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精神的内涵十篇文化精神的内涵十篇

文化精神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9:32

文化精神的内涵篇1

[关键词] 体育;人类文明;艺术价值;精神;内涵

在21世纪之后,中国的电影艺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世界电影之林中有着较高的地位。我国在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之后,体育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许多导演将体育这种文明产物搬上了银幕,体育电影也作为电影题材之一在当前电影艺术中展现出自身的艺术价值。在前不久,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在北京的中国电影博物馆开幕,体育电影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在体育电影中,将人类的文化精神与体育运动有效结合起来,丰富了体育的文化内涵,也鞭策着当代观众的精神观念与价值观。本文从体育文化精神出发,对电影的内涵表现进行分析,进而能够对体育电影的创新提出一些思考。

一、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与特征

电影,是当人们发明的一种声画艺术的综合体,能够以富有特征的视觉语言向人们阐述多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告诉人们富有内涵的哲学理念。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体育电影作为一个特殊的电影艺术种类,不仅有着独特的创作特征,也有着不同于其他电影类型的受众群体的广泛性。作为人类之间能够互相沟通的第五类方式,体育跨越了语言与种族的障碍,能够将世界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对于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并且体育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价值与地位。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体育电影不仅仅能够给观众们带来生动的体育故事,还能够有着深刻的体育精神对人们的心理进行激励。从整体来看体育电影的发展历史,很多体育电影都是为了能够激励与鼓舞大众积极向上,勇于面对生活带来的困难与挫折的,电影题材也是积极向上的。从根本上来看,体育活动的发展与人类历史发展是几乎同步的,体育事业与文化随着人类的进化而相适应,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能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中国刚成立的阶段,我国广电部门将体育电影作为强化人们思想的教材,通过富有代表性的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运动员的不同遭遇,反映出不同观念在特定社会条件背景下的真实意义与内涵。

在电影艺术中,体育电影除了有着多数电影具有的娱乐性与教育性的特征之外,还能够影响着观众的自身价值观。在早期的中国电影中,就有了体育电影,这是一个特殊题材与电影艺术相融合的,成为现代都市的生活时尚。体育电影能够通过比赛的形式来反映人类社会中难以缺少的部分,这种特殊的竞技形式不只是为了实现竞争的较量,也是有着足够的教育性质。对于体育题材的电影传播一般都是情节与体育融为一体,在观看电影的特殊环境下受众相对容易接受,尤其对于体育比赛对于电影故事情节中对传播载体。这种特殊的形式能够通过体育类型电影来理解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准则等深层次的文化。对于体育电影来说,除了能够端正体态与均衡之外,更加注重运动员的克服困难赢得胜利的精神,进而能够激励青少年敢于超越自我的交易意义,可以说体育电影能够对人们的体育文化精神与健康价值体系有着良好的影响与作用。

二、体育电影中的影像寓意

体育电影能够将体育的内在内涵与电影的镜头语言艺术完美结合,它能够通过特殊的视觉语言与听觉感官将体育竞技活动中包含的奋发向上的内涵融入电影之中,既能够将体育文化内涵与精神理念有效地传播,又能够将电影艺术的多种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化与多元化。在我国当代体育行业早已经不是单一的埋头苦干,而是有着丰富地技巧性与训练相结合,进而能够产生高效的体育表现力。在当前的体育电影能够表现出本国的体育文化内涵,也能够展现出自己国家的国民精神,是加强国与国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径。如今体育电影是一种社会文化内涵的重要展现形式,有着多元化的人文主义精神与情怀,将人类社会的精神现状与社会风气真实描写出来。一般的体育电影的故事情节多数取材于地方的真实的体育故事,观众对于这种题材能够引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感觉更加贴近自己的生活,就像在自己身边一样。我们国家的体育电影已经不只是有着娱乐的作用,也能够向观众展现出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电影。

三、体育电影中蕴涵的文化内涵

文化精神的内涵篇2

一、核心一:图书馆精神

“更快,更高,更强”是奥运会的精神,同样道理,图书馆也应该有图书馆自己的精神需求,所谓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从业人员在对图书馆整体利益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对图书馆职业所承担的社会义务的文化自觉,是由图书馆领导者积极倡导、全体员工自觉实践而形成的代表员工信念、激发图书馆活力、推动图书馆发展的规范化和信念化了的先进群体意识。简言之,图书馆精神应该用一种既通俗易懂的、容易识记又形象生动的、催人奋进的文字形式来表述一个团体的精神状态;图书馆精神是一种群体意识,对员工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指导员工勇往直前,永不放弃;图书馆精神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指导员工身心合一,感受企业文化,具有极大的认同感;图书馆精神应该指出前进的方向,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员工向着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而努力。事实证明,各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建设已经趋同,也就是说在馆舍建设,馆藏数量,设备技术方面已经差异不大,但是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却大有不同,这也成为图书馆个性化,差异化的重要的评价指标。比如说:深圳南山图书馆是深圳市南山区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共图书馆,自开馆以来,南山图书馆坚持以“读者为本、服务第一”的理念,实行开放式服务,社会民众无需任何证件均可进馆阅览,所有书刊开架借阅。全年365天,天天开馆。每年接待读者均超过100万人次以上,日均达3—4千人次。读者的口碑使南山图书馆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南山图书馆也成为深圳南山区的标志性文化场所。

二、核心二:图书馆价值观

图书馆的价值观是图书馆员工群体意识的表现,是图书馆精神文化的精髓,是长期在图书馆内部形成的,被图书馆员工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主要包括:倡导服务意识、人文关怀;尊重知识,热爱图书、倡导阅读;倡导宽容、公正、平等意识;倡导合作和创新意识等。倡导服务意识、人文关怀是指图书管理员是否有主动为读者服务的态度和意识,图书管理员如果能转变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将极大改善读者和图书管理者的关系。试想,你微笑面对他他人,他人也会微笑对你。尊重知识、热爱图书、倡导阅读是指认同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知识可以实现人生价值,知识可以实现人生理想。养成每日读书的阅读习惯,终身将会受益匪浅,正所谓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倡导宽容、公正、平等意识是指认同无论地位高低,富贵贫穷,都能够享有图书馆阅读的权利,要公正的,平等的、宽容的心去对待读者,形成融洽和谐的交流关系。倡导合作和创新意识是指在工作中讲究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同时不拘泥于常规的方式方法,要想办法想主意做到方法创新。

作者:翟秀兰单位: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文化精神的内涵篇3

一、“城管文化”概念提出的背景

(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管理者防范城市运行风险任务和承担风险压力迅速加大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快速城市化的过程,2011年已达到了51.27%,城镇人口达69079万,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我国只用了30多年的时间便完成了英国200年、美国100年、日本50年的城镇化人口超过总人口一半的城市化进程。长期以农村为主色调的中国已经完成了以城市为主色调的快速转换。但是这种快速的城市化在促进经济和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给城市的正常高效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

固然,中国的城镇人口很多是“候鸟型”的,但无论是不是纯粹的城镇人口,长时间在城市居住生活,必然对城市功能产生依赖和需求,也对城市的正常运行形成新的压力。大量新增的来自农村的人口,从意识上还没有形成“市民”,绝大多数保留着原有的生活习惯。加上就业机会的匮乏,一些无法就业的进城农民将城市主次干道作为“营生”的主要“阵地”,从而增加了城市管理工作的难度。为了适应这种城市化需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推进。然而在推进过程中,往往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运行完善的保障体系,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脆弱性,埋下安全隐患,造成了城市管理的压力日渐增多。

(二)社会转型期的复杂社会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在诸多领域、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革和变化,仅用30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曾用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完成的社会转型进程,这种“赶超式”的转型极大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但是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尤其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阶层分化明显等社会矛盾使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有所下降。同时,在复杂的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不一和文化差异在城市中产生了碰撞和冲突,如,集体主义价值观与个体主义价值观、城市文化价值观和乡村文化价值观。更为重要的是在社会转型期不同程度地产生了信仰危机。经济和物质第一的理念不断渗透和侵入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各个层面,使功利化思想有抬头之势。人们易产生不安全和焦虑情绪。当前这些道德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不但影响着城市管理工作环境的优化,而且也影响着城市管理者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作风建设。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提出,及时为“城管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引方向

正是看到了当前社会转型期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受到了严峻挑战,为了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思想文化的内在和谐,明确思想文化的是非标准,党中央敏锐地将加强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党的“十”倡导培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对中国梦的阐释,成为全国人民砥砺奋进、携手前行的价值标杆和行为准则。在这种大环境下,作为和群众关系最为密切、备受群众关注的城市管理者,必须积极构建符合新时期要求的“城管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新时期城管人价值判断的基本尺度,外化为城管人的基本行为规范,固化为城管人的价值理念,统领城管人的思想和行为,引导新时期的城管人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中国梦而倾心尽力。

二、“城管文化”的基本内涵、构成、特征及功能作用

(一)“城管文化”的基本内涵

《易经》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梁启超指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共业也。易言之,凡人类心能所开创历代积累起来有助于正德、利用、厚生之物质的和精神的一切公共的业绩都叫做文化”。鲁迅认为:“久浮文化,则渐悟人类之尊严”。《辞海》中将文化界定为:“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参照这些定义,“城管文化”应包括“正德、利用、厚生”的价值,是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共业”,并经“久浴”而构成现代“城管人”的神圣尊严。可以定义为:是城市管理者特有的、共同遵循的一种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以及与之关联的物质表现的总和。包括城市管理者工作过程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如服饰、徽章符号、组织机构、办公环境等)、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城管精神文化是以城市管理者为主体的围绕城市管理活动具有城管职业特性,反映城管群体意识特征的政治思想、工作信仰、理念、思维、方法、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反映了城市管理者群体的共同认识和追求,是“城管文化”的基础核心部分,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都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

(二)“城管文化”的基本构成

1.城市管理者特有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是“三树立一弘扬”,即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城市管理工作的职能,城市管理者的核心价值观可以归结为“为民、务实、文明、廉洁”。“为民”是城市管理的灵魂,是一切活动的落脚点和目标。“若保赤子,惟民其康”(《尚书·康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为民间疾苦声。”为民是由城市管理部门的性质决定的,城市管理者须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常以敬畏之心倾听群众的呼声,常以换位思考理解群众的感受,端正群众立场,增强群众感情。“务实”是基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重实干、求实效,才能真正践行“为民”的城管工作理念。“文明”是主题,因为城市管理及执法工作时常和弱势群体打交道,如果失去了“文明”,那么就极易失去“民心”。“廉洁”是基石,“廉洁,韶华之树常青;贪婪,生命之花凋零。”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秉公执法才能赢得民心,形成全社会共创文明城市、共建美丽家园的强大合力。

2.城市管理者应有的品行。正直、公正、忠诚、善良、谦恭、睿智等品行是城市管理者所应该具备的。面对违章的老百姓,要持有平和的心态、热情的态度、宽容的性格,通过管理者的人格品行来提高城市管理法规的执行力,使行为被规范、权利受尊重、利益有保障、纠纷可排解、秩序得维护,不能因自己的行为失当致使出现暴力抗法。“源清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

3.城市管理者的职业化技能。城市管理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专业技能、丰厚的文化素养。随着群众的诉求日益多元化,城市管理者不能仅局限于法律知识的武装,还应当尽可能具有广泛的知识结构,即不但要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法律知识,还要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文学历史知识,甚至心理学、哲学等。这对提高工作中的准确预判、果断决策、巧妙处置的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4.城市管理的制度和办公环境。要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制度来规范城市管理者的言行,建立健全管理质量评查体系和以德、能、勤、绩、纪、廉为主要内容的评价体系,从管理执法质量到行为予以监督和规范。在办公环境的设计布置、制度建设、文化氛围等各个方面,都要充分体现“城管文化”对城市管理者品格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以提高管理者的自信力、责任感。

(三)“城管文化”的基本特征

1.时代性。“城管文化”是适应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的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尤其是将“城管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梦,紧跟时代脉动。

2.主体性。城管文化是以城市管理者为主体的文化,是城市管理者所共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是维系城市管理者职业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决定着城市管理者的价值取向,支配着城市管理者的行为选择,制约着城市管理者的思维和判断,影响着城市管理者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特色性。城管文化以其城管特色而区别于其他文化。从自身的工作目标、职能、特点出发,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4.包容开放性。“城管文化”建设不是固守在管理执法理念、模式创新、制度建设上,而是不断从其他文化中汲取新鲜、合理的成分,在巩固自身的同时赢得动态发展,取得相对的比较优势。“城管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培育和践行的过程,是一个逐步认识、积累、形成集体共识的过程,只有不断反省和超越自身,自觉融合先进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才能保持其勃勃生机。

5.实践性。即指导性。“城管文化”是指导城市管理者履行职能的文化,能够科学回答“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只有将“城管文化”成为全体城市管理者的共识,并内化为城市管理者的言行标准,进而达到“信念”的层次,体现在实际行动中,才能够真正显示出“城管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四)“城管文化”建设的功能作用

1.导向功能:“城管文化”的相关理念、道德标准通过教育引导转化为城市管理者内在觉悟和自觉行动,成为城市管理者内心利益平衡和价值选择的重要依托。

2.约束功能:通过“城管文化”教育熏染,使城市管理者克服自身弱点,提高抵御落后、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

3.凝聚功能:“城管文化”是整个城市管理者群体的“精气神”,必然对这个群体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产生“气场”作用,成为凝聚城管队伍整体力量的黏合剂。

4.激励功能:通过价值观引导,使城市管理者更加明确自身在建设中国梦中的作用和价值,激发城市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5.辐射功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浸润、感化、陶冶人的思想情操,逐步塑造城管人的特有品格,看似过程轻慢,却能够释放出巨大的理论教育能量、精神道德引领能量、实践成果转化能量。

三、“城管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及其实现的基本路径

(一)“城管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

从个体层面,通过文化建设教育潜移默化地将科学的管理执法理性、高尚的人文精神、务实求真的实践作风融入到城市管理者的思维和行动中去,形成丰富的专业学识、清廉的操守品格、积极的理想追求、超然的职业风采、高超的职业技能。

从群体层面,城管文化可以促成城管人共同的思想基础——“共创为民城管”:“为民”是“城管文化”建设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共同的实践路径——“共谋高效模式”:以高效的工作效能来保障城市高效运行,在城管文化的指导下,以“敢于突破、敢于负责、敢为人先”的积极态度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管理质量;共同的理想愿景——“同建美丽家园”:城市管理者要将建设美丽家园、美丽中国作为目标加以推进,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营造一个天蓝、地绿、气洁、水清的城市环境;共同的价值目标——“同享全面小康”。在营造和谐文明的城市环境中,公正文明执法,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环境,营造一个和谐的城市环境,让全体市民能够同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城管文化”建设目标实现的基本路径

一是将“城管文化”融入到城市管理执法教育培训体系。应强化以教育引导为主的过程性疏导理念,从偏重“外部”灌输转向注重“内外共生”。要注重营造思想自由碰撞的舆论氛围,使城市管理者更理性地把握“城管文化”的科学性;要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用科学的理论引导人,用先进的文化熏陶人,用高尚的精神鼓舞人,形成典型引导、以点带面、全面提高的良好局面;要注重城管物质文化建设,通过工作环境的优化,使之时刻影响城市管理者的思维和行为,使之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活力。

二是将“城管文化”融入实践中,使之成为衡量城市管理者工作生活的标准尺度。把“城管文化”渗透到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中去,落到实处,更为重要的是将其渗透到具体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在城市山、水、园、林、艺术景观等建设管理中,让这些标志性景观承载“城管文化”精神内涵,一草一木皆有特色,皆有内涵,一砖一瓦皆有感情、皆有文化,形成一种文化向心力,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态之美,达到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有效统一。

文化精神的内涵篇4

关键词:红色文化;美育;精神内涵

每天我都能看到有许许多多南来北往的游客来到遵义会址,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站在牌匾门前留影,记录着遵义会址最美的角度。

一、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而整合形成起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它蛰伏于近代,形成于“五四”以后,发展和成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红色文化在形式与内容上有着特定的物质载体与丰富的精神内涵。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物质文化中包括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等实物,可以说遵义的红色文化就是长征文化,也就是长征精神。

遵义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体现出老区人民精神的先进性,在能够加强党的建设服务的时候,能够在鼓舞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上,激励着“遵义”奋发向上,在斗志上发挥着作用。而精神文化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政治制度、政治信仰、政治作风、政治道德、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它包含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红色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汲取人类先进文化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支撑。红色文化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蕴涵着党的政治意识;红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的文化;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精神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

二、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特点

在黔北遵义有着富饶地域特色,也就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其红色文化的多元性和独特性,也是色彩斑斓的,在爱国主义的教育中尤显突出。这是一部活性的革命斗争史,是进行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宣传长征的文艺家们创作红色文艺作品的圣地,更是弘扬红色文化发展壮大的支柱和源泉。“红军山”的邓萍事迹、红军女战士与孩子的故事至今被当地人神话般的传说和传颂;娄山关红旗的飘扬以及“四渡赤水”的战略极大地影响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遵义人勇敢前进;“土城”女红军的事迹也成为我们建设红色文化示范基地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在遵义每一寸红色土壤里都孕育着每一种革命的精神,都记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特定的社会背景。在遵义的革命和建设史上,就产生出了多种鼓舞人心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情怀。

今日的遵义人与革命后来人的精神为伍,以自强不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为荣;以廉洁自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为傲,这样的遵义精神其主要内涵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对党和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团结合作,严守纪律的革命精神。

这一红色文化资源反映出遵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形态和价值体系,更彰显出革命红色圣地中中国共产党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追求。

三、遵义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

红色文化的内容即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是指在红色文化的内在构成要素,包括理想、信仰、思想、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体系和科学文化知识。而红色精神大致分三个历史时期:在1949年之前的革命精神,例如,遵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西柏坡精神等;1949年之后的红色文化精神,其内涵已超越了革命主题,出现了“建设精神”或“创业精神”,例如,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1978年之后的改革创新精神、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红色文化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思想观念和道德追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人民群众理想信念教育的优秀资源。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中,“红色文化”精神愈发凸显其作为主流价值的突出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强大的持续精神动力,承担着引领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责任与使命,也可以把“红色文化”概括为革命战争年代中的“英雄人物、英雄事和革命军魂”。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红色精神的内涵愈益丰富,如,体现红色文化内涵的“红歌”在今天的遵义“红军山”上,杨柳街边的“红军街”长廊里传唱。

从当今的社会因素来看,红色革命圣地应当紧抓社会环境的“净化”,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要求,发展社会文化事业,全面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同时,引导人们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从而形成全民美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并在红色文化的大熔炉里得到更多、更好的洗礼,为挖掘遵义的红色资源提供优良土壤,使广大的民众能为传承未来的“遵义”红色革命精神这一经久不衰的历史使命而奋斗终生!

参考文献:

[1]孙翠芳.红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06).

[2]杨宇光,胡松,朱小理.红色资源的功能及其转化的必然性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作者简介:穆华,男,贵州遵义市,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艺术理论、课程理论与教学法。

文化精神的内涵篇5

“领导”即引领和导向,“力”强调价值、文化、人格等对人潜移默化的隐性影响。领导力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服从式约束,而是一种柔性的、带有价值导向却给他人自由空间的价值引领。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如何发展、向什么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根本的引领作用,也就是所谓的课程的文化领导力。当学生主动地、发自内心地接受课程传播的价值取向和内容时,课程的领导力也就产生了。课程之所以具有文化领导力,主要基于课程的核心载体――知识的本质属性;也只有准确把握知识的本质属性,才能有效实现课程文化领导里的基础。

一、发挥课程文化领导力,必须建构正确的知识观

正确理解知识是发挥课程领导力的首要条件。只有把知识看做是由符号、意义内涵和文化精神立体构成的存在,才能充分张扬课程的文化引领和导向作用。

符号是知识的载体。符号是“能够传递事物信息的一种标志。声音、文字、颜色或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物体等都是符号,它所代表的意义是超出其事物本身的。符号是任意设定的,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只要社会中的人同意其意义便可以。每一个社会都有它独特的一套符号或形象,而社会里的人对这些符号、形象有同样的定义或了解。”任何知识的呈现都是通过符号表达的。

意义内涵是知识的本体内涵,也是知识产生的首要目的和价值追求。知识总是人类关于某事、某物、某人的对象性认识,总是人有意识地指向一定对象的产物,是人有目的地赋予自然、社会、人一定意义的结果。任何知识的创造都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反映,都包含人类赋予世界万物的一种意义。培根“从知识的起源出发来考察知识,认为知识不是大脑思辨的结果,也不是从某一权威的结论中演绎而来的,相反,知识是人们‘深入到自然界里面,在事物本身上来研究事物的性质’而获得的东西。”知识是人与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的,是人赋予世界外物意义的过程。

文化精神是随知识形态产生而逐渐形成的。知识生产最初只是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因此,知识中的文化精神并不是知识产生之初就自身携带的。而是随着时代进步、人类文明的积累、知识的丰富以及伴随人类规则的制定、尤其是学科的形成与分化逐渐形成的。“我们从现象世界中划分出的范畴和类属并非因为其固有的存在而等待我们去发现:恰恰相反,世界以万象纷呈的印象流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必须经过我们的大脑,经过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来加以组织。……任何人起初部是在自己的知觉经验中理解世界的,但当他通过语言学习逐渐掌握公共知识提供的观察世界的‘视界’时,这种‘视界’就逐渐成为他生存的一种本体意识。”正因为文化精神赋予,知识才等同于人类的智慧而非事实的积累,没有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的知识同样是没有意义的知识。

所以,符号是一种载体,为此,主要应该分析知识构成中意义内涵和文化精神,才能赋予课程的文化领导力。

二、发挥课程文化领导力,必须让学生建构基础的知识结构

设置哪些课程决定了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获得哪些基础的发展起点,获得未来发展的起点就要求学生领会各个学科的文化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内涵,这是设置各类课程最基础的目标。

从性质上来讲,相对而言,意义内涵是一种价值性存在。任何通过符号表达出来的知识,都蕴藏着人类对天地万物的思考。任何经过人类加工、改造和创造过的东西都将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中包含着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价值判断、价值推理和意义赋予。因此,与符号逐渐成为一种“事实性存在”相比,知识中包含的意义永远是价值判断的结果。寻求中立的、价值无涉的意义世界是不可能的。知识的意义内涵是价值性存在,正因为它的价值性存在,才有了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的解释、论证、修正与不断的创新。知识的意义内涵才不断以新内涵呈现在人的面前,丰富新时期人类的精神世界。知识中的意义内涵永远与人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因为,人们正是通过知识中的意义内涵来理解自然世界、理解个体生活、理解历史和理解人生的。正因为与人的生活世界息息相关,人的生活世界又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知识的意义内涵也会随着时代的变革、生活的变迁而发生适合当下生活的变革。正因为意义内涵的生活贴切性,所以在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过程回归学生生活、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结合。

从掌握方法上来讲,相对而言,知识的意义内涵必须用理解的方式去建构。意义内涵不同于符号载体。人类在创造知识的原初过程中,虽然赋予了知识一定的意义内涵,但意义生性不是固定的、僵死的和机械的,而是动态的和有生命活力的。知识中包含的意义内涵将在一代接着一代人的理解和应用中“章显”出来。正是因为意义的生成性、情境性和时代性,才使历史的知识不断被转化为时代的知识并生产着新的知识。因此,知识本身有阐释不尽的意义内涵。每一代人或者每一个人在理解和解释知识包含的意义内涵时都不可避免地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创造。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智慧,知识中的意义内涵才不断被丰富和扩充。因此,对于意义内涵的建构来说,不能采用机械记忆和强化练习的方式来获得,相反,必须用“理解”的方式来建构。因为,“理解总是理解者从自身出发与对象世界所建构的整体的意义关系,使理解者自身的视野与理解对象的视野的融合,每个人必定在理解的同时进行自我的理解。……理解揭示的是可能性的意义,它总是指向将来的能在。理解因而体现了精神发展的意向性……理解是面向未来的,它指向可能性,是人为了未来而根据现在向过去提出的寻求解答式的提问。……每一次的理解都带来视野融合,带来视野的扩大,带来个人精神世界的扩大和人生经验的增长。”

因此,为了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发展起点,发挥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走向的引领作用,学校必须宏观规划课程设置;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建构知识的意义内涵,教师应用整体和动态的思维理解知识,把知识看做一种自组织系统;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结合;丰富和提升学生理解、整合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的能力。

三、发挥课程文化领导力,必须让学生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

古希腊以“哲学”来指称各种理论知识,主要研究关于上帝、世界、人的存在等传统形而上学的内容。知识建立在信仰、顿悟、理智和启示上。以伽利略引进可重复的可控实验为标志的近代科学革命开始以后,“新科学驱逐了所有这些作为理解自然的方式的东西,把经验――实验和观察作为知识的基础和最基本的检验方式。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建立了知识体系的全新基础,而且在于隐喻了人类不再必须相信杰出权威的话,任何断言和理论都可以用经验加以检验。……知识获得了民主而不是独裁的性质,它更多依赖于适当的方法,而不是极少数人的见识,每一个有一定才智的人都能运用这些方法去把握新的实验和观察原理,学会从数据中提炼适当的结论。这些就是在自然科学知识积累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文化精神,这些文化精神蕴涵了自然科学知识的理念、规则、范式等。文化精神的形成也为知识的交流提供了基础。

从性质上来讲,相对而言,文化精神是一种审美性存在。知识不仅包含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认识的结果,而且包含着人类对自然、社会、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人的探索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审美精神、人文精神、博大精神、创新精神等。知识建构的目的不否认对意义内涵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人类自我的精神建构。文化精神是知识传达的一种境界,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真正进入人类已经构筑的知识体系。文化精神是指不同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淀的一种特殊属性和文化,它是学科自身发展的结果。正如裴娣娜教授指出:语文学科的文化性表现为理解与交流、批判性思考、审美体验;数学学科的文化性表现为审美体验、理性思考、实践创造。吴正宪老师认为:数学包含着严谨的科学美、辩证的哲理美、简洁的内容美、和谐的规律美、绝妙的形式美。学科知识的文化精神是学科自身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虽然人类创造了知识和学科,但学科一旦形成,便有自己独特发展的规律性。这种精神恰恰也是人的本质生命的另一种方式的体现。因此,学生只有理解、体会了知识的文化精神,才能激发起他们生命深处的原动力,使他们自觉、主动、有内在激情地投入到知识的建构和探索中。文化精神有形却又无形,它必须通过知识建构者不断的“浸入”、“体悟”才能感受和顿悟。它与意义内涵作为价值性存在相比,更是一种审美性存在。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正是通过人们的现实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才能体会到知识中内涵的文化精神。文化精神与意义内涵的建构并不是两个过程,而是同一过程。文化精神的体悟和意义内涵的理解是相互沟通的。

从掌握方法上来讲,相对而言,文化精神应该用体悟的方式来把握。只有通过体验,进入了学科境界,才能真正理解学科、理解学科文化和学科知识。人类建构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或技能,而且在于发展学生的求知意识和求知能力;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信息,而且在于丰富学生的智慧。人类的历史、传统和文化都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阅读语言的过程中也就通过语言理解了人类经历的历史以及人类积累的文化。所有的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感悟,都必须要求后人通过“浸入”的方式,“走近”进而“走进”的路径,才能把握。这些才是知识的精华所在、人类思想的精华所在。

文化精神的内涵篇6

关键词:舞蹈创作;人文精神;表现

0引言

舞蹈是人类艺术形式中重要的一个载体,人类自诞生以来直至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不可避免的穿插着舞蹈艺术。舞蹈通过富有个性的肢体语言,加之搭配合适的背景音乐,往往能够恰当的表现出舞蹈长做的精神内涵。通过对舞蹈创作和编排中的人文精神的剖析和研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的对舞蹈创作表现人文精神的可行性做出研究,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1人文精神在舞蹈中的内涵

人文精神向来是注重人的精神内核和人文内涵的。在人文主义的主张中,核心的观点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在这些人文精神的主张下,关心人的本性和本真,体现人的思想及欲望等等都成为了人文主义探究的重要内容。可以说,人文精神同时也是构成不同的民族不同民族特点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撑内核,并可以根据民族的不同展现出不同的文化体现和氛围。在舞蹈编排的过程中,人文精神往往能够明显的体现在舞蹈的表现中,体现出该舞蹈的隐喻作用及象征意义等。

2舞蹈创作中的人文精神元素

在舞蹈创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舞蹈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例如,在中国传统的民族舞蹈中,以一种十分柔美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也以多变的动作特征和巧妙的集体队形的安排和变换体现出了中国民族舞的柔软和和谐的精神内涵。以孔雀舞为例,体现了少数名族的柔美的自然和谐观念。舞者往往通过十分柔软的腰部动作及手部的灵活旋转、配合等等构成十分和谐的画面,仿若一直美丽的孔雀在观众面前阿诺多姿的轻盈起舞,同时也传达了少数民族的柔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

又如在印度舞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印度舞十分明显的体现出了自己民族的特色,在印度舞蹈的编排过程中,热烈、强烈的肌肉配合抖动及神秘感的配乐都成为了印度精神内涵的具体表现。印度舞的创造和演出都体现出了古老的印度神秘的、深邃而不能一眼观尽的魅力文化和热爱歌舞的人文精神内涵。

3舞蹈创作中的精神表现途径

舞蹈创作中能够表现出十分贴切的舞蹈内涵和人文精神内涵。有经验的舞者或教学者能够比较充分的将想要表现的精神内容恰当合适的穿插到整个舞蹈的编排中。而更多新旗帜秀则无法充分的把握和巧妙恰当的掌握好编排中人文精神的安插力度及内容。由此,我们可以探究更加详细的途径和方式以帮助我们在完成舞蹈创作的同时受到良好的表现效果。

1.1了解不同舞种的特色及内涵

舞蹈创作中要向恰当的表现出其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内涵,首当其冲的是对不同舞种的把握,尤其是关于不同的舞种的创作特色和创作规则方面,应当做出详尽的了解。例如在民族舞的创作中,需要知道最基本的表现元素是柔和的、和谐的且以团队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同时,由于民族舞大多表现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与传统或精神内涵,如过年时喜庆的舞蹈,或独特的少数民族的舞蹈,都需要知道这其中蕴含的文化特色与文化符号内涵。在动作上通过不同的对象和框架进行及时的调整及有针对性的编排等等。如对孔雀舞的编排就要特别注意其首部的变化及其身体柔软度的练习,同时对于这类民族舞蹈的多变的寓意也要恰当的掌握到位。

1.2对隐喻精神的理解及运用

在舞蹈创作中,要先恰当的表现出该舞蹈的精神内涵及其舞姿特色,注重对隐喻精神的理解及运用。在舞蹈的编排过程中,应当学会对隐喻精神的适当穿插以及理解。如在民族舞的表现中,很多舞蹈的编排想要表现出的是中国女子的温柔和神秘以及温柔、细腻等等。在表现神情及动作的过程中,可以大胆的运用“半遮面”、“含蓄的低头”等等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动作表现出我们和谐内敛的民族人文精神向度。同时对于当下较为时兴的街舞及其他时尚类舞种,在编排的过程中,也应当抓住其隐喻精神的内核,表现出其或多变或活跃或相互衬托的精神内核。

1.3对人文学科的了解和穿插

要想在舞蹈的编排中突出其精神内核,倘若只知跳舞而不懂文化向度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往往在创作的过程中显得捉襟见肘。由此,我们在编排不同精神内核的舞蹈的过程中个,一定要争取对其文化进行详尽的较为深入的了解。以竹竿舞为例,在很多民族舞蹈元素中都不止一次的出现过,但不乏其中有单纯一味的模仿者。在自主创作和编排中,我们可以注意竹竿舞的特色,在活泼中带有俏皮,而这也充分符合了其少数民族的生活哲学,不仅乐观的面对生活,更能够在生活中生发出有趣的艺术形式及精神内核。出于对其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观的充分了解,我们不难对竹竿舞的动作及精神内核进行推敲和编排,获得良好的表现效果。

4结语

舞蹈是古老的艺术形式,通过对舞蹈的恰当编排,能够良好的体现出一段舞蹈、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和人文向度。通过对舞蹈创作中精神价值层面的表现和探究,能够帮助我们在实际的编排过程中运用自如,恰当合适。同时也能够增强非专业人士的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越论.舞蹈作品的分析及舞蹈创作的探索[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6(23).

文化精神的内涵篇7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时代价值探索与研究

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进行文化传承与发展重要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党的基本理论主张,在与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展现了强大的感召力。

一、中西方文化内涵对比

(一)西方文化内涵讲究优胜劣汰

西方文化内涵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追求自由为核心价值观,本质是优胜劣汰。金钱在人际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追求财富最大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是竞争就是毁灭。西方文化内涵极大程度的重视物质发展,物欲横流,忽视人文教育,人与人之间互相争斗,导致经济上的大退步,由西方列强的贪念作祟导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的沦丧,人格的扭曲,这都是竞争意识的作祟[1]。达尔文所崇尚的物竞天择正是西方文化内涵的体现。

(二)中华文化内涵是讲求以人文本

中华文化内涵讲究仁爱,孝义,脱离低级动物,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讲究一个和字,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奉行仁、义、礼、智、信的理念,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重视人性的发展,和字体现道家的“无为”思想、儒家的“仁义”思想和佛家的“慈悲”情怀,包容万物,体现中华文化的关键。《弟子规》上讲: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可见,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接近实质的人学,其宗旨就是克服人的自私自利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部分,与政治、经济处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经验的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一代代华夏儿女呕心沥血的经验总结,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导向,是对当代社会人们价值观的缩影,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淀和凝聚,是对社会主义全方面的概括和展望。它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借助传统文化的发展点,坚持以人文本,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结合自身进行整合创新,形成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中华文化奠定了文化建设的基础,给予中华儿女强烈的文化自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整个民族的精神向和追求,深入到每个国人的骨子里,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线,中华儿女自带独特的气质,与其他文化区别开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是一爱国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是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中华文化的积淀,传承和发展,都展现了强大的魅力,和勃勃生机[2]。就像所说:“站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身后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要有强大的自信心,从容淡定的魄力,奋发图强的勇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创新激发出无穷的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还面临着许多的质疑和挑战,强有力给予这些质疑和挑战以回击,使其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体现的时代价值

中华文化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依然熠熠生辉,现代的发展理论大都结合了文化的底蕴和时代精神,以人文本,建设和谐社会等带有中国特色的理念都体现了这个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也在于它与国情所结合的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不但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发展与创新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价值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发展没有界限,文化内涵的创新也没有停止[3]。党的十六大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握国情进行创新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面对国外的文化同样如此,做到洋为中用,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

(一)以人为本的时代价值

对传统文化进行提取整合,赋予它现代文化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能忽视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历来注重以民为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最好的写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以人为本正是由此演变而来,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真切反映了马克思与中华文化的结合,完美展现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在面对现如今多元化的文化冲击,依然能够保证其重要地位。缺少了中国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和平发展的时代价值

中国现代化的理念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直接否定,也不是全部照搬照抄,而是在区分的情况下进行吸收。总书记提出“和平崛起”的概念,阐述了中国坚定信念、矢志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有效的消除了国际社会的舆论,为国家发展获得更有力的话语权[4]。中国和平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把中国坚持的理念向全世界展现,把自身发展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展现一个热爱和平的大国形象,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传承中华文化占有越要的地位,从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内涵,学习中华文化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糟粕指的是封建帝制等思想,中华文化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行为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达到人自身的高标准、严要求后,达到大公无私精神境界,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所在。中华文化表明,为他人着想就是善的,一心只考虑自己就是恶的。善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这里都有所体现[5]。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合进党的执政中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仁爱思想,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要义所在,同时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为了能够较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魂”开始被很多党内干部人员所抛弃,这就使得视人民为鱼肉、腐败贪污层出不穷,而为了扭转这一“党魂”丢失的现状,我们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为我国未来发展提供道德高尚的人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将由此实现不断的贯彻与落实。值得注意的是,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放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更好实现,我国全体民众所共同追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也将获得有力支持。

结束语

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一个金钱至上,一个以人为本,而通过本文研究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所体现的时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中必须要践行的价值观和宗旨,我们就能够较为直观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长春:《文化强国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上下)》,人民出版社,2013版.

[2]孟宪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论析一对中国共产觉文化建设的J识》,载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

[3]王向清:《中国将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历程》,载于《邵阳学院学报(狂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4]田贵平、竟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解读》,《长白学刊》如14年第6期.

[5]朱可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支撑》,载于《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5期.

文化精神的内涵篇8

【关键词】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文化建设;大庆

大庆精神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不断形成,在我国的石油开发建设过程中,在大庆的经济开发建设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变迁,经济社会发展,大庆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正在成为中国石油企业、大庆市、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和重要精神支柱,推动着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一、大庆精神的历史渊源

大庆精神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会战,在大庆油田开发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形成发展。大庆精神以的“两论”为理论来源,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为思想来源,以大庆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为实践来源。大庆精神的基本内涵体现了工人阶级革命性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统一,集中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大庆人身上的具体体现。大庆5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大庆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推动力[1]。

二、新时期大庆精神的深刻内涵

大庆人在继承“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又与时俱进地赋予“强烈的发展意识、自觉的创新精神、旺盛的创业激情、现代的科学理性、先进的人本理念”等时代内涵。大庆精神自形成时就以“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为己任,发扬“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工作作风,1990年,主席视察大庆油田时,把大庆精神概括为“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如今,大庆精神被赋予新的内涵,即胸怀全局、志存高远,不甘人后、勇创一流,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精神[2]。

三、新时期大庆精神的深远影响

1.大庆精神贯穿到改革开放全过程。大庆精神为破除传统体制、观念对思想的束缚,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庆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是打破各种思想障碍、体制障碍、制度障碍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庆油田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过程中,大庆市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过程中,大庆精神都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动力[3]。大庆油田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大力改革生产运行模式和企业用工方式,实施油气生产主业与工程技术服务分开运行,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油田的快速发展。依托大庆品牌,走出国门,开拓市场。

2.大庆精神鼓舞了士气。大庆精神激发了人们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士气,加快了企业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大庆油田以大庆精神为动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创造了我国石油工业原油产量第一、原油采收率第一、上缴税费第一等三个第一,大庆市把大庆精神作为大庆城市之魂,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坚持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统一干部群众思想,形成加快发展接续产业的共识,加快持续创新发展。

3.大庆精神是大庆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大庆精神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大庆油田坚持用会战时期形成的光荣传统铸魂育人,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培养和造就“铁人式”职工队伍,保证大庆石油人政治本色不变、优良传统不丢、奋斗精神不减。大庆市深入挖掘大庆精神的指导意义,大庆精神在大庆开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不懈地开展大庆精神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4]。

四、新时期弘扬大庆精神的主要途径

1.深化教育,感知大庆精神的动力。通过开展活动,深化教育活动,加深对大庆精神的内涵、社会功能的理解和认知。在中国石油企业内部、在大庆市、在黑龙江省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各种宣传方式传承大庆精神,将大庆精神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用来指导工作实践,用来推动工作快速推进。逐渐扩大到全国,在全国展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学习活动,让人们深刻体会大庆精神的实质。大庆油田始终高扬大庆精神旗帜,不断强化大庆精神是油田发展之魂,是企业文化之根,是石油人动力之源的认识。

2.塑造文化,充任认识大庆精神的指导意义。通过塑造文化,不断提升人们的理解力,将学庆精神作为中国石油企业、大庆市民、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传承敢于攻坚克难的精神,不断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在大庆油田,坚持企业文化建设是深化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作为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的有效途径。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油田发展总体战略,以5年为一个周期,制定具体规划,经过职代会审议通过,使之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

3、强化基层,组织引导学庆精神。强化基层、夯实基础,用各级党组织的有效领导,凝聚人们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激发出的智慧和力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必须有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精神,才可以在工作中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大庆油田坚持抓“三基”工作不放松,不断加强以党支部为纽带的基层建设、以岗位责任制为重点的基础工作、以岗位练兵为内容的基本功训练。按照“党政组织同步建立,党政干部同步配备,党政制度同步制定,党政工作同步考核”的“四个同步”原则,油田5400多个基层队全部建立了党支部,为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打造了坚强的战斗堡垒。

4.政策引导,激发学庆精神的主动性积极性。用政策手段,机制约束,科学完备的配套措施激发人们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庆精神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无法用重量、金钱来衡量,必须引导人们从内心体会接受大庆精神的内涵实质,在实际行动中主动自愿学习运用大庆精神作为指导,这就必然需要政策引导,需要文化传承。强化干部职工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质量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弘扬大庆精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龙江省委宣传部.关于新时期深入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的调研报告[R].

[2]王媛媛.新时期赋予大庆精神新内涵[J].大庆社会科学,2011,(4):55-56.

文化精神的内涵篇9

一、凝炼――“特色”文化提升内涵发展之核心

学校文化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深层次表现形式,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全部或大部分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一所学校最令人回味、品味的就是其深厚浓郁的文化,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学校群体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精神力量。如何凝练学校文化精神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

1、以环境熏陶彰显棋文化精神。环境是最好的老师,学校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创设个性化的棋文化氛围,“三棋知识、棋手介绍、经典残局、棋人奇画、棋史典故”,一块块校园棋文化宣传阵地,一个个“战场”,不同角度向师生介绍源远流长的棋文化知识,构建完整的文化展示区,图文并茂地展示深厚的特色文化底蕴。而校园绿化中随处可见的石棋盘、石棋子,各种立体雕塑,更是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使整个校园成为了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形成“一入学校,棋风扑面来”的景象。“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些无声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起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作用,让师生感受到校园浓郁的棋文化氛围,陶冶了情操,在创建棋文化特色学校的过程中起着催化作用。

2、以文化讲坛阐释棋文化精神。特色学校拥有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它不只表现为学校具有个性化的外部环境、独特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及优于其他同类学校的特色项目或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表现为凝聚在学校每一位师生身上的一种良好的气质、精神品质和思想行为,而只有这种内化到师生心里的文化力才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根基,特色学校建设才不会只是一阵风、一抹云。

3、以办学理念诠释棋文化精神。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等内容。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统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而学校精神则是对办学理念的进一步升华,它们与校风、校训等都是师生经过长期努力而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与追求,是学校文化的精髓与灵魂。

结合棋艺特色,学校以价值观建设为核心,提出“走好每一步,点亮每颗星”的办学理念,“走好每一步”就棋理的本意为下棋应通观全局,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学校把棋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方面,寓意学生的成长如弈棋,应通观全局,走好每一步,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学校的持续发展。

二、引领――“特色”文化提升内涵发展之关键

要实现文化立校,凝练是核心,细节是基础,引领是关键。结合学校的棋特色,为了树立全校师生的主导价值观,更好地发挥思想引领和行为导向作用,在华东师范大学基教所专家团队的指引下,学校把“整、圆、虚、和”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涵。【“整”即指综合性、整体性、全局观,这是棋艺最主要的特征,它强调浑然一体的不可分解性。“圆”指平衡、连续、自然。棋艺的最高境界是在于如行云流水,行于当行、止于当止的自然流程。“虚”,虚实相间,指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重视直觉、灵感和顿悟,是一种发散性、创造性思维。“和”是指东方文化中以“中和”为内在的价值取向。】学校管理以“整”的精神纵观全局、以“圆”的连续贯穿始终、以“虚”的灵动创新方式、以“和”的理念引导师生,将棋文化精髓“整、圆、虚、和”融入到各项常规工作中,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实施以人为本的民主化、科学化、温情化管理,强基固本、凝心聚力,以特色文化引领内涵发展,构建“能策划、善决策、会引领、讲合作”的班子队伍,打造“能研究、善合作、有主见、讲情怀”的教师团队,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绽放校园内涵发展成长之美。

三、构建――“特色”文化提升内涵发展之根本

文化是一种价值取向,随着学校发展的深入,学校的发展和竞争力只有在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才具有优势。内涵发展就是一种特色发展,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树立起特色立校的基本理念,在特色的形成过程中使学校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因此,凝结学校特色文化精神,构建良性的学校文化生态,这才是特色学校最本质的标志,也是追求教育内涵发展的长久之计。

文化精神的内涵篇10

关键词:翻译语言文化内涵渐变性丰富性隐匿性

1.引言

据《大英百科全书》统计,在世界各国的正式出版物中,关于“文化”一词的定义目前大约有160多种。我国出版的《辞海》对文化的解释:“从广义来说,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体现出一个社会或一个社会群体特点的那些精神的、物质的、理智的和感情特征的完整复合体”。总之,文化世界是人类创造的由不同特质负载的有意义的世界。

不同民族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生活习惯、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各自所特有的文化,也就产生了文化差异。语言反映文化,承载文化,又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交流工具。源语与译入语文化的差异,使人们对相同的事物或行为,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就会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这就使得以传达原文意义为本旨的翻译遇到了文化差异的障碍(蔡平.2008.10),因此翻译从一开始就担负着文化交流和信息沟通的重担,翻译在传播异域文化的同时,也在改造和构筑本民族的文化。

总之,语言是翻译的操作对象,翻译处理的是语言所体现的文化,要传达的是原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语言文化内涵特征对翻译的影响

2.1语言文化内涵渐变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文化的发展,社会的统一和分化以及民族间的接触和融合,语言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在各国语言里都有一些古字词已消亡,如:“官人”“老爷”等反映封建官僚阶级特权思想文化内涵的词语,已随着封建社会的消亡而消失。还有许多字词现代通行的释义与它们最初的语x大相径庭。例如:“精神”,在古汉语中的是单字成意,“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神”是人的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集中表现和主宰者,如“精神内守”(来自《黄帝内经・素问》)指的是“精”与“神”都要内守,不要外漏,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单一概念,与“物质”相对应。

翻译是理解和表达的转换过程,理解是表达的前提,没有透彻的理解就没有准确的表达,而语言文化内涵的渐变性特征给今人理解、翻译、传播古典优秀文化带来源语解读上的极大障碍。要把“精神内守”翻译成英语,必须要立足客观实际,从对历史的考察中去分析和理解其具体文化内涵,还要与英语中“精神”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然后考虑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可实现等效翻译。“精神”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因为西方文化中的“精神(spirit)”概念,具有“灵魂”、“心智”、“意识”、“普遍理性”、“先天逻辑”、“宗教”等多重含义,其所蕴涵的“普遍理性”、“先天逻辑”、“宗教”等意义是中国“精神”概念所没有的。李照国对此句的翻译是Jingshen(essence-Spirit)willremaininside.他采取音译加注的翻译策略,既体现了“精神”文化内涵的民族性特征,又保留了“精”译成“essence”,“神”译成“Spirit”不能达到等效传递文化信息的效果的现行译法。这种术语音译的异化翻译策略可以使得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概念统一规范,便于回译,有利于文化交流。加注的目的是便于读者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体现了古典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和翻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2.2语言文化内涵丰富性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人们对世界万物的进一步认识是以已知事物词汇的本义为基础,通过比较、推理、联想等思维方式认知、描述新事物。从语言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语言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结合的整体。“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符号能指与所指不对称性发展的根本原因。在能指不变,符号的所指对象发生了扩展,除了原来的所指内容外又出现了新的内涵意义,可以指称新的对象。”这就产生了一词多义。罗兰・巴尔特也认为,“能指符号指向的是与能指符号相关联的事物指向的文字符号所汇集的海洋,而不仅仅是能指符号所指向的事物本身”。一词多义在语言符号系统中大量存在,这是语言符号文化内涵丰富的体现,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例如:1.汉语中的“青”,①绿色,如“青椒”;②蓝色,如“青天”;③可黑色,如“青布”。2.英语中的“glasses”,①玻璃杯,②眼镜,因此Heislookingforhisglasses.单句在理解上就会引起歧义。

语言文化内涵的丰富性特征对翻译过程中源语词语文化内涵的准确理解,及目的语词语文化内涵的对应选择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语言文化内涵的丰富性特征决定了翻译不是简单地两种语言切换,而是为实现跨语言及文化双重交际任务的阐释方式,也是对源语文化内涵准确解码与目标语文化正确编码的复杂工程。

2.3语言文化内涵隐匿性

2.3.1语境

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进行,语言学界称这种语言交际环境为语境。语境既包括语言因素,如书面语言的上下文、口语中的前言后语等,也包括非语言因素,如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时代、交际对象以及社会、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等。

要正确理解一个句子的全部内涵,单单了解句子内部各词组合的表层意义是不够的,想要理解句子的真实涵义还必须分析理解句子的语境,由于一切语言运用都离不开语境,语境与语言的关系如同土壤与植物的关系一般,语境中蕴含着语言的潜在语义。例如:①《阿Q正传》中阿Q大喊“天门两块!”,单看此句不知所云,如果结合前后情节就会明白此句涵义――阿Q在天门的牌位上押了两块钱。②“paintthelily”字面意思是给百合上色,而在基督教文化中用百合花代表纯真,象征完美无缺,所以用给百合上色表达对某事物作不恰当或过分的修饰之意。因此译成汉语时要考虑中英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译出此短语的内涵意义,可意译成“画蛇添足”,或释义为“费力不讨好”等。

2.3.2隐喻修辞

隐喻由本体和喻体组成,其两项的关系是一前一后,一彰一隐,即,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发现了两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于是把已知的概念映射到未知的概念上,用原来已经存在的词语表达新领域的新事物或新观念,从而生成新意义,这里的延伸义是原义的扩展和张扬,使同一个词的蕴含内容变得更加丰厚,而不是用一种延伸用法掩盖了原义。例如:“heart”本义是“心脏”,心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人们便把心脏对人体的重要性这一概念的认知投射到对事情重要性的认知上,因此派生出“关键、核心”等意思,如theheartoftheproblemissupplyanddemand。人们利用旧有的词义通过延伸与扩展派生新义,词汇的这种重复使用使人利用有限的词汇来表达无限的思想,这是语言的创造性使用,语言的创造力不只是词汇的不断增长,更在于词汇之间联系方式的创新。从认知心理学来说,隐喻性语言的使用符合人脑记忆的精炼原则。

“词语的隐喻意义最能体现文化语义词语的时代性和隐含性特征”,破解词语的隐含意义是译者准确解读源语及实现等效翻译的前提。人们生活在同一物质世界里,自然生活条件的相似性给人们提供了共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华民族与其它民族的生活及思想观念有很多相似之处,语言学家及社会学家研究表明隐喻是各民族共同的认知思维方式,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隐喻在结构形式、喻体的选择及由此产生的形象、喻义等方面是相同的。如:amanofgoodcharacterwillnotfishintroubledwater.中的“fishintroubledwater”与“浑水摸鱼”等等,对这种喻体及喻义相同的隐喻性语言,可以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来实现语际间和文化间的有效交流。由于中西国家地理位置及v史文化的差异,中英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及语言表达方式也有不同,中英两个民族对同一个喻体也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如:中国人看到“海燕”会想起高尔基的散文《海燕》,在汉语中海燕象征着不畏风暴凌空搏击的勇敢者,但英美人总把petrel(海燕)和暴风雨联系在一起,用来比喻引起动荡和骚乱的人,“海燕”与“petrel”隐喻意义不同,汉英互译时用直译手段会引起读者的误解,因此可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传递文化,如:SinclairLewiswasstormypetrelinhislifeasinhisbooks.可译成:“辛克莱・刘易斯在他的生活中也像他的书中一样是个制造麻烦的人”。英汉语言中有些隐喻选择不同的喻体表达相同或相近的语义。如:表示新事物的大量涌现,英语用“蘑菇的生长”做喻体,如:newhousesspringuplikemushrooms.而汉语用“雨后春笋”。对于英汉语言中异喻体同语义的隐喻,有时也可采用异化加注的策略,这样可以把源语国家的独特文化引介给目标语读者,从而丰富译入语国家的语言文化。

翻译是语言文化内涵的阐释过程,语言文化内涵的渐变性、丰富性、隐匿性等特征决定了源语文化内涵的准确解读与目标语正确表达的选择是一个艰难且繁琐的过程,语言文化内涵的正确传播是译文质量好坏判定的第一要素,即是否实现了翻译的第一标准――信,因此加强揭示语言文化内涵的方法研究对国际文化交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语言工作者在这方面已做了很多研究,而如今大数据又为我们分析解释过去不好分析或无法分析的语言事实与规律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因此语言文化内涵解读方法的研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而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要求语言工作者为此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