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创新及应用十篇科技创新及应用十篇

科技创新及应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7:32

科技创新及应用篇1

[关键词]科技创新、体育教学、体育竞赛、应用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4-0243-01

一、科技创新对体育的重要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以竞技体育为例,在国际化竞技体育赛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参赛选手之间的竞争代表了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竞技体育比赛某些项目中冠、亚军之间时间差往往表现出一微秒、一毫米。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独占鳌头必须科学利用科技的力量,在日常训练方法上进行创新、在训练辅助工具上创新。总而言之,科技创新与体育的融合有利于推进体育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科技创新在体育教学及体育竞赛中应用――以青岛滨海学院为例

青岛滨海学院是山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高校,学校共开设33个本科专业、35个专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经、艺、医、教育等学科门类,现有在校生17000余人。青岛滨海学院对本校体育的发展非常重视,每年参加、开展的多项体育比赛,如省田径锦标赛、市大学生运动会、市运会、羽毛球比赛、健美操比赛、乒乓球比赛、龙舟赛等等,与此同时一再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不仅先后引进了一批体育专业人才,而且在体育实施上不断完善,并鼓励广大师生在体育教育与竞赛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下面,就青岛滨海学院体育教学及体育竞赛中科技创新的应用具体说明。

(一)科技创新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青岛滨海学院体育教学中注重体育训练的方式与技术技巧,并充分应用科技创新优化体育教学当中的体育训练方式,在锻炼了学生身体的同时,帮助学生降低了体育技巧学习的难度,促进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快速发展。以学生竞技体育水平提升训练为例,想要在水平上得到很大的提升,其关键因素就是运动技术与运动方法的创新。

竞技体育运动技术的创新是体育科举创新的一部分。三级跳远中的“跑跳式”将有效水平速度保持到最后一跳,因此取代了“高跳型”技术;长跑运动中身体匀速直线性更好的“梅花鹿”式跑取代了大起大落的“袋鼠式”跑和快慢不均的“驼鸟式”跑;铅球投掷中加长做功距离的背向滑步技术取代垫步技术;体操和跳水动作中对身体转动惯量的精确把握,带来了花样百出的空翻和旋转;跳台滑雪运动中两只滑雪板呈V字形排开能在空气中获得更好的升阻比,因此取代了滑雪板的平行姿势。

体育技术创新在青岛滨海学院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从青岛滨海学院多年来竞技体育类教学经验来看,这一技术上的创新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成绩,降低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心理畏惧感。

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随着众多科技创新不断被运用到体育训练教学当中,青岛滨海学院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上升,同时也激励了校内师生利用自己的智慧将科技创新更好的应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总而言之,我们应当以“科学观”看到体育的创新,不断突破传统体育观念、训练方法以及训练技巧,同时要不断的扩大自己的视野,充实自己。

(二)科技创新在体育设施当中的应用

体育当中科技创新的体现除了体育训练方法、运动技巧意外,在体育设施当中的体现也非常明显。从近几年的国际竞技体育项目的比赛中来看,参赛选手的比赛成绩不断刷新,破纪录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人类在体育上的极限一再被打破。而体育上的极限突破离不开运动装备中科技创新的应用。

进入21世纪以来,材料科技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新材料在体育上的运用促进了体育的快速发展,各项体育记录被不断刷新。

2000年悉尼运会上,澳大利亚选手弗里曼穿着被称为“第二层皮肤”的连体运动衣夺得400米跑金牌。号称“鱼雷”的泳坛名将索普身穿仿生技术的“鲨鱼皮”游泳衣在400米自由泳中一路领先,泳装表面微型棘齿产生的细小涡流能有效减少前进中的“压差阻力”。至于篮球明星乔丹脚下的“气垫鞋”,短跑名将约翰逊的“金缕鞋”,琼斯的“水晶鞋”,刘翔的“红色魔鞋”,都为公众津津乐道和耳熟能详。现代体育防护用具则从头到脚,一直“武装到了牙齿”。高科技新型材料和人体工程学、运动力学的结合,共同打造了体育健儿的披挂、战靴和征衣。

科技创新对原本落后的体育器材、体育设施进行了彻底改造,使得体育器材更加贴合人体特点,体育设施的设计更加科学,这些新型科技在体育竞赛与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体育教学变得更加科学,而且为更优异的体育成绩的创造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进一步促进了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滨海学院在体育设施上,自己研发了一套自动短跑训练、测试系统,由指纹识别,红外线感应计时和计算机系统组成,解决了无教练情况下大学生的短跑训练和短跑测试工作。

(三)科技创新在体育竞赛中的应用

体育竞赛由于其自身的竞赛性特点,自然要在比赛结果上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才行,这也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创新。

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上使用的手动马表,百米赛的计时误差达0.2至0.5秒,这相当于2米到5米的距离。今天终点线上的摄像仪能通过每秒2000次的缝隙扫描,将计时精度提高到千分之一秒。起跑线上抢跑百分之一秒就会被“捉拿归案”,游泳池终点触摸屏则“一触即发”并精确到毫秒。测量投掷、跳远距离的皮尺、钢卷尺早已送进了历史博物馆,激光测距仪能够瞬时判读出比赛成绩;灵敏的超声风速仪早已取代了机械风速仪;在网球、羽毛球赛场上,雷达测速仪当场显示运动员击球的速度;而明察秋毫的“鹰眼”则能随时回放网球、足球在三维空间的运动轨迹和准确落点。各种新颖别致的光电仪器在赛场上层出迭见,使运动数据的粗放式测量变得日益快捷、精准和可靠。

青岛滨海学院体育竞赛中的各种信息都要经过记录员和裁判员的处理和评判,而往往有些情况是人的肉眼无法掌控的,比如像网球比赛是网球恰好打在边界附近而无法评定究竟是否出界等问题。另一方面,以往的青岛滨海学院体育竞赛往往因为科学技术运用的少,在信息处理上就显得效率低下,引进电子计分仪和终点录像仪后,不但减少了记录员的压力,也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

三、小结

进入2l世纪后,新科技革命发展势头迅猛,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竞争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世界各国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立足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体育领域,我们应当尽快转变观念,尽可能以更为超前的意识和科学方法、手段去更有力的推动我国体育科技水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范明志.提高我国体育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8).

[2]李铁,王路猛.浅析科学技术与竞技体育[J].电子测试.2013(23).

[3]刘志娥.浅谈科技创新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6).

[4]邓岱如.科技创新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必要性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

[5]吴凤起,孙新荣.科学技术与体育发展[J].安徽体育科技.2001(04).

科技创新及应用篇2

铁路运输是我国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铁路运输业正面临着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挑战。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铁路运输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不健全,面临着政企分开、资产经营、扭亏为盈、下岗分流的艰巨任务,以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高速、重载运输的发展对机车牵引技术、通信技术、车辆检测技术、线路维修技术、行车安全组织技术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除内部问题外,铁路运输企业还面临着外部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航空运输、公路运输以及航海运输等多种运输行业的兴起与发展给铁路运输行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铁路运输企业要在内忧外患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就需要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质量方面不断提升,打造安全、快速、便利、舒适的运输服务体系。铁路运输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应积极应用创新的知识及技术,不断完善现有的服务产品及服务质量。

2技术创新对铁路运输业发展的作用

2.1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

2.1.1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任务是配置基础设备铁路运输行业基础设备包括机车、车辆、信号、钢轨、通信、供电、站场等多种设备,是铁路运输企业正常运行所需的最基本的设备系统。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首先完成及储备的配置工作,这一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复杂的、综合的、难度极大的工程,需要多个单位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铁路运输企业及相关部门应在《铁路主要技术政策》的指引和规范下,由铁道部统一规划,以铁路运输企业为主导,对既定发展计划进行具体的实施,不断完善和发展铁路运输部分的基础设备,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2.1.2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基础设备的技术应用研究铁路干线当前所用的基础设备主体部分为引进国外设备,大多数是铁路科研部门的科技成果的转化,代表了当前铁路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效益不仅与工业产品的质量及性能有关,还与后期的管理及应用具有重要关系,这就需要解决基础设备结构合理化及搭配等各项问题,如信号与行车密度、调度要求的匹配、钢轨重量与通过总重、轴重匹配等问题。还应加强技术培训力度,通过专业化的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最后解决技术性问题,如弓网或轮轴关系引起的运用问题等。

2.1.3设备维修及管理技术的创新为保障铁路运输部门的正常运行,应建立健全基础设备维修及管理体系,保障基础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维修与管理及运用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好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是保证先进生产力要素充分发挥其实用价值,体现其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设备维修及管理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机构编制、人员配置、物资投入,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应高度重视维修及管理技术的创新。

2.1.4做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使其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科研工作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铁路部门统一规划的研究项目,如具有重大、综合特点的R&D项目,这一类项目主要是研究不同温度下重轨铺设试验、不同条件下牵引重量的提升、运行速度的提升试验等专业性强的技术类科研;另一类是针对现有的运能、安全、效率、服务等技术进行提升的科研公关,这一类科研工作主要依靠铁路运输企业完成。铁路运输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广应用科研成果转化形成的基础设备及零部件,以及将新的科研成果纳入新的生产工艺,从而形成新的产品或新的产业。从铁路运输企业的角度看,后者的转化工作是急需加强的,这是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1.5做好与营销相关的技术创新营销是铁路运输体系的总要组成部分,做好营销相关的技术创新,可提高铁路运输系统的服务水平,增强其竞争力。客运方面利用计算机售票、客票预定预售服务、利用互联网开展异地售票取票服务、专业化的引导提示及广播、危险物品的检测、票据检测、包裹托运服务办理等服务;货运方面可采取微机制票、货场内的装卸搬运、门到门的运输服务等。以上各项服务均可依托技术进步,提高工作的技术含量,从而提高铁路运输业额营销水平及服务水平。

2.1.6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属于运输企业的软科学研究范畴。管理模式方面的研究重点应为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能根据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的基本需求、国家的经济政策、其他运输方式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调整,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根据铁路运输企业现有的生产力水平调整内部生产关系,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及人事岗位;调整利益分配关系,根据市场机制,采取工资绩效挂钩的模式提高铁路运输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部门的生产效益。运输组织及调度指挥是具有技术与软科学双重性质的工作内容,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均应不断创新,提高管理水平。

2.2技术创新对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作用

铁路运输作为国家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营运活动的计划性较强,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企业的经营方式及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极度不符,这就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这就决定了铁路运输企业的改革之路充满了困难及艰辛。铁路运输企业的改革出路在于技术创新,这是因为:

2.2.1技术创新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蓄能器技术创新是包含了技术开发与技术应用的统一整体,是技术要素与其他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技术创新能为铁路运输企业发展提供能量支持,企业可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迎接新时代市场经济的调整。

2.2.2技术创新是铁路营运改革的减震器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新思想为基础,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经济利益的创新性的活动,是铁路运输企业改革的减震器,可减少改革对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冲击力度,实现铁路运输体制的软着陆。铁路运输系统各部门可通过大力发展技术创新,实现观念的创新、体制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为铁路运输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寻找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

2.2.3技术创新是铁路改革的助推器技术创新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铁路运输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力,其动力是来自于市场的要求及用户的需求,市场是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及最终落脚点。通过创新企业的管理体制,激活科技及人才资源,加快应用型科技成果的研发进程及应用周期,不断研发新的产品及服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铁路改革的助推器。

3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

3.1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3.1.1铁路运输企业奖励机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国家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企业根据国家政策制定的实施办法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但由于企业内部财务、税务管理的复杂性及落后性,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报酬奖励,极大的挫伤了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工作的积极性。科研人员从事的技术创新工作需要的周期较长,一项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是需要漫长的试验阶段,其投入的时间及精力无法从岗位薪酬、福利待遇等方面得到有效补偿,这就极大的制约了科研人员对于技术创新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3.1.2铁路运输企业科研人员稀缺铁路运输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依靠的力量为科研院所,当前多数科研院所存在科研人员稀缺断层的问题,究人员结构的不合理、研究条件及研究经费的短缺都成为制约科研周期长短及技术成果转化为应用的重要因素。科研院所人才补充、科研经费的保障是铁路技术创新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1.3科技与运营生产及经济效益的结合力度铁路运输企业的领导及管理阶层主要关注内容为企业的运行生产状况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状况下,科技与企业的运营生产及经济效益结合力度不够、科研人员深入生产现场较少、利用技术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致使多数领导及管理人员认为科技进步及技术创新是铁路发展的软指标,没有引起管理人员足够的重视。

3.2铁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铁路运输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的改革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在提高生产力,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已经引起了众多企业的高度重视。为更好的为技术创新创设条件,企业应:

3.2.1制订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按照国家颁布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及技术创新的新政策,加快落实科技成果做为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举措,鼓励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创新,保障科研人员应有的经济权益。科研成果可以在技术股份划分中占据一定份额,以此奖励科技成果完成者及科技成果转化者;加大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效益后的奖励力度,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国家为鼓励科研人员投身于科研工作,已建立了政府科技人才特殊津贴,企业也应制定一系列奖励科技人才的制度,采取技术津贴或特殊政策的优惠活动,吸引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

3.2.2为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创造有利条件不断提高面向研究室转化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性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经有关机构及部门评估、论证、认定的有应用前景的科新技术成果,铁路运输企业应从经费上予以支持,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化的进程。在高新技术研究过程中,可采取首席专家负责制、课题工资制和特殊岗位工资制等一系列的措施,为科技研究机成果转化创造最有力的条件,加快技术创新及应用的步伐和应用。

3.2.3发展专业的科研中介服务机构科研院所是铁路运输企业基础创新的核心部门,对于核心部门应按照人员文化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组织结构合理、研发开发实验环境良好的要求进行重新组合,进一步加强该部门的核心作用。传统科研院所工作人员不仅要负责高新技术的研究工作,还要负责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及后期维修工作,极大的分散了研发人员的精力,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铁路运输企业可鼓励科研人员组建和发展专业的科研中介服务机构,通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和现代化的管理,提高科技成果的研发及应用进程。

3.2.4进一步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产、学、研一体化是世界各国推进科技与经济效益结合的成功经验,这一模式的应用对我国各个行业的技术创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铁路运输企业应与专业的高校、科研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组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联合体,围绕铁路运输企业面临的技术难点、热点及关键问题进行技术攻关,选择一批有应用前景的科研项目进行联合攻关,从而尽快突破技术瓶颈,加快技术的应用步伐。

3.2.5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技术创新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铁路运输企业要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就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专业的培训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技术骨干队伍,具有先进市场经济服务意识的营销队伍以及及一批懂专业、会管理、善经营的管理队伍。铁路运输系统需要的人才是多个领域的,不仅需要懂技术的创新型人才,更需要懂运输管理的创新型人才,逐步实现利用技术发展生产力,利用管理提高生产力这一战略目标。

3.2.6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技术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催化剂,在国家大力提倡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已经逐渐改变了企业发展的模式及进程。铁路运输企业应借助互联网技术,从设备的维修管理、生产活动的运行和销售、技术管理及跟踪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改善,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快铁路运输企业的技术创新。构建专家信息共享平台,提高铁路运输设备故障检修的效率;利用互联网的共享平台处理包括车辆调配、车辆运营状况、票务的营销状况、工作人员的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内容,提高铁路运输系统的工作效率。

4总结

科技创新及应用篇3

1.1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涉及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等多个要素,是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相互作用下的一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科技创新正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是这个三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1]科技创新能促使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形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是一个价值实现的漫长过程,技术进步要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必须采取产品的形式。[2]因此,建筑企业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建筑产品的附加价值,进一步促进企业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1.2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三大体系构成。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三个体系相互渗透,互相支撑,互为动力,推动着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和制度创新的新形态,促进了创新知识的循环流转,增强了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对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主要从国家、区域、产业、企业四个层面展开,研究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关于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则主要基于高新技术发展方面展开,忽视了经济中传统产业以及服务业的研究。[3]随着社会发展及科技创新范式的转变,建筑产业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传统产业,有必要站在行业发展和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研究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2复杂性科学视角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

在复杂性科学视角下,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具体结构和运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科技创新体系也具有一些新特征。

2.1系统复杂性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不是单纯发生在技术领域、经济领域或管理领域,而是一个涉及科技、经济和社会的综合过程。构建科学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就要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用系统的思想和观点,通过企业内外诸多科技创新要素的集成和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人力、财力与信息等科技创新资源的价值和效用。

2.2网络组织性

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研发部门,而应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运营环节当中。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涉及的活动主要有研发、技术管理、组织、设计、施工等。这些活动并不是按照线性方式序列进行,往往存在着多重循环、往复的交叉活动。所以,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应是由多个部门和人员组成并共同发挥作用的群集型网络化组织。

2.3动态开放性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完善,需要制度、组织、管理、资金、信息等诸多方面条件的支撑。在当代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里,建筑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同时,纷纷跨越边界,有选择地与其他企业或机构结成长期、稳定、互惠的关系,建筑企业的跨越区域边界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创新和竞争能力的强弱。因此,强化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交流,淡化企业、部门等边界,使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其子体系具有明显的开放特征。

3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3.1建立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建筑知识创新体系,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知识创新是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在建立知识创新体系中应该重视和发挥人才的作用,并借助现代科技的支撑,通过科学技术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实现知识的集成与创新,使知识的创新源动力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建筑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需要依托专家等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参与,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加强科技研究、科技交流与合作、科技教育与培训。首先,建筑企业应建立开放的、具有活力的人才流动机制。开展知识创新活动的关键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研究人才是建筑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而开放并具有活力的人才流动机制,一方面可以引入知识创新所需的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企业知识创新活动提供充分的人才资源,促使原有人才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人才结构上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知识创新激励机制,逐步淘汰不适应企业知识创新要求的人员,形成动态激励机制,从而使知识创新体系充满生机与活力。[4]其次,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活动还需要与外部进行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企业可以从外部环境不断获取信息,如相关行业最新的研究动态、最新的科技成果等,以增加和丰富企业的知识供给;也可以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到本企业工作或开展讲座,通过交流合作来开阔知识创新人员的视野和思路;还可以经常性地对知识创新人员进行科技教育与培训,以掌握先进的技术和实验方法。通过开放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活动,使企业知识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再次,在建立建筑企业知识创新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研究体系为指导,加强知识管理。充分利用系统工程、集成管理、信息技术等各领域专家的智慧,面向建筑市场的需求,科学认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及其作用机理,促使建筑企业的科研工作、技术研发、标准化、信息化等工作围绕市场需求展开。

3.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建筑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技术创新体系是由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配置相关的、与利用创新资源相关的各种机构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等),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其运作机制构成的系统,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建筑企业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法律规范、经济杠杆和政策引导为调控手段,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中介服务等参与者紧密结合的建筑技术创新体系(如图2所示)。一是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速创新资源包括人才、技术、资金等向企业转移。二是要建立和完善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基础研发系统。加强产学研的联合研发,形成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新机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工艺研发优势和高校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优势。三是要建立和完善以建筑施工企业和勘察设计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成果的技术推广应用系统。利用勘察设计企业的深化设计优势和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化能力优势,支持骨干企业建设技术中心,扶优扶强,提高企业的工程化、产业化能力。四是建立和完善以建筑技术教育、培训、咨询机构为主体的中介服务系统。通过大力促进建筑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建筑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各类中介机构的发展。五是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为主体的支持协调系统,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标准化是建筑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在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随着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实践的不断推进,标准化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标准化的动态演进过程体现了科技创新的演进,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结合带动建筑企业的自主创新,标准化与试验、检验相结合有助于推动建筑企业的开放创新。因此,建筑企业构建以标准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标准化的实施,可以整合和引导企业资源配置,激活科技要素,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加速企业的技术积累、科技进步、成果推广、产业升级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3建立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管理创新体系,进行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

创新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创新过程中各层次、各环节以及各要素之间复杂交互作用中,不仅有技术性要素,更有大量的非技术要素,并且非技术要素带动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有时会起到决定性作用。[5]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业务整合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由其引领的管理创新成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管理创新的信息化有助于及时获取信息,依托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完善建筑企业的数据标准、信息规范、技术交底以及方案优化等,通过制度与管理的重塑实现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科学管理和高效的良性互动。建筑企业管理创新体系是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面向市场需求,整合信息资源,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组织、运行一体,决策、执行、监督协力,政府、企业、高校互动,最终实现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信息化、标准化、动态化与智能化。一是建立市场导向和全员参与的科技创新战略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战略是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如何界定独特定位、做出明确取舍、加强各项活动之间配称性的谋略。卓越的技术及持续创新是建筑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建筑企业只有通过提供高质量、技术先进、全面和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客户。依靠全员参与的科技创新战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的职责,为企业科技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提供充分的施展舞台。建筑企业需要强化科技创新意识,营造一种浓厚的创新氛围,使科技创新主体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全体员工都致力于维护企业的创新精神,不断促进企业的科技进步。二是组建高效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科技中心的职能。建筑企业要形成以企业负责人为主要领导、企业总工程师为直接责任人的科技进步决策层和领导层,以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为科技进步实施的组织和管理层,以工程项目为科技课题实施的操作层的三级科技创新组织体系。[6]建筑企业管理创新体系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科技创新的管理决策层,主要针对能长期影响企业发展的事项。在这一层面中,企业科技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分析预测创新项目及其经济效益,最后由创新委员会审查决定需启动的创新项目。第二层面是科技创新的组织和管理层。建筑企业应设立研发计划部和研发管理部,全面负责企业的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和设计任务。在这一层面中,科技中心需制定科技创新战略和实施计划,提出完善的科技研究、开发和试验条件,总结和完善企业科技标准体系,形成具有竞争优势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第三个层面是与项目相关的科技创新实施的操作层。建筑企业的研发成果必须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凸显价值。许多情况下,复杂的大型项目都会面临科技创新的挑战,因此,科技中心必须为客户量身定制设计、技术、材料等创新方案。三是强化研发资源体系的管理,保障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筑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应承担科技创新的重任,对科技创新进行持久性的投入。对于新型结构和技术难度大的工程项目,应争取多方资金支持。在稳定的研发经费投入基础上,建筑企业要拥有充足的科技研发人才,形成由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一般技术人才组成的科研人才梯队。建立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和人才的创新氛围;加大对科技创新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奖励力度;加强培训,改善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使之成为新型创新人才;注重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使科技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四是建立畅通的科技创新信息系统,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合作。建筑企业要重视相关科技及产品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根据科技研发工作的性质和客观环境,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科技创新合作组织形式。在企业内部建立畅通的信息系统,实现各项目信息在企业内部网络的共享、远程的信息分享与交流,同时注重与外部机构的创新合作。开发创新网络,与大学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研究项目。使企业内部各部门、产业链的各环节之间以及与外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第三方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五是建立完整的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体系,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环节。建筑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体系,在知识产权战略委员会和知识产权负责人的引导与管理下,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和专利并不断推动标准的演进,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最大化。

3.4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由建筑知识创新、建筑技术创新、建筑管理创新三大体系构成(如图4所示)。其中,知识创新体系依托不同领域专家的参与,以科学研究为先导,强调开放与自主创新,强化科学研究、知识管理、教育培训与科学传播的融合;技术创新体系由技术进步与推广应用来驱动,以标准化为核心,强化产学研一体、政策和服务支撑的需求与价值的实现;以现代信息技术引领的管理创新体系则以信息化为载体,强化管理与制度的重塑。在现代科技发展催生知识社会的背景下,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互融合,建筑企业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三个体系也是相互渗透,互为支撑,互为动力的,推动着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新形态。

4结语

科技创新及应用篇4

[关键词]香港科技创新科学管理

香港回归后,对科技创新非常重视。董建华在回归后第一年的政府报告中就指出,要使香港成为一个产品发明中心,而且服务对象不仅仅是本地,还要面向中国华南和整个亚太区域。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香港成为在发展及应用信息科技方面的全球重要城市(尤其在电子商业和软件发展上处于领导地位)。并指出要采取更多措施,鼓励大学研究人员、工商界和顾客三方面有更多思想上的交流,以激发创新,以及把科技发展成果转化成商品,同时需要充分利用内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人才。因此,香港政府在回归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科技政策。

一、香港回归后的科技政策

香港政府在回归后的多次政府施政报告中强调科技创新问题,坚持按照国际标准,制定健全的科技政策,以配合香港高科技的发展,确保香港特别行政区能够继续激发创新、鼓励发明,并明确指出“创新与科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香港要再创繁荣,必须有更广阔的经济基础,更多利用科技和创新,提高本港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政府制定科技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提高香港工商界创新的能力,促进香港的科技发展,以及鼓励科研成果商品化和科技的应用,确保科技研究工作能为经济活动带来最大的附加价值,推动学术机构与工业界合作研究和发展科技。批出等额补助金,让高等教育院校和其它机构与工业界合力进行研究,加强工业界与内地科研机构的联系,充分利用内地的科技实力和香港本身的长处,将内地科研成果转化成商品。此外,为了汇聚科技专才,让企业可以从内地甚至世界各地招聘一些优秀的技术人才,并通过不同形式,促进科技上的合作。政府会尽力提供有利的环境,促进创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1.创新及科技基金政策

创新及科技基金由立法会于1999年6月30日决议通过成立,以资助能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创新及提升科技水平的项目。创新及科技基金由创新科技署管理,旨在提升本地经济活动的增值力、生产力及竞争力。政府希望透过基金,鼓励和协助香港的企业提升科技水平,并为其业务注入更多创新观念。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就是由该基金支持,本计划主要支援由大学、产业支援组织、专业团体及商会所进行的中下游研究发展项目。凡大学、产业支援组织、工商协会、专业团体、研究机关及本地公司,不论是在本地注册成立或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法规成立的公司或机构,均可提出申请。

政府于2005年初为创新及科技基金辖下的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采用新的三层拨款模式。第一层拨款模式包括成立研究及发展中心;第二层拨款模式包括资助不同核心主题的研发项目;第三层拨款模式则包括资助创新的应用研发项目。其中粤港科技合作资助计划是在创新及科技支援计划下新设的资助计划,此计划的目的是加强香港与广东省机构之间的科研合作。粤港科技合作资助计划设有三个不同的资助计划:平台研究计划、合作研究计划和公司研究计划。

2.有关科技创新的公营机构

香港政府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在回归后成立了一些与科技有关的机构,以扶助香港的创新产业。为了便于比较,下列表中列举了回归前后成立的所有的与科技有关的机构。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回归前不存在与科技研发直接相关的机构。回归后,香港政府开始注重科技创新,成立了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香港赛马会中药研究院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园公司和香港研发中心等创新机构。

3.大学与产业合作计划

大学与产业合作计划旨在鼓励私营公司充分善用各大学的知识及资源,以便推行更多研究发展工作。计划的重点在于加强本地大学与私营公司的合作关系。此计划由下列三个计划所组成:

(1)厂校合作研究计划

此计划旨在透过资助本地公司聘用大学毕业生协助专利研究发展工作,加强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关系。研究生将会派驻参与公司,就指定的事项从事为期不超过两年的研究工作。大学会为从事项目工作的研究生提供指导。计划会承担研究生补助金的一半费用。研究生每月最多可获创新及科技基金提供7,500元补助金。由于项目为期不可超过两年,因此创新及科技基金为每位研究生所提供的最高补助金额为180,000元。

(2)合作研究等额补助金计划

此计划旨在推动私营公司与大学合作推行专利研究发展项目。此计划不会资助纯粹探讨现有科技的日常应用事宜或搜集和分析资料的项目。此计划的目的是使大学能在项目的研究发展工作中担当重任,所以大学的研究员必须是项目工作小组的核心成员,并且负责进行项目的大部分研究发展工作。参与公司必须以现金支付的方式,承担不少于50%的项目成本。

(3)客席研究员产业研究计划

此计划旨在协助大学及产业,就香港政府还没有发展但具长远发展潜力的自然科学或工程项目进行研究,以适应产业的需要。大学的一名杰出研究员将在一段特定限期内获邀担任客席研究员,带领进行项目的研究工作。与合作研究等额补助金计划相同,大学研究员须负责进行项目的大部分研究发展工作。

二、回归后香港科技创新投资状况

董建华在首任期间,大大增加了科技研究和发展的财政投入,其方向主要是创新应用研究,在此后的几年中,政府一直稳步发展与科技有关的行业,香港的大学每年动用约30亿元以上进行研究。1997年下半年拨款33亿兴建科学园第一期工程;政府每年向生产力促进局拨款1.8亿,改善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咨询和向中小型企业推广科技应用的条件;为协助工业界推动科技发展,用2.5亿设立香港工业科技中心;此外,政府也向应用研究基金注资7.5亿,作为营运资金;拨款50亿,设立创新及科技基金,以资助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应用研究;从1998年起l0年内投资20亿,成立专注“中游”研究的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用科技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一直扮演着在香港推动高科技发展的桥梁角色。当前,香港各大学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中上游领域,而有关科研成果商业化存在一定的困难。应用科技研究院的成立,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为香港的大学和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应用科技研究的平台,推动实用产品研发,将科技成果推向市场。

1.香港政府研发拨款分布概览

注释:由于四舍五入关系,表内个别项目的数字加起来可能与总数略有出入,数据截至2006年6月30日。

不同行业及不同支持计划的拨款分布对比图

从表2和上图上整体看来,创新及科技支持计划是主要的拨款来源,占据了总拨款的79%,而电气及电子、基础工业和信息科技三个行业占据了政府拨款的大部分,超过了75%。这也充分说明了香港政府近年来对科技创新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对信息科技的重视。

2.应用研究局支持的投资项目

从1998年开始,政府委聘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投资项目的管理,拨款主要偏重于信息科技和电讯。回归后(从1998年到2005年8月底),信息科技和电讯分别得到了2.3566亿元和1.1087亿元的拨款。在这种资助下,香港的信息科技有了快速的发展。而生物科技和电子方面在回归前后得到的拨款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生物科技的拨款在回归前后分别是0.1657亿元和0.117亿元,电子方面的拨款回归前后分别是0.3566亿元和0.3352亿元。

3.研究开支与人员数目

回归后研究与发展的开支与人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政府统计处科技统计组2006年6月2日的统计资料可知,研究及发展开支的费用从1998年的56.025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95.052亿元,分别占本地生产总值百分比的0.43%和0.74%;研究及发展人员数目也从1998年的9022人到2004年的18846人。

三、最新科技合作情况

香港在本地推动创新科技发展的同时,也积极促进与内地有关机构合作,包括科技资源共享和进行研发项目合作。目前,香港与国家科技部、泛珠三角省区、广东省和深圳市均建立了良好和有效的科技合作机制,汇聚各方的优势资源,达到整体的最大效益。新成立的五所研发中心为香港和大陆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科技合作平台,进一步深化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和合作。香港的科研人员拥有国际研究经验,也熟识内地的科技需要,因此研发中心可以促进香港政府、内地和海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建立广泛的研究合作网络,提供宝贵的合作机会。双方同意安排香港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作为内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合作伙伴,加强香港参与内地科技发展计划,包括“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四、结论

本文研究了香港地区政府回归8年来制定与落实的一系列的科技政策,香港政府在这几年中尽最大努力给科技创新提供有利的环境,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和应用,成立了由创新科技署管理的创新及科技基金。当前,香港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本身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和机会、劣势和威胁,在此基础上制定利用自己的资本、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与大陆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结合起来的战略,与大陆的一些地区合作,充分发挥香港的优势,进一步发展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董建华:一九九七年政府报告[R]香港,政府印务局

[2]董建华:一九九八年施政报告[R]香港,政府印务局

[3]创新及科技基金概览创新科技署的网站itc.gov.hk/gb/welcome.htm

[4]董建华:一九九九年施政报告[R]香港,政府印务局

科技创新及应用篇5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最新版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与推广、科学技术普及以及相关的服务和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自治区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桂、人才强桂、创新驱动战略,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广西。

自治区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相结合,鼓励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和相互促进。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科学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整合科学技术资源,加大科学技术经费投入,实行科学技术进步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第五条自治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本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研究提出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政策和措施,拟订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制定并组织实施科学技术专项计划,组织实施科学技术进步考核。

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

第六条自治区帮助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科学技术事业,优先安排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应当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普及事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境内外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优秀科学技术人才。

第九条自治区设立科学技术奖,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对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或者个人设立科学技术奖项对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科学技术应用

第十条自治区设立自然科学基金,用于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原始创新,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科学技术创新团队。

自治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引导社会加大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投入,提高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水平。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确定并组织实施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支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和科学技术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

第十二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加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投入,支持和保护科学技术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

第十三条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建立合作机制,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纳入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计划,支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和创新平台的建设。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培育和发展科学技术交易市场,鼓励和支持创办知识产权服务、技术交易、科学技术评估咨询、技术经纪等科学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科学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制定行业服务标准,为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提供服务。

第十六条自治区建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制度。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国家、自治区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享受国家规定的关税减免和有关优惠待遇。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定期科学技术成果目录和重点科学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指南,推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的科学技术成果向企业转化。

科学技术成果实行有偿使用。科学技术成果所有者可以通过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进行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等创新载体的建设,为其建设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便利,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体制机制改革、集聚科学技术创新要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研究确定本地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发展领域,扶持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加大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鼓励和引导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第十九条自治区应当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进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和城乡建设等领域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第三章企业科学技术进步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企业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扶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培育创新型企业。

第二十二条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加大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投入,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应当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之三以上。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应当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之二点五以上。

企业投入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税收等优惠政策。

第二十三条鼓励企业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核心技术的专利化、标准化,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和标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二十四条鼓励、支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研究,开发节能减排共性和关键技术,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研究开发、推广和使用符合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二十五条自治区建立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扶持机制,通过引导、激励、风险分担等方式鼓励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适合科学研究、技术创新需求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鼓励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加强上市公司后备资源的筛选、培育,支持企业引入股权投资上市、发行债券。

鼓励和支持创业投资者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第二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企业的考核和奖励,应当将企业自主创新成效作为重要条件。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应当将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成效、专利产出等情况纳入考核内容。

第四章农业科学技术进步

第二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发展涉农新兴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农业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促进综合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扶持有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科学技术人员与县、乡、村联合建立农业科学技术经济合作组织或者经营实体,为农业生产提供综合配套技术服务。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建设;鼓励具备相应条件的组织和个人建立农业科学技术园(区)、示范基地,并在技术、资金、生产资料等方面给予扶持。

第三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县、乡、村科学技术推广、服务网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引导农业科学技术开发机构、推广机构、高等学校、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和科学技术人员开展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为农业和农村科学技术进步提供服务。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建立乡、村科学技术培训场所,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有计划地选送定向培养农村的技术骨干;组织开展科学技术扶贫,鼓励、引导科学技术资源和科学技术人员向农村贫困地区流动。

第五章研究开发机构与科学技术人员

第三十三条自治区支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自行创办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第三十四条自治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布局。

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实行院长或者所长负责制,开展年度工作绩效考评。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给予财政支持。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培养和引进科学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其开展科学技术活动。

自治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奖励,资助高层次人才开展科学技术活动。

第三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改善科学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科学技术人员在艰苦、边远地区或者恶劣、危险环境中工作,所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给予补贴。

第三十八条科学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定不受单位性质限制。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及其成果推广应用的实绩应当作为科学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定的主要依据。

科学技术人员有重大贡献的可以破格评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工人、农民和其他人员自主发明创造,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贡献的可以评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第三十九条成果转让和转化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以及所产生的利益分配,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规定的按照约定执行。科学技术成果所属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定,给予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完成人奖励和报酬。

对职务技术成果,成果完成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受让权。

第四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有计划安排科学技术人员进修、培训,更新科学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

第四十一条承担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探索性强、风险高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科学技术人员,原始记录能够证明其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项目的,经专家评议和立项的部门同意,可以依照相关规定给予项目结题,不影响其再申请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

第六章保障措施

第四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促进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或者外资引进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第四十三条各级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各级财政每年安排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比例,自治区本级不低于年度财政预算支出的百分之一点五,设区的市、县级分别不低于百分之一和百分之零点五。

第四十四条自治区实行市、县(区)科学技术进步考核,考核工作应当与国家县级科学技术进步考核相衔接。考核办法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科学技术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平台,推行科学技术信息资源共享。

利用财政性资金投资或者资助建设的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和科学技术条件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利用。

第四十六条自治区建立完善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加强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项目申报、评审、立项、执行和验收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审计和监察部门应当加强对科学技术经费分配、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专款专用。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法律、法规规定有法律责任的,从其规定。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八条本条例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

科学技术进步奖部级科技进步奖,主要奖励以下四类成果:

第一,属于国内首创,本行业先进和经过实践证明具有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应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

第二,在推广、转让、应用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工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成果。

第三,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设备研制和企业技术改造中,采用新技术,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

科技创新及应用篇6

关键词科技统计技术创新管理手段

一、引言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我们经济发展目标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过程中,科技统计应运而生,做好科技统计是目前的统计内部很重要的工作之一。科技统计运用一系列复杂的算法和指标可以准确地测量某一地区的科技活动的机构与规模,运用情况和传播情况,以及对当地将会产生的影响,通过科技统计所得的结果,与当地政府及时沟通,可以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科技政策以及管理制度,为之后的科技发展奠定基础。就科技统计来说,科技活动的数量以及特征就是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得来的数据资料、科技活动的结构和规模是重要内容,科技统计可以评价当前的科技活动展开情况和制定未来科技活动的发展规划,为科技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二、科技统计的发展现状

我国科技统计起步比较晚,并且发展缓慢,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确定了科技统计调查措施,但是直到现在,这些措施仍然还存在着不足之处。1985年国家科技发展委员会牵头与统计局和教育部联手,进行了建国以来首次科技普查,这是科技领域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决策。[1]1985年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科技统计工作体制,比如统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国防科工委和教育部门分别负责企业所开展的科技活动、独立开发与研究机构、国防科工领域呈现的统计业务和搞笑实施的科技活动。国家统计局也制定了呈报国家科技统计年度数据的相关制度,负责科技领域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提升,科技方面所支出的费用增加,我国科技领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国家也针对科技领域的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007年,我国进行了首次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2009年,实施了第二次全国R&D资源调查,通过这次资源调查,很好地了解到了我国在科技进步与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科技成果的发展变化,了解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整体面貌与综合科技实力,能够推动中国科技与世界科技发展状况相接轨,对鞭策我国科技实力提升有很大促进作用,并且稳定了我国目前的科技创新体制,有利于推动我国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能够科学高效的实现企业的健康绿色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有很大推动作用。[2]

三、科技统计是管理技术创新的基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地对统计制度与方法进行完善和革新,相关的企业和统计部门分别制定了统计报表体系和科技综合统计体系收集整理了很多能够反映企业和社会各个部门科技发展情况的数据资料和具体指标。近年来,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减,在2006年和2011年的科学技术大会上,我国最高领导人都表达了要重视科技发展的核心理念。[3]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念,党的十提出实行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战略。

实践表明,技术创新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科学决策,而科学决策的前提是掌握丰富而正是有效的大量数据。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从数据中得到能够展现企业和社会各部门发展状况的资料,这时,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制定具体的科技创新管理流程和规划。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科技的创新管理,要按照科技统计得相关指标和数据,采集相关信息,并且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统计。除此之外,我国科技指标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行管单位也应该同时完善和健全现阶段的科技创新管理活动。科技统计可以很好地反映科技活动展开的情况。在保证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吻合我国统计工作全方位需求时,能够推动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科技统计的真实水平对我国创新管理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统计数据越真实,越全面,就越能够对创新技术管理提供真的依据,推动创新科技管理的更好的发展。

从科技统计看,其核心内容就是将所获得的诸多统计数据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正_的理念,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将整理的内容做成数据突出、内容充足、观点鲜明同时分析合理的统计分析报告。科技统计的信息水平重点就是在提取、加工和分析整理统计数据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使用调查中的真实原始数据,继而合理的为相关的部门提供合理真实的统计数据资料,最大程度发挥统计数据的作用。

四、科技统计中科技创新管理的应用

为了更加高效的进行技术创新,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实施规范以及流程制度,这个过程中要牢牢掌握我国科技发展的状况,掌握我国科技行业发展的态势,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预测在技术创新中应用这种或那种技术的可行性,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4]科技统计活动是检验当前技术创新管理状况的重要方式,通过追踪调查得到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状况,进行反复的对比,由此得出合理的结果,找出其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进行改进和调整。并且在进行技术创新管理的数据统计之后,应该做出具体的统计表,供日后对比使用。[5]

五、科技统计是技术创新管理的手段

科技统计指标对于技术管理的创新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如果统计指标但已不充足,则不能全面地反映出技术创新管理的诸多功能。因此若想全方位的展现技术创新管理的多种功能,需要列出明确的科技统计指标,运用尽可能多的统计指标来衡量,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展现技术创新管理的实际情况。如果科技统计资料不准确、不真实,则不能科学的制定技术管理创新的发展规划,不能在科技创新管理实施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更不用提技术管理创新的实施效果。

六、结语

目前应该及时完善科技统计的指标标准,了解当前科技活动的具体需要,国家统计局也应该继续努力,创造更合理的数据统计,只有拥有一套完整全面的指标评价体系,才能更深层次更直白的表示出国内国外某国某地区的创新能力和潜力,随着国家的创新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在科技统计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制度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为青海省测试计算中心)

参考文献

[1]许建礼,王强,杨忠民,田水承.《技术与创新管理》创刊30年刊载论文统计分析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5,35(2):272-276.

[2]王斐.浅析科技统计以及技术创新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5,26(01):190.

[3]高俊荷.浅谈科技统计与技术创新管理[J].内蒙古统计,2013,06(03):14-15.

科技创新及应用篇7

关键词: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戴宪滨(1964-),男,辽宁朝阳人,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副教授。(辽宁沈阳110136)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JG12DB34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013-02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迫切需要。因此,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主题,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如何培养高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根据社会需求培养的、面向实际、面向生产一线,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将相应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的人才。而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格及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著名化学家施开良结合几十年的教育实践提出,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应表现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维构成”、“培养过程”四个方面。[1]应用型创新人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应全面体现创新性和应用性。而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应用则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对于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也要有“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维度要求。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自身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专业面宽,既具有电气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自动化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其培养的学生应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知识结构(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学艺术、基础科学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应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文工、理工之间的交叉和渗透,使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宽广的知识面及一定的知识深度。也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技术开发及科技成果转换等技术创新能力。也应具备宽厚的知识基础、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合作意识、健康人格等方面的素质。总之,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宽与厚”的知识结构、“应用与创新”的实践能力及“独立与合作”的良好素质。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决定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好以下工作:

1.实施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现代创造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一个分支。[2]创新教育包括发明创造的技巧与经验、创新能力训练及创造性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应该贯穿于普通高等本科教育四年各个阶段,其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要充分体现被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能力。

2.创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基础课按学科大类设置,专业课按年级设置,专业方向课预留学分新型的结构模式。专业方向课依据社会和企业需求灵活设置,逐步实现学术课程、技术课程与职业证书课程相结合。因此,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课程体系如下构成:

(1)公共基础课平台。它由文化类课程、工具类课程、能力培养类课程构成。本课程平台注重双基教育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能力;注重和加强课程的基础性和广博性,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注重学生所必需的知识和基础,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

(2)专业基础课平台。它由强电类课程(电路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弱电类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控制类课程(自动控制理论)、信息类课程(信号处理技术)构成。主要养成学生的基本学术素养和行为能力。

(3)专业课程平台。它由专业方向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拓展课构成。专业方向课为本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有理论、有实验、有课程设计;专业必修课针对本专业方向所需技术开设的必备的专业知识课程;专业拓展课不再按专业方向设课,鼓励学生跨学科交叉选修。

3.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在“教学、创造性研究和服务性工作”等领域对创新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引入并参与课堂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组建教学团队,加强跨学科、跨专业教师间的协作,优势互补。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进一步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工作,根据各专业及学科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实习和调研,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以及科技创新活动,使教师及时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新成果;另外,鼓励教师参与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积累工程经验。

4.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源于实践,实践教学是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3]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实验知识、验证理论、培养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因此,多层次、模块化的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由如下部分构成:基础实验模块(大学物理、电路原理、电机学、电子技术、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等基础课程实验和基本技能实训)、应用实验模块(继电保护、高压、自动装置、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变电站设备装配实习等专业课程和工程应用能力实训)、综合实验模块(电力系统、变电站仿真、电网仿真)、设计实验模块(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实验模块(学科、科技、技能竞赛、学生研究计划等各项创新活动)及社会实践模块(军事训练、公益劳动、思想政治实践、文化艺术实践等)六部分组成。其中,基础实验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基础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综合实验模块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设计实验模块重点培养学生个性与专长为出发点,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科学探索的精神;创新实验模块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社会实践模块是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及相应的社会实践能力。借助课程实验平台、集中实践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和社会实践平台,使课内、课外、社会三大课堂有机结合,并始终贯穿于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

5.走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以高校为技术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企业、高校、政府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做中有学、学中有做”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必须以能源电力行业和输配电装备制造业需求为导向,坚持实践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教育结合,建立校企联盟,将产学研合作打造成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使学生顺利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实现从大学到“职场”的无缝对接。

6.构建创新教育评价体系

(1)教育观念评价。包括院系创新教育的定位与规划;培养目标是否体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课内外创新教育途径、方式设计与培养模式构建等。

(2)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评价。课程结构、内容评价包括创新课程数、各类创新型实践环节开展情况、实验项目的综合性、设计性比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学科跨度等。

(3)学生科研能力评价。承担科研课题、参加学术活动、撰写学术论文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4)教学效果评价。评价实施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包括: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教育学术成果、开展创新教育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学生的就业、创业情况。

(5)对教师的评价。框架由能力、积极性与工作态度、业绩三项构成。评价内容包括:教师对教科书、日常生活、人生道路等方面的指导能力;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态度和热爱程度、教师的责任感等等。

7.其他方面

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开设高水平的专业基础课,给学生以学术智慧的启迪。举办前沿领域专题研讨班,为学生参与学术研究活动做准备。资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创新性的科学实践活动。搭建国际交流平台,通过资助学生赴海外高校交流学习,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三、结论

现代电子科学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传统的电工学科的各个领域,使电工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美、日、欧发达国家重视人才培养的创造性,强调人的自由发展是人才具有创新意识的前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国家、社会和大学三个层面制定了完善的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的科学体系。这些对于我国当前在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许劲松,朱蓉蓉,洪林.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原则·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3-5.

科技创新及应用篇8

一、“”科技工作回顾

(一)主要成效

“”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科技工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科技人才建设为核心,以重大科研项目的争取和实施为重点,以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以科技大协作为主要途径,以重大科技活动为手段,全市科技事业取得快速发展和显著成效。

1.综合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突破。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在年科技部中期评估中获得优秀,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年荣列中国城市综合创新能力50强、年入选中国10大特色创新城市、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自主创新能力位居全省首位。-年,专利申请量年增长15.71%,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商标数量、驰名商标数量以及版权登记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市登记科技成果1071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24项,国际先进水平192项;获得部级奖励11项,省级奖励90项;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20项。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显提升。年企业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R&D经费分别占全市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和R&D经费的70%、70%和68%;到年,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60家;拥有国家创新型企业2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省创新型企业5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0家;涌现出华北制药、石药等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知名企业集团。

“人才强市”战略成效显现。“”前四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由71.79万人增加至77.72万人,年均增长2.68%,人才密度指数由10.9%增加至11.8%。至年底,驻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97家;从事科技活动高层次人才3360人,其中院士8人;建成9个省级、市级引智示范基地;市科技局被认定为市院士工作站;高新区以岭药业院士工作站发挥智库咨询、人才培养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初步形成。-年,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实现年均增长7.21%,年达到47.61亿元,位居全省首位;市本级科技投入占当年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例呈递增趋势,年达到5.8%。-年,全市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环保节能等领域共承担部级项目与平台建设137项,经费16530万元;省级项目与平台建设335项,经费10480万元。

科技创新平台初具规模。到年底,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6家;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家;拥有5家部级、43家省级、3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面积达到32.6万平方米。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科技中心、生物产业基地技术服务中心、生物医药技术平台、产品快速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已投入运行。目前,全市已建成3家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1家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

2.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明显。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80余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约15%,-年平均增长约12%。

五大高新技术领域成效显著。(1)电子信息技术及产业。现代通信、新型网络设备和光传输设备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半导体照明产业成为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软件园成为全省性的软件生产和服务中心;(2)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成为国家首批3家“生物产业基地”、全国10家“医药出口基地”之一,组建的“抗生素、维生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省首次建立的全国性契约型技术创新组织;(3)机电一体化和先进制造技术。大力推广光机电一体化、敏捷制造、网络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增25%左右;(4)新材料技术及产业。以新材料制备、材料成型、改性、复合加工等共性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开发出氧化锌铝陶瓷靶材、低贵稀土含量钕铁硼永磁材料、远红外粘胶纤维新型材料;(5)资源环境技术和环保产业。重点推进废水、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技术,实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产业化。

3.农业科技创新扎实推进

农业科技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期间,共培育出农作物新品种(系)180多个,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43个;取得各类农业科技成果156余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励112项;培育建设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家;组建了中兽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饲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效显现。截至年共有农业科技园区34家,其中规模达到1000亩以上的园区23家。-年,农业科技园区累计科技经费投入8767.50万元,研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223项。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效果显著。年,、、县均实现千亩以上大面积亩产550-580公斤的产量突破,其中市核心区实现同一地块连续5年亩产620公斤以上。奶业、辛集皮革、小麦、无极蔬菜、栾城生猪等项目相继获得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支持。

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带动作用明显。评审认定第一批52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试点)、10个示范乡镇(试点)、5个示范县(试点),年,我市被评为“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示范市”,建立科技示范基地77个,引进新技术162项,推广新品种170个。“一县一业一园”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农业科技特派员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均取得良好效果。

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年龙头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总额9537万元,技术开发费总额7827万元,分别比年增加了70.04%和87.52%,其中企业自筹7775万元,占99.34%。-年,龙头企业技术开发项目513项,认定新品种71项,获得专利54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获科技进步奖2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8项);龙头企业获名牌产品55项(其中部级知名商标45项);获得驰名商标5项。

农村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年以来,全市先后实施了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信息资源建设、农业信息网站拓展升级、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农业信息应用服务以及农业信息化教育培训等六大工程,助推新农村建设。

4.产业聚集创新效应突出

全市有23个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和28个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区,产业聚集区成为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基地,逐步成为科技创新的集聚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了“一区三园”的总体格局,近年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年均28%以上的增长速度,形成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四大支柱产业,40%的工业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机构,孵化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900家,引领示范作用明显增强。6大产业基地(含南部工业新区)、16个县域周边工业园区和28个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区成为科技创新基地以及新的经济增长点。

5.民生科技创新不断加强

新药研发取得新进展。年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15项,争取资金1亿余元,涉及企业孵化基地建设、研发平台建设、化学药大品种技术改造、新药研究关键技术及药物新品种研发等领域,初步形成新药创新能力与技术体系。

食品安全科技促进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实施食品安全科技促进专项行动,开展食品安全监控、诚信体系建设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打造食品安全放心城市提供了科技支撑。

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加强制药、电力、化工、钢铁、建材和纺织等重点行业共性、关键节能减排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研究与示范,清洁生产技术及其标准研究与示范,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究,全市万元GDp能耗“”前4年累计下降17.98%。

6.科技大合作跃上新台阶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了“省省会高校科研院所联席会”;与中电科集团公司54所和13所分别签订了《关于加速“半导体照明基地”发展的合作协议》和《关于建立“卫星导航产业园”的合作协议》,直接投资额达15亿元;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科技教育合作协议”和“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开创了产学研在各个领域科技大合作的新局面。

加强同京津等周边城市及国际科技合作。依托环渤海技术转移联盟合作平台,实施科技创新,促进技术转移。-年,组织实施部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7项,经费1133万元;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3项,经费891万元。实现国际科技合作方式从“一般性的人员交流和合作项目”向“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战略转变。截止年底,已建成5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7.科技管理改革成效显著

科技计划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严把科研项目立项关,提高立项决策和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出台了一系列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了项目评价制度;公共性科技课题和重大课题实行招标制。

科技与金融互动合作机制初步形成。以“促进科技金融结合,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为主题,以农业科技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企业上市等为核心,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金融环境。推进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项目鉴定工作,推动了全市企业研发活动的开展。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期间,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制定科技政策30余项,对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普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主要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我市科技发展还存在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

-年,全市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R&D经费支出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占全省的比重由29.94%降至24.82%,R&D经费支出占全省的比重由37.76%降至27.41%。年全市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4.18%,但科技支出同比下降6.75%。

2.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年间,我市科技活动人员占全省的比重由26.87%降至25.18%,科学家和工程师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由76.29%降至74.69%,R&D人员占全省的比重由34.70%降至31.55%。

3.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需要进一步强化

从整体看,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科学研究和产业化主要依靠财政投入,企业科研成果所占比重偏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投入水平较低,年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28%,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的标志性地位不强,缺少高端产业集聚,产业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不高,对全市科技支撑作用不足。

产生上述主要问题的原因,一是体制与机制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表现为(1)科研经费实行多头管理体制,资金分散;(2)高层次科技人才管理未能形成统一协调的工作合力;(3)未能建立有效的促进科技投入的激励机制,在税收和政策方面对科技创新扶持不够;(4)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没有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创新的机制;(5)区域科技协作水平低,与京津在人才、技术、产业对接等方面尚未实现创新要素共建共享;(6)产学研在产业技术创新链持续、稳定、深度合作不够。二是科技创新环境不够优化,表现为(1)对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引进缺乏大力度根本性措施,没有形成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育和对京津等省外人才强大吸引力的优良社会环境;(2)科技金融合作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利用海外投资的比例较低;(3)对国家、省、市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强化贯彻落实。

二、“十二五”科技发展分析

(一)国内外科技与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1.世界科技与经济总体发展趋势

近年来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态势,一是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正在催生重大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二是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三是主导技术以群落的形式出现,区域科技集群化趋势突显,更加注重原创性;四是把建设知识经济社会作为科技战略规划目标,将科技与创新作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核心,采取多种政策激励企业成为研究与开发投资主体,产学研广泛合作成为各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手段。

2.国内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特征

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关系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区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二是区域科技与经济在全国均处于发达或中等水平,产业需求带动科技创新,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三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能力均落后,但科技发展更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在科技发展上,政府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方式有四种主要模式:一是区域内科研院所集中,具有明显的人力资源优势,形成知名大学中心模式;二是区域工业基础深厚,对外开放程度大,发展空间的可拓展性强,形成产业园协同推进模式;三是区域内拥有一大批在业内领先的大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主体,或以颇具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集群为主体,形成了引进消化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模式,形成企业集群模式;四是在各方面平衡发展,形成综合科技竞争力,走均衡互补发展之路。

3.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将是市“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但是,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有待迅速提升,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和发展意识,充分利用京津冀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有利时机,强化在冀中南经济区的主导地位。而全市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引领和支撑。因此,提高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必须作为实现“十二五”战略任务与目标的重要支撑。

(二)市科技发展重大需求分析

1.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需求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

实现由资源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力度,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强大、更持久的动力。

2.产业创新能力提升需求由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变

(1)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重,加速壮大我市有一定优势的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循环化工、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发展,快速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在全国有突出优势、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产业,是未来一个时期的重大课题。

(2)传统优势产业升级的科技需求。一是以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二是以信息化为传统产业升级的主线和基础,加快提高传统优势产业信息化水平;三是以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应用为重点,促进低碳、循环发展;四是加快产业向园区的聚集发展,形成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规模效应。

(3)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为破解新时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增强,要求农业科技创新向进一步提升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转变;为适应新时期以“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产品标准化”等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业产业科技由单一关键技术需求向产业化技术体系需求转变;农产品安全保障的需求日益突出,要求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畜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创新。

3.县域特色经济创新需求由产业聚集向创新带动转变

我市县域特色经济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大部分没有建立起稳定的、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组织,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是技术水平低,产品档次低,不能支撑提升县域特色经济竞争力的要求。

4.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需求由资源约束向环境友好转变

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40.2%,仍然是工业为主的城市,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仍是主体,产业发展与环境资源矛盾突出。因此,需要科技创新开发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循环经济技术,开发资源依赖小、环境污染少的产品,实现产业的绿色化。

5.小康与和谐社会构建需求加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城镇化加快推进、城市化率快速提高的时期,城市化、区域协调的科技需求明显增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加速城镇化建设,保证公共安全,实现社会和谐。

6.社会发展与进步需求让科技创新成果保障和改善民生

让公民享受新技术发展带动的好处。一是适应公民对自然、经济、健康和社会安全等知识需求,研究提供相应的知识普及、推广方式方法;二是新技术对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方面的需求,研究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三是满足公民对技术基础设施的需求,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三、发展目标与战略思路

(一)科技发展定位

根据省相关规划,综合分析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市科技发展的总体定位是:在生物医药、半导体、卫星导航等领域创新能力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在冀中南经济区居科技创新引领地位,成为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城市。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促进“转型升级、跨越赶超”为主线,以创新型城市建设和中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创新引领产业竞争力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为打造京津冀第三极,强化在冀中南经济区的主导地位和全省的领先地位,建设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形成创新特色鲜明、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氛围浓厚、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省区域创新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综合创新能力达到国内省会城市中等水平。到2020年,综合创新能力达到国内省会城市中上水平前列。到2015年的具体目标是:

科技投入大幅提高。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4%,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5%。

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企业R&D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2.75%,消化吸收费用占技术引进经费的比重达70%,培育5-8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

产业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形成主导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县域特色产业构成的产业体系,各类产业重点开发、引进附加值高、市场竞争能力强的新产品(新技术)分别达到100项、50项、50项和150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增加值占地区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全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4%。

科技创新载体不断完善。聚集转化服务机构、科技服务企业200家,各类孵化器达到6家,孵化面积累计100万平方米,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达30件,百万人口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达12500元,持有自主创新产品和部级新产品数量达80个。部级、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达到150家,研发能力大幅提升。

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吸引聚集国内外高层次创业人才,R&D人员超过3.5万人年,每万人口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60人。

创新成果惠及民生。百人口国际互联网用户数达40户,城市空气污染指数达2.1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100%,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明显提高。

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政策体系更加健全,行政效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和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扩大,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

(四)发展重点

1.集聚创新资源。按照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要求,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科技信息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中介等科技创新服务组织建设,引导和支持人才、技术、资金、管理、公共服务等资源要素集聚,实现科技资源共建共享,促进科技创新。

2.营造创新环境。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并在投融资、技术标准、对外开放、政府采购、财政资助和消费政策等方面出台具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推进技术、制度、管理和文化创新。

3.突破关键技术。以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循环化工、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形成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为主的产品体系和以品牌为主体的市场竞争优势。

4.聚焦创新重点。以创新型城市建设和中东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重点,集中科技资源,全力打造东部产业新城,使其成为省战略新兴产业龙头带动区、最具影响力的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展现省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区。在新区规划建设低碳、生态、智慧新城,成为未来省会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重要载体。

5.创新促进民生。推动科技创新向社会领域拓展,让科技促进城乡差距的缩小和落后地区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四、重大工程

“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要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十五个重点领域。

(一)产业技术创新工程

1.主导产业

(1)生物医药产业。集中力量组织实施生物制药技术、中药现代化、微生物发酵技术及组合化学技术三大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到2015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基地。

生物工程药物。集中力量推进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红细胞生成素、甲肝灭活疫苗、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等药物的规模化。利用较为成熟的分子克隆技术、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酶固定化技术,加速推进白细胞介素-15、角膜干细胞、基因芯片、人血清白蛋白、长效胰岛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生长激素、β-干扰素、人重组成骨蛋白-1、神经生长因子(nGF)、链激酶等药物的产业化。大力开发多肽类药物、活性蛋白、反义核酸药物系列产品和戊肝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特异性肿瘤疫苗、儿童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预防和治疗性疫苗等生物技术疫苗。

化学制药技术。组织传统遗传育器、细胞融合和构建基因工程菌、微生物培养和发酵工艺、生物反应器及其发酵过程控制、发酵后的处理及产品回收等发酵技术攻关。采用重组Dna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制药产业,大幅度提高发酵菌株产率,实现大宗抗生素原料药的技术升级;重点推广应用微生物发酵法、“一步发酵法”、耗氧法生产新工艺;加速丁苯酞、阿仑膦酸钠、阿地福韦片、唑来膦酸钠、盐酸丙哌维林、那格列萘、阿比朵尔、伊班膦酸钠、依达拉奉等国家一、二类新药的产业化;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红霉素系列、新诺喹诺酮系列的生产规模;积极研究开发广谱、高效、低毒类抗生素新品种;实现D-对羟基苯甘氨酸等侧链和7-aCa、FaCCa、FanCa、7-aDCa、GCLe/GCLH半合抗等关键中间体的产业化。实现三、四代头孢类药物的规模化生产,替代进口。跟踪国际化学制药发展新形势,通过积极开发和引进,迅速实现超低分子肝素钠、玻璃酸钠、硫酸软骨素、肌氨肽苷、脑蛋白水解物等的产业化生产;利用组合化学、小分子化学等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新作用机制和药理活性的新型化学合成药物、新型抗生素药物、手性小分子药物、合成多肽药物、糖类药物等。

中药创新药物。开展药效物质制备关键技术、药效物质分析方法和技术、活性筛选及评价、有效组分配比优化筛选模式等研究。组织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中药酶工程、动态逆流提取、超临界萃取和超微粉碎等技术攻关和推广,集中建设中药制剂提取分离先进工艺集成配套、胶囊超微化工艺产业化示范工程。重点发展治疗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老年性疾病等有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新药。着力打造有效成分提取和纯化-复合药物-新型中药制剂为代表的现代中药产品链。推进中药生产关键共性技术的工程化,加强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固液分离技术、中药成分纯化与精制技术、浓缩技术、干燥技术、在线检测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制剂成型技术以及加强中成药剂型的研究与开发,满足临床需求。推动中药标准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新型高端药物制剂。加快脂质体、透皮给药和控缓释制剂、纳米制剂等新型制剂技术研发。重点实施现代化软包装输液、二甲双胍缓释胶囊等项目。大力开发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的制剂产品、进口替代产品及国际化制剂产品。

营养保健品。重点开发以道地中药材及其提取物为原料的黄芩茶、柴胡皂苷、酸枣仁多肽、枸杞籽油、丹参素等高端功能性中药保健品;重点发展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系列、维生素D、维生素H等维生素类全系列保健品;重点发展大豆分离蛋白和天然植物来源的牛磺酸、精氨酸、谷氨酰胺等半必需或条件必需氨基酸保健品。

(2)装备制造业。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重点在煤矿采掘设备、轨道交通设备、通用飞机、节能电机、核电泵阀、专用汽车、工模具等产品领域研究开发10个以上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的产品。

煤矿装备制造。快速提升系列岩石掘进机、大型全断面掘进机、煤矿地面瓦斯抽采车装钻机、重型刮板输送机、采煤机、煤矿排水抢险大型矿用潜水大型泵、井下锚护设备等产品领域加工制造技术。

轨道交通运输装备。大力推进重载货车、高速铁路车辆制动摩擦片、道岔用全硫化弹性铁垫板、成套无砟轨道系统施工设备以及铁路货车修造、机车车辆配件、制冷空调、机车电机等产品领域先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航空产业。大力推进运五B系列、小鹰500等通用飞机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升级,争取建成集航空产业研发、航空人才培养、航空装备生产、航空服务提供为一体的航空产业基地,积极谋划电子、精密机械加工等配套产业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专用汽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大力推进商务用车、随车起重运输车、车用大功率柴油机、精锻钢质活塞、智能化安全气囊、预紧式安全带、碱性蓄电池等产品领域的技术开发。

特种泵阀装备技术。大力开发精密化、集成化、高速化、机电一体化通用设备,重点发展石化用高温泵、低温和超低温泵、高速泵、精密计量泵、耐腐蚀泵、潜水泵,环保、城建、电力用泵等,延伸发展科研实验用精密泵、压电泵、直流无刷泵等高端精密泵产品,发展风机及风动工具、气体压缩机及气体分离设备等其他通用设备制造技术。

环保设备。以建设全球高端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设备生产基地为目标,大力研究空气、水质、污水CoD、烟气、酸雨等环境在线自动监测和应急监测设备及仪器仪表,吸引集聚国际国内知名环保设备制造企业,延伸发展原水处理、污水处理、除尘、脱硫、空气净化等环保设备及仪器仪表,着力打造以环境监测设备为核心的环保设备产业链。

专用工具。着重发展金刚石工具、合金工具,拓宽工具产业领域,大力开发新的粉末冶金材料、粉末成形设备和成形技术,延伸发展新性能、超高性能粉末冶金工具。

(3)循环化工产业。按照炼化一体化、园区化、经济循环化的发展思路,到2015年,实现化工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品结构优化,节能减排显著。

石油化工。重点开发油品质量升级和原油劣质改造技术、双氧水法环氧丙烷生产技术、粗苯精制技术、汽车、电子用尼龙工程塑料生产技术、芳纶生产技术、聚氨酯专用料生产技术、高性能无机氟化盐生产技术、电池用六氟磷酸锂等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含氟电子化学品和光学级无机氟化物等高档氟化工产品生产技术、丙烯腈法制备己二腈生产技术、碳纤维生产技术。大力推广大型化工装置离散控制、节能降耗及综合利用先进技术、新型催化技术、新型分离技术、节能降耗环保技术、精细加工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

煤化工。重点开发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甲醇制烯烃技术、甲醇制芳烃(mpa)技术、大型粉煤气化技术、醋酸扩能改造技术、二甲醚应用技术、尿素、三聚氰胺、纯碱三联产技术、大型(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技术、1,4-丁二醇及ptmeG生产技术、聚甲醛生产技术、聚碳酸酯生产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回收利用技术。

盐化工。重点开发干法乙炔工艺技术、高性能pVC、oDS替代品及下游深加工生产技术、离子膜法烧碱清洁生产技术、聚氯乙烯先进工艺。

精细化工。紧密结合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重点研发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石化产品。以我市优势半合成抗生素产品为依托,大力发展D-对羟基苯甘氨酸、甲氧胺盐酸盐、呋喃胺盐等市场急需、附加值较高的医药中间体,完善产品链。

(4)现代服务业。“十二五”时期,以“信息化带动”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科技要素,以先进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培育、壮大智力密集型服务业。

服务业信息系统。再造金融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应用商业智能技术构建成本分析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和综合考评系统。重点推进全市传统物流资源的信息化优化与物流资源信息整合,推进第三方物流信息协作平台的综合应用,加快构筑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与示范。集成全市电子商务项目,借鉴并应用国际上成熟的先进技术(如RFiD、ebXmL、ipv6、GpS等技术),建立城市级协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重点发展B2B模式。加快信息系统集成建设,构建商品展示、贸易、投融资、信息咨询、经济技术合作、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业信息化系统。

现代公共服务业。大力开发教育网络的建设,为全民提供网络教育平台服务。全面建设和推广使用电子政务,为企业和市民提供透明化、快速化的政府服务。

信息、软件服务业。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承载输送能力;做大做强软件产业园,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研究开发,加强金融、电力、医疗、汽车、通信、地理信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领域应用软件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创新研发机构。借助总部经济平台,创造环境,吸引国内外著名企业、科研院所在我市设立智力密集型创新研发机构。

2.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到2015年,电子信息领域市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发展到50个,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核心技术。

半导体照明。重点开发大功率、高亮度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片和芯片制造、封装、光源模块及相关材料,努力参与半导体照明相关标准制定与公共检测平台建设。

平板显示。重点开发驱动LeD背光源等关键配套材料和专用设备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通信设备。重点开发光纤接入系列产品、高速光收/发模块、光电耦合器件、光有源器件、光电交换器件以及光无源器件和memS光开关等光通信器件的技术。

卫星导航。重点研制多模式卫星导航系统接收前端芯片及模块项目。制造多模卫星导航接收机、各类BD-2导航用户终端、oem版终端等产品,以及地面应用系统建设、北斗二代民用产品等。

公共安全。加快建设无线电监测系统、电子警察,研发相关设备及生产技术。

节能与能源电子。重点开发、研制并建设应用中央空调、电力能源管理系统、通信机房恒温恒湿节电控制系统、恒压供水(气)节电控制系统、高耗能企业综合节能控制系统。

软件、动漫。支持嵌入式软件开发测试、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家庭网络、aSp等服务和网络支撑平台建设,自主研发企业管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在数字动漫领域重点研发基于CG技术的三维动画技术,制作高质量的3D游戏和3D动漫电影。

电子专用设备及测量仪器。重点开发新型电子元器件专用设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多晶硅和单晶硅专用设备、太阳能电池专用设备、新型显示器件专用设备,研发通信测试仪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测试仪器、电子基础测试仪器。

物联网技术。重点攻克传感节点技术、传感节点组网与协同处理技术、物联网系统集成技术、物联网应用抽象及标准化技术、共性支撑技术等物联网核心技术,重点发展与物联网产业链紧密关联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四大核心领域,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物联网技术体系。

(2)新能源产业。到2015年,重点研究开发新能源新产品和制造技术,提升新能源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实现产业化,促进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新能源(不含水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5%以上。

太阳能。重点支持中电科集团公司13所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和聚光砷化镓太阳能电池项目、晶龙集团多晶硅铸锭设备制造的技术研发与攻关,在西部信息产业带建设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大力推进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以公共建筑为重点,建设一批太阳能热水系统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步伐。

锂电池。研究开发锂电池生产制造技术,建设锂电池生产基地,加快推进锂电池在储能电源系统、邮电通讯的不间断电源以及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

生物质能。大力推进农村生物质清洁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在大型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支持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推广以生物质为主要燃料的节能炉具。重点实施生物柴油、甲醇柴油、甲醇汽油与能源林产业化,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秸秆发电等项目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开展充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液化天然气(LnG)等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及示范工作,研究开发配套建设快速充电站、蓄能电池更换站、LnG加注站以及停车设施充电系统等服务网络。

(3)新材料产业。积极开展新材料基础研究,提高新材料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开发以稀土永磁材料、硅外延材料和液晶材料为主的新电子材料、新纤维材料、新型建材等新产品。

新型电子材料。积极推进稀土永磁材料、硅外延材料和液晶材料等新型电子材料等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建设新型电子材料产业基地。

高合金特种材料。大力发展高合金特种材料技术,实施高合金特种材料系列产品产业化项目攻关,建设高合金特种材料生产基地。

新型纤维材料。积极开展新型纤维材料,实施金属纤维、功能化竹纤维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以及产业化技术攻关。

新型建筑材料。研究开发利用废石生产高强度高耐磨高硬度混凝土(骨料)产业化、电厂废渣(脱硫石膏)生产纸面石膏板等技术,大力发展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新产品。

3.传统优势产业

(1)农业。到2015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畜禽水产良种普及率达95%,种、养、加各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率大幅度提高。

粮棉油新品种。高产优质与节水抗逆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甘薯新品种创制及种质创新;在高产稳产的前提下,选育抗枯黄萎病品种、抗盲蝽象品种、抗旱耐盐碱品种、高油品种、优质纤维品种、超早熟品种和彩色棉品种;选育高产高油高油酸花生新品种。

种质资源和生物技术。开展作物转基因研究,农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新品种选育,农作物分子设计及新品种选育,作物抗逆与营养高效利用生物技术育种,基因沉默及基因敲除技术及产品,能源用作物生物技术育种,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及多适应性品种的选育,农业生物新技术、新方法,农业生物信息的获取和利用,高营养价值(品质)及功能性食品研究,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相关标准研究。

现代畜牧科技。优质高效畜禽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畜禽重大疫病的预警、诊断与防控措施研究,畜禽转基因育种及产业化开发,畜禽重大疫病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畜禽产品快速高效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技术研究,现代畜牧产品生产和监测设备技术研发。

果蔬科技。梨、核桃、大枣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蔬菜土壤诊断和平衡施肥应用技术、蔬菜安全化药物防治技术与生物技术防治、蔬菜有机(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加快推进名特新蔬菜品种的引进和示范、粮菜轮作区蔬菜高效化模式生产、露地蔬菜优质安全、高产高效生产综合配套技术以及绿色无公害果蔬基地建设。

农业资源。土壤氮、磷、碳养分过程模型的研究分析;土壤培肥新技术、主要农作物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区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基于信息技术和土壤养分管理模型的区域土壤养分管理技术应用研究;环保型肥料创制关键技术、专用复(混)型缓释、控释肥料及施肥技术、鉴定和筛选抗旱节水的优质种质资源技术、作物高效用水生理调控与非充分灌溉技术、现代农业水管理综合技术集成以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微生物饲料、农药、肥料、食品以及农业微生物能源技术的开发。

农业重大病虫草害综合治理技术。新的耕作制度下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和预测预报、农作物病虫害安全高效药物及防治技术的创新、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和规程的建立;农田草害发生的预测预报技术、抗草作物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技术、化学除草剂精准使用技术以及杂草的抗药性治理技术的开发。

精准农业与信息/数字农业科技。传感器与信息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系统、基于光谱诊断和机器视觉识别的智能施肥系统、农田变量作业系统、基于激光控制的土地平整技术、智能型农机具与自动控制技术、设施农业微生态调节与智能控制技术等应用研究;区域数字农业监测网络、数字农业网络化与市场化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农业电子商务开发与应用。

现代农业装备科技。加快开发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旱作节水技术与装备、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经济作物机械化中的油菜、棉花、花生和薯类收获机械化装备、深松耕技术与装备、高效喷灌滴灌渗灌设备、安全施药技术与高效低污染植保机具、工厂化农业成套设备与配套关键设备、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装备、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生态安全技术与装备、农业装备自动导航、过程监视、智能测控与远程网络通讯技术。

农业圈层布局。充分挖掘现代农业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优化农业圈层布局,形成集科技研发示范、休闲观光、生态屏障和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

(2)纺织服装产业。到2015年,争创国内名牌5个,重点企业技术装备8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织技术装备比重提高到50%左右。

纺纱、织造、染整工艺新技术。重点开发机电一体化、连续化、自动化纺纱技术和无梭织造自动化技术;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交织针织、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研发;开发无卷、无接头纱、无梭布、精梳纱产品生产技术;高效短流程、无水或少水印染技术;聚酯、涤纶、粘胶、锦纶、腈纶等产品柔性化、多样化、高效生产技术;多功能、差别化纤维及其纺织产品生产技术等。

生态纺织品技术。重点开发利用农产品、农作物废弃物和速生林等资源生产可降解、可再生生物质纤维技术;提高棉、粘胶、天丝、麻类纯纺及混纺织物服用舒适性的生物酶处理技术;具有国际水平的绿色环保染料、助剂、浆料应用工艺和技术。

高档新型面料。大力开发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功能化纤维混纺、交织、针织、机织面料;高性能碳纤维、芳纶、聚苯硫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亚胺、新型聚酯等高新技术纤维、多组分复合材料等新型纤维面料开发;可降解、可再生生物质纤维面料和溶剂法纤维素纤维面料的研制与开发。

产业用纺织品。大力开发以宽幅高强工艺技术为主的土工格栅、高强土工布、防水卷材等多功能复合材料;节水灌溉、储水和缓释包装等农用纺织材料和针刺、水刺、纺粘等先进工艺和高性能环保过滤用纺织材料的研制与开发;多功能篷盖材料、膜结构材料等轻量化特殊装饰用纺织材料、耐高温过滤材料、风力发电叶片、航天和航天器预制件材料、手术衣、隔离服、纺织仿生器官等医用纺织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制与开发。

(3)轻工产业。到2015年,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开发10个左右在国内市场有一定影响的创新产品,争创3个左右国内名牌产品,行业重大装备7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50%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塑料行业。重点开发适应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的绿色、节能化学建材及特种管材生产技术、农用节水塑料器材生产技术,多功能宽幅农膜、“光生态”新型棚膜、宽幅在线涂覆薄膜、高性能温室配套材料和温室专用降解地膜等新型农膜生产技术;开发与汽车、医疗等产业密切相关的塑料产品生产技术,废塑料改性及综合利用技术,新型环保阻燃塑料制品生产技术,新型免喷涂塑料生产技术,新型功能性塑料及其制品生产技术,新型可降解材料生产技术,塑料动态成型加工技术等。

造纸行业。重点开发应用高档新闻纸、箱板纸、书写印刷纸加工生产技术,新型高速九层以上瓦楞纸生产技术,新型高性能功能性纸生产技术,污染物减排集成技术,过程节水与废水回用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和高值化利用技术,配套碱回收污染处理技术,深度脱木素技术,无元素氯漂白技术,非木浆碱回收、白泥回用、热电联产、污水处理、沼气发电等技术,推广林浆纸一体化等。

五金制品行业。重点开发稳定性、疲劳性能、可靠性、强度、韧性好的新材料技术以及五金制品加工技术。

皮革、毛皮行业。重点开发应用高档鞋面革、沙发革、汽车坐垫革及其制品等关键生产技术,皮革后整理加工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和辅助设计技术,制革和毛皮加工中水循环利用技术,保毛脱毛、无灰浸灰、生态鞣制等清洁生产技术,节水型清洁制革技术,废水处理技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家具行业。重点开发应用智能家具制造技术,新的家具结构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计算机数字多维控制技术,计算机模压技术,真空复膜技术,各种先进的饰面和封边技术,待装配家具(Rta)设计及制造技术,“即需即供”的灵活生产技术,“低碳环保”家具生产技术等。

(4)食品产业。到2015年,完成20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大中型企业生产装备应用微电子和信息技术的比重达到60%以上,重点行业关键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乳制品加工业。重点开发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的搅拌型发酵乳生产工艺技术、超滤分离技术、冷杀菌技术,以及超声波技术、生物传感器、免疫学技术和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等乳制品检测技术。

粮油加工业。重点开发谷物蛋白和生物活性肽制备技术,淀粉分子修饰与防回生抗老化技术,谷物细胞壁活性多糖生产技术,谷物中生理功能卓越的活性物质生产技术,粮油加工自动控制技术,油料膨化浸出技术,油脂物理精炼技术。

肉食品加工业。重点开发食用品质保证关键点控制技术,保持肉制品安全、稳定、营养和风味的栅栏技术,对肉制品中微生物生长繁殖时间进行智能化预测、监控和管理的微生物预报技术,肉制品质量安全的跟踪追溯技术等。

酿造调味品业。重点开发高效节能的混合发酵技术,提高发酵效率的固体化细胞技术,液态发酵中的微孔通气技术,食醋酿造膜过滤除浊除菌工艺,DF生物反应器快速酿醋技术。

果蔬饮料加工业。重点开发高效酶解榨汁技术,酶液化与澄清技术,皮油提取和芳香液回收技术,分级、检测、包装、运输新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等。保健食品加工业要重点开发超声波萃取技术,微波协助提取技术,超临界提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胶囊技术。

食品加工及检测装备技术。重点引进、更新、改造新型膜分离设备、连续模拟移动床设备、节能高效蒸发浓缩设备、高效结晶设备、高速和无菌罐装设备、膜式错流过滤机设备、高速吹瓶设备、新型高速贴标机等关键共性设备;开发日处理400-500吨组合式粮食清理设备,面粉后处理高效混合成套设备,食品原料进厂快速检测、生产过程在线监控和产成品质量检验设备,食品原料及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验、农药残留检验及添加剂检验设备;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监测网络和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研究与应用;食品企业质量检测中心或实验室检测检验设备研究与开发。

(5)建材产业。到2015年,完成10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开发5项绿色建材新产品;骨干企业生产装备全部实现大型化和生产自动化。

水泥行业。重点开发高质量水泥熟料生产技术,适应水泥制造用的能量利用率达到20%的粉磨设备或系统的开发及相应的制造技术,高效化的大型专业生产设备和成套装备开发及制造技术,水泥制造业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利用废弃物作原料、燃料的技术,降低水泥基材料环境资源负荷的技术,石灰石矿山经济(均化)开采技术,特种水泥生产和工程应用技术等。

建卫陶瓷行业。重点开发连续式球磨机、符合环保要求的干法制粉装备、节省资源和能源的轻型和薄陶瓷板材及装备的生产技术,各种助磨机、解凝剂、减水剂等外加剂的应用和低品位原料、工业废渣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微波干燥、微波烧成技术,采用高档色釉料、大颗粒、微粉、二次布料、渗花、套印、干法施釉、多次烧装饰、水刀切割拼花等新型装饰技术,卫生陶瓷及配套技术,原位固化技术及相应装备,卫生陶瓷连续组合注浆成形工艺及装备,自洁陶瓷、抗菌陶瓷、保健陶瓷、透水陶瓷砖、调温调湿陶瓷砖、蓄光陶瓷砖等改善环境和健康等功能陶瓷生产技术,利用纳米技术改善和提高产品性能的技术,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专家系统等。

房建材料行业。重点开发适应健康、环保、节能、轻质、安全、耐久的要求,低VoC环保型、抗菌型低毒型房建材料生产技术,零排放废气、废水和废渣的全循环房建材料生产技术,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用作房建材料的生产技术等。

(二)产业聚集区升级工程

1.东部产业新城

到2015年,把东部产业新城建设成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带动区、最具影响力的高端服务业聚集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和科学发展先行区,成为全市新兴产业聚集区和科技创新龙头。

(1)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到2015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达到30%以上,基本建成创新功能突出、创新环境优良、创新文化浓郁、创新网络完备的科技新城,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志区、全市科技创新的先导区、高新技术的孵化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科技创新高地和科技成果辐射中心,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现代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成为华北地区规模较大、国内有重要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聚集中心。产生一批世界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和一批有较高市场份额的高新技术产品,拥有国家发明专利产品数达到300项;各类企业的R&D投入占产品销售额比例达到4%,研发人员比例争取达到15%,吸引研发人才0.6万人。

科技创新研发体系。建成2-3家部级重点实验室,支持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企业技术中心建成部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省级中心。建设或引进10家左右设施一流、国内先进、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化公共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打造科学研究公共服务平台。谋划组建“高端医药产业工程技术服务中心”、“软件工程技术服务中心”和“精密装备制造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三个特色工程技术服务公共平台,构建科技创新“核心群”。

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增强孵化器的专业化服务能力,重点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设计、动漫游戏等领域发展专业孵化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对企业创建前端的扶持和培育,推进形成“科技孵化+创业投资”、“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共性平台+创新网络”的新型孵化机制。增建“生物医药企业孵化器”、“信息网络企业孵化器”、“精密装备制造企业孵化器”等3个特色专业孵化器。建设1个“科技企业综合加速器”,建设“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精密装备制造”等3个特色专业加速器。针对高端生物医药业、信息网络业、精密装备制造业建设1家综合性和3家专业性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中心。培育和扶持5家有实力的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咨询评估和专利服务等科技中介服务企业和机构。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科技信息共享平台。要着力推进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现代装备制造三大产业的链接和相互融合,加快“生物医药科技信息库”、“信息网络科技信息库”、“精密装备科技信息库”、“高端人才信息库”、“自动化生产设备信息库”、“园区企业信息库”等功能强大的共享开放型的数据库和网络平台建设。依托本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建立一批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特色科技网站。着力构建大型仪器共建共享服务体系。

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建设“()高端医药产业园”,围绕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类药物、疫苗与诊断试剂、生物基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在优势特色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突破。加快推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制药工艺和制剂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

建设“通信和微电子产业园”,依托现有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以软件外包、软件设计、数字内容服务、高端元器件、特殊电子材料和多元化整机生产为重点,构建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核心、以高端电子产品制造业为特色的信息网络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数字通信产业链、电力电子器件设备产业链、现代显示产业链和软件产业集群,成为省软件与服务外包业的龙头区域。

建设“光伏光电产业园”,投资100亿元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条G5液晶基板生产线、5条G6(兼容G5)液晶基板生产线、2条彩膜生产线、5条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到2015年形成相对完整的光伏光电新型产业链,培育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光伏光电产业集群,年产值达到150亿元。以精密化、集成化、智能化为方向,实施产品升级工程,加强与国内外精密装备研发机构的战略合作,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精密装备并实现产业化,培育一批优势龙头企业和自主品牌;实施战略投资引进工程,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知名精密装备制造品牌和项目;集中力量推进现代装备产业功能区建设,着力打造通用设备、环境保护设备、系列制冷设备、电力自动化设备、专用工具、压力容器六大产业链。

建设“省高技术服务业示范园”,吸引与培育研发和设计服务、检验检测、文化创意、数字化媒体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引导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向高新区聚集,建设成为创业投资高地。吸引熟悉国际规则的管理咨询、科技中介等各类服务机构,形成从知识创造到知识资本化的创新服务链,打造高技术服务业集群。

“五大聚焦”战略。一是“政策聚焦”,自主创新政策、项目、资金优先支持高新区发展。二是“产业聚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在高新区聚集和发展,重大科技计划和科技产业化项目优先在高新区布局。三是“机构聚焦”,积极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国内重点企业和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市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各级各类产学研联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新型创新组织、创业投资和贷款担保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优先向高新区聚集。四是“人才聚焦”,支持各类领军型人才和高端研发团队在高新区创新创业。五是“文化聚焦”,形成多元文化、多元社会结构主体共生互动和知识融合发展的社区环境。

(2)其他产业聚集区

省级良村经济开发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循环化工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纺织服装产业基地,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强化创新要素聚集,促进生物医药、信息、精密装备、纺织服装、创新创业服务、现代物流产业、石油化工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开展科技协作、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和集成创新。

2.特色产业聚集区

到2015年,以现有产业集群、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为基础和支撑,以营造适宜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环境为配套,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开展特色产业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动信息产业基地、南部工业区等重点产业园区向创新型区域产业集群快速成长。

特色产业优化升级。坚持分类指导,加大支持力度,创新激励机制,鼓励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要素向特色产业聚集区流动,推进区域特色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引进国内、国外的先进技术、生产设备、现代工艺,对现有特色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含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鼓励企业增加对科技研发和人才引进的投入,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大企业联姻,采用资金、技术入股等形式,培养、引进、留住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传统产业中的高新技术含量,提升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体系。

特色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强特色产业聚集区公共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建设,在技术咨询与服务、产品分析测试、电子商务、技术培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为园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三)科技创新惠民工程

1.人口与健康

“十二五”期间,全市科学防治重大疾病的能力和技术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有较大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人口和计划生育。组织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加大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力度,提供优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加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肺部疾病以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老年性疾病、慢性代谢性疾病等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研究为重点,开展疾病相关基因、蛋白质组学及蛋白芯片的研究,多态性分析、调控机制研究;基因诊疗技术;疾病危险因素流行病机制与模型建立;病理组织、细胞、血清标本和遗传信息文库的建立;干细胞移植技术应用;早期诊断、药物和生物治疗技术;介入、无创、微创等技术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加强多学科的交叉及融合,产生新的研究课题及诊治方法。

重大传染性疾病和重大疫情。重大传染性疾病以鼠疫、霍乱、SaRS、人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流感等的综合防治研究为重点,开发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技术,高通量、规模化分子筛选、检测技术,生物分子传感器定向识别、快速识别技术,靶向表达、多肽定向转移基因技术,识别标识分子肽库的建立,基因工程药物、Dna药物、寡核苷酸药物、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研制技术,疫苗规模化发酵、分离纯化技术,分子流行病、宏观流行病学疾病预测数学模型建立。

环境、职业危害。开发环境化学污染物的个体暴露检测技术和污染物健康危险度评价技术与预警技术;开展急性中毒的首选快速救治标准化方案及对策措施研究;研究开发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损害的快速和早期检测技术;开展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的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职业环境因素对健康危险性的评价体系和技术研究;探索职业性高危人群的筛选和保护措施;健全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安全评价技术体系;加强对尘肺治疗的研究。

生殖健康与人口健康。以遗传性疾病和造成孕产妇、新生儿等死亡的疾病防治为重点,研究开发影响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的重大疾病发病原因和影响因素综合预防干预、监测和评价基因及蛋白质组学诊断技术,出生缺陷初级预防和早期诊断、干预技术;孕产妇急救技术的应用研究;研究开发妇女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预警和干预技术,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和早期识别不良发育特征及干预技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儿童健康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技术等。

基层服务模式。研究适合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机构推广适宜技术的模式、机制;开发易感人群营养与健康、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膳食营养相关性疾病的控制与预防技术;研究疾病及危险因素预防干预措施;高危人群的社区管理模式研究;疾病干预技术在社区的推广示范;适合本市情况的卫生服务模式研究。

2.环境保护

到2015年,以解决关键技术为核心,实现重要区域(流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研究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环境监管体系和较为完整的环境科技支撑体系。

水污染防治。重点研究饮用水安全保障及关键支撑技术,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重点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研究区域大气污染现状、成因与调控技术,市区大气环境问题与控制,大气污染物控制与废气治理技术。

土壤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研究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农药环境安全。

固体废物与化学品污染防治。重点研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危险废物管理、风险控制和处理处置技术,化学品环境效应与风险评估技术,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

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重点研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建设,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监测技术,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支撑技术。

基于循环经济的污染防治技术。重点研究静脉产业污染防控和资源化技术,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技术,污染物总量物质流分析和控制途径,资源循环对污染物总量的影响机制及污染控制技术经济政策。

3.节能减排

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降低17%;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市区建筑节能率达到6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县(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CoD和So2排放总量分别减少8%;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初步形成政府引导下市场主体自觉节能的新机制。

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在工业清洁生产、建筑节能与新型墙体材料应用、高效清洁燃烧与余热利用、高效机电节能与新能源的开发应用、工业废水处理与中水回用、烟气控制治理、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等九个“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领域,开发推广潜力大、应用面广的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攻克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节能减排技术示范项目。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和后评估工作,对项目的实施进度、资金投入情况、领导重视程度、人员素质、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监督和检查。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平台与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业废水处理”等以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支持其加强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与扩散,为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咨询、工程设计等专业性技术服务。

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研究推广循环经济关键技术,重点支持研究污染治理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形成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生态链,重点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大力推进清洁发展机制,拓展CDm项目开发领域,建立适合我市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

到2015年,建设成为管理民主、决策科学、组织健全、依法治村、生活富足、全面小康、安定有序、邻里和睦、民风纯朴、生活方式健康向上、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文明卫生、科技普及、文化繁荣、农民素质显著提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科学技术普及与培训。应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实施远程教育、开通科技信息服务热线、开发宽带互动电视技术等手段,为广大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浏览、科技信息互动咨询、科普教育等服务,将科技服务信息“进村入户”,推动科学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普及。通过阳光培训、星火培训和科技下乡等工作,大力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增强农民职业技能,丰富农民科学知识,增强农民发展能力和转移能力,发挥农民的创造力。

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开展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科技人员带项目、带课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把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到位、应用到位,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星火富民示范项目。大力加强星火富民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建设,发展以县为主体的区域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以乡镇为主体的星火技术密集区等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推广科技成果,促进农村“一村一品”经济和优势支柱产业发展,增强农村和农产品竞争实力,带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城乡统筹。坚持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互动,用现代科技支撑农业,用标准化生产规范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按照工业化思路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城镇化为载体,积极推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进程。

5.公共服务与公共安全

加快信息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的技术支持,提高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到2015年,建设成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能力和应急能力显著提高,和谐、文明、稳定的宜居城市。

城乡公共服务。加强信息技术及其他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有效解决交通拥堵与安全问题。研究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电子政务水平,建立精简、高效的政府运作模式。提高科教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用信息化手段改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拓展数字广播影视服务领域,带动并促进消费电子制造业技术升级和发展。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科研教育等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

食品与农产品安全监测技术与监测体系。研究开发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重金属污染检测技术、微生物污染检测技术、生物毒素快速检测技术与科学仪器,加快食品中有害因素、有害物质快速分析技术的开发。整合现有食品检验检测资源,建立协调统一、运行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开展食品安全科学的高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和食品安全科研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应急检测技术支撑系统建设,建立食品安全快速反应联动机制。

公共安全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的防范与应急处置。加强对爆炸物、等违禁品与核生化恐怖源的远程探测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加强对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消防技术的研究,建立重大安全事故预警与救援机制,提高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地震、洪水、暴雨、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重大自然灾害预测和警报技术的研究,建立协同、高效、现代化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系统。

(四)创新能力培育工程

1.创新平台与条件建设

技术创新平台。围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循环化工等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整体研究创新能力。加速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和条件建设,尽快形成产业技术研发优势。积极组织装备制造业创新方法、卫星导航技术与设备、轧制设备及工艺等申报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新建2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到2015年末通过市级认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85家。

公共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平台。在已有快速制造工程技术中心等服务平台的基础上,针对优势产业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为初创期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示范推广,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探索行业研发平台(研究院)建设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给予政策扶持。

创新平台协调运行管理。根据平台性质及不同定位,分别制定相应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可采取股份制、理事会和会员制等多种有效运作模式。加强对平台运行机制的研究,明确平台的利益协调机制、协同作业机制、技术保障机制和组织保障机制,推动各类科技资源整合,激活存量、优化增量,实现科技资源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形成联合、开放、共享、流动、竞争、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2.高端人才保持与吸引

高层次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建立市场基础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对于拔尖人才及优秀科研团队要给予相对稳定的支持。制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在项目申报、团队建设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卓越、引领作用突出、团队效应显著、在国内和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领军人才。

教育的基础性作用。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适时调整市属高校专业结构,以适应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调整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全面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和培训工程,造就多层次科技人才队伍。

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和吸引。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工资分配制度,建立健全按技术要素和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推行骨干技术人员年薪制。加快实施国有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试点工作。实施“企业科技新星”计划,支持和培养企业青年科技人才。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入股和兼职聘用等方式吸引科研院所优秀科技人员参与企业研发活动。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采取共建技术开发中心、搭建创新型人才的实践平台、设立面向企业的客座研究员岗位、委托高校开展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共同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支持企业吸引和招聘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

优秀人才引进计划。以留学生创业园、各类科技园区和基地、重点实验室为主要载体,加快引进各类科技人才。建立多种引进及激励机制和灵活的用人政策,在人事、奖励、住房、教育等多个政策领域实行更加灵活的引进办法,吸引各类人才到我市工作。继续推进院士智力引进工作的不断深入,在科研攻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咨询论证等领域,力争取得更多合作成果。加强院士工作站工作,吸引更多的“两院”院士来我市开展科技活动,增强科技智力支撑。

社会和法制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重点的自主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和社会环境,依法保护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动。

3.科技投入体系与机制

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在投入规模上,保证财政科技投入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速度,将财政科技投入依法落实到位情况列入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指标体系和各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到2015年财政科技拨款占市本级财政支出比例达到4%。

在投入结构上,合理安排科研机构正常运转经费、科研项目经费、科技基础条件经费等的比例,加大对社会发展、科技服务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对企业开展的中长期关键技术等研发项目,财政资金可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鼓励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快速发展。

在投入方式上,支持项目、产业聚集区和研究者个人相结合,通过加强知识生产基础平台建设,以及对研究人员稳定持续的支持,提高整体研发效率。

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科技项目支持和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落实,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通过拨款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扶持和引导力度,激励中小型科技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认真实施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等方面的财税优惠政策。

科技金融互动合作平台。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对获国家与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对资信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及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创新科技保险险种,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开发等提供风险保障。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平台建设,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节能减排贷款的探索与试点。

风险投资事业。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引导创业风险投资企业投资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创业企业。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来我市设立风险投资机构,凡在我市注册、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投资额占其资本总额的比重不低于70%的风险投资机构,可执行相应的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

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与预算控制。建立基于绩效评价的科技计划课题管理和预算控制制度,积极推动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逐步形成以财政部门为主体、政府科技部门共同配合的一项全新的财政科技投入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保障财政科技投入目标的实现。

4.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专业化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围绕科技重点工作,以“交流、合作、创新、服务”为原则,以公益性为主要运转方式,在企业与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科技中介等之间架起桥梁,通过整合社会科技资源,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技文献信息、知识产权、科技政策宣讲培训与落实协调等公共服务,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行业协会。培育新型行业协会组织,发展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和行业协会,发挥协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提升行业协会组织在促进行业发展和产业技术创新方面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促进行业技术联盟的形成和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推动行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

投融资服务体系。建立企业融资需求数据库,动态掌握企业融资需求和需求方式,通过设立信用担保公司、企业信用体系、完善风险担保和风险转变金制度等,调动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等有关金融机构投资科技创新项目的积极性。建立银企互动平台,鼓励企业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大风险资本引入力度,探索建立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服务的科技型风险组织,拓展民间资本进入渠道。

5.创新文化环境

科普教育。确保政府科普专项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鼓励科研院所利用科研设施、场所等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不断满足公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科普需求。壮大科普队伍,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出版科普读物,让更多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科普工作的新机制,整合社会团体、大型企业和新闻媒体等优势资源,探索社会化办科普的新路径。

创新文化环境。营造开放的文化环境,为创新提供更多的自由度、更多的制度弹性空间、更开放的社会组织形态和更宽容的心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提倡求真和平等的科学精神,树立开放协作的竞争观。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培育团队精神,调动和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和激发创新。建立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创新文化价值体系。

五、重大专项

“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十二项重大科技专项,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带动产业发展。

1.创新药物、生物制药及中药现代化专项

重点研究高端新型药物制剂开发、生物技术药物、传统中药现代化、现代中药、化学中药及生物中药制剂开发等。

2.高端装备制造业关键技术研发专项

重点研究快速掘进成套设备、煤矿井下应急避难系统、超硬岩深孔钻进成套技术、重型刮板输送机中部槽技术、通用飞机制造、轨道交通运输设备、宽重型织机、整车及配套产品等。

3.化工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专项

重点研究石油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三化合一技术、碳一化学、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化工园区能量物料平衡和能源梯级利用技术等。

4.科技提升和改造传统服务业专项

重点研究金融业、会展业、旅游业、物流业与商贸业信息化建设,开展服务业信息系统集成与示范;交通运输和仓储企业技术改造、现代服务业技术标准体系等。

5.战略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专项

重点研究半导体材料和器件、LeD背光源技术、光通信器件、多模式卫星导航系统接收前端芯片及模块、节能电子产品、嵌入式软件开发、三维动画技术、电子测量仪器等。重点研究太阳能电池生产及应用技术、锂电池生产及应用技术、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重点研究稀土永磁材料、硅外延材料、液晶材料、高合金特种材料、新型纤维材料、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等。

6.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支撑专项

重点研究小麦、玉米新品种选育、畜禽新品种选育、农业生物新技术、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果蔬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农业重大病虫草害综合治理、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支撑、现代农业装备等。

7.建材与轻纺工业新技术、新材料与新产品研发专项

重点研究水泥、建陶等清洁生产技术、工业与生活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健康、环保、节能、轻质、安全房建材料及全循环房建材料生产技术等。重点研究新型环保塑料制品生产技术、新型高性能功能性纸生产技术、高档皮革产品开发、皮革清洁生产技术、家具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等;乳制品加工与检测技术、粮油生物加工技术、高效节能混合发酵技术、食品装备技术升级等;连续化、自动化纺纱技术、无梭织造自动化技术、功能化与差别化纤维产品设计与生产、高附加值纺织品设计与生产、产业用纺织品、纺织服装生产与产品检测信息化技术等。

8.产业聚集区创新体系建设和改造提升专项

重点研究产业聚集区创新资源集聚模式、科技服务体系构建、专业孵化平台建设、产业聚集区运行体制与机制创新、创新政策的制定、试验与示范等。重点支持产业聚集区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技术、产品与项目。重点研究开发适用于改造、提升特色产业的先进适用技术。

9.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科技专项

重点研究大气污染物控制与废气治理技术、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水资源保护、污水深度处理和再生利用技术、固体废物与化学品污染控制和处置技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监测技术、生物安全支撑技术、生态保护城乡统筹关键技术、城乡统筹生活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共性技术。重点研究高效节能技术及产品、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技术、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工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旧物资回收与再利用技术、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及关键技术、烟气控制治理技术、工业废水处理与中水回用技术、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利用及清洁燃烧技术、农村新型节能住宅等的推广使用等。

10.科技促进公共服务与公共安全专项

重点研究信息技术与其他先进适用技术在社会管理、交通、教育、传媒、医疗卫生、金融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重点研究城乡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技术支撑,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科技创新资源城乡统筹配置,农村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有效模式,城乡信息服务一体化等。重点研究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危险品远程探测技术,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消防技术,重大自然灾害预警与救援技术,重大工业事故防控与救援技术等。

11.创新平台与条件建设专项

重点研究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平台建设及运行机制,部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平台建设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探索行业研发平台(研究院)建设模式与机制等。

12.科技创新环境建设专项

重点研究解决科技发展人才瓶颈问题的政策体系制定与实施、人才载体建设、适应区域科技发展需求的财政科技投入、税收、金融支持、政府采购、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体系的制定与实施、部级与省级科技政策的配套措施等。构建创新团队选拔与评价机制,从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选择3-5个创新团队,实行持续资助计划,争取重大科技突破。重点研究激励创新的制度文化建设、遵循创新规律的评价机制建设、燕传统文化创新与重构、科普工作新机制等。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科技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1.推进科技决策机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以需求导向为原则,通过实施“科技需求调研”,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挖掘和梳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使科技资源最大程度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科技决策机制,在科技政策法规制定和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决策方面实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2.进一步推动科技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

加强科技部门专业化建设,将管理职能的重点放在研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创造保障条件、优化政策环境、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上。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

3.加大落实科技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力度

加强对国家、省级科技法规文件的配套政策制定工作,围绕区域科技发展需求和目标,形成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政策体系。

4.加强对国家与省科技计划申请和实施

积极申请国家与省各类科技发展计划,积极争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科技基础平台计划等计划项目在实施,做好全市科技计划与国家、省科技计划的衔接,引领全市科技发展。

5.加强对科技发展规划实施的跟踪评价

以科技发展规划所制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依据,按年度对科技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以确保“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和任务的按期完成。

(二)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1.进一步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

以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为抓手,激发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究机构,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增强创新活动,深化以产权、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为重点的企业改革,支持企业采用技术入股,股票期权等多种分配形式,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2.进一步强化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落实有关科技、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制定鼓励企业科技投入实施意见,并加大落实企业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提高企业科技投入水平。

3.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强对外合作

制定相关政策,进一步鼓励我市企业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大型企业、集团在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共性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企业在引进、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

(三)构建产学研长效合作新模式

1.推进政产学研金介合作模式创新

在“省会高校科研院所联席会”的基础上建立“政产学研金联席会”,形成由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科研、教育、生产、金融、中介等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合作模式,制定政产学研金介合作方案。引导和促使基于单个项目或成果的产学研合作向与产业的培育、产业链的形成、人才及团队引进、研发实体等纵深发展,由短期合作向长期、稳定的高端战略性全面结合转型。

2.进一步发挥驻石科技资源的作用

充分发挥驻石科技资源优势,实现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为本市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推动本市企业与驻石科研院所开展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省市合作机制”,支持市属单位与中央、省驻石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联合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四)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1.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管理的全过程,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和保护力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和诚信水平。

2.鼓励重大专利技术实施

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保障,鼓励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对于重大发明专利技术予以重奖。建立专利基金,重点支持有广阔市场前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专利技术的实施与转化。

(五)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1.积极推动京津石一体化进程

大力提升城市吸引力,提升主导产业层次,接受京津知识空间扩散和产业辐射,使我市成为京津城市的功能拓展带。充分利用交通地理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京津人才到我市创业、定居,形成京津冀都市圈第三人才聚集区。

2.搭建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平台

有针对性地举办国内外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产品交易和专题论坛等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地搭建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引导企业拓展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空间,采取课题招标、委托研发、设立海内外研发中心、建立国际战略技术联盟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3.积极承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合理确定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引导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向园区聚集,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创新集群。

(六)做好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接

1.有机整合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

“十二五”时期是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时期,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相辅相成,有机整合“十二五”规划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做到相互促进。

科技创新及应用篇9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科技创新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11-03

先进制造技术是高新技术中的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它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技术,它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管理学最新成就于一身的新兴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创新是产业升级、产品更新换代的基础。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科技落后地区如何整合资源,引进、消化、吸收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推动技术应用创新和产业升级,是一个大课题,其中,搭建平台,校企、校际合作进行创新是当务之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广西第一所国家高职示范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学校正以建设区域性高职名校为目标,探索实践“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随着开放性办学机制体制创新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科研的投入越来越大,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学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路径研究目标和思路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的路径研究目标:创建平台,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产品的研发带动课程开发,校企、校际合作共建基地,培养企校两用双师型人才;以先进制造技术中的精密零部件加工技术解决方案研究为载体,开展科技创新试点研究,进行项目孵化、人才孵化和小微企业孵化,提高本区域的高新技术应用水平,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教育的持续革新作贡献。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的建设思路:联合实施校企、校际合作的名高职内涵建设亮点工程,搭建一个平台、发挥两种功能、设置三个岗位、开发四门课程,推动五种创新――科技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模式创新、学习模式创新和基地管理模式创新。通过分三步走:第一步,苦练内功,建立校内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第二步,走出去,与兄弟院校、合作企业共建基地、开发项目;第三步,请进来,把成熟的科技合作项目引进校园,建设高新科技创新应用实体。

发挥“敢为人先,力争第一”的南职精神,组建精干队伍,苦练内功,走出去,请进来,依靠组织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用3到5年的时间,打造一个服务南宁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以高新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综合创新实践基地。

二、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路径及其实践成效

(一)在校内建立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整合现有实训基地与资源,充分挖掘教师队伍在技术创新、技术攻关等方面的潜力,更好发挥我校实训基地和设备的优势,推动教师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教学方法探索,培育与整合创新项目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校成立了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主要职能如下:

一是提供综合实践资源平台,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室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开展高水平和实质性的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技能培训。各类实习实训资源,包括场地、设备、网络资源、图书资料等,全面而有序地对创新工作室的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勤于参与专项技能强化、拓展技能训练,开展技术交流、技术攻关、技术研发,勇于探索与创新。

二是培育创新项目,储备创新成果。工作室针对区域经济、行业、企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面临的技术问题,结合实际条件,在技术突破、技术集成、技能强化等方面选择可行性项目进行培育。通过若干年的持续、递进式累积,配置系统的软硬件资源,组建一批在多个专业领域中具有娴熟技能、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创新团队,储备一批创新性成果,支撑学校在高级别的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中的项目遴选。

三是整合教师资源,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方法。工作室充分整合教师队伍的资源与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渠道寻找可培育的项目,并在项目推进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探索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积累创新工作经验,实现技术创新科研对教学的反哺。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运作方案及成效如下:

一是“筑巢引凤”,学校提供一间100平米左右的教室,专门配备了20台全新的电脑和办公设备,挂牌成立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作为学校专门的先进制造项目综合化设计与工程实践的项目研究场所,工作室可以利用本校机电工程学院闲置的办公设备、机电设备或调用学院相关仪器设备,此外还购置一批研究专用工具设备和专用材料、资料,开展探索性的基础研究、企业产品试制、专项测试等工作,为分门别类申报先进制造技术开发项目打基础。

二是“养鸡下蛋”,创新工作室专门聘请两名有专长的机械产品研发工程师和机械产品制造工程师作为专职研发和制造人员,并对他们进行传、帮、带,与院内科研型教师组成团队(突击队),承担企业项目研究、课程开发和相关实践教学工作,在一年内把他们培养成双师型人才,薪资水平达到在校骨干教师水平。

三是“放水养鱼”,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作为师生共用专用工作室,依照学校制定的创新工作室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目标管理、项目管理和课程管理;工作室起到“信息、项目推介、项目管理、学习管理,进度通报、成果展示”的作用;承担机电工程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模具专业、机制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开发应用以及公共系列特色选修课程研究、设计、开发和实施管理工作;组建与科研项目研究、特色选修课开发实施密切联系的先进制造技术服务队,并定期给予技术业务指导;利用技术开发和课程开发等科研、教研项目对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团队进行专项基础训练和专项竞赛演练工作。工作室团队(创新突击队)在完成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基础上,进行持续的“学习、研究、实践”和“改革、开拓、创新”,以申报各种类型的科研、教研、研发项目的形式主动完成院校下达的各项任务,争创一流业绩,在短时间内提升我校的高新技术应用科研水平。

我校先进技术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以下的成效:

为北海双赢洋弓制造有限公司成功进行了铝弓箭本体的成型工艺研究和数控制造工装的研发及塑料弓箭手柄的模具研制;与南宁燎旺车灯公司联合研发并申报了《LeD车灯监控系统》1项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LeD车灯控制电路》1项实用新型专利;与南宁市五洲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联合并申报了研发《一种可扩展的加工机械手》1项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切削工具》《一种机械加工中心用换刀机构》《一种机械加工定心装置》等6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一种高速切削工具》等5项实用新型专利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与广西锦新科技公司联合并申报了研发《一种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金属丝的制备方法》1项发明专利、《一种慢走丝线切割走丝头》1项实用新型专利等。

(二)走出去,与兄弟院校、合作企业共建基地、开发项目

为进一步拓展我校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必须走出去,通过校企、校际合作等多种渠道寻找可培育的项目,寻找到行业领军精英、企业技术能手、精干的管理人员,并在科技合作项目推进过程中,探索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积累创新工作经验,实现技术创新科研对教学的反哺。

校企、校际科技创新合作模式及成效如下:

一是创新机制。建立校外共享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所,按行业、企业标准营造真实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开展项目开发、产品研发、人才孵化和课程开发等工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和企业化运作,承接政府、企业、院校科研、教研项目外包,承担院校两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实行灵活的目标管理、项目管理和学分管理。计划以行业协会和专业研究会的形式建立公益性nGo组织,提升南职院的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二是完善功能。以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所为依托,根据我校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的科研、教研以及相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需要进行项目开发和立项建设,整合资源,开展高新技术的共性技术、核心技术专门技术的应用研究,协助各二级学院教学团队把科研、教研成果转化为专业内涵建设;开发3-5门高新技术应用系列特色选修课程,筹建竞赛训练基地和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全力支持各二级学院为开设新专业进行知识储备、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提升相关专业招生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学校整体办学综合实力。

三是项目孵化。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搭建校企、校际合作平台,组建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进行高新技术应用创新和项目孵化,努力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率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实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科技落后地区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应用、再创新的良性循环,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申报市级、区级、部级科技创新项目打基础。

我校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团队联合广西大学、广西机电工业学校等院校,玉柴工程研究院、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并联合申报各类部级、区级教研及科研项目,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获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协助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申报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协助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申报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密零部件加工技术及配套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2014年度广西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协助南宁市五洲通精密机械公司拟申报2014年度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

(三)请进来,把成熟的科技合作项目引进校园,建设高新科技创新应用实体

我校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团队通过自身的苦练内功,并走出去进行了校企、校际横向联合科研项目的研发和制造,已经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与合作单位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科研成果转化、人力资源共享、校企设备资源共享及组织保障等的路径,因此,把成熟的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引进学校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把成熟的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引进学校的模式及成效如下:

一是高水平建设“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共享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先进制造技术集成工程设计、先进制造技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为载体,引进知名制造类企业,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带动一大批主动学习者,在学习型组织架构下,建立共同体文化,在基于学习科学设计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嵌入式项目化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研究、实践”,力争在“改革、开拓、创新”实践中,成长为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二是共享型区级、部级技能大赛和创新大赛训练基地。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创新、产品开发、集成工程所形成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代表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撑,作为引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广西创新大赛的竞赛项目万变不离其宗。我们的研究所和科研团队应主动介入部级、区级比赛的竞赛项目设计和相关竞赛组织工作,建立起长效机制,引进企业深度参与,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进行竞赛训练项目的策划和竞赛团队的选拔考核工作,在力争取得佳绩,减轻学校投入负担的同时,真正发挥大赛对专业内涵建设和学校综合实力建设的引领作用。

三是企校两用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高职院校利用政府支持,依靠社会力量,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整合资源,建立以教育教学实践创新为基础,以高新技术应用为载体的共享型师资培训基地是十分必要的。

实践表明,高水平的高新技术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是非常紧缺的,培养这些人才的人才,即双师型教师更是稀缺。一般而言,即使是高新企业也养不起这类科研人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是成熟技术的应用和现有产品的仿造而已,在高科技应用方面的产、学、研合作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真正转化成生产力的科技创新不多。缺乏高科技的产品研发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和体制,留不住。养不起高水平的研发人才,这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创新乏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的原因所在。因此,创新机制和体制,以项目合作的方式,聘请有丰富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经验的企业人才与校内专职科研人员组成专兼结合的科研型教学团队,以立项建设的方式进行项目孵化和人才孵化,在立足于自己培养的基础上,才能造就更多的双师型人才。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引进广西知名机械企业柳州奋达模具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厂,柳州奋达模具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汽车模具、焊具、检具、大型数控加工、精密塑料模具等产品生产、科研、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鼓励类投资和广西重点扶持类型的中外合资企业,该公司拥有《叉车外门架下横梁焊具》等多项国家技术专利,主要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公司、柳工集团叉车股份公司等企业配套产品。奋达公司带着科技项目、真实产品进校,校企双方合作成立董事会,组建产品研制团队,运用先进制造技术为区内多家企业生产配套产品,在营造数控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同时,还引入了企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兼职教师及企业文化,为培养数控高技能人才提供了保障,又能使学校减少纯消耗性实习,降低培养培训成本,提高基地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校内工厂每年实现产值达300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经过有效运营实训工厂,校企双方都扩大了知名度,创立了校企合作典范。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诸多部门应积极努力、广泛参与,相互协作、大力配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解放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合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对照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要求,我校的科技创新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今后,我们应继续加强校企、校际合作机制创新,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

【参考文献】

[1]高霞.高等院校科技创新的路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7)

[2]于兆吉.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术[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

[3]孙兵.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科技创新的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9)

【基金项目】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12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ZJJX12ZY009)

科技创新及应用篇10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辽宁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强弱是衡量一个区域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尺度。客观、科学地皮昂及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一个区域在一定范围内(如全国或地区)科学地定位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采取合理的科技创新战略,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界定

科技创新能力从本质上可以分为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现代科技领域的管理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能力。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能力的主体主要是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其创新成果主要表现为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和获得的科研奖励。目前关于技术创新的界定较多,所能达成的共识是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原有产品和工艺的显著技术变化。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其创新成果主要表现为专利、新产品和新工艺。知识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革命性力量。

在实际研发活动中,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经常同时发生,很难区分二者的界限。由于管理创新能力属于管理学范畴,目前主要是定性讨论,缺乏数据支撑和定量研究,因此本文的科技创新能力仅包括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指特定区域运用技术基础设施,采用多种手段合理有效地配置科技人力、信息、技术和资金等资源,通过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区域内各科技创新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区域科技创新结构优化与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是区域创新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

(二)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科技创新体系是不同主体交叉作用的网络系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和科技成果转化三大方面。其中,创新环境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是衡量科技活动的效率,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活动的最终体现形式。

1、科技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环境是由影响科技创新的公共和私有部门及机构组成,通过各创新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条件和基础保障。科技创新环境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环境在增强技术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知识学习和创造实践活动,其活力来自于创新要素及其相互协调能力,这些要素只有在创新环境中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展现出创新活力。

2、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

科技创新投入是指全社会为支持科技活动而进行的经费、人力等各种资源的社会配置,科技创新投入是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科技创新投入要素主要是科技人员投入和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是区域自主创新的核心,科技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越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越强。科技创新投入是支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也是生产性的投入,所以科技创新活动的另一大投入要素是资金,包括购买仪器设备、技术引进、设备改造和消化吸收等研发活动的经费支出。科技经费筹集的主要来源有企业资金、政府资金、国外资金、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等,其中企业资金和政府资金是目前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

科技创新产出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是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衡量指标。科技创新产出有助于推动区域的发展与进步,是衡量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科技创新产出相对容易量化,主要表现为企业新产品产值、专利授权数、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著作等指标。

3、科技成果转化

由于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分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应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分为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因此,科技成果同样可以分为知识创新成果和技术创新成果。知识创新成果主要是和出版的著作;技术创新成果主要是专利授权数和新产品产值。对于知识创新成果而言,要实现其价值创造的能力,必须在技术市场和产品市场上进行成果转化,成为现实中可以应用的技术成果。

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结合以上对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界定以及对于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本文认为在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选取指标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即系统性、数据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可获取性。

1、系统性

在评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时,需要考虑到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几个创新主体之间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因此,在指标中要能够反映出不同创新主体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指标具有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

2、数据的稳定性

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需要考虑数据的稳定性,由于统计对象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导致某些统计数据中存在数据不连贯、波动较大的现象。因此,在选取指标中,需要选择一些比较平稳的数据,这样才能真实反映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小。

3、数据的可获取性

有些创新能力指标很难获取,或者获取数据的成本太高,所以在建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定量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时,尽可能保证所采用指标可通过查阅统计年鉴和统计报告来获得相关指标的数据,或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指标数据。

(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系统概念,它是由若干指标组合而成的指标体系。为了反映指标体系的系统性,本文将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同时遵循上述数据的稳定性和可获取性两大原则,确定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5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科技创新环境指标、自主创新投入指标、自主创新产出指标和科技成果转化指标,二级指标分别是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高技术产业中的企业数等,具体指标见表1:

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以辽宁为例

(一)数据与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年》和《辽宁科技统计年鉴2008年》中相关指标的数据。由于《2009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2009年辽宁科技统计年鉴》的论文数据均为2007年,所以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科技论文数采用2007年的数据。

熵是应用于不同决策过程的评价或案例的效果评价时是一个理想的工具,熵可以度量获取的数据所提供的有用信息量,从而能够确定该信息所占的比重。在充分考虑创新环境、创新投入与产出和创新成果转化三大影响因素特点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客观赋值熵权法对辽宁省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二)定量计算及结果分析

1.定量计算

(1)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3)计算各对象的综合评价值。

通过以上定量计算得出辽宁及全国其他省区科技创新能力(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综合评价值及位次,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2.结果分析

(1)创新环境排名较高,但有待于进一步整合和完善。辽宁省科技创新环境总体水平较高,但科技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科技创新资源相对不足。辽宁省科技机构数和高等学校所属研究与发展机构数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五和第二位,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企业数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项目数分别排在第七和第十位。

(2)科技创新成果较多,但投入相对偏低。从科技创新产出指标来看,辽宁省科技创新成果较多,但是成果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少。从评价结果看,辽宁省科技经费筹资总额和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在全国中排名分别为第八和第九位,相对于辽宁省科技创新的综合评价位次来看,投入相对偏低,低投入会制约了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低。辽宁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指标整体排名较低,某些具体指标远远落后于科技强省。

(三)分析与讨论

总体而言,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与其经济发展地位基本一致,科技创新环境总体水平较高,但而科技创新投入较低,相对于科技强省的差距较大。科技创新成果较多,但转化能力一般。在创新主体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较高,在全国占有优势地位,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一般,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较低。制约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其次是创新环境建设和创新人才建设。

通过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政府在提升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中的贡献比较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对提升知识创新能力的作用较大,但对技术创新的贡献较小;企业对科技创新能力的贡献薄弱。根据辽宁省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可以把增强科技创新投入、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效率以及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作为主要的政策着力点。

参考文献

[1]沈菊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J].经济问题,2005,(08).

[2]张克英,黄瑞华,朱爱辉.多种综合评价方法在科技创新评价指标分析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5,(11).

[3]李宗璋,林学军.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J].上海统计,2002,(08).

[4]张逾坤,吴见平,管连龙.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动态评估及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01).

[5]殷晓莉,王里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06).

[6]荣飞,刘春凤.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态势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

[7]唐炎钊,方旋,邹珊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灰色综合评估―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