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十篇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十篇

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0:36

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重构;民族认同

族群是同一社会中共享文化的一群人[1],20世纪中叶依据我国族群实际情况进行的民族识别重要依据为“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借助民族识别的政治属性和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属性[2],产生了我国现在的56个民族。换言之,文化是民族存在的基础,文化的重构只有以不失本质为前提,才可维系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在经济影响下重构频发。文化重构是对文化的重新建设,从解构到重构,通过对文化现象的加工与创新,重新认识与接纳文化。文化重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实践活动,是文化再生产的一种方式,文化重构与文化自我创造一样,是人类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少数民族文化重构是对本民族成员的社会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新挑战,作为族群归属感和感情依附的民族认同的内涵也由此发生变化[3]。

一、少数民族文化重构中的民族认同系统

民族认同之于少数民族,是让民族成员确认相异于其他民族之处,具体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差异和多元。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个体对所属文化产生归属感,便会将其价值体系内化,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对变化与重构语境下“我文化”认同成为个体的情感归属和价值取向,稳定了少数民族内部社会结构。民族认同的文化系统由民族情感和心理认同、民族意识认同、民族精神认同三个部分构成。

(一)民族心理认同。各少数民族长期生活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有着特定的经济政治背景、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由此形成的民族情感和民族心理是少数民族存在和发展的依据。民族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均认为:民族心理是民族社会生活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民族心理认同可看作是一个民族长期的交往方式经过历史积淀所留下的共同心理特征。由于民族生境、历史文化、生产方式的差异,各民族的心理特征不尽相同,如藏族多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在文化多次重构之下,形成了隐忍、善良的心理特征;生活在热带雨林的傣族,文化重构之下形成了热情、奔放的民族心理特征。出于人类需求的共性,各民族在和平时期的心理特征也有和平、包容等许多相似之处,少数民族的文化重构让不同民族的心理特征是民族认同行为发生的内部吸引。

(二)民族意识认同。迪尔凯姆的“集体意识”是分析民族意识认同较好的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民族意识就是民族集体意识,与客观的民族生活相关,具有客观性。各民族的文化重构是传统文化与现实相互融合的过程,传统的民族意识认同是通过民族特有方式教化而产生的民族共识,是民族群体对自我存在的无意识文化本能表达,是重构之后的民族意识在群体发展方向引导性的内部有机团结。在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文化在集体意识之中的体现更与现代元素相关,在体现民族群体的社会特征之余,更说明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民族融合成为民族文化重构的主要内容。民族意识在一定语境下即是我们所说的民族精神,是推动民族向前发展的动力。

(三)民族精神认同。少数民族的形成有特定的血缘与地缘基础,也有特定的信仰和精神认同。孟德斯鸠认为人类受气候、宗教、法律、施政准则、先例、风俗习惯等的支配,民族精神涵盖以上所指。后现代语境下民族精神时常与时代精神相关,时代精神一般是民族精神重构的结果。文化哲学观点认为,民族成员对所属文化和族群的心理依附和情感归属即是民族认同。民族精神被称为民族文化之灵魂,是民族文化历史记载的主要内容,被广为传颂。蒙古族民族英雄嘎达梅林所体现的民族精神被蒙古族同胞广为传颂,与嘎达梅林相关的文化现象体现了蒙古族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信念。若将民族精神看做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不能简单反映与直译民族自我意识,应全面反映民族集体意识、民族品格、审美情趣等。民族精神的相对稳定性不排斥民族文化的重构,相反只有精神传承与创新并重,才能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文化重构中的的民族认同困境

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让民族文化从多元向一体转变,文化重构过程中许多少数民族的自我认同变得模糊,当主流文化与母体文化有不同的价值标准之时,他文化的采借和我文化的模糊成为文化适应的必经过程。[4]

(一)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相对化下的民族认同困境

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在民族社会最直接的体现是人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大场域,民族身份不再是最重要、也不是唯一的识别标准,而是一个相对的、多中之一的判断标准。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促成了文化的无边界性,文化的表达出现了多渠道。借用社会学的角色扮演理论,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多重角色的集合,不再可能以简单的姓名、民族等标识来对一个人进行界定,也不再可能以职业、社会阶层来对社会成员进行区分。[5]吉登斯认为社会制度的多维度现代性导致了全球化,现代性忽略了空间,更重视社会体系和知识体系。少数民族的身份相对性可以解释为只有在特定的社会情境和约定下民族身份才有特定意义。经济发展和文化重构所致的民族身份相对化导致民族身份认同的场域更加复杂,各少数民族的自我认同也在传统方法基础上进行反思。

(二)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加强下的民族认同困境

少数民族认同保留了文化对族群的原始表征,但是其可操作性必须存在于正在进行的对比之中———不是对自我文化的自说自话,是在与其他族往之中唤起自我觉察的民族自豪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引发社会文化交流加强的最重要原因是人们对于主流物质文化的依赖。少数民族文化与他族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的过程是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过程。社会学研究发现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呈现正关联,文化适应初期的民族认同模糊概率高于文化适应中后期。少数民族早期文化适应导致弥散民族认同困境———少数民族成员慢慢淡忘自己民族身份,对自己民族的事情不感兴趣。弥散民族认同导致少数民族群体被动接受主流文化,过度认可他族文化,造成对文化交流刻板印象的全盘接受和民族认同困境的无意识状态。民族学理论认为,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模糊与自我认同模糊是同一时间进行,所以通过民族认同的研究可以对民族群体的社会适应进行预测与调整,制定较好的民族发展政策与制度。传统乡土模式的民族认同基本依据地缘、血缘、族群等外在空间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族际流动也伴随社会流动不断加强,民族认同作为一个封闭和排他的情感过程被解构,因性别、民族、宗教所划分的社会阶层之间因为社会流动不再有明显的界限。为了体现个体的竞争力,少数民族社会成员在社会流动中渴望从摆脱乡土性的束缚,以国民性的标准自我要求,少数民族认同感在强烈的经济和政治权威约束下出现界限模糊、归属感散失。

(三)少数民族文化危机中的民族认同困境

文化危机是从文化功能角度提出的,少数民族文化危机是指主导性的文化由于转型或重构所导致的功能失效。多样化是少数民族文化重构的特点,文化因子、文化元素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被完整替代,这些要素通过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等方式慢慢发生变化。换言之,少数民族文化危机的发生是内源与外源合力作用之下导致各文化各元素之间的冲突,是保持文化本质的同时对文化功能失效的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可称为文化失范。面对当下主流文化的稳定性,少数民族文化危机还体现为对自身文化存在合理性的怀疑与民族自卑感。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刀耕火种是传统的生产方式沿用了许久,但是由于其生态破坏性与对现代法规违背,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纵观各民族生产方式改变的过程,是传统文化在危机背景下的转型。生活在云南大理山地的彝族以种植土豆、玉米为主,刀耕火种耕作方式的退出经历了反对、偷偷进行、完全接受的过程。彝族将具有民族自在性的耕作方式作为文化元素进行转变是文化危机的表现之一,这一危机的解决是民族群体对主流耕作方式跨越性的接受。总之,文化危机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困境是少数民族群体对生存的深层精神维度的认同困惑,对长久以来稳定的文化模式变化的不安,对主流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民族制度的冲击所产生的群体紧张。

三、少数民族文化重构中的民族认同路径

少数民族文化重构是对其内在规定性和外在表现方式的“我文化”及“他文化”的双重鉴定。历史上,少数民族因为文化结构的封闭性、滞后性制约其发展,于是适时的文化重构成为需求。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各种现代性因素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成为民族认同的前提。只有通过民族文化的重构,发展民族经济,激发民族自豪感,才能让民族认同成为各少数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以文化重构促进经济发展,支持民族认同

自觉与自在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不是被抽象出来的,而是发生在特大的经济环境之中,因此也适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客观规律。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结构限于其经济发展程度,其功能单一与老化,传统的文化模式无法真正让民族成员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6]经济发展对文化重构最大的贡献是让其文化结构具有了更多的新方向和意义导向,更多从发展经济、改善少数民族生活现状为出发点。生活在云南元阳的哈尼人,以稻作文化为物质基础,世代努力才创造出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大田小田相间,无与伦比的文化遗产。仅仅从耕作与收获的原功能来说,稻作文化之于元阳梯田不外乎是哈尼族居民基本解决温饱。但经过文化重构的元阳梯田文化从旅游文化、农耕文化、农业文化等多方面进行推介,让“梯田”成为元阳哈尼族民族识别的载体,通过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当地哈尼族居民经济条件不断改善,文化内核不再是不可触摸,集体认同变得有血有肉。总之,以安身立命为前提,文化重构所产生的技术和经济推动力的普遍性让民族认同变得更具说服力。

(二)以文化重构激发民族自豪感,推动民族认同

文化重构之后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不是简单的对文化原始性的标本式的保存和传承,而是在文化互动过程之中,结构发生解构与重构,文化的内容和意义有了新的诠释。少数民族文化记载社会事实,同样也是民族的历史,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为荣的情感过程称为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卑感而相对存在。少数民族的民族自豪感是一种集体的共同心理,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文化重构将本民族的文化接受范围不再局限于本民族精英与传统,而用更加普世的方法让所有民族成员便于接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构让一些集体性记忆不断再现[7],不断增强了本民族文化的亲近性。

(三)以文化重构增加理论支持,引导民族认同

少数民族文化重构过程常常遇到根基性与工具性的冲突,那些植根于少数民族原生生活之中的文化与现代性的工具之间的博弈体现在主流外部文化与族群传统的冲突。以少数民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民族学、人类学及多个交叉学科理论为我国少数民族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来源。民族认同的社会支持来自民族本身,也来自外部社会的经济、政治、理论等。民族理论的适用从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典民族理论到中国特色的本土民族理论,我国民族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并日趋完善。如今56个民族和谐是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体系的最新表达,是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体系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标志性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族识别,民族区域制度确立、少数民族生存状况、语言、音乐、体育、艺术研究,对我国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很高的理论与实践指导。[8]多元民族文化的共存,不免有许多不一致的观点存在,小可影响小群体行为,大则破坏团结,解决的办法是利用理论指导,明辨是非,而不是粗涉与阻断,理论引导是解决民族偏见、民族歧视、民族刻板印象,指导民族工作的不二选择,理论指导从文化、心理层面使得民族认同成为民族成员的内在需求。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重构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性与反思性,少数民族文化重构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连续动态过程;不是单枪匹马能完成,是众多社会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对民族意识的启蒙,通过启蒙使民族成员正确理解当下的位置,不再盲目抱守本民族传统文化,也不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重构可结合时代精神,运用现代性的表达来振奋民族精神,让本民族文化在多元一体的诉求机制下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构是民族认同的载体,通过新文化形式对本民族文化的论证使民族成员产生认同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存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民族共生问题,其核心在于以公民认同为前提的各民族认同体系在中华民族语境下承认和支持各少数民族的自我民族认同。我国各民族认同是将超民族主义的“单一场域”和民族主义的“多场域”有机结合,以文化重构为基础的互补、共进的认同模式。

作者:孙丽莉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5]王明珂.过去、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台湾的族群经验[a].中研院近代所.认同与国家:近代中西历史的比较[C],1994,249-275.

[6]戴晓东.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认同[J].欧洲研究,2006,(3):18-35.

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文化多样性;世界格局;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化浪潮下,国际上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呼声日益高涨。回顾人类文明史,世界上各国家、各民族都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所拥有的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都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已经成为共识。

1.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面对全球化浪潮,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课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现代许多国家民族都大力保护民族文化,培养统一的民族文化意识、民族文化自豪感,以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1.1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和精神纽带。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质的文化,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和独特文化气质。是该民族在发生和发展中所有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多层面的完整复合体;是其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创造方式、信仰方式、感受方式、表达方式、道德习俗的历史积淀和知识系统;代表了该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潜意识中的社会心理趋向,铸造了最核心的民族性格。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和精神纽带。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整合民族精神,强化国家、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1.2民族文化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素质,是一个国家、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将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没有后续力量,就无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民族文化在未来的国家发展中又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民族文化产业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可持续地创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消费,拉动内需增长。所以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保护就不仅仅是一个文化问题。

1.3民族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民族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文化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了这个民族步入文明、发展文明的特殊路径。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民族、一个时期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能力的文化软实力,对社会的精神面貌和社会发展发生起着深刻的影响。历史也同样告诉我们,能在国际斗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纵横驰骋的国家,历来都是硬实力和软实力兼具的国家。而现实经验表明,在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的格局下,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2.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对抗文化霸权主义

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经济、技术和综合国力的优势,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从意识形态和经济模式的全面输出,从某种程度上讲,全球秩序是西方的价值观念、体制和规则的扩大和延伸,其中不可避免地带有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色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一体化是一种压力,是对传统民族特性的冲击。面对西方经济霸权、政治强权和强势文化的刺激,民族国家出于维护本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需要,本能地以民族主义来抵抗,特别是中、小国家由于受到自身实力所限,不能借助某种国际机制来抗拒这种压力,民族主义便成为唯一有力武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认为文化之间的竞争具有了战略意义。

2.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利用经济、政治等综合优势在全球化进程中推进文化霸权。在冷战结束以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关于全球政治的一个共同认可的假设是谁赢得文化,谁就将赢得世界。也就是说,谁的文化观念、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在全球赢得更多人的认可,谁将成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因此,推广传播各自的文化成为当代各个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不遗余力的战略目标。

2.2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各民族的自我意识普遍增强。文化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权利的分布。19世纪以西方殖民主义表现形式的西方权利和20世纪美国的霸权把西方文化推广到当代世界的大部分地区。随着现代化所带来的非西方社会权利的日益增长,却导致非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复兴,那些本土的、植根于历史的习俗、语言、信仰及体制正在自我伸张。

3.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减弱民族冲突

伴随着日益紧密的国际、族际交往,关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是减弱文化民族主义冲突的有效途径。当今世界上很多不安定的因素都与人们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有关。由于认同所造成的异差而产生的民族、种族、文化上的歧视、纷争与冲突比比皆是,其中很多国家及地区发生地缘冲突、宗教冲突、民族冲突等不安定因素大都可以从政治文化或政治亚文化的变异上找到原因。这些冲突往往或者是由权力观念、、民族特质的狭隘利己性、排他性所引发的,或者是由于存在着对其他文化不平等的态度而导致的。正因为当今时代此起彼伏的国际地缘冲突和动乱事件中,常常显现文化的动因、文化的矛盾,所以,人们认为当今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进入了“文化的时代”,而关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则是减弱民族冲突的有效途径。

每一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别的优长之处,人类社会或国家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吸收全人类文明的成果。文化繁荣更需要宽容、兼容、包容。如果世界文化趋于一元化,人类文化繁荣就无从谈起。因而,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保护文化多样性,前提是认识与尊重文化多样性。而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文化的独立性、异质性和完整性。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文化能趋同,文化亦可立异。这既需要各民族在理性地看待自身的文化传统的同时,也更需要理性地面对其它文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国各民族必须要遵循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多样并存,共同繁荣。

4.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重新配置世界格局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文明之间的交往是间断的,或者说规模有限。大约自公元1500年始,西方民族国家--英国、法国、西班牙、奥地利、德国和美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征服、殖民,决定性地影响了所到之处的文明。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一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集团与一个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了竞争,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甚至是军事的竞争。但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巨变,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

冷战的结束,彻底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亨廷顿指出,从此“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人们认同于部落、种族、宗教、民族以及在最广泛的层面上认同文明,这是因为:首先,冷战的结束使民族主义超越了意识形态主宰国际秩序的局面,使一些民族国家摆脱了外国的掣肘获得了完全独立和,使其有可能走上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也使一些民族摆脱了异族的束缚走上了独立建国和自主的发展道路。民族文化在此时获得了释放的机遇,因为冷战时代的民族文化被两极对峙的需要所压制。其次,冷战的结束,使民族主义对国际战略力量的配置和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依据共同的历史传统结成联盟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那种用意识形态来组织联盟的方式结束后,政治集团的形成主要寻求那些具有相似文化和相同文明的国家集团。那些在冷战时期分别是不同的超级大国的伙伴,现在则重新确定他们的利益,寻求反映他们文化政治现实的新的合作。这一政治需求刺激了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

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篇3

[论文摘要]荣辱观教育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定历史时期对公民进行的一项思想道德教育,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对于促进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丰富和发展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促进各民族道德文化的交流和认同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中要注重与少数民族自身的荣辱观念相结合,注重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民族院校自身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育。

荣辱观教育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定历史时期对公民进行的一项思想道德教育,荣辱观确立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判断是非、荣辱的价值标准,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荣辱观教育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尤其是在当前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培养自尊、自爱、自强、自律的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院校在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时,应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特性,充分挖掘教育资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荣辱观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一、民族院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关系到民族大学生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的树立,是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一)促进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历来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提高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引导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一直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深刻变革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虽然一些主流的价值观念仍然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等观念仍然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一些重要的价值标准被丢弃,甚至一些基本的荣辱观念也被混淆或颠倒,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分美丑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现象也同样影响到民族院校的学生,使他们在思想道德观念特别是荣辱观念上也存在着许多的迷惑和不解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为了使民族大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具有明确的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对他们进行荣辱观的教育势在必行。

荣辱观教育有助于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来源于人们对某种思想和行为所抱有的荣誉感和耻辱感,当这种情感一旦固定下来,成为凝固在人们思想意识中的深刻而且成熟的看法并以此来评价和指导人们的行为时,荣誉观就形成了。[1]荣誉感和耻辱感是最基本的道德情感,具有这种道德情感的人才懂得对高尚的事情报以赞赏、崇敬,对卑污的事情予以谴责、厌恶,才能具有最基本的是非善恶观念,不至于是非不分,善恶不明。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旗帜鲜明。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思想,为解决当前民族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问题指明了具体方向,找到了着力点,找准了突破口。[2]民族院校应该按照这个标准培育大学生以何为荣、以何为耻的自觉道德意识和自觉道德评价,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促进民族大学生正确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荣辱观教育有助于民族大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荣辱观教育可以帮助民族大学生形成坚持和发扬优良行为,抵制和制止不良行为的内在人格力量。一个人有了荣誉感和羞耻感,就有了趋向真善美、排拒假恶丑的内在力量,就能够促使自己的人格经常得到深化和提升。荣辱观教育可以帮助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产生崇高的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完善自我的力量和心理机制,从而能够在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做到趋荣避辱,积极向上,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

荣辱观教育有助于民族大学生形成优良的个人品行。荣辱观教育过程中,民族大学生必然要对公与私、荣与辱、助人与损人,勤俭与浪费等范畴在道德上的是非善恶问题进行评价和行为选择,这个评价和选择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识别善恶美丑的能力,使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更崇尚真善美,唾弃假丑恶,更坚定的选择善行,否定恶行,同时有助于他们养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勤俭节约、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习惯和品行,当这些行为和习惯能够得到践行和遵守的时候,他们良好的个人品行也就逐渐的形成和完善起来了。

(二)丰富和发展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

首先,各民族的荣辱文化和道德文化都需要发展和完善。从总体上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荣辱文化和道德文化,并且在各自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积淀的文化遗产以及所传承的教育方式,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民族地区都地处偏远,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荣辱文化及道德文化的发展也相应的不完善和不充分,不可避免的还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或局限性。同时由于我国今天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使得每一个民族都必须要面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道德观念和荣辱观念受到其他各种文化和观念冲击的事实,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一方面要尽力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和精髓,另一方面也必须不断的充实、发展和完善本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本民族的荣辱文化和道德文化既不脱离民族性又具有时代特点,才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的整体道德文化之中。

其次,荣辱观教育必将丰富和发展各民族的荣辱观念和传统道德文化。少数民族地区长大的学生,其民族文化对他们的影响非常深刻,民族道德观念和荣辱文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已经深入到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之中,成为了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一部分,也成为他们评价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当他们进入大学学习时,他们比一般的大学生要面对更多的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更深刻的体验到不同荣耻文化及道德文化冲击对他们的影响,在面对是非善恶评判时,他们一方面要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去寻求依据和答案,另一方面他们也要学会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荣辱观念。这个过程是他们将不同的道德文化进行比较、鉴别的过程,也是他们将不同的道德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使自己民族的道德文化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今天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是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之上,站在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基础之上,它以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特别是荣辱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合了各民族的道德文化精髓,对人们进行全面和系统的道德教育与荣辱教育,通过这个教育必定促进民族大学生对荣辱问题更全面和综合的思考,促进各民族道德文化特别是荣辱文化的丰富和完善。

(三)促进各民族道德文化的交流和认同

各民族的荣辱文化和道德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从根本上来说任何民族的道德文化都有其优秀的一面,都有值得别的民族学习和借鉴的一面。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还不够充分,使得一些民族优秀的荣辱观念和道德文化还不被其他民族所了解和认识。而通过民族学院的荣辱观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荣辱观教育可以促进对不同民族荣辱文化的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民族大学生由于生活在自己的民族地区,熟悉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但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欠缺了解和认识,甚至在现实中会排斥和拒绝其他民族的文化。在对民族院校的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时,通过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进行介绍,使民族大学生能更多的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了解其他民族的荣耻观念,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对其它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学会吸收和认同其它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并把它作为中华民族整体的道德文化来加以对待。在民族文化的交流中,道德文化特别是其中的荣耻文化是最容易被用来交流和借鉴的。

二、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的特点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面对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它既要与整体的荣辱观教育保持一致,同时也应该有自己的特点。

(一)坚持荣辱观教育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是在党和国家荣辱观教育总的指导思想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的一项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是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明确的荣辱观念,懂得什么是荣,什么是辱,能明确是非,区分善恶。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虽然有自己的特点和途径,但在整体上必须与党和国家荣辱观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相一致。在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中,要贯穿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思想,要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弘扬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努力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时要鞭鞑各种危害祖国利益,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好逸恶劳,骄奢淫逸的行为。

统一性和一致性的基础在于,我国56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在思想上和文化上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了各个民族共享的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民族处在同一个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之下,现代化的建设需要我们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共同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享受改革的成果,也同样经历改革过程中带来的阵痛,因此在全国开展荣辱观教育的时候,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同学同样需要进行荣辱观念教育,需要进行思想道德领域的重构。

(二)注重与少数民族自身的荣辱文化特点相结合

从人类生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况来看,任何个人和团体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民族共同体之中,在这个共同体之中所产生的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性特征。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包括其中的荣辱文化和道德文化。“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包括道德在内的特定文化‘密码’或文化‘基因’……”[4]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观认为,民族文化的特点与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因素有关,也与其他各族相互作用的历史有关。各民族由于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及风俗习惯、信仰等的不同,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目的、价值的观点和态度也有所不同,对不同事物的价值衡量标准也有不同的认定,即表现出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作为其中内容之一的荣辱观念也有所不同,甚至存在较大差异。民族院校的同学有许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接受着自己民族文化的教育,“每当我们翻开少数民族的思想史就会看到:每个民族都是从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中接受道德教育……”[4](p·26)在他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结构、行为方式上都会体现很强的民族特性,在他们的道德观念及荣辱观念上也打上显著的民族烙印。

因此在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中,一定要与各民族自身的荣辱文化特点相结合。在今天,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必然根植于包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5]充分重视和尊重各民族荣辱文化的内涵价值,把握各民族荣辱文化的本质特征,挖掘民族荣辱文化的教育资源,并注意提炼其中积极进步的因素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深入学生的思想和灵魂。反之如果脱离各民族自身的荣辱文化特点,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就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就会成为形式和走过场,就不能取得实际效果。

(三)重视各民族荣辱文化的差异性

由于各民族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因此在文化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民族差异性。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在谈到各民族的社会理想时曾谈到不同的种族、民族之间,对人的行为的评价是无法比较的,“一些人认为是善的东西,另一些人则认为是恶的”。恩格斯在谈到善恶观念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时曾经讲到:“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得如此厉害以至它们常常是相互直接矛盾的。”[6]由于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使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当它们相互接触时,就有可能出现冲突。“由于文化的差异,各民族在道德的是非、善恶价值判断方面也存在着差异。随着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频繁,文化冲突必然产生……”[4](p·30)这种文化的差异性在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中也会表现出来。民族院校有许多不同民族的同学,他们在荣辱观念的认识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还有对立、冲突的观点。民族院校在进行荣辱观教育时必须正视这一现象,注重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引导民族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和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他们的荣辱观念,要避免由于在荣辱观念上的不同而歧视或否认其他民族的荣辱观,要教育学生在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时候也要懂得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在存在不同荣辱观念认定的情况下,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充实和完善本民族的荣辱文化。在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各民族学生既要坚持本民族荣辱文化优秀的一面,也要根据时展的要求,充实和完善本民族的荣辱文化,对于有些不符合时展要求的还应注意修正。要引导学生在对待自己民族的荣辱文化时要学会取其他民族文化之长,要能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摒弃本民族文化中落后的、不健康的、颓废的内容,特别是对那些本民族中不符合时展要求的荣辱观念要加以修正和充实完善,努力使本民族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推动本民族的荣辱文化向前发展。

2·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的荣辱文化。马克思在1844年的《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中明确提出:“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值得其它民族学习的地方,包括在荣辱观念上。在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中要引导学生懂得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的荣辱文化,一方面要学习和吸收其它民族的先进思想文化观念,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民族荣辱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就贬损其它民族的荣辱文化,要懂得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的荣辱文化。

3·重视和挖掘各民族在荣辱观念上的共同性。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有着许多共同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加上各民族的不断融合和交流,各民族之间也形成了许多共同的荣辱观念,成为中华民族荣辱观的基础和本质。其中以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为其主要特征和内容,成为各民族共同的荣辱观念,这些共同性的荣辱观念是我们的荣辱观教育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的基础,重视和挖掘各民族在荣辱观念上的共同性是民族院校做好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民族院校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途径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应结合民族院校的特点,结合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特点,采用多种途径进行荣辱观教育。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民族院校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利用相关课程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在把握住荣辱观教育的基本目的和要求的基础上,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介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各种风俗习惯,特别是他们的荣辱观念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使同学们通过课堂的介绍,能够把握和理解各民族文化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增强对各民族文化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鼓励各民族的同学自己在课堂上来介绍和讲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增进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不同学科的教师也要把知识的传授和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注重荣辱观的教育。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加强对中国历史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道德知识的介绍,强化学生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观念,并以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历史为荣。同时,还可以开设以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文化和历史知识的讲座,吸引民族大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并能依照时代的要求树立自己正确的荣辱观念。

(二)注重道德实践活动,使民族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践行正确的荣辱观念

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要坚持知行统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注重在知识和理论上对民族文化的把握和理解,还要在实践中践行道德原则,自觉的按“八荣八耻”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因此要把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民族大学生的实践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民族大学生的荣辱观在实践中要更体现出积极、向上、团结、尊重、自律、关怀等品质,而对于排斥、冷漠、自私、自大等现象要加以克服和纠正。同时学校可要求民族大学生利用假期或闲暇时间在民族地区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认识和了解,并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公益活动,展现民族大学生的素质和风采。

(三)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荣辱观教育的有效性

民族院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在学校中努力创造各民族学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的氛围,加强沟通,打破封闭,进一步强化知荣拒耻、和睦向上的校园新风。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或利用民族节日,举办各种讲座或开展文艺、体育活动,开展“民族节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讨论和宣传活动,使每个民族通过多种宣传形式让同学们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了解和认识各民族荣辱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增强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可和理解,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为弘扬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与优秀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克服盲目排外和只重视本民族利益的狭隘思想,要学会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角度观察和认识问题,既维护和发扬本民族的利益和优良传统,又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总之,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思想都有重要的作用,也对于民族大学生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树立正确的荣辱是非观念,健康成才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把握住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不脱离民族文化本身来进行教育,才能在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中取得实际效果,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研究所.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教程[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2·

[2]李小宁.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民族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J].宁夏党校学报,2006(5)·

[3]李资源.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4)·

[4]赵志毅.中国民族德育论纲[m].民族出版社,1998:26·

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对策

一、促进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意义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综合多种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一个或多个民族独有的,在人民大众中广泛传承的、具有修身养性、健身技击、休闲养生、竞技表演、观赏游艺、趣味惊险、民俗音乐歌舞交融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深远长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延续至今的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态有其传承的意义和重要性。

2.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意义之一:能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传统体育项目。我国把民族团结作为民族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地,坚持各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的方针和发展方向。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及各项事业的繁荣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团结和和谐的建设有重要作用。所以巩固并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多民族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黑龙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它是黑龙江省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文化现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先决条件,需要先进文化的支持。

3.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意义之二:促进交流,增进友谊

体育的功能就有相互沟通交流的作用,并且活跃气氛,增进友谊,让多种体育活动充实闲暇的时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是人类生存的必需,黑龙江省的各少数民族生存环境比较偏僻、封闭,与外界接触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自然纯朴的生态环境中。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在生产劳动之外渴求对外的交流,如物质的交换、思想观念的沟通。通过对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的调查和考察向世人呈现偏远地区的民族文化生活状态,加深外界对边区民族文化的印象,认识民族地区人民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热情好客的民族特点和坚韧勇敢的民族品格,民族体育活动的多种发展对促进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体育交流和人民之间的友谊传承有重要的意义。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征功能

1.“民族性、区域性、时代性、全球性”

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表现为“民族性、区域性、时代性、全球性”。我国的少数民族体育特征普遍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统一性和连续性、兼容性和开放性、非宗教性和泛道德性。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是各民族文化的融会,应大量吸收外来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是现代体育运动之源,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各民族对此有深厚的情感,对维系和加强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们世代相传的体育活动,渗透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学艺术,反映出具特色的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被挖掘、整理、推广到普及,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演变过程。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人们越来越注重它的文化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和竞技价值。

2.“竞技性”特征

“竞技性”特征,在我国原始社会就出现体育竞技的萌芽,竞赛活动历来就是报答神灵赐福的宗教庆典的重要内容。关于“科学性”特征,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主要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和发展的,其落后性是由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封建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它所长期宣传和规范的等级制度、权力意识、奴性心理上。

3.“地域性”特征

黑龙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作为我国北方地区要塞,对于巩固全国的稳定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理意义,此地区传统体育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关系,促进东北地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有重要的作用。

四、促进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

1.促进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使其规范化、社会化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进行研究,挖掘整理,去伪存精,对其中的优秀成分进行提炼、整理、改进,使之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使之符合时代的潮流。我国枝繁叶茂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很少为世人所了解,特别是大城市的人群和远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全民健身纲要》的颁布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其绚丽多姿、设施简易、方便易行的特点,是全社会的共识,在全社会普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其走出以往封闭的社会圈子,使其为全民健身服务。

2.发展浓郁的民族风格与特色

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古朴的风格及独特的作用和巨大的影响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强化人们对多样的少数民族体育及其多元的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进一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有助于人们更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民族文化,把握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使人们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性的存在意义,更好地把握民族体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3.发展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的经济化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其自身发展来说,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在民族传统文化广阔背景上展现的民俗与少数民族体育,往往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各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性形成的初始阶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体现出少数民族体育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和选择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文化类型的经济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巩固各少数民族体育的传统性,为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性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我国多样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劳动造就了多彩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同时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及其传统型的源泉和土壤。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促进经济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珊珊.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传统性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王海峰,高俊.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模式与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7.

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和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比例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较大。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已经内化成学生心底的价值取向,外化成了日常的行为准则。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影响着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通过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寻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引导等方面的共性因素,能够有效地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一、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意义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凝聚性有利于完善民族院

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少数民族文化对各少数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起着重要的凝聚作用。”[1]中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虽然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但却是多元统一的。每一种民族文化对其民族成员都具有独特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各民族文化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这为通过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来丰富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例如,针对不同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节日文化等,探索将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外延进一步拓展。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一般性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等针对性较强的教育内容,而后者往往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凝聚性密不可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在人际关系、学业、生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虽然表现的形式千差万别,但其在思想根源上大同小异,都是来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追求。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利用好少数民族文化的凝聚性,能够有效地探究少数民族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理规划各项教育内容,构建起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丰富民族院

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每个少数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而多样性也成为了少数民族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文化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特别是后者,提供了历史、文化、心理、道德等方面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包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和使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少数民族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充实和完善。”[2]少数民族文化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例如,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上各少数民族为民族解放而英勇牺牲的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质教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教育,部分少数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受到骑射和游牧文化的影响,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更加注重团结协作,有着“重朋友”“讲义气”的传统,这些教育资源真实、生动,富有感染力,因为有着民族渊源,更易于为少数民族学生所接受。

(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有利于培育民族院

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每种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文化的独特性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具体体现在不同民族成员的思维和行为上。民族院校在校大学生中民族成分多、少数民族学生多、少数民族文化种类多,这种独特的优势为培育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开发和利用这些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符号性和仪式感。通过挖掘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相结合,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将成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例如,探索将少数民族的制度文化与大学生法制教育相结合,将少数民族的行为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相结合,能够充分展示特殊性和一般性、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举行富有民族特色、蕴含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要素的活动;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举办特色文体活动,能够有效培育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

二、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限制因素

(一)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课程,民族院校也仅开设了以个别民族文化为主体的选修课或者辅修课程,课程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小,没有起到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作用。此外,由于缺乏统一的教材,授课内容的随意性较强,导致课程内容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容易把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等同于一般性知识教育,把课堂变成讲授知识点、识记文化要素的过程,使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变得枯燥乏味。在对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课程的考试和考核中重理论、轻实践,即使修过相关课程,学生仍缺少对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理解,仅局限于表面化的知识掌握。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技能不足

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对于他们的风俗习惯、行为习惯有着一定的了解。但受到学科背景、知识结构的限制,在文化技能方面显现出不足,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容易出现本领恐慌。例如很难区分风俗习惯与宗教行为、个人陋习与民族传统等,导致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行为管理、轻思想教育,在教育方法上倾向于简单说教,缺少深入细致的引导。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多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授,教师的相关知识储备有限,对课程缺乏归属感,投入不足,教育教学的感染力不强。

(三)缺乏有效的文化载体

文化的传承需要有效的载体,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往往起源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并以某种特别的形式延续下来。在民族院校中,趋同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时空的限制,使得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缺少必要的形式要件。这种条件下,表现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方式也高度趋同,比如更加侧重易于表现的歌舞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等等,而对处于文化核心地位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以及传统美德等方面表现手法空洞。在一定程度上,将民族文化教育在形式上简单等同于主题教育活动、在内容上简单等同于文体活动,教育的实效性较差。

(四)对优秀少数民族文化弘扬力度不够

对不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学生群体来说,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他们多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是封闭的、落后的,甚至是愚昧的,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愿望较低。在信息爆炸时代,学生的兴趣点被不断的分散,再加上多元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弱。以至于少数民族文化成为民族地区的“专利”。民族院校在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方面需加大力度,特别是在新兴网络媒体等传播手段的运用上仍有较大的作为空间。要不断强化少数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人、引导人、熏陶人的作用。

三、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课程建设,推进少数民族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民族院校要进一步明确少数民族文化的授课主体,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的研究,通过开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必修课以及少数民族文化选修课等方式,着力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文化特征,把“三个离不开”思想、“五个认同”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有效融入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中,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切实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材建设,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内容上进行甄别和选择,重点开发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度高、具有正能量的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内容充实、规范系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教材。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将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融入到建筑、设计、计算机等相关领域,实现学生人文精神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激发他们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育人能力

在充分盘活原有少数民族文化教师资源存量的基础上,加强教师的引进力度,注重民族学相关学科背景人才的引进,建立一支专业知识过硬、对少数民族文化有深刻认识的少数民族文化教师队伍。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文化技能,一方面,通过选派学生工作者到民族地区实习实践、挂职锻炼等形式,使他们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另一方面加强文化技能培训,聘任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专题报告、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增强学生工作队伍运用少数民族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专题研究,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少数民族文化的视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建设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基地,聘任民族地区教师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担任兼职宣传员,有效补充少数民族文化育人队伍。

(三)加强载体建设,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学生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实现从制度管理的刚性约束为主向民族文化的自觉转化,引导各民族大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中,组织学生深入新疆、、内蒙古等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突出少数民族文化主题,加深对民族地区和民族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寻找少数民族文化与现行的社会准则和价值观等共同精神追求的共同点,构建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实施文化建设推动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民族团结的校园氛围,通过举办民族风俗风情展示周、民族文化讲座、民族歌曲赏析等活动,丰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载体。

(四)营造良好氛围,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

民族院校要注重加强校园硬件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在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建设上体现少数民族文化主题,建立一批主题鲜明、工艺精湛、特色突出的文化景观,让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大学的文化传承功能,倡导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有机融合。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宣传,综合运用书报、网络等媒介宣传和普及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注重利用新兴网络媒体开展宣传工作,通过QQ群、微信平台等推送民族名片、饮食文化、节日文化等具有鲜明特色的知识和信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扩大覆盖范围。注重选拔、树立、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典型人物,深入挖掘和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增强感召力。

[参考文献]

[1]田联刚,赵鹏.多元共生和而不同———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格局中的地位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

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篇6

【作者简介】

电影《可可西里》海报在“国家—民族”语境和关系层面上,“民族电影”特指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电影;而在“全球—国家”语境和关系层面上,“民族电影”则特指与外国电影相对的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电影。本文中的“民族电影”,是在前一层面上使用的,即特指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电影。近年来,我国的民族电影制片厂,主要是广西电影制片厂、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宁夏电影制片厂,已经通过转企改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民族电影制片厂而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仅要求其“真转实改”,而且要求国家和地方在相关的体制创新、机制转换上给其以切实的扶持。

 

一、深化民族电影制片厂

改革的意义由于我国民族电影制片厂历史积弊较多、体制惯性巨大、机制惰性严重,其姗姗来迟的转企改制不仅代价巨大而且前途难卜,正所谓“不转制是等死,转制是找死”。近年来,民族电影制片厂主要以小成本电影、艺术电影维持生存。一些民族电影即使在国际和国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也往往在市场上受到冷淡。在商业大片为王、企业巨头当道的当代电影产业,民族电影制片厂仅仅以自身的力量与国内外优势电影企业争夺市场或很快成为现代企业都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我国并不能简单地将民族电影制片厂向市场一推了之,而是要以切实的扶持深化其改革。这样做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保护多样性的民族文化

全球化绝不是全球文化的同质化,而是以文化多样性为前提的世界整体化发展进程。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http://mcprc.gov.cn/xxfb/zcfg/flfg/200708/t20070803_42913.html)

 

就我国的少数民族而言,其现代化的后发性、输入性和被动性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其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正不可避免地受到威胁,其文化的重构、文化价值的突变、文化主体的焦虑是必然的。这也是民族电影制片厂重点思考和反映的问题。民族电影制片厂特殊的文化身份,决定其先天具有保护多样性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具体而言,民族电影制片厂根植于民族文化、积蓄于民族情感、出发于民族意识,因而能以多种形式反映民族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能深层次地挖掘民族艺术、知识、信仰、习俗、道德等内容,进而能起到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维护民族文化安全的作用。基于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和地方都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扶持民族电影制片厂的发展、繁荣民族电影的创作。这对于整合、保护、传播、发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对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保护民族电影的原创力量

由于全球化、市场化和国外大片的冲击,以及由于电影管理体制、机制等原因,民族电影制片厂的原创力量日趋萎缩。尽管近年来的民族电影仍维持一定的产量,但拂去其泡沫的表层,就会发现其深处的巨大扭曲和苍白单调。例如,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塑造民族形象的创作定位已经发生偏移,工业标准化、伪时尚化、伪个性化成为创作趋向,满足外界猎奇与想象、提供民族文化奇观或符号成为创作要旨,一部分创作者已放弃了精英立场,陷入了漠视现实与消费历史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一些商业化的民族电影,表面上华丽眩目或票房上佳,但由于民族现实关怀的缺失、民族历史认识的浅薄乃至悖谬,更由于迎合市场的潜在动机,其实质仅是对中国民族电影一次次饮鸩止渴般的拯救。

 

·博士论坛王光文:我国深化民族电影制片厂改革的意义与对策为实现民族电影的良性发展,国家和地方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保护、壮大民族电影制片厂的原创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超越“为生存而为”的阶段,才能走出华丽影像和浅陋思想相伴的怪圈,才能到达自由探索、自主创造并提供更大价值的层次,进而建立以丰厚的民族文化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核心的电影价值系统和美学语境。同时,民族电影制片厂自身也要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尊重艺术,重视人才,努力调动其积极性,特别是要培养、扶持青年创作者,为他们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条件。

 

3.有利于全方位、多层次地表现民族文化

文化是由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行为文化和深层的观念文化组成。物质文化包括可感知的生活用品、生产工具、人文景观等;行为文化包括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交往活动;观念文化包括意识形式、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等。民族电影以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每一部民族电影都能全方位、多层次地反映民族文化:有的电影可能只揭示到表层的民族文化,有的电影可能深入到了中层的民族文化,有的电影则能够全面反映民族文化。这主要取决于电影创作者对民族文化的认识程度和表达水平。

 

发展民族电影制片厂,有利于发挥其创作群体和电影素材的本土优势,进而在其影片创作中更能接近如下目标:深层次挖掘民族特性,真切关注民族个体及其内心世界,最大程度地避免民族风情的表面化、民俗文化的展览化、人物塑造的模式化等不足。《美丽家园》、《索密娅的抉择》、《吐鲁番情歌》、《花腰新娘》、《可可西里》、《诺玛的十七岁》、《尼玛家的女人们》、《图雅的婚事》等影片,虽然多数叫好不叫座,但其文化价值远大于票房价值。从更大视域来看,这些影片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族群及个人问题,它还折射、关乎到国家乃至全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完整性和深刻性。

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abstract: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ourcountrytourism,theminoritycultureisfacingtheimpactofforeignculture.thisimpactwilldevaluethecultureresourcesofminoritiesandleadtoaseriesofnegativeinfluence.therefore,Chinashouldpayattentiontotheprotectionanddevelopmenttothetourismresourcesoftheminorityculture,todeveloptheculturereasonablyatthefoundationofprotectionandtoprotectthecultureatthefoundationofdevelopment,thus,topushtheminorityculturetourismintothedevelopmentwithharmonyandcontinuance.

Keywords:minorityculture;tourresources;thetourresourcesoftheminorityculture;development;protection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古朴的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多植根于秀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社会历史之中,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朵奇葩。而这些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正在成为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旅游业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民族文化的庸俗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失落以及价值观的退化和遗失,造成旅游地价值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在发展旅游业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之间找到平衡点和契合点,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并负载着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包含了各少数民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学者把它分为以下几类: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歌舞、民间游乐等;科技工艺文化;信仰、巫术文化;节日文化等[1]。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体系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也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源泉。

但是,并非所有的少数民族文化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内在构成部分都可以分为:显性文化,包括富于民族特色的服饰、饮食、建筑、交通工具、生产工具等;隐性文化,如各民族的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显性与隐性的混合文化,如家庭婚姻、人生礼仪、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节庆节日、民间艺术等。从旅游开发的角度看,这其中能作为旅游资源具有开发价值的往往是那些显性文化和混合性文化,而隐性文化通常情况下难于被外来游客所感知、理解和接受,因而往往难以被作为旅游资源而开发。因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指那些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少数民族文化因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吸引力因素”[2]。但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3],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对原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加工”、“再生产”,也就是说呈现在游客面前的少数民族文化应是在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下“本土文化的重构和表达”[4]。

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各少数民族凭借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事项,以其丰富的内容、浓烈的地方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民族特点,构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由于其满足了游客的“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及“追求审美和愉悦体验的本质规定”[5],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及现实的可行性。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以人为本,鼓励游客参与

以前的民族文化旅游,各旅游地只是通过舞台表演等形式单纯地展示其文化,游客只能像一般观光旅游那样简单地浏览。现在则要求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以便于游客自由活动和参与,让游客真正体验与目的地居民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亲身感受各少数民族文化的韵味,让游客吸收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再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成更加丰润的形式传播于世人,传承于后人,不仅起到一种宣传效果,更有利于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持续性开发利用。

2.以文化为本,突出民族化与地方化

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注重与当地自然旅游资源相结合,突出旅游资源的地方性和民族性,也就是要突出其特色。一旦民族文化失去特色,则其作为旅游资源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不同的少数民族之间或不同地区的同一少数民族之间,他们的文化表现形式可能会有些许差异。在开发中只有注重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才能突出自己的独特性,因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灵魂之所在。从经济的角度看,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只有特色鲜明,才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因此,深刻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文化特色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

3.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是发展当地旅游业,以期实现经济效益。我们既不能盲目扩大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规模而片面追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不能为了片面强调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而抑制旅游业的发展,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考虑文化的传承性和环境的承载力,避免造成旅游地吸引力降低等负面影响;必须遵循经济、社会、环境三方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最终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在相对封闭的少数民族地区,区域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社会的总体发展,落后的经济、封闭的环境却成了这些民族地区保护其民族文化原生性的第一道屏障。但在发展经济的要求和驱动下,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也使少数民族文化前所未有地受到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1.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旅游开发不仅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加强了少数民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尊感,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对本民族文化的珍视和保护。少数民族地区为了迎合旅游开发的需要,人们修缮了当地的民居和一些历史建筑;穿起了搁置已久的民族服装;开始制作传统的手工艺品;开始频繁的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开始对那些濒临消亡的民族文化加以抢救性保护等等,不仅复兴了民族传统文化,也使那些濒临消亡的民族文化获得新生。同时,通过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也使本民族文化得到发展。

转贴于

2.可能导致少数民族文化的蜕变和消亡

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外来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主要是通过“示范效应”的途径对少数民族文化施加影响,导致当地本土文化的“涵化”(acculturation)。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接待地社会中,引起接待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从而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demonstrationeffect)[6]。旅游者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要亲自参与到目的地居民的活动之中,以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之中,如观看歌舞表演,学习演奏民族乐器,品尝当地风味食品,乘坐当地交通工具等,就必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少数民族,这样,当地文化就很容易被影响、侵蚀和破坏。尽管外来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是相互的,但事实上,旅游者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远远大于他们所接受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正如有学者所说:大规模的游客骤然进入某一个具有原生的、自然的、传统的社会时,该社会内部的“结构链”可能因此产生破裂,特色性文化——被视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很快会因此消失或者发生根本性的变化[7]296。一方面,旅游者一般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大多数旅游者传承的是所谓的“强势文化”,而少数民族地区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所以旅游者所带来的文化对当地文化有较大的冲击力;另一方面,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接触肤浅而短暂,接触范围有限,但对当地居民来说,他们同旅游者的接触是长期不断的,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旅游者,而是不同时期前来旅游的旅游者群体。所以,少数民族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言,往往成为一种“弱势文化”。在整个文化交流中,旅游地的语言、民族服饰、建筑形式、饮食习惯以及思想观念都因吸收外来文化的某些成分而发生较大改变。譬如,现在少数民族地区不会使用自己本民族语言的青少年大有人在;西装、夹克衫、牛仔裤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年所喜爱;傣族地区的传统干栏式建筑因受汉族建筑的影响,已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竹楼;麦当劳,可口可乐等正在冲击着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饮食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念等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正在逐渐解体。这些都是文化间的不对等交流引起的。特别是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将经济运行模式等现代观念带进少数民族地区,对当地的民族文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文化的商品化。一些地区将传统的民族文化风情和神圣的祭祀仪式当作旅游的卖点,导致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庸俗化和民俗风情的失真。有些地区为了迎合旅游者的情趣,擅自改变本民族的工艺风格和形式,把原来富有宗教和礼仪意义的工艺品变为商品,显得不伦不类,严重损害其民族工艺的价值。因此,旅游业的开发势必使外来文化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形态、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带来冲击,导致其民族文化的蜕变和消亡。

四、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困惑

在当今旅游业的发展中,随着诸多“标准”和“规范”的出台,给游客带来从观念形态到行为方式的某种“标准化”期待,导致游客以某种思维定式去要求自己应该享受的待遇和服务,甚至会以某种标准去要求东道主文化;同时,这些“标准”、“规范”对旅游接待地也形成一种引导,即必须按照某种“标准”去开展旅游活动。这也正是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所面临的最大的困惑:一方面,由于游客来自不同地区,其旅游动机、文化特征和个人素质等不尽相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必须以最大的努力达到“众口能享”的标准,满足每个旅游者“追求审美和愉悦体验”的目的;另一方面,游客的民族文化旅游活动本身追求的恰恰是文化的“差异性”,游客的旅游动机中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希望能够亲身体验和经历与自己熟悉的文化体系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也就是说,游客所看到的、体验到的东西越奇异特别,效果越好[7]66-67。因此,如何在旅游开发中既能让少数民族文化保持其特色,又不至于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就成了我们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

五、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

在旅游业中,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相对于开发,保护似乎是一个对立的概念,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比较脆弱的旅游资源,在开发经营中极易落入“重利用,轻保护”的粗放型发展陷阱。我们有理由对受急功近利的经济目标驱使而造成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破坏表示忧虑,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有一种危机意识。在现代旅游业发展异常迅猛的今天,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就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

1.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进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普及性教育,提高保护的自觉性

文化是根植于社会并由人来继承和传袭的,而这些承载文化的人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益主体[8]。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为了发展的需要在接受文化交流融合这一现实的同时,愿意任由本民族文化的消亡。人们已受到破坏自然环境和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惩罚,如果不注重保护文化生态,保证文化的多样性,则面对的是文化资源减少、文化生态被破坏的恶果,其危害绝不亚于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在意识上的自觉和行动上的自主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基础。因此,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发展要求,尊重他们的选择。

2.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管理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游客参与性强。游客又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团体,其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故在旅游过程中,应对游客加强管理,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循起码的道德规范,学会尊重当地人的传统与文化。

3.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趋同现象,当地政府作为管理者,可以利用其职能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发挥经济的杠杆作用,引导少数民族文化的正态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居民重新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促使他们自觉地去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政府还应在“利益均衡”的原则下,注重开发商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分配问题,使当地居民能通过开展民族文化旅游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同时还应该注重既得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分配问题,返还部分旅游收益用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建立科学完善的保护机制

对那些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蒙昧、落后、不能适应时展、即将消亡的文化,实行静态保护方式,即运用现代科技,通过保存实物、影像等手段,用建立民族文化旅游博物馆的方式加以保护。如独龙族女性纹面习俗,虽没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游客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但独龙族纹面女现在存活于世的仅有数十位,所以采用影像技术把她们的照片保存起来就是对独龙族纹面习俗一个很好的保护方法。另一方面,对那些能适应时展的文化,要进行动态的保护,即对其可以赋予时代精神与新的内涵加以整合,在政府有关部门引导、相关专家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开发。

[参考文献]

[1]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24-25.

[2]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3.

[3]甘枝茂,王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320.

[4]刘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质疑——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旅游学刊,2001,(5):28.

[5]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49.

[6]周慧颖,吴建华.国内有关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4,(6):90.

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篇8

一、少数民族文化以其鲜明的特性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就构建了文化的多样性,各民族不论人数的多寡,都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色。各民族文化的总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少数民族文化以共自身的民族性、多样性、时代性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群体的文化,其鲜明的民族性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群体共有而与其它民族群体相区别的民族文化特征。这种民族文化特征作为一种传统,也代代影响这个民族群体,体现在一个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上,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而且资源丰富,呈现出一种神秘、古老、奇特的文化魅力。

我们从一个民族群体的发展中可以看到,有的风俗习惯甚至历经许多世纪而原封不动地延续下来,有的民族后代甚至迁徙到新的地方,虽与其它民族杂处群居,其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仍然保存下来。

以贵州省为例,经过千百年的多次迁徙和演化,目前有17个少数民族的1400万人世居在这片土地上,各个民族又在其中形成若干个分支。由于地处偏远,山水相隔,与外界及相互间交往较少,这些少数民族以及各个分支都长期按照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在生产、生活传承和发展着自己的历史,形成了人类学上极为独特的“文化千岛”现象。传统节日舞蹈、歌唱、戏曲、服饰以及传说、故事、风俗习惯、娱乐竞技等,加上众多的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风雨桥、鼓楼、吊脚楼等,丰富多彩,以及特有的内涵,从不同角度向世人展示着各民族的发展历史、文化心理、伦理道德和审美意识。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文化的多样性,它的最主要价值是体现了民族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我们充分尊重民族差异和民族特点,特别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信仰,也理所当然地尊重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生活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信仰等因素,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族制宜,讲求实效。

民族文化具有民族性同时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还在于它的时代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是一个统一体。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生命在现实社会中的延续,它既具有历史性,是经过长时间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又因其生命力而具有时代性,在现实生活中被继承,同时它又在深层次上普遍影响着民族成员,具有大众性,因此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社会的发展实践,同样需要文化的创新,需要民族文化与时展同步。民族文化是建设现代文化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民族文化的时代性和大众性,是建设现代民族文化的坚实基础。民族文化在社会发展中也在不断的创新重构,但作为其中最精辟部分的文化遗产,则需要保护、传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必须坚持传承、保护、弘扬与改革、创新、发展的有机统一和紧密结合。历史表明,一个民族,只有开放才有希望。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各民族都要注重并且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不断为民族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进民族文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综上所述,我认为发展繁荣中华文化,就必须注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二、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活力源泉,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因素。因此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这个民族的文化。做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增加中华文化的活力,促进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是贯彻“双百”方针和“两为”方向、发展社会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相依共存的国家,各民族文化保持自己鲜明的个性,又相互吸纳和融合,最终形成了凝聚力、熔铸力、生命力极强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将提供科学文化和智力的支持。各民族文化对充实和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形成一个奋发向上,安宁祥和的社会文化氛围,实现社会协调发展,保障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是整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又都保留着独立的个性,同时又相互交融,推动着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各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和交流,增强了各民族的团结,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56个民族统一的国家,团结就是力量,团就是生命,团结就是胜利。

历史至今,中原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向周边辐射传递,各少数民族文化和域外文化源源不断传入中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赋予其统一性和多样性和鲜明特征。不以血缘论夷夏,成为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重要现象。文化的相互传播和认同,成为各民族亲近与交融的强大精神纽带。这些作用不是哪一种单一的文化可以替代的。

文化的发展繁荣,不仅能推动人民文化生活的进步,更能凝聚民族精神,提升民族素质,铸就时代风尚,打造国家“软实力”。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这当然包括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否则谈不上整体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三、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不断取得长足发展,同时社会发展也要求加快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与各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与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现实需求相适应。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不断满足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要制订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规划,加大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力培养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和

管理人才,积极扶持民族文化事业,努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对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典要全力保护,要扶持到位,要加大投入,给足政策支持,不断开创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发展民族文化,人才培养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对培养民族文化人才要加强指导,提供服务,为文化人才成长创造条件。方法要灵活,形式要多样,做到因地制宜,富有特色。人才的培养可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与节庆和民间文化活动相结合。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突出文化人才,需进行跟踪培养宣传推介,促进他们的成材和发展。

要注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值得保护的非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要保护其原形态。民族文化遗产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以及民族认同感联系在一起的民族传统文化,与一个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特色的坚持有着重要关系。

要多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活动。注重调研、总结,让民族的文化融入现代文化之中。让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人们易学易懂、喜闻乐见的内容,通过广泛传播,内化为人们的精神动力和内在素质。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新措施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依法每五年举办一次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就是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方针。备级领导要把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化,纳入财政预算,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要守住各民族人民的精社家园,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血脉。使各民族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

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12-0025-03

ReconstructingthenationaltraditionalminoritySportsCultureintheContextofmodernization

LiUJian,XUChanghong,LVYun

(p.e.Dept.,YunnannormalUniversity,Kunming650500,Yunnan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usesthemethodsofliteraturereviewandlogicanalysis.itanalysestheinevitabilityofreconstructingthenationalminoritysportscultureinthecontextofmodernization,theactionpatternofreconstructingthenationalminoritysportscultureinthecontextofmodernization,andthemeasuresofreconstructingthenationalminoritysportscultureinthecontextofmodernization.andthen,itreconstructsthenationalminoritysportscultureinthecontextofmodernization.thisstudyhastheoreticalmeaningtothesurvivalanddevelopmentofthenationalminoritysportscultureinthecontextofmodernization.

Keywords:minority;traditionalsports;sportsculture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化已经很自然地嵌入了全球每一个角落。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世界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人类各种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成为可能,这种互动也正在逐步加剧。

文化重构,即文化的重新构建,指对已有文化现象的再加工,再创造,也是人们对已有文化现象的再认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长期流传的在不同民族民间的各类体育活动。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是指在与它文化的交往中,通过整合外来的体育文化因子,即加工、融合、创造,使其成为本民族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建构出具有新的文化因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愈来愈频繁,各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也日渐激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必将引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一系列的变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尤其面临着西方体育文化和占主流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因此,需要对它进行重新建构,这对于调适其外在生存环境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其发展路径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各种异质文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只有在保持本民族体育文化因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借鉴和融合外来体育文化的因子,进而重构出适应新的时代、新的形势背景下本民族的体育文化,使其与现代化的发展潮流相顺应,才能在现代化的背景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1现代化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必然性

现代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可避免地被卷入现代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经历着被主流体育文化同化的危险。各民族创造的传统体育文化由于受到现代化的影响,正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有消亡的危险。鉴于现代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受到威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该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因此,体育文化多样化也应当受到人们的承认、肯定和保护。但被边缘化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融合现代体育文化的因子,创造出适应时展的新的文化因子。在现代体育文化同质化倾向日益明显的时代,人类更需要多样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现代化无处不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已成为必然。在体育文化现代化的意义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变成现代化的产物。事实上,尽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经被卷入现代化进程,但产生这种传统体育文化的“当地”还处于不完全意识状态。现代化的体育文化可以使可能消失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新“复活”,但也让已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原有的生产、生活领域脱离出来,走向表演的舞台。从一定意义上说,将一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成舞台表演,说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经变质,它在新的外部世界中获得一种新的适应。这也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丧失保持其原生的稳定因素。因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现了本民族的宗教、价值、审美和思维意识等,也包括各种自然观、宇宙观、社会思想伦理等哲学思想,以及源远流长的物质文化。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相对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的传统体育文化形态,它以相对独特的、相对稳定的传统体育文化方式维系着本民族自身的文化。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其他体育文化不可替代的。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独有的本土性,是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的经验结晶,具有实践性和经验性,而系统性和理论性相对不足。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体育文化具有普遍性,是当前的主流体育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冲击,无法与全球性的体育文化相抗衡,其传统的体育文化正面临崩溃或已崩溃,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在消失。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冲击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不可规避的问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重构成为一种必然。

2现代化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文化重构即其与外来文化进行持续不断的接触时,原有的体育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因子以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分为被动的和主动的文化适应。主动地文化适应即自觉地文化适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主要动力即来自自觉地文化适应,这种文化适应来自本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部。来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部的自觉文化适应决定其文化重构的结果,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决定因素。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过程中,存在三种心态:一种是自我中心,全盘否定;一种是简单趋同,全盘接受;一种是有选择的接受。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土、洋体育”之争在这里也有反照。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对自我体育文化的丧失,如果无力扭转局面,产生的就是简单趋同,全盘接受。但这种模仿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很容易在外来体育文化面前颓败,最终完全萎缩。如果在现代化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找到了自豪感,就可以促使其尽可能地展示自身的体育文化。这种源于集体自豪的文化将重新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重生。

被外来体育文化牵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构,称之为模仿型的文化重构。如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其内部的自卑相结合,将彻底断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未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构也将无果而终。

来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部的文化重构,称之为创新型的文化重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目的是发展和创新原生文化,必须通过在外来体育文化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部达成一种自豪的体育文化自觉意识,产生创新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容易适应外来的体育文化冲击,并能从中获得新的体育文化因子,使自身的体育文化得到发展和前进。

3现代化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即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重新构建,是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象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也是我们对于已经存在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进行再认识。在对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上,有创造论,但认为创造中应有继承;有保护论,但认为保护中应有创新。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过程中,必须自觉地融合和重组外来体育文化因子,使其成为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建构出具有新的文化因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1首先承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化的体育还具有一定的差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存于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具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承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地位,但不加改造和超越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是在促进而是在阻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更不应高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国现阶段的作用。

现代体育文化无论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还是制度层面都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体育。应当承认西方体育文化的主流意识。当然,承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落后,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其文化,而是要究其不足,补其虚缺。只有这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文化才能自觉地去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才能自觉地吸取现代体育文化的精华,从而更好的发展。

3.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树立现代意识,寻求与现代体育文化的整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实现现代性的重构,必须树立现代意识,要勇于打破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单一的本民族传统文化观念,要勇于打破本民族传统文化对其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发展的束缚,要扩大交流,使之融入到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之中。

现代化的发展趋向,需要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扬弃“传统”,从而走向“现代性”。而现代体育文化所带来的异于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异质性体育文化则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重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先进体育文化因子。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由被动到主动地融入与现代体育文化,改造和发展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使其朝着文明、进步、科学的方向发展。

从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吸取了人类文化的各种因子,通过整合而成的文形式化。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民族能够生活在隔绝的环境中,最终它们都将面临文化的选择,也就是文化的重构。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不存在纯粹的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或多或少地都融入了现代体育文化。

3.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基础和发展的选择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文化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吉登斯先生说过:“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所保持的理解或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历史的内涵和改变历史的力量。”由此可以看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基础是文化自觉。即当本民族的人对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有了充分的认识后,才能觉醒、反省和创建本民族体育文化,才能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反思,才能取长补短,促进本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必须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下,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发掘、改造和重构,以促进其现代化。

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既要接受现代体育文化,也应该保持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性。各少数民族要从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中吸取建构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需要的文化因子,又要吸纳能体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华的现代体育文化因子,赋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新的生命力。

4结语

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生存发展下去,其重构是必然趋势,重构的过程也将是长期的。区别一个民族的体育文化,最核心的是文化的核心层面――民族的体育精神。在文化的重构过程中,变化的是表现形式,不变的是精神,当然两者的变与不变也不是截然分开和绝对对立的。形式的变化会促使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会带来形式的根本变化。只有在立足于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其他体育文化的优秀因子,经过不断重组、整合和融合,才能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构在现代化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文化多样性宣言》.省略/chinese/2001/nov/72229.htm.

[2]达里尔・a・波塞,许建初等译.超越知识产权――为原住民和当地社区争取传统资源权利[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

[3]塞谬尔・亨廷顿.全球化的文化动力――当今世界的文化多样性[m].北京:清华出版社,2004.

[4]周宵.民俗旅游的人类学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5]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6]汪海涛.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传统体育转型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

[7]田祖国,白晋湘,钟海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8]董亮.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四川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2).

[9]〔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上海:三联书店,1998:61.

[10]郑晓云.论全球化与民族文化[J].民族研究,2001,(1).

[11]陈艳美.论现代化语境中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4).

[12]邢启顺.旅游开发与乡土传统文化重构――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乡土传统文化产业[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13]邓星华,黄彦军.体育全球化的西方化倾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4).

文化对于民族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民族认同;少数民族;高中生;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01—0077—03

1引言

认同的建构作为青少年的首要任务,而对于许多少数民族青少年来说,还包括对本民族成员的感知和概念。〔1〕民族认同对少数民族高中生极为重要,由于在他们的生命阶段,种族划分作为其首要的构造,并且潜移默化中强烈地影响其日后发展的多个方面。phinney认为民族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包括对民族的归属感、对民族的积极评价以及对民族活动的行动,过往的研究都关注于狭义的本民族认同,〔2〕更广义上的民族认同是指:多民族国家中,个体对自己既作为单一民族的成员同时也作为国家民族的成员身份的自我确认,表现为对本少数民族和国家民族的归属感和义务感。〔3〕民族认同对于少数民族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形成是一个重要的诱因,过分极化的民族认同常常会诱发其产生偏离常态标准的行为,同时导致该群体的狭隘思想的形成,严重影响其日后的行为塑造。而降低问题行为的发生,促使少数民族高中生适应所处的复杂社会环境,应试图探寻少数民族高中生中华民族认同的根本诱因及其内部的心理加工机制。少数民族高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成熟的过渡期,随着生理的成熟,其行为变化和心理发展都相应地呈现出动态的特征,其民族认同的过程定然受到个体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国外的研究借助观点采择的理论,指出美国少数民族青少年认同过程中的三个阻碍因素,并且提出了少数民族高中生认同的五步干预模型。同时,国外针对来自相同区域和相同亚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种族人群进行了民族认同问题的相关探讨,〔4〕对我国开展少数民族群体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启示意义。而国内对于此类研究的深入性不强,由于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群体认同状况将会影响群体行为,因而对于本民族或中华民族越认同的个体在民族冲突情境下越容易出现积极行为。此类相关研究过多地关注于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的研究,但是很少将亚文化因素作为考虑的重要指标,往往造成研究的片面。由于少数民族高中生作为特殊群体,其自身面对强烈的外部竞争力,内心极大的挣扎和不平衡感致使其对本民族群体的疏离及民族认同的降低,自身亦矮化为“亚文化”群体,可能导致其民族概念淡薄,归属感较低,因而必然要考虑文化因素对于其自身的心理品质的影响,同时对于民族认同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如何促进少数民族高中生对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与此同时,国外对于少数民族高中生的民族认同予以高度重视,并且实行以“强化认同”为指导思想的多元文化教育,这一启示性的举措,对于国内学者试图深入全面研究众多民族的民族认同问题,推进制定系统、科学的中国化的方案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伴随着心理学视阈下的文化研究逐渐在少数民族研究中崭露头角,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社会适应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当少数民族学生脱离自己的母体文化群体进入校园后,必然要面临着来自与原来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有较大差异的主流文化的考验和民族认同的困境。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少数民族高中生的实证研究,发现其外在的行为表现,以整群抽样的方式发掘不同种群的内在心理潜质,对嫩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高中生的民族认同以及中华民族认同予以深入考察。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齐齐哈尔地区的在校高中生进行抽样,随机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少数民族高中生问卷187份,汉族高中生问卷610,少数民族高中生问卷回收率为18.7%。剔除漏答、错答问卷后,得到实际有效问卷148份,有效率为79.1%。其中,男大学生73名,女大学生75名;高一学生54名,高二学生94名,其中达斡尔族44人、满族35人、回族24人、蒙古族21人、朝鲜族10人、柯尔克孜族10人、鄂温克族2人、鄂伦春族2人,所有被试年龄为17.36±0.77岁。皮尔逊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民族与性别变量间样本差异不显著(pearsonχ2=9.519,p>.05),表明此次抽样的样本分布较为均衡,抽样较为合理。

2.2研究工具

(1)中华民族认同问卷,〔5〕由秦向荣(2005)根据翻译国外量表,参考国内涉及民族认同的调查问卷所编制。为了达到本研究的目的,修订其中部分题项,将“华人”修改为“中国人”,重新建模进行因素分析。本量表涉及认知、评价、情感、行为等四个维度,共21个题项,问卷采用Likert6级评分的方法。该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837,各维度的α系数都在.90以上。

(2)民族认同问卷,〔6〕由秦向荣(2005)根据翻译国外量表根据翻译国外量表,参考国内涉及民族认同的调查问卷所编制。本量表涉及认知、评价、情感、行为等四个维度,共29个题项,问卷采用Likert6级评分的方法。该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834,各维度的α系数都在.90以上。

2.3数据统计

使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录入,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包括F分析、偏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3研究结果

3.1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各维度在性别、民族间的差异分析

各少数民族高中生的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变量在独立样本t检验中显示各维度性别差异不显著,在本民族认同的认知、情感、行为维度中少数民族男高中生得分略高于女高中生,而在民族认同评价维度以及中华民族认同的所有维度中,少数民族女高中生得分略高于男高中生,总体而言,表明少数民族男高中生和女高中生的民族认同的发展状况较为均衡。同时,各少数民族高中生在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的各维度F分析差异不显著。

3.2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间的相关情况

本研究通过对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各个维度进行计算后,将研究转化为显变量的研究。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间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民族认同各维度与中华民族认同各维度间存在正相关,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水平。

3.3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研究针对少数民族高中生,进一步以中华民族认同作为因变量,对民族认同作为自变量的预测效果进行回归分析,对于少数民族高中生的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民族认同维度中的评价、情感、行为共能解释中华民族认同总分的51.4%。回归系数R为.717,回归方程:中华民族认同=45.831+.351×评价+.171×情感+.268×行为,回归方程有效(F(4,143)=37.811,p

4分析与讨论

4.1少数民族高中生的性别和民族属性对民族认同的影响

由于国内外在性别与民族认同关系问题上的研究结果尚无定论,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嫩江流域的亚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高中生整体的民族认同得分在各维度上男生与女生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在民族认知、情感、行为维度少数民族男生高中生得分上略高于女生,而女生在民族认同评价维度上的得分要略高于男生。尽管本研究与国内的一些研究并不一致,例如,李红梅(2009)认为蒙古族高中生男生比女生有着更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但是王亚鹏(2003)认为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并没有性别上的差异,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民族认同问题的研究要考虑地域以及民族本身的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而本研究取样中的少数民族多数是传统的“渔牧、狩猎”的民族,男性对于征服自然的先天优势通过历史沿承积淀下来,从而影响到现如今少数民族男性高中生心理与行为的表现,又由于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优势文化的渗透,导致少数民族高中生原有的民族意识重建。基于此,研究又试图探寻民族属性对于民族认同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民族间的民族认同差异并不显著,这与国外的相关研究存在相应的契合,在对于亚裔美国青少年群体的民族认同的研究中,这些群体可能由于轻微的文化倾向,使得民族归属感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微弱地减少,从侧面揭示出文化因素对于民族认同的深刻影响。由于各少数民族高中生自身所处的“双文化”或是“亚文化”的背景使得少数民族高中生彼此的风俗习惯以及宗教文化信仰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具体表现在鄂伦春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和满族等民族之间颇为密切的历史渊源以及他们对于萨满教、共性图腾的信奉。随着历史的推演,进而推动各民族间的融合,这是现阶段少数民族高中生的民族积极认同形成的强烈信号,对于少数民族高中生建立最佳的社会交流和形成积极的群体意识以及推动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实时性研究提出新的启示。

4.2民族认同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影响

少数民族高中生在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之间存在显著地相关。研究将关注点放在探求亚文化对于民族认同的影响,并且试图探寻少数民族高中生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的诱因。同时,研究也关注不同少数民族在各外显变量的差异。本研究显示少数民族高中生具有较高的本民族认同的同时,也具有高度的中华民族认同;这一结果与多数国内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结果相一致,〔7-8〕但与国外提出的对一种身份的过强认同会削弱对另一种身份的认同的观点相悖,即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黑人、拉美人以及白人对国家认同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且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存在显著的负相关,〔9〕这一结果表明国外的种族主义的歧视较为严重,削弱其公民的整体归属感。而较之国外所谓的少数民族,中国的少数民族仅指人数上的劣势,对于其权利没有削弱,而是尽可能予以保证,且对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和重视程度也较高。然而,结合嫩江流域的历史文化而言,“流人文化”以及“闯关东”移民活动,促进了本地区对于中原文化的汲取,加速了其由过去纯粹的民族文化向多元共存的民族文化的演变,并且由于世居嫩江流域的少数民族性格豪爽、热情好客也使得本地区与各民族之间和谐发展。综上种种,促使其产生对于本民族以及中华民族强烈的归属感,同时对于其本民族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的积极塑造也具有有效的促进作用,进而对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GarciaColl,C.G.,Crnic,K.,Lamberty,G.,wasik,B.H.,

Jenkins,R.,Garcia,H.V.,&mcadoo,H.p..anintegrativemodelforthestudyofdevelopmentalcompetenciesinminoritychildren〔J〕.ChildDevelopment,1996,67:1891–1914.

〔2〕phinneyJ.S.,LochnerB.t.,andmarphyp.ethnic

identitydevelopmentandpsychologicaladjustmentinadolescents.in:StiffmanaR,DavisLeed〔J〕.ethnicissuesinadolescentmentalhealth.London:Sage,1990:53-72.

〔3〕陈谊,张庆林,史慧颖.民族认同与少数民族高中生问题行为〔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来康复,2007,1(07):10640-10643.

〔4〕markH.ChaeandpamelaF.Foley.Relationshipof

ethnicidentity,acculturation,andpsychologicalwell-BeingamogChinese,JapaneseandKoreanamericans〔J〕.JournalofCounselingandDevelopment,2010,88:466-476.

〔5〕〔6〕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高中生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7〕万明刚,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J〕.心理学报,2004,(01):83-88.

〔8〕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行为适应研究〔D〕.重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