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历史学科的本质十篇历史学科的本质十篇

历史学科的本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6:33

历史学科的本质篇1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素质教育建议作用

为迎接新世纪的竞争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实施“素质教育”战略,全面启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在这种形势下,正确认识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转变教学观念,摆脱陈旧传统模式的束缚,是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

本文以初中历史教学为切入点,分析历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历史学科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历史学科的特点

历史学科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活动和规律的促进人们文化素质养成的人文科学。历史学科的特点使它在各个学科中的作用与众不同。

首先是历史的人文特性: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给学生讲述的是历史知识,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促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穿过历史,我们可以获得辽阔的人生视野与丰富的人生阅历,帮助提高我们的智慧。进行历史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精神,有利于陶冶自己的情操,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积极投身于人类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其次是历史的规律性;历史学是认识主体与历史客体相结合的产物。

二、历史学科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历史学科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方面,是其他自然学科无法替代的。

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和具体的。人类在历史活动中创造了全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由于历史承载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因而历史学科和其他各门学科就有了紧密的联系。想要了解一门学科里面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不了解历史科学的各个阶段的发展是很难现实的。历史意识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和美感等诸多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影响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一些因素

首先是对素质教育的认知不足,在中学基础教育中,要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中学历史教学也是这样。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在已经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效果并不突出,这是由于社会对涉及素质教育的一些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对素质教育下的历史学科教学目标缺少必要的科学认识。近些年来,在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学的目标是传授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思想道德教育。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越来越体会到这一目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贯彻落实中,存在着诸多的矛盾,迄今为止仍然没有被妥善地解决;在“应试”指挥棒的指挥下,课堂传授越来越成为了历史教学的唯一方式。因此,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构建适合历史教学发展的更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是目前教育事业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

其次是教学创新有待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不强,是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历史教学是对历史本体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应当具有时代性,是人们为了现在的社会而认识历史。所以,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它要求历史科目教育工作者以鲜明时代精神和科学思想观念阐释、分析、评价历史。人们对现实的认识是认识历史的基础,教学者本身的思想是历史认识的原始思想,它决定着对历史本身认识。目前,历史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占据主流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师对历史事物和人物的评价,往往停留在呆板、公式化的说教,程式化的分析和记忆性的结论上,没有重视中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感受,由此失去历史教学进行思想教育的意义。

四、在历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举措

首先是牢固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主体观。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必须把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学习统一起来。因此,广大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并贯彻到各项教学原则和教学实践当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历史教师应该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利用教材中许多故事性强、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事例,运用寓教于史和寓理于事的形式,让学生从中获取思想,领会历史的教益,陶冶人格情操,纠正以往历史教育的泛政治化、教条化的不足,真正体现出历史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

其次是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发扬学生本身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自己的自主创新意识与能力。因此,历史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历史知识,同时也是在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所以,教学实践中,必须有计划有节奏地将这一目标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构筑历史知识结构的完整框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历史教学中所运用的比较思维是通过比较方法总结历史现象、发展阶段及在宏观发展趋势中的特点,引导学生找出不同历史事件的关联,从而使学生养成一种宏观思维的学习方法。

最后是完善历史教学的考试与评价方式教育教学评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是实现素质教育机制的关键性的一项任务,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要解决教育教学评价问题。初中历史学科要推进素质教育,就一定要改进教学评价特别是课堂教学评价,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价值观。素质教育的价值观关键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历史科目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历史教学关键不是凭教师是不是能讲,而是要考察其是不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完善历史教学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五、总结

历史知识是形成人的文化素质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体现人的文化素质高低的窗口。历史教学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独特优势。只要优化历史教学的内容和创新历史教学的方法,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功能就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冯长运.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S].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杨兆山,姚俊.教育学原理[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历史学科的本质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当前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体现了新世纪、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基本要求,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要通过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学来具体落实的。各学科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既是落实学校教育改革方针的关键,也是学科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的教学,是中学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过程中具有许多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应试教育制约了历史学科教学功能与活力的发挥。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的高低是衡量学生学习优劣和教师教学水平高低最重要的尺度。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导向,历史学科等人文学科受到功利性挤压,成了中学里的“小”学科,不被学校领导和学生所重视,甚至即使将来要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学生,也把历史学习作为一种为了升学的暂时选择。这严重制约了历史学科教学功能的正常发挥,也制约了历史学科教育功能与活力的发挥。主要表现在:

1、受应试教育的左右,历史教学仍是比较典型的传授知识型的教育模式。中学历史学科所担负的三项任务: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但在考试导向的体制下,教师主要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对史料的归纳、分析等解题能力的培养,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环节明显弱化,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变成了死气沉沉的史料堆积和史料解读分析,这种教育模式大大弱化了历史最主要的教学功能,成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障碍和学之乏味的沉重负担。

2、学生学习成绩同能力背离。按照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中学历史课的教学,要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和应用等能力。这是在能力层级上所提出的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深化的过程。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往往不得不代替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分析或归纳。这样做事实上把课程标准要求的不同的能力要求统统降低为识记和解题能力技巧这些基本的层级。

3、在学习方法方面,死记硬背,忽视了历史的真谛。学习历史,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大事件是应该记住的,但是历史的真谛在于聆听历史说话,以史为鉴。但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习历史大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方法。原因很简单,由于考试导向,教师必然在考试命题可能性大的“重点”部分多着笔墨,让学生反复练习,反复背诵,把本来内涵十分丰富的历史过程统统格式化成背景、目的、原因、内容、影响、启示等程序化模式或者干脆分解为若干试题,结果学生无法通过学习历史,学会做人,学会思索,学会生活。历史教育无法充分体现其功能,成为死记硬背、干吧吧的往事。

二、历史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1、必须让青少年学生学习历史,充分了解国情。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了解国情,在这一方面,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通过历史教育,可以让青少年学生系统地了解我国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社会、资源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祖先曾有的辉煌,追寻英雄人物的斗争足迹,牢记民族史上耻辱的一页,可以使学生从古今中外对比中,看到我国的优势和差距,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从而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还可以从传统文化宝库中汲取智慧和经验教训,古为今用。

2、历史教育应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更加全面的历史价值观,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不但学会做人、学会关心,而且学会学习、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进而学会发展、学会生活。

3、历史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教材。热爱并且忠于自己的祖国,这是每一个公民所应该而且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因此培育爱国主义情操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爱国主义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民族情感;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断探索、进取的民族责任心;以及为维护祖国独立和民族尊严而勇于冲锋陷阵、赴汤蹈火的民族英雄主义。在长达几千年的悠久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无数摧人泪下的爱国主义故事,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他们的行为以及他们的价值取向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当代青少年树立了如何选择人生的光辉榜样。历史学科以其特有的丰富内容,对教育青少年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4、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创新的意志品质是学生自身发展和从事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保证。历史表明创新过程并非都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常常会遇到巨大的障碍和众多的困难,这就需要创造者具有持之以恒、百折不回的毅力和自我克制、自我激励的意志品质。古今中外凡作出过重要发现和发明的创造者,都是具有坚强意志的人。中学历史教材,记述了人类的一些重大发明、创造和改革,介绍了一些有重大创新成就的历史人物及其相关活动。这些人物形象和故事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创新素材,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5、历史教学对提高国民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灭人国必先去其史”。日本侵华时,在沦陷区曾不准中国人民学习历史,以期奴化中国人民。如果我们自弃国史,结果如何,可想而知。“历史之于民族,正如记忆之于个人。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记忆,那他就成了;一个民族如果不讲历史,那就会成为愚昧的民族。一个国家是否重视历史教学,小则影响该国国民道德品质修养和理论文化水准的高低,大则影响国民和执政者能否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关系到能否用科学的历史观和历史经验指导自己的行动和正确决策,进而影响社会发展进程和个人事业的成败。

历史学的是过去,但为的是未来。我想,历史的教育作用要得到真正的发挥,不仅在于宏观的教育决策上要重视历史,更重要的是有赖于历史工作者、教育者的自身努力,我们自身要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使历史的教育功能在自身得以充分展现,以自身的表率作用显示历史的魅力,激发人们学习历史,并帮助学生听懂历史说话。

历史学科的本质篇3

【关键词】资本主义现代性历史主体论逻辑进路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08.013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科学性的理论保证。在唯物史观的理论建制内,剖析马克思如何以创新的历史主体论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机制,阐明这种历史主体逻辑的基本内涵及其为资本主义现代性诊治提供的理论进路,对于我们透视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历史限度,澄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实践的根本性质和时代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论域剖析

“马克思的‘现代性’主要指的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性”。[1]科学剖析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统治的本质机制与全面异化的历史限度,探索超越资本主义、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道路,是马克思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根本目标指向。审视“马克思成为马克思”的思想历程,物质利益之于资本主义社会决定作用的发现对于资本主义批判具有双重理论意义:一方面使得马克思发现了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对资本主义现实矛盾之性质判定、解决方案的原则性错误,把握到二者对社会历史本质-机制揭示唯心主义偏谬的理论根源;另一方面,也指引马克思把握到哲学创新的理论进路——创新“实践”概念来涵纳人之现实活动的能动性向度和客观性向度,正确揭示人的主体本质、社会历史本质-机制,创建唯物史观历史主体逻辑来引领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科学展开。

青年马克思曾以黑格尔唯心主义思辨哲学为理论地基来探究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问题的性质和出路。对《莱茵报》时期“出版自由问题”“物质利益难题”的深入剖析,使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政治国家现实的决定-反作用關系,触摸到了资本主义政治国家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历史限度和经济根源,开启了资本主义认识逻辑从“绝对精神范式”向“物质生产范式”的转换。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法哲学“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论断的颠倒性质,而生成这种资本主义认知错误逻辑的哲学根源在于从绝对精神出发来判定人的本质、人类社会历史本质-机制的原则性错误。而作为马克思理论进路重要资源的费尔巴哈哲学,以人与自然的客观性来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神学”性质,却因为对人之主体“类本质”理解自然主义进路的根本局限而导致了对社会历史本质-机制的误判,陷入了用抽象的“爱”来探究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之本质与解决的历史唯心主义泥沼而无法自拔。马克思洞察到:德国古典哲学的黑格尔路向和费尔巴哈路向殊途同归地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根源于他们分别从人之存在的主观向度和客观向度片面地理解人的本质和社会历史的本质-机制,唯有将“人之主体能动性”予以唯物主义奠基,方能科学把握人的主体本质及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机制,为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提供科学的逻辑进路。

从《巴黎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以创新的实践观为理论地基发动并完成了创建唯物史观的哲学革命,对人类社会历史本质-机制给出了科学的定性和揭示,为准确诊断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本质、限度和超越路径提供了根本的理论立场和理论原则。

马克思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历史主体逻辑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把历史看作“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和“僵死的事实的汇集”[2]是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历史本质-机制的错误判断。创新“实践”概念内涵而正确界说人与历史的主体本质,从主体结构、主体动力和主体目标的诸维统一科学揭示历史主体创造历史的一般机制,马克思奠定了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历史主体逻辑。

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人进而社会历史的主体本质。马克思将“实践”指认为人“对象性的活动”,[3]赋予其“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4]的基本内涵:“实践”(有时表述为“感性活动”“生产”“劳动”)是崭露人之“自由的有意识的”主体本质的“生活活动”,[5]人在实践活动中从“精神”与“现实”两个维度“使自己二重化”并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6]马克思以内涵创新的实践概念开启了社会历史主体本质科学阐释新的理论地平。首先,揭示了社会历史人之主体本质对象化的本质属性:人以实践能动地创造出人生活必须的“对象世界”来“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7]“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8]其次,揭示了人作为历史主体以“二重化”的“自否定”方式实现社会发展的根本形式:人的实践从“精神”与“现实”两个维度“使自己二重化”:[9]不仅在意识中创设否定、超越当下的理想世界作为价值引领,而且在现实中调集、创新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条件将自身生存状态推进到新的高度。再次,立足实践活动所内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张力,指明了人与社会“自我生成”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从社会历史之主体结构、主体动力和主体目标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揭示了历史主体创造历史的现实机制。首先,马克思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无产阶级是大工业时代社会发展历史主体”的科学观点,在人类社会历史总体和资本主义社会具体阶段两个层面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结构。马克思断言“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10]人类历史上以奴隶、平民、农奴、帮工、自由工人等历史身份出现的对历史进程起推动作用的“绝大多数人”是历史主体的基本构成,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者、城市贫民和小农是“真正的人民”的基本构成。其次,马克思从经济动力、政治动力、文化动力三个维度科学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动力。马克思指出:人民群众通过“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11]提供物质产品和从事生产活动的人,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经济动力;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创造出丰富多样且不断发展的交往关系和交往组织作为“社会器官”来凝聚、运用、发展各种社会力量,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政治动力;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的文化世界,使人获得了能够“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12]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通过文化传承推进自我发展的文化进化能力,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文化动力。再次,马克思从经济-政治-文化的三维统一科学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目标。马克思指出,“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以及“人对自然……历史地形成的关系”[13]是人民群众始终追求的经济目标;创造、革新作为社会关系物化的社会制度以生成、丰富和控制人的社会关系来实现人的发展,是人民群众始终追求的政治目标;创造、提升人的精神能力和精神生活,为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日益完备的精神条件,是人民群众始终追求的文化目标。

马克思历史主体论科学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机制,奠定了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科学的逻辑进路。首先,历史主体结构的科学揭示指引马克思以“人民”为出发点来正确判定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历史成就和历史局限。一方面,从人之主体生存发展维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历史成就:发展了摆脱“个人受自然界的支配”[14]的强大主体力量、创造了打破封建宗法特权而“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15]生成了人独立性发展必须的“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16]另一方面,从人之主体生存困境维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全面异化”的历史限度:人受到“积累起来的劳动即资本的统治”[17]——资本“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成为“为生产而生产”的“价值增殖的狂热追求者”,[18]工人阶级成为了“劳动的动物”。[19]其次,历史主体动力的科学揭示指引马克思以“人民”为着力点来正确探索资本主义现代性超越的力量源泉和现实形式。一方面,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富有的资本家”和“贫困的工人”[20]分裂对立指出,日益“失去一切财产,失去获得生计的任何保证”[21]的工人阶级成为了推翻资本主义的根本力量;另一方面,马克思基于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全面统治指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22]以获得经济解放、“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23]以获得政治解放、“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24]以获得文化解放。再次,历史主体目标的科学揭示指引马克思以“人民”为目标点来正确把握资本主义现代性超越的根本目标与现实内涵。一方面,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异化的现实提出,共产主义是人民群众“消灭现存状况的运动”,[25]以“推翻那些使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26]实现人民群众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另一方面,马克思从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指出,历史主体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的现实内涵表现为经济维度、政治维度、文化维度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历史主体论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机制,生成了“人民性”立场原则的人类社会历史认知逻辑,为资本主义现代性病症诊治、人类现代性重建奠定了理论原则和价值指向,这是马克思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科学性、当代性的根源所在。

马克思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历史主体逻辑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历史主体逻辑,因其对人类社会历史本质-机制的科学揭示而具有强大的理论生命力,依然是我们今天透视资本主义现代性之根本困境、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实践本质特征科学的理论引领。

历史学科的本质篇4

一、历史学科具有高于其他学科所无法取代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功能

社会教育是人生教育的最大课堂。怎样利用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历史知识并不是关于未来的知识,而是关于过去知识的追忆,不是对今天世界的描述,而是对昨天世界的记录。这就要求我们对历史知识作深人的分析和研究,用这些生动的历史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各民族为促进祖国统一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中国古代政治长时期的特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成就辉煌,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科技就硕果累累,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科技文化,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也起了重要作用。这些历史教材足以引起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是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历史学科是当前进行素质教育中任何其它学科所无法取代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功能。

二、历史学科具有培养创新人才德育功能

历史教学的一大任务就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即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感情,学习历史上优秀人物的高贵品质,树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而献身的精神,并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要求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教科书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例如:春秋时期孔子提出认真学习的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从春秋的“惩恶而劝善”;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述往事,思来者”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史为鉴,历史为现实服务的目的一以贯之。在素质教育中,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作用,无不修正着人们的品行,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教人们做一个真正的人。

在严谨治学探索科学方面,历史学科又给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李时珍千辛万苦写《本草纲目》;詹天佑设计京张铁路,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使中国的制碱化学工业跃上世界舞台。钱学森对火箭技术的发展有杰出的贡献,面对美国的高薪聘用,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打破美苏两国的核垄断地位,使中国立于世界之林,勇于攀登科学高峰。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正反两方面的教员,它是历史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教材。因此,历史学科具有修养一个人的思想品行的德育功能。

三、历史学科具有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智育功能

所谓“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以史为鉴,知行替”,中国人向来非常重视历史的警世作用。例如:在近代中国,从洪秀全到康有为再到孙中山等多少仁人志上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曾经设计出各种方案,探索了各种道路,经过失败、斗争、再失败、再斗争,最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确立了社会主义方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使之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通过这样的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献身杜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同时,借史论人,也有历史发展规律,谁违背历史规律,就必然会走弯路。例如:十九世纪中叶,清王朝违背历史的规律,闭关锁国,导致列强入侵;十九世纪后半期,日本、俄国先后进行改革,并取得成功。一跃成为世界强国。通过历史上的改革和清末闭关政策所带来的后果的对比。以及改革开放成果的讲述,帮助学生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因此,历史学科具有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历史与现实统一的优势,并使学习历史的目的为现实服务的作用。

四、历史学科具有培养各学科的学习兴趣,加强知识纵横联系的特殊功能

历史学是一门博大精深包容万象的科学,举凡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军事、社会生活等等,无不包容其中。历史学科是其它各学科的载体,可以涉及到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历史教科书中讲到了文学的起源--象形文字、甲骨文;数的起源,从印度数字--阿拉伯数字,可以加深学生对低年级的课程语文、数学的理解。历史教科书中讲到《九章算术》、祖冲之的圆周率、毕达哥拉斯定理。可以加深学生对高年级数学课程的理解,还讲了许多文学知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生物知识……。例如,文学发展史、天文探索史,艺术发展史,哲学发展史、中医发展史,等等。此外。历史教科书还专门按章节、段落讲述了一些专业史,例如,书法、绘画、雕塑、体育等,既满足了学生个人学习的爱好,又可以为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学习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加深发努力学习的兴趣。

历史学科的本质篇5

[关键词]历史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竞赛,价值追求,本质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4-0061-03

一、第一届全国高师院校历史教师教育本科生教学技能竞赛概况

为了提升高师院校历史教师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学技能,增加他们的从教能力,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支持下,经全国教师教育学会批准,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合作,于2013年4月26—28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高师院校历史教师教育本科生教学技能竞赛。竞赛的宗旨是激励本科生重视基本教学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引领他们成为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作为首届竞赛活动,参赛的多为部属重点师范大学与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包括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西南大学,以及首都师大、华南师大、南京师大、湖南师大、西北师大、内蒙古师大、新疆师大、云南师大、上海师大等,共有34所高校参加,竞赛选手达102位。

比赛分为讲课与说课两类,每校选派讲课选手一名、说课选手两名,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从严。大赛坚持公平与公正的原则,竞赛由抽签方式确定讲课与说课的内容、场次。评委在参赛学校的带队教师中产生,主要由博导、教授担任。评委回避本校选手的比赛活动,并采用“糊名”(即比赛选手隐去所在大学与个人名,与研究生毕业论文盲评相类似)方式进行。

比赛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全国高师院校历史系参赛师生的一致好评;作为首创,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二、高师院校历史教师教育本科教学状况之检测

我国高师院校历史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办学宗旨就是为基础教育服务,为中学历史教育服务;其培养目标,也是把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

讲课与说课,集中反映了学生们对中学历史教学技能掌握的水平与程度,以及历史学本身的学习与掌握状况,其中包括历史知识体系的学习与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习得与应用,以及思维能力、语言表达、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板书书写,等等。也就是说,讲课与说课集中反映了本科生的学业状况与基本素养。正因为如此,当前全国各地中学在招聘新历史教师时,都会要求应聘者上一堂课(或者说一堂课),这是考察应聘者能力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手段。所以我们说讲课与说课的状况与水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师历史系的办学状况与水平。

本次竞赛,受到了全国高师院校历史系的高度重视。6所部属重点师范大学参赛的有5所,并且不少是院系领导亲自带队,带队老师人数远远超过比赛选手人数。就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来说,参赛的有20来家,来自天南海北,具有普遍性。

由于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参赛选手也作了充分的准备,从整体上而言,讲课说课的状况与水平比较理想。尽管有些稚嫩,但很多选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表达流畅、娴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良好基本素质,以及端庄的教师仪容仪表、敬业态度等,这些学生都有望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从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学历史教育后继有人,且在向前发展,这是令人欣慰的。

冷静地观察与思考,也会发现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归结起来,一是对新课程教材改革的认识与把握存在问题,为“新”而新,追求课题教学表面上的“新”,一味求新而忽略了历史课的本质内涵。二是过度关注历史的延伸,过度密切联系现实,以至于在尚未讲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本身的状况下,就把重点放在与现实的联系上。历史课可以联系现实,但必须在讲清历史本身的情况下才可联系现实,否则,就不称其为历史课了。

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学生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尤其是那些与历史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文学、哲学、社会学等知识的学习,有所不足,有待加强。文史哲不分家,要上好历史课,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历史基础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对于一名中学历史老师来说也是要注意加强学习的。

顺便说一下,从竞赛来分析,那些平时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关注学生基本素质养成的大学,比赛状况与成绩都比较好;而极少数过度追求考研的学校,要差一些。

三、中学历史课的价值追求与本质内涵

1.历史课的价值追求

在评课中必然会引发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什么是一堂好的历史课,好的历史课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或者说我们理想中的历史课是怎样的。进一步追问,既然历史课是为中学生们开设的,那么中学生为什么要学历史,学历史又能得到什么。也就是说,中学历史课的价值追求到底是什么?

历史课价值追求的命题,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只要开设历史课,昨天人们会问,今天人们也会问,明天还有人会问。

其实,历史课的价值追求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启动之时,人们就提出了这一命题。当时的价值追求关注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提出了历史教育的“三项任务”,即知识教学、能力培养与思想教育三项任务,把能力培养作为一项单独的任务提了出来,以期改变历史课作为一种“笨”课、只要求死记硬背的传统形象,让历史课插上智慧的翅膀,让学生在思维的广阔空间中翱翔。21世纪初,新课程教材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提出了历史学科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三项任务与三维目标提法的不同,主要在于前者是站在教育工作者的立场与视角提出来的,是传统性的做法;而后者是站在学生学习的立场与视角提出来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基本理念,这是时代的进步。同时,三维目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一个维度的目标提了出来,也是期望能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能力的提升;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内涵十分丰富,期望能使历史课更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2.历史课的本质内涵与真谛所在

由于历史学科三维目标其外延十分广阔、内涵非常丰富,再加上现行的课程标准比以往的教学大纲在贯彻执行时,弹性要大许多,这样一来使得我们的中学历史老师(包括那些未来的教师)在制定一堂历史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一堂历史课的教学重点时,选择的余地要比以往大得多,空间也更为广阔。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教学大背景下,如果优秀的中学教师,能准确把握一堂课的重点、合理制定一堂课的三维目标,那么他的这堂课就具备了一堂好的历史课的前提条件与基本要素。反之,教师不能准确而合理地定位一堂历史课,那么不管他的教学技能有多棒、教育基本理念有多“先进”,这堂课就不会是好的历史课,如前文所述的为“新”而新的课、过度注意联系现实的课等。

因此,我们今天来研讨一堂历史课的价值追求时,就需要比以往要更关注历史课的本质内涵与真谛所在。唯有认识与把握了历史课的本质内涵与真谛所在,才能准确把握一堂历史课的重点,才能合理制定出一堂历史课的教学目标。

所谓历史课的本质内涵与真谛所在,是历史课最为根本的属性、最为核心的含义,是历史课之所以成为历史课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根本内核,若失去就不成其为历史课了。这也是历史教育最为根本的价值,历史课堂教学最为根本的价值追求。

我们认为历史课的本质内涵是“求真”,在历史课上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就是一堂历史课的真谛所在。这是由教育的本性与历史学的自身要求所决定的。人类的教育,就是追求真、善、美;以科学的精神追求真、探求真理,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历史学家们研究历史,首当其冲的也是为了求真,探求历史的本原。只有在求真的历程中,历史学本身才能成为一门科学。而求真的历史教学更是其生命线,唯有求真,历史教学才能真正具有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教育意义。在探求历史本来面貌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与批判精神,可以探求历史发展的一些规律性认识、鉴往知来、明白事理,可以开启智慧、发展历史思维与能力、学习历史方法,还可以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若失去了真实性,历史课不仅会变得毫无价值可言,而且会造成祸害。曾几何时,一部中国历史变成了阶级斗争史与农民起义史;更有甚者,变成了“儒法斗争”史。为一时一势的政治之需而改编历史,这样的历史教学最终不为人们所接受。时下,我们仍然会不时看到听到一些历史课(包括本次全国本科生历史教学技能竞赛与几届全国中学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为了所谓的现实需要随意改编历史而偏离教学重点,为了迎合所谓的“创新教育”而忽略了历史课自身的根本诉求,这些都是不可取的。还有一些教师把一家之言作为定论运用在中学历史课堂上,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所采用的历史观点、历史看法,应该是大多数历史学家所持有的共同性观点与看法,从概率上分析这更可能接近历史的本原。中学教学不同于大学教学,中学教学应具有更强的规范性要求。

历史学科的本质篇6

历史素养,即学生通过日常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所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换言之,所谓历史素养,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评价历史问题,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启示。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要求正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坚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积极引导学生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进行正确的考察,并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属于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同时也是人类认识、改造社会的方法论,学术界通常也称之为唯物史观。

二、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途径

1.将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作为初中历史课程的目标

在特定阶段,学生学习相关课程后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称之为课程目标。素养则是要求学生在一定教育经历后所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着重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是对教育目标的另一种诠释。将培养学生素养作为初中历史课程的目标完全可以称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质变。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称之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其属于历史基础知识、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等内容。

2.从学生素养形成角度对历史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从古至今,国内外关于学习的理论众多,尤其是西方,关于学习的理论流派非常之多,如我们所熟知且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的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必须对学习理论加以研究,因此我们需从学生素养形成角度对初中历史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进行研究。相对于其它学科,历史较为独特,因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而具有极其丰富的教学内容。为了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这种优势并展开有效教学,教师除需具备较强的历史专业素养外,还需具备跨学科的知识。针对如何梳理历史的基本脉络与发展线索问题,我们可按照历史基本要素、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历史人物的活动规律、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历史进程的发展阶段及特征、历史问题的性质影响、人类文明的进步更迭等进行梳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打破以往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利用一定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历史、思考历史与体验历史,进而通过细致考察与反复论证来感悟历史之美。

3.寻求有效检测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这一要求的提出意味着教师要积极寻求有效z测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途径,以促进我国教育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真正落实和深入发展。寻求检测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途径,实质上就是学业质量标准的制定。目前学术界存在众多与学业质量标准相关且内涵与之交叉的基本概念,如教育标准、课程标准、学习机会标准、成就标准等。教师要以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学习评价为突破口,以学生达成历史学科素养为标准,综合发挥评价对学生历史学习中的检测、诊断、激励、引导及反馈作用。在以往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精力在教什么、怎么教、有没有教的问题,“学生学会了什么”这一重要命题却被忽略了。因此,历史教师需严格遵循目标、教学与评价一致性的原则,并就作业设计、纸笔测试题命制以及多元化的学业评价标准的构建等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坚持以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

历史学科的本质篇7

论文内容摘要:构建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又是这一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历史教科书为基袖,了解、熟悉、把握科学的教育学知识、课程与学习论知识和历史教育知识,充分认识历史教育教学规律,建构起适合每一个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历史学科体系、历史课程知识体系、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建立的五个层次,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到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层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得以最终确立必须以它前面四个层次体系的完整建立为依托。所以,这其中任何一个体系的建立都至关重要。

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即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它是中学历史教师把握课程教学理念,依据课程标准,钻研历史教科书,并应用其他课程资源,从教学的实际倩况(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习需要、学习水平与能力、学习兴趣等)出发,自己所构建起的、具体的在日常教学中所应用的历史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知识体系,上承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下接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得以建立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其对建立历史学习知识体系的重要性,笔者在此仅就如何构建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做一论述。

一、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是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建立的理论先导

理论引导实践。历史教师自身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师的教学知识体系往往取决于其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历史教师只有接受现代的、符合社会现实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吸取历史知识,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采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各种知识内化为符合教育教学的历史教学知识。

然而,纵观教育史,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纷繁,莫衷一是。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惫识,明辨的思维能力,对这些理论去伪存真,去繁就简,去粗取精。在学习教育学理论时,能明确教育的最本质功能。如自1978年以来的20年间我国教育学术界主要研究的内容有:教育功能的界说与分类、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以及教育功能的发挥等;从纵的方面看,关于教育功能间题的研讨经历了“从阶级斗争工具职能到生产斗争工具职能,从工具功能到教育多种功能的综合”的发展过程。以当前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要清楚地知道教育的作用是要使受教育者成“材”成“人”,发展学生个性,即牢牢把握住“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程强调的是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而非学科内容;是课程过程本身而非课程目标、计划;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而非单一的教材因素;是显性课程(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的课程)与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学到的非预期性和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的有效结合而非只是显性课程;是“实际课程”(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选择的课程)与“空无课程”(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排除学校课程之外的课程)的并重而非只强调“实际课程”;是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而非只是学校课程。

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人格绝对平等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教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学主要是学生的行为,教不同于学。不过,教与学又是相互依赖的,它们互为基础,互为方向,不存在没有教的学,也不存在没有学的教,教师的教就意味,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内含着教师的教。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单向的教为中心的“教师中心论”和以学生为主体而放弃教师的教学组织、指导、咨询的“学生中心论”都是片面以至错误的。教学论界长期存在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教师要认识教学既是科学义是艺术,才不会认为教学是科学而忽视教学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情感价值及创造性,也不会以为教学是艺术而使教学不能量化、不能理性、无规律准则可循。

教师对这些理论的准确解读与把握,结合历史教科书,就能创造出自己的教学知识体系。当然,这种知识体系不是教育理论加教科书知识的简单结合,它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其内容是开放的、丰富的,其方法是灵活的、多样的。不熟悉课程教学理论,就不能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也就难以正确理解历史教育的目标,拿握历史教育内容,把握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其教育思想会迷途,其教学行为会盲动,其历史教学知识体系会窄化、甚至异化。教师对课程教学理论的不同理解,拥有不同的课程教学观,教师对历史教科书各知识内容取舍将会有所轻重,教师历史知识构成必然有所差异。教师只有熟知教育理论,具备科学的课程观、教学观,才能做到高屋建辘,充分级取各种教学资源为自己的历史教学服务,建构起完普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二、教师对裸程改革文本、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的解读能力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抓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理念。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教育行政都门领布了一系列课改纲要、文件;此外还有一些教育教学专家有关课程改革方面内容的著作、译著等也相继面众。解读这些文本,教师能对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的形势、课程改革的目标、这次课程改革的实质有一个清趁明确的认识,也是教师能胜任新课程的必要前提。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家质橄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攀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建构符合索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课堂改革的促进与实施等内容做了纲要性的规定,在新课改下每个教师必须要领会其内容与内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只是有关课程改革内容的纲要性文本,它以离度浓缩的语词涵盖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部要领,对教师充分把握这次课改显然存在课程改革资料信息源上的不足。因此,教师还可读阅《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议》、《面向素质教育、墓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及((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等关于课程改革的文本、洽楚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任务、使命、方向、方法、目标以及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该书以详实的资料、生动的文笔对《纲要》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理念先进,视野开阔。此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及《方案》导读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做了具体规定,是高中历史教师了解高中新课程的必读文本。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材编写、历史教学改革、历史教学评估和历史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教育意志在历史学科中的具体体现。标准一般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具体包含了历史课程的性质、历史课程的墓本理念、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教学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等。从中可以看出,标准对历史课程的学科功能、学科结构、培养学生的目标、历史教科书的编排、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及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等做了纲要性规定。因此,历史教师梅建自身教学知识体系,就要认真研究历史课穆标准,把握课程标准中趁涵的历史教育塞本理念,逐步提高执行历史课程标准的水平。

作为执行历史课程的最主要载体的历史教科书是依据《课程计划》与《历史课标》在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中选择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的、为学生学习发展所浦的最墓本最重要的历史内容编侧而成的。教师掌握并内化教科书内容知识是对其起码要求。不过,教师把教科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知识,不能仅限于历史教科书上的文字内容,还要认识与理解教科书的功能、结构、体系,拓展教科书上知识内容。做到教科书上有我有,教科书上无我亦有〔实现历史三维日标教学为准则),以丰富的史学知识为基石,以深刻理解教科书功能、结构、体系为支柱,把丰富的史学知识、教科书功能、结构、体系各自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然与脚,在教学时运用自如,构筑起坚实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大厦。

三、历史教师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

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家都是课程资佩。历史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能否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历史教学知识。历史教科书只是历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虽然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但它毕竟是固定化文本,它所承载的历史资料与历史信息是有限的,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如果历史教师在应用课程资源时仅限于此,教师的教学知识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教师的教学也会因此陷人绝境。可见,历史教师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对充实和完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多么重要。历史教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可做到:

(一)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核心。我们知道,历史教科书是历史学科专家、学者、历史教科书编辑依据历史教学大纲(或历史课程标准),选取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需要,能理解并且是学习其他学科以及学生一生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它的趣味性、形象性、可读性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求知欲,它也具有历史学习指南的性质、带有读书笔记的功能,充当史料选集的作用。能拓展学生视野,引导他们进行思维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形成并发展一定的能力。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分阶段地指导学生阅读与学习历史教科书,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教师要以教科书提供的历史内容为基础,结合其他资料来拓展、充实教学内容,讲述历史,发掘教科书蕊涵的各种教育因素,启迪学生思维,力求全面落实历史教育的三维目标。

这次课程改革,历史教材实行的是“多纲多本”,新高中历史教科书有供全国选用的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以及供上海使用的上海版等,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版本更有十几种之多。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依据本地区的特点和自身的需求,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教材。

(二)开发自身资源

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与程度。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影响历史教师的素质的因素有很多,如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人格魅力、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知识储备、历史专业知识量、业务能力及创新能力等。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离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独特的人格魅力、丰富的知识、过硬的业务本领及不断的创新能力。

(三)开发其他资源

如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等。图书馆中有历史文献、历史读物、历史报刊、历史文学艺术作品等历史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中历史资源,对历史教学有积极作用。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经历,学生通过照片、实物以及家长和亲属等,有利于了解家庭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社区资源包括社区的图书馆、资料室、少年宫、文化宫以及人力资%}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采取社会调查、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动手、动脑与参与社会实践能力。还有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利用好这些历史资源,能够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当然,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等,使学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历史,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历史教学资源。

四、把历史教科书上的知识转化为历史教师自己的知识

在众多的历史教育资源中,历史教科书是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载体,也是众多的历史教育资源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最重要课程资源。所以,在对教育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这次课改的理念及历史课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后,在明白其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与方法后,构建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关键在于把历史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历史教师自己的知识。对教材开发,新课程提倡“多纲多本”,目前,初中段有十几种历史教科书,高中有五种。这些教科书虽然都是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理念,但在教科书具体内容与结构安排上又不尽相同,有的还相差甚远。那么,教师怎样使用历史教科书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呢?

(一)明晰教科书意图

历史教科书是教科书编者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编制而成,《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唯一依据。《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规定教科书必须完整准确地体现标准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标准”之外的知识。这就保证了在目标教育一致的基础上能使教科书表现出一些个性。当然,由于教科书编者的史学兴趣、史学方法、价值观念及编制方式的不尽相同,就是在同一内容段不同版本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也有差异。如有的概括,有的描述;有的叙事详细,有的较简略;有的说明,有的议论;有的配图,有的则作表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握所使用教科书的风格,明晰教科书意图,做到使用时得心应手,讲解时条条是道。

(二)把握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

《历史课标(北师大版)》(初中)规定,“教科书中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呈现方式要尽量多样化”,“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教科书编写者不必囿于《标准》所建构的内容体系,可以对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建构,编写不同体例的教科书”。《历史课标(人教社)》(高中)中的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指出:“历史教科书呈现方式应多样化,为师生创造性的教和学,留有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在这样编写教科书思想的指导下,教科书体例与结构可呈现多样化,如编年史、专题史、中外合编史等。

在前面讲到为适应这次历史课程改革,出现了许多新版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在编写体例与内容呈现上就各不相同,多种多样。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依据课程标准,对专题进行重组,把标准中的九个专题整合成教科书中的七大单元,教科书单元的排列顺序也按时间先后把中国史内容与世界史内容统整成一体加似编排。

新课程下这种教科书的开发模式改变了过去“千人一书”、“万人一面”的局面,有利于丰富历史教与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多样化教材给教师施教带来了挑战。体系多样的、内容灵活的各版本新教科书已不同于过去程式化的教科书,除了模块—专题式的教科书结构不同于过去教科书结构,课文内容呈现方式比过去更多样、更活泼。如人教版课文内插栏目“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测评部分的“本课测评”、“学习延伸”、“重要概念解释”、“归纳与总结”及“历史感悟”等;人民版高中的“学习建议”、“重点归纳”、“收获与存疑”、“学习评价”、‘一学习活动记录”等。这些栏目及内容的设置,有的补充、说明或延伸了正文,有的拓展了自由学习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迎合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力求彰显“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这对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教材,教师应以手中使用的教科书为“本”,熟练、灵活应用;以其他教科书为“末”,参照使用,切莫因怕遗漏知识点而把其他教材的内容寒来一概使用,本末不分,甚至本末倒置,违背教材改革的初衷。

(三)广采博取、深化与拓展教科书知识

历史教科书内容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的包容性,它涉及汉语言、地理历史风情、民族风貌甚至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史学功底,还应对语言学、文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种学、等社会学科和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理科学科有所涉猎。当然,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这就有一个学习的指导思想与方法问题:要以服务于历史教学为指导思想,以与教科书上有的或者可能涉及的知识为学习对象。现代教学论提倡教学资源共享、交流与合作。历史教师可与其他教师交流合作,如与历史组其他老师相互探讨、互相切磋;向其他学科老师请教等。这样不仅能节约时间与精力,深化与拓展教科书知识,也能开阔视野,获得差异教学方式方法,这对教师形成完整的教学知识体系也很有益处。

(四)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分化、归类教科书知识

历史学科的本质篇8

关键词:中学历史;学生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1-035-01

人的素质指人在工作、生活及一切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即个人的内外品质的总和,包括人的思想状况、知识结构、能力特点、心理因素、身体特征、外在行为等。目前中学所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有培养学生素质的责任,但就历史学科来讲,却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注重历史概念的正确传授

概念是事物本质的反映。中学历史知识的基本概念,反映着相应历史内容的本质属性。历史概念可分为史事概念和史论概念两大类。史事概念是对基本史实的概括,史论概念是对众多基本史实和史事概念的理论概括,但不论哪种概念,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并没有逐一提出来做系统、完整的注释,只是通过历史现象的具体描述加以说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从这些说明中归纳出历史概念的内涵,让学生掌握一个个历史概念的本质属性。

二、构筑历史概念的结构系统,总结其中的规律性认识

20世纪以来的认知心理学提出了结构主义课程论。它认为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学科的知识结构。用这一观点指导历史教学,就应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构筑历史知识的结构系统,而不应让学生仅仅死记硬背一些零星散乱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典章制度。

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的最大优点是便于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若干基本概念,主要是史论概念的有机组合。但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没有这种组合的专门叙述,只是把它体现在众多的基本史实和基本概念中。教师就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把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史实进行梳理加工,得出一个个系统的知识结构,然后才能通过分析,总结规律性的认识。梳理加工的方法有三条:

1、纵中找规律

就是将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史实梳理成一个纵向的结构系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在中学历史知识中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性认识,是学生历史学科高素质水平的具体体现。

2、横中寻特点

就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时代的各个侧面逐项加以归纳,构成一个历史横断面的结构系统,通过分析各个侧面和对各个侧面的综合分析,找出该历史事件或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点及其成因,对历史事件或人物做出历史的全面的公正的评价。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都有其所处的特定的时代和环境,这就形成或造就了该历史事件或人物独有的特点,所以正确把握时代和环境横断的各个测面的全貌,是我们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根本依据,是做出正确结论的基石。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在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时,必须把它们放在当时当地的具体环境中去考察。掌握并会运用这一原则,正是历史学科所要求的最根本的素质,

3、构筑纵横交叉、中外结合的立体结构系统,从深度和广度上研究历史现象

结构主义课程论另一个要求就是构筑纵横交叉全方位的知识网络结构系统。这种结构系统,既可对历史现象从纵中找规律,横中寻特点,又可以从历史现象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中进行深度和广度上的研究,从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得到本质性、规律性的认识。构筑这样的结构系统,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一些这类结构系统的问题进行讲解或让学生思考。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

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也是一个人素质的构成因素。所谓历史感,就是要把历史现象定位在它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认识,而不能把当代的观念置于历史的观念之中。关于这一点,前面已有所论述,不再重复。所谓现实感,就是通过对历史现象的科学分析,对现实社会做出比较正确敏锐的认识和判断。但这并不是把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做简单的类比,而是要从历史问题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现实提供借鉴。所谓未来感,就是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对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见:这是一种比历史感和现实感更高层次的素质要求,也是我们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我们完全不可以在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范围内逐渐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为以后达到这个水平奠定基础。我的一些做法是:

1、经常挑选报刊、杂志上一些与现实有关的历史论文、与历史有关的时事评论辅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历史感与现实感联系的素质。

2、讲课时,对教材中一些在史学界仍有争论的问题,尽量把争论各家的观点介绍给学生。

3、针对教材中能与现实有规律性联系的知识,精心设计一些这方面的问题供师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些尝试性的预见,培养学生的未来感素质。

历史学科的本质篇9

一、农村中学生历史学习情况

(一)中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高于对历史课堂的兴趣

因为初中生有着较高的求知欲望,但是他们对历史课堂的兴趣明显低于对历史知识本身的兴趣。例如他们非常喜欢有关历史的电视、电影、历史小说和故事等文学作品。据笔者调查发现,本校初中生中有52.34%的学生表示对历史知识很感兴趣,有35.12%的学生表示对历史感兴趣,但是只有6.8%的学生表示对历史课程很感兴趣,28.54%的学生表示对历史课程感兴趣。在历史知识和历史课程之间巨大的反差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引导方面有关,同时也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关,我们要从教学策略的调整等方面去改变这个现象。

(二)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的兴趣程度不同

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在不同年级之间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对于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和心思,分析他们的心理和身体特点,从而选择更好的教学手段和措施。例如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调查发现初一年级只有6%左右的学生对历史课程感兴趣,但是初二和初三的学生明显比初一的学生对历史课程更感兴趣。原因是学生在初一阶段刚刚接触到历史学习,很多内容都理解不了导致兴趣缺失,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和理解思维能力的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

(三)农村初中生历史阅读书籍匮乏

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说,学习书籍的购买本身就是一项较大的负担,而且这方面大部分都投入到了语数外这类升学考试的主要学科中了。很少能够购买历史相关的阅读书籍,甚至会被认为是“闲书”。这就导致农村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来源主要是历史课本和历史老师的讲授。他们的历史阅读量偏窄,历史知识来源有限。

二、影响农村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因素

(一)来自学校的因素

长期以来,在初中教学中一直被视为“副科”。很多学校在课程安排中,都减少了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学时,降低了这类学科的教学要求和目标。甚至要求只要语数外等重点课程能够达到一定成绩,则历史、地理这类“副科”成绩及格就行。低标准和不重视的态度,让老师和学生都降低了对历史教学和学习的重视程度。教学质量下降了,则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不高。

(二)来自老师的因素

很多农村初中学生对历史不敢兴趣的主要原因还有课程内容枯燥有关。据笔者调查发现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原因中,选择历史老师上课枯燥的占56%以上。证明历史老师的授课模式和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如果采取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只是照本宣科的话,根本没有有效的主导课堂学习,更遑论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初中师资力量匮乏,很多历史老师都是兼职教学,少有历史专业的教师。

(三)家长和社会因素

在农村因为家长很少有从事历史相关工作,也缺乏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自然不会要求孩子提高历史学习。而且望子成龙的心态让他们只关注学生的升学考试,而不会主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而在社会,部分人金钱至上的功利主义引导下,历史无用论成了大众心理,很多人认为历史对现实生活没有帮助,自然也会影响到初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和主导者,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要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对历史教师的个人专业修养和教学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有着渊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这是初中历史教学成功的基础。因为只有树立起先进、科学的教学观才能把新课程倡导的各种理念深入细致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和学习兴趣。其次,还要求老师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特征。历史是为了提高学生历史辩证主义价值观的,只有老师的浩然正气才能激发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渴望和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再次,还要求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由于农村中学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历史教师就必须重视对课本插图的讲解,因为图片直观性较强。通过课本插图和教师丰富生动的语言讲解,也能激发起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最后还要求历史老师能够具备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把枯燥的历史知识演变成风趣生动的故事演绎。因为一个善于旁征博引的老师比照本宣科的老师更受学生喜爱,也更容易把知识点融会贯通、选准兴趣的激发点。

(二)充分开展第二课堂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从而引起历史的共鸣,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开展第二课堂,进行历史教学。因为历史无处不在,历史就在身边。利用乡土历史让学生真是的体会历史、感受历史。让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来对历史产生感同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贵州是一个有着历史文化沉淀的地方,例如在讲授近代历史时,可以结合贵州黔南的邓恩铭故里、黔南事变、北有卢沟桥、南止深河桥的深河桥抗日文化园等等。在讲到天主教在中国发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讨论本镇的天主教堂存在历史。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对历史产生一种亲切感。只要让学生的思维通过场景投射到历史情境中,通过思维在脑海里构建真正的历史活动,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老师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讲学方法来激发农村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一是注重创建教学情境,进行课堂导入和兴趣激发。例如在历史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历史重演活动。让学生在表演或欣赏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兴趣。二是有效设置疑问,吸引学生的兴趣,因为好奇是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要在适当的时机设置问题,同时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问题要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三是组织不同的学习兴趣小组,组织学生主动参加互动,讨论他们感兴趣的历史知识,开展历史探索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让他们搜集历史素材,对某一历史现象进行辩论。

历史学科的本质篇10

一、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

当前很多教师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不足是制约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历史学科相对其他的学科来说有着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教师所讲述的历史都是确实发生过的事件,如果教师对历史学科的认识不到位,就会将历史的教育变成了历史史实的教育过程,这样的话学生在历史学科中也就仅仅学到了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并没有获得能力的提高,这种教育的思想和过程是制约当前历史学科中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制约因素。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我们应该充分的理解历史的教育意义,历史的教育应该是贴近生活的,从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发展成因、过程和规律,只有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积极主动的思考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对历史学科的认识,重视历史在素质教育中的教育意义,从课堂改革出发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历史学科与素质教育融合的方法。

二、历史教学方法和手段

由于当前中国教育中教学评价的制约,对于历史教学的评价仍然是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方式,因此尽管我国已经实行素质教育多年,但是很多教师仍然选择采用沿用多年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不会“冒险”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从根本上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开展过程,特别是现在很多的历史教学课堂上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讲一节课,学生则需要进行大量的笔记以及习题的联系来完成历史学习。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当前应试教育和教学评价机制的必然结果,它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都有着极大的阻碍,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主动探索和思考方面引导作用的缺失是制约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就要充分认识到新课改对于历史教学的需求,转变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并且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和设备改善教学方式和手段,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尝试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过鉴于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我们也可以通过创新手段提高学生对于试题的解读能力,也可以尝试从解题的过程提高学生主观思考能力,进而促进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历史教材的认识

在我国对于素质教育的不断重视下,各个学科都开始了新教材的改编工作。但是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对于素质教育的强烈要求下的历史教材的制定和编写过程让很多历史教学难以理解和掌握,这种对于新教材理解的不到位,对于以教材为中心所开展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对于教材的理解不到位,使得很多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过程无法很好的把握。历史课程是一门传统课程,无论是旧版教材还是新教材,历史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历史教学的内容和教材的关系,吃透教材,同时不过分的依赖教材,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辅以教材的帮助开展并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科学的安排纵向扩展教材内容,突破教材限制提高教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全面性。

四、历史教师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