座、比赛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力。(二)理论与实践要相结合,加强人文素养的提升

开展各种主题突出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启发。例如,组织党员同学到遵义进行红色之旅,在实践中体会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活动结束后通过写心得体会让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和体会。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医疗扶贫的三下乡活动,让我校的同学用学到的临床实践知识去帮助需要的人,让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让教育循序渐进

老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老师要因人施教,指导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大学生的学习,倡导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学风。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国家、社会、个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所以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长,引导学生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玲.林科院校学生人文社科素养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5,5.

[2]李艳,王宝峰,李月恩.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3.

对人文素养的认识篇2

摘要:本研究采用自编的科学问卷表,对成都师范学院2012级文科专业大学生科学素养进行调查。发现文科大学生对现代科学知识较感兴趣但了解渠道单一;普遍较认同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认同科学技术积极影响自己日常生活但不认同了解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性。调查结果也引导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

关键词: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调查;策略

0引言

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大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宽阔知识背景和全面素质的公民,这无疑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科学素养早已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1],社会要求大学生科学素养应高于一般公众。由于我国中学教育模式长期以文理分科为特点,理科生科学素养整体高于文科类学生[2],理科生数量也多于文科生。社会普遍认为文科大学生在科学素养上与理科大学生差异巨大,文科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基本科学素养的缺失[3]。高等教育中的科学素养教育至少应有两方面作用:一是作为提高全体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必备的文化基础课,培养其掌握科学思维的能力并用于社会工作实践;二是作为培养全人教育的核心能力必备的专业课程[3]。科学素养是体现现代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公众科学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已经成为国家持续发展的根基[4]。现今各国测定和比较国民科学素养的基本参照标准,是根据国际公众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J.D.米勒所提出的观点衍生而来的,科学素养应当被看作是社会公众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能力。其具体内涵包括以下三个层次:①理解科学技术的基础是认识和理解一定的科学术语和概念的能力;②有科学推理的基本能力,也就是了解对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具备科学的思维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判断某种说法在什么条件下才有可能成立;③理解包含科学及技术内容的公共政策议题能力[5]。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而这种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现代化知识,而且还有有竞争意识、法制意识和参与意识等现代意识。不仅要有民主,平等的人文精神,而且还有有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6]。搞清楚当前文科生科学素养现状,可以助力深度探究大学生培养的优效策略、全方位改进课程设置,最终提高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

1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通过对成都师范学院具有中学文科背景的文科专业大学生进行基本科学素养调查,了解目前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现状,探索进一步培养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为高校文科专业科学素养教学改革以及为如何提高教师素质提供参考。本文调查问卷参照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及相关的科普知识,根据成都师范学院文科专业学生群体的情况改编而成,以求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面了解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现状。本文选取成都师范学院2012级具有中学文科背景的文科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45份,回收有效问卷79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4%。

2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分为科学知识来源、对科学知识的态度和兴趣,对科学技术作用以及对科学技术态度的认识四个大项目,涉及日常习惯、生物、医学、物理、天文和地理等方面共计40个小项目。调查环节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根据问卷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一定结论。

2.1科学知识来源

图1为对科学知识的一般来源途径调查情况。在给出的科学知识来源中包括观看电视,收听广播电台,阅读科普出版物,在线浏览科技信息等。

2.2对科学知识的态度和兴趣

图3为对各调查项目的感兴趣程度,调查项目包括对科学新发现,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应用,新的医学发现,科技教育,空间探索,防灾与减灾,环境污染,原子能应用于发电,农业问题,国际与外交政策,经济与商业状况,军事与国防等各个项目的感兴趣程度。调查选项包括很感兴趣,较感兴趣,不感兴趣,毫无兴趣。在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态度和兴趣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新闻较感兴趣,选择毫无兴趣和不感兴趣的所占比例都较小。这可能是因为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对新鲜事物有着较高的关注度,尤其是在科学新发现和新发明、新技术的应用以及防灾与减灾等影响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方面的科学新闻更感兴趣;然而可能对核能陌生的原因,调查发现对原子能用于发电此项不感兴趣的同学相对较多;在原子能应用于发电,国际与外交政策,科技教育等方面不感兴趣的学生占得比例相对较多。调查显示有近1/3学生对农业问题不感兴趣,这可能是由于现代文明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农业的逐渐远离,农业地位低,收入低,导致现在农民离开土地,年青人远离农业。

2.3对科学技术作用的认识

学生对科学技术作用认识的调查,其中对科学技术作用的认同包括:对有关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认识、对科学技术作用的信任程度以及对一些研究领域的看法等多方面。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整体来看,大部分同学对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积极意义都选择了“很同意”或“基本同意”两个选项;而选择“很不同意”和“不知道”的比例较小。这表明大多数学生认同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利大于弊。在科学技术打乱了人们的是非观念选项上,有58%学生认同此看法,这表明学生认为科学技术是双刃剑,利弊相当。在选择日常生活中了解科学的重要性选项上,有41%学生认同了解科学对自己不重要。之所以得到这样的调查结果可能是因为部分大学生在生活中对科学信息接触不多,感觉科学离自己很遥远,对科学和科学家报有神秘感。

2.4对科学技术影响的认识

为了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认识,我们设定了七项调查项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选择科学技术消极影响人类道德水平、公众健康、世界和平的比例都超过10%,分别达到10.2%、15.3%、11.4%。学生认为科学技术能积极影响生活水平、一般工作条件以及国家繁荣,选择比例都高于50%。另外,调查问卷也反映出学生认为科学技术将积极影响着个人生活情趣。

3培养文科生科学素养的主要策略与建议

3.1学校应该以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为指导提高文科生科学素养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向社会培养合格社会人,合格社会人应具备进入社会的必备素质。作为大学生向社会人过渡的大学校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校可以争取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的经费支持。学校可以与企业展开合作关系,企业提供岗位,学校选拔人才,企业对优秀学生进行资金上的支持。学校需要开设专门的课程。学校应开设科学教育选修课,且针对我国目前文科类大学生对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现代科技发展等方面认识薄弱的特点,科学教育选修课最好以解决实际问题(如环境保护、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应用等),然而对一些理论知识的讲解,最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随时穿插,而对科学理论的发现与发展过程则做一定的了解即可,这样使文科类大学生既了解科学技术及其成果,又成为能够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和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人才。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资源,积极调动教师学生积极性。①转变文科生的观念,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科学素养对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价值;②鼓励文科类大学生阅读科普书籍以及科普读物,利用好校园图书馆;③鼓励文科类大学生走进实验室,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也可以补做初、高中的理科实验,从而弥补中学没能完成实验的遗憾。创建校园科学文化氛围。①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需要不定期地举办科普讲座;②组织参观科普展览,科普论文评奖活动;③学校可以创办科学文化社团,让文科和理科的学生多多繁荣交流,从而带动文科生,促进其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④学校也可以经常在校园里以黑板报、展板、科技竞赛等各种形式宣传科学文化。

3.2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科学素养教育环境

建立稳固的教师队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打造一支专业知识过硬、业务水平强的专职实践教学队伍。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学生懂得的,教师必须要精通;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身体力行;教师对指导的内容、实践的方法了如指掌,才能保证“导”得好、“导”到点子上。必须把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纳入到正常教学管理中来,对一些关联知识,教师应该适度的做相应的拓展以及介绍。教师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①讲课内容不能照搬书本枯燥繁多,多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ppt等,老师可以在文字中穿插相应的图片,有条件的可以多放视频演示。②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讲课幽默有趣,举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例子,多提问让学生自主思考,互相交流。③适度安排学生多亲手做一些简单实验,以及写一些实验报告,锻炼学生学、做以及表达能力。

3.3学生应该发挥自主性提升科学素养

学生需要更为积极主动学习。利用好学校和社会图书馆资源,自主学习,多利用网络了解科学素养知识。积极参与兴趣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关图书,增长在人文科学与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学生应把所学知识主动运用到实践。积极参加社会科普宣传活动,利用周末和假期,深入到各乡村社区,开展义务实践活动,宣传科学知识,宣传科学世界观。积极充当科普自愿者,走出校门,争取用科普宣传员、科技馆讲解员等实际工作,创造学以致用的机会,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水平。

4结语

从调查情况看,发现文科大学生对科学技术认识比较模糊,部分大学生或者不了解科学技术、或者处于消极的状态。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对科学有积极正确的认识。调查结果同时反映出部分同学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不了解或不关注。调查同时发现,成都师范学院具有中学文科背景的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固然与其过早分科授课有关,但亦与目前不容乐观的文科大学生科学教育的开展状况相关联。在教育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监督、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其中包括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思想意识出现偏颇,从而导致课程设置和选修制度的不合理,科学教学内容结构存在严重缺陷。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既要对文科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出适度要求,又要采取一定的策略,这是社会和大学生发展的双向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大光.科学素养的概念及其测量[C].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69-91.

[2]王洪清.wanGHong-qing关于2010年中国科学素养调查结果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14).

[3]黄巧玲.HuangQiaoling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探析[J].丽水学院学报,2010,32(3).

[4]邪金龙,张静.重视与加强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5(10).

对人文素养的认识篇3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历次对教育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改革,都包含了对科学素养的追求。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科学素养。但我国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教育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揭示这些问题,探讨其原因,提出改善科学素养培养的建议,应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

1.重科学的实用价值,轻学生的发展价值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应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不是着眼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而是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一般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种重科学实用价值、轻学生发展价值的倾向,充分体现在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目的要求中。人们一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科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这个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科学的运用目的,而主要不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2.畸重知识与能力,忽视非认知因素

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上,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层面的内容。这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课堂学习中仅提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提非认知因素的要求。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考试范围中的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探究、批判、创造的能力则不在学习的视野中。其三,误解非认知因素,仅把它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如认真的态度、学习的兴趣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其实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

3.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新课程改革前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大都包含着这种思想。综合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内容,在小学以综合课为主,但在小学综合课中,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其他综合课程中则较少提到科学素养的要求。

4.重课程学习,轻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教材为依据、受教师课堂教学制约的学习。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上,强调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的结果,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只有课程学习时间,缺少学生独立钻研时间。在学习管理上,对课程学习有严格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则缺乏足够的关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钻研被排除在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之外。其实,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精神只有在学生直接的钻研活动中才能真正产生和发展。

5.重学习结果,轻钻研过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实际评价上,常常只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常常只重知识和在试卷上知识运用的评价,忽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实际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在试卷评价上,常常只重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标准化的考试是其典型表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随着学习生活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诸问题的影响

学生在科学素养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科学素养被曲解

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以科学文化为来源、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个体素质。它应是一个以科学文化为支撑、体现着科学文化的事实存在与个体素质的内在逻辑结构系统,包括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三个层面。前述五种现象,实际上曲解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一,颠倒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将为了学生发展的目的转换成了科学的直接运用。其二,割裂了科学素养的内容,将知识、能力、非认知因素分离,并将作为科学素养核心内容的非认知因素排除在学习生活外。其三,割裂了科学与教育。科学内含着丰富的非认知因素,它们作为思想、观念和情感,既充盈在科学活动中,也表现在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将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分立并对立,客观上造成了理科方向的迷失和科学素养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书本知识的记忆,远离学生生活,学习成为一种负担,科学越发展,学习越艰难,厌学越严重。

2.学生发展片面化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曲解,实际上将学生视做为了科学的附载体,而不是将科学作为学生发展的原材料。因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结果。这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学科的完整性取代学生发展的完整性,表现为单一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内在逻辑性。但是,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并不等同于学生发展的完整性,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各门完整学科学习内容之和。二是学生的畸形发展。由于割裂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学生这种被割裂的科学素养越发展,学生的发展就越畸形,如知识日益丰富,情感日益消失,学习兴趣日益削弱。科学过程本来是一个反复与失败斗争的过程,是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的过程,由于科学素养中非认知因素被排除,尽管学生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认知能力日益增强,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却越来越弱。

3.教育背离社会需要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与危机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曙光,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过分压制,导致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不论是满足新的发展需要,还是克服危机,当代社会都需要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从最基本的要求来看,他们应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能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具有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能够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能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我国学校学习生活中片面强调知识与识记知识能力的科学素养,与当代社会对人的这种需要是不相符合的。它能培养出有知识的人,但不能形成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人;它能培养出学校学习生活中需要的读书能力,但不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它能培养出工具理性高扬的生产者,但不能形成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社会人。

三、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

1.工业经济教育观的支撑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工业经济下的教育观,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工具为根本目的,其着眼点在经济的增长,而非人的发展。因此,它强调的是人的劳动力价值,而非人之为人的价值。现代工业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因此学校教育和学习突出科学的实用价值,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从劳动者角度来看,知识和能力正是人成为劳动力的重要要素,是劳动力水平高低的评判依据。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从本质上讲是活的机器,它们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理科课程。夸美纽斯在论证班级授课制时,也正是从工业生产需要出发,把工业生产模式运用于学校教育中,将人的培养活动转变为劳动力的生产活动,人从本质上转变为“物”,学校中的人被赋予了更多的物的因素。因此,作为整个工业经济的折射,在教育上则形成了科学知识灌输、培养人力的教育观,它内在地忽视了人之为人的要求,强调人之为物的因素;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上,则必然强调科学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2.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

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知识是发现的,只有科学家或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实验或推理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其他人只能学习科学家发现的知识,而不能自己去发现知识;科学家发现的知识是通过概念、范畴、符号和命题加以表述的,是客观、确实和唯一的。科学知识在学校通过教材的形式来呈现,因此,学校教学被认为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则是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潜在作用与现实作用之间转化的中介和工具,学习过程就是记住已有知识的过程,学习结果的好坏以知识的再现程度来衡量。

3.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

教育本是培养人的活动,但我国的教育负载着更多的人才选拔功能。自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以来,人们就将教育与人才选拔相联系。1840年以后的一系列民族屈辱,使得“强国”成为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强国梦”民族情结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人才选拔功能。强国需要人才,人才就是较好地掌握着科学知识的人,就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能够不断升学的人。因此,整个学校课程定位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课程定位,从根本上限制了学习生活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范围与程度,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得到了突显,而科学旨趣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则被削弱。

4.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

教育者缺乏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一个固有毛病。我国教师培养采取分学科专业方式进行,这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效率,使得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在自己学科范围内的技能得以比较熟练。但是,在科学素养的发展上则存在诸多的残缺。其一,文科教师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训练;其二,理科教师也只懂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三,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呈现出片面性,表现为有知识而没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旨趣。因此,从师范教育出来的教育者能够胜任教书的工作,但却难以胜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工作。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典型表现。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正是成为影响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最大障碍。

四、当前改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基本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印证。科学是以人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自身素质的一种认识。科学素养,就人的精神而言,是一种内心自由的精神,表明人在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上,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就人的行动而言,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在行动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内心自由精神和人在行动上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创造,才有自由;只有自由的,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文化为材料来培养学生内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创造性,而不是让学生臣服于科学。

2.树立恰当的知识观

尽管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主义的知识观进行了解构,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知识观。它至少应包括如下要点:其一,知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这种经验既可能是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也可能是人们观察事物得出的经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都有产生知识的可能性,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其二,知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总是人的知识,人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产生知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活动中。其三,知识具有视角性。它是与问题相联系、从某一个视角得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与某一个问题相关的一整套方法系统。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中小学生拥有或创造新的方法系统的品质。

3.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其二,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要走研究型教师之路。通过研究,使自身得以成长,在内心自由与外在创造性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养成的。学生没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素养。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人才选拔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地尝试错误;教师也应从注重活动结果转变为注重活动过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过程,它既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自钻研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雷尧珠,余光,黄荣昌.中国教育改革[C]//教育学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对人文素养的认识篇4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历次对教育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改革,都包含了对科学素养的追求。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科学素养。但我国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教育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揭示这些问题,探讨其原因,提出改善科学素养培养的建议,应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

1.重科学的实用价值,轻学生的发展价值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应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不是着眼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而是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一般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种重科学实用价值、轻学生发展价值的倾向,充分体现在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目的要求中。人们一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科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这个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科学的运用目的,而主要不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2.畸重知识与能力,忽视非认知因素

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上,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层面的内容。这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课堂学习中仅提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提非认知因素的要求。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考试范围中的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探究、批判、创造的能力则不在学习的视野中。其三,误解非认知因素,仅把它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如认真的态度、学习的兴趣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其实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

3.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新课程改革前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大都包含着这种思想。综合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内容,在小学以综合课为主,但在小学综合课中,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其他综合课程中则较少提到科学素养的要求。

4.重课程学习,轻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教材为依据、受教师课堂教学制约的学习。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上,强调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的结果,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只有课程学习时间,缺少学生独立钻研时间。在学习管理上,对课程学习有严格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则缺乏足够的关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钻研被排除在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之外。其实,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精神只有在学生直接的钻研活动中才能真正产生和发展。

5.重学习结果,轻钻研过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实际评价上,常常只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常常只重知识和在试卷上知识运用的评价,忽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实际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在试卷评价上,常常只重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标准化的考试是其典型表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随着学习生活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诸问题的影响

学生在科学素养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科学素养被曲解

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以科学文化为来源、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个体素质。它应是一个以科学文化为支撑、体现着科学文化的事实存在与个体素质的内在逻辑结构系统,包括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三个层面。前述五种现象,实际上曲解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一,颠倒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将为了学生发展的目的转换成了科学的直接运用。其二,割裂了科学素养的内容,将知识、能力、非认知因素分离,并将作为科学素养核心内容的非认知因素排除在学习生活外。其三,割裂了科学与教育。科学内含着丰富的非认知因素,它们作为思想、观念和情感,既充盈在科学活动中,也表现在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将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分立并对立,客观上造成了理科方向的迷失和科学素养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书本知识的记忆,远离学生生活,学习成为一种负担,科学越发展,学习越艰难,厌学越严重。

2.学生发展片面化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曲解,实际上将学生视做为了科学的附载体,而不是将科学作为学生发展的原材料。因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结果。这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学科的完整性取代学生发展的完整性,表现为单一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内在逻辑性。但是,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并不等同于学生发展的完整性,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各门完整学科学习内容之和。二是学生的畸形发展。由于割裂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学生这种被割裂的科学素养越发展,学生的发展就越畸形,如知识日益丰富,情感日益消失,学习兴趣日益削弱。科学过程本来是一个反复与失败斗争的过程,是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的过程,由于科学素养中非认知因素被排除,尽管学生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认知能力日益增强,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却越来越弱。

3.教育背离社会需要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与危机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曙光,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过分压制,导致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不论是满足新的发展需要,还是克服危机,当代社会都需要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从最基本的要求来看,他们应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能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具有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能够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能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我国学校学习生活中片面强调知识与识记知识能力的科学素养,与当代社会对人的这种需要是不相符合的。它能培养出有知识的人,但不能形成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人;它能培养出学校学习生活中需要的读书能力,但不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它能培养出工具理性高扬的生产者,但不能形成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社会人。

三、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

1.工业经济教育观的支撑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工业经济下的教育观,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工具为根本目的,其着眼点在经济的增长,而非人的发展。因此,它强调的是人的劳动力价值,而非人之为人的价值。现代工业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因此学校教育和学习突出科学的实用价值,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从劳动者角度来看,知识和能力正是人成为劳动力的重要要素,是劳动力水平高低的评判依据。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从本质上讲是活的机器,它们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理科课程。夸美纽斯在论证班级授课制时,也正是从工业生产需要出发,把工业生产模式运用于学校教育中,将人的培养活动转变为劳动力的生产活动,人从本质上转变为“物”,学校中的人被赋予了更多的物的因素。因此,作为整个工业经济的折射,在教育上则形成了科学知识灌输、培养人力的教育观,它内在地忽视了人之为人的要求,强调人之为物的因素;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上,则必然强调科学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2.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

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知识是发现的,只有科学家或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实验或推理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其他人只能学习科学家发现的知识,而不能自己去发现知识;科学家发现的知识是通过概念、范畴、符号和命题加以表述的,是客观、确实和唯一的。科学知识在学校通过教材的形式来呈现,因此,学校教学被认为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则是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潜在作用与现实作用之间转化的中介和工具,学习过程就是记住已有知识的过程,学习结果的好坏以知识的再现程度来衡量。

3.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

教育本是培养人的活动,但我国的教育负载着更多的人才选拔功能。自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以来,人们就将教育与人才选拔相联系。1840年以后的一系列民族屈辱,使得“强国”成为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强国梦”民族情结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人才选拔功能。强国需要人才,人才就是较好地掌握着科学知识的人,就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能够不断升学的人。因此,整个学校课程定位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课程定位,从根本上限制了学习生活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范围与程度,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得到了突显,而科学旨趣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则被削弱。

4.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

教育者缺乏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一个固有毛病。我国教师培养采取分学科专业方式进行,这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效率,使得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在自己学科范围内的技能得以比较熟练。但是,在科学素养的发展上则存在诸多的残缺。其一,文科教师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训练;其二,理科教师也只懂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三,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呈现出片面性,表现为有知识而没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旨趣。因此,从师范教育出来的教育者能够胜任教书的工作,但却难以胜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工作。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典型表现。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正是成为影响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最大障碍。

四、当前改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基本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印证。科学是以人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自身素质的一种认识。科学素养,就人的精神而言,是一种内心自由的精神,表明人在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上,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就人的行动而言,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在行动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内心自由精神和人在行动上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创造,才有自由;只有自由的,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文化为材料来培养学生内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创造性,而不是让学生臣服于科学。

2.树立恰当的知识观

尽管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主义的知识观进行了解构,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知识观。它至少应包括如下要点:其一,知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这种经验既可能是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也可能是人们观察事物得出的经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都有产生知识的可能性,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其二,知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总是人的知识,人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产生知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活动中。其三,知识具有视角性。它是与问题相联系、从某一个视角得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与某一个问题相关的一整套方法系统。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中小学生拥有或创造新的方法系统的品质。

3.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其二,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要走研究型教师之路。通过研究,使自身得以成长,在内心自由与外在创造性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养成的。学生没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素养。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人才选拔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地尝试错误;教师也应从注重活动结果转变为注重活动过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过程,它既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自钻研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雷尧珠,余光,黄荣昌.中国教育改革[C]//教育学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对人文素养的认识篇5

[论文摘要]媒介素养是人们获取、分析、运用媒介信息的能力,是信息化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基于媒介与语言的必然联系,本文重点探讨了在外语教学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及其对于外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与发展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有关媒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在20世纪30年代始于英美国家,而以媒介素养教育的形式正式纳人公共教育当中,则是80年代后期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进行的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尝试,进入90年代在欧美国家得到进一步推广,使这项新兴的教育活动逐步发展起来,目前加拿大是开展此项活动最先进的国家。从过去的教育实践来看,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以两种方式进行的:一是开设专门的课程,如新闻传播学课程,相关的研究侧重于课程体系的建立;二是把它纳人到其他的学科领域教学当中,如语言课程的国语课以及外语课,研究则侧重于媒介素养教育对于该学科的教学体系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媒体素养教育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认识媒介,学会理性地辨别媒介信息,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第二,使学生掌握与媒介接触的常识,懂得合理地运用媒介更好地完善自我、服务自我,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升。在邻国日本,媒介素养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末被纳人国语教学中,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相关的研究成果陆续问世。与此同时,为外国留学生开设的日本语(第二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教育者尝试性融人了媒介素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我国,除香港和台湾地区,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学领域。这说明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引起外语界的足够的重视。然而,从外语教学的学科特点来看,它与媒介素养的联系是极为密切的,因为任何一种媒介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意图的,媒介素养是媒体社会语言教学不该回避的一个领域。无论从教学的内容、方法还是效果来看,媒介素养教育都会给外语教学带来一种有益的刺激。

二、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外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媒介素养教育丰富了多媒体教学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电视和网络等新兴电子媒体的出现,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化了,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外语教学领域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方式。另外,以这些新兴媒体为依托,媒介素养教育得以广泛地传播开来。正因如此,媒介素养教育常常被误认为就是多媒体技术或多媒体教学。的确,媒介素养教育本身包含活用媒体、制作媒体等相关的教学活动,但是,对既成媒体的批判性、建设性的解读始终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它不单纯是掌握一定的技术以便灵活操作信息承载机器或软件。此外,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所利用的媒体,如新闻报道、报纸专栏、电视剧、网页等等,都是作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加以利用的,其目的是利用一些图文并茂的素材在视觉和听觉上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双重刺激,使其在精神兴奋的状态下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从效果来看,多媒体教学只停留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学习的表层,没有从培养批判式思维的更深层次挖掘,而媒介素养则是对媒体本身制作方法的评价、分析与鉴赏以及对媒体制作意图的解读。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学生会了解到以下内容:(1)媒介信息是对现实的再构架;(2)媒介能够决定人们对现实的认识;

(二)媒介素养教育符合全球化时代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

大学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使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且具有广泛的、一定深度的关于对象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即文化理解能力,而语言实践能力与文化理解能力的综合构成了时下外语教学所强调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它是全球化时代外语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它要求交际者不仅要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语言意识以及多元文化认同意识。从这一角度看,媒介素养教育与外语教学有着近乎一致的结合点。

1.对媒体文本的解读既是提高语言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语言意识的过程。语言是交流的媒介,而媒介又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意图的,语言与媒介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媒介素养可以在语言教学领域得到培养,反过来媒介素养又促进了语言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意识。以加拿大为例,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步阶段,课堂上使用的媒体教材主要是报纸,学生同时阅读几种报纸,从标题词语的运用到版面设计再到文本的配图,对不同媒体的制作形式进行评价、分析和鉴赏。通过这个过程不难发现,这是集审美意识、思维意识及语言意识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活动。而这里所谓语言意识,是指对于媒体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取向的分析能力和评论能力,是对媒体文本的深层次理解,需要调动学习者的背景文化知识、认知能力、自主意识和批判式思维,而这些都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称为语言意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增强语言意识,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取向具有一定的辨析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语言信息的内容和意义,而以往的外语教学却很少触及到这种深度。

2.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多元文化认同意识的有效途径。多元文化认同,可以理解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宽容,是对多元价值观的承认。多元文化认同是对“他者文化”持有的客观态度,不会因该文化处于弱势而固执地排斥,也不会因为其处于强势而盲目地崇拜。在跨文化交流中,多元文化认同是消除交际摩擦、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前提。由于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引起外语教学领域对文化研究的浓厚兴趣,外语教师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将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然而,如果将目光转向媒介素养教育,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堂正是文化传播文化学习的有效途径。任何一个媒体文本的背后都隐含着一种文化,不同的文本展示了各不相同的价值观,学生通过阅读媒体文本可了解到多元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通过分析与比较,认识到中外文化的异同,进而反思“自我文化”,消除对“他者文化”的刻板印象,并逐步建立起多元文化认同的意识。

3.媒介素养教育是外语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无论是外语教育还是国语教育,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始终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在传授外语知识的同时,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性格、气质与能力是外语教育的最高境界。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使媒体信息无时无刻不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辨水平与鉴赏能力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欧美一些国家,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都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在那里,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通识教育。通常情况下,一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仅应当具备文字阅读和表达能力,还应在视、听音像方面有较高的欣赏水平。毋庸置疑,在当今媒体社会中,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素养,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在外语教学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媒介素养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是外语教学改革永恒的话题。近年来的外语教学改革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学习,互动教学。那么媒介素养教育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理念?首先了解一下近年来媒介素养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茶的日本语言界。为避免实践活动零散不成体系,他们将媒介素养所涵盖的宽泛的内容精缩为四个主题,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媒介素养。具体内容如下:(1)我与媒介素养,我们与媒介,意在认识自己与媒介的联系。(2)电视的商业广告为何物?意在对媒介进行批判式解读。(3)电视剧与我们的社会,意在了解媒介的构成、表演的技巧。(4)解读新闻报道,意在理解媒介所表达的各种意义,利用媒介展现自我。以上四个主题分别设有四个内容不同的话题,在具体实践中,如果时间不允许,也可以针对一个主题展开讨论。以主题(1)为例,它所包含的四个话题分别为:(1)——①何谓媒介?运用媒介学习的乐趣有哪些?(1)——②我与媒介接触的历史、我们与媒介接触的历史;(1)——③本周电视节目欣赏日记;(1)——④调查媒体与流行的关系。具体实践活动大致有以下几个流程: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讨论确定媒介对象;发现该媒介存在的问题,展开批判式调查;小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媒介的基本常识,制作相同形式的媒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以上教育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互动,学生之间互动的讨论式教学过程。教师是组织者,并作为学生的支援者参与活动过程,例如,向学生介绍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以及教育目标和基本理念,以电视和报纸的新闻报道为例,向学生说明媒介构筑现实的方法。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给学生提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使其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鉴赏能力,培养了批判式思维。这与外语教学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解决问题的教学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也正因如此,媒介素养教育才得以在传播学以外的语言教育领域广泛地传播开来。

对人文素养的认识篇6

【论文摘要】:对科学素养涵义进行界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文章分析了科学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区别,深入探讨了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它在不同时期的含义进行了评析。

引言

正确理解科学素养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中文文献(包括学术期刊和大众媒体上的文章和报道)中对科学素养的概念作深入全面探讨的论文很少,因此对科学素养进行概念辨析是十分必要的。

1.是科学素养,还是科学素质

《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可见,科学素养即属于"如艺术素养"之类;对素质的解释是:(1)指事物的本来性质;(2)素养;(3)心理学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因此,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因素,而素养则主要指后天培养的。所以说,科学素养与科学素质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科学素养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当代著名理科教育专家R.w.Bybee认为,第一个使用scientificliteracy一词的是美国学者Conant。literacy有两层不同的意思:一是指有学识、有文化,跟学者有关;二是指能够阅读、书写,针对一般公众。不管是学识、文化,还是阅读、书写,这些都为后天培养获得。因此,根据科学素养与科学素质的区别,把"scientificliteracy"译成"科学素养"更为确切。

2.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2.1美国三大组织的描述

在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美国科学促进会(the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Science,简称aaaS)、国家科学院(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简称naS)以及国家科学基金(the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简称nSF)这三个组织起着重要作用。

aaaS从1985年开始发起了一个旨在通过长期的科学教育提高全美民众的科学素养的计划,即著名的2061计划(project2061)。在试图说明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含义时,aaaS通过对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ascientificallyliterateperson)的描述来界定:一个有科学素养的人,"知道科学、数学和技术是相互联系的人类智慧的创造物,伟大但仍有局限;明白科学中的一些关键性概念和原理;对世界和自然了解,并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能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考方式。"

naS在介绍《国家科学教学标准》(nationalScienceeducationStandards)时,表达了以下观点:"科学素养是人们在进行个人决策,参与社会、文化和经济事务时所需要了解的科学知识、概念及过程,……科学素养有不同的层次和形式,科学素养的提高和扩展是一生的事,而非仅仅在校期间。"

nSF在其报告《影响未来:在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本科生教育的新期待》(ShapingtheFuture:newexpectationsforUndergraduateeducationinScience,mathematics,engineering,andtechnology)中认为,一个有科学素养的学生应该知道,"广义的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专家们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如何评估所谓的'科学'信息,社会如何作出关于科学和工程方面的理性决策。"

从上述三个组织对科学素养的表述中可以看到,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和定义,不同的组织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2.2国外学者的见解

Roberts把1957-1963年这一阶段称为科学素养概念的"正名阶段"(periodoflegitimation)。然而,倡导这一概念的人,却没有给出其明确的定义,因此,紧接着正名阶段而来的,是"认真解释阶段"(periodofseriousinterpretation),这一阶段出现了有关科学素养的许多定义和解释。然后是进一步解释阶段。1976年,Gabel基于当时有关科学素养的含义的概括和分析,指出这一概念含义之庞杂,足以表示任何和科学教育有关的事。由于各种说法长期无法达成共识,这一概念实际上一度丧失了其使用价值。

1966年,pella和同事仔细而系统地挑选100种1946-1964年之间出版的报刊文章,他们在这些文章中检查各种和科学素养有关的主题的出现频率。他们认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了解以下这些方面的内容(即所谓的"参照物"):(1)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2)知道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3)科学的本质;(4)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5)基本的科学概念;(6)科学和人类的关系。其中,头三个方面的内容尤其重要。

1974年,Showalter进一步深化了pella等的工作。他们总结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近15年间有关科学素养的文献后,认为科学素养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含义(sevendimensions):(1)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明白科学知识的本质;(2)有科学素养的人在和环境交流时,能准确运用合适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论;(3)有科学素养的人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增进其对世界的了解;(4)有科学素养的人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和科学原则是一致的;(5)有科学素养的人明白并接受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关性;(6)有科学素养的人对世界有更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7)有科学素养的人具有许多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

上述pella等学者和Showalte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都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多维度概念(multi-dimensionconcept);二是两者对科学素养的定义,都是通过对"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的定义来进行的。其中,对科学素养概念所包含的不同维度(dimensions)的归纳和区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维度正是这一概念的基本特性(essentialqualities)。

1975年,Shen把科学素养区分为三类:实用的(practical),社会生活的(civic)和文化的(cultural)。这三类并不互斥,但在目标、对象和内容、方式及普及方法上各有特色。实用科学素养指一个人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消费者的自我保护;社会生活方面的科学素养旨在提高公民对科学与科学相关议题的关注和了解,以便让公众参与到社会的相关决策中,包括健康、能源、食品、环境等方面的公共政策;而文化方面的科学素养,指把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活动的理解和认同。Shen对科学素养不同类别的区分,进一步拓展了人们对这一概念丰富内涵的认识。

1983年,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s)的会刊Daedalus发表了一期关于科学素养方面的研究专刊,许多作者就科学素养问题及美国面临的挑战发表意见。其中,Jonmiller对科学素养的概念和经验测量的论文影响最为深远,因为他不仅提出了对科学素养的多维度定义,而且也提出了一套实际可操作的测量方法。miller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时代不同,科学素养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他在"当代情景下"(contemporarysituation),定义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个维度如下:(1)对科学原理和方法(即科学本质)的理解;(2)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3)对科技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

1991年,Hazen&trefil认为,在有关科学素养的讨论中,必须注意"从事科学"和"使用科学"(doingandusingscience)之间的重要区别,这涉及到科学素养的对象问题。他们认为,对公众而言,科学素养只涉及后者即使用科学,因此,对其科学素养的要求,也应只限于后者。这正如对于公众而言,计算机素养只要求会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够了,不必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各种编程技巧。鉴于此,他们对科学素养的定义为"了解各种公共议题所需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词汇、概念、历史和基本哲学思想"。Hazen&trefil的看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科学素养的内涵和测量方法。即科学素养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是否存在或应该存在一种普适的科学素养?抑或科学素养也要因人因地而异,注意具体场景?这都是仍待探讨的重要问题。

欧盟国家科学素养调查的领导人J·杜兰特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理解基本科学观点、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研究机构的功能。

2.3我国专家的观点

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的专家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科学知识(概念和术语)、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也有专家认为,可把科学素养分成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二是科学能力,三是科学观,四是科学品质。还有专家把科学素养的结构划分为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来论述。《科学课程标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01)中科学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小结

综上所述,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含义和解释,从本质上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人们对其的理解和了解,实际上是各种不同含义和解释之间"争霸"的结果。科学素养概念含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动态性、发展性特点。那么,当前是否有一个公认的科学素养定义了呢?对科学素养的概念的理解和界定,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实践问题。对公众科学素养的研究,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评估,乃至随后的政策建议。在这个意义上,Jonmiller对科学素养的多维度模型显然是一个受到广泛认可的概念定义,因此自1979年开始,基于miller模型的科学素养调查在美国一直延续下来,并为欧美以及亚洲许多国家所借鉴。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于1992年开始,利用miller模型对全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行了四次调查,得到了一些重要的数据。

1996年的世界竞争力报告表明,现在国家之间竞争已从原来的产品竞争、加工竞争和结构竞争,转向了国民素质的竞争,作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民科学素养正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从2001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数据看,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每千人中有14人具备基本公众科学素养),而美国公众科学素养在1990年就为6.9%。当前,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显然只有正确把握科学素养的含义,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国民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效民.国民科学素质-现代国家兴盛的根基[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

[2]李大光.科学素养研究[J].科普论坛,2000(9).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2.

[4]周超,朱志方.逻辑历史与社会:科学合理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对人文素养的认识篇7

关键词:新课标;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个性品质以及心理认知方面的积累和提高。笔者通读了整个新课标,关于语文素养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一、语文素养这个概念有些宽泛

素养是一个人平时的锻炼和教养,它所涵盖的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既包括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品性特征,也包括个人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体验和情感价值体验。比如,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从掌握语文知识和形成语文能力的活动中获得的感受以及能力,都称为语文素养。这样一来,语文素养的内容到底包括多少,真的很难给予界定,这其中还不包括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如选修课所获得的语文素养。再说它的内涵,新课标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时间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语文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这一要求比较全面,但是各个要求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体现出来,层次感不强,造成目标众多,有关于学生的人生态度,有关于学生的认知态度,有关于学生的道德品质,那么这些目标要素间如何平衡和衔接,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语文素养的限定

宽泛的语文素养需要从两个方面来限定。首先是其对象的限定。我们这里谈的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其对象是广大的学生,特别是广大的初、高中学生,因此它有别于一般的素养,它指的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习得的语文素养。比如一个作家,他的语文素养可能是多方面的,较强的写作能力、较大的阅读量、比较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体验,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其容量会越来越大;而我们讲的语文素养,对学生只是规定了一个最低标准,只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达到相应的最低要求,就算已经达到了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各个阶段不同的心理发展特性,制订出相应的培养目标。语文素养的培养,它有一个“变通域”,即它有一个很大的层次空间和范围,这样势必导致其内涵丰富,概念宽泛以至模糊化,为此,必须对语文素养从量上进行规定,即“量化”。所谓“量化”,就是用客观、具体的数字来规定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实现语文素养所要求达到的最低标准。比如,在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至少2800个单字,高中阶段应该会背50篇古诗文等等,只有规定了这样一个最低标准,语文素养的实现才更加容易和现实。

三、学生原有素养、现有素养和将来素养

教师在实施差异性教学的过程中,要因“生”而异:对于一个缺乏自信心和创新意识的学生,教师应从多鼓励其发言、多用语言表扬开始,逐渐让其认识自己并相信自己,从而发挥出他的潜能,进行有效的创造性学习;对于一个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的学生,教师则可以从锻炼其耐性和沉稳性开始,逐渐培养其稳重心细的个性品质。另外,还应该注意一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激发、充实、丰富和调整学生的原有素养,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考虑到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即儿童现有的和借助他人启发达到的水平,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原有素养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最后,学生的未来素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关系到人的发展,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有教育家说“是教育挫伤了孩子的求知欲”,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者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各种积极要求,并给予适宜懂得引导,充分发展学生的可能性,当然,这有别于“自然主义”的放任发展观,是发展学生的潜能,是有步骤、有指导的发展。

对人文素养的认识篇8

引言

正确理解科学素养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中文文献(包括学术期刊和大众媒体上的文章和报道)中对科学素养的概念作深入全面探讨的论文很少,因此对科学素养进行概念辨析是十分必要的。

1.是科学素养,还是科学素质

《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可见,科学素养即属于"如艺术素养"之类;对素质的解释是:(1)指事物的本来性质;(2)素养;(3)心理学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因此,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因素,而素养则主要指后天培养的。所以说,科学素养与科学素质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科学素养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当代著名理科教育专家R.w.Bybee认为,第一个使用scientificliteracy一词的是美国学者Conant。literacy有两层不同的意思:一是指有学识、有文化,跟学者有关;二是指能够阅读、书写,针对一般公众。不管是学识、文化,还是阅读、书写,这些都为后天培养获得。因此,根据科学素养与科学素质的区别,把"scientificliteracy"译成"科学素养"更为确切。

2.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2.1美国三大组织的描述

在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美国科学促进会(the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Science,简称aaaS)、国家科学院(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简称naS)以及国家科学基金(the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简称nSF)这三个组织起着重要作用。

aaaS从1985年开始发起了一个旨在通过长期的科学教育提高全美民众的科学素养的计划,即著名的2061计划(project2061)。在试图说明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含义时,aaaS通过对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ascientificallyliterateperson)的描述来界定:一个有科学素养的人,"知道科学、数学和技术是相互联系的人类智慧的创造物,伟大但仍有局限;明白科学中的一些关键性概念和原理;对世界和自然了解,并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能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考方式。"

naS在介绍《国家科学教学标准》(nationalScienceeducationStandards)时,表达了以下观点:"科学素养是人们在进行个人决策,参与社会、文化和经济事务时所需要了解的科学知识、概念及过程,……科学素养有不同的层次和形式,科学素养的提高和扩展是一生的事,而非仅仅在校期间。"

nSF在其报告《影响未来:在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本科生教育的新期待》(ShapingtheFuture:newexpectationsforUndergraduateeducationinScience,mathematics,engineering,andtechnology)中认为,一个有科学素养的学生应该知道,"广义的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专家们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如何评估所谓的'科学'信息,社会如何作出关于科学和工程方面的理性决策。"

从上述三个组织对科学素养的表述中可以看到,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和定义,不同的组织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2.2国外学者的见解

Roberts把1957-1963年这一阶段称为科学素养概念的"正名阶段"(periodoflegitimation)。然而,倡导这一概念的人,却没有给出其明确的定义,因此,紧接着正名阶段而来的,是"认真解释阶段"(periodofseriousinterpretation),这一阶段出现了有关科学素养的许多定义和解释。然后是进一步解释阶段。1976年,Gabel基于当时有关科学素养的含义的概括和分析,指出这一概念含义之庞杂,足以表示任何和科学教育有关的事。由于各种说法长期无法达成共识,这一概念实际上一度丧失了其使用价值。

1966年,pella和同事仔细而系统地挑选100种1946-1964年之间出版的报刊文章,他们在这些文章中检查各种和科学素养有关的主题的出现频率。他们认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了解以下这些方面的内容(即所谓的"参照物"):(1)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2)知道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3)科学的本质;(4)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5)基本的科学概念;(6)科学和人类的关系。其中,头三个方面的内容尤其重要。

1974年,Showalter进一步深化了pella等的工作。他们总结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近15年间有关科学素养的文献后,认为科学素养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含义(sevendimensions):(1)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明白科学知识的本质;(2)有科学素养的人在和环境交流时,能准确运用合适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论;(3)有科学素养的人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增进其对世界的了解;(4)有科学素养的人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和科学原则是一致的;(5)有科学素养的人明白并接受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关性;(6)有科学素养的人对世界有更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7)有科学素养的人具有许多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上述pella等学者和Showalte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都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多维度概念(multi-dimensionconcept);二是两者对科学素养的定义,都是通过对"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的定义来进行的。其中,对科学素养概念所包含的不同维度(dimensions)的归纳和区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维度正是这一概念的基本特性(essentialqualities)。

1975年,Shen把科学素养区分为三类:实用的(practical),社会生活的(civic)和文化的(cultural)。这三类并不互斥,但在目标、对象和内容、方式及普及方法上各有特色。实用科学素养指一个人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消费者的自我保护;社会生活方面的科学素养旨在提高公民对科学与科学相关议题的关注和了解,以便让公众参与到社会的相关决策中,包括健康、能源、食品、环境等方面的公共政策;而文化方面的科学素养,指把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活动的理解和认同。Shen对科学素养不同类别的区分,进一步拓展了人们对这一概念丰富内涵的认识。

1983年,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s)的会刊Daedalus发表了一期关于科学素养方面的研究专刊,许多作者就科学素养问题及美国面临的挑战发表意见。其中,Jonmiller对科学素养的概念和经验测量的论文影响最为深远,因为他不仅提出了对科学素养的多维度定义,而且也提出了一套实际可操作的测量方法。miller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时代不同,科学素养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他在"当代情景下"(contemporarysituation),定义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个维度如下:(1)对科学原理和方法(即科学本质)的理解;(2)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3)对科技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

1991年,Hazen&trefil认为,在有关科学素养的讨论中,必须注意"从事科学"和"使用科学"(doingandusingscience)之间的重要区别,这涉及到科学素养的对象问题。他们认为,对公众而言,科学素养只涉及后者即使用科学,因此,对其科学素养的要求,也应只限于后者。这正如对于公众而言,计算机素养只要求会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够了,不必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各种编程技巧。鉴于此,他们对科学素养的定义为"了解各种公共议题所需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词汇、概念、历史和基本哲学思想"。Hazen&trefil的看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科学素养的内涵和测量方法。即科学素养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是否存在或应该存在一种普适的科学素养?抑或科学素养也要因人因地而异,注意具体场景?这都是仍待探讨的重要问题。

欧盟国家科学素养调查的领导人J·杜兰特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理解基本科学观点、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研究机构的功能。

2.3我国专家的观点

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的专家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科学知识(概念和术语)、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也有专家认为,可把科学素养分成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二是科学能力,三是科学观,四是科学品质。还有专家把科学素养的结构划分为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来论述。《科学课程标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01)中科学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小结

对人文素养的认识篇9

【摘要】媒介素养是一件舶来品,只有对它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去研究某一特定人群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本文指出,所谓媒介素养,就是公众与媒介交往的能力和理念,也即公众批判性地解读和创造性地使用媒介以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理念。【关键词】媒介素养;内涵媒介素养是一件舶来品,只有对它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去研究某一特定人群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国内由于理解的差异,早期的译法主要有媒介素质、媒介素养、媒介教育、传媒教育等等。近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基本统一为媒介素养。一、媒介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媒介素养是英文medialiteracy的中文意译,要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来表述媒介素养的概念,首先需要引用西方学者的不同理解来加深认识。大卫·白金汉给出的定义是:“媒介素养这个术语是指为了使用和解读媒介所必须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加拿大学者对媒介素养的定义是:“媒介素养旨在帮助学生发展对大众媒介的本质有知晓和批判的理解力,懂得大众媒介所运用的技术以及这些技术所产生的影响。更具体地说,媒介素养是一种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增加学生对媒介如何运作、媒介如何传递意义、如何组织起来以及如何构建现实的理解和享受。媒介素养也旨在让学生具有创造媒介产品的能力。”媒介素养的定义在中国本土化研究中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国内学者对媒介素养的概念表述,大致有以下几种:张冠文、于健认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批判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张志安、沈国麟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段京肃、杜骏飞认为:“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休养。它包括了三个主要的环节: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借助媒介工作和生活,通过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尽管学者们对于媒介素养的认识有所不同,但有关媒介素养的概念表述,其基本理念是相通的,即:人与媒介是互动关系;媒介素养是维持和发展人与媒介良性互动关系的能力和理念;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一种解读和使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是一种理念,一种批判和驾驭媒介的理念;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有利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综合各家之言,所谓媒介素养,就是公众与媒介交往的能力和理念,也即公众批判性地解读和创造性地使用媒介以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理念。二、媒介素养的三个维度:媒介认知、信息处理与媒介参与把媒介(media)与素养(literacy)合并而成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体现的正是人与媒介的互动关系。公众与媒介的交往,如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彼此了解基础上你来我往的互动关系,媒介知识理当成为媒介素养概念的核心内涵。因此,公众媒介素养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分析——媒介认知、信息处理和媒介参与。处于知识层面的媒介认知是媒介素养最基础的维度。人与人交往的前提是彼此的相互了解,同样,公众与媒介交往,无论是由彼及此的信息处理还是由此及彼的媒介参与,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媒介知识基础上,包括有关媒介属性和功能、媒介信息的特质、媒介生态和组织等系统的知识。当然,这种知识不同于媒介从业人员所须具备的专业知识,而是常识性的基本认知,大体上能够通过个人媒介交往的实践经历和主观经验来获得。这些有关媒介的基础知识,不仅是媒介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代公民知识储备的重要内容。处于理解层面的信息处理是媒介素养最重要的维度,即公众如何解读所接触的媒介信息,是否具有批判精神。当前,大众媒介的普及使空前海量的信息充斥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接触和获得形形的信息,传统的“把关人”角色淡化。因此,公众如何处理接触到的信息,能否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理性地分析媒介信息就成为媒介素养最重要的内容。通过培养社会公众对媒介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进而过渡到使他们建立自发抵抗负面信息的能力,最终具备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世界范围内媒介素养运动兴起的意义所在。处于应用层面的媒介参与是媒介素养最关键的维度,即公众在多大程度上介入媒介内容的生产和创造。较之媒介认知和信息处理,媒介参与更具能动性和创造性。媒介参与的渠道多样,从传统的三大媒介广播、报纸、电视到最具互动性的网络,都在为受众的普遍参与不断完善与改进;内容广泛,包括向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表达观点看法和开设个人博客等;动机不一,从单纯报料、到个体维权甚至服务公益,但其本质都超过了单纯的媒介使用者的角色,上升到更积极地使用媒介,对媒介内容施加某种影响的程度,也是最能体现人与媒介互动关系的环节。三、对媒介素养内涵的再认识现代社会,媒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中心地位,被视为社会公器的大众传播媒介更是无止尽地渗透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如何和媒介打交道的问题——如何科学地认识和理解媒介,如何合理地选择和接触媒介,如何正确地评价和解读媒介所传达的信息,如何有效地积极地使用媒介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媒介素养”是在媒介接触活动中应运而生的,体现为公众在媒介交往活动中的素质和能力,也即公众批判性地解读和创造性地使用媒介以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理念。任何一个生活于现代社会的正常人,都具备这一素质,不存在没有媒介素养的人,只在素质的水平高低上有所区别。媒介素养理论是一种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其价值在于使人—媒关系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1]白传之,闫欢.媒介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3.[2]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18.[3]张冠文,于健.浅论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3,(13):69.[4]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J].新闻记者,2004,(5):11.[5]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19.

对人文素养的认识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调查根源策略

课题: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编号:2013jxtd061。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也曾说过,“没有科技,做不好事;没有人文,做不好人”。高职院校要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把人文素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以使学生养成厚重鲜明的人文精神、扎实过硬的与社会和职业对接、适应的人文能力,为学生未来的人生与事业插上劲健的翅膀。

然而,目前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相较于泱泱大国五千年的人文积淀、相较于社会与职业发展的需求、相较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人文素质水平普遍偏低,这已引起学界乃至社会的普遍关注。许多学人做了大量的问卷调查、根源挖掘、对策探寻。笔者对此也极为关注,但在观察中发现,有的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不够合理严谨、有的对根源的挖掘缺乏针对性、有的对出路的探寻缺乏实际可操作性,这就影响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朝正确有效的方向纵深发展。以下是笔者对这三方面所做的反观与思考,与学人切磋,共同为促进高职人文素养教育发展、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水平做出努力。

一、对问卷调查方式方法的思考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摸清目前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状况,是许多学人对此问题展开研究的基础,但对有些调查方式的侧重、对问卷的制定,笔者存有疑义。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已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教育问题。但是,应该指出,许多调查采取的方式方法本身就存在很大缺陷,这些缺陷必将影响结论的准确性。

一是选取调查对象方面有缺陷。选取调查对象一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表面上看,有些调查涉及的地区和院校都足够多,抽取样本的随机性似乎很大。但是,如何确保这种随机性呢?比如,教师样本是专业课教师,还是专业基础课教师或者公共课教师?学生样本是大一的学生,还是大二、大三的学生?这些往往都不够明确,而样本的差异无疑会导致结论的差异。

二是调查内容设计方面有缺陷。首先,不能简单地用人文知识是否全面来衡量学生人文素养的高低。人文素养不仅外化为对人文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内化为人文能力与人文精神,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取向、意志品质、沟通能力等。其次,问卷不宜采用答案优选的方式。比如,“有没有必要开设人文素养类课程”“有没有必要阅读有关历史方面的知识”等,这些问题对于“求真”调查几乎没有意义。最后,有些问题本身就模糊不清,无法保证调查结论的准确有效性。例如,“你了解新中国60年历史吗?”这样的问题很不严谨,怎样算对新中国历史“了解”,怎样算“不了解”?回答“了解”或“不了解”主观随意性很大,很难说明任何问题。

三是回收问卷时效性方面有缺陷。考察一个人知识面有严格的时效性限制,如果不能确保回答问题的时效性,也就不能保证答案的真实性。比如,“四书五经”包括哪些著作、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等,如果不是在独立的问卷环境中,被调查者只要随手一查或随口一问,答案就知道了。

笔者也曾进行过关于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状况的调查,范围不大,但努力规避了上述缺陷,尽量保证调查的针对性、现实性、时效性。调查对象为某省级示范高职院校财经类市场营销、会计、商务、物流等专业二年级学生426人及任课教师37人。笔者摒弃了单纯的人文知识点的问答,也没有让学生简单去勾画选择题,而是针对人文能力和人文精神进行考察。如,让学生当即给班主任老师写份请假条、让学生拟出一小型公益活动的策划方案、随机调查到课率、设立具体情境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某种特定社会情境中的反应与具体做法等。

关于写份请假条的调查,共收到学生请假条407张,其中,格式错误的占65%,有明显语病的占36%,字迹潦草不清的占61%。关于2013年某日的课堂缺课率,调查结果是平均达到20%,有的班级缺课率高达47%。在情境反应考察中,有41%的学生的反应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视,有26%的学生的反应是对他人强烈的排斥与敌视,有31%的学生的反应是“能帮就帮帮吧,看情况”。

在对37位任课教师的调查中,调查内容主要有对学生听课状况的满意度,师生、生生沟通的流畅度等。其中,对学生听课状态不满意的占98%,对学生作业不满意的占76%,认为学生沟通能力差的占82%。

调查结果分析后显示,当下高职学生不仅是人文知识缺失严重,更重要的是人文能力与人文精神缺失严重,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消极,对人际关系、人生价值反应冷漠。

二、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原因的思考

学界很多人认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的欠缺。应试教育、唯分数论导致中小学阶段不重视人文素养教育,这是造成学生人文素养先天不足的重要根源。二是高职院校自身的原因。认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导致高职院校只重视技能教育,忽视人文素养教育,缺少相关课程,课时严重不足。三是高职学生自身的原因。很多高职学生由于没有升入本科被他人瞧不起而产生自卑心理,进而自暴自弃,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文学、历史、艺术类书籍等束之高阁,再加上就业难问题使学生只重视专业课而忽视人文科学的学习。

上述观点都有道理,但也有不禁推敲之处,缺乏针对性。

首先,应试教育确实导致了唯分数论,忽视人文素养教育,这是要大力扭转的。但这个问题就不应仅在高职学生中存在,在整个高等院校学生中都应存在,因为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接受的是同样的教育。但笔者的调查表明本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相比高职学生普遍要好。所以,把这作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根源,针对性并不强。

其次,把人文素养缺失归咎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合理。每一类型的教育都有其特定的培养目标,有其自身的规律,一味斥责“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为工作需要的人”和“厚技能教育、薄人文素养培养”的观点,不仅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而且是对我国探索了十几年的高职教育发展方向简单粗暴的否定。人文素养培养在任何时候都重要,它本应贯穿于学龄前、小学、中学、大学乃至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但是,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阶段最主要的任务,这与人文素养教育本不矛盾,也应无所谓厚薄之分。

再次,将自卑感和就业难视为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更是无稽之谈。试问:有了自信心,就业前途光明,难道学生的人文素养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吗?

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确实是多方面的,笔者试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内因上讲,性格、能力和认知水平等是形成个体差异的根本原因。高职学生中较为普遍地存在逆反心理持续时间长而且强烈,接受文化知识的能力差,对正确事物的认知度低,没有耐心,缺乏毅力和自制力等问题,这不仅影响文化知识的学习,也会影响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的提高。

从外因上讲,不良的成长和教育环境是造素养缺失的主要因素。

第一是家庭环境。娇惯、辱骂、暴力等错误的教育方式无疑是对人文情怀的严重摧残,也是养成后天良好的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障碍。

第二是学校环境。教师总是偏爱听话、成绩好的学生,而对表现不乖、成绩不好的学生则不重视,甚至排斥和不尊重。一个从来不被重视的人不可能重视别人,不被尊重的人更不会懂得尊重别人。更为严重的是时间长了,这些不被重视的孩子会自发形成一个个非正式群体,游离于班级之外,互相传达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互相感染不良气息,互相寻求刺激,释放“负能量”,以叛逆的方式获得同伴的认同。这正是他们升入高职学校后,陋习难改,排斥思考的原因。因为他们早已失去学习的灵性,积淀了太多得过且过的慵懒。

第三是社会环境。在经济利益的角逐中,中国人原来崇尚的道德价值观念正在被无情地抛弃。在商海里捞得盆满钵满的富人就是成功人士。他们糜烂、奢侈、恶搞、挥金如土的生活引领着社会潮流。

三、对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对策的思考

目前,对如何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专家学者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但是,许多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强,甚至是脱离实际的空谈。例如,有人主张不分专业普遍开设文学、哲学、历史、艺术、法律等人文课程作为必修课,将这些课程的考试成绩纳入学业成绩中,并且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有人主张为了保证人文知识学习的系统性,人文素养课程要开足学时,每周不低于两学时,至少要在大一、大二连开两年。有人主张要加强人文素养课程教材建设,把文、史、哲、艺、法等知识统编为一大本人文素养教材。还有人主张建立一支专门的、高素质的人文课程的教师队伍。要加强人文学科教师的管理和培训,人文学科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态度。

这些主张都不无道理,但实现性很弱。第一,对人文素养的真正内涵认识不清。人文素养既包括人文知识,也包括人文精神和人文能力。其中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的内在养成和精神追求,人文素养的核心就是塑造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教育绝不简单等同于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能狭隘地认为人文素养的提高只能依靠开设人文素养课程。第二,脱离高职教育实际。高职教育虽属高等教育系列,但是学制只有三年,政策规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要不低于1:1,不少学校采用“2+1”教学模式,在校学习只有两年时间,其中还要穿插课程见习。无论是国家规定的“两课”、英语、计算机、军事理论等公共课,还是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课时都已经压缩到了极限,简单增加课时的方法是不现实的。第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文素养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议等于没说。公共课教师、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都需要高素质,至于渊博的知识、良好的做人做事态度,是对所有教师的起码要求。

笔者认为,人文素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种综合教育,应该采用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目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和评价标准。但是,由于人文素养教育本身是一个复杂、多元、长期的过程,所以,必须全面发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作用,特别是高职院校整个教学团队的作用。

1.教师应确立“教书育人,育人重于教书”的教育观念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而非“制器”。任何教育,德是品质目标,人文教育的重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提供的是“道”。虽然高职教育特别强调技能培养,要教会学生一技之长。但是,我们更应该明白,“德”和“道”是“技”的根本保障。因此,必须把德的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寓“育人”于“教书”之中。很多理工类专业课教师把人文素养教育当科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自己只管传授“技能”,不问其他。这就不能称为好教师,甚至可以说是不合格的教师。好的教师既要懂得教书,更要善于育人;既是启迪学生领悟知识的导师,又是人文素养优良的示范;既要“学高为师”实现技能的传授,更要“身正为范”,用正确的思维方式、高雅的审美情趣、高尚的治学精神等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把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贯彻到每一次教学活动中。例如,对于目前教师普遍采用的“项目化教学法”,老师不能仅仅把完成项目任务作为教学目标,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考察其所表现出的道德修养、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

2.强化教育的整体功能,营造有自身特色的高校人文氛围

人文素养教育绝不仅仅是某个教师的责任,也不仅仅是某个教育阶段的教师或某个教学团队的责任,整个教育主体都义不容辞。学校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激励学生的人生追求,升华学生的内心情感。学校社团可以将具有不同爱好、不同兴趣的学生凝聚在一起,多做些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科技、艺术、公益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奉献的价值,享受做人的尊严,感悟人生的胜境,体会传递“正能量”带来的愉悦。

3.强化政府管理功能,净化社会大环境

人文素养教育与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息息相关,是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民族精神养成的大事。政府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坚决取缔妨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和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坚决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防止侵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事端。还要加强对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大众媒体的监管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摒弃腐朽的生活方式。

4.要让学生深刻认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和自身人文素养缺失的现实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自省精神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精神。而许多人文素养缺失的学生对自身的认识都处于“无意识”状态,缺乏自省精神。有些同学做人做事随意性极大,他们常立志却不能立长志;有些学生严重缺乏自信,自卑心理过重;有些学生一味追求特立独行,逆反心理过强,盲目排斥家长和老师的善意劝告,不听任何积极的建议,我行我素,过分敏感。为了暂时保住自己不丢面子,不惜采取说谎,甚至害人害己的做法,一旦感到有损自尊,就立即出现情绪上的反应,做出危害集体、危害他人的行为。这些无意识的心理和行为是人文素养缺失的集中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沟通上的障碍、心理上的懦弱、行为上的叛逆和学习上的排斥等。大学教育有义务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人文素养的缺失,有义务警醒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对未来工作、家庭、生活的影响。

21世纪,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甚嚣尘上,正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观念发生激烈的碰撞。人文素养教育,关系到整个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及时纠正学生认识偏差、行为偏差,塑造完整人格,是高职院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媛媛,黄安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建[J].教学研究.2008(2).

[2]苗富强.试论加强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3(35).

[3]周艳茹,王子科.对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J].调查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