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制造业的发展十篇制造业的发展十篇

制造业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1:08

制造业的发展篇1

近年来,由于现代化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制造

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加强,企业竞争中技术创新

的主导地位突显。

1.全球化战略已成为各跨国制造公司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

整个20世纪,跨国公司一直是经济全球化的生力军,尤其在第二个50年里,跨国

公司更是飞速扩张,实力之强占据了全球经贸的“半边天”。据统计,经合组织成员

国之间的贸易额近一半都是由跨国公司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构成的。而在全球大

型跨国公司中,制造业无论从企业数量、经营规模,还是利润额等指标来看,都占据03年上升为240家左右。从500强前十名的变化可以看出,十年来世界制造业规模进一

步扩大:1994年名列前十名的企业有四家是制造业企业,1995年、1996年均占五家,

1998年上升为六家,到2003年已达到九家(注:根据历年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

0强”名单整理。)。因此,可以说,作为21世纪全球经济活动的主体,跨国公司的

战略意图就代表着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张,全球化战略

已经成为各个跨国制造公司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当然,这种全球化战略不再等

同于过去通过异地生产或销售来占领市场的传统战略。

2.制造业全球化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

传统的制造业跨国公司生产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母国为生产基地,将产品销往其

他国家;二是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在国外制造产品,销售给东道国或其他

国家。其特点是:自己拥有生产制造设施与技术,产品完全由自己制造;在资源的利

用上,仅限于利用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员或资金等。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由于信息技术革命,管理思想与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

变化,企业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跨国公司,特别是制造业跨国公司中

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发挥,并将成为新型全球化方式而发展下去。这种变化的主要特

征是:广泛利用别国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在自己可以不拥有生产设施与制造技术

的所有权的情况下,制造出最终产品,并进行全球销售。制造业全球化方式主要形式

有两种:一是制造业公司掌握产品设计、关键技术,授权国外生产厂商按其要求生产

产品,自己则在全球建立营销网络;二是制造业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零部件的加工

制造网络,自己负责产品的总装与营销。

在优先考虑利润最大化、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下,近

年来日、美、欧跨国制造公司实行了新的分工,在亚洲建立零部件生产商,加速推进

企业联合和技术合作;此外,还建立越来越完整的生产、销售和出口的产业链,加强

了连接发达国家企业和亚洲企业的网络。

然而,随着跨国公司纷纷加强对制造技术的控制及将生产、组装工作化、外

部化,使得“制造中心”的涵义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材料和工业设备行业的跨国公司

在全球范围内都表现为普遍的技术来源的母国中心趋势(DaltonandSerapio,1999

)。

3.全球技术创新中心正与制造业中心分离

21世纪的“制造中心”已经不再完全基于某一国市场的发育。全球技术创新中心

正与制造业中心分离,制造中心地位不再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制造中心

依附科技中心的趋势正在形成。如美国作为知识经济的发源地,几乎在所有重大技术

创新领域都领先于世界。但是美国并未谋求恢复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而是利用全球

技术创新中心地位和综合国力来控制全球制造业中心,从而使得制造业规模、制造业

中心地位与产业能力的关系明显弱化。

世纪之交,美国在信息、通信技术和半导体技术领域以及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

能源技术领域都确立了领先优势。美国不仅利用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优势

完成了制造中心与科技中心的相对分离,更为重要的是开创了科技中心控制制造中心

的新时代。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信息产业制造中心,东亚地区的信息产业在技术、生产

及市场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依附性。在实际运行中,全球科技中心对制造中心的控制,

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分工、扶持委托加工制造中心、强化低端产品对高端产品的

依赖、核心技术对生产性技术的控制以及市场需求等方式来实现的。

4.跨国公司技术创新途径多元化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体系概括起来有两类。一类是在跨国公司内部组织的国际化生

产和国际化研究开发机构网络,这是跨国公司由东道国当地市场导向投资转向国际一

体化战略的必然结果。第二类是跨国公司积极参加的厂商之间的网络,如与竞争对手

缔结技术战略联盟;建立和扩展将其供应商、顾客与其国外子公司沟通起来的网络体

系。尽管这些体系的目的不同,但其动机却是相同的,即共同的学习过程能够提高跨

国公司创新速度,进而成为增强其国际技术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跨国公司在

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阶段性标志,表明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重

点已经从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转向技术资源的全球配置。

对于制造业特别是诸如生物、制药和化工这样的行业,企业知识基础的发展是核

心能力的关键,因此,跨国公司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的主要原因是获取技术创新的重

要源泉——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人力资源。目前,从这些行业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全球

化的情况看,其海外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世界相关领域知识高地附近。而从东道国的

角度,鉴于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又是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所以积

极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到本国设立研发机构,就可能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升自身的科

技创新能力。

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近年来发展之迅速,举世瞩目,“以至于工业家们现在都必须转向中

国,这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想收益于中国的低生产成本,而且是因为他们的顾客在中国制造公司比较差距又在何处?通过对贸易结构、企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外商在

华研发机构等方面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以制造业为支撑,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大国

中国经济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起飞,一直实行以建立强大的、能够给为数众多

的农业人口提供就业的工业部门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目前,中国GDp排名已经上升

到世界第六,制造业贡献过半。同时,中国也成为引资大国,2002年吸引国际直接投

资达530亿美元,外资投资中制造业的项目数目比重达72.96%:2003年达570亿美元

,占到亚太地区全部FDi的57.6%。此外,中国在世界贸易中也占有了一定优势地位

,出口总额占世界总出口的5%,其中制造业产品占九成。2003年进出口额更达8512.

1亿美元,其中出口4383.7亿美元,进口4128.4亿美元,十余年来一直保持贸易顺差

(2002年顺差为303亿美元,2003年为255.3亿美元)。

2.中国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较低环节

目前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份额仅在5%左右。中国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

、组装为主,在全球的比重与地位、产业结构与市场集中度、核心技术与国际竞争力

等方面,与先进的工业国相比差距甚大,发展道路还很漫长。从贸易方式来看,近年

来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制造业的加工贸易。与其他亚洲国家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在贸易上的比较优势也是从初级产品逐渐向劳动密集型产品,然后进一步向资

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化的。这种贸易结构逐渐向高度化发展的过程可以通过

跟踪主要产业的特化系数(注:特化系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数值越大

说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的变化来观察。关志雄(2002)对1999年亚洲各国

主要产品的有关测算值显示出中国在以服装产品为首的杂货产品方面竞争力较强,机

械、原料类产品的竞争力居中,在化工类方面竞争力较弱。(注:联合国SitC分类,

特化系数计算值分别为:中国内地化工产品-0.40、原料分类产品-0.02、机械类产品

-0.08、杂货产品0.76。)在竞争对手方面,目前中国同东盟、拉美等部分低收入国

家竞争性较强,而同欧美、日本、“四小龙”的互补性较强。

3.中国制造业还没有产生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

2003年中国500强企业排名榜的前100名中有57家制造业企业。有33家制造业企业

属于后50位,有24家制造业企业打进前50名,仅有3家制造业企业挤进了前10名的行年12月1日数据整理。)从前10名的行业分布特点看,能源业、电信业以及金融业蓬

勃发展,充满活力,而机电、化工等制造业则相对实力较弱。

再将中国500强企业的前10名制造业企业与全球500强的前10名企业相比较,则可

以看出二者主要差距:首先,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规模庞大,中国企业的规模实力与之

相差甚远,即使是排名第一的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在全球500强的榜单上也仅排名第8

1位,营业收入换算后为41499.1百万美元,仅相当于同行埃克森美孚公司营业收入的

21.66%;而中国一汽集团的年营业收入仅为通用汽车的7.47%;其次,就制造业二

次行业划分看,能源和汽车及相关产业仍然是世界制造业的重头,虽然中国企业排名

也显示出了这一结果,但是进一步比较国外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的产品构成,(注: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不仅规模不断扩大,其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出口总额中工

业产品所占的比例在20年里从50%上升到了90%。但是,进口中用于委托贸易的中间

产品的比例较高,每增加100万美元的出口必须进口50万美元的中间产品。而且,由

于出口的主力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中国的贸易结构还远未达到那些在机械等

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国家的水平(关志雄,2002)。)就不难发现,

中国企业同类产品的技术含量要低得多,相对于国外高附加值的同类产品而言,仍然

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4.缺乏规模导致国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

以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电子业为例,2003年中国电子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

约合691亿美元,相当于iBm公司同年营业收入(831亿美元)的83%;百强企业排首

位的海尔集团的营业收入为85.8亿美元,仅为iBm公司同期的10.3%。(注:数据引

自enews.com.cn。)由此可见,中国电子行业总体规模远远难与跨国公司匹敌。

缺乏规模直接导致中国电子企业研究开发投入不足。2000~2002年百强电子企业

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2%、3.8%和3.8%,而2002年思科、英特尔、

微软、诺基亚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则分别达到25.3%、17.5%、15.5%和,仅相当于iBm公司2001年一年申请的专利数,所以中国企业所申请的专利也无法与

国际跨国公司相比。

而对作为国家支柱型产业的汽车行业,有关调查研究表明,汽车企业只有达到年

产30万辆才可以支撑车身开发,年产50万辆的企业可以支撑发动机开发,年产100万

辆的可以支撑整车的开发。在美国,通用、福特等公司一年的研发费用就高达50亿~01年,18年轿车市场规模才达到72万辆。目前,国内汽车研发费用不足销售额的2%

。所谓“纯国产”的一汽红旗也仅是奥迪的车身,加上克莱斯勒的发动机。中国汽车

正在进入“越依赖越没有能力,越没有能力越依赖”和“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

后”的恶性循环。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热销,更是让许多汽车企业去倾力赚取基

于“高起点”上的高利润,将开发自己的产品抛到了脑后。

当然,中国制造业也并非一概缺乏创新,摩托车和家电、小型机械产品等行业就

值得肯定。目前中国民用摩托车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要,而且已经销往世界150

多个国家,年出口300万辆,居世界第二。从技术创新角度上,中国摩托车产业近两

年取得的各类专利已经超过了日本。

5.外资及其研发机构是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实力的补充

考察亚洲特别是东亚的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长期支撑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无

一例外地来自制造业。各国和各地区的制造业借助外国直接投资,保持了良性循环,

促进了扩大出口主导型生产和引进技术。设备投资的稳步增长有助于扩大生产,增加

就业、个人收入和个人消费。就中国而言,外国直接投资及设立研发机构在相当程度

上确实可以弥补中国政府和企业研发投入及力量的不足、扭转不够合理的科研导向,

还能够唤醒、增强本土企业的研发意识,重视并积极进行技术创新。

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入世”以来,跨国公司尤其是制造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日

益活跃,目前全球500强跨国公司中有400家已经或正在积极准备来华投资和追加投资

。20世纪80年代,外资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特别是纺织业和服装业机器制造、运输设备、电子与电信等部门。在90年代下半期,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十家外资企业都属于制造业,其中电子及计算机、通信行业生产企业占五家,汽车

生产商占四家。(注:国际金融时报,2002-11-11)

在积极对华投资与设立研发机构的同时,跨国公司还一改过去不涉及真正的核心

技术的做法,纷纷在华设立原创型的研发机构。据原外经贸部统计,到2003年已经有

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了研究开发中心,其中规模较大的有30

多家,包括微软中国研究院、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朗讯中国实验室等世界知名的研

究机构。随着外商投资的质量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

当然,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发展在行业间也会表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pearce

(1989)和Kuemmerle(1999)的研究指出电子和医药行业研发活动的国际化程度相

对较高。而薛澜等人对跨国公司在华独立研发机构行业分布差异的研究(2002)也表

明,跨国公司的独立研发机构在中国目前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行业,而在医药、化工

等行业较少。从这个侧面也可以说明国内医药、化工等行业科技进步相对于其他制造

业行业而言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更大。

除了行业分布差异外,地区分布差异也不容忽视。近30年来,东南沿海地区一直

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投资额始终占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85%以上。其中引资

最多的是广东、江苏、福建和上海,除了地理因素外,其优势主要还在于当地市场大

、工业基础较好、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政府的服务意识。据统计,

到2000年,东南四省一市(广东、江苏、福建、山东和上海)约占全国全部累计实际

投资的2/3。从1994年起,江苏取代上海成为第二大引资省份,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

上海外资很大一部分进入的是投机性强的房地产业,而江苏外资则主要集中与制造业

。仅几年广东在引资中所占比重有了显著的下降,江苏和上海成为中国当前两个最重

要的外商投资地区(赖平耀,2002)。

6.技术创新不足导致中国制造业远离“世界技术创新中心”

技术创新是决定制造业发展的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技术创新能给中国制造

业带来的首先是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制造工艺乃至制造设备等,随之而来的是先进的制

造产品和著名的制造企业,最终,作为一个统一的品牌,“中国制造”可以在世界范

围享有巨大影响。技术创新贯穿于中国制造业发展始终,无论中国今后在成为“世界

制造中心”的同时是否也能够成为“世界技术创新中心”,有一个结论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中国要想在世界制造价值链中占据高端的重要地位,在世界制造的分工中占据

有利的地位,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就必须重视和依靠技术创新。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逐步崛起,科技实力却没有显著提高,终于日渐成为

阻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在他们编写的《

2002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制造与技术创新》一书中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

有两个方面:一是普遍的基础技术水准比较低,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近几年发展速度

不快,没有跟上国际潮流,造成差距越来越大;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与“中国制

造”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偏差,没有以制造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由于国内技术创

新的发展状况违背了技术创新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原理,致使技术创新成为中国制造

业发展的制约瓶颈。《美国制造》一书曾经指出,在美国,几乎每一次技术进步,都

与制造业有密切的关系。没有制造业水平的同步跟进,高新技术研究会受到障碍,研

究成果的产业化也会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制造业为高新技术提供了巨大的应用市场

,成为高新技术的发展动力。根据二者之间的关系原理,就应该而且必须改善技术创

新的发展状况,使之适应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就是说,要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中国制

造业的竞争力。

中国制造业发展对策

在中国,伴随着产业制造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产业国际上的竞争力不断增长,

但中国产业的创新能力提高有限,存在着产业制造能力与技术能力不对称的现象。这

种不对称现象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写照,它蕴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因此,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未来数年的艰苦任务,需要企业与政府的共

同努力。

首先,政府的当务之急要构建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把对创新的支持贯穿整个创

新链。根据本国国情,采取政府直接支持企业研发活动的政策,由此可以激发和引导

企业在研发上更多地投入,并与研究部门及学校的创新价值链挂钩。加强与完善中介

机构和支撑服务体系,它们是创新系统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中小企业技术能力

的重要途径。此外,政府还要特别注意培养一大批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企业家

,建立产、学、研合作培育人才的新机制,加强鼓励人才流动的政策。

其次,把适应我国“入世”后国内外产业发展新形势作为目标,制定当前制造业

产业政策,推动制造业各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市场集中度

,避免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激励生产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健全制造业的法制化管理体系,

促进制造业与关联产业及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现阶段实现和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有两

大契机。一是伴随着国务院国资委的成立和国资监管条例的出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已进入实施阶段,这将意味着相当部分的存量国有资产要从许多领域退出。当前

的国有资产处置可谓中国制造业企业实现自身规模化的一大重要机会。据中国工商联

2002年的调查,8%的私营企业已通过兼并收购国有企业获得壮大,14%的私营企业

则正在作这方面的准备。另一个机遇就是电子商务,网络经济使企业规模影响竞争力

的基础发生改变,中小企业可与某个大型企业结盟,建立高效的“无缝”供应链,形

成战略联盟,也可利用网络,组成虚拟企业,从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第三,及早制定行业知识产权政策和中国自己的技术标准。优先考虑那些对中国

经济发展有影响的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汽车、家电、传统医药等,应当在

这些重要领域中强化行业协会或企业联盟的作用,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知识产权管理

机制,强化企业联合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避免国内企业的自相消耗,避免在国际贸

易竞争中发生重大失误。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充分利用中国市场巨大的

特点,积极把握制定产品技术标准的主动权,避免重蹈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

第四,转变科技投入结构,实现科技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目前中国的科技投入

体系仍是典型的“封闭分立型”,即政府资金与非政府资金相互分立,另外还有国内

资金和国际资金、民用科研资金和军用科研资金相互分立等等,造成大量科研资金浪

费和闲置。政府应向民间资本开放国家科研基地,允许非国有资本投资、租赁或者有

条件地买断国家实验室等。在利用好国内科技资源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国际科研资

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其研究与开发

资源,为公司全球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知识与技术支持。利用跨国公司谋求全球利益

的动机,利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利条件,加大对国际研发资源的利用,将是对中

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补充。

第五,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为加快

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直接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及时跟踪国际科技最新动态,鼓励国

内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到欧美等发达国家设立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中心,就可以充

分利用欧美信息渠道多、信息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有利条件,提升产品和技术

开发能力,适应高新科技不断创新的形势。

【参考文献】:2.李京文等主编.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制造业的发展篇2

一、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伴随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种不利因素的逐步显现,现阶段我国制造业的国内发展环境开始急速恶化。

首先是国内泡沫经济直接诱导了社会资金抽离制造业,并逐步形成了全社会不愿意投资制造业的局面。近几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已出现泡沫,并广泛吸收和引导了社会资源的不适当流入,占据了我国广泛的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土地资源和最具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在暴利的诱导下,许多原来专心制造业的企业开始大量涉足房地产,或转向资本投机。一些曾经为我国制造业创造许多奇迹的一些地区,凡具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几乎都毫无例外涉足房地产,制造业企业“混搭”房地产企业已成为新的“发展模式”;而在更多的地方,房地产暴利、资本市场的溢价效应也吞噬了许多原本应该流入制造业和中小企业的社会资金,并形成了全社会不愿投资制造业、资本运行严重偏离实体经济的局面。

其次是不断推高的商务成本,日益突出的能源短缺,以及人民币升值,使得依靠成本优势的制造业企业,开始面临无利可图甚至亏损的命运。伴随中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步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制造业一直享受的“人口红利”正在快速消失,劳动力成本上涨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加之国内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也开始大幅度攀升,我国制造业的成本竞争优势正面临遗失殆尽的危险。随着我国能源形势趋于紧张,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我国制造业聚集地开始面临日益突出的能源短缺。油荒、气荒、煤荒、电荒的轮番来袭,不但大幅度增加制造业企业的成本,而且使得依赖高能耗的制造业面临生死存亡。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也给我国制造业企业,尤其是那些利润率只有2%-3%的代工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生存压力。

第三是全民环境环保意识提升,使得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不得不重新审视和承担日益趋严的环境保护责任。长期以来,由于制造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相对薄弱,工业企业仍然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然而伴随民众健康意识与环保意识的觉醒,尤其是地区性的自我保护主义的出现,民众开始对污染型制造业说“不”。例如,总投资高达108亿元人民币的厦门pX(二甲苯)项目,就遭到了市民的激烈反对。目前,污染型的制造业企业已难觅栖身之地,环保费用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能省则省。

二、为我国制造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制造业的综合实力还只相当于美国50年代、日本60年代初的水平,任何唱衰制造业的言论都难以对历史负责,我国制造业具有巨大的空间将足以支撑实体经济持续发展。为我国制造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加快制造业的发展,是政府的责任且大有可为。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1.坚决抑制泡沫经济。泡沫经济繁荣之际,就是实体经济衰退之时。长达十年之久的广义货币高速增长的后果就是导致资本市场的溢价收益大大高于实体经济,其结果就是迫使企业放弃实业。当转入资本投机,必然导致产业资本投资的枯竭。在房地产市场兴盛时,所有大型实体企业全都冲着房地产市场而去;而在资本市场盛行时,许多企业成立了私募股权基金;到矿产资源溢价高时,很多企业又掘煤去了。但这不是从事实体,而是在追求资本市场对矿产资源的高额溢价。事实上,货币泡沫必然导致经济泡沫,经济泡沫必然产生“去实业化”,这种“去实业化”的趋势如果继续蔓延,我国制造业的“失血”,乃至“空心化”就在所难免。从为我国制造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出发,就是必须通过挤出泡沫,抑制泡沫经济,把转移出来的社会资源,尤其是资金,通过政策措施引导到实体经济领域,坚定不移地发展先进制造业,坚定不移地支持制造业中“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

2.拓宽制造业的赢利空间。无论是缓解我国制造业的成本上涨,还是推动制造业与泡沫经济的全面竞争,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环境,最关键一点就是要拓宽制造业的盈利空间,让经济行为主体在发展制造业过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引导全社会的人才和资金重新回归制造业。目前实体企业除了17%的增值税、25%企业所得税,还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税、教育税附加。地方教育发展费、价格调节基金、堤防费、房产税、土地税、印花税、房屋租赁税、工会经费、残疾人基金,再加上各种收费和罚没,企业的实际税负已超30%。因此,降低实体企业的负担,拓展制造业赢利空间刻不容缓。这方面的政策重点包括: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为民间投资者创造进入垄断行业的基础和条件,切实保护企业家发展制造业的积极性,为企业家的“实体致富”提供实实在在的发展空间;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税收减免、资源优先配置等综合措施,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的负担,增强发展制造业的吸引力,让制造业的回报不低于社会平均利润水平。

3.营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企业创新环境。技术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从趋势看,技术的进步是抵消制造业要素成本趋高的最基本的力量,因此营造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十分必要。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多元的技术政策对企业不同性质的创新给予支持。对于已经处于技术前沿的企业,政策要支持其进行原创性创新;对于大多数企业,要支持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保护与市场化,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要从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支持体系两方面入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财政扶持的手段,降低企业创新风险,减少企业创新难度,使企业真正成为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尽快改变我国制造业的要素投入结构,增强技术和人力资本对我国制造业产出的贡献程度。

4.营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人才环境。人力资源是影响产业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创造制造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必须包括良好的人才环境。这方面的政策重点包括:要从根本上改革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通过向劳动者倾斜,让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改革企业退休金制度,改变制造业企业职工“老来穷”的境况;对创新团队的引进政策要落实在实处,改善制造业的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向制造业集聚;要深化广大学生、教师与职业咨询师等对现代制造业的理解与兴趣,广泛储备发展我国制造业所需要的设计、开发和产品等各个环境的工程人才;要通过加大对职业教育的专项资金投入,有重点地扶持有潜力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等措施,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对技能人才的培育作用;要深化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引导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营造进得来、留得住、用得活的人才环境等。

5.创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金融环境。解决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还需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形成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金融环境,既要实效普惠型金融,又要根据制造业的金融需求特点给予融资支持。这方面的政策重点包括: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抑制由于资金利率二元化各种资金进入资金投机市场;要坚决抑制社会资本,尤其是银行资金的脱实向虚,继续抑制房地产与证券市场的投资投机;围绕发展制造业的目标,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引导信贷的投向,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向,将整个社会资金包括银行的资金,引导到发展制造业所需要的行业上来;从制度、规则、监管等多方面解决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问题,多渠道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制造业企业的融资需求;平衡金融业与制造业的行业利润,有效降低我国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成本等。

制造业的发展篇3

一、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必要性

1.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制造业与物流业互为服务对象,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制造业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设施和技术基础,物流业为制造业提供生产性服务。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滞后,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造业的发展,影响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新型工业化发展也将受到制约。虽然现代物流业最初是为生产制造业服务而产生的,但经过培育发展,它完全能够成长为与制造业共生共荣的支柱产业。因此,大力发展物流服务产业,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对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要求迫切制造业物流是生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调查显示,从原材料到产成品,一般产品加工制造的时间不超过10%,而90%以上的时间处于仓储、运输、搬运、包装和配送等物流环节。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06年我国工业品物流总额占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高达86.7%。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不仅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共同要求和迫切愿望.

3.联动发展,势在必行2007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细化深化专业分工:鼓励生产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推进业务外包,加强核心竞争力;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展,并得到了业内专家、地方政府、制造业和物流业的普遍响应。当场有12家著名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它产业发展。至此,物流业正式列入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国务院提出钢铁、汽车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应对当前经济危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前九大产业涉及能源、原材料和制造业,只有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把物流业列入十大产业,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而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发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

二、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物流业发展滞后制约了制造业发展我国的物流业发展滞后,不能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反而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大型制造企业还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由于规模大并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大,物流外包所占的比重较小。而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规模还相对较小,双方难以提升到同一层面进行合作。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运输、物资流通、信息、服务等功能未按照现代物流的规律和要求进行组织和管理,主体数量过多,规模过小,缺乏合理的专业分工,内在质量和运作水平亟待提高。物流服务业的滞后发展不能满足制造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无法给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强有力的支撑。目前,很多制造业很少依赖物流企业,一方面是由于物流企业服务水平跟不上,另一方面是担心核心运营信息外泄。这种格局造成物流企业缺少发展和锻炼、提高自己能力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物流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制造业与物流业不能联动发展,便不能形成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2.很多制造企业对外包认识不到位不少企业搞“大而全”、“小而全”,产供销一体化,仓储运输一条龙,物流过程费用大、浪费惊人,不仅造成制造业的低效率,也严重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朱森第认为,中国的制造企业应有自己的业务核心,应专注于某一方面发展专长,企业中辅助性的非核心业务则应该外包。对于资源,企业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理念,促进专业化分工和非核心业务的外包。这样既能提高制造业的效率,也有利于物流业的发展。这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在企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把企业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门的物流企业承担,特别是一些特殊的物流运输业务。通过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企业能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可以大大提升供应链管理和企业运作的效率.

3.双方利益分配的困惑在物流外包中,制造企业委托物流企业物流业务,双方之间存在着委托一关系,其中,物流企业是人,制造企业是委托人。双方的利益分配成了合作成败的关键因素.

激励契约是指委托人采用一种激励机制以诱使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行事的一种条款。按照这一思想,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之间应就契约不完全性所存在的“剩余”问题制定一个合理的分配方案和激励方案,使得双方可以分享利益、共担风险。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之间物流服务收费价格的制定,必须保证协同合作情况下双方都应当可以取得比非协同合作情况下更好的收益,而对于协同合作情况下超出非协同合作情况下的这一正“剩余”应当予以合理分配,使得双方均可获得益处。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之间,可以按收入分成、按利润分成、按服务质量分成、按成本分成等方法来确定双方的行为模式与激励安排.

三、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制造业应改变观念,实施流程再造与物流外包制造企业应该深化物流社会化,深化物流服务的一体化外包,改变“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滞后观念。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企业背后,一定有~个或几个大的物流公司为其生产链条的持续运作提供强有力的供应链服务。制造企业不应在运费等方面与物流企业斤斤计较,而应在全面评估供应链上下功夫,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企业以往的供应链管理以缩短产品制造周期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而缩短周期则主要通过变更物流运输方式加以实现,而较少涉及其它方面,如精简操作流程、使采购管理更有秩序、提高决策与预案审批的效率。2007年,上汽集团公司与安吉天地汽车物流公司合作联动,上汽集团公司将物流业务外包给安吉天地汽车物流公司,物流合作全面地向纵深方向展开。安吉天地的物流服务能力已经覆盖到上汽集团的零部件供应、整车组装、整车销售等核心环节。上海汽车工业集团积极推进在传统制造业务中实施物流业务外包,降低整体物流成本35%以上.

2.物流企业应不断深化物流服务内涵,促进物流企业服务创新就目前形势而言,主要是物流企业力量薄弱,服务能力有限,不能有效地满足制造业的物流需求,跟不上制造业的发展,这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要解决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问题,就要求物流企业迅速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转变“价格战”等思路,避免恶性竞争。尽快建成既能提供生产制造业产品的简单加工增值服务,也能为客户提供度身定制的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价值评估、流程再造等复杂的综合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能为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强有力的支撑。国际上有创新探索9许多成功的案例:如德国的DHL公司与飞利浦、iBm、英特尔、Sap等制造企业及信息化企业多元合作,深化供应链管理,提供高效快捷物流服务,降低市场风险。我国中铁快运通过大量市场调研和物流实践,创新性地提出了“网络仓库+24/48配送”物流服务模式,并将这一模式成功地应用到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实践中。实践证明,这种物流服务模式,可以显著提升客户供应链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提升客户市场反应速度和市场竞争力,降低客户物流总成本.

3.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物流企业如何更好地与制造企业联动发展,关键在于与制造业开展紧密合作。从长远来看,双方应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制造业的发展来带动物流企业的共同发展。制造企业发展核心在于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由于物流管理比较松散和粗放,物流资源分散,物流流程不合理,因此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来承担,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实践证明,通过第三方物流去整合与改造企业物流现状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迫在眉捷的~项工作。制造企业的物流业务都可以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去完成,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按时、按质、按量地配送,制造企业可以逐步实现降低库存,加快资金周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在与制造业合作过程中,物流企业自身也获得进一步发展.

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双赢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源泉与制造企业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降低自己和客户经营成本,增加双方赢利空间,实现与客户双赢、利益一体化,解除制造企业的后顾之忧,是真正实现战略合作的经济基础.

制造业的发展篇4

关键词:制造业;生产业;作用机理;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S220.6文献标识码:a

生产业是一种对制造业的中间的一种服务,而非最终的消费者服务,对制造业而言,生产业的作业主要体现在降低生产成本上。据此,本文在总结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生产业对制造业作用的两个假说,并借助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根据全国数据予以检验。

一、研究假说

江小涓等[1]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服务业比重上升是一个普遍认可的规律。对于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一般规律”来说,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背景下,服务业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进展。虽然中国经济保持全球最高的增长速度,但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并没有取得理论上匹配效果。那么,现阶段我国的生产业是否对制造业有很显著的促进作用呢?“十一五”规划之前,我国重视对传统制造业的投入,忽视了生产业的发展,从而导致我国生产业整体上落后于传统制造业发展步伐。传统制造业的产值增长主要是依靠原料的大量堆积和能源不计效率的消耗,该种模式虽然促进了工业制造业发展,为后续规划中经济转型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但其发展瓶颈日益显现,从根本上倒逼配套的生产业必须加快发展。近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措施不断强化,对资源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要求更加完善,迫使制造业企业不仅仅只要求在资源等物质方面,而且对生产业方面的要求提高。企业逐步完善企业内部的生产业,以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国际经验表明,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更多的是靠生产业的支撑,制造业对服务业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随着生产业的发展,制造业的效率提高并用其充裕的资金进一步完善生产业,而生产业的业务完善,降低了制造业的成本,增强了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了制造业的产值,生产业发展愈来愈完善,提升制造业企业产值的作用越大。据此,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1:生产业发展有助于制造业产值增加。

江静等[2]指出,在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框架中生产环节只是其中一个中间环节,以微笑曲线为代表的附加值,其两端的设计研发,品牌营销环节决定了制造业的升级路径,而这两端环节的主要构成是生产业。历史经验表明,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不断的投入现代生产业内所含的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所以对于我国企业而言,企业的制造大多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间,附加价值比较低,主要是加工修理和组装等环节,而企业内部的生产业的部分就相对而言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例如营销,管理,战略,产品研发,包装,运输,网络等环节。而常规而言,这些附加值较高的生产业对制造业的产值的增加具有更大的影响。据此,本文有如下假设:

假说2:生产业中高附加值的行业对制造业的影响更大。

三、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及数据获得

不同的研究者使用的指标不相同,经常使用的指标包括相对劳动生产率,产业利润率,市场份额率等。根据相关研究及统计年鉴的分类,本文把生产业行业分类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批发和零售;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以下数据使用的变量名解释如表1所示。

表1:

(二)假说1验证

针对假说1,首先将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数据进行邹氏检验,由于2003年开始我国正式提出生产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因此分1952-2002年与2003-2012两个时间段分别检验。

表2(1952-2002年):

邹氏检验的结果发现,从2003年开始,生产业对制造业的影响比2003年之前的影响小了,两次检验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2003年之前生产业对制造业的产值增加的影响系数是1.18,说明2003年之前,生产业增加值以1%的速度增加,则制造业增加值就以1.18%的速度增加。2003年之后回归分析表明生产业对制造业的影响系数是0.99,说明2003年之后,生产业增加值以1%的速度增加,则制造业增加值就以0.99%的速度增加。

(三)假说2验证

针对假说2,对全国各省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本文运用2003-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生产业对制造业的推动还不是很明显,交通运输业,金融业,零售业及房地产业的作用均不显著。交通运输业是传统的行业,其影响作用相比于新型的服务业行业的影响较低。金融业主要是用于企业融资,但是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金融业对制造业的作用不显著,说明了企业融资的现状是:大部分企业筹资方式并不是向银行贷款而是很大程度从民间借贷机构筹资,这其中的原因是由于银行的贷款要求比较高,而且期限要求严格。零售业的影响作用也不显著,主要原因是目前主流零售业是传统成熟行业,新型的零售模式尚未出现或者刚刚发芽,提升空间不大。房地产业对制造业产值的增加不具有显著影响,其原因可能在于,当前,房地产业和制造业具有对立的利益关系,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上都是竞争对手。同时餐饮业对制造业的影响在99%下显著,系数是-0.205。一般而言,餐饮业的消费从原则上是有助于合同促成的,但是如果是限于官方和企业的交流,就会导致企业成本的增加,进而对产值增加具有负作用。信息技术,信息运输业对制造业的影响作用也是在99%显著,系数是-0.298,具有负作用,推理来说,信息对于一个企业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企业的产值增加有正向作用的,但是实际回归分析中的结果却恰恰相反,其原因可能在于,信息技术发展使得信息量大增,提升了有效信息搜寻的成本,尤其是由于我国的企业信用体系不完善,进一步增加了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科技对于制造业产值增加的作用系数是0.108,表明其影响不是很大,这与我国当前的科研体制有关,科研与生产之间还存在“两张皮”现象,产学研的相互促进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的增加值影响也是比较显著的,但是影响能力相对较弱,只有0.0838,外商直接投资对生产业的作用比制造业大,是因为生产业是新兴产业,且对资金的需求量大,投入同样的资金,生产业产生的影响大于对制造业的影响。

参考文献:

制造业的发展篇5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发展文献综述

一、装备制造业的定义和分类

目前,世界其他国家包括国际组织并没有提出“装备制造业”这个概念。“装备制造业”的概念可以说是我国所独有。装备制造业又称装备工业,主要是指资本品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的总称。

对于装备制造业的分类,主要是8分类法、7分类法和6分类法。8分类法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为: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武器弹药制造业。7分类法不包括武器装备制造业。6分类法不包括武器装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

二、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和意义

装备制造业,是技术的载体和转化的媒体,是“手段性”基础产业,其产品是各行业的生产装备,是基础的基础。它的特点主要是:范围广,门类多,技术含量高,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大。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必然选择,装备工业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当今世界工业强国无一不是装备制造业的强国。而忽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会严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付出沉重代价。

中国网《李守仁委员:制定专项计划大力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具体总结了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和意义,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装备制造业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纽带和载体;装备制造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的重要保障;装备制造业是解决我国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其他文献的相关总结也大体如此。

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

1.国际环境

《西安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在《西安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环境。突出表现在世界科技和经济走势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和加入wto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上。

关于第一个方面,该报告认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全面深化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给装备制造业在多层次、多领域、高起点上寻求发展提供了机会。有利于主动地、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进行合作,迅速吸收掌握国外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步形成一个全球范围的开放市场,促使装备制造业市场出现多样化、分散化和个性化的特征。世界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将使装备制造业开辟新的发展领域,在多层次、较高起点上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该报告业分析了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将加速传统装备制造业提升改造,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机遇。该报告也提出了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下,会遇到更多、更强的竞争对手和更复杂的竞争环境,一些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装备加工企业,将受到严重冲击。

关于第二个方面,该报告认为加入wto,装备制造业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表现为:分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带来良好机遇,又有利于扩大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创造外资与内资双赢的环境;政府采购将成为保护和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工具;深化税制改革,带来产品更新和技术升级的契机;所得税优惠对象将从以外资企业为主转向以产业优惠为主,装备制造业可充分享受这种政策优惠;也有利于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当然,加入wto后,装备制造业也会面对新的挑战,表现为:取消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各种扶持和支持,直接威胁到西安市装备制造业中缺乏竞争力的产品和部门的生存与发展;对外关税减让和取消非关税壁垒会对装备制造业形成一定冲击;对我国高档优质产品市场的冲击颇大,尤其是在装备制造业的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更为突出;对我国政府和企业的管理以及制度创新提出实质性挑战。

叶猛、罗晓光在《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宏观环境分析》也进行了类似分析。

2.国内环境

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6年2月,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2007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了《关于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重大技术装备业将享受进口税收优惠,以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自主创新能力。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国家制定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在分析了装备制造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指出装备制造业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是依托十大领域重点工程,振兴装备制造业;抓住九大产业重点项目,实施装备自主化;提升四大配套产品制造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和推进七项重点工作,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规划还指出了十项政策措施。

3.发展趋势

《装备制造业的地位与发展趋势》指出,世界装备制造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服务在价值链中的比重不断上升;重视发展制造基础技术、全面提高基础零部件技术水平;装备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制造业调整和转移规模加大;市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产业高技术化的改造、提升;装备制造的全球化;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化发展。

四、关于对我国及各地区域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关研究

在相关文献中,既有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进行整体研究的,也有对区域装备制造业发展进行的针对性研究。研究思路基本上为:分析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1.装备制造业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结构性产能过剩

许多技术含量高、先进性的重大装备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而一般企业生产的机械产品却大量过剩。

(2)装备制造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装备企业的组织结构大多雷同,“大”而不强,“小”而不精,整个产业的经济绩效不高。

(3)配套能力差,没有形成产业集群

企业分布缺乏规划,企业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同时,零部件、元器件产业薄弱,缺乏成套能力,服务不发达,没有形成一整套企业聚集性强、产品关联度大、生产衔接程度高、设备管理机制完善、成套配备能力强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4)劳动生产率偏低

对于一些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来说,技术配备比较先进,人员劳动效率比较高,用较少的人就能创造较多的产值;相反,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是靠人力创造产值,自主创新能力差,成套配备能力弱,劳动生产率低下。

(5)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缺乏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和物质技术手段,许多重要产品技术来源依赖国外,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产品更新周期长,响应市场的速度慢、时间长。研究开发费用不足和吸收消化能力差也是制约创新能力的因素。

(6)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不足

装备制造业中高精尖人才缺乏,甚至一些企业出现研发人员大量流失。而且对技术工人培养不够重视。忽视技术工人的重要性,高级技工已成为目前的“稀缺资源”。

(7)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意识不强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美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香港的向中国大陆转移的新趋势。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很多装备制造企业没有利用多种信息渠道主动寻找外商合资合作,而是坐等观望。

2.促进装备制造业中发展的有关对策

(1)加强政策扶持和宏观引导

这些措施主要体现在加强政府的行业引导,出台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法规和政策;及时制定和组织实施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推动装备制造业相关行业协会建设,发挥和提高行业的自主管理与协调能力。

(2)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优化

严格限制过剩产品的生产,坚决淘汰技术落后、污染环境、质量低下、浪费资源的工艺、产品、设备和企业。发展在国内已经具备一定基础、技术面广、产业关联度高、市场前景广阔、投资强度高、对国家经济安全有重要影响、对可持续发展有显著效果、对产业升级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逐步形成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等专业化分工合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通过产业重组和市场竞争,形成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和配套的中小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众多的形成各具特色和具有整体优势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3)加快技术进步

坚持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改造,开发一批关系全局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发展成套能力,提高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水平。

建立社会化的技术支持体系,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一方面引导大型企业集团为主体,建立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中心;另一方面,加强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研究开发与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加大装备制造业的科技投入和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加快装备制造也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装备制造业急需的各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既要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又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现代装备制药业的高级技工人才。对于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在分配制度上给予激励。

(5)完善投资环境,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完善投资环境,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学习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和经验,提高外资的利用水平,把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结合起来,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思考.化工设备与防腐蚀,2004,1,p9~5

[2]李相银韩建安:中国装备制造业区域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江苏商论,2004,3,p114~116

[3]陈文哲:福建省装备制造业“十一五”发展的策略研究.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2,p1~6

[4]孙伟:我国29个省区市装备制造业聚类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3,6,p19~21

[5]《西安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西安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潘晓波许为民等:《发展浙江装备制造业的现实环境背景》.企业技术进步,2004,3,p8~10

[7]叶猛等:《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宏观环境分析》.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2,2,p40~43

[8]装备制造业的地位与发展趋势.机电工程,2005,6,p66

[9]谷春立:“沈阳制造”的定位与提升——对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调查和对策.企业技术进步,2002,4,p16~17

[10]徐杰林辉:大连装备制造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辽宁经济统计,2007,8,p9~11

[11]潘晓波许为民王占伟等:发展浙江装备制造业的现实环境背景.企业技术进步,2004,3,p8~10

[12]权娜刘延国等:关于加快发展济南市装备制造业的思考与建议.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4,8,p16~18

制造业的发展篇6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概念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指制造业的高端领域,既包括传统制造业的高端部分,也包括新兴产业的高端部分。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

一、技术上高端,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体现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集成;

二、价值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特征;

三、产业链的核心部位,发展水平决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审议阶段,确定将在今年上半年内出台。“十二五”期间,中国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思路是: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性制造,做大做强航空装备和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轨道交通装备水平,加快培育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把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中国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唐山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策略

一、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必须从唐山的基本市情出发,充分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在创新目标、创新方式、创新机制等方面,努力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当务之急,是尽快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推动形成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体系。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国际知名品牌。依托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以系统设计、智能控制、清洁制造和关键总成技术为重点,开展联合设计、联合制造,构建开放式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的手段推动技术改造、产品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生产具有同行业领先地位的产品。支持装备制造业研发平台建设,对新认定的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给予奖励,制定市鼓励开发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目录。

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促进产业集群。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积极促进能源工业稳定发展,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振兴和发展唐山装备制造业,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发展产业集群是必由之路。努力扬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注重对外合作引进战略合作者,突出主业发展,打造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集群,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靠拉长产业链条着力培育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组织调整,通过提供适当的“激励结构”,促使企业行为的转变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推动企业由以价格竞争为主向以技术和品牌竞争为主转变,激励企业更多地将资源投入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限制企业通过不正当竞争和价格垄断等行为获取利润。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培育和扶持大企业发展的政策加以调整,对扶持对象、扶持手段、扶持过程等方面进行变革。

三、做大做强行业龙头企业。加大对重点装备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增加授信额度,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企业以新发或增发股票、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逐一研究重点装备制造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推进与国内外优势企业的战略合作。要引导企业转变经营观念和经营模式,努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力的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资源分配上向重点装备制造企业倾斜,使其快速做大做强。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以便发挥行业龙头带动作用,带动相关企业发展。采取有力措施,积极鼓励、引导优势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企业超常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步伐,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以加快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为突破口,推进全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要通过收购、兼并、重组、参股等形式,以企业战略联盟等途径,推动龙头、重点企业实现跨区域、跨所有制、跨产业迅速扩张,做大做强,打造出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大影响力的产业“航空母舰”。

制造业的发展篇7

【关键词】电动三轮车;制造业;发展;探析

1电动三轮车制造业概述

1.1电动三轮车概述

当前电动三轮车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电动三轮车制造业也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电动三轮车主要是采用蓄电池为动力来源,并用电动机驱动进行日常生活中运输轻便货物或人员的交通工具。电动三轮车的蓄电池具有容量大、连续工作时间较长的特点,故其一般能够使用两年以上。电动三轮车的电动机一般采用直流牵引式,又分为有刷或无刷电动机,当前电动三轮车制造业中普遍将电动机内部增设调速装置,有效的提高电动机输出动力的效率。电动三轮车根据其用途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种类:(1)家用型电动三轮车。家用型电动三轮车主要是采用侧轮电动机,并将车架置于电动三轮车车轮的外面。采用此种结构可不设置大轴,故其车体质量较小,且载重量较轻,可以应用于家庭交通代步工具,家用型电动三轮车在城市和乡村中得到中老年客户的普遍青睐,市场反响和销量均较为理想,是当前电动三轮车制造业中较为重要的产品之一。(2)货物运输型电动三轮车。通常所用的货运电动三轮车主要包括电动摩托三轮车和机动型电动摩托三轮车。电动摩托三轮车采用电动机中间放置的设计方式,电动机功率不小于500w。电动摩托三轮车的载重量一般为500KG左右。电动摩托三轮车设计时速通常为35Km/h。机动型电动三轮车构造与机动三轮车基本一样,其载重量通常为一吨左右,并配置有驾驶室和液压升降装置,通常应用于短距离内货物运输。其应用环境较为恶劣,机动性能和抗高温能力较强,焊接工艺要求更高。(3)工厂型电动三轮车。工厂型电动三轮车普遍应用于作业环境复杂的工矿厂区,其机械构造较为复杂,设计标准较高,功能更为完善,在当前的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2电动三轮车制造业历史概述

我国电动三轮车制造业于本世纪初开始,直至今日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近年来行业销售规模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电动三轮车的生产和制造。电动三轮车制造业出现令人振奋的繁荣景象。当前我国的电动三轮车制造业主要有豫东商丘和苏西丰县,山东,浙江等几个重要区域。电动三轮车的设计越来越成熟,制造工艺亦更加的精益求精。电动三轮车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已经开发出多种形式、多种功能、多种配置的产品,电动三轮车制造业已经在当前交通运输行业内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

2电动三轮车制造业发展探析

2.1市场需求促进电动三轮车制造业发展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居民和工矿企业总量持续增长。巨大的市场需求促使电动三轮车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相较于普通电动车而言,电动三轮车制造起步较晚,其市场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在当前的电动三轮车制造业内企业生产能力和设计水平还不能很好的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电动三轮车制造业需要加强自身生产能力和设计水平的提升,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增强企业的市场调查能力和生产能力,以高标准、高质量、高产能的特点进行电动三轮车的设计和生产,使电动三轮车在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满足当前市场对电动三轮车的强烈需求。

2.2良好政策促进电动三轮车制造业的发展

电动三轮车的动力来源为电力,其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当前我国不断给予绿色能源制造业以更好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也不断加大对电动三轮车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良好的政策保证和促进了电动三轮车制造业的发展。电动三轮车制造企业需要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不断增强自身的设计和研发能力,通过对产品的改良和创新,生产出资源利用率更高、污染更小、使用生命周期更长的产品,通过科学的利用当前政策和法规为电动三轮车制造业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以市场满意度高的产品回馈市场客户,以良好的信誉进行电动三轮车制造企业的品牌宣传和塑造,不断拓展电动三轮车的市场,使电动三轮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其相应的比例,满足社会发展对电动三轮车的需求。

2.3科技发展促使电动三轮车制造业不断发展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不断研发出来并在生产制造中得到应用。电动三轮车制造企业需要关注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不断利用新科技进行电动三轮车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提高电动三轮车自身的科技含量。通过利用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使生产制造成本下降,生产效率不断得到提高,并利用当前最新的信息科学和智能控制系统将电动三轮车的能耗降低较低的水平,使产品的使用生命周期提升,对环境的污染度降至最低的水平,不断优化电动三轮车机械框架设计,使电动三轮车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通过上述的优化和改良能够有效提高电动三轮车的质量和品质,增加客户的美誉度和忠诚度,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最终将有效的促进电动三轮车制造业的良性、快速的发展。

2.4产业链的成熟将促进电动三轮车制造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电动三轮车制造企业数目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电动三轮车产业链相关的研发、设计、生产之中。电动三轮车制造业形成的了完善的产业链。在电动三轮车的产业链中各个企业分工明确,上下游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电动三轮车制造企业的数目和规模亦不断增加。当前有数十家企业年销售规模已达到数十万量之多,生产规模也不断增加。完善的产业链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促使电动三轮车制造业进入快速的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到电动三轮车相关产业的研究和生产之中,都为电动三轮车制造业的繁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结语

当前电动三轮车制造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为电动三轮车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电动车制造企业需要增强自身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营造良好的行业竞争氛围,以更好的质量和完善功能的产品回馈市场,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德善.丰县地区电动三轮车制造业发展浅探[J].考试周刊,2013(4):195-195

制造业的发展篇8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现代化发展

一、前言

机械制造技术的运用在我国整个核心产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机械制造现代化发展的最为核心因子。该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深入到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等众多环节中,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不断满足现代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需求。可以这么说,在机械制造中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是提高机械产品质量的有效推动力。

二、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经过近6o年的发展,我国机械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金和技术,做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使制造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有了很大提高,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物料品种规格多,多数企业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生产断断续续,给企业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因此成本核算也难做到准确。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当今世界,制造业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经形成,有学者预言:21世纪,中国将是世界的制造中心。所有这些又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面对挑战,抓住机遇,以振兴机械制造业为己任,奋发图强,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早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三、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不断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Cam),大型企业开始无图纸的设计和生产。自动化技术方面。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柔性自动化、知识智能化、集成化。我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

四、我国机械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1)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竞争都变得更加激烈,机械制造业的进程压力也不断加大,技术的竞争、成本的竞争、市场的竞争使一些原本实力很强的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不堪重负,有的甚至被兼并甚至倒闭。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就必须投入到技术竞争全球化的洪流中,使先进技术适应全球化的需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把压力变为发展的动力。

(2)网络化

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应用和迅速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跨领域或跨国界进行。另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技术信息的交流,并加强了产品开发的合作以及经营管理方法的交流,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3)自动化

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目前它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制造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

(4)绿色化

绿色制造是指通过绿色生产过程、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等生产出绿色产品,产品使用后再通过绿色处理加以回收利用。日本等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是这些国家崛起与腾飞的奥妙。要提高市场竞争力,真正加入国际大循环,就必须研究、发展先进制造技术,这将对我国机械工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注重机械制造技术运用,提高产业竞争能力

(1)注重机械制造技术的全球化

这种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第一个技术基础是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使制造的全球化得以实现。

(2)注重机械制造技术的智能化

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锊理的学习,推动了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3)注重机械制造技术的绿色化

绿色制造则通过绿色生产过程、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等生产出绿色产品,产品使用完以后再通过绿色处理后加以回收利用。可以这么说,制造技术的有效合理运用,不仅能够推动整个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更能够提高其在技术发展中的有效竞争力。在该行业的发展中,注重技术的发展才是最为核心的动力要素。

制造业的发展篇9

由于我国地域广泛,且不同地区经济状况不同,所以其对于医药制造金融支持也存在差异,所以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当前我国不同地区的医药制造业的金融现状:

(一)区域性金融支持特点凸显。众所周知,医药制造业投入高,但回报也高,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产业正向园区、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结合全球医药产业布局可以看出,其分布地区科技、经济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金融支持的力度,我国目前医药制作多处于沿海地区,其运输方便,经济发达且相关的医药制造研究沟通频繁,而中心部地区的城市医药制造业便相对落后,金融支持力度不高。

(二)地区医药制造金融特点鲜明。首先是上海、北京地区,其是当前我国医药制造与国际金融机构最多的城市,其金融产业对于医药制造的投资、营销手段豆浆成为我国医药制造行业的榜样。分别来讲,北京地区科研院较多,人才资源丰富,金融支持一般在于人才培养方面,而上海与国际交流较多,产业环境先进,金融支持主要为技术投资,产品交流。其次是我国中部地区医药产业情况,当前我国内陆医药企业多以中小型规模为主,其配套金融体制不完全,产业链条不完整,所以一般是针对其技术支撑、生产装备方面的投资。以山东医药产业为例,其主要以基因工程药物、发酵工程药物、生化药物等为重点,截止二零一零年,其医药制造产值也达到两千亿,预计今年能够达到两千九百亿。

2016年,在国家大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前提下,医药制造产业的金融投资已经成为众多银行的一项重要投资战略,一方面医药制造产业的发展及产业转移能够带来巨大利益。另外一方面,面对以后医药行业政策发展的趋势来看,医药制造的金融投资是实现银行与医药产业共赢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根据上面的不同地区医药制造金融空间分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1)选择背景雄厚地区的企业作为投资目标,一方面要重视医药制造的实力、国内市场地位;另一方面,良好的公众性也是作为投资考虑的重要因素。医药制作水平同样也是投资考虑的因素,应该把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新药开发成功率高等因素作为技术参考条件来对待,通过行业知识的积累加以判别,对于产品没有竞争力、创新力度不高的医药产品应该取消或降低其金融投资支持。(2)灵活运用不同地区的医药行业金融服务工具,建立生物医药制造行业专业化营销服务体系,从而达到积极使用流动资金贷款的目的,同时对于贸易融资品种也应该灵活使用,掌握医药制造企业的主要环节,通过融资等活动积极扩大结算和综合收益。(3)对于医药制药的子行业,如中药饮片、医疗信息系统等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通过金融创新为制药行业提供金融服务,积极发展与国内外医疗信息系统的交流。另外,当今是信息时代,网络也是可以利用的一点,通过网上银行等新型模式扩大医药行业的消费类别,让其发展具有更多样的金融模式。

二、医药制造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

(一)资金短缺问题。综合我国医药产业的资金供应和需求情况,可以发现我国当前的医药企业主要面临着制造资金不足的问题,其主要分为开发性资金、发展资金和流动资金。面对医药制造,设备改造升级尤为重要,资金短缺不仅制约医药企业做大做强,更重要的为影响整体人民群众的就医水平。除此之外,当前医药制造企业还需要进行内部企业结构调整,实现医药制造的升级换代,而流动资金的不足,导致医药制造企业的长期健康运营成为问题,从长远上看,是无法使医药制造产业同世界先进的技术相结合的。所以说资金短缺问题成为了制约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二)医药市场发展滞后。我国直接接触融资金融的医药制造企业多部分处于发育不足阶段,很多医药制造企业只是获得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中期票据和私募债的资格,这样对于医药制造企业发展的支持作用是极为有限。

(三)政府金融制度力度不够。医药制造行业同其他行业不同,其关系到民生问题,所以具有其特殊的市场地位,所以需要得到更多的政府财政支持,我国一些经济不发达省份,其经济基础薄弱,政府对于医药制造企业财政支持力度不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四)银行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由于医药制造业高风险、高技术要求、高回报等特点,当前我国银行对于医药制造业的贷款注意点多集中在其安全性与企业偿还能力,所以对其投资十分小心。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点是在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贷款中银行多处于劣势,只有收集更多的相关医药知识,才能做出贷款的决定;另一点就是医药制造企业为了能够得到贷款,往往夸大其职责能力,使得双方信息不对等,致使银行对医药制造企业不信任,甚至出现了拒绝向医药制造企业进行贷款的举动。

(五)金融融资结构单一。当前我国医药制造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多数只是采取政府拨款、商业贷款和期权融资等方式,造成发展速度缓慢,所以应该加大融资结构体系,考虑其他融资渠道,是金融对于医药制造企业的支持方式多样化起来。

三、医药制造发展的金融支持措施

(一)金融支持的外部措施。(1)发挥政府的指导职能。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通过相应的货币政策,发挥投资引导作用,对当前发展较好的医药企业进行重点支持,从而引导金融资源进入医药行业。因为政府的指导能够把控金融投资的整体方向,不会造成金融重复投资。正如上面提到,我国地区金融环境存在问题,政府制定政策之前应该进行地区金融调查,在合理的地区采取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措施,通过税收调整、财政划拨、基金建设等方式强化政府对医药制造业的政策性支持,从而达到社会闲散资本集中向医药制造业汇聚的目的,最终把医药制造业推向规模化发展的道路。其次,改善投资环境,我们可以以沿海地区医药制造业为例子,近年来,沿海地区经济模式多以旅游业为主,金融资源多在房地产行业,医药制造业所占比例甚小,所以说投资环境的改变迫在眉睫。对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应该加强医药产业基础建设,发挥有特色的原料药、通过加强区域内医药企业与外界机构的合作交流,争取新药生产基地;另一方面,畅通本地资金进驻渠道,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为金融投资的金融提供一个安全、简便的审批程序。最后,完善与金融投资相匹配的法律法规及监督机制。对于医药制造企业,要修善公司融资政策,使之更加实用;同时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公司融资方法,去粗取精,我今后医药制造业融资更加科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推行有效的政策制度,对全面建设优良的市场融资环境是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

(2)畅通医药制造业融资渠道。首先,传统的医药制造业融资渠道应该进行改变,一方面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对企业的创新技术、技术改造等方面进行改善;另一方面,发展专项资金,例如设置医药创新基金等,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研究,同样的资本市场融资、银行信用贷款也是并不可少,不仅可以加强医药制造企业同其他产业进行交流,建立一个协调的沟通平台;也可以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对整个医药制造业的贷款规模。其次,积极开发新的金融渠道,高新技术银行的建立,将贷款对象转变为了高新技术企业,为技术引进、技术研究、新药物的研发与推广提供了融资服务等资金支持。同时,项目融资也是可以帮助医药企业把已建立的项目经营权在一定的经营期内移交给私人、机构投资者,从而获得资金来进行医药制造的新建、二次开发工作。通过这样新的金融渠道能够推动银行机构扩大对医药制造业的融资业务,降低医药制造业融资成本。

(3)健全本地金融市场。首先,对我国证券机构进行重点支持,发挥本地医药制造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意识。繁荣债券市场,发展本地区医药制造企业市场服务机构,为医药制造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行为树立良好的经济基础。其次,商业银行对于医药制造业的贷款服务应该逐步完善。一方面要对知识产权重视起来,使得制造技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能够入股,从而得到上级银行的金融支持,在风险把握得当的前提下增加信贷授信范围,扩大信贷投放实力,为医药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提供更多贷款品种和金融服务。所以说,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是构建医药制造企业信息专有平台,发扬银行信息网络优势,促进商业银行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条件。最后,规范金融秩序,完善控制体系。如上文所说,医药制造业具有高风险的特点,根据其这一特点,应该设置相应的风险控制系统,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从而使得金融投资更加安全,使得商业银行在金融环境中能够全方位地为医药制造业进行信贷服务。

(二)金融支持的内部措施。(1)优化医药产业结构,使得医药制造形成品牌化,鼓励医药企业培育自有品牌,政府应该多办法促进性政策,使得医药制造发展走高端路线。另外引导医药制造形成产业聚集,形成规模效应,这样不仅能够使得金融支持政策能够更快、更有效的落实下去,同业也能提高整个医药制造业的竞争力,推动医药制造行业发优良发展。

(2)发展生态药业,促进内部金融投资的多样化,当前社会是生态同经济相结合的社会,发展高效、低耗、零污染的医药制造产业是对我国医药发展的最新要求。所以说要从根本上塑造正确的发展思想,把产品创新同自然保护相结合,提供优良、安全、绿色的医药产品,使得医药制造也绿色发展同金融支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四、结语

制造业的发展篇10

关键词:营改增政策;制造业服务化;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营改增的解释及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概述

1.营改增的原因、内容及意义

营改增,即营业税征收改增值税征收。自1994年我国施行税改之后,在我国税收领域中营业税征收与增值税征收长期并存,二者的同时执行造成企业缴税重复,提高企业生产成本,缩小企业利润空间,影响企业资金流动,从而使企业发展缓慢,减速经济进程。2012年元月1日起,为改善我国税收机制,以上海为首个营改增试点城市对一部分服务业及交通运输行业新型试点运行。

我国现行营改增实施方案有四种,根据适用范围分类如下:(1)对于部分现代信息服务行业执行6%征税标准,主要包含应税金额500万以上且包括500万的文化、信息、技术、咨询等服务;(2)对于交通运输行业执行11%征税标准,主要包括水、路、空及管道运输服务;(3)对于租赁有形动产服务行业执行17%征税标准;(4)对于应税金额低于500万的执行3%的征收标准,即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税收方式。

营改增政策对我国税收体制完善、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2.制造业服务化的概述

制造业服务化是一种经济学现象。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制造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产品上,而是要关注产品生命始终,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售前宣传、售后回访服务及回收。目前,由于第三产业的崛起,人们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渗透于产品生命的每个环节,服务在经济过程中的占比大于产品制造。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一般认为,制造业服务化依据经济过程划分为两个方面:(1)投入服务化,是指服务在产品制造投入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2)业务服务化,也有人称之为产出服务化,是指服务产品产出中的不可撼动的地位,企业为客户提供与产品有紧密关系的服务。

二、营改增政策对实行制造业服务化企业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的实行旨在改变我国税收现状,使税收更为合理、有效、科学。它对各行各业的企业产生积极影响,对实行制造业服务化企业产生的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1.避免重复征税,从而使企业扩大利润空间。在税务改革之前,企业要同时重复承担营业税和增值税。增值税是对产品的销售额进行征税,营业税是对企业的销售总额进行征税,二者征税对象有重叠部分。营改增政策促进企业将服务从产品总价中分离出来,分别按照各自的法律规定缴纳税额,有效避免了缴税重复现象,从而使企业税务费用负担减少。依据“利润等于收入减去费用”的原则,在必要条件收入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费用减少,利润增加。

2.服务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在税改之前,服务尚未从产品总价中分离出来,营业税不能税款抵扣,增加企业税务负担,从而会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减慢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结合速度,甚至阻碍了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营改增后,服务购入可以抵扣增值税,减少企业的税收,企业企业会更多的考虑非核心业务外包,这样企业将非核心业务转移出去,借助外部资源的优势来弥补和改善自己的弱势,从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核心业务上。根据自身特点,专门从事某一领域,某一专门业务,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3.产品和服务税收标准的相同加快企业创新速度。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和软件行业日新月异,服务化趋势也出现在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研发并产出的产品种类和数量激增,按照旧体制下规定的产品与服务的分界线,大量新产品无法被准确定性。以云计算机为例,它既是传统商品,同时,其中有部分以实现服务化。营改增政策结束了我国两税同时征税、交替重叠征收的状况。统一产品和服务税收标准后,降低了税收监管难度,为企业新产品、技术改革等扫清税收难题,从而使企业有精力大力发展,积极创新。

从对首批营改增政策试点运行的城市调研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营改增政策对制造业服务化发展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充满正能量的。营改增政策正确清晰的规划出产品和服务的界限,细化税收政策,避免企业双重缴税,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分别征税,减少企业税务费用负担,扩大企业利润空间,促进新科学技术研发及旧有技术改革、产品升级换代;增加企业业务流程外包,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互通有无,先进技术及企业文化交流,为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提供更完善的平台和契机。

三、总结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经济进步,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享受和心理需求。因此,传统制造业的“以物为本”的模式已然落后,“以人为本”的新型制造业即服务型制造业的兴起已经成为必然,在当下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正在进行。完善的税收体制为新型制造业服务,政策与产业完美结合,最大限度推动我国经济进步。

参考文献:

[1]宋业峰.论中国制造业的服务化发展[J].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报,2009(86):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