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骨质疏松常见的症状十篇骨质疏松常见的症状十篇

骨质疏松常见的症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9:15

骨质疏松常见的症状篇1

【关键词】脾胃;骨质疏松;健脾益胃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135-01

骨质疏松是常见的临床疾病,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中老年患者是该疾病的高发性人群。临床研究表明,骨折疏松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若未实施有效的治疗,则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几率。祖国医学认为,骨折疏松属于“骨痹”、“骨萎”等的范畴,并提出“肾主骨”的理论[1]。可见,该疾病于肾脏功能受损存在直接一定的关系。本综述主要探讨了脾胃功能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骨质疏松概述

基于骨质疏松症状的基础上,中医学认为,该疾病属于“骨蚀”、“骨痹”等范畴。《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阴阳失调是导致患者出现疾病开始。《千金要方》提出,随着人们的身体机能受损的严重化,脾胃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症状,从而影响蛋白质等的症状吸收,一定程度上讲,会造成骨骼受损症状。由此可见,脾胃受损是诱发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疏松的重要影响因素。

2脾胃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岳美中等学者认为,脾、胃、肾三者与人们机能存在直接关系,即脾胃中精气充足,则人们则“神清气爽”,而精气衰竭会造成其周围肾脏组织也出现受损症状,进而使得其出现衰老症状[2]。临床研究表明,骨折疏松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舌质呈白色、关节酸痛、夜不能寐、脉搏细弱等,这些症状都提示患者存在肾气亏损的现象。

《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中提出了,脾胃受损,则阳气缺损、营养失调,会造成疾病滋生,进而累积周围器官[3]。岳美中提出,元气充足则滋养脾胃,进而促使人们不断成长,当阳气不足,则提示肾气不足,进而外邪入侵。基于“肾主骨”的基础上,当人们出现肾气虚亏症状时,往往会造成骨骼的正常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诱发骨质疏松症状。《素问》中对脾胃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提出“脾主身之肌肉”。由此可见。脾胃强健才能生血、活血,保证机体内精气充足,保证骨折、器官等能够得到营养物质的滋养。若肾气虚亏,脾胃受损,气血之运行必然受到阻碍,脾胃之气的对骨骼的滋养不足,容易造成肌肉萎缩,骨骼性质发生改变。可见,脾胃功能直接影响着骨折疏松的发生情况。

临床研究表明,中老年患者是骨质疏松的高发性人群。中医学者对其病发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骨质疏松患者均存在肾气虚亏的现象,其骨骼性质也逐渐发生转变,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可能会出现骨折现象。《素问.太阴阳明论》中提出脾胃功能受损,则营卫之气不生,筋骨肌肉呈无力状态,《灵枢.决气》中提出,当机体内的精气不足以滋养筋骨骨骼时,其往往会呈受损状态,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肢体长期得不到滋养,很容易出现萎缩的现象。临床研究表明,脾、胃等器官与身体的其他机能的正常运作存在直接关系,当脾胃受到外邪入侵时,与脾、胃等器官相关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排毒系统等功能均会处于异常状态[4]。由此可见,骨质疏松症状不仅与脾胃功能存在一定的联系,还属于全身性疾病。有学者指出,当脾胃功能受损异常时,其对钙质、蛋白质等正常吸收,从而抑制了机体了正常生长。

随着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状的研究深入,根据患者的发病症状,认为骨质疏松主要包括四种证型,即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笔者认为脾胃状况与骨质疏松存在直接联系。有学者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发现脾胃亏虚是诱发该疾病的高危因素。《脾胃论》中提出了随着脾胃受损,各种各样疾病的发病率也岁随之提高。李跃华等学者提出有脾胃虚弱造成的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高达90%。

3治疗原则

中医学家认为脾胃虚弱是造成患者的出现肾虚症状的重要因素,因此取药物治疗期间,应以健脾益胃作为治疗原则[5]。然而,有学者单纯取健脾益胃药物治疗期间,发现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对该原因进行分析时,发现部分骨质疏松患者因筋骨等受损,患肢存在血液循环异常的现象。因此,治疗期间应取活血药物配伍治疗。有学者研究,健脾法在骨质疏松中应用效果时,发现取健脾药物治疗期间,大鼠的骨骼受损症状明显缓解。李涯松等认为脾胃虚弱是造成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疾病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期间依照中医辩证法,取健脾中药物配伍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为提高临床疗效,中医学者又有了新的认识,即行健脾益胃法治疗,该方式能够有效化解脾胃受损症状。李冬冬等学者在健脾的基础上家用益胃、活血等药物配伍治疗,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取黄芪、淫羊藿等益气等药物治疗,发现患者的病情呈明显好转趋势,且临床不适症状也逐渐消失,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既往研究表明,黄芪属于临床常见的补气中药,很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均显示,黄芪在治疗骨质疏松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6]。有学者提出,治疗骨质疏松的方药非常多,但是治疗期间必须以健脾益胃作为基础疗法,否则很难控制疾病的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脾胃与骨质疏松存在直接关系,即脾胃虚弱是导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取药物配伍治疗期间,必须以健脾益胃为基础,该方式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均,徐蕾,吴宇峰等.浅谈骨质疏松症与脾胃的关系[J].光明中医,2013(12):2464-2465.

[2]何青眉.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3]盛彤,谢培凤,王新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从脾论治及相关机制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07):1922-1926.

[4]梁祖建.补肾调肝法治疗高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骨质疏松常见的症状篇2

【摘要】简要介绍了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及其分类,列举可诱发骨质疏松症的几种危险因素,在药物防治方面,分别就骨吸收抑制药、骨形成促进药、骨矿化促进药、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机理及其代表药物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药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R58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162-01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曾高的全身骨代谢障碍疾病。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稍有减轻,但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疼痛加剧,脊柱变形,身长缩短、驼背、发生脆性骨折。

骨质疏松的分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见于绝经不久的妇女;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发于65岁以后的老年人。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其他疾病(如甲亢,糖尿病)或药物(抗癫痫药物,类固醇)等因素诱发的.

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与遗传因素,各种激素代谢异常,营养,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多见于青少年或成年人.

以下人群可诱发骨质疏松症的危险。

1长期低钙饮食.营养缺乏者:钙的摄入量不足,机体要维持血清钙水平,就要将骨中的钙释放到血中,使骨中钙量逐渐减少,引起骨质疏松。

2绝经妇女和65岁以上人群。绝经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降钙素分泌不足,而导致骨吸收量大于骨形成量,诱发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人由于性腺分泌减少,进食少,钙摄取少,加上室外活动少,日照少,维生素D合成不足,肌肉缺乏锻炼,骨内血循环减少骨骼的钙容易被移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3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的人。

4长期汹酒,吸烟,饮咖啡,浓茶的人。

5身体消瘦,体重低发生骨质疏松症几率高。

6长时间服用剂量较大糖皮质激素者。

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可分为四类:1骨吸收抑制、2骨形成促进药、3骨矿化促进药、4中医药。

1骨吸收抑制药

1.1降钙素是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由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激素。是调节钙代谢,抑制甲状旁腺素分泌的激素。降钙素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和数目,直接抑制钙吸收,减慢钙转换,减低血钙水平,促进成骨细胞的增生,有利于骨的形成,增加骨的密度,还可以促进骨化三醇的生成,增加肠内钙的吸收,降钙素能抑制疼痛介质的稀放.具有中枢性镇痛作用.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症,禁用或不能使用常规雌激素与钙剂联合治疗的早期和晚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尤其适用于伴有骨痛的高转换骨质疏松症.临床常用有密盖息,瑞士诺华制药生产,有注射剂和喷鼻剂两种剂型,注射剂主要用于变形性骨炎,高钙血症,骨皮疏松症。鼻喷剂用于骨质疏松症。降钙素不良反应有:过敏,消化道症状,氨基转移酶升高,眩晕,头痛,乏力,低血钠.

1.2二膦酸盐是人工合成的活性焦膦酸盐衍生物,可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破骨细胞吞噬双磷酸盐,导致破骨细胞调亡,影响破骨细胞活性。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药物主要有泊米磷酸二钠针,口服的有merck公司生产的商品名为福善美,福善美被美国FDa批准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一线药物。

1.3雌激素雌激素缺乏是引起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雌激素能促进骨有机合成重建,同时还可直接抑制破骨细胞吸收,造成破骨细胞凋亡,雌激素还通过调钙素如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维生素D等发挥对骨代谢调节作用.雌激素疗法又称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时一般与孕激素合用,加孕激素的目的是为了抗雌激素的子宫内膜增殖作用,且孕激素有抑制骨吸收和促骨形成的作用,目前常用制剂有结合雌激素(商品名:倍美力)、尼尔雌醇等。

1.4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一类人工合成的非激素类制剂,其化学结构类似雌激素或抗雌激素作用从而抑制骨吸收,减少骨丢失.此类要主要有,他莫昔芬,雷洛昔芬(商品名为易维特)是美国FDa批准用于骨质疏松防治的第一个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1.5植物雌激素:有雌激素样效应,但无雌激素样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与雌激素类似。代表药物有依普黄酮,为口服剂型,耐受性良好,无明显的副作用,是一类很有前途的非激素类药物。

2骨形成促进药

2.1氟化物能促进的有丝分裂,从而促进骨细胞的增生,主要增加小梁骨的骨密度,而皮骨无明显的改散甚至减少,治疗范围较窄,仅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常用制剂有氟化钠。

2.2甲状旁腺激素是由甲状旁腺细胞分泌的单链多肽激素,其生理功能是维持血钙平衡,调节机体钙,磷代谢,代表药物有特立伯肽。

3骨矿化促进药

3.1钙制剂钙是骨骼形成所必需的元素,服用钙剂对骨密度有增强和保护作用,补充足够的钙剂可促进骨的形成,增加骨的力度.但服用钙剂要讲究方法,不能滥用,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所推荐19-50岁的成年人每天摄入1000mg,50岁以上每天摄入1200mg,钙摄入量超过2g/每天,可能增加肾结石发生率,引发高钙血症及影响维生素D代谢,钙剂常与维生素D药物合用,钙剂可分:1无机酸钙如碳酸钙,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钙补充剂,碳酸钙为弱碱性,含钙量达40%.是钙剂总含钙量最高的一种,不溶于水,但溶于胃酸,有良好的吸收率,与维生素D合用,有利于钙的吸收,临床常用有凯思立D、钙尔奇。不良反应有嗳气、便秘。2有机酸钙如葡萄糖酸钙,水溶性好但含钙量低。3有机钙如氨基酸偶合钙,代表药物有乐力胶囊.乐力处方组成独特,除含大剂量的氨基酸耦合钙外还有抗坏血酸钙及氨基酸螯合镁、磷、锌、铜、锰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D制成的复合制剂对钙在肠道的吸收利用有协同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溶解度.

3.2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维生素D是促进人体钙吸收的主要元素,其主要作用有增加钙在小肠的吸收,抑制甲状旁腺增生,减少甲状旁腺激素合成与释放,抑制骨吸收,临床常用的制剂有维生素D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等。

4中医药

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以补肾中药为主是基于”肾主骨”的理论,其主要表现在肾的羟化酶系统,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甲状旁腺激素以及降钙素等对骨的调节功能,常用的中药有熟地,黄芪,补骨脂没,当归,骨碎补,龟甲,山药.丹参,茯苓,鹿角胶,山茱萸,枸杞子等以补肝益肾,强筋建骨类药物。

参考文献

[1].邱晓芬张益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治疗社区医学杂志2011.1.9(1):15-17

[2]冯琳黄霞妹陈亚东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概述海峡药学2009.21(12):173-176

[3]陈辉王定孙金谓鲑鱼降钙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中医正骨2009.5.21(5):65-66

骨质疏松常见的症状篇3

1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1.1疼痛 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早期没有,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逐渐出现疼痛症状.表现为酸痛、胀痛、持续隐痛等。疼痛可以出现全身骨痛.但以腰背痛为多见,长时间坐、立、行时疼痛可加重,休息或平卧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1.2身高缩短、驼背 身高缩短、驼背是骨质疏松症重要临床表现之一。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内部骨小梁数日减少。小梁变细,断裂破坏.这种疏松而脆弱的椎体在体重的压力下易导致椎体压缩.轻者出现身高缩短。重者出现椎体压缩变形.x光片可显示有椎体压缩骨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以椎体前方压缩多见,常导致脊椎前屈、前倾使背屈加重,形成驼背。除驼背外。有的患者还出现脊椎后侧凸、鸡胸等胸廓畸形。

1.3骨折 有骨质疏松症患者,当受到轻微的外力(时)很容易发生骨折。最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胸、腰椎、股骨上端和桡骨远端骨折。有的患者在咳嗽、刷牙弯腰、下楼、搬花盆时发生胸腰椎骨折,骨折时常伴有腰背部剧烈性的疼痛。

2容易患骨质疏松症的人群及原因

低体重、身体瘦小的人易患骨质疏松症.偏食者也易患骨质疏松症。过早停经和卵巢切除者易患骨质疏松症,主要是雌激素减少,使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基质形成减少,骨丢失加快。嗜烟者易患骨质疏松症,吸烟者骨量丢失率约为正常人的1.5~2倍,吸烟可使肠钙吸收减少,增加尿钙排泄.抑制骨形成作用。酗酒是导致患骨松症的一个危险因素,酗酒导致骨密度降低.使成骨细胞功能受抑制。少阳光照射、缺少运动也易患骨质疏松症。高盐饮食也是骨松症的高危险因素.因为钠排出同时,也带尿钙排泄,从而导致骨丢失。长期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者,例如经常使用皮质类固醇、肝素和抗惊厥药物的人也易患骨质疏松症。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使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能力下降,骨吸收增加,骨脆性增高。雌激素缺乏时,骨骼对甲状旁腺激素的敏感性增加.加速了骨吸收。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主要有:老年人的降钙素、甲状旁腺素及性激素分泌减少:骨细胞生物衰老、骨形成减少;户外活动少,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3合成障碍;食量减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肾功能减退,羟化酶减少。转化成活性维生素D3受阻,使肠钙吸收减少。

3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目的是缓解或消除疼痛、减少骨量丢失、提高骨量、增加骨强度以及防止发生骨折。治疗药物主要有:

3.1钙剂和维生素D 钙剂是骨质疏松症的必备辅助治疗药物,维生素D可帮助钙在肠道的吸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有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作用.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配合应用。可以治疗骨质疏松症。

3.2双膦酸盐类药物 该类药物抗骨吸收的主要机制是抑制体内生成新的破骨细胞.使骨吸收减弱: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其破骨功能。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双膦酸盐类药物有阿仑膦酸钠片、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等。

3.3降钙素 能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椎体骨折发生率并能明显缓解骨痛。目前降钙素多为人工合成的鲑鱼降钙素和鳗鱼降钙素衍生物。剂型有注射剂和鼻喷剂。

3.4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雷洛昔芬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这种药物能干扰雌激素的某些活动。模拟雌激素的其它作用。在预防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方面有效.因它能代替雌激素提高骨质密度。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商品名为“易维特”,60mg/片,每日1次,每次1片口服。使用雷洛昔芬要注意的是:只用于绝经后妇女:在绝经后两年使用:肢体固定及长期卧床者慎用:有血栓病史及孕妇忌用。

3.5补充雌激素 补充雌激素能缓解或消除更年期综合征。缓解绝经带来的泌尿道、生殖道的萎缩等症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起到预防作用.可延缓骨松症的发生,提高绝经后妇女生活质量。对补充雌激素的益处和风险.利弊得失各专家看法不一,至今仍有争论。最终是否使用补充雌激素,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用雌激素补充疗法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以最小的有效剂量为原则:用药时要和孕激素联合使用;在治疗前和治疗中,应定期检查子宫内膜厚度、、血中性激素水平和测量骨密度。

3.6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氟化物是一种疗效明显的骨形成促进药.主要能抵御因骨吸收导致的骨小梁穿孔,增加骨小梁的厚度。因氟在骨松质中的含量高于骨密质.故其骨密度在骨松质的增加较骨密质明显。常用的氟化物有氟化钠、单氟磷酸钙等。雄激素具有促进骨细胞增生、加速骨蛋白质合成和骨矿化、增加骨小梁的体积和骨量的作用。常用的药物有睾酮、双氢睾酮、苯丙酸诺龙及司坦唑醇等。另外,中药临床较为常用酌中成药有“仙灵骨葆”、“骨松保”、“强骨胶囊”等。

4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4.1均衡饮食 合理均衡的饮食包括提供骨形成所必须的钙、维生素D和适量蛋白质的食物。青少年、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应推荐科学合理的饮食.以保证骨的健康。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食用富含钙、磷和蛋白质的牛奶、蛋类、鱼类(包括海鱼和淡水鱼)、贝类和豆类以及豆制品等。少吃含有大量的草酸、植酸、脂肪酸和钠(盐)等食物。草酸可与食物中钙形成不溶性钙盐,抑制钙吸收;蔬菜中含有较多的植酸时,蔬菜中钙的生物利用率非常低:脂肪酸(尤其饱和脂肪酸)在胃肠道可与钙形成不溶性肥皂.使钙的吸收率降低:高钠摄入可降低钙在骨骼中的存留,伴随骨密度的降低。少吃含过量纤维素食物,少饮碳酸的饮料,少喝浓咖啡。少吃含有添加防腐剂的食品.不要乱服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抗惊厥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阻止钙的吸收或增加钙的排出。

4.2加强体育锻炼

青少年期要加强体育活动.把骨峰值提到应有的高度.以减缓老年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老年人也要做力所能及的锻炼活动.因为通过锻炼可增加肌肉对骨组织的应力.使骨钙沉着。骨量增加。

骨质疏松常见的症状篇4

1、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分为哪几类呢?

骨质疏松是一种退行性疾病,被称为“静悄悄的非传染性流行病”。虽然早在1885年欧洲病理学家pommer就提出了骨质疏松的概念,但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才给骨质疏松一个明确的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容易导致骨折的全身骨骼退行性疾病。

骨质疏松症有三种类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的骨质疏松症,就是常言所说的“人老骨脆”。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于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如内分泌改变、糖尿病,长期应用强的松、地塞米松、考的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等导致的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遗传家族史,女性多于男性。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属于特发性骨质疏松。

2、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和运动的杠杆,由外层皮质(骨密质)和内层松质(骨松质)组成。骨松质就是骨小梁,如同海绵,内有骨髓,它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即老骨不断被吸收,新骨不断生成。正常人大约35岁之前,骨生成多而骨吸收少,骨皮质不断增厚,骨小梁变致密,骨骼发育到最强壮时期,达到一生中最高骨量。之后,由于破骨细胞的吸收增加,成骨细胞功能的衰减,骨吸收渐渐多于骨生成,也就是骨丢失和骨重建处于负平衡,骨皮质渐渐变薄,骨小梁渐渐变细甚至断裂(实际上是一种“微骨折”),骨髓腔逐渐增大,逐渐就形成了骨质疏松。

3、引起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有哪些呢?

骨质疏松虽然是人体老化的自然现象之一,难道我们对就它束手无策了吗?不是的。让我们看看引起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中,哪些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哪些是人力能够改变的,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能动性去预防它,阻止它的快速发展,这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无力改变的因素是:

(1)、性别:骨质疏松钟爱女性。一是因为女性天生骨骼较小较轻,二是因为雌激素对骨代谢有保护作用,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少,可以加速骨吸收,因此就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2)、年龄: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

(3)、家族史: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遗传性。

(4)、种族:身材高大的女性及亚洲女性有较高的患病率。

能够改变的因素有:

(1)、吸烟和大量饮酒:烟酒可以导致性腺功能衰退影响钙的吸收。

(2)、营养因素:俗话说:“铮铮铁骨钙当家”。长期低钙饮食、挑食、节食、素食、对奶类制品不能耐受、长期饮用咖啡或浓茶的人,较易发生骨质疏松。

(3)、运动:骨骼需要抗衡地球引力而承受一定的压力,使其变得强壮。例如制动卧床9个月,等于骨骼老化近10年。相反,过度运动也对骨骼有损害。

(4)、接受光照:光照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它可以帮助钙剂吸收。

4、骨质疏松有哪些临床表现?

(1)疼痛。

这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

(2)身高变矮、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的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它又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是脊柱的中段――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更容易压缩变形。我们常看到,人老了就变矮了,甚至“弯腰驼背”了,这都是骨质疏松造成的结果。

(3)骨折。

这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本来老年人多数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脊椎压缩性骨折造成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换气量明显减少,致使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5、骨质疏松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小组提出了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退行性骨质疏松症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依靠临床表现、骨量测定、X线片及骨转换生物化学的指标等综合分析即可判断。其中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因此,骨量测定就显得格外重要,再结合生物化学检验,就可以确诊了。

6、骨质疏松症防治的理念和建议有哪些呢?

(1)预防骨质疏松最正确的态度是“未雨绸缪”

骨质疏松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明智之举是从幼年时就要注意强壮骨骼,35岁以后就开始有意识地去预防。女性尤其应该注意,不少中青年女性对时装、化妆品、减肥的关注,远远超过对可能会发生的骨质疏松的关注,宁愿花时间去研究时装和化妆品,却不舍得拿出时间到大自然中活动活动,晒晒太阳,或者在家中搭配一些对补钙壮骨有益处的饮食,以为骨质蔬松是老年人的事儿,离自己还远着呢。事实并非如此。35岁以后,骨代谢开始呈现负平衡,骨吸收大于骨生成,45岁以上的女性最好每年测量一次骨密度,以了解自己的骨质情况,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2)治疗骨质疏松的态度应该是“亡羊”急需“补牢”

如果已经发生了骨质疏松,不能听之任之,不能让“窟窿”继续增大,尽力阻止骨折的发生。骨质疏松患者需要终身服药:钙剂、维生素D、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如合成鲑鱼降钙素,或使用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女性患者可适量补充雌激素。用药治疗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饮食和运动永远是防治骨质疏松的最佳良药

实践证明,长期卧床的老人尽管补充许多钙和维生素D,但他们的骨质疏松照样发展;宇航员的饮食中并不缺钙,但他们在失重状态下大量丢失钙而造成的骨密度下降,需在返回地面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这是因为户外运动一方面可以接受光造、增加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营养,另一方面适量的负重和运动可以刺激骨组织对摄入体内的钙及其他矿物质的利用和吸收,保持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常见的症状篇5

【关键词】骨质疏松;疼痛症;益气养血;通经止痛;三两半

骨质疏松症是现代医学的病名,根据其在临床上所表现出的全身或腰背疼痛,易发骨折、驼背等症状,一般将其归为中医的“骨痿”、“骨痹”、“腰背痛”等范畴,为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笔者采用民间良方“三两半”治疗骨质疏松疼痛症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全部30例病人均为我院中医科门诊或住院病人,其中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48~70岁,病程2~10年。伴下肢痿软者7例,筋脉拘挛者4例,神疲乏力者3例。

1.2入选标准[1]

1.全部30例病人均以颈、肩、腰、膝、肘等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局部或多处骨压痛,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2、符合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wHo推荐的诊断标准是骨密度t值≥1.0SD为正常,t值≤1.0SD而≥2.5SD为骨量减少,t值≤2.5SD为骨质疏松,t值≤2.5SD合并骨质疏松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其中t值=(所测骨密度值-正常年轻人群平均骨密度)/正常年轻人群骨密度的标准差(SD)]。

2治疗方法

“三两半”的组成:炙黄芪30g,当归30g,淮牛膝30g,防风15g,每剂共计三两半(相当于105g)。先用黄酒250ml倒入中药内浸泡1h后,再取药放水煎煮。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30天为1疗程。

3治疗效果

3.1疼痛强度

采0~10疼痛强度分级法记录:0分为无痛,10分剧烈疼痛,1~3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7~10分重度疼痛。由患者按自己主观感觉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疼痛缓解度:由医生将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按以下分级标准予以记录:0度:无缓解;Ⅰ度:轻度缓解(疼痛减轻1/4);Ⅱ度:中度缓解(疼痛减轻1/2);Ⅲ度:明显缓解(疼痛减3/4以上);Ⅳ度:完全缓解(疼痛消失)。

3.2疗效标准

痊愈:患处疼痛基本消失,压痛叩痛(-)。显效:患处疼痛明显减轻,无压痛,轻度叩痛,不影响工作和休息。好转:患处疼痛减轻,压痛叩痛(+),活动轻度受限。无效:疼痛无明显改善,压痛叩痛(+),活动受限无明显改善。

3.3结果

1个疗程后,30例患者中痊愈2例,显效10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

4典型病例

患者,女,55岁,干部。2006年5月8日初诊。平素体虚多病。5年前月经断绝,之后常感腰腿疼痛,未重视。两年前症状加重,以腰膝为甚,行走,辗转俯伸及天气变化时加剧。曾在内科及骨伤科诊治,骨密度测定tscore-2.55,骨峰值下降约38%,诊为“骨质疏松症”,予钙尔奇D片口服及密钙息肌注治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症见:面色无华,形寒怕冷,少气懒言,腰膝冷痛,活动不利,不思饮食,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胖,苔薄,脉沉细。系禀赋不足,脾肾亏虚,气血不畅,骨失温养所致。治宜补肾健脾,养血通经。方予“三两半”内服。一月后复诊,虚衰之象好转,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后症状无加剧。嘱再服一疗程,疼痛完全缓解,余症悉除。后自行断续服用三两半。1年后随访,症状未见复发,且骨密度测定有明显好转。

5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肾虚精少,骨髓化缘不足,骨骼失养而痿弱无力,则骨质疏松症必然发生[2]。《素问·痿论篇》曰“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景岳全书·痿证》云“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四肢,养百骸。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不断充养。若后天失调,损伤脾胃,生化乏源,骨骼失于滋养而引起骨质疏松症[3]。李东垣曰:“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令人骨髓空虚。”因此,骨质疏松症的病机以脾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而脾肾亏虚,不能濡养筋骨而致骨骼关节疼痛,即“不荣则痛”;气血不足,气血运行不畅,或瘀滞经络,或风寒湿邪乘虚深袭入骨引起疼痛,即“不通则痛”。由此可见,骨质疏松所致疼痛实为本虚标实之症。

本方中炙黄芪甘温益气固表,健脾生肌。全当归辛甘温养血活血,通经止痛。两者配伍,兼补气血,新血生而瘀血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并能引药下行而治腰膝骨痛。防风祛风胜湿止痉,通经止痛,且具有升举清阳之效。与牛膝相伍,一升一降,调畅气机,通利关节,舒筋活络。方中黄芪与防风合用,又可抵御风寒湿邪再度侵袭,且黄芪得防风则无留邪之患,防风得黄芪则无发散太过之忧。诸药,共奏益气养血、通经止痛之效。

参考文献

1]刘忠厚.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J].中国骨质疏松症杂志,2000,6(1):1.

骨质疏松常见的症状篇6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成骨或破

中国图分类号:R681.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172-02

骨质疏松症在绝经后的老年女性和老年男性当中可以讲能算得上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无法有效控制和被免的疾病,但老年男性的发病率则远远要低于绝经后的女性。有的学者统计在绝经后的老年女性的发生率可高达70%。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时间的推移,其发生率可能也会增高。多年来,我们对已确诊的49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了临床的分析与研究,现将结果报送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女性391例,男性105例,各占本组病例的80%、20%。其中:36岁―46岁59例,47岁―56岁131例,57岁―66岁157例,67岁以上149例,各占本组病例的12%、30%、30%、28%。病史最长34年,最短3年,平均13.5年。城镇人口387例,农村人口109例,各占本组病例的80%、20%。发生脊椎者153例,发生四肢者126例,发生关节者147例,发生其他部位者80例,各占本组病例的40%、24%、20%、30%、4%。

2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患部酸疼是本病的最常见的症状,尤以腰背部更为常见及突出,并常呈进行性加重,严重者常可出现椎体等患部的骨折改变,有的患者则可能出现行动不便及生活自理受到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会不断加重。

3病理改变

该症的病理改变最重要的是以骨松质的萎缩改变为其主要特征。骨质疏松是骨骼在成骨和破骨的矛盾运动中,造成了成骨成份的减少或破骨成份的增加。一般在45岁―60岁绝经后的女性,雌性激素分泌会逐渐减少后则可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机能紊乱,从而会影响到骨骼的代谢,使新骨形成减少和骨质吸收慢慢增多,经过较长时间后,会出现骨骼中的骨小梁减少,形成纤细、光滑、骨皮质变薄,从而最后导致了骨质疏松。男性的骨质疏松则易由雄性激素减少有关,其病理改变过程如上述大致相同。

4X线征象

4.1特征性改变为患骨质密度普遍性减低,骨结构异常,多呈骨皮质变薄或分层状。

4.2骨质疏松的骨小梁减少,变细,但其分界多清楚。

4.3如发生在脊椎椎体骨折则可出现其独特的“双凹”改变,形似有如“鱼椎骨状”。有的也可出现“栅”状的骨小梁排列改变。

4.4如果髓核常陷入,则可形成“许氏”结节,多以胸椎易见。

4.5骨质疏松发生的任何部位,均有可能继发骨折改变。

5讨论

5.1过去有的学者认为,骨质疏松都是成骨减少所致,但是废用性骨质疏松的成骨确是正常的,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骨质疏松常见的症状篇7

【关键词】仙灵骨葆胶囊;社区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作用和价值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质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骨强度降低以及脆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骨质疏松症的90%,

随着国内人口日趋老龄化,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社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半数以上患者有疼痛,并且容易引起骨折,尤其脊椎骨折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所以,积极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成为了社区医生的工作重点之一,为了观察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研究仙灵骨葆胶囊在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和价值,本人自2009年8月以来研究社区门诊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选择社区门诊具有腰酸背疼、小腿抽筋以及关节疼痛症状的社区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年龄均≥60岁,两组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标准

正常:骨密度(BmD)值低于正常年轻成人骨密度在一个标准差之内(t值高于-1)。

骨量丢失:BmD值低于正常年轻成人的骨密度在1到2.5个标准差之间(t值在-1到-2.5之间)。

骨质疏松症:BmD值低于或等于正常年轻人2.5个标准差(t值低于等于-2.5)。

2观察指标

2.1疼痛:分静止痛、活动痛、叩击痛3项。

2.2骨密度:用骨密度仪测量治疗前后骨密度检测值。

3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每次600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每次1.5克,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半年。半年后不再观察。

两组均同时采取健康教育干预。要求低盐、低脂膳食,多食乳制品、豆制品、虾类等,通过饮食增加元素钙摄入,每天适当日照,戒除吸烟饮酒、饮咖啡、饮浓茶、饮碳酸饮料等不良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散步、节奏较舒缓的交谊舞等等,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但是要注重运动的质量与周身各个肌肉的协调性;保持良好、愉悦、乐观的心情,保持一颗平常心。

4疗效判定

显效:症状完全消失,或者(和)骨密度检查显示骨密度检测值上升≥0.06g/cm2。

有效:症状明显改善,或者(和)骨密度检查显示骨密度检测值上升<0.06g/cm2。

无效:症状无改善,并且骨密度检查显示骨密度未有任何变化。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5结果

5.1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5.2治疗前后骨密度的检测值(g/cm2):治疗组治疗前后骨密度上升值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治疗组:治疗前0.824±0.132;治疗后:0.960±0.121。转贴于

观察组:治疗前0.820±0.114;治疗后:0.828±0.121。

5.3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48例,显效33例(68.8%),有效13例(27.1%),无效2例(4.1%),总有效率95.9%;对照组48例,显效16例(33.3%),有效9例(18.8%),无效23例(47.9%),总有效率52.1%。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6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病理机制是在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出现了失衡,导致人体内的钙磷代谢不平衡,骨密度逐渐减少而引发的临床症状。

仙灵骨葆胶囊是纯中药制剂,它通过减缓或阻止破骨细胞的活动达到抑制骨吸收的目的,同时又促进骨形成,具有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提高骨量的作用,其主要由淫羊藿、补骨脂、续断等药物组成。

《本草纲目》称淫羊藿有益精气、强筋骨、补腰膝的作用。淫羊藿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能和骨组织中雌激素β受体结合,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与骨吸收过程,维持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动态平衡,从而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体外成骨细胞(oB)培养实验发现[1],淫羊藿血清组和淫羊藿总黄酮血清组均能显著促进oB增殖、提高oB蛋白质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续断的疗效是由于抑制骨吸收与骨形成,降低骨高转换率,补骨脂具有较弱雌激素样作用,其丙酮提取液能增加大鼠骨强度,提高血中无机磷酸盐水平,研究发现[2],补骨脂对新生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表明补骨脂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与其增加成骨细胞的数量和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有关。

仙灵骨葆胶囊能通过促进成骨活性、抑制骨吸收有效干预造模动物的骨密度降低、生物力学性能下降和骨组织形态改变,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有报道[3、4],仙灵骨葆胶囊能有效提高骨密度,增加骨矿含量,抑制破骨细胞的吸收,加强骨再建,且无明显副作用。姚志喜等报道[5],仙灵骨葆胶囊有调节体内钙、磷水平、促进成骨的作用,患者服用仙灵骨葆后1、2、3、4周总有效率分别达到78.85%、84.62%、90.38%、98.8%。据报道[6],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三个月后,显效56例(622%)有效20例(22.2%),无效14例(15.6%),总有效率84.4%,骨密度升高>2%为显效,56例(62.2%),2-0%为有效,20例(22.2%),

据临床观察[7],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总有效率928%,该药能能迅速缓解由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腰背酸痛,胫、膝酸软作痛,神疲乏力,性功能低下,夜尿频数,自汗,少气懒言,头晕耳鸣等症状。

本研究结果表明: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和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造成的疼痛症状,且能消除小腿抽筋现象,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并且安全可靠,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提高骨量的作用,对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立民,刘波,徐彭.淫羊藿对成骨细胞增殖的血清药理学研究.中医药学刊,2003;21(5):678

[2]林举择,陈升恺,罗家栋.补骨脂注射液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中医正骨,2004;16(6):6

[3]吴秀芳.仙灵骨葆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矿密度的影响[J].药物与临床,2006;3(5):52

[4]张秀珍,韩峻峰,钱国峰等.仙灵骨葆对pmo骨密度及iL-6、tnF-α、iGF-i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10(1):90-93

[5]姚志喜、于小英、孔丽娜.仙灵骨葆治疗骨质疏松性疼痛的临床观察.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969

骨质疏松常见的症状篇8

【关键词】骨质疏松;老年患者;推拿;中医;疗效

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研究显示,传统中药配合推拿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毒副作用轻微[1]。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43例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患者在传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基础上辅助推拿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疼痛患者,其中男31例,女55例;年龄60~84岁,平均(71.5±5.3)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疼痛程度分为[2]:Ⅱ度11例,Ⅲ度43例,Ⅳ度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根据《骨质疏松学》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1)患者腰背部有明显疼痛感,尤以清晨或夜间显著;(2)患者轻微外伤容易导致骨折;(3)患者身长缩短,并伴有驼背;(4)患者骨密度检测,存在2个标准差级别以上减少的骨峰值;(5)患者X线显示骨小梁减少,骨质明显稀疏,少数患者椎体呈楔状改变;(6)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并知情同意[3-4]。

1.3排除标准(1)合并肝、心、肾等严重脏器疾病患者;(2)存在及合并其他对骨代谢产生影响的疾病患者,诸如骨软化症、甲状腺亢进、骨肿瘤等内分泌性疾病;(3)服用对骨代谢产生影响的药物致骨质疏松患者,诸如糖皮质激素等。

1.4方法

1.4.1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1)内服中药以达到补益肝肾和填精益髓的功能,其中方药采用六味地黄丸作为主方,随证进行加减治疗:山药15g、淫羊藿15g、熟地15g、茱萸肉12g、杜仲15g、茯苓12g、补骨脂15g、当归9g、川牛膝12g、丹皮10g、延胡索10g、甘草6g。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偏阴虚者加龟板、女贞子、何首乌等;偏阳者加干姜或肉桂、熟附子等;便秘加郁李仁或火麻仁;腹胀加大腹皮,1剂/d。(2)湿热外敷中药:透骨草30g、伸筋草30g、鸡血藤30g、宽筋藤30g、防风20g、当归20g、路路通30g、牛膝20g、川芎10g、红花10g、艾叶10g、桂枝20g。将以上中药布包放置于水中进行浸泡若干小时,并于煮沸后采用文火煎30min左右,采用毛巾浸药液外敷于患处。注:毛巾应稍微拧干,并折叠成方形为宜,还应以患者感觉适宜温度为度,热度达不到时应及时更换毛巾。1次/次,每次大约20~30min。

1.4.2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助推拿进行治疗。具体包括:(1)掌揉法:采用大、小鱼际部或掌根对患者疼痛部位或腰臀部进行按揉,每次大约3~5min。(2)揉按穴位法:对患者的志室、大肠俞、肾俞、委中、环跳等穴位采用拇指指腹轻手法进行按揉,每个穴位持续按揉约1min。(3)理筋解痉法:尤其适用于疼痛严重患者,其韧带或腰肌常表现为痉挛状态,感觉腰肌硬紧且往往能够触及索状物,存在明显的压胀痛[5]。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拇指指腹对患者受损韧带及腰肌部位,先进行左右弹拨分筋,然后顺着筋脉进行推按理筋,每次大约5~10min。上述手法1次/d,约15~20min/次。

1.5观察指标(1)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疗程腰背疼痛情况进行记录及评分,0度和Ⅰ度为0分,Ⅱ度为1分,Ⅲ度为2分,Ⅳ为3分。(2)对患者治疗前后腰背疼痛和体征变化进行评价。

1.6疗效判定标准两组均治疗7d为一疗程,治疗3个月后进行评价。(1)显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部分偶有隐痛;(2)有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存在一定的好转;(3)无效为患者的疼痛情况基本没有改善或加重[6]。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7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疼痛评分比较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943,p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19512,p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通常以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及骨量降低为主要特征,由于患者骨硬度降低及骨脆性增加,极易导致骨折的发生。同时,骨质疏松症患者多伴有疼痛症状,尤以腰背痛最为常见,并可因日常劳作及活动而突发性加剧,严重者诱发全身性骨痛[7-8]。

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枯、骨痿”范畴,兼有骨痛症状患者属于“骨痹”范畴。该疾病多为中年起病,老年成疾,肾虚为发病之本,随着年龄增加,肾精不足,精不生髓,导致骨失所养而致[9-10]。所以本病应将补肾作为根本。笔者在补益肝肾和填精益髓的治疗原则下,采用六味地黄丸作为主方,以达到滋阴补肾之功效,选用补肾强筋壮骨之品,诸如骨碎补、淫羊藿、川牛膝;同时,考虑到老年患者多为寒性、气虚体质,由于寒凝经脉、气虚血滞,不通而痛,笔者加用肉桂、黄芪、当归,以达到温经补气通络之止痛功效。外敷中药采用舒筋通络。温经散寒之品,通过热敷而有效地化瘀止痛、温经通络疏通腠理之作用。此外,根据筋遇热则舒缓、遇寒则收缩的特点,在温热作用下,腰肌紧张得到缓解而发挥止痛效果。此外,笔者采用轻手法推拿辅助治疗,针对受损的软组织,通过理筋、掌揉等手法,使软组织紧张痉挛状态解除或缓解而发挥止痛效果。

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中药配合推拿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疼痛的疗效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状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秦子琈,徐有俊.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4):31-33.

[2]李东涛,王剑,姜洪洋,等.骨质疏松症常见中医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11):1254-1262.

[3]李梅,夏维波.骨质疏松症的诊疗-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临床医生,2013,6(3):5-7.

[4]李寅,徐晶鸿,王新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骨质疏松症108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3,3(2):102-103.

[5]陈卫.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09,31(1):43-44.

[6]陈宏慈,甘爱萍,邹连珍,等.中医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2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3):28-29.

[7]吴善栋,李纯志.福美加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3,11(6):10-11.

[8]孟兆亮,孟宪昌,孟献盛,等.补肾活血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2-24.

[9]高彦彬.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102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599-600.

骨质疏松常见的症状篇9

现病史患者,女,58岁,主诉“停经12年,腰背酸痛4年”来院就诊。患者于46岁停经,4年来始出现腰背酸痛,伴有潮红、潮热症状。患者2年前曾因为腰背酸痛在我院行双能X线的骨密度检查,显示:腰椎L1-4的t值为-2.2,股骨颈的t值为-1.6,诊为低骨量,患者自行间断服用钙尔奇D及保健品等。

既往史4年前曾行盆腔B超检查有子宫肌瘤,直径2cm。否认骨折史。否认其他慢性疾病史。

个人史否认吸烟饮酒史。无喝牛奶习惯。

家族史母亲有髋部骨折史,姐姐有乳腺癌史。

查体身高160cm,体重49kg,Bmi19kg/m2。四肢、脊柱检查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生化检查,肝肾功能正常范围,血钙2.3mmol/L(2.0~2.7mmol/L),磷1.4(0.8~1.45mmol/L)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血常规正常。m蛋白未见异常。甲状旁腺功能:ptH25pg/ml(15~88pg/ml);骨生化指标:Bap17.0μg/L(8.5~17.9μg/L);tRap-5b4.22U/L(2.34~4.04U/L);25oHD29.2nmol/L(47.7~144nmol/L)。

骨密度显示腰椎L1-4tscore-2.5,股骨颈tscore-1.8。

治疗前骨密度(BmD)报告见表1。

诊断分析

该患者具有的骨质疏松的临床危险因素有哪些呢?①年龄(50~90岁);②绝经早期;③女性;④体重低;⑤低股骨颈BmD;⑥母有髋部骨折史。这些都构成了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患者治疗前骨密度报告显示腰椎L1-4tscore-2.5,股骨颈tscore-1.8,已经达到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骨生化指标即反映成骨细胞活性的Bap和反映破骨细胞活性的tRap-5b均高于绝经后水平,属于高转换。25oHD29.2nmol/L,属于维生素D缺乏。

对应的治疗应以骨吸收抑制剂为主的抗骨质疏松和补充维生素D。根据检查结果可排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和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继发骨质疏松症。

治疗方案

基础治疗措施

调整生活方式:改变饮食习惯,每天喝牛奶500ml,加强户外锻炼,增加光照。

补充钙剂:每日元素钙600mg,牛奶500ml、饮食钙约400mg。

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800iU/日或活性维生素D阿法骨化醇0.25μg,1次/日。

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本例患者BmD已达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应该选用抗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骨形成促进剂由于目前国内未正式上市,且该例为绝经早期高转换阶段,不做选择。4类骨吸收抑制剂中的雌激素由于有子宫肌瘤不考虑。有面红、潮热症状用雷洛昔芬有可能加重症状,也不首选。降钙素该患者疼痛不明显,一般也不首选。本例选择双膦酸盐较合适,阿仑膦酸钠70mg每周1次。双膦酸盐类药物是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一线药物。它们能使椎骨骨折的危险降低40%~70%,并能使非椎骨骨折的发生率减少一半,也可以减少髋部骨折。

结果

3个月后患者症状缓解。

6个月后骨生化指标显示:bap17.012.6g/L。tRap-5b4.222.64U/L。骨生化指标治疗后下降到接近绝经前水平。25oHD29.254.6nmol/L,有所改善。

骨质疏松常见的症状篇10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4)2-0023-02

在临床上,骨质疏松症主要是一种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发生退变和破坏而引起骨脆性增加的病变,这种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1]。骨质疏松症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了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男50例,女70例;年龄54~75岁,平均(62.5±2.5)岁;患者均出现腰酸背痛症状,在休息和活动时都感觉到疼痛,65例上下楼梯时感觉非常吃力,临床症状明显,30例还伴有明显的小腿疼痛,25例行走中出现腿部疲乏情况。120例患者均符合中国中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1999年1月制定的“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确诊为骨质疏松症。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金天格胶囊(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30080)0.4g/粒进行治疗,3粒/次,3次/d。

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自拟的补肾强骨汤加减施治,基本治则为补肾强骨通络止痛。药物组成:桑寄生15g,杜仲10g,熟地12g,淫羊藿12g,北芪12g,白芍12g,川断12g,骨碎补12g,山萸肉12g,枳壳6g,甘草6g。症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脉沉,偏于肾阳虚者加用制附子15g,玉桂6g等;症见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咽干、五心烦热、舌红而干、脉细数,偏于肾阴虚者加用知母、龟板鳖甲等;症见伴闪挫跌扑伤,伤处刺痛、痛处不移、拒按舌质紫暗、脉涩偏气滞血瘀者上方减少补益药加红花12g,归尾12g,桃仁12g。将这些药物加水煎熬。用法:取汁液300ml服用,1剂/d;早晚各服用1次。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为3个月。

1.3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2]。优: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日常行走的疼痛得到缓解和减少,乏力情况明显减少,进行骨密度测定明显增强。良:患者的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行走时,疼痛较治疗前减轻,进行骨密度测定,有一定的增强。有效:患者感觉到治疗效果,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但是骨密度测定没有改善。无效:患者的症状和骨密度测定没有任何改善,甚至疼痛更加明显。总有效=优+良+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3讨论

金天格胶囊是一种天然虎骨的替代品,具有很好的健骨作用,此外,由于其含有人体骨骼形成所需的钙磷等,促进人体骨的形成[3]。金天格胶囊还具有一定的镇痛和抗炎作用,使患者的痛阈值得到明显提高,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一种,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属于“痹症”、“痿症”、“腰背痛”“等范畴。患者具有的腰背酸痛和腰膝酸软等症状,既跟骨质疏松有一定的关系,还与自身肾功能减退使得病症加重有关。肾虚骨萎,督脉失于温养是其病发的关键基础,而气滞血瘀则是其发病的加重因素。此外脾胃虚弱、劳损、饮食、情绪等也会对本病产生重要影响。以上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形成本病,《灵枢・本神》说”“肾藏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在体为骨”,骨是支持人体的支架,因为肾能藏精,精能生髓,髓能养骨,所以人体骨髓的生长、发育、修复均须依赖肾脏精气的滋养和推动,若年老体弱,肾脏亏虚、精气不足,肾藏精、生髓、养骨、充骨功能失常,则骨萎不坚,导致骨质疏松。

本组中药内服方剂根据其临床特征,提出补肾强骨、通络止痛为本病的治则,方中骨碎补、淫羊藿、杜仲、山萸肉、熟地温肾强督填精、强壮筋骨,痛甚者加红花、归尾、桃仁、桂枝辅以活血止痛。其主要功能:通过发挥淫羊藿、骨碎补、川断等“补肾壮阳、强筋健骨、通利血脉”作用,从而使“元阳振作”,单位体积内的骨小梁量增加,小梁厚度增加,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主治骨质疏松,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此外,在治疗期间也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度有规律的负重和肌肉锻炼,同时调节患者饮食结构,合理均衡饮食,嘱患者多食含钙高的食物,如每天坚持喝牛奶、多食豆制品、虾皮、蔬菜等,指导患者多晒太阳、戒烟酒、少喝咖啡等饮料,同时针对性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调节情绪,勿急躁、抑郁等。

总而言之,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在于缓解疼痛,提高生存质量,抑制骨吸收,稳定和增加骨量,防止骨折的发生,减少骨骼退变,促进新骨形成。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各师各方,笔者认为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较之单纯应用中药或西药施治优胜,可增加疗效,作用最全面,既能迅速缓解疼痛、减轻症状、改善机体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健康,确保骨质疏松症发病得以有效控制,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熊会林,周俊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门诊护理策略[J].内科,2011,6(5):519-521.

[2]王鸥,邢小平.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8):584-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