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十篇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十篇

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8:28

突发事件应急报告篇1

城市作为区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活动中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城市对现代技术的空前依赖等导致城市日益处于一个既十分复杂又异常脆弱的人工系统中。各种社会不安全因素急剧上升,一旦不可预料的突发事件出现,可能会给社会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对人类生活安全和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极大的威胁和挑战。所以,当代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必须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多部门协同应对,多部门的统一指挥以及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协作便需要依赖有效的信息管理提供信息服务。要减少或避免这类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就要加强社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主要包括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等,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加强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建立一套高效、科学的社会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系统。

1城市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的定义、特点

1.1城市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的定义

城市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是指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全过程为基础,利用相关信息技术和方法.进行应急管理和决策所需信息的需求定义、收集、传递、处理、存储、传播和利用,从而为城市应急指挥决策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和广大公众提供足够、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以便有效地开展应急管理,合理规划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平台的建设。

1.2城市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的特点

应急管理的目的是阻止或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因此需要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分析,以便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预警、控制和处理。所以,城市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呈现出至少如下几个特点。

(1)数据量大:应急管理不仅受灾害和紧急事件的复杂性、多样性的影响,还与灾害发生地的人口、社会经济状况、当地的警力、医疗等应急人员和物资量有密切关系。

(2)覆盖面广:涉及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环保、市政、安全生产、工商、气象、地质、防汛等众多部门和行业以及多层次、多元化的信息;在应急中,需要做出关于人员疏散、交通管制、物资调度和通讯指挥等影响整个城市的决策和行动。

(3)时效性强:由于突发事件的突然性和严峻性,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反应。才能阻止或降低突发事件的勉害。因此,它比其他信息资源更具有时效性。

2城市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有关职能部门的专项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已有一定基础,如公安llo指挥系统、消防119指挥系统、医疗急救120指挥系统、交通122指挥系统等。具备了比较完善的数据采集、信息处理、决策支持等多方面的功能,并且运行和管理着一些重要数据库,如消防系统的重大危险源数据库等。由上述可知,由于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当代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需要多部门协同应对。所以,为克服各应急指挥系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弊端.政府有必要建立统一的城市应急指挥中心,集成各专业应急指挥系统,以便实现对突发事件进行统一指挥、集中调度、实时监控和协同作业。一般来说,各专业应急指挥系统主要为本专业信息的监测、处理和应急响应提供服务;而统一应急指挥系统则要为政府应急决策和管理提供全面的信息保障服务,所以,统一应急指挥系统既需要各专业应急指挥系统提供的专业信息。也需要多部门协同应对的宏观管理信息,还需要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中提取的基础信息等。

因此.基于城市较为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笔者提出建立以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信息系统为枢纽,以各专业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信息系统为协同、相关政务信息资源为支撑的集成分布式城市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其中,政府网络是指电子政务专网或外网:政务资源库群是指人口、法人机构、宏观经济和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电子政务四大公共基础信息库以及煤、电、水、气、道路、公交、电信等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库;应急中心元数据库是指链向各专项应急信息库的指示库,为应急指挥系统提供应急信息资源目录服务;城市应急信息库是指应急指挥中心为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协同管理而建立的全局性信息数据库.如统一接处警信息、统一指挥调度信息等:专项应急信息系统是指有关职能部门已经建立的单一灾种应急指挥系统,如公安l10指挥系统、消防119指挥系统等;专项虚急信息库是指围绕专项应急指挥系统建立的专门数据库,如公安系统的犯罪数据库、卫生系统城市医疗急救数据库等:电子信息交换是指根据专项应急信息系统与统一应急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标准和规范。利用数据交换中问件自动实现系统之问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信息提取是指利用程序自动从政务信息资源库中搜索和获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图1城市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集成分布式模式

3城市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过程

美国著名信息管理学家霍顿提出由人类信息活动中的需求定义、收集、传递、处理、储存、传播、利用等7个阶段构成了一个信息生命周期,即由“信息需求”出发,经过“收集”、“传递”等信息流程环节,再到3期论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管理353“信息利用”,满足信息需求,但是,就某一种现实的信息所经历的生命历程来说,这只是满足了用户某一个阶段的信息需求。随着新问题的出现和新任务的来临,用户必然会产生新的信息需求,从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信息生命历程。因此。人类城市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活动之中会包含多次连续的信息生命周期循环,一方面,在每一次应急信息生命周期过程的循环中。从需求定义到利用的各个环节之伺的界限有时并不是十分明显,会交织在一起,但就一次循环来说。每个环节肯定都会出现的,只是明显程度不同而已;另一方面,这种循环不是简单重复式循环,而是一种类似螺旋式的循环,每次循环中随着应急管理新问题的出现和新任务的来临。各项信息工作都有新的内容。在同一时间内可能有多个循环在同时进行.但目的都是为了推动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工作向前发展。最终成功地预防或化解危机。

3.1需求定义

在进行信息收集之前要进行需求定义.明确收集目标。它是整个城市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的起点,也是每次信息生命周期循环的起点。包括以下内容:

3.1.1信息服务的对象

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主要为应急指挥中心、相关职能部门、应急专业人员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3.1.2信息收集的内容

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危机事件信息:危机形成的原因、前兆、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发生地点、影响范围、破坏强度、传播速度、动态变化情况等信息。

(2)受灾对象信息:受灾区域、受灾地人员、物资、财产等信息。

(3)救灾资源信息:救灾可调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信息。

(4)受灾损失信息:受灾地人员、物资、财产损失等信息。

(5)其他相关信息: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教育知识、应急预案和案例、模型和方法等信息。

3.1.3信息收集的范围

应急信息包括突发事件事态信息、环境信息、应急资源信息和应急知识等,这些信息来源于各种信息载体,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一方面需要从电子政务资源库提取辅助决策所需要的基础信息: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各专业应急信息系统收集突发事件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内在信息,如监测信息、发生征兆信息、暴发标志信息、影响数据信息等;最后.还需要收集为进行统一指挥和协同应对所需要的全局性管理信息。

3.2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应遵循针对性、及时性、准确性等原则。按一定的方式进行收集。信息收集的方式除了信息系统、民众报告、公文传递、预测推算、评估计算、学结等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政府应急相关职能部门和应急专业人员到突发事件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地区进行现场调查分析,获取应急管理和决策所需要的实时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危机事件信息。也可以是当地人财物信息、救灾资源信息、受灾损失信息等。实地调查可以弥补那些目前无法从信息系统中获取的信息,并可以对通过其他手段获得的信息进行验证。所以实地调查是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3.3信息传递

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的传递有三条主线:

(1)为应急指挥中心决策和管理提供信息保障的信息传递。传输为政府应急管理和决策所收集的各种信息,这其中还包括应急指挥中心将采集的有关专业信息提交给各专业应急指挥系统进行加工并收集处理结果的信息:

(2应急指挥中心决策、管理和服务信息的下达和反馈。应急指挥中心向相关职能部门下达各种决策、管理和服务信息,同时各应急联动单位将应急处理的反馈信息返回给应急指挥中心;

(3)应急指挥中心和公众双向互动的信息传递,可称为信息传播。应急信息传递对于应急信息管理来说非常重要,是连接决策者与收集者、利用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所以,应急信息的传递应尽量采用蜘蛛网式的优化传输模型tsi。一方面保证健壮性。通过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防止应急信息传递的瘫痪;另一方面保证准确性,通过优化传输路径、缩短传递渠道,从而避免应急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或被过滤,保证应急信息传递的准确、高效。

3.4信息处理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高度的分散性和无序性与应急管理所需要信息的高选择性和针对性形成了尖锐矛盾。必须经过信息处理,才能解决应急管理和决策中的信息需求。

(1)信息组织,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应急指挥中心的元数据库便是信息组织成果的体现。为便于信息组织,不同类型的应急信息系统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第一,描述并记录收集到的新的突发事件息的性质和内涵;第二。评估收集到的新的突发事件信息的价值;第三,帮助应急决策者、应急管理者、应急处置者决定是否使用收集到的突发事件信息:第四,确定所需突发事件信息的位置和存取方式。通过上述功能,使得应急信息系统能够自动监测最新出现的有用信息并进行自动分类以及对重复和相关度低的信息进行自动过滤。大大提高信息组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2)信息分析是一种典型的信息深~jn-r活动。通过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产生具有决策支持作用的增值信息。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只有在经过加工、分析后,才能使信息从不可用变为可用、从低可用变为高可用、直至使信息转换为应急决策的知识。一般来说,应急信息研究者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具备较强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可以说是危机决策者的智囊团.他们对应急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提炼,经过分析、评价、研究、综合和推理,形成针对性强、可靠性高并带有预测性的判断、建议、方案或背景。应急信息分析研究要围绕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注意带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深入挖掘信息内涵,坚持实事求是,喜忧兼报,为政府应急管理及时提供预警。专家们通过对汇聚的应急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挖掘以及模拟仿真等,可以得出能够辅助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信息.比如对于毒气扩散突发事件,他们可以利用数学模型模拟得出毒气扩散的范围和危害程度以及疏散人员最优路径等信息。

3.5信息存储

经过收集和处理的基础或关键性信息应该存储在磁盘数据库中,以保证它们的高可用状态。城市应急指挥中心为存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所需要的基础和关键性信息应至少建立以下数据库:

(1)政策法规信息库:存储国家、地方、行业各种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如《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

(2)应急预案信息库:存储各种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和基层应急预案以及相应的紧急救助标准化流程。

(3)应急组织体系数据库:存储领导机构、指挥机构、管理机构、工作机构与专家组的设置.以及人员配备和通信联络等方面的信息。

(4)应急调度资源数据库:存储应急物资储备、应急财力分配、应急反应队伍、应急器材装备等方面的信息。

(5)统一接处警数据库:存储报警类型、报警电话、报警地址、报警事由、警情性质以及处警等方面信息。

(6)应急地理信息数据库:存储城市基础设施如水、电、煤、气等地下管线数据,重大危险源。重点保护目标,公安局,派出所,治安卡,消防队,医院,公交路线等地理空问数据。以便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以地图的方式可视化的展现突发事件现场的地理、地貌、建筑、道路、交通、人口分布,以及周围可供调用的救急资源等方面的信息。

(7)案例库和知识库:存储国内外历史上发生的类似突发事件信息以及应对的经验和教训、使用的模型与方法、专家知识等信息。

以上数据库是从逻辑上进行的分类,但实质上它们可以存储于同一个物理实体数据库中。

3.6信息传播

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信息的及时传播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有助于公众了解突发事件的真相,以及政府采取的防范应对措施,达到政府与社会组织和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有助于人们减轻或消除心理上巨大的紧张和压力,避免或减少谣言和恐慌的发生;有助于引导民众积极参与救助,开展自救与他救。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的传播披露应遵循真实、及时、完整、引导、适当保密的原则。2008年5月14日。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三天。受“都江堰一化工厂发生爆炸”、“成都水质受到污染”的谣言误导,四川都江堰、崇州等地上万居民朝郫县集体迁移,成都市民开始恐谎性蓄水,一度导致超市、商城矿泉水被抢购一空。政府有关部门一方面及时权威信息,紧急辟谣,及时澄清事实真相,消除谣言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对居民进行积极引导、悉心劝慰,很快劝止了郫县万人大迁移,使当地局势和社会情绪归于平静。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扩大l。2006年1月8日颁布实施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简要信息。随后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工作。信息形式主要包括授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会等。”此外,政府应急指挥中心还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应急门户网站等开辟公开、顺畅、权威的信息传播渠道,一方面可以为各类应急专业人员提供一个学习、沟通、交流、在线培训等的平台;另~方面,公众可以获得政府提供的各种应急信息服务.如预案法规、公民防范自救措施等,政府还可以了解公众的反应,对应急信息的及时做出调整。与民众形成双向良性的互动,共同推进全社会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

3.7信息利用

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利用就是指应急指挥决策者有目的地运用应急信息去快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决策以预防、化解突发事件所造成危机的过程.应急信息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利用应急信息来成功地应对或化解危机。具体地。应急信息的利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警:利用对应急信息的评估分析结果判断可能出现的事件并采取一定的预控应对措施,如煤矿生产中瓦斯浓度的增加可能导致爆炸.一旦瓦斯的浓度超过某一阈值就可以事先报警。并迅速采取通风手段降低瓦斯的浓度来避免可能的爆炸。

(2)响应决策:当突发事件一旦不可避免的发生,政府应急决策层即需要利用收集、传递、处理、存储的应急信息进入决策、执行、再决策、再执行的信息管理和信息利用循环周期。

(3)学结: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事后恢复工作完成以后,应急指挥中心还需要从管理的角度对突发事件应对指挥和救助措施中的成功与失误进行分析、总结,评估其应对能力和薄弱环节、以及预案和工作流程设置的合理性等,并把总结、分析和评估结果补充或更新至预案库、知识库和案例库等信息资源库中,以便积累知识和经验,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乎。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应急信息生命周期过程循环贯穿于整个城市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之中。并将信息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收集、传递、处理、存储、传播、利用各环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不断改善和满足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需服务。

突发事件应急报告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gt366”为你整理了这篇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田东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县卫生防疫工作专题调研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执法检查报告

田东县人大常委会调研检查组

(2020年3月25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20年度工作安排及市人大常委会有关文件精神,县人大常委会在参与市人大常委会联动开展调研检查的基础上,组织调研检查组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展了全县卫生防疫工作专题调研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例”)执法检查。调研检查组先后深入县卫生健康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个乡镇卫生院、两个村和一个社区的卫生室,以及两个野生动物饲养基地,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听取汇报、召开部门座谈会、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开展调研和执法检查,同时赴德保、田阳等周边县区考察学习,现将调研和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卫生防疫和“一法一例”贯彻实施工作情况

我县重视卫生防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工作方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突出位置和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建设健康田东,决战贫困、决胜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健康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强化措施,强化组织领导,有效防治和应对了各类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建立防疫体系,完善应急机制。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构建了以卫健部门为牵头,县疾控中心为核心、医疗机构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县级卫生防疫网络,并在县、乡两级公立医疗机构成立了防疫科或防疫组。同时,明确了卫健、农业、林业、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工作职能。制定了传染病防治工作规划和应急预案,包括“重点传染病防控预案”、“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预案”、“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制度”等。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动队,定期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随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加强队伍建设,配备防疫设施。全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19家,其中县直6家,乡镇卫生院13家,村卫生室161个;全县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28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17人、药师(士)100人;具有高级职称308人,中级职称491人,初级职称1400人;有62名乡级专职防疫组人员和326名村医从事防疫工作。全县预防医学专业毕业总人数17人(其中县疾控中心9人)。防疫设施建设方面,各乡镇卫生院均设置有公共卫生、计免四室、检验、健康教育等科室。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县皮防站等5家机构均设有功能各异的多个实验室,包括临检实验室、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血库实验室、生化免疫学实验室、理化实验室、结核实验室、生化实验室、性病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均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及相关应急预案,严格进行安全监管。

(三)抓好重点防控,主动追踪排查。防控部门日常加强手足口病、水痘、流感、疟疾、艾滋病、结核病等常见和重点疫情监测防控工作,实行24小时时时监控,并做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日常审核,及时发现异常病例,及时完成疫情调查处置,并主动追踪排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把疫情消除在萌芽状态。去年3月份,成功处置我县滨江中学、布兵小学、县一小和思林小学等流感疫情,以及朔良镇那加小学一起诺如病毒暴发疫情。

(四)强化市场监管,堵住传染源头。市场监管、林政、公安等部门开展了野生动物非法销售联合整治工作,严格把关屠宰销售环节,禁止野生动物及来历不明的动物屠宰销售;督促各养殖场、屠宰场、餐饮经营单位和农贸市场及市场开办方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做到家禽市场实行“一日一清洁,一日一消毒”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活禽一律凭检疫证明入场销售,加强活禽溯源管理,确保来源安全切断人畜共患病毒传染源,避免食源性疾病传播。

(五)加强防治宣传,提高防护能力。多年来,政府及卫健部门加大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防治知识及卫生健康知识。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全国计划免疫宣传日、艾滋病防治宣传日等,开展防病知识宣传、咨询和义诊服务,向群众宣传肺结核、艾滋病、麻疹、脊髓灰质炎、甲肝、乙肝、流感、手足口病、人禽流感等重点控制传染病的危害防治方法,从而增强群众的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

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是我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一次实践和检验,抓好这次疫情的防控工作就是抓好全县防疫工作,就是贯彻实施好“一法一例”的具体行动。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百色市的疫情防控决策部署,迅速成立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双指挥长,指挥部下设9个工作组,统筹领导全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压紧压实责任。1月28日以来,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3次、县政府常务会1次、疫情防控工作扩大会议1次、县乡视频会商会2次,传达各级会议精神和领导批示指示精神,研究部署我县疫情防控工作,全县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织牢防控责任网、医疗救护网等“八张网”,依法防治,精准防控,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全县仅有9例疑似病例(已全部解除),无一例确诊病例。

(二)切断传染源头,阻断传播途径。组织各企事业单位、各机关部门及乡镇对全县规上企业、商贸公司、农贸市场、汽车总站、田东北站、政务服务中心等人群聚集重点场所开展“一日一扫一消毒”及“五大清洁行动”,组织力量对城乡各级各类公共场所进行“地毯式”卫生整治和消毒杀菌。截止3月23日,累计使用6867斤漂白粉、16314升各类消毒液,出动7000多人次深入全县各村街(社区)开展全面消杀工作,全县累计开展消杀面积415.13万㎡。同时,全县共排查非洲猪瘟疫情养殖场(户)1568个共1.95万头、屠宰场165个场次共计9501头。开展排查人畜共患病工作动物禽流感3459户301.4万羽,动物冠状病毒8084户196.32万头(羽),其他人畜共患病7195户7.2万头,从根本上阻断可能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三)规范救治流程,提高应急保障。一是制定医学观察隔离区防控预案,成立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专家组,做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业务培训、信息报送、专家会诊、应急演练等相关工作。二是指定县人民医院为定点救治医院,县中医院为备用医院,均设有可用留观床位、疑似病人床位和确诊病人床位;3家县级公立医院和13家乡镇卫生院均按要求设置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及隔离观察病房。三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强化中西医协同。免费发放中药茶3500包,推出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中药方剂、预防香薰、预防香囊一批。四是实施集中医学隔离观察。指定明月湖酒店和金芒柏悦大酒店为医学观察隔离区,共配有178间286张床位(截至3月23日共隔离观察重点人群74人)。截至3月23日,全县发热门诊累计接诊5165人次,累计发热4022人次;县人民医院感染科累计隔离治疗63人,已出院61人,2人住院治疗。

(四)加强市场监管,打击非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我县餐饮行业、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药店的管控工作,疫情发生以来,涉疫情案件立案12起,没收“三无”口罩1780个,罚没款共66354.2元,因口罩质量问题立案6起。县森林公安出动干警198人次、林政执法人员出动249人次,出动车辆99辆次,清查农贸市场、餐饮店、野生动物人工养殖场所、花鸟店等96家,整治买卖动物店铺摊点等场所15家,收缴蛤蚧、鹰类、蛇类等野生动物冻死体25只,收缴野生动物制品29件,解救野生猕猴3只,查办非法收购贩卖野生动物案件3件,严厉打击非法贩卖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

(五)加强联防联控,强化管控措施。制定了《田东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处置方案(试行)》、《田东县联合交通检疫检测工作实施方案》,县政府及县卫健、公安、文旅、教育、工信、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多部门联防联控,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要路口进行监测检测。出台系列文件一律暂停所有夜宵店、夜市烧烤店营业,停止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民间民俗活动;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在上级批准前不提前开学,各类培训机构不得开展线下培训活动;号召喜事延办,白事简办,减少人员聚集,减少交叉感染。截止3月10日,劝阻红白喜事的聚餐集会活动397场,避免了约8.6万人聚餐聚会而引起交叉感染的风险。

(六)统筹资金投入,强化物资保障。多方筹集保障疫情防控需求,确保防控物资供应保障到位。多方筹集保障疫情防控需求,确保防控物资供应保障到位。截至3月23日,累计落实各级财政资金785.67万元(其中,中央、自治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下拨246.84万元,县级财政下拨538.84万元),由指挥部统筹使用,用于采购体温枪、口罩、消毒药品、防护服、应急药品、设备等防控物资一批,以及乡镇人员补助、广告宣传费用等,保障各项防控工作正常运转。累计接受社会、个人捐款共92.1321万元,企业捐款捐物(消杀物资等)折合人民币75.8534万元。

(七)加大宣传力度,坚定必胜信心。多形式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印发了《致田东市民的一封信》及宣传折页、宣传海报、宣传单、悬挂横幅、群发疫情防控知识短信、微信公众号推送或防控信息等,以及利用农村应急大喇叭或气象广播、LeD电子显示屏、流动广播宣传车等方式,播放疫情防控知识,号召广大群众外出戴口罩,少去人口密集场所,降低传染传播风险。使疫情防控知识和政策措施家喻户晓,提高了干部群众的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坚定抗疫必胜信心。

三、存在的困难和和问题

(一)医疗卫生专业人才紧缺。一是卫生健康系统空缺专业技术编制229名,其中县直医疗机构空缺182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空缺4名、乡镇卫生院空缺47名,县级各医疗机构只好大量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各乡镇卫生院也都聘用10—30人不等。二是疾控中心缺编缺专业人才,队伍不稳定。根据(桂编办发〔2015〕4号)“辖区人口1.2人/万”的配备标准,我县疾控中心人员编制数应定为53名,目前实有编制为42名,缺编11名。疾控中心目前仅有预防医学专业9人(占23.68%),其他非专业人员从事疾病预防工作,存在专业不对口、防控质量不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低等弊病。此外,因工资待遇与医疗机构差距较大,且公卫专业人员职称评定相对困难,导致预防医学、检验等专业人才流失。三是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严重不足。按照(桂卫监督发〔2016〕20号)“每万人口配备0.99人”的配置标准,县卫生监督所应配备卫生监督员43人,而目前卫生监督所实有编制数12个、缺编31个。监督执法面广量大,造成监督检查不到位。

(二)卫生防疫资金缺乏。财政投入是我县卫生防疫的主要资金来源,但因财力原因,用于支持卫生防疫的资金过少,近几年来,我县每年预算安排免疫接种经费8.4万元和强化免疫2万元共10.4万元,两项人均不足0.25元,与原卫生部(卫办发〔2012〕50号)文件规定的“辖区服务人口人均不低于1元”的标准差距较大;另外,2019年应急突发公共卫生经费不到位,影响了防疫工作的开展和防疫质量。

(三)卫生防疫基础设施薄弱。一是县疾控中心(前身县防疫站)于上世纪50年代选址建设,办公场所环境、房屋面积、实验室功能布局、生物安全等,都没有达到国家颁布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所规定的县级疾控中心建设的标准要求,其实验室检测仪器缺乏和陈旧落后,缺乏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和用于突发传染病疫情检测的大型精密仪器。二是县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现有专业设施无法应对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疫情。现有病房及配套设施老化,专用抢救设备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缺乏,没有负压病房、负压救护车,发热门诊的配套用房不足,无法满足“三区二通道”的分离要求、感染性疾病科达不到建设规范要求等。三是绝大部分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相当破旧或入列危房,住院病房严重不足。朔良卫生院(自治区60周年区庆项目)、印茶卫生院、作登卫生院业务用房和住院病房久拖未竣工。

(四)应急处置物资储备不足。一是应急资金不足,疾控中心应急处置物资采购和储备有限,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力不从心,制约了疫情处置。二是县级医疗机构仅储备少量普通防护口罩、防护镜、隔离衣、防护手套、防护鞋靴和防护眼面罩等,没有生物防护服和化学防护服等较高等级防护服的储备,应急物资种类和储备量不足,应急供应能力有限。三是未有固定的传染性疾病医学观察隔离定点场所,在突发传染性疾病疫情处置时,只能临时选定某个酒店作为医学观察隔离定点场所,而这些酒店排污系统和消杀工作不符合要求。

(五)乡村卫生医疗机构应急处置能力弱。一是乡镇卫生院缺少中、高级职称专业人才,缺乏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传染性疾病防治、救治和处置能力弱。二是乡村医生老龄化且专业知识更新和提升少,无法应对日益复杂、信息化的疫情处置要求。

(六)群众防护意识和健康素养低。部分群众对传染性疾病认识不足,个人防护意识低,对医疗机构开展的健康监测工作有抵触情绪不乐意配合,不自觉遵守,尤其是农村地区群众健康知识接受度较差,出现健康宣传教育死角,出现疫情扩散;同时部分群众有好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捕猎、贩卖、滥食野生动物,极易产生食源性疾病。

四、意见建议

坚决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深入贯彻实施“一法一例”,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加大投入,补齐短板,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平安健康的环境。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防治专业水平。一是根据新形势发展需要,重新核定全县卫健医疗机构编制数量,增加必要的技术人员编制数;二是建议按上级文件规定增加县疾控中心和县卫生监督所编制;三是建议组建我县专业的医疗卫生应急队伍。加大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和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公卫人才储备建设,以有效应对突发疫情。四是加强医疗卫生系统干部队伍在职进修和学习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二)加大防控资金投入,提升应急救治能力。加强防控经费年度预算和执行,一是优先保障和提高各类防治经费,加强防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物资储备;二是加大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配套投入,配备必要的检验设备和急救抢救设备,建设负压病房、配备负压救护车等,提升紧急救治能力;三是县中医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建设相对独立、完备的感染性疾病科,建好相应的排污系统;四是增添县疾控中心相应的大型精密仪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测能力。五是提高基层卫生防疫人员和村医工资待遇;六是理顺好乡镇卫生院(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应缴纳比例问题。

(三)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补齐基层医疗短板。一是尽快规划(搬迁)建设县疾控中心,尽快理顺县卫生监督所业务楼建设相关问题,尽早投入使用;二是尽快规划重建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房楼,按要求配套相应的医疗设施;三是大力改善乡镇卫生院办公用房、业务用房、住院病房。停建的朔良卫生院、印茶卫生院、作登卫生院业务用房要尽快恢复建设竣工,其他乡镇祥周、思林等卫生院要按计划完成扩建或搬迁建设,切实改善基层医疗条件,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突发事件应急报告篇3

(一)、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环节。信息报送渠道畅通与否和传递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善后恢复。及时、准确的信息报送,有利于掌握突发公共事件的动态和发展趋势,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以及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信息迟报、漏报甚至瞒报、谎报的行为,将严重迟延决策的速度,影响应急处置工作的有效开展,并有可能导致事态的恶化,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各级各部门务必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工作。

(二)、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是各级各部门的法定责任。法律及国家、省市的相关法规、规定对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均作了明确的要求。《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七条第二款明确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第四条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2007〕52号)规定:“基层单位是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以后,基层单位要及时向有关单位和救援机构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按照要求向上级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紧急情况可同时越级上报。”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市、县政府各部门的信息报告职责都作出明确规定,各县(区)政府、各部门必须依法依规履行责任,积极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三)、切实加强对信息报送工作的领导。各县区、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领导,各单位主要领导是信息报送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信息报送工作的主要责任人,特别是市政府工作部门及市直单位的综合办公部门、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应急办主任为信息报送的直接责任人,必须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坚决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落实到具体人员。要加强对基层信息报送工作的指导,积极探索在企业、社区、农村、学校等基层单位设立信息报告员,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努力提高信息报送质量,为积极、主动、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创造有利条件。

二、明确工作规范,提高信息报送工作水平

(一)规范信息报送的要求和内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必须要素齐全,包括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件性质、事件简要经过、发展趋势、领导到现场情况、已采取的措施和其他需要上报的有关事项等。书面报告要明确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报送单位、签发人、审核人、联系人、联系方式及报送时间等。县区报送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要与政务信息区分开来,报头统一规范为县(区)应急信息。内容主要包括:

1、区域内发生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

2、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可能发生或演化成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

3、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可能发生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信息。

4、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要害部门,要加强预测预警,定期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紧急重大情况,及时发现和掌握苗头性问题,如有重要情况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并及时上报。

(二)高度重视预测预警信息报送。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信息实行月报、季报和实时制度。

1、每月、季度末,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4方面突发事件的气象、农牧、地震、水务、林业、安监、国土资源、卫生、公安、安全等管理部门及专项应急指挥部必须对本月、季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和趋势预测,并向市应急委员会提出对策建议,经市政府应急办综合整理后,向市委、市政府领导、相关县区、部门提交值班报告,供领导掌握动态和决策参考。

2、县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及时、准确地向市政府报告Ⅲ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情况,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性和紧急程度,实时上报、、调整和解除预警信息。

(三)严格遵循报送程序。

1、根据“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地的县(区)政府是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责任主体,各级政府应急办,是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的主渠道,负责向市政府报告各类突发事件信息。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及在各单位在向市政府报告信息前要认真核实相关情况,对于难以把握的重要数据或重要情况,要以当地政府提供的书面报告为主,确保上报信息准确,内容统一,口径一致。

2、市直及在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向市政府报告主管工作方面和发生在本部门、本系统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3、市直及在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突发事件信息时,必须同时报告市政府和市政府应急办,防止信息倒流,处置被动。

4、突发事件信息必须区分密件和普通信息分别报送。不的工作信息,通过电话、传真、电子政务邮箱和电子邮件报送至市政府应急办(市政府总值班室)。以传真或邮件报送信息时,须向市政府应急办(市政府总值班室)电话报告或通报。的工作信息通过机要通信交换或派人直接报送市政府应急办。

(四)严格遵守报送时限。

1、按照《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Ⅲ级及以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应在第一时间报告,且不得超过事发后2小时。应急处置过程中,必须及时续报事态进展和可能衍生的新情况,并在应急处置结束当天或次日向市政府书面报告突发公共事件的总体情况。

2、对于个别特殊原因,确实难以在发生后2小时内全面、准确报告市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在发生后1小时内先行预报,并说明具体原因。

3、重特大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前方指挥部、现场指挥机构要授权和确定专门的信息报告机构,指定专人随时向市政府应急办上报事件进展及处置情况,保证信息畅通。

三、完善工作措施,促进信息报送工作高效运转

突发事件应急报告篇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经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分总则、预防与应急准备、报告与信息、应急处理、法律责任、附则等6章,共54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条例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条例还规定,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报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第三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突发事件发生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成立地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领导、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第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治突发事件相关科学研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隔离、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国家对边远贫困地区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给予财政支持。

第七条国家鼓励、支持开展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反应处理有关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九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医疗卫生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第二章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十条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制定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请国务院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十一条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二)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三)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五)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六)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第十二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

第十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做好传染病预防和其他公共卫生工作,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对公众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专门教育,增强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第十四条国家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预防控制体系。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定机构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监测与预警工作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制定监测计划,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的报告程序和时限及时报告。

第十六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的建设,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技术、设备和人员,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置与传染病防治工作需要相适应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或者指定具备传染病防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防治任务。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定期组织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

第三章报告与信息

第十九条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第二十条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

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第二十二条接到报告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调查情况。

第二十三条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军队有关部门通报。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毗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接到通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必要时应当及时通知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发生或者发现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第二十四条国家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公布统一的突发事件报告、举报电话。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报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接到报告、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隐患、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对举报突发事件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奖励。

第二十五条国家建立突发事件的信息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

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全面。

第四章应急处理

第二十六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

第二十七条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启动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报告。

第二十八条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省、自治区、直辖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

第二十九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负责突发事件的技术调查、确证、处置、控制和评价工作。

第三十条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宣布为法定传染病;宣布为甲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决定。

第三十一条应急预案启动前,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做好应急处理准备,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应急预案启动后,突发事件发生地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有关的控制措施。

医疗卫生机构、监测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相互配合、协作,集中力量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第三十二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保证及时运送。

第三十三条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以依法对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

第三十四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及时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

第三十五条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预案的规定,采取卫生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第三十六条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有权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对地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第三十七条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尽快组织力量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控制措施。

第三十八条交通工具上发现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采取应急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其负责人应当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前方停靠点,并向交通工具的营运单位报告。交通工具的前方停靠点和营运单位应当立即向交通工具营运单位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有关人员采取相应的医学处置措施。

交通工具上的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由交通工具停靠点的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措施。

涉及国境口岸和入出境的人员、交通工具、货物、集装箱、行李、邮包等需要采取传染病应急控制措施的,依照国境卫生检疫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九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内应当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措施,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予以配合。

医疗机构收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依法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立即对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进行调查,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第四十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街道、乡镇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力量,团结协作,群防群治,协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居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第四十一条对传染病暴发、流行区域内流动人口,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做好预防工作,落实有关卫生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对需要治疗和转诊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必要资金,保障因突发事件致病、致残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十四条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时应当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完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要的设施、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运输和储备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涉调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医疗救治工作中、失职、渎职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拒不履行应急处理职责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的;

(二)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

(三)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

(四)拒绝接诊病人的;

(五)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

第五十一条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报,阻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拒绝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进入突发事件现场,或者不配合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散布谣言、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扰乱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突发事件应急报告篇5

1.1编制目的

维护良好社会环境,保持正常金融秩序,促进全市金融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省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有关的经济、金融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辖内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因下列事项引起严重后果,确需有关部门给予支持和援助的突发事件。

(1)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危及金融安全与稳定的突发事件;

(2)各金融机构出现被冲击、被盗、被抢、被袭击,运钞车辆遭抢劫、劫持等突发事件;

(3)金融机构计算机系统因硬件设施受损或普遍遭受病毒侵袭,发生系统性故障;

(4)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集体辞职、失踪、发生重大意外事故或者高级管理人员、业务营销人员携巨款潜逃,发生特大金融诈骗案件;

(5)金融债券到期未能及时兑付、金融机构被公告撒销(关闭)或其他因素引发存款挤提、保证金挤提、集体退保、其他债务挤兑、集体上访等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

(6)金融机构发生支付困难、偿付能力恶化或者出现巨额亏损;

(7)出现对金融业、金融机构进行负面失实报道,造成严重影响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大事件;

(8)暴发区域性金融风险或系统性金融危机;

(9)发生其他影响金融稳定运行的事件。

1.4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条块结合;依法处置,稳妥缜密;整合资源,信息共享。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市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及职责

成立市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市金融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由联系金融工作的副市长担任总指挥,市政府联系金融工作的副秘书长、人行市中心支行行长担任副总指挥,人行市中心支行、银监分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的分管领导为成员。

市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研究部署全市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指导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修订《市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根据情况和需要,在发生金融突发事件时,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负责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协商应对策略,采取措施,妥善处置;围绕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分析经济金融形势,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根据金融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决定是否终止本预案。

2.2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

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人行市中心支行,办公室主任由人行市中心支行行长兼任。

办公室主要职责:负责接收、管理、上报有关资料和信息,核实了解金融突发事件的具休情况,提出处置意见建议,及时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在市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本预案后,通知并协调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具体实施;督促检查各县(区)、各部门、各成员单位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组织开展应急工作信息报送和新闻报道工作;负责金融突发事件信息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2.3各成员单位职责

人行市中心支行:负责组织制定本系统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根据相关职责,当全市人民银行系统或金融机构发生金融突发事件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和应对金融突发事件的有关规定,实施报告和处置;对金融突发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做出判断,指导本系统和相关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根据金融突发事件严重程度和涉及范围,建议市应急指挥部启动本预案。

督促证券类金融机构制定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当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证券类金融机构发生突发事件时,督促其按照本行业对金融突发事件处置的有关规定和应急预案,实施报告和处置;对金融突发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做出判断,及时向市应急指挥部报告;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和涉及范围,建议市应急指挥部启动本预案。

督促保险类金融机构制定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当保险类金融机构发生突发事件时,督促其按照本行业对金融突发事件处置的有关规定和应急预案,实施报告和处置;对金融突发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做出判断,及时向市应急指挥部报告;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和涉及范围,建议市应急指挥部启动本预案。

银监分局:负责组织制定本系统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根据监管职责,当银行类金融机构出现突发事件时,按照本行业对突发事件处置的有关规定和应急预案,实施报告和处置;对金融突发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做出判断,在及时向市应急指挥部报告的同时,指导本系统和银行类金融机构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和涉及范围,建议市应急指挥部启动本预案。

市财政局:在处置金融突发事件过程中需要动用财政资金时,经市政府批准后予以及时划拨;积极申请有关优惠税费政策,防止经济金融运行出现不稳定因素。

市公安局:加强对金融机构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督促金融机构按照国务院《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有关规定,落实防范措施;派出警力参与金融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对有关嫌疑人员采取控制措施;查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防止出现群体性事件和发生治安事件,保证金融单位正常业务经营和员工人身及财产安全。

2.4各金融机构职责

负责组织制定本系统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将预案报属地监管部门备案(证券类金融机构和保险类金融机构报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及时向相关监管部门报告发生的金融突发事件;发生突发事件时,各金融机构按市应急指挥部要求,共同开展处置工作。

2.5信息联络员

3事件分级

金融突发事件按照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和一般(Ⅳ级)分为4个等级。当金融突发事件等级指标有交叉、难以判定级别时,按较高一级突发事件处理,防止风险扩散;当金融突发事件等级随时间推移有所上升时,应按升级后的级别处理。

3.1Ⅰ级金融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i级事件:

(1)具有全省性影响的金融(含证券、期货)突发事件;

(2)金融行业已出现或将要出现连锁反应,需要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处置的金融突发事件;

3.2Ⅱ级金融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Ⅱ级事件:

(1)对金融行业造成影响,但未造成全省性影响的金融突发事件;

(2)市级监管部门不能单独应对,需要进行跨市州或跨部门协调的金融突发事件。

3.3Ⅲ级金融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Ⅲ级事件:

(1)对本市金融行业造成影响,但未造成全市性影响的金融突发事件;

(2)市级监管部门能单独应对,不需要进行跨市州或跨部门协调的金融突发事件;

3.4iV级金融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Ⅳ级事件:

(1)对县(区)金融行业造成影响,但未造成区域性(县、区范围内)影响的金融突发事件;

(2)县、区监管部门能单独应对,不需要市级监管部门进行协调的金融突发事件。

4预测、预警

4.1体系建立

人行市中心支行、银监分局应建立本系统定性、定量数据监测分析指标体系,加强本系统及金融机构运行情况的跟踪、监测、分析,及时收集、汇总发生在本市范围内和市外对本市辖区形成重大影响的有关金融突发事件的信息,及时向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送风险提示信息,力争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4.2信息报告

各成员单位应将其监管职责范围内发生的较大及以上金融突发事件及时向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出预警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各部门通报的信息,提出综合性预警报告。

5应急响应

5.1应急信息

5.1.1信息报告原则

金融突发事件信息要按照分级负责、条块结合、逐级上报、及时准确的要求报送。

发生金融突发事件时,事件发生单位应按照事件等级规定的时限要求立即向其上级主管单位、当地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同时组织应急工作组,开展处置工作。各接警单位、部门应按工作权限、职责,及时向本系统、本行业的上一级单位报告。

5.1.3信息报告内容

主要包括金融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等级、原因、危害程度、影响范围、涉及金额、涉及人数、可能造成的损失等情况;事件发展态势和拟采取的应急对策;其他与事件有关的内容。

处置金融突发事件过程中,相关市级监管部门要及时统计、调查、分析事件所涉及的金融机构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处置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等内容,并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5.2事件处置原则

处置金融突发事件要反应迅速、专业对口、各方参与、相互配合,做到依法、快速、高效、稳妥和节约成本。同时工作人员要遵循保密原则,不得随意向外泄漏相关情况。

金融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应在市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采取金融机构、上级主管单位、监管部门和人民银行4级递进的层次处置。

5.3Ⅰ级响应

市级监管部门接到报警后,属于Ⅰ级金融突发事件的,应在1小时内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市应急指挥部召开紧急成员会议,启动本预案进行处置,并与省有关部门协商制定处置金融突发事件的措施,必要时报请省政府成立全省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进行处置。

5.4Ⅱ响应

市级监管部门接到报警后,属于Ⅱ级金融突发事件的,应在2小时内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市应急指挥部召开紧急成员会议,启动本预案进行处置,维护我市行政区域内的社会稳定。同时与其他市州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制定处置措施,并将结果报告上级单位。

5.5Ⅲ级响应

市级监管部门接到报警后,属于Ⅲ级金融突发事件的,应在2小时内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市级监管部门能够单独应对的,由事件发生单位与所涉及相关部门共同处置,启动本系统应急预案进行处置。需要市级监管部门跨部门协调应对处置的,由市应急指挥部决定召开紧急成员会议,启动本预案进行处置。

5.6Ⅳ级响应

各县(区)监管部门接到报警后,属于Ⅳ级金融突发事件的,应在2小时内报告市应急指挥部。相关县(区)监管部门能够单独应对的,启动本系统应急预案,并与突发事件发生单位共同处置。需要市监管部门跨部门协调应对处置的,启动当地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5.7成员单位应急预案启动

本预案启动后,各成员单位要在市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立即启动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处置工作,防止风险进一步扩散。

5.8相关应急预案终止

市应急指挥部根据金融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和事件处置情况,决定终止本预案的实施。同时,各成员单位根据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和处置情况,决定终止本系统应急预案,并向市应急指挥部报告。

5.9与其他部门的协调

市应急指挥部协调法院、检察院、工商、税务、企业主管部门,依法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打击各类损害金融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并给予金融机构各类优惠政策,帮助其渡过难关。金融机构出现支付风险时,各级财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单位应筹集资金进行救助。

5.10相关信息的对外

根据处置金融突发事件的需要,实行新闻制度,由市应急指挥部或各成员单位指定专门的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信息。未经授权,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或对外信息。

市应急指挥部要协调各媒体,统一宣传口径,及时、准确报道事件的有关情况,澄清事实,正确引导舆论。

6后期处置

6.1原因调查和责任追究

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权限、职责对金融突发事件进行全面调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相关监管部门对事件所涉及金融机构的账目进行保管、清理,对关闭的金融机构个人债权进行核实,落实兑付和补偿措施。

6.2损失评估

相关监管部门对事件所涉及金融机构在突发事件中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进行评估,并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6.3分析总结

金融突发事件处置完毕,负责事件处置工作的成员单位应在处置工作完成后10个工作日内向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交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基本情况、采取的措施、处置结果和防范措施。

6.4改进措施

突发事件应急报告篇6

1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

1.5

事件分级

2

组织指挥体系

2.1

县级组织指挥体系

2.2

现场指挥机构

3

预防、预警和信息报告

3.1

预防

3.2

预警

3.3

信息报告与通报

4

应急响应

4.1

分级响应

4.2

响应措施

4.3

响应终止

5

后期处置

5.1

损害评估

5.2

处理调查

5.3

善后处置

5.4

保险

6

应急保障

6.1

队伍保障

6.2

资金保障

6.3

防护装备、物资保障

6.4

应急车辆保障

6.5

通信保障

6.6

技术保障

6.7

应急资源的管理

6.8

宣传、培训与演练

7

7.1

预案管理与修订

7.2

本预案用于的含义

7.3

预案解释

7.4

预案实施时间

1 总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控制和减轻、消除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以及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环境安全,建设生态X,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X省环境保护条例》、《X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X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X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X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县境内发生的一般突发环境事件(不超出X县政府处置能力)以及县政府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认定的其他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

本预案指导全县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地质环境突发事件除外)

1.4 工作原则

1.4.1以人为本,积极预防。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首位,最大程度的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做好环境隐患排查,完善救援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环境应急演练,强化预防、预警工作,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防范、处置和处理能力。

1.4.2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针对不同原因所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各部门各司其职。

1.4.3

属地为主,先期处置。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严格落实企事业单位环境安全主体责任,企事业单位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减轻后果,并报告县环保部门。

1.4.4

部门联动,社会动员。建立和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有关部门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如果判断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要及时通报环保部门;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实行信息公开,建立社会应急动员机制,充实救援队伍,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1.4.5

依靠科技,规范管理。积极鼓励环境应急相关科研工作,重视环境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应急科技应用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机制,使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1.5

事件分级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影响的范围,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2 组织指挥体系

2.1

县级组织指挥机构

县政府是全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依法设立X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详见附件2)。X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和省政府、市委和市政府、县委和县政府关于环境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指示和要求;统一协调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指导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X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作为全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机构。必要时,县政府可以派出工作组指导相关工作。

2.2

乡镇级(街道)组织机构

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开发区管委会是本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工作。

2.3现场指挥机构

事发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成立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在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或县政府工作组的指挥或指导下,负责现场的应急指挥工作,必要时,县政府成立现场应急指挥机构。

X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设立相应工作组,各工作组组成及职责分工如下:

2.3.1污染处置组

牵头部门:县环保局。

组成部门:县公安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水务局、县水产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安监局、县气象局等。

职责:负责收集汇总相关数据,组织进行技术研判,开展事态分析;迅速组织切断污染源,分析污染途径,明确防止污染物扩散的程序;组织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已经造成的污染;明确不同情况下现场处置人员须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组织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确定受威胁人员疏散的方式和途径,疏散转移受威胁人员至安全紧急避险场所等。

2.3.2

应急监测组

牵头部门:县环保局。

组成部门: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水产局、县农业局、县水文局、县气象局等。

职责: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种类、性质以及当地气象、自然、社会状况等,明确相应的应急监测方案及监测方法;确定污染物扩散范围,明确监测的布点和频次,做好大气、水体、土壤等应急监测,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2.3.3

医学救援组

牵头部门:县卫计局。

组成部门:县环保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

职责:负责开展伤员紧急医学救援;指导和协助开展受污染人员的去污洗消工作;提出保护公众健康的措施建议;禁止或限制受污染食品和饮用水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食用,防范因突发环境事件造成集体中毒等。

2.3.4

应急保障组

牵头部门:县发改局。

组成部门:县经信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水务局、县商务办、县环保局等。

职责:负责指导做好事件影响区域有关人员的紧急转移和临时安置工作;组织做好环境应急救援物资及临时安置重要物资的紧急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工作;及时组织调运重要生活必需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市场供应,保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经费。

2.3.5

社会稳定组

牵头部门:县公安局。

组成部门:县经信局、县商务办、县环保局等。

职责:负责加强受影响地区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哄抢物资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转移人员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区治安管控;做好受影响人员于涉事单位、事发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防止出现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对重要生活必需品等商品的市场监管和调控,打击囤积居奇行为。

2.3.6

新闻组

保障牵头部门:县新闻办。

组成部门:县网信办、县经信局、县环保局、县广电台等。

职责:负责组织开展事件进展、应急工作情况等权威信息,加强新闻宣传报道;通过多种方式,通俗、权威全面地做好相关知识普及;及时澄清不实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舆论。

3 预防、预警和信息报告

3.1 预防

3.1.1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成部门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开展对县内环境信息、自然灾害预警信息、例行环境监测数据、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风险评估工作。

3.l.2县政府有关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开发区管委会及其相关部门,负责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统计分析,信息监控。

(1)环境污染事件、生物物种安全事件、辐射事件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统计分析由环保部门负责,并对相应的预警信息进行监控;

(2)县辖区内黄河水域上浮桥及从事客货运输的船舶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统计分析由交通部门负责,并对相应的预警信息进行监控;

(3)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藻类污染的预防预警由环保部门会同水务、气象等有关部门负责,并对相应的预警信息进行监控;

(4)有可能引起突发环境事件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信息接受、报告、处理、统计分析由县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成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开发区管委会及其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负责、并对相应的预警信息进行监控。

3.1.3

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监控信息在环境应急指挥技术平台上实现共享。

3.1.4

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开展环境风险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健全风险防控措施、消除环境风险隐患。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要求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备。

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开发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的监督管理,做好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工作。

3.1.5

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成部门、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各自职责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工作。

(1)开展污染源、放射源和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和普查。掌握环境污染源的产生、种类及地区分布情况;依法组织对容易引发

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事业单位及其周边环境保护目标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2)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预测、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加强源头把关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过程中,重点加强对环境风险评价的审查,检查环评及批复要求的环境风险隐患防范措施和设施落实情况,以及针对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变化的环境风险隐患防范措施补充完善情况。对已建成投入生产的建设项目,凡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或已做过评价现已不可行的,应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并加强风险评价;加强对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日常监管,督促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4)统筹协调与突发环境事件有关的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与应急措施,防止因其他突发公共事件次生或者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突发环境事件;

(5)统筹安排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

(6)加强环境应急科研和应急指挥技术平台的建设工作。

3.2

预警

3.2.1

预警分级与预警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影响的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预警级别由高到低,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颜色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应当将收集到的信息报告县政府,由县政府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预判,启动相应预警;

红色预警:情况危急,可能发生或引发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或事件已经发生,可能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造成重大危害的。红色预警由省政府,在省环保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组织实施后,县政府按照文件要求采取相关措施。

橙色预警:情况紧急,可能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或事件已经发生,可能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造成更大危害的。橙色预警由省政府,在省环保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组织实施后,县政府按照文件要求采取相关措施。

黄色预警:

情况比较紧急,可能发生或引发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的;或事件已经发生,可能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造成较大危害的。黄色预警由市政府,在市环保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组织实施后,县政府按照文件要求采取相关措施。

蓝色预警: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可能发生或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或事件已经发生,可能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造成公共危害的。蓝色预警由事发地县级政府,具体由县环保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组织实施。

当我县辖区内环境质量超过国家和地方标准,发生严重环境污染时,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密切监测污染状况,及时启动预警系统。

预警进入预警状态后,县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响应;

(2)预警公告,宣布进入预警期,并将预警公告与信息报送到市政府;

(3)责令有关部门及时收集、报告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4)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及专家,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级别;

(5)向社会与公众有关的突发环境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

(6)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可能受到突发环境事件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和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

当红色、橙色预警时,还应该采取下列措施:

(1)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2)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3)根据预警级别,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负有监管责任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开发区管委会或部门可以对排放污染物可能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企事业单位实行停运、限产、停产等相应措施,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或限制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4)调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依法采取的预警措施所涉及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义务。

3.2.3

预警级别的调整和预警解除

县政府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后,将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

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县政府将立即宣布解除已的预警,终止预警期,并解除相关措施。

3.2.4 预警支持系统

建立突发环境事件预警支持系统,重点进行环境污染的警源分析、警兆辨识、警情判定、警度预报、警患排险工作,为预警提供技术支持。

(1)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建立重点污染源排污状况实时监控信息系统、突发环境事件预警系统。

(2)建立环境应急资料库。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数据库系统。

(3)建立环境应急指挥技术平台系统。建立突发环境事件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环境损益评估与修复系统,建立突发环境事件指挥中心及通讯技术保障系统。

3.3

信息报告和通报

3.3.1 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时限和程序

企事业单位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或判断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后,应立即向当地环保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县政府或者县环保局在发现或者得知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后,立即进行核实,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和类别做出初步认定。

对初步认定为特别重大(Ⅰ级)或者重大(Ⅱ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县环保局要尽快核实情况。力争在15分钟内向县政府电话报告,并在30分钟内书面报告简要情况,最迟必须在事发1小时内向县政府和市环保局报告。

对初步认定为较大(Ⅲ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县环保局要尽快核实情况。力争在15分钟内向县政府电话报告,并在30分钟内书面报告简要情况,最迟必须在事发2小时内向县政府和市环保局报告。

对初步认定为一般(Ⅳ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县环保局应当在2小时内向县政府和市环保局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事件级别发生变化时,按照变化后的级别及时报告信息。

发生下列一时无法判明等级的突发环境事件,县政府及县环保局应当按照重大(Ⅱ级)或者特别重大(Ⅰ级)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程序上报:

(1)

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影响的;

(2)

涉及居民聚居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和敏感人群的;

(3)

涉及重金属或者类金属污染的;

(4)

有可能产生跨省影响的;

(5)

因环境污染印发群体性事件,或者社会影响大的;

(6)

县环保部门认为有必要报告的其他突发环境事件。

上级政府及其环保部门先于我县政府及县环保局获悉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县政府及县环保局应按照上级要求核实并依照相关规定报告信息。

3.3.2 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方式与内容

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

初报在发现或者得知突发环境事件后首次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事件发展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理完毕后上报。初报应当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主要污染物和数量、监测数据、人员受害情况、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点受影响情况、事件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初步情况,并提供可能受到突发环境事件影响的环境敏感点的分布示意图。

续报应当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处置进展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应当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突发环境事件潜在或者间接危害以及损失、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责任追究等详细情况。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应当采用传真、网络、邮寄和面呈等方式书面报告;情况紧急时,初报可通过电话报告,但应当及时补充书面报告。

书面报告中应当载明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单位、报告签发人、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内容,并尽可能提供地图、图片以及相关的多媒体资料。

3.3.3

信息通报

突发环境事件已经或者可能涉及相邻行政区域的,事发地政府及其环保部门应当及时通报相邻区域同级政府及其环保部门。街道通报的政府及其环保部门应当及时调查了解情况,并按照相关规定报告突发环境事件信息。

4 应急响应

4.1 分级响应

4.1.1

分级响应机制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根据预警级别的划分,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分为特别重大(Ⅰ级)响应、重大(Ⅱ级)响应、较大(Ⅲ级)响应和一般(Ⅳ级)响应四级。超出本级政府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上报上一级人民政府。特别重大(Ⅰ级)响应、重大(Ⅱ级)响应由省政府组织实施,较大(Ⅲ级)响应由市政府组织实施。

4.1.2 分级响应的启动

4.1.2.1 Ⅰ级响应、Ⅱ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时,由省政府启动Ⅰ级响应、Ⅱ级响应。县政府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和工作部署,采取相应应急处置措施。(详见附件3)

4.1.2.2

Ⅲ级响应。发生较大突发环境事件时,由市政府启动Ⅲ级响应。县政府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和工作部署,采取相应应急处置措施。(详见附件3)

4.1.2.3

Ⅳ级响应。发生一般突发环境事件时,由县政府负责启动Ⅳ级响应。县政府或者县政府授权县环保部门成立应急指挥机构,负责启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省、市级环保部门报告事件处理工作进展情况。Ⅳ级响应应采取下列应急处置措施:

(1)

县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根据应急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市政府、市环保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情况和应急救援实施情况;

(2)

县环境应急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指挥部及相关专业应急指挥机构保持与市环保局的通信联络,及时汇报事件动态情况。

(3)

配合市环保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分析情况,准备相应救援力量随时待命。必要时请求市环保部门派出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和专家赶赴现场参与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并为县环境应急指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4.2

响应措施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工作需要,组织采取以下措施。

4.2.1

先期处置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事业单位,应当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扩散,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按规定向县环保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负责消除污染,将受损害的环境恢复原状,或承担相应的费用。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相关部门、单位要及时主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和必要的技术支持,负有监管责任的有关部门提供事件发生前的有关监管检查资料,供实施和调整应急救援和处置方案时参考。

4.2.2

现场应急处置

根据规定成立的突发环境应急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1)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依法及时公布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决定、命令;

(2)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处置指挥工作;

(3)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4)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5)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6)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特点,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通讯等方式告知单位和公民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7)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受到威胁的人员的疏散和撤离的时间和方式;

(8)按照本预案规定及时报告信息。

4.2.3

环境应急监测

县环保部门在环境监测中的职责为:

(1)根据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物的情况和事件发生地的气象、水文和地域特点,制定环境应急监测方案,确定污染物扩散的范围和浓度;

(2)根据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变化趋势,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讨论的方式,预测并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情况、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以及对人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情况,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的技术支撑。

4.2.4 信息和舆论引导

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遵循依法、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原则。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简要信息,随后适时初步核实情况、事态进展、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安全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工作。

发生在我县境内的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由县政府负责。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核实、审查和管理,做好舆情分析和舆论引导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环境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信息形式按照《X县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预案》执行。

4.2.5 安全防护

4.2.5.1 环境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严格执行环境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的程序。

4.2.5.2 受威胁群众的安全防护

受威胁人员的安全防护由组织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事发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开发区管委会统一规划,设立紧急避险场所。

(1)事发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开发区管委会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受威胁人员疏散的方式,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

(2)根据事发地的气象、地理条件等,疏散受威胁人员至安全的紧急避难场所。

4.3 应急终止

4.3.1 应急终止的条件

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在突发环境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应当终止。

4.3.2 响应终止的程序

(1)

环境应急现场指挥部上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决定终止应急;

(2)环境应急现场指挥部向组织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成部门应根据县政府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

5

后期处置

5.1

损害评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终止后,要及时组织开展污染损害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评估结论作为事件调查处理、损害赔偿、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重建的依据。

5.2

调查处理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县政府根据市政府或市环保部门安排组成调查组,配合上级政府,及时对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并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属于责任事件的,对负有责任的部门(单位)和个人提出处理意见。

5.3

善后处置

县政府组织有关专家对受影响地区的范围进行科学评估,制定补助、补偿、抚恤、安置和环境恢复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做好受害人员的安置等善后处置工作。

5.4

保险

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单位,应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可能引起突发环境污染的企事业单位,要依法办理相关责任险或其他险种。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部门要为环境应急工作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6 应急保障

按照《全国环保部门应急能力建设标准》要求,加强环境应急队伍的建设。县环保部门应急能力要达到二级标准。

6.1 队伍保障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成部门要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加强环境应急队伍的建设,提高其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水平和能力;培训一支常备不懈、熟悉环境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措施的常备应急力量;对大中型化工等企业的消防、防化等应急分队进行组织和培训,形成由县、乡(街道)和县开发区、相关企业组成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网络,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消毒、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主要包括消防部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企业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力量。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家队伍建设,专家组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6.2 资金保障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成部门根据本部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预防、预警、应急处置的需要提出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相应的环境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规划,涉及中央、省、市级财政投资安排的,报相关部门审批后执行。县财政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给予有力支持,促进应急工作的开展。

6.3 防护装备、物资保障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成部门及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积极发挥现有检验、鉴定和监测力量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和职责要求,加强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检验、鉴定和监测能力建设。建设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设备库,装备应急指挥车辆、应急处置设备、快速机动设备、通信设备和自身防护装备,储备应急物资,不断提高应急监测,动态监控的能力,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能有效控制和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6.4 应急车辆保障

县环保部门要做好应急车辆的保障工作,至少装备一辆环境应急指挥车和一辆环境应急监测车。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环保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时间现场。

6.5 通信保障

充分发挥12369环境举报电话和应急指挥平台的作用,做好系统的运行维护,确保信息畅通;县通信管理部门要及时组织有关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保障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中的通信畅通,必要时在现场开通应急通讯设施。

6.6 技术保障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成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设立专项资金加强对现场处置先进技术、装备的研究工作,建立科学的环境应急指挥技术平台,实现信息综合集成、分析处理、污染评估的智能化和数字化,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加强应急专家信息库的建设,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6.7

应急资源的管理

建立环境应急通信网络及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保障应急处置和恢复治理工作的需要。合理规划建设县应急物资储备库和信息库,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应急物质储备库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在突发环境应急物资生产和储备方面的作用,实现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的有机结合。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储备制度,在对现有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资源普查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统筹规划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所需物料、装备、通讯器材等物资,以及运输能力、通信能力、生产能力和有关技术、信息的储备。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保证及时补充和更新。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对有关技术资料、历史资料等的收集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6.8 宣传、培训与演练

6.8.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办公室应加强环境保护科普、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常识,编印、发放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公众防护“明白卡”,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高公众的防范和自救能力。

6.8.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各组成部门应有计划的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培训,加强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和重点基础设施等重要目标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门人才。

6.8.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各组成部门,按照环境应急预案及相关专项预案参与由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或环保部门组织的不同类型的环境应急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7 附则

7.1

预案管理与修订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预案管理。县环保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市政府预案的要求,制定我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及时修订完善。

7.2 本预案用语的含义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公共秩序,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一般是因事故或意外性事件等因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或破坏,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受到危害或威胁的紧急情况。

环境应急,是指为避免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或减轻突发环境事件的后果,所进行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行动。

先期处置,是指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在事发地第一时间内所采取的紧急措施。

后期处置,是指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和影响得到基本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恢复正常状态在事件后期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经济损失,包括环境污染行为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账面价值,为防止污染扩大以及消除污染而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发生的费用。

环境应急监测,是指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应急演练,是指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

本预案中对数量的表达,所称“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7.3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县环保局负责解释。

7.4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附件:1.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

2.X县突发性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成级部门职责

3.《X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4.1分级响应部分内容

附件1

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

一、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急性死亡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

二、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跨省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三、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小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四、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

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性群体影响的;

(5)Ⅳ、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厂区内或设施内局部辐射污染后果的;铀矿冶、伴生矿超标排放,造成环境辐射污染后果的;

(6)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尚未达到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级别的。

上述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附件2

X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

机构组成及部门职责

长: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县长

副指挥长:县政府办公室应急办主任

县环保局局长

组成部门及职责:

县环保局:负责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确定危害范围和程度;负责自然生态系统(除农、林外其他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生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参与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预报预警工作。

县发改局:负责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的紧急调度;参与突发环境事件灾后生态恢复重建工作。

县经信局:负责组织协调救援装备、监测设备、防护和消杀用品、医药等生产供应工作。

县公安局:负责丢失、被盗放射源的立案侦查和追缴;在应急救援时维护现场治安和交通秩序;协助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安全疏散、撒离;指导全县公安消防突发环境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参与

一般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处理;

县民政局:负责配合上级民政部门进行突发环境事件中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及遇难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对自然灾害引起的突发环境事件受灾困难群众进行基本生活救助。

县财政局: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经费保障及管理工作。

县人社局:负责做好突发环境事件中的伤亡人员进行工伤认定及工伤保险相关待遇的支付工作;负责对在突发环境事件中作出突出贡献相关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表彰。

县住建局:负责城镇污水处理厂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和协调工作,负责指导临时避难所、现场指挥部建设,指导城市饮用水紧急供水方案的制定并协调实施。

县交通局:负责县辖区内黄河水域上浮桥及从事客货运输的船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公路部门为处置本预案规定的环境事件提供运输或机具设备支持。

县水务局:负责配合做好突发水环境事件的调查和应急处置工作,配合上级水务部门组织协调并实施重要河流库及跨县区、环境应急水量调度。

县水文局:监测并相关水文信息。

县农业局:负责农业环境污染事件(属于工业污染、城市生活污染和其他公害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事件除外)、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物种资源破坏、农业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负责组织评估确定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农业损害程度,并向责任方提出索赔,组织开展农业生态修复。

县水产局:负责对突发环境造成的渔业水域生态损害进行评估,并向责任方提供索赔,组织开展渔业水域生态修复。

县林业局:负责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种资源破坏处置。

县商务办:负责协调组织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

县卫计局:负责组织协调一般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援工作,并及时为相关卫生部门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提供指导和支持。开展职责范围内食品、饮用水安全风险监测、评估。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环境监测数据,组织开展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保护公众健康的措施建议。

县广电台:负责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安全教育和舆论引导;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信息工作。

县安监局:参与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一般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县地震局:负责地震监测和震情预测工作,及时提供震情信息。

县气象局:负责提供有关气象监测预报预报服务;必要时协调在突发环境事件区域进行加密可移动气象监测,提供现场气象预报服务信息,并根据天气形势演变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县网信办:负责网络媒体舆论引导和网络信息监控工作。

县新闻办:负责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工作。

县黄河河务局:负责X县辖区内黄河干流范围内及相关支流突发水污染事件的预防、报告和应急处置工作;负责黄河应急水量调度,提供水文等相关资料。

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作为全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机构,负责围绕预防、预警、应急三大环节,建立完善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构建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对公众进行环境应急宣传和教育,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和救援队伍的建设,完成县政府下达的其他应急任务等。

附件3

《X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4.1分级响应

部分内容

......

4.1 分级响应

4.1.2 分级响应的启动

4.1.2.1 Ⅰ级响应、Ⅱ级响应。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由省政府启动Ⅰ级响应、Ⅱ级响应。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启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发生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在及时做好紧急处置工作的同时,上报国务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根据国务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的部署,组织救援工作,并及时报告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等情况。Ⅰ级响应、Ⅱ级响应应采取下列应急处置措施:

(1)

开通与事发地县区环境应急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指挥部级相关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络,核实有关情况,并立即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变化及应急工作进展情况;

(2)

及时向省政府、省环保厅报告突发环境事件情况和应急救援实施情况。

(3)

根据应急需要,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部成员单位启动具体行动方案,事发地政府启动响应应急预案,实施应急处置;

(4)

组成应急专家组,分析研判情况。根据专家组的建议,通知相关应急救援力量随时待命,为事发地政府应急指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5)

派出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必要时调集事发地周边地区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增援。

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其他组成部门接到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后,根据各自职责采取以下行动:

(1)

启动并实施本部门预案应急响应,及时报告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

(2)

成立本部门应急指挥机构;

(3)

协调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

需要其他应急救援力量支援时,向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提出请求。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县区政府结合本地实际,调集相关应急力量,在省、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领导下,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4.1.2.2

Ⅲ级响应。发生较大突发环境事件时,由市政府负责启动Ⅲ级响应。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启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发生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在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的同时,上报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根据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的部署,组织救援工作,并及时报告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等情况。Ⅲ级响应应采取下列应急处置措施:

(1)

开通与事发地县区环境应急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指挥部级相关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络,核实有关情况,并立即向省政府、省环保厅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变化及应急工作进展情况;

(2)

及时向省政府、省环保厅报告突发环境事件情况和应急救援实施情况。

(3)

市政府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根据应急需要,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部成员单位启动具体行动方案,事发地政府启动响应应急预案,实施应急处置。

(4)组成应急专家组,分析研判情况。根据专家组的建议,通知相关应急救援力量随时待命,为事发地政府应急指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5)派出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必要时调集事发地周边地区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增援。

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其他组成部门接到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后,根据各自职责采取以下行动:

(1)启动并实施本部门预案应急响应,及时报告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

(2)成立本部门应急指挥机构;

突发事件应急报告篇7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是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信息报告是否及时、准确,事关突发事件的有效预防和处置,事关领导科学决策和应急处置工作的高效开展,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各镇、各部门一定要把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摆在应急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网络,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各项要求

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各镇政府和县政府各相关部门是向县政府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的责任主体,各镇政府应急办和县政府各相关部门办公室(或应急办)主要负责人是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各镇、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预案要求,第一时间向县政府报告所有较大级别以上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时限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对于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的预警性、倾向性、苗头性信息,也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县政府报告;对于涉及特殊时期(如汛期、低温雨雪期等)、重要时段(如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等)、重点部位(如公共场所、重要防护目标、学校等)、重点人群(如学生、军人、少数民族和宗教人士、境外人员等)的重要敏感性信息,要尽快报告县政府。

三、着力健全纵横畅通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网络

县政府应急办是全县政府系统突发事件信息汇总报告中心,各镇政府应急办是本辖区内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报告枢纽。各级应急办要强化信息报告的核心枢纽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努力形成上下畅通、左右联动、覆盖全面、快捷高效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机制。一是健全信息纵向畅通机制,要一级抓一级,努力向下延伸信息报告网络,县要延伸到镇,镇要延伸到村(社区),要加强对下级单位信息报告工作的督促指导,形成上下畅通的信息报告渠道。二是健全信息横向互通机制,县政府应急办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与县民政、安监、卫生、公安、教育、水务、农业、林业、环保、国土、质监、供电、交通、维稳、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机制,实现突发事件信息同步上报,坚决防止县政府应急办上报信息慢于同级部门上报的情况。三是健全信息主动收集机制,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打破信息收集获取的思维定式,对群众关心、领导关注、社会聚焦的信息要主动收集,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信息收集渠道,掌握信息获取的主动权。四是健全社会信息的收集机制,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话、网络等社情民意受理平台,掌握各类社会敏感信息,扩大信息收集的覆盖面。

四、积极推进基层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建设

县政府要依托基层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基层信息员队伍。要选择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情况熟的村委会(社居委)负责人、学校负责人、企事业单位安全负责人等作为信息员,负责突发事件信息收集报告工作,确保本地、本单位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或出现苗头性信息后迅速报告。各镇政府应急办要编印信息员登记联络手册,固定联系方式,并报县政府应急办备案。要建立信息员动态管理制度,定期开展信息员业务知识培训,并根据情况给予适当奖励,进一步提升基层信息员报告能力。

五、努力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时效

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政府要及时、准确逐级上报信息。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主要采用书面报送方式,在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报告,再书面补充报告。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立即与现场联系,加强会商研判,并及时跟踪事件进展,随时续报最新情况,直至事件处置结束。

突发事件应急报告篇8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他突发事件报吿的完整率和及时率均达100%;及时、规范、有效处置率达100%。

(二)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中毒和其他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等重点卫生应急预案及技术方案卫生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覆盖率和知晓率,二级以上医院医务人员均达100%,镇村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均达100%。

(三)完善卫生应急风险沟通机制,加强卫生应急知识社会宣传教育,实现卫生应急知识宣教覆盖率和知晓率,县城分别达100%和80%,农村分别达80%和60%。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应急指挥与救援组织(见附件一)

(二)应急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见附件二)

三、监测、预警与报告

(一)监测

建立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网络体系,包括: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网络。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有关机构负责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监测工作。

(二)预警

县卫生局根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监测信息,按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其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出相应级别的预警。

(三)报告

全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任务的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和责任报告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均属于责任报告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尽快向县卫生局报告。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的县卫生局应当在2小时内尽快向本级人民政府(县委办公室和县政府办公室)报告,同时向市卫生局报告,并应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随时报告势态进展情况。

四、应急反应

(一)重大灾害

接到重大灾害报告后,县卫生局立即组织重大灾害应急处置组进行调查、确认和现场处置,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根据不同的灾害,采取对应的救援应急措施,通知相应的应急处置组赶赴现场,分类应对和处置。同时,判定事故类别、性质和严重程度,分析事故的发展趋势,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县政府报告事件进展情况。

(二)医疗救援

接到医疗救援报告后,县卫生局立即组织医疗救援应急处置组进行调查、确认和现场处置,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别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并做好医院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

(三)突发传染病

接到突发传染病报告后,县卫生局立即组织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置组进行调查、确认和现场处置,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应急疫苗接种、预防服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突发事件累及人群的发病情况、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查明传播链。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和新发传染病做好病例分析与总结,积累诊断治疗的经验。

(四)中毒救援(食品安全)

接到中毒报告后,县卫生局立即组织中毒救援应急处置组进行调查、确认和现场处置,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同时,进行现场采样与检测、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判定事故类别、性质和严重程度,分析事故的发展趋势,及时向市卫生局和县政府报告事故进展情况。重大中毒事件,按照现场救援、病人转运、后续治疗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五、保障能力

(一)加强监测预警能力

建立和完善社会舆情信息收集和综合分析机制,构建公共卫生监测网络体系,建立延伸至全县一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监测网络,健全监督报告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完善应急预警制度。

(二)加强应急预案实战能力建设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演练活动,加强预案演练的考核评估,根据演练情况和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三)加强专业队伍能力建设

推进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整合现有应急救援力量,科学规划综合性应急队伍规模和布局。保障经费,装备到位。

突发事件应急报告篇9

第一条为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和及时控制药品(含医疗器械,下同)突发重大安全事故,建立健全对药品突发重大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药品突发重大安全事故对公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危害。

第二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及省、市《药品突发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第三条本预案适用于**行政区域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体健康严重损害的药品突发重大安全事故。

第二章组织体系及职责

第四条成立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为成员的县药品突发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对全县药品突发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药品稽查股,房景昌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王珍、董娜为办公室成员。

第五条领导小组职责:

1、领导、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负责事故应急救援重大事项的决策。

3、负责事故的重要信息。

4、审议批准县药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的应急处置工作报告。

5、向县政府及市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第三章预警与预防机制

第六条报告与通报

报告:各经营、使用单位及个人在发现药品突发重大安全事故时,及时向所在地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不得瞒报、迟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接到药品突发重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

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1小时内向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初次报告,同时报同级人民政府。

通报:各级政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接到药品突发重大安全事故或者可能引发突发重大安全事故的险情报告后,应及时向与事故发生地政府及上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通报,以加强预警预防工作。

第七条预警级别与按药品安全事故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分为四级:

1、特别重大事故(Ⅰ)红色

事故特别严重,对全省及其他省(市、区)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发生跨港澳台地区,跨国药械安全事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出现药品群体不良反应的人数超过50人,且有特别严重不良事件(威胁生命,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伤残和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发生,或伴有滥用行为;出现3例以上死亡病例的。

2、重大事故(Ⅱ)橙色

事故危害严重,涉及省内2个以上设区行政区域的;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高于已知发生率2倍以上;不良以应发生人数30人以上、50人以下,且有严重不良事件(威胁生命,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伤残和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发生,或伴有滥用行为;出现死亡病例的。

3、较大事故(Ⅲ)黄色

事故危害较为严重,影响范围涉及设区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的;药品群体不良反应发生人数20人以上、30人以下,且有严重不良事件(威胁生命,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伤残和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发生。

4、一般事故(Ⅳ)蓝色

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2个以上乡镇的;药品群体不良反应发生人数10人以上、20人以下,且有严重不良事件(威胁生命,并有可能造成永久性伤残和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发生。

第四章应急响应

第九条Ⅰ级、Ⅱ级应急响应由省药品突发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工领导小组组织实施。Ⅲ级应急响应由市药品突发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市级应急预案启动后,省级应急预案视情启动。Ⅳ级应急响应由县(市)药品突发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县级应急预案启动后,市级应急预案视情启动。

第十条应急程序:

1、第一套预案:发生Ⅰ级、Ⅱ级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时启动。

接到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报告后,县药品突发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应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对报告的内容进行核实,确认后下达指令,派出督导组尽快赶赴现场,同时报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县政府。

到达现场后应立即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以下工作: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协助医疗卫生部门,开展伤员救治工作;查明事件原因,依法提取有效证据;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及其有关证据材料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对质量可疑的药品进行抽样送检;对已流入社会的有毒有害物品立即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对源头和流通、使用渠道进行全面监控。必要时会同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迅速组织协调有关单位采取紧急控制措施,以控制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现场处理工作实行动态报告制度。即每4小时一次向市局和县政府报告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领导在岗、车辆备勤、通讯畅通,有关人员都要服从所在单位的统一调度。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单位,要加强应急值班制度,设专门值班室,安排双人24小时值班,做好电话记录。县局值班人员必须是领导班子成员。

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及时客观地向媒体突发事件的动态,稳定人心,消除恐慌。

加强后勤保障工作,要保障交通工具及其他所需物品的及时提供。

2、第二套预案:发生Ⅲ级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时启动

接到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报告后,县药品突发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应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对报告的内容进行核实,砍后下达指令,派出督导组或指令突发事件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

到达现场后应立即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以下工作: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协助医疗卫生部门,开展伤员救治工作;查明事件原因,依法提取有效证据;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及其有关证据材料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对质量可疑的药品进行抽样送检;对已流入社会的有毒有害物品立即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对源头和流通、使用渠道进行全面监控。必要时会同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迅速组织协调有关单位采取紧急控制措施,以控制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现场处理工作实行动态报告制度。即每8小时一次向市局和县政府报告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

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有关人员都要服从所在单位的统一调度,休假人员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开通通讯工具,保持通讯畅通。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应急值班制度,设专门值班室,安排双人24小时值班,做好电话记录。县局值班人员必须是领导班子成员。

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及时与新闻媒体联系,通报有关情况,稳定态势。

3、第三套预案:发生Ⅳ级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时启动

接到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报告后,县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应立即进入应急状态,畅通应急通讯联络系统,及时调度和综合、分析、汇总应急工作情况,向领导小组报告。

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派工作组于2小时内赶赴现场,迅速组织开展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调查及现场处理工作。每12小时向市局和县政府报告一次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

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有关人员都要开通通讯工具,保持通讯畅通。

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应急值班,设专门值班室,安排双人24小时值班,做好记录,协调工作。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动与有关政府部门联系,沟通情况,通报信息,协调工作。

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站,有关药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第五章后期处置

第十一条调查评估和总结:药品突发重大安全事故处置工作结束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事故发生的起因、性质、影响、后果、责任和应急决策能力、应急保障能力、预警预防能力、现场处置能力、恢复重建能力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并按规定上报。

第十二条责任与奖励:对在药品突发安全事故的预防、报告、通报、调查、控制和处置过程中,在、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者迟报、瞒报、漏报重要情况的有关责任人,依照法律、法规,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突发事件应急报告篇10

1.1编制目的

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3分类分级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以下四类:

(1)自然灾害: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害:煤矿、建筑等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3)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事件,治安、刑事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依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市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见附件1)是我市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预警和分级处置的依据。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指导全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涉及跨县区行政区划的,或超出事发地县区政府处置能力的,或者需要由市政府负责处置的Ⅰ级、Ⅱ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1.5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1.6应急预案体系

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1)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由市政府制定并公布实施(总体应急预安框架图见附件2)

(2)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由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牵头制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专项应急预案构成见附件4)

(3)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由市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制定印发,并报市政府备案。

(4)县区、乡镇村及其基层政权组织制定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县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报市政府备案。

(5)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应急预案。

(6)举办重大节庆、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公众性聚集活动,主办单位按规定制定应急预案并报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备案。

各类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订。

2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

市政府是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市政府成立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应急委员会”),由市长任主任,副市长和市军分区、武警支队主要负责人任副主任,市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以及市发改革委、市经委、市教育局、市民族宗教局、市公安局、市国家安全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农牧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物价局、市粮食局、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市煤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政府金融办公室、市局、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市旅游局、市电信局、市电力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人行中心支行、民航机场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市应急委员会是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领导、议事和协调机构。主要研究部署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指导全市各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审定、修订本预案;领导、组织和协调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决定启动和组织实施各专项应急预案;根据需要商军分区和武警支队组成救援抢险队伍,参与应急工作;向省政府报告突发公共事件和应急工作有关情况。

2.2办事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是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设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市政府总值班室,下同),为市应急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由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分管,承担市政府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

2.3专项指挥机构

市政府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设立33个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具体负责指挥各类单一Ⅰ级和Ⅱ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分管副秘书长、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总指挥,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

2.4工作机构

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的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共公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相关类别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工作,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决定事项;承担各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工作;及时向市政府报告重要情况和提出建议,指导和协助县区政府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

2.5县区、乡镇机构

各县区、乡镇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其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及其职责可参照本预案,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2.6专家委员会(组)

市应急委员会下设专家委员会。各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建立专业人才库,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直接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3运行机制

各级政府要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水平。同时,要会同有关部门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建立健全快速反应系统;加强城市应急中心建设,建立统一接报、分级分类处置的应急平台;加经农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建设。

3.1预测与预警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预测预警系统,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分析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及时向社会和公众作出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1.1预测预警系统

以市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为核心,主要依托、气象部门的业务系统和预报信息系统,并结合其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需要,形成全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综合系统。

3.1.2预警级别

预警级别与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相一致,一般分为四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3.1.3预警

当突发公共事件已经发生,但尚未达到Ⅳ级标准时,所在地县区政府要Ⅳ级预警信息;当突发公共事件超过Ⅳ级标准,但尚未达到Ⅲ级标准时,市政府要Ⅲ级预警信息;当突发公共事件超过Ⅲ级标准,但尚未达到Ⅱ级标准时,市政府要Ⅱ级预警信息;当突发公共事件超过Ⅱ级标准时,市政府要Ⅰ级预警信息。

县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及时、准确地向市政府报告Ⅲ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情况,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性和紧急程度,、调整和解除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机关等。

预警信息的、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企业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3.2应急处置

3.2.1信息报告

Ⅲ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县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要立即向市政府报告,市政府要向省政府报告,最迟不得超过3小时,同时将情况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可能受事件影响的县区。Ⅰ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或遇特殊情况,市政府接报后在向省政府报告的同时,可直接向国务院及其相关主管部门报告。

对于个别情况特殊,确实难以在发生后3小时内全面、准确报告市(省)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在发生后2小时内先行预报,并说明具体原因。应急信息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要及时汇总核实上报的应急信息,重要信息和情况要及时上报,同时将市委、市政府领导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批示、要求及时传达到有关县区和部门,并跟踪反馈落实情况。

突发公共事件如涉及或影响到我市行政区域以外的地区,应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并协助做好处置工作;如涉及港澳台侨、处籍人员或影响到境外,需向国家有关部门通报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3.2.2先期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立即采取措施,先期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事态发展,并及时向上级政府报告。

3.2.3应急影响

按照分级处置的原则,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级政府要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不同等级启动相应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响应。当突发公共事件达到Ⅳ级标准时,所在地县区政府立即启动本级相关应急预案,并向市政府报告;当突发公共事件达到Ⅲ级标准时,市政府立即启动本级相关应急预案,并向省政府报告;当突发公共事件达到Ⅱ级和Ⅰ级标准时,市政府立即启动本级相关应急预案,并向省政府报告;由省政府向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报告。

3.2.4指挥与协调

需要市政府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由市政府相关专项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和指导,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市政府专项应急指挥部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有关县区和部门负责人、专家和应急队伍参与应急救援;制定并组织实施抢险救援方案;协调有关县区和部门提供应急保障;部署做好维护现场治安秩序和当地社会稳定工作;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处理其他重大事项。

事发地县区政府负责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在市政府相关专项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指导下,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

3.2.5扩大应急

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依靠一般应急处置队伍和社会力量无法控制和消除其严重危害时,实施扩大应急行动。

实施扩大应急时,除向省政府报告情况请求协调处置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要及时增加应急处置力量,加大技术、装备、物资、资金保障力度,加强指挥协调,努力控制事态发展。

3.2.6应急结束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指挥部在充分听取专家组意见后提出终止应急工作请示,报市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或市应急委员会批准,由现场指挥部宣布终止应急状态,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自行撤销。

3.3恢复与重建

3.3.1善后处置

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补偿,并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有关部门要及时调拨救助资金和物资,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保险机构要快速介入,及时做好有关单位和个人损失的理赔工作。

3.3.2调查与评估

Ⅰ级、Ⅱ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结束后,市政府同时邀请省政府相关部门、单位要会同事发地县区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并向市政府、省政府提交书面报告。Ⅲ级和Ⅳ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结束后,市上会同县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也要组织开展调查评估。县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每年一季度对上年度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全面评估,并报市政府备案。

3.3.3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工作由事发地政府负责。需要市政府援助的,由事发地县区政府提出请求,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调查评估报告和受灾地区恢复重建计划,提出解决建议或意见,按规定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3.4信息

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要在第一时间内向社会事件发生的简要信息,随后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工作。

信息形式主要包括举行新闻会、新闻通报会、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等,通过省上驻庆和市内新闻媒体、重点新闻网站或政府网站信息。

4应急保障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广播电视及通信等保障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4.1人力资源

公安(消防)、医疗卫生、地震救援、矿山救护、森林消防、防洪抢险、核与辐射、环境监控、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队伍,铁路事故、民航事故、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事故处置队伍以及水、电、油、气等工程抢险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主体,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提高装备水平。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加强以乡镇和社区为单位的公众应急能力建设,发挥其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中的重要作用。

军队、武警、预备役部队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骨干和突击力量,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应急处置工作。

4.2财力保障

各级政府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资金保障,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应急经费投入机制。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研究提出相应的补偿或救助政策。

各级财政和审计部门要对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资金的使用和效果进行监管和评估。

鼓励公众、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捐赠和援助。

4.3物资保障

市经委具体负责市级应急物资储备的综合管理工作,主要是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重要应急物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工作程序,确保市级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并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市商务局及市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市级应急基本生活用品的供应及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储备管理工作。

县区、乡镇政府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4.4基本生活保障

各级民政等有关部门要会同事发地政府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中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4.5医疗卫生保障

各级卫生部门负责组建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根据需要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应急工作,及时为受灾地区提供药品、器械等卫生和医疗设备。必要时,组织动员红十字会等社会卫生力量参与医疗卫生救助工作。

4.6交通运输保障

各级交通部门和民航机场办公室等有关部门要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要依法建立紧急情况社会交通运输工具的征用程序,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

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4.7治安维护

各级公安部门和武警部队要按照有关规定,参与应急处置和治安维护工作。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和设备的安全保护,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必要时,依法采取有效管制措施,控制事态,维护社会秩序。

4.8市场秩序维护

各级商务、工商、价格、质监、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所在地市场秩序维护工作。依法打击、查处借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倒卖救灾物资及调拨物资流入市场销售的行为。

4.9人员防护

各级政府要指定或建立与人口密度、城市规模相适应的应急避险场所,完善紧急疏散管理办法和程序,明确各级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公众安全、有序转移或疏散。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为涉险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4.10通信、广播电视保障

各级通信管理部门和电信运营企业、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应急通信、应急广播电视保障工作体系,不断增加公用电信网络抗毁能力;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基础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广播电视系统,确保通信、广播电视播出畅通。要明确应急情况下行业内部各自的职责,确保紧急情况下指挥调度机构与实施保障企业协同运作。

4.11公共设施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煤、电、油、气、水的供给以及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有害物质的监测和处理。

4.12科技支撑

各级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和各类科研教学单位要积极开展公共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加大公共安全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研发的投入,不断改进技术装备,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技术平台,提高公共安全科技水平;逐步建立完善应急指挥基础信息数据库,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分析决策提供支持。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公共安全领域的研发作用。

5监督管理

5.1预案演练

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协调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和省政府有关部门制订应急演练计划,并定期组织演练。

县区政府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预案演练。

5.2宣传和培训

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协调指导全市应急管理宣传和培训工作,组织有关部门编制统一的培训大纲和教材,编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通俗读本。各级宣传、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科协等有关部门要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加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全社会的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和党校、行政学校要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教育培训工作,把应急管理知识作为领导干部、公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有计划地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