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物教学个人总结十篇生物教学个人总结十篇

生物教学个人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3:40

生物教学个人总结篇1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知识讲解清晰化、结构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在学生的合作讨论学习的过程中,缺少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为讨论而讨论,有些讨论时间,学生关注的仍然只是自己,而不是整个小组合作和交流。此外新课改提倡对学生要赏识,激励和宽容,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即使学生回答了极简单的问题,也给予表扬。这样太多的鼓励,学生都听腻了。长期下去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根本起不到激励作用。为了避免产生这样的现象,我认为对学生创造性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奖励,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既要指出不足之处,也要抓住可取之处,给予表扬。不可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一个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未来怎么能面对挫折和失败呢?没有批评和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培养不出健全的人格。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性原则,才是富有魅力和价值的评价。

三、加强实验教学:根据教材内容,提前3天开出实验通知单,实验员根据通知单充分准备好仪器、药品,做到准、净、齐和及时,确保实验一次成功。对有些实验,我必须亲自先做2至3次,若有改进的实验或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的,要向学生说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万无一失。对学生分组实验,我必须在实验前让学生认真预习实验报告册,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员要协同教师随堂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表解决。实验结束,让学生填写好“学生实验情况登记”,对有报损的仪器还须填写“仪器报损登记表”,我也要签上姓名和处理意见,然后有实验员签上处理意见后报上教导处审批。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生物教学个人总结篇2

一、准备阶段

学院给我们开展的教育实习动员大会,让我明确了自己在实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要求。鉴于我对蔡朝焜纪念中学的教育情况及学生的大致了解,我打算利用本地现有的资源开发教学模具、利用网络和教师用书对实习期间可能要上的内容认真的备了课,然后整理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和课件。同时也上网阅读了很多关于如何当好一个实习老师和实习班主任的文章,大概了解了实习老师和班主任的一些工作,同时也对自己提出了目标和要求。开学前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形象,做好准备迎接开学。

二、见习阶段

xx年9月14日,我怀着希望与期盼的心情来到了蔡朝焜纪念中学,开始了我的教育实习生活,在大学积累了这么多年的师范技能终于有机会得以实践。经教导主任的安排,我被分配到高二(6)班当实习班主任与科任生物老师。这个时期我们按照实习学校的要求对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进行了解和熟悉,同时了解学校的一些纪律和规章制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我决定在这星期多和学生接触,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学生的姓名等一些基本情况,初步和他们建立良好关系。

生物教学方面,制定了生物教学的计划之后,就开始跟着生物科任许老师听课,学习借鉴生物科许老师的教学经验,使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且经常和老师讨论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尽管很多时重复课,但每节课的内容都不时完全一样的,因为每个班的学生反应不同,所以在不同的课堂气氛中,我都要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提高教学的水平。

三、实习阶段

实习生活是紧张而忙碌的,对我而言,教育实习并不仅仅是顺利毕业的必需保证,更是我能踏上教师岗位的先前准备,是我成为一名真正的生物教师的必备经验。这次的教育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我感觉我在实习的过程中成长了很多,自身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实习任务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以及教学工作。下面,我将从以上这两方面对我的教育实习作一番全面的回顾与总结。

(一)班主任工作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班主任,我觉得用“心”去做才能把班主任的工作做到最好,首先做到的第一点就是细心。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工作却一点都不亚于国家总理。班主任繁琐的日常工作包括学校安排的日常活动诸如各类评比,德育活动等等以外还要应对着种种计划外情况。中小学班级规模一般在30~50人不等。班主任作为这几十人的管理者必须要对他们负责,任何的通知提醒都不能有任何的遗漏。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每天早上我都会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安排写在一本小册子上,如果是周一的早上,我就要做一个大致的一周总体计划。计划外情况除了来自学校各部门的临时通知以外还来自学生。班主任每天的必修课就是记录学生的违纪情况然后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这里颇有点“小动作”意味,但是为了班级的整体管理不得不如此。所有的批评教育都不可以延期,一旦错过了教育的最好时机,机会就很难再出现,而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还有要及时进行的是请假学生的跟踪联系,要做的主要有确定学生安全到家,及时回校,如果是病假,作为班主任更要细心关心学生病情以及提醒学生按学校规定索取医生证明。另外体现班主任细心的地方就是组织集体活动,例如篮球赛,班主任就必须考虑到运动员和啦啦队的各方面需求。一个成功的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良好契机。所以在实习期间的集体活动,我都会花足够的时间进行前期准备,而事实证明,准备充分就会事半功倍。

细心一般用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那么耐心就是用于学生的个别辅导。班主任除了每天关心班级纪律情况以外还肩负重任,那就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身体健康这方面不难把握,因为学生察觉有任何不舒服首先想到的都是报告班主任。相对外显的身体方面而言,更难把握的是心理变化。担任六班班主任期间,亲切的形象让我很容易就取得学生的信任,我很乐意成为他们故事的分享者。当他们主动找我说心底话的时候,无论多忙我都会放下手边的工作,找个地方耐心地倾听。通常他们说的都会是一些生活上的困惑。除了作为一个听众,我还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出一些指导意见,目的就是培养他们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本身是一个不可规定期限的行为,我个人认为教育更类似于教师赋予学生的一种长期的影响。因此在对违纪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我采取的是一种“细水长流”的教育法。每次批评的时间我都不会拖得太长,点到为止,不过我还是以很明白的态度告诉他们事情的重要性。对于班里面的“顽固分子”(我对经常被其他老师投诉的学生的戏称)我都会不定期找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心里的想法,以便“对症下药”。所以说,当班主任就需要一种父母教育孩子般的耐心。

责任心是考验班主任工作能否到位的重要衡量标准。这次班主任工作之所以能顺利展开都有赖于原班主任的信任。原班主任请假前以一种很信任的态度把工作交到我手上,请假期间从来没有因为质疑我的工作能力而来电询问。这给了我很大的发挥空间,所以我每项工作都以一个真正班主任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实习期间,我参加过级里的班主任会议,从其他的班主任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那些成功的班主任无一例外地都拥有一颗很强烈的责任心。他们为了班级的建设都是那么劳心劳力,积极地跟科任老师,跟家长,跟学生沟通以得到最全面的情况。

从上提到的是班主任工作时主要体现的“三心”,当然,要把班主任工作进一步升华,除了“三心”,我觉得还需“两意”——善意与乐意。善意就是你要用最善良的眼光看待学生错误。以前在雷州下乡的时候,我总是很严格地要求我的学生,一旦有犯错的,我就“火冒三丈”地进行我所谓的批评教育,然而这些批评教育更类似于一种火气的发泄。下乡回来的反思中我非常后悔曾经带给学生这么坏的印象。看了一些书以后,我的一个教学理念就是“如果孩子在学校犯了什么错误,那绝对不会是孩子的问题,只能是教育的问题。”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我觉得我已经能很好地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例如:有一次上课的时候,坐在第一排的两个学生居然在用手机玩游戏。发现的一瞬间我真的很生气,觉得他们极大地挑战着我的尊严,但是回想起雷州的孩子,我选择了平和对待。我是这样做的,我用最平静地语气要求他们把“作案工具”交出来,然后跟他们说:“好好听完这节课,然后到办公室找我。当然能否拿回手机就看你们的表现了。”结果他们并没有很害怕地等待下课,反而很积极地回应我提出的问题。下课后,我“轻饶”了他们,只要他们拿保证书就可以换回手机。一直到实习结束,他们都没有对我产生抵触心理。

第二点乐意,就是说作为班主任必须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一种生活态度。这是我个人的感想。班主任的工作是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感受当中的苦累和烦人,可能很多人刚接触这份工作的时候都会有数不尽的抱怨,包括我自己。相信许多人都有的一种体会就是班主任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学生一天的学习心情。因此在回到学校之前我都很好地处理这些负面的情绪,总是以一种很愉悦的心情去处理一天的事务。事实证明,一个开心的班主任做起事来是事半功倍的(学生总是很配合你的工作)。

总的来说,我实习期间就凭借这“三心两意”顺利地在原班主任不在校的时候完成所有的工作,这也是我最大的收获。

(二)教学工作

在磨练中成长

在谈工作感想之前我必须要说一下我实习的实际情况,并不是为我工作中的失误找借口,只是想大家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原本打算在初中实习的我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到了高中实习,之前两个月的准备意味着“白费”(加引号的意思是没有完全白费,但所起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了)。一个新的环境,一种新的挑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当然也不少。

我的第一节课是颤抖中进行的,尽管我把所有的紧张都掩饰的很好。指导老师唯一称赞的地方就是我的教姿教态,其他的关于板书,知识点处理、时间安排等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简直数不胜数。第一节课下来,我的感觉简直就是糟透了。指导老师人很好,她总是用不同的方式鼓励我。第二节课还是有点紧张,有点进步,但是距离及格的课堂还很远很远。那时候我真的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一名人民教师。第三次上课是科组公开课。本来紧张得手心冒汗,但是绝对不能有半点的退缩,我知道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公开课前在三班上了同样的一节课,指导老师给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到正式上公开课的时候,失误还是有很多。课后在办公室,科组老师们给我很认真地评课,他们给我指出了很多我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一开始我还难过得要死,但是后来我换个角度想,这些“批评”其实都是在为我指点方向。有人为你指点总比一个人盲目摸索要好。因此我喜欢上点评,喜欢有人听我的课。

过了两天,指导老师正式请假。每一次上课前我都会把老师们给我提出来的那些意见拿出来看看,然后很认真地在脑海中模拟上课的情景,思考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每一次课后,我都会反思我的不足,并且很诚恳地询问学生对我上课的意见。我教的两个班的学生都会毫无保留地说出他们心中对这节课的想法,以及他们对课堂的要求。我会根据他们的建议不断地改进我的课堂。随着对学生了解的深入,我上课越来越得心应手了,学生也越来越喜欢我的课,他们上我的课,就算是下午的课也从来没有人会打瞌睡。指导老师回来后,说我的课堂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当然,小问题还是有的。

说起我的课堂,我最自豪的是课堂气氛。每次踏进教室我都是保持最自然的微笑。实习之前,我很敬重的刘良华老师说过,如果教师没有激情,不投入,那么他的课堂将是失败的课堂。所以无论我有多么的累我也会提醒自己保持激情,投入课堂。通过对他们的了解,在许多高中学生心目中,数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为了让我的学生改变这一观念,提起对数学的兴趣,我必须让我的课堂有趣起来。所以在导入部分我都会进行一些修改,还有就是课堂语言方面我会很注意我的语音语调,以及运用一些很幽默的比喻。最有效的还是在学习小组的基础上建立的积分奖励制度,虽然奖励花费了我一些时间与金钱,但是许多学生告诉我他们在这种学习气氛中的确提起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我教学工作中最大最大的收获。

当然不可避谈的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是客观问题,班级的电脑在我实习期间一直处于待修的状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尤其函数图像的教学必须依赖多媒体的运用。由于电脑问题,我必须用最原始的粉笔黑板进行教学,因此画图花费了我相当多的时间,往往让我的教学计划无法顺利展开。所以我觉得我还是要多锻炼处理这种问题的能力,不能太过依赖多媒体。

此外,我在实习期间发现,作为一个即将走上讲台的实习生,就应该把自己当作真正的教师看待。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朝夕相处的学生起着示范榜样的作用,学生在老师身上学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是做人的道理以及人生态度,学生也正是从教师那里学会了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做人。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生活上、思想上起到表率作用。

四、小结

生物教学个人总结篇3

1.典型性.

虽然在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给出的案例是个别案例,但是这个案例中蕴含着这一类案例的共性,通过对这一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一类事物中存在的共性,使学生从中学习到对类似事物的分析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所以生物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不能随意选择,要选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选择的案例可以是正面的、积极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消极的.

2.针对性.

生物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要根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案例,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案例,对待初一的学生要选择难度较小的案例,对待初三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大一点的案例.

3.实效性.

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生物教师在应用之前,就必须对案例教学应用要实现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中根据规划进行,尽可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效果,使案例教学目标成功实现.

4.科学性.

教师选择的案例要是科学、真实的.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信息汇集,但这些信息有真有假,教师在选择过程中,要重视选择案例的真实性.其五,教育性.生物学习中教学案例法的应用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要重视发挥案例的教育作用,尽量选择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积极作用的案例.

二、案例教案的编写

1.去粗取精,突出重点

生物教学案例首先要突出主题,教师在编写案例时,需要将实例进行适当的加工,围绕教学目标,将案例中与教学无关的部分剔除,使之简化与细化,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使之与教学要求相符合,并把其中关键性的细节描述清楚,突出重点.例如,在编写“胰岛素的调节作用”这一课的案例时,由于相关案例众多,就需要教师围绕胰岛素的调节作用这个重点将案例素材进行简化与细化.

2.合理整合,提高效率

不同的案例有其侧重点,因此,在生物案例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各种零散的案例进行合理的整合,使之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例如,在学习“环境污染与保护”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环境污染的现状的实例与各种保护环境措施的实例进行整合,使学生对全球环境污染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生活中各种保护环境的方法,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

1.展示案例,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纸质、口头叙述、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案例,在展示的案例之后,指导学生阅读案例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调动多个感觉器官来阅读案例,在学生阅读了案例之后,教师从中提出问题或者让学生自己从中提出问题或者教师通过自己的问题引出学生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进入到特定的生物知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针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2.分析、讨论生物案例

教师在给出生物案例之后,要引导学生对案例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通过本案例,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哪些类似的生物知识,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选取其中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下面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鼓励那些不积极参与或者不敢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可以让学生对案例进行个人分析,先让学生做好个人准备,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让学生对案例进行个人分析,个人分析的方式最好是在容易的案例中进行,对于较难的案例分析,最好是小组合作探究买也可以是个人准备,然后再在小组中交流,尽量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通过小组的一起努力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就能够逐渐找到分析案例的规律与方法,也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总结和评价案例

在通过个人分析、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解决了案例中涉及的问题之后,生物教师还要重视对案例的总结与评价环节,对案例的总结与评价环节可分为三个方面:对案例本身的总结与评价、对学生讨论过程的总结与评价、对案例中包含的生物知识进行总结与评价.在总结与评价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善于发现学生言语中的亮点,并给与表扬,对其中的不足之处给予纠正意见,学生总结与评价完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言论给予指正与补充,并将学生的言论进行总结,使之系统化.通过让学生自己总结与评价,可以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四、结语

生物教学个人总结篇4

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同时创新又是创造,是事物的突变,是一个全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物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质变过程。我们下面就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来探索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

一、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创新不是凭空的胡编乱造,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来得到前人没有得到的结果结论,或者是用前人的正确结论创建新的领域。如果把创新等同于建造空中楼阁,那是对创新的一个歪曲,是非常容易误入唯心主义的泥潭的。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所安排的十九个学生分组实验,两百一十一个演示实验和若干课外小实验。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总之,我们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做实验是学习这种研究事物内在联系,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1、观察是创新的前提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谈不到创新的。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的结论。

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科学方法中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要进行任何创造和超越的第一步,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家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能看到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的现象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具体到是哪些原因,应该由学生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把各种条件罗列出,再提供给学生实验。那样做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是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

2、实验,在学习中创新。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如对于彩虹,自然界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在序言中教学中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这段教学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知道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供人们观察的工作。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那么在这里学习的就不是色散的知识,更重要的学习了这种探索事实根本的方法——实验。

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应该:了解实验目的,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做出正确的实验报告。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大师所做的物理实验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探索知识。

3、重视方法的总结,动手动脑

科学方法提出这样几个步骤:收集大量资料,证据;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实验做完了,结果出来了,我们的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没有。应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这也完全符合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关于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辨证原则。

当学生做了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做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比如在做完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后应该总结实验时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物理的实验中是最常用的,是应该掌握的。这样在学完密度知识后根据实验室所能提供的器材可以要求学生解决如何测金属块的密度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提出设计方案,也可以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这不仅对前面知识的应用,也是一种对物理方法的使用。

运用现有的知识内容推论后面的学习内容是一种物理研究的思路,更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物理方法之一。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也更容易有新的突破。在做固体融化的实验过程中(直接加热),开始的实验结论和课本上总是不一致,学生甚至考虑了课本的大胆想法。在引导学生考虑小学学习的热平衡的知识后,就有学生考虑是不是加热不均匀的问题,通过讨论,最终使用了水浴的方法来解决了问题,结论与课本基本一致。这就是运用来探讨新知识新方法,在探讨中学生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实验教学评价中的新意识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制订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是一个学科目标的结束。如果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能技巧,那么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做得最好,由教师和学生总结这个的经验,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生物教学个人总结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教育探索

创新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来得到前人没有得到的结果结论,或者是用前人的正确结论创建新的领域。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知识、技能积累到一定量时,我们对事物认识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同时创新又是创造,是事物的突变,是一个全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物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质变过程。所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来探索创新教育的具有更加重要现实意义。现就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加以交流、探讨。

一、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

所以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所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若干课外小实验。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同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诱导学生动手动脑,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或者,使用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充分地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我们的目的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做实验目的是学习、研究事物内在联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

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谈不到创新的。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的结论。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科学方法中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要进行任何创造和超越的第一步,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家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如对于彩虹,自然界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在序言中教学中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这段教学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知道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供人们观察的工作。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那么在这里学习的就不是色散的知识,更重要的学习了实验这种探索事实根本的方法。

三、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应该了解实验目的,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做出正确的实验报告。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大师所做的物理实验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探索知识。科学方法提出这样几个步骤:收集大量资料,证据;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实验做完了,结果出来了,我们的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没有。应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当学生做了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做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比如在做完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后应该总结实验时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物理的实验中是最常用的,是应该掌握的。这样在学完密度知识后根据实验室所能提供的器材可以要求学生解决如何测金属块的密度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提出设计方案,也可以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这不仅对前面知识的应用,也是一种对物理方法的使用。

运用现有的知识内容推论后面的学习内容是一种物理研究的思路,更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物理方法之一。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也更容易有新的突破。在做固体融化的实验过程中,开始的实验结论和课本上总是不一致,学生甚至考虑了课本的大胆想法。在引导学生考虑小学学习的热平衡的知识后,就有学生考虑是不是加热不均匀的问题,通过讨论,最终使用了水浴的方法来解决了问题,结论与课本基本一致。这就是运用来探讨新知识新方法,在探讨中学生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制订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是一个学科目标的结束

如果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能技巧,那么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做得最好,由教师和学生总结出经验,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在以往的教学教学评价当中,往往是以学生的一次次考试的成绩来评价每一个学生。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个评价方法自然也应该有所改进,而实验教学的评价似乎成了其中的重点。新的评价观点不仅仅应该看到学生在操作实验中的熟练程度、准确程度,更应该重视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了锻炼的机会,增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而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也会给我们培养大量的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材提供一个可行的方式方法。

生物教学个人总结篇6

一、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创新不是凭空的胡编乱造,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到前人没有得到的结果、结论,或者是用前人的正确结论创新的领域。如果把创新等同于建造空中楼阁,那是对创新的一个歪曲,是非常容易误入唯心主义的泥潭的。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所安排的19个分组实验,211个演示实验和若干课外小实验。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浓度关系的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总之,我们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做实验是学习这种研究事物内在联系,研究解决的方法。

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观察是创新的前提。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谈不到创新的。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道德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的结论。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科学方法中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要进行任何创造和超越的第一步,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家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实验,在学习中创新。人们的话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如彩虹,只有在自然界里特定的雨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在序言教学中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这段教学师生共同讲座形成共识,知道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供人们观察的工作。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三)重视方法的总结,动手动脑。科学方法提出这样几个步骤:收集大量资料、证据;总结分析;得出结论;得出意见和建议。实验做完了,结果出来了,我们的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没有。应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这也是完全符合唯物主义方法中关于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辩证原则。

三、实验教学评价中的新意识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制订下一个目标作准备,这是一个学科目标的结束。如果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对的技能技巧,那么教师应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做得最好,由教师和学生总结经验,从而形成在创造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在以往教学评价当中,往往是以学生一次次考试成绩来评价每个学生,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个评价方法自然也应该有所改进,而实验教学的评价似乎成了其中的重点。新的评价观点不仅仅应该看到学生在操作实验中的熟练程度、准确程度,更应该重视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个评价还在起步当中,在实际操作时就更应该努力避免死板缺乏创造力的观点,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生物教学个人总结篇7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高,而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因此,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一个时髦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在工作的实处。

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同时创新又是创造,是事物的突变,是一个全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物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质变过程。我们下面就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来探索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

一、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创新不是凭空的胡编乱造,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来得到前人没有得到的结果结论,或者是用前人的正确结论创建新的领域。如果把创新等同于建造空中楼阁,那是对创新的一个歪曲。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说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的,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所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总之,我们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做实验是学习这种研究事物内在联系,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1、观察是创新的前提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谈不到创新的。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的结论。

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科学方法中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要进行任何创造和超越的第一步,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家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引导同学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的现象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具体到是哪些原因,应该由学生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把各种条件罗列出,再提供给学生实验。那样做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是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

2、实验,在学习中创新。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如对于彩虹,自然界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在序言中教学中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这段教学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知道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供人们观察的工作。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那么在这里学习的就不是色散的知识,更重要的学习了这种探索事实根本的方法——实验。

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应该:了解实验目的,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做出正确的实验报告。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大师所做的物理实验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探索知识。

3、重视方法的总结,动手动脑

科学方法提出这样几个步骤:收集大量资料,证据;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实验做完了,结果出来了,我们的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没有,应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当学生做了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做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比如在做完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后应该总结实验时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物理的实验中是最常用的,是应该掌握的。这样在学完密度知识后根据实验室所能提供的器材可以要求学生解决如何测金属块的密度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提出设计方案,也可以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这不仅对前面知识的应用,也是一种对物理方法的使用。

运用现有的知识内容推论后面的学习内容是一种物理研究的思路,更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物理方法之一。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也更容易有新的突破。在做固体融化的实验过程中(直接加热),开始的实验结论和课本上总是不一致,学生甚至考虑了课本的大胆想法。这就是运用来探讨新知识新方法,在探讨中学生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实验教学评价中的新意识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制订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是一个学科目标的结束。如果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能技巧,那么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做得最好,由教师和学生总结这个的经验,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生物教学个人总结篇8

关键词:活动教学;生物教学;学习方式

一、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在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实践性、创造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以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概念的主动建构。

二、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学习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之后学习本节顺理成章。教材从宏观入手,逐层揭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认知顺序。学好本节内容为进一步理解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做好了铺垫。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在课堂上,通过体验感知、讨论交流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求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3.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绿色开花植物,描述它们的六大器官。

(2)通过观察图片、填写表格、讨论交流,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3)通过归纳总结,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并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植物各种组织的结构特点。

5.教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识图比较法、直观教学法。

学习方法:体验感知法、交流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6.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一盆金橘植株、小金橘果实、视频。

学生准备:自带一些水果、蔬菜。

7.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首先播放一段有关植物生长的视频,让学生思考植物体具有哪些结构层次,从视听上吸引学生,i造气氛。

然后,请学生们回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并进行演板,与本节所学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进行对比。

(2)新课讲授:分为“观橘品橘,认识器官”“看图填表,识别组织”“讨论交流,建构概念”“梳理知识,总结归纳”四个环节。

在“观橘品橘,认识器官”环节,通过四个活动达成学习目标1。

活动一:从观察“一盆金橘植株”入手,请学生指出它的各种器官。

活动二:完成课本63页识图,使学生描述出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体的六大器官各有什么作用,总结出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

活动三:通过分析苔藓、海带等植物特征得出只有绿色开花植物才有六大器官的结论。

活动四:“品橘”。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通过品尝小金橘,思考果皮和果肉的区别。得出结论:它们是由不同的细胞组成的。果皮不易嚼烂,说明组成它的细胞排列紧密,且细胞壁较厚;而果肉汁多、味甜、易嚼,说明组成它的细胞壁薄,液泡大,且细胞排列疏松。再观察果肉中的细丝,猜测它的功能。通过比较,得出结论:植物体的器官也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由此引出第二个内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在“看图填表,识别组织”“讨论交流,建构概念”环节,通过四个活动达成学习目标2。

活动一:阅读教材64页,完成表格,使学生对植物体的五种组织有了感性认识。

活动二:通过观察具有代表性的五种组织显微结构图片来加深学生印象,突破难点。

活动三:各抒己见。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所带植物分别含有什么组织,它们分布在哪里。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活动四:让学生回忆人体几种组织的形成过程,对比理解植物的主要组织也是通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在“梳理知识,总结归纳”环节,通过两个活动达成学习目标3。

活动一:组织学生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总结并板书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与上课之初书写的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板书进行比较,总结出植物体与动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

活动二:让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学生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三、教学反思

生物教学个人总结篇9

1讲述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行为方式,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有效工具。作为一种基本的研究途径、方式和方法,它与自然科学的概念、规律等知识是平行的,包含在自然科学的范畴之中。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同,有些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强、正确、充分、缜密,有些同学则是"胡思乱想",不能有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方面由先天能力决定,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后天的引导及培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自己的思路强加于学生的大脑中,让学生死记硬背,先不管教师的思路对不对,即使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跟不上的话也很难掌握,只能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勉强模仿。如果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则教师的教学也会事半功倍。因此,讲述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笔者认为,物理教师应该将科学方法与物理教学穿插起来教给学生,在培养学生正确思维方式的前提下,再给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学生在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式的情况下,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能把物理学得更好,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2结合背景知识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的问题之一是学生对于学习物理没兴趣。他们认为物理就是大堆的公式、概念和习题。每一节课都是重复着这三样东西。很多教师都把对应知识点的背景知识忽略掉,认为讲背景是浪费课堂时间,应该以教授课程的重点为重点。这恰恰是导致学生不爱学物理的原因之一,这些重点往往是枯燥的公式、概念和方法。也就是说,教师们往往把对学生来讲最有吸引力的部分给忽略掉了。笔者认为这些物理知识背后的背景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出来,结合背景来讲授重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3给学生讲课的机会,培养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式有很多,但现在往往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笔者认为物理学这门课可以多让学生到讲台来讲。教师备课是一个总结、提炼、查漏补缺的过程,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听懂,听明白,听得透彻,也为了不让学生提出的问题把自己难倒,需要对所讲内容以及相关的知识做出总结,提炼出重点,并且还要查漏补缺以求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讲课要比听课更能理解相应的内容,学生讲课这种方式就是希望学生可以对所讲内容进行总结、提炼、查漏补缺,以求更好地理解相应的知识点。学生讲课的具体方法如下,将学生分组,每组两人,给学生布置所要讲的章节,根据内容的难易及多少来规定完成时间,两人分工,一个人讲课程内容,另一个人讲习题并作出总结,要有备课笔记。教师要记录学生对于某些点的理解问题,从而在自己的教学中给他们加以改正。给学生到黑板前讲课的机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总结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使他们更有学习兴趣。

4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物理学的概念和规律是通过对大量事实及实验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而建立起来的。由于每个学生的阅历不同,感知周围事物的能力也不同,要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搜索他们头脑中积累的与教学相关的内容,确实比较困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使教学涉及的一些物体、现象等现实生活中学生所见不多的都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很好再现出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形象的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他们的合理猜测、推理提供帮助。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多媒体可以做出更多更好的动态图像,如FLaSH。这些图像可以形象模仿任何实验或课程内相关的演示,给学生以感官刺激的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思维欲望,有利于教学顺利进行。另外,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比较抽象的问题,使其具体化、形象化,比如有一个经典的例子,在研究"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时,学生对变阻器滑片移动中电阻线长度变化与流过该电路的电流之间的变化比较难接受,教师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常常既做实验,又在黑板上画图,由于不能做到同步进行,学生的认识上相对模糊,印象不很深刻。如在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对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电流会变化有了感性认识后,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将这个实验再配以电流流向的情景展现在投影屏幕上,可使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只有电流流过的电阻线才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配以滑片移动时,电流移动方向的模拟动画实验,这样同步演示,不但使学生很快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而且使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初步理解了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又可以帮助老师解决教学难点。笔者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多学习多媒体技术的相关知识,并在课堂中多使用这些技术,来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生物教学个人总结篇10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探究情境实验教学课堂总结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完善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改观传统教学里那种单向输入的“填鸭式”教学,积极利用探究教学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对生物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剖析,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由于探究性学习是动态变化的,它对教师的课堂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如何紧扣生物学科特点,积极搭建平台,有效引领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一、巧妙创设探究性情境,为探究性学习注入活力

在生物课堂上,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一方面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交流和提问,另一方面则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展开积极探究,以开拓学习思路。初中阶段的生物课程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不能盲目采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方法,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创设出有趣的教学情境来,从而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探究中更好地发现知识、获取知识。

例如在学习《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这个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出激发学生观察欲望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让学生明确观察探究的学习目的,并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对相关的观察方案进行设计,有效借情境将观察内容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以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学习内容。像利用视频演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让学生探究出“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这个内容的具体过程;而通过对动物的生活情境进行讲述,学生则可以探究出“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这一理论知识。在情境中,当学生建立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利用网络或书籍、课后观察等去了解和构建“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些知识,从而促使学生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到一处,建立层次分明的学习结构,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说,在利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进行探究的时候,教师要开放自身的教学思维,将教学目光从概念定理的桎梏中摆脱出来,并借情境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生物探究,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二、巧妙结合实验内容,为探究性学习注入活力

生物是一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实验是学好生物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生物探究的重要过程。教师要重视实验内容,借助实验课程开展探究教学,以提升学生对生物的直观认识程度。同时,为了让探究过程更有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从整体内容来亲历实验,掌握不同生物的变化规律和生长周期,抓住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足够细致的观察,进而提高自身的生物探究学习能力。为了让探究过程更深入,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以达到帮助学生在完成实验内容的同时正确认识观察的重要性,提高教学质量。

如在进行《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这个实验时,教师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法,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方面是对学生的探究方法进行培训,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方法进行培训,并借助相关实验过程使学生掌握显微镜等实验用具的规范用法。另一方面则是引导学生对观察结果展开探究,像根尖在发育成根的过程中和其结构有怎样的关联,而根尖的结构特点又是如何决定根尖的功能等。学生只有利用实验好对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进行探究,才能更好地了解根和根的功能,为后续知识的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对于错误的结论进行讨论和纠正,并鼓励学生根据实验过程,结合教材上的知识点,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实验探究结果。

三、巧妙结合总结渗透方法,为探究性学习注入活力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总结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也是学生探究能力不断得以培养的重要过程,学生可以在探究中分析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可以通过总结为以后的探究积累更多的经验。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对于探究总结缺乏一个良好的教学策略。有些教师采用“放羊式”的方法让学生自由总结,有些教师在课堂结束之前并没有留出一定的总结时间,这两种情况都大大降低了探究式教学的深度发展。因此,为了完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教师要在课堂结束阶段帮助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对内容进行总结与探究,让学生立足于学习过程,展开发散性的总结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知识内容的储备。

如在学习《生物多样性及保护》这个章节时,在课堂结束之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合作小组对“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价值”、“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这三个知识点内容展开梳理,并让学生对结合知识点展开文章结构脉络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总结的表现进行拓展性探究,如“探究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并借助实例来说明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或者是对“生物多样性所面R的威胁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等,通过探究性知识的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意义。教材只是生物知识的概括性阐述,而生物探究却是持续的,教师要借助为学生渗透更多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并通过探究让学生发现更多的生物知识,验证教材上提出的生物知识,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获得探究性能力的全面发展。

总之,初中生物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由于探究过程充满着动态变化,教师要用开放的眼光去引导学生展开生物探究,结合实验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巧妙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探究性知识素材,积极搭建探究性学习平台,使学生感受到探究过程的乐趣,并在探究过程中更好地发现生物知识、理解生物知识,获得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瞻.新课标下中学生物学体现的基本观点[J].中学生物学,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