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学技能的特征十篇教学技能的特征十篇

教学技能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7:36

教学技能的特征篇1

关键词:课堂教学技能;特征;现状;对策

一、引言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深入开展,使得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面临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讲究“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追求“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成为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点[1]。而培养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提高技能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使学生掌握过硬的教师职业技能则是一项亟待重视和落实的任务。

二、课堂教学技能的特征分析

课堂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而逐步形成的迅速、准确、娴熟地开展课堂教学,及时、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方式的总称。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技能的核心,它既具有一般职业技能共有的内涵,还有很强的专业特性[2]。

1.课堂教学技能的多样性与简约性。课堂教学技能既表现为个体的经验,又是群体经验的结晶。它植根于教师个体经验,而且是在千百万教师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筛选和实践检验形成的。教学技能不是从肤浅的经验中拾来的“互不联系”的“技巧”,而是一种有前提性假设、有演绎、有归纳的理论体系[3]。这种在丰富多彩经验基础上形成又以简约化的形态呈现的教学技能体系,既源于教学经验,又高于教学经验,是个体经验与群体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多样性与简约性的统一。

2.课堂教学技能的智能型与精神性。课堂教学技能不同于一般的手工技能,通过简单地重复、模仿就可掌握。教学技能包含对教学信息的吸收、消化和反输出的复杂过程,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他人的言传身教细加揣摩,依据教学实践灵活使用、改进乃至创新。另外,教师掌握教学技能的目的是教书育人,这一目的决定了教学技能的运用必然是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中不仅教师的爱憎、好恶能强烈地感染学生,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好坏也同样会对教师产生明显的影响。教学技能的作用还在于以情动情、以智激情和传情启智,实践证明,没有高涨的激情就不会迸发出智慧的闪光,优秀的教师正是充分运用了情绪的互动作用,才将学生引向成功的彼岸[4]。

3.课堂教学技能中练习的不可替代性。练习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是技能与知识的重要区别。教学技能不是通过讲授的方式获得的,而是通过大量的、不同方式的练习逐步形成和熟练掌握的。练习是技能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知识在教学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也同样如此。忽视知识对技能形成的作用,不仅会导致技能训练的盲目性和机械模仿,也难以从知识与技能的联系中揭示教学技能的实质。所以,在教学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不可替代性和知识的不可或缺性等量齐观[5]。

因此,良好的语言基础、沟通能力和高涨的学习激情,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有效的训练指导和充足的实践时间以及严格有效的考核机制是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基础和条件。

三、高师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调查和反思

1.课程设置不合理。根据对广东省12所高校和其他省6所普通高校2010年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调查统计发现,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教学论和教育实习的课时总和占必修课时总量比例仅有5%~12%。即使加上选修课中与教师技能相关的课程,教师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课时最多也不足全部课时的13%,而学科类课时占全部课时的70%左右[6]。从课程安排上看,师范生在大学一年级只开设几门理论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而没有设置教师技能训练项目;大学二、三年级课程科目过多,学生压力过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能认真对待教师技能的加强和训练;进入大学四年级又面临着实习和就业的压力,依然不能集中精力强化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因此教师技能训练不能形成完整的结构、严谨的体系。

2.技能训练时间不足。调查统计还显示,上述高校与教师技能相关的课程基本安排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和大学四年级的上学期,教学技能的校内训练则相应集中于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在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中穿行或是在实习前(大学四年级上学期末或大学四年级下学期初)的校内两周预教活动中进行。教学计划中数学教学论课程的课时通常在36~54学时之间,而校内两周预教的课堂有效时间最多只有60学时。在这样少的学时内,既要完成数学教学理论的传授还要搞好教学技能的训练,与复杂而特殊的教学技能训练对时间的要求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3.训练内容流于形式。由于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缺乏系统性,使得训练的基础性和阶段性目标不明确。教师技能虽然有诸如普通话训练、钢笔字和粉笔字训练、简笔画训练、教案设计训练、讲课技能训练、说课技能训练、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训练、组织教学技能训练等专业性的训练项目,但是在实际训练中却忽视了学生基础能力和个性差异,采取了一刀切和短平快的方法,即讲讲要点、放放录像、议议模仿、短评收场。这种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流于形式的训练,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止于模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改进提高的时间和机会,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考核评价不落实处。从评价方式上看,教师技能训练考核方式不明确、考核标准不健全。虽然规定了相应的技能训练项目,但大多是学生自由、自主、自觉地去练习,没有完善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方式,即使做了考核也存在着考核不严格的现象,从而使一些学生形成“达不达标都无所谓,只要拿到一定学分就可以顺利毕业”的错误意识,影响其学习和掌握教师技能的积极性,也就导致各项技能训练项目都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致使本科师范生的教师技能与曾经的中师学生相比差之甚远[7]。

5.实习时间短,效果不理想。我国的教育实习通常为6~8周,一般安排在第七或第八学期,主要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除去实习开始的一周准备以及实习结束时的一周总结,实际上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仅为4~6周,占四年总学时的4%,对实习生登台讲授新课仅要求为4~6节课。而教育见习的时间不确定,不能很好地起到为实习做准备的作用。

教学技能的特征篇2

关键词:艺术设计课程改革培养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多学科相互交叉,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融合,具有整体的多学科表现特征的新兴艺术类学科。艺术的形式美感,科学的核心内容及技术的工艺特征完美地构成了艺术设计的全部内涵。它是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学科。艺术设计的特征具有:设计的创意性特征、设计的图形性特征、设计的产品型特征、设计的科学性特征、设计的工艺性特征、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设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凸显了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现实必要性。艺术表现存在技艺问题,技艺的训练需要实践教学。而且,设计艺术的专业特点较之纯艺术专业,实践性更为突出。不仅教学中要穿插大量的实践或实际操作活动,更重要的是必须对产品或商品性质的实践因素及社会因素具备足够的认识,这种“实践”是与社会生活、生产加工相对应的实践体验,是设计艺术观念的物化,是由设计实践中产品流向的要求所决定的,是由设计艺术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但长期以来,在“重道轻技”、“坐而论道”的传统影响下,我国设计艺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艺轻技”的问题。重视艺术表现,重在造型教育,画图案,“画设计”,对所设计产品的工艺流程、材料、与客户应对的经验、技术统筹管理等知识的缺乏,造成设计人员更多停留在艺术感觉的审美层面,设计出的产品实用性不大或存在功能与工艺上的障碍。

改变我国设计艺术教育在技能培养方面相对薄弱的状况,需要调整我国高等教育将设计艺术教育等同于纯艺术教育、只注重对学生个性创造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忽视在设计艺术教育中技术能力培养的格局,加强实践教学,加强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而且要打破条块分割的教学结构,加强基础与专业、专业与专业之间的衔接与渗透,在合理确立课程设置中理论教育的比例与分配的基础上,加强对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的系统性,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一、围绕培养目标,科学合理构建课程设置体系

确立在艺术设计大专业下,发展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实用性强的多种专业方向的办学思路。艺术设计专业相继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动画专业方向、电脑艺术设计设计专业方向。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建立在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及职业论证的基础上,分析艺术设计专业所从事的职业群及岗位层次,针对相应的岗位职业要求,确定学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实施学分制模块式教学,分公共课、公共专业基础课、选修课、专业方向课。教学计划要根据专业发展、社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在考察的基础上每年进行一次论证修订,保证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二、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艺术设计是创造性和技能高度结合的应用型专业,需要的是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专业课程设置,强调其职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理论知识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培养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强化实践教学、增加技能实训。制定实践技能培训教学大纲,有目地、有计划、开设好技能实训课程,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强化实践技能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一是课堂教学与市场教学相结合。改变过去专业设计课程,教学中多以模拟设计为主,教师出题,学生跑图书馆找资料,东抄西拼,缺少创意和实践性状况。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商业运作,到企业商家寻找设计课题,参与各类设计大赛,进行市场调查、设计论证、提出设计方案。了解市场、熟悉商业运作及工艺流程,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竞争能力。二是专业教学与技能实训相结合。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和工程项目实训,了解施工、材料、制作工序,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是培养学生面向社会,适应社会岗位职能的重要途径。强化实践技能教学,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人有以下关于加强实习环境建设的设想:

1、每个专业方向建立专业实验室,完善学生实验实习条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使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能够直接进入工作状态,熟悉工作程序。

2、建立现代化的专业电脑设计室,强化电脑教学,电脑课程从一年级就应开设电脑基础课,三年不间断,由浅入深,学习各种专业设计软件,能熟练运用各种软件进行辅助设计。

3、与合肥市、或其他周边城市的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完善实习的管理制度,组织学生顶岗实习,让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于工程设计与制作,了解制作的整个工艺流程及施工管理。

4、动漫学院成立经济实体。集对外经营、课堂教学、科研开发为一体,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搞好综合利用,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积极开发和拓展设计项目。

5、广泛开辟就业市场。进一步开发建立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把就业、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学学分制管理为中,完善动漫学院就业信息网络,拓宽就业信息和就业渠道。定期组织企业商家来学院举办人才招聘会和讲座,为学生创造施展才能的环境。

6、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制定艺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组织教师参加专业设计、工程类资格证考试,加强对现有教师的职称学历培养力度,定期组织年轻教师到企业实习,参加各类大赛展览、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学技能的特征篇3

[关键词]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培养设计和实施

[作者简介]顾亦鸣(1972-),女,河南郑州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版画与设计研究。(广东广州510080)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项目“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及培养研究”的最终成果。(课题批准号:2011tJK187)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04-02

工业设计产品满足消费审美是设计师能力品质的直接反映。面对日益增长和丰富的审美需求,培养优秀的、符合市场和企业需要的工业设计人才成为教育单位首先必须直面的问题。然而,当前教育单位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和输出的人才的胜任特征准备显然不足,即相当部分学生的设计专业知识和能力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的距离,导致就业或创业的困难。因此,本文以胜任特征研究为切入点,通过考察、分析华南地区在岗工业设计师的实际工作、企业入职要求,建构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模型,并通过细化教学对象、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思路和课程设置,对胜任特征培养设计和实施进行探索和思考,为人才的专业发展提供实证研究依据。

一、胜任特征的范畴

胜任特征(Competency)是指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能够区分绩效卓越者和平庸者的可测量的、且较为持久的、并能加以改善和提高的个体特征。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胜任特征的主要内容,且可分为外显行为和内隐动机。为此,1973年mcClilland(麦克利兰)针对此内涵提出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划分为冰山的“水上”和“水下”两个部分。“冰山的水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表层特征,即为显性特征,是比较容易了解与测量,能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的,且培训是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冰山的水下部分”包括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深层次的潜在特征,称为隐性特征,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评估和改进的部分,且不易受到外界因素作用而变化,但能对人的思想意识与行为表现变化产生关键性的作用,能在广泛的环境和工作任务中预测人的行为,因而对人才选拔最具有经济价值。所以,应用胜任特征评价和预测绩效优秀以及岗位所需的相关技能、智力水平或学业等级是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改进工业设计教育课程和创作训练方式,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胜任力的基本标准。

二、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

本课题以华南地区工业设计师为研究对象,设定了68个项目作为胜任特征内容,对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工龄长度和绩效等级等不同层次的在岗工业设计师共443人进行抽样调查。具体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工作分析等方式进行,并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如105页表所示)。分析结果显示,专业知识、工作能力、人格特质和职业品德等四个结构维度构成了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属于外在特征,是知识、技能等显性特征。专业知识就是一个人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素养;工作能力就是执行有形或者无形任务的能力。人格特质和职业品德属于内在特征。人格特质就是一个人隐性特征的综合体,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人坚持对某种事物拥有的渴望并为之行动的欲望或对情境或信息的持续反应。人格特质在胜任特征结构中处于核心基本位置。职业品德就是一个人的态度、价值及自我认知。具体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涵盖美学专论、工业产品设计学、工学、设计软件、艺术设计论、文学概论、历史文化、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社会学、传统习俗等;工作能力涵盖美学鉴赏、造型创意设计、形式与功能表达、逻辑思维、问题情境应变与解决、观察与思维判断、产品开发想象与创新、学习与沟通、抽象与概括、产品设计组织与管理、评估与决策等;人格特质涵盖成就欲望、敏锐力、洞察力、意志力、职业兴趣、乐观精神、合作精神、自信心等;职业品德涵盖团队意识、学习和研究意识、专业意识、自尊自重意识、责任感、诚实守信观念等。属于显性特征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易于培养和开发。通过合理的教育指导,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形成工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三、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的培养设计与实施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是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的培养目标。本文依据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的胜任特征结构维度,设计培养目标,改进与改革课程设置、训练与实践方式,探索工业设计教育内容、模式、方法和策略,奠定专业发展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培养设计

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业设计的专业培养目标可以看出,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等业务方面素质的培养,确保毕业学生在专业发展上成为设计部门或单位的专业设计高级专门人才。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升,设计教育必然专注市场发展与研究,设计产品的形式美和功能美必然成为个人、家庭、社会关注的内容,并且必须把这种“关注”带入设计教育的课堂。依据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维度结构要求,培养目标应明确为:“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现代工业设计理论基础扎实、知识丰富、应用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强,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造型艺术、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素质,以及具有国际化视野、综合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从事工业产品设计制造、开发设计、设计组织管理及策划宣传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实施

胜任特征范畴以及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结构维度研究表明,作为外显特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通过教育与培训途径实现培养的目的。因此,课程设置和专业训练与实践成为改变和发展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的有效途径。

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培养实施的关键和核心。课程设置理念,着眼于应用而不是理论的研究。因此,一要加大美学课程学分,强化学生审美观点和塑美能力,根植于工业设计产品外在形态的形式表达,满足个人、家庭、社会的审美需求;二要优化课程设置,着力于学生综合技能培养,提升通用技能而非某一类具体产品设计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设计创新思路,促进专业发展;三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重视实验设施利用,积极开展实验活动,增强授课效果。因此根据培养设计目标,适当调整艺术、工程、综合和专业实践课程学时比例,并引入工业设计课程知识群,即文化艺术及美学知识群,培养学生审美及审美评价能力,以及形式表达能力;工学基础知识群,培养学生在产品物质功能、使用功能和使用方式等方面的创新设计能力;工具及综合知识群,培养学生掌握产品及环境的虚拟展示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造型设计表达,获取造型设计表现技能,以及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

2.训练与实践。训练与实践是深化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和提升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人格特质、强化职业思想品质的主要方式。(1)认识实践。包括参观和金工两部分的实习。认识实践就是让学生在美学、工学基础两个知识群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和把握机器的运用、材料、加工、工艺、构造等,加深背景认识,建立牢固的知识平台,增长实际经验,避免设计作品“纸上谈兵”。参观实习应以民俗采风、专业考察为主,并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和历史文化,同时注意强化学生绘画、摄影、构思等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金工实习就是让学生在实习中不仅深入实践,而且还要有实习心得,力求通过实习使学习获得在感性认识基础上更能深刻理解实际生产的相关知识。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习惯于解决问题,并能正确检验成效。(2)专业训练。建立校办企业或建立实践基地是专业训练的最佳途径,既可提供教学课题,也为教师提供专业技术研究,以及为学生提供技能操作的真实实践环境,拓展专业发展能力。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实际岗位实践模式,依据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预测和评价学生绩效与技能,评估和调整人才培养的模式,确保专业训练在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3)毕业创作。毕业创作是学生接受胜任特征培养成果的一次实践总结。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培养学生创新热情、激发学生发明创造欲望、鼓励学生创新精神和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作为第一要务。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从事企业的课题设计、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参加国内外工业设计竞赛,开展学生课题组调研、设计方案演讲、学生科技训练、创新成果展示、学生创意竞赛以及企业产品设计竞赛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胜任特征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杭悦,宋长林.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杭州电子工业学报,2004,24(2).

[2]顾亦鸣,曹玉华.基于胜任特征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设计[J].教育学术月刊,2009(8).

[3]顾亦鸣,曹玉华.工业设计知识群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

[4]江建民.工业设计专业的技术课程设置刍议[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

[5]马欣川.人才测评――基于胜任力的探索[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6]王金军,黄海波,吕冰.理工科工业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设计艺术,2002(2).

教学技能的特征篇4

1.1课程开发成本条件分析

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职教课程开发成本主要涉及前期胜任特征模型构的建成本和课程开发成本。而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成本就将是非常巨大的(岗位胜任特征模型构建流程),主要包括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一方面在进行关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分析时,需要联系和走访众多行业企业,并需要对大量的员工(包括行业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进行访谈、调查。其中,对不同员工所阐述的关键事件的记录就是一件耗时耗力的工作。对于一个只有数名(最多十来名)平时还承担着很多教学任务的专业骨干教师团队来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繁重的调研任务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另外,整个访谈和调查都涉及到资金成本问题,主要包括专家咨询费、通讯交通费、资料及印刷费和参与调查人员的劳务补贴等等,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费用,将远远超出学校每年所提供的有限的专业建设资金。

1.2课程开发技术条件分析

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等学科相关的范畴,对于众多其他专业的老师(比如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专业、物流管理专业或者汽车技术相关专业等等)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因此,在参与课程开发之前,这些老师须对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相关内容和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不然将无法胜任课程开发工作。

1.3课程开发必须获得合作企业及其员工的全力支持

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以及相关课程的开发,都需要企业的全程参与。因此,课程开发的实施,必须要获得合作企业的认同和配合。一方面,在进行岗位胜任特征相关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要进入合作企业,对企业专家、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一线员工进行分别的访谈调查,这样可能会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胜任特征是为了找出区别优秀业绩员工和一般业绩员工的潜在特征,对于接受调查的员工特别是业绩一般的员工来说会有比较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可能会以一种消极的态度配合调查,甚至提供与事实不符的关键信息。因此,胜任特征的调查与分析工作需要得到合作企业及其员工的高度重视和认同,不然会显著影响到最终的分析结果。因此,为了使企业方保持很高的热情参与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我们应向企业传达模型的构建也将有利于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比如,参与企业通过共同分享胜任特征调查的结果,也将在改进自身企业的员工招聘、员工培训、薪酬管理等方面获得新的思路和方法。企业和学校双方共赢是顺利实施胜任特征调查的前提。

1.4校企订单式培养将更适合本课程开发模式

校企订单式培养指的是学校依据合作企业和工作岗位要求,与合作企业共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实施教学计划,从而实现人才的定向培养。其基本特点就是“按需培养、充分就业、校企双向参与、产学结合”等。校企订单式培养在有效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包括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观念、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以及获得对企业经营战略的认知等方面具有优势。很明显,校企订单式培养将学校和企业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订单式培养将更适合实施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课程开发模式,具体表现在:一是,企业参与度高。为了定向培养和获得更合格更优秀的毕业生,企业有动力和积极性参与学校的课程改革。二是,可以将合作企业文化、合作企业精神、合作企业战略等要素纳入到胜任特征分析当中,根据分析结果,讨论合作企业文化、合作企业精神、合作企业战略等内容列入课程设计当中的可能性。三是,有利于模型的检验和课程改革实施效果的评价。定向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短期内(比如3年内)一般会保持一定人数继续留在合作企业,这样就能保证分析样本在一定时间内的稳定性,方便今后进行实施效果的检验和评价。

2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工作任务分析

2.1基于岗位胜任特征工作任务分析方法的优越性

在职教课程开发中,其中的工作任务分析目前一般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开展工作任务分析会或研讨会的形式进行,这种形式虽然具有效率高(一般一天就可以完成)、发挥团体智慧优势以及可以发挥专家的引导作用等方面的优点,但也很明显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

(1)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主要体现的是以现象学的思辩推测研究和经验总结为主,缺乏实证得益据;

(2)工作任务分析更多关注的是工作或任务本身,而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员工的工作绩效上,即没有回答获取高绩效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素养(即胜任特征)是什么的问题;

(3)工作任务分析得出的胜任某一岗位或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组合并没有经过有效性的检验,以至于有可能造成与实际工作需要不符。正因为这三个不足之处的存在,最终可能会导致课程改革的效果不佳。这也许也是学生经常感到的学非所用或所学的知识、技能用处不大的重要原因,因为学生通过实际工作来评判所学知识和技能是否有用的标准通常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否很快的胜任某一岗位或出色的完成某一工作任务。而通过构建某一职业或岗位的胜任特征模型可以很好的解决传统工作分析方法所面临的问题。因为,胜任特征模型更加关注的是员工本身而不是工作本身,一般来说,其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1)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

(2)胜任特征包含了人的个性特征,能够将组织中的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加以区分。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在胜任特征上会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

(3)与员工所在工作岗位的要求紧密联系,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以及岗位特征的影响,具有动态性。所以,将胜任特征模型应用到课程开发当中,将比通常的工作任务分析方法在识别员工能产生优秀绩效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以及素养等要素时更有效、更加符合工作实际。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课程开发模式进行改进,从而使所开发的课程内容、结构、情境设计等方面也将更加符合让学生毕业后更加有效的工作这一基本要求。总的来说,通过构建胜任特征模型获得的知识、技能以及素养等相关具体特征将更加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稳定和持久,同时在提升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效果方面更具有目标指向性。

2.2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工作任务分析方法

传统的工作任务分析主要是指针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主要目的就是掌握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其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分析的重点是这些工作需要完成哪些事情,而并不关心应该由什么样的人、多少人来完成。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工作任务分析不仅需要关注和分解具体的工作任务(及其体现的职业能力),而且还要关注不同的人完成同样的工作任务时所表现的绩效差异以及导致绩效差异的胜任特征。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工作任务分析方法。职业能力是指的是完成每项工作任务当中每个事项(比如工作任务流程当中的某个环节或工作任务再次细分后的某个具体工作事项)的能力。在工作分析中,对职业能力的描述一般又都分解为完成每个事项过程中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而胜任特征描述关注的是如何更好的完成每个事项,或者说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每个事项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从以上分析可知,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工作任务分析不仅要得到完成每个工作事项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而且要获得更多的与“人”相关的胜任特征信息。

2.3关键工作任务分析

不同于以往的典型工作任务,关键工作任务指的是对岗位绩效产生决定影响的工作任务,关键工作任务至少应该具备几个特点:一是对岗位绩效的影响权重最大,或者权重至少是靠前的;二是影响具有稳定性。以前传统的工作任务分析或者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方法都没有将各项工作任务对岗位的重要性(即对岗位绩效高低的影响高低)进行排序,只是不分主次的罗列,导致课程设计的重点和关键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缺乏依据。关键工作任务分析仍可以参照的分析方法进行,每个关键工作任务同样需要分解为职业能力(知识和技能要求)以及潜在的胜任特征。

3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课程设计

3.1基于岗位胜任特征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岗位胜任特征不仅关注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显性特征),同时还关注有优秀员工个人的潜在特质(隐性特征,如社会角色、动机等等)。因此,我们的课程设计业需要围绕这两大部分内容展开。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一是,独立和融合相结合的思路,即显性特征部分和隐性特征部分的学习需要分别进行设计,并在最后促使学习者将两者融会贯通;二是,以关键工作任务为对象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部分;三是,需要有企业优秀员工(高绩效员工)参与课程设计。企业优秀员工参与课程设计是将隐性特征显性化的重要一环;四是,企业提供真实职业情境支持,是课程实施和效果评价的重要保障。

3.2基于岗位胜任特征课程设计的主要步骤

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课程设计一般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获得高绩效所需的岗位胜任特征分析通过构建岗位胜任特征模型和典型工作任务(含关键工作任务)分析,获得员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含关键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显性特征和隐性特征)。

(2)显性特征和隐性特征的解释和具体化一方面对各项典型工作任务和关键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显性特征)进行分析,并以表格的形式体现,这与传统的工作任务分析方法一致。而对于隐性特征的准确解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为隐性特征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隐性特征的拥有者(即高绩效员工)考虑到竞争的缘故,不一定将自己的这些特征和盘托出跟大家共享;二是,有些隐性特征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三是,隐性特征从高绩效员工转移到其它一般员工会受到个人直觉性、即时性、情境性、文化性等软环境的影响,转移效果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对显性特征进行解释和具体化的工作,除了激励显性特征拥有者准确描述特征之外,我们还需要对显性特征拥有者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和关键工作任务的过程进行录像,从而更全面的解释这些潜在的特征。

(3)课程内容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确定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难度和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目目标的描述应分为显性特征(即知识与技能)目标描述和隐性特征目标描述两个部分。学习难度可以根据学习知识和技能以及隐性特征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对于大部分初学者都能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我们可以归为学习难度Ⅰ;对于能够顺利完成系统的一般性典型工作任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责任心、努力程度等潜在素养的学习可以归为学习难度Ⅱ;而对于能够顺利完成关键工作任务所需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以及隐性特征在职业情境中的发挥可以归为学习难度Ⅲ。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课程设计从本质上来讲是工作过程导向的。因此,对于课程学习内容的确定,需要把握知识、技能和隐性个人特征跟实际工作过程的关联度,确定的学习内容应该跟学生今后工作绩效高度相关的。

3.3基于岗位胜任特征课程的教学方法

众多的课程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等都是适用于本课程的教学。这里我们主要探讨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隐性特征有效的传递给学生。一是,通过现代多媒体的手段,把高绩效员工的工作情景进行录像,在其中挑选几个关键的工作片段,并配以背景资料和文字说明,让学生共同观看并做好记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亲眼看到并记住高绩效员工是如何做的,将对自身以后的工作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二是,可以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即学徒制),可以让企业的优秀员工每个人带1个或者更多的学生,以优秀员工现场自身示范和亲自对每个学生的现场指导,尽可能的让隐性特征显性化。同时,几个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发现更多的特征,并通过学习和工作激励机制是这些隐性特征内化到每个学生身上。三是,可以让优秀员工在课堂中面授的形式向学生讲述这些隐性的胜任特征。第三种方法可能由于隐性特征本身难以用语言准确描述和学生难以置身实际工作环境而导致学生很难理解和消化。

4结束语

教学技能的特征篇5

[关键词]民办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胜任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23-0027-02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必要性

(一)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理论

胜任力(Competency),也译为“胜任特征”、“胜任素质”。1973年美国哈佛大学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教授在论文《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中首次提出胜任力概念。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model)指承担某一特定职位角色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要素的总和,即针对该职位表现优异者要求结合起来的胜任特征结构。mcClelland将胜任特征划分为动机、特质(性格)、自我概念、社会角色、知识、技能六个方面,通过职位特点分析确定与组织核心利益一致的胜任特征方法构建了“冰山模型”,“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称为基准性素质(thresholdCompetence),可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为鉴别性素质(DifferentiatingCompetence),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决定了人的行为和表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国家教育评价中心(neaC)通过将胜任力理论与职业标准化相结合,构建了中小学教育管理者胜任力模式。1996年澳大利亚国家教学委员会(npQtL)把教学胜任力分为使用和发展专业知识与价值、与学生和他人沟通互动工作、计划和管理教学过程、监控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对连续性的进步进行反思评估和计划等五个方面。国内张仪元、马建辉(2006)构建了专业胜任力、心理胜任力和行为胜任力三大维度高职教师胜任力模型;胡晓军(2007)提出包含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人格素质的高校教师岗位胜任力模型;谢晔、周军(2010)从知识、能力、服务、人格、情感六个特征综合评价民办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及胜任力。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高等教育不同层次和岗位的教师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尚属少数,严格意义上的民办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教师胜任力研究的成果鲜见几篇,且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三)构建实践教学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必要性

1.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经管类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典型专业,注重实践与应用,应紧扣不断变化的行业企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在实践教学模式、方法、途径上进行不断创新,而这种帮助学生零距离接触岗位、企业和社会,组织学生到岗位上实习的工作,在教学计划中通常在实践教学课程中由实践教学教师进行策划和组织实施。因此,实践教学教师的胜任力成为影响实践教学环节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2.是建设高素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前提。科学界定民办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教师胜任力标准和考核要求,是民办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

3.能促进民办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标准化。通过构建民办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教师胜任力模型,可以基于该标准,建立一套适用于民办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招聘、选拔、配置、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以及教师的职业生涯管理等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推动民办本科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体系化和标准化。

二、民办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

(一)研究对象及取样

本文以民办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教师胜任力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Bei行为事件访谈技术法,选取3所民办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6名绩效优秀层次和15名绩效普通层次实践教学教师进行关键行为事件访谈,统计胜任特征的频次和等级分数,检验两个层次实践教学教师胜任力特征差异,抽取出30个频率较高的特征词;其次,结合文献研究,设计《民办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教师胜任力特征调查问卷》,为确保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又对10位实践教学教师进行先验测试,修正了容易产生混淆的特征属性,请资深教师对问卷进行审核后确定最终版本。问卷采取了现场发放的方式,向北京、哈尔滨3所民办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学管理者、实践教学教师、学生及其实习企业管理者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

(二)数据分析及模型构建

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理论推导,取得每个胜任力特征的重要程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4个因子结构,形成涵盖30项胜任特征包括四个胜任因子层次的民办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教师胜任力模型,其中1、2层属于基准性特征层,3、4层属于鉴别性特征层。

1.知识素质。涵盖经管教育理论、学科专业、行业技能、学科发展前沿4项胜任特征,指具有专业的知识结构、科研功底和技术能力。实践教学教师应广泛涉猎,深入研究,随时补充学科前沿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较丰富的岗位工作经验。

2.能力素质。涵盖表达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适应新环境、环境控制、实践教学、开拓创新、组织协调、信息搜寻、心理疏导、创新育人、危机处理、教改科研和服务社会13项胜任特征,指实践教学教师能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具备指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控制教学过程、激发创新思维的能力。

3.工作态度。涵盖爱岗敬业、尊重理解、团队协作、乐于奉献和关注需求5项胜任特征,是衡量教师工作主观努力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实践教学教师应该热爱教学,有奉献精神、团队合作,善于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和示范性。

4.个性特征。涵盖责任担当、自我价值、职业价值观、坚定自信、自我调控、追求卓越、发展动机和热情活跃8项胜任特征,指实践教学教师应具备自信心、开朗乐观、平易近人,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对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认识和发展规划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三、民办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教师胜任力发展途径

(一)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结构

民办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教师应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对专业前沿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利用行业从业经验加强横向联系,开阔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可输送专业教师参加研究生教育和第二学历教育,通过教师继续教育,加强教师职业能力的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二)多途径培养实践教学骨干教师

高校应落实国家“民办高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加强对民办本科高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既要从学科建设出发,又要着力培养及引进一批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践教学骨干教师,根据不同学科、行业发展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引进或招聘各类优秀人才、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将实践教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落到实处。

(三)完善专业化实践技能培训

高校应探索与企业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模式,通过“走出去”选派教师参加企业岗位培训,与企业教官共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使教学内容更结合社会岗位的实际需要,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指导水平,也加强社会、企业及院校的联系,为开展应用型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保障;通过“引进来”,聘请企业技术能手入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等,提高教师职业能力;鼓励经管类专业教师参与“以赛带训”,“以训养赛”,指导学生组建的校园创业公司和社团活动,最终实现生、校、企、师四方共赢的局面。

(四)加强考核和政策激励,

学校应重视实践教学的教学评估与考核,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促进与推动实践教学教师胜任力的不断提高,做到知识与技能并行,调整对人员编制结构、教师进修培养、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和工资福利待遇等相关政策。在教师职称评定中,把教师实践技能作为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条件之一。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教师胜任力模型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应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参考文献]

[1]张玉刚.民办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2012(5):32-35.

[2]李光,薛姗.高校教师关键胜任力及其建议[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2):98-101.

教学技能的特征篇6

【关键词】变造文件特征引导式教学

变造文件检验是文件检验的重要任务之一,判定一份可疑文件是否被变造的主要依据是是否发现并提取到相应的变造特征。在变造文件检验的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迅速、准确的发现和提取变造文件的特征是很有意义的。笔者所在的课程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特征引导式教学法,该法不仅对文件检验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基层的文件检验技术人员的培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特征引导式的界定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征象和标志。被变造的文件一定存在有别于正常文件的征象和标志,这些征象或标志就是变造文件的特征。所谓的特征引导式,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的发现和提取相应的特征。其基本模式如下:首先是由老师提出问题;其次是引导学生就提出的问题对待检验的文件进行观察、分析、讨论;最后,老师就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

2.实施特征引导式教学的原因

2.1变造文件的复杂性。变造文件是文件检验学使用的专门术语。所谓的变造文件是指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改变文件的原貌和内容而形成的内容虚假的文件。对文件进行变造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擦刮、消褪、添改和拼凑是常用的几种方式,这几种方法可以同时作用在一份文件上,甚至可以作用在同一份文件的同一个部位。因此,在实际检案中所接触到的疑是变造的文件是十分复杂的。

2.2变造文件特征的复杂性。每种变造方式都会在被变造的文件上留下相应的特征,而每种变造方式的特征又是各不相同的。与此同时,有些特征比较明显,很容易发现和识别,有些特征又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发现和识别起来比较困难。

2.3学生有自身的局限性。教学活动中,我们课程组一直倡导“三主”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案例训练为主线”,但对于学生而言,发现和提取特征就是对变造文件特征感知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在感知能力方面会出现一定的甚至是很大的差别。导致学生在初学阶段不可能深入理解特征,要想达到对特征的正确认识并能够准确的发现和提取,需要一个从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的过程。

3.特征引导式教学的实施

特征引导式教学应分为不同的阶段,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学生和老师所应把握的侧重点也是各不相同的。

3.1感性认识阶段

在讲授各类变造文件的特点阶段,针对每种变造类型,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变造材料(老师制作的模拟实案材料),结合老师的讲授,学生从整体上观察、理解每一个变造特征的表观形貌和具体的含义。

3.2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阶段

针对每类变造文件进行讲授的阶段,在学生对老师提供的材料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之后,要求并引导学生自己制作相应的变造文件的材料。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体会变造文件的形成过程,理解并把握影响文件变造效果的因素,归纳总结每种变造手段更容易出现在哪些类型的文件上。在这一阶段,老师可以采取学生分组讨论最后老师讲评的方式进行。

教学技能的特征篇7

[关键词]技术迭代;媒介融合;教室进化;3.0教室

教育技术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为了适应和支持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规划并提供合适的教学环境与条件[1]。近年来,教学环境和学习空间研究成为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关于“未来课堂”“智慧教室”和“智慧学习空间”的研究和实践成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从教育技术的视角来看,无论是教学媒体形态的改变,还是技术装备理念的革新,都可以明显感到教室处于不断的进化之中。

一、技术迭代与教室演变

(一)黑板隐喻下的“1.0教室”

从教育信息的有效传递来看,黑板是一项重要的发明。时至今日,黑板作为传统教室的基本装备已经经受住了几个世纪的考验。黑板能重复使用,粉笔成本低廉,且能基本满足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向学生群体传播教育信息的需要。黑板在传统教室中建立起稳固的地位,即便一些现代气息很浓的教室,通常也给黑板一席之地。事实上,黑板不仅是教室里一种不可或缺的装置,黑板也让传统课堂的结构得以定型,“粉笔+黑板”的教学信息展示系统,已经成为传统教室的隐喻性特征。从教育技术的视角回溯早期的教室,可将黑板隐喻下的传统教室命名为“1.0教室”。

(二)多媒体技术与“2.0教室”

从20世纪初开始,视听媒体技术促使了电教教室的形成。电教教室中安装了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等模拟电子设备,教师能够通过视听双重渠道向学生呈现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后来随着计算机逐步走进教室,数字设备扩充并取代了大部分的模拟设备,以计算机和投影组合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室应运而生。在多媒体教室中,除了投影仪、大屏幕、计算机等硬件外,幻灯片制作和演示软件也必不可少。常见的幻灯片制作软件有powerpoint(简称ppt)、Keynote等,其中ppt的使用者最多。与“粉笔+黑板”的“1.0教室”相比,多媒体计算机、投影和大屏幕以及种类众多的教育应用软件,极大地提高了教育信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整合技术资源和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看,这是教室功能的一次巨大提升。从教育技术的角度审视教室的代际演进,可将以“电脑+投影”为显性媒体特征的多媒体教室命名为“2.0教室”。

(三)媒介融合与“3.0教室”

伴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传播科技突飞猛进,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融合发展趋势。媒介融合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却是21世纪媒介发展的重大实践和前沿课题。随着媒介融合深度推进,一些新技术和新媒介不断涌入教室,教室的改造和重构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为了体现新型教室与传统教室、电教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区别,研究者提出诸多称谓来指代这种新事物,如“技术支持的主动学习环境”“主动学习教室”“主动学习空间”“协作学习空间”“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空间”“未来课堂”“未来教室”“智慧教室”“下一代学习空间”等[2]。以上对新型教室的多种称谓,一方面显示出人们对新型教室的期盼和学者的学术追求;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新型教室的复杂性与多元化。以上称谓,有的过于复杂,有的偏重新型教室的某一个特征。虽然“未来课堂”和“未来教室”都是言简意赅且充满想象力的概念,但其体现出的教室代际特征并不明确。此外,“智慧教室”也是一个不错的概念,但智慧教室具有互动性、方便性、感知性、安全性、清晰性、开放性、生态性以及先进性等特征[3],目前的教室还达不到这些要求。鉴于此,笔者提出“3.0教室”的概念,这既体现出新型教室与传统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兼容与传承,也彰显了新型教室的范式转换。“3.0教室”既回避了“未来课堂”“未来教室”的宽泛性和“智慧教室”的特指性,又像“web2.0”和“web3.0”的概念一样易懂、易记、易传播。从目前情况看,“粉笔+黑板”的“1.0教室”已经落伍,“电脑+投影”的“2.0教室”亟待革新;伴随着教育技术的范式转换,媒介融合时代的“3.0教室”呼之欲出。

二、“3.0教室”的媒介技术特征

随着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研究的深入,新型教室的特征逐渐显现。有学者从人性化、混合性、开放性、交互性、智能型和生态性等六个方面剖析了未来教室的特性[4]。有学者从教学空间向学习空间演变的角度归纳了未来学习空间的关键特征:灵活的空间布局、多屏、形态多元、支持数字化学习[5]。笔者认为,在互联网和新型传播科技支撑下的“3.0教室”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

(一)多屏幕

从教室中的媒介形态来看,“3.0教室”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多种屏幕并存。所谓多屏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教室中有多个信息呈现系统。传统教室中,几乎是黑板主导教育信息呈现;多媒体教室中,通常以多媒体投影呈现为主,黑板书写起辅助作用;而“3.0教室”一般有三种以上的信息呈现系统。近年来,一些教室除了有黑板、白板、投影幕外,还有电子白板、电视屏等信息呈现系统。某些经过特别设计的教室,还有触控屏、电视墙等装置,师生的平板和手机还能与主显示系统联通。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扩大信息接收规模而将同一内容呈现在几个同样的屏幕上,这种屏幕配置并非“3.0教室”多屏幕的核心要义。“3.0教室”的多屏幕,一方面指信息显示系统不再单一,但更加强调多个信息显示系统之间要合理匹配和相得益彰。

(二)开放性

传统教室用几面墙体把师生围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再用讲台和课桌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范围进行规范。这种设计和布局为班级教学的正常开展营造了一个安静的环境,但也成为传统教室的重要缺陷———封闭性。与传统教室的封闭性相比,“3.0教室”的开放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互联网和校园网已经穿透了教室的墙壁,教室和外部世界在技术上已经连在一起;第二,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把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带进了教室,“教师+教材+课件”的传统资源格局已被打破,教师和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获得课堂内外的资源,并与资源进行良好的交互;第三,“3.0教室”可为技术发展和学生自带设备进入教室预留空间和接口。如果说多屏幕是“3.0教室”凸显的形态特征,那么,开放性则是“3.0教室”典型的时代特征。

(三)智能化

有学者指出,技术中介的智慧教育是现今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新诉求[6]。有学者从技术层面、环境层面、资源和服务层面论述了教室的智慧性[7],有学者从内容呈现、环境管理、资源获取、及时互动、情境感知等维度提出了智慧教室的“SmaRt”概念模型[8]和“iSmaRt”系统模型[9]。笔者认为,从技术进步的方向和师生的美好愿望出发,智慧教室是可以期待的;但是,从教室改造和装备现状来看,我们离“智慧的”教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0教室”重在智能化而非智慧性。“3.0教室”的智能化,重在降低媒介技术的使用门槛,减少师生使用设备进行教学和学习的技术操作负担,使师生更多地关注教与学本身。“3.0教室”的智能化以复杂的后台技术和友好的封装界面为保障,对于师生来说,复杂的高技术只是一个“黑箱”,师生通过简单的、人性化的操作即可实现对教室内各种媒介的控制。

三、“3.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理念

有学者认为,教室面临从教学空间到学习空间的范式转变[5]。为有效教学和有意义学习提供技术支撑是教育技术的重要指向。从教育技术装备的角度看,“2.0教室”比“1.0教室”更现代,“3.0教室”比“2.0教室”更先进、更智能。最关键的是,“3.0教室”的技术装备理念与“1.0教室”“2.0教室”有着重大的区别。

(一)从“教学支持”到“学习支持”

无论是黑板隐喻下的“1.0教室”,还是装备多媒体的“2.0教室”,教育技术装备的出发点都是为教师呈现教学信息提供支持和服务,而如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和信息反馈则考虑得很少,有时甚至被忽略。从视听教育到程序教学、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学习环境设计,教育技术不断演进并发生多轮范式转换。近年来,教育技术从“教学支持”范式向“学习支持”范式转换的趋势十分明显[10]。黑板、粉笔、挂图和教学仪器等装备,主要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1.0教室”在教育技术装备理念上属于典型的“教学支持”范式。有了多媒体的助力,“2.0教室”对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其装备理念本质上还是支持教师的讲解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与“1.0教室”和“2.0教室”明显不同,“3.0教室”的在技术装备理念上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虽然“3.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也要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合适的技术支撑,但其核心诉求是更好地促进学习、支持学习、服务学习。

(二)从“重视呈现”到“促进互动”

“1.0教室”的黑板和粉笔都是为了视觉呈现,“2.0教室”的媒体更加丰富,但也都是为了更好的视觉呈现效果和丰富听觉体验。可以说,“1.0教室”和“2.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都主要是为教学信息的有效呈现提供技术保障。如果说“1.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强调的是“人灌”,那么,“2.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则引发了“人机混灌”,它们都是基于客观主义知识观的教育技术装备理念。建构主义、关联主义为“3.0教室”的技术装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念指引,情境构建、提升体验、促进互动,应成为“3.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理念。如果说多屏幕、开放性和智能化是“3.0教室”的外显性特征,那么,多元互动就是“3.0教室”的内涵特征。“3.0教室”的多屏幕和开放性提供了多层次的互动空间,学生可以与教师、同学进行现场互动,可以进行同步或异步的图文交互,还可以加入到形式各异的共同体进行互动[11]。“3.0教室”中的互动可在人、技术、环境、思维等四个维度之间发生,包括人际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人与资源之间的互动、人与技术(设备)之间的互动等多种形式[12]。

(三)从“媒介组合”到“媒介融合”

教学技能的特征篇8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精力充沛,富于理想,以天下为己任,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他们又有急于求成,脱离实际,一遇挫折就容易消极的弱点和倾向,特别是刚入校的大学生在“胜利者”的“成就感”的鼓舞下,心理上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之中,热衷于有几小时、几天、几周或几个月精神过分旺盛活动(G.S霍尔)。大学时期心理变化是其一生最复杂,动荡最大的时期。其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加强,强烈要求塑造真正的自我,情感丰富,但波动性强烈,敏感而自尊,具有了较丰富和深刻的情感体验。意志品质发展不平衡,遇到困难容易退缩,经受不起心理挫折。性格逐渐走向成熟,表现稳定。大学生这些心理特征表现为武术教学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心理特征与武术教学的辩证关系

武术教学是由武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活动。他的教学过程必然会产生反正的心理活动。心理特征影响武术教学进行,武术教学又可促进心理特征的发展。

武术教学不但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要求也很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任何心理反映,都能反映他们的技术学习,武术教学的效果与武术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武育人”是武术教学的宗旨,“未曾习武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术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的先决条件,武术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质的过程。

心理特征在武术教学中的利用

明确武术功能,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武术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而且是一种民族文化,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教师在教武术的同时,也在教中国民族文化,有责任有义务肩负这个光荣的使命,继承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武术文化。

提高业务能力,加强心理研究。武术教学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业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对武术的情感意识,武术教师只有提高自身技术能力,深入钻研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在武术教学活动中深刻地影响学生,产生强大的向心力,提高和激发学生习武情绪,搞好武术教学。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武术教学过程不仅是一种言传身教的体育教学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的行为品德在教学中逐渐体现出来,他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快乐的气氛。学生在这种乐观愉快的群体里进行武术训练,不仅能产生愉快的感觉,而且对武术技术的掌握也有促进作用,为武术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

教学技能的特征篇9

关键词:网络思想教育;特征;教育优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044-02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其在引导受教育者的认知、增强他们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变革,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有很多的缺点,这些缺点是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而来的,形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用性方面有很多的不足,很多的方法不能真正落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使用方面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而是注重利用其劣势方面的内容;对很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能充分结合,各项体系之间较为分散,集中性不强。鉴于上述这些原因,严重制约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产生上述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类别划分不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方法缺少研究和分析。因此,充分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类型和特征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的差别,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各种方法都是在网络平台上实现的,因此,其网络属性和网络特征,包括网络自身具有的时效性和交互性以及信息共享性、虚拟性等属性,会直接影响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的方法上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的差别,这些差别表现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和技术性方面,具体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性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的特征,其中技术性特征是表现最为明显的,同时也是区分其他特征的主要表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会应用到传统的传播媒介,比如,电视、广播、报纸等,但是这些传统媒介不能使每一个教育者都能熟悉利用,并且在时间以及信息的共享方面有很多不足。因此,传统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教育方法非常单一,不具体,技术含量非常少。但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差别,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以互联网技术为表现形式、技术含量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如果失去了网络技术,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将失去强大的技术支撑,各项工作将无法正常开展。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实现这些网络技术的最佳方式,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文字、图像、声音以及视频的在线共享,能够将有用的信息以动态的方式实现传输,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输效率低的不足。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互动性特征,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和接收方之间进行的信息互动,能够相互感应到对方在接收信息之后的表现。这种互动性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使用的传播媒介一般都只具有单相的信息交流特征,就是指信息只能实现实时的发送而不能实现与接收方的有效互动,被教育方只能被动地接收各种信息,不能对这些信息做出有效的反馈,更不能和信息的者在线沟通,很难实现最佳的教育目标。但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因为网络媒介涉及的传播层面非常的广,能实现复合式的传播,并且能够有效运用各种聊天软件实现互动和交流,比如,邮件、聊天软件以及信息互动平台等,可以实现面对面、点对点以及面对点的交流。另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互动性特征还能实现对信息的反馈,因此,可以使教育者知道自身还有哪些不足,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强,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彻底改变一味灌输的教育模式。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依靠于网络的多样性特点,主要是指教育互动方面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也是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实现信息的单项交流也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可以同步开展信息沟通也可以实行异步交流和沟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和交流通过网络教育互动工具可以实现,两者具有一致性。首先是单个人之间的互动、一个人对多个人的互动等,通过一些互动软件和平台可以实现这些互动;还有一种多个人对多个人的互动交流方式,比如,在线的多人游戏、在线视频对话、聊天等,还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的互动和交流。总的来说就是既可以实现个体间的互动,也可以实现群体之间的互动;可以是公开性的互动,也可以是隐蔽性的互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变革和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方法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和创新,有很多交互软件在不断更新和升级。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便捷性特征

网络技术本身就具有便捷性特征,是一般的传播媒介不具备的。因此,依托于网络技术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一定的便捷性特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越来越便捷。教育工作者以及受教育者完全可以突破传统的信息获取途径,接受最新的教育,同时也可以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还可以从不同的信息平台和信息终端获取不同的信息,这种便捷主要表现在可以在没有电脑时利用手机获取教育信息,实现教育信息可以在线接收也可以下载,大大方便了受教育者。通过互联网可以将很多的文字、声音以及图像、视频等实现动态的传输。比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遥远的地方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以邮件的方式传给每一位受教育者,这种传输形式与在异地给一位受教者发送电子邮件的效果是一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和受教育者一起针对思想政治知识进行探讨,可以及时解决难题,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网上查询思想政治相关的知识,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开展。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类型

(一)网络信息技术的数据库法

数据库法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因为互联网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传播媒介的滞后性,可以为网络教育工作者提供多样的选择,可以让网络教育工作者及时获取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教育工作者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实现超链接时,就不能获取需要的信息,也就不能全面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信息。互联网可以最大限度地将传播的信息存储下来,并且能够借助网络的强大力量实现信息的存储,并能构建出多样化的信息数据库,能够解决获取信息不足的缺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信息数据库中查询需要的信息,也可以更加系统全面地加深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理解。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数据库是建立在需求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信息数据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综合性信息数据库、中型数据库以及小型的数据库。这三种类型的数据库有不同的特点。大型的网络信息数据库能够为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提供更加全面和系统的信息,主要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信息、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信息以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等,能够满足不同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需求;中型数据信息库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最为基础的教育信息,满足教育工作的基本需求。小型的信息数据库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是针对特定的内容来说的,比如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还有一种是针对特定群体,比如基层士兵群体进行开展和建设,为这些特定的群体提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二)信息隐蔽法

信息隐蔽性可以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融入到互联网信息中,可以使教育工作者不自觉的就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网络的虚拟性在无形中会为网民带来压力和困扰,而这些教育工作者鉴于这些困惑会在物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需要,为此,要想使教育工作者及时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就要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隐蔽性融入到他们需要的信息中,实现教育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教育工作者。

结语:本文主要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以及类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体现了要想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发挥自身作用,实现最优化的教育目标,就要认清充分结合网络技术,依托网络技术的时效性、共享性以及准确性等实现功能的升级和完善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征、类型及其优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3).

[2]杨直凡,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过程及其本质特征[J].思想教育研究,2010,(3).

[3]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2).

[4]李义明,王舒驰.从“控网”、“用网”到“生活在网中”――媒介化社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4,(7).

[5]孙洪波.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转向――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技术观的新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4,(3).

[6]蔡丽华.“网络德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德’教育”之辨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

教学技能的特征篇10

关键词:胜任力;胜任力模型;干部培训;教师管理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13002

教师管理归根到底是一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胜任力特征及其模型是一项人力资源管理分析技术,目前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在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中,国家税务总局党校在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教师管理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和教训,本文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在胜任力特征基础上,立足针对性、实践性、可测量、能实现等因素,探讨优秀教师成长模型,为干部培训院校教师管理提出了素质标准、培养依据、评估指标,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1胜任力概念及其研究方法分析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于1973年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testingforCompetencyRatherthanintelligence》)一文中正式提出了用胜任力测量来代替传统智力测验的观点。胜任力(Competency)是一种个性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成就卓越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胜任力的基本特征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胜任力是多维度、多层次的立体结构。胜任力内涵既包括外显的成分,如知识、技能、社会角色和自我形象等表层特征;也包括内隐的成分,如动机、态度、责任、价值观等深层的特征。胜任力是区分绩效优异者与绩效一般者的关键因素。

(2)胜任力可以为组织发展指明方向。一个组织可以利用胜任力来识别其团队成员的行为是否可以促进整个组织达到预定的发展目标。

(3)胜任力对预定目标的影响是可以衡量的。组织可以利用胜任力的可衡量性来评价其团队成员目前在胜任力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及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和程度。

(4)胜任力能通过学习获取和发展。胜任力一旦被确定,组织就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促使其领导者进行学习,达到胜任力的要求。

(5)胜任力使每个组织与众不同。也许两个组织可能在财务结果上非常相似,但是他们获取这些结果的方法则完全依赖于根据其战略和企业文化设定的胜任力。

(6)胜任力会发生改变。随着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胜任力模型中的每个胜任力都在改变。胜任力的变化程度,也将随人们的年龄、阶段、职涯层级以及环境等不同而有所不同。

2干部培训院校教师胜任力特征

胜任力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优秀胜任力结构决定优秀绩效行为和高水平绩效,提高绩效的基础和根本途径在于提升任职者的岗位胜任力。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对教师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得到广泛推广,人们从教师特征、教师素质、教师评价等方面对教师胜任力进行了各种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2.1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

构建胜任力模型的方法很多,我国研究者一般运用团体多层次水平考察法、专家会议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工作分析法、问卷法、观察法等。汤舒俊、刘亚、郭永玉在《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一文中,运用问卷法及行为事件访谈法对高校教师胜任力特征的研究表明,高校教师的胜任力可归结为四个因子:人格魅力、学生导向、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研究认为,人格魅力是根本,教学科研是支柱,学生导向是终极结果,体现出绩效优秀的高校教师的胜任力结构。该研究对于了解高校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对于高校教师招聘遴选、绩效评定、自身建设、客观分析等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2.2干部培训院校教师胜任力特征分析

干部培训院校旨在提高各级各类干部素质,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属成人教育系列,承担着学历教育之后的公职人员继续教育的职责。因此干部培训院校教师胜任力特征除了具备普通高等院校教师胜任力的一般特征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因子,基于前人对于普通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以及本人干部培训院校暨国家税务总局党校教师的实践与观察,提出干部培训院校教师胜任力特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气场夺人。有生命就有气场,它是人们身上无形的精神符号。用麦克利兰胜任力理论解释,是一个职场人士应具有的知识、技能、自我形象、社会角色等外显特征与责任、态度、价值观等内在特征的多维度、综合统一。这种胜任力特征,也是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特征,但是体现在干部培训院校教师身上它的表现将更加强烈。如果说高校教师的气场是润物细无声,那么干部培训院校教师的气场则是先声夺人、一见钟情,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因为干部培训教育不是学科教学,而是专题讲座,一门课程讲授不是半年而是一天甚至半天,这么短暂的时间由不得教师春风化雨、随风入夜、细细道来;干部培训院校教师应该具有在极短的时间甚至几分钟的时间内迅速兜售教学产品,迅速打开学生心扉,引领学生转变身份,追随老师、摄取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有人称为吸引力、魅力,本人称之为气场,用麦克利兰理论就是胜任力,是培训院校教师应具备的内隐、外显素质的完美展现。

第二,以成就育人。高等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教书育人,教书与育人同行。干部培训院校的学生都是已经经历了学历教育的成年人,他们参加培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新补充知识,扩大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本职工作需要以及在本职工作中取得更大成就。因此干部培训教育培训的终极关怀应该是“成就关怀”,即各级各类干部、公职人员经过培训之后,回到岗位上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就、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创造更加可观的效益。

第三,以创新立命。干部培训主要是对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信息、新技能。这就要求干部培训院校教师一定要顺应科技发展和职业要求,要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望,注重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不断改进、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干部培训教学、满足学生需求、促进社会进步。干部培训院校教师一定要走在科技创新、理论创新的前沿,以创新守业,以创新立命,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绩效卓著的名师。

3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干部培训院校教师管理

根据麦克利兰对于胜任力的研究,胜任力特征能够为干部培训院校的发展指明方向。学校相关机构可以利用胜任力特征来识别其教师的行为是否可以促进学校预定的发展目标;衡量和评价其教师目前在胜任力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及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和程度;教师本人也可以通过胜任力模型,有助于对自身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胜任力模型也有利于提高对整个教师团队管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尤其是在教师招聘遴选和绩效评定这两大核心环节中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3.1干部培训院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

建立胜任力特征模型是基于胜任力特征的干部院校师资管理的逻辑起点。结合前人的研究和教学管理实践,培训院校胜任力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见图1)。一是思想品德胜任特征。教师思想品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干部培训院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包括政治修养、职业道德、敬业精神、高尚的价值观。二是知识技能胜任特征。包括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实践经验以及信息技术、教学技能、沟通写作等综合知识。三是教学科研胜任特征。这是教师胜任力的两大支柱,是教育培训的终极结果体现。包括教师完成了多少教学工作量,完成了多少课题,发表了多少论文著作,以及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改进情况等。四是综合素质胜任特征。教师角色与其他高知人群不同,它是一个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的职业,包括自我形象、个人认知、社会角色以及本人的吸引力、影响力、执行力等。

图1干部培训院校胜任力模型3.2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教师招聘遴选

外国有句谚语,“与其培养火鸡上树,不如直接雇用猴子”。把好教师入口关,做好教师的招聘选拔是保证干部培训院校师资队伍质量和水平的关键环节。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招聘与基于岗位任职资格的招聘有本质的不同。胜任力是区别一般与优秀的关键因素,能够在岗位任职资格的基础上留下优秀的。所以基于胜任力的招聘遴选能帮助学校找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人员,既避免了组织由于人员选拔失误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也减少了人员的培训支出。尤其在干部培训院校教师岗位这样较为复杂的高知岗位挑选教师时的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招聘,在预测优秀绩效方面的重要性远比与任务相关的学历、技能、学业分数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干部培训院校在教师招聘过程中,应根据胜任力模型,组建招聘团队、建立选拔标准体系、进行行为化面试。

在教师招聘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重点在于设计哪些可以考察这些胜任因素的行径,思考怎样的测验或面试设计才是有效的。例如,国家税务总局党校主要采用评价中心技术,运用小组讨论、公文筐处理、演讲、情景模拟测试、结构化面试、心理素质测试等项目进行招聘选拔活动,考核指标体系及量化标准见表1。

3.3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教师绩效评价

对于干部培训院校教师的考核评价是干部培训教育工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设一支素质良好、结构优化、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干部培训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师资队伍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干部培训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认可与肯定,并且影响到教师的成长与的职业生涯的规划。许多高校以及干部培训院校在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建立了和完善了与之相适应的考评体系,为教师的成长进步和学校教学培训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毋庸置疑,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存在考核目的不明确,考核流于形式的倾向;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缺乏量化指标,难以真正反映出被考核者工作状况和工作绩效;考核仅限于年终岁尾,平时考核不够,缺少对过程的管理等问题。

麦克利兰关于胜任力特征的研究表明胜任力对组织预定目标的影响是可以衡量的。因此干部培训院校可以利用胜任力特征的可衡量性来衡量和评价其教师目前在胜任力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及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和程度。由于胜任力特征的可衡量性特点,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传统教师绩效考评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可对教师的工作业绩做出客观、公正、直观的评价。

如表1所示,国家税务总局党校教师绩效考评直接以教师胜任力特征为依据建立指标体系,无论是内隐及外显特征都构建行为化量化标准,直观、形象、科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各项数据和活动直接指向组织目标,直接对应教师行为,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教师本人职业生涯规划指出了明确的房展方向,同时为决策部门了解教师工作动态、内在潜力和素质水平,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决策咨询服务,为学校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如教师的晋升、培训、加薪等提供客观依据。

从总体上来看,国家税务总局党校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教师管理已经初步形成了系统,显示了学院工作的前瞻意识和文化特色。但是由于胜任力的不断发生改变的特点,随着学院管理水平的提高,胜任力模型中的胜任力因素和量化标准也将发生改变,胜任力的变化程度,也将随教师本人及教师团队的年龄、阶段、职涯层级以及环境等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上述胜任力模型也必将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状态。本文呈现的只是基于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本人工作实践和本人所在单位工作实际的思考与总结,仅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