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建筑企业理念十篇建筑企业理念十篇

建筑企业理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3:34

建筑企业理念篇1

关键词:建筑设计理念;企业文化与形象;体现

abstract:Buildingasthematerialcarrierofenterpriseimage,isalsoanimportantcontentofenterpriseimageconstruction,andhasacloserelationshipwiththeenterpriseimage.theenterprisecultureisthesoulofthedevelopmentofmodernenterprises,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enterprises,andthearchitecturaldesignconceptasthematerialcarrierofenterpriseculture,isanimportantcontentintheconstructionofenterpriseculture,andhasacloserelationship.Fromthecharacteristicsofenterpriseculture,andanalyzeitsrelationshipwitharchitecturaldesign,pointsoutthatthecorporateimagethroughthecontentofthedesign.

Keywords:architecturaldesign;enterprisecultureandimage;reflect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引言

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企业文化虽不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纵观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的企业,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与其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有关,而且其品牌也往往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在当前建筑设计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建筑设计企业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重视企业品牌的塑造,提升企业品牌的价值,增加企业品牌的含金量。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无疑是打造企业品牌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1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CorporateCulture)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管理理论,它是自二次大战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的定义很多,但基本包括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大内容,其中物质文化指的是企业的产品、机器和建筑物等,因此企业建筑物在企业文化理论中属于物质文化层面的内容。我们这里所指的企业建筑物是一个广义的内涵,它包括了企业的外部建筑,如办公大楼、厂房、接待大楼等,同时它也包括了建筑物内部的装修风格,办公家具,甚至包括了企业在销售终端专卖店的风格等内容。由此可见,企业建筑和企业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它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是精神文化,作为中层的制度文化和表层的物质文化则要承担起传播精神文化的功能。正如我们上述的一样,一定时期的建筑总是反映出一定时期的文化内涵,作为企业建筑同样也必须反映出企业文化的内涵。

一个企业要形成具有个性的、强势的企业文化体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要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各种途径在员工中进行宣导,使员工由内心逐渐地接受和融入到企业文化的塑造中。这种传播的途径大多是由上而下的传播,包括了听觉、视觉,它是多方位的、长时间的渗透过程。企业建筑物毫无疑问是传播企业精神文化的主要载体,它是要为员工创造一种工作的氛围,在这个氛围里,员工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内涵。在“建筑综合环境效应”下,对员工的心理和生理起到影响,使员工在不知不觉中接纳了企业的精神理念。

2建筑设计理念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通过多种形式表现的,建筑设计理念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企业建筑和环境及标识的设计受到其企业文化的影响,并融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建筑及环境能反映公司的品牌特性、经营理念、组织及工作方式,增加员工的凝聚力和对公司品牌的认同感。一项全面的设计应该考虑企业的文化、使用者、社区背景和长远目标,为业主增加价值。好的建筑应该对业主的事业和成功、对社会和环境做出实在的贡献,吸引和鼓舞其使用者,并提高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企业的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的结构层次性特性,一方面,由其外显因素表现出一定的建筑式样、形式及风格,即显性表层,是企业文化的物态化存在;另一方面,企业建筑文化的内涵更在于其深层结构即支配建筑形式、风格的文化因素,这种深层的文化因素是隐性的,是企业建筑形式、风格产生、发展、变化的内因。它漂离于建筑载体之外,是透过建筑载体所反映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心态、审美情趣、建筑思想、创作方法、设计手法等等。

3建筑设计理念体现企业文化的主要表现

对企业来说,顾客或客户就是企业的生命,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都应该体现企业“客户就是上帝”的处处为客户着想的企业文化精髓。

第一,空间设计、宏观规划、园林小景等设计方面。企业的景观环境塑造已成为企业规划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企业环境建筑艺术与企业文化及当地人文、历史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浓郁企业和地域特色的景观环境是企业规划的重点与难点。企业环境的规划从以往单纯注重内部功能的设计,转移到对企业整体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探讨,在追求“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同时,注重企业文化本质的溯源,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建筑规划如何确立既符合本企业情况,又能彰显本土文化特点的形式、风格和设计理念,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案是吸收本土生态环境观的精髓,为当代设计所用。规划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与企业的品位、周边的环境相协调,而不是一味地彰显个性。

为了使企业建筑规划的空间尺度宜人,要求设计者在方案设计时“以人为本”,充分考虑顾客的尺寸和比例、出行方式和习惯等,创造为客户所认可、喜爱的规划。其次,对人本身之需求包括生理、心理需求的尊重是微观层面设计“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企业建筑规划应充分考虑来访者也就是客户或顾客的娱乐、休闲的需求,例如,建设一些短暂放松心情的园林小景、供人临时休息用的绿色长廊等,让来访者有一个舒适的造访或洽谈的环境,让客户在来的途中起码有愉快的心情,对客户做到了“欢迎从规划开始”,对本公司的员工也是一种放松心情、交流思想的好去处,有利于增强本企业对外的亲和力,对内的凝聚力。

第二,建筑设计。现代企业文化的倡导及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对现代建筑(尤其是办公、商业建筑)的功能布局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现代企业策划使企业的整体形象趋向统一。对于一个成功企业而言,大到企业办公场所、生产场地,小到企业标识用色,所有的造型、用材无不体现企业高效、务实的现代运作方式。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对现代办公空间赋予了新的内容,因而设计师在对建筑本体的关注之余是否应该将视线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将是建筑设计应考虑的问题。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尊重顾客的生命就是尊重企业的生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考虑安全当然是第一位的。许多设计对结构安全、防火安全还算重视,但是除了这些明显的安全因素之外,建筑的设计的隐性安全问题也不容被忽视。比如疏散用楼梯的设计,设计人员通常根据防火规范的要求,或设计为封闭楼梯或设计为防烟楼梯,而忽视了楼梯的易于寻找性。

第三,室内装潢。通过与企业文化、形象密切联系的全概念设计,来表现时尚、生动、亲切、自然的总体风格。标准统一的形象要素是体现企业形象、鼓舞员工及合作伙伴的企业精神的象征,采用视觉一致的设计手段可以扩大影响,增强竞争力,并表明这一办公室属于一个有力及结构严谨的集体。例如,有一个企业文化中有一条企业精神理念“创造中华文化的飞翔”,为了表现这一点,在装修中可以做一些尝试。通过造型的处理,产生通透感和联想,像敞开办公区中心上方的飞碟状造型,大量弧线的运用,部分隔断短头的冀形伸出、穿插、非垂直结束等等,都是打破呆板,产生动感,从而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提供了装修基础。人们设计创造的室内环境,必然会直接关系到室内顾客或消费者生活、生产的质量,关系到人们(包括企业的顾客和企业自己的员工)的安全、健康、效率、舒适等等。室内环境的创造,应该把保障安全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作为室内设计的首要前提。人们对于室内环境除了有使用安排、冷暖光照等物质功能方面的要求之外,还常有与建筑物的类型、性格相适应的室内环境氛围、风格文脉等精神功能方面的要求。

第四,建筑技术体现企业文化。建筑技术是建筑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手段与措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建筑设计应该利用先进的建筑技术,从声、光、电等多个角度和层面充分考虑,切实实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4结束语

总之,企业建筑的各方面规划、设计、装潢等都应该充分考虑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企业建筑设计都应该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不应该单一地进行运作,只有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能够和企业的文化有机地结合,在能够实现建筑功能的同时,还能够呈现企业内在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建筑企业理念篇2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方法

前言:建筑工程与普通工程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其对于人力资源和材料、能源以及资金的需求十分巨大,工程项目的施工期限也相对较长。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着建筑的使用,同时也关系着建筑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对建筑施工企业最为直接的反映,需要引起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建筑企业施工中涉及的生产因素众多,变化迅速,同时施工期限较长,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尚且不够完善,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需要及时进行研究和改进,

一.建筑施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1.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企业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是一个应用广泛的管理科学,要求企业实施“全过程管理、全员参与管理、全面管理及多样性管理”的基本原则。

2.特点

(1)全过程管理

指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坚持以预防为主,企业管理人员要将质量管理作为工作的核心,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加强对于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符合设计规定的标准。更加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工程设计到施工过程,以及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的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施工项目的总体质量。

(2)全面管理

指企业所属各个部门都要重视质量管理,做到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尽职尽责地进行质量管理,调动包括施工技术、生产、材料、机械、质量检测等部门,共同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

(3)全员参与管理

也就是所谓的人人有责,质量管理并不单单是企业质量管理部门的责任,而应该是企业所有人员的责任,质量的保证及改进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企业员工要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时刻关注工程质量,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从自身做起,确保工程的质量。

(4)多样性管理

随着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发展应用,建筑施工企业承接的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工程的质量要求也不断增加。因此,必须引进和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施工指数,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改进,提高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和专业技能。

二.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许多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或缩短工期,没有按照设计要求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从而导致工程施工不合理,为工程项目埋下许多安全隐患,导致后期工程质量受到影响,进度缓慢,投资成本增加,得不偿失。

其次,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在旧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存在着政企不分的现象,使得产生的内部监督制度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难以实现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同时,部分地方政府思想狭隘,对建筑行业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进步缓慢,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然后,基层施工人员素质低下。施工人员是建筑施工的直接参与者,存在于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对于工程的质量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巨大。优秀的施工队伍可以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但是,如果施工人员自身而对素质低下,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够熟练,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工程管理人员如果缺乏足够的管理能力,无法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地安排和调配,也可能给工程留下巨大的隐患。

最后,建筑材料不合格。建筑材料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容置疑的,材料的质量也直接决定工程的质量,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建造出合格的工程。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对材料的验收,还要对提供材料的制造商进行相关认证,这也是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甚至确保施工项目最终质量的重要手段。

三.强化建筑施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度

建筑工程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其分项工程和整体工程通常都是多人共同进行,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一旦出现事故,责任的承担没有针对性。这就造成一部分施工人员变得懒散,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不够重视,抱有侥幸心理。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和健全行之有效的质量责任制度,将工程进行细化,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层层把关,加强施工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其责任感,是责任主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要对工程的相关设计进行监督和管理,如发现违背设计和勘察标准的人员,可以直接追究其责任,运用行政或法律手段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2.加强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要选用质量可靠的施工原材料,从原材方面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在施工工程中,还要随时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材料的质量和使用期限,不使用不合格材料和超出使用期限的材料。对于土建工程而言,其涉及的原材料相对简单,主要有钢筋、水泥、砂、石子等。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采用专业手段对这些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认合格后才能应用在工程施工中,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和超出使用期限的材料。

结语:总之,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着建筑的使用安全和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增强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申黎君.谈建筑施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13,39(8):200-202.

建筑企业理念篇3

1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出现的不足情况

1.1建筑工程施工对象比较泛化

在开展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根据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具体情况,开展实物模型、设计图纸以及借助报告等视角进行实施。然而,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没有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措施。导致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很多矛盾。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快速发展,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存在泛化特征,导致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日常管理模式,存在不适应情况。在开展实际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时,出现管理混乱情况,导致建筑工程管理施工效果不如预期,直接影响了生态平衡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没有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因素,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1]。

1.2泛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目标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传统建筑工程管理中,由于管理目标更倾向工程质量目标、经济目标和工程进度目标等内容,直接影响了整体施工管理质量。可持续发展管理理念下,实施建筑工程管理目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以及注重建筑工程环境总体质量,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社会、自然和人和谐统一。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时,采用传统的工程施工管理目标,存在程式化管理模式,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果。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使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目标和管理工作内容出现不统一现象,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管理效果[2]。

1.3建筑工程管理存在单一的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的提升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技术应用效率,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呈现开放性以及准确性。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侧重采用多样化的施工管理模式。建筑企业在开展施工管理模式时,采用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会存在没有实际摆脱一些传统施工管理方式,不能很好的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出现不一致的施工管理方法,导致施工管理存在不理想的管理效果[3],如图1所示。

2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策略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需要优化建筑工程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工程管理具备的优势以及施工具备的合理性。在管理过程中优化不合理的管理工作,从而充分考虑建筑工程企业的利益、连续性以及持久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实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充分考虑到管理层以及决策层,同时需要充分展现全员管理以及全员参与具备的意义。采用以人为本建筑管理模式,可以管理人员承担建筑工程管理项目中施工、设计以及领导等相关责任。充分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传统管理和生产中存在的不足情况,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避免造成建筑工程项目中出现浪费资源,破坏生态资源情况,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

2.1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

建筑企业在发展时,需要全面维护人的利益,充分发挥建筑主体作用,从而促进建筑企业健康发展。在维护利益时,应全面提升施工劳动生产率。企业在发展时应注重企业在生产和企业文化等存在的问题,应意识到工作人员具备密集性特征,实际维护人们利益,有效生产可以得以实现。建筑企业在发展时,与企业产值有着非常紧密关系。管理人员应树立企业在市场品牌,提高企业在行业的品牌形象,形成良好的个性化建筑企业文化。从而值得市场上信赖,获得更多长期稳定客户,全面提高建筑企业在行业中核心竞争力。企业发展时,应注重建筑企业稳定发展,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同时需要丰富施工人员的工作经验以及管理人员工作经验,给建筑工程项目提供更多施工保障[4]。

2.2全面提高建筑企业综合能力

建筑企业在发展时,需要企业塑造在行业的人格魅力,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全面提高企业影响力。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应充分意识到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塑造人格魅力的重要性和关联性,从而推动建筑企业稳定发展。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应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建筑企业领导人员应注重个人魅力,注重提高自身能力以及行政能力,树立全局意识,更好的顺应企业在市场上实际发展需求。管理人员在课学处理建筑工程施工问题时,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施工细节。根据了解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施工管理措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提高施工影响力。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管理时应坚持公正和公平原则,施工时采用以人为本施工原则,有效的施工建筑企业自有、全面发展。管理人员需要及时转变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局限性,企业领导人员应关心员工和尊重员工,从而促进员工全面、自有的发展。建筑企业应丰富企业文化,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建筑企业应将企业发展和个人追求进行有效结合。在发展过程中采用正当市场竞争的方式,应坚持诚信和守法。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市场竞争的风险性以及残酷性,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综合能力,有效的促进建筑企业健康发展[5]。

2.3在建筑市场上明确定位,全面提升建筑企业内部管理能力

建筑企业为了实施建筑施工管理目标,需要充分重视施工进度、经济目标以及质量目标。建筑企业应创新传统管理模式,采用可持续发展理念,避免在施工管理时出现一些失误情况。建筑企业在发展时,应顺利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相关需求,研究建筑企业发展实际需求,管理人员应借鉴建筑企业发展相关经验,充分注重突出企业的特征和优势。从而确定在建筑市场上的定位,充分发挥建筑企业的具备优势,扬长避短,全面提高建筑工程企业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需要建筑工程企业应全面提高施工能力,优化建筑企业内部施工管理,及时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企业在发展时,创新施工管理模式,全面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通过创新施工手段、方法、组织以及思想等方面,做好导向工作,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思想。采用科学性的建筑发展模式,制定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从而推动企业更好发展[6]。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为了全面提升建筑工程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充分重视保护资源和经济资源。建筑工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我们子孙后代创造优质的生活环境,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态资源,有效的保障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当前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为了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保障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应注重培养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从而给建筑企业树立良好品质和文化,促进建筑工程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隆彬.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8):160-161.

[2]王鹤.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3):3770.

[3]樊旋.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策略设计[J].中国高新区,2018(15):192.

[4]张荣斌.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建筑建材装饰,2017(8):11-12.

[5]李振胜.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9):3167.

建筑企业理念篇4

关键词:建筑企业,文化建设,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建筑业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也在不断高速发展,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建筑业的竞争也在不断的激化,为了应对新形势下的竞争,建筑企业纷纷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试图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谋求更好的发展,建筑企业间的竞争己经不再是局部竞争,而成为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代表的企业整体实力之间的竞争。对于现代建筑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综合考虑质量、成本以及管理等维度的基础上,向业主提供优于竞争对手的建筑产品,并且能够获得合理的利润。影响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较多,例如先进的施工技术、团结的队伍、高效的管理以及卓越的营销能力等,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企业文化成为一种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企业认识到要真正塑造品牌与诚信,成功进入市场,走持续发展、效益与素质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建筑企业迫切需要一种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来支撑其健康快速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专注人类行为研究的泰勒早在1871年将文化定义为一个社会群体应该具备的能力和遵循的习惯等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包括知识(knowledge)、信仰(faith)、艺术(art)、法律(law)、道德(morality)以及世俗(custom);组织文化成为当前企业管理的研究热点,Barney(1986)认为文化建设是构成企业竞争力持续发展的源泉,LouGerstner(2011)认为对企业管理来说文化就是一切,企业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也可以被诠释成包含了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企业文化形象,edgar(1999)认为强有力的文化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Kotter(2004)将企业文化分为强力型企业文化、策略合理型企业文化和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等三种类型,认为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对对经营业绩存在积极的影响。李争科(2004)、刘明明(2011)、杨茂森(2012)等学者分别从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的方法以及企业文化适应性等方面研究建筑企业的文化建设问题。

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建筑市场开始逐渐发展,有些建筑企业率先开始关注企业文化建设,鉴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职工的整体素质水平,施工企业需要提升建筑质量与保障职工安全,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只是提出诸如“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等口号,从严格意义上看,仅仅是这些口号和标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更谈不上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九十年代以后,一些大中型建筑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也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了本公司的企业文化,并努力的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但从整个建筑市场来看,企业文化建设明显落后于企业的发展。

建筑企业的文化建设,存在一些共同的误区,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筑企业文化建设脱离企业经营管理,将文化建设等同于职工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制定标语口号等,这种行为只关注了文化建设形而上的内容,并没有有效渗透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企业文化建设大多处于模仿、移植阶段,建筑企业的文化建设存在趋同现象,缺乏有效的文化创新与制度创新,更没有充分体现各个企业的特色、企业经营理念与价值观等;第二,企业文化建设与核心竞争力建设缺乏行之有效的互动。企业文化理论强调的是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哲学,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最终落脚点在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维护与提升,建筑企业的文化建设如果脱离了这个轨道,必然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功效,文化建设无法促进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也难以促进文化建设,二者必然难以形成耦合关系;第三,企业文化建设与项目施工环节现场管理缺乏有效融合,企业文化所凝练包含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等不能够很好的深入生产一线,弱化了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企业目标的服务功能,也使得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凝聚团结功效弱化。工人是项目现场管理最为活跃的对象,企业文化在一线的服务功效和影响效果弱化的根本原因是一线人员缺乏对企业文化的内在认同感。

3.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

根据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结合建筑行业具体特征,可以对建筑企业文化给出如下诠释:考虑建筑市场环境以及企业发展战略,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渐培育形成的具体相对稳定性和个性的一系列价值观、经营宗旨、管理理念、行为准则等构成的复杂集合。建筑业企业文化是一个多元动态和综合的概念,它贯穿于企业内外部诸因素之中,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尤其直观地体现在建设项目现场,项目文化既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企业文化的集中展示。

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利用企业文化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发挥作用,普遍认为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适功能以及辐射功能,建筑企业企业文化构建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文化的功效,做到建设发展有的放矢。

4.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从企业文化的内涵可以看出其内容十分广泛,最为主要的内容包括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和企业制度;建筑企业文化需要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其载体是企业的职工,需要得到建筑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并积极践行,需要体系组织的特色以及独特的价值观与经营理念、企业形象以及企业制度等,因此建设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需要明确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结合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从理念、精神以及行为等方面打造建筑企业的文化建设体系。

4.1构建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精神与价值观

企业文化的建设目的在于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建筑企业文化建设功效也必须要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建筑企业在凝练和打造自身的价值观时,需要明确价值观最终需要落脚于竞争力的构建上面。建筑企业价值观是指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价值取向,并且这种价值取向需要得到本企业原因的共同推崇与坚持,只有具有组织认同的价值取向才能形成真正的价值目标。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精神的内核,而企业精神是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企业精神是用能够产生共鸣的方式表达价值观,使组织内部产生凝聚力,使职工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从而激发企业活力,实现经营目标,使企业健康发展,建筑企业精神是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和支柱。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为什么做”建筑、努力追求的理想和抱负、企业应该怎么做或者什么对企业才是最重要的,提出为了履行使命、实现愿景,建筑企业应该坚持的核心原则等。

4.2建筑企业文化建设要体现差异性与特色

建筑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存在趋同现象,一些建筑企业对自己文化的凝练没有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差异性不明显。卓越的建筑企业文化应该具备独特性和难以模仿性,每个建筑企业应该有其独特的组织文化管理理念、独特的价值观、建筑施工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这些要素最终所形成的建筑企业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应该有其特点。

4.3建立规范系统的建筑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企业制度能够固化和表达企业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以及团体意识,从管理的角度看,文化本身是一种隐性的管理工具,发挥切文化的积极作用,必须利用制度载体,将企业的理念、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等细化落实在制度层面,让制度成为企业文化的显性表达和体现,是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条理化、具体化,建筑企业的制度作为所有员工行为规范和准则,使得每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职工的共同利益受到实现和保护,最终实现企业目标和企业愿景。

4.4持续维护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企业形象

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诚信主要体现在建筑职业道德,建筑行业的生产活动具有特殊性,监管和控制的难度较大,因此对客户来说,企业的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在激烈的建筑市场中,企业取得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实施“职工素质工程”。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持续、有组织、有计划地的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不断强化其爱岗敬业的思想,使之内化于心,最终使职业道德形成一种自主的素养;企业本身也应该制止不正当的经营观,不断追求质量与客户满意度的提升,做到文明施工,热心服务,创用户满意的优质工程。企业形象是建筑企业通过自身的经营活动以及为客户提供的产品本身所展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公众和企业成员所认同的一种形象,企业形象是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的外显形态,是企业在市场中获取资源的重要品牌。

5.小结

建筑企业文化建设是在市场经济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是不断提升企业经营水平,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其主要内容是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和企业制度等。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需要全体成员的支持与参与,文化建设需要融于企业经营生产的各个环节。建立规范的制度是文化建设载体与落实措施,发挥文化建设的功效还需要持续维护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企业形象。建筑企业文建设还需要体系特色,不能脱离实际,也不能流于形式,还需要与我们的民族文化相适应,只有如此,才能使文化建设真正服务业建设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Barney,J.B."organizationalCulture:CanitBeaSourceofSustainedCompetitiveadvantage?".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J],1986(11),656–665.

[2]papa,michaelJ.,etal.organizationalCommunicationperspectivesandtrends(4thed.)[m].Sagepublications.(2008).

[3]籍伟,论工程施工企业文化的建设及其功效[J],山西建筑,2007(10):230-231

建筑企业理念篇5

关键词:绿色施工管理;建筑施工;创新;绿色理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建筑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背景下,建筑业也应引入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对建筑施工管理进行创新,以促进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建筑施工管理是施工按照工期竣工的保障,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施工管理创新非常重要。

一、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建筑施工管理创新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目前大力提倡的发展路线,不论在经济发展还是其他方面,都在坚持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同样也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管理过程中引入绿色管理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与能源,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施工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在新的环境下面临着众多巨大的变化,新的市场环境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企业在发展中必需进行改革,对建筑施工管理进行创新,提高施工的质量,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施工成本,同时保障工程施工的工期,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以达到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2.施工管理创新是建筑市场发展的要求

我国建筑市场虽然正在飞速发展中,但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这些问题会制约建筑业的发展。因此建筑市场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规范市场竞争,使建筑市场和谐发展。建筑企业通过对施工管理的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建筑市场的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方法

1.重视技术创新

技术上的优势是企业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王牌。企业要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并以其为基础进行自主的研究与创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与浪费,降低施工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使企业比同行更具竞争力。

2.加强人才培养

建筑企业中,人员是保证企业活力与生机的主要因素。新时代建筑市场的竞争就是企业间的人才竞争。因此,企业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保障建筑施工管理工作高质高效地进行,有利于施工的顺利完成。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进行人才的引入,扩大技术人员与法律人才队伍,使建筑施工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另外,还要定期进行人才培训与再教育,及时地更新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使人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给企业提供新鲜的血液,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3.进行管理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中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工作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保障,因此企业需要对自身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对企业的各个机构以及工作环节做出灵活的调整,深入地了解企业内部人员的特点以及才能,做到人尽其用,使每个员工的能力与才能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在进行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积极地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并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灵活的应用。不能对国外经验进行生搬硬套,盲目的套用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好处,还会制约企业的发展。企业要注重企业文化分为的建设,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其受到良好的影响。此外,还要提高管理的先进性,引入高新计算机技术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水平。

三、绿色施工管理的意义

为了使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管理将成为施工企业的发展方式,也是未来施工管理创新方式。我国目前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也让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污染环境及生态问题。在我国目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有效控制下,大力推行绝色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在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革,合理利用资源进行清洁生产,同时减少废物及污染物的生产及排放。使施工现场与环境协调发展,保证环境资源持续下去

四、绿色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1.管理建筑施工能源

建筑施工过程中能源的管理对保护环境有很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能源的节约与减少污染两点。在进行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设备的选择时,应该优先选择技术较为成熟且能源消耗量较低的设备,同时还应定期保养设备,对故障进行及时的检修,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良好的设备状态也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要尽量用清洁能源来代替对环境有较大污染的能源,以实现环境友好的施工。

2.管理建筑职工的材料资源

水资源以及施工材料的管理对于环境的改善也有很好的作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材料资源的管理,减少浪费,并使用可再生的材料,并建立起废弃物回收系统,减少废物的随意堆放。对于水资源的管理,要安装节水设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用水量,并对污水进行及时的处理,并进行循环利用。通过对材料资源的控制,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3.加强建筑施工污染的防治

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建筑施工的污染防治主要有泥浆的控制、扬尘的控制、光污染的控制、噪声污染的控制。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施工工艺来避免泥浆污染,对于扬尘的控制主要可以采用现场围挡、硬化施工现场道路、淋水降尘等措施。对于光污染,可以采用施工围护来降低电气焊过程中的光亮。噪声的控制可以通过加强宣传,严格审批夜间施工、使用噪音较低的设备等方式来进行防治。

五、结语

总而言之,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就是以环。境保护为核心内容,通过对建筑施工管理进行改革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浪费,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对于可持续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需要积极进行建筑施工管理创新,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使建筑市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慎安.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7):125-128.

[2]孙佩刚.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178-178.

建筑企业理念篇6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已经逐渐步入自主创新发展的快车道,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中不断发展与创新,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整体方向和趋势。在我国建筑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通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理念,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内容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2.1符合时展的基本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企业如何构建一个可以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发展模式,是目前所有建筑企业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企业只有不断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和模式,才能不断为企业提供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并且符合时展的基本要求。

2.2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保证

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较为落后,一些与时展不相适应的制度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这种情况下,需要创新思路,通过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的创新构建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2.3适应建筑领域的发展方向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市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是为了更好地顺应建筑领域的发展方向需要。换言之,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2.4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条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何将先进的技术有效地与企业管理相结合,运用到建筑企业的管理与工作实践中,对建筑工程企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只有不断提高建筑项目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策略

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离不开项目管理创新。在项目管理创新工作中,一切工作要立足于企业实际,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措施与方法。这是由于在现代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管理活动。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加强项目管理不仅能够促进项目建设在预期内完成施工,同时,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确保施工质量。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同建筑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必须对项目管理进行改进创新。

3.1创新建筑项目管理理念

从本质来说,项目管理是对人的管理。人的理念和意识对工程项目的创新有决定性的作用。工作人员只有在理念和思想上与现代化发展结合,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发挥工作人员的潜力,推动项目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在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帮助项目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科学理念和人本理念,加强市场导向管理理念的灌输,群策群力,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步伐。

3.2完善项目管理责任制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较大、分工较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需要简化管理层次,根据不同项目管理的重点完善相应的责任制度,并做好成本核算。只有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市场机制、分配机制、监督机制与服务机制等多项机制,确保工程项目经理责任制,开展灵活多样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实现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控制与落实,才能更好地确保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

3.3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信息化是企业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式。建筑工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除了需要较高的施工技术作为支撑,还离不开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因此,在创新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将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思想更好地和企业项目管理结合,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改善和提升项目效益以及保证工程质量等。在加强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职工培训、普及现代化管理知识等手段,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1]。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要接受现代化管理知识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培训,将其作为岗位考核的一项内容,从而使信息化工作朝着规范化、自动化以及现代化方向发展。

3.4创新人员管理模式

建筑企业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始终以人本管理理念作为重要内容,不断加强相关人员的管理创新。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中始终贯穿的主线。在建筑企业项目管理工程中,要始终加强人员的创新管理,摸索更为科学、合理的人员管理模式和机制。(1)要清楚、明确企业组织管理的目标。可以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进行分解,进一步构建新型目标责任体系,对全员进行责任考核,制定相应的目标任务,这是建筑企业构建质量责任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基础。(2)加强培训,进一步加强和提升企业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作为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企业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还要清楚建筑工程的各个项目和环节,在工作中和相关施工人员达成共识,这样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的精神。(3)要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制方面教育。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领域事故频发,大多是由于法律意识不强引起的,主要是因为很多施工人员过度追求进度、管理者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忽略了很多法律层面的问题,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生一些重大事故,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3.5创新造价控制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质量离不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通常情况下,为了构建完善的企业造价管理控制体系,建筑企业会从项目负责人、法人、基层员工等几个方面进行组织和规划,利用科学的控制系统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多方的协调工作,保证建筑施工项目法人的决策核心地位。项目负责人应对施工进度、安全、质量、成本核算以及工程款回收等多个方面进行把控,而基层人员是进行项目管理的重要对象。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造价管理系统,实现三位一体,才能更好地发挥项目管理的作用。其次,优化企业目标成本管理成效。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企业成本目标和价格都是密切联系的,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目标,并进行合理地预测与判断,从而有效根据施工作业的成本、管理成本等分层次展开研究和分析,按照项目造价确定企业目标的其他相关成本,以更好地计算出市场实际可以接受的相关成本指示。

4结语

总之,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不断进取的动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在规定施工工期内高效完成高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措施。建筑施工企业在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基础上,针对项目管理进行创新,弥补原有项目管理中的缺陷,不断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确保项目管理效果,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同时,采取项目管理理念创新、项目管理责任制度创新、人员管理层面创新等创新策略,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框架不断得以完善,切实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为今后建筑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建筑企业理念篇7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建筑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

我国加入wto为国内建筑企业真正走向国际建筑市场打开了通道,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企业存在着效率与效益低下,技术落后,经营单一,企业隶属关系上条块分割、政企不分,企业市场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建筑企业要想在国际建筑市场站稳脚跟,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当务之急就是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内建筑企业与国外一些先进企业的差距不仅表现在装备、技术、产品等“硬件”上,更多的表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方向、员工的价值观念等“软件”方面,也就是企业文化的差距。因此构建良好的建筑企业文化,充分发挥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优势,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是培育和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途径。

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制度化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是企业获取战略性资源的能力以及运用一般资源与战略性资源向顾客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具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的组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非是某种单项资源,而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之上,具有创新特征的企业人才、技术、品牌、管理、文化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

就建筑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是指以比较快的速度、比较低的成本、比较高的质量、与业主比较和谐的关系向业主提供优于竞争对手的建筑产品,并能够获得比较大的利润。那些能为建筑企业带来优势竞争力的先进施工技术、无形资产(如企业精神、品牌效应等)、管理组织能力、人力资源、营销能力等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基础层,包括企业家的战略思维和企业文化,其主要作用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深厚基础;第二层面为目标层,包括企业的战略制定和适应市场变化的战略调整和转移过程,其主要作用是为企业成长提供导向;第三层面为载体层,包括企业技术引进与再创新、管理组织结构创新以及制度创新,其主要作用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挥“平台效应”和起到“支撑”作用;第四层面为保障层,包括风险防范机制,其主要作用是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顺利形成和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技术实践中以特定方式、沿特定的轨道逐步积累起来的,深深地印上了企业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因此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不容易被潜在的竞争对手模仿、转移和占有。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其文化力的重要表现,蕴藏于企业文化、融合于企业内质之中。因此,企业文化是打造核心竞争能力不可缺少的基本手段,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来对其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发展和培育,才能维持或提升核心竞争力与竞争对手之间的领先距离。一个企业旺盛生命力的最深厚的根源在于企业文化底蕴,是企业长期优胜的关键和保障。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1.企业文化的一般共性。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是企业的灵魂所在。企业文化最初是一个理念,然后通过一定机制,正式变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因此,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企业文化具备以下特点:简明易懂、以理服人,令人心悦诚服;得到广泛认同的价值观;有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使企业重要成员产生使命感;使员工对企业、企业代表人物、企业象征标志产生感情。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不是最直接的,但却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决定因素。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已不再是单纯产品的竞争而转为理念与文化的竞争。消费者购买的已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还包括产品所代表的全部。而企业文化的根本在于企业与员工共同的愿景目标以及对企业文化的忠实信仰。管理者必须将其组织统一在一个坚定的意念和共同的愿景下,并在此基础上推行相应的管理。企业文化还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社会大众和客户在接受企业服务的过程中,都会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震撼力。

2.建筑企业文化的个性。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人的因素在生产力构成中的比例较大,劳动者个人的质量意识、协作意识和责任意识都直接对产品的质量构成影响。同时建筑业又是一个资金投入量较大,风险也较高的行业。因此,建筑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既有企业文化的共同特征,又具有自身行业的特殊内涵和规定性。建筑企业的施工现场分散、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艰苦、异地施工较多,从而造成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离散性。而建筑企业职工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素质不高,企业的临时用工较多,队伍流动性大,从而加大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复杂程度。

建筑企业文化是维系建筑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包括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外在层次为物质文化,如建筑产品和建筑工具;中间层次为制度文化,内在的核心层次为价值观;外在层次为硬件,中间和内在层次为软件,硬件是软件发挥作用的结果和表现形式。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的利润源泉,拥有众多的优秀项目必然显示出企业的雄厚实力和竞争优势,同时企业文化在每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上都会发挥作用和得到体现。因此,项目文化作为建筑企业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占据着重要地位。

三、建筑企业文化的建设

1.基本思路。建筑企业文化的构建应从我国建筑企业的实际出发,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首先需要了解企业的内外环境,把握企业文化建设主体的基本情况;再分析建筑行业的劣势,如市场行为不规范,存在严重的混乱状况等阻碍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然后研究建筑行业的优势,如我国对外承包市场的扩大,关税壁垒的降低将使得对外承包工程成本降低,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和施工模式的引进带来的发展机遇;最后开展实证分析,如传统观念、心理、行为方式、习俗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研究和设计突出个性和特色的建筑企业文化。

2.具体措施及创新思路。在与具体业务行为相关的操作层面上的建筑企业文化建设,应着力于培育技术文化、质量文化、信用文化。

技术文化是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等在技术进步活动中集中统一的体现,决定企业技术进步机制,并使其有效运行。不同技术和产品之间的竞争不仅是工程成本等经济因素的竞争,而且是科技含量的竞争,只有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才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注重提高员工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发挥员工积极性的技术氛围,形成技术创新的全员意识;质量文化是渗透在质量管理活动中的管理思想和精神理念,包含施工过程中对建筑产品的质量追求和企业质量教育培训。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突出质量意识就是突出企业文化的竞争力功能;信用文化是指关于信用的意识、理念、评价、体系、规则和机制等方面的文化积累。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建立信用管理机制,形成全员的诚信度,以良好的信用获取市场的通行证。

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不断创新的文化,与时俱进,适时创新,才能保持长久的生机和活力。项目文化是建筑企业文化的重点与特色,应结合起来建设,将新的经营理念与项目管理紧密结合,创建创新的项目文化,确保项目施工过程的全方位控制进而实现管理升级,树立了良好的项目形象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并且赢得业主、占领市场。创新项目文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项目管理文化创新,夯实管理基础。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建筑工程微机管理系统作为项目信息管理的有效工具,实现现场办公的“数字化”、“集成化”、和“无纸化”的项目管理,使施工的整个过程具有可追溯性。

(2)项目制度文化创新,抓住关键问题。专门给项目经理建立一套既能保证项目管理顺利进行又能反映、维系和弘扬项目文化的规章制度,强化他们创建项目文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项目精神文化创新,实现人心凝聚。以人为本,尊重、理解项目人,充分调动项目人的积极性,尽可能最大利用他们的创造性使之为项目尽职尽责;适时加强岗位培训和文化教育,提高项目人的综合素质。

(4)项目业主文化创新,产生品牌效应。将项目文化积极向业主延伸,工程竣工后主动配合业主的善后工作,有效宣传自己的优势,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全面实施无投诉回访制度,建立与业主之间的密切联系。

四、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企业不断开拓创新的根基,更是企业进步发展的灵魂。企业有了文化的魅力,才会有经济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文化通过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注重企业群体理想培育,珍惜和培养人的感情,激发人的潜能,使企业员工逐步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念和共同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企业的团结,关注全方位效益的提高,构筑双赢品牌效应,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建筑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立足企业自身的实际,准确把握企业目前的状况和今后的发展目标,明确企业的文化类型,确定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理念,以培育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为核心,以面向市场、优化经营理念和员工思想行为为着力点,塑造员工和企业的良好形象,将文化力转化为经济力,形成合力,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万守杰,胡韫频,饶欣.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山西建筑,2004,(15):113-114.

建筑企业理念篇8

关键词:建筑企业管理,管理现代化,发展现状

1.引言

建筑企业管理就是指对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进行的管理。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国内建筑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要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科学管理。

2.建筑企业管理的含义

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指建筑企业内部的活动,它以生产活动为中心,包括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等。对于生产活动的管理,称为生产管理。另一部分是指建筑企业涉及外部流通领域的活动,它是建筑企业与外部进行往来周旋的活动,包括工程任务的承揽、材料和机具的采购、职工的招聘、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信息的收集、市场的调研等。对于这些活动的管理,称为经营管理。建筑企业管理是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的统一。

3.建筑企业管理现代化

企业管理现代化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围绕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把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人才、组织、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于各个管理功能系统,对生产经营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

(1)经营理念现代化

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应树立以下观念:①经济效益观念。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要讲究经济效益,力争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②市场观念。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充分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建筑市场上,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多少决定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大小,也决定着投标企业中标率的高低,同时也决定承包价格的高低。③竞争观念。做为建筑施工企业,在竞争中要树立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勇气,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良好的信誉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④金融观念。要有利息和资金周转的概念,善于筹措资金和运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⑤人才开发观念。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善于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积极吸收人才并用最有效的办法激励人才成长,注重人才培训。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

(2)人员配置合理化

人员配置是对企业各类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择、使用、考评和培养,以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从而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并实现预定目标的职能活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合理配置人员对促进整个经营管理的有效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经营方法科学化

企业经营方法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解决各种问题,实现企业目标,求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4)经营目标可持续化

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涉及作为基础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条件的生态的持续发展和作为目的的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这三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它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效率,关注生态和谐,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类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

4.我国建筑企业管理的发展及现状

4.1我国建筑企业管理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建筑企业管理基本上属于传统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的内容较少。建国以后,国有建筑企业管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有市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企业管理思想、组织、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企业要面对市场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都要由自己面向市场解决,经营问题因此变得很突出。

4.2我国建筑企业现状

(1)生产能力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建筑业生产体系。我国建筑企业特别是具有特级、一级资质的企业,大多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定实力的施工队伍和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具有承建、招揽大型工程项目的能力。

(2)管理制度与水平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建筑企业,未能按照国际惯例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所有权制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等还不完善,因而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经营模式

目前多数建筑企业仍属于劳务密集、粗放型经营和外延式发展模式。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即产出基本上依靠增加各种资源的投入来提高,建筑业总产值与从业人员数量的变化趋势呈正比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总产值的增加是靠从业人员人数的增加来实现的。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

(4)组织结构

同国外建筑企业100人以内为主的规模结构相比,我国建筑企业平均规模偏大。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企业平均规模是发达国家的近50倍,大型建筑企业平均规模是发达国家的20倍,其中年产值几千万元、人数三四千人的企业相比比重。科技论文,管理现代化。我国建筑企业自成体系、各自封闭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相应的基础技术工作、技术装备、人才培训等方面的重复建设,还造成我国建筑企业“大而不强,小而不专”的现状,大企业无法与国外大承包商进行竞争。

(5)技术能力

我国的建筑企业具有不同专业特点与优势,所承接工程门类齐全。在技术方面,特别是岩土工程、工程结构抗震、综合爆破、大型结构与设备整体吊装、预应力混凝土和大面积混凝土等方面,有些建筑企业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另一方面,我国建筑企业缺乏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专利技术少,而且技术应用层次不高,科技含量普遍偏低,特别是在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和机械化水平方面的应用,都处于相对较低层次。

(6)从业人员

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在3500万从业人员中,大约有2500万人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受自身的文化水平限制,加上企业对人员的岗前培训缺乏系统性和普遍性,造成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我国建筑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十分短缺。根据建设部对建筑企业所做的抽样调查结果,建筑企业中专业人才占职工的比例15%左右,而大学和大专毕业的专业人才只占5%~9%,其中设计部门相对较多。特别是懂得经营、有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精通金融、法律、索赔的市场营销高级人才稀缺。加上未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参考文献:

[1]杨文虎.建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师,2009(7):276-277

[2]刘颖.建筑企业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建筑企业理念篇9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建筑工程

1科学发展观对建筑工程的指导意义

1.1科学发展观理论核心与内容

十六大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理论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国情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指导性意义。科学发展观理论重点在于对当前中国环境与发展等方面指明了发展方向。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发展观,强调的是统筹发展,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其目标在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一切以GDp出发”的经济发展观念。科学发展观是“以人文本”的发展,将符合人性化的发展理念放在了首位,强调从人出发,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了经济发展的目的与动力。

1.2科学发展观对建筑工程的意义

在科学发展观对于建筑工程的指导意义中,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要的分析。

首先,在人与自然方面的发展理念上,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发展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就要求建筑工程应当充分结合建筑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将建筑工程融于自然而不是为了征服自然。在建设中,我们应注重当地的生态现状,以阿克苏地区为例,新疆地区植被覆盖率较少,环境较为恶劣,因而在建筑工程中,首要把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建筑应尽量避免破坏当地植被情况,同时,在建筑工程中应将生态绿化工程考虑在内,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科学发展观对建筑工程指导意义还在于建筑公司的精神文明建设中,针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在阿克苏建筑工程中,应提高对工人与工人之间关系,工人与领导者之间关系,建筑队伍与当地居民之间关系的建设工作,将公司工程建设真正立足于人性化管理理念之上。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促进企业内部团结,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科学发展观与建筑工程的潜在联系

2.1建筑工程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核心内容。建筑工程属于高能耗工程作业项目,其不仅仅是建筑施工中的资源利用,同时,大规模的建筑对于当地环境也存在着重要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推动建筑工程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根据数据显示,在每年建筑工程中,每年产生的能源浪费量达到全球资源浪费总量的一半以上。在环境污染中,建筑工程中产生的包括空气污染,光污染等占据了总量的34%。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建筑工程的指导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在建设经济的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工作是当代建筑工程发展,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与建筑工程的环境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2建筑工程成本与科学发展观

除了提高资源利用率达到企业成本降低之外,科学发展观与建筑工程成本还存在着其他方面更深层次的联系。建筑工程管理成本不仅仅是建筑成本,工程后期保养及维护成本同样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应尊重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建筑的使用成本与建造成本相结合,综合考虑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降低建筑使用成本中,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建筑工程技术创新,建筑工程材料选用,建筑工程施工理念等方面做出改革,树立起综合建筑成本为主的新建筑成本观。

2.3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与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建筑工程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企业管理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即在员工之间创造互帮互助和谐的相处环境,在员工与领导之间形成上下级平等的相处环境,在企业中创建“家”的思想,形成“家文化”。这样不仅仅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内部和谐发展,同时,对于社会的和谐安定也有重要的意义。

3科学发展观下阿克苏松鹤的发展方向

3.1节能减排,立足建设环保型企业

环保是当前企业发展的主题,在建筑企业中,建设环保企业不仅仅是建筑企业对社会生态环境的推动,同时也是对自身经济效益的发展措施。阿克苏松鹤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水、钢铁等建筑资源比较匮乏,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不仅降低了企业建筑成本,同时还能保护阿克苏地区的环境,使企业做到真正的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

3.2改变建筑成本观,创建可持续发展型企业

建筑成本是决定企业效益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成本观只关注于建筑工程的建造成本,忽视了后期维护等成本,片面的降低造价导致建筑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维护成本上升,直接造成企业总建筑成本上升。阿克苏松鹤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应改变企业的成本观,在降低造价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建筑合理设计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促进企业成本的降低,提高企业营业率。

3.3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加强人性化管理

推动当前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新方向。建筑工程企业中,由于劳动力众多,企业管理中对员工的管理占用重要的地位。科学发展观中强调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观念对阿克苏松鹤企业的发展具有关键的指导作用,阿克苏松鹤企业的员工管理中应首先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将团结共建和谐企业作为企业文明建设的中心。其次,在企业文化中强调合作精神,建筑工程中环节较多,提高各部门的合作能力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心,同样也是对科学发展观中人与人关系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美]J.D.费雷姆.新项目管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1.

[2]杨杜.现代管理理论[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

[3]赵涛,潘欣鹏.项目整体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建筑企业理念篇10

[关键词]建筑经济管理;成本控制;创新

引言

为提高经济效益,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开始重视建筑经济管理工作。该项工作并不是单一内容,而是由多项内容组成的,其中,成本控制是重要一环,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不过,受到传统观念和发展模式的影响,当前建筑企业仍存在创新理念不足、成本控制机制不完善以及人员素质水平不高等方面的问题,难以达到建筑经济管理的最佳效果,也阻碍了建筑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建筑经济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创新方式,为成本控制优化奠定基础。

1建筑经济管理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1.1企业产品方面

无论是哪个企业的发展,都无法离开产品的生产,建筑企业也不例外。一方面,在建筑施工时,不仅要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还要投入劳动力,这两者都会增加成本。在有限的成本内,选择质量最优的材料和能力最强的施工人员,有助于提高建筑项目质量,满足业主需求。反之,如果成本控制不足,材料质量差且施工人员能力弱,则会影响建筑项目质量,给业主带来不良印象,限制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在开展建筑项目施工时,需要对整体建设周期中的投入成本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实际状况,制定适宜价格,在保证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迎合市场需求。

1.2企业发展方面

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性会直接影响企业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建筑市场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市场竞争加剧,无论是价格竞争还是质量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其实都是成本竞争。控制好建筑项目建设成本,有助于企业以较少投入,收获高质量建筑,赢取更大议价空间。在相同质量基础上,自然是价格越低,对客户的吸引力越高;在价格相同的基础上,质量越高对客户的吸引力越大。因此,成本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其二,企业在制定决策时,需要依托大量的数据,成本数据在其中占据的比例大,要保证成本数据的有效性,辅助决策制定。此外,通过成本控制,也能强化成本应用管理,保证有限成本的高效利用,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当下建筑经济管理成本控制面对的问题

2.1创新理念不足

目前,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在经营中已经开始重视成本控制这一环节,并制定了相应的成本控制办法,依靠这些控制办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经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在深入分析后会发现,许多企业存在创新理念不足的问题。由于很多企业一直采取传统成本控制办法,并未积极创新,以至于成本控制的效果一般。一方面,管理领导层缺乏创新理念。管理层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者,理念和行为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状况,只有保证理念创新,才能为成本控制方法创新提供保障。但因为成本控制方法应用时间长,传统方法已深刻于工作人员的习惯和脑海中,如果要转变成本控制方法,往往需要投入更多成本,因此,管理层为节约成本,并无成本控制方法创新积极性。另一方面,基层人员创新理念不足。就基层员工而言,其认为创新是管理层的工作范畴,自己只需要完成下发工作即可,无法根据自己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创新完善成本控制方法。

2.2成本控制机制不完善

就当前状况看,建筑行业普遍存在同一个问题,各个企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方面缺乏清楚认识,许多企业认为利益是唯一目标,所有的制度都是为了提高盈利设置的。但是,正因为太过重视利益,反而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基于利益开展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企业很可能因为利益而忽视成本控制的合理科学性,导致经济成本损失,延误工期。此外,因为意识缺乏,企业未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机制。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因为自身无相关经验,只能借鉴其他公司的运行模式,导致使用传统运行模式的企业越来越多。但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机制也要与时俱进,无法适应这一潮流的企业会逐渐落后于其他先进企业。

2.3成本控制人员素质水平不高

作为成本控制工作的执行者,成本控制人员的工作有效性不仅会影响整体工作的效率,还与成本控制办法的创新紧密相关。当前一些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因此在成本控制创新方面缺乏积极性。一方面,企业成本控制人员只具备成本控制方面的理论知识,缺乏创新性思维,以至于只单纯依照传统成本控制办法开展工作,未结合实际调整优化控制办法,和现代建筑经济管理需求相背离。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成本控制人员虽然具备创新理念,但因为怕麻烦,缺乏创新动力,难以协助建筑企业发展。

3建筑经济管理成本控制的创新办法

3.1创新成本管理理念

为优化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我国政府推出了“供给侧改革”这一构想理念,对我国传统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有积极的作用。对此,相关建筑企业应紧跟经济发展需求,联系时事,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创新观念,优化认知,深层次地强化经济效益中心管理理念,担负起经济职责,促进成本管理的合理化、工序化、规范化以及精准化,尽最大努力从原本的粗放型管理转变为集约型管理。此外,不仅要重视事后控制,还要调控全局,以成本管理为着力点,强化事中控制和事前预防,将成本管控创新理念贯穿项目管控的整体流程,建立全流程、全布局的管理机制。当然,企业还要实时指导员工树立合理科学的公司成本管控创新理念,发扬“创效光荣”公司文化,为后续成本控制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让企业能够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推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3.2积极完善成本控制机制

建筑企业经营活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成本控制,而想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机制,企业应做到以下几方面。其一,强化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的控制意识。为了使员工了解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企业应对员工开展相关培训,或者请成本控制经验丰富人士开展讲座,增强员工控制意识。其二,构建科学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在工程实施时,企业应强化管理人员的意识,让他们能平衡好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此外,还应紧密联系员工个人和建筑项目,让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减少建筑风险,发挥成本控制的最佳效果。其三,构建激励机制。企业应强化员工激励机制,和员工的绩效相联系,奖惩并存,消除员工的懈怠惧难心理,为企业成本控制工作贡献力量。

3.3建设高素质水平的人员队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建筑企业想要强化成本控制的效果,应积极构建一支高素质水平的成本控制人员队伍,创新实施成本控制办法。第一,聘用新的成本控制人员时,建筑企业应先制定完善的招聘体系,提高招聘标准,完善应聘人员考核制度,不仅要考核人员的成本控制能力,还要考察其创新意识,测试其思想道德品质,只有3项都过关,才能将其安排到成本控制岗位上,如果其中有一项未达标,就不能聘用,宁缺毋滥。第二,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管理层应固定某一时间开展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为成本控制人员讲授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以及自我提升的渠道。此外,还要采用合理的方法,激发员工创新意识,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积极主动地研究成本控制创新方法,集思广益,研究出效果更好、符合本企业运作实际的成本控制办法。

3.4强化全过程成本控制

建筑企业工程施工从招投标到开工、查验、运用以及维护等多个时期,期间会产生诸多成本方面的威胁,也就是企业从投标到构建,再到交付投产,这一流程都和成本控制密切相关。因此,有关负责人需要保证全过程、全布局控制和全员参与,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详细地说,其一,要管控好投标成本,应用行政和经济手段控制预算,节约投标期间的成本支出,并提高中标概率。例如,某建筑工程使用清单报价,但各工程量均为施工方自己按图计算,因而施工图预算工程量和施工预算工程量之间必然存在误差,再加上商务谈判业主方的多次压价,在仔细计算完后,发现工程亏损190万元,价差亏损62万元,两项总计亏损252万元,幸运的是土方工程和钢材价差方面经过压价及利用市场波动价差,实现价差盈利165.4万元,上述3项合计预算亏损86.6万元。所以,该公司仍应采取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降低成本。其二,加强技术创新,详细探查施工场地,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布置,并根据自身技术的优点创新技术,判断工期。同时,还要强化材料和机械装置的成本控制,仔细严谨地选择原材料和机械设备,且所有行为都要参考工程建设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整。例如,某建筑是5层框架结构房屋,建筑面积3215.27m2。因为工程中标标值低,利润空间小,所以需要加强这一项目的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