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十篇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十篇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8:40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篇1

[关键词]绘画创作;视觉符号

[中图分类号]J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48-1

视觉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在网络时代,视觉艺术是绘画、设计、音乐、等相互综合的艺术。其作品,可以使绘画、雕塑、音乐,还可以是平面构成、数字空间结构表达、及带有声音、时间的电影、动感设计艺术作品等。形式上也多种多样,几乎囊括各种领域里的视觉形态。

油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西方艺术,它在20世纪进入并占据了中国的绘画体系的一席之地。正如中国绘画讲究“以形写神”,其独特的中国绘画形式符号和内涵,这些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以及表现手法如何融合于油画表现语言之中。并如何用西方的绘画理论和技术融合于中国的油画之中,我认为在中国油画中,可溶进中国的绘画理论和技法,中国画讲究“一气呵成”、“气脉通贯”,讲究笔墨的感染力,讲究造势和灵动,气度和气韵,这和西方油画艺术所推崇的造型、空间和表现主义并不相悖,甚至都可互相交融,在这点上前辈的中国艺术家颜文、刘海粟、吴大羽等等,他们深入研究了西洋的绘画理论,并从中国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他们把东方的气韵和西方的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我们从他们的绘画中领略到了色彩强烈,线条流畅,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一种境界,从他们的绘画中体会到了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中西文化相交融所产生的中国绘画神韵,特别是中国留法油画家赵无极,他用西洋之油彩与中国之水墨相结合,在油布上极致地表现了中西绘画的艺术语言,在探索中国油画的多样化上又迈了一大步。

毋庸讳言,我们都是从黑白时代慢慢发展到彩色时代,这也是人们对视觉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使人们开始享受精神上的视觉感官。很早以前,科学家对光线就开始做了大量的研究实验,一旦提到光线在视觉艺术中的作用,不得不提的就是“印象派”以及“后印象派”画家。他们在光线视觉发明了视觉混合理论,用三原色来表现光。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在这里不能不提的就是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修拉。修拉是诞生在科学革命中的最早的新型艺术家--艺术家兼科学家。把文艺复兴传统的古典结构和印象主义的色彩试验结合起来。把最新的绘画空间概念、传统的幻象透视空间、以及在色彩和光线的知觉方面的最新科学发现结合起来。对二十世纪几何抽象艺术有很大的影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修拉的油画作品《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他是用点彩的办法,用小笔触作画,在一定的距离看上去,这无数的小点便在视网膜上造成所追求的调色效果。

在绘画创作中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自己独有的色彩,去用色彩来表达当时的心境,视觉艺术对于绘画而言是很必不可少的,绘画空间概念、传统的幻象透视空间、以及在色彩和光线的知觉方面都是绘画创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缺一不可。

色彩与绘画是密不可分的,绘画创作中的点线面综合构成原理是画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如今,点线面构成已经是画家研究的基本课程,是研究其他视觉艺术的基础。运用这一理论,视觉艺术界的艺术风格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众多的抽象艺术大师,从此,使人们对画面整体的把握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提到抽象艺术大师,不可不提的就是毕加索。毕加索确立了真正崭新的绘画语言,这绘画语言是视觉艺术的全新一次跨越。

视觉艺术在绘画创作中起到强调绘画真实性的作用,它是看的见,摸得到的艺术。绘画艺术是传统的视觉艺术,是通过我们的眼睛来表现画面的构造。用色彩表现的真实,真实的东西有一定的说服力和震撼力,只有视觉真实了,创作才会真实,只有真实的绘画创作才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同样绘画创作也是视觉的瞬间在脑袋里存在的影响,用仅存的片段来表达凝固的东西,因为片段是破碎的支离片段,是流动的画面,和容易改变的内容,只用用画笔来表现视觉仅存的记忆,在画面里完整的表现视觉记忆的全部片段,如同剪切电影一样,把片段拼接成一个完整的画面,所以绘画创作和视觉艺术是缺一不可的,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共存才能有好的作品诞生。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篇2

1.1以视觉受众为中心是新媒体语境下当代视觉艺术的着眼点。当代视觉艺术家们运用新的媒介手段、艺术语言来阐述自我,或者说把哲学家、思想家的思想、哲理具象化。这种新的艺术理念为当代视觉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想、新的思维形式和理念。从接收到观众反馈的意义到自觉运用观众反馈研究指导传播实践,观众反馈的指导作用日趋明显,既反映出当代视觉艺术思维的变化,也反映了当代视觉艺术传播观念的变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视觉艺术与新媒体技术互相借鉴、触合,形成了新的传播形式。

1.2当代视觉艺术的视觉思维更能直观表达视觉形象。当代视觉艺术文化时代阅读主体的变化,首先在于视觉艺术形态的直观形象性和视觉艺术代码表意的直接浅白性。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当代视觉艺术传播观念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受众的反作用是制导当代视觉艺术传播观念转型重要因素。以视觉思维为立足点创造出更贴近观者的视觉心理。所谓视觉思维是以视觉形象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涉及视觉信息的接收、存储、和处理等方方面面。利用视觉思维通过直观、发现、选择、探究等方法在视觉信息中的感知,将民族文化的底蕴与视觉艺术思维的功能相结合创造出更好的视觉形象。所以说,当代视觉艺术的发展又是受新媒体的影响的。

2、当代视觉技术的美学语言对视觉艺术的启示

2.1虚拟现实的多媒体符号审美对当代视觉艺术的启示。当代视觉艺术使得虚拟现实和超现实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可能。在现实被非现实的艺术元素替代以后,人们认识和判断现实的逻辑也已经开始发生突变,在大众媒介无所不在的后现代社会,人们对现实意识的理解更多地通过各种非现实的符号来进行的。因此,非现实的视觉艺术符号就在潜移默化中向社会公众施加了潜在的影响。

2.2当代视觉技术的表达方式对当代视觉艺术表现语言的启示。

2.2.1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视觉艺术独叙事的方式一反传统的媒体(报纸、电视、广播等)的线性叙事方式,这种非线性的视觉叙事方式完全可以割裂现实、重组现实、重新调整物象的关系和意义。当代视觉艺术的这种非线性表现方式首先体现在超文本的思维方式和视觉艺术传播方式上。

2.2.2交互性审美。当代视觉艺术的表达方式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交互式审美表现,一改传统艺术形式中作者和受众之间的单向不平等关系,使创作者和受众之间角色可以交互,能够在不同的时空和语境中达成共识和解。这种交互式的艺术呈现方式深受当代视觉艺术家的青睐,甚至在平面作品中也不乏其类。目前我们一般说的当代视觉艺术,主要是指电路或网络传输和结合计算机的创作。然而,未来最新颖的当代视觉艺术将是干性硅晶计算机科学和湿性生物学的有机结合,这种被当代视觉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t)称之为湿媒体艺术(moiStmeDi-a)的新艺术运动正在大大激发人们的艺术想象力,同时新科技、新媒体的发展应用也对当代视觉艺术提出了新的理论和要求,艺术家要思考的不仅仅是色彩、字体、图形等元素信息在当代视觉艺术上显示的独特性,还要考虑设计过程的运动链接声音,受众间的互动性等要素,所以,正像视觉艺术的风格和观念历来深受绘画、雕塑的艺术风格和观念一样,新媒体技术也对当代视觉艺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3、当代视觉艺术的局限性

3.1艺术作品的独特性被弱化。任何媒体的传播也不能代替视觉艺术现场独特性、原创性和根源性是我们赋予“艺术”和“伟大”的定义。“即使是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术作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勃拉克说:“艺术中唯一正确的就是那种不可解释的东西……想把一幅杰出绘画的神秘感解释清楚,肯定是对作品无法换回的破坏。因为每当你试图作解释或下定义时,你就用解释或定义取代了那真正的东西”。“在使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时代凋零的东西就是艺术品的光韵”。在装置与整体艺术中,除了造型、语言、空间、形式、光电外,还有声音、感觉、嗅觉、触摸等内容,如果不亲临现场,是无法完整地体验现代视觉艺术的全部魅力的。传统艺术正处于世纪初困惑的十字路口。当代架上绘画的魅力已远远不如盛唐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那样辉煌,那么视觉艺术将走向何处?艺术将会在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下与当代科技结合,悄悄的走进我们的生活。当代视觉艺术形式又有了新的变化。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篇3

【关键词】粉丝经济;视觉艺术;传播;经济价值

一、互联网时代的“粉丝经济”

“粉丝”即热衷于某一事物或人物的人。他们不仅对这些事物或人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其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在中国,“粉丝”概念最早产生于六间房秀场,其草根歌手在实时演艺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忠实粉丝,粉丝通常会通过购买鲜花等虚拟礼物来表达对主播的喜爱。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人们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以文字、声音、动画、图像等视觉形式传播和接收信息,实现了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无障碍的互动交流。在互联网的作用下,“粉丝”不再仅仅追随影视名人,而是关注自己热衷的对象,参与到更多的领域,如一个产品、一家网店、一个节目、一个微博、一个微信公众号等。这一现象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商机,他们借助一定的平台,通过某个兴趣点聚集朋友圈、粉丝圈,给粉丝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最终转化成消费,实现盈利。由此,粉丝经济广泛地应用于文化娱乐、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多领域,并且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明星粉丝群体因互联网传播的无限扩大而迅速膨胀,促进了粉丝经济的发展。

二、粉丝经济与视觉艺术传播的结合

视觉艺术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表现形式,塑造直观形象的艺术,包含影视、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实用装饰艺术和工艺品等。视觉艺术和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媒体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并与艺术设计学、视觉艺术设计、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1]

视觉艺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不断突破下快速发展,其中视频艺术的发展尤为突出。眼球经济的强黏性在视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侧面印证视觉艺术在粉丝经济中产生的积极作用。例如,从最初的罗玉凤、芙蓉姐姐,到如今炙手可热的papi酱和叫兽易小星,她们和过去通过贴吧、BBS等pC端的热议而成为网红不同,如今的网红更多地依赖于视频这种传播性更强的媒介进行传播。

(一)视觉艺术传播的形式特点

在当代,视觉艺术以视频形式传播最为广泛,其传播特点在于受众广泛,同时结合读者心理将声音、动作、画面融合在一起,静动结合的方式十分贴切生活场景,容易引起受众共鸣,更容易引起爆炸式传播,从而催生粉丝经济。例如,网络视频制作者papi酱通过变声器制作的吐糟视频迅速走红,粉丝以每秒十位数的数字上涨,在很短的周期内暴涨到2000万。视频传播在这起网红案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视频的传播速度之快印证了视觉艺术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二维的天下,其三维视觉艺术的地位愈加重要。

(二)视觉艺术在网络传播中的作用

互联网时代催生了一大批平面设计师和三维动画师,他们的视觉作品脱离了平面印刷的桎梏而变得天马行空,更加丰富、有趣、直观。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兴起,为视觉艺术的传播提供了强劲良好的平台,视觉作品通过新媒体即时的传播来考验受众的审美情趣,受众根据个人的喜好关注作品,倒逼视觉作品制作者不断创新。在此过程中,视频的作用逐渐增强,它将传统的艺术综合在一起形成流动的、动态的视觉传播方式,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丰富的信息表达,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视频创意形式对品牌包装和传播引发行业的热烈追捧,它体现出信息时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即视觉艺术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所迸发的活力是所有传统视觉艺术所不能比拟的。

(三)视觉艺术加速粉丝经济的发展

粉丝经济和视觉艺术的结合提升了粉丝经济的品质和内涵,使得粉丝经济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逻辑产物,增强了粉丝和影视演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得原本单调的沟通通过图片、视频变得立体而清晰,通过更丰富的信息传递,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talkingdata发表的《2015移动视频应用行业报告》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整个移动视频应用用户规模为8.79亿,在移动互联网整体用户中的占比达77.25%。在所有移动视频应用中,短视频应用款数最少,仅占6.1%,但用羰的增长幅度却是最大的,同比增长401.3%。

新榜后台预估,截至2016年9月,“papi酱”活跃粉丝数已高达287万以上。《papi酱2015》共了24个短视频,累计总播放数达2192万次,评分高达9.4分。其中,《papi酱2015年度十大烂片最专业点评》除了在公众号上收获了10万,在优酷视频上的播放量更是达136万之多。[2]

papi酱的走红和视觉艺术密不可分。视觉艺术为粉丝经济的产生提供了最基础的传播方式,对粉丝经济的产生起着决定性支撑作用,也可以说正是新型视觉艺术的传播造就了papi酱。如果是一个简单的吐槽可能并没有那么多人关注,但是通过技术手段制作而成的短视频却迅速风靡大江南北,由此观之,互联网技术的视觉艺术所爆发的能量是难以估量的。

三、视觉艺术在粉丝经济中的表达

各种艺术都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在此我们着重探讨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对艺术家来说,视觉不仅是通过人的眼睛来确定某一件事物在某一特定位置上的认识活动,也是努力寻找视觉形式的过程,表达造型元素的艺术多样化的体现。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网络为载体的各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革命性的视觉体验。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这些传媒载体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不断发生着变化,越来越丰富多彩。

视觉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以来是以粉丝经济为基础的。古今中外的书法和绘画名家,其作品之所以广为流传,源于其视觉形式的作品在时下广泛人群中的识别度,是受到大批人群审美肯定的结果,由此也就产生了粉丝群体。而之前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是由绘画、雕塑、书法、戏曲等构成,进而随着时展和科技的进步扩展出新的传播渠道,以动态形式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以媒体播放为主流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地被时代所接受。

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迅猛发展,以视听艺术相结合的媒体表现艺术,将人们的审美体验推向了更高的阶层。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由初始平面形态、静态化,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转变。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空间延展到三维甚至四维空间,由传统印刷技术转化为新时代虚拟现实技术。正如电影、电视播放形式将画面和声音融为一体,使视觉艺术元素直接提升至个体的审美体验中,使观者产生更加清晰、更立体形象化的审美体验,其传播力度和直观的审美意识远超二维空间视觉形式的表现。现今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多以视听结合的媒体艺术迅速在粉丝经济中建立识别度和新鲜度,如同道大叔的同道星座大吐槽视频、罗辑思维脱口秀视频等就是以视频的形式,通过互联网传播至亿万网民,从而产生了巨大的视觉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四、视觉艺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边际效应

有原始记载的图形形式大约距今1.5万年,在法国南部的“拉斯科”洞穴画被认为是人类早期视觉传播的重要代表作,原始人作画并非审美,而是为了图腾崇拜。在中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绘画形式为狩猎者预报天气和传播狩猎技巧,这可能是视觉艺术带来的最古老的实用性价值。远在古代,经商需有“幌子”(又名“望子”)和招牌,春秋时期的韩非子在《外储说右上》中记载:“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就指公元前六世o宋国的酒店“幌子”广告,并一直沿用至今。[3]然而这类广告的时空限制很大,传播范围有限。视觉艺术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作为审美对象,不断丰富的视觉艺术形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正在不断扩大。它在大众消费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有人戏称当今社会为眼球经济社会。人们对目之所及的贪婪和热爱超乎任何一个时代,同样也促成了如今粉丝经济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要繁荣。

在网络时代,视觉艺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线性增长,视觉艺术的价值基于粉丝群和读者群的基数,互联网平台让传播变成一对多,一个视觉艺术作品通过互联网被全世界网民所观看,网民通过付费点击、广告浏览等多种形式与其产生黏性关联,视觉艺术被欣赏的过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4]就如因短视频走红的papi酱,仅仅只是凭借着四十几条每条时间不超过5分钟的原创视频,就在短短的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吸引粉丝超过了500万,成为网红之后的她自带粉丝群体,很快被估值3亿元,获得1200万元巨额融资,被低估的短视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震动全国。

因粉丝群体的崛起,papi酱在各大网络的视频站点成为植入广告的载体,其阅读量成为巨额的广告收入的保证,因此拍卖广告竟成为2016年互联网大事件。在正式开始竞价之后,不到5分钟的时间价格就被抬高到1200万元。最终,整个广告被上海丽人丽妆公司以2200万元获得,成为媒体人罗振宇口中的“新媒体标王”。此次事件波及全国,受众涉及多个行业,其所产生的边际效应带动视频领域的疯狂创业,从而推动了视觉艺术形式向前继续发展,这些新视觉艺术形式未来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值得我们期待。

五、结语

当前,视觉艺术形式得到了迅猛发展,其所带来的价值越发凸显。形式的创新推动着多种视觉艺术的综合应用,给视觉艺术从业者带来更多挑战的同时,也给从业者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深刻地理解视觉艺术在粉丝经济中的传播效力,能够指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梳理当下的视觉艺术价值,从而运用先进的视觉艺术理论于实践,适应市场需求,创造出更有价值的商品或者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张炳刚.品牌视觉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2]林小桢.浅析粉丝经济的发展[J].时代金融,2015(1).

[3]张成良.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的视觉传播研究[J].现代视听,2015(2).

[4]李文明,吕福玉.“粉丝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篇4

关键词:视错觉平面设计视觉心理

一、什么是视错觉

视觉也就是视知觉,从心理学角度讲是脑对作用于人体视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即人的心理过程中对客观刺激物的外部形状、大小、色彩、明暗、远近等个别特征的低层次认知现象。[1]视觉现象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并无对错之分。然而,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刺激,使眼睛欺骗了知觉后对客体本质产生了歪曲、变形,从而使知觉背离了客体,并将这种不真实的假象形式当作主体对客体的外化,这种不符合事物的客观情况的错误的知觉就叫错觉。

我们通常认为能以同样的清晰度看清视线内的任何事物,但假如我们的眼睛短时间内保持不动,就会发现这是错误的。柏拉图曾说:“同样的东西,在水里看和在水上看曲直是不同的,或者由于对颜色所产生的同样的视觉错误,同样的东西看起来凹凸也是不同的,并且显然在我们的心理也常常有这种混乱。”[2]

因此,也可以说,错觉图形的形成是建立在人的视觉心理的基础之上,并不断挑战着固有的视觉经验和视觉心理结构。在视觉艺术心理上只有以视知觉规律为内容,以艺术表现为形式,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好的展现和传达视觉信息。

二、错觉效应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了解错觉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为了从视觉艺术心理的角度,利用错觉效应所创造出来新颖别致的艺术效果,更好地运用到平面设计当中。错觉效应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种类繁多,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错觉是一种特殊的视觉构成形式,是有效的视觉图形创作手法。从古至今,众多艺术家都利用了视错觉的规律创作出了奇妙而又震撼的视觉效果。错觉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运用错觉效应形成的规律来避免不盛要的错觉效应的产生,使人达到“知觉准确”的效果。例如法国国旗中三种不同颜色由于张力不同,所以如果是同等的宽度,则三种颜色看上去会显得白色比红色宽一些.而蓝色最窄。因此必须使红、白.蓝三种颜色的宽度比例35:33:37才能使三种颜色“看起来”显得宽度一致。(图1)

第二种是通过图纹的不同趋向,来调整张力的倾向性,使其产生特定的错视效果;比如两条本来平行的线段,在不同方向的射线的牵引下分别向射线的方向弯曲。在服装设计中,衣服上不同趋向的条纹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身材。

第三种,色彩的叠加和同化的错觉表现形式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在单调的色块上叠加不同的色彩和不同方向的条纹,就可以在原本单纯的色块上表现出变化丰富的艺术效果。把色彩对比的强度提高,则会产生炫目和波形效果,例如幻起幻灭的黑点图。(图2)

第四种表现形式是把色彩和光影对比加以调控,使其产生具有闪烁感的光效应艺术效果。光效应艺术(opticalart)又称视觉派艺术、欧派艺术。它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欧洲和美国、是用几何形象制造出各种富光色效果、运动幻觉的一种视知觉绘画抽象形式。其产生的令人炫目的效果常在平面设计和立体作品中得以展现。该派的艺术家重视对色彩和光影的光学原理。

图2瑞士设计师niklaustroxler海报设计

的运用,强调绘画色彩形式和人的心理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主张用科学的绘画仪器来进行补色,调节色度深浅,增强空间透视效果,给人一种视觉错知上的“光效幻象”。(图3)其代表人物是瓦萨雷里.他一生都沉迷于线性结构当中。

在二维的空间上表现出三维空间中不可能存在的图形,也是应用于平面设计中最广泛、最频繁的错觉效应表现手法。如图,我们从这个楼梯走到何处去?此图给你一种错综复杂的游戏感和反常态空间感的视觉情趣。当人的大脑知觉到所看到的事物相互矛盾时,其轮廓已经深深的印在大脑中,让人难以忘却,又浮想联翩。(图4)

错觉效应所产生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数学美、动态美和奇趣美三个方面。三种表现形式相互作用,常常挑战着观众的知觉判断,冲击着观众的内心,并迅速将外在的视觉感官转化成为内心知觉探索的动力。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视错觉效应与视觉艺术心理已被广泛重视。当平面设计正朝着信息化,多元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的同时也为视错觉效应所产生的特殊视觉效果提供了展示和发展的平台。

当今时代,平面设计开始从静止形态的表现向动态的传达转变。光效应艺术原理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光效应所产生的动态效果可以满足观众对信息流动的心理需要。平面设计中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和空间转化的设计理念,也是与错觉效应的表现形式相吻台。人性化的平面设计越来越强调从心理的角度出发来谈视觉艺术,因此以视觉艺术心理为内容以艺术手段为表现形式的错觉图像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三、平面设计中错觉效应与视觉心理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艺术创意需要新的思维和新的视角,研究错觉效应的视觉艺术就是为了引入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打破陈规,启发新的思维方式,给观众以全新的感官体验。错觉效应中的不确定性给观众留下想象和变换视觉角度的空间,对错觉图形所产生的视觉心理效应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很好的运用并设计出独特的设计作品,还可以反过来修正和弥补错觉效应所产生的误导和错视。人们对图形的知觉程度往往受到自身以往经验的影响,因此利用知觉恒常的规律来创作错觉图形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错觉效应的研究不仅对平面设计有着实际的意义,更体现了对视觉艺术进行心理分析的重要性。平面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朝着多元化,空间化的方向迈进,错觉效应在维度转换上的表现手法的运用正可以满足这样的发展需要。重视人性化的平面设计,需要从视觉艺术心理的角度出发,打破人的视觉心理定势,给人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异于常规的错觉图像。当我们在平面设计中需要表达一种显而易见的图像信息时,如何运用错觉效应原理打破人的心理视知觉经验,从另一个或几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去阐释平面设计所要表达的视觉艺术信息,应该是值得我们去追求和探讨的。

参考文献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篇5

关键词: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与时俱进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包括广告创作、形象包装、房屋装修、珍贵文物会展、舞美设计、网页内容等领域,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紧密相连,具有广泛性、时代性、艺术性、构造前卫性的特点,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受,把对现实世界的理解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随着现代视觉媒介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词汇大量出现,视觉艺术审美越来越独特,人们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只有不断地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才能顺应时展潮流,紧跟艺术新形势、满足社会需求的新要求,打破自身的瓶颈、从而获得旺盛的生命力。

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理念进行多元化

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的时代,多元文化带来多元思想,甚至毫不相关的文化内容都能在新思维的融合下派生出全新思想,成为一种潮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者设计新事物提供了新型理念,为创新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1)打破传统设计理念,积极寻找新型视觉内容。要想真正将设计理念进行创新,就要敢于否定陈旧的知识、质疑固定的设计经验、改变长期依赖的设计思维。与此同时,要紧跟时展潮流方向,从多元文化理念中吸取新的营养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传媒手段的日益增加,“平面设计”不仅仅是局限于二维空间,多维度、立体化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作品不断出现在大众眼前。比如,上海世博会的各个场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突破了传统束缚,将高科技技术与视觉艺术设计完美融合。2)树立新的艺术时尚观,紧跟时展潮流。时尚和潮流永远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新的时代创造出新的理念,新的理念帮助设计者更好的进行实践,要牢牢抓住时展的方向,形成全新的时念,将时代的特点通过艺术最大程度反映出来。融合文科、理科、工科、艺术等多个学科的精华部分,形成多元化的设计理念,独树一帜的思维方式,在融合多种学科的成果发展之下,把其中可靠的资源充分利用到设计实践中,在此之下,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特征的多元化时尚理念就会产生,引领新的时代潮流。

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内容表现方式多样化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表现方式可谓是成千上百种,每一个设计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也正是因为这多样的表现方式,才让我们领略到了这个世界无数美好景象,让人们对世界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的多种多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决定政治、经济、文化、自然、人文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场数字化革命,也改变了传统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1)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多媒体技术将我们所熟知图像、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信息融合在一起,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适当处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其显示,具有强大的扩散性,新科技的发展使得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手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表现方式在多维空间中展现,例如,我们当前所用到的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就是最普通的高科技视觉表现形式,这些软件具有海量社会信息、多样的视觉内容、独特的传播手段,吸引了数以万计人的眼光,是当前最受观迎的视觉传达艺术表现形式,依靠着高科技技术和各种硬件平台设施,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不断迸发出新的闪光点。2)依托设计师的创造力发掘出新型的表现形式。创造、寻求、思考、发掘最具有时代特色精神的视觉传达艺术表现形式,设计师要有信心创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绝世佳作,这是时代赋予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者的使命。在当前社会市场经济之下,将科学技术和作品设计进行完美的结合,将表现方式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当前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表现形式,并积极发掘出新的视觉传达方式。

三、语言形态多维化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主要是通过看这个感官形式传递给我们,具有非常强烈的冲击力,印象深刻,因此,只有设计者不断创造出新的视觉传达语言形态,才能更好地传播到社会中。运用多维手段实现语言形态的新型创新,视觉传达视觉艺术发生了多次变革,许多在当时很小的艺术流派都逐渐成为现在首屈一指的时代潮流,一些不被社会接受的新潮萌芽,都是从实现视觉语言开始的,这些设计精英引领时展的新兴潮流,为了寻找符合时代特征的视觉语言形态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视觉语言形态是由图形、色彩、线条、等元素配合光的移动而创造的,而且如果想要将这些要素重新组合出现新的视觉语言,就要发现这些元素新的内容、新的视角,让大众看到的第一感觉是不可思议,让人惊叹。

四、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元素构成要多重化

当今人们通过视觉媒介获取大量的信息的同时,品味也越来越高端,并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视觉艺术人们已经不愿意欣赏,而更倾向与选择多种元素混合的作品。因此,这也驱使创始者要坚持多重信息建构。1)传统元素和时尚元素进行结合。传统元素和时尚元素不是互不相容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彼此,传统元素经过历史的沉淀,有着浓浓的历史感,时尚元素有着时代的鲜明特色,是时代的结晶。时代元素可以借鉴传统元素,反应时代潮流需求。2)人文元素和自然元素完美结合,人文元素有着人类的情感,富有灵性,自然元素有着自然的朴实,鬼斧神工,将二者进行结合,从而达到天人合一,使作品能够更具有魅力。总之,要想做到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与时俱进,要跟上时展潮流,创造出反映当今时代的优秀作品。

作者:郑黄昱缨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篇6

20世纪,西方许多美学流派都提出了独特的情感表现理论,并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态势,即主要从本体论本质观的角度探究情感的流脉以及从功能观方法论的角度探究情感的流脉{1}。但是,西方艺术情感理论的一体两翼不是平行发展的,而是从情感本体论探究向情感表现方法论探究的向度转变。布洛克在《美学新解》中评论道摘要:从克罗齐和科林伍德开始,“所谓艺术表现,就是从某种情感状态(或体验)向着审美理解转化。所谓内在情感的外化,不是情感的释放或涌出,而是改变它的性质,使它从一种非理性的冲动变成一种艺术的理解。艺术家的目的不是像因果理论所说的那样,将某种内在情感展示出来,而是真正理解这种情感,而这就意味着从一种‘情感状态’转变成一种‘审美概念’(或美的意象)。通过上述批评性的思索,那种宣称感情的因果表现论,便开始转变成一种稍具熟悉色彩的表现论。按照这种理论,表现就是对一种感情的审美理解”{2}。因此,情感表现方法论的探究受到了很大关注。但是,在这种探究向度的转变过程中,有一个新问题必须解决,那就是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怎么能够和外部物理对象的外表特征达到同一呢?简单地说,就是形式如何和情感统一起来的新问题也成了美学一大难题。

阿恩海姆顺应了从艺术情感本体论探究转向艺术情感表现的方法论探究的历史潮流。在从那种宣称宣泄感情的因果表现论向熟悉表现论转变,认为表现就是对感情的审美理解的美学走向中,他则进行得更为彻底,走得更为深远。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已不是更多地考虑知觉和艺术,而是对知觉动力在具体艺术中的表现做了更多思索。他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为艺术表现论引入了一个独特的阐释途径——视知觉形式动力,在知觉层面把形式和情感统一了起来,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具有一定科学性的艺术表现论。

一、视知觉形式动力摘要:通向探询艺术表现之门径

阿恩海姆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但不囿于格式塔心理学的现成理论,而是把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艺术领域时有所拓展。他并没有止于力的结构是艺术表现的基础,而是为艺术表现引入了一个新的探究视角——视知觉形式动力。阿恩海姆认为,我们的视觉并不是一台能够进行自动调节的摄影机,而是有机体在生存斗争中发展出来的能对外界环境做出适当反应的工具。和有机体关系最为密切的东西,莫过于那些在它四周活跃着的力——它们的位置、强度和方向。这些力的最基本属性是敌对性和友好性。这样一些具有敌对性和友好性的力对我们感官的刺激,就造成了它们的表现性,而且只有形式动力才能被神经系统所把握。可见,阿恩海姆把形式动力和艺术表现紧密联系了起来。

1.视知觉形式动力是艺术的内在表现。一般认为,所谓的内在表现就是视觉对象本身所直接呈现出来的东西。阿恩海姆认为,一棵树或者一座塔,看上去总是在往上伸展,斧子之类的楔形物体,使人感觉到有一种向着成锐角状的两侧边行进的动力。这些动力性质是知觉的原初成分,而且经常造成比外形本身还要直接的影响。因此,所谓的艺术内在表现,表面看来是视觉对象本身所直接呈现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视知觉和视觉刺激物相互功能而生成的视知觉形式动力。

沃尔夫林和利普斯都明显意识到了物体外形的内在表现性,但他们都把这种内在表现解释为观者自己肌肉感觉的投射。阿恩海姆则认为,视觉表现的主要功能源自于视觉外形本身的形式属性,由于观者接受的是外表外形的视觉意象,经过观者的神经系统加工,这些外形才获得了动力特征,是主客体之间的“异质同构”,而不是观者自己肌肉感觉的投射。“我已经阐述过,把感觉的原材料组织成我们觉察到的外形的心理上的力,和我们经验为视觉意象的动力构成是同一种力。没有必要求助于另一种感觉形式,比如肌肉运动知觉的意识来解释这种主要的影响”{3}。

2.视知觉形式动力具有最自然、最深刻的象征性。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表现性源自于视觉外形本身的形式属性,更进一步说是物体通过其形式所呈现出来的象征(symbol)意义。他认为象征就是艺术再现超越符号本身的东西。“艺术作品的每一成分,不论它是从属于知觉形式还是题材,都是象征化的,也就是说,所再现的是某些超越其本身的东西”{4}。关键之处在于,他认为真正的象征源自于知觉物体的内在表现,而不是人为地把某些符号赋予了象征意义。人们却通常使用承载习俗意义的外形表达象征意义。比如,十字形教堂象征十字架,林肯纪念堂的三十六根立柱象征林肯逝世时组成美国的州数,把监狱的大门设计在地下,象征正义重压之下的罪恶等。阿恩海姆认为这些象征意义停留在相对浅显的层次上,这些传统符号的象征意义具有相对的限定意义,不是原型而是有限的应用。比如,十字形不仅可以象征十字架,也可以象征十字路口、象征向四方拓展的行为、象征火种的传播等。因此,阿恩海姆认为艺术家应该首先关注知觉表现的广泛象征意义,而最有力的象征源自于最基本的知觉之中,因为它们植根于最强、最普遍的人类经验之中。这种象征意义才会非常深刻,不会随文化习俗变化而变化。最有力的象征源自于最基本的知觉之中,是最自然、最深刻的象征,因为它们植根于最强、最普遍的人类经验之中。这和荣格的有关象征的内涵直接在意象中知觉到的思想一般基本一致,但阿恩海姆在这个思想基础上前进了一步,认为自然的象征意义源自于知觉物体的内在表现,对于视觉艺术而言,自然的象征意义也就是寓于物体形式中的动力,即动力的象征意义。二、阿恩海姆艺术表现论的有效性范围及意义

对于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有效性存在一个普遍疑问,并把它作为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局限性来看待,那就是同一对象、形式、力的结构,为什么在不同时代、不同种族、或不同个人的知觉中,却往往具有不同的表现性呢?⑤也就是说,既然是同一对象、同一形式、同一力的结构,那么在不同时代、不同种族、或不同个人的知觉中,应该具有相同的表现性。可为什么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呢?这种疑问的产生,可以说是没有真正理解阿恩海姆视知觉完形力论的有效性范围。

应该说,阿恩海姆对其理论的目标和有效性范围有着高度的自觉,他不仅把自己的探究限制在知觉,尤其是视知觉的直接经验的范围之内,如格式塔心理学方法所要求的那样,而且更为严格地把自己的探究限制在视知觉直接经验形成中的普遍基础和基本机制上,也就是那种任何时代、任何人都有的普遍有效的视知觉形式建构机制。

波德莱尔曾经说过,艺术有永恒的一面,也有随时间变化的一面。可以说,阿恩海姆就是旨在揭示视知觉形式建构中的具有初始结构意义的东西,而这对于我们熟悉艺术表现的本质具有巨大的意义。

对此,阿恩海姆有过这样的论述摘要:“从这种观察中所得到的结果绝不仅仅是个体观看者的个人经验,它们揭示了人类知觉的普遍基础,也是精神结构的基础。一旦这些初级经验被确定,人们就会开始理解它们是怎样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这些知觉要素如此强大以至于它们很少被非凡条件完全取代。那些盖在上面的东西仅仅是调节它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知觉要素都会持续,只有当我们了解它们的基础方面时才会理解个案。”⑥阿恩海姆用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说明了个体经验和普遍经验的关系。在图1⑦中,t代表观察的目标,a、B、C、D代表不同的观看者,假如我们把分析仅局限于从观看者的文化和个体差异以及他们接受的都是不同的知觉物体这种条件下出发,就会得出这样的荒谬和令人苦恼的结论摘要:既然人们看见的都是不同的事物,就不可能有共同的经验,也不会有交流。另一方面,假如我们把分析限于目标t,就可以忽略个体差异而得到一个格式塔t。阿恩海姆认为以这种同样是片面的方式,却能找到共同的核心。“虽然它的方法是片面的,但它所意旨的知觉核心却可以挑选出来……就像我们观看一扇圆花窗,尽管它的完整意义是从建筑背景中得来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欣赏并且合理地分析它的圆形、窗饰以及彩色玻璃设计,当然,更完整的理解,需要同时考虑历史、社会以及个人的因素,我已经把这些因素用a、B、C、D在表1(图1——引者注)的示意图中表示了”⑧。

在阿恩海姆看来,当人们观看同一物体时,每个人基本都有相似的知觉原理,否则就不会有交流。尽管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喜好,每个人也有自己的性格差异,但这些也都是建立在视知觉的普遍机制之上的。这些差异只能带来视知觉形式建构之普遍机制的某种变调或风格差异,但不可能取消它。

因此,作为一个思想家,阿恩海姆的学术探究也有他明确的“排斥机制”,从而确立他的理论探究的有效性范围,这就是他力图探询视知觉形式建构的普遍基础,而不是去探究视知觉形式建构的历史差异和个体差异。具体到图1的例子,就是他要探究a、B、C、D如何建构了共同目标格式塔t,而不是去探究它们的建构共同的格式塔t时的个体差异。这也就意味着a、B、C、D的个体差异是他的理论所排斥的。他的理论的有效性范围也就因此确定了。

三、阿恩海姆艺术表现论无法全面和文化、历史、社会层面建立关系

阿恩海姆强调视知觉直接经验性,因此对艺术表现所做的一切探索主要都是限于知觉领域。他着眼于纯粹的视觉形式经验及心理的分析,因此具有两个显著的弱点,第一,他抛开了具体的人,把人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人。第二,他将知觉形式形成中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等方面进行了类似现象学的“悬搁”,只作知觉现象的纯形式的描述。这种抛开了历史、社会和个人的背景在中性的条件下对视觉形式进行的探究方法,忽略了个体差异,把人都看成是同样的人、纯粹的人,形式也变成了不带有历史、文化等内涵的纯形式。而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等背景中的人,而形式也常是带有历史、文化等内涵的形式。因此,这种探究方法具有明显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也得到阿恩海姆本人承认。“虽然它的方法是片面的,但它所意旨的知觉核心却可以挑选出来”⑨。也就是说,这种限于知觉的探究方法既有合理性的一面,也有片面性的一面。我们对艺术表现的探究决不能仅限于知觉层面,因为人的生理、心理中早已积淀和渗透了社会、历史以及文化的因素。

注释摘要:

①黄南珊摘要:“廿世纪西方情感美学的两类取向和两种关系”,载《人文杂志》1996年第1期。

②[美布洛克摘要:《美学新解》第142页,滕守尧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③⑥⑦⑧⑨[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摘要:《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第165、ⅷ、ⅷ、ⅸ、ⅸ页,宁海林译,牛宏宝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篇7

【关键词】立体主义;视觉传达;抽象艺术

立体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为对欧美艺术界影响最大的艺术流派,用几何形这种新的方式重新解释客观世界。立体主义将观众带入事物的构造性世界,对客观事物做透视幻象的处理,立体主义称自己的作品为“绘画客体”,来强调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与客观现实中自然物这个“自然客体”是不同的,艺术的目的如果只是再现生活之中的“原型”,或是仅仅为了愉悦人的感官,那么艺术终究会被人类所抛弃,似真的表现客观世界已不再适合继续作为探索艺术的渠道了。鲁道夫・阿恩海姆曾写道:“倘若艺术只能复制自然事物……或艺术品不能使感官愉悦,那就没有正当的理由在任何一个已知的社会中为艺术保留一个崇高的位置。艺术之所以令人尊敬,是因为它有助于人理解这个社会和他自己,并把他所理解的和确认是真实的东西展现在他眼前”。

二十世纪的艺术整体上表现为抽象性,现代派艺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对客观世界相貌特征的表现越发减少,对事物细节的省略发挥到了极点,艺术形象日渐风格化。20世纪的西方现代艺术运动使抽象形态成为艺术的主流,它有着具象形态所难以达到的情感高度,抽象语言之后逐渐进入现代设计领域,也成为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视觉语言。在20世纪的艺术流派中,立体主义对设计抽象表现的影响是最具启发性的,本文将通过对立体主义特征的阐述使读者更加深刻的了解其对设计的启示作用。

一、立体主义绘画的特点

立体主义是很富有理念的一个艺术流派。一方面受后印象主义代表人物塞尚的影响,注重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刻画,立体主义将这种观念极端化,追求几何形体的美和形式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作画时不单单依靠视觉印象,还要依靠理性观念和思维。另一方面采用了古代埃及的作画理论,打破从一个视角观察事物的方法,将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平面都表现出来,然后加以组合。立体主义通过线条、平面以及色块把传统的三维空间用二维来表现,几何体成为立体主义画作的基本单位,艺术家将各个通过透视后具有独特特点和倾斜的几何体通过协调后达到平衡,形成物理立方体。在毕加索的很多人物画中,将人物头部的正面和侧面形象加以统一,塑造了一种同时从两个角度看头部的幻觉,形成了更加完整的形象。

立体主义一直努力在自己的画面中塑造真实的事物,与古典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不同的是立体主义表现的是被肢解了的真实,作品中的人物、场景等都是用分解了的几何形来表现。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这些绘画作品是艺术家不经过思考随意勾勒出来的,抽象艺术的线条、形状等都包含着深刻的象征含义,虽然称不上是艺术发展的巅峰,但却是观看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经历了世界的错综复杂之后从中提炼出来的最本真和最概括的东西。

二、立体主义对设计造型的影响

立体主义不仅影响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观念和视觉组织形式,艺术家们敢于突破未知艺术领域的精神,也值得今天的艺术家学习。立体主义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立体主义用各种几何形体来表现物象,极大的解放了平面几何形,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形式上的改变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立体主义有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两个阶段,分析立体主义从解剖、分析对象入手,在破碎的结构中保留着强烈的光线和某种空间感;而综合立体主义则是将多种不同的素材组合去创造一个新的母题,对事物重新构造和综合处理,这些绘画技巧在之后的视觉传达设计中都体现了出来,为现代设计提供了造型基础。毕加索作品《亚威农少女》是分析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品,开创了立体主义的先河,这幅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意味,几何图形代替具象的图片成为设计画面的主要组成部分。

几何形的表现手法是对只有装饰意义的繁琐纹样设计的否定,将具体对象分析然后重新组合和综合处理,之后这种绘画过程得到更为理性的发展,逐渐从分析具体对象延伸到对平面结构的分析和组合上,并把这些组合规律化、体系化,强调在表现“真实”时理性规律的重要作用,这种观念在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中也得以运用。

(二)立体主义为现代设计增添了新的设计元素和表现方式,设计转向了不同视觉媒介的组合,将立体主义的表现手法同象征主义的创作方式结合起来,以及在抽象画面中融入文字和字母,这些都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媒介,也是对现代设计最早的诠释。

在综合立体主义阶段,毕加索和布拉克发明了拼贴的新技术,绘画时采用色彩和技术的综合方式,各种各样的材料都加入到绘画作品之中,如废报纸、沙子、金属等,打破了传统只用色彩表现的习惯,画面肌理和结构也更为复杂,这是在艺术作品表现媒介方面的革命,也是自艺术产生以来的重大变革。之后材料也广泛运用到现代设计中,视觉、触觉和心理感受具有共通性,因此艺术家要特别留意各种设计材料对人的视觉和心理的刺激,从即成的材料中得到灵感并将其转化为一种设计语言,运用这些视觉语言来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新兴的视觉媒介被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之中,也为其他的视觉艺术提供了借鉴作用。

(三)立体主义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新思维,提倡设计思想和文化的复合性和多元性。立体主义的奠基人毕加索吸收了非洲原始的艺术形式,布拉克也以塞尚的绘画为创作源泉。在历史的长河中东西方艺术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如日本的浮世绘对西方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再到后印象主义和立体主义等都吸收了其独特之处,开启了西方绘画革新的开端。在全球化的今天,需要将本国文化放在主体地位,借鉴与本国文化风格不同的艺术元素来增加作品的丰富性,庞大的艺术市场需要设计师创造出具有多元文化的作品。

结语

从绘画艺术每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看出同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它们在人类视觉艺术史上同步行走。立体主义奠定了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基础,为视觉传达设计注入了新的血液,视觉艺术可以超越具象图画进入抽象的境界,对当时乃至现代设计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但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又不是立体主义所能涵盖的,设计是不断发展的历史,继立体主义之后的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和包豪斯设计学院都极大的促进了视觉传达设计形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篇8

关键词: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视觉动力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被认为是现代两个影响最大的心理学美学流派之一。虽然在阿恩海姆以前,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已经开始把格式塔心理学的许多基本原理运用于艺术研究,但使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大放异彩的却是阿恩海姆,他被公认为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无论从中国,还是国外来看,可以说阿恩海姆对视知觉形式的研究,已经成了美学和艺术理论的重要资源。

一、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研究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国内学者对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介绍、评述,主要是把他当作格式塔心理学的形式理论在艺术领域的阐释者来对待的,而没有注意到其美学思想已经将视觉完形形式理论“动力化”了,因此,对其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主要原因是国内的一般学者对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研究大都建立在《艺术与视知觉》(1954)和《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1969)这两部著作上。在对《艺术与视知觉》(1954)的理解上,大多数学者主要关注视知觉的“完形”倾向,而没有对视知觉形式动力进行深入的研究。一般对《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这部著作也只是关注视觉与思维的问题,而没有从视知觉形式动力之于视觉思维的重要意义这个角度来审视。尽管国内有的学者对阿恩海姆“张力”理论给予了充分关注,但没有发现他在1974年再版的《艺术与视知觉》中已用“动力”代替了“张力”的核心概念的情况。因此,国内学者一般在论述阿恩海姆美学思想时,大都谈的是他的“张力论”,而不是“动力论”。

美国天普大学教授ianVerstegen在“arnheim,Gestaltandart”一书中,对知觉动力理论在绘画、哑剧、音乐以及诗歌等艺术门类中的具体体现进行了探讨,但没有从视知觉形式的形成和建构的动力机制这个角度对阿恩海姆艺术理论进行研究。

二、阿恩海姆美学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阿恩海姆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几乎一直在从事把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系统应用于艺术领域这项工作。他使格式塔学派这门新兴的心理学在艺术领域的阐释变得完善和丰富起来。

在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他的研究重心也发生过改变,主要呈现为三个阶段。简单地说,第一阶段是从柏林大学到《艺术与视知觉》(1954)的出版,他的研究重心侧重于探讨艺术形式与视知觉之间的关系,通过揭示视知觉的简化倾向和组织本能来揭示“完形”性质。此间,“力”已经作为核心概念进入其中,他已经清楚地认为每一个视知觉形式都是一个“力”的式样,但他更多地是在分析式样中的“力”。这些思想集中反映在《艺术与视知觉》(1954)一书中。第二阶段是在《艺术与视知觉》(1954)出版后大约10年左右的时间段,他把研究重心放在揭示视知觉的思维本质上,着重探讨了视知觉具有思维的性质,试图弥合感性与理性、感知与思维、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裂缝。1969年出版的《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一书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反映。在这本书中,他用大量事实阐明了“动力”之于视觉思维的重要作用,“力”或“动力”在视觉思维中的创造和内在机制。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时他已不再更多地考虑知觉与艺术问题,而是对知觉动力在具体艺术中的表现做了更多地思考。这种思想反映在他的一系列重要论文和著作中,主要有《形状的动力》(论文,1966)、《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1977)、修订版的《艺术与视知觉》(1974)以及《中心的力量——视觉艺术构图研究》(1982/1988)等。

三、“力”的理论在阿恩海姆美学思想中的核心地位

尽管阿恩海姆美学理论研究重心有上述的转变,但这三个主要阶段都是以“力”为核心展开的,即他的视知觉“完形倾向”理论、“视觉思维”理论以及艺术表现理论等主要理论都是建构在“力”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力”这一理论核心思想贯穿于他美学思想的始终。因为在阿恩海姆看来,艺术是建立在知觉基础之上的,而知觉又存在着“知觉力”和对于“力”的结构的组织、构建,因此,力的式样和结构对于艺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力”的概念构成了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基石。

阿恩海姆在著作中主要使用过四种“力”的概念,即“forces”、“tensions”、“dynamics”和“power”。“forces”是“力”,指的是由视觉对象的形状和构型所生成的力[1]。“tensions”是“张力”,是指物体间或物体各部分之间的聚合力,有强度但没有方向。“dynamics”是“动力”,是指在视觉对象中知觉到的有方向性的张力(directedtension),它的载体是矢量(vectors)[2]。“有方向性的张力就是我们讨论视觉动力时所要讨论的东西,它是形状、颜色和运动中的固有属性,不是通过观赏者凭借自己记忆中的想象加给知觉对象的东西。”[3]而“power”的意思是“力量”,主要是指视觉式样本身及其组合所形成的视觉冲击力。他在《中心的力量——视觉艺术构图研究》这部著作题目中的“力量”用的就是“power”。虽然“力”这个核心概念贯穿于他美学思想的始终,但在其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力”的概念却有了微妙而重要的变化。

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第一阶段侧重于探讨艺术形式与视知觉的关系,通过揭示视知觉的简化倾向和组织本能来揭示“完形”性质。阿恩海姆在他的成名作——《艺术与视知觉》(1954)中有这样一段富有深意的表述:“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要求人们首先要记住:每一个视觉式样都是一个力的式样。正如一个活的有机体不可以用描述一个死的解剖体的方法去描述一样,视觉经验的本质也不能仅仅通过距离、大小、角度、尺寸、色彩的波长等去描述。这样一些静止的尺度,只能对外部‘刺激物’(即外部物理世界送到眼睛中的信息)加以界定,至于知觉对象的生命——它的情感表现和意义——却完全是通过我们所描述过的这种力的活动来确定的。”[4]由此看来,“力”具有重要意义。这种重要意义从此段文本中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每一个视觉式样都是一个力的式样”,这意味着“力的式样”是视觉形式的基本性质;

第二,只有在是“力的式样”的情况下,形式才是“活”的式样,此意味着“力”的概念与“活的”有关,与“死的”、“静止的”对立;

第三,更为重要的是,“力”的概念与“知觉对象的生命”与“情感表现和意义”有关,因为“知觉对象的生命”即“情感表现和意义”是“力”的活动所确定的。阿恩海姆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开始构建他的艺术理论大厦的。阿恩海姆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在《艺术与视知觉》(1954)中,主要把视知觉形式揭示为“力”的式样。同时,它们又都具有“完形”性质。从而为他的美学思想大厦奠定了基础。

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第二阶段侧重于揭示视知觉的思维性质,也即着重探讨是否存在知觉层面上的思维问题。因此,视知觉中的“力”的作用和功能,也就更多地与视知觉层面的思维关联在了一起。在阿恩海姆看来,视觉思维其实是一种直觉认识。在这部著作中,他用大量事实阐明了视知觉形式动力就是一种思维活动,从而论述了视觉具有思维功能并描述了视觉思维机制。同时,《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的视知觉形式建构的完形倾向,在《视觉思维》一书中越来越多地被凝缩为一种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成了全书探索的理论核心。

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第三阶段侧重于探讨知觉动力在具体艺术中的体现和表现。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时阿恩海姆已不再更多地考虑知觉与艺术问题,而是对知觉动力在具体艺术中的表现做了更多地思考。在1974年《艺术与视知觉》修订版中,阿恩海姆作了这样的表述:“非常明显,如果对我们所见的东西仅从尺寸大小、形状、波长以及速度来描述,就不会公正地对待我们的所见。形状、颜色以及事件等的动力属性已经被证明是一切视觉经验不可分离的方面。如果承认这样的动力是直接及普遍地存在,我们不仅可以把自然物体及人工制品描述得更为完善,而且我们也明确地得到了通向探询‘表现’之路。”[5]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三个阶段在揭示视知觉完形形式的建构过程中,都是以“力”为核心展开的,因此可以说,“力”的理论构成了阿恩海姆完形形式理论的基石。而且我们也可以初步看出,在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力”这一理论核心思想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即他越来越强化了“力”在视知觉完形形式建构中的作用,并使视知觉完形过程“动力化”了。也就是说,视觉艺术中的视知觉活动的完形倾向被转换成了一种具有思维性质的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视知觉形式的形成和建构的动力机制。由此看来,阿恩海姆美学思想更多地将格式塔发展为一种动力建构机制。

四、阿恩海姆美学思想核心概念的转变

阿恩海姆在1954年版《艺术与视知觉》中,他主要使用的是“forces”(“力”)和“tension”(“张力”),并给予了“张力”以核心地位。系统地阐述了形状、色彩、位置、空间和光线等知觉范畴中所包含的种种能够创造张力的性质,并以“张力”为主题作为书中重要一章。可见,他把“张力”放在了理论核心位置上。而在1974版《艺术与视知觉》中,却把第9章的标题“张力”换成了“动力”,而且“dynamic(动态的、动力的)”以及“dynamics(动力)”在书中俯拾皆是。“张力”的理论核心位置让给了“动力”。

在1954年版本中,阿恩海姆说:“我个人认为,只有当视觉经验到张力之后,才会有这种动觉感觉。换言之,张力是视知觉首先经验到的。”[6]以及,“如果我们想要通过直觉的观照能力或是通过清晰的分析步骤去理解一件艺术品,就必须首先分析那种将作品的主题建立起来、并指出作品存在的理由的紧张力式样。”[7]

在1974年版本中,他却是这样说的:“视觉经验是动力(dynamic),这个主题将贯穿于整部书中。人和动物所感知的不只是物体的排列、颜色、形状、运动或大小,而首先可能是具有方向性的张力的相互作用。”[8]而且,阿恩海姆明确指出“动力是知觉经验的真正本质”[9]。

从上面两段引文我们可以看出,在1954年版本中,阿恩海姆认为“张力是视知觉首先经验到的”,而在1974年版本中,强调的是视知觉首先经验的是“有方向性的张力的相互作用”。最重要的是,阿恩海姆在1974年版《艺术与视知觉》中明确指出“动力是知觉经验的真正本质”,因此可以得出,“动力”已取代“张力”成了他“力”的理论的核心概念。

五、核心概念的转变原因及其深远意义

阿恩海姆后来为什么用“动力”取代了“张力”核心概念呢?为什么阿恩海姆这么强调“动力”呢?因为“动力”具有深刻意义,它关乎视觉艺术生命形式的生成。

关于视觉艺术生命形式的生成条件,苏珊·朗格有过精彩论述:“总之,要想使一种形式成为一种生命的形式,它就必须具备如下条件:第一,它必须是一种动力形式。换言之,它那持续稳定的式样必须是一种变化的式样。第二,它的结构必须是一种有机的结构,它的构成成分并不是互不相干,而是通过一个中心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10]

我们可以用苏珊·朗格在这里所陈述的思想,来揭示阿恩海姆之所以强调“动力”的重要意义。在阿恩海姆看来,苏珊·朗格上述四个关于形式成为生命形式的条件都是“有方向性的张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也就是说,阿恩海姆强调视知觉形式形成中的“动力”,实际上是想确立一种视知觉形式建构的动力机制,以便艺术的“有意味的形式”能够在(视)知觉内部来完成或生成。“至于知觉对象的生命——它的情感表现和意义——却完全是通过知觉力的活动来确定的。”[11]“在一件艺术品中,不仅需要包含着极其丰富多彩的动力关系,而且这样一些关系还能在静止和运动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平衡。这种特殊的平衡,早先曾被人们作为一幅画的内容或主题看待,而我却认为,只有意识到这些视觉力的式样是如何反映内容的,才有助于评价一幅绘画的卓越艺术性。”[12]可见,只有“有方向性的张力”的相互作用或活动,即动力,才能使视觉艺术成为生命形式,艺术形式也才能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我们一般都把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把握为一种“视知觉形式完形理论”,把视知觉完形形式的生成归于视知觉的完形倾向之下。但是,我们综观阿恩海姆美学思想发展的整个历程以及对其理论核心概念转变的分析可以看出,视觉艺术中的视知觉活动的完形倾向被转换成了一种具有思维性质的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视知觉形式的形成和建构的动力机制。那么也就意味着“动力”是“完形”的动力机制,视知觉形式动力的本质就是“完形力”或“格式塔力”。

很显然,阿恩海姆并没有因为强调“力”或“动力”而放弃“完形”、“完形倾向”等概念。实际上,在阿恩海姆的文本中,“动力”和“完形”之间存在着一种表里交互阐释的意味。说“动力”,其实是指“完形”的内在生成机制;说“完形”则是在说此“动力”所成就的形式。也就是说,“视知觉形式动力”一方面是视知觉形式生成的动力机制;另一方面又体现其达成的形式,即“力的式样”。同时,在视知觉形式动力作用下,意义、表现等在形式创造中所必须具备的东西也都得以产生。由此看来,学界通常认为阿恩海姆建构其美学理论的基石是视知觉“完形倾向”的理解,应该作一个偏转,即他的“完形倾向”其实应该是视知觉形式动力,从而使我们对之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

参考文献:

[1][2]Rudolfarnheim:thepoweroftheCenter:aStudyofCompositionintheVisionarts(thenewVersion),BerkeleyandLosangeles,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8,229,226.

[3][5][8][9][11][12]Rudolfarnheim:artandVisualperception(thenewVersion),Berkeley&Losangeles,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4,416,444,11,416,16,41。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篇9

【关键词】艺术语言;构成原则;审美特征;秩序结构

在平面设计艺术的具体创作过程中,对于不同视觉形态结构的组合、编排,目的是要创造出合规律性的艺术语言的秩序结构,即形的秩序、色的秩序、质的机理秩序、明度的层次秩序与空间的分割秩序等。所谓的“秩序”,是指画面中各个视觉形式要素,能够激发人的审美情感的种种体验。这种对“秩序”的组织、运用与表现的过程,不仅注重情感的艺术表现性,而且更为强调画面中秩序的合理性,这是创造出合规律性的艺术语言构成形式的核心因素。平面设计艺术创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空间界面规格设置、文字的选择、空间形态的组织、色的配置、层次关系的划分、图形图像的组构与运用等,都要讲究其形式结构的严谨性、形态的可视性与美感中的合规律性,平面设计艺术语言的构成,无论是线形态的构成、或是点形态的构成,或是色块的构成、或是空间界面分割的构成等,都不能偏离平面设计艺术语言结构的内在秩序,否则,就会导致视觉形态审美关系上的失调,既失去了形式构成中的和谐性,也不符合视觉心理的知觉规律,因为对艺术语言的审美知觉把握,凡符合秩序的结构,便能够呈现和谐的状态,并予人以愉悦的感觉,否则,就无法构成具有审美情感表现力的整体意象。

因此,平面设计艺术语言的构成,必须以符合“秩序结构”为原则。具体地讲,在平面设计艺术的创作实践中,对于秩序结构的“意味”追求与审美形式特征的构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审美把握方式:

1.“同一律式”审美把握方式

在平面设计形式构成中,强调艺术语言之间的共性因素,目的是创造一种统一中的和谐性,如“一致性”与“重复性”,黑格尔称其为“符合规律”的初级形式美,同时,又超出了“一致性”与“重复性”,而成为“自由的自然线形”的、使“一切高级生动复杂的形式都服从这种‘符合规律’的规律”。在平面艺术语言的构成中,如“对位”的构成形式,就是同一律式的主体形式内容。所谓“对位”,是针对在形式要素之间,通过位置上的某种秩序结构关系来寻求艺术语言的统一,常见的有:直线的对位构成,即把视觉形态的重心都保持在同一直线上;间接的对位构成,即把视觉形态的中心线都交接在一点上;单项的对位构成,即把视觉形态进行趋于一个方向的整齐编排;双项的对位构成,即把视觉形态的上下或左右方向进行整齐编排;以及比例的对位构成,即把视觉形态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进行编排。

2.“对比律式”审美把握方式

对比律的审美形式是指平面空间中视觉形态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异性。即在艺术语言的整体构成中去寻找相互对比的规律,如大与小、多与少、明与暗、显与晦、疏与密、高与低、粗与细、冷与暖等。对比律的形式因素十分丰富,其美感的形式效果可以使画面的“趣味”中心得到生动地体现,能够引起视觉的高度注意,产生对视觉的“冲击力”,从而使画面富有生动性、鲜明性。在平面设计艺术创作中,运用对比的形式规律,目的是突出主题,使受众对象获得“知情达意”的视觉审美效果。

3.“均衡律式”审美把握方式

均衡律式是指人的视觉对于平面空间中的视觉形态构成要素,保持着力度的平衡感。对于人的视觉审美心理而言,有静态的均衡美,如形、量、质的同等大小,具有严谨性、庄重感;也有动态的均衡美,如形、量、质的非同等大小,具有灵活性、多变性,产生出对比的形式效果。均衡律式在平面设计艺术语言的构成中,蕴含着强烈的视觉形式的心理效应,是不可或缺的形式因素。

4,“节韵律式”审美把握方式

节奏、韵律是构成形式美感的主要因素之一。节奏,是有规律的反复,具有单纯性、明确性和带有一定的机械性,富有理性的形式意味。韵律,是使节奏的构成形式深化,富有极为丰富的情感特性。情感一旦介入理性,必然要打破形式秩序的“纯化”规律。富有情趣性、抒情性,具有刚柔相济的形式效果。它对于艺术语言的秩序组织,能够增加形式美感的魅力,如渐变、起伏、旋转等形式的构成都具有这一审美特征。

5.“数比律式”审美把握方式

所谓数比律式,是指形式要素之间的某种数理逻辑关系,是比例关系中的基本形式规律。如通过黄金分割律,可以得到最佳的空间分割面或是最佳的直线分割点,运用黄金分割律分割构成的形式,能够呈现平面空间的均衡性、谐调性,具有平稳、安定感。又如比率式分割,是形式构成中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充满着“数的秩序”性,能够产生节奏、精确、整体统一等富有理性的美感形式效果。现代艺术中风格派的几何造型,就是运用数理逻辑的语言秩序进行艺术创作。平面设计作品的空间界面分割,即对平面设计空间的比例关系确立,亦有不同形式规律的审美特征,如将1:1.236、1:1.414、1:1.618等等以不同的数比律构成多种空间分割形态,其中将1:1.618称为最佳空间分割,即“黄金分割律”。由此可见,数比律在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创作中,是艺术语言构成的重要内容。

平面设计艺术与其它门类的造型艺术一样,是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的物化形态,它存在于对审美意识、审美评价与审美表现这三个要素的把握之中,但是,就平面设计艺术语言形式的审美特征而言,除以上所述,我认为,还包括着对平面设计家实践创作中审美价值取向的认识、追求。对于艺术语言进行抽象的或纯粹的视觉表现,是构成现代平面设计艺术语言独立样式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其进行审美把握中的主要形式特征。平面设计艺术的创作,无论是倾向于绘画艺术的注重形象的思维方式,还是倾向于设计艺术的注重逻辑的思维方式,无不蕴含着注重情感的表现性与强调画面秩序结构的合理性。

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篇10

与传统荧屏媒介相比,网络传播媒介的形式更为丰富与多样,这些变化已经影响到视觉艺术传播的方方面面,同时改变着大众视觉传播艺术创作的形式与内容。网络动画,作为现今网络媒介传播中的主要信息类别之一。网络动画是伴随着网络媒介发生、发展、成熟、演进而发展成熟的。动画与网络的关系之紧密,超过了其他类型的媒介。这里的动画已经将动画创作从传统动画片扩展到“泛动画”的概念,动画创作已经从传统动画影片,扩展到视频广告、mV以及各种类型动画短片,在网络传播平台上,随处可见到动画形式的存在。动画形式影响和改变着网络媒介,而网络媒介亦同样影响和改变着动画形式。

二、网络视觉艺术受众审美需求的发展

网络视觉艺术按照大众审美规律在最大程度上挖掘受众的审美需求,受众审美感受又进一步推动网络视觉艺术的发展。艺术的目的来源于人类的需求,由于受众内在审美需求的驱使,促进了视觉艺术形式的发展。科技作为意识形态正在悄然无息地改变着大众的思维模式和审美需求。

在网络环境下,受众审美心理更多的强调了,技术应用所带来的丰富艺术形式与审美体验。网络动画是技术创造出的虚拟现实光影表现形式,是传播文化信息的载体。网络视觉艺术对受众来说,完全是一个全新的视觉感观体验,比之传统艺术,网络视觉艺术带来的是更大的视觉冲击,受众体会到声、光、电以及交互式参与的多重感观享受。新的审美方式正不断优化着我们的生活品质,在科技推动下传统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观念也获得新的发展。数字化生活将成为人类新的生活方式,探讨数字化网络艺术环境下,对人生存方式产生的影响和改变网络视觉艺术形式有着现实意义。

三、网络时代视觉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

1、网络时代下动画视觉设计创作思维观念的转变

在网络时代视觉艺术形式呼唤动画技术的变革。在网络视觉艺术创作的前提下,动画创作形式的视觉造型元素鲜明化更具意义,网络动画塑造出的视觉形象更加大众化和时尚化。

网络动画的视觉设计观念要适应大众文化欣赏的口味,就必须对传统造型审美做新的认识,将具有时代感的视觉元素引入动画设计过程中,使形态塑造更具时代特点。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使社会环境发生质的变化,网络技术、数码艺术设计、数字电影电视、多媒体广告短片等新兴科技不断地挑战着当代艺术设计的外延。多元化的视觉传达方式将要打破传统设计门类的界限,让艺术设计成为一种能够自如地融合多种学科的载体。现代网络动画的制作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动画原理,简化传统动画的制作步骤,降低了动画制作的难度,取得了比传统动画更加鲜明的视觉效果。网络动画作品简洁明了的故事,夸张的情节表现,创意新奇又极易广泛传播的设计理念与现代视觉艺术设计观念相吻合。同时,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要引领观众的审美取向,网络动画设计以及其丰富的形式探索,最大化的延展了设计的范畴,在现代动画设计的过程中这一点显得更加的突出。

2、网络动画传播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