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十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十篇

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5:09

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篇1

一、发展水利开发与乡村旅游的优势

乡村旅游实则是低碳经济下,借助生态资源的优势,重温和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产业方式,是一种非资源消耗性产业,是朝阳产业。说到生态资源,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水利资源丰富,由水资源还延伸出湿地、灌区、桥梁景观,以及水利人文资源。这些资源在顺应自然、科学合理开发后,对当地乡村经济发展与振兴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开展水利旅游也有多重意义,其一,亲水是一种传统。探究人类文明史,人们是逐水而居,依水发展绵延生息。古往今来,名人骚客写下无数咏水诗篇,他们寄情山水,托水寓义,以山水抒发多种情怀,可以说水利资源旅游自古有之,现在推广只是它的延续和发展。其二,可以更好地让大家了解水利。一座大桥、一座大坝的兴建,无不讲述着当时的经济发展、执政理念、工程施工水平,是一个水利工程发展史,游客的实地观看,可以强烈感受到浩大的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其三,游憩功能。水是流动的,水是包容的,有水涵养,动植物和谐相处,一派田园风光。人们到了这里,身心得到舒缓,疲惫、焦虑、压力抛之脑后,这些地方既是天然氧吧,也是疗养胜地。其四,带动相关产业。由于水资源的开发,可以衍生出休闲、美食体验、冲浪、沙地城堡、踏浪滑沙等多种行业,既可以完善产业链、调整水产业结构,又能增加乡村收入,拉动当地经济。其五,抓好保护工作。开发水利资源,离不开保护这个词,要高举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旗帜,围绕水生态修复、水源区保护、水工程维护,抓好水资源管理和运营。在此过程中,结合防洪、河道疏浚、生态修复、资源整治等工作,以改善乡村居住环境,涵养水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提高乡村可持续和谐发展。

二、数字传媒技术助力水利旅游经济

数字传媒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网络通信及声光电等技术,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像及图形等媒体信息,将抽象的信息具象化,变成能管理、可感知和能交互的技术。现在一部智能手机在互联网的加持下,通过微信、微博,利用抖音、快手、火山等小视频、小程序,将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人们联结在一起,一张图片、一个信息,可以吸引几十万的网民围观,吸引人们的眼球,这些都是广告宣传所急需的。该书指出,数字传媒技术能够为观光客提供多元而丰富的信息,向游人提供便捷的交流互动平台,人们旅游获取信息和交流已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实现资源信息的互通共享。该书作者也提醒水利旅游开发者,要重视数字传媒技术的运用。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路径要与视频、动漫、投影、网络及计算机等数字传媒技术结合,通过现代设计艺术和大众传播媒介将数字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乡村旅游规划机构、乡村旅游开发运营管理等领域,数字传媒技术与水利旅游开发及乡村旅游的融合能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开发水利资源与运营中,要利用大众喜爱的自媒体微博、抖音、短视频等媒介,向人们提供各种积极向上的娱乐空间。将一栋栋极具水乡特色的民居场景,清澈的鱼塘边大人和孩子的欢乐嬉戏,周末和节假日,游人到水乡小镇赏花、看果、品果、拍照等图像广而告之,让潜在的目标游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水乡美景,激发游客的内生动力。乡村水旅游的愉悦感、满足感、舒适感,身处其中的参与和互动情趣,微分享悠然自得和妙趣横生,使旅游生活更加有趣和生动。当然,数字传媒还能提供加强的模拟功能,能够精准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利用三维立体和平面设计等技术设计出水乡旖旎绚丽的世界,创造出许多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蓝图。总之,可以借鉴数字传媒技术广泛应用到文化传播、出版及信息传递、电子商务、虚拟现实及创意设计等领域中的成熟技术和独创手法,为水利资源旅游与开发助力。

三、数字传媒技术在水利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中的应用

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篇2

[关键词]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观光农业

周末来了,假期到了,去哪里旅游度假?对于许多城市居民来说,能够走进宽敞的农家庭院,呼吸清新自然的田园空气,品味纯朴的乡村风情,享受快乐的农家生活,自然是轻松又惬意的事。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城市近郊休闲度假生活方式悄然兴起,乡村旅游已渐成热点。城市近郊贫困地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打准发展乡村旅游的突破口,分享乡村旅游这一盛宴的一杯羹呢?本文结合重庆北碚区金刀峡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城郊贫困地区——重庆北碚区金刀峡镇

本文所言城郊贫困地区,是指地处都市郊区,经济发展水平却比较落后的地区。本文所指的城郊是指距都市繁华核心区域在5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城市近郊地区。

重庆北碚区地处重庆市东北方向,东北边与四川邻水县接壤。重庆北碚区金刀峡镇是在2005年由原金刀峡镇和偏岩镇两镇合并建立的一个建制镇,幅员面积69.20平方公里,总人口1684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27人),共辖原属金刀峡镇和偏岩镇七星洞、五马、小塘、胜天湖、小华莹、永安、石寨、响水等8个村委会,偏岩社区1个居委会。金刀峡镇是北碚区最边远的镇,距北碚城市中心50多公里,是典型的城郊贫困地区。地处城郊却交通不便,基本上没有工业,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很低,全镇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比较落后水平。2006年全镇财政收入仅16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也只有3100多元,这对城郊地区而言,是属于比较贫困落后的乡镇。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金刀峡镇却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镇内有国家aaa级自然风景区金刀峡,有重庆市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偏岩古镇和市级风景名胜区胜天湖。这为金刀峡镇开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近几年来,金刀峡镇以金刀峡旅游资源为龙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治优化景区环境,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促进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金刀峡藏刀洞、二龙洞、森林公园、银塘阁等景点也相继得到开发,形成了集山、湖、洞、峡、民俗文化于一体的重庆市重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北碚区乡村旅游重镇的基础已经初步形成。经过申报,偏岩古镇在2007年5月30日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批准为全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这为古镇的进一步包装、开发,开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刀峡镇开展乡村旅游还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就是与金刀峡镇相距不过二十多公里的北碚区静观镇,是重庆市著名的花木之乡,花卉苗木是其主导产业,镇里所产梅花远近闻名,北碚区每年都在静观镇举办梅花节。静观镇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依托花木产业开展乡村旅游起步也比较早,通过招商引资建成的“乡村嘉年华”旅游景区已经开业,在节假日吸引了大批的都市旅游观光客。另外,重庆市也规划重点建设以“碚金”(北碚-金刀峡)路沿线高水平的“百里花卉长廊”和江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带,这些都为金刀峡镇利用优势资源,借助开发时机,开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遇。

二、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乡村旅游是广泛利用乡村农业资源和山水田园景观、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优势条件,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集观光、体验及游乐于一体的休闲旅游活动。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旅游新的需求,城郊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满足城市居民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的一种旅游方式。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城郊贫困地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于拓宽城郊贫困地区农民的增收渠道,带动城郊贫困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对改变城郊贫困地区农村面貌,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大作用。

1.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郊贫困地区虽然地处城市近郊,但由于各种原因,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落后,产业结构都比较单一,一般都是以维持生计之农业为主。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城郊贫困农村由单一的农业产业向以旅游和旅游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转移。比如在金刀峡镇,依托金刀峡风景名胜,出现了以小塘村这样以旅游服务为主导产业的旅游村。

2.促进农民增收。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最为直接和显见的一个意义就是促进农民的增收,通过为旅客提供吃、住、行、游、玩以及小商品服务,大大地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在金刀峡镇小塘村,从事乡村旅游服务的农民户均可达到1万元~3万元年收入,多的可达到10多万元,小塘村也因此成为了该镇八个村中农民最富裕的村。

3.促进村容村貌改善。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必然会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展,农民收入以及村集体收入增加,也会促使农户能够有资金投入改善村容村貌。金刀峡镇小塘村和胜天湖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建成了一批具有建筑风格特色的农家小院,形成了村容村貌整洁、环境美化、基础设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

4.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与观光农业经常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利用乡村旅游,结合特色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农时,举办特色农事会节,可以极大地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农产品销售。金刀峡镇每年举办的“品冬桃、观古镇”文化艺术节,搭建起了培植、宣传优势农产品的平台,促进了农产品销售,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品牌价值,使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发展结合更加紧密,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三、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与对策

城郊贫困地区地处都市近郊发展乡村旅游,虽然在吸引都市游客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便利,但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定然会存在许多困难,特别是在起步发展阶段。主要困难表现在:一是交通滞后。发展乡村旅游,交通是首要。乡村旅游主要依靠双休日等节假日城市居民前来游玩,时间较短,交通不便是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首要制约性因素;二是经营服务水平提高难。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多是当地农民,城郊贫困地区的农民由于文化水平及服务意识不高,也缺乏必要经营管理、规范服务的知识技能,严重影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在短期内改变这种现状比较难;三是环境建设不适应乡村游发展的要求。城郊贫困地区由于受财力制约,在乡村旅游初期,不可能投入足够的资金来改善旅游环境,因此,在城郊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普遍存在卫生条件差,旅游设施简陋,经营点周边环境不协调,景点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四是突出乡村旅游特色难。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一般是依托本身所具有的资源优势,要突出别具一格的风土风俗及挖掘独特的文化底蕴有一定难度;五是树品牌,营销推广难。财力所限,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对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进行宣传推广。

重庆北碚区金刀峡镇作为典型的城郊贫困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上述困难。像金刀峡镇这样一些有资源优势的城郊贫困地区,如何克服困难,发展乡村旅游呢?

1.依托政府的支持,改善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城郊贫困地区要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取得政府的大力支持,改善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金刀峡镇发展乡村旅游,破烂不堪的“碚金”公路的改造是最重要的。目前,碚金公路的沥青改造已经到静观镇,距金刀峡镇也就只有二十余公里,争取政府早日把这段公路改造好,加上即将建成通车的重庆市外环高速公路,其出口距金刀峡镇不过三十余公里,交通便利了,必将促进金刀峡我乡村旅游的发展。此外,乡村旅游所必需的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也要依靠政府之力来大力改善。

2.依托部级旅游风景区,作好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景区布点规划。金刀峡镇要依托镇境内的国家aaa级风景区金刀峡及市级风景区胜天湖两大景区,规划好景区周边乡村旅游经营点的布局和经营活动。景区(点)客源充足,容易形成休闲农舍、休闲山庄扎堆经营,要通过规划控制,合理布局,保护旅游资源环境。休闲农舍、山庄等经营场所,要突出民居建筑风格,使其与景区(点)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协调一致。

3.依托古镇山乡风光,突出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风土民俗特色。特色是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最终也将失去竞争力乃至生命力。金刀峡镇在发展乡村旅游要特别突出以下特色:土:利用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手工艺制作等农家风情,展示乡土气息、原始风貌,满足游客的怀旧心理;奇:通过展示冬桃、清家脐橙、脆红李等优良果种以及奇花异草、珍稀动物等,满足游客好奇、开阔眼界、学习参观的需求;特:通过展示当地放火炮、熏腊肉、挂灯笼、打糍粑等年节活动,斗鸡、放风筝、捉迷藏、滚铁环、抽陀螺、猴儿鼓、彩龙船、舞狮子等地方游乐活动,来突出地方民俗特色,吸引城市旅客;鲜:通过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和生态环保的新鲜果蔬、家禽家畜,让游客放松身心,满足其“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心理,并尝鲜农家饭菜;体验:设计学农事、干农活休闲体验活动,如通过采果、摘菜、锄地、薅草、推磨、插秧、捕捞等农活的劳动过程,让游客参与,并结合趣味项目,让游客在参与中得到锻炼身体和体验劳动的乐趣。

4.依托旅游企业和节会,提高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捷径之一是发展“公司+村庄”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拥有特色旅游资源的乡村,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开发、农民参与的发展模式,形成企业与农户紧密的利益关系,实现双赢,打造旅游专业村。此外,通过有效的促销手段,吸引城市旅客是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争夺客源市场的关键所在。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还仅仅靠“回头客”及口碑传播,许多经营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尚少人问津。因此,需要积极拓宽信息渠道,构筑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媒体宣传、组织旅游线路、策划节庆活动等多种方式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金刀峡镇举办的“品冬桃,观古镇”文化艺术节以及静观镇每年举办的梅花节等农业节会,是对外形成宣传品牌,对内凝聚人心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高曾伟高晖: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分类及开发利用.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2(3)

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篇3

西充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东临重庆、南接成都,西出绵阳,北上广元,面积1108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人,农业人口59.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2%。距南充市30公里,是南充的生态后花园。西充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生息于此,汉隶安汉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县。西充人自古以来重义崇文,铸造了勤耕、尚学、自强、勇为的西充精神,诞生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汉代有诳楚存汉的大将军纪信,三国有西蜀孔子之称、力促国家统一的硕儒谯周,唐代有佛教华严宗第五代祖师圭峰禅师,现代有民盟创始人、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西充区位优势独特,处于成都、重庆、南充三角经济带、两小时经济圈内;四川省第二大水利工程――升钟水库灌溉全县耕地;县境内路畅迅捷、国道212线纵贯南北,与达成铁路、高坪机场对接,五条高速公路过境西充。主要以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为主,是全省、全市重要优质农产品基地,享有中国辣椒之乡、中国丝绸之乡称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中国(纪信)忠义文化之乡、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盛誉。

二、西充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乡村旅游布局的科学规划滞后。西充人文历史厚重,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全面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系统研究市场需求,创新策划乡村游憩方式,综合协调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旅游产业分布,编制西充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已经成为政府部门服务于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根据西充县情,抓紧编制《西充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已成为当务之急。

(2)乡村资源的景区化包装与提升工作不够完善。乡村旅游资源,不等于乡村旅游产品。农业项目、田园风光、特色植被、经济作物、民俗风情等等,都是具有开发潜力的乡村旅游资源。如何把旅游资源转化为乡村旅游产品,把简单的乡村旅游服务,转化为乡村旅游景区。西充县乡村旅游的景区化包装与提升工作不够完善,仅仅是在当前的自然资源内开发简单的旅游产品。由于专业化程度不高,各个乡村旅游景点利用产品项目还存在相互模仿的情况;西充县乡村旅游在宣传促销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大多仍处于原始、被动的水准,宣传促销形式简单,专业水平较低,在一些乡村旅游景点中甚至没有任何形式的宣传。

(3)乡村旅游投融资的引导与促进工作不到位。在新形势下,乡村旅游将进入规模化、资本化时代。因此,引进大资本,进行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是最能形成区域带动发展的运作,随着自驾游、周边游等短线出行方式兴起,集聚在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成为城市游客的新宠,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游乡间山水成为旅游新时尚。然而,西充在乡村旅游投融资的引导与促进工作上缺乏吸引力,大资本进入乡村旅游的覆盖面较小,投融资机制有待创新。

(4)专业人才的缺失。西充县乡村旅游不但能为西充县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助力。建设新农村、发展乡村旅游需要造就较高素养的新型农民。但是西充县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缺少专业人才支持,乡村教育水平难以满足旅游事业发展需要,不利于西充县乡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

(5)四方融合有待加强。把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及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避免同质性。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四方融合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使乡村旅游的季节性减弱,使旅游经济产生持久旺盛的生命力,这是西充乡村旅游应着力研究的问题。

三、对于西充县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1)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引领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体系并注重与相关规划衔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县旅游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林业、水利、文化等部门尽快编制出台《西充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推动乡村旅游有序发展。

(2)加大力度开发乡村旅游特色产品。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采取景区带动、公司+农户、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多种方式围绕体验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完善旅游要素加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名人名村打造一批现代村庄观光型和时代精神教育型特色旅游村;围绕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态打造一批休闲观光和养生写生型特色旅游村;围绕现代农业及其产业化打造一批现代农业观光型和科普型特色旅游村;围绕果蔬采摘、点种、插秧、耕耙等农事活动打造一批农事农趣体验型特色旅游村;围绕剪纸、板凳龙、庙会、地方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一批民俗文化体验型特色旅游村,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市场需求。

(3)加大乡村旅游宣传营销及投融资力度。建立部门联合、区域联动、上下互动的宣传营销机制加大乡村旅游的宣传营销力度。宣传、文化、广电、通信等部门要把乡村旅游作为重要内容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手机等媒介开设乡村旅游专版和专栏、增加乡村旅游专题和时段,搞好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宣传,鼓励旅行社开展专业的市场销售和网络营销。加大政府投入,创新投融资机制,千方百计吸引外部大资本进入乡村旅游开发领域。

(4)强化乡村旅游的标准化管理。旅游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全县乡村旅游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和管理办法。公安、工商、物价、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对乡村旅游市场秩序、食品卫生、饮水安全、接待服务、经营管理、娱乐、购物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为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探索建立乡村旅游统计体系,提高乡村旅游的科学统计水平。

(5)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县农办、农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旅游等部门要将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纳入培训计划,本着分级、分类、分批的原则,积极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和特色旅游村的村组干部培训工作,力争3年内使所有在岗人员都取得上岗资格证。通过远程教育、送教上门、举办培训班、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提高乡村旅游村干部和旅游业主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识和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拓展市场营销的水平;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在经营服务、食品卫生安全、接待礼仪、餐饮和客房服务、乡土文化讲解等方面的素质和技能。

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旅游经济

一.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19世纪起源于欧洲,在我国起步较晚,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乡村田园风光和地方风俗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以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利用城乡之间在自然景观、生活习俗及文化方面的差异,提供城市居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既包括乡村农业观光旅游,又包括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是一项区别于传统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业[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以一种更为灵活、更贴近生活的态势,以田园景观为主体,受到被柏油马路、高楼大厦困扰的人们的喜爱。乡村旅游强调休闲、回归山野及朴实的乡风民俗文化,在各大城市逐渐风行。做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吸引着众多人群的参与,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2]。

新农村建设在彝族聚居地区又称为彝家新寨建设,是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和农民生活水平,加强农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这些建设目标在客观上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将对乡村旅游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二.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促进作用

乡村旅游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讲,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提升土地价值,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完善基础设施,完善村镇功能,提高乡村的开放程度,利于资金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对农村村民而言,可以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拓宽就业、收入渠道,开阔视野,提高素质,丰富生活内容,提高生活水平,还可以参与乡村建设、文化建设、产业发展等,提高村民自身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2]。

新农村建设对于旅游产业发展而言,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及更有利的条件。乡村旅游发展仅仅依靠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挖掘是难以实现的,乡村旅游发展依托于一定的农村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基础的配套服务设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物质保障。在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在资源开发、活动开展、服务接待等各方面面才能够得到有力保障,利于提升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实现多产业协调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使乡村旅游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3]。

三.美姑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现状

美姑县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大凉山黄茅埂西麓。东邻雷波县,西接越西县,南连昭觉县,北毗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与甘洛县连界,东北同马边彝族自治县接壤。幅员面积2573平方公里,人口23万。201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5亿元,增长18.2%;财政总收入1.74亿元,增长2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3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4014元,增长18.2%。

美姑的乡村旅游处于起步规划阶段,全县仅有位于县城所在地巴普镇俄普村7家农家乐,其余35个乡均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市场几乎是一块还未开发的处女地。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主要因素是可进入性差,远离大中小城市,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很落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等。

美姑的新农村建设始于2010年,以彝家新寨建设为载体,从2010年年底到2011年上半年,先后在巴普镇俄普村、巴古乡勒布村,以整村推进的手段进行了全面建设和改造,俄普村是紧邻县城的的卫星村,所以那里的新村建设重点考虑了吸引县城的消费者日常的消费偏好,属于第三产业服务型的乡村旅游;而勒布村则重点考虑其盛产樱桃、苹果、核桃和梨子等的优势,重点引导消费者在一种优美清幽的环境中度过闲暇时光。2011年开始,美姑的新农村建设往县城以外的乡推进,思路是很好的,整合资金,整村推进,同时考虑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这是一大亮点,但这个思路没有在以后的新村建设中得到体现。

四.关于美姑县乡村旅游和新农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适于美姑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实际的两种种发展模式[4]

紧扣美姑县情,美姑在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上,可以采取以下模式。

首先,“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是指城郊型新农村,普遍存在于靠近各大中小城市的农村,以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文化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基础,以家庭为具体接待单位开展旅游活动。由农民利用自家院落所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游客在农家田园寻求乐趣,体验与城市生活不同的乡村意味。这种模式适合县城所在地巴普镇和靠近县城的巴古乡、井叶特西乡和农作乡等四个乡镇。

其次,“生态型”新农村。“生态型”新农村多集中在开发程度较低、进入条件较差的“老、少、边、穷”地区,具有风光秀美的自然景观,但是缺少发展第一、第二产业常规经济的自然条件,又不具备交通优势,多是工业文明尚未辐射到或辐射极微弱的地区,这些地区通常保持了近乎原始的绝美风景、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淳朴的乡风民俗,发展旅游潜力巨大。“生态型”新农村旅游发展应充分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和生态文化为重点。一方面可采取以农村民俗风情为载体的旅游开发模式,利用独特而完整的民俗文化以及当地民间的日常生活方式吸引外来旅游者;另一方面可以生态环境资源为依托,重点开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生态型”新农村可以规划在全县风景最好的瓦侯片区,因为这里是升级自然保护区大风顶生态保护区域,优势大熊猫的栖息之地,还有黄茅埂平原上的乡也具备很好的优势。

(二)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促进美姑新农村建设

1.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政府部门到乡村旅游经营者,都应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时代特征及重要意义,树立新的乡村旅游观,将旅游开发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发展乡村旅游上来。首先,要正确理解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和功能优势,认清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其次,要充分认识农业不仅是农村的主导产业,而且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协调好旅游业与农业的关系,树立“以旅助农”、“农游合一”的开发理念。政府必须要在思想上对乡村旅游具有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并就乡村旅游的发展达成统一共识,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制定政策,完善机制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既要使新农村建设覆盖到乡村旅游发展的始终,又要使支持“三农”的资金及新农村建设各项优惠政策倾斜于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开发乡村旅游投资数额较大的企业或农户要给予积极支持与帮助;乡村旅游节点道路连接,要纳入交通规划优先建设;乡村旅游点水源污染及环境治理,要纳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优先解决;乡村旅游项目用地要优先协调安排,各种税收、费用可少收或免收。条件允许时可设立乡村旅游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奖励。从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管理服务等措施的落实上,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为农村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

3.科学布局,错位发展,突出特色内涵,努力打造精品。首先,要依据乡村旅游规划,对乡村旅游各景点进行科学布局,实现乡村旅游的错位发展。其次,要突出乡村特色,结合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田园观光、文化传承,深层次挖掘各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整合特色优质资源,重点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和旅游附加值,努力体现乡村旅游景点间的差异化、特色化、多样化,尽量避免旅游产品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此外,在开发的组织形式上,要坚持乡村旅游主体和利益主体“农”的属性,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收益。要依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农户型、公司型或者农户+公司型,创建各具特色的水产基地型、畜禽养殖型、果蔬基地型、科技农业型、名村名镇型、花卉苗木型、田园生态型、湖库滨水型、岗地生态型等多种类型的优秀旅游景点,打造难以复制的乡村旅游景点,创造更多的旅游精品,培育出叫得响的乡村旅游品牌,使经济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

4.规范服务,提升水平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不仅需要加强旅游“硬件”设施的建设,也需要不断提升“软件”服务的质量[5]。要逐步建立健全规范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配套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提高乡村旅游的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要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卫生状况和接待能力等方面规范乡村旅游的接待服务标准,提高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要积极开展争创“星级农家乐”活动,大力倡导合法经营,诚信服务。要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营造整洁、安宁的村容村貌,打造良好的乡村旅游软环境。同时,乡村旅游的投资经营主体是农民,要把乡村旅游做活、做大、做强,首先必须采取多种灵活适宜的形式,坚持把文化知识、农业科技知识、职业道德知识、旅游专业知识、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知识及经营管理等知识培训结合起来,使其在创新理念和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民经营管理的技能和水平。培训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普遍性;既要分阶段,又要坚持长期性。充分发挥教育、农业科技、旅游等方面的力量,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抓好培训工作,促进乡村旅游不断向科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方面发展。

5.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不断探索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新思路。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发展大旅游、大农业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必须改变职能,调整思路,首先要将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到建设新农村的整体布局中,研究好利用好当前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有关政策,用改革发展的思路来破解我市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土地、资金等难题,结合美姑县实际,在明确乡村旅游业范围界定的前提下,规划、出台有助于发展乡村旅游的综合性政策。各级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其次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引进工商业资本,允许农民用林木等资源入股。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对部分改变土地使用性质,但仍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体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按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用地规定执行(防止私人投资者和企业利用乡村旅游的相关政策借机圈地)。此外,建设、农业、规划、土地、交通、供水、供电等相关部门,也应将乡村旅游所需的基础设施优先考虑,提升乡村旅游点交通的通达力,税务、工商、卫生、文化等部门应采取“放水养鱼”的政策,给予支持和优惠。

参考文献:

[1]夏林根.乡村旅游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2]杨达源.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黄顺红,王素玲.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模式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

[5]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组委会.中国国际乡村旅游发展论坛文集[C].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篇5

一、发展市中心城区近郊和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近郊旅游和乡村旅游是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市中心城区市民、机关干部职工及外来消夏避暑人员到市中心周边及乡村休闲、度假、娱乐、聚会等,实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享受原生态为目的一种旅游方式;是一个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其开发不仅突破了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观念,拓展旅游资源开发形式,有效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交叉与渗透的发展模式,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大力发展中心城区近郊游和乡村游意义重大,其作用将产生三个重要的社会综合效益:一是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引导广大市民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孕育爱护自然生态,保护家乡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理念,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氛围;二是推动郊区、乡村的城镇化水平,促进乡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进程,用市场经济规律刺激广大农户转变生产生活观念,改变生活习惯,促使他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庭院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对实现全市“统筹城乡、跨越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三是丰富旅游产业内容和组成形式,将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凉都”品牌特质的综合旅游产业链,为举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在我市召开及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近郊旅游及乡村旅游现状

在“凉都”独特的气候资源基础上,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县(区)两级主管部门在政府领导下根据各地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综合资源特性开展了有效的工作,形成了一批自然生态保护良好,环境优美的村寨和现代科技农业观光园区。

三、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地方财政资金对发展近郊及乡村旅游产业的投入不足,限制了旅游主管部门对近郊及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旅游点的培育、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引导力度。对部分有发展潜质的近郊及乡村旅游点的扶持力度不够,难以形成一批个性鲜明,旅游吸引力强的近郊及乡村旅游点。

(二)缺乏科学规划。近郊和乡村旅游未制定整体发展规划,多数处于无序发展、无章可循、无据可依,导致产品不丰富、多数雷同于简单的“吃农家饭、打城市麻将”的初级“农家乐”,缺乏参与性、趣味性,上不了规模和档次。

(三)经营模式单一。乡村旅游的经营多数是以农民个体为主,存在经营文化、层次、经济实力差,且规模小、不集中的现象,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不高,经营特色也不明显,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设施设备不齐全等的小本经营方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

(四)旅游环境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多数品质优良的近郊及乡村旅游点道路、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落后,可进入性差,“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农村环境卫生和农民环保意识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要求差距大,同时,少数农民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农村自然面貌及人文环境的原生态的保护问题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近郊及乡村旅游的几点建议

发展旅游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举措。过去打造的“煤都”是的主要品牌,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而现在逐步向“凉都”品牌转型,“凉都”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正确处理好“煤都”与“凉都”的关系尤为重要,“煤都”为“凉都”打下雄厚的经济基础,在“煤都”基础上发展“凉都”,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快“调”和“转”的步伐,在科学发展“煤都”的同时,加快重视“凉都”的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业应是的主攻方向,是发展的必然。

(一)尽快编制近郊旅游、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按照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统筹兼顾的原则,适时编制全市近郊及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采用宜农宜旅、农旅结合的综合模式,凸显自然性、区域性、人文性的近郊及乡村旅游特点,打造个性化的近郊及乡村旅游品牌,构建近郊及乡村旅游发展体系。

(二)加大投入,整合各部门资金。把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毛草房改造、双创双建及美好家园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整合各级、各部门资金,进一步加强乡村旅游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旅游景区的房屋进行统一风格的“穿衣戴帽”改造,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尽快解决通往玉舍森林公园及重点乡村旅游点的公共交通问题,切实提高可进入性。

(三)建议抓好乡村旅游示范建设。建议以水城县百车河旅游带美好家园建设作为全市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基地,设立乡村旅游扶持发展引导性基金,列为市县两级财政预算,重点扶持、以点带面、逐步加大乡村旅游发展的覆盖面,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四)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强乡村旅游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并积极推进市、省、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点的文化内涵。

(五)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大开发投资力度,依照多元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谁投资谁受益的方式,多方融资,制定优惠开发政策,吸引民间资金,并把新农村建设,党建扶贫、工业反哺农业等整合起来,从根本上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二是加强对乡村旅游村寨文化培育发展工作,推进乡村旅游村寨文化家园建设,积极引导乡村旅游村寨利用文化室、图书室、广播室、远程教育站等,加大文化知识传播渠道,提高农民文化知识,并通过继续举办农民工旅游服务等技能培训、大赛等方式,切实提高乡村旅游经营户及其农民工的旅游、服务、技能等知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质量;游客感知;少数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11-0075-07

一、问题的提出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景观、文化环境和生活场景为资源,融多种旅游功能为一体的专项旅游活动。它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国内旅游市场上重要的旅游形式。国内已有很多旅游研究者对其概念、特征、类型等进行了探讨。根据开发形式和资源禀赋特点可将其分为乡村农家乐、农庄或农场旅游、乡村民俗风情旅游;根据地理区位和目标市场等特征的不同又将其分为城郊型、景郊型及老少边贫型。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人们发现发展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乡村旅游市场消费主体的游客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行为特征、出游动机、旅游满意度等方面。

研究者利用顾客感知价值理论中“感知利得―感知利失”的价值维度划分方法,对城市周边型的乡村农家乐旅游游客的感知价值模型进行了研究。游客对少数民族地区城郊型乡村农庄旅游产品质量感知的要素有哪些?农家乐旅游与农庄旅游虽同为乡村旅游,但在开发的规模与经营尺度及旅游功能与吸引物等方面存在差异,作为组合乡村旅游产品其质量各要素的游客感知水平是否相同?带着这些问题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从乡村旅游产品消费流程中筛选出游客质量感知较敏感的代表性因子构成测评体系,以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索上述问题的答案。

二、乡村旅游质量感知概念结构

游客乡村旅游质量感知是指游客在乡村旅游产品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对质量属性表现的综合评价。一些早期的旅游质量感知研究倾向于将旅游产品单纯地看作是一系列旅游服务的组合,从而把感知旅游质量的评价内容局限在旅游服务的表现上,事实上,旅游产品综合形象及其资源特征也对旅游质量感知有积极的影响。由旅游质量感知而形成的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是游客对旅游区的旅游景观、基础设施、娱乐环境和接待服务等方面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程度的综合评价。

综合文献回顾资料,根据游客休闲农庄旅游经历中接触的外部综合形象、核心吸引资源、接待服务态度与质量、农庄旅游基础设施等质量影响因素,设计出游客调查问卷。其中,外部综合形象感知是指游客对乡村旅游经历的景观、环境卫生、文化氛围、安全性等方面的优秀程度的总体判断;核心吸引资源感知包括本地区传统民族餐饮、土特产品、交通便捷程度等特色旅游资源的感知;接待服务态度与质量感知以农庄商品经营人员、管理人员及食宿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感知进行测评;农庄旅游基础设施通过引导标志系统、公共休息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的使用感知来测评。

本文采用访谈法、田野调查、抽样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方法,对新疆城郊型乡村农庄旅游质量游客感知进行了调查研究。论文基于两个基本假设展开论述。假设一:所有相关指标题项是相互独立的,且所有相关指标题项在旅游者的游玩过程中都是受关注并可感知的;假设二:旅游者在消费中的旅游质量感知具有相互关联性。

三、实证研究分析

本文采用访谈、田野调查、抽样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新疆城郊型乡村农庄旅游质量的游客感知进行了实证研究。

1 调查对象

新疆是我国国土面积最大的省级区域。农牧业经济成分所占比重较大。新疆昌吉州与首府乌鲁木齐毗邻,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主管部门确立了其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区的地位。

杜氏农庄是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一个典型案例。农庄位于新疆昌吉市北郊,成立于1996年,距昌吉12千米、乌市36千米,总占地面积1800亩,是全疆发展最早、规模最大、游玩项目最多的康体、娱乐乡村旅游地,属国家4a级著名乡村旅游景区,自治区五星级农家乐、自治区乡村旅游示范点。景区按8个功能区划分为:野炊区、哈萨克风情园、荷芳园区、渔村烧烤区、运动康体健身区、农家院区、古街观赏购物区、养殖区,具有同时容纳1000人以上住宿及5000人游园的承载能力。同时,新疆杜氏旅游农庄首开新疆“四季旅游”的先河,休闲娱乐活动十分丰富。农庄开设了龙舟、游船、竹筏、射箭、网球、(独轮、双人、三人)自行车、乒乓球、羽毛球、沙滩排球、马车、织布、磨米、磨面、绿荫足球等20多个娱乐项目;在此可以住在农家四合院,体验睡农家炕的感觉,感受邻里和睦的亲情;可以吃上地地道道的农家饭菜;占地60亩的畜牧养殖小区,采取原始的放养方式,不仅为游客提供绿色无污染的畜产品,而且为游客提供了畜牧养殖观光。2006年,杜庄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10万人次,旅游收入800万元。

本文选择此点为研究地点,以在此地游玩的旅游者为调查对象,辅以景区内部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访谈法,研究该景区游客的社会特征及游客对其旅游经历质量感知的评价。

2 问卷设计

通过访谈和实地考察掌握的一手资料,结合文献研究设计出了游客调查表。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游客社会统计特征资料。第二部分是乡村旅游景区游客感知评价资料,该部分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格式,用20个陈述句分别描述了外部综合形象、核心吸引资源、接待服务态度与质量、农庄旅游基础设施及旅游后的满意度等不同质量层面的个人感知。所有测评题项均表述为积极措辞,这有助于降低受测者出现默许、断言和一致性偏见的可能性。请受测的旅游者填写对20个陈述句的同意程度,1代表完全不同意,3代表既不同意也不反对,5代表完全同意。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224份,经检查剔除漏填、绝大多数答案一致等问卷,获得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89.3%。

3 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现场实地考察阶段,时间为2007年6月10日至12日,笔者分别对昌吉州旅游局和杜氏旅游度假村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主要任务是进行管理人员访谈,了解本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同时对典型示范点的旅游过程进行实际考察。掌握了昌吉州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概况及杜氏农庄旅游的发展历程及目前经营状况。第二阶段为游客问卷预调查阶段。时间为2007年6月20日至25日。笔者结合文献资料与杜氏农庄旅游的特点设计了游客问卷调查表,在景区及工作单位附近随机发放了30份问卷进行了预调查。根据预调查反映出的问题修正了问卷设计中的缺陷项,最终形成较合理的调查表。第三阶段为游客现场抽样调查阶段。时间为2007年7月10日至8月20日。期间采用调查人员现场发放并收回问卷和委托景区服务人员发放并收回问卷两种方式,对现场的旅游者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4 分析方法

采用SpSSll.5和eXCeL统计分析软件。统计方法主要有(1)信度检验,采用克朗巴哈(cronbach)a系数检验其内部一致性;(2)Kmo测度及巴特利特球检验,用于量表因子的效度分析;(3)因子分析,用于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四、结果分析

完成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后,进入结果分析阶段。首先对本次调查的游客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对问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然后进行游客感知质量分析,主要从感知指标总体水平和单项感知维度的两个层面,通过游客社会特征与感知水平的比较及中西部游客感知质量的比较进行分析讨论。

1 游客样本描述

旅游者的社会特征是旅游地市场营销中目标市场选择的重要细分标准。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昌吉州乡村旅游者中性别比例基本平衡,男性略高于女性。年龄结构方面以中青年人数最多,其中18―45岁的旅游者占总量的78.5%。受教育程度方面大学学历人数比重最大,其次是高中/中专及职高层次。月收入水平方面1201―2000元人数最多,其次是601―1200元及2000元以上旅游者并列为第二位。职业构成方面企业职工所占比重最大,达44%。最值得关注的是乡村旅游者的家庭所在地构成,从数据资料来看,昌吉州乡村旅游者中乌鲁木齐地区人数比例最大,占到50.5%,其次是昌吉地区,占32%,这两个主要客源地总和达82.5%。由此可见,昌吉州乡村旅游客源以乌昌地区城镇居民为主体,家庭型聚会和企事业单位组织出游形式占主导。

2 信度与效度检验

利用SpaSSll.5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采用克朗巴哈(Cronbach)a系数检验其内部一致性,用Kmo进行效度检验。结果显示克朗巴哈(Cronbach)a系数为0.9031,表示量表有较高的可靠性;Kmo为0.898,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巴特利特球检验显著,说明研究可适用于因子分析。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1)感知指标总体分析

对问卷中的感知指标总体进行描述统计。由结果可知,乡村旅游质量20个题项的游客感知总体均值为3.28,其中题项“我喜欢这里的乡村田园景色”的感知均值最大,为3.71,说明景区点的乡村旅游环境得到游客的认可;购买乡村土特产品的感知题项值最小,为2.85,表明在乡村旅游特色商品的开发、生产、销售方面等尚有较多不足。结合游客本次旅游经历是否满意的调查题项分析,发现满意度总体均值为3.39,选择满意程度为一般和同意的分别占44%和38%(见图1)。这些都说明游客对本度假村的整体感知水平为良,在产品开发经营等方面尚需不断完善。

(2)感知维度分析

在SpaSSll.5中对量表进行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法进行因子提取,其中旋转方法为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共旋转了25次。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以特征根大于等于1为抽取原则,选择题项因子负荷值大于0.4为标准,得到由18个题项构成的4个因子,每个因子的特征根都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达58.15%,将4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旅游者感知价值的4个维度。具体结果见表2。

在这4个感知维度中游客对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核心吸引资源的感知水平最低,总平均值仅为3.0475,这就要求本地乡村旅游经营者及管理者在资源特色的挖掘与产品的开发方面加强力度。具体来说,一是应大力开发和生产乡土特色的旅游商品,二是注重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对回族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展示。相对而言,游客对本农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整体外部综合形象感知水平较高,说明经营者在乡村环境基础上进行的旅游卫生治理、旅游安全管理、游览解说服务建设与游客对乡村旅游需求是相匹配的。

(3)旅游质量感知差异分析

游客的年龄、性别、收入等社会特征会对其质量感知的形成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对游客的家庭所在地、性别和月收入水平因素对质量感知的影响展开分析研究。

a 收入水平对感知的影响

个人收入水平是产生乡村旅游需求的前提,也是实现旅游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决定着游客出游的消费水平和结构。以个人收入水平为自变量,以感知因子为因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总体来看,收入水平较低的游客(600元以下)其旅游质量感知的4个维度水平最高(均值为3.612),收入水平在601―1200元之间的游客感知的均值却最低(均值为3.157)。结合分析中方差分析的显著性检验值来看,不同收入水平的游客对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农庄旅游核心吸引资源质量的感知差异较大,收入水平在2000元以上的游客感知水平最低,而对农庄旅游基础设施质量,不同收入水平游客感知差异不显著。对于乡村农庄旅游综合外部形象感知的娱乐活动丰富程度的感知收入水平差异较显著。对接待服务态度与质量维度,不同收入水平游客的感知差异较显著。

分析其原因发现,处于两端的游客收入水平与感知均值呈反向变化与出游能力有关。收入水平较低的人平时旅游的机会较少,对旅游产品的消费经验少而预期期望值较低,相对而言,调查地旅游经营整体水平较好的条件下其感知水平较高,而收入水平高的游客平时出游机会多,见多识广而比较出的感知水平不高;收入水平中等偏下的游客有过一定的旅游经历但总体出游机会少,对乡村旅游怀有较高的期望值,游玩中某些方面的不尽如人意就会对其质量感知带来较大的影响,调查时段正处于本地乡村旅游旺季,游客量较大,农庄旅游接待方面的漏洞较多,投诉量增加,因此影响到这些类型游客的感知。

B 家庭所在地与性别对感知的影响

乡村旅游是本地短途休闲旅游的主要方式。调查发现乡村旅游游客群体主要集中在昌吉和乌鲁木齐地区,其他地点人数所占比重较小,因此重点分析昌吉和乌鲁木齐地区游客对本农庄旅游的感知。统计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乌鲁木齐地区游客对乡村农庄旅游质量的旅游基础设施、外部综合形象、接待服务态度与质量维度的感知水平高于昌吉地区游客,而对乡村旅游核心吸引资源维度的感知水平低于昌吉地区游客。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旅游点位于昌吉市境内,昌吉地区游客对其资源特色有自豪感,感知水平较高,对其他维度要求的期望值高;乌鲁木齐地区游客在此游玩的消费水平高,参与项目多,获得的旅游经历较多,而表现出感知水平高。

性别方面,女性对本地乡村农庄旅游质量的4个维度感知水平都高于男性(见表4)。这一结果可能与女性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特点有关。与日常生活环境差异较大的乡村旅游经历给她们带来的心理刺激强于男性,参观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品尝少数民族风味饮食等多种旅游项目产生了较强的愉悦感,因此形成的整体旅游质量感知水平高于男性。

4 与中部经济发达地区游客乡村旅游质量感知比较研究

乡村旅游质量的游客感知在我国经济基础不同地区表现性的对比研究,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改进乡村旅游供给质量,提高整体供给水平。国内学者张迪(2006)对浙江临安白沙村和安吉大溪村的城市周边型乡村农家乐旅游游客感知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选取了其研究量表中与本次调查相同的旅游需求六要素项目进行了比较研究(见表5)。

结果表明,本次调查中乡村旅游接待的购物、交通、住宿、餐饮方面游客感知水平低于中部发达地区。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中部地区经济发达,旅游基础条件优于新疆,同时经济发展的差异又带来个人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等的差异,如游客样本特征方面,中部地区个人较高收入水平所占比率高于新疆乡村游客,中部地区月收入在2500元以上者占42.4%,而新疆乡村旅游游客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者仅占25%。这些差异对质量感知的影响就表现为少数民族地区游客对住宿、餐饮价格的感知较为敏感,整体水平低于中部游客。另一方面,这种经济基础的差距也造成了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缓慢,乡村旅游购物品开发滞后,从而影响游客对乡村土特产品感知水平。

调查还显示,新疆乡村旅游游客在乡村田园风光、乡村旅游卫生条件、娱乐活动丰富性和乡村旅游解说介绍方面的总体感知水平优于中部发达地区。分析其原因发现,因双方在乡村旅游游客抽样的调查地点及乡村旅游经营类型的选择上有较大差异。新疆杜氏农庄旅游度假村位于乌市近郊,场地规模大,经营规范,内部管理统一有度,投资额较大,开发了诸如水上拓展训练、农家生产生活方式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游览项目,整体经营水平较高。中部地区调查地点位于浙江省临安地区,为乡村农家乐经营模式,其多为小规模家庭经营,综合开发与营销能力有限,整体经营水平不高。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农庄旅游点为对象,对其旅游质量的游客感知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影响游客城郊型农庄乡村旅游质量感知的要素主要是乡村旅游区的外部综合形象、核心吸引资源、接待服务态度与质量、农庄旅游基础设施。

这一结果对经营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经营者可以根据旅游质量管理和游客感知要素设定相应的管理层次,通过清晰的管理边界及有效措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调查所得到的各要素因子的游客感知水平分析,农庄的经营管理层可以发现现实中存在问题的环节,采取对症下药的有效措施,提高经营质量。

如通过分析还发现旅游农庄中乡村土特产品购买是游客感知水平最低的一项。现场调查也发现农庄中设计的几处购物点所销售的主要是新疆民族手工艺品,种类与新疆多数旅游景点或旅游集市上相同。访谈中了解到到此游乐的城镇居民想在此地买到的是新鲜、绿色瓜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对现场陈列的旅游购物品不感兴趣。鉴于此,农庄应对其购物点销售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在提高感知水平的同时,也创造更多效益。在4个感知要素中还要关注的是农庄的餐饮服务质量。因旅游旺季游客数量较多,中午就餐排队等位现象较严重,也引起游客的不满。建议经营者采取设计临时就餐点或提供不同档次餐饮品种等措施解决这一质量节点问题。

第二,对比分析表明,游客收入水平对接待服务态度与质量和核心吸引资源的总体感知水平差异较大;而家庭所在地方面表现为乌鲁木齐地区游客总体质量感知水平高于昌吉地区游客;性别方面表现为女性的乡村旅游质量感知水平高于男性。

收入水平对比分析的结果提醒农庄经营者,游客收入水平决定其消费水平。在基本功能性要素如餐饮接待、土特产品购买等方面,应提供高、中、低等不同档次的产品,如设计“全鱼宴”、“农家福”等高档餐饮品种,既能满足一部分高收入游客求新求奇的消费需求,又能减弱前文所述的午餐拥挤现象。

家庭所在地及性别对比分析的结果也为农庄经营者提供了有益的营销信息。针对乌市及女性游客感知水平高的特点,经营者可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拓展乌鲁木齐这一新疆最大城市居民市场,并可增加设计一些适合女性游客的参与性游乐项目,吸引更多游客。

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篇7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作为第三类产业的旅游业也开始在乡村崭露头角,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型力量。所谓的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单位,开发其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如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等,使城市居民在旅游景点获得独特的乡村生活体验。这对于拉动乡村经济增长,统筹城乡发展都具有巨大的作用。然而目前,由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人民的预期,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因此必须加强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促进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乡村旅游人才的发展现状

(一)乡村旅游的人才从业人数较多但文化素质较低

目前来看,从事乡村旅游管理的大多数都是当地的农民,他们往往文化素质偏低,对于旅游业没有全面具体的认识,不能很好的参与旅游业的管理,甚至有些偏远地区的农民不知道当地的自然风光可以开发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旅游业,对于乡村旅游持排斥、抗拒的态度,就算是支持发展旅游业的农民在变成旅游从业人员之后也因为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很好的经营旅游业的发展。另外,农民对于乡村中自身的旅游资源没有很好的认识,不了解其内在的价值,缺乏保护意识,毁坏文物、砍伐森林、污染环境,造成了当地旅游资源的破坏。

(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

一直以来,虽然乡村旅游业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国家及政府各部门对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却一直不够重视,从业人员接受培训的比例较低,就算有的接受了培训也仅仅是走走形式,没有真正系统的使从业人员了解到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及作为服务业的旅游业应以什么模式发展。旅游从业人员仍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三)相关旅游院校培养的旅游人才没有真正进入农村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种和旅游相关的院校也随之兴起,旅游管理作为一个热门专业开始在各大高校流行。但是虽然全国大中专院校培养的旅游人才已经足以满足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乡村经济水平、工资水平和生活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旅游专业的学生宁可改行,找一个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也不愿意从事乡村旅游业,致使人才严重流失。

二、对于培养乡村旅游人才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管理

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视力度,从制度层面上加强对乡村旅游业的指导和管理,制定合理可行的人才政策,积极吸收先进的经营管理人才为乡村旅游业服务;还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使农民认识到乡村自然、民俗等资源里面蕴含的旅游价值,增强其保护和开发意识,要加强对其旅游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投入资金组织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系统的培训,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考核,使其自觉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经营者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经营模式

对于乡村旅游业的经营除了政府之外还有一个人体或者合体的旅游企业,但是许多经营者目光短浅,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合理,只是泛泛的加工没有突出地方特色,没有树立景区形象的意识,只注重旅游资源的外在形象,不注重其文化内涵,致使乡村旅游资源失去了其原本的价值和魅力。因此经营者们要合理开发现有的旅游资源,使审美视觉和文化内涵结合为一体,不断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为自己所用。

(三)加强和各大院校的合作,吸收专业、先进的人才

在乡村旅游的人才培养方面,虽然后期的培训很重要,但是如果本身就有专业型的人才,不仅可以提高整体从容人员队伍的素质和质量而且还能节省大量的培训费用。因此乡镇政府或旅游业的经营者可以和各大高校合作,专门培养适合乡村旅游业的人才。还可以在当地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促使学生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努力培养适应乡村生活,真正愿意在乡村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三、结语

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河北省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交通的便捷,旅游已经成为居民的重要休闲方式之一,作为新兴休闲消费项目,在促进城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多年的城镇发展实践证明,多种非农产业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产业特别是对于一些旅游资源丰富而二三产业不甚发达的地区来说,乡村观光休闲旅游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软硬环境、促进乡村文明、改观乡村容貌等方面效果显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如何以乡村旅游业为依托,以乡村旅游推动农村发展成为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在深入了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农村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乡村旅游以其广泛的联动效应,在带动农村农业和非农产业和谐发展的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建设。

(一)乡村旅游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首要实现的目标,也是新农村其他事业建设的基础。这个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农村经济的大发展,依赖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乡村旅游产业,包括农家乐、果园采摘、农业观光、农村生活体验等多种旅游形式,乡村旅游一方面带动农产品的就地消化,为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农村产品结构调整提供契机,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尤其是发展城市周边的农村旅游,为城乡交流提供了更多地机会和方式,通过城乡互动的方式,吸引城市的资金、人才、管理、技术等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乡村旅游能有效快速增加农民收入

旅游休闲产业,特别是乡村旅游业,多是以家庭为单位提供旅游服务,从业人员也以家庭成员为主,具有较大的家庭服务特性,以采摘、农家乐、垂钓园、民俗大院等方式,为休闲观光游客提供农家住宿和餐饮,这些直接增加农民家庭收入。另外以集体或私营的农村旅游公司为主体发展的乡村旅游业,多以当地农民为企业员工,有效的吸收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形成以公司加农民的健康发展模式。通过旅游公司加农户的方式,不仅可以就地销售农产品、安置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为本区域创造绿色GDp。

(三)乡村旅游可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村貌

农村旅游中,交通、饮水、医疗、卫生、通信、餐饮、住宿等设施的建设,是关系一个旅游项目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所在。旅游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对环境的要求。乡村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就要因地制宜的对农村的生活环境进行改造,干净整洁,而又不失当地的特点成为村容村貌的基本标准。发展农村旅游业,在当地政府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主体的前提下,企业、农户为了自身的发展会自觉自愿的加入到农村环境建设中来,自觉维护村容村貌的整洁卫生,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农村建设的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完善美化乡村生活环境。

(四)乡村旅游可以促进乡村文明的发展

农村旅游产业,以游客需求为中心,为游客提供周到的服务和满意的产品,以游客的满意作为持续经营的前提,在获得市场认可的同时,也收获了经济效益。市场是一所最好的学校,经济效益是最好的教材,在市场观念的引导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培养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意识。发展农村旅游,各种外来文化和先进思想以观光的游客为载体被带入农村,农民与游客的交流无形中提高了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让农民接受先进思想,实现思想转变,最终促进乡村文明的发展。

二、河北省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模式

河北省地处华北,北依燕山,南望黄河,西靠太行,东坦沃野,内守京津,外环渤海。地理环境复杂,既有山区、丘陵和高原,也有盆地、谷地和平原,是全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自然资源丰富,既有农耕区域、草原牧场,也有森林湿地、险山秀峰、江河海湖,更有享誉国内外的土特产品和风味小吃,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闻名遐迩的革命圣地。便利的交通、璀璨的历史文化、秀美的湖光山色,为开展乡村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可以开发囊括观光、休闲、度假、会展、娱乐、科普等不同功能,山、水、林、村等不同环境,自然生态、人工生态、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各个层次旅游结构的旅游产品。

(一)森林旅游

森林旅游大多数利用自然景观,其中大部分自然景观是以山地森林为主,包括山、林、小溪、瀑布等组成的景观体系,山地森林是构成景观和运动的基础,依托山林开发旅游,是远离城市区域的乡村旅游中开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河北省境内面积广阔,山脉资源丰富,森林山地众多,以本地的山地森林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的开发旅游产品,如宗教的山脉可以开发宗教文化观光产品,景观奇特的山地森林可以开发自然景观产品,而城市周边的山脉则可以以开发山野运动、康体健身的产品为主。旅游产品的开发要做到因地制宜,切不可生搬硬套其他的地方的模式。

(二)草原旅游

河北省承德地区的木兰围场、张家口的坝上草原,历来是封建皇家狩猎骑射之地,其广袤的草原、丰美的水草、新奇的骑马体验、味道鲜美的烤全羊、充满异族风情的篝火晚会等为旅游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显而易见对草原旅游的开发、对牧民的增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旅游产品明细过于单一,大多是以骑马逛草原、住蒙古包、吃烤肉等传统的草原旅游形式。要想更多的增加牧民的收入就要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例如和牧民一起游牧的游牧体验旅游、草原康体运动为主体的草原运动旅游、私家庄园为依托面向中高端消费的草原庄园休闲度假、以少数民族风俗文化为依托开发的牧民特有的文化游等。旅游产品的丰富可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在满足游客的效用需求的同时,牧民的收入自然也会大大提高。因此,立足游客的需求,开发丰富的草原旅游产品是草原旅游的关键所在。

(三)渔猎渔家休闲旅游

地处衡水的衡水湖湿地、秦皇岛的燕塞湖正是因为水才成为旅游胜地。河北省有许多的江、河、湖、海、鱼池、水塘,以此为依托,开展渔猎活动。事实上,大多游客是想体验一种与自己平时不一样的的生活方式。渔猎渔家休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渔业旅游与水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对渔业旅游开发时也要充分利用水资源,让游客在享受渔猎的同时,还可以享受水上娱乐。如鱼塘可以和莲花结合,让喜欢垂钓的游客可以欣赏到亭亭玉立的莲花,观赏鱼养殖与水景植物结合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品的品质,还有在湿地中观赏水鸟等等。这些产品都是非常好的旅游组合,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自然也就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三、河北省发展乡村旅游业需提升的几个方面

河北省地域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多彩,可以开发出很多旅游模式,同时河北又紧邻北京、天津、上海这些旅游需求旺盛的市场,这些是发展乡村旅游其他省市无可比拟的条件,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优点与局限性并存于乡村旅游中,河北省要想充分利用这些优越的条件发展乡村旅游,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一)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乡村旅游的可进入性

基础设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硬件,其完善程度直接关系着乡村旅游能否持续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基础设施,如通讯、交通、卫生、医疗、安全等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和保障,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方便。停车场、交通指引设施的建立和完善不仅方便了游客,也提升了当地旅游资源的品质,为当地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增添了动力。

(二)规范乡村旅游管理,统筹规划,提高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

规划是开发建设的基础,对乡村旅游来说,让旅游资源凸现本地特色,必须在保护本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保持民风民俗、维持环境原生态等基础上开发旅游资源,必须首先进行科学规划,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有效避免千村一色的视觉疲劳,避免旅游资源的流失。旅游规划是涉及整体的部署,必须从全省的总体大局出发,整体部署,按照有序开发、统一规划、持续利用、合理布局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本辖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并建立规划实施和监督机制,确保乡村旅游规划的落实和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按照规划规范推进。同时实行建设的标准化,认真推行《河北省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标准》和《河北省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建立并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的餐饮、娱乐、住宿、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的安全标准和服务规范。提升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质量和档次。

(三)强化管理,广为宣传

乡村旅游要实现有序发展,政府就要加强监管。一是经营活动的监管,确保乡村旅游发展有序;二是环境卫生安全监管,确保游客安全健康;三是要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古祠堂、古民居的保护和修缮,充分彰显农村历史文化的底蕴;四是加快乡村旅游管理法规体系的建设,让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与管理有法可依;五是制定乡村旅游分级分类管理标准,对乡村旅馆、特色餐馆、观光农园、观光果园、休闲池塘等实行分级分类,对“农家乐”与民俗村实行星级管理。通过分类来突出特色,防止产品的同质化。

在此基础上,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通过召开旅游资源推介会、举办乡村旅游节等形式,加强与北京、天津和上海有关旅游、新闻机构的交流和沟通,让外界充分了解河北省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同时,对开发较好的乡村旅游点进行文化包装,制作乡村旅游宣传片和河北省乡村旅游网页,通过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向外宣传推介。

(四)提高乡村休闲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

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吸收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向旅游的相关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旅游行业的转移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从一个行业转移到另一个行业,而是劳动技能的一次革新,需要对这些劳动力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另外,发展乡村旅游,对大部分县、市、镇、村来说还属于比较新鲜的事物,也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河北省各级政府要以当地的教育培训机构为依托,餐饮、住宿、旅游等旅游相关行业的服务机构,对乡村旅游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进行素质、能力、技术培训和指导,对发展乡村旅游的县市村镇进行旅游开发建设技术指导。

(五)重视人才,积极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

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篇9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以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载体为旅游开发出发点的旅游活动即属于环境旅游,而以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而乡村旅游也包括了上述两种旅游模式,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追求与自然融合的心理需求,符合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和不断完善的要求,是旅游开发转型的新探索,从目前发展看,基本具备了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感知体验的功能。目前乡村旅游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还停留在需求层次初级阶段,更多处在观光、休闲阶段,而随着旅游多级化发展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快速,乡村旅游逐步向集观赏、参与、购物、度假、养老等多层次需求发展,呈多元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态势;因此针对不同区域消费群体、不同消费体验需求,乡村旅游是一个细分的市场,应该依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从长远看复合型的乡村旅游产品是长期发展的趋势。随着我省国际旅游岛开发的不断推进,利用我省生态环境优势和独特的地方人文习俗、文化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是我省旅游规划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特别是随着自驾游人数的增加乡村旅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产品较单一、配套不齐全、产品链短的发展瓶颈,下面我提几点建议:

一、长远规划,提高规划水平,精心培育和打造地方乡村旅游品牌。我省乡村旅游主要依托的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的民俗文化,一定要以不破坏环境为基础,根据各地的情况进行发展规划,以力求保持其独特的旅游资源特点和差别化的经营思路,逐渐打造出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

二、以一带多、抱团发展,利用生态文明村和旅游风情小镇的深入发展拓宽乡村旅游发展的范围和深度。海口市秀英区2014年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以贫困村创建为重点,突出打造石山镇施茶片区和永兴镇建群片区,共投入资金3681.08万元,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59个,使全区文明生态村创建总数达到257个,为文明生态村创建注入了活力,带动了该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挖掘和利用好乡村旅游资源,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开发。有的地方为了效益盲目上旅游项目,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四、拓展客源市场,不断创新开发旅游产品,规范经营秩序。保亭和琼海在这一方面走在前头,整合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拓宽经营思路,以树立大的旅游品牌为契机,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发过来又带动了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五、强化市场经营观念,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配置。目前乡村旅游市场已呈细分化、精细化、个性化的特点,游客的消费需求和体验直接关系到经营的成败,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市场和线路时一定要突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配置,突出独一无二的消费体验。

六、实现规模化经营,鼓励组建旅游大企业,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淡化区域界线带来的竞争劣势。目前我省乡村旅游看似遍地开花,但实际上是各自为阵,经营理念的单一以及产品设计上的雷同或相似无形之中削弱了旅游产品的竞争力,主打产品的效应不明显。可以考虑引进有管理经验的大企业主导联合各地区的旅游企业成立经营联盟,充分发挥各自区域资源优势,避免了相互竞争,可以提升经营水平,向规模经营要效益。

七、政府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扶持,首先要解决基础设施配套的问题,包括道路、管网、商业配置等;其次由于乡村旅游会用大量的乡镇集体土地,如何规范此类土地的使用和经营,以及土地的流转,政府应该尽快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以达到利用效益最大化,能保证维护好农民的利益。

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篇10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大会向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持续发展。”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之后,才在世界各国中掀起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的浪潮。“协调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关系”的思想,是人类谋求新的发展模式的基础。

二、开发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1)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农村农田的减少和产业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很多农民长期处于“隐性失业”状态,旅游业的独特优势对于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可以在自己的家乡实现就业。(2)增加农民收入。城市周边以及比较偏远地带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是开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所在地,农民在参与旅游业开发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农村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农业的附加值提高,进而农民收入提高。(3)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乡村旅游市场想要扩大,必须要对餐饮、住宿的卫生状况、接待服务水平、旅游接待地居民态度等方面尤为重视,这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方面的投入,进而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缩小。

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

(1)经营管理不到位。问题主要体现为经营水平低,目前中国乡村旅游项目大多处在一个仅限于村镇和农户的基础上,许多当地的居民则成了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2)缺乏发展策略,呈现一窝蜂态势。乡村旅游具有季节性强、产品使用率低的性质,需要对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以及增加就业机会的能力进行客观的论证。地方政府和经营者往往缺乏对乡村旅游内涵、性质以及发展方向的理解,重复性建设和盲目招商引资的现象在很多地区大量出现。因此,开发乡村旅游的地区应当在资金投入前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进行专业性规划。(3)乡土文化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大部分的乡村旅游产品往往只是片面的强调自然资源,在中国的发展中忽视了对本土文化、当地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同时所发起的乡村旅游服务项目也只是停留在低水平的提供食宿和餐饮水平上,对于那些很强有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的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挖掘还显得十分不够,致使乡村旅游的游览方式主要还是观光旅游,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旅游产品普遍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