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仓储物流项目策划方案十篇仓储物流项目策划方案十篇

仓储物流项目策划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3:09

仓储物流项目策划方案篇1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充分利用现行政策和有效资源,抢抓机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设施,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理念整合粮食物流各个环节,促进粮食流通现代化。

二、主要任务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和省粮食仓储、物流规划以及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性文件;研究制定市县仓储、物流规划,用规划指导建设;抓住国家拉动内需增加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投资粮食流通项目,做好粮食仓储物流项目的储备、申报和跟踪服务,正确引导地方和企业对粮食仓储物流项目投入,尽快构建满足粮食流通的仓储体系和贯通省内外的粮食现代物流通道;加大在建项目检查指导力度,做好各级财政补助项目和园区的建设管理;积极关注、指导非国有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并做好相关投资统计工作。

三、内容和目标

1、编制物流设施建设规划。各地要深入学习国家和省粮食基础设施和现代物流规划,结合本地粮源、交通、粮食基础设施布局等实际情况和粮食生产、流通发展趋势,认真研究制定市、县级粮食物流设施建设规划(规划期2012—2015年)。用规划指导今后一个时期的物流设施建设工作,避免重复建设。

2、做好项目申报工作。要按照国家粮食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粮食现代物流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粮食物流项目布局、建设和申报管理工作。项目申报工作要在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加强与发展改革部门的沟通协调,认真编报粮食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要加大工作力度,关注政策动向,抓住机遇,务求实效,做好项目建设和投资争取工作。

3、加强在建项目管理。已竣工的53个仓储物流项目(其中新建26个)做好竣工验收、资料归档、库区功能完善等扫尾工作。继续对在建项目和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工作进行督查,规划不合理或者影响长远发展的建筑物要及时纠正、拆除,做到生产、生活区功能规划合理、货畅其流,消防、环保设施完善,生产安全、经济高效。2012年争取竣工或基本竣工新扩建仓储物流项目19个。获得国家和省资金补助的物流项目、示范库建设、产业(物流)园区、加工项目,要按照中央和省补助项目的原则和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争取年底前竣工验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继续推广粮食散运。各地要按照《省关于加快推广散粮运输的意见》继续开展粮食“四散”工作调研,加强对外交流、考察,引导仓储、加工企业适当投入,努力提高和扩大当地“四散”能力和范围。南部地区争取“零”的突破,中部地区实现由点到面的扩展,北部地区尽快普及和提高。2012年,全省粮食散装、散运、散卸的比重争取达到20%,进一步降低粮食流通成本。

5、做好项目准备工作。已进入前期准备的项目要抓紧做好开工前各项工作,及早开工,今年全省争取新开工物流设施项目15个以上。产业园区有条件尚未启动建设的,要抓紧做好项目立项、开工、备案等工作。同时要整合资源、招商引资,积极谋划新项目,增加项目储备,增强发展后劲。

四、工作步骤

一季度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向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申请各类项目;印发全省活动方案;各市县完成活动实施方案并上报省局仓储处。

二季度研究制定市县级粮食仓储、物流、维修改造、农户储粮规划(可合写),并报省局备案;省市局组织活动开展情况检查并通报各地。

仓储物流项目策划方案篇2

【摘要】物流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税负对物流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文章以现行物流业税收政策为依据,在分析我国物流业税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东北某企业集团案例为实证,提出将营业税的应税劳务筹划为增值税的税收筹划方案。

【关键词】物流业;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一、引言

物流业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物流业是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对分散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种社会功能进行有机整合和一体化运作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物流业已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基础性工作取得新进展。但是,我国物流业整体运行效率仍然偏低,社会化物流需求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基础设施之间缺乏衔接配套,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面临一些障碍,物流技术和标准比较落后。

为了进一步促进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务院于2009年4月印发我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所提出的9项政策措施中第3项涉及到税收问题,至今无相应法律或规章制度出台。目前的税收政策并没有从整体上扶持物流业发展的倾向,同时结构性调整的政策也不足,忽视了对物流业赖以存在的整体环境的关注,影响了物流业的发展。本文就现行物流业税收政策下物流业税收筹划进行分析,以期对物流企业有所裨益。

二、我国物流业的税收现状

物流业涉及的服务项目范围较广,涉税种类很多,主要涉及的税种有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房产税。使得物流业税负较重,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至今为止没有从本质上对什么是现代物流业加以界定

在我国的税法条目上,“物流业”是一个没有进行规范的领域。现行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将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和装卸搬运全部归入“交通运输业”税目,税率为3%;业、仓储业、设计、咨询等归入“服务业”税目,税率为5%;如果企业兼营不同应税项目,应分别核算,否则从高适用税率。而现代物流是一体化和集成化的经济运动过程,运输、仓储、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以及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都具有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内在联系;同时,这种内在联系又是建立在以市场运行机制和专业化、社会化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将这些一体化的环节割裂开来,其结果只有两种:或者是重复征税;或者是从低纳税。

(二)我国目前对物流业给予的税制支持和税收管理体系并不完善,有的方面甚至存在空白

第一,虽然我国现行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是九部委联合行动的结果,但从本质上看,并没有解决各部委之间的分割管理和利益归属问题;第二,目前的税收政策并没有从整体上扶持物流业发展的倾向,同时结构性调整的政策也不足,忽视了对物流业赖以存在的整体环境的分析和关注;第三,现代物流业务的多样性、服务项目的交叉性,使传统的运输、仓储、出租等原本分门别类管理的业务发票失去了监督作用,各个类别之间缺乏关联度的现实,使得凭票计税和扣税的发票管理制度面临着重大挑战。

(三)物流企业的营业税存在重复纳税的现象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的要求,试点物流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应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付给其他运输企业的运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试点物流企业将承揽的仓储业务分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应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付给其他仓储合作方的仓储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上述两项要求使得试点物流企业在其经营中可以将支付给其他单位的物流服务费用进行抵扣,减少了试点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这无疑是一项鼓励物流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好政策。但是通知中也列举了试点物流企业的名单。从名单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有70万家与物流有关的企业和机构,试点物流企业所占的比重还不大,也就是说只有少数物流企业可以享受到这项税收优惠政策,而对于大多数物流企业来讲,其发生的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如仓储、运输、装卸等费用,还不能进行抵扣,这必然存在大多数物流企业的重复纳税的问题。同时,一些集团型物流企业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因为没有自备运输车辆而不具有自开票纳税人资格,也不能享受营业税差额纳税的政策,这就使得试点物流企业集团的一些全资子公司也不属于这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受益者,于是,上述优惠政策的真正的受益单位少之又少。

三、物流企业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东北某集团公司于2006年进行重组改制,将其主业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并包装上市。重组时,该集团公司的物资采购及仓储职能继续留在存续公司。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和获得内部转移价格的好处,上市公司的仓储服务业务仍然由存续企业提供。重组以前集团公司的物资采购实行统一管理,物资供应部门为该企业的二级非独立核算单位,为其下属单位提供的物资供应服务不存在税收问题。重组后,上市公司与存续企业分别独立核算,其间因仓储服务产生涉税问题。与该公司签约的会计事务所相关专业人士向公司提出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是将本应该纳入营业税范围的税费支出,纳入增值税的范畴,以享受到进项税抵扣的好处。主要方案如下:

在税法依据方面,首先,按照我国税法现行规定,仓储服务应交纳5%的营业税。同时,1994年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营业税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其中第五条关于代购货物征税问题规定:“代购货物行为不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征收增值税,否则,征收营业税”。这些条件是:(1)受托方不垫付资金;(2)销货方将发票开具给委托方,并由受托方将该项发票转交给委托方;(3)受托方按销售额和增值税与委托方结算货款,并另外收取手续费。

其次,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第五条规定:“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征收增值税。”

由此可见,如果要将原本缴纳营业税的应税行为转为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行为,只要满足以上规定的条件即可。因此,将上市公司与物资供应商、未上市企业提供的仓储服务合并成为一个整体,即能成为增值税的纳税人。该事务所要求受托方(存续企业)将代购货物的价款及按规定收取的费合并,把费收入筹划成混合销售行为(既购买物资又提供仓储服务),按单个物资供应合同向委托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委托方(上市公司)将代购货物的价款及费同时付给受托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获得进项税额的抵扣,三方关系如图1所示。在存续公司只为上市公司提供货物运输服务的情况下,存续公司只缴纳营业税即可,而上市公司只交纳增值税进项税;当把这三者视为一个整体而进行统筹规划时,上市公司依然只缴纳增值税,而存续公司原先缴纳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享受到了抵扣的好处。

此例可以运用一些数据进行测算:假定当年该公司委托存续企业物资采购的金额是2400万元,按关联交易合同规定应支付仓储服务费(假定按照物资销售额的10%提取)240万元。公司增值税税率为17%,营业税税率5%。由于上市公司委托存续企业为其采购物资,同时并不需要存续为其垫支资金,采购物资的专用发票由存续转交上市公司,存续与上市公司单独结算,并单独收取手续费,这时存续企业必须缴纳增值税,而又由于其行为属于既涉及物资的采购,又涉及应税劳务的混合销售行为,原来缴纳营业税的部分也一并缴纳增值税,因此:上市公司应缴纳增值税=本期增值税销项税额-(24000000+2400000)×17%万元,而存续公司应缴纳增值税=(24000000+2400000)×17%-24000000×17%万元,从公司整体来看,就此业务其缴纳的税费合计=本期增值税销项税额-24000000×17%万元。

经过合理的税收筹划,此案例产生的效果主要体现在:

(1)省去了营业税及附加13.2万元(2400000×5.5%);

(2)上市公司因取得进项税额而少缴增值税40.8万元

(2400000×17%),由于少缴增值税而少缴城建税、教育费附加4.08万元(408000×10%)。

(3)存续企业多交一部分增值税。上市公司取得的进项税额,实际上就是存续公司增加的销项税额,但由于恰逢我国增值税消费型改革,物资供应部门取得的进项税(经营成本部分)可以完全抵扣,购置部分固定资产的进项税也允许抵扣,因此存续企业多交的增值税,实际上要小于上市公司少交的增值税,整体考虑纳税筹划效果明显。

四、总结与建议

首先,本案例能够将营业税的应税劳务筹划为增值税的应税行为,主要还在于对物流业本身界定不清。如果税法规定仓储服务属于营业税范围,而不是具备诸如前文分析的条件课税,那本案例就不会取得这样的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认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因此,综合、高效的一条龙服务模式才是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而如果按照我们传统的,在形式上将物流简单的进行分割是不妥当的。笔者认为,从物流业服务性质的角度看,应该把物流业视为服务业的子税目,统一明确产业属性与经营范围,这样各地税务征收机关就有了征收管理客观依据,避免错定误征。

其次,物流企业经常将一些业务外包,但就我国现行的税法规定,仓储环节发生的税费是不能抵扣的(大约占到营业额的15%—20%左右),其结果是虚增营业税税基,出现重复纳税现象,进而增加企业的税负。本案例将存续企业仓储服务本应缴纳的营业税转变为增值税以通过抵扣而获得税收方面的好处,其动机就是为了减轻企业税负。

最后,统一票据的开具,正确计算增值税进项抵扣税额。我国现行税收政策规定,比如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储存等是排除在增值税之外的,因此,客户不能用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只能全额缴纳增值税,这样,无法正确计算和抵扣进项税额,客户容易产生税收规避的动机,造成国家税款不应有的损失。本案例的筹划使得存续企业多缴纳了一部分增值税,而在筹划之前,这部分增值税是不用缴的,虽然税收筹划本身并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但从整个国家利益来看,还是发生了税收流失。因此,准确认定现代物流业的基本范围是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我国增值税税制由生产型到消费型的改革,在规范物流业市场准入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专用发票抵扣增值税。这样才会使物流企业的扣税更合理,企业进行纳税不服从行为的成本增高,从根本上降低税收流失。

【参考文献】

[1]何玉润.物流业的税制浅析[J].财会月刊,2007(3):33-34.

仓储物流项目策划方案篇3

关键词:智慧仓储、3D仿真、库存管理策略

许多生产制造企业其产品具备一定的质量存储期限。例如:橡胶制品具备一定的老化期限,超过设定年限后,其性能参数将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安全性能指标。因此如何加强对产品库存的可视化管理,保证产品销售出库遵守先进先出原则,避免产品存放过期,造成资源浪费,是目前各企业面对的难题之一。

本文提出将信息技术、3D仿真模拟技术和物流管理技术相结合,搭建wos智慧仓储优化管理系统方案;通过该系统的构建,提高wms系统运行的透明度,实现仓库空间使用情况分析及仓库运行和业务流程的可视性,从而预测出实际有效的决策分析和操作并指导执行,达到最合理利用仓库空间、降低成本的目标,从而实现最为有效的管理仓库。其总体构建目标如图1所示。

以下从构建背景、系统策略、采用的优化模型、系统架构、功能架构、系统上线后效益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一、构建背景

智慧仓储优化管理系统建设是为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实现产品智慧制造而提出的。制造企业一般根据市场预测大批量,多品种生产,尽量减少更换工装、物料等产生的资源浪费。所以合理的仓库管理尤为重要。如何利用社会化、信息化的物流手段,优化企业内部管理,避免库存积压,是制造企业迫切解决的问题。目前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依靠人工管理模式,难以实现库存的实时、准确盘点。没有有效措施对库存进行压缩,进而优化库存管理。

2.目前很多制造企业往往仓库中产成品占压资金过多,产销存在脱节,生产计划和库存数据不准确。

3.采购和生产、销售不能够有效的协调,存在采购物资存放周期过长、产品针对库龄的分析数据不佳、周转率不高、资金大量积压现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仓库进行优化管理,其中库存管理策略尤为关键。

二、策略分析

基于对众多企业的研究.并融合物流管理的相关策略原则和算法,提出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损耗的管理策略原则,总结如下:

1.基于库存周转率原则:定期对库存产品周转率进行分析,依据产品的属性、销售策略、数量等条件,建立存储的模型。并且将仓库中产品进行合理的定位和分类存储,遵循周转率越高的产品离出入口越近的原则,提高出入库效率,降低人员消耗。

2.基于产品相关性原则:根据历史订单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产品属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依据相关性进行排序,库存管理时予以考虑。通过该规则,可有效降低出入库行程,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简化盘点等工作。

3.基于产品同一性原则:将同类产品摆放到同一区域时,便于仓管人员盘点,能够花费最少搬运时间实现产品的存取,提高作业效率。

4.基于产品互补性原则:根据历史数据和产品属性分析产品间的互补性,将互补的产品存放的位置尽量接近,缺货或者并发出库时,能够快速出货。

5.基于产品相容性原则:根据历史数据和产品属性分析产品问的相容性,将相容性低的产品进行合理分割,降低产品品质或产品损坏。

6.基于产品尺寸原则:仓库进行库位划分及布置时,考虑产品单位大小及同批次共同存储的数量及整批形状,确认产品和存储库位特性是否相符,所以在存储库位的位置和产品的存储策略建立对应的模型。模型参数灵活,适应不同产品存储的需要,通过该模型.减少空间浪费,提高发货效率;避免由于空间和产品尺寸不匹配导致的物流资源损失。

7.基于重量特性原则:建立货架高度和产品的对应模型,使得重心处于货架下方,避免产品存取的危险。一般原则重量重的存放在下层,重量轻的放置在上层,同时考虑目前存储产品的重量分布情况,合理对产品进行存储。

8.基于产品特性原则:存储时考虑产品的特性,是否具备危险性、腐蚀性等,建立各类物品的存储策略和物流布局。

物流必须符合上述规则,同时规则可根据存储物品特性进行灵活设定,仓库也应符合相关产品的标准:规则间的优先级也要明确,并考虑物流布局,以及分拣的装置和效率,提高工效、空间利用率。

基于上述策略,再采用相应的优化模型算法针对不同的客户进行持续优化改进。

三、优化模型算法

基于策略原则和历史数据进行模型自主优化,本文采用基于策略和知识库的自主管理模型,模型图如图2所示:

图中,S1,S2,…Sn,是使用问题求解算法as对状态记录集R进行分析,得到多种配置调整方案。C为动作策略pa转化得到的约束条件,u是有效函数计算得到的效用值,S为配置方案的最优解。

一次系统配置优化的决策过程包括三个阶段:采集、分析和规划。在采集阶段,通过对历史物流数据的采集、归纳、分析:分析容积率e、库存周期i、出入库效率a、出入库频度K等参数,将得到的各种数据经过算法知识am的状态映射处理,转换成系统状态知识,并存储到知识库中的状态记录集R中。

分析阶段主要对系统的未来库存存储情况及出入库负荷情况进行预测,并寻找可以满足预测从而得到系统需求的配置方案。在此阶段需要使用采集阶段得到的样本记录集R,根据不同系统参数和不同目的的需要,在算法库aS中选择适合的算法进行分析。得出系统需求预测结果,并根据预测结果计算可以满足系统需求的资源配置调整方案S1,S2,…Sn。

分析阶段得到预测系统工作量和其他状态参数,并得到不同的配置方案对应的系统性能参数,在规划阶段中要根据策略确定最终的配置方案。可以运用策略管理算法ap将动作策略转化为对应的一组限制条件C,同时使用效用函数计算各个性能参数的效用值u。这个阶段可以用规划的方法执行,如下规划函数:

maxS=U1(p1)+u2(p2)+…+un(pn)

Subjectto:

Restrictions=(c1c2…,cn)

式中,p为系统性能参数值,n为性能参数个数。上述规划函数目的就是在满足由动作策略转化而得的约束条件C1,C2…,Cn的前提下,根据各个系统性能参数对应的效用函数求取系统总效用的最大值,获得最优的配置调整方案。

这样,就将配置方案选取的过程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来求解,最终在配置方案集中选取一个满足限制条件而且效用最大化的配置方案。最终将配置方案应用和系统配置调整中,完成一次自优化过程。然后将算法应用到系统中进行管理,一段时间后,将数据进行整理。重新进行学习和优化.通过此模型不断改进各级管理策略和模型参数。

本方案采用服务器集中存储数据,采用多层架构设计,实现软硬件架构的灵活性部署。

四、系统架构

智慧仓储物流管理系统设计考虑多种库存模式,引入信息化技术、RFiD等多种物流管理技术。总体系统架构图,如图3所示。对于平面库采用叉车部署车载电脑,实现智能化引导存储。同时也对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进行了集成设计,综合各种仓储方式的存储策略,该系统可灵活设置部署,能够建立多样化的建模模型,模型参数针对不同的产品及存储策略原则采用优化算法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库存的最优化管理。

引入条形码技术将仓库、货架、库位,增加可视化的标签,通过条码扫描技术进行快速的入库出库业务操作。在叉车等物流装备上,按照系统指示进行智能化引导,最大化提高物流的效率。引入RFiD技术,可实现货物的自动盘点,减轻人员工作量,提升自动化程度。通过自动化立体仓库,也可以实现产品的自动存储。入库时,存储货位的选择由系统根据各种优化的策略模型进行动态指定。满足最大化存储量的同时,达到最快的出入库效率。并且定期根据历史数据给出存储优化的建议措施。通过空余时间的库位调整,优化整体出入库的效率,满足市场和客户的要求。

所有数据集中存储到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采用双机冗余备份的方式,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可靠性。数据库服务器实现系统所有数据存储、挖掘、分析:weB服务器实现对外展示的窗口,保证数据展示的实时性。通过wCS系统,实现对现场aGV、自动调度系统、自动扫描系统、自动分拣系统等的智能化调度和集成。

五、系统功能架构

智能仓储优化管理系统功能架构图,如图4。该系统分为用户管理、菜单管理、配置管理、数据模拟、数据分析、信息管理、参数管理等几大模块。系统采用模块式架构,实现可配置的灵活策略,可以实现业务逻辑与不同客户的快速搭建和实施。以下对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做简要描述:

1.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实现用户数据的管理,对用户对应岗位、名称、部门进行设定。实现用户状态的实时更新,用户编码规范化管理;

权限管理:对用户的权限进行设置,按角色、岗位分配权限。权限变更、审批流程化、规范化,避免无授权用户访问系统,保证信息安全性;

操作日志:实时记录登录用户的操作行为,对登录、退出及在线期间的功能操作,关键数据项操作进行记录,防止关键数据的安全。并且可通过系统及时追溯相关的操作行为,对正确的行为进行纠正,避免恶意用户的非授权操作行为。

2.菜单管理

菜单配置:菜单模块化,可根据系统的功能进行配置。支持不同地区、不同操作系统菜单的个性化设置;

菜单分组管理:针对不同的角色对菜单进行分组,实现菜单分组的个性化管理

功能管理:对功能进行个性化的配置,对名称、功能项、是否权限管理等进行配置

仓库综合现状:规划仓库的总体布局,对库区、库位划分、库位填充料、库位占有率等进行配置;

仓库出入库频率:对于数据分析展示参数的设置,数据展示格式的设置;对于出入库频率等参数进行设置。

3.配置管理

因素管理:配置仓库管理的因素、要素,针对各要素及其属性进行规范化管理,确定其优先级,因素进行分类、分组管理;出库频度、产品别保管日数、装载率、材料类出库量、材料类出库频度、在库日数等进行管理;

因素范围管理:定义各因素的约束条件,针对各约束条件设置针对性的警示方式(设置不同的颜色等);

仓库配置:仓库进行规划,合理配置仓库的范围、存储产品属性等.不同仓库之间的调度策略等信息;

库位配置:针对每个仓库进行合理规划,针对存储产品的属性、出入库频率等进行规划,合理规划库区、库位的大小,物流的路径等;

调度策略:针对产品在不同仓库库位间的物流调度策略进行配置;

存储策略:针对产品在不同仓库、库区、库位进行存储的策略进行配置;

编码规范:设定产品、库位、库区、仓库等的统一编码规范,并且与其他系统进行接口保证基础数据的一致性;

分析策略:对数据采集、存储、数据分析周期、数据挖掘的策略进行配置,实现数据分析成果的灵活性。

4.数据模拟

3D查询:通过3D图形的可视化方式对库位信息进行直观的展示,可根据不同的分析参数进行转换,根据不同因素展示不同的效果。管理人员能够对库存现状及异常情况进行分析;

3D模拟:查询所有仓库、区域、库位信息,通过3D立体图的形式进行展示,通过不同颜色对库位信息按照不同因素进行形象展示。根据预期的目标,制定不同的移库策略(例如:相同商品可以合并,不同品级库位不能移动等),根据策略模拟执行后的效果展示,对比前后3D展示图形,查看是否符合目标效果。确认后下达指令给wmS系统。

预测模型:根据不同的场景,不同的管理模式,内置不同的预测模型,实施时可以进行灵活设置,并与之配置不同的参数。

5.数据分析

产品等级库存配置:根据产品出库频度划分等级,采用各种报表展示,显示不同产品等级的产品库存配置情况;

库位填充率:图表和报表的形式展示各仓库的库位填充率情况,超过标准的异常情况进行不同的颜色提示;

平均移动距离:不同的时间周期统计各设备或操作工的平均移动距离,为仓库优化存储提供数据分析支持;

工作时间查询:统计各设备或操作工的工作时间,通过不同的报表格式进行展示;

出库效率分析:分析整体以及各区域各设备的出入库效率,优化存储模型,改进存储策略,提升出入库效率;

产品库龄分析:根据销售数据、出入库数据,分析估算产品的库龄,统计分析产品的库存周转率,方便控制生产和补充库存,同时为销售提供数据支持。

6.信息管理

库位利用率:分析统计库位的使用情况,图表或者报表的格式进行展示。对于库位容量不足或者存储不合理的现象进行预警提示。

库存分析:分析统计2D库位的绘制数据,分析统计实时库存,并进行实时的监控和分析。

7.参数管理

库区规划:对于厂区、仓库、库区、库位进行合理的划分,制定标准的编码规范体系,以及各库位的管理策略;

指标管理:制定各数据统计分析的策略,出入库的流量控制策略,产品存储策略,展示模型策略等指标;

参数设定:设定配置因素参数、因素关系参数、模型参数,日志记录周期等参数;

系统变量:设置系统菜单变量,设置系统公共code编码,语言设置,系统变量名称及属性设置。

六、效益分析

该系统平台实施后,通过3D的形式实时展示库位情况,对于库龄不同颜色进行预警提示:物流管理人员对异常现象及时进行感知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图5为某库位的3D模拟展示图。

分区域出库频度进行库位管理,通过优化措施进行处理后,该库管理出库口较近的a区域出库频率大幅提高,存放长期库存离平台最远的c区域出库频度大幅降低。统计如图6。

根据监测及不断的强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使得库位的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表现在空闲库位数量增加,库位堆放堆积率提高,统计如图7。

使得配车平均时间大幅减少,平均移动距离大幅降低,优化存储策略,减少移动距离,缩短出货时间。统计数据如图8。

仓储物流项目策划方案篇4

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仓储需求大幅上升:而与此同时,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符合要求的仓储设施越来越难求。不断扩大的供求缺口不仅导致仓库租金快速上涨,也吸引了众多势力投入到物流地产的争夺战中。虽然短期来看,物流“国八条”等政策利好频出,很多仓储企业坐等租户上门,不愁钱赚;但长远来看,仓储业竞争将日趋激烈,只有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提供更多增值服务,才能站稳脚跟,赢得更好的发展。

供需矛盾

仓储租金正在持续上涨。

普洛斯副总裁徐佳梅在第六届中国仓储业大会上表示,仓储资源目前供不应求,存在1亿多平方米的供求缺口,仓库租金上涨明显,与去年同期相比,北京上涨了7.9%,上海上涨7.4%,广州上涨6.2%。今后仓库租金水平还将持续上升。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就曾通过微博对北京仓库租金上涨表示无奈:“今年平均上涨30%,估计未来两年还要涨30%。”

早在几年前,当全国各地兴起物流园区建设狂潮和大型物流地产企业疯狂圈地时,一些专注于开发定制化物流地产的外资企业与众多的生产制造型企业认为这不是他们的发展路径,对此漠然旁观。现在,面对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仓储需求大幅上升的局面,他们迫不得已地承认自己犯下了多么幼稚的失误。然而更令人抑郁的是,他们不能再袖手旁观下去,而不得不在地产行业的波峰上参与进来,竭其所能付出大量成本抢得少量土地资源。

大概在2000年以后,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契机,国内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物流热升温,发展现代物流被各级政府提上了议事日程。由于认为物流园区对当地经济可以起到强有力的带动作用,因此,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物流园区建设,再加上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本就低廉,那几年,物流地产的建设甚为激进。不过,难以否认的是,那时不少的物流园区项目都成为了开发商低价拿地的借口,以物流名义大肆圈地,炒卖土地或转做他途,并非都真正与仓储物流相关。

随着近几年土地价格的暴涨,众多物流企业与需要物流用地的制造、流通企业才发现仓库租金如此之贵,甚至贵也无处可找。电子商务企业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电子商务爆发式增长的前提下,工业物流地产增长显得不相匹配。数据显示,乐淘网在1年时间里,北京库房从1000多平方米增长到10000多平方米。凡客诚品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凡客诚品2010年从最初的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库房,增加至成都、武汉、沈阳、西安、济南等8个库,库房面积从去年的十几万平方米,增加到如今的三十几万平方米,而且还在增加。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凡客诚品、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和乐淘网都迅速扩容仓库。

与仓储设施需求大幅上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符合需要的物流地产供应严重不足。北京去年一年交付使用的只有宝德物流园一个工业物流地产项目。爆发的电子商务和工业物流地产的供不应求导致租金快速上扬。

多方角力

仓储资源的紧缺和对仓储市场前景的良好预期,吸引了众多势力投入到土地争夺战中。高力国际一份报告中指出,2011年物流地产开发商的主要竞争集中在土地资源而非资本。

首先,由于自身发展壮大急需仓储资源的制造、流通企业大手笔投资拿地建设仓储设施。

据了解,由于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上海库房面积急需增加,但合适的仓储设施难以寻觅,京东商城不得不在上海自建库房,用刘强东的话说,是“拿出15亿建设物流”。而据相关机构估算,在京东商城一线城市物流布局完善的情况下,要想持续增加市场占有率,必须进军二三线城市去搭建物流平台。这意味着,京东还将花费上百亿元才能初步完成基础建设。不只京东,不少电子商务企业都要涉足地产,自建仓库。2011年伊始,阿里巴巴集团便宣布斥资千亿大规模建设物流产业,这个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同时宣布,“阿里巴巴不跟物流服务商抢饭碗,只涉足物流地产”。

除了电子商务企业,与其紧密相关的快递企业则更加大张旗鼓地各地拿地,多家企业先后推出了购置物流用地的计划。例如,申通投资2亿元,征地100亩,圆通投资3.5亿元规划建设上海、广州、成都等集分拣、仓储于一体的大型运转中心;中通在上海征用52亩土地,投资1.2亿元建造新的总部基地……

其次,传统的工业地产企业也在继续加紧拿地的步伐。全球最大的工业房地产开发商――普洛斯早已进入中国,其网络扩张正在全面辐射。据了解,截至2009年12月31日,普洛斯在中国完工和在建物业面积达到376万平方米,在广州、深圳、佛山现有9处物流园在建。紧随普洛斯的脚步,全球第二大工业地产商安博置业也于2010年底在广州开发区建立配送中心。

同时,国内众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也在盯着物流地产。

2010年3月底,富力空港物流园公用型保税仓、出口监管仓正式挂牌,项目占地面积超过2200多亩,计划投资额高达30亿元。合生创展在广州惠州的两个超大面积的工业园项目也于2010年开始动工,据业内人士透露,合生创展之前在北京和天津等地早已涉水物流园项目。这不是个案。据悉,上海复地、绿地、陆家嘴、广州恒大、美林基业、珠江投资等诸多知名大型开发商均开始涉足物流仓储地产领域。

热潮背后

投资的火热不等于仓储业的繁荣,仓储业仍然面临着诸多单靠投资无法解决的发展瓶颈。

首先,仓储行业企业仍然发展较慢,规模普遍较小。据中国仓储协会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152家主要的大型骨干仓储服务企业主营收入较上年增长了68.5%,从2009年的225.16亿元增长到379.49亿元。平均每家销售额仅2亿多元。相较其他产业,仓储行业企业实力较弱,全国性大企业较少。

其次,大多数仓储企业的管理运营水平较低,盈利模式较单一。

物流地产本质是物流服务和地产服务一体化结合的产物,与住宅房地产简单的“建造+销售”获利模式不同,物流地产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后续经营。除了建设标准化仓库外,仓储企业更重要的是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为进驻企业提供包括货物存储保管、运输、配送、生产加工、人才培训、信息技术等全方位的增值服务。而国内目前仓储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不够,运营管理水平需要提高。有业内资深人士指出,国内一些仓库凭想象建造,没有专

业的人才、也缺乏专业的物流管理技术,造成一些很低级的错误,比如,集装箱卡车进不去,进去了无法调头。

中国仓储协会沈绍基会长在第六届仓储业大会上指出,目前仓储企业普遍存在库存管理与控制能力不够,靠收取仓租生存,投资收益率较低;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货架、托盘与叉车等现代仓储作业最基本的设施还远没有普及。只会收租金也是当前仓储企业难以提升的关键所在。

再者,受累政策与土地资源,很多仓储企业难以扩大规模。

土地价格远远超过了一些物流企业的承受能力。据了解,目前,我国部分一线城市,如上海、深圳等,物流用地价格每亩高达60万~100万元。在天津、河北等地,土地价格也比前几年提高了3~4倍。

作为一家典型纯粹的物流企业,大田集团总会计师屈传顺曾对媒体表示,“在租赁仓库、建设基地等方面的成本投入,对国内大多数物流企业来说,负担都很大”。而很多成立时间短的民营物流企业,实力薄弱,征地困难,企业的发展更是受到严重制约。

仓储业前路初现

从本质上看,物流地产绝不仅仅是拿地盖房子,而是一套极复杂的综合的服务体系。包括专业的设施设备和管理在内的整套的仓储服务能力不足已成为仓储业向现代仓储发展的最大阻碍之一。因此,提升增值服务的能力将是众多陷于低水平经营模式的仓储企业的自我救赎之路。

虽然大多数仓储企业的经营管理与过去相比变化不大,但还是有少数新锐企业做了很好的尝试和创新,形成了一些很好的提升增值服务的案例,值得借鉴学习。比如江苏“飞力达物流”和河南“华丰钢铁物流”。据介绍,飞力达国际物流公司为近10家电脑品牌或代加工企业提供零配件的Vmi服务,管理1200家供应商2万种电脑零配件,先后投资昆山、上海与成都3家仓储服务公司,立足仓储,完善加工与配送等增值服务,2010年创造了单位面积产出的行业新高,每万平米仓库年收入达2000万元。河南华丰钢铁物流园可实现年钢铁吞吐能力300万吨,加工改制能力100万吨,钢材加工收入成为其主要收入,仓储等物流服务收入则成为附属收入。

仓储行业的整体提升,虽然从根本上讲需要企业的励精图治,但外部政策环境的转好也能带来一些推力。

最近,政策面上又闻利好。

6月8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推出了推动物流业发展的8项配套措施。这8项措施被业界称为物流业的“国八条”。这是继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计划》之后的物流行业又一重大政策利好。

物流国八条中有四条与仓储行业密切相关,分别是:第一条,要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完善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扩大试点范围,尽快全面推广。研究解决仓储、配送和货运等环节与运输环节营业税税率不统一问题。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旋用地的土地使用税政策。第二条,要加大对物流业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科学制定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园区用地给予重点保障。支持将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用于发展物流业。第五条,要鼓励整合物流设施资源。支持大型优势物流企业对分散的物流设施资源进行整合,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联盟合作。引导行业系统内的仓储和运输设施开展社会化物流服务,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共同配送。第七条,要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扶持,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拓宽融资渠道。

仓储物流项目策划方案篇5

【关键词】物流企业仓储配送中心选址物流成本

物流企业的仓储及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是物流企业的重中之重,配送中心的建设直接影响了物流企业日后的运营成本与网络布局。因此,物流企业在决定建立仓储及配送中心时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周密规划、完善设计,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物流企业的仓储与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

(一)政策性原则

物流企业的仓储与配送中心的选址应以国家政策,当地省、市的相关规定为准则,严格遵守企业所在地的经济方针和政府政策。

(二)经济性原则

物流企业的仓储与配送中心的选址是物流企业前期的最大资本输出,需要严格把控仓储与配送中心选址时的各项成本,在保证满足企业要求的情况下以总费用最低来保证企业的利益。

(三)战略性原则

物流企业的仓储与配送中心的选址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主要根据,选址时应以战略性的眼光对企业进行全局与长远的判断,既要满足企业现阶段的目标需求,也要考虑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四)协调性原则

物流企业的仓储与配送中心的选址应与企业的长期发展趋势相协调,初期的建立能够满足企业的基本要求与长期发展。

二、物流企业的仓储与配送中心选址需考虑的因素

在物流企业的仓储与配送中心选址的过程中,应根据企业不同的要求对目标位置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众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

(一)直接成本因素

将物流企业的仓储与配送中心的选址的成本问题作为直接成本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建于此处的运输费用,设施投资的固定费用、管理费用、经营费用,以及经营产生的相关费用等。运输费用:选址的地点直接影响物流企业日后经营将产生的运输费用,不同的运输距离应使用不同的运输手段,如何选择运输手段可以减少运输环节,降低运输成本,达到利益最大,是企业的首要目的。因此,根据最佳的运输工具计算最短的运输距离,减少运输时的中间环节与装卸次数,地处临近码头、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输费用。

近年来,顺丰的发展势头和同行业相比十分良好,因物流市场的供需发生变化,顺丰正在向仓储社会化、仓储产业化、仓储标准化、仓储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顺丰成为了拥有先进管理理念的物流企业,但也存在许多老旧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入库管理环节为例:仓库的空间较大,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为货物寻找合适的库位,耽误作业时间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大量反复的作业流程影响公司业务各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造成运营成本上升。

(二)间接成本因素

间接成本因素可分为:自然环境因素和本地经营环境因素,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经营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天气因素,主要考虑的气象因素,如:温度、风力、降水量、无霜期、冻土深度等。地质条件,仓储与配送中心的选址应考虑地基承重能力,能否适应大体积的货物反复积压。地理条件,位置是否宽阔平坦,处于高地,远离河流,无地下水上涌。经营环境因素:本地经营环境,当地政府扶持,其他的物流企业,开展物流企业的完善条件。商品特性,物流企业所经手的产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选址的时候应考虑不同的产品的特点进行划分,以满足不同商品的特性。服务水平,能否实现准时送达是检验企业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物流的仓储与配送中心的位置应能够满足顾客任意时间送达货物的基本要求。

同样以顺丰为例,在库管理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货物摆放不整齐,存在倾卸坍塌的危险,存在安全隐患;环境因素,夏季仓库较潮湿,货物容易受潮,存在货物变质的风险;仓库人员日常盘点不彻底,货物多且繁杂,不能够定期进行盘查整顿,致使储位混乱,容易导致操作失误。

三、物流企业的仓储与配送中心的选址的方法

(一)解析法

该种方法通常是指运营成本对物流企业仓储与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其中运营成本一般是指运输需求量、距离和时间之间的函数,因此解析方法是指根据运输距离、运输需求量和运输时间三者的结合,通过在坐标轴上的结合,通过确定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改变,用代数的方法来显示求解物流企业仓储与配送中心的坐标。

(二)完全优化规划方法

完全优化方法是指在特定的约束环境下,从众多备选条件中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案。运用此方法需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竞争力的相同定位的资源;资源对象的主客观因素都能保证完全确定。

(三)逐次启发方法

逐次启发方法是指通过多次的逐步分析得到最优的方案的方案,用逐步启发方法进行物流企业的仓储与配送中心的选址时,首先需要确定总费用的计算方法,模拟初始方案,逐次的进行解析,以达到最完善的方案。

(四)模拟仿真方法

模拟仿真方法是指通过模型实现虚拟方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模拟进行实验,确认实验结果,在选址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想法,但该想法并未经过详细的推敲,存在诸多矛盾与问题,运用模拟仿真技术可以将虚拟的想法通过不断的改变参数,多次尝试来确定最优的选址方案。

(五)综合因素评价方法

综合因素评价方法是指通过全面的分析调查各种影响因素,将各种影响因素对比分析,权衡利弊,根据自身发展的趋势的重要性对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优的方案。

物流企业在选择仓储与配送中心选址的问题上,重点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与所在地的政府政策与人文条件,除此之外,应多方面模拟日后的经营模式,从中总结经验,确定最适合企业的选址方案,达到企业目标,实现利益最大化。

仓储物流项目策划方案篇6

一、2009年经贸工作回顾2009年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关键一年。发展改革委经贸系统紧紧围绕中央确定的宏观调控目标,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克服对外贸易遇到的巨大困难,推进国际经贸合作,保障粮棉等重要商品供求总量平衡和市场基本稳定,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在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稳定外需,努力减缓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大幅下滑,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我国外贸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配合有关部门出台提高部分高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率、取消或降低粮食和化肥等产品出口关税、调减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一系列稳定外需、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外贸发展出现积极变化。一是外贸进出口下滑势头明显放缓。二是大部分主要贸易伙伴自我国进口比重上升。三是大宗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相对较小。四是贸易条件改善。(二)应对摩擦,维护国内产业利益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贸易保护主义逐步升温,我们配合有关部门,一方面研究对策、答复问卷,积极主动应对贸易摩擦;另一方面对美国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做法,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另外,继续推动和拓展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探讨与更多贸易伙伴建立自贸区的可行性,为我扩大开放创造有利条件。在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合作协议(Cepa)的框架下签署了补充协议六,在服务贸易方面进一步扩大对港澳开放。(三)加强调控,保证重要商品供求总量平衡和市场稳定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我委代国务院起草了《关于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在重要商品调控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收储力度,保护农民利益。今年累计托市收储粮食10386万吨、油菜籽537万吨、棉花272万吨、食糖36万吨。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稳步回升,农民种植收入增加。年初将化肥淡季商业储备规模由1200万吨增加到1600万吨,达到全年用肥量的15%,保证农民用肥需要。二是及时组织销售,保证市场供应。组织国家临时存储粮食在批发市场上公开竞价销售,组织中央储备和临时存储粮油跨省移库,适时安排部分临时存储玉米、大豆定向销售给加工企业。为满足纺织需要,及时投放国家储备棉,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储备糖投放市场调控预案并适时组织实施。安排260万吨淡储尿素提前出库投放,稳定了区域市场。三是加强进出口调控,平衡国内供需。适当安排供需相对比较宽裕的粮食品种出口,合理引导大豆等紧缺粮油品种的进口。适当增加成品油出口总量,维护了国内石油行业的平稳运行。(四)推进改革,夯实大宗商品调控基础工作一是实施化肥流通体制改革。8月24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了以放开化肥经营限制、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鼓励连锁集约经营、强化市场监督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化肥流通体制改革。二是加快推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目前已有2044家棉花加工企业完成了技术改造,占规划数的85%;全国已建成88家仪器化检验实验室,检验能力达到530万吨;2008年度经仪器化检验大包棉427万吨,是上年度检验量的2倍多,超过2008年全国棉花产量的一半。三是认真组织开展全国粮食清仓查库,为各级政府做好粮食宏观调控工作打下较好基础。(五)加大投入,支持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研究制定《粮油仓储设施建设方案》,安排中央投资22.78亿元,支持建设粮食储备仓容340万吨、中转仓容100万吨、食用油罐130万吨、烘干机273套(新增烘干能力1182万吨)。同时,研究制定中央直属棉花、食糖储备库规划建设方案,继续做好中央直属储备肉冷库建设方案的组织实施工作。二是安排3亿元支持110个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和检验检测系统建设。三是物流业调整和振兴专项资金中有2.7亿元,用于支持87个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六)出台规划,促进物流业发展在前期编制的《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基础上,制定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已列入十大调整和振兴产业规划。各项组织实施工作全面铺开。一是建立落实规划的协调机制。制订了《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部门分工方案》,建立了工作小组,协调规划落实相关事宜。二是组织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项目。制订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专项投资管理办法》,利用扩大内需中央投资6.716亿元,重点扶持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标准化推广等5类共232个项目,带动社会投资300多亿元。三是制定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赴长三角、珠三角开展“促进物流业发展政策调研”,起草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此外,还开展了绿色物流、化学危险品物流、第三方物流等专项课题研究工作。四是编制专项规划。进一步修改《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将于近期;启动了《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五是推动物流领域国际合作。将物流列入中日高层经济对话框架,建立“中日流通与物流司局级对话机制”,今后每年将轮流在两国召开物流对话会议,开拓了双边合作的新领域。另外,积极落实搞活流通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积极参与完善家电下乡政策措施,牵头赴山西和内蒙古两省区督查家电下乡实施情况。从全国实施情况看,家电下乡政策效果明显。2009年1—10月,家电下乡产品共销售2466万件,销售额达到462亿元;县、县以下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6.4%和15.6%,均高于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二、2010年经贸工作面临的环境和形势(一)实现外贸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的难度较大从外部环境看,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外需萎缩尚未出现根本转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9年10月份《世界经济展望》称,全球经济衰退正在结束,但复苏势头疲弱,经济活动仍然远远低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预计2009年世界经济将下降1.1%,2010年恢复到增长3.1%;2009年世界贸易量将下降11.9%,2010年恢复到增长2.5%。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联合国预计发达经济体到2010年失业率会高于10%,消费能力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加剧了我国出口困难。2009年我国出口产品共遭遇22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反补贴、反倾销、特保等)114起,涉案金额127亿美元。从国内因素看,一是低成本发展优势削弱。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纺织行业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已接近每小时1美元,而越南、柬埔寨和孟加拉国等国家分别为0.29美元、0.36美元、0.22美元。二是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随着全球经济进入深层次调整,美元长期看呈贬值趋势,人民币可能更多承受美元贬值的压力。三是贸易融资困难。尽管国家出台多项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但落到实处的少,银行放贷慎重,中小企业贷款难仍较普遍。(二)重要商品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不确定因素增多一是粮食调控任务仍然艰巨。从长期看,粮食供求将处于偏紧状态。另外,粮食供需的结构性、区域性矛盾还比较突出,连年增产后主产区仓容压力较大。

仓储物流项目策划方案篇7

今天的会议是经省局同意召开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部署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布局调整两项工作。下面,结合前一段工作进展情况,就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我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

(一)深刻理解国家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的重大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农户储粮装具普遍比较简陋,庭院储粮条件差,易受虫鼠害、霉变等,粮食产后损失浪费现象严重。据调查,全国农户粮食产后损失率达到8-10%左右。受气候条件影响,我省粮食收获水分高,农户生产规模大,储存条件差,特别是玉米绝大部分在庭院散堆、散放,产后损失率高,霉焐现象严重,高水分玉米集中出售也影响了市场价格,进而影响农户卖粮增收。针对这种情况,从“十一五”开始,国家粮食局组织力量,对农户科学储粮进行了技术攻关、政策调研,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在开展试点的基础上,正式实施了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取得了较好效果。国家粮食局已把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之中,在全国大力推广。我省是被国家列入“十一五”末期试点省、“十二五”重点推广的省份之一。实践证明,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实施有诸多好处:一是从种粮农户层面讲,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户卖粮收入稳步提高,粮食保管、销售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迫切需要适合庭院储粮新装具。通过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实施,可以改变农户产后粮食储存型态,减少储存环节损失,采取自然降水提高质量,农户可以择机卖粮获得季节差价,从而让农户实现好粮卖好价的愿望。从已购仓农户反馈的情况看,科学储粮仓在性能及使用效果上受到了广大农户普遍认可。二是从国家层面讲,农民粮食产后损失减少就等于增加了粮食总产,可以说是打造了无形良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同时,通过自然通风降水,可以减少烘干量,既减少了煤碳的消耗,又减少了碳排放量,有利于节能减排,提高社会效益。三是从经营企业层面讲,由于农户科学储粮,保证了粮食质量,使粮食经营企业比较容易获得质量较好、充足稳定的粮源,从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有利于企业经营。总之,农户科学储粮专项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减损增收措施,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为民工程,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农政策,是一件利国、惠民、利企的好事。国家把此项工程的推广应用工作落实到国家粮食局,我们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提高对抓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定信心,把好事办好。

(二)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的基本政策和工作要求。6月,为了实施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国家粮食局制定下发了《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办法(暂行)》,省局也制定下发了《黑龙江省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这两个文件对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作进行了细化和明确。主要内容:一是项目县范围。我省是玉米主产省,农户科学储粮仓推广范围以玉米主产区为主,也就是以玉米种植面积相对较大的县(市)、农场为主。通过一年推广试点情况看,农户科学储粮仓的适用粮食品种和应用范围上,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不仅适用于玉米品种,而且还适用于水稻、大豆品种;不仅适用于重点玉米产区,而且还适用于非重点玉米产区。二是仓型及资金比例。我省推广的农户科学储粮仓仓型为圆形仓和矩形仓,单仓容积为12立方米,是国家认定的;遵循农户自愿申请,中央补助投资、地方配套和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投资方式及出资比例也是国家明确的,国家核定我省农户科学储粮仓单仓造价为3300元,其中:中央补助983.5元,省级财政配套990元,农户自筹1326.5元。三是工作责任。国家将这项工作落实到国家粮食局,省里落实到省粮食局和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并通过国家确认的监理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理。省局负责制定全省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协调省财政厅落实招标采购,组织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及时拨付建仓资金和管理费等工作。各市(地)和省农垦总局粮食局按专项建设要求,指导所属县(市)、农场抓好专项建设推进和落实。县(市)粮食局负责开展宣传、农户自筹资金收取、购仓农户档案建立、项目初步验收等项工作。监理部门要行使独立监理职能,确保专项建设质量。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深入学习有关文件,并在专项工作开展中认真履行职能,抓好落实。四是项目管理经费保障。专项管理是通过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为减轻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担,省局根据国家专项管理办法中“以省为单位按照项目总投资的1.2%安排资金作为建设单位管理费用”的要求,对我省项目管理费进行了分配,比例是县(市)级1%、省和市(地)各0.1%,管理费的使用办法已与省财政厅联合发文明确。省局将根据工程进度,及时下拨管理费。

(三)当前专项推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专项实施一年来的情况看,全年共开展了三批采购工作,加工企业履约已进入收尾阶段,收到了较好效果,为我们开展下步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专项建设中也暴露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一是政策制定与农户实际需求存在差异,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如按现行政策规定,一个农户只能购买一套农户科学储粮仓,不能满足部分种粮大户实际需求;二是组织过程中履行程序时间较长;三是仓型单一,可供选择的仓型种类少;四是加工企业对能否继续中标没有把握,不敢轻易投入;五是由于仓体直径较大,运输中存在超高或超宽问题,农村道路不符合大型运输车辆要求,存在无法送货到户的问题;六是中标企业对加工工艺估计不足,签合同后不能按时履约,影响了总体进度;七是部分县(市)存在对专项建设认识不够、推进落实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上述问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四)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进专项建设工作。目前,我省已经具备了全面推进农户科学储粮仓专项建设的有利条件:一是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为我们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目前中央补助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已经全部落实到位。二是全省已推广了3万多套农户储粮仓,绝大多数购仓农户非常认同,购买愿望强烈,有大规模推广的群众基础。三是加工企业工装设备已经齐全配套,工艺技术日益成熟,具备了批量生产能力。目前,前期中标加工企业已具备了日加工600套的以上生产能力,下一步还将增加生产厂家,增强供货能力。四是已开展专项建设的项目县(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积累了丰富的推广管理经验和办法,可供新启动项目县(市)予以学习借鉴。我们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进专项建设工作。

一要明确责任,加强领导。专项建设工作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领导是否重视,推进措施是否到位。为加强对专项工作的领导,省局成立了专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仓储处,全面负责专项建设推进工作。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作为专项实施的责任部门,必须承担起此项责任,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当地政府领导下,依靠有关部门、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认真做好专项推进工作,会议结束后,各地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制定当地专项推进方案,吸纳有关部门组成专项工作推进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尽快形成上下合力、全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要落实计划,有序组织。和国家共下达给我省建仓计划15.4万套。到目前已完成3万套,年底前需要完成12.4万套。按6个月的时间计算,每个月需要完成2.1万套,每天需要完成700套。从加工配送能力看,在中标企业数量增加后,日加工能力可以达到或超过1000套,应该说加工能力不存在问题,关键是农户自筹资金是否能及时收缴。为了保证年底前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省局决定对下实行计划管理。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县(市)不能少于套、农场不能少于1000套。自6月1日起,县(市)和农场要通过市(地)和农垦总局粮食局上报每旬工作开展情况,包括落实数量、资金收取和小粮仓到货、下摆及安装等情况,汇总后上报省局仓储处。省局将根据各地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向省政府汇报,各地也要将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

三要完善措施,加快推进。针对前期工作存的问题,省局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1)调整采购方式,由原来的分标段招标变为招标资质企业。在通过招标确定资质企业后,采取抽签方式确定供货区域,依区域内农户自筹款进入专户数量与供货企业签订采购合同,采取续标的方式,以便保证生产、供货连续性和缩短供货时间。对不能按期供货和产品不合格的企业,实行退出机制。(2)增加仓型。根据农户需求,今年在继续推广圆型仓的同时,又推出了同等容积和同价的矩形仓,购仓农户可自行选择。(3)加工企业实行厂存,建立一定的周转库存,解决合同履约拖后的问题。(4)在坚持一户一套政策基础上,农户可自愿组合,与农村土地流转相衔接,解决农户购仓数量需要。

四要精心准备,抓好宣传。为解决农户对新型储粮仓看不见、摸不着和对粮仓储粮性能不了解等心理疑虑,省局已请专业影象公司制作了农户科学储粮仓专题宣传片发给各市、县,并给部分县发放了农户新型储粮样仓,最近又印发了《钢网式农户科学储粮仓宣传单》等材料。各地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广泛利用各类新闻媒体,深入乡镇、村屯,切实把国家和省的惠农政策宣传到位,让小仓项目推广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农村泥草房改造结合起来,与改变村屯面貌结合起来,让广大农户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看得懂,提高感性认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广大农户科学储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要严密制度,规范管理。要加强资金管理。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已列入国家全程监管的项目之中,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一定要按照《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国粮办展[]150号)规定,要严格执行相关资金的管理制度,规范资金管理操作程序,特别是县(市)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在当地农发行设立专户,督促乡镇将收取的农户自筹资金及时存入县级专户,再通过县(市)级农发行向省局专户转存,并及时将汇款回执传真到省局仓储处进行确认,确保资金安全。要加强质量管理。监理部门要行使独立监理职能,对加工企业原料采购、安装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也要加强管理、服务和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协调解决。

二、积极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布局调整工作,确保实现预期工作目标

以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为重点,加快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是今年全省粮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省粮食工作会议和全省粮食局长会议已进行了部署,省局又下发了《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布局调整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全省会议结束后,各地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认真开展调研,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布局调整方案,加大了工作推进力度。从省局近期下派的重点工作推进组调查了解的情况看,这项工作各地都已全面铺开,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进展不平衡、部分市、县认识不到位、有畏难情绪等问题。今天,我就如何抓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布局调整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布局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理论上讲,实施国有粮食购企业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生产关系要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进生产关系的转变和生产力再发展的需要。一是适应农村生产组织形式和农民卖粮模式变化的需要。农村种地由一家一户向土地有序流转、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集中转变商品粮的拥有量增加了;售粮主体由分散小批量向现代散粮运输大规模集中转变,销售半径不断扩大。二是适应与相关产业发展变化的需要。粮食收储企业功能由单一收、储、加、销向一体化转变企业功能拓展了;铁路运输发运点由量小、分散向发运量大的战略装车点转变运输能力提高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资金贷款渠道由原来只能通过农发行向多渠道各类商业银行进行融资转变融资渠道多元了。三是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新形势和企业生存的需要。随着粮食购销市场的不断完善,市场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小、散、弱”的矛盾日益突出,企业经营成本高、经营效益差,长此下去,起不到主渠道作用,将被市场所淘汰。为此,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粮食生产、流通发展的新形势,必须站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通过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使企业存量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真正起到主渠道作用。

(二)明确资源整合、布局调整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全省粮食局长会议已经明确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源整合、布局调整的总体思路、总体格局和工作目标。总体思路:适应粮食生产和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需要,整合资源、减少布点、精干主体、加强重点,推进规模化、集团化经营,更好地发挥调控载体和主渠道作用。总体目标:经过3—5年努力,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数量由现在的579户整合到200户左右,实现由拥有企业数量向拥有优势企业转变。总体格局:构建以规划建设的10个左右年粮食发运能力100万吨以上大型控制性综合粮食产业园区为龙头、以30个年发运能力50万吨以上的大型粮食集散中心为支撑、以60个收储能力在20万吨以上的主产区中心粮库为骨干、以一批收纳库为基础的新型粮食购销和仓储物流网络体系。

按照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构建和打造年发运能力100万吨以上的大型控制性综合粮食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应具备四方面的基础条件:长期形成的粮食集散地,具备发挥铁路大通道作用的基本条件,具有全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能够形成当地重视和关注的大项目。即:突出整个产业链条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上,现有区位优势明显,粮源充足,辅射带动能力强。构建和打造年发运能力50万吨以上粮食集散中心,侧重点以提升粮食流通能力,带动和吸收骨干收纳粮库,发挥稳定市场、实行产销对接、减少中间环节,为大型企业配套等宏观调控载体和主渠道作用;年收储能力20万吨以上中心粮库,则主要是为大型中转、加工企业服务,实行经营性与政策性收购相结合,发挥资产效益,连接流通和收纳企业,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上述三类布局调整雏形,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仓储、物流、产业发展新格局。共同特点是以粮食购销企业为载体,通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改变企业产权结构,从而实现股份制经营,带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业链上各要素之间无缝链接,最大限度地把粮食资源优势,变为企业经营优势。

(三)科学规划,统筹布局。省局已对布局调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具体来说:

一是明确功能定位编规划。各地要结合当地粮食生产流通的现状,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明确各企业的功能定位,制定与国家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规划相适应并有操作性的具体规划。

二是明确重点编规划。省局已经对规划的10个产业园区龙头项目、30个集散中心项目,与各地进行了衔接。各地要将其纳入当地政府的产业发展规划中,并从地方或企业的实际出发,按照高起点、现代化的标准研究编制项目总体规划。规划中要有明确发展方向,阶段性工作目标,企业需建设项目及资本结构等。

三是统筹兼顾编规划。根据省局初步拟定的10个产业园区龙头项目、30个集散中心项目名单,各地在确定中心粮库后,要抓紧形成企业布局调整工作方案。在规划布局调整方案时,一定要做好统筹,将退城进郊、物流建设、粮食加工、资源整合等方面工作一并进行考虑,有利于促进本地企业产业发展,做大做强重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合理性。

仓储物流项目策划方案篇8

一、上半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所做重点工作

(一)上半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上半年,国有粮食非购销企业改制面达100%,完成改制企业9个,占目标9个的100%;全县粮食购销企业完成粮食购销总量4300万公斤,占全年任务5100万公斤的84%;粮食订单收购量1500万公斤,占全年任务1680万公斤的89%;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剔除历史包袱后实现盈利138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280万元的50%;城镇连锁经营及农村服务网点增加4个,占全年目标任务6个的67%;实现“四无”粮油率达95%以上。全面执行粮食政策,切实推进依法管粮,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新成效,无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无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全局观念,又好又快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

(二)上半年所做的几项重点工作

1、夏粮收购工作准备充分,开局良好。今年,国家继续对粮食主产区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政策,为确保种粮农民积极性,把国家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粮食局立足“五早”全面做好夏粮收购准备工作。一是仓容早准备,通过挤、腾、并、转、建、跨省移库和竞价销售等办法腾出仓容3000万公斤,新建四座粮仓新增仓容2500万公斤,全县共计准备仓容5500万公斤。二是资金早筹措。根据夏季收购任务,意向申请贷款8000万元。三是人员早培训。今年国家启用新的小麦质量标准,县粮食局积极组织20余名验质人员到省、市参加新标准培训,并组织全县粮食收储企业统计、财务、防化、生产安全人员进行业务岗前培训,全面提升业务技能,实行持证上岗。四是器材早添置。全县粮食企业新添小麦硬度检测仪5台、地上笼3000余米、粮食输送机3台、粮食振动筛5台、电子测湿测温仪20余台。五是粮源早联系。收储企业积极组织人员到粮食主产区联系新老客户,实行预约收购和订单收购,确保收购任务完成。

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预案启动后,县粮食局根据省、市政府安排迅速召开全县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工作会议,对收购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各收储企业立即展开收购工作,截止6月底全县共收购小麦2000万公斤,实现收购工作开门红。主要做法:一是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夏粮收购工作,成立了以县政府余自明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粮食局局长、农发行行长任副组长,县财政局、工商局、技术监督局、发改委、商城国储库、托市粮监管办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夏粮收购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夏粮收购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为做好收购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强化宣传。今年国家对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进行较大调整,特别是执行新的小麦质量标准、新的收购价格、新的质检方式。为此,县粮食局及时通过电视、新闻等媒体进行政策宣传,并制作宣传标语、公告牌近百幅,发放宣传单4000余份,让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家喻户晓。三是严格执行政策。各收储企业全部实行价格张榜、样品上台、政策上墙,并设置政策咨询台,做到了质量公开、价格公开、计量公开,各收储企业坚持优质优价原则,不压级压价,不抬级抬价,不收“人情粮”,不向农民打白条,不代扣各种费用和其它款项,严格执行国家收购政策。四是开展优质服务,各收储库点全部设置了茶水站、休息场所、打气筒、医药箱等便民设施,真正做到让售粮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2、筹措资金狠抓仓储建设,改善储粮条件促进经济发展。今年是执行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第三年,由于前二年连续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全县粮食库存达到1.3亿公斤,已是仓仓爆满,为了确保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顺利进行,县粮食局积极组织有条件的收储企业进行仓储建设,丰谷、东谷、禾源公司和1770省储库四个企业通过整合资源、职工集资、招商融资多种办法筹措资金600余万元,新建仓房四座,新增仓容2500万公斤,大大改善了储粮条件,扩大了仓储能力,为促进全县粮食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

3、粮食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成效。由于06-07年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全县粮食企业共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1.4亿公斤,目前全县粮食库存总量达1.3亿公斤(含国储粮、商品粮),库存量为有史以来最高。面对库存量大、储粮条件简陋的新情况,粮食局领导班子,不等不靠,积极采取措施,组织全县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开展安全储粮安全生产活动。一是组织开展春季粮油安全大检查活动,发现储粮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多次召开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安全储粮及粮食监管工作形势,安排部署粮食安全生产工作和粮食监管工作,并组织召开粮食安全薰蒸现场观摩会,培养规范操作习惯,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是积极开展科学储粮活动。结合县“十佳百优”竞赛活动,积极组织粮食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开展岗位技术大练兵,争做“红旗仓”和优秀保管员竞赛活动,成效明显。三是切实加强粮食库存监管。粮食局与中储粮潢川直属库联合成立托市粮监管领导小组,对全县库存托市粮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防止储粮隐患。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在今年上半年由国家、省、市粮食主管部门组织的多次粮食库存安全大检查中,都顺利通过检查验收,并得到各检查组的好评和肯定。

4、粮食跨省移库和竞价销售出库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积极组织力量完成国家中储粮总公司下达的5177吨跨省移库任务;二是圆满完成托市粮竞价销售18067吨的粮食出库任务。

5、围绕目标抓招商园区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按照招商引资项目任务,粮食局积极组织力量,狠抓招商引资,上半年,共实现招商引资项目4个,实现招商引资1000余万元。一是在信阳茶叶节上签订了商城千叶春精米深加工项目、商城县华宝茶油开发项目、商城县双丰特种养殖扩建项目,共招商资金500余万元。二是上石桥工业园区千叶春粮食物流中心项目,计划引资500万元。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粮食局立足国家粮食产业政策,结合粮食部门实际,超前思维、超前谋划,以整合粮食部门有效资源为抓手,通过盘活上石桥永丰粮油公司存量资产,拟在上石桥工业园区火车站货运站附近征地近60亩,投资3000万元,分两期建现代化粮食及货物仓房10幢,办公楼一栋,兴建商城县千叶春粮食物流中心,届时库容可达5000万公斤,年货物吞吐能力达10万吨,年产值1亿元以上,年利税可达350万元以上,将成为全县粮食企业的龙头,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目前该项目建设前期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之中,其中资产盘活项目取得新进展,安置楼规划、资产盘活方案和其他准备工作都取得进展,物流中心征地正与有关部门商洽之中。

6、粮食市场管理依法行政步入新台阶。今年来,县粮食局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于的职能和上级粮食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依法行政依法管粮职能,切实履行对全县市场粮食流通的监督和管理,把依法行政依法管粮职能落到了实处。一是积极开展庆祝《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四周年宣传活动。今年是国家颁布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四周年,县粮食局采取各种形式进行了庆祝宣传活动,召开专门会议安排布置庆祝宣传活动,统一拟定庆祝标语30余条发至基层单位,并在县城主要街道悬挂过街横幅80余幅(条),将国家粮食局印制的宣传画张贴到各繁华地带,全县粮食企业各仓库、门店前均悬挂横幅或张贴标语,还在电视台设立粮食剧场,点播电视连续剧进行宣传庆祝,力求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效果,投入宣传费用10000余元。二是认真做好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发放和社会粮食统计工作。为具备条件的各类粮食收储企业发放粮食许可证26家,积极鼓励各类粮食企业参入市场收购,切实推进粮食收购主体多元化发展,为私营粮食企业和其他社组织建立粮食台帐,把社会粮食统计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三是切实开展粮食及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整治工作。粮食局组织开展了粮食收购许可证、托市粮库存专项执法检查,还组织开展了粮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把好粮食食品安全关,积极营造合法经营、放心消费氛围,切实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7、保障供应,稳定粮价,主渠道作用得到彰显。近年来,针对国际粮价不断飙升,国内粮食市场出现波动的新情况,县粮食局积极组织全县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经营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多途径组织粮源,切实保障我县粮食市场供应,由于领导重视,供应保障有力,目前全县粮食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人心稳定,经济形势运行良好。

8、加强粮食部门自身建设,树立粮食行业新形象。今年以来,县粮食局新一届领导班子,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狠抓了自身建设。今年根据工作需要机关内设了七个股室,进一步明确分工,细化责任,避免职能交叉出现扯皮现象,制订出台了七项规章管理制度和工作考核奖罚办法,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长效机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益,达到了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的良好效果。

9、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六城联创”工作得到扎实开展。县粮食局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创建省级卫生城的号召,采取联创工作责任化、联创责任领导化、联创工作经常化机制,切实开展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今年粮食局又投资近万元用于美化办公环境,以达到创卫办的总体要求。二是积极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参加迎奥运全民健身活动。三是“双联双促”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县粮食局利用鄢岗镇千叶春公司仓储、加工、资金优势,与“双联双促”对象户签订订单农业18000亩,建立以企扶农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四是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开展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活动,局机关共捐款5700元,局机关党员缴纳特殊党费3620元。

二、目前粮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半年全县粮食部门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部分工作已取得突破,但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实际困难。一是全县粮食企业工作开展不平衡。二是园区千叶春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力度仍须加强,建设资金仍须多渠道筹措,进度仍须加快。三是请求县政府对上石桥永丰公司存量资产出让中相关税费给予减免,工业园区建设粮食物流中心给予一定优惠扶持政策。四是商城县没有县级粮食储备是一大薄弱环节。年初发生的特大冰冻雪灾和“5·12“四川汶川地震面前,地方储备粮体系建设重要性凸显,建立县级储备,确保突发事件的粮食应急供应,已是当务之急。按照国家规定“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我县非农人口10万元,3个月每人每月15公斤口粮,县级储备规模为450万公斤。为搞好我县救灾粮和应急供应粮,确保地方粮食供应安全,关键时期调得动、用得上,申请县政府尽快批准建立县级储备。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和工作措施

下半年,全县粮食部门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和县委、县政府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局的业务指导下,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抓重点,切实做好小麦最低收购价工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一是继续加强对小麦最低收购价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收购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和问题;二是加强对最低收购价小麦质量的监管力度,采取局包片领导对各自包片企业小麦收购质量进行自查并及时进行整改,然后由县粮食局和国储库委派收购监管人员到企业进行全程监管,对存在的问题责令企业及时整改,达到国家收购政策要求;三是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多掌握粮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收多储,防止出现卖粮难,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四是严格执行小麦收购政策,特别是收购质量、价格、资金管理等政策,严格手续传递,保证收购数量真实、质量良好,达到农民、企业、政府三满意,确保收购任务圆满完成。

(二)抓亮点,加大资产盘活力度,推动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建设。继续加大对永丰公司资产盘活力度,切实加强领导,尽早实现存量资产盘活工作,及早上马工业园区千叶春粮食物流中心建设项目。一是加强资产盘活工作领导,抽调局党委成员专门负责协调、指导、管理此项工作;二是尽早落实盘活方案,推进项目进程。三是及早着手粮食物流中心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等基础性工作,努力完成即定的目标任务。

(三)抓安全,切实做好粮食安全生产和防汛工作。当前,正值汛期,狂风暴雨多发季节,面对粮食库存量大,储粮条件简陋的现状,全县粮食部门将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克服松懈麻痹思想,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以高度负责的心态,落实防汛责任制,做好安全防汛工作,做到仓库有人管,发现问题有人报,出现险情有人救,各收储企业要做到有责任人,有值班人,有抢险队伍,有抢险措施,有通讯设备,有防汛预案,要备足抢险器材,真正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安全渡汛不出问题,确保储粮安全。

仓储物流项目策划方案篇9

一、《规划纲要》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一是《规划纲要》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粮食局首次联合制定。根据国务院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安排和国家粮食局职责,2009年10月起我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始编制,经过两年多专题研究、调研、起草、修改、专家评审论证和广泛征求地方、有关部门、企业等单位意见,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定同意后,以国粮展[2011]224号文件正式印发。

二是内容涵盖了粮食调控、仓储物流、加工、市场体系、企业改革、质量标准等各个重要方面。

《规划纲要》从粮食流通实际出发,抓住科学发展的主题,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强化了对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的要求,强调了粮食仓储物流、加工和市场体系的重要作用,重视粮食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粮食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

三是按照“1+4”的模式编制了行业和专项规划。在编制《规划纲要》的同时,还编制了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粮油加工业发展、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粮食科技发展等四个专项规划,形成以规划纲要为统领,各专项规划为支撑的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使《规划纲要》各项目标和任务具体、细化,措施更具可操作性,确保落实。

二、如何理解《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深化一项改革、健全六大体系、建设六项重点工程”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

《规划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粮食流通形势新变化,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对粮食需求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监督检查,加快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提高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强调要适应国内外粮食流通形势新变化,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对粮食需求的新期待;二是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监督检查;三是强调要进一步提高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和消费结构升级等多方面因素,《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是: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仓储物流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推进法制建设,全面实现依法管粮;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有序、监管有力、质量安全的现代粮食流通格局。同时,为便于检查和考核,《规划纲要》还提出了粮食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粮食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粮油加工业健康发展、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粮食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监测体系更加健全、粮食流通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等七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如到2015年,新建粮食储备仓容2000万吨,全国种粮农户实现科学储粮的比例5%左右等。

针对粮食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任务是:深化一项改革,健全六大体系,重点建设六大工程。深化一项改革,即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健全六大体系,即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粮食仓储物流体系,粮油加工体系,粮食市场体系,粮食科技创新体系,粮食监管和标准质量检验监测体系;重点建设六大工程,即粮食仓储设施工程、粮库仓房维修改造工程、粮食现代物流工程、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程、粮油加工业升级工程、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工程等。

三、如何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答:按照进一步完善粮食宏观调控机制,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促进粮食商品顺畅流通,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市场供应,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确保粮食价格在合理水平上基本稳定的目标,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的主要任务:一是合理引导粮食生产和消费,促进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协调发展,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二是完善粮食购销体制,构建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购销模式,使农民增产增收。三是完善储备调节体系,夯实粮食宏观调控物质基础。健全粮食应急体系,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四是健全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实现对粮食市场的动态预测和分析。五是完善粮食产销合作的长效机制,促进粮食区域供求平衡。六是健全粮食进出口调节机制,做好粮食余缺和品种调剂。

四、在加强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哪些领域是我们的投资重点?有哪些措施?

答:按照到2015年,粮食流通基础设施要基本满足粮食增产、保障供给的要求,完善粮食仓储体系,达到现代化水平;基层粮库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基本消除长期露天储粮,并建立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主要跨省粮食流出通道设施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实现散粮火车“入关”运行,散粮流通比例明显提高;改善农户储粮条件,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的目标,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重点和措施:一是加强粮油仓储烘干设施建设。在粮食主产区、西部地区和后备基地新建储备仓容2000万吨;新建和改造一批烘干设施;在36个大中城市建设一批成品粮低温储备仓,2012年选择个别条件较成熟的城市先行试点。二是加大粮食仓房维修改造。维修改造仓容1亿吨以上,粮食主产区基本消除长期露天储粮,同时积极争取支持西部地区和主销区仓房维修。三是推进粮食现代物流发展。打通“北粮南运”主通道,完善黄淮海等主要通道,加强西部通道建设,建立全国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四是继续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为全国800万农户配置标准化储粮装具,在湖北、吉林等粮食主产区开展种粮大户新型储粮设施建设试点。

五、如何推进粮油加工业结构调整?

答:按照到2015年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安全营养、绿色环保的现代粮油加工体系,产业结构取得明显改善,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加工保障供给安全和科技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的目标,推进粮油加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快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大力培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大型企业兼并重组,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鼓励和支持中小型企业改造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二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按照安全、优质、营养、健康、方便的要求,加快系列化、多元化、营养健康粮油食品的开发,提高优、新、特产品的比重。大力发展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的粮油加工产品,严格控制成品粮的过度加工。三是优化区域布局。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遵循产区为主、兼顾销区和适当考虑重要粮油物流节点的原则,实现粮

油加工业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四是加快升级改造。依托现有资源,加快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粮油加工企业,提升粮油加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实施粮油加工园区建设、技术改造、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主食品工业化示范、应急加工供应等升级工程。

六、如何健全粮食市场体系?

答:按照到2015年,形成以粮食收购市场和零售市场为基础、批发市场为骨干、粮食期货交易稳步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的目标,健全粮食市场体系的主要任务:一是以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规范收购市场秩序、提升国有粮食企业竞争力、培育发展粮食经纪人为重点,形成粮食收购主渠道与多渠道并举、覆盖面广、方便农民售粮的收购服务体系。二是以满足城乡居民多元消费需求、完善市场供应服务网络和提升应急供应水平为重点,形成网点方便、质量安全、应急高效、诚信规范的粮食零售供应网络。三是以提升市场服务功能、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和完善全国统一竞价交易系统为重点,形成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为龙头、区域性批发市场和大中城市成品粮市场为骨干、城镇摊位市场为基础,多层次的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四是以逐步健全交易品种、进一步增强现货与期货市场的联动性为重点,引导粮食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五是以健全粮油市场信息监测网点、提高信息预测水平、强化对企业和农民的信息服务为重点,形成覆盖面广、服务性强、预测及时、准确权威的粮食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七、如何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

答:坚持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做大做强国有粮食企业,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战略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转变发展方式,切实提高国有粮食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主要任务是:一是加大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力度。以优势骨干粮库为主体,整合资源,实施跨区域兼并重组,组建公司制、股份制粮食购销企业,并以此为依托构建区域性粮食购销网络,作为国家掌握粮源、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重要基础。二是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一步理顺政府调控与企业经营的关系,积极探索有利于政府调控的政企分开模式。加强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理顺粮食基础设施的产权关系,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三是做大做强骨干国有粮食企业。支持中央粮食企业提升整体实力,引领行业发展。同时,着力培育若干个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区域性地方大型粮食企业。加大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力度。发挥骨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国家粮食应急加工和保障成品粮供应需要方面的重要作用。

八、粮食行业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粮食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部署是:一要大力推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带动产业技术的升级,积极培育粮食相关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支撑产业的绿色、环保、节能、高效发展。二要加强粮食科技社会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粮食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三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熟化及应用示范工作,积极推进粮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四要加强粮食基础性研究工作,开展粮食分子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研究和粮食生态内在品质基础数据研究。五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以节约粮食、主食营养安全、农户储粮减损等为主题积极开展粮食科技活动周等科普活动。六是实施粮食科技工程。组织实施基于物联网的粮食宏观调控关键技术与设备创制,节能增效绿色储粮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粮食质量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成品粮应急供应关键技术与设施设备研发等项目。

九、如何加强粮食监督检查?

答:推进监督检查体系建设,加强监督检查力度,提高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政策性粮食检查、粮油库存检查、社会粮食流通检查的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确保国家粮食法律法规和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主要任务:一是继续推进监督检查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市、县粮食监督检查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切实做到监督检查机构、职能、人员、经费“四落实”;完善中央政策性粮油监管体系,大力推进“在地监管”。二是坚持开展粮油库存检查工作。完善库存检查方法,优化检查组织方式,加强对不同性质企业和粮油库存的分类监管,增强监管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三是抓好政策性粮油购销活动监督检查。强化对政策性粮食收购、竞价销售、出库、移库的监督检查,做好应急供应、救灾救济等政策性粮食供应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粮油购销政策有效执行。四是深入开展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加强对粮食经营者从事粮食收购、储存、运输、销售等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五是严肃查处各类涉粮违法违规案件。依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对举报受理和立案的涉粮案件,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确保粮油库存安全。

十、为保证《规划纲要》顺利实施,制订了哪些保障措施?

仓储物流项目策划方案篇10

[关键词]电力工程;物资仓储;问题;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099-01

前言:电力物资的仓储管理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部分,电力企业要对电力物资进行详细规划和合理控制,全面加强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对策。

1、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的问题

1.1仓库布局分散

电力物资规模巨大,种类齐全,类型丰富,电力物资的这些特点都为其仓储管理带来困难和挑战。目前,电力物资仓库采用分级、分层、分片方式管理,仓库布局相对较为分散。这种分散的仓库布局模式会对物资管理带来不良影响。物资统一调度与规划困难,不利于企业的物资共享。由于仓库过于分散,必须依靠强大的配送力量来弥补上述不足。然而大多数电力企业并未建立专门的配送队伍,配送力量薄弱,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电力物资仓库管理工作效率,增加物资管理成本。

1.2库存管理分散

很多电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设立项目物资仓储基地和区域物流中心等,从而实现物资采购、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成本最小化,虽然对物资进行分散化管理缺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资的管理成本,具有明显的地区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项目部之间距离过大不利于物资的调配,这给电建企业的资源调度带来了极大不便。

1.3储备超额问题

目前,电力库存物资储备未严格按照“合理储备”原则,未按照各单位生产、经营需要为前提确定储备策略,降低实物库存。仓库备品备件储备没有形成常态化管理,缺乏临时应急物资储备。一般的物资采购体系中如果没有合适的库存储备,物资部门就不能及时将工程物资配送到生产需求现场,从而影响到整个生产的进度,同时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资金。如果库存物资超过合理储备额度,则物资仓库中的闲置物资没有得到物尽其用,导致了物资不断的积压,采购资金也因此不能得到及时的周转,甚至于一些部门为了达到考核目标,宁愿用大量的资金去购置新的物资,也不愿使用仓库中积压的库存物资,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1.4信息化水平不足

现代化时期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都逐渐走向信息化经营与发展方向,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也在逐渐走向信息化。然而,其信息化程度依然相对有限,一些电力企业虽然安装了自动化信息系统,然而,在物资仓储管理方面依然发挥着十分有限的管理功能。

1.5标准化建设滞后

在目前的仓储管理工作中,物资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实际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仓储人员缺乏标准化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很多企业还是依据传统的管理经验建立比较初级的编码方案,这些编码方案往往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对物资种类、特征和属性的描述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虽然目前物资编码方案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经常一套方案尚未被投入使用就被新的方案所取代,但是@些方案通常都具有一个普遍的共同点,即仍未跳出纯人工管理的工作模式,人工管理的不足之处很多,这样既不利于物资编码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无法保证编码方案的推广及其对物资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1.6仓库归属地分散

在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各个仓库库存的物资进行合理的调度和平衡利库。当前各个电力企业及下属分公司都有自己的仓库,并且分别自行管理。这种仓储管理模式虽然在地理位置分布方面具有很大的区域优势,同时为各单位核算资产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这种管理模式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为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调度分配,各个仓库之间的物资周转不畅通,仓储管理人员交流沟通不到位,从而不能有效地调拨和共享各自的资源。

2、电力物资仓储管理的措施

2.1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工作水平,就必须从根源上加强人员素质教育,物资管理部门要认识到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技能等对仓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首先,从思想根源人手,积极教育并培养物资管理工作人员,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使他们能够主动对自己的岗位负责,积极配合工作,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其次,加强技术培训。物资管理部门要重视仓储工作人员上到管理者下至基层员工的技能培训,培养他们掌握现代化的仓储技术、管理方法,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水平,以推动电力物资仓储的信息化管理。

2.2引进先进的管理理论

电力仓储管理理论最核心的理论是库存管理理论、仓库零库存管理理论和aBC管理理论。为满足电力安全生产的需要,每个电力企业都需要有一定的库存物资存储量,库存物资太多占用企业资金,库存物资太少则会影响企业安全生产。库存管理理论就是研究如何保证库存物资量既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又不占用企业资金,同时还能够保证正常的生产和物资供应,最大限度地降低流动资金的占用额和进货的仓储费用。aBC管理理论则倾向于研究如何加强库存物资管理。该方法是根据物资重要程度将物资分为a、B、C三类进行分类管理,提高效率,降低库存资金费用,这种仓储管理理论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可以对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物资储存方面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电力企业需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运用相关理论为本企业的物资库存确定一个合理数量,提高物资供应和配送能力。

2.3合理布置仓库距离

仓储管理中的信息化程度低容易造成物资的平铺化堆积,导致仓储空间的极大浪费,增加企业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支出。物资的空间分布不均会给物资的存放和提取造成很大的不便,因此企业应当对仓库进行合理布置,同时对仓库进行信息化改造。此外,很多电建企业通常会建设若干仓库,以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但是当仓库距离增加时,物资运输成本也会随之增加,所以对仓库的距离应当合理布置,在选址建设时,要对采购、运输等成本进行统筹考虑,确定最优化的方案,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引进先进的仓库管理系统,比如wmS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等,提高仓库的配货、预警、运输、集成存储和数据分析等工作。

2.4提高物资供应能力

对电力企业物资的供应能力以及配送能力进行协调,既提高物资供应能力,使相关物资得到及时有效的供应,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又实现物资的零积压,降低物资仓储成本,提高仓储管理水平。例如:某电力公司通过加强节余物资的退库管理,降低企业成本,创新物资退库管控平台,开展退库申请、退库审批、退库信息维护、退库入库、退库跟踪这五大业务,对退库物资实现高效、高质管理,实现退库的闭环管理。eRp进行退库操作后就会立即自动进入退库跟踪平台,该平台上详细记录了退库物资的各项操作,物资之间的转移、转批次、转编码、转报废、出库等信息一目了然,有效实现了退库物资的高效管理,盘活了公司的积压物资,提高了仓储管理水准。

2.5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电力物资管理部门应该不断加大自身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力度,主动引进物资仓储管理软件系统,并自行更新与升级该系统,并依靠此系统进行管理,以此来提高物资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例如,实行电子标签管理模式,通过设置标签来对各类电力物资进行标注、分类与管理,依靠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来时刻掌握仓库内各类物资的数量、变化情况、流动状态等,通过观察某一类物资在一周内、一个月内以及一年内的流动速率来制定电力物资采购计划、储存计划等,掌握好物资储存量,减少物资无序积压情况,以此来提升物资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牙习目信息模块化管理模式,例如货品模块、人均资源模块、储量模块等,通过膜块化的管理来实现细致化的物资信息化管理。

3、结语

总的来说,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对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转有很大的作用,现在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