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急诊护士相关知识十篇急诊护士相关知识十篇

急诊护士相关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3:58

急诊护士相关知识篇1

关键词:分诊护士;急诊;准入;培训

急诊分诊是指分诊护士根据病人的主诉、症状及体征在短时间内对病人进行判断,并初步做出诊断,然后将病人按照轻重缓急分诊到不同的区域进行就诊的过程。由于急诊科病人多、病情重、病种复杂的特点,要求分诊护士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应急和预见能力,同时在心理学、人文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应具备一定的知识,并熟练掌握急诊分诊技术和技巧。而我国目前为止对急诊分诊护士上岗尚未有具体的标准,未进行规范化培训,缺乏统一的培训内容与模式。

1国内外急诊分诊护士资质

美国、法国、新加坡、我国香港对急诊分诊护士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均有一定的要求。法国急诊分诊护士首先应取得职业资格,其次要在急诊工作2年以上,并参加当地卫生局组织的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1]。美国分诊护士首先也必须为注册护士,然后在急诊工作6个月以上,之后进行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在经验丰富护士的监督下进行分诊工作,直到自己可以胜任[2]。新加坡对分诊护士的要求较为严格,在注册护士的基础上,有至少1年的急诊临床工作经验,还得完成院内设定的相关课程,完成心电图课程,并且要学会阅读X线,口试、笔试考试成绩通过后方可上岗[3]。我国香港要求1.5年~2.0年的急诊临床工作经验,在上岗前应熟读“香港医院管理局急诊分诊指南”,并在一名高年资护士带领下才能进行分诊工作[4]。我国大陆到目前为止对急诊分诊护士的准入没有统一标准,大部分二三级医院对急诊分诊护士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以及培训方面有不同要求。李玉乐等[5]通过问卷方式对300名来自不同医院的,在工作年限、学历、职称方面有所不同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约44.62%护理人员所在医院对分诊护士工作年限要求≥2年,约44.68%要求应≥5年,60.64%要求分诊护士应为大专及以上学历,50%要求护士及以上职称。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需要加大对急诊分诊工作的重视,建立急诊分诊护士准入制度,定期进行培训,传递新知识,从而提高急诊分诊的准确率。结合近几年的文献报道及急诊分诊工作经验,今后在急诊分诊护士的选拔方面,首先必须为注册护士;其次至少在急诊工作2年以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且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让护士充分认识到急诊分诊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分诊流程,最重要的是分诊护士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2急诊分诊护士的培训现状

国外对急诊分诊研究较成熟,制定了一些急诊分诊的标准,并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对分诊护士进行培训[6]。法国制定了系统的急诊分诊培训方案及指南,分诊护士在上岗前首先要经过专业培训,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具有对所收集的信息分析判断能力,另外还需具备良好的与病人、家属、同事及医院各部门的沟通技能,体现了急诊分诊的专业价值。分诊护士必须定期参加不同的培训,包括护士法律责任、急诊行为、交流沟通、信息学等[7]。Kelly等[8]对澳大利亚医院急诊分诊护士研究结果建议对急诊分诊护士的教育培训应包括:正式的讲授课程、光盘演示教学、体格检查与评估、案例分析讨论、文献阅读、高年资人员经验分享及自我引导学习等。walsh等[9]研究中建议护士分诊培训课程应包括:预检分诊过程、病情分级标准、医疗纠纷相关知识、身体及心理评估技巧、加强沟通技巧提升病人满意度。而我国往往培训方式比较单一,大部分医院在分诊护士上岗前会在岗位职责、疾病知识、科室分诊标准及沟通技巧等方面进行简短的培训。胡英莉等[10]对我国二级及以上医院急诊分诊依据调查结果显示93.07%的分诊护士是由护士长和年资高的护士在传授经验,甚至有的医院只重视培训分诊护士的分诊技巧和急救技能[11],对分诊护士的培训缺乏统一的内容和考核标准。张华君[12]建议对分诊护士的培训需加强分诊教育,主要包括分诊的发展、策略、分诊流程、生理心理健康评估方法、国际分诊量表及病人流量管理。在培训过程中需注重理论课程与重复的模拟、演练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注重培养分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急诊医生上岗前要进行规范化培训,急诊护士每年也在进行由北京护理学会及中华护理学会组织的急诊专科护士认证,急诊分诊护士更需要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包括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等。葛宝兰等[13]对急诊分诊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显示,100%急诊分诊护士愿意接受不同形式的关于分诊相关知识的培训。

3分诊护士培训方法及效果

3.1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法是依据教学内容,模拟贴近实际工作中及生活中的场景,由参与成员担任场景中的不同角色,培训老师给予指导、分析的虚拟实践性培训方法[14]。传统的授课方式,护士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做到将理论和临床实际紧密结合。情景模拟培训是一种全新的体验,真实工作场景的再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15]。模拟场景除了根据病人的病种及症状设定的场景,还包括突发事件现场,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及纠纷现场。情景模拟法可以将平时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再学习解决问题。急诊病人多病情复杂,加上大部分病人会认为自己病情紧急,家属情绪不稳定这严重影响分诊护士的判断能力。葛宝兰等[16]对情景模拟与案例分析在急诊分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显示,通过模拟场景培训法可以提高分诊护士的理论知识和分诊技能,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综上所述,情景模拟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提高了急诊分诊的质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编排、演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及人力物力,所以对组织者有很高要求。

3.2降阶梯思维法

降阶梯思维方法用于急诊医学,其主要特点就是按照迅速致命到发展较慢的顺序对病人的体征和症状进行排查、综合判断、以满足不同病人的需要。陈秋菊等[17]通过对本院具有5年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运用降阶梯思维进行急诊分诊培训。培训后分诊护士分析问题的能力、分诊的技能及知识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分诊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也很高,同时分诊的准确率由原来的96.90%升至了98.90%,显著提高了分诊的质量。所以护士在进行分诊时应有重点、有计划、有预见性,抓住威胁病人生命的主要矛盾。虽然此方法在提高护士分诊能力方面有显著的作用,但是此方法在护理领域应用有限,所以应结合急诊医疗,听取医生的宝贵意见[17],在分诊工作中要适当,既要注意预检过度又要避免预检不足。

3.3以老师授课为基础

(lecturebasedlearning,LBL)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双轨培训法传统护士培训主要是LBL教学法,侧重于讲授理论知识,这种单向教学法只能使护士被动地接受知识,并没有考虑到护士对知识的接受情况,使得护士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不高[18]。pBL教学法主要是立足于实际问题,以护理人员为中心,培训者进行引导启发的教学模式,侧重于培养护士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9]。而急诊分诊正是在掌握扎实理论的基础上对病人提出问题,经过自我分析最终解决问题。比如病人出现了胸痛症状,在分诊护士的大脑里会呈现出以胸痛为主要症状的许多疾病,接下来分诊护士会针对胸痛的部位、性质、特点及伴随症状等进行询问,最后经过综合分析将病人分诊到合适的区域。在此过程中充分反映了分诊护士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讲授课程为基础的LBL教学方法为分诊护士形成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巩固分诊护士的理论知识,还能激发学习兴趣,拓宽了急诊分诊护士的思路,加快了分诊护士走向成熟的步伐,使护士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双轨教学形式多样,通过此方法的培训提高了分诊护士的综合素质。以上3种培训方法在提高分诊护士综合能力方面都起了促进作用,在以后的培训中要将单一的理论授课模式与其相结合,进行系统的培训,更要重视分诊工作,重视分诊护士的培养。在国外许多国家已经把急诊分诊护士作为急诊护理的一个亚专业来培养,将分诊护士专业化。以色列azuri等[20]对来自18家综合医院急诊科的270名注册护士进行横断面研究,建议应专门培养急诊分诊执业护士并可以让分诊护士获得一定的分诊相关权限,比如给病人开具X线检查单等,从而减少病人等候时间,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国内缺乏完善的急诊分诊护士培训及认证体系[1],我国应该在汲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预检分诊培训体系。

4展望

急诊分诊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医疗及护理事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规范化、科学化、统一的急诊分诊护士准入制度、分诊标准及培训体系。同时在护理工作中要敢于创新,将有效的培训方式引入到护理工作中,发展急诊分诊护理信息化建设,还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应对千变万化的急诊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杰.中法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对比及借鉴[J].护理学报,2009,16(9a):20-22.

[2]张波.美国的急诊分诊制度简介[J].中华护理杂志,1994,29(5):316-318.

[3]曾艳,黄海燕.新加坡急诊预检分诊模式介绍[J].护理学杂志,2011,25(10):85-86.

急诊护士相关知识篇2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5-1052-03

循证护理是依据最好的证据为患者实施最好护理,遵循的证据是科研结果、临床经验以及患者需求三者的有机结合。是近年来护理领域中的新思维,目前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笔者于2006年1月起试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诊分诊中,以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循证的方法

急诊科是医院直接面向患者的窗口,而急诊分诊是急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诊是否正确及时直接影响整个急诊科工作的医疗和护理质量。做好预检分诊工作,缩短候诊时间,减少投诉,提高分诊的准确性,是护理管理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章,寻找循证问题和循证支持,并应用于分诊中。

2循证问题

经过计算机网络检索,查阅相关文章,结合医院2002~2004年急诊分诊出现16起护理纠纷,发现在急诊分诊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分诊不准确。②护士态度不好。⑧技术不熟练。⑧患者等待时间过长。

3循证支持

根据循证问题,自觉、明确、审慎的用于急诊分诊中。

3.1分诊不准确的原因分析

分诊不准确原因,既有护士的主观因素,也有来自患者,家属以及疾病的客观因素,护士接诊时,不认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未全面询问病史、对病情观察不仔细或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等,都有可能导致分诊不准确。来自患者和家属的主诉,也很容易误导护士的分诊,由于疾病因素引起的误诊,往往见于疾病症状不典型或是多科症状交叉引起的分诊不准确。针对常见的急腹症,其病情、病因错综复杂,临床上很容易误诊,经过检索得出:急腹症可见内外妇儿等不同的患者;婴幼儿急性腹痛多见于肠套叠、嵌顿疝;而青壮年多见于急性胃炎、阑尾炎、胃肠穿孔;外伤所致的急性腹痛多见脏器破裂;女性患者的腹痛多为妇科疾病:急性盆腔炎、附件炎、异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男性患者多见于溃疡病和梗阻性疾病。所以分诊护士必须根据患者的主诉、症状、生命体征在短时间内进行分诊,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2护士工作的态度容易引起投诉的原因

护士年轻化、应急处理能力差、缺乏协调和组织能力、未经过多科轮转、缺乏急救知识、技术不熟练、责任心不强、接诊时不主动、态度不好、不热情、解释不够、语调过重、在分诊台聊天、看闲书、打手机等或忙于治疗而忽略了分诊等都容易引起患者不满。另外,护士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也是容易引起投诉的一个原因。

3.3患者等候时间长引起投诉的原因

患者等候时间长是急诊分诊经常碰到的问题。针对患者等候时间长的问题,笔者发现,急诊患者由于病情复杂,症状急重,发展迅速,患者及家属心态和求医心理复杂多样,尤其是突发疾病,患者被迫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其心理完整性受损,过长时间等待,加重心理负担,在候诊时,患者心理作用夸大了急诊候诊时间,事实上凡是短时间内发生或加重的、意料之外的、渴望紧急就医的急病,不管其严重程度如何,都可使个体进入急诊情景并自认为身心健康遭遇威胁而产生恐惧、焦虑,甚至造成机体的持续应急状态。再者,在急诊就诊高峰期,患者病情复杂且变化快,心理都希望得到优先诊治,如果患者多、病情危重、医护协调不够、护士过量分诊或涉及多科会诊以及等待检查结果时间过长而导致患者等待时间过长,都容易造成投诉。

4循证应用

根据循证问题和循证支持的结果,将循证护理应用在分诊中。

4.1加强培训,使护士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专科知识

合格的急诊分诊护士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正确判定和实施护理决策的能力,对病情的预见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并掌握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我院对急诊分诊的工作进行了改进,要求上分诊班的护士,必须是经过多科轮转,并经过急诊专科培训的注册护士,结合医院管理年的工作,组织所有的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比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并进行考试和考核,使护士掌握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知道自己在工作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以及如何避免纠纷的发生。对所有的护士进行了“三基三严”的培训,请专科医生讲常见疾病的知识和判断的标准,针对急诊的工作,重点培训了“五机八包”,使每个护士掌握急救知识。

4.2合理护士资源配置

在患者就诊的高峰期,尤其是夜班,共配备了5个护士为一组的夜班工作制,除分诊护士外,由小组长负责进行协调和指导工作。包括协调二线医生和护士,避免护士忙于治疗而忽略了分诊,也避免了由于急诊患者到院未见护士而引起的纠纷,在对候诊患者进行分诊时候,给予盖上急诊章,上面有患者就诊的时间和生命体征,并根据病情的轻重给予分诊,以确保患者迅速有效的治疗,针对那些疾病症状不典型,需要多科会诊的患者,由护士负责通知,要求医生lomin内到达,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医生到达时间,对于重症患者的各种检查,由分诊护士派抢救班护士全程陪同。对急危重症的患者,立即开通生命绿色通道,并在5min内进行吸氧、输液,建立静脉通道和生命体征的监测。

4.3规范护士语言和服务行为

急诊护士相关知识篇3

作者单位:136000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急诊科是医院的前哨岗位,是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病情急、病种多、治疗复杂等特点[1]。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方能适应快速多变的急救要求。因此,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科制定急诊专科护理人员培训方案,针对不同年资、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确定不同的培训模式和实施细则,规范我科相关工作,使之形成培训-考核-管理-使用-培训一体化的良性循环。

1培训目的与意义

急救护理行为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和经历不一的各种急症人群,以及意外灾害事故所致的多发伤伤员的救治。其病情的变化中交织着多种未知因素。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服务和解决问题时具有高风险性并承担着较大的法律责任,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技能和现场应变能力。因此,必须建立系统、完善的急救护理人员连贯性教育模式和管理制度,使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晋职晋级和使用管理紧密结合,使之有利于急诊专科护士的培养,以提高对急诊患者的服务和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2培训对象

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包括助理护士、低年资护士及高年资护士。

3培训内容

3.1理论知识

3.1.1基础理论以最新版的护理学基础为准,进行系统学习。

3.1.2专科理论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急危重症护理学》为准,进行系统学习。另外还包括各种急救技术相关知识的新动态,抢救药物的基本知识,常见的急救护理程序,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保养及注意事项,护理告知与应急预案。

3.1.3其他包括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护士职业道德、医德医风素质教育、护理相关法律知识、护士执业礼仪规范、护理文件书写要求、护理行为与职业安全及护理质量标准。

3.2实践能力

3.2.1技能操作除院内规定的十二项基本技能操作,还根据本科实际,有针对性的重点培训了急诊抢救设备的使用及整体操作,如萨勃心肺复苏机、呼吸机、便携式呼吸机、简易呼吸器、监护仪、心电图机、电动吸引器、除颤器、洗胃机、微量泵、输液泵的使用及相关操作。

3.2.2常见急救护理程序的演练、应急预案的演练。

4培训方式

4.1理论培训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分工明确,挑选具备广泛专业知识面的护士担任授课,提前一周布置学习内容,以利于护士们提前翻阅相关资料,多数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制作幻灯片,并广泛涉猎相关知识,吸纳新技术、新知识,使讲解更加清晰、透彻,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电脑操作水平。并鼓励低年资护士参与授课,有计划的增强后备队伍的实力。

4.2技能培训根据每名护士的特点及擅长的方面,选择技术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强、思维活跃,理论扎实的护士负责培训,每人负责2~3项,护士长做现场指导,负责人在操作前一周将相关理论内容下发,以加深印象。对技术操作能力差的护士采用一帮一的形式,护士长定期考核。培训达到人人过关,在培训的同时,其他人可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达到持续改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并且,下半年对上半年的技能培训项目进行复训,以强化记忆。

4.3通过以模拟急救情景和提问为主的培训来提高急诊专业护士结合能力。有益于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语言构思,组织和表达能力,使其与患者交流更自然,有利于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

5考核

5.1理论考核以护士长考核为主,平时随机考核,每月进行一次基础及专科理论的笔试,每季度进行一次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医德医风、药事知识的考核,考试成绩直接与科室奖惩制度挂钩。

5.2包括临场考核、教学护士定期考核、组长随机考核及护士长随机考核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每月必考,平时边培训、边考核,使培训显出实效。

6效果

6.1护理专业思想得到巩固在培训中强调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和护士礼仪,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大大降低了护理纠纷、投诉、缺陷的发生。

6.2护理操作技能得到提高通过护士长的正确指导,在院技能大赛中,我科所有参赛人员均取得优异的成绩,效果显著。

6.3沟通能力得到锻炼在所有培训中始终贯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调关爱患者及沟通的技巧,让护士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整体护理的基本条件,可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6.4提高了护士的应急能力急诊抢救时,护士水准体现在“时间性”和“技术性”两方面。经常预设某种病情变化及情景,对护士进行提问和教学相当于模拟练兵,提高了护士对突况的应变处理能力,同时通过情景模式的训练增加了感性认识,十分便于记忆。

6.5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因护士长提前一周将计划告知全科护士,利于大家预习,既养成了自学的良好风气,提高学习兴趣,又可以让护士们带着问题有目标的学习。

急诊护士相关知识篇4

[关键词]急诊;护理队伍建设;思想教育;专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8(b)-147-02

护理队伍建设是整个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急诊护士是急救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力量,在抢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一支思想好、医德高、技术精、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护理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笔者多年急诊护理管理实践,谈一下加强急诊护理队伍建设的几点体会。

1选拔优秀人员,奠定良好基础

急救工作复杂多变,急救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急救工作的质量和成效。著名急诊医学专家王今达教授对急救人员提出4项素质要求,即:①要有狮子样的体能;②要有骆驼样的精神;③要有猴子样的敏捷;④要像黄牛样只工作不索取。要组建一支德高医精的护理队伍,首先要注意选入优秀人员,要从道德修养,业务水平,文化素质,工作能力,身体条件,家庭状况等方面全面衡量。具体讲:要热爱急诊工作,经过专业培训,有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对待伤病患者应尽心尽责,全力以赴,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敏捷的思维能力,强烈的情绪感染力和情绪稳定性,坚定的意志力,良好的性格,迅速准确的判断力和应急能力,这样才能应付危重患者,尤其是对突发事件的大批伤病患者的抢救[1-2]。要刻苦钻研业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的操作技术,敏锐的观察力,能迅速地对伤痛患者的病情作出判断,并正确地进行抢救治疗。能保证以良好的心态,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只有选好人,用好人,才能为不断提高急诊护理队伍素质奠定良好基础。

2优化人员结构,稳定护理队伍

急诊护士不仅要经过专业训练,而且要经过相当时间的实际工作锻炼,才能真正胜任本职,所以医护人员相对稳定,以及科学合理配备,是保证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必要条件。各级领导要真正认识其重要性,在人员的进出,选拔上既要疏通渠道,又要慎重从事,克服随意性,避免频繁调整。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结构,根据在岗人员的技术力量和个人的状态合理搭配人员,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优势。在年龄结构上,要形成梯次,保证人员自然进出的合理比例,如高年资护士较多,会因精力不足,身体不适,家庭负担重等情况需要调整,而低年资护士较多时,会有工作经验不足等情况,还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同时进入婚育期而休假脱离工作岗位。只有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相对稳定的人员结构,才能促进急诊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组成一个科学有力的护理急救队伍。

3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首先要重视医德教育,高尚的护理职业道德是决定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避免医疗纠纷,必须先抓好护士护理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急诊工作平凡而辛苦,急诊患者病情危急,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能促使护士对患者的极端负责,同情和关爱患者,为患者解除病痛和心理压力,在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的信念指导下,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开展多种形势医德医风教育,不断强化医护人员优质服务的思想,建立医德考核制度及医德档案,使医德医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及护理前辈奉献精神,自觉树立白衣天使美好形象。其次注意思想教育,良好心态和情绪是护理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急诊护士不能带着情绪上岗,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遭受多大打击,都不要因不良情绪影响到患者,任何消极,懈怠,精力不集中,都可能酿成差错事故[3]。由于急诊护士长期以来超负荷工作,待遇相对较低,加上急诊患者普遍不理解,导致护士心态不稳,因此要注意经常性思想教育,随时了解人员的思想动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其端正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护理工作的职业价值和重要意义。同时要为护士排忧解难,提高工作待遇,在个人遇到困难,职称级别调整,节假日,人员紧张等情况下,注意预防性思想教育工作,使每个人员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在日复一日繁忙而枯燥的护理工作中,始终保持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态,保证护理质量,避免差错和护理纠纷。

4强化专业培训,提升急救护理能力

规范化培训急诊专科护士是确保急诊患者得到及时、连续性救治,及时发现危及生命的潜在危险因素并减轻伤残程度,确保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4-5]。据调查表明具有2年以上急诊专科工作经历的,仍然存在急诊急救相关理论和技能培训的需求,因此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工作,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救护能力。

培训方法和内容:按照成人教育的原理,以科学调研为依据,了解培训需求,按需施教。高年资护士着重在新技术、新业务方面的培训,并选派骨干外出进修学习新的临床技能,新设备仪器的使用,挑选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工作经历丰富,并且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的高年资护师讲课,巩固基础医学知识,熟练掌握常见危急重症急救处理,做好年轻护士的传、帮、带工作。请专家授课,拓宽知识面。加强专项技能操作训练,做好教学查房,专科知识讲座和病例分析等,挑选护理骨干参加专门机构设立的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班,并取得资格认证。对低年资护士重点进行专科护士相关知识培训、急诊急救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进行情境模拟训练,模拟建立与实际工作相似的抢救场景,突发事件,培训护士应对危重患者,尤其是对突发事件大批病伤者抢救的应急处理能力,选择危急重症案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车辆事故致多处骨折并多脏器损伤的现场急救等,同时加强所涉及的护理操作训练,包括急救技术操作和急救仪器使用。定期组织考核,按照各项操作技能评分标准和情景模拟考核评分依据打分,不合格者需要重新训练,直到合格为止。低年资护士抢救危重患者的经历不多,经验不足,缺乏应对能力,经过反复训练而获取抢救的实战经验。情景模拟训练可针对性地进行深层次培训,通过综合能力的训练,提高护士的综合急救能力,使低年资护士产生紧迫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不断进步。通过强化业务训练和急诊意识的增强,提高急救人员的应急应变能力,练就一支过硬的急救护理队伍,真正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参考文献]

[1]谢天麟.急救知识与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

[2]许素,刘晓为,李桂宝,等.情景模拟训练在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24.

[3]卢艳飞.护理组长负责制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广西医学,2008,30(10):1636-1637.

[4]曾燕.急诊护士护理道德与护理质量的因果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1):78.

急诊护士相关知识篇5

关键词:妇幼保健院;急诊护士;急救知识技能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危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全市120急救网络成员单位,承担着全市妇产儿科的院前、院内急救任务,作为其急救前沿的急诊科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急诊科的护理水平直接体现医院的急救水平[1]。人们对急诊护士的要求随着医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高,掌握专科知识、技能是护士做好专科护士的基础[2]。本研究调查了我市各级妇幼保健院急诊护士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现状、获得途径、学习需求及掌握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市7所妇幼保健院共107名在岗急诊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市级1所,区县级6所。护士年龄20~46岁,平均年龄(28.12±5.42)岁,;护龄从不足1~27年不等,n0-n4级均有分布;职称从护士到副主任护师。共发放问卷107份,收回107份,均为有效问卷,有效率为100%。

1.2方法制定问卷调查表采用普查法从2015年6月初到7月底完成调查。调查表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护理层级、学历、职称、职务等;第二部分为妇幼急救相关理论及技能知识,包括新生儿窒息复苏、成人CpR、除颤、洗胃、各项监护技术及高危产科并发症、休克病人的急救与观察处置等知识组成。

1.3调查表的信效度分析

1.3.1信度分析问卷调查表采用Cronbach'sα系数法。按Cronbach'sα系数法要求,一般认为当α系数大于0.7时,调查表的信度良好[3],本研究所用的问卷调查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12。

1.3.2效度分析问卷调查表的效度选用内容效度的评定来测定。本研究由我市妇幼急救网络专家组名成员中的5名专家担任评定工作,以访谈的方式完成评定,结果显示为该问卷调查表具有良好的效度。

1.4资料处理方法上述资料均用excel和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数据用百分比表示,计量数据用均数(x±s)表示,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获取急救知识与技能的途径本研究调查显示,其获得途径有84.11%的人认为是平时工作经验积累,69.16%的人认为是院级、科内的培训考核,52.9%的人认为是院校的学习经历;有84.5%的人员期望获得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的机会,100%的人员期望院级、科级的培训活动。

2.2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

2.2.1总体现状按照国家卫计委急诊科建设指南中人员配备条件要求,二级及以上医院护理人员三基理论、技能考核得分>80分,还应熟练进行各项抢救技能,本次调查测试知识平均得分(71.45±12.43)分,技能掌握程度测试中精通、熟练人员各占3.73%、28.97%,与建设指南标准要求尚有较大的距离。

2.2.2与护士层级的关系见表1。

统计发现,知识得分中n0、n1、n4级与其他各级比较p0.05,不具有差异性。层级越高,掌握急救技能的程度越好。

2.2.3与护士类别的关系见表2。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影响因素主要在护士岗位层级上,而岗位层级划分标准主要以护龄、职称来划分,当层级达到一定级别后相对稳定;表2可以看到,专科护士培训能有效提升妇幼专科急诊护士掌握急诊急救知识技能的程度。

3讨论

3.1重视岗位培训本研究调查显示,我市妇幼保健院急诊n0、n1级护士掌握急诊急救知识的得分及技能掌握程度均明显低于高层级的护士,且n0、n1级低层级护士占被调查护士总数近1/2,这一结果与国内的现状[4]基本一致。

3.2专科护士培训作为妇幼保健专科医院,要提升妇幼急救的整体水平和急诊护士的急救能力,应积极选拔护理人员,参加急诊专科护士培训。

3.3系统规范化的培训急诊科是接受患者就诊,抢救危重患者的第一线,具有精湛的抢救技术才能确保在第一时间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抢救,其护士急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和水平,进而影响患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5]。

本次研究调查显示的总体现状,反映出现阶段这支护理队伍满足不了妇幼急救的需求,尚不能达到《急诊科建设指南》的要求,这与调查者的调查意愿有一定的距离,特认为对妇幼保健院的急诊护士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亟待开展。各级妇幼保健院应积极采取以科内、院内培训为主,送培进修学习、外出参加相关高端学术交流会等多种岗位培训的方式,给每个护士更多的培训机会,促进护理人员经验的积累和强化急诊急救知识、技能的熟练掌握,缩短成熟周期,提升妇幼保健急诊护士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赵芳.浅谈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专业素质[J].求医问药,2012,04:240-241.

[2]王玉华,张悦.对临床护士掌握专科知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65-666.

[3]李晓松.医学统计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75.

急诊护士相关知识篇6

关键词:急诊室;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对策

       护患纠纷是医疗纠纷的一部分,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主要由护士与病人及其家属发生的各类矛盾。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社会矛盾集中,其工作性质决定了护患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是一个极易引发护患纠纷的场所,它存在以下3种实际问题:一是急诊病人病情急、危、重、难、复杂、变化快、病死率高[2];二是病人及其家属对急救知识缺乏,对病情变化难以理解,对突发事件难以接受;三是病人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由此决定急诊护理是高风险工作、是护患纠纷高发区,如何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需要每个护理管理者及急诊科护士引起高度重视。2006年以来我院急诊科对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原因分析

       1.1 护理人员方面

       1.1.1 接诊分诊理念落后

        ①护士有时未能将过去机械完成工作更新为“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表现在非急诊病人就医增多时,接诊护士思想易松懈麻痹,服务态度冷漠,说话不严谨,解释不到位,不能给予确切的指导与满意的答复,如未能指导或协助病人到相关科室做各项检查,致使病人“来回跑”而延误诊治时间,造成病人及其家属心情不愉快,从而引发护患纠纷。②不掌握分诊原则,缺乏专业训练,导致分诊不准确,或未见到病人就挂号分诊,延误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则往往诱发激化不满与矛盾。

       1.1.2 缺乏娴熟的专业技能

        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精益求精,造成护理工作中技术风险增大,给护理人员形成较大的压力。部分护理人员没有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平时不注重业务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新设备的使用掌握不熟练,单独上班时不能完成较复杂的操作,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容易导致操作失败或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因而引发护患纠纷。

       1.1.3 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①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忽视病人的权益,如对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等没有在思想上产生足够的重视,随意谈论病人的病情及转归;不坚持原则,盲目执行口头医嘱等均可导致护患纠纷。②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紧急抢救时手忙脚乱,在家属面前大喊大叫,或抢救过程中讲一些与抢救无关的话和事;对病人家属拒绝接受的抢救治疗,没有及时签字而易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急救护理记录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不够,如抢救病人以及为危重病人做了大量专科治疗及护理却未及时记录;护理记录与医疗病程记录不相符;护理记录里没有用药起止时间记录,无法显示给病人用药速度快慢及用药的间隔时间,特别是不能同时用药的间隔时间等[3]。如果发生医疗纠纷,护理记录单将不能提供有利的法律依据,护理人员将十分被动。

       1.1.4 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提高沟通技巧

        护士要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有些护士缺乏与病人沟通的能力,说话缺少艺术和技巧,治疗、操作前后交代、说明不详,对病人咨询的回答过于绝对,一旦达不到其所期望的,往往引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1] [2] [3] 

还有护理人员资源配备不足,未达到卫生部要求。人员少、工作繁重压得护士喘不过气来,大量的就医者,特别是晚间急诊高峰时,根本无法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当班护士除了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机械地执行医嘱外,没有时间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更多的语言交流,常顾及不到他们的情绪与心理,造成他们对医院服务质量的不满,迁怒于护士。

       . 患者方面

       .. 患者的不良心境

        患者及家属由于疾病,特别是突发疾病,危重症的影响及经济承受能力的限制等因素,易产生不良心境,导致过激行为,引发护患纠纷。

       .. 患者自身素质因素

        由于部分病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素质不高,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对护士出言不逊或不尊重行为,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一个因素。

       .. 其他因素

        由于季节及时间的特点,就诊的患者比较集中,治疗也比较集中,不定期的突然增多,突发事件,是先难以充分准备,护士少患者多,在这种情况下,护士不能有效应付争先恐后的患者,再加上忙乱和吵闹的工作环境,极易产生纠纷。

        防范对策

       . 更新护士接诊理念

        在接诊中给予病人更多的人文关怀,礼貌待患,实施首问负责制,答好“第一问”,接好“第一诊”。树立全员意识,即使病人所问与本岗位无关,也应耐心细致,给予确切的指导,答好第一问。同时,第一接诊护士应有较强的急诊意识和急救理论,及时准确地做好接诊分诊工作,负责理顺就诊的各个环节,对危重病人首先护送入抢救室,并立即通知医生做紧急处理,开通绿色通道,然后才补办挂号、交费等手续。

  . 加强业务培训,保障护理质量安全

        为适应急诊工作的特点,护士必须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过硬的急救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科室制定详细的护理人员培训计划,详细记录培训内容及阶段考核结果。并培养护士的敬业精神、慎独精神、遵章守纪的素质,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要严格执行工作标准,操作规程,认真做好“三查七对一注意”,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 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①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意识,了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患双方法律问题,在护理过程中自觉维护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②紧急抢救时护士要沉着冷静、有条不紊,注意讲话艺术。③重视急救护理文书的准确及时和法律效力。急救护理文书牵涉到患者法律问题、医保、赔偿等各种问题,也是医疗纠纷的第一手资料,因此,要及时、准确记录病人到达时间、医生到达时间、抢救措施落实时间、抢救内容(包括病情动态变化)及执行医嘱的时间,生命体征的记录尤为重要。对病人家属拒绝接受的抢救治疗,要及时请病人家属在病历上签字。

       . 加强学习,提高护士的人际沟通能力,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心理护理的前提

急诊护士相关知识篇7

关键词:护患沟通;急诊科;基层医院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304-02

引言

护患沟通,就是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信息互通交换的过程,也是患者在救护过程中,护士与患者及家属在病情病况、护理信息、患者心理等方面的交流。急诊科是基层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急诊科是抢救患者生命最前线,是面临广大患者的窗口[1]。急诊科医护人员面对病人多,病种多,任务重,抢救任务急,容易形成急躁心理,同时缺乏时间与患者的交流互动。护士往往来去匆匆,对患者服务不够到位。患者及家属面临突况,由于缺乏对专业知识和病情的了解,也会造成对医护人员工作不理解。加之患者维权意识增高,护患矛盾一直居高不下。

缓解护患矛盾,减少护患纠纷是社会广泛研究和关注的话题。建立完善的医院管理机制,提高急诊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能,提高医护人员医护水平,加强患者对医护工作的理解对解决护患矛盾,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急诊科护患沟通的难点进行深入分析,并对防范和减少护患矛盾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

1护患沟通的难点

1.1急诊科没有分诊导诊功能。

很多基层医院急诊科没有专业的分诊、导诊护士。导致患者入院咨询时,没有接待的护士。很多护士对患者解答不能够耐心认真,不能引导患者到正确的地方进行各项相关检查,造成患者两头跑,耽误了病情的治疗,从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医护人员自身因素导致护患沟通困难

2.1医护人员护理差错。由于急诊科护士面临广大的患者,任务急,工作繁重,容易引起护理差错。护理差错会给患者造成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伤害,造成患者病情耽误甚至恶化,引起互换矛盾纠纷。

2.2护士缺乏沟通技巧和沟通意识。由于护士缺乏沟通知识和沟通技巧,或者护士本身沟通意识淡漠,对患者缺乏关心,甚至态度强硬,未能考虑患者心理和感受,造成护患沟通矛盾。

2.3护士分诊导诊理念落后,很多医院没有分诊护士。患者来院就诊时,护士服务态度冷漠,不能给患者做详尽的咨询解答。未能指导带领患者到相关科室做各项检查。致使患者耽误治疗时间,造成患者与护士矛盾纠纷[2]。

2.4护理人员缺乏熟练的专业知识和医护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医护工作更加复杂,对护理知识技能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护理难度大、风险高给护士造成心理压力,在工作中和患者解释强硬,造成纠纷。

2.5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护士忽视患者权益,未能尊重患者隐私权、知情权等,只是遵守医生口头嘱托,造成护患纠纷。同时很多护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未能及时正确有效的协助抢救患者,对护理记录单填写保存不到位,都可能造成矛盾。

2.6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护士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具备良好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护患缺乏相互理解。

3患者因素造成护患沟通困难

3.1患者及家属过分急躁、恐惧。患者及家属往往迫切知道病情,心情急躁,常有恐惧心理,一有不满,就迁就于医护人员。

3.2患者及家属缺乏对医护知识和患者并病情的专业了解。面对患者的突发病情,患者及家属往往会产生急躁的心理[3]。由于缺乏对患者病情基本情况、治疗方法及可能产生的症状没有清楚的认识,也不知道就诊程序,往往会将责任推脱道护士身上,造成互换矛盾。

3.3患者的维权意识和期望值增高。患者对医院的期望值过高,往往认为医院有能力治好病。一旦病情恶化无法救治,不能接受死亡事实,就会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矛盾。

4医院急诊护士年轻化

急诊科护士年轻化致使护士缺乏专业技能,应变能力和专业经验。面对患者的突发病情和紧急情况,年轻护士缺乏应变能力,往往手足无措,急躁没有条理,耽误患者病情的治疗。由于缺乏专业娴熟的技能知识和急救专业经验,也会降低工作效益,工作质量没有保障,不利于患者快速、有效的治疗。

5医院结构布局不合理。

目前我国很多基层医院缺乏健全的管理组织。基层医院缺乏健全的领导机构,从患者接诊部门、分诊部门到就诊部门应没有建立健全的领导管理机制,医院布局结构不合理,未能做到分层领导,步步落实,没有充分的发挥各级机构部门的监督指导职能[4]。

6缺乏对急诊科护士统一管理、规范性制度

我国目前基层医院急诊科无统一、健全的的护士管理制度。由于缺少统一的制度标准,药剂人员不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缺乏统一的规范指导。同时管理制度不统一也不利于医院各部门信息的交换与协作,不利于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护患沟通。

7加强护患沟通。缓解护患矛盾的对策

7.1给患者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接诊、分诊护士应热情接待、微笑服务,具备同情心,关心患者病情及感受。面对患者咨询应认真耐心,并随后带患者到相应的地方进行各项检查。

7.2给患者提供良好舒适的就医环境

急诊护士相关知识篇8

【摘要】高强度的急诊科工作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强的心理压力,全面了解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来源,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对急救工作中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急诊科;心理压力;护理人员

急诊科是接受急诊病人就诊、抢救危重病人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和窗口。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飞速发展,对急诊科护士的救护操作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常年工作在急诊科的护士,由于特定的工作性质和职业要求,必须经常面对病人、家属、医生及其他科室人际关系,因此无论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护士,还是在临床工作多年的老护士,其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帮助护士缓解工作压力,提高护士对压力的应对能力,改善护士的身心状况,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现就急诊科护士存在的身心压力的情况,分析如下。

1压力表现

压力也称紧张或应激,是某种事物对人的生理或心理造成的一系列紧张反应状态。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是工作环境的要求与护士的反应能力之间的一种不平衡知觉所致,多数人在面对心理压力时会出现身心的紧张性反应,如不及时调整身心状态,会出现对工作的厌恶疲倦感,表现为工作效率低,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情绪低落等,对护士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2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因素

1压力的来源

1.1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是构成急诊科护士工作的压力因素。"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使急诊科护士工作已从单一的执行医嘱开始转移到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全面照顾。这种包括心理和文化照顾在内的全面护理,是复杂而具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护士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

1.2护士价值不能体现以及内心期望值与现实不符急诊科护士在医院被认为是医生医嘱的执行者。在社会人群中被认为是"高级保姆",社会地位较低;这跟护士内心期望自己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白衣天使"相差甚。

1.3人际关系方面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建立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上下级之间、医护之间、护患之间及护理人员自身之间都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特别是护患冲突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双方的权益、健康及经济问题以及人格和法律责任,稍处理不当,就会陷入困境。

1.4护理工作的特点急诊科护士以女性为主,同时要扮演护士、母亲、妻子等多种角色。工作的"三班制"打乱了生物钟节律,夜班多,节假日常得不到休息,加之女性的生理特征,情绪周期性波动以及生儿育女、家庭劳动的负荷,如果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在面对一系列紧张刺激时,常常会冲动,又因职业需要将其抑制,导致心理健康处于不良状态中。

1.5学历文凭与业务能力方面。大多数急诊科护士是中专毕业,她们必须在繁重的工作同时,参加各种各样的学历文凭继续教育。在业务能力方面,当前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医疗知识更新换代较快,新设备层出不穷,对护理人员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迫使护理人员必须更新知识结构、学习新的技能才能满足工作需要。学历和技能也是造成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的因素之一。

3应对措施

3.1实施风险管理:①急救物品、器材时刻处于备用状态,随时可用。抢救药品齐全、充足。②完善管理制度。急救物品做到"四定一保持":即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保持完好。③班班交接,各班下班前及时补充本班消耗的药品、器材,对损坏的器材及时报修。④建立危重病人交接班认定卡,使口头交接与书面交接相结合。⑤制定急诊科常见风险防范预案如:抢救仪器故障防范预案、护理投诉防范预案、护理文书缺陷防范预案、医护配合不协调防范预案等。

3.2提升服务技能:①人员数量护士人数与病床的比例:抢救室1.0~1.2∶1(每班至少1人),留观室:每班至少1人。②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急诊科必须有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有全面的人员培训制度。

3.3改善服务意识:①快速反应观念这是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也是急诊科的主要工作特点。不能快速反应,就不能适应急诊科的工作性质,不能适应急诊急救病人的需要。反应快、行动迅速、操作准确、抢救成功率高,这是快速反应观念的四要素。②院前急救观念院前急救观念指一有呼叫,能迅速拉得出,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在现场有能力开展救治,途中的不间断救治;具有现代的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③现代监护观念包括:要具有现代监护设备;对现代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准确的判断监护仪的各种数据;各种管道的观察;病情观察,这是一个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技能,病情观察能反映一个护士的基本理论知识及临床护理经验。

3.4规范服务流程:①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切实保证急、危重病人的就诊治疗。②成立急诊工作领导小组以主管医疗的院长为主要负责人,成员有医疗、护理、后勤和急诊科负责人。每周护理部、质控科室期和不定期检查急诊环节质量,及时反馈信息,以改进急诊科工作的缺陷与不足。③制定并执行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落实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制度,落实各工作单元工作制度、急诊交接班制度、急诊会诊与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急诊医疗护理纠纷和投诉处理制度等,并有相应的实施记录。④制度紧急医疗护理救援预案制定大批病员抢救预案,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预案。并将组成人员备案在册,定期演练,保持24h通讯通畅。⑤提供多种便民措施为无陪人患者提供全程陪伴服务;对危重病人检查过程实行全程陪伴,严密观察病情,防止意外发生。

4小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命越来越重视,急救意识也不断增强。急诊科的特点:病人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复杂性、情绪急躁性,数量不定性。医护人员具有高风险性、高技术含量性、快节奏性、思维敏捷性。护理人员要学会洞察自己受到压力后的警报信号,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每周抽出1-2小时独处,尽量不要受到工作和家庭的任何干扰。学会与密切的朋友和知己畅谈你的情绪和感受。对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急诊科的救治和护理水平、降低护理风险、预防护理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急诊护士相关知识篇9

1培训内容

1.1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专科急救仪器及专科操作的培训;科内常见急重症抢救程序;抢救病人时的医护配合;院内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演练。

1.2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准确接听出诊电话;保持出诊箱、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和药品的完好并熟练使用;现场处理危重患者医护1对1时的抢救配合;院前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1.3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包括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各种应急预案、其它与急救相关的知识培训。

2培训方法

2.1评选科内培训员及护理小组长:由护士投票评选出来的有高度责任心,业务能力较强的护士担任,专门负责科内护理人员业务技术的培训,并定期参加护理部的培训及考核。

2.2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

2.2.1总结近年的抢救病例、常用急救仪器、专科操作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各级各类护士急救技术操作培训表,要求掌握的急救技术操作首先集中由培训员示范讲解要点、难点,分组由护理小组长负责指导完成练习,对一些不规范、不合格操作及时指出并讲解。

2.2.2抢救时医护配合很重要,护长总结抢救病例时医护间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该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培训,使下次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对院内转运时曾出现的问题(氧管未固定脱落、尿管脱出、输液管接头脱离未发现、改变后至病情变化等)集中学习,大家共同探讨改进措施,提高院内患者的安全转运。

2.2.3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每月进行1次模拟突发事件的演练,制定演练方案,计划性指派高年资护师进行急救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示,力求将语言记忆上升到形象记忆,突破了在理论学习中的局限性。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使护士加深印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2.2.4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每年举行2次以小组为单位的急救技能比赛。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培训,并设立奖励。这样大大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同时又鼓励和培养了护士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2.2.5新护士包括见习期护士实行一对一的带教:由年资高的护士跟班带教,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式的讲解,让新护士带着问题看书、看示教。2.3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

2.3.1出诊电话接听很重要,地址及病情清楚明了可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如模糊不清导致时间花在找地点上,医疗纠纷就会发生.护长专门为如何接听出诊电话设立课题培训,使护士接听出诊电话时更有条理。

2.3.2保证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及药品的齐全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前题,护长对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上的氧气瓶实行封条管理,并实行小组负责制,小组长负责组员的培训并共同完成物品的管理,保证物品齐全无过期,并记录在册,护士长不定期抽查物品的完好率、护士对救护车上的仪器掌握的程度。

2.3.3现场危重患者抢救时医护1对1的情况下,对护士的要求更高,根据医生的反馈及翻阅出诊单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抓重点地培训,例如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应以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BLS)、适当的气道管理为主,而非先使用药物[1]。通过培训使护士懂得如何与医生进行沟通配合以形成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流程,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对需长时间转运的患者特别是山区道路转运危重病人时更要做好转运前、转动中对策的培训[2],使患者安全转运,减少医疗纠纷。

2.4急救知识的培训: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2次和护理查房1次;由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进行讲课,内容要求与工作密切相关,平时容易犯错及要注意的问题,常见急病知识和相关保健知识。所学内容要求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复习,并作为次月的晨会提问内容。这样可加深记忆。对常见急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贴于抢救室,护士随时可学,并定期集中护士进行培训学习。对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要求熟练掌握。小组长督促本组护士学习,护长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来提高护士的记忆。积极参加护理部举办的急救知识学习班,为做好专科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5培训后考核:抽查护土抢救车、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内物品的取物时间要求在5-10s内完成。急救知识的考核:护士长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进行考核,当月制定好次月提问的内容,包括急救药品知识、急救知识和相关保健知识、应急预案,合格分>90分。每2月进行一次笔试考核,合格分>90分。见习期护士每月急救护理常规理论考试1次,合格分>90分。急救技术操作的考核:徒手心肺复苏术每年考核2次,要求合格率100%。护士长每个月指定抽考1-2项急救技术操作,每半年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等考核一次,合格分>90分。成绩列入护士考评表。考试不合格与质控挂钩,并补考至达标。

3体会

3.1规范的专业培训计划有助于护士又快又安全地获得专业训练,但在实施中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可pCDa循环动态调整,以保证培训计划工作圆满完成。例如在培训的操作及业务学习可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选题;当月的学习内容制定为次月的提问及考核的内容,以加深护士的记忆。

3.2培训计划及考核记录让每一位护士对自己的护理工作有了正确评估,了解工作中的不足、差距及需要改进的方面,从而提高整个急诊科的护理管理工作。2009年至2010年没有出现抢救患者时因技术过失而引起的投诉和差错。医生对护士急救技能及抢救配合的认可率为95%,未发生因接电话不详或转运过程的不安全因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

3.3通过对突发事件的演练让护士在抢救及处理突发事件时能分清轻、重、急、缓,并快速、准确地执行各项抢救治疗护理措施,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提高了急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突遇病情变化,医生未到达之前的宝贵时间内能积极做出反应,给予急救措施。

3.4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小组长做好对本组护士的引导工作,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在护理工作中融会贯通,使护士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学习,培养了一批集多专业护理技能于一身,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应变能力强的急诊科护士,同时提高我院的急救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急诊护士相关知识篇10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培训提升急诊专业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方式.方法对26名急诊专业护士除先采用常规的,系统化的培训外,后还采用以提问、模拟急救情景的教学形式培训.比较培训前与培训后的护理质量提高率结果培训后的护理人员在满意度,技术操作,理论知识,护理文书书写的质量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均p

急诊专业护士在绿色通道中,扮演着相为重要的的角色.对护士的要求.首先要有丰富的急诊护理业务水平.其次要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具体表现在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两个方面.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窗口科室,因急诊护士劳动强度大,病人要求既高又急,医疗护理纠纷发生率最高的地方.使许多优秀护理人才流失.低年资护士和部分聘用制护士专业基础知识差.基层医院分配的急诊护士无法做到三甲医院那样,轮科2—3年后,考核合格方能走上急诊护理岗位,基层医院怎样培养年轻护理人员,使她们尽快地胜任急诊的护理工作,对基层急诊护理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自2007年1月起我院急诊科在护士进入急诊科采用常规的,系统化的教育,另还采用以提问、模拟急救情景为主的培训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院急诊抢救室,观察室和输液室的护理人员设常规组26名,提问组26名。职称:主管护师4名,护师4名,护士18名。学历:本科在读3人,大专3名,大专在读9名,中专11名。

1.2方法

1.2.1对每位新入急诊科护士的业务,技术能力进行评估。①由护士长对其进行专科理论考核,技术操作考核。②利用晨会,交接班,查房,业务讲座等时机对护士进行提问,将成绩作记录。③模拟成批急救病人,入院及病情变化,医闹事件的情景,考核护士的应对能力。

1.2.2培训目标:确定培训目标,重在训练护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危重急救护理能力,急诊应急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1.2.3培训计划:针对考核结果,个人特点,工作时间长短制定相应培训计划,培训时间为3个月。要求3个月结束后能单独完成各班职责。第一个月训练重点急救护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护理文件书写,职业道德,法律教育,健康教育等。第2个月基本掌握急救护理技术操作。如心肺复苏,备血,吸痰等急危重患者抢救配合。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全自动洗胃机,呼吸机的安装及使用。第3个月即进入了专科理论和技能的培训中。如气管切开(插管)的配合,动(静)脉采血的操作,常见的心率失常判断,呼吸机,洗胃机常见故障的排除等。

沟通技巧的培训,使大家意识到急诊患者病情急,心理准备少,角色转变慢。在候诊被心理作用夸大了急诊候诊时间而影响患者的满意度。

1.2.4实施护士长与被培训护士共同讨论学习计划在目标达成共识,排班采用弹性排班,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一跟一的带教形式。由护士长提前一周布置学习内容,以利于护士们提前翻阅相关资料,做好准备。并将问题分为3类。第一类是工作中急需了解的问题,第二类是急诊护士必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术。第三类是急救专科理论和技能。护士长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将2,3类问题纳入计划,主要利用晨会,交接班,查房,业务学习等时机对护士进行提问。根据问题难易程度不同,对不同基础的护士进行提问,低年资的护士回答不出来先请高年资的护士回答.最后由护士长来解答.第1类问题为患者突发的或可能发生的情况.即随时提问,这类问题是对平时积累知识的复习和考核.对已经了解的护士来说是个巩固提高.对于不了解的护士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本次未回来出问题的护士要求加强学习,下次继续提问.直到掌握为止.护士长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技术和抢救程序模拟等专科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急救护理技术,急救进展等新理论.新知识.

1.2.5:①满意度的测评:护士长每天用30min随机调查2个医生和患者.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护理操作,工作程序,健康教育及相关专业知识五个方面.②理论知识考核,每日一次的理论知识考核.③技术操作考核,每月进行急救护理技术.如心肺复苏,洗胃,除颤,呼吸机的使用等.④护理文书,通过学习法律和医学法规,使护理人员进一步认识护理文书的法律效应.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水平,对已公开的医务纠纷和事故,分析原因,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要求每个护理人员主动杜绝安全隐患.护士交接班前后互相提醒,当班有什么遗忘吗?在治疗室,治疗车,服药车醒目处张贴“三查七对今天你做到了吗?”的文字题幅。并将书写工整,病情描述确切,重点突出的护理记录,作为范文让护理人员学习。

1.2.6考评:由护理部主任,急诊科主任,急诊科护士长成立急诊护理人员培训考评小组,对满3个月,再用入急诊科时相同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内容包括,患者及科室满意度,护理文书书写,技术操作和理论知识.将成绩作前后比较.总分需提高30分者方可留在急诊科工作,并进一步的学习.

2.结果

26名急诊护理人员护理综合质量评分(分,x+s)

组别人数患者满意科室满意理论成绩技术操作护理文件书写

成绩

常规组2677.30+5.5675.80+6.65

70.70+8.63

67.40+7.99

87.23+20.5

提问组2696.10+2.089.710+1.83

97.00+2.21

98.80+1.03

95.80+1.46

p

3.讨论

在国外及国内重点三甲医院,护士要2—3年的轮科培训方可进入急诊科工作。但由于人力的严重不足,几乎容不得护士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就要直接进入急诊科工作。因此短时的边实践边学习的训练模式是切合实际的。也被国内大多数护理管理者所采用。我们采用以模拟急救情景、提问为主的培训形式。将其融合于业务学习,教学查房和考核之中。对此各护士先后进行了3个月系统培训。其中一名不合格,另一名没有明显提高,此二名护士均是毕业后未从事护理工作二年后考上执业证书直接进入急诊科培训,可能不太适应此短期培训模式及急诊护理快节奏有关。因此,在无其他科室工作经验的情况下直接进入急诊科工作,就影响了培训的正常进行。24名护士在培训后均能胜任急诊科工作。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均有较大的提高。

4.体会

笔者通过以模拟急救情景和提问为主的培训来提高急诊专业护士结合能力。主要具体五个优势:①有益于提高护士的语言构思,组织和表达能力,使其与患者交流更自然,有利于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②能督促护士自学,因护士长提前一周将计划告知全科护士,任于大家预习,既养成了自学的良好风气,又可以让护士们带着问题有目标的学习。③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急诊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急诊抢救时,护士水准体现在“时间性”和“技术性”两方面。经常预设某种病情变化及情景,对护士进行提问和教学相当于模拟练兵,提高了护士对突发情况的应变处理能力,同时通过情景模式的训练增加了感性认识,十分便于记忆。④提问随机性强,有益于提高护理质量。因提问不需占用无门的时间,可随时随地针对某一患者的某一突发情况或护理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现场的示范和交流,使护士掌握了最佳的护理措施及时机。当被问的护士答不出来时,由高年资护士或护士长来解答,这样融教学与提问之间,互教互学既可以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与治疗,又能让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到了治疗护理中来。

总之,我们在急诊科实行以模拟急救情景和提问为主培训护士的方式。对提高急诊专业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有显著的成效,而且增强了护士的法律意识,有效地提高急诊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芬芳.探讨急诊管理中护理人员的培训方法.[J]上海护理,2005.2(3):05—66

[2]牛倩敏.余平提升急诊专业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对策.[J]上海护理,2005.5(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