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能源供应管理十篇能源供应管理十篇

能源供应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8:11

能源供应管理篇1

【关键词】新能源;光伏产业;供应链管理;管理模式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光伏产业的大力支持与扶助,我国的新能源光伏产业供应链管理逐渐完善,但是就目前发展来看,尚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割裂,产业链内部的消费者、中介组织者及上中游企业彼此之间的协同性较差,上下游之间缺乏一定的延伸性与弹性,我国积极加大帮扶力度,力求实现我国新能源光伏产业链供应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实现我国新能源光伏产业的优化与创新。

1新能源光伏产业供应链管理

1.1新能源光伏产业供应链管理内容

由电池供应商与组建供应商提供设备与材料借助物流传输给光伏系统集成商,光伏系统集成商在获取材料及设备后转化给业主,而同步开展的是电池供应商借助信息流将信息提供给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对信息进行整合后反馈给业主。组件供应商借助服务流将最新动态发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在完成动态分析后将其传递给业主。在该模型中始终贯穿着资金的流动,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条。

1.2新能源光伏产业供应链管理结构

我国供应链的结构一般呈现出网状结构与线性结构两种类型,其中针对光伏产业的供应链结构模式一般以光伏系统集成为核心。对于光伏产业供应链来说。产品的最初来源一般是自然界中的硅,其最终的去向是我国的电力产业。产品基于一定的生产需求而生产,最终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对于光伏产品来说,从原材料到产品其经历了光伏材料供应商及光伏成品制造商、光伏产品应用承包商三大主体,在进行主体传递的过程中实现了光伏产品的加工、产品的装配及转换等。在各个节点之间就需要借助需求与供应关系形成光伏产业的供应链。

对于我国的光伏产业来说,其供应链管理从硅胶原料的获取到电池的生产及集成系统的开发应用,本身是一种过程导向的管理,从宏观上说起要求同一条供应链条上的多种生产要素相互调和,增强供应链条的灵活性。借助供应链条,相关企业增强彼此合作,从而提升光伏产业整体供应能力与实力。光伏产业供应链的最终管理目的是借助节点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实现最小的成本支出最大的经济利益获取。

2光伏产业供应链管理模型解读

在光伏产业供应链中包含所有光伏产业基本要素,最初的硅原料供给、组合及信息的传递,到光伏系统的建构与集成,再到业务的验收,具有完整性与整体连贯性。模式下的光伏系统成为主导,以获取最大利益为优化目标,借助自身在光伏产业中的纽带作用,采用契约形式实现光伏产业各个要素与企业的密切联系,模式下的供应链管理,健全各项管理条约、约束机制及奖励机制,并将其作为选择与衡量企业的合作标准。

在光伏产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型中还包括最基础的监控中心、信息化中心等现代管理平台系统,真正实现内部数据的获取,信息资源的同步共享、资金流的有效整合、实时监控数据分析、低成本运行管理等发展要求。在该管理模式下,供给方处于相同的供应链条上,借助信息的有效传递,服务的及时监控等最终确保产品始终围绕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供给,最大限度降低资源、管理与时间、成本等的浪费、光伏系统集成商是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关键与核心,在光伏产业的供应链管理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供应链管理中充当领导者、协调者及监督者。

在光伏系统的集成管理中,集成商批量采购光伏电站建设的核心设备,在采购后期进行整合并发送给项目所在地。光伏系统的集成商借助与该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签订相应的管理合同,建立完善必要的管理模式章程与规范,将此作为衡量供应商管理标准,实现该模式下个成员企业的行为始终围绕在光伏产业的促进上,在光伏产业的供应链管理中,积极建立系统集成为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关键所在,也是今后光伏产业供应链管理的必然性趋势。

3新能源光伏产业供应链的物流、信息、资金管理分析

3.1新能源光伏产业供应链的物流特点分析

对于光伏产业供应链的物流来说,物流量大,复杂性高,光伏产业链本身比较长,节点比较多,从硅材料到硅片,再到太阳电池片等,最后达到光伏发电系统,因此在物流管理上要求迅速及时,管理清晰到位。此外,光纤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但是易损坏,具有一定的时效要求,这就要求供应链上的物流能加强与之配套的物流管理,增强彼此间的协调性,从组件厂接收订单到发货,形成采购、仓储、搬运、生产等一系列环节的时效性,加快物流运作,提高企业利润。

3.2新能源光伏产业供应链的信息流特点分析

我国的光伏产业政策依赖程度比较高,存在于各国各个地区的光伏产业政策中,对于光伏系统集成来说,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十分重要。供应链成员之间彼此信任、开放并为着共同的经济利益而协同合作。因此对于光伏产业来说,其信息管理与整合要更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查阅资料,了解存盘,掌握订单,实现信息的共享与高效整合。一般来说,信息要求合作企业之间对外公开,并彼此监督,信息的充分共享保证了光伏产业中的各成员能够以最充分的动态信息进行光伏产业高效的设计、生产、传输,最大限度满足当前光伏市场发展,也可以说,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是光伏产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实现长久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光伏产业的供应链模型管理中信息的共享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管理渠道。

3.3新能源光伏产业供应链管理中的资金流特点分析

光伏产业的供应链流动方向为从消费方向向产品供给方流动,由业主将资金交给光伏系统集成商,按照逐层递推计算,光伏系统集成商借助采购组件、相关核心设备将资金转交给企业。在新能源光伏产业供应链的管理模式下,企业成员在系统集成商的领导下,以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为核心开展合理竞争。各成员企业获取的利益是长远有效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此同时,行业的效益越好,其更方便借助集成系统开展融资业务,在开展融资业务时要完善项目资金流收入及支出模式,借助供应链的融资筹划保证集成系统及集成业务良好的资金流模式。不同的物资种类与不同的议价能力决定供应商要采取不同的融资模式,根据光伏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与自身的集成供应能力灵活选择。

4结束语

鉴于我国能源紧缺及光伏产业长期依赖国外市场的双重压力,我国必须加大对新能源光伏产业的扶持与发展。通过分析市场动态、获取产业信息,不断建立并完善光伏产业供应链,形成完整稳定的产业供应链条,产业供应上做好光伏产业的辅助发展,实现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新突破。当前基于这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我国在鼓励光伏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应投入资金大力支持光伏产业供应链的课题研究,理论指导实践,为我国新能源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新能源光伏产业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本厚.新能源公司光伏项目供应链管理研究[D].新疆大学,2012.

[2]王华.新疆光伏产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D].新疆大学,2013.

[3]杨立新,蔡萌.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产业主体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2).

[4]张翼.社保基金投资新方向――开发新能源光伏产业模式的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39-41.

能源供应管理篇2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城市供热

中国自1997年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以来,节能服务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2010年《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出台以后,政府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合同能源管理的支持力度,促进了节能服务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屡屡出台政策,鼓励各地在节能改造中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公司是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行者。与传统的设备供应商不同,节能服务公司所提供的是整体节能解方案,卖的是节能量而不是单纯的产品。

北京的供热事业已历经50余年发展历程。“十一五”期间,全市供热面积从2005年的4.3亿平方米,发展到2010年的6.3亿平方米,供热面积增长了1.47倍,城市热化率已达到95%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集中供热城市。自2002年华通热力在北京地区首家推行供热项目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始,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北京节能环保中心等单位共同推进北京市供热领域合同能源管理工作。“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政市容委将采取多种渠道的推广活动,积极宣传合同能源管理的运作模式、重要意义和可观效益,提高全市供热行业对合同能源管理这一商业模式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营造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有利氛围。

一、合同能源管理定义:

合同能源管理[1](――energyperformanceContracting):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运行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

二、合同能源管理运行模式比较及优劣分析

epC模式根据节能改造投资者的不同和节能设施所有权归属的不同,基本可划分为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融资租赁型四类类型。实践中,也有部分合同能源管理由以上4种基本类型的任意组合形成的合同类型。[2][3]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主任吴道洪博士表示,“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各有利弊,节能市场对技术的需求多种多样,政府应该因地制宜,扶持多种模式,让节能服务公司选择最适合的服务方式。”

1.节能效益分享型

在项目期内节能服务公司和用户双方分享节能效益的合同类型。节能改造工程的投资由节能服务公司单独承担或者按照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合同约定的比例共同承担。项目验收合格后,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双方共同确认节能量,并按合同约定比例分享节能效益。节能效益分享型是我国政府大力支持的模式类型。但是,节能效益分享型受企业的诚信、经济效益、企业产量变化、能源价格变化等约束比较大,风险相对较高。

2.能源费用托管型

用户委托节能服务公司出资进行能源系统的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并按照双方约定将该能源系统的能源费用交节能服务公司管理,系统节约的能源费用归节能服务公司的合同类型。发展障碍表现在奖励标准偏低,按照《关于开展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按照360元/吨标准煤的标准,向节能服务公司一次性拨付实际财政奖励资金。而工业领域的节能效益分享型奖励达到600元/吨标准煤,非工业则高达800元/吨标准煤,与之相比能源费用托管型的奖励标准偏低。另外,还存在着政策竞争问题,国家和北京市都拥有相关的节能技改奖励政策,用能单位可以申请节能改造,并获得财政奖励,这也挤压了实施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的操作空间。

3.节能量保证型

节能改造工程的投资由用户承担,节能服务公司向用户提供节能服务并承诺保证项目节能效益的合同类型。项目实施完毕后,双方共同确认节能量,若达到此前节能服务公司承诺的节能效益,用户一次性或分次向节能服务公司支付服务费,如达不到承诺的节能效益,差额部分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节能量保证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适用于项目周期短,有能力在短期内支付节能效益的项目类型,且合同中约定的节能量价格一般为固定价格。适用于诚信度较高、节能意识一般的企业。但是仅仅靠主观历史经验确定节能量保证型项目中节能服务公司承诺的节能量及额外节能收益分配比例是不合理的。如果想要专业、科学、精确的界定基础能耗、节能量等相关数据,就一定要引入第三方能源审计公司,而这一点在目前的国内恰恰是非常欠缺的。

4.融资租赁型

此类型特点为引入第三方融资公司为项目提供资金,节能服务公司的节能设备由融资公司投资购买,融资公司再出租给用户,依据合同约定,用户定期向融资公司交纳租赁费用。节能服务公司负责改造能源系统,并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测量验证节能量,负责确保达到约定的节能效果。合同到期后,节能设备的所有权转移归用户所有,以后用户继续使用所产生的节能收益也全部归用户所有。

三、影响合同能源管理的主要因素

1、资金方面――融资难是首要障碍

合同能源管理的一大特点是项目合同周期长,这就会影响到节能服务公司短期的获利能力,从而需要大量资金进行周转。然而在国内,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最早都是以技术力量为基础筹建起来的,拥有强有力的技术实力的同时却并没有雄厚的资金能力。合同能源管理业务作为新兴产业模式,发展时间较短,行业内节能服务公司基本处于快速增长期或者成立初期,规模普遍都较小。而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是一种资金密集型业务,每个供热项目的一次性投资额都较大,对节能服务公司的资金实力要求较高。供热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公司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狭窄,多采用自筹资金、银行贷款等单一渠道,普遍面临融资压力。融资渠道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供热行业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快速发展。然而,应该注意到的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加深,行业内对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潜力认识提高,一些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到合同能源管理的领域、意识到这一商业模式将会带来的收益,并相继推出了各自人性化的服务。

2、技术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实质是为有节能需求的企业提供节能新产品和新技术。节能服务公司的业务非常广泛,涉及设备管理、法律法规、金融融资、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需要一支具有强大技术研究能力、过硬解决问题的能力、先进管理理念的专业人才的员工队伍。而目前我国节能服务公司中大多数公司还面临着规模偏小起点偏低、人员综合素质不强,内部管理不规范,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的局面,这使得很多节能项目并不能获得预期收益、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影响了人们对于这一模式的态度,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3、政策方面――与现行制度存在矛盾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运行和推广需要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国外,国家节能专项贷款、行业需求管理专项基金等财政支持是合同能源管理资金的主要来源,然而在我国很多诚市尚缺乏系统性的适合本地市场的财务管理、财税减免、金融支持、政策性奖励等法律法规。政策落实缺乏时效性。与节能服务产业相比,很多城市尤其是二三线小城市对epC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还不够及时;奖励资金申请流程繁琐、不规范。另一方面,国内财税方面的制度问题影响了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的发展。

合同能源管理是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对能源系统改造为用户提供服务,一定程度上帮助我国解决了目前在节能工作上面临的部分问题,如企业节能投资意识不强,节能投资资金不足,节能项目“头痛医头”系统效率不高以及节能投资服务跟不上等一系列障碍,以促进全社会各种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项目能落实到实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帮助客户开展的节能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是成熟的,设备是规范的,并具有足够的成功案例。节能服务公司首先应保证不影响用户正常的生产运行,以确保用户无后顾之忧,并且应承诺将实现的节能效益,如果项目不能如约达到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将要承担由此而造成的损失。所以对用户而言,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的节能项目的财务和技术风险基本趋于零。用户可通过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以克服资金不足的问题。这些节能项目通常都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及节能效益,高投资的同时高收益,项目投资回收期一般为三年左右。用户可以用节能量换算成相应的能源费用以偿还项目贷款及支付合同能源管理的服务费用,并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合同能源管理可解决客户开展节能项目所缺的资金、技术、人员及时间等问题,让客户以更多的精力集中于主营业务的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提供“一条龙”的节能改造服务,可以形成节能项目的效益保障机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节能产业升级,节能服务公司充分发挥服务意识站在用户的角度为用户解决问题。

目前城市集中供暖是我国主要的供热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日益增加,城市大气质量日益恶化的问题越发突出。热能动力方面具有能耗高,污染高的特点。在未来,通过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模式和运作机制,可以促进我国供热企业节能机制的转换,扩大节能投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着非常重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能源供应管理篇3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

一、概述

1.供应链的界定

现代供应链的定义这样界定,即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2.供应链管理的界定

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及贸易伙伴关系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贸易伙伴间的合作,以最小的成本和费用提供最大的价值和最好的服务。

二、大福源超市供应链管理现状分析

大福源企业正式成立于2002年,注册地在台湾,营运总部位于武汉。2003年进入大陆,经过3年多的发展,目前已经在全国开设了30多家购物广场,大福源在大陆现有员工超过1万人。大福源购物广场总投资额达3亿元人民币,创造了超过1万个就业机会,累计纳税逾9000万元人民币。

2006年笔者对大福源超市供应链管理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问题如下:

1.经营理念陈旧

大福源在经营理念和营销战略上没有真正树立起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把顾客满意作为经营管理的首要原则。员工所理解的供应链管理部门仅是物流部门,主要负责产品的采购、仓储和运输。没有树立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思想的落后必然导致行动的落后。

2.与供应商缺乏协作

大福源只注意从供应商获得利润将市场竞争压力传递给供应商,为了压价不惜提高交易成本,增加了许多非增值活动,这些非增值活动产生的成本最终还是得转嫁给消费者。在另一方面,大福源与供应商之间缺乏相互信任的协作关系,导致商品的供求信息相互封锁,在交易价格上不断地进行博弈。

3.信息技术无力支持

大福源在管理信息系统方面较为重视,在某些环节已经着手与供应链企业进行信息的交换,但是从功能上仅限于支持内部业务,对外尚未能实现信息共享,系统对接方面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与整个供应链企业的资源共享、科学决策还有很大距离。

4.物流配送不及时

大福源企业自己建立的配送中心还不成熟,另外企业实行业务外包利用第三方物流进行及时配送的也不是很成熟,这样直接造成的后果是商品的脱销或大量库存。由于区域利益的分割,有些商品的跨区域配送也受到限制,导致进货价格不统一,达不到最低的进货成本,不能实现企业最优效益,不仅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也给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

5.组织结构不合理

大福源有自己的供应链管理部门,但它仅相当于物流部门,没有承担起统一协调整个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职能。大福源的部门设置是按职能设定的,由保管部门统一管理、由销售部门统一销售。由于各个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及时,必然会造成企业内部物流供应脱节,从而使企业失去许多市场机会。

三、大福源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对策分析

基于对目前大福源供应链管理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全面优化和提高:

1.加快观念转变,树立供应链管理思想

首先必须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必须熟悉和了解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模式和策略选择。另外,必须认识到供应链管理仍然是一种发展中的管理方法,必须随着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技术发展去完善和丰富它的思想内容和方法体系。

2.强化顾客意识,实现顾客需求驱动供应链

顾客需求的多样性与个性化是当今全球市场的显著特征,同时也是供应链体系与供应链管理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大福源在构建供应链体系和实施供应链管理时,必须强化顾客意识,将顾客视为大福源最重要的战略性资产,实施以顾客需求驱动的供应链业务流程。

3.整合企业资源,优化供应链业务流程

成功的零售企业之所以构建供应链后能够形成强大的竟争力,原因就在于通过供应链管理整合了全球供应链资源,而大福源构建了供应链体系后往往呈现出“有供应链,无竞争力”,原因也就在于忽视了通过供应链管理整合供应链资源,没有实现资源流程化和集成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整个供应链资源,优化供应链管理:

第一,在选择供应商、构建供应链体系时,严格按照核心竞争力原则进行遴选。

第二,在集合了优质的供应链资源后,严格按照供应链业务流程的需要配置资源。

第三,强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通过信息共享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第四,坚持供应链资源动态优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加强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高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水平

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供应链的协调运行是建立在供应链成员企业间高质量的信息传递与共享基础上的,因此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可靠支持。

5.加强供应链系统与物流系统的一体化建设

商品的配送成本是大福源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大规模投资物流设施使得大福源售的经营成本上升,为了保证销售的连续性,大福源除了建立配送中心外,各分店或连锁店还要有小仓库;另一方面,供应商往往也拥有大量的物流设施和配送能力。实行供应链管理就要求物流实行一体化运作,因此,大福源和供应商在配送这一环节上,应逐步实现共享格局,或者可以利用第三方物流资源,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成本,同时实现物流的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经济科学管理出版社,2000

[2]孙元欣:供应链管理原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2

能源供应管理篇4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资源管理

为了在竞争中获胜,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关注点转向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即企业资源管理)。由于资源管理的难度较大,具有优良资源管理公司更难以被其它公司模仿,从而使得该公司的资源管理能力上升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这些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占优势。供应链管理是在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集成的基础上,通过对虚拟企业的资源进行统一的调度和管理,以达到企业间资源的优化利用,并最终实现供应链中各企业共同盈利的目的。

一、供应链管理系统与企业资源管理

1、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系统

供应链是一个自主或半自主的企业实体构成的网络。供应链中的实体包括供应商、产品制造商、配送中心(物流企业)、仓库、批发分销中心、零售商、最终用户等。

供应链管理就是对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到客户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管理,计划和协调与这三种流相关的所有活动,使其成为一个无缝集成的过程。供应链中的活动包括:订单处理、原材料或在制品存储、生产计划、作业排序、货物运输、产品库存以及客户服务等。

供应链管理系统借助信息技术(it)和管理技术,将供应链上业务伙伴的业务流程相互集成,从而有效地管理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分销到交付给最终用户的全过程,在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对企业资源优化管理,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提高各企业的效益。其目标是以最少库存和成本,通过高效的加工制造过程,生产出用户最满意的产品。

2、资源管理及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资源管理就是管理公司的开发资源的投资,主要是人员的投资,其目的是为了取得与其战略一致的最佳产品开发产出。

在投资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资源利用率高的公司能比对手开发出更多的新产品,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然而,尽管资源管理非常重要,却一直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过去十年里强调的是将个体产品更快地推向市场。

资源管理要求在项目之间或项目内任务之间进行协调改进,而全面地改进比单个项目层次或单个任务层次的改进要困难得多。但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使这种综合优化成为可能。

资源管理所需的信息系统以前并不存在,而应用这些系统所需的管理概念与流程尚未开发出来。现在,这些系统概念与流程在国外已被开发出来,并且促成了新一代的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将成为新的关注点。过去,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于将产品尽快推向市,所有的资源往往集中在某个关键个体项目管理上,每一个项目都独立计划,项目经理在计划其项目时通常假设有无限的可供资源。通过尽快地启动每一项目步骤,将延迟风险最小化。高级管理层只是在适当的时候作出项目继续或不继续的决定,然后授权项目小组去执行下一阶段。然而,在致力于优化个体项目的上市速度时,公司牺牲了宝贵的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了整体研发生产率。但在新的时代,随着竞争的加剧,如何以更少的资源达到所有的项目目标,从而为有效的利用稀缺的研发资源创造更多的产品,将成为管理者们思考的重点。

一个完善的基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企业资源管理可以改进企业间的协作机制和供求关系,为企业提供直接的市场信息和广阔的销售渠道,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企业资源管理的内容

1、基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企业资源管理的内容

供应链将企业的组织边界延伸到供应商、客户,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跨平台的全球性协作,覆盖了从需求预测、产品设计、制造、分销、储运到客户服务的全过程,而基于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企业资源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企业级的资源需求与分配。包括不同企业间项目的资源进度计划与利用率管理,显示所有项目的资源需求,再将这些需求转化为特定的项目资源分配。明确谁分配置某个项目以及需要什么样的资源需求。正是在这一层次,实现了资源分配与项目需求在所有项目间的交流。其首要目标在于增加企业间的资源有效利用。

项目级的资源需求与分配。包括合作企业和战略伙伴企业建立的项目工作组资源供需计划与利用率管理,包括计划、估计某个项目各工作组的资源,然后再将所分配的资源转化至项目工作组层次。目标在于提高项目层次的产出率,并取得利用率的改进。该层次为项目经理提供了计划与管理项目的原则:占用最少的资源、花费最低的成本,同时又按时完成项目。在这一层次,信息流有两种方向:资源需求计划估计某个工作组的资源需求,资源分配则向各个特定的项目工作组分配资源。项目资源需求优化涉及到项目资源预计与资源可供性之间的平衡、项目工作组间的平衡。通过资源需求计划,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资源,从而直接降低项目成本,公司也可完成更多的项目。由于项目经理的资源需求计划中考虑了资源的可供性,故其提交的资源申请也更为实际。

工作组级的资源需求与分配。包括任务资源供需计划与利用率管理。其首要目标在于提高个体开发人员的产出率。工作组级的资源需求与分配帮助开发人员确定未来数周要完成的工作,并指导其分配时间以更好地完成工作。

三、构造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企业资源管理的途径

1、以顾客为中心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本身就是以顾客为中心的“拉式”营销推动的结果,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都是以市场需求的拉动为原动力。顾客价值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企业是根据顾客的需求来组织生产;产品从设计开始,企业已经让顾客参与,以使产品能真正符合顾客的需求,这样,在整个系统中,必须围绕着以顾客为中心构建企业的资源管理系统,以达到最优化资源管理目标。其资源管理架构包括三个部分:客户服务战略决定企业如何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对客户的反馈和期望作出反应;需求传递战略则是企业以何种方式将客户需求与产品服务的提供相联系广采购战略决定企业在何地、怎样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采购战略。关键决策是自产还是外购,这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所承担的劳动力、汇率、运输等风险;此外,企业的产能如何规划布置,以及企业如何平衡客户满意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都是很重要的内容。

2、相互协作的双赢理念

各个企业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所有环节都看作一个整体,链上的企业除了自身的利益外,还应该一同去追求整体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企业要特别注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行战略伙伴关系下的资源管理,管理的重点是以面向供应商和用户取代面向产品,增加与主要供应商和用户的联系,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产品、工艺、组织、企业文化等),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实现信息共享等。企业应通过为用户提供与竞争者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或增值的信息而获利。供应商管理库存和共同计划、预测与库存补充的应用就是企业转向改善、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典型例子。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就可以更好地与用户、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实现集成和合作,共同在预测、产品设计、生产、运输计划和竞争策略等方面设计和控制整个供应链的运作。

3、优化信息流程

信息流程是企业内员工、客户和供货商的沟通过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其自动化操作和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使信息流通速度加快,同时减少失误。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系统中资源管理的优化,必须从与生产产品有关的第一层供应商开始,环环相扣,直到货物到达最终用户手中,真正按链的特性改造企业业务流程,使各个节点企业都具有处理物流和信息流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要形成贯穿供应链的分布数据库的信息集成,从而集中协调不同企业的关键数据。所谓关键数据,是指订货预测、库存状态、缺货情况、生产计划、运输安排、在途物资等数据。为便于管理人员迅速、准确地获得各种信息,应该充分利用电子数据交换(eDi)、inter-?net等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的分布数据库信息集成,达到共享采购订单的电子接受与发送、多位置库存控制、批量和系列号跟踪、周期盘点等重要信息。

作者单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

参考文献:

[1]王耀球,施先亮.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6-58.

[2]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73-78.

[3]曹洪香.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5,1:43-45.

能源供应管理篇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供应链技术成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制造业和运输业中。它强调以最少的成本达到最优化,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而人力资源供应链是把供应链理论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去,以企业的劳动力资源(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作为主要对象,通过信息管理和控制、增值过程而形成的复杂网链结构。它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作为沟通纽带,把企业外部的组织或个人与企业内部的用人部门或员工联系起来,帮助企业从系统化、信息化和整体利益的角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从而达到对人的高效管理。

一、企业供应链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

(一)供应链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为了适应全球制造的发展和生产复杂化的需要提出了供应链管理这一新型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mentzar(2001)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对传统的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以及企业之间的职能从整个供应链进行系统的、战略性的协调,目的是提高供应链以及每个企业的长期绩效”。我国学者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主要涉及到供应、生产计划、物流和需求4个领域。19世纪6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由彼得?德鲁克等人提出,舒勒等人在“人本主义”基础上进行了发展。舒勒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为:人力资源是采用一系列管理活动来保证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以实现个人、企业和社会的利益。虽然不同时期的专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不同,但是人力资源管理解决的问题应该是一致的。从这一理论出发,我国学者江绍文认为:所谓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指对人力这一特殊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从开发的角度看,它不仅包括人力资源的智力开发,也包括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觉悟的提高;从利用的角度看,包括对人力资源的发现、鉴别、选择、分配和合理利用;从管理的角度看,既包括人力资源的预测和规划,也包括人力资源的组织和培训。学者孙健敏则将其概括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开发、控制与调整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活动。

(二)供应链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相似之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通常也会表现出供应链管理的模式。首先,在整个供应链流程中,人才供应商是各高校、人才培训机构等;制造商就是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部门、培训部门等机构,而这两者中间的环节就是企业对于人才的获取,即原材料的采购;员工经过培训(即产品生产)之后,分配到相应的岗位上(客户1),然后利用自己的知识为最终用户提供产品或服务(客户2)。其次,供应链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都在追求在合适的时间花费合理的成本把适合的资源分配的相应的岗位上,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

二、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概述

(一)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的内涵。通过上述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把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界定为:组织(企业)为了更好地创造价值,实现其战略目标,利用人力资源链,对人力资源的获取、培训(整合)、配置和使用等实践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一方面,它通过对人才的获取和更新,带动企业内人才的配置和流动,使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它把企业内部的用人部门和外部人才供应商联系起来,通过对人力资源链的全面管理,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将最合适的人安排到用人岗位,从而提供最佳人力资源。

(二)人力资源供应链图示:

三、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

1、构建模式需要考虑的问题。人力资源供应链模式的构建主要有两个阶段。一个是人力资源的供给,一个是人力资源的内部配置。人才供给就是企业对人才的获取,获取人才的渠道有外部供给和内部调动;内部配置就是对人才进行培训后分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去,也就是人才的价值实现过程。在人才供给阶段,具体的实践活动包括: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现状、根据内外部环境去确定供应的目标(使用外部供应预测技术),这里涉及到企业的人才库存管理问题。当企业出现人才过剩或者企业因发展需要增加人才时,怎样有效地去管理人才库是外部供给的关键模块;然后是供应商的选择、评价;最后是人员的招聘。

企业人才的供给,关键是做好人力资源的需求、供给预测。这里的供给预测主要是外部供给。适用于需求预测的技术也同样适用于人力资源的外部供给。常用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收集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整理、总结、反馈,如此反复几次进行结果修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这种方法比较费时。经验判断法,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经验做出预测,主观性太强,结果准确性不能得到保证。回归预测法,通过建立人力资源需求量(供给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影响因素的变化来推测人力资源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化。这种方法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比较高。因此,在人力资源外部供应阶段,企业应该尽可能的使用各种方法进行预测,来得到准确的数据。内部配置――具体实践活动包括:录取员工的培训、Jit配置;企业内部人员的合理流动;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以上活动指的是员工进入公司之后,如何在合适的时间分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去,在制造企业中就是产品的分销管理。

2、人力资源供应链模型解析。如图1所示,供应商(S)就是我们所说的各高校、职业技术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他们是供应链的上游,为企业提供大部分的人力资源。制造商(m)也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其中还包括一些专业的人力资源事务外包公司,他们对招聘进来的人员进行培训,将他们及时提供给各个用人部门。用户(C1),企业内的用人部门,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用户(C2),人才创造的产品或服务为最终为他们享用。在人力资源供应链中主要有两个流层:信息流、物流。信息流是企业知识供应链的核心。知识供应链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将知识的提供者、创新者、使用者连接起来,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的要求。在信息流中,客户把对所需产品或服务的信息传达给企业内的相关部门,这些部门得出人才需求的必要性,再将这一信息传达给人力资源部,最后由人力资源部根据人才需求计划在适合的时间招到合适的人才。通过信息流,人力资源供应链上的各主体,可以进行沟通交流。

结束语:本文阐述了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的内涵,讨论了构建该模式需要考虑的问题,并对这一模式进行简要解析。纵观整条供应链,企业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是人力资源的需求、供给预测,这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这就要求企业不但要与客户及时沟通交流,获得第一手的人才需求资料,更要加强与高校等人才培养机构的合作,重视知识的创新。

能源供应管理篇6

一、人力资源外包和供应链理论

1.外包。外包一词最早出现于1982年,但是它所代表的契约关系可以追述到16世纪到18世纪的对外分活制。

在经历了外包概念的形成、发展、普及和流行三个阶段后,外包这一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管理实践中。但是在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外包定义。美国外包协会将外包定义为:“外包是一种通过有选择地将一些功能(及其日常管理)转交给第三方供应商来围绕核心能力进行的企业重新设计”。

外包管理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企业外包决策、外包供应商的选择、项目执行、关系管理及终止契约,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外包决策和供应商选择两个方面,成果比较多,在此不再赘述。

2.人力资源外包。(1)人力资源外包定义。傅志明等人(2009)将人力资源外包定义为:“企业将一部分甚至全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委托给企业外的个人或组织完成”。本文所研究的人力资源项目外包需要企业与外包机构紧密合作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本文对人力资源外包的定义为:“企业整合外包机构资源,替代或协助处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2)人力资源外包的动因。Charles等人(1999)通过访谈25个组织的人力资源高管,确定出人力资源外包的宏观和微观动因,其中微观动因又可以分为战术动因和战略动因。国内不少学者将人力资源外包的动因归结为相对的两个维度。王泼(2005)提出了推动因素和拉动因素。赵利(2007)则将企业实施人力资源外包的动因分为内因和外因。(3)人力资源外包决策。一般认为事务性工作,如员工考勤、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等,可大规模外包;职能性工作,如招聘甄选、培训开发、薪酬管理、绩效评估、职业规划等,可选择性外包;战略性工作,如人力资源计划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等,关系着企业战略的承接,需保留在公司内部。除以上分析外,许多学者建立了多维度的人力资源外包决策模型。关培兰和胡志林(2003)从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程度和外包收益成本比两个维度建立人力资源外包决策模型。魏晓彤(2007)则将企业外包分为战略型外包、潜在型外包、经济型外包、活动型外包和服务型外包几种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外包目标和措施。(4)人力资源外包流程管理。Charles等人通过分析访谈结果,总结出人力资源外包的流程为:确定外包决定、选择外包供应商并与之谈判、管理外包冲突、管理外包供应商关系、监督和评估外包绩效。众多学者设计的人力资源外包流程都较好的关注了企业内部对于变革的阻抗现象,但是均针对一次外包行为所设计,未考虑到外包合作的多次性。(5)人力资源外包供应商的选择指标。魏晓彤(2007)认为需要从行业背景、能力架构、企业文化和财务状况四个维度进行考察。盛瑜(2006)则设计了价格、经验、水平、财务状况、名声、服务范围、服务质量信誉、企业兼容性、网络等9个指标。从指标设计上看,国内学者都将企业与外包供应商的企业文化融合度摆到了重要的位置。(6)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和风险。人力资源外包给企业带来的最深刻的变革是在战略层面。人力资源外包可以促进企业流程再造和组织架构优化,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而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则向战略支持方向发展。技术层面上,企业可以整合外部专业机构的资源,在人力资源市场预测、甄选技术、测评技术、it技术方面获得更为专业的支持。经济层面上,人力资源外包可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投资。

人力资源外包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风险,如信息安全风险、内部沟通风险、员工流失风险、文化冲突风险、低于预期目标风险等。在风险的种类、形成原因、发生可能性、危害程度等方面,国内外学者进了大量的研究。除了识别风险外,风险控制也是研究焦点之一。

3.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可追溯到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价值链(ValueChain)理论。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不是来源于学术研究,而是近年来企业商业环境和经营手段的剧烈变化,通过总结企业管理实践而形成的。其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生产领域,较少涉及服务领域。美国的供应链协会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为了生产和提供最终产品,包括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的一切努力。供应链的有关定义说明供应链管理是多企业、多职能和多部门的协同和管理,管理的对象是“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分工,以合理优化整个“链”上的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表现出来的现实是供应商数量上的减少、合作时间的延长、合作深度和广度的加强和企业间的衔接日臻完善。达到这些效果,不仅仅是供应链上企业间法律契约关系的存在,而且是企业间相互依赖和信任的结果。而通过双方的供应关系开发,建立供应链企业伙伴关系是可行的方案之一。

二、人力资源项目外包的企业间关系

外包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都涉及企业间合作的问题,但侧重点不同。外包理论重点在于企业间合作的内容、范围与深度,供应链管理理论重点在于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探讨外包中的人力资源项目外包的企业间关系,正是通过将二者融合来实现的。

1.人力资源项目外包。本文所说的人力资源项目外包是指:企业与外部专业机构合作,通过项目运作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层面的职能问题,提升企业人力资源能力的商业模式。人力资源项目外包相比一般的外包和人力资源外包而言,具备以下六个特点:(1)企业组织和文化特点,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独特性是影响外包供应商选择和项目运作的重要因素。(2)人力资源项目可以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但是由于企业人员自身知识体系、经验积累、公信力等因素,以及项目结果不可逆性,开展与外部专业机构的合作不仅仅是为了效率的改善,也是防止出现改革倒车的现象。(3)人力资源项目外包并不会发生业务转移,而是内部人力资源人员与外部专业机构人员合作完成项目。(4)人力资源项目外包虽然涉及人力资源战略层面的职能,但是依然具有重复性,内容要求上呈现为螺旋上升状,并且实践证明,双发合作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每次项目效果越好。(5)人力资源项目外包企业双方必须密切合作才能保证项目的质量,但是合作的次数和时间取决于双方的信任关系。

2.人力资源项目外包的企业间战略伙伴关系。本文所说的人力资源项目外包的企业间战略伙伴关系是指:企业和外部专业机构在较长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相互信任的高度协调关系。具备以下六个特点:(1)合作时间较长。至少应该完成三个及以上的项目合作,一方面,因为企业与外部专业机构需要时间相互适应工作方式和工作文化,培养信任关系;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历史、文化具有强相关性,外部专业机构需要时间去了解企业,提高人力资源项目外包绩效。(2)高度的信任关系。通过多次合作和长时间的接触,彼此了解,相互建立了在契约层面、能力层面和意愿层面的信任关系(李辉,李向阳,徐宣国,2007)。(3)广泛的合作范围。具备战略伙伴关系的双方在人力资源项目外包实施过程中可以进行更广范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并且在项目之外,还需要开展交流与合作,因此在未来的人力资源项目外包竞标中,具有战略伙伴关系的外部专业机构具备先发优势。(4)高度的协调性。合作双方在战略上保持高度一致,能够知己知彼,预测对方下一步的战略走向,在项目外包实施过程中,在操作层面上充分沟通、步调一致、配合恰当。(5)预期的合作效果。合作双方的充分了解,能够准确把握对方的能力水平和需求,使得人力资源项目外包结果达到预期效果,同时由于经验积累和信息沟通充分,能够较好的降低实施费用,达到减少成本的目的。(6)高度的整合。较以往人力资源项目外包的企业间关系而言,战略伙伴关系的企业之间能够实现更高层次的整合,例如同步进行战略管理、项目参股、人员互派等。

3.人力资源项目外包的企业间战略伙伴关系的作用。人力资源项目外包供应链中存在主要和次要关系之分,其中主要关系即指战略伙伴关系。

如图1所示,由战略伙伴关系联系起来的供应链,便是所谓的“精细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相关企业是整个供应链的“减震器”或者“振荡器”,他们的良好合作,能够克服外界环境的冲击,但是他们的波动,可能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生存和运行效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企业在人力资源项目外包供应链中发挥着改善项目效果、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企业内部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能力等作用。

4.人力资源项目外包的企业间战略伙伴关系的形成。人力资源项目外包的企业间战略伙伴关系是逐步建立,系统发展起来的,一方面需要企业有计划的开发战略伙伴关系供应商,另一方面需要外部专业机构有意识的配合。本文人力资源项目外包的企业间战略伙伴关系形成模型由两条线索构成,一条是制度流程线索,即外包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开发和关系评价,另一条是外包供应商的角色变化线索。

能源供应管理篇7

关键词:虚拟化技术it管理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b)-0011-02

随着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越来越重视虚拟化技术,并且大部分管理人员也接受虚拟化技术,数据中心大量开始应用虚拟化技术,为使用和管理人员提供方便,保障系统具备高系统可用操作性,同时也可以适当降低交付时间,提高利用资源的效率。此外也会提高和增加管理难度,议案次会极大程度上影响虚拟化技术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1it管理中虚拟化技术的影响

1.1资源池类型更多

服务器为it管理提供处理数据的能力,网络交换机为其提供数据通信能力,磁盘阵列为其提供存储数据的能力。随着不断提高虚拟化技术和设备单台处理能力,设备和能力使用者之间不再具备对应关系,VLan能够连接众多交换机,多个岗位可以应用一个磁盘阵列,多个虚拟服务器可以使用一个物理服务器。所以,为了有效降低变更系统的影响,需要准确记录it设备和使用者it能力的关系,并且依据此来判断it管理资源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合理聚合相似能力的设备,形成资源池,不同类型设备能力形成不同资源池,资源分配就是在需要时进行应用。虚拟化技术应用以后,出现很多种类的资源池,如VLan资源池、ip地址资源池等[1]。

1.2提高it设备处理能力

资源池具备一定的资源量,一般情况具备越少数量设备构建资源池,可以尽可能减低管理风险和影响,所以,此时应该合理应用处理能力比较好的设备。依据处理能力、占用空间等参数来选择设备,从而达到在相同条件下得到更多资源的目的。

1.3设备故障严重影响系统可用性

资源池中多个资源使用者可能使用单独资源供给者提供的资源,如果资源提供者出现故障,会影响多个资源使用者,但是实际应用的时候因为可以随机分配资源池资源,只会暂时影响资源使用者,不用等到修复设备以后再使用。相比较一对一资源使用方式来说,这种资源形式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资源保护,全面降低个体故障影响资源使用的程度。所以,资源池规划的时候应该合理分析随时分配能力和冗余性。

1.4资源分配对应应用需求

一般情况下,依据现有业务的实际情况和预测未来需求量来确定资源池增长计划和容量,并且预留相应的余量,所以,建设管理工程的时候,合理应用虚拟化技术可以为系统提供更好的资源能力,以便于降低交付时间。但是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应用系统建设和资源池建设不能对应的现象[2]。

1.5不成熟操作和缺失管理工具

it管理中虚拟化技术虽然已经应用很久,但是目前还没有运行映射虚拟化技术的集中管理以及统一管理的工具和方式,专项管理中只能依据专业工具进行,虚拟化产品每增加一个,就需要增加管理工具。为了确保能够合理使用资源,还应该在设备生命周期中构建资源池,随时分配以及回收资源,并且实时监控资源池容量、资源池组成、资源利用率等。

此外除了上述影响以后,it管理过程中虚拟化技术也有以下影响,影响数据备份和访问机制、影响安全管理体系、影响虚拟化设备、影响管理人员运行管理职责和岗位责任等。

2it管理中虚拟化技术的策略

2.1分析虚拟化需求

分析虚拟化需求实际上就是明确获取建设it虚拟化的目标和需求,为以后进一步工作提供信息基础。分析当前运行应用的系统环境,确定建设虚拟化资源池的功能和种类;分析it发展需求,从而确定资源池扩展功能和容量;分析虚拟化技术和产品,以便于能够合理选择技术,对资源池扩展性、可用性、可靠性进行确定;分析it安全策略,确定安全属性。分析管理体系,以便于为建设管理机制提供参考和基础;分析应用连续性需求,从而方便为虚拟化迁移提供合理的方式,然后为虚拟化演进提供符合实际情况的路径。

2.2规划和设计资源池

规划设计资源池实际上就是依据实际情况来提出扩展性、可靠性、功能、可管理性、安全性等的资源池需求,以便于对虚拟化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对虚拟化技术资源池和总体结构的部署和构建进行设计,利用目前和未来系统为it管理奠定基础,并且虚拟化系统也需要及时调整相关系统。

2.3虚拟化环境

规划计划完成资源池以后,就需要概念验证测试虚拟化改造,从而对待迁移系统能力进行确定,并且保障可以正常运行在虚拟化环境中。此外适当构建种子资源池,把当前的物理环境运行依据合理的时间和方式来迁移到虚拟化环境中。利用业务连续性管理来演进设计,实时分析迁移中会出现的损失以及风险,制定详细的迁移实施操作方案,为不能依据实际进行迁移的部门做好应急准备,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和损失,在可承受范围内保证风险和损失[3]。

2.4构建资源管理体系

在it虚拟化技术使用和部署以后,it系统运输管理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管理资源的利用,主要有资源申请、检测、分配、调度、评价以及回收,同时也能够优化现有it管理流程,以便于能够完全满足管理资源池的实际续期,例如修改配置管理、增加管理岗位等,此外也能够依据itiL构建it管理体系[4]。

2.5评估虚拟化效果

建设it虚拟化的时候,要集中管理基础项目的持续改进,it资源管理体系完成构建以后,能够依据上述管理体系来检查系统管理能力以及评价检查实施结果,对it管理潜在能力进行分析,确保能够解决风险管理机制的不足和缺陷,从而为进一步改进it资源管理体系提供保障[5]。

3结语

综上,it管理过程中融入虚拟化技术的时候,在保证虚拟化技术能够获得良好收益的基础上有效控制相关技术,并进一步针对虚拟化技术风险进行项目升级。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广泛应用虚拟化技术虽然能够获得很大的利益,但是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数据中心的管理以及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沈加.谈桌面虚拟化技术在高校it管理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3):8032-8033.

[2]傅仕诤,汪大海.虚拟化技术对it管理的影响和应对策略[J].微型机与应用,2013,32(10):87-89.

[3]胡岚,温静,尹淑玲.虚拟化技术在企业it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7):162.

能源供应管理篇8

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2013年6月6日环境保护部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全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淡水环境,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总体为轻度污染;海洋环境,中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近岸海域水质一般。

《公报》显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其中,珠江流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水质优,长江和浙闽片河流水质良好,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为轻度污染,海河为中度污染。

在监测的60个湖泊(水库)中,4个为中度富营养状态,占6.7%;11个为轻度富营养状态,占18.3%;37个为中营养状态,占61.7%;8个为贫营养状态,占13.3%。

在198个城市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综合评价结果为水质呈优良级的监测点580个,占全部监测点的11.8%;水质呈良好级的监测点1348个,占27.3%;水质呈较好级的监测点176个,占3.6%;水质呈较差级的监测点1999个,占40.5%;水质呈极差级的监测点826个,占16.8%。

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38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检测结果是水质达标率为95.3%,与上年相比,上升4.7个百分点。

《公报》显示:中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中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定,水质级别为一般。近岸海域Ⅰ类、Ⅱ类海水比例为69.4%,Ⅲ类、Ⅳ类海水比例为12.0%,劣Ⅳ类海水比例为18.6%。

四大海区中,黄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一般,东海近岸海域水质极差。9个重要海湾中,黄河口水质优,北部湾水质良好,胶州湾、辽东湾和闽江口水质差,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指南》的出台:情势所需

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了《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供水规模的扩大和供水设施的升级改造,饮用水安全问题并不尽如人意。

针对我国城镇供水水源污染、供水设施不完善、水质监测能力弱、突发污染事故频发、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为适应我国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供水设施面临升级改造和扩大规模的迫切需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在“十一五”期间启动了有关规划的编制工作,于2012年5月25日了《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的远期目标是:持续推进城镇供水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供水普及率,至2020年,基本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城镇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城镇公共供水全面普及,供水能力协调发展,供水水质稳定达标。

《规划》提出的近期目标是:保障城镇供水水质,解决因水源污染、设施落后等导致的饮用水水质不安全问题;提高公共供水普及率,设市城市达到95%、县城达到85%、重点镇达到75%,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的用水需求;降低供水管网漏损。80%设市城市和60%县城的供水管网的漏损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地级以上城市建设和完善供水管网数字化管理平台。

《规划》提出“十二五”规划项目总投资4100亿元,其中:水厂改造投资465亿元;管网改造投资835亿元;新建水厂投资940亿元;新建管网投资1843亿元;水质检测监管能力建设投资15亿元;供水应急能力建设投资2亿元。

为配合《规划》实施,饮用水主题专家组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专项管理办公室的部署和要求,系统总结、凝练和吸纳了“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和示范工程实践经验,在《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建科[2009]149号)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指南》。

《指南》适用于全国各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的规划设计和设施的运行管理,涵盖城镇供水系统从“源头到龙头”的各主要环节,内容包括总则、技术对策、原水系统、净水工艺、特殊水处理、应急处理、供水管网、二次供水和水质监控等9章共129条。针对我国城镇供水设施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南》提出了系统、全面、可行的技术对策和措施,对《规划》的科学实施和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水源水:建设多水源应对水源突发污染

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拉浪水电站网箱养鱼出现少量死鱼现象被网络曝光,龙江河宜州拉浪码头前200米水质重金属超标80倍。专家估算,这次事件中镉泄漏量约20吨,泄漏量之大国内罕见,龙江下游300千米河段受到波及。龙江河沿岸及下游百万居民饮水安全遭到严重威胁,市民们纷纷到超市抢购瓶装水。

2012年2月3日中午开始,镇江市自来水出现异味,在其后两天里,镇江发生了抢购饮用水的风波。经专家组全面调查认定,这起自来水异味事件污染源由运输苯酚的韩籍船舶操作不当泄漏导致。

2012年2月29日,不少武汉市民反映饮用自来水出现异味。武汉市水务集团相关人士表示,当地一水厂水源出现问题。

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频发,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在应对水源突发污染事故方面,《指南》指出:应对水源进行风险分析,确定水源突发污染事故的主要风险污染物。针对风险评估结果,应建立地方和企业的应急管理体系,编制地方与企业的供水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

《指南》明确指出:对于多水源的城市,应考虑不同水源间的联合调度。对于同时有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的城市,可考虑以地下水源作为应急水源,满足应急条件下的基本供水要求;对于单一水源的城市,应考虑建设第二水源或备用水源。

对采用多水厂供水的地区或城市,应在区域或城市之间实现互联互通,能够进行清水应急调度,满足应急时的基本用水需求,提高供水管网应急联合调度水平。

水源存在突发性污染和其他风险的,应统筹考虑水源调配、供水系统调度、水厂应急处理设施建设和必要的应急物资储备。

对于水源的选择,《指南》指出,水源选取应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要求,对于长期存在水质问题的水源应采取水源更换、水源水质修复和预处理等措施。以湖库为水源时,应考虑分层取水设施。

原水中存在高浊、高藻、氨氮或有机物超标等问题时,《指南》指出,可在水源地、引水渠或调蓄水库内进行水源修复;必要时,可采取化学预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预沉淀和围油栏等厂前预处理措施。水源生态修复可采用自然(人工)湿地、近岸人工生态工程、生态浮岛等技术。生态修复工艺选择应针对当地的水源水质特性,充分利用地形和水文等自然条件。应谨慎使用外来物种,防止形成生物入侵而破坏生态平衡。对于化学预氧化、粉末活性炭吸附、预沉淀和围油栏,《指南》也给出了具体的指导。

出厂水:多种技术保障水质安全

《指南》指出:原水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Ⅰ类、ii类及补充、特定项目要求的水体的,新建水厂应优先采用常规处理工艺;由现有水厂因工艺或设施原因,造成出厂水浊度、消毒剂或细菌等指标超标的,应对常规工艺进行完善或改造。

《指南》指出,净水工艺包括预处理、常规处理、深度处理、膜处理,对此《指南》都有详尽的技术指导,比如,厂内预处理可采用生物预处理、化学预氧化、吸附、预沉淀、曝气等对水中污染物进行初步去除。采用预氧化时,应考虑副产物风险。常规处理包括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单元。水厂常规处理不能满足出厂水水质要求时,应优先强化常规工艺,以提高对有机物、浊度等的去除效果。原水有机物、色度或消毒副产物等较高时,可采用优化混凝剂种类和剂量、投加助凝剂、调整投加点、调整pH值等强化混凝措施。深度处理工艺指在常规工艺或其强化的基础上,为有效去除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提高出厂水水质而采取的处理工艺,包括臭氧生物活性炭和其他处理技术等。膜处理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及反渗透等。以降低出厂水浊度为目标时,可采用微滤和超滤;以去除有机物、离子等物质为目标时,可采用纳滤或反渗透。

对于含砷、氟、硝酸盐、铁、锰等特殊水和苦咸水的处理《指南》也给出了详尽的技术指导。比如,除砷一般可采用混凝法和吸附法,供水规模小于1000m3/d且有脱盐要求时可采用反渗透或纳滤法。除氟一般可采用吸附法,供水规模小于1000m3/d且有脱盐要求时宜选用电渗析法、反渗透或纳滤法。原水no3-n浓度大于10mg/L时,应优先采取更换水源或不同水源勾兑的方法降低硝酸盐浓度;缺乏合适水源的地区,应采取硝酸盐去除工艺措施,并根据原水中硝酸盐含量与供水规模,采用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和生物反硝化等方法。地下水除铁除锰宜采用接触氧化过滤法和生物氧化过滤法。接触氧化法除铁时,pH值宜在6.0以上;接触氧化法除锰时,pH值宜在7.5以上。苦咸水处理方法包括纳滤、电渗析、反渗透等,选择时应根据原水中盐类的成分、含量及其他水质条件确定。

管网水:管网规划应考虑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指南》指出,供水管网建设与改造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并综合考虑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供水规划、供水安全、水质水压要求、节能降耗、外部污染、消防等因素。

管网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城市规模、空间布局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必要时,可进行分区设计与分区管理,并设置增压泵站,调控管网压力,尽量降低能耗和漏耗。

《指南》明确指出,下列几种情况应优先考虑供水管网的改造:管网结构布局不合理,供水管网输配能力与实际需水量矛盾的管网;单管道输水和无防护措施的明渠输水工程;未实现区域间互联互通的多水源供水管网,枝状管网,未满足两路进水要求的用水单位管网;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输水干管,以及管网陈旧、安全性差而频繁爆管的管网。

管网管材与附属设施应满足国家相关产品标准和工程标准,并以生命周期成本最低、局部与整体性能相匹配为原则。应优先改造无内防腐的金属管材管网,冷镀锌钢管、灰口铸铁管、石棉水泥管、自应力水泥管等管材的管网。

二次供水:水质要定期进行检测

通常人们所称的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形式,因此,二次供水是高层供水的唯一选择方式。二次供水设施是否按规定建设、设计及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与人民群众正常稳定的生活密切相关。

《指南》指出,为保障二次供水系统的安全稳定,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

在设计方面,《指南》明确,二次供水系统应与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和用户的用水需求相匹配。有条件的小区,应建立独立的消防系统和生活系统,并分别满足各自的要求。

二次供水系统因供水方式不同有多种设备/设施类型,具体选用时应综合比较安全、能耗、投资、运行管理等因素。一般的优选顺序是叠压供水、变频调速供水、气压供水、高位水箱供水。《指南》对以上几种设备/设施类型进行了详尽的指导和说明。

《指南》指出,在同一供水区域或相邻供水区域存在多个二次供水设施时,应根据保障水质、节能降耗和方便运行管理等要求,对二次供水系统进行整合。

二次供水设施在交付使用前必须清洗和消毒,并定期对二次供水水质进行检测。二次供水水质不能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时,应增设有关水处理设施。

应急处理:药剂应满足饮用水相关规定

《指南》指出,水厂应急处理技术可分为:应对可吸附有机污染物的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应对重金属污染的化学沉淀技术;应对氧化还原性污染物的还原氧化技术;应对挥发性污染物的曝气吹脱技术;应对酸、碱性污染的中和技术;应对微生物污染的强化消毒技术;应对藻类暴发的综合处理技术。

《指南》对以上水厂应急处理技术进行了详尽的指导,比如,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时,投加点应尽可能靠前设置,以提供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吸附时间。粉末活性炭投加量通常不超过20~30mg/L,应急投加系统的投加最大量程可按40mg/L进行设计等。

《指南》指出,应急处理所需药剂应满足饮用水卫生安全相关规定。应建立粉末活性炭、酸碱、氧化剂、混凝剂等药剂的生产厂家、供应渠道等的应急供应信息系统。重点水厂应进行粉末活性炭、氧化剂等主要应急净水药剂的储备,储备量应能满足药剂采购到货前的应急使用。

水质监控:加强检测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

为保障城镇供水水质安全,应加强水质检测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指南》指出,水质检测监测能力建设内容包括水厂化验室、在线监测设施和移动监测装备;水质预警能力建设主要包括水质监测网络和水质预警系统。

《指南》明确指出,水厂化验室的检测能力应覆盖浑浊度、色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等日常检测基本指标。

水厂应针对出厂水浑浊度、余氯、pH值配置在线监测设备,实现净水工艺的过程监控。采用膜处理和活性炭处理的水厂,还应安装颗粒计数仪对膜破损和炭滤池穿透情况进行监测。有条件的,应增加对出厂水其他水质指标的在线监测。

地级以上城市或水源污染风险较大的城市,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配置管网水、二次供水和地表水源水在线监测设备。地表水源水监测应包括温度、溶解氧、pH、电导率、浑浊度等常规五参数,以及根据水质特点选择增加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叶绿素a、综合毒性、UV254、石油、重金属等有关参数的监测。管网水和二次供水在线监测指标应包括余氯、浊度和pH值。水源受潮汐影响的供水系统应增加盐度相关参数的监测。供水水源污染风险较大的城市,应根据具体情况配置用于流动监测或应急监测的移动监测装备。

能源供应管理篇9

关键词:it能力知识管理医药企业供应链绩效

资源基础理论(RBV)认为,企业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企业拥有的资源各不相同,具有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差异。企业在资源方面的差异是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关键,也是拥有优势资源的企业能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1]。在以知识为主导的今天,知识的重要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显现和证明。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了知识对那些传统资源的替代作用,如同珍惜任何其它资产资源一样,对知识进行恰如其分地管理、利用和再开发。供应链(SC)的功能在知识经济环境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以知识的视角介入供应链管理(SCm)相关问题的研究将成为供应链管理领域中的一个崭新视角。研究显示,增强it能力、加强知识管理(Km)对于供应链成员企业在诸如销售量增加、减少库存成本、改善客户体验以及提高柔性等的SC绩效方面具有显著的影响[2-3]。但将it与Km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较少,尤其在医药领域尚无实证研究先例。本研究以医药供应链成员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评估我国医药行业的it与知识管理能力水平以及二者对医药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1.研究假设

有研究表明,it能力是企业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管理企业信息所拥有的知识的程度,信息技术能力应包含三个要素,即信息技术知识(itknowledge)、信息技术运行(itoperations)和信息技术对象(itobjects)[4]。这一研究结果在学术界得到了很多的认可和应用。

结合供应链管理中的具体情况,知识管理能力可以划分为知识取得流程、知识转换流程、知识保护流程、知识应用流程四个维度[5]:第一,知识取得,将外部环境中的知识转化到企业内部,使之成为能够为企业创新所用的知识;第二,知识转换,知识被切实地扩散开来并被组织成员彻底吸收,以此实现知识真实的转换;第三,知识保护,组织有效地保护知识,避免被组织内外部不当地加以利用;第四,知识应用,运用既有知识解决工作流程中的问题或利用这些制定决策的过程。

在供应链绩效的测量方面,利用单一的评价指标会有很大的局限。Cooke教授指出现有评价指标已经不能全面反映21世纪供应链绩效,必须建立新的绩效评价系统[6]。马士华在研究工业企业物流能力与供应链绩效关系的文献中,提出响应性、服务质量、物流绩效和财务绩效等4个供应链绩效指标[7]。结合医药行业自身特点,本文采用Beamon的研究成果,从成本效益、顾客满意、灵活性三方面展开:第一,成本效益评价包括对所使用的能源、设备,员工成本,以及库存水平等成本方面的评价;第二,顾客满意是对顾客需求的应答水平,需要从成品的质量和服务两方面进行评价;第三,灵活性评价分为范围灵活性、响应灵活性[8]。

在确定it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和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要素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已有研究成果,提出如下假设,随后加以验证。

H1:供应链信息技术能力对供应链绩效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H2:知识管理能力对供应链绩效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H3:供应链信息技术能力对知识管理能力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H4:知识管理能力在供应链信息技术能力与供应链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2.研究方法

2.1样本来源

研究对象为建立了供应链体系的医药行业,其中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调研的企业分布在吉林、河北、天津、江苏、安徽、上海、陕西、广东及四川,代表了我国主要的经济地理区域。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298份,对无效问卷进行筛选与剔除后最终保留的205份有效问卷确定为研究样本,问卷总回收比率29.8%,有效问卷回收率20.5%。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回收率(mSUGLRt类似的研究回收率为17.1%[10])。分析回收的有效问卷发现,问卷应答者多为企业的Ceo或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大部分被访者受过高等教育且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能够正确地理解问卷中的问题。企业绝大多数拥有供应链伙伴关系,建立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平均年限为6.46年,从而保证了关于供应链绩效的调查的可信度。样本来源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1。

表1样本来源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2.2假设检验

依次检验it能力对供应链绩效的回归、知识管理能力对供应链绩效的回归以及it能力对供应链绩效的回归,并且检验了知识管理能力在另二者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回归分析与验证结果

it能力对供应链绩效的回归、知识管理能力对供应链绩效的回归以及it能力对供应链绩效的回归均成立,知识管理能力在it能力与供应链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3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为医药企业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实践启示:第一,重视信息技术,更要重视信息技术能力;第二,知识管理为供应链有效运转保驾护航;第三,供应链中包括了信息流、资金流和实物流的集合。准确无误地生产、存储、运输、销售是提高绩效的关键;第四,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实质关系是委托。这些企业间往往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不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使得某些企业遭受被中心企业压榨而遭受损失或是被其他竞争者替代而被挤出供应链。因而,在增强供应链成员间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的能力,加快知识在供应链节点间转换、传递速度的同时,加强知识保护流程是十分必要的。总之,虽然交换医药产品和药学服务被认为是医药市场的首要目标,但成员企业也不应忽视无形知识资产。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信息技术在简化供应链流程与促进成员间合作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强化知识管理,都将帮助供应链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并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殷国鹏,陈禹.基于资源观的企业it能力理论及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7,(1):26-31.

[2]孙林岩,陈钢,杨洪焦.中国企业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绩效的作用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2(26):105-109.

[3]张旭梅,朱庆.国外供应链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2(19):34-41.

[4]tippinsm.J.,SohiR.S.,2003.itCompetencyandfirmperformance:isorganizationallearningamissinglink[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4:745-761.

[5]陈菊红,王能民,杨彤.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J].科研管理,2002,(1):98-102.

[6]CookeJa.measureformeasure[J].Logistics,1999,2(7):111-113.

[7]马士华,谭勇,龚凤美.工业企业物流能力与供应链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7,4(4):493-500.

[8]BeamonBm.measuringSupplyChain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Journalofoperationsandproductionmanagement,1999,19,(3):275-292.

能源供应管理篇10

关键词: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物理资源;逻辑资源;业务资源

中图分类号:tn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8-0113-03

目前,在通信网络规划、建设、维护中,资料数据都以竣工资料、工程图纸等纸介质或独立的计算机存储文件方式保存。新并网设备及新电路的开通、运行电路的调整、故障抢修、报表统计分析仍旧依靠传统的手工方式完成,使得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标准不统一、数据准确性差。现在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需求。建立一个统一平台,实现对汕头供电局通信资源的管理尤为重要。系统的建成将直接影响到通信网络的高效运行维护,通信资源的准确、快速调度,并为通信网络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因此,系统的建设应关注整个通信网中的物理资源、逻辑资源以及业务资源,着重应用于通信网的运行维护管理,服务于电网的生产与企业

的经营,兼顾通信网的规划设计和工程的建设。

1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结构

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由硬件结构、软件基础架构及软件功能模块共同构成。

1.1系统硬件网络结构

汕头供电局通信网资源系统的硬件支撑平台主要应由相应的网络设备、主机系统、终端设备及安全设备组成。硬件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

通过配置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一台应用服务器、一台tmiS(通信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器以及多个管理客户端,通过交换机组建成一个专用的网络,客户端工作站通过访问应用服务器,实现对电力通信资源的维护和管理。再配置两台数据采集服务器,通过接口适配器与网管系统连接,实时采集网管系统的数据并及时更新到后台数据库中。

1.2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在电力通信资源管理平台中,采取基于J2ee的三层体系结构。整个系统分为三层:数据存储层、逻辑处理层和界面层。图2给出了系统的总体体系结构模型:

1.2.1数据存储层主要存放资源管理系统中涉及的所有数据以及数据间的信息关系,同时还保存了系统运行和管理所需要的一些数据,包括用户管理信息、系统日志等。

1.2.2逻辑处理层处于系统的中间层,主要实现各种业务的分析处理。通过JBoss等主流J2ee中间件应用,实现面向客户端的功能界面与后台数据库交互。

1.2.3界面层是用户使用系统的终端界面。系统采取C/S、B/S混合的系统架构,充分利用两者各自的优点,以实现方便灵活、功能强大的系统功能。

1.3系统功能结构

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中,所实现的基本功能包括资源存量管理、资源查询、资源统计分析、资源调度、系统管理等方面。

图3是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图:

系统的功能结构也是分层的,说明如下:界面表示层提供了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展示功能,与软件体系结构中的界面表示层相对应;业务逻辑层是系统的核心部分,所有的业务逻辑全部在这一层实现。与软件结构的逻辑处理层相对应;数据采集层通过与网管数据连接实时动态获取网管数据,提供给上层的资源管理使用。

1.3.1资源存量管理。资源存量管理包括空间资源管理、模版管理、物理设备管理、网元管理、线路走廊管理、电缆网管理、光缆网管理、传输网资源管理、接入网资源管理、交换网资源管理、数据网络资源管理、电力业务资源管理、通信电源管理、备品备件管理和工程资料管理15个模块。资源存量管理既管理物理资源也管理逻辑资源,还应把资源间的关系清晰化。

1.3.2资源查询。查询系统可进行各种设备资源、通道、不同等级的电路转接路由(包括光配、数配、音配在内的各种配线转接路由以及光缆、纤芯、电缆路由)的智能查询,并能提供各种通信设备、电路及管线资源使用情况的查询,为电力规划、建设和服务提供直接可靠的依据。

1.3.3资源统计分析。系统提供基于weB模式的统计分析模块,统计所有的报表,分专业统计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各种指标值,对入库的资源进行数据挖掘,给管理决策提供数据依据。系统提供资源的统计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资源类型和数

量统计、资源使用情况统计、资源故障情况统计。

1.3.4tmiS模块功能。本系统中除了资源管理功能以外,还需要对通信业务流程管理进行支持,也就是tmiS(通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功能,实现资源新增、割接、调拨、电路/光路开通等业务的闭环流程管理和监控。

1.4与其他系统互联规划

1.4.1与专业网管互联规划。传输网资源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即传输网资源的配置信息、告警信息等都需要从厂家网管的北向接口获取。汕头供电局SDH网管包括华为、烽火、中兴等厂家,它们均提供基于CoRBa的北向接口。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增加数据采集服务器和接口适配器与厂家设备网管系统连接,实时采集网管数据,包括设备配置信息和告警信息等数据。

通过接入正向隔离装置,使得数据采集服务器只能单向接收网管数据,而不能向网管系统发送网管数据,以确保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不影响网管系统的正常运行。

1.4.2地省联网规划。为了实现信息共享,汕头供电局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在将来必然涉及到和其他资源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的问题,以便实现全网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在目前阶段,要求通过规划,可以与上一级单位的资源管理系统之间实现互联。对于使用中有交叉的资源,可以进行资源的共享。

在资源共享过程中,数据源应该保证唯一性,因而,在全网通信资源管理系统规划中,可进一步探讨数据的流向,明确各种资源信息在不同级别、不同系统之间的流向,并形成相关的规范。

1.4.3和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互联的规划。生产管理信息系统(miS)将通信设备纳入电网设备管理,管理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和维修、改造等信息;而资源管理系统则从通信功能出发来对通信设备进行管理。生产miS和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对通信设备的管理具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生产miS管理提供对资源生命周期的管理,管理设备的维修等信息,管理的粒度比较粗,一般关心设备的整体属性、所在机房站点;资源管理系统除了需要关心设备的整体属性、所在机房站点以外,管理的粒度比较细,需要管理设备的机架、子框、

槽位、板卡、端口以及端口的业务状态等信息。

基于以上管理内容的具体情况,在建设通信资源管理系统时,设备的基本属性在通信资源管理系统中存在,并提供对生产miS的接口,能够保存设备的资产标志、维修状态等信息,生产miS通过通信资源管理系统提供的接口获得设备属性并写入维修状态等信息。

2系统分期建设规划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演进”的建设思路,汕头供电局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网络建设,实现对系统大部分物理资源和逻辑资源的管理、这些资源的网络拓扑管理和基础的资源调度功能,第二阶段是全面网络建设,是在第一阶段的成果上继续对系统进行完善和升级,提供与专业网管的动态连接、资源分析等高级应用功能。

3资源数据的清查和录入

数据的清查和录入是资源管理系统实施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数据采集的正确与否,数据录入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系统的使用效果。为了让混乱无序的资源数据有效地管理起来,保证数据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从而保证数据录入的方便和正确性,制定了《汕头供电局通信资源管理系统数据清查录入方案》。

3.1数据清查实施

网络数据清查实施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实施前期的准备;清查实施阶段的划分;资源数据的整理、核查和更新。

数据调查采用专业的方式进行,即按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清查方案和具体步骤的基础上,制定出分阶段实施的时间进度安排。

般包括清查准备、清查实施和经验总结三个阶段。

3.2数据录入

为了保证录入数据的质量,提高数据录入的效率,节约资源,加强对清查进度的控制,尽量减低录入工作对日常维护工作的影响,建议采用集中录入的方法,对清查核对后的数据进行集中录入。

4资源管理系统的运维管理

通信资源管理系统软硬件及网络环境的搭建完成,数据的清查录入的完成,只是系统建设发展过程的一个短暂的阶段,系统建设工作往往与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服务于管理的需要。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生命力取决于它的应用及维护水平。通过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相应的系统运营维护体系,不断对系统进行修改完善,严把数据质量和保证数据更新,培养系统维护和应用的技术人员,保证系统的正常可靠运行和使用。

5结语

汕头供电局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完成了对汕头电力通信网络中运行设备、电路资源和通信站的基础管理,该系统基本覆盖了汕头供电局维护范围内的所有通信资源,在日常工作实现了通信资源的共享,明显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电力通信部门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对电网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南方电网电力通信资源数据模型(概念和逻辑模型)V1.2[S].

[2]南方电网通信资源数据模型(物理模型)V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