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如何培养小孩的数学思维十篇如何培养小孩的数学思维十篇

如何培养小孩的数学思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8:00

如何培养小孩的数学思维篇1

关键词:抽象思维;能力;幼儿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阶段。儿童,特别是0~6岁幼儿,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幼儿进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对孩子未来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抽象思维能力较好的儿童往往在未来进入学校后,在学业上有更好的表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孩子提高相关能力的引导者。家长对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必然会对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很多家长对抽象思维不了解,因此认为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不知道该如何入手。

本文就是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提出建议,让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1.引导孩子读数字

孩子刚学习数字时会对数字特别感兴趣,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找找生活中可以看到的数字,让孩子读。比如,读读家里的号码本,读读街上的广告牌,在乘坐汽车或者逛街时,也可以引导孩子去读路过广告牌上的号码。这样既能让孩子在乘车和逛街时不吵不闹,对出行充满兴趣,又培养了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

2.陪孩子数东西

孩子学会数字之后,不仅喜欢读数字,还喜欢数数。所以我们也可以多让他们数一数周围的东西。1,2,3,4,5,...陪着孩子一起数,比如数一数小区里有多少盏路灯,有多少棵树,多少辆汽车,这会让幼儿很有兴趣。

3.带孩子唱数字歌

除了带着孩子读数字和数东西,还可以和幼儿一起唱数字歌,从而加强幼儿对数字的敏感性,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和幼儿一唱数青蛙歌:“一只青蛙一张嘴,筛鲅劬λ奶跬龋涣街磺嗤芰秸抛欤四个眼睛八条腿……”这不仅是有趣的亲子游戏,还能加深和幼儿之间的亲子联系,也可以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

4.教孩子打电话

幼儿天生对按键有着特别的兴趣,很喜欢按各种各样的按钮。并且,幼儿们对拨打电话总是有着莫名的兴趣。很多幼儿会背着父母偷偷去拨打电话,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对电话有好奇心,他们想知道为什么按这些数字电话就会响,就可以和别人通话。如果我们和幼儿讲清楚电话会响的原因,然后让幼儿去学着拨打电话,这不仅可以训练幼儿读数字、认数字的能力,也会降低家长不在时他们乱打电话的次数。

5.带孩子整理家庭用品

有时候你可以让你的幼儿帮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家长的工作量,也可以借机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你可以把要洗的衣服交给你的孩子,让他帮你进行深浅颜色分类;也可以把洗完的袜子交给他,让他按大小进行分类,帮你分出哪个是爸爸的,哪个是妈妈的,哪个是自己的。

6.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图形

幼儿们在家的时候总是喜欢到处翻,到处乱动,这为家长增加了很多工作量。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让幼儿在房间找图案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样也是培养其抽象逻辑思维的好方法。我们可以和幼儿说:“宝宝,我们来找一找家里什么东西是长方形的,然后画下来给妈妈猜你找到的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幼儿认识图形,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同时让幼儿画出所看到的东西,也可以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关注和培养对孩子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对幼儿的未来发展影响很大。所以家长要更多关注他们,发现生活中能借机培养幼儿抽象思维能力的小事,从小事出发去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希望各位家长可以从本文中受到启发,发现生活中的小事,从生活点滴做起,多关注幼儿的成长,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世琼.看图讲述课应注意培养幼儿抽象思维能力[J].幼儿教育,1987(3).

如何培养小孩的数学思维篇2

关键词:思维、数学思维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放在首位。心理学研究表明:5-6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第三个飞跃期。所以,培养孩子的思维应该从小开始,不能仅仅单靠学校的力量,家长的教育不容忽视.

一、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培养孩子

幼儿时期,不用刻意的拿数学书来教孩子,因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一天,我三岁的儿子想吃棒棒糖,我就问他,你要多少个啊?他想了想,竖起三个手指说:“妈妈,我要三个.”我便给他买了三个棒棒糖,他很高兴的吃了起来,这时候,我问他:“儿子,妈妈给你买了几个棒棒糖啊?”他高兴的说:“三个”.“现在你吃了几个啊?”一个.还有几个啊?他想了想说,还有2个.我想,如果你直接问他,儿子,3-2等于多少啊?他肯定不知道.所以,生活是孕育数学的沃土。数学教学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现实生活。

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例如:关于x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很多同学都不懂转化为求的最小值,的最小值都比大,那么成立了,举个最简单的生活中的例子,我们数学期中考试5班的分数都高过6班,就说明5班的最低分都比6班的最高分高,这样他们就比较好理解了,所以我们从小要注意培养孩子在生活中学习。

我们也可以让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根据某些相同点将其归为一类,如根据颜色、形状、用途等.例如,在教孩子认识圆的时候,可以问孩子,宝贝,我们家还有什么东西是圆的啊?宝贝们会发现家里其实有很多东西是圆的,这样既可以让他们注意观察事物,也可以发散他们的思维。所以,父母应注意引导孩子寻找归类的根据,即事物的相同点。从而使孩子注意事物的细节,增强其观察能力。

二、注重语言训练,促进思维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借助语言才能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思维的结果和认识活动的成就又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必须相应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促使思维更加完善、精确。

对于3,4岁的小孩,他们的问题是很多的,家长对小孩的问题要认真回答,不能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敷衍了事.还要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我3岁多的儿子在读白雪公主与七个小人的故事的时候,白雪公主在森林里迷路了,很伤心,看到前面有一栋房子,变走了过去,这时,孩子想了想问我:“妈妈,她为什么不去找警察叔叔?”“因为森林里没有警察叔叔啊”“可是,那她为什么不给警察叔叔打电话啊?”虽然这些问题好像很可笑,但是说明小孩他是在认真听故事,并且开动了脑筋,在积极思考,所以,我们家长必修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不要让孩子感觉到问家长为什么,家长是在敷衍。

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也要从小开始。例如,在高中立体几何里,学习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里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学生能自己解释为什么吗?这就是我们的知识的理解,两个平面平行,他们没有交点,一个平面里的任意一条直线于另一个平面也肯定没有交点,所以一个平面里任意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三、注意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多家长把教育的责任全部都推给学校,可是,父母们,您们,想一想,您们自己一个小孩您都没时间教,或者说教不好,您又想想,老师一个人教一个班,几十个人,他们行吗?所以,我们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教育,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一天,我儿子在看小象生病了这个故事书,上面画了一头小黄牛来看小象,当然用的是拟人手法,画了小黄牛只有2个手指头,我儿子便问:“妈妈,怎么小黄牛只有2个手指头啊?”“宝贝,是书上没有画出来吧!”“那小黄牛有几个手指啊?”这还真难到我了,我还真没注意小黄牛有几个脚趾,我对我儿子说:“宝贝,这个妈妈也不知道,妈妈去查一查,等一会儿,好吗?”“妈妈,你去哪里查啊?”“我们可以去找一头小黄牛来看一看,数一数它有几个脚趾,但是现在我们的周围没有小黄牛,所以我们只能在书上查,或者上网查,宝贝,你和妈妈一起找答案,好吗?”儿子和我一起找,发现了牛其实是有4个脚趾的。这其实就是给儿子树立了一个不懂就要认真学的榜样,孩子慢慢长大了,当他遇到困难时,遇到不会做的题时,他会认真的找资料,自己解决问题。

如何培养小孩的数学思维篇3

【关键词】数学语言;线段图形;分析应用;形象生动

“老师,这一题我读不懂!”

“老师,这题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

“老师,这题该找哪个公式?”

因智力差异和能力高低,总有一部分学生在面对新课教学或独立练习时,有这样那样的疑惑,他们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找不到思考方法,找不到解题策略……这时如果给思维活动一个引桥,孩子们就可以顺桥而过.这不但给学生思维活动指明了方向,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提升孩子们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变无从下手到有的放矢,变举步维艰到昂首阔步.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点呢?

一、变文字表述为数学语言

因为学生的数感、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在学习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题目所表达的意思,或是因为表述题过分修饰,导致孩子们无法探知题意本质.针对这样的现状,应该教给孩子们用数学语言来揭示题目内涵.

如:小明有一些铅笔,送给小青6支,他现在还有3支,小明原来有()支铅笔.

对于一个入学才几个星期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文字太多,题目太长,他们读了后面,忘了前面,不能完整地理解题意.如果能边读边写,教给孩子们写出如下一个数学算式:

()-6=3.

这样,用数学的语言诠释题目的意思,孩子们一目了然,解题当然也就水到渠成.

又如: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26余13,被除数最小是().

这一题对于很多三年级孩子都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的认知烙印是:只有已知了商和除数才能求出被除数,或是已知了商、除数和余数也能求出被除数.但题目没有告诉他们需要的除数,告知的余数也没能为他们的解题建起桥梁,连起纽带,更甚者,认为这反而成了干扰.怎么求出被除数呢?苦苦追问后还是不得其解.文字表述,往往一次阅读不可能在头脑中建立清楚的关系式.

如果教给孩子们写出这样一个数学等式,那么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26……13.

这是他们认知过的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是他们熟悉的面孔,能迅速调动孩子思维的积极性,曾经的记忆在脑海中涌动,解题的欲望在心中膨胀.“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一解题关键也一下子浮出水面.除数一经确认,被除数也就撩起了面纱.

诸如此类,不论年级,不管难易,它们有个共同的特征——题意用文字表述.如果能把这语文的表述翻译成数学的语言,给思维活动一个明确的引桥,对于那些学习理解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这种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成长性的帮助.

二、变生硬抽象为有迹可寻

因为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抽象性、严谨性,又因为数学学科的基础性——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决定了数学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独特作用.所以通过问题解决,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判断决策能力也成为衡量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标准.也正因为如此,部分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望而却步.所以如何把抽象变成形象,是一线老师面临的又一个课题.

在“数学应用”这一板块中,有部分学生因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找不到数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就不知所措,人云亦云.这时就需要老师给学生一根拐棍,让他们平稳着陆,让他们重拾信心.

如:父亲现年50岁,女儿现年14岁,问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女儿年龄的5倍.

对于一个刚接触倍数这个概念的十岁孩子,这样的问题似乎难了点,如果教给孩子线段图这一思维拐棍,就给了思维一个台阶,孩子们就可顺势而为.

孩子们明白:父亲和女儿的年龄在变,但相差的岁数却是不变的.从线段图中很容易看出父亲比女儿大4倍,恰好是大了(50-14)岁.

父亲年龄

女儿年龄

线段图将题中蕴含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使孩子们很容易得出:

(50-14)÷(5-1)=36÷4=9(岁)……父亲的年龄是女儿5倍时女儿的年龄.那么14-9=5(年),就可以得到是5年前.

长篇大论比不过寥寥几笔,滔滔不绝比不过图形的触手可及.因此,了解学生的思维宽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题能力.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中的倍比关系、行程问题、分数应用等都可以应用图解,都适于借鉴.

很多时候,几何题如果没给出基本图形,而是用问题解决的形式出现的话,哪怕文字描述再具体再形象,对于空间想象力不是很强的学生来说依旧是海市蜃楼,更甚者如瞎子摸象.只有把题目意思变得有迹可循,孩子们才能借助几何图形开展思维活动,找到解题方法.

如:将两个底面积相等、高分别是4厘米的圆柱形木料胶合成一个后,表面积比原来减少25.12平方厘米,则胶合后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看完题后,班级中的中等生和一些困难生就如入云里雾里,不知道如何思考,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因为学生们知道:要求圆的侧面积,应该已知圆的半径和高,但是题目中既没告知半径,也没告知高,如何解题?

这样用文字表述的立体几何题,如果试着让孩子们画图思考,就能拨云见日.

通过画图,孩子们知道两个圆柱胶合在一起,表面积就减少了两个底面,即减少了25.12平方厘米,那一个面就是25.12÷2=12.56(平方厘米).知道了一个圆面的面积就可以求出圆的半径,而胶合成的圆柱的高一目了然.问题迎刃而解,孩子们当然欢呼雀跃!

数形结合使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得直观,使抽象问题变得具体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画图解题变空中楼阁为有形有款,给思维一个台阶.孩子们顺梯而下,当然活蹦乱跳,当然信心百倍!

记得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高明的理论不仅是现在用以理解现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天用以回忆那个现象的工具.”“数形结合”、“数图结合”作为数学思想方法在教给孩子的同时,也给孩子以学习的信心,数学学习也就快乐无比.

三、变逆水行舟为顺流而下

以惯有的一种逻辑、一套方法、一条道路去解决问题,难免不顺遂,不得意,有时更会落入圈套,无法自拔.成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的学生!

小学数学中的实践应用,孩子们习惯从问题出发开始思考.这种思考方法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分析法”——它从问题出发,逐步找出问题解决所必需的已知条件的思考方法.从问题找条件,反其道而行之,如果问题简单,一次解决,当然没问题.可是如果遇到稍复杂的,依然用这种方式去思考,对于学习困难生而言就如同走进了一个死胡同,让他们看不到希望,见不到光明.

如六年级分数除法的应用中常有这样的题:小明两天读完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多100页,第二天读了全书的■多60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诸如此类的数学问题,学习优秀生当然可以找到数量与分率之间的关系,从而顺利解决,但还有大部分孩子既画不出线段图,又找不到解题方法,只能睁大眼睛茫然地看着你.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这些学生得出:

第一天看的页数+第二天看的页数=总页数.

而这一关系是孩子们的生活常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哪怕对于学习困难生而言也应该是不在话下,不费吹灰之力.因而根据这一关系式,孩子们就能轻松得到:

是的,在平时学习时,孩子们通常喜欢从问题到条件进行推导,属于逆向思维,解题时难度较大.因此,也更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在培养尖子生时,我们经常用此方法,但也正因如此,大部分学生因不得法而不善其用.而方程则是另一种数学思想的转变,它是从条件到问题的推导,顺向思考,使思维更简单,更符合学生的学习思路,生活经验,从而更能有效、快速地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灵活选择方法,应不拘泥形式,不落入俗套.对反向思维找不到正确答案的,试着用正向思维,摆脱常规思维羁绊,培养学生求同存异、推陈出新、不拘一格的解题思路.这种变逆水行舟为顺流而下的思维方式不但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起到积极作用,更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把未知转化成已知,把难题转化得简单,这一智慧的过程是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

四、变枯燥繁杂为儿歌童谣

随着新课标的修改完善,新课程改革的日趋深入,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孩子们轻松快乐地学习,和谐健康地成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学生家长的普遍关注.

新课标还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知识儿歌化,不仅符合这一特征,而且因为儿歌是从孩子们幼儿时期延伸过来的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所以易于被学生所接受.这不但可以很好地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而且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学习的规律.

如低段教学中“认识时间”这一知识板块,内容多,知识点杂,有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有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有平年与闰年之间的比较与辨别……这些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因孩子的认知水平的差异,会感觉杂乱无章.所以在新课教学时,引导孩子们边学习,边编写:

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总是大;

四、六、九、十一月,30天永不差;

二月它是最特殊,二八、二九来变化;

闰年它就二十九,平年它变二十八;

闰年四年有一个,整百年号画双0;

记时方法有两种,二十四时和普通;

时间单位排好队,最大单位是世纪;

1世纪是100年,平年365,闰年366;

1小时60分,1分等于60秒;

年、月、日、时、分、秒,相邻进率要记牢!

这样,把这些抽象、零散和易混的知识点通过孩子们的自主学习,主动归纳,变成朗朗上口、寓教于乐的儿歌形式,不但适于记忆,而且适于应用.

小学阶段,像这样的内定还有很多,如针对一年级“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老师们创编了凑十歌;针对学习困难生不容易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又一起编了快板曲……将儿歌、教学、娱乐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使数学学习的过程不再抽象.它给了孩子们思维活动一个台阶,把抽象的过程变成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这种借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儿歌童谣来分解、降低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的做法无疑是明智之举,是正确的选择.

如何培养小孩的数学思维篇4

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决定人生。每一位家长都十分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学业成绩。我认为,教育孩子首先要注重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并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良好的习惯会决定孩子的一生。

那么,从哪几个方面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呢?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人的存在形式就是生活,生活习惯包括很多方面,生活习惯广义上就是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一种收发自如的自控能力,能反思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能清醒地分析自己所说所做的前因后果;而不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早起早睡、早七点吃饭下午一点午休的那种狭义生活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难在心理自控能力的养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多数孩子,都能正确地分辨,但是欠缺的就是自控能力。这个习惯的养成,一是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再一个就是需要一个强制的外力。这个强制的外力,并不是说要打孩子骂孩子,而是要给孩子定下规则,有奖有惩,如果按习惯约定去做了会怎么样;如果不按习惯做,又会如何;要一一兑现。生活习惯的养成,主要在家长。学校是个学习的地方,一个老师要管理那么多的孩子,要求是整齐划一的,很少有精力单独对一个孩子付出太多的时间,但这并不表示老师在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上就无足轻重了。

相反,老师在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中起到的作用有时更大,特别是对一些年龄较大、在家庭中没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孩子,或是家庭受种种因素限制无法促进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孩子来说,老师的作用更显得重要。我的外甥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他的父母经商,没时间天天照顾他,爷爷奶奶年龄大,没有能力管理照顾他,加之对学习成绩看重多些,对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视轻些,使他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举例来说,每天回家,我都要给他补习功课,他在学校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吃零食或是加餐,第二件事就是去厕所,并且在厕所的时间是正常人的5倍以上,正常来说,要15~20分钟,他可是一点毛病没有,纯粹是一个生活习惯问题。早上如此,中午、晚上也是如此。我曾和他探讨这个问题,问他一天能有多少个60分钟,如果节省50分钟出来,能学多少东西。而他却一点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不是说让他挤出所有时间学习,而是让他知道,该做什么时就要做什么,不该做的事就要改正。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它们之间的纽带就是良好的自控能力。

二、培养良好的认知习惯

认知习惯也是对孩子学习成绩影响很大的一个因素。其实认知习惯也包括学习习惯,也可以说认知习惯是学习习惯的外延。孩子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学习课本知识,这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在大自然中,看到他了解的东西或他不懂的东西,主动探索、学习和研究,这就是一个认知习惯。这是在学校和家庭中学习习惯的推广与丰富。正是这种习惯,决定了孩子学习表现、知识增长能力和知识面的广阔程度。但这些,并不是直观表现在学习成绩上,而是需要一个系统的分析程序深入分析测评才能作出比较。这是一种比学习成绩优秀更为珍贵的能力。这个习惯来源于生活,养成于日常,系统于学校,与父母、家庭、老师、学校密切相关。

三、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思维习惯较为抽象,也较难理解和阐述。我只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和感悟,加之对自己学校生涯的点滴回顾,总结出来,和大家商榷。对一个孩子来说,在家庭中生活,在学校中学习,生活习惯和认知习惯就覆盖了他生活的全部,为什么还在单独提出思维习惯呢?

如何培养小孩的数学思维篇5

一、创设情景,营造动手操作的课堂氛围,让不利变得有利

在学习11-20的数的组成时,好多老师建议:“一年级学生贪玩,好动,如果在课堂上使用学具,他们就知道用具玩,根本不可能认真操作,专心听课,老师只需在黑板上画,让学生看、想就可以了。”我转念一想:如果如此去上课,学生的动手能力何从培养?失去操作一堂生气勃勃的数学课就变成了死气沉沉的说教课,泯灭了一年级孩子的天性,我要让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那天,我让孩子气提前准备好小棒和皮筋,课堂上我先让孩子们自由玩小棒,有的同学用小棒数数,有的同学用小棒搭桥、修房子,有的同学用小棒搭学过的平面图形,有的用小棒量桌凳、书本、自己的指甲……5分钟过去了,孩子们的兴趣过去了,有的孩子不耐烦地问:“王老师,这节课就玩这个吗,我都玩完了。”我见时机成熟,大声说;“孩子们,老师教你们玩小棒如何?”“好!”孩子们手握小棒拭目以待。“请将手中的小棒数出10根捆成一捆。”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王老师,我不会用皮筋。”斯一急得快哭了。“老师教你们!”。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移过来“原来这么简单!”一分钟去了,教室里举起了许多小手“老师,我捆好了”。就这样,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在孩子们的动手操作中拉开了序幕,课堂也因此焕发了生命力。

二、把握好动手操作的时机,拓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智力发展、应用能力的提高往往借助于动手实践。通过动手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在动手操作中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的操作,你会发现,教学中的疑难点变得具体形象化。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我要求学生对照算式40-28进行学具操作,要从40根小棒里拿走28根,应该怎样拿?个位上的“0”不够减“8”怎么办?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再让学生把操作过程加以完整地复述,结合列竖式讲清算理,顺利地归纳出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这样动手操作,使“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一再减”的算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表象,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也能得到全面和充分的体现。

三、及时动手,在操作中巩固记忆,培养学生能力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质量的动因,也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前提。数学知识的枯燥乏味令好多学生望而却步,懒得去学,懒得去记。如果在操作中巩固,在兴趣中学习,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来说,他们一定乐于接受。在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后,我发现孩子们在计算中常常出错,而且好多学生计算速度慢,部分学生借助数手指才能完成。我私下问了同年级的其他数学老师,他们也有同感,好多老师说必须让孩子强行记住,要不然对以后的计算能力会有很大的影响。我想对一年级的娃娃来说要让他们把一道道算式强行背下来是何等的枯燥,那样孩子们只能更加讨厌数学、惧怕数学。如何增加孩子们学数学的兴趣?如何培养他们强烈的数感?如何提高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呢?于是,我想到了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制作方式、形状、材料制作算式卡片的方法。第二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学生制作的卡片真可谓精致、美观。巧手谢菲菲制作了心形卡片,并配上了美丽的花边,中间的算式醒目大方;小个子张铭用一根美丽的丝线将五星状的卡片串在一起,挂在脖子上;杜思颖用棒纸制作了长方形卡片,中间用彩色笔勾勒的艺术型算式令人赏心悦目;学生温莉琪用两张阶梯形的硬纸板工整有序地写下了所有10以内的加减法……班长邓翔告诉我:“王老师,我边制作边说算式,做完一张卡片能将算式说十几遍”;周芯睿说:“王老师,我的床头上挂了好多卡片,每天睡觉前我都要读几遍。”……最后,我从中选取一些具有可观性的卡片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墙上。课余,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翻阅、朗读。瞧,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计算能力等同时得到了提高。

四、平面图形作画,加强对图形的辨别。学生的动手操作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感觉数学的魅力

如何培养小孩的数学思维篇6

关键词:元认知水平小学生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220-01

作为教育工作者,相信大家对于元认知都不陌生。所谓元认知顾名思义就是自我认知,这个概念是由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福莱尔提出的,在他的思维结构中是这样解释的:认知就是个体对思维活动的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其实质就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本文针对现在的小学生元认知水平不高的现状,分析如何提高元认知水平并且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元认知对于小学生的个体智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元认知能够支配学生的学习活动,调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鉴于如此,如何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形成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呢?下面,本文主要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简述几个重要的方法。

1培养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

良好的学习心理是元认知的基础,促进小学生喜爱数学是每一个小学教师努力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只有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真正将元认知的培养落实到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中,才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当然,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来促使学生增强对于小学数学的爱好,双方共同鼓励小学生不断思考,大胆创新,让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为孩子创设成功的机会。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两位数的乘法》的时候,一定要通过给予学生讲解数学乘法,激发学生对于数的乘法的乐趣和兴趣。形成自我认知,然后学生才会把精力运用到学习上。

2引导孩子制定计划,增强其学习的自我意识

提出观察的要求,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能够围绕这些要求(问题)进行思考。可以让孩子自己根据学习任务,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学,提出要学什么,然后制订计划,思考如何去学。引导孩子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好计划,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以此来增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初步培养其元认知能力。

例如,在讲解《量角器的使用》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两个问题,当你准备使用一个工具的时候首先应该着手去做什么?学生立刻会想到先认识它,接着教师再问学生当你学会使用量角器之后应该去做什么?学生立刻会想到去使用它,这样的问题启发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去合理的计划和预测。增强学生学习的计划性。

3掌握方法、自我监控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应该培养起孩子自我监控和调节的能力。避免做事虎头蛇尾,让孩子自己检验和改正自己在学习过程出现的错误。

例如,孩子在学习计算小数的乘法的时候,经常由于一些小数点位数的问题降低做题的正确率,这就要孩子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小学生自我检验的好习惯,做完题目后要进行认真地检验,在辅导学生做题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渗透一些自我提问的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这样做对吗?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呢?哪一种方法最好?通过这些自我监控的思想渗透,逐步让孩子形成自我监控的意识,提高元认知能力。

4教会孩子进行学习反思,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评价,不仅是对学习结果作出判断,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反思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我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什么技能或方法?我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在解题中有没有什么遗漏和错误以及怎样才能避免?在今后的学习中怎样做才能学得更好?以此提高孩子认知的正确率,并为以后学习同类知识提供借鉴。通过自我反思来评价学习的过程,以培养孩子自我评价的能力,提高元认知水平。

例如,教师再讲授《位置的认识》的时候,一定要通过让学生通过自我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总结通过这节课自己学到了什么,掌握了哪些重要的知识点。这对于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让孩子在学习过程的反省中强化成功、矫正错误,促进其元认知水平的提高。

当下素质教育越来越深入,现代教育对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液越来越注重,小学教师承担着素质教育最初的培养任务,如何有效发挥这些元认知策略,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于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来说都任重而道远。因此,小学教师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同时要在课下不断阅读新知识新思路,在教学与学习中不断循环,最终让低年级的小学生从小就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让小学生们学会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学习方法、解题策略,为孩子以后的自主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少荣.高中数学体验法[J].广西师范学报,2003(9).

如何培养小孩的数学思维篇7

近年来随着教学课程整合理论的传播和初步实践的开展,“整合”意识已经成为教学设计的一个关键词。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和初始阶段,“整合”概念同样应该移植到当前的教学设计中。那么,如何理解课程改革中的“整合”涵义,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如何科学、高效地体现在课程的整合意识,这是当前幼儿教育课程整合讨论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课程整合理念的梳理

关于课程的理解,我们要突破传统意义上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狭隘理念。教育的现代化,首先就是要强调一种“大课堂”的宏观意识。对于课程的概念的把握,我们要从三个方面认识:学科课程,综合课程,以及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接近于我们传统上认识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对某一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综合课程则是要加强学科之间的互动,也就是将课堂的范围扩大。活动课程,则是要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让课堂与生活衔接,做到知识的学以致用。

课程整合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宏观意义上来说,课程的整合指的是强化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并且将课内与课外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个课程设计的整体脉络。狭义上来说,则是指单一课程之间的联系,将数学课程计划、教学目标和课本进行连接。“整合”概念的理解建立在目前对于“多元化”强调的基础之上。现代教育理念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按照孩子的自然天性进行教学活动,是课程设计的一个中心理念。强调课程的整合,就是要发挥孩子的独特个性,引导他们对于问题的多层次理解,发挥他们的特长。

在幼儿教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利用广义的整合观念,将学科知识与孩子的生活进行有机联系,同时要做好课堂内的狭义整合。将两种整合理念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不仅让儿童学到知识,而且可以初步运用自己的知识,最终则是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高儿童在这个阶段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寓教于乐,快乐学习

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学家杜威,将活动作为儿童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他提出的一个重要教育观点就是以儿童和活动作为教学的中心。

(一)多学科实践性游戏

由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我们的课堂多以活动为主,这就要求教师有效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实现教学目标。作为幼儿园课程设置背景之一的生活活动,就是进行整合活动的有利平台。

比如在小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行路安全知识融合在数学教学中,帮助幼儿配合安全行路标识进行数字练习和基本运算。我们在操场模拟道路情况,将各种常见的道路标识悬挂于两侧,比如让学生指出前方有学校慢行的标识,然后告诉学生前方5米处有学校,在地上注明3米和2米,引导孩子进行简单运算。

我们也会将生物知识引入到数学学习中。利用学校的花坛,或者是指导孩子们自己动手种植。在植物种植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引导孩子观察和计数,观察植物多少天发芽,多久长叶子,等等。或者利用为植物浇水的机会,让儿童体会用什么样的容器可以一次性浇水最多,省时省力。这样的数学学习有实践、有理论,对于知识的掌握也就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授课质量。

(二)区域游戏

区域游戏可以帮助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学习自主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小中大班孩子的不同情况,设置具体的区域范围和活动内容。比如,在组织大班进行区域游戏时,我们主要的目的之一是指导孩子进行几何图形的辨认,我们的主要游戏区域就是在美工区和积木游戏区。我们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用线条或者不同的几何形状装饰盘子,或者是让孩子们用积木搭建城堡或者房子,并且自己说出需要哪些图形。让孩子们形象化地感受不同图形的特点,并且了解不同图形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三、通过一日生活整合数学学习

数学是生活中接触最广泛的一种基本知识。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学生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发现知识。比如,我们可以利用中午的用餐环节进行“小兔子餐馆”的活动,让孩子戴上小兔子的头饰,为大家进行餐具的分发,然后让其他孩子说一说自己面前有几双筷子,几个碗,几支勺子,然后观察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数量。逻辑思维的养成,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而是要通过这种由孩子自己参与的活动,建构起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如何培养小孩的数学思维篇8

关键词:核心素养;有效课堂;创新精神;学科整合

数学素养――指人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品质等等。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特性,通过不断地分析、综合、运算、判断推理来完成。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的过程,同时又是数学思维品质不断培养强化的过程。如何渗透核心素养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加“有效”,我从以下从几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渗透核心素养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堂环境的好坏无疑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引起的。我从学生需求的角度提出:满足学生的需求,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1.给学生做好铺垫再上课。因为上课前没有见过要授课的学生,也没有指导过孩子如何做课前准备,很多孩子不知道要准备些什么,有的孩子甚至没坐好。这时我没有急着上课,而是先与孩子们通过游戏进行交流,先吸引孩子对老师的好奇心,再教孩子们如何摆放学具,如何举手回答问题,等学生全部准备好、坐端正了再和学生互相认识。因为我觉得良好的开端会是课堂成功教学的一半!

2.榜样引导,用积极的话“诱惑”学生。我在上《找规律》这节课时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培养,但因为一年级的学生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要想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前我做出了充分的预设,于是我采用了多种“有效”的评价方式。所谓“有效”,就是表扬要适得其所,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与状态,使表扬真正起到激励与促进的作用。比如:在看到有些孩子不能管住自己时,我会这样说:“某某坐得真端正,老师真喜欢!”其他孩子一听,马上就会坐坐好。还有的学生能够认真回答问题时,并且回答的非常好,语言叙述的也非常准确,这时我就会给孩子送上我精心准备的小礼物和激励性的语言,通过这些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节课,我和孩子们融为了一体,课后孩子们围着我不想走,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表现的也挺好的,我也想要礼物。”但是,为了不影响下一位老师的授课我说:“我们已经成为好朋友了,下去再说好吗?”虽然当时我婉转的拒绝了孩子们的要求,其实当时我的心里已经乐开了花,说明我的这一设计是“有效”的,是成功的。

二、设计优质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渗透核心素养

1.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生活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有效”性。因此,我用学生喜欢的“动作接龙”的游戏引入新课,从游戏引入让全班的同学都参与其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又如,在联系生活、运用规律的环节,我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规律,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感受到了规律的美感。因为数学是一种需要思考的过程,要让学生体现出美的味道,我设计了让孩子用自己的肢体和动物的叫声来表达出设计的规律,将本节课推上了高潮。

2.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学习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在授课时我让学生在游戏、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找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设计具有创新精神的活动,合理提出猜想,渗透核心素养

杜威曾说:“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数学问题的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创新地学习数学。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在设计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创造规律(小小设计师)的环节,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创造新的规律,并用学具摆出来呢?师说明要求,请大家注意听老师的要求,小组的同学一起团结合作,先想一想、说一说你们小组将按什么样的规律进行排列,研究好后再粘在纸条上。比一比,看哪些小组的同学能有规律地摆,而且粘的又整齐,学生小组合作。体现出的设计意图:我给学生准备各种学具,学生通过按规律摆学具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对“规律”进行感知和体验。所以此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运用学科整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核心素养

穿越学科边界,在学科属性相通、学习规律及学习方式相融的情况下,以主题整合不同学科的概念、内容和活动等,在学科的融合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科间整合,一定是立足支撑性学科,发挥其他学科辅作用。如《找规律》回忆本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补充书信的方式,聪聪小朋友在学习了《找规律》一课后打算给在远方上班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告诉他们自己在数学课上的收获,可他的信没有写完,你们能帮他把信写完整吗?这一总结的方法改变了常用的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的方法,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这样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多学科融合的教学价值,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教师要想在“有效”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就必须充分把握教材、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就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真正的喜欢上数学。通过《找规律》一课使我感受到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但是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努力创新吧!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年.

如何培养小孩的数学思维篇9

坊间曾有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或许道出了数学在人们日常生活和思维认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尽管聊城市这所公立小学敢于对“标配”课程动刀改革的勇气着实可嘉,但取消低年级数学课招致人们的质疑与吐槽却在所难免。这不仅缘自此举不无对传统社会共识的挑战,更难脱其有悖孩子成长规律的不妥之嫌。

据称,该校取消一二年级数学课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数学课程逻辑性强,并不适宜“记忆力好,逻辑性差”的低年级孩子。但在笔者看来,这种认知未必不是一种误区。诚然,数学的确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需要开发孩子们抽象思维的课程,但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们而言,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经过从无到有、从简到繁和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对孩子们逻辑思维的培养,也需要从小抓起。岂能独独放过一二年级?恰恰相反,正是由于低年级孩子“逻辑性差”的客观现实,才更有必要加强对这方面能力的启蒙与引导。

纵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编制,数学与其他学科一样,也自有其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知识结构。越过低年级的启蒙而起步于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势必打破了原定教材的教学进度,造成低年级学生逻辑思维的教育空白,这未必有利于对孩子们素质的全面培养。再说,也并没有证据表明一二年级的学生就不具备尝试逻辑思维的能力。目前学校一二年级开设的数学课程是打基础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数字和立体图形,体会和感知是这个学段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因此数学课在这个学段是必要的。

在该校校长看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数学课所需要的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强,一二年级那些需要费力学习的东西变得容易”,该校三年级数学老师也反映,学生理解得很快,一二年级几节课的内容,现在只需要一节课就能讲完。这或许可以被视为是该校从事此项改革的思维支撑和教改业绩。但这种“自夸”却不值一驳。让四五年级学生学一二年级知识,岂不更快更好?提前两年的接触效果如何与三年级的“大器晚成”相提并论?素质教育重在对学生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而不是纯粹的简单知识传授。

教育改革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不能一味追求反传统的标新立异。破解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之“困”,要着眼于教学方式的探索与改良,着力激发孩子们对逻辑思维的兴趣与习惯的培养,而不是因噎废食或知难而退的干脆取消。鉴于国家严令禁止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教学语境,数学课教学更需按原定“标配”有序实施。

如何培养小孩的数学思维篇10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为了使孩子们身心放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兴趣,热爱数学知识,积极主动地进行探讨和研究,幼儿教师发现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有助于幼儿在学习中具有较强的兴趣,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来,具有高昂的激情。在游戏中构建数学教育,可以建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们更好地进行学习,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进步;还可以拓展孩子们的思维,使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合作和创新。

二、在游戏中建构幼儿的数学教育的策略

幼儿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它们还缺乏很多的感性知识,需要幼儿教师及家长及时地帮助和纠正,使孩子们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方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教师的不断探究,发现在游戏中构建幼儿的数学教育,同各种学习资源,培养幼儿用这些东西进行拼图、搭积木、排序、数数、分类等。使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的进步。

(一)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奇的事物兴趣较高,这种新鲜感驱使孩子们进行观察和行动,幼儿教师通过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是孩子们去发现和探索,了解周围事物的特征。例如教师拿出各种形状、不同颜色及图案的积木,摆放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马上用自己的小手摆弄着。教师领着孩子们进行摆拼各种有趣的事物,一边摆放,一边说道“这是绿色的正方体,上面画的图案是什么啊?”,孩子们回应“是小兔”。接着,教师要求孩子们拿着自己手中的积木,也学习教师的样子,进行描述,看谁说的最好,说得最正确,最后教师给孩子们饮食或是小红花进行鼓励。教师还可以给孩子们拿出一些不同形状的卡片以及胶水和剪刀,让孩子们进行粘贴,看孩子都能制作出哪些事物?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培养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了形状的基本知识,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类大脑反应和心理的结合体,体现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及反应能力,通过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游戏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在幼儿的数学教育活动中,大多数数学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游戏的过程来完成。例如幼儿教师可以给孩子们分发幼儿使用的观察事物的书和画册,带领孩子们找出书内图案中指定的数字的位置,孩子们在书里面翻来翻去,仔细的看着,对这种找数字的游戏很感兴趣,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嬉笑中,比比划划中观察着数字的特征,都希望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数字,孩子们在表达的过程中掌握数字的发音及数字的基本特征。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培养孩子们积极动脑,注意观察,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及反应能力。

(三)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在幼儿的教学中挖掘孩子们的学习潜能,是幼儿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例如幼儿教师在教授孩子们《10以内加法》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将带数字的磁石放在黑板上,并用“-\+”符号进行连接,然后教师让孩子们进行击鼓传花的游戏,当鼓声停止的时候,手里面有花的孩子回答黑板上的数学问题,等孩子们回答完问题之后,幼儿教师及时的给予孩子们支持与鼓励。教师也可以举行猜一猜的游戏,将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给让孩子们分发大小两种不同的事物,其中一名孩子进行变换事物的位置,让孩子们在猜测进行比大小,最后,教师给予孩子们及时纠正。通过进行这样的游戏策略,灌输了孩子们数学思想,锻炼了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对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整体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