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十篇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十篇

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4:22

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篇1

关键词:循环经济工业园产业集群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工业园发展概况

循环经济工业园最早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其典型代表是丹麦纽伦堡循环经济工业园,该工业园以发电、炼油、制药、石膏制板几个企业为核心,通过工业园内企业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减少废物排放,实现废物重新利用和能量的多级使用。循环经济园区是依靠工业生态学与循环经济理论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通过对自然系统的模拟实现产业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专业化分工,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和能量的多级使用,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互利共生的组织网络。在这样的系统中不存在废物,整个系统实现了对自然环境的“零排放”。循环经济工业园是在园区层次上通过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实现了园区资源和能源使用的最优,将工业园区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是一种在中观层次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工业园和高新技术园区,循环经济工业园更注重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并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纽带提升了整个工业园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它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形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的一种标志,是人类社会为摆脱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瓶颈而必然选择的一种工业组织形态。

当前循环经济工业园按照建设基础可以分为两种模式:旧工业区改造型和全新规划型。通过对旧工业区改造形成循环经济工业园主要是通过打通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渠道,搭建工业园内企业之间合作共生机制,并通过引进园区内缺乏的循环链条企业延长物质循环使用链条,优化整个园区循环经济网络的结构。这种旧工业区改造型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建设主要依托一家或几家大型企业,其他企业主要为这些大型企业提供配套,因此是一种核心企业主导型的循环经济工业园模式。全新规划型循环经济工业园则在园区建立之前就已经对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流通进行了规划,在企业的引进上也设立了环保门槛,如规定进园企业必须首先是实行清洁生产的企业。这种全新规划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内可能存在着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也可能是由大量属于不同产业类别的企业群在空间上积聚。

循环经济工业园成功的影响因素

当前我国除了广西贵港与广东南海两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外,安徽、天津、江苏、山东等地也相继进行了循环经济工业园的规划和实施。这些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建设无疑将对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实践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如果要实现循环经济工业园在更大范围内的成功实施,并保证循环经济工业园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企业是否能够获得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企业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副产品与能量来实现对环境的零排放,某一企业的副产品就是另一家企业的原材料,但是这种基于园内企业的物质循环利用是否能使企业享受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却不得而知。如果不能获得生产上的经济规模,那么企业的利润甚至生存就无从保障。上述论述还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上游企业不进行技术创新,其生产技术的稳定使副产品的生产保持不变,同时市场中其他同类企业的平均成本保持相对稳定,而这样的前提在现实环境中很显然无法成立。一旦上游企业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导致副产品生产的减少或者市场中其他同类企业的平均成本发生变化致使企业的最小经济规模发生变化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甚至生存。

循环经济工业园是否能够使园内企业更大程度上贴近消费者或市场。贴近消费者或市场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信息、及时进行技术创新、获得消费者满意、对市场进行快速反应的战略选择。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一般存在着几个核心企业,这些核心企业一般都是根据当地的资源或其他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来建立的,因此它们能够享受生产要素成本节约带来的好处,但其他企业进入循环经济工业园并不能够保证它们更加贴近消费者与市场,生产要素的运输成本的节约带来的经济利益很可能被产品远离市场所带来的市场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的增加所抵消。

园内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是否一定低于它们同园外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循环经济工业园的特点使得园内企业的数量相对固定,在循环经济工业园内存在着一个相对封闭的物质能量交易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买卖双方并不完全处于平等的交易地位,该市场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垄断或者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在谈判力不对称的情况下,园内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可能会高于园内与园外企业的交易成本,从而给园内企业之间的食物链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循环经济工业园的系统是否稳定。如果单纯为了循环而规划一个循环经济工业园,这样的系统将具有很大的封闭性而表现出很小的开放性,而开放性将直接影响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从而也决定了该系统在整个经济大系统中的生命力。循环经济工业园最终要通过商品与能量的交换与社会大系统进行交易,一旦循环经济工业园内的核心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出现失误或者外部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内的供应链条将出现断裂,整个工业园的系统稳定性将无从保障。

循环经济工业园的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否能够得以保障。循环经济工业园的设立主要依赖于政府通过法律、财政、税收等杠杆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经济转化为内部经济。当这些外部措施不再发挥作用时循环经济工业园是否能够形成一种自我可持续发展机制来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呢?

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指导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创新

要突破循环经济工业园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必须对现有的循环经济工业园模式进行理论创新。循环经济工业园是基于物质与能量交换而产生的一种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积聚。园区内的企业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合作或竞争关系,园区内企业也共同利用基本公共设施,并能实现信息互通和技术外溢带来的好处,同时园区内的企业必须通过市场或准市场的关系来完成他们之间的物质交换,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信,并通过互信实现交易费用的降低。循环经济工业园具备了产业集群的主要特点。鉴于循环经济工业园与产业集群的上述共同特点,可以借鉴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来指导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建设和规划,甚至可以依托现有的产业集群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

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体系

产业集群是企业在分工细化与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在地理空间上的积聚,它是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通过市场机制自发作用而形成的,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重要产业组织形式。依托产业集群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是指在现有的产业集群区域内借助集群区域内企业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网络的重构以及对现有网络的拓展和延伸而实现集群内企业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合理专业分工,通过在集群区域内实现企业内清洁生产和企业之间的绿色采购来达到整个集群产业网链的绿色化,从而在比循环经济工业园的更高层次上实施循环经济。

依托产业集群来实施循环经济是通过对存量企业资源的关系调整和整合实现循环经济,不需要重新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可以实现成本上的节约。依托产业集群所建立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将具有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与抵御风险的能力。产业集群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形成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而不是计划或安排的结果,因此它的存在更具有稳固的经济基础和市场环境。在产业集群基础上实施循环经济将能够摆脱“为循环而循环的怪圈”,从而奠定循环经济的经济基础。通过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层次上的实施可以减少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之间已经存在着比较成熟的沟通协调机制,因此在集群范围内实施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企业之间合作的找寻成本、谈判成本、交易风险。由于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整个产业链的传导机制可以减少政府推行循环经济的政策、法律实施等规制成本。集群企业在空间上距离比较短,废物和资源的运输半径会因此而缩小,从而节约了运输成本并减少了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

在产业集群层面上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可以采取虚实兼顾的模式。首先在虚拟层面上,循环经济工业园不应该仅仅只是一个封闭实体,它更应该是一个跨越空间限制的虚拟网络结构。当前的循环经济工业园仅仅限制在建立一个封闭的实体工业园这样一个层次上,这样容易使循环经济工业园内实现了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减少甚至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而对大量处于循环经济工业园之外的企业却无法使其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进行生产与经营,另外,通过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实现了少数企业的自律,但对大多数企业却没有实现适当的管理与控制,造成园内企业与园外企业之间竞争上的事实不公平,从而削弱了循环经济工业园存在的市场基础。在产业集群框架下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可以利用发达的通讯和交通网络将集群内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跨越狭隘空间限制的虚拟循环经济工业园;对产业集群区域内原有的传统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产业园区可以采用循环经济原理进行重新构建。

在产业集群内主要存在两种主要的工业园形式:主导工业园模式和产业同构型工业园模式。前者是指同行业按照工艺流程而形成的产业链群,整个园区企业可以被归类为主导核心产业和辅助产业。在这种类型的工业园中实施循环经济主要通过主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并通过绿色采购制度迫使上下游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并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来拓展废物利用链条。产业同构型工业园,园区内的企业都属于同一个行业,园区内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生态产业链或生态产业链比较短,高新技术园区就是这种类型的代表。对于这种形式的工业园实施循环经济的重点在于一方面在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网络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企业之间基础能源、资源使用公共平台,实现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最后可以通过构建横向的废弃物综合利用链条,实现整个园区对外实

现废物“零排放”。

以产业集群成长机制建立工业园内企业间的互动机制

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后并不是保持不变的,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既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关系,同时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来自集群内部的同类企业,更来自于集群外在环境的变化,如上游行业在技术上的变革。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自然有企业会被淘汰,而有的企业将变得更加强大,通过集群内企业的竞争,整个集群对市场的反应更加敏捷,集群的综合竞争力更强大。在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企业之间的联系纽带呈现出比较大的刚性,按照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所形成的复合共生型工业园由于企业之间产权上的相互从属关系将表现出更大的刚性。循环经济工业园是不能独立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而存在的,它也必须同社会经济系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并参与到整个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在外界环境,包括政策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企业也将随之发生变革,变革必将导致企业内物质、能源、废物流动发生数量和质量上的改变,从而影响甚至颠覆企业之间的联系链条,造成链条的自然断裂。因此在进行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建设和规划中必须将循环经济工业园设计成为一个具有灵活的企业进入、退出机制、企业之间产权清晰、竞争有序、合作紧密、创新活动活跃的柔性网络,只有这样才能使循环经济工业园具有持久的市场生命力,形成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以产业集群的学习效应培养工业园市场竞争力

产业集群是一种界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形式,由于企业在空间范围上的积聚,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同时通过集群内部的学习效应形成了知识的快速扩散和持续创新的机制,这些构成了产业集群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实践主要侧重于通过企业之间物质或能量的循环利用来实现成本上的降低,但却较少涉及循环经济工业园和园内企业的竞争力构建。竞争力是任何一个市场组织存在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循环经济工业园的竞争力主要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企业通过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和能源的多级利用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企业都普遍实行清洁生产,减少了企业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所承担的成本;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企业要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园区内企业间的学习机制提升整个园区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和产品的环境绩效;循环经济工业园内企业要通过独立或统一的公关、营销活动,建立起良好的园区形象,并形成园区品牌和园内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相互强化、相互提升的互利机制。循环经济工业园内要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企业之间信息的沟通与共享,通过园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企业之间的互信,不断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循环经济工业园具有很强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环境绩效示范方面的功能,它代表了一种先进的生产模式。因此循环经济工业园应该制定绿色生产制度、绿色资源制度、绿色采购制度,并影响当地政府制定绿色消费制度、绿色回收制度、绿色投资制度。通过这样的动作最终形成园区内的完善的绿色制度体系,同时利用制度上的先发优势营造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市场、政策环境,为循环经济工业园的生存和持续发展赢得环境和制度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程达军.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与配套体系[J].商业时代,2005

2.吴德进.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性与内涵[J].中国工业经济,2004

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篇2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都是以粗放式发展道路为主: 出口产品高耗能且附加值低,且某些进口资源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粗放式发展道路与循环经济产生了诸多矛盾, 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 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循环经济的国际大背景下, 要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紧迫而有效的路径。本文在深刻剖析我国传统外贸增长方式与循环经济的种种矛盾以及所面临的外贸环境的基础上, 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内涵研究 

 

1、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流通环节,它要求一国通过制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相协调的外贸战略与政策,促使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对外贸易的长期、持久、稳定、健康地增长。 

2、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资源重复利用、循环利用、永续利用为核心,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二、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后提出的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的可持续性保持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标志,它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而循环经济是人们在可持续发展思维的引导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为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空间,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因此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实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 

2、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循环经济追求的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它强调资源的重复利用、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减轻了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压力,使得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通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环境的污染程度,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为目标。可见,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强调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三、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长期以来,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数量型发展模式,外贸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引导下,一味追求规模和速度,很少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问题。这种增长方式导致了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环境的肆意破坏,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以及发展后劲的削弱。

2.低层次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在出口结构方面,我国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额最大的五大行业分别为:机械、电子、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化工原料及化工制成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采掘业,其产品出口额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3以上,这些行业大都是污染严重的行业,并且,各行业在出口迅速增加的情况下,环境污染程度有所上升。在进口结构方面,进口商品中能源和原材料不断增加,如原油、化工材料、铁矿石、钢材等,这些作为投入品的原料型产品都是高能耗的,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危害。更为可怕的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我国陆续发生进口工业垃圾和有害废物的事件,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 

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面对我国传统的外贸增长方式与循环经济之间的种种矛盾以及在循环经济下我国外贸所面临的环境,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而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面临着国外循环经济发展趋势的外在约束。为此,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协调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正确认识循环经济与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系。这是正确处理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 我们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 把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纳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 追求贸易、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环境质量, 促进科技进步, 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来看, 要逐步改进大进大出的粗放式贸易战略, 调整我国外向型经济政策, 在重视对外贸易工作的同时, 要加快国内贸易和国内市场的建设, 加快培育国内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2、调整我国的产业政策和产品结构, 逐步改变资源型出口导向战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对出口产品来说, 就是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 对进口方面来讲, 就是要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减少对石油、铁矿石等的进口。整体来看,就是要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减少对外贸易发展中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 一是要遏制对部分地区和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要加快低耗能、低排放产业的发展。三是政府要制定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规划, 确保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培育环境保护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政府要制订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倾斜政策, 比如政府直接投资、信贷优惠、税收优惠、出口退税、加大研发投入和鼓励环保科技创新等。 

 

参考文献: 

[1]余敏友,左海聪,黄志雄.wto 争端解决机制概论[m].上海出版社,2001 

[2]李树.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与我国的策略选择[j].改革,2003(6) 

[3]孙敬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5年 

[4]麦文伟.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新趋势及策略选择[j].中国检验检疫,2006,(7) 

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篇3

内容摘要:区域循环经济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层次。本文首先界定了区域循环经济的内涵,然后研究了影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阻力因素,包括区域循环经济主体目标的不一致、制度制约、市场机制和收益的外部性等因素。最后,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区域循环经济阻力因素战略

循环经济是基于系统生态原理和市场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完整的系统耦合结构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生态经济(王如松,2005)。循环经济的思想源于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1996年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循环经济作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是以先进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流动经济取代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模式,这种方式的转变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了资源的消费与对环境的破坏,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的增长方式,解决了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长期矛盾。

尽管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但循环经济作为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要受到一定时空的制约,具有区域的相对性。从空间维度来看,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应体现在国家(大循环)、区域(中循环)、企业(小循环)三个尺度上,但目前的研究成果更多地集中在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而对区域循环经济这个中观层次的理论研究却比较匮乏。而且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区域差异明显,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应采取不同的循环经济发展策略。很多国家能够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产业往往集中在某些特定产业或者产业环节上,从事这些产品或者产业环节生产的企业又往往集中在该国特定的地理区域(迈克尔•波特,2003)。因此,积极推动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应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层次。

区域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

所谓的区域循环经济是指一定区域内,以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在企业、园区和城市实现了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区域内通过原料、废弃物的互相交换建立生态产业链,组成若干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实现区域内企业群体之间的循环,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的减量化、产品生产的再使用和废弃物的再使用的效果,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健康、持续发展,是社会循环经济的基础(肖华茂,2007)。区域循环经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小到一个联合企业、工业园区,大到一个县、市、省等。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区域循环经济是企业、产业园区和城市在实现了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区域内这个中观层次或范围实施的循环经济,是国家循环经济的基础。区域循环经济的实现应依靠企业群体来实现,而企业群体之间的物质、信息等的有效流动则依赖生态产业链来联系,而且区域循环经济同样遵循着3R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的原则。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阻力因素分析

(一)区域循环经济主体目标的不一致因素

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日益稀缺,以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模式,摒弃传统的效益优先的思维方式,客观上要求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于是,中央政府顺应了经济发展的历史要求,主要通过一些制度、法规和适量的财政补贴方式来引导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央政府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虽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循环经济产业链上各利益主体追求的目标却不尽相同,区域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利益目标与中央政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区域地方政府一般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来确定行动,对中央政府的循环经济的政策执行并不是不折不扣的;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也要以企业利润作为首要目标,要使企业付诸行动首先要满足一定的参与约束条件,即收益不少于成本;公众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追求社会福利、就业等社会效益和优美、健康的环境等生态效益等。由于主体目标的不一致性,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应各司其职,利益协调是区域循环经济形成、发展及持续的基础,也是区域各种资源整合的关键。

(二)区域循环经济的制度制约因素

区域循环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发展离不开约束区域循环经济主体行为的一套规则,这套规则就是通过这种制度创新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是实施区域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区域循环经济制度是支持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总和。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而且循环经济刚刚起步不久,企业、公众和政府对循环经济缺乏相应的认识,因此制度供给并不完备,现有的区域循环经济制度并不能有效发挥其激励和约束等功能,已成为阻碍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在区域内围绕主导产业构筑三大产业协同发展下的资源循环利用、区域农业和农村剩余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区际间生产与消费供需均衡的机制、措施和途径,均有待制度的完善与制度创新机制的实现(肖劲松、王东升,2009)。

(三)区域循环经济市场机制因素

区域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区域经济或区域发展的基础上的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应是一种自发的形式,它必须以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的生态学原理,构建区域的产业结构,促进物质和能量通畅流动,而且区际间资源的流动等都有待于有效的市场机制,否则,缺乏市场机制的区域循环经济就必然缺乏应有的区域合作张力。而我国目前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方式进行资源的配置,因此,有效的市场机制是我国发展区域循环经济面临的瓶颈。价格机制作为市场机制的核心要素,由于其具备激励约束、资源有效配置、信息传递和利益分配等功能,对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区域循环经济收益的外部性因素

区域地方政府和企业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并不高,这是由于区域循环经济效应具有明显的外部性,也就是说某一区域发展循环经济所带来的本区域环境的改善,而且使别的区域的环境得到了改善,而成本却只能由该区域来独自承担。国家把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任务交给区域地方政府,在治理费用不足、区域间的财政转移力度不够等情形下,区域地方政府必然会将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转嫁给区域内的企业来承担,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效益却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表现出来,如环境质量的改善,无疑使企业的成本增加。因此,区域循环经济收益的外部性问题不可忽视。

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分析

健全和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机制。资源配置市场机制由资源禀赋、资源配置社会目标、市场化产权制度、市场交易机制和市场治理机制构成,由于我国现行价格关系不顺,导致资源价格普遍偏低,不同资源的价格比价关系不合理,资源循环利用的成本价格比较高,排污成本偏低,对企业的约束力度不大,而且排污交易权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素等等,这些都是市场机制不完全的表现。因此,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方式来协调区域循环经济内各主体的利益关系,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区域循环经济制度不仅仅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功能,而且可以使区域循环经济效益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同时由于其信息功能,可以降低区域循环经济活动的交易不确定性和主体的机会主义倾向,降低交易费用。区域循环经济的制度主要包括:区域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制度、区域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制度、区域循环经济的经济制度、区域循环经济的信息公开制度以及其它有效约束激励机制。

建立起区域循环经济的协调机制。中央可以通过征收环境税来设立区域循环经济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区域内各主体的适当补贴。首先可以缓解区域循环经济收益外部化问题的扩大。其次对企业的污染排放征收环境税与补贴的方式来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不仅增加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收益,更是刺激了企业的积极性,也可以降低政府为发展循环经济将成本转嫁给企业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如松.循环经济建设的生态误区、整合途径和潜势产业辨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5(12)

2.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2003

3.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篇4

循环经济价值理念的多维分析

(一)市场机制与政府管制机制相结合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是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环境资源具有公共品属性,在环境资源循环利用的问题上表现为资源的生态属性具有极强的外部性,这样容易使企业和个人产生“搭便车”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选择,外部不经济性对资源循环利用有影响,当一个环境生产者采取的行动使他人付出了代价,且没有给他人补偿,便产生了外部不经济性。循环经济立法的提出可以通过制度化的发展抑制负外部性对循环经济制定主体和相对方的影响。为矫正这种外部性,政府的介入和干预应采用多种方式,发挥其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建立环境资源产权交易制度,各种积极的财政措施,以及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在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做到社会环境利益的最大化。当然政府管制也存在失灵问题,因为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形成了资源的危机和重点资源区域的经济危机。循环经济正走向建立政策机制的推动阶段,而经济政策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这种经济政策正是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管制机制的结合,是当代循环经济立法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新的趋势和特点。

(二)交易成本是循环经济需求的内在动因

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易商品,环境产品的交易过程中,各种风险发生的机率不确定,买卖双方通常会存在交易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市场的先占者拥有较多的有利信息,并形成少数交易而获益。这种交易会伴随着监督成本、议价成本的提升,使交易成本增加。在循环经济的实践过程中,各方主体无法通过私人谈判达成共识,以确定合理有效的资源分配和权责分担,这就涉及一个问题,成本如何分担以及收益如何分配才符合公平与效率的要求。依据科斯定理,当交易成本为零时,私人谈判将实现资源最优的配置,无论产权在法律上的安排是怎样的情况;当交易成本足够地高,从而阻止谈判进行时,资源的有效使用取决于产权是如何分配的。从循环经济的主体——企业的生产活动造成大量污染和资源破坏,而社会需要花费巨额资金来修复环境。企业把本来应该由自己承担的污染治理成本转化为社会的负担。企业生产者不可能轻易与其他主体妥协,放弃既得利益而主动分摊实行循环经济的成本。对于公众消费者而言,群体分散,信息有限,要凝聚起来和企业生产者达成循环经济责任分摊的交易,其成本将远远超过收益。最后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亦或是有自身独特利益的组织,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被某个利益集团所俘虏,在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政策时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以分享剩余利润。

(三)循环经济是环境效率理念的具体化

资源循环开发利用的活动要在生态价值内有限度地进行才可实现环境保护和维持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环境行政部门,需要有效率地设置环境监督管理体制以实现环境管理职权,调整权力关系实现效率价值。公众提高参与循环经济的意识和参与能力,这些都是环境效率提高的表现。

(四)循环经济体现环境资源的公平正义理念

循环经济制度的建立正是环境公平理念的具体化,包括环境机会公平和环境结果公平两层含义,只有保持公平才能维护和保证不同的利益主体应享有的合法权利和自身利益,失去了公平,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在保证最低限度的公平和效率的前提下,使用不同方法使资源的循环利用以更低的成本取得更有效的成果,以达到效率价值与环境正义价值的统一。

(五)循环经济为绿色GDp新框架提供了现实依据

绿色GDp衡量的是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即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循环经济是绿色GDp新框架的现实基础,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重视环境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增长方式的可持续性、传统发展模式的局限性、生态环境保护的急迫性,这决定了发展循环经济要用绿色GDp来核算经济损失成本,它强调对环境的投资不能在短期内衡量其盈亏,应该以长远的眼光来衡量。

循环经济立法供给的价值分析

循环经济立法供给必须要搭建一个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骨架,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制度的保障,需要法律的规制。正如道格拉斯•诺思所言:制度为人们提供了相互影响的框架,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经济活动效率的提高。因此循环经济立法供给的价值实现,是一个从理念层面到具体的制度设计再到实践中去的法律运行过程。循环经济立法供给的经济学价值体现如下:

(一)循环经济立法供给与需求的一致性

科学技术本身不能全部解决它所带来的所有问题时,循环经济需求方希望以法律的形式来消除经济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者弥补由此给别人造成的损失以及科学技术的缺陷,此时对循环经济立法的需求就成为环境立法改革的重心。有对循环经济法的需求,就必须有循环经济法的供给,如果法律制度供给不足,就会出现法律制度供需的不平衡,导致社会的混乱。目前循环经济立法供给与需求存在不一致性,立法供给小于立法需求,从环境法领域看,表现为循环经济法律在质量、数量、体系化方面都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现行的循环经济立法中存在部分立法空白、配套法规制定不及时、法律制度缺乏完备性、有些循环经济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可操作性不强,配套法规制定不及时,难以保证实施,如对于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制度缺乏具体的操作规定。所以要使循环经济的原则变成经济生活中遵循的基本原则,还需要制订更加详尽的法规、规范、标准等。因此有必要使循环经济法律供给适应需求,使循环经济法律的净收益最大,达到“帕累托最优”,不需要进一步的制度变迁,不存在进一步提高法律效率“帕累托改进”的可能性。在制定循环经济法时最大限度的将外部性内在化,尽可能的使循环经济立法向市场机制让位,实现市场机制对其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

(二)循环经济的立法供给强调环境资源的社会经济权利

在“个人权利本位”思想的支配下,人们极力地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却忽视了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环境极度恶化,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等负面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以财产所有权为核心的权利体系是产生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只有打破这一权利体系,建立新的权利才能衡平由于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巨大利益冲突。因此在循环经济立法中要关注和规范的是社会经济利益,反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望和要求。

(三)循环经济立法供给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忽视环境资源的循环利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就不能顺利进行。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资源——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在此基础上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循环经济立法供给实现了环境资源利益分配的公平价值

循环经济立法既要关注当代人之间环境资源利益分配的代内公平,又强调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环境资源利益分配的代际公平,要求通过法律制度的创新与规范,保障代与代之间在环境资源利益分配上的公平,形成人类共同体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共享和分享。因此循环经济立法在制度层面上,以“人与自然同存的整体利益”为中心作为价值观念。从利益分配公平价值的规范内容来说,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主要包含规制、引导经济行为和环境行为的规范,它的主要目的是增进人类活动中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同时追求的是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和谐三者统一起来,要求从三维分裂的发展走向三维统一的发展。

(五)循环经济立法供给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篇5

一、问题的提出

循环经济主要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是适应新的资源供给形势和新经济增长观念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国际社会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时代特性和前瞻性。目前我国正在实行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现已开始立法来保障循环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而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制度具有一定的惯性,难以很快适应经济模式的转变,在新经济模式推广过程中成为阻碍因素。因此,分析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内涵

1、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于环境保护兴起的上世纪60年代。“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之后各国学者大量研究,且大多是从技术、资源、环境及生态等角度进行的。实际上,循环经济不是研究环境保护方法,也不是单纯的生态经济,它的基本含义是生产、消费的集约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从而实现提高资源效率、环境优化和可持续发展,进而达到社会进步和福利最大化。它的基本特征,又称“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减少资源利用量及废物排放量;再利用(Reuse)——努力回收利用废弃物;资源化(Recycle)——大力实施物料的循环利用系统。图1为循环经济的“3R原则”。

2、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融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物料循环利用和可持续消费为一体,将经济活动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再循环”的“开环”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资源再生”的“闭环”循环模式,从而使传统的资源消耗型经济转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微观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要求实现清洁生产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中观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要求企业之间建立工业生态系统或生态工业园区,实现企业间废物相互交换;宏观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要求废物得到再利用和再循环,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后进行物质循环。

三、传统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存在的缺陷

发展循环经济的首要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经济高速增长与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废弃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循环经济需要有新的政策与之相适应,才能充分发挥效力。传统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缺陷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不明确

由于我国环境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产权的界定不明晰,使得环境资源人人都可免费使用,对环境资源的竞争性过度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因此,要解决环境资源使用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使外部成本与收益内部化,十分有必要明晰界定环境资源的产权。但是,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和一些环境资源具有弥散性与流动性的特征,使得部分环境资源产权的界定非常困难。政府必须利用市场机制建立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明晰界定环境资源的初始产权,调整环境资源价格体系,建立环境资源产权交易市场,使环境资源的价格能够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正确地反映环境资源的稀缺性。

2、政策缺乏约束性与激励

经济社会发展中环境资源保护的正外部性使得在传统政府管理体制下部分地区与行业缺乏实施循环经济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应当在循环经济条件下建立完善环境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制度以及产业发展的环境评价机制。由于许多资源产区发展水平较低,环境资源价值的贴现值不高,容易导致环境资源使用上的短期行为。政府必须建立必要的保护机制,确保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还需建立资源生产与资源利用地区之间的生态建设利益补偿机制。

3、政府有效制度供给不足

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环境保护不力,而环境保护不力的根源在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难以调动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经济主体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内在特性,在无外力干预下,它总是会不顾社会利益而追求私人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是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的结果。现有环境保护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即环境保护的制度力度不够,漏洞较多,没有足够的权威,因而不能保证有效地贯彻实施。例如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收费标准既难以与通货膨胀相适应,又不足以改变排污者的行为。而且,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执法不力等原因,使环境保护效果不明显。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必须着重加强有效制度的供给。

4、传统方式阻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方式还是以“两高”为特征。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这又是产生废物污染最多的阶段。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资源与环境的制约日益增强,中国资源和环境现状要求我们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惯性,使得转变增长方式很难一蹴而就。再加上现阶段中国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效益仍是考核政绩的主要指标之一。各地区为了发展本地经济,很有可能选择急功近利的经济政策来获取政绩。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循环经济立法和执法的手段,强制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加入循环经济的指标考核内容。

四、循环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实证分析

目前,云南还是处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外力的推动,使尽快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推动云南经济的发展。针对云南的实际发展情况,云南省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引导和促进循环经济在云南的发展。

1、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循环经济思想的前瞻性和长远性并不是每个企业和消费者都能够理解并主动地实施。因此,政府在建立循环经济战略的任务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来引导和促进企业和消费者实施循环经济,统一协调各种利益,协调各部门,并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2、加快各种法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基于生态效率的经济模式,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行的,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调控手段来实现。要保证各市场主体在关心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积极关注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就必须尽快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体系,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引导企业的行为。只有建立公平的制度,创造了市场平衡机制,才能把循环经济变为企业、政府、公众的共同行为。目前云南缺少相关的法规制度,严重影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加快法规的制定,保障循环经济的实施。

3、加强对试点企业的跟踪指导,发挥示范作用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在云南仍处于起步阶段。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对探索、总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而云南虽然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目标不够明确、发展动力不足、缺少技术资金以及协调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试点企业的跟踪指导,加大对试点企业的支持力度。协调、解决试点单位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强化试点示范效应,发挥好示范作用,为今后实施循环经济做铺垫。

4、加快构筑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不断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没有科技的支撑,最基本的回收利用都难以实现。只有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才能加速促进循环经济的建立。因此,必须加快构筑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促进科技投入的政策、各项专项技术政策,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环境无害化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系统化技术等。

五、结论

通过政府的参与和调控,建立起一种新的制度框架,把生态环境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形成鼓励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的政策体系、制度体系和社会机制,创造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新的环境管理机制,使发展循环经济的外部收益内部化。外部环境的这种变迁必然会对企业形成一种新的约束或激励,企业可将这些变化内化,进而引导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生态化转变。

【参考文献】

[1]李云燕: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8(7).

[2]李云燕: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作用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8(8).

[3]季文、王少华: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转型机制研[J].中国行政管理,2008(10).

[4]刘伯雅:浅析政府行为外部性及其经济职能[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1).

[5]刘志荣、陈雪梅: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制度设计——基于政府与企业博弈均衡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

[6]宗建树、陈湘静:为循环经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n].中国环境报,2007-09-05.

[7]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若干意见[Z].国发〔2005〕22号.

[8]徐建中、马瑞先: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激励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9).

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篇6

关键词:循环经济;古典经济学;市场经济

作者简介:刘亮(1983-),女,吉林四平人,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图分类号:F0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1-0046-03

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循环经济思想由环保界引入我国,自此我国学者开始研究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由于国内学者的认知和阐述角度不同,循环经济在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1]这一定义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循环经济本质、最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概念。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追求“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sources)”的3R原则。“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资源化”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这三个原则的重要性不是并列的。3R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只有减量化原则才具有循环经济第一法则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循环经济开展最好的发展中国家。自中央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来,循环经济在全国迅速展开。从1997年到2007年2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共命名67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5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1999年,上海市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上海行动计划》,第一个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制定了重点领域的行动方案,并逐步付诸实施。2001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在一些省、市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二、我国开展循环经济必须解决的问题

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在现代工业社会的条件下,解决经济、社会高度发展与资源紧张和环境危机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的经济发展走的是赶超式的工业化道路,与之相应的是资源环境危机的提前来临。因此,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就要针对具体国情,切实解决好以下问题,为走中国特色循环经济之路做好理论储备。

(一)循环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的关系

循环经济学是对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在某些领域是对古典经济学的突破。

首先,古典经济学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自然资本看作是经济运行的外生变量,被排斥在经济分析过程之外,导致古典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相脱节。它们无法解释的是:为什么财富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与资源被耗竭性利用及生态环境加剧恶化相伴而生呢?艾尔斯无不嘲讽的指出,“看不见的手”没有绿拇指。[2]60年代循环经济理论应运而生,它将自然资本转变为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改变传统线形物质流动模式,实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循环经济理论认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因素本身,而且取决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容量等因素。可见,在循环经济理论中,健全的生态条件和优良的环境质量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是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将自然资源纳入到生产力要素,扩大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同时,循环经济理论也解开了困扰古典经济学的谜团:为何社会财富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与资源被耗竭性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相伴而生。

其次,古典经济学以自然资源的无限供给为假设前提。它认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够满足经济增长的无限需求。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对自然资本的需求越来越大,整个世界由“空的世界”变成“满的世界”,[3]资源和环境也相应的从供给充裕发展到开发能力的稀缺,进而发展到潜在供给危机。古典经济学中原有的无限供给前提便不存在了,其缺陷也就随之显现出来。

第三,古典经济理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阻碍。(1)古典经济学所倡导的不正确的消费观。古典经济学认为,由于福利函数无法具体计算和衡量,我们便用收入的多寡来代替――福利是收入的增函数;由于效用函数无法具体计算和衡量,我们便用占有商品的多寡来代替――占有的商品越多,代表其效用水平越高。因此,为了追求福利最大化,人们便去创造更多的收入;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人们便去占有更多的商品。而且,个人的福利及效用状况是与其他人的状况相对比而言的。长此以往,便形成一个“消费――攀比――浪费――挥霍”恶性消费链条。而循环经济认为,要提倡节约消费、适当消费、绿色消费。(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误导。1995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对收入差异的研究中提出一个假设:人均收入的差异随着经济的增长先逐渐加大,随后这种差距逐渐缩小。在二维平面空间,若以收入差异为纵坐标,以人均收入为横坐标,则两者之间呈现出被称为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分布。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认为,在一国或地区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工业化过程中,环境质量存在先恶化后改善的“U”型过程。当人均GDp达到5000-10000美元时,才能出现转折点。[4]当前中国各地区人均GDp均低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转折点。[5]根据库兹涅茨曲线,目前中国应以经济发展为主,走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路线。当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环境质量必定会自然的得到改善。但是,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条件之上的,没有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起来。我国工业化开展较发达国家要晚,如果仍然采取发达国家工业化阶段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路线,那么,现有的资源环境容量是难以维持的,经济发展也是难以为继的。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以古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更要结合目前的经济现实,理论联系实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循环经济,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道路。

(二)市场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目前,我国的经济形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发展循环经济,就要遵循市场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两者既存在同一性,又存在矛盾性。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两者的关系问题,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循环经济的顺利进行。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以市场机制作为调节经济的运行方式。在市场经济中,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的处于市场关系中,所有的劳动产品和生产要素都通过市场机制加以配置。循环经济是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是无效的,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市场失灵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外部性,即当市场交易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没有被完全包括到企业价格中时,外部性就会产生,这意味着市场交易不能准确的反映成本与收益。在循环经济理念下,市场行为主体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这促使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努力将其外部成本内部化。同时,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促使企业将其外部收益内部化。市场失灵的另一个表现是公共物品。传统古典经济学将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作为经济运行的外部因素,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理性人”都在追求免费使用它们,为自己创造最大最多的收益,结果酿成了“公有地悲剧”。循环经济理念下,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使用是有价值的,并且它们的价值被列入到企业的生产成本,进入经济核算体系,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进行配置,最终实现生态文明下的经济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

(三)循环经济下政府行为和市场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耗竭、环境恶化等市场失灵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就给政府介入经济运行提供了动力和依据。同时,市场失灵也给政府干预提供了机会和必要条件。有效的政府行为包括政府的职能和行为,两者有机联系。政府职能是政府作为管理主体对社会经济活动施加的影响和进行控制所发挥的作用与功能。而政府行为是一种过程,是政府职能的具体运作,一般界定为政府依据法律对社会经济活动所采取的对策性管理行为。循环经济作为新生事物,要在我国迅速开展起来,需要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有效的制度安排来推动,尤其是在循环经济运行之初,这种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循环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对象及范围一般是有选择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政府的作用并不能完全代替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事实证明,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6]政府行为只是对市场机制的一种辅助和补充。因此,即使在循环经济下,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不受政府调控的。[7]现实中的市场机制是制度力量和经济规律的复合体。[8]政府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市场进行干预,市场遵循经济规律,在制度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发展循环经济,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正确把握政府行为的内容与规范,同时结合市场机制与市场规律的作用,才能把循环经济较快较好地开展起来。

(四)循环经济的短期成本和长期得益

循环经济说到底是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必须在市场经济制度下运行。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动力。但是,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解决链接技术、设备、体制、机制、法制、政策、投入、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这会在很多方面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就清洁生产来说,在清洁生产没有全面推广和成为硬性要求的前提下,企业进行清洁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环保设备,采购清洁原材料,使用清洁能源,这比同行没有采取清洁生产的企业背上了更多的负担,其生产成本也会高于同类产品的社会平均成本,从而偏离了“最低成本”的生产原则,导致循环经济的“不经济”。这样,就存在循环经济的短期成本和长期得益的矛盾。投资开展循环经济短期内见效慢、成本投入大、风险高,很多企业不愿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投资力度。长期来看,这对整个社会来讲是得不偿失的,其经济社会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但如果开展循环经济一味地依赖政府的政策推动,忽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循环经济的可行性也是值得商榷的,其循环经济的命运必将是短暂和难以持久的。因此,开展循环经济必须解决好短期成本和长期得益的利害关系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经济规律。只有使循环经济在短期内真正的有利可图,这样的循环经济才能够持久的、顺利的循环下去,为整个社会和人民造福。

(五)循环经济中的伦理问题

从国内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现状来看,对循环经济的概念表述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观点,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定义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的本质规定为尽可能的少用和循环利用资源;第二种观点,从生产的技术范式角度定义循环经济,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第三种观点,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可见,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线形经济模式的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是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循环经济摒弃了“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事实证明,人类不能够主宰世界,只能在自然规律下发展和生活。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在生态经济伦理体系和市场经济伦理之间建立起一套新的循环经济伦理体系,这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道德基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资源国际或全球共享的时代,如果不能友好地解决环境资源所有者、生产者、消费者之间以及社会各部门、各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都将不可能真正全面实施循环经济。因此,在我国要实现循环经济,就必须确立循环经济的伦理观,需要对以上循环经济关系问题进行逐一突破,最终形成统一的循环经济伦理观,以推动循环经济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4-04-27.

[2]朱桂敏.循环经济理论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突破[J].天津社会科学,2007,(01).

[3]孙勇.从“空”的世界到“满”的世界[J].经济问题研究,2004,(12).

[4]李赶顺.浅析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及其方案[J].日本学刊,2002,(06).

[5]黄速建、魏后凯.西部大开发与东中部地区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6]平狄可、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篇7

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要保持持续发展,就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使生态和环境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因此,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以致还有许多制约因素,限制着这种经济模式的发展。本文旨在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体制尚不健全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通过立法强制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如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制定了综合性或单项的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利用的法规。日本2000年颁布《促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从法制上确立了建设循环型社会的行动规则,日本循环经济立法是世界上最完备的,有基本法、综合性法律,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具体法律法规3个层面。在立法体制上采取基本法统领综合法和专项法的模式。这是日本成为资源循环利用率最高、环境保护最好的国家之一的最重要保证。我国2008年公布了《国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但相应具体的法律法规还未建立,因而循环经济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支持。

(二)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需进一步深化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传统增长模式转变为“资源一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可持发展理念在经济增长中的具体应用。一些人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传统思维模式上,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认识不足,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和经济规模;没有真正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还待加强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依靠市场机制才具生命力,但是循环经济不是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也就是以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为目标,这是市场机制自身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当前而言,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利益共享机制还没有普遍形成。因而,政府对循环经济调控力和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内在动力应进一步加强。

(四)循环经济的发展缺乏论众的参与

一方面由于宣传不够和信息不对称,民众不容易获得循环经济信息,加之传统的生活方式,造成一般社会成员对发展循环经济认识不足,社会参与意识薄弱;另一方面,目前缺乏大量的群众性环保组织,造成中间环节缺失,单靠政府推动很难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与公众参与水平

大力宣传《循环经济促进法》,着力培养人们节约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物质的意识;对企业界要宣传和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对公共管理部门,要积极倡导使用环境友好型产品,提高政府和社会团体的绿色消费意识与表率作用;搞好循环经济专业人才培训,重视专业人才在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加快构建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法规体系

借鉴国外经验,着手制订绿色消费,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各级政府要结合当地产业结构情况制订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决定;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制订充分利用废物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对废物回收采取激励措施。

(三)加强政府引导机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加大对重点企业从事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开发、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倡导科技创新;设立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创建生态市、生态示范区、绿色村镇和绿色社区;改进经济指标考核体系,建立绿色GDp核算制度。

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企业驱动力

一、研究背景

全球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问题愈来愈引发人们的重视。因此,建立环境节约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趋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被认为是从机制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促使经济低成本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循环经济的概念,目前学术界有五种不同的界定角度,分别为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范式、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形态和增长方式。循环经济实质上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核心基础,注重实践模式,是一种追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维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社会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微观主体,是各项政策措施实施的主要对象。如何最大程度地激励企业主动参与其中既是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其长久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参与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经济行为转变,从结构和行为的全面角度来研究企业驱动力更有利于政策制定和贯彻,对循环经济新模式的推广、实施和控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理论分析

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行为是一种涵盖了经济及资源环境等多重目标的综合行为,如何促使企业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优化决策,增进多重目标之间的合作而减少其相互竞争,需要深入分析企业行为、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这就需要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分析框架。主流的企业行为分析框架有“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以及“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分析企业行为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笔者所在的课题小组经研究,在SCp范式的基础上,将结构变量扩展成一对有机联系的“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变量组,并将SCp所默认的由结构所内生的经济驱动力扩展成包括规制、市场及社会多重压力的外部驱动力及企业自身发展所产生的内部驱动力。初步提出“结构-驱动力-行为-绩效”(SmCp)模型,从整体上分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所面临的驱动力及内外部环境,以及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典型行为,评价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绩效。其内在逻辑表述如下:资源环境现状及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是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基本条件;宏观条件影响到政府行为,进而改变市场结构和社会环境,这些构成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该环境调整产生外部驱动力,企业根据自身状态将这些外部力量转化成内在驱动力,从而调整企业行为,产生“经济-资源-环境”的综合绩效,而企业的整体绩效成为政策下一轮调控的对象。在这个分析中,相对弱化了企业行为而突出了由于内外结构所产生的企业行为驱动力量。

三、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驱动力

现有研究对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驱动力分析评价还没有形成明确和统一的认识。理论方面大体有两种观点:一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假设为基础,强调基于“效率”的(efficiencybased)的驱动作用。这种观点认为,企业参与循环经济是决策者根据相关的(或感知到的)成本/风险与收益进行比较分析而做出的选择,抑或是出于对竞争优势的考虑。按照这个逻辑,企业选择参与循环经济是因为分析其净收益为正,否则,企业没必要进行发展模式改革。二是根植于组织社会学的制度理论(institutionaltheory),侧重“非效率”的(non-efficiencybased)视角,认为企业决策或经营成果未必基于管理者的理性经济分析。这种观点认为,除了在经济利益上的细致计算,政府管制、市场要求和社会期望等制度因素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作用十分重要。

对企业驱动力的理论分析之所以有基于效率和非效率的两种视角,是因为企业同时生存于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中,且受二者影响的情况和程度不同。从经济环境出发的效率视角分析注重收益效果。企业是竞争市场中价格信号的接受者和理性的决策者,价格、利润和产权是促使企业行为的基本动力。基于此,企业参与循环经济所获得的收益应不小于从事其他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收益,这是企业选择参与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若以促使企业采取自愿行动持续参与循环经济,则应使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在其策略选择中整体收益最大。

然而,在制度环境的影响下,企业能得到的回报取决于其经营行为过程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能否获得社会大众的支持,而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所以,从制度环境出发的非效率视角注重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和社会效益。

综上,从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设出发,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主要动力是追求通过循环经济获得合理的经济效益,应对政策法规、市场要求及社会压力的外部环境变化,寻求长期发展机会的理性经济行为。

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篇9

关键词:循环经济;市场机制;协同性

作者简介:李云燕(1963-),女,山东滨州人,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研究员,主要从事环境经济、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3-0038-03 收稿日期:2007-03-0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和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其运行必然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并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因此,从运行机制上讲,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具有协同性。

一、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具有协同共进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体制,与之不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或计划与市场混合经济体制。几百年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最有效率的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中,可以有多种经济形态或经济发展模式,比如传统经济形态或模式、循环经济形态或模式、知识经济形态或模式等。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形态,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循环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经济形态,从属于市场经济,受制于市场经济,即其经济活动受市场规则和市场体系的规范,其运行和发展受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调节;同时,循环经济也是对市场经济的补充,它丰富了市场经济的经济形态,弥补了传统市场经济对环境资源配置无效率的缺陷。因此,辩证地看,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具有协同共进的关系。

(一)循环经济是对市场经济的补充。尽管市场经济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能找到的最能激发经济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的一种经济形式,但它对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对资源的循环型流动、对环境污染问题、对协调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等,却是“失灵”的或是有缺陷的(韦前、荆艳芳,2005)。而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循环经济模式,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来发展,使经济增长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的基础上。虽然循环经济是在对传统市场经济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的出现并不是对市场经济的否定,而是为市场经济难以解决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张小兰,2005)。循环经济要求将环境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纳入市场运行机制中,将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环境外部性内部化,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物质的循环流动,使市场经济主体追求经济利益的活动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活动之中,使市场主体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获得社会环境效益,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

(二)市场经济是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要真上正实现循环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循环经济的基础性调节作用,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培育起一个健全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包括废弃物资源再生产业、环境保护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市场体系,使循环经济模式中的各个主体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都遵循基于自然资源稀缺性的成本与效益原则

按照亚当・斯密奠定的经济原理,经济学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存在着某种稀缺性;二是人类发展需要最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当前人类面临的稀缺资源的类型已南18世纪工业化运动时期的人力资源转变为自然资源,更确切地说,是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能力在内的自然资本。当自然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时,持续的经济增长就开始受到自然资本的约束。当前,日趋衰减的自然资本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要素(诸大建,2003)。

市场经济认为,价格取决于要素的稀缺程度。当某种要素变得稀缺从而价格升高时,就促使经营者从投入产出的成本与效益出发去节约它;而当价格高得无法容忍时,经营者就会寻求替代物。然而,问题在于自然界中不仅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如果使用量超出其再生能力,也会转化成不可再生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当自然资源成为稀缺资源时,市场经济的成本与效率原则,迫使参与竞争的各方设法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当个体理性上升为集体理性时,便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资源的有限性、人类发展要求的无限性、环境污染的制约性、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性,是循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循环经济的理论前提是自然资本正在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主要因素。它考虑的是如何在既定资源存量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把资源的消耗严格限制在阈值内,根据资源的再生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来使用资源和保护环境。通过“3R”原则的运用和实施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型社会,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对环境的亲善友好,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可见,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在自然资本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前提下,运用成本和效益原则,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来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环境外部不经济性,促进市场经济规范有效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构建的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核心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和节约资源。它强调根据资源的再生能力来使用资源,把资源的消耗严格限制在阈值内,追求在既定自然资源存量下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它以“3R”原则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强调根据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发展经济,倡导“最优生产、最优消费、最低消耗、最少废弃”。它以物质循环、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以清洁生产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和环境无害化技术为载体,通过清洁生产、产业生态园区和产业生态链建设等,使物质在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得以循环利用,让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努力实现环境的低污染甚至零污染。它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对环境影响的本质区别在于,传统经济产生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而循环经济则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在传统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社会经济行为都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的具体经济行为很少关心甚至不关心外部成本或社会成本,一些企业把本应由自己支付的环境成本转嫁给别人或社会,致使产生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的存在,是因为环境资源没有被市场所涵盖,这些资源没有产权,也没有价格。这就意味着

市场交易并不能准确地反映环境资源的成本和收益,市场对于环境资源的配置是缺乏效率的?

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存在使环境资源最优配置的外部条件被破坏,导致了环境资源配置的无效率。而最大限度地减弱以至于消除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影响,将外部问题内部化,是循环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环境外部不经济性与循环经济的关系集中体现在环境污染及其治理问题上。减少甚至消除污染是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循环经济要求把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来考虑,以资源利用减量化和避免废物产生为经济活动的优先目标,并通过废物再使用、再循环加以强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排放和环境的污染,从根本上减弱甚至消除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影响(李云燕,2006)。

将环境污染的私人成本社会化转变为私人外部成本内部化是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无论是“庇古税”还是科斯定理,都是潜意识地承认了只要企业支付了足够的“费用”(成本),它就享有了污染、破坏环境的“权利”,完全忽视了无论是征税还是明晰产权都可能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或损害这个结果。而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实质是限制或剥夺企业对环境的这些“污染权”。循环经济强调把环境资源要素纳入生产要素,将环境成本计入生产成本,将环境污染的私人成本社会化转变为私人成本内部化,以使社会成本减少甚至消除,从而达到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可见,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根本途径。

循环经济要求严格避免污染,同时也排除给任何人污染环境的权利。在生产领域,要求“最优产生、最低消耗、最小废弃”,即转变传统经济“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经济模式,实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在消费领域,要求“最优消费、最小废弃”,即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在环境保护方面,要求摒弃污染的“末端治理”模式,对生产过程实施“污染预防,全过程控制”。

由此可见,循环经济可以通过“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3R”原则的实施,在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资源消耗的源头、生产过程、消费过程和废物回收利用)全方位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避免因此发生的市场失灵,促进市场经济的规范有效。

四、循环经济体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统一,是市场经济的最佳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体现了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提高效益的统一性,反映了一种越是生态环保越有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趋势,是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理论上的提升(孟宪忠,2001)。

循环经济是非常有效益的经济。它不仅能够给企业创造各种经济利益,而且还能给社会带来外部经济效应。外部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效益。

(一)发展循环经济使企业获得更大更长远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实施“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的环境保护战略,可以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物,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既节省了企业为满足环保法规要求而花费的末端污染治理费用,又节省了由于污染超标而向社会缴纳的罚款、排污费等;而且,当废物的再生利用使废物排放被减少或消除时,节约的原材料、能源还可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由于循环经济严格避免污染的结果提高了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维护了人们的环境权益,保护了人体健康,提高了生产力,从而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从循环经济的特点看,循环经济为社会创造的外部经济效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刘华、社金梅,2004)

1.循环经济以环境友好方式,采取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的技术经济范式,既创造了社会财富,又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同时又为不发达地区和后代留下了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为解决代内和代际的生态环境公平问题提出了重要思路。

2.循环经济在微观层次上,通过企业纵向延长生产链,从生产产品一直延伸到废旧产品回收处理和再生;横向技术体系拓宽,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处理。在宏观层次上,循环经济使整个社会技术体系实现网络化,使资源实现跨产业循环利用,综合对废弃物进行产业化无害处理。上述这些措施都可以形成一定的产业群,为企业创造广阔的市场机会,为社会成员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3.生态工业园促成了知识与技术流通。生态工业园的工业共生关系使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产生了集聚,再加上园区为企业提供了交通便利、信息交流畅通的渠道,使知识与技术的传播在生态工业园内更为迅速和便捷。这种交流,使企业人才的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先进技术和最新信息得到了共享。而企业则可以获得所在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和目前所达到的技术水平,加速园区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进程,通过相互交流、模仿和学习,提高企业的变革速度,推进生态工业园进化进程。

4.生态工业园区内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工业园的投资者和经营者根据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对园区进行总体设计和规划,从而具有生态系统的特性。通过实现生态工业园内的“能量层叠”、“水层叠”来减少工业园内能量与资源的整体使用量,从而达到减少整个园区对外部环境影响的目标。另外,生态工业园区内设有信息中心、环境中心等设施,园区内的企业可以共享,减少了企业在这方面的重复投资,节约了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企业能切实感受到外部经济所产生的内在化效果。

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只有循环经济才应该是21世纪市场准许采取的最佳的经济运行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主要方面:第一,符合生态环保标准已经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生态环保标准在各国正在成为强制标准,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这一标准的强制性越来越强。不符合生态环保标准的项目就不能上,产品就不准生产。第二,符合生态环保标准已成为企业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随着各国环境意识的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不符合生态环保标准的产品不准买卖,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一条准则,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绿色壁垒”(包括绿色关税、绿色技术标准、绿色检疫)和消费者的自觉抵制是阻碍不符合生态环保标准的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因素。第三,越符合生态环保标准的产品,附加值越高,越有效益。在国际市场上,有机食品、绿色农产品和绿色工业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同类产品,而且,越是绿色产品,越受欢迎。据有关资料显示,77%的美国人、94%的意大利人、82%的德国人和67%的荷兰人在采购商品时会考虑绿色环保因素。可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发展生产力。循环经济是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种最为经济、最为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

五、循环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

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目标必须具有可持续性。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入,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促使人类逐渐认识到目前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唯有实现两大革命性的历史转变,即实现由依靠物质资源为主向以依靠智力资源为主的转变,实现由生态环境破坏型向生态环境友好型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现在,已经出现了一种变革式的经济方式,这种经济方式包含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人们称之为新经济。循环经济是新经济的根本。由于经济发展正在受到自然资源的愈来愈严重的制约,相信2l世纪的经济形式必将出现彻底性的转变,循环经济将全面取代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观念和模式的创新,它要求必须转变传统的生产、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规范和提升人类的行为,以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式发展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合理利用与配置资源。循环经济是一种既利于资源有效利用,又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而且又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是一种资源环境合理性与经济社会效率性相统一的经济形式。因此,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市场经济的理想经济运行方式。从发展趋势上讲,循环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必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经济形态。

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成本;效益;措施

[中图分类号]F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9-0109-03

[作者简介]周密,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四川成都610066)

企业是实施循环经济的主体,企业实施循环经济不仅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企业作为循环经济的实施主体,分析企业在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过程中面临的经济障碍及其理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一、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物质循环流动性经济、资源循环经济的简称,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核心内容,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使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将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共赢,在自然资源不减退甚至得以改善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

循环经济的思想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加大宣传力度、制定产业政策、规范法规制度、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循环经济实施主体的利益驱动是实施循环经济的关键因素。实施主体必须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谋求自身的发展,才能保证循环经济这一新的经济模式顺利运行。传统经济模式下,生产者仅仅站在自身角度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把环境因素作为影响主体收益的外生变量,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一种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资源,只考虑对环境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而不考虑补偿和支付,从而导致资源短缺、环境质量下降。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增加循环经济实施主体的经济效益,也就是使社会总福利达到最优化。

二、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成本效益分析

循环经济要求企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从经济学上看,实施循环经济的根本就是要实现外部性内部化,即企业在完全承担其社会成本的同时,将增加处理污染的成本与增加企业的生产原材料(流动资产)统一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即单位产出成本消耗最小化,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任何企业在生产中都会产生各种废弃物,但如果废弃物的排放量不足以达到规模化处理的最小规模,内部独立循环利用资源在经济基础上就没有可行性。由于企业对资源的利用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不是社会效益最大化,如果企业对废弃物的处理、加工、再生产的成本高于开采或购买新的原材料,企业必然会放弃循环经济的实施原则。因而,对单个企业来说,只有规模大、排放的废弃物足够多时,企业才具备独立对其进行循环利用的经济可行性。假设企业不具备相对于社会集成化治理污染更为优化的污染处理技术,企业将废弃物加工、处理转变成可利用的原材料,必须引进先进设备、增加人力资本,也就是增加成本投入。但是,由于企业的资金有限,在相同的资金投入下,要保证企业自身内部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必然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规模和产量受到限制。产量的降低直接影响企业的销售收入,也就是企业实施循环经济不仅没有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反而还降低了经济效益,这显然有悖企业目标。

从资源利用效率角度来分析,循环经济遵循的减量化原则要求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流量,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这可使企业通过对资源投入量的减少降低成本的支出;再利用原则要求延长产品和服务时间强度,尽量多次或者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这可通过产品使用周期的延长来间接降低成本;再循环原则要求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即废物回收再利用和废物综合利用,这样实现的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够减少污染与浪费,该原则的实现既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又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但这又需要相应的技术才能实现。由此可见,一方面循环经济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来减少自然资源投入数量;另一方面,循环经济通过企业的废物利用、污染治理等使垃圾变废为宝,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可见,企业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模式减少的成本越多,越有利于提高企业推行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的积极性。

从技术研发成本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3R原则”要求企业具有相当的技术水平。通过无废弃物和少废弃物生产的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零排放和制造产品的绿色化;通过废物利用技术实现产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通过污染治理技术来实现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净化处理。所有这些技术都要相当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支持。企业研发能力越强,实施循环经济模式所带来生产成本上升的不利影响也就越弱。

三、促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分析

目前,企业缺乏足够的动力来推行循环经济。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自然资源的低定价和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的约束。发展循环经济是保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要尽快推进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必须从企业本身和政府两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与其经济利益不一致的矛盾,拉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

(一)从企业方面来看

1.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组织保障。企业在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时,往往按照自利的原则进行成本效益的分析,而实施循环经济需要企业将过去利润最大化的短期经济目标转变为社会、环境、企业共同发展的长远目标。

20世纪5o年代中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纷纷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虽然是非功利性的,但能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企业跨越国际壁垒,不仅仅提升企业社会形象,还能够提升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因此,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的生产经营理念和方式,实现环境、资源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尽管从短期来看,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一定会挤占企业其他竞争因素的资源,会增加某些成本支出或者降低企业的运作速度和灵活性。但是,如果从长期战略的发展观出发,这是企业同时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付出的代价,提早对企业社会责任予以重视,能够激发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巨大创造性,推动企业创建更加灵活有效的生产体系,持续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重视技术创新,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保障。外部性内部化仅仅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种经济理论,要从根本上实现外部性内部化,其实施过程不仅需要有完善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作为外在的压力,还必须有技术进步作为促进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使企业能够通过自身加工、处理废弃物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经济效益,如改进工艺流程节约原材料的投入量,提高废弃物的再利用率;改善机器设备的利用效率,减少原材料的投入或增加产品的产出等。企业要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以开发经济体系生态链接技术为关键,以污染物控制和短缺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在国家支持下,加大技术攻关力度,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技术进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经济模型如下图所示。在传统经济模式下,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为K1,此时,产出量为Q1,均衡点为n1;当社会成本内部化以后,原材料投入成本增加,由于价格效应,企业将减少该原材料的投入量。此时,企业投入的等成本线变为K2,均衡点为n2,企业等产量线变为Q2,产量降低。当企业改进技术后,机器的机械化程度提高可以增加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因此,在n3达到新的均衡,产量增加为Q1。这是技术进步对投入成本增加的替代效应的结果。

(二)从政府方面来看

1.广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加快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政府应就当前的环境状况和“十一五”规划目标,对消费者及企业进行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使公众全面理解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实施成果、经验和意义,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思想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从而提高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我国企业的技术基础差,研发能力弱。由于在现在技术水平下循环利用的成本很高,循环经济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这是我国目前循环经济发展的约束因素之一。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关注高技术的竞争,循环经济技术并不一定是高技术,但是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带有很强的公益性质,政府应该将其作为政府职能的一部分,大力资助和鼓励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创新,设立生态环境技术基金,引入风险投资,重点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环保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同时,应充分发挥专利制度的作用,保护知识产权,在外部环境上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2.进行制度创新,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循环经济建设离不开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法律、政策等制度创新(包括结构生态重组转型的制度创新),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建设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条件。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归根结底是围绕市场经济条件,将生态规律结合到市场体系中,营造“绿色”市场机制。第一,深化体制改革,充分运用价格调节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其中关键是要明晰自然资源的财产权利。只有明晰了资源的产权,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效益,做到物尽其用,使资源的损失浪费降到最低限度。第二,不断探索市场条件下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与运行中的经济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创建新的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如利于循环经济体系发展的投资方式、税收结构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以支持循环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发展”。政府可以利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或提供服务,为废弃物资的再生利用建立市场交易平台;政府还可以通过搭建生态工业园区,遵循市场运行的法则,引导不同企业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构建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

3.推行并逐步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建立相应的生态效益补偿及处罚机制。在排污权交易市场建立初期,政府应对排污交易的成本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估,合理分配初始排污权,制定和完善排污标准;在市场形成初期,政府应积极介入,为交易各方提供市场服务信用,促进个案成功;当市场规模扩大时,政府应组建专业的排污权中介机构,建立相关的信息网络系统,为交易各方提供中介信息,提高交易透明度,降低排污权交易的费用。循环经济实践依赖于制度评价和社会补偿,制度体系和补偿机制影响着企业和企业集群对循环经济建设的态度。对企业和社会来说,循环经济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存在着不同的级差和序列,如何通过免税、减税和补贴制度等经济手段促进两种效益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集群间的调整和改进,是提高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积极性的关键问题。同时,政府对不加以回收利用废弃物的企业,严格收缴排污费,促进企业进行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对没有能力控制严重污染或恶意排污的中小企业要坚决关闭。

4.完善税收制度,体现绿色税收理念。改革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体现绿色税收理念,减少企业污染成本外溢性问题。凡列入国家《节能产品目录》和《关于政府节能采购的意见》生产和使用目录范围内的产品,给予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如,开征环境保护税,出台环境保护投资优惠政策,扶持环境产业的发展;通过强化纳税人的环保行为,引导企业与个人放弃或收敛破坏环境的生产活动和消费行为;筹集环保资金,用于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增强资源税的环境保护功能。在现行资源税的基础上,将那些必须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也列入征收范围;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资源征以重税,以此限制掠夺性开采与开发;制定必要的鼓励资源回收利用、开发利用替代资源的税收优惠政策,使资源税真正成为发挥环境保护功能的税种。

参考文献:

[1]齐伟超.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J].商业时代,2006,(12).

[2]罗俊霞,李忠斌.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行为选择[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9).

[3]杨松茂.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提升人与自然发展的协调性[J].生产力研究,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