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十篇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十篇

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3:07

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篇1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07―0056―02

党的十以来,发表了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提出要求坚持贯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文化方针。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是民族之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得到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在坚持基本要求的基础之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创新、发展和升华。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理论意蕴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根本所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要想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该且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主要是指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并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精华。与之相背的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与世界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基础,根据历史时期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划分为两个传统文化:一是中国古代传统优秀文化,二是中国近现代文化传统。

何为创造性转化?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使之与现代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①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根据时展要求,贴切地改变陈旧的形式,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创造性转化的基础是批判地继承,创造性转化是创造性发展的基础,只有将其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更好地弘扬。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理解辨正

明确创造性转化的基本内容,“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

深刻把握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关联性,这是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中国历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既不能以当前的文化价值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也不能止步不前,停滞于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应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现代境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全体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彰显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天人关系,强调道德伦理。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为首的是儒家,儒家既讲和,和为贵,又讲礼,既讲民富,又讲国强。既讲厚德载物,又讲自强不息。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等等十五条思想精华。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思想资源宝库,自身拥有十足的魅力。将其创造性转化,有利于增强其生命力。

(二)契合时展的实际需要

当今是一个信息时代,新潮地迈进了自媒体时代,无论是对于价值观的引导还是舆论宣传,其宣传范围更广、更宽,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拓展了传统文化的辐射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消解和重构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和内涵意蕴,处理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前文化思潮的矛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随时代主题发展而变化,要反映时代的声音,凝聚时代的力量,使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三)应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挑战

我国当前处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通过影视作品、高价物品无形中渗透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许多大学生成为哈韩、哈日族,成为好莱坞电影的追随者,过洋节,却对中华传统节日罔然视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极低。其次,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人们价值取向的选择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通过新媒体消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地位,对中华传统文化没有做到科学的分析。第三,对于对待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我国的思想界出现了一些错误的价值取向,出现一些歪曲的说法和言论,竟然宣传将儒家思想上升为国家意志,要“去马归儒,复旧中华传统”,完全与的讲话精神背道而驰。面对如此多的挑战,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显得更加紧迫。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要求

从哲学角度来看,矛盾的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当代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满足一些基本要求。

(一)根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立场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厘清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绝不是用中国传统文化抵制甚至取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包括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一贯的态度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是同构共生,相得益彰的关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完全肯定和完全否定是错误的思维方式,不能采取全盘接受的偏执态度。对于我国文化思想界出现的和文化复古主义要秉持否定的态度,而应该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另一方面,创造性转化必须是科学转化,要采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方法。甄别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将其精华部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部分带有糟粕性的东西辩证转化,发挥其时代价值。

(二)基础: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与血液,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人对传统文化漠然置之。殊不知,国家也需要民族文化的指引,迫切要求加深对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认同。“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①对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有正确的态度,重新审视其独有的品性,准确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我们都知道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那么认同民族文化,核心就是对价值的认同。建构民族文化的认同,首先深入了解、把握、领会传统文化的内容,学习领会中央相关的文件政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又要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汇通。

(三)主线: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

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不仅是过去的,现在的,更是未来的。首要的是满足时展的实际,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际。我国正处于全球化经济高速运转时期,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与传统文化所处的背景不同,所学习的方式不同,我们要把传统文化放到新的时空背景下给予新的时代内涵。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赋予新的内涵,但是不能偏离其原有的含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概括了时代性,创造性,符合与时俱进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的沟通对话,实现蜕变,获得新生。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符合人民大众的实际,符合人们接受知识的方式及社会实践的实际。人类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后,一种视觉文化的传播时代,在带来便利的同时,难免会产生一些鱼龙混杂的影视文化,深深地毒害人们的心灵,加大了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难度。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机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善于结合舆论热点与网络热词,转换成传统语言文字表达,吸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其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常化,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服务人民,贴近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对其进行引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创新话语表达方式,适时有效地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

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篇2

理论要点一:“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解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当今时代,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都离不开充满活力的文化强有力的支撑。

理论要点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根本。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这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之所在。”

解读: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只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统一的,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

理想是灯塔,是风帆,引领着社会进步。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年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融合在一起,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规范。

理论要点三:“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解读: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发展先进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不断进行文化创造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过程。亿万人民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的土壤。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是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良好知识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人们自觉树立正确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作出理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人们加强学习自觉性,掌握更多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统一的。知识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使自己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造福。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修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理论要点四:“要着力推进文化创新。要根据时代要求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解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是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要求,是文化发展的实质。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文化发展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反对“文化守旧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

理论要点五:“要着力弘扬中华文化。要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化相协调,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既大胆吸收和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积极向世界展示我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篇3

数千年书法艺术的伟大生命力,在其根植于中华民族智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根植于中华民族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植于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沃土,所以传承的本质,应从中华文化寻根与发展中寻找答案。

当中华文明还处在襁褓中时,作为萌芽状态的书法艺术便诞生在华夏母亲的摇篮里。古老中华在文明进化之初期,由结绳记事的蒙昧时期到仓吉造字文化文明的转化,即根植了书法艺术惊人的智慧与灵根。据唐代张怀王灌《书断》记载:仓吉“博采众美,合而为字”,仓吉独具慧眼拮取自然之美造出文字,这叫作“依类象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把古人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文字象图画一样再现自然,记载自然,传替自然信息,这种象形之美,就是中华书法艺术的美的萌芽和灵根,是先人书法美的伟大创造。

《汉文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之本源,象形与会意是传统书法的艺术本源,汉文字以象形、会意为特色,在尔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变化万象,起源于象形意义的中国初期古文字,“形无定体,笔无定画”,至小篆经省改,才出现形体方整、笔画圆匀的定型化书体,但仍保留形象痕迹。经过汉代隶书的变化以后,汉字由繁复的象形文字,趋向于符号化、抽象化、简笔化,但它的象形性质依然存在,又如鲁迅所说:“将形象改得简单,远离了现实。篆字圆折,还有图画的余痕,从隶到现代的楷书,和象形就天差地远。不过那基础并未改变,天差地远之后,就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门外文谈》).可见中国书法艺术源于无法,变而有法。创新是结于有,起于无,又承于有,变于无。但万变不离其综,象形与会意的艺术本源没有变,汉文字的载体本源没有变。这是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比拟的。“象形”或“不象形的象形”,是汉字最基本的特点,也是继承与发展传统书法艺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和规律。

那么如何对待书法艺术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呢?笔者认为:传承和创新是书法艺术发展历史过程不可分割的链条,继承首先是对先人书法艺术创新精神与成果的继承。

提倡尊崇优秀传统,必须解决继承什么?如何继承?笔者认为继承书法艺术的优秀传统,首先必须继承先贤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这些是先贤书法艺术智慧的结晶。只求复写传统的“传统唯美主义”或脱离优秀传统“创新”的“流行主义”对发展书法艺术都是偏颇的、畸形的、是不可取的,先贤探索的书法艺术发展规律和创新成果是传统书法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传统,优秀传统是创新的结晶,创新是传统的发展。只有深刻认识传统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才切身感受到创新才是揭示传统书法艺术经久不衰的发展规律的精髓所在。

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篇4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2013年11月26日,在山东曲阜考察时指出

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2013年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摘要】面对国内外极其复杂的形势,处理内政外交棘手问题时,自觉地调动传统文化的资源,得心应手,应付裕余。关于传统文化,强调返本开新,在认真学习、摸清家底基础上将传统文化精华转化为时代价值,增强中国走向世界与未来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返本开新

【中图分类号】G120【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密集地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学习这些指示,对于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的意义。

党史上的第一次:党的最高领导人在任期内去孔府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党的最高领导人在任期内去孔府的,是第一人,这里释放的信息颇值得琢磨。孔子是世界文化的伟人、中国文化的代表。尊重孔子,就是尊重中国文化。两千多年来,凡乱世,孔子被打倒,凡治世,孔子就会被请出来。尽管传统文化复杂多样,主流文化有儒释道三教,然仍以儒学为主轴。这是因为儒学平易合理,朝野都能接受,足以“内裕民生,外服四夷”。汉代初年,高祖刘邦接受陆贾、贾谊的建议,不再以马上打天下的策略来治天下,专程到曲阜拜孔子。六、七十年后,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以儒家文化作为朝野的主要思想导向,建构文治政府与伦理型的社会,以礼治为主,凝聚人心,同时积极有为,创造了文治武功,奠定了中国之为中国的基础。①

我们党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对儒学,有一个曲折的认识过程。时期,我们把祖宗文明糟蹋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改革开放以后,痛定思痛,反省、检讨我们的失误,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抛弃使得国民得不到安身立命的精神滋养。仔细研究一下十四大以来我们党的主要文献,包括主要领导人的讲话,不难发现,我们党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对儒学的亲和力越来越大。

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这些论断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这表明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现代化事业,中国文化与人的未来发展,其根本、根基、精神命脉,必坐实在本土的文化资源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德文明,是我们文化的本体与主体!

我们有的同志跟不上的看法,对传统文化充满疑虑。这是因为我们近三代人没有很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长期被灌输的都是自我矮化与妖魔化了的似是而非的论断。有的同志习惯于“一方面”、“另一方面”的折衷主义,就是不敢全面肯定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在今天的紧迫性及其现实意义。有的同志总是说,那是过去农业文明的产物云云,意即是过时的东西。殊不知,农业文明曾经是人类灿烂辉煌的文明,其中有很多智慧,特别是人与天、地、人、物、我相接相处的智慧,以及一些精神价值,都有超越时空的意义,可以为工业与后工业社会的人提供滋养。

以中国智慧应对复杂形势的挑战

近年来,面对国内外极其复杂的形势,处理内政外交棘手问题时,自觉地调动传统文化的资源,得心应手,应付裕余。这和寻章摘句、装点门面的做法截然不同。是在示范,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与营养,更好地谋划、管理、经营今天的各项事业。这并不妨碍我们学习西方,学习现代的管理方法,反而可以相反相成。我们面对新的各方面的挑战,更应当拥有的是中国的智慧。

今年两会期间,在听取贵州代表团有关贵阳孔学堂在民间推行人文教化的经验时,详细了解情况并给予高度肯定,还要求加强对王阳明的研究。今年五四青年节,到北大看望了国学大家汤一介先生,了解《儒藏》编纂情况,又会见青年学生,谆谆告诫他们:“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他如数家珍,一口气说了“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20多条传统命题、格言,这些格言主要来自儒家,即孔孟之道。指出:“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北大是的策源地。北大历来凸显的是“民主”“科学”,今年五四到北大大讲孔孟之道,最深刻的意义在于,纠正了过去批孔、反传统文化的偏激做法,以全面性取代片面性,即我们不仅要德先生与赛先生,还要穆姑娘――“道德”,不仅要讲“权利”,还要讲“责任”,不仅要拥抱西方文化,还要拥抱中国文化,尤其是全面理解、认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文化价值观。以上表明,很强调传统文化活的精神,其中的做人做事之道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起作用。因此,他特别重视以德化民,立德树人,把传统文化的精义扎根在城乡基层老百姓的心中,扎根在大中小学生的心中。

西方政治家撤切尔夫人、克林顿夫人等,贬抑中国人与中国文化,说中国人没有、也不能给世界提供价值观。这当然是罔顾历史的。我们应当了解自己的文化及历史上对世界文明的积极贡献。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对外正面地系统地讲传统文化。他在访欧期间,详细阐发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四维八德。他又说:“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面对“国强必霸”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这就很有说服力。

六个“讲清楚”的要旨是“返本开新”

去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四个“讲清楚”:“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今年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又提出了两个“讲清楚”:“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以上这些问题,我们还很不清楚,所以才强调“要讲清楚”。然而“讲清楚”的前提是“想清楚”,“想清楚”的前提则是要学习,要补课,要平心静气地与古人作心灵的交流与思想的沟通对话,不要自我优越,厚诬古人。我们很多人习惯于躺在祖宗创造的文明之上大骂祖宗,以为祖宗没有给我们提供现成的东西就该受责备。其实古人给了我们过去的辉煌,我们的责任是在这一基础上创造出今天的辉煌。

我认为,六个“讲清楚”的要旨是:“返本开新”!“返本”是摸清家底,不带有色眼镜,真正弄懂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特性、独创性及其精髓是什么,及其来龙去脉。“返本”不是目的,是为了“开新”,即我们应如何继承、弘扬、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是世界上从未中断的文明,是戛戛独造的,有很多珍宝还未被我们现代中国人所认识,我们应虚怀若谷,认真学习。

特别强调认识传统文化基因与精神标识,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在这里示范性地总结了“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六点传统文化精髓。把这六方面讲成时代价值,甚有深意。这里蕴含着我们当前的重点,除了认真学习、弄清家底之外,更重要的是“开新”,创造性转化,让这些精华转化为时代的价值。这才是我们的本钱。我们拿什么走上世界与未来?能靠拾人牙慧与余唾吗?只是沿门乞讨的精神弃儿吗?当然不是!我们有自己的源远流长的深厚文化,这是今天发展的基础。

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

党的十报告提出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实、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发展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延续,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的深厚文化土壤,失去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的文化土壤,涵养的重要源泉

凡事无本不立,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牢固的基础和根本。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传统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的方法不可取。如果不以合理的眼光正视过去,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一)传统文化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道德礼仪贯穿它发展的整个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将中华传统文化融会贯通,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的追求,都是在传统文化养料的滋养下产生、发展、创新,完美体现了中国特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有的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追求国富和民富的统一,尤其是在百家争鸣的格局结束之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确立。以孔子和荀子为代表人物的儒家学派主张民为邦本,强调富民保民。他们认为国富与民富是统一的,国家的富强不能以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民富是国富的前提,国富只有奠基于民富的基础上才能获得保障。虽然古代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社会提倡的民主有本质区别,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的一些合理要素有可能成为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立论基础。

(二)传统文化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中国传统思想一向注重道德教育。儒家思想中的“道”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规律,即所谓的“道法自然”。孟子提出“五伦大道”,即“父子有养,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归纳总结了要实现社会思想,家庭和睦必须遵循的五条规律。中国古代人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孔子奉行“温、良、恭、俭、让”的德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社会国家的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道德养分,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赋予其新的内容与特色,要认真吸取传统文化关于思想和道德的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和潜在的时代价值,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延伸和创造性发展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当其冲应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我们应该采取辩证的态度,不能全盘的否定,也不能没有选择的继承。一方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区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另一方面要把握时代特色,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

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延伸。同时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意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应遵循客观规律,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反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的思想。

《论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要顾及他人感受,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孟子.滕文公上》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在赡养老人,抚育孩子时,也应顾及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及小孩。这些强调博爱的论述都是以“和谐”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反映,体现在当下就要求致力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周易乾》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君子应发奋图强、勇于拼搏,永不停息。《论语.子路》中讲“言必信,行必果。”强调做人讲求信用,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言而无信。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的的论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摒弃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中华民族素有Y仪之邦之称,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为礼仪文化和德性文化,过分崇尚伦理道德的现象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有所显现。中国自古重伦理道德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但是对法治的轻视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重礼治,轻法治”的现象在古代社会一直存在。不能否认中国古代也有“法治”思想,但是其意义却与现代“法治”不同。我们不光打破了二者对立的格局,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西方先进的法治思想,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目的,满足现代人对公正、自由、民主等权利的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对传统“礼治”文化中束缚人、压迫人的糟粕因素的超越,极大限度的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几乎每一朝代都会提倡。它曾在历史上对于减轻人民负担,增进人们幸福感方面起过推动作用。但是因为它是在一定阶级统治下产生的,因此与现代社会倡导的民主不相符合。新的历史时期,党的领导人不断对“民本”思想的精华部分进行梳理和创造性转化。我们现阶段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了从“民本”思想到“民主”的过渡,能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保障和增强人民福祉。

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篇6

[关键词]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中国特色大学文化

abstract:UniversityculturewithChinesefeatureshastwomeanings:oneisuniversityculture,whichisgatheredintheculturecreatedandaccumulatedinthelongperiodofeducationandrunninguniversities;theotherisChinesefeatures,whichisaffectedbytheChinesesocialcultureofalldynasties,especiallybythemaincultureofalldynasties.thefollowingareimportanttasksforChinesehighereducationinthecomingyears:tobeguidedbyDengXiaoping'stheoryand“threerepresenting”;tosummarizeconscientiouslythedevelopinghistoryandexperienceofChineseuniversitycultureinthepasttowthousandyears,especiallythepastonehundredyears;toholdfasttothedirectionofadvancedculturewithChinesefeatures;intheexchangeofworldmulticulture,todeveloptheuniversityculturewithChinesesocialistfeatures,whichisfacingmodernization,worldandfuture,andnational,scientificandpopular,andpeopleorientating,scienticdevelopingandselfinnovating;toopenupanewprospectofhighereducationanduniversityinnovation.Keywords:advancingdirectionofadvancedculture;universityculturewithChinesefeatures

人类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主要可以分为人文文化和科技文化两大门类。科技文化既是多元的又有先进、落后之分,人文文化注重的是历史的积淀和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基础上进行的自主创新。人类社会先进文化,指的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方向,能够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的文化,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由此可见,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通过正确的文化选择,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进和引领文化不断前进,既是人类文化也是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发展、变革的基本规律。

一、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大学文化,主要凝聚在大学在长期教育和办学实践中积淀和创造的深厚文化底蕴之中,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办学和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根本;二是中国特色,每个民族文化都有它的优秀传统,中国文化绵延了几千年,说明它的文化传统非常优秀。因此,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发展、变革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教育、大学发展、变革的内在规律;二是中国历代社会文化,特别是中国历代社会主导文化发展、变革的深刻影响。二者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

1我国先秦时期的“大学之道”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一部经典著作《大学》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开创了我国探索大学的本质及其办学规律历史的先河。对于《大学》这句名言的科学内涵,朱熹在《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有独特的注释。根据朱熹的注释,《大学》提出的“大学之道”就是“大学求学之道”,即要求一个15岁以上的“大人”首先要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尤其是通过修身使自己成为道德完善的人,然后还要推己及人,帮助、教育他人,使之去其旧污,做一个新民,进而齐家、治国和平天下,服务并推动社会前进,并且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一文中对“大学之道”的科学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做了精辟的阐述,指出:“《大学》一书开章明义之数语即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若论其目,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明明德’;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属‘新民’”,“儒家思想之包罗虽广,其于人生哲学与教育思想之重视‘明明德’与‘新民’二大步骤,则始终如一也。今日之大学教育,骤视之,若与‘明明德’、‘新民’之义不甚相干,然若加深察,则可知今日大学教育之种种措施,始终未能超过此二义之范围,所患者,在体认尚有未尽而实践尚有不力耳”。

2孔子儒学的历史地位和中国大学的传统文化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有自己伟大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并且长盛不衰,就在于它有伟大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对策,做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化选择以后,这个伟大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以孔子儒学为核心的。它后来虽然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经历过多次变迁,但是,孔子儒学的精华“贵仁”和“重礼”却是一以贯之的,它长期凝聚着整个中华民族,培育着她的人民和精英,并且造就了中华民族辉煌的过去。与此相适应,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我国传统的大学教育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科举制度及其相应的教育机构翰林院、国子监、太学;二是由民间学术大师主持的、有一定学术自由的书院教育。它们的文化传统都是以孔子儒学养成君子、士的人格理想为核心的,都对维系我国这样的泱泱大国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建立和发展近、现代大学的血脉和根基。但是,到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由于以孔子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过于闭关自守和因循守旧,特别是固守宗法制度和忽视现代科学技术,因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和我国大学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于以孔子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相应的科举制度、书院教育,我们应当采取批判地继承和发展的态度,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激荡交融中使其与现代化相结合,创造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和新教育。

3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观和我国近、现代大学的建立与发展

从鸦片战争到抗战胜利这一百年,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猛烈轰击和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以孔子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我国的主导地位被动摇了,迫使近代中国进行新的重大的文化选择。这次新的文化选择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从完全排斥到“中体西用”,试图用西方文化维护以孔子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二阶段,从戊戌变法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试图通过会通中西创建新儒学,通过变法走资本主义改良派的道路,甚至一度出现了“全盘西化”的思潮;第三阶段,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以前,高扬科学和民主的旗帜,掀起了反孔批儒的热潮,促使我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解放;第四阶段,抗日战争的爆发,极大地唤起了人们“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他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在文化上消亡了的民族,或是将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拒之于外的民族,都是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从而确立了“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主体会通中西”的新文化观。

这个“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主体会通中西”的新文化观在教育界和大学的杰出代表是一批留学回国、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以及由他们主长的近、现代大学。值得提出的是,这一时期我国近、现代大学的生长,并不只是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之二、三人,北大、清华、南开之二、三家,而是有一个较大的群体,如竺可桢之于浙江大学、唐文治之于交通大学、罗家伦和吴有训之于中央大学、郭秉文之于东南大学、熊庆来之于云南大学、胡庶华之于湖南大学、钟荣光之于岭南大学。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抗战时期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建的“西南联大”,她是“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主体会通中西”的新文化观的突出代表。这些教育家和学术大师们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试图把孔子儒学中注重培养君子、士的人格理想和中华民族“刚毅坚卓”的奋斗精神与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养成、西方的科学、民主相衔接,探索一条独立自主、振兴中华的发展道路,对创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和我国近、现代大学的发展与变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高扬科学和民主旗帜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从大的历史角度来说,其根本着眼点是为了追寻中国的出路,探求在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中国向何处去”的答案,最后终于逐渐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在艰难曲折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最杰出代表是毛泽东,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精辟地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艰难曲折中进行新的重大的文化选择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开始走向中国化的重要标志,进一步指明了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根本方向。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观和新中国文化教育方针的探索

由于毛泽东提出的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就是在还没有掌握全国政权的情况下提出的,当时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夺取全国政权,在文化建设上只是指出了方向,因此,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观和新中国文化教育方针上,又经历了一个新的重大的文化再选择过程。经过艰难曲折,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终于明确指出,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近一个时期以来,胡锦涛进一步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要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的内涵,并相应地制定了“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教育方针。这是毛泽东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和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进一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开辟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和新时期我国教育、大学创新的道路。

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两次重大的文化“断裂”现象

在从总体上回顾总结两千多年来,特别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脉络的基础上,必须指出,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发展、变革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发展、变革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两次重大的文化“断裂”现象:一次是晚清实行“废科举,兴学堂”造成的;另一次是建国以后一段时间对孔子儒学和西方理念全盘否定造成的,因而引起了人们对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科学内涵的许多误解和疑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是: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是专指50多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还是特指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我国近、现代大学的大学文化”,或是自先秦时期以来在长期教育和办学实践中积淀和创造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总称?这是我们在探讨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发展道路时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始建于“隋”完善于“宋”的科举制度,以孔子儒学为核心,以“学而优则仕”为目标,曾经在我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积极作用,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猛烈轰击和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西方文化的严峻挑战,应当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使之与现代化相适应,为什么一定非“废”不可呢?我国近、现代大学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初创于“唐”鼎盛于“宋”的书院教育。它有两大特点,一是由学术大师主持,二是倡导多种学派的争鸣,因而成为官学的有力补充,与西方近代大学颇有相似之处。虽然后来这种书院教育已经逐渐失去其在鼎盛时期所具有的基本特色,日益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但是,文化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的,可以效法西方,对书院教育进行改革,实际上晚清时期兴办的许多学堂大都是从书院改制而成的,为什么非要另起炉灶呢?这一“废”一“兴”实际上就把从先秦时期到清朝晚期已经形成的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大学文化”(包括“科举制度”和“书院教育”)的血脉割断了,把它同后来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我国近、现代大学的大学文化完全割裂开了,这难道不是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遗憾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我国政府认为“中国的旧教育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下的产物”,“是为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的统治者服务的”,并基于这个认识制定了“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针。后来,虽然吸取全面学习苏联的经验教训,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一整套“走自己的道路”的指导方针,指出“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繁荣科学文化艺术的方针和“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观和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方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从1957年到1976年这一段比较长的时期里,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我国政府仅仅把文化局限在意识形态领域,以阶级性、政治性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对以孔子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强调改造,忽视继承,后来还进一步从文化教育战线开刀,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造反有理”和“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革命口号下,对以孔子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西方文化进行了更加全面、彻底地批判和否定,使我国教育战线,特别是使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受到严重的破坏。

陈平原教授在《中国大学百年》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到底是‘中国大学百年’,还是‘中国大学四千年’,这不只牵涉史家的叙述框架,更与中国人对于‘大学’的想象息息相关”,“中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但本世纪实行的大学制度,却是地道的舶来品”。顾明远教授进一步指出:“我国现代大学是移植生长在中国这块历史土壤上的,因此它离不开中国的历史,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认真研究和继承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才能建设好现代中国的大学。”由此可见,两千多年来我国大学在长期教育和办学实践中积淀和创造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既不是专指近50多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也不是特指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我国近、现代大学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应该是自先秦时期以来在长期教育和办学实践中积淀和创造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总称。

三、牢牢把握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在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发展、变革的过程中出现上述两次重大文化“断裂”现象的史实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主要通过两条基本途径,一是人的生命的自然繁衍,二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因此,政权的更迭不应该造成文化的“断裂”,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应当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推动和引领人类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下四个“辩证统一”:

1文化指导的一元性与文化个性的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中的根本指导地位,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中的根本指导地位并不是用马克思主义去取代一切,而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现代大学的文化个性,促进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和教育事业,特别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的繁荣昌盛。

2文化传统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必须对以孔子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采取批判地继承和发展的态度,既要继承孔子儒学“贵仁”和“重礼”的精华,注重养成君子、士的人格理想,发扬“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又要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与现代化相结合,创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

3为社会主义服务与为人民服务的辩证统一

“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文化教育工作,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的基本方针。“为社会主义服务”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努力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为人民服务”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把“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人的本质,促进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整体”的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在当代,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既是社会主义的也是人民大众的。

4文化归属的民族性与文化联系的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和创造的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应当具有一种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坚持会通中西自主创新的方针,既把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的重要基础,又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努力使我国大学成为建设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和发展人类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

四、开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和大学创新新局面

回顾总结两千多年来,特别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其根本目的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以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创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创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战线面临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全局,牢牢把握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激荡交融中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开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和大学创新新局面,为建设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学习型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

1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观”为指导,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提出的“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工作正确的文化选择。“有社会主义觉悟”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关键是要让大学生懂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观;“有文化”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核心和重点,其实质是以“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为指导,坚持“文化育人”的科学理念,促使大学生实现从有外在知识的人向有内在文化的人的深刻转变,成为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全球意识、较高文化品位和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劳动者”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要求所有的大学毕业生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应当永远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具有普通劳动者的基本素质,热爱劳动、诚信敬业、艰苦朴实、和谐相处,既不做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好逸恶劳的“精神贵族”,也不做听他人任意摆布的会干活的“工具”。这既遵循了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又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进一步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创新的前进方向。

2继承和创新“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是人们对大学的本质及其办学规律的一种哲学思考体系,核心主要是回答大学是做什么的、什么是大学、怎样办大学和办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一部经典著作《大学》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深刻地揭示了大学的本质及其办学规律。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了21世纪,人们对现代大学的本质及其办学规律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面对时代的严峻挑战,我们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牢牢把握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将现代大学的本质及其办学规律与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创新“大学之道”。初步看来,这个新的“大学之道”就是“大学之道,在明德崇学、在亲民新民,在多元卓越,在止于至善”,在这里,明德、亲民是继承,崇学、新民是创新,多元卓越是新发展,止于至善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帅大学办学的全局,全面实施“文化兴校”发展战略,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把大学人在长期教育和办学实践中积淀和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办学和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根本。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观”的重要内涵,也是新形势下我国教育、大学进行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基本途径。3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下现代大学的文化个性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在以“行政本位,忽视个性”为基本特征的高等教育体制下一直处于政府的从属地位,政府拥有巨大的权力,大学的办学机制几乎完全行政化,结果导致我国大学缺乏主体意识和面向社会参与竞争、自主办学的活力。这种状况与现代大学的文化个性是相互矛盾的,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进行体制创新,从“行政本位,忽视个性”向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下现代大学的文化个性转变,建立、健全以“政府宏观调控,教授治学育人,校长全面治校,党委监督保证”为基本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只有这样,我国政府和党组织才能提高治国执政能力,现代大学的文化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现代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得到彻底解放,才能在竞争中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的道路,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创新新局面。

4在竞争中创建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和世界一流大学

国家的兴衰与大学的兴衰紧密相关,高水平和世界一流大学是在竞争中拼搏出来的。因此,在竞争中创建中国特色的众多高水平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创新的一项战略目标。基于“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和“国际化程度是高水平和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特征”的认识,创建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质是在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创建高水平和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因此,全面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加速实现国际化的进程,在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发展高水平和世界一流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不断增强我国大学以“凝聚力、教育力、创造力和影响力”为主要内涵的核心竞争力,是我国在竞争中创建中国特色众多高水平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虽然经过两千多年来,特别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艰苦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和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之路,但是,曾经长期困扰着我国的“世纪性难题”至今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世纪性难题”就是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使其与现代化相结合,会通中西,自主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一“难题”必将在新形势下继续制约着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发展、变革和我国高等教育、大学的改革创新。当前,我们还要特别警惕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一股新的“文化霸权主义”逆流,即妄图把“全球化”的内涵由经济领域泛化到文化领域,进行文化渗透,为实现其全球霸权服务。必须指出,文化的本质是多元开放,在文化领域内根本不存在“全球化”问题,我国必须把立足点放在“本土化”上,在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和大学创新之路。这是建设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学习型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冀生.现代大学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姜林祥,薛君度主编.儒学与社会现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4.

[5]王冀生.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4).

[6]赵存生.大学文化的特点和功能,载于《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简报》(第三期),2003,(4).

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篇7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我们既要做到全面学习、胸怀全局,又要做到立足本职、重点掌握,全面深刻领会十七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开展具体工作的前提。

一是关于文化建设重要性的新观点。十七大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并首次使用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基于此,首次在党代会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新要求,这是我们推进新时期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奋斗目标、战略任务和工作基调。

二是关于文化建设政治性的新观点。十七大对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对其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全面阐述。这要求我们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价值追求,切实保证文化工作的正确方向,同时充分运用文化艺术手段,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是关于文化建设人民性的新观点。文化来自人民,也属于人民。十七大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等新观点,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文化建设中的贯彻落实。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造福人民中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是关于文化建设和谐性的新观点。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十七大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文明风尚”。这要求我们要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既努力克服文化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实现文化更大程度的和谐发展,又充分发挥文化陶冶情操、滋养心灵、引领风尚的功能特点,积极培育和谐理念、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和谐环境。

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篇8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

(1)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2.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3.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5.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面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轴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5)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1)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5.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6.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

(1)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1.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是什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3.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1)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2)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4.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5.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6.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2)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7.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求具有社会贵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8.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

(1)含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2)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5.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个人分别应怎样做?

(1)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2)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6.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7.为什么要厉行法治?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8.怎样厉行法治?(厉行法治的要求)

(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4)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9.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重要性)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5.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6.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骤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3)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8.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9.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0.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

(1)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11.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12.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14.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路实做人。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1.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2.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有哪些?

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

新的特点:①增速趋绶;②出生率低;③老静化加剧;④男女性别比失衡;⑤乡分布不均衡;⑥“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3.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4.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1)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我国实施“全面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5.我国的资源现状有哪些特点?

(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6.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

(1)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3)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7.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致、“纷乱”中的有序。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8.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9.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

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惜杂居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柴

基本政治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3.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4.反对分裂,我们应该怎样做?

(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

5.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1)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

(2)任何企图搞民族分裂的人都是历史罪人,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3)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6.“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

7.怎样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商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8.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必定会实现?

(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2)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3)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9.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2)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3)两岸人民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八课

中国人中国梦

1.怎样正确认识中国梦?

(1)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3)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2.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1)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什么重要意义?

(1)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5.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进入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6.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1)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为什么中国梦能够实现?

中国的腾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8.怎样实现中国梦?

(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立足中国的独特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9.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2)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10.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1)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2)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

(3)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4)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篇9

论文摘要:广东祈闻传嫌产业在开拓海外华侨华人丈化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广东新闻传媒可以通过在华侨华人集中的国家或地区创办祈闻嫌介、与海外华丈媒体开展多元化合作以及与海外非华丈媒体合作方式等来开拓海外华侨华人丈化市场。

广东是我国新闻传媒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新闻传媒市场化早,市场化程度高,新闻传媒产业发展也较为成熟。由于地理位置、文化传统、媒体的现实基础等因素,广东新闻传媒在开拓海外华侨华人文化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质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寻根情结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积淀,是整个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从外在形态方面看,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统一性,即中华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明为中心,同时汇集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发挥了强有力的同化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刻都未曾分裂和瓦解过。即使在内优外患的危急关头,在政治纷乱、国家分裂的情况下,它仍能够保持完整和统一。这一特征是在世界任何民族的文化中都难于找到的。二是连续性,即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没有中断过,它是一环扣一环地连续发展的。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和希腊文化那样,在发展中产生过断档和空白,发生过间隔或跳跃。三是包容性,即中华文化能够兼收并蓄。四是多样性,即中华文化虽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因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所以内部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如岭南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异彩纷呈,各有特色。

就内在精神来说,中华文化也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学界的概括有多种,但突出的一点是,中华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由安土乐天的心理而产生了一种浓厚的乡土情谊,凡是那些离乡背并的人,一个个都要思乡、怀旧、寻根、问祖,这同西方文化确实大不相同。

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渗透在旅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们的骨髓里。不论身在何处,他们的根仍在中国,寻根、问祖、思乡、爱国是他们常有的情怀。一方面,他们保持着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而且一些华侨还不远万里赶回家乡扫墓祭祖;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掘起,不但海外华侨社会学习汉语,还吸引大批外国人兴起学汉语热潮。现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2300所大学设置汉语课程,1仪刃万人正在将中文视作第二语言。这都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华文新闻传媒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二、广东新闻传媒产业开拓华侨华人文化市场的优势

由于地理位置、文化传统、媒体的现实基础等因素,广东新闻传媒在开拓海外华侨华人文化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1.开放兼容的岭南文化传统

广东是岭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传承地,古代百越先民本土文化基础深厚,中原文化不断南移,海外文化影响广泛,孕育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培育了广东人“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文化精神,广东人的务实精神、包容精神、创新精神和重商精神已为世人普遍认同。广东人思想比较开放,敢于冒险和求新思变。在对待异质异地文化的问题上,岭南文化表现出开阔的胸襟,兼容并蓄,择善而从,甚至直接进行文化嫁接,拿来为我所用,创新出适合自己的文化元素。

2.历史悠久的侨乡文化

广东省自古就是中国海上贸易和移民出洋最早、最多的省份,近代以后逐渐发展成重点侨乡。广东有2000多万海外侨胞,占全国的三分之二,遍及世界l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越南、柬埔寨,欧美的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南美洲的秘鲁、墨西哥、巴拿马、古巴、委内瑞拉,大洋州的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的毛里求斯等国家和地区。另外,广东省内有2仪刃多万归侨侨眷。华侨文化与侨乡本土文化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亦发生了深刻变化:海外侨胞人数增多,分布更广;华裔新生代和新华侨华人愈益成为华侨华人社会的主体;华侨华人融人当地主流社会的程度不断提高,积极参与当地政治与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海外华侨、华人认同中华文化、眷恋祖国的民族情感进一步增强,爱国友好力量不断壮大。几千万海外侨胞是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资源宝库,也是广大新闻传媒产业向海外开拓的重要基础。

3.发达的新闻传媒产业

广东是我国新闻传媒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组建报业集团的地区,新闻传媒市场化早,市场化程度高,新闻传媒产业发展也较为成熟,虽然竞争较为激烈,但并未出现恶性竞争。目前广东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等五家新闻传媒集团。这些传媒集团在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力。这为广东组建和完善省级文化产业集团,推动实行多种形式的产业联合,逐步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另外,还有一些地市准备组建新闻传媒集团。

可以说,不论是新闻传媒产业规模,还是经济实力、社会影响力,广东新闻传媒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为广东新闻传媒开拓海外华侨文化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广东新闻传媒开拓华侨华人文化市场的运作模式

根据已有经验及现实可能性,笔者认为,广东新闻传媒向华侨华人文化市场开拓可采取以下几种运作模式:

1.在华侨华人集中的国家或地区创办新闻媒介

广东新闻传媒在海外华侨华人市场创办的第一份报纸《澳洲新快报》于2004年6月30日在澳大利亚悉尼正式出版发行,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下属报纸《新快报》的姊妹报,由侨鑫集团和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共同创办,侨鑫集团提供资金,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提供品牌和内容支持。该报以反映华人心声,服务华人社区,促进澳中交流,增进澳中友谊为办报宗旨。嵘澳洲新快报》为对开36版综合性日报,每周出版6天,内容包括澳洲新闻、国际新闻、中国新闻、珠兰角新闻等。报纸在编排手法以及文风等方面与《新快报》相近,部分版面由《新快报》采编人员负责完成。《澳洲新快报》与以往的海外华人报纸读者来源普遍单一的传统不同,《澳洲新快报》的读者群明显显示出来源更为广泛的特征。从各大区域的报纸零售点统计反馈显示,《澳洲新快报》的购买读者群来源为:中国大陆的60%,香港:18%,台湾:12%,越南:8%,东南亚:2%。

《澳洲新快报》的创办是中国报业跨国经营迈出的重要一步,创下了国内报纸品牌登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河,也为广东新闻传媒开拓海外华侨华人市场提供了重要的范例。

2.与海外华文媒体开展多元化合作

从1815年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创办开始,海外华文媒体至今已有190多年的历史。190多年来,在海外共有52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华文报刊,累计总数4仪犯多种。目前仍在出版的印刷媒体有500多种,其中每天出版的日报180多家,以报纸形式、定期出版的期报180多家,各类刊物230多种。面对如此众多的华文媒体,广东新闻传媒除在当地创办新闻媒介外,也可以开展与华文媒体的合作。海外华文媒体最为集中的地区是东南亚和澳洲,因此,基于地缘优势,广东新闻传媒与海外华文媒体的合作可以从东南亚和澳洲开始。

与海外华文媒体开展多元化的合作,首先是开展新闻内容的合作,由广东新闻媒体提供相关广东新闻或国内新闻,以扩大华文媒体的信息源,提高对受众的吸引力。其次是合作创办报刊,由双方出资,或以其它形式合作,在海外华人集中地创办报刊,以提高华文媒体的影响力。在这方面,上海的《新民晚报》已走在了前面。2002年,《星岛日报》与《新民晚报》合作办了《新民晚报·澳大利亚版》,在当地产生了一定影响。广东新闻传媒在与海外华文媒体合作创办报刊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第三,进行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由于海外华人媒体大都人才匾乏,一些媒体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因此,广东新闻传媒叮以利用雄厚人才优势与海外华文媒体合作,派出相关人才协作华文媒体办报,促进华文媒体发展。

3.与海外非华文媒体建立合作关系

广东新闻传媒在华侨文化市场的开拓,除了加强和华文媒体的合作外,与当地非华文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是一种重要的运作模式。这方面广东电视台已走出了重要一步。在2005年6月,广东电视台和马来西亚的一家电视制作机构cosmosDiscovery合作开办了卫星中文电视频道“家娱频道”,它总部设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全天候24小时滚动的方式提供第一手新鲜热辣、见解独到的电视资讯,从新闻热点到时事资讯,从黄金戏剧档到时尚生活,各式各样的内容题材,为观众带来源源不绝的家庭娱乐新体验。“家娱频道”主要面向东南亚的华人,现在已进人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越南、老挝等国家的一些有线电视网,并且还进入了马来西亚的手机电视网,现在,马来西亚观众已经叮以通过3G通讯服务,使用手机收看该频道的节目。

另外,广东电视台除与海外媒体合作外,还通过开办海外频道等方式来开拓海外市场,如面对海外粤籍华人的珠江频道海外版每天播出22小时,节目融合了珠江频道现有的节目和珠江三角洲媒体的精品,内容丰富多彩。

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篇10

摘要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但有加强海外人员的管理,还应当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依托企业文化促进海外党建,使海外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能够有基层党组织作为依托,提高海外党建的整体质量,为企业的发展和海外企业的长期稳定提供良好的支持。因此,我们应当了解海外党建的特点,并根据企业文化的实际内容以及企业文化的内涵,制定有效的海外党建措施,实现海外党建工作整体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积极性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企业文化海外党建促进作用

众所周知,中资企业在海外党建受制于“五不公开”(即党组织结构、党员身份、党内职务、党内活动、党内文件五不公开)原则,全面从严治党应当从能够统领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为抓手。由于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理念的重要总结,也是企业发展特点和文化氛围的重要概括,在海外党建过程中应当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并根据企业文化的发展实际和企业文化的内涵制定有效的海外党建措施,实现海外党建工作发展思路的创新、党建模式的创新以及党建工作方法的创新,为海外党建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证,将企业文化有效的传输到海外党员乃至全体中方员工当中,使更多的企业员工能够对企业文化有正确的认识,以党建思想引领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海外党建工作。

一、依托企业文化促进海外党建,应当创新发展思路

(一)根据企业文化的特点,将党建思想作为海外企业文化的指导思想

从目前海外党建工作来看,大部分企业没有实际建立起党组织,或者党组织和党员并没有发挥作用,国内母公司或者控股国企从严治党的要求不能很好的在海外贯彻执行。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理念的精髓,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经验总结,需要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顺理成章地,海外党建工作可以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掌握企业文化特点,并将党建思想作为海外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对推动海外党建工作开展以及提高海外党建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深入挖掘企业文化内涵,将企业文化作为海外党建的基础

基于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在海外党建工作中,应当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掌握企业文化要点,根据企业文化的特点推动海外党建工作,将企业文化作为海外党建的重要基础来看待,根据企业文化实际开展相应的海外党建工作,保证海外党建工作不偏离发展方向。笔者所在的华刚矿业公司,注册于刚果(金),是中刚“资源财政化一揽子合作模式”主体,是中国在非洲投资最大的非能源类项目,由中国中铁和中国电建两大国企控股运营,提出了“融入、创新、感恩、奉献”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是在“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结合企业所提出的,被中刚方股东和中刚方员工接受和推崇

(三)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塑造海外党建新环境

海外党建与国内企业的党建不同,不便公开突出党建工作目标,不便区分党员群众,而是要致力于提高全体中外员工的凝聚力,通过小范围加强海外党员的教育,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对中方员工的再次教育,将员工紧紧的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因此,应当确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塑造海外党建的新环境,使海外党建环境能够更加科学有效。

二、依托企业文化促进海外党建,应当努力创新党建模式

(一)将海外党建与企业文化结合,创新党建模式

由于海外党建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海外党建过程中,应当将海外党建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做到创新党建模式,使海外党建能够在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更有优势,同时也使海外党建模式能够形成对企业文化的有效利用,提高企业文化的比重,保证海外党建工作能够正确利用企业文化。笔者所在的企业文化部门,对外宣传企业亮点推广企业知名度,对内建设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实质上是在党委领导下的宣传部门,还肩负着党委、纪委、工会等国内企业的党群工作。

(二)找准海外党建与企业文化的契合点,转变党建思路

基于企业文化与海外党建的特点,在海外党建工作中,应当积极寻求与企业文化的契合点,有效地转变党建思路,使党建工作能够在开展过程中形成与企业文化的有效结合,保证海外党建工作的整体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同时也推动企业文化与海外党建工作更好地融合。6月30日是笔者所在华刚矿业公司驻在国刚果(金)的独立纪念日,每年企业文化部都要组织中刚员工举行中刚国旗升旗仪式,旨在向中方员工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向刚方员工祝贺刚果独立,激发员工的爱国爱企热情,促进中刚和谐,加深中刚双方员工的友谊和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