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消费经济发展十篇消费经济发展十篇

消费经济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5:21

消费经济发展篇1

关键词: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再生产过程;社会总消费

一、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率与物价消费水平有什么关系

假如我们2010年国家GDp增长是10%,而我们的消费水平Cpi在怎样的一个百分比是合适的,是没有通货膨胀的或通胀不是很厉害,它们之间有那些密切的关系导致互相影响互相波动。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物价变动与经济增长波动频繁,振幅较大,其背景和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政策主导价格间歇式高涨,经济增长波动较大,需求拉动导致严重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过快,经济转型导致通货紧缩,经济低速增长,资源制约导致价格上涨,经济增长快速提升。

物价变化和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并呈现出七个特征:

(1)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2)两者波动方向一致。(3)物价涨跌滞后于经济增长变化,时差大体为1-2年。(4)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动周期波长相仿。(5)物价变动波幅大于经济增长。(6)物价过度波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显著。(7)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会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胀或加重通胀程度。

二、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有国民收入总额及其提高速度,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消费与投资人口总数及其增长速度,价格水平的变动等。

消费水平的高低,直接依存于消费基金的多少,而消费基金又来自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总额大,增长速度快,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就高,收入总额小,增长速度慢,则消费水平就低。

在国民收入为一定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任何社会要扩大再生产,都必须有一定的积累,在积累效果不变或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积累的增长就意味着社会物质技术基础的增强。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有可靠的物质保证,反过来,消费的增强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积累的增加。

造成居民储蓄率上长,甚至实际利率下降也选择储蓄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由于多项改革的推进,人们存款以备将来购买住房、养老、子女教育,医疗保健之用。另一方面,是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的支出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在当前市场高收入阶层想要的已经有了,边际需求欲望下降,消费结构或支出结构升级。而低收入层受购买力限制,商品购买量增加缓慢。由此导致居民存款源源不断的增加,消费市场需求不旺。

目前我国的消费水平是不高的。要提高消费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就要控制人口增长,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限制早婚早育,多生多育,以实现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高低与物价水平成比例关系,我国近些年来,居民的货币收入提高了但物价也上涨了,某些物价上涨程度还高于平均工资的提高速度,因而影响了消费水平的提高,有一部分居民的实际消费水而下降了,我国目前物价已由低谷逐渐缓慢的向上攀升,这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已有所回升。

三、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比较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生产力布局不同以及对某些地区采取“倾斜”政策和劳动差别和非劳动因素造成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报酬不同,从而形成消费水平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表现得非常明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发展较快,大部分农村发展比较慢,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城乡之间的消费水平差异比较明显。

四、提高我国消费水平的建议及其对策

我国目前存在在消费率过低,储蓄过高的倾向。因此我国今后的消费政策主要是提高居民的消费率,而提高居民消费率的主要措施又是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为此提出以下的建议。

1.积极发展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培育城镇新的消费热点。

无论是从供给还是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都有大幅增加的可能,开拓农村的消费市场,把消费信贷引入农村,这是以农民日益增加的储蓄为基础的,由于农村存在着巨大的潜在的消费市场,且农民的消费热点产品货源充足,所以在农村开展消费信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释放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建立农业保险机构,以减轻自然灾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我国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就要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农业保险。

2.发展消费信贷。发展消费信贷是促进内需扩大的必然选择,发展消费信贷,可以联通生产与消费,疏导巨额储蓄适当向消费领域分流,解决现实购买力与消费需求不匹配的矛盾,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发展消费信贷首先要转变消费观念,由过去的“积蓄-消费-积蓄”的单一的消费方式转化为“贷款-消费-积蓄还债”的新型消费方式。提倡适度的超前消费。其次是政府努力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降低消费信贷成本拓宽个人消费信贷能力,针对不同的消费信贷品种上和贷款对象,在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向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第三是建立担保机制和个人资信调查机构,为低收入居民提供解决担保问题。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包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住房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四大方面。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这实际上是又一次消费品按劳再分配有益于保障退休人员有基本的消费金。医疗保险制度则可以为广大职工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住房保险制度中,住房公积金的建立,增加了工资中的住宅消费基金,也增大了住宅消费的能力,对保证住房投资和住宅消费达到较高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失业保险制度是社会福利制度的一方面,它对于保障下岗职工的最低生活消费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消费经济学原理》尹世杰、蔡德容经济科学出版社.

[2]《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景体华北京出版社.

消费经济发展篇2

关键词: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

消费源于需要。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有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恩格斯曾经把人们的消费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人对物质的需要是低层次的需要,它是有限度的;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历史的经验表明: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要,而“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可见,消费需要及其选择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直接的影响。

消费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检视

生存消费方式与传统农业经济社会

生存消费方式的诠释。生存消费方式是指为了维持家庭成员生命的延续和满足家庭成员生理需要的基本消费方式。满足生存需要的家庭消费过程包括满足生命的生产和生命的再生产需要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人的生理需要。生存消费可分为简单的生存消费和扩大的生存消费。前者是指家庭已有人口生命再生产的消费(补偿),后者则是指满足家庭新增人口生命的需要和生命生产与再生产质量提升的需要,其消费对象伴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具有很大的相对性。

传统农业经济作为一种处于长期均衡状态的特殊类型的经济,是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静态的经济,它的经济结构则由特定传统要素(土地、劳动、生产工具和技术等)组合成的一个有机结构体系,它包括土地所有制结构、农业种植结构、农产品加工贸易结构等。它具有技术状况长期大致保持不变和把生产要素作为收入来源的特点。但是,传统农业的农民是理性的,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是有效率的(舒尔茨)。因此在传统农业经济社会,人们的消费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吃、穿、住等,是一种较低层次的需求。

现代消费方式与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社会,现代的消费方式是主要指工业社会的消费方式,它与农业社会“生存型”的消费方式不同。人的需要不仅是量的增加而且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基本型需要发展到享受型需要。市场经济不仅造就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且使人的个体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一方面,要扩大现有消费量,把现有的消费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另一方面,要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这样,就必然大规模地深入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不断发现自然物的新属性以及加工自然物的新方式,以不断开发和满足社会的新需要。

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在凯恩斯消费主义理论的主导下,“大量投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不断循环。这样,一方面,使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步入了新的持续增长时期,物质消费水平达到了惊人的高度。另一方面,生活中巨大的浪费和高度的物质消费导致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例如,用过即扔的"一次性"消费商品和过分包装的商品,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造成大量生活垃圾。据统计,在美国,仅用于食品的包装就达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5,人均达130千克。同时,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效仿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及其派生的消费方式,使得过度消费方式向全球扩展。

由于工业社会的发展模式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刺激消费成了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生产经营者为了在生产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地推出超越人们"当前需要"的新产品,即创造一种新的消费时尚,使它最终扩展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价值尺度,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之一。可见,现有的消费方式源于现有的发展模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必然产生过度的消费方式。

我国社会消费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快速增长时期,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储蓄余额不断增长,个人消费支出稳定增加,社会消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供给制、半供给制消费向市场化消费转变。改变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对居民消费采取“包”和“统”的办法,城乡居民消费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由生存需要为主向享受、发展需要转变。从90年代开始,居民用于吃、穿、用等实物性消费比值下降,而用于文化教育、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精神文化的消费比值不断上升。据统计,在农村,恩格尔系数由1990年时的58.8%下降到2003年的45.6%。在城镇,从1990年的54.2%下降到2003年的37.1%。

由传统型消费向超前型消费变化。随着小康社会的到来以及社会对财富和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构,一个优越、富裕有足够消费能力的社会新富群体正在形成,他们的超前消费与世界消费潮流相一致。这些新富们享受到了更高的生活水准,成了消费潮流的创造者和引导者。

由国内消费向国际消费迸发的趋势。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信息传递速度加快,消费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大城市居民在对国内名牌商品消费获得满足的基础上,开始热衷和追求世界各地的时尚和流行。而且越来越多的居民也乐于接受国际流行的时尚、款式和消费方式。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上涌现了一些畸形消费、流行铺张浪费甚至奢靡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有的是超越现实条件、盲目攀比,有的是斗富摆阔的奢靡消费,还有的是过度包装的蓄意浪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报告:200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482.4亿吨,其中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61.3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4.2%。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沿袭传统的大量消耗资源的数量粗放经营型低层次方式。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能源、资金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发展在总体上没有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200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通过大量的对比分析表明:以2001年为例,我国单位产出能耗比单位产出能耗较高的美国高出2.3倍,比单位产出能耗较低的日本高出5.1倍,比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巴西等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58%。钢铁消耗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资源消耗水平,我国单位产出的钢铁消耗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9倍,是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的两倍以上。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世界的5%,但煤炭消耗约占世界的30%,电力消耗占13%左右,钢材消耗占25%,水泥约占50%。 用科学发展观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

消费经济发展篇3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消费;金融;策略

劳动经济学主要指的是与劳动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有关的一门科学性学科。劳动经济学的涉及领域非常广泛,不仅与政治经济学和劳动关系学有关,同时还和心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等方面有关。在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下,要想实现消费金融的稳步发展就必须了解劳动经济学的真正内涵,并以劳动经济学为基底进一步研究消费金融的发展策略。

一、劳动经济学与消费金融发展关系分析

劳动经济学在不同国家政体下有着不同的解读方式。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下的经济发展而言,劳动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劳动力的扩大生产和劳动力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1]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研究好劳动经济学对于我国规范市场关系,形成劳动力规范,充分实现劳动就业关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劳动经济学与劳动力、劳动关系、市场供需情况和劳动效率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把握好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劳动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经济效益之间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2]劳动经济学因其广泛的学科领域覆盖面实现了充实和完善发展,因此以劳动经济学为基础进行经济学研究有利于更加全面的看待经济学问题,劳动经济学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充盈,所以跟随时代的发展将劳动经济学运用到金融体系发展中是非常必要的。[3]消费金融这个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不仅仅指的是传统意义下为需要借贷的企业或个人提供贷款业务,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基础上它更注重的是借贷同盈利一同发展,实现了方便快捷的投资和消费环境。如今的消费金融主要以债权和股权融资方式实现信贷业务的发展,这两种方式都能够既实现信贷发展又完成赚钱的目的。[4]通过对劳动经济学的指导能够帮助消费金融与之融合,不断丰富信贷业的发展,同时还能够起到平衡供需关系的作用,为更加了解消费者的生命周期和消费水平提供可对比参考的资源。

二、以劳动经济学为基础对消费金融发展策略进行探究

劳动经济学对消费金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通过其不断完善的知识内容正确引导我国的消费金融发展。因此下文主要从劳动经济学视角来探寻如何找到合适的战略战策促进消费金融发展。同时从国家和企业自身两方面阐述了具体的发展策略。

(一)进一步完善消费金融制度

我国的金融业发展起步比较晚,各方面的体制不够完善。而消费金融作为一种新颖的金融形式,由于受到我国的传统观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的影响,一直止步不前。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我国的消费金融体系得不到全面发展。如果这一现状得不到改善,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由劳动经济学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完善的消费金融体制是消费金融得以长远发展的保障。[5]因此,要想使我国的消费金融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完善消费金融体制。如加强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信贷担保制度建设等,立法部门要完善相关立法,使得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降到最低。另外,要开发多层次消费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如开发农民信贷业务等。

(二)通过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发展方向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其他金融发展的基础,劳动经济学上指出提高消费水平是消费金融发展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其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在我国的政治经济大环境下要想实现消费金融的发展就不得不借助国家这双有形的手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我国消费的发展,使扩大内需和发展外需相结合增强金融市场的活跃度。[6]例如国家可以通过对税收政策进行调整,鼓励中小企业进行相关的信贷业务办理,这样不仅能够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对扩大消费范围,实现经济增长目的。

(三)通过国家的不断改革制定合理的金融消费制度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

我国的消费金融体制相比于一些西方国家来说还不够健全,首先因为我国走的是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此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结合我国独特的人文环境和经济环境进行相对磨合和改进。劳动经济学中指出在进行扶持改革时不仅要注重掌握大部分资源的大型金融企业例如银行业的改革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到一些小型金融机构如乡镇银行等的发展。[7]只有将劳动经济学中的有效内容充分与我国实践环境相融合才能做到真正的合理化改革。对于建立健全消费环境来说,劳动经济学表明需要对国家的经济法律制度进行相应的补充和改革,因为经济学发展极其迅速,要想适应快速发展的消费经济学现实趋势,实现市场的规范化。[4]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消费金融市场的公开度和透明度,使广大群众能在较为规范的环境中实现信贷和赚取利润的目的,提高国家的消费金融业的发展。

(四)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健全风险机制开拓广阔市场

要想实现消费金融业的发展不能仅从国家角度进行改革研究。作为在市场大环境下的企业自身来说,也要做到在国家政策扶持的基础上积极健全企业自身的风险规避机制,并努力在消费金融市场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劳动经济学的深刻内涵表明只有大环境下的消费金融发展改革是无法做到彻底全面的,只有通过社会各个消费金融企业的共同发展才能真正使消费金融业活起来。从健全企业风险机制而言,需要企业合理分析自身的结构类型,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划分,同时要在相关凭证签订时,对涉及危险的范围条款做出约束。对于开拓新的市场而言,要在保持本身市场环境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制定规划内容,利用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市场环境的规律帮助企业不断壮大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消费金融的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三、结语

在国家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消费金融进行研究,有利于整体经济结构的优化改革,对于了解市场金融环境,为金融发展创造先机提供了有利基础。市场的供需关系影响着需求变动,同时也对市场中金融资金的流向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通过对劳动经济学的内涵和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对比,从多个领域角度出发,找出适合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策略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讨论消费金融的重要性出发,对劳动经济学影响下的金融发展策略做了重点分析,为我国建立良好的消费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佳嫣.分析劳动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金融发展策略[J].新经济,2013,8(23):22.

[2]ZHoUJie-hong;LiKai;LianGQiao.FoodsafetycontrolsindifferentgovernancestructuresinChina'svegetableandfruitin-dustry[J].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2015,14(11):2189-2202.

[3]Junyumiao;Junqima;JingyaotanG.overviewofStudiesonFinancialSupportforChina'sagri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J].asianagriculturalResearch.2014,6(11):10-13.

[4]王璐.浅析劳动经济学下的消费金融发展策略[J].中国市场,2014,2(17):101-102.

[5]ZHoUYing-heng;ZHanGXiao-heng;tianXu;GenGXian-hui;ZHanGpeng;YanBin-jian.technicalandenvironmentalefficiencyofhogproductioninChina—astochasticfrontierpro-ductionfunctionanalysis[J].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2015,(14)6:1069-1080.

消费经济发展篇4

一、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

(一)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

消费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在客观上有合理的比例,在数量上有很大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消费水平的变动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变动有着直接的依存关系,当国民收入的增长较快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也增长较快,而在某些时候,消费水平的增速会高于或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速,但只要使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稳定合理,国民经济就可以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当消费的增长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正常比例就会遭到破坏,生产正常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则成为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消费需求不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积累,低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比例同样会遭到破坏。这时候消费需求相应减少,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弱化。由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不协调差距加大,引起商品或资本运动受阻,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的被迫紧缩。其次,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有一定的依存关系。消费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其变动必然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而最终消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函数,就是消费率,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率变动有明显的影响。在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区间,当消费旺盛,经济增长率就高,消费不足,经济增长率就会滑落。当然,消费率也不是越高越好。消费率长期过高,会挤掉投资,使经济增长不能持久,但消费率也不能长期过低,长期过低就会使高速扩张的生产能力与低消费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过剩危机”,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二)消费水平与经济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的消费水平也取得了同步的增长,2、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动。居民消费倾向是指居民消费支出占居民收入的比例,是平均消费倾向及边际消费倾向的统称。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的比率(apC),边际消费倾向就是增加的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mpC)。在经济的短期波动中,人们的消费变动不会和收入的变动成比例,具体而言,在经济趋向繁荣过程中,收入增加,这时人们的消费会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会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要比平均消费倾向小。在经济走向衰退过程中,收入下降,这时人们消费会减少,但减少的幅度会小于收入下降的幅度,这也说明,边际消费倾向要比平均消费倾向小。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是下降的。消费倾向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它充分反映了在一定收入水平下消费意愿的大小。农业波动对消费波动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农业的波动必然引起整个国民经济的波动,从而引起消费的波动。

二、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有国民收入总额及其提高速度,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消费与投资人口总数及其增长速度,价格水平的变动等。消费水平的高低,直接依存于消费基金的多少,而消费基金又来自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总额大,增长速度快,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就高,收入总额小,增长速度慢,则消费水平就低。在国民收入为一定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任何社会要扩大再生产,都必须有一定的积累,在积累效果不变或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积累的增长就意味着社会物质技术基础的增强。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有可靠的物质保证,反过来,消费的增强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积累的增加。在消费基金确定的情况下,人口的数量与消费水平成反比,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人均消费水平就低,人口数量小,增长速度慢,消费水平就会高,我国人口基数大,且人口增长速度也快,而且每增加一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据粗步估算,我国现有人口达14亿左右。每年新增的社会财富,新生产的各种消费品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将为新增加的人口所占有,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改善居民生存环境所进行的各种努力,如医院病床的增加,普遍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普及,住宅条件的改善,生活用水质量的提高等都将因为人口总数的较快增长而受到影响。因此目前我国的消费水平是不高的。

三、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比较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生产力布局不同以及对某些地区采取“倾斜”政策和劳动差别和非劳动因素造成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报酬不同,从而形成消费水平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表现得非常明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发展较快,大部分农村发展比较慢,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城乡之间的消费水平差异比较明显。这主要是近年来,由于多数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不断增强,将收入较多地转向了储蓄,投资等其他渠道,加上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多项改革情况下,居民为应付改革的被动储蓄倾向在明显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而导致农村消费增长率低于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率的原因除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的限制以外,最主要是农村的消费环境滞后,配套设施不齐全,如有些农村没有通电,或有电的地方供电极不正常而且电费极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购买积极性。

消费经济发展篇5

1.1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导致消费能力弱我国人口众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农村,而农村的消费仅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由此可知,只有提高人口众多的农村人口的消费水平,才能使我国整体的消费水平得以提升。

1.2消费品供给结构调整缓慢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也悄然发生变化,从过去的满足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需求向着今天的更高层次的需求迈进,人们渐渐地更加关注于居住、出行、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消费结构的升级必然影响到居民的支出结构。

1.3现存的消费政策和环境不完善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住房、轿车、信息、旅游、教育、医疗服务成为现代人关注的焦点,然而这些方面的消费环境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政策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消费的增长。

2刺激消费需求的对策

2.1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壮大保险产业当前,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处于不合理的状态,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人们对社会保障的信任感,使经济周期性波动减少,发展保险行业,提高未来收入的预期,稳定职工调整到正常合理的收入与消费心态,促进消费倾向的提升,延缓储蓄倾向的上升。

2.2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扩大中层阶级

2.2.1积极提高各行各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使收入差距调整得更加合理。兼顾效率与公平,拉动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倾向。推动服务行业的发展,减少社会失业人口,保持收入的相对稳定,使中等收入群体得以扩大。

2.2.2大中等收入群体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因此应加强这部分群体的税收管理。充分发挥税收制度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依据“限高,促中,提低”的原理进行调控。加强对于个人所得税的税法完善和征缴工作,通过征收遗产税,改善收入过高的现象。

2.2.3推动市场的有序发展,鼓励人才和劳动力的公平竞争,积极提高劳动生产率,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避免平均主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使收入分配关系得以规范,处理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进行初次分配时,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经济规律,防止人为因素以及各种行政、计划手段的干涉。进行再分配时,则应该增加力度对初次分配进行调节。

2.3确保农民增收,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2.3.1当前,农民收入呈现收入增幅下滑的趋势,为此,应建立长效机制以增加农民收入。采取利民措施,如取消农业税。还要使农民获得稳定的收入,提高粮食收购的价格,农民收入稳定了,自然种粮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形成良性循环,带动农村消费市场蓬勃发展。

2.3.2采取转移支付体系的方式使农民消费负担得以减轻,推动城乡的稳步健康发展,构建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

2.3.3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或非务农时段的劳动力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推动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制度,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

2.4改善消费结构断层,实现消费结构升级目前,我国消费市场结构出现了断层现象,且表现较为突出。以住宅、购车、旅游等为重点的新的消费热点还没有形成规模,而旧的消费热点却已经渐渐退出舞台。解决消费断层问题,克服疲软现象,是当前工作的要务。政府应在金融体制、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扶持,实现消费结构的转换和升级。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升级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消费领域的拓宽和消费档次的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升华,非商品性消费在总的消费支出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人们的消费热点向着文化、教育、旅游、娱乐、体育等方向发展和拓展。消费档次的提高表现在人们购买能力的提高,从过去的“万元级”向“十万元级”过渡,如住房与汽车。然而,高消费能力的形成是渐进的过程,因此,需要应采取各项政策,使居民收入得到提高,使其消费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层次,促进新消费热点的形成,完成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

2.5完善消费信贷政策,发展信用型消费过去的量入为出的消费模式,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为了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低消费的观念,应建立和完善消费信贷政策,积极发展信用型消费。使消费信贷的贷款消费对象和范围得以增加,推进个人信用制度的实行,积极开展消费信贷,鼓励收入稳定的消费者进行提前消费。发展和完善消费信贷政策时,要注重人性化和个性化,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满足不同人群的信贷需求,进而刺激人们的消费需求。

3结束语

消费经济发展篇6

[关键词]农民消费;农村经济;收入

农民的生产和消费是农村经济中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重要方面。多年来,如何帮助农民发展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各级政府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作为农村经济两个重要方面之一的农民消费问题却缺乏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本来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但是,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投资与消费在方式和结构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或失衡。在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着农民消费观念陈旧、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质量不高、消费环境较差的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消费现状分析

1、生产费用支出有较大幅度增加。近年来,党的富民政策和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投入是产出的基础,农民收入要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客观上要求有生产投入的相应增长来支撑。据调查,农民的支出中有50%以上用于生产性支出,生产费用的增加无疑是件好事,但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引起极大的关注,真正关心农民,为广大农民的利益着想。

2、人情消费居高不下。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的正常消费支出始终处于低迷状态,但农民每年用于人情送礼的支出却连年增长,居高不下。在当前农村,农民之间的人情往来已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礼尚往来。在旧的人情观念和攀比心理的影响和驱动下,农民送礼出手越来越大方。据调查分析,当前农民的人情消费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人情消费的频率越来越高,送礼的名目越来越多,农民一年的送礼次数少则四、五次,多则十几次;二是人情消费的价格越来越高,送一次礼金少则二、三十元,多则上千元;三是部分农民本来生活就比较困难,为了不得罪亲朋好友不是量力而行,而是置自己的实际情况于不顾,不惜借债送礼,这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农民发展生产、致富奔小康的沉重负担。

3、教育费用支出使农民子女上学望而却步。近年来,虽然教育费用支出实行了“一费制”,但是一个子女从上小学、到初中、高中直至大学毕业,粗略计算少则五万元,多则十几万元以上,农民收入来源有限,要想子女上到大学毕业,费用已成天文数字,许多家庭的子女只有辍学,过早地去打工来维持生活,这使得农民文化素质不得不令人担忧。今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定要靠科学,而受经费制约的辍学现象,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体而言,我国农民消费水平仍较低,农民除购买生产资料、人情费和盖房子外,日常生活大都紧衣缩食,维持低水平的生活。农民消费倾向弱,储蓄倾向强。储蓄仍是当前农民处理家庭收入的主要方式。造成目前的这种消费状况,究其主要原因仍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缓慢。因此,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才能从根本上刺激农民的消费。

二、提高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措施

1、加强职业教育,科技兴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农村职业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但目前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普通教育办学模式的束缚,不能有效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做好四方面努力:一是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发展职业教育,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要改变那种按照固定岗位培养就业人员的传统观念,明确我们办学的宗旨就是培养新型农民,让学生掌握到农村创业致富的本领。通过努力,让新一代农民成为推广先进科技、发展现代化农业和劳动致富的生力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将职业学校办成技术服务的中心。要在学校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成立技术咨询服务队,认真推广技术,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开发。做到与科技示范村、示范企业建立经常性联系,对科技示范户定期组织技术指导,或实行技术承包,不仅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丰富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要充分了解国内、国际农业科技新进展,广泛收集信息,尽可能地在学校里面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来进行试验。在当前新技术不断产生的形势下,职业学校要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的一个吸取、传播、推广新技术的重要基地;三是统筹规划。要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及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健全领导体系,落实责任制,建立领导在职业学校兼职制度。要统筹研究发展规划、学校布局、招生办法、毕业生安排原则、经费筹措渠道等重大问题,特别要定期对企业、乡镇、村庄和农户的文化科技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逐步建立和完善种类齐全,稳定与急需相统一的专业体系。

2、加大政府投资,政策兴农。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由于欠账太多,老的投入没完成新的建设又需要大量资金,同时,又缺乏长期的投入机制,资金难以得到保障。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和消费,国家应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要加强农村道路建设。这样既方便广大农民出行,也有利于物资流通。二是国家应加大水利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特别需要关注农村水源建设。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水位越来越深,农村的水源建设将是一个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三是要加强电讯设施建设。要加大农村电视网络的覆盖面,加快农村有线电视普及工作。另外,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保障农民增收和刺激农民消费的一剂良方。国家应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特别是要做好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加快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适当鼓励比较富裕的、条件好的、外出打工的农村居民进入有容纳能力的城镇居住,做好城镇住宅规划,逐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政府要在住房、教育、看病、就业等环节上对进城农民采取优惠政策,使他们来得起、住得上、能发展。

3、抓紧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创建新型农业科技体系。通过信息体系的完善,使科研单位更迅速方便地了解农业生产实践对科技的需要,使生产经营单位更容易地了解和得到农业技术信息,促进科研面向生产、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针对农业科技多头管理、重复和分散的现状,要建立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队伍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形成国家、地方、企业、民营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国家要择优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培养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刺激农民的消费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利推动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敏娜.农民消费者群体的心理行为特征及企业营销对策[J].内江科技,2006,6。

消费经济发展篇7

四川藏区经济:深刻变化,但仍存差距

经济发展起点较低,增长速度相对较慢

由于四川藏区经济发展起点低、增长速度相对四川其他地区较慢,经济总量规模仍然较小、在全省GDp中比重持续下降,两项指标在四川地市级城市排名中多年靠后。(见表1)

表1四川藏区与四川省其他部分地市GDp增长对比

[地区\&1978年\&1990年\&2000年\&2013年\&GDp\&占全

省比\&GDp\&占全

省比\&GDp\&占全

省比\&GDp\&占全

省比\&四川省\&184.61\&100.00\&890.95\&100.00\&3928.20\&100.00\&26260.77\&100.00\&成都市\&35.94\&19.47\&194.09\&21.78\&1156.79\&29.45\&9108.89\&34.69\&凉山州\&6.33\&3.43\&32.93\&2.70\&144.55\&3.68\&1214.40\&4.62\&阿坝州\&3.58\&1.94\&11.09\&1.24\&35.28\&0.90\&233.99\&0.89\&甘孜州\&2.72\&1.47\&8.83\&0.99\&25.68\&0.63\&201.22\&0.77\&]

产业结构调整缓慢,落后农业效率低下

四川藏区实现了从单一粗放经营的农牧业产业形态向农牧业、工业、第三产业共同发展产业格局的转变。但由于生态环境脆弱、生产方式原始、市场化进程缓慢等因素,第一产业生产效率仍然较低,滞留大量劳动力,阻碍了劳动力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转移。2012年甘孜州、阿坝州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分别为74.45%、57.74%,同年四川全省水平为41.50%。

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大,偏重基础设施建设

四川藏区历年获得的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的支持力度远大于四川省其他地区。2000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到2010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中央对四川藏区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四川省政府制定的《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把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藏区三大民生工程等建设,全面改善交通、饮水、供电、通讯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支持发展民族特色经济”。

从财政支出的结构来看,支出方向主要集中于农业、交通、教育及一般公共服务等领域。以甘孜州为例,2012年交通运输占30.68%(全省该项财政支出占总支出比为7.99%),对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力度远大于其他领域。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突出

2005年甘孜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309.8元,收入比为5.34∶1,同年四川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99∶1。至2013年甘孜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41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435元,收入比约为3.94∶1,同年四川省全省收入比约为2.83∶1。藏区城镇数量少、规模小、非农业人口数量少,大量人口滞留于农村地区。

藏区的城镇化率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见表2)。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7月30日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镇化率约为42.2%,四川藏区城镇化程度与全国水平有较大差距。

表2四川藏区与四川省城镇化率对比

单位:%

[\&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2008年\&18.90\&29.11\&37.40\&2009年\&19.00\&30.00\&38.70\&2010年\&20.53\&30.10\&40.18\&2011年\&22.39\&31.65\&41.83\&2012年\&24.41\&33.37\&43.53\&2013年\&25.81\&34.59\&44.90\&]

藏区居民消费水平:呈现多元化和复合性

收入较快增长,财富来源日益多元化,但收入不确定性大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四川藏区经济实现快速增长,藏区居民的收入也随之大幅上升。2005年至2013年间,四川藏区城镇与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均快于四川省全省水平(见表3,表4)。

表3四川藏区及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

单位:元

[\&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2005年\&7000\&7830\&8386\&2013年\&21418\&23115\&22368\&年均增长率(%)\&15.00\&14.49\&13.05\&]

表4四川藏区及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动

单位:元

[\&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2005年\&1309.8\&1881.0\&2802.2\&2013年\&5435\&6793\&7895\&年均增长率(%)\&19.47\&17.41\&13.82\&]

收入的较快增长、财富来源的日益多元化都为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改善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四川藏区居民的收入不确定性较大,原因包括: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不畅,居民实物财富受季节影响明显等。这使得居民即使在现有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后仍会对未来收入形成悲观预期,制约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改善。

消费水平提高、结构优化、质量改善、领域拓宽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财富的增长相应会提高其消费能力及水平。2005年至2013年甘孜州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分别为14.63%、16.01%,快于四川省全省水平,阿坝州则与四川全省基本持平。

恩格尔系数下降,消费结构优化。以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为例:2013年甘孜州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60.37%,比2005年下降了15.13个百分点,从贫穷上升进入了温饱阶段;2012年阿坝州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3.9%,比2005年下降了2.7个百分点。食品支出比重的下降,为发展和享受性支出、服务性支出的增长腾出更多空间,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但食品支出比重仍高于50%,藏区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消费质量得到极大改善。衣着消费方面更加注重衣物的质地、款式,追求时尚化、个性化。现代化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方面的改善体现在对电冰箱、电脑、手机、家用汽车等家庭用品的消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住房消费的改善主要体现在部分农村居民从过去设施简陋、破旧的住房转为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平房中。受益于四川藏区三大民生工程之一――“牧区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牧民基本都获得了外观民族化、内部现代化、居住舒适化、结构安全化的新型帐篷。

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文化消费日益充实。藏区文化设施不断增加,娱乐方式多元化,茶楼、KtV、咖啡厅、酒吧、度假村、游泳馆等文化消费场所和设施的建成、增加,居民文化消费得到极大充实。以娱乐休闲为目的而进行的新兴旅游消费也日益增长。

社会保障基本完善,低收入人口比重大

2012年四川藏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征缴率均达到94%以上(其中,阿坝州生育保险征缴率为90.4%),与四川全省水平基本持平甚至更高,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基本完善。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甘孜州2012年低保人数占总人数比重约为24.58%,阿坝州约为24.45%,四川全省约为7.69%。四川藏区低保人数比重与四川全省水平差距悬殊的原因一方面是四川藏区人口基数较小,另一方面则是该区域低收入水平人口多。

城乡二元化突出,消费提升受多重因素制约

中心城镇对农牧区经济辐射作用小。四川藏区中心城镇的功能更偏向于政治性而非经济性。城镇化缺乏工业化进程,使得中心城镇的经济吸引力、聚集作用、辐射带动作用小,对劳动力吸引力不足、吸纳能力弱,农牧区劳动力不愿流入城镇,藏区城乡相互割裂,无法建立起紧密的经济联系。

藏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于四川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使得四川藏区城乡居民在消费能力方面的二元化特征也更为凸显。从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绝对额和支出比值来看,2013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6343元、农村居民为6127元,二者支出比为2.67∶1;甘孜州三项指标分别为14917元、3852元、3.87∶1;阿坝州为14163元、4058元、3.49∶1。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全省差距大于城镇居民与全省的差距,使得藏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二元化特征更为明显,农村居民收入难以大幅增长、巨大的消费需求难以释放。

消费经济发展篇8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买卖形式的发展,消费者的安全权产生了新的侵害形式.本文指出如何实现消费者安全权的有效保护,如何保障新交易形式中的消费者安全权已成为完善消费者安全权保护体系的重要方面。

一、消费者安全权概述

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即是安全权。安全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之一。没有安全权,其他权利就无从谈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的第一项权利即是安全权,足见其重要性。笔者认为通过对侵害主体的界定,可将消费者安全权的内容作如下划分:

由所购买的商品或者服务造成的侵害。对消费者而言,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是为了个人或家庭的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在为商品的所有、服务的提供付出代价后,对方当事人有义务提供合格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安全权的要求。

由营业场所设施或第三人造成的侵害,消费者应当享有广义的安全权。因经营场所的设施,例如电梯设备坏损,天花板跌落对消费者所造成的侵害,同样应当认定为经营者对消费者安全权的侵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即在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这一范围内,都应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权。

二、消费者消费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消费领域的安全问题

1食品安全问题

为了牟取非法利润,不法分子在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普通白酒中加敌敌畏冒充“茅台”;用福尔马林泡凤爪;出售变质、发霉的各种食物等,这些商品损害人们的健康,甚至致人死亡。

2.药品安全问题

药物原本是用来治病救人的,但是有些置人们的生命健康于不顾,以非药物冒充药物,不能对病情产生缓解及解除作用,延误疾病的治疗;有些还掺杂有害成份,致使病情加剧。

3.化妆品安全问题

对美的追求成为时尚,化妆品致人损害的案件越来越多,有些润肤膏不仅不能美容反而致人容貌毁损,还有些化妆品甚至含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有害物质。

4.服务的场所和方式的安全问题

旅馆房屋年久失修、楼梯老化腐朽;饭店、旅馆电源外露,极易触电;饭店管理不善,顾客财物失窃等等。服务方式不安全:理发师使用工具不当或者不消毒致顾客受伤或者传染疾病等。

(二)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

1.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人身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人身安全问题集中体现在隐私权上。大量的私人信息和数据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被信息服务系统收集、储存、传输,消费者的隐私权受到威胁。网络经营者为追求利润使用以致买卖消费者个人信息;银行的过错行为或黑客侵犯导致的个人信用卡信息被盗、丢失;垃圾邮件的骚扰等。通过手机短信对安全权的侵害,表现为用户的私人信息被任意采集和利用。用户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一旦进入互联网,就可能被传播、转载、披露、利用。

2.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财产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采用的网络交易是一种非即时清结交易,区别于日常的即时清结消费交易。受到金融服务水平和电子化程度限制,网上支付的安全性还难以得到保障。网络的开放性增加了消费者财产遭受侵害的风险,消费者进行网上买卖时承担着许多风险:网上支付信息被泄露给第三者;帐号密码被盗窃或非法破解以致电子货币被盗等。

三、完善消费者安全权的保障体系

(一)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

提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安全的环境,商品,服务,一旦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要积极正当的维权。消费者维权的效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维权意识的觉醒,取决于消费者自身捍卫权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果因损失小,怕麻烦或诉讼风险而放弃对合法权益的维护,就是对侵权行为的放纵。

(二)制定专门的立法和制度

1.建立专门的《消费者安全法》

消费者安全法建立在民法典的侵权法以及现行产品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单行法规的基础上,对涉及消费者人身和财产遭受经营者侵犯的问题做出具体规定。经营者不得侮辱、诽谤消费者,不得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消费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既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销售者和生产者对消费者承担连带责任。经营者侵犯消费者财产或者人身权利时,在法定条件下,应当承担超出实际造成的损失额承担赔偿责任;规定消费者的人格权,包括消费者的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规定消费者人格权的法律保护,包括规定经营者在侵犯消费者人格权时应当承担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2.对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隐私权专门立法

对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应当包规定:经营者的义务,制定隐私保护政策与措施并予以公示,对消费者面临的隐私风险有说明和提示义务,对所收集的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与限制、禁止使用的义务;收集个人信息行为必须合法。经营者必须在法律的规定范围内,经主管部门许可与当事人同意后才可以进行收集:个人信息的使用安全。经营者对其收集的个人信息的使用必须是合法的,未经被收集人许可,不得对其信息进行公开或转让。

3.建立消费者援助制度

处于弱势的消费者面对的是经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诉讼费用影响了消费者的诉讼能力。建立消费者援助制度,通过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行政机构向法院,由法庭对特殊消费者实行诉讼费用救济制度,降低消费者诉讼的难度。

(三)加强社会监督

1.加强政府的监管工作

消费者对诸如食品、药品、交通工具等产品的消费安全程度难以凭个人知识加以鉴定,一旦鉴定错误,其后果往往是以生命健康为代价。政府必须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实行安全标准检验。对于侵害消费者安全权的经营者,给予行政处罚,并进行公开。

消费经济发展篇9

关键词:绿色消费;循环经济;内在动力;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11)06-0076-06

相对于生产领域循环经济工作的全面推进,我国针对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工作明显滞后,从消费领域探索循环经济的发展策略由此显得极为迫切。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能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绿色消费成为大势所趋和必然要求。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转向,是坚持可持续消费、走循环经济道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战略选择。

一、概述

(一)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思想开始于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循环经济”的概念最初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pearee和R.K.turner提出,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Kennethe.Boulding)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著作的《寂静的春天》是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珀斯和特纳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正式使用“循环经济”一词;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签署的可持续发展宣言,标志着循环经济的正式诞生。随后,循环经济理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引入我国,是我国探索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之一,与知识经济共同构成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总体而言,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是以“再思考(Rethink)、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修复(Repair)”为原则,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以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绿色消费融为一体,追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及可持续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经济增长方式、污染治理模式和资本循环形式,已经成为我国实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和必然选择。

(二)绿色消费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消费模式先后经历了原始生态消费模式――线性消费模式――循环消费模式――可持续消费模式――绿色消费模式。绿色消费作为新型消费、时尚消费,是适应现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消费模式,是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和处世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体现出人们消费结构的优化和消费层次的提高。绿色消费以生态经济整体优化为出发点,以满足生态需要为基本准则,以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为宗旨,以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为标准,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将物质消费与精神生活、劳动与休闲、社会评价与自我体验统一起来。绿色消费以5R为基本内涵: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产、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由此可见,绿色消费作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性绿色新潮流,是全球消费的主导模式和全新的消费理念,旨在满足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消费、安全和健康需求。

(三)绿色消费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

绿色消费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循环经济思想,革新了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乃至生存方式。绿色消费的本质是理性消费、公平消费、可持续消费,它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作为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就是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良性互动和协调运行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制定政策法规、进行宣传教育、开展绿色行动,引导、强化、规范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和行为,进行有用性消费和必要性消费,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和过度消费。同时,生产目标与可持续消费目标不一致、生产能力与可持续消费能力不匹配、资源回收产业与可持续消费不适应的矛盾,已成为循环经济和绿色消费发展的制度障碍,实施绿色消费的价格制度、责任制度、激励制度等可持续消费措施,有助于缓解这些矛盾及障碍。

二、绿色消费的制约因素

(一)宏观因素――制度环境

制约绿色消费的宏观制度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和制度障碍。一是外部。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个体的行为给其它社会成员带来好处,创造了社会利益而自己却并未受益或得到补偿,个体为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而不会采取行动,由此使得公众利益、社会利益受损。相比非绿色产品而言,绿色产品需要投入更多的环保成本,使得商家不愿承担价高的风险及损失。绿色消费的外部性理应由政府通过价格、税收、收费、奖惩等手段使其收益或成本内部化,但是我国缺乏这方面的调节措施或奖惩体系,使得不付费或少付费的“搭便车”行为增加,由此影响绿色消费的发展。二是政策制度障碍。国家虽然大力提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但是绿色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不完善,对于其相关质量检查标准建设不完全,国家的相关立法和标准条例也是空缺。另外,我国缺乏针对绿色消费的政策指导,绿色消费概念模糊、权责不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色消费的推进。

(二)中观因素――供求市场

制约绿色消费的中观供求市场因素,主要包括供给障碍、市场需求障碍和消费环境障碍。一是供给障碍。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少、资金缺乏、专业人才缺乏、技术不成熟、研发技术落后,且缺乏生产绿色产品的动力和激励;同时,绿色产品的开发难度大、投入成本高、产品风险大、技术研发难,这些因素客观上都制约了绿色产品的供给。二是市场需求障碍。市场营销学认为,市场是由既有购买力、又有购买欲望的人群组成的,即市场=购买力+购买欲望+人口。绿色市场的购买力直接影响着绿色消费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消费者不能对绿色产品形成有效需求,且人均收入不高,相对于非绿色产品而言,消费者更不愿意购买因环境成本而定价较高的绿色产品,由此难以形成足够的绿色消费群体。三是消费环境障碍。部分企业利用虚假绿色广告,以无污染、无公害、益健康等绿色产品名称及特征标榜非绿色产品,导致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缺乏信任,也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三)微观因素――消费个体

制约绿色消费的微观消费个体因素,主要包括意识障碍和能力障碍。一是意识障碍。近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有明显提高,其消费行为也日趋理性化、绿色化、生态化,但离绿色消费的公众意识要求相距甚远,加之我国高达70%农村居民的绿色消费观念更为落后,进一步制约了我国绿色消费的发展。此外,受传统消费习惯及国外不健康消费方式的不良示范作用,我国依然存在着畸形消费、非理性消费和灰色消费。二是能力障碍。人们的消费方式在经历了原始生态消费、线性消费、循环消费后,进入今天的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这个崭新的消费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完善、成熟的消费体系。同时,我国消费者普遍缺乏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等方面的知识及其指导,无法分辨绿色产品及其好处,由此也制约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水平及能力。

三、以绿色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一)政府:绿色消费的主导

1、舆论教育。通过制度化、系统化、大众化的教育,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传递绿色消费信息,普及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推进绿色消费观念的更新、绿色消费结构的建立、绿色消费方式的形成,使绿色消费成为全体消费者的责任意识和自觉行动,并逐步完善环境伦理和生态文明,为社会营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环保的消费环境。同时,将循环经济理念和绿色消费观念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经济范式渗透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等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效依托环境保护日、节能减排周、循环社会月等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进行环保知识、绿色消费理念、循环经济思想的宣传及普及。

2、政策法规。建立包括产权、价格等基础性制度,生产、采购、消费和贸易等规范性制度,以及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等鼓励性制度,国民经济核算、审计和会计等考核性制度。积极实施产品认证制度,加强绿色消费立法和绿色标准制定工作,建立绿色消费基本规范、评价标准、监督机制、管理制度,建立涵盖资源、产权、市场、产业、技术、生产、消费、贸易、包装、回收、财政、金融、税收、投资等方面的绿色消费保障制度、规范体系和激励机制。同时,建立绿色消费管理制度、规划制度、评价制度、考核制度、责任制度,制定绿色消费及循环经济绩效考核办法及评价指标,完善并严格执行绿色核算体系,把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绿色环保等各项指标,作为政府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3、经济杠杆。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是构筑绿色消费模式的突破口,对社会消费起着示范、引导和推动作用。通过制定绿色采购规章制度和作业程序、掌握绿色产品清单、建立政府绿色采购信息网络、培训绿色采购人员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产品认证体系和绿色贸易通道,以政府绿色采购及国际贸易标准化推动绿色消费的发展。另外,对非绿色产品、资源性产品实施限额购买及累进制收费,实施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税前还贷等直接财政补贴支持,并开征垃圾税、环保税、原生材料税等新税种,结合专项资金与财政补贴制度、税收制度、价格制度、收费制度、押金制度、采购制度、投资制度、金融制度等经济措施,鼓励企业生产及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可再生产品、可重复利用产品、可回收使用产品,切实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企业:绿色消费的载体

1、生产绿色产品。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而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要手段。企业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不仅要设计绿色产品,而且要加强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以更好地推进绿色产品的生产。具体而言,以“减量化、替代化、再利用、资源化、系统化”为导向,加快研究资源替代技术、能量节约技术、零排放技术、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循环利用技术、产业延伸技术,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或无污染能源,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由此进一步破解绿色关税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等国际贸易绿色壁垒,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2、推行绿色营销。营销渠道的畅通是企业顺利销售产品的重要保障,企业应该转变传统营销方式,从绿色产品品牌命名、商标设计和颜色设计等方面反映绿色文化内涵,突出绿色形象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及兴趣。具体而言,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绿色专卖连锁店、绿色产品批发市场或交易会、连锁超市绿色产品交易平台,实现绿色产品与生产基地、营销渠道的有效对接。同时,采取试用、馈赠、竞赛、优惠等策略,在销售现场和推销实地进行绿色产品的宣传、推广,结合量大、面广的绿色广告投放,以及社交联谊、环保公益、企业公共等活动,宣传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等,营造市场营销的绿色氛围,为绿色消费、循环经济建立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体基础。

3、创新商业模式。在同质化竞争时代,把握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变化是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绿色消费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式之一。企业根据不同市场的消费者确定战略重点与策略组合,提供不同价值组合和关键点的产品,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方式及需求结构。企业针对消费者所需要的功能,提供特定功能的“产品_服务组合”,并使绿色观念成为企业理念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全体员工将环保目标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融为一体。同时,可借鉴国外经验,改造物流及售后服务体系,创新产品租赁、升级和废弃产品维修、再制造等业务,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以获取新的竞争优势。企业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营销方式的转变,进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及循环经济的长远、快速、健康发展。

(三)消费者:绿色消费的主体

1、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认可程度直接决定着绿色消费的社会化程度,树立绿色消费理念由此变得意义深远。实现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消费者也是主体,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广大消费者除了不选择“物不美价不廉”的产品之外,还应该拒绝资源消耗多、污染排放大的产品,始终把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理念变成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消费者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认识水平,主动提高绿色消费意识,破除对绿色消费的错误认识及戒备心理,提高对绿色产品的辨别能力,并树立合理、健康、科学、绿色的消费观念。同时,主动加强消费伦理教育、宣传消费观念、培养消费道德,切实构筑节俭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循环经济的理念、知识及行为。

消费经济发展篇10

从国内环境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转型升级的紧迫性、艰巨性与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剧变力、震荡力广度交融。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居民消费的稳定增长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消费需求已成为我国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目前消费增长加速的空间十分有限,今年居民消费的可持续增长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2011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922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较去年同期下滑1.6个百分点。而受调控影响,原本拉动消费的主力――“消费三大件”,一季度表现并不“亮眼”,均出现增速明显回落的现象。

一、我国居民消费现状

我国居民消费并不强势。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5.3%,美国为70.1%,印度为54.7%。从中国居民最终消费率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比情况来看,“中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居民消费并不强势。中国实际贸易余额的增长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由于消费不足而呈现的产能过剩局面;另一方面,中国最终消费率中政府消费率一直保持稳定,说明居民消费率的降低是导致中国整体最终消费率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我国居民消费并不强势的成因

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和消费环境安全性等是影响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的主要因素。居民捂紧“钱袋子”、海外释放消费能力,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有待完善。致使消费结构升级不稳定的一大困难就在于,医疗、教育、社保制度都并不是十分健全,人们对未来生老病死的后顾之忧始终无法消除,因此不敢提升消费档次和水平。提升消费能力需要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等政策“保驾护航”。

――进口税费过高,同样的商品国外价格低很多。现在已经有很多商品在国外的价格比国内便宜,所以很多人在网上代购,出国的人也都有一张购物清单。这表明今后应当大跨度地鼓励进口,以更低的价格换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让在海外释放的消费力重回国内。

――消费环境存在安全隐患。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事件不断地将消费安全问题摆到人们眼前。由于把关者缺位,导致居民对于国内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感。因此,为了吃得安全、用得安全,人们选择到海外购买同类产品。对此,重塑消费者的信心对拉动消费非常重要,要让人们可以在国内放心花钱,就必须打造让人放心的消费环境,完善监管流程和惩治手段,摆正扭曲的价值观。

三、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目前我国居民的日常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制约着内需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因此,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势在必行。考虑到当前的经济社会环境,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刺激经济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中国几千年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社会,城镇化就是要把城市人口变成中国人民的主体,那么城市人口变成主体它的进步意义在哪呢?应该说我们是想推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城市相对来说它的生活水平是明显高于农村的,从数据上看,我们国家城市人均消费支出是农村的3倍,一般来说,城镇人口如果每增长1%,全国人民总需求增长1.2%,带动整个GDp是0.4个百分点,可见推进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国家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化的要求。

(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就业事关人民群众切实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它既是一个民生问题,又是一个经济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落脚点,促进经济较快增长才更有物质条件改善民生,而就业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因此,在谋求发展时应当把促进增长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增加就业岗位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

(三)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同时着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我国居民收入比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这些都制约了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推出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如汽车消费税优惠、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但扩大居民消费,仅靠政策刺激还不行,必须从根本上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特别是实现农民的增收,才能形成人数众多的、稳定的消费主体。此外,调节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等措施也能促进居民消费意愿的提升。

(四)大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商业保险市场的发展

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加重了居民对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的担忧,使其更倾向于采用储蓄等方式以应对将来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的保障水平,有利于形成良性的消费链。但人口增长减缓、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也给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带来很大压力,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全民性社会保障制度显然不能满足社会长远需要。商业保险市场的发展既能有效缓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压力,又能起到推动居民消费的作用,可作为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手段。

(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社会的发展进步,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也造就了更多的消费需求。第三产业的发展能更好的满足居民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区基础设施,积极发展自然生态旅游、乡村民俗旅游,培育和开发一批精品旅游景区线路。继续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及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业,着力发展文化、会展、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加大地方金融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完善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到二、三线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推动村镇银行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扩大农村小额贷款覆盖面。

总之,加快城镇化,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以良性的消费拉动经济的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海燕,赵健,蒲银.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03).

[2]刘时文.金融危机“冰”临城下,中小企业如何招架.中国安防.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