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财税政策研究十篇财税政策研究十篇

财税政策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1:44

财税政策研究篇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到2020年中国经济将比2000年翻两番。十六届三中全会又及时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刚刚结束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在“十一五”末实现单位GDp的能耗水平比“十五”末下降20%。在这样的战略部署下,能源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即中国的能源基础能否支撑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目标?中国能否保证能源可持续供应及国家整体的能源安全?公共财政政策在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应发挥什么作用?这是我们应当深入思考、认真回答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

1、能源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现实中的能源短缺问题也越来越严峻。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环境保护和大众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国民经济的生命线。中国近年来已出现能源供需紧张、资源约束加强的现象;从长远看,如不采取适当措施,能源约束问题将会更加突出。中央适时提出科学的发展观以及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大决策,为我国未来确立了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落实中央重大战略决策,需要我们制订科学的能源发展战略。已有的研究表明,无论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还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需要中国在新的发展时期实施“保证供应、节能优先、环境友好、市场推动”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节能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重,同时要发展可再生能源,以此实现“以能源消费增长翻一番,支持国民经济增长翻两番”的中国2020年能源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3、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的有力推动。能源是国家战略性物资,保障能源安全是一项重要的公共产品,单纯依靠市场力量解决不了中国的能源问题。为此,需要政府按照市场经济通行的经济管理和公共管理方式,制订适当的正向激励政策与逆向的限制措施,促使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目标落到实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方面是能源出现了局部的供应紧张,另一方面却表现为能源开采、使用、管理上的损失浪费和低效,突出表现是在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实下,存在着严重的能源浪费现象,使得整体的能源效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能源效率低下与我国现实的能源利用技术水平较低有关,同时也与我国能源节约意识淡薄、政府公共管理缺乏有效引导与制约有关。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公共政策的有效推动、引导与制约。

4、财税政策对实现能源发展战略极其重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政府的各种政策组合中,财税政策始终处于重要的位置。有效地发挥财政预算、国债投入、财政贴息、担保、政府采购、税收优惠、限制性税收政策等多种政策工具的杠杆作用,将其作用范围延伸到能源的生产、转换、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发挥其最佳的政策效应,以此解决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性质的能源问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5、新的能源形势需要公共财政体制与财税政策不断更新、调整、完善,做到“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先后出台过一些关于能源方面的财税政策。随着1992年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1994年进行财税体制改革以来,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和转型经济环境下制订的财税政策不是不适应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就是被取消或“名存实亡”,没有在解决能源问题上发挥应有的作用。现行的一些政策,相当部分已经明显不能适用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与完善。在总结、评价以往财税政策的基础上,在新的政策制度环境下,如何围绕着上述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研究出台一些新的财税政策,已迫在眉睫。

财税政策研究篇2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摘要:税收政策与一国财政和金融密切相关,税收政策的调节不仅影响到保险业的发展,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保险业,特别是财产保险业,保费收入飞快增长,几乎以数倍于GDp增速的速度发展,保险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同时旧税制在时间上暴露出很大的局限性,旧有的税收政策已经不能适应财产保险业的发展,本文着重分析财产保险所得税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产保险;企业所得税;准备金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06-02

1引言

财产保险,是以各种财产物资和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以补偿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经济损失为基本目的的一种社会化经济补偿制度.税收制度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其自身的优化对保险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旧税制在时间上暴露出很大的局限性,旧有的税收政策已经不能适应财产保险业的发展,税制改革迫在眉睫.在此着重探讨我国财产保险的所得税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并给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2我国财产保险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008年我国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税率为25%,但实际上我国财产保险业所得税税负还是比较重,其税制本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税收征管和分享体制不均衡

我国保险企业所得税通常实行公司总部所在地汇总缴纳、分支机构就地预缴并受当地税务机关管理检查的模式.这种管辖体制使得税务部门在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过程中,征收和管理极差分离.使得地方税务机关并不重视税收征管,造成税收管理的疏忽,地方税务机关玩忽职守、对税源监督不利从而造成税款流失的问题.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地方政府不再分享外资保险公司所得税,保险企业所得税集中上缴中央国库,地方政府没有税收分享,其利益减少,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其对保险企业经济发展的关注,不利于保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长期发展.

2.2成本不能完全扣除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扣除费用、工资薪金和各项支出时,险企手续费和佣金支出税前不能完全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相关的手续费和佣金支出,不超过规定计算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计算限额.

佣金就是保险公司支付给保险营销员的一部分成本.包括展业成本和营销员劳务报酬.展业成本不作为公司税前列支的项目,由营销员承担.营销员是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展业成本并未从应税成本中扣除.

2.3准备金计提的相关规定不完善

一般财产保险承保期限为一年,其收取保费的时间并不一定和会计年度(1月1日到12月31日)规定的第一天是一样的,其取得保费的时间可以是一年中的任何一天,所以财产保险计算的年度就是收取保费的这一天到次年对应的一天.所以保险计提的数额、时间和归属,都将影响财产险公司当期的盈利.收取保费时间和税款核算年度的不一样,也给财产险公司税前列支准备金造成一定的麻烦,年度会计结账时,保费收入已经全部被确认,但实际上还有一些保险责任未到期,所以税法上允许财产保险公司提取一定的准备金.

当前我国关于准备金的税前列支还有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

2.3.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扣除问题

财产险企业经营的性质区别于一般企业,它是属于负债经营,业务收入在先,成本支出在后,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不是财产险公司发生的实际成本,也不是其利润的一部分,而是未赚保费的部分,因而在征税时应以已赚保费(已赚保费=保费收入-分出保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为税基,而不是以实际保费为税基来计征所得税.

2.3.2未决赔款责任准备金的扣除问题

税法上对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iBnR)计提的规定是不合理的,容易造成财产险公司低估准备金而使公司利润虚高,使得公司超额纳税,加重公司负担.

同时税法对iBnR的计提也存在不合理之处,首先,以实际赔款支出为税基有失妥当.在实践中,财产险公司为了追求短期利润,通常在一年最后一个季度以人为压案或异常延迟立案的手段少记赔付支出,造成iBnR税基较少.其次,8%的计提比例显然偏低.根据2007年各家财产险公司财务报表计算,未决赔款准款准备金占赔款支出的比例非常高,几乎达60%以上,甚至有些数倍于赔款支出,8%的iBnR的提取比例根本不能满足保险公司准备金计提的需要,所以需要改进.

2.3.3理赔费用准备金和保费不足准备金在税法上存在漏洞

理赔费用准备金是指为已经发生尚未结案的赔案可能发生的费用(律师费、诉讼费、损失检验费、相关理赔人员薪酬等)而提取的准备金.补提保费不足准备金是为了更加合理的确定财产险公司的实际利润,并更加有效的填补了未来的风险损失.

这两种准备金在税法上存在漏洞,税法没有确定这两种准备金在税前是否应该扣除问题.在国内有两种观点:第一,不允许税前扣除.本着税法优先原则,一切以税法规定为主,税法上并未规定理赔费用准备金和保费不足准备金应该是税前扣除,所以主张不能税前扣除.第二,可以税前扣除.理赔费用准备金和保费不足准备金是未决赔款准备金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组成部分,符合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所以这两种应当税前扣除.因此,由于税法上规定的偏差和漏洞,造成不同财产险公司对同一问题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使得财产险公司在以后纳税年度可能会遭遇到税务风险,不利于财产险公司的长远发展.

2.3.4巨灾准备金的提取比例不合理

巨灾准备金的提取比例很低,甚至有些险种还不能提取巨灾准备金,对巨灾保险缺乏税收优惠.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尤其是近几年来,08年的汶川地震、09年玉树地震以及几乎每年都发生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雪灾等给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10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达到5340亿元,保险索赔款额仅约为150亿美元,保险赔款率非常之低.

3我国财产保险所得税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3.1根本原因

政府职能问题,政府间财权事权关系不稳定.我国政府间财权和事权一致存在相分离的问题,中央政府掌握大部分财权,而大部分事权却集中在地方政府,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并未明确界定政府间事权和财权的划分,因此中央政府掌握了税收的财权,而地方政府只享受税收征管权,没有利益共享,这就造成了财产险税收征管和分享机制的不平衡.

3.2直接原因

第一,财产险公司手续费支出和佣金支出的特殊性是造成财产险税前成本费用不能完全扣除的主要原因,在财产险业中,手续费和佣金支出占了很大的比重,佣金支出是按点提,跟业务提成很相似,不同险种提取的比例不同,有4%、8%、16%不等,所以财产险业的佣金支出是比较高的,因此规定手续费和佣金支出税前只是按一定的比例扣除.

第二,准备金计提的问题.不同的扣除方法计算出的准备金的计提金额是不同的;准备金计提的时间与会计、税法上确定的时间的不同,使得最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项目也是不同的.

4对我国财产保险所得税改革的政策研究

4.1严格税收征管

对于因为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对称所导致的税收征管和分享不均衡的问题,要求明确政府间税收收入权,保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相统一,一方面,适当的增加地方政府财产险征税权,规范政府间税收收入分配;另一方面,以法律的形式规范政府间的财力转移,实现政府间财产险税收利益均等化.

4.2调整成本扣除标准

佣金包括展业成本和营销员劳务报酬,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佣金成本税前只能扣除一定的比例,主要是因为保险营销员的佣金很高,但是佣金中的展业成本不能作为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项目是不合理的,保险营销员是保险公司开展新业务的主要成员,现实情况下,展业成本是要保险营销员自己承担的,这一方面加重了营销员的负担,另一方面又挫伤营销员的积极性,即不利于财产险公司拓展新业务,又不利于财险业的长期发展,所以在此建议将展业成本纳入公司的营业成本,作为公司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

4.3充分列支准备金

现行的税法规定财产保险公司提取各类准备金,并允许税前扣除,巨灾风险责任准备金一般在税后利润提取.

4.3.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提

首先,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以已赚保费为税基,合理确定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应税范围.其次,关于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提方法,财产险公司可以采用1/24法或1/365法,我们在提取在提取准备金前先比较在这两种方法下的提取准备金的大小,取大者,因为提取的准备金越多,其税前扣除就越大,缴纳的所得税就越小.

4.3.2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计提

建议税法允许按精算方法提取的未决赔款准备金税前据实扣除,这样我们才能根据科学有效的方法提取出与财产险公司实际需要相符的未决赔款准备金数额,避免财产险公司超额纳税.

4.3.3完善理赔费用准备金和保费不足准备金

根据理赔费用准备进和保费不足准备金税法上存在的问题,建议尽快明确和完善税法上关于理赔费用准备金和保费不足准备金的税前扣除政策,规范财产险公司的管理经营.

4.3.4给予巨灾风险责任准备金一定的税收优惠

建议允许保险公司在税前利润按一定的比例提取巨灾风险责任准备金,并对承保巨灾保险的险种免征税收,如地震险、洪水险.这样一方面分担了财政负担,一方面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减轻财产险公司承担风险的损失,并鼓励更过的保险公司参与到巨灾险的承保中,这是一项有利于国计民生,并体现综合国力的措施.

4.3.5根据赔付情况提取准备金

目前我国财产险公司赔付率还是比较高的,赔款支出随着保费收入的增加也在逐年增长,针对这一情况,税法有必要根据保险公司赔付的实际情况,将准备金的提取调整在赔付率比较高的年度,以满足保险公司发展的需要.

4.4提取保险保障基金和预防性支出

在充分列支准备金的基础上,提高保险保障基金和预防性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提升财产险公司预防风险事故的能力,保证其长期健康有序发展.对财产险的一些符合政策支持、非营利性的险种的保险保障基金不计入公司总所得纳税,如火险、洪水险、抵押保证保险等.

参考文献:

〔1〕[美]所罗门.许布纳,小肯尼迪.布莱克.财产与责任保险(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国注册师协会.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李琴英.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税收政策研究[m].中国税务出版社,2010.

〔4〕冯翠明.财产保险增值税的理赔处理探讨[J].中国保险,2009(05).

〔5〕林贤元.财产保险公司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J].税收征纳,2010(12).

〔6〕林贤元.财产保险公司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思考[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8).

〔7〕胡凤中.我国保险业税收制度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考[D].吉林大学,2009.

〔8〕李金华.我国保险企业所得税问题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09).

财税政策研究篇3

关键词:电力行业节能减排财税政策

如今,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明显增强,但是在经济增长的背后,我们所看到的是能源消耗的同时,对环境及资源的损害,节能环保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在政策上,国家对相关的企业制定了严格的节能环保的规范。电力行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支柱产业,其节能减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节能增效;其二为降低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事实上,节能减排政策能够优化我国电力工业的产业结构,并且能够存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对于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对电力工业的影响

(一)节能减排政策能够优化电力工业的产业结构

1、提升了电力产业的集中化程度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出,国家的相关部门已经对一些小型的电力生产企业了停改通知,即淘汰中小型火电机组,投入大容量火电机组用于电力的生产,进而实现了产业集中化的发展。

2、促进了创新性发电技术的发展

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出,促进了水电、核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的发展,并将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火力发电模式。随着多元化发电技术发展的推进,改善了我国的能源结构,保护了生态环境,并培养了电力行业研究人员的创新意识。

(二)节能减排政策提高了电力工业的科技含量

通过节能减排的政策引导,加速淘汰了电力行业中存在的落后的生产技术及设备,提升了电力生产的技术更新及设备更新,进而提升了电力生产企业中的科技含量。此外也增加了电力工业的投资力度以用于技术的革新,相关数据表明,2011年,国家电网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20亿元,其中电网投资2925亿元,比2010年完成的2644亿元电网投资增加281亿元。这些投入的增加既是为了满足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也是节能减排政策落实的价值作用。

二、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建议

企业中节能减排措施的落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政府的政策引导为基础,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从实质上加强财税政策的协调性和系统性。

(一)制定财政补偿机制,实行差别收费政策

政府的财政扶持是促进节能环保事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一般来说,由于部分企业的投资能力较弱,且没有合适的融资途径,因此一些节能环保政策很难得到落实,致使一些创新型的节能技术、工艺难以得到有效的推广。政府在政策方面就应该积极引导,同时在资金方面应该大力扶持节能环保项目的展开,如在电力工业落实环保政策的初级阶段,大量的资金需要投入在技术改革以及生产工艺更新等方面,企业自然会受到一定的亏损,为了转变这一现状政府应对电力工业的产品给予一定的价格补贴;为了加快节能减排项目的建设进程,各地政府应该为节能减排的电力企业给予专项专项贴息贷款方式给予资金上支持。另外,对于部分没有落实节能减排政策的发电企业,应该按照废弃物排放量对其收取一定的环境治理费用,制定差别收费制度。

(二)完善税收激励机制,发挥税收杠杆作用

1、促进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投资的税收政策

对落实节能减排项目的电力企业实行差别税收的方式,即对于拥有节能减排项目的电力企业给予所得税优惠,进而鼓励企业在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对于企业购置节能减排设备的投入,可以按投资金额数目的大小在税收方面给予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如一定比例投资额的可抵免企业所得税,但是抵免的金额应该低于企业同年设备购置的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税额。电力企业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所购买的先进的生产设备,国家税务部门在核实后可以给予税收优惠,进而鼓励电力企业面向节能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2、促进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的税收政策

除了对于落实节能减排政策的电力企业要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对于研发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的企业及个人也应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1)对于为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服务的个人应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如对单位和个人为生产电力提供节能减排产品服务的技术收入,可以不予征收或减征个人所得税;对于节能环保技术研发人员的工薪收入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进而鼓励研发人员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方面。

(2)对于电力工业节能减排项目的经营收入也可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对于从事节能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的企业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税收及财政支持。

3、促进电力工业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

(1)对于一些高耗能的电力企业,税务机关应该对于征收环保税用于环保项目的开展。同时为了显示出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应该根据电力企业的污染程度,来确定财政税收的额度。

(2)完善资源税的管理制度。为了能够优化电力企业的资源结构,加强资源税的管理,可以采取提升资源税的税率,迫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都市电力企业利用新能源进行发电,结合其有利的自然环境,鼓励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环保型电厂的建设。

三、结语

电力行业是用电大户,其节能降耗对于其自身和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制定一系列的财税政策,使其能够在节能降耗上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朱小冲,毕丽.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1(7)

[2]王应科.我国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税收政策选择[J].税务研究,2010(2)

[3]安福仁.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的税收效应与对策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9(8)

财税政策研究篇4

目前在煤层气开发方面制定了完整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扶持政策,但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的财税优惠政策缺乏系统性,常规与非常规油气产业的财税优惠政策划分不清晰。美国、加拿大具有成熟的开发经验和辅的财税优惠政策,促进了非常规油气产业的发展。中国应借鉴美国经验和中国煤层气开发方面的财税政策,健全其他类非常规油气产业的财税优惠政策;优化财税优惠政策并加大优惠力度,降低企业开发非常规资源的负担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资源;油气产业;财税优惠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4)01-0006-04

非常规油气资源指难以用常规的方法和技术开采的油气资源,开采难度大、开发成本高,包括煤层气、致密气、页岩气、重油、超重油和油砂等。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地质储量潜力大,但开发技术相对落后,政策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较少。2009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突破50%,并不断走高,2012年高达58%[1],因此,发展非常规油气产业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选择。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以原油为主,而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比如,2011年中国原煤占能源消费结构比例达70%以上,因此中国发展非常规油气产业,对能源结构改变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但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风险高、资金需求大、开采成本高,需要国家在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方面制定优惠的财税政策,以促进中国非常规油气产业的发展。

一、中国非常规油气产业财税优惠政策现状

中国在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财税优惠政策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仅有资源税中的部分规定与非常规油气资源相关。在煤层气产业方面有完整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的扶持政策,其他方面暂无对非常规油气产业优惠的政策[2],鉴于此,本文从资源税优惠政策的现状和煤层气产业优惠政策的现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资源税优惠政策的现状

资源税不是针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专门税法,因此,适用于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条款比较分散。在资源税方面,国务院规定对部分原油和天然气实行免征或者减征资源税政策,享受税收减免的原油和天然气的共同特点是开采成本高于普通成本。比如,对在油田运输过程需要加热的原油或天然气免征资源税,对稠油、高凝析油和高含硫天然气减征40%资源税,深水油气田和三次采油减征30%资源税,低丰度油气田减征20%资源税,因为这些油气资源需要企业付出额外的开采和处理成本。[3]对开采成本较高的资源,国务院对此实施了税收减免,减轻了石油企业的纳税负担。

这些规定虽然涉及部分非常规油气资源,但并非是专门为非常规油气资源设置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起到了优惠作用,但是依然存在局限性。

(二)煤层气产业优惠政策的现状

在非常规油气资源财税政策优惠方面,国家目前只针对煤层气出台了政策,暂时没有对其他类非常规油气资源出台相关财税政策。

在税收优惠方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2007年的《关于加快煤层气抽采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对煤层气抽采企业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抽采销售煤层气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的政策,对于先征后退的税款不再征收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在企业纳税中占比例很高,因此这项规定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纳税负担,刺激了煤层气产业的发展。该通知还规定,独立核算的煤层气抽采企业购进的抽采泵等与煤层气抽采相关配套的专用设备,采用加速折旧办法。在固定资产和设备投资方面,煤层气抽采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项目国产设备的投资,40%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上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在技术开发方面,也实施了较大的税收优惠措施来刺激煤层气抽采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规定煤层气抽采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的费用在100%扣除基础上,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这促进了煤层气开采技术的进步。同时,对地面抽采煤层气暂不征收资源税,这进一步减免了对煤层气企业的税收。①

在此之前,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专门了《关于“十二五”期间煤层气勘探开发项目进口物资免征进口税收的通知》,对煤层气产业进行税收扶持。该规定对煤层气勘探开发所用的设备、仪器、零附件、专用工具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增值税是煤层气开采企业主要税种之一,退税的优惠政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刺激了煤层气产业的发展。②

在财政支持方面,政府对企业开发利用煤层气以及用煤层气发电的部分进行补贴。在利用煤层气方面,中央财政补贴0.2元每立方米,用于发电的煤层气,补贴标准为0.25元每度,这极大地刺激了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同时,对开采煤层气出售或用作民用燃气、化工原料的,中央财政按照0.2元每立方米对企业进行补贴。这样的财政补贴政策提高了煤层气行业的利润,加快了煤层气产业的发展。[4]

国家对煤层气产业的财税优惠政策,促使煤层气资源开发进入新的阶段,新成立了大批公司,如中石油煤层气公司、河南煤层气公司等等。国家对煤层气产业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促进了煤层气产业的发展。

二、非常规油气产业财税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的财税优惠政策缺乏系统性

在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中,国家针对煤层气产业制定了优惠和补贴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煤层气产业的发展,而对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却没有相应的财税优惠政策,因此,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财税优惠政策缺乏系统性,造成了非常规油气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国非常规油气开发起步较晚,尚且处于初级阶段,开发经验不成熟,相关技术无法满足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的需求,因此,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面临成本高、效率低的现状,而当前还没有配套的财税优惠制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石油企业开采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全部按照常规油气资源的税费制度依法纳税,将加重石油企业的负担,减少利润,阻碍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进程,不利于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的长远发展。

(二)常规与非常规油气产业财税优惠政策划分不清晰

中国尚无针对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的专门财税优惠政策,除煤层气产业之外,其他类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采用常规油气产业的财税政策进行纳税。中国石油企业常规油气产业需要缴纳19种税费,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石油特别收益金占比重超过80%,并且油气开采无财政补贴。[5]目前,常规油气产业的财税政策与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财税优惠政策划分不清,增加了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的纳税负担,而且税收结构不合理,重复征税现象严重。2013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海石油炼化公司技术中心经理苑少军指出,按照其估算,如果能够避免重复计税,一升成品油至少可节约1.7元。由于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采对技术要求高,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进行研发,并且利润较低,若财税优惠政策划分不清晰,会导致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发展受到抑制。企业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是中国当前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

三、国外部分国家油气产业财税优惠政策

(一)美国

美国应用于石油行业的财税优惠政策较多,有较为成熟的税收体系,其为美国油气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美国油气相关财税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公司所得税、特许使用费、资本利得及资本免税政策。

所得税方面,美国石油公司在确定所得税时并不使用篱笆圈原则,同一纳税实体的一个项目的收益可以抵消另一个项目的损失,同一纳税实体上游活动的收益损失可以用其下游活动或者其他活动的损失收益来抵销。美国税法允许美国母公司和其拥有的其他美国公司(直接或者间接拥有80%的股权或价值的公司),形成集团作为一个纳税单位。所得税方面的这一规定,减轻了石油天然气企业的纳税负担,对美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联邦政府规定特许使用权费率为12.5%~30%,税率与矿权所有者协商或者进行投标决定,税率和税基因州而异。

资本利得方面,净资本损失可以向前结转3年,向后结转5年,正常业务范围内的贸易和商业损失可以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资本免税额方面,与生产相关的成本(运营成本)可在成本发生的当年抵扣。对于独立生产者,为勘探美国资源而发生在美国的无形钻井成本支出可以立即扣除以减少所得税;综合生产者可以扣除70%。如果发生税赋亏损,企业为弥补亏损可以向后结转20年,同时为刺激产业发展,石油企业可以加速摊销无形钻井成本,损失可向后结转20年。

各州及地方政府为了鼓励边际油田的持续生产,会给予激励措施,例如不收取产品税和财产税。同时,对符合要求的研究开发性支出,执行税收抵免政策。替代简化的抵免方法比旧方法更简单,使得更多的纳税人满足抵免条件。在替代简化抵免方法下,如果纳税人选择降低资产基数和减少抵扣支出,研发性支出抵免14%;如果纳税人不选择降低资产基数和减少抵扣支出,研发性支出抵免9.1%。这样的激励措施降低了企业技术开发的成本,鼓励了企业对技术的开发与创新,进而促进了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的发展。③

(二)加拿大

加拿大油气产业的发展较快,在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这主要是由于加拿大现行财税优惠政策能够促进油气产业的较好发展。加拿大关于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财税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和其他相关优惠政策。

特许权使用费方面,官方特许权使用费率为10%~45%,对油砂生产还有特别的制度:永久业权的特许权使用费和官方的特许权使用费,因租约而异。永久业权矿产税由官方对永久业权征收,以产量为基础纳税。未支付给永久业权拥有人或官方的特许权使用费,被认为是包括使用费的毛利,特许权使用费通常根据产量征收。同时特许权使用费一般是在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所得税方面,联邦政府的基本税率是26.5%,但在一个省或地区,对企业的应纳税收入税率进一步降低到16.5%,削减了10%。在加拿大没有税务合并、集团减免或利润转移制度,是在一个单独的法律实体基础上,计算并缴纳各个公司的税款。商业损失或非资本损失可以向前推3年,或向后推20年结转。资本收益或损失由处置所得款项扣除调整后的资本成本基础上确定,对于企业纳税人,有一半的资本收益(应纳税资本收益)以正常的所得税率征税,资本损失完全是相对于资本收益的,不能在其他应纳税收入中扣除,而非资本亏损抵扣应税资本利得,应该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收购控制权没有发生的情况下,资本亏损可以结转,并且可以在未来的几年中无限期地使用。

加拿大还有其他优惠政策:油砂业务设备的购置适用资本成本补贴的扣除,油砂业务矿区构成设备的购置适用额外的资本成本补贴(高达100%)。同时还有大西洋投资税收抵免(itC):对加拿大大西洋符合资格的投资抵免10%,能够使联邦所得税额减少(包括加拿大大西洋近岸海域)、符合资格的投资除其他事项外还包括用于取得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生产的机器、设备和建筑物。尚未利用的大西洋投资税收抵免可以向前推3年,或向后推20年应用,减少应付的联邦收入税。大西洋投资税收抵免的影响是,减少了应付所得税的金额,降低了机器、设备或建筑物的成本,从而减少了资本成本补贴。③

四、对中国实施非常规油气产业财税优惠政策的建议

美国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进程位于世界前列,2010年,美国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超过常规天然气产量,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的发展也处于世界前列,这与美国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有很大关系。中国应该借鉴美国经验,采取政策补贴与税收优惠双重扶持制度。在财税优惠政策方面,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借鉴美国经验和中国煤层气产业的财税政策,健全其他类非常规油气产业的财税优惠政策

目前,中国仅有对煤层气开发的优惠与补贴政策,对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尚无优惠制度,导致目前煤层气产业在非常规油气资源中一枝独秀局面的出现。国家应出台对各类非常规油气资源财税优惠的政策,应根据国内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状况和难易程度,分种类、分产业、分力度地对不同种类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进行优惠和补贴。中国可以参考美国非常规油气产业财税政策和国内煤层气开发的政策,实施增值税减免、资源税免征等,对独立核算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的销售收入采取所得税率降低的征税办法。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实施进项抵扣,在固定资产方面实施加速折旧与摊销的处理办法,因企业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所发生的支出,应该在原支出方面进行加计扣除。对于新开展非常规油气开发的企业,应享受“两免三减半”的政策,同时,实施中央财政补贴,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财税优惠制度。

(二)优化财税优惠政策并加大优惠力度,降低企业开发非常规资源的负担

在石油企业税收制度方面,现存的税收制度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虽然在资源税方面对石油企业进行税收优惠,但是重复征税现象依然存在。因此,中国有必要对现存石油企业方面的税收制度进行优化,比如,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可以享受10~15年的资源税免税期,并且根据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困难的特点,在征税的不同环节,应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中国应参考国外的政策,逐步对当前财税政策进行优化。同时优化财政补贴的政策体系,针对不同类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采难度,分等级地进行补贴,并不断完善补贴制度,促进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展。在健全非常规油气资源财税优惠制度的同时,加大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税收优惠力度和财政支持力度,净资本损失可以向前结转3年向后结转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石油企业可以加速摊销无形钻井成本,损失可向后结转20年,以缓解非常规油气产业的资金压力,进一步减少企业的纳税负担,这样可以增加非常规油气企业开采的利润,加快产业发展。要形成一套系统的制度,以激励企业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鼓励技术创新,使非常规油气生产形成规模化生产,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注释:

①参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快煤层气抽采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6号),2007年2月7日。

②参见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十二五”期间煤层气勘探开发项目进口物资免征进口税收的通知》(财关税〔2011〕30号),2011年8月8日。

③参见ernst&Young,Globaloilandgastaxguide,2011。

[参考文献]

[1]国立.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及相关政策建议[J].中国疏通经济,2013(4):55-59.

[2]王玉霞.中国油气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2.

[3]张慧英.我国油气资源税的优化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财税政策研究篇5

关键词:技术创新;公共财政;财政政策;税收政策

中图分类号:FS10.451,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9)06-0084-04

一、湖南省支持R&D财税政策情况分析

技术进步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对知识生产部门的投入能够增加知识产出并最终影响实际经济增长,2008年湖南省政府公布的权威数据显示,代表R&D活动成果的三个指标与2007年比较的情况是:专利申请数为14016件,增长24.8%,其中较能体现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申请数为5335件,增长45.4%;签订技术合同5514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7.82亿元,增长3.8%;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98.84亿元,增长30.7%。

R&D活动取得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对于R&D活动的财税投入:2007年财政科技拨款20.49亿元,占全省筹集科技活动经费159.05亿元的16.9%;全省地方财政支出中科技拨款达到20.49亿元,增长51.9%,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6年的1.27%上升到1.51%,政府R&D支出为14.83亿,占总R&D支出73.54亿的20.2%。同时,按照中口径税收负担计算办法(财政收入除以GDp),湖南省2008年宏观税收负担率为0.117,比2007年降低0.005,比2006年降低0.001,为三年来最低。但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 政府投资总量小,比例低。

从表1可以看出,2004~2006年湖南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分别为9.4亿元、12.3亿元、14.3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分别为1.3%、1.40%和1.34%。和中部六省的河南与湖北相比,湖南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额度近三年来均低于河南,且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又落后于湖北省。相对于沿海发达省份,湖南省在这两项数据上的差距就更大,例如2004~2006年,广东省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分别为65.4亿元、83.8亿元和104.1亿元,分别相当于湖南省当年投入的7倍、7倍和8倍;上海市地方财政科技投入2006年达到94.9亿元,相当于湖南省的近7倍。2006年广东省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的4.08%,上海市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的5.23%,湖南仅为1.34%。这说明无论是在投入总量还是投入力度上,湖南省对R&D活动的财政投入都是不足的,还需要进一步加大R&D活动的财政投入。

2 对中小企业R&D活动扶持力度不够。据统计,我国专利发明以及新技术总量的80%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可以说中小企业在整个社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中地位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实力较为平均,为了更多地占有市场,中小企业在创新活跃程度上和创新活动的资源利用效率方面都高于大型企业。因此,支持中小企业的R&D活动能力建设就成为了地区R&D活动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财政资金支持方面,大型企业由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较大,是地方政府重点照顾的对象,往往可以优先获得政府的财政补贴、低息担保甚至直接的财政融资。中小企业则需要形成一定的规模,才可以从政府获得部分的资金支持。政府采购中,大型企业也凭借其产品的技术优势和价格优势获得了政府订单,并在涉及到国家安全、专利领域的政府采购中占有主导地位。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主要还停留在办公文具等技术含量较低的领域。各种不利的政策条件,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中小企业的R&D活动。

3 对产学研合作还缺乏有效的财税激励。产学研合作是R&D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促进和推动产学研合作是提升R&D活力的一个重要源泉。从世界各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经验来看,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协调组织、管理、推动的行为功能。湖南省是一个科教大省,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人才聚集、高新技术企业云集,这都为湖南省产学研合作的开展奠定了强大的基础。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湖南的产学研合作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其中的原因,除了受产学研各方内在的合作意识、合作理念以及各种利益矛盾等因素影响外,政府角色的缺失特别是财税政策的缺失也是重要因素。例如在科研经费的支持方面,政府的科研投入力度与沿海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一些项目的总投入较多,但经过层层的扣除,直接用到一线研究的经费也是寥寥,导致高校和科研院所普遍感到科研经费紧张,中试阶段资金紧张。在税收政策方面,虽然湖南政府极力为产学研合作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但缺乏独立的税收立法权,一些好的想法和优惠政策也难于付诸实践。

二、湖南省财税政策与技术创新的相关性分析

在技术创新成果中,能够比较好地反映技术创新水平的数据是发明专利申请量,以下选取发明专利申请占专利申请总数的比重作为因变量,参数符号为S;为了综合考虑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对于技术创新产出的效应,选取政府R&D投入占R8LD总投入的比重、税收负担率、3~5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水平等因素为自变量,参数符号分别为R、t、i。建立如下方程式,并通过此公式反映各个变量中的相关性与灵敏度。

S=αR+βt+δi+υ

收集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出相关数据见表2。

利用SpSS对表2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分析表,(见表3)

综合分析表3,图1可得:

S=1.79R+11.442t+0.442i-1.458

同时可以看出:(1)S与R基本上呈现出一条直线,这表明S和R、t相关,而与i不相关;(2)t、R的显著性系数也小于0.1,表明t、R与S显著相关;(3)R、t的系数均大于1,说明政府R&D投入和税收对于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是富有弹性的,1个单位的政府R&D投入变动可以带动1.79单位的技术创新产出,而1个单位的政府税收负担的变动则可以影响11.422个单位的技术创新产出变动。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税收负担和政府R&D支出占R&D比重这两个因素对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的比重影响较大。因素成分的变动可以引起技术创新结果的较大变动,这也说明了两点:第一,财税政策对于湖南省的技术创新存在一个正的激励效应,而且激励效应较为明显;第二,银行贷款的利率变动对于湖南省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不大,政策激励措施效应不明显。

三、完善湖南省R&D活动财税支持政策的建议

对一个区域而言,构建布局合理、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实际科技跳跃式发展,提高整体创新

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区别于沿海发达省市的情况,湖南省的技术创新在一段时间内还无法形成一个完全市场机制的体系,政府占主导的技术创新仍旧是湖南省技术创新的“双主体”之一。加之全省财政支出在总量上并不多,用于支持技术创新的财政支出相对来说更少。于是,资金不足就成为了政府支持技术创新的主要矛盾。

要有效缓解资金不足的问题,就必须贯彻公共财政理念。而公共财政的职责是为市场资源的分配通过政府形式加以补充,因此,政府在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时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省统筹”技术创新发展。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始终围绕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技术创新发展纲要,通过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技术创新,在创新中求创新,发展中求创新。政策的制定应将湖南省整体和局部地区的发展联系起来,形成以长株潭为核心、多城市群整合的技术创新发展模式。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杜绝挪用和重复浪费的问题,同时,加强资金监管力度,省级财政应对支持技术创新的财政资金进行统一安排。

(2)资金更多投入解决“两型社会”发展瓶颈问题。政府的技术创新财政支持应当在有限的资源内集中解决当前困扰“两型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在逐步退出竞争性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力争在基础性研究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基础研究带动社会对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从而带动应用研究的发展。

(3)重视技术创新的环境建设。技术创新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税收政策是软环境建设的一部分,财政支出则主要侧重于硬环境建设。当前应当加大财政投入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信息化建设、现代物流等配套体系的建设。

在逐步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湖南省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用以完善技术创新的财政激励机制。

1 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财政投入。政府可以运用拨款资助和税收减免等科技激励政策工具来刺激R&D活动,那么,随着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财政对于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也应不断加大。本着“公共财政”的支出理念,对于技术创新的财政支出不能光注重经济回报,在满足了民生等基本的政府职能后,逐年增加财政用于技术创新的支出预算,尤其是针对“高环保,低消耗”的技术创新方面的财政支出。同时,除了实施财政资金绩效考核和技术创新资金的专款专用外,建议再设立一个以省财政厅牵头、由国库管理部门参与的监管部门,挂靠在财政厅下面,行使对于财政资金的测算、安排、以及监督责任。同时可以委托赢利性机构对项目资金定期进行审计,确保资金的合理有效运用。

2 加大政府对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政府应打破界限,对符合省规划和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的中小科技企业,采取同等的支持政策。一是政府对中小科技企业参加政府采购的竟标给予政策支持,规定中小科技企业或中小科技企业联合体可以与大型商品和服务供应商平等参与竞标,并可以给予其优厚待遇。二是政府要求大型企业根据相应的合同,将最低限度的商品和服务分包给中小科技企业。这样使得中小科技企业获得新的产品市场,为其技术创新产品获得市场认可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加大金融建设对中小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地方财政拿出一笔资金,设立政府主导下的技术发展投资,为企业尤其是具备高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在公司发展前期,可以靠财政拨款的方式给予补偿性支持,等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在财政拨款的保障下,引入战略投资,充实公司资本量,提高公司的投资效率。在一些关键领域、关键时刻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财税政策研究篇6

目前我国的财税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做出政策的全方位调整,通过综合运用各项财税杠杆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加强资源能源的循环高效利用,激励企业低碳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大对绿色环保产业的扶持,建立起自觉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

关键词:低碳经济;财政政策;税收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073-01

为积极参与“世界低碳经济革命”,实现本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世界各国正积极采取多种管理手段和政策工具减少碳排放。由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几十年内不易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将会导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被锁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所以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同时实现我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承诺,即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必须在我国采取合理的财税政策体系,用税收杠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从而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降低碳排放。

1健全财政投入、财政补贴政策,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健全财政投入政策,加大财政预算资金投入是促进发展低碳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资料显示,日本2009年4月公布的财政支出达15.4万亿日元的《经济危机对策》划,提出要扩大绿色经济市场,创造绿色产业就业机会。我国应在财政预算中,建立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稳定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继续加大对节能减排方面的投入,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支持低碳技术的研发,支持新能源产业和低能耗产业的发展。

政府对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生产者或经济行为给予补贴,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经济手段。可以对企业技术改造进行补贴、对使用清洁能源实行价格补贴。对清洁生产、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废物综合利用等项目进行贷款贴息。

2加强财税政策的激励作用

在激励性财税政策方面,许多国家制定了鼓励低碳发展的税收、补贴、价格和贷款等政策。例如,美国等鼓励发展清洁能源的补贴和贷款优惠政策,意大利出台了―系列推动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措施,部分国家实施了碳税政策等。低碳与节能技术的研发及技改设备投入成本较高,企业往往缺乏改造动力。目前我国的财政补贴仅限于少数几项间接补贴,对相关企业的鼓励与支持效果不明显。应借鉴国际经验,构建经常性的直接财政补贴支持政策,通过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激发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情。

为促进企业提高清洁能源技术投资和产品开发,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可采取所得税减免、投资抵免或退税、加速折旧、延期纳税相结合的方法提供税收支持。例如,对于从事低碳技术研发和低碳产品生产的单位,技术研发投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全额扣除,减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用于购置环境保护类设备的投资,按照―定比例实行增值税税额抵免,或允许企业加快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所采购设备的折旧速度。

3调整和完善税制结构,构建绿色税收体系

我国的税收体系已不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应着力予以完善,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绿色税收体系。

3.1改革资源税

现行资源税由于征税范围过于狭窄,远远没有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为了更好地节能减排,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对资源税进行改革,一是调整计税依据,将“从量计征”转变为“从价计征”,从而通过建立税收调节的公平机制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开发效率和采收率,降低资源浪费;二是扩大征收范围,将淡水、森林、海洋、滩涂等自然资源列入征收范围,让资源税切实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从而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3.2考虑开征碳税

碳税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经济手段之一。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征收碳税,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碳税通常会给征税对象产生额外负担,从而遭到相关工业部门和经济部门的反对,并且如果没有一定的减缓或补偿措施,碳税的征收将对那些能源密集型部门产生不利影响,使其在国际贸易中降低甚至失去竞争力。

但从长期发展来看,我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之一,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能源价格逐步放开,在我国开征碳税将是二氧化碳减排政策上的一个不得不为的选择。通过对欧盟国家碳税制度做比较分析后可知,我国未来碳税政策应把握时机逐步推进,灵活选择征税对象,设置税率体现差异,合理选择征收环节,逐步减少税收优惠并统筹考虑相关配套方案。但由于征收碳税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以及收入差距方面的效果尚难以估量,建议待条件成熟后可适时开征碳税。

3.3优化税收优惠模式

除了运用税收政策对碳排放进行反向抑制以外,利用税收优惠这一杠杆对企业和消费者进行正向激励也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应加大力度扶持、引导低碳产业的发展,对利用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继续给予一定形式的税收优惠,对从事低碳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给予支持。

(2)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不到2%,远远低于8%的国际平均水平,因此要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运用给予税收优惠。

(3)鼓励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每一个社会公众的参与,应对消费者个人购买低碳产品给予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从而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为构建低碳社会奠定坚实的社会公众基础。

参考文献

财税政策研究篇7

一、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严峻。节能减排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节能减排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工业占GDp的比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经济发展方式呈现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特征。快速的经济增长和规模巨大的人口,相比世界上任何其他经济体,中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生产和消费都要大。据统计,中国能源消耗占世界总量的1/4,二氧化碳排放占总量的1/5,是世界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短缺、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当务之急,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依靠物质消耗和要素投入向依靠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转变。而节能减排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二)节能减排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虽然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但许多资源的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水资源、人均耕地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10。同时,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单位产值能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费仍将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我国经济的发展将受制于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为此,我国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才能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我国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

面对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财税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应当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完善我国现行财税政策,增强其激励和奖惩力度,促进节能减排在我国的顺利发展。

(一)财政支持政策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纷纷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企业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美国国家环保局根据不同情况对设置资源回收系统的企业提供财政补贴;日本在《废弃物处理与清洁法》中规定,从国库中拨款对修建废弃物处理设施提供财政补贴。我们国家对于节能减排的研究比发达国家起步晚,投入相对不足,更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议政府设立专项基金,支持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2.建立绿色采购制度。运用政府采购政策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是各国通行的做法,如美国几乎所有的州均有对使用再生材料的产品实行政府优先购买的相关政策或法规。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实施绿色采购制度。首先应加大节能、环保产品的认证力度,这是政府采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认证,优先采购具有节能环保标志的绿色产品,以此鼓励企业清洁生产,引导社会大众积极参与绿色消费活动,影响企业生产方向和消费者的消费方向,加快节能减排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速度。

(二)税收支持政策

1.完善消费税。调整现行消费税政策,根据不同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资源的耗费水平设计差别税率,鼓励清洁产品的使用,促进绿色消费。建议把煤炭、电池、一次性塑料饭盒等列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对使用化石能源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如大排量的小汽车、越野车、摩托车、摩托艇应征收较高的消费税;而对使用节能技术的绿色产品、清洁产品应给予一定税收优惠,以鼓励消费和生产。如德国对消费者购置新型、清洁和高能效汽车,政府都给予税收减免甚至补贴。

2.调整资源税。一是扩大征收范围,在现有资源税的基础上,将那些必须加以限制开发和保护利用的资源也列入征收范围,如土地、森林、草原、海洋、淡水和地热等自然资源,并将矿产资源管理费、林业补偿费、水资源费等资源性收费也并入资源税。二是对能耗产业和耗能行为征税,以保护能源资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如德国从1999年起对所有使用电、天然气、石油的用户征收能源税。

3.完善关税。在出口方面,调整我国现行出口退税政策,降低或取消必须加以限制出口的商品或货物的出口退税率,如原油、柴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在进口方面,要限制甚至禁止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产品进口,大幅提高这些产品的进口关税。另外,对目前国内尚不能生产的节能减排产品和设备,可以降低进口关税。

财税政策研究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财政政策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目前,我国注册的中小企业的数目已过千万,约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为全国提供了近四分之三的就业机会。推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发展,有助于促进市场竞争,保持市场的活力,同时扩大劳动力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产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60%左右,说明中小企业是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中小企业融资比例始终在30%以下,“融资难”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内源融资指企业将自身的储蓄持续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它具有低成本、高收益、抗风险的特点。外源融资则是吸纳其他经济主体的闲散资金,并转化为自身投资的过程。大部分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盈利能力较低、税负负担较高,导致自我积累的内源式融资困难(,2011)。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渠道也并不畅通,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信用冲击下,商业银行则更青睐为资产雄厚的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提供贷款,这一点,可以在2009年度激增的信贷规模的流向中看出。另外,有少数企业还选择资本市场公开融资的形式,由于创业板和中小板的激烈竞争,全国成功的例子屈指可数,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通过ipo融资,可见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融资,直接融资难上加难。

二、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渠道相对单一

中小企业对于资金有“急、紧、小、频”的特点,据统计,近五成的企业主要依赖自有资金发展,四成的企业依赖银行贷款,说明中小企业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通过自有资金、银行信贷等渠道。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企业业绩年年下滑,普遍存在着留利不足,自我积累减少的现象,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的可能性大大减少。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是家族式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实力不足,信誉偏低,经营风险较高,在信贷方面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

(二)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商业贷款一般以抵押或担保贷款为主,但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有限,固定资产较少,盈利能力不高,且管理相对涣散,致使中小企业的违约风险更大,银行为其提供贷款的利率也会高于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在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中,短期贷款比例远高于中长期贷款,无法保障企业发展的长期资金需要,同时承担了高昂的融资费用。央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几次提高,更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还款负担,恶化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此外,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时,还要付出高额的担保费、资产评估等费用,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进一步增加。

(三)制造成本大幅提升和税费负担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

原材料价格的增长、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增加和人民币升值都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峻的挑战。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占销售收入的6.81%,高于6.65%的全国平均水平,且中小企业的实际税负已超30%,有的企业甚至超过了50%,高昂的税负导致企业发展乏力。不断增长的成本和巨额的税负,吞噬了中小企业的微薄收益,也使得中小企业向外界融资难上加难。

三、完善我国财政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机制

(一)健全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扩大财政支持资金规模,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各级政府应积极组织财力,扩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规模,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主要包括创新基金、发展基金和公共服务专项基金等,从无偿资助、贴息贷款、资金投入等方面扶持小企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市场、技术创新、研发新产品。由于基金种类繁多,资金规模小且分散,缺乏统一协调,给相关部门带来了很多沟通协调的困难,也难免出现责任不清的问题。在加大资金的投入外,还需要对其进行跟踪管理,提高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财政的政策也应有所不同。同时,对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扩大就业等方面进行重点的支持,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鼓励和引导小企业向这些行业发展。

(二)通过财政补贴和政府采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政府的财政补贴主要包括:就业补贴、研发补贴、出口补贴、创业投资补贴,通过增加中小企业财政补贴的形式与额度,促进中小企业增加就业,进行产品研发等。据不完全统计,政府采购中中小企业所占比例不足15%。应尽快出台针对中小企业采购的文件,明确采购产品范围和预算比例,保证政府采购中小企业的份额在30%以上;增强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竞争意识,同时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政策倾斜,促进中小企业进入政府采购市场;对于大额的采购项目,鼓励中小企业组成竞标联盟,共同参与政府采购的竞标,更有助于减少各个企业的资金和生产压力;政府采购合同订立后,对于中小企业的付款方式和期限等方面给予适当放松,保证金或以动产、不动产抵押的方式收取。

(三)健全我国财政融资机制,扩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资金来发展,必须要引入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的资金,只有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才能确保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畅通。政府应从提升功能、防范风险和改善环境三个方面做出努力。国家应设立专门的政策性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政策性贷款,银行的分布要广且分散,可以更便利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贴息贷款;加快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建立健全的城市社区银行体系,通过商业银行的常规贷款和票据贴现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民间融资机构是中小企业最有效的潜在融资方式,应积极组建以民间金融机构为主体的中小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创业板和中小板的改革,构建多层次的股票和债券市场,同时提高核准程序的效率,推动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融资渠道,或者通过中小企业参股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机构债券融资,放大资本规模。此外,政府应积极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通过增加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投入,建立风险共担机制,降低对于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信用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通过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分散信用风险,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提高担保机构的安全性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完善中小企业担保组织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

参考文献:

[1]王建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对策研究[J].中国财政,2012(7).

[2]严卫中.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现代企业研究,2011(10).

[3]陈玮.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2,(3).

[4]赵晴.浅析解决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新路径[J].中国证券期货,2012,(3).

[5]李可.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路径创新探索[J].金融视线,2012,(6).

[6]刘栋伟.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思考[J].北方经济,2012,(4).

誉担保,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①建立以财政资金补充和支持的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充实担保机构资本和实力,增强了担保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并有助于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公司开展风险投资;②以财政资金推动担保体系的完善发展,由政府牵头出资,中小企业、银行共同参与,形式互助担保基金,减轻财政负担,提高财政资金支持的杠杆效应;③由政府出面为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调动其他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积极性,提高财政支持资金的杠杆效应。政府还应明确规定被担保企业的性质、规模、行业及认证标准。担保机构在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还应设立独立的中小企业管理咨询部门,为企业提供经营咨询服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对于有效跟踪控制担保风险、降低担保损失、增加机构收入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㈤扩大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取消不合理的行政收费

财税政策研究篇9

(一)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

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结构优化,二者相互推动,共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前,传统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侧重于对生产要素及其组合的分析,侧重于对经济增长的研究,而关于经济结构及其变化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影响重视不够。20世纪60年代开始,罗斯托、钱纳里、库滋涅茨等经济学家在分析许多国家统计数字的基础上,深入地揭示了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指出,经济结构优化主要从三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一是结构调整有利于解决需求结构性问题,淘汰无效需求的产品,从而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社会总需求的实现:二是结构调整可以通过改善供给结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三是结构转换产生新的主导产业,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驱动力。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但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和作用。尤其是在结构调整和转换的过程中,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更加重要。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市场无法确定其长远发展方向,加之不完全竞争市场、外部性、外溢性等因素的存在,结构调整过程就不能不考虑政府的参与。政府一般需要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对一些需要支持的重点产业和重点方向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包括政策支持和财力支持,以加速结构转换进程。实践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是完全脱离政府而进行的。

发达国家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作用大致有两类。较早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现在都倾向于主要发挥市场机制本身的作用去解决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各种矛盾,以市场调节和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形成经济结构、产业的自我调整机制。尽管如此,但政府依然重视运用产业政策及其财政政策手段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后发国家,为了尽快地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往往倾向于大力借助政府的力量,加快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政府有着明确的结构目标和组织目标,主要采取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相结合的手段,促使产业结构调整的实现。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一般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差距较大,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迟缓,发展中国家只有更加借助政府的力量,制定明确的结构目标,明确的产业政策,才能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也不够完善,市场竞争效率相对较差,发展中国家只有发挥比发达国家政府更强的作用,纠正市场扭曲,解决市场失效,才能加速经济发展。

(三)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原来的局部性、适应性结构调整已经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我国已正式加入wto,产业、行业的竞争力迫切需要提高,加之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都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1.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调整经济结构。

当前我国仍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能否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关键是要调整经济结构。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不利于经济发展。从1993年起,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其深层原因之一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城乡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

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克拉克、库滋涅兹等人研究表明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也是经济增长的过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而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扩大之势,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现在依旧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结构升级缓慢,迫切需要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带动传统产业实现升级,这样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应对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高国际竞争力迫切需要经济结构调整。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发达国家通过“并购”与“重组”,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大调整。美国等发达国家正是通过加快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使资金进一步向高科技企业集中,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通过投资倾斜和优惠政策,利用新的世界产业大规模转移之机,加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90年代全球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哪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快、水平高,那个国家就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我国已正式加入wto,我国企业和产业将直接面临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双重挑战,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今后我国能否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能否从wto中获益,关键取决于产业结构能否顺利调整。

3.生产结构适应需求结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迫切要求优化经济结构。

我国已基本克服了短缺经济,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现象。这种“过剩”是一种低水平的结构性过剩,根本原因就是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不相适应,成为我国扩大有效需求的重要制约因素。产业结构的变化与需求结构变化相适应,就会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反之亦然。因此,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才能使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消除相对生产过剩,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4.支持科技创新、提高经济效益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是互为条件的。一方面,只有加快技术进步才能促进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要求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例如,现在我国机械工业是虚胖子,低档产品过剩,高档产品不足,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对先进机械装备的需要。只有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才能为加快技术进步提供基础和条件。而且也只有以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为依托,确定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才能有助于将促进科技进步落到实处。

二、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结构转换取得重要进展,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但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仍然面临较多的矛盾和问题,择其要者,主要是: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1.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看,主要表现为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在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中,我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产值偏低(见表1、表2)。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一般在5%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一般在30%上下,第三产业一般为60%左右。即使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比重也达40%左右。而我国2000年第一产业比重为15.9%,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为50.9%,第三产业只有33.2%,与国外相比差距明显。

表1产值结构国际比较(%)

国家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美国19972.029.268.8

日本19892.541.855.7

英国19871.431.866.8

加拿大1982.729.967.4

泰国199012.439.248.4

马来西亚198521.037.042.0

新加坡19900.336.763.0

韩国199015.144.740.2

巴西19897.839.153.1

资料来源:根据1993年《中国统计年鉴》第890页数据整理。

表2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

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

第一产业30.133.332.027.125.727.121.820.220.418.615.6

第二产业48.545.043.344.044.141.643.947.949.549.350.9

第三产业21.421.724.728.930.231.234.331.930.132.133.2

资料来源: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第50页。

在就业结构中,主要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相对较小。1990年前后,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一般在10%以下,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都在65%以上;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一般在20%左右或以下,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多数国家在50%以上。而我国在199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在60%以上,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只有18.5%,即使到200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仍高达50%,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只有27.5%。

2.产需矛盾突出,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与高附加值的产品短缺并存。我国主要工业品中,有80%以上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同时每年还要花大量外汇进口国内短缺产品。我国是钢铁大国,钢和钢材生产能力已达1.4亿多吨,生产能力只利用了85%,同时又要大量进口钢材,国内不能生产而市场又急需的高附加值钢材品种,如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不锈钢板及石油专用钢管等十多个品种,进口量近800万吨。我国也是世界纺织品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但每年还要花60亿美元进口高档面料。造成了我国当前的结构性需求不足,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3.三次产业生产比较粗放和落后。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技术状况和经济效益有了一定改善。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以及转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机制缺陷,各个产业的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尚未得到彻底改变。从第一产业看现代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和手段落后。我国种植业的平均规模为每个农户耕作土地0.5公顷左右,而美国在200公顷以上,欧盟平均也在20公顷以上,且我国以农户为单位的家庭手工作业,也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以农场为主体的机械化作业;我国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程度低,增值程度不到农产品价值的一倍,而发达国家一般为3-5倍。从第二产业看,虽然比重较高,但内在素质不高,低水平产品供给过剩,而高水平产品供给不足,无论是企业的规模效益,还是技术装备,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企业技术装备达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只有20%,据有关部门计算,当今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中,60-80%是依靠新技术,而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到30%,企业低水平、低效益、数量型扩张比较普遍,低质量的重复建设严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传统产业比重较高,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交通运输、仓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等行业的比重仍在45%以上。

4.产业集中度低,尚未形成有效的规模经济。我国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严重,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程度不高。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规模过小,产业集中度低,资金和技术投入分散,资产负债率高,在生产、市场、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的优势;企业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专业化协作水平低,尚未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

5.经济效益不高,劳动力素质低下。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低,多数产品单耗高、浪费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每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高4倍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30-90%;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1998年我国钢铁工业劳动生产率为人均产钢54.6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9%;我国机械行业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平均为2200美元,而美国、英国分别高达97300美元和45330美元。我国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份额不高,199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为14.1%,与1997年美国的44%、日本38%、韩国39%以及印尼20%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劳动力素质低下,总体表现为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据统计,我国1990-1999年新增劳动力总数为1.89亿人,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才仅占3.5%,中专、技校、职业高中毕业人数占14.5%。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1.地区间产业趋同化严重。受计划经济影响,地方经济自成体系,重复生产、重复引进、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导致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1981年,我国区域工业部门产业结构与全国工业部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0.9以上的省市区有18个,占全部省市区的62.1%;到1995年,区域间产业趋同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呈加重之势,我国区域工业部门产业结构与全国工业部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0.9以上的省市区上升到24个,占全部省市区的80%。

地区间经济分工与协作程度弱化,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和利益机制的驱使,各省市区自成体系,搞“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并且地方人为地加以封锁,制约了地区间合理的经济分工与协作,不利于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实现,不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各省市区“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中,有22个以汽车为支柱产业,24个以电子工业为支柱产业,15个以冶金业为支柱产业,11个以纺织业为支柱产业,出现了严重的发展计划趋同现象。

2.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2000年,我国东中西部的人均GDp分别为11334元、5982元、4687元,东部为中、西部的1.9倍和2.4倍;东中西部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7994元、5244元、5674元,东部为中西部的1.5倍和1.4倍,而东中西部的农村居民

人均收入差距相对更大,东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3138元,分别为中西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071元和1685元的1.5倍和1.9倍。同时,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根据公共财政的理论,一个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主要决定性因素是地区的人均财力,2000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财力分别为803元、320元、317元,东部地区为中西部的2.51倍和2.53倍,且地区差距呈扩大之势,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比较差。

3.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比较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对西部地区来说,在局部得到治理的同时,整体生态状况仍然脆弱,环境质量日趋下降;城市环境污染严重,污染治理水平低;西部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对中国整体生态环境已构成了比较严重的威胁。有关研究表明,生态环境处于强度脆弱的和极强脆弱状态的15个省份中,有5个省份属于中部,其余10个省份全属于西部。西部生态环境的严峻情况,必然对西部以资源采掘和加工为优势的产业结构提出严重挑战,迫切要求西部地区按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

1.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近年来呈扩大趋势,从1997年的1:2.47扩大到2000年的1:2.75。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拉大,不利于我国扩大需求,也不利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2.城乡教育发展差别大。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差别很大。1997年,我国县级以下(包括县本级)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23年,而城市为8.68年;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变化、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城镇和农村比例分别为:7.97%、0.3%;22.17%、4.87%,这同全国总人口中城市人口占30%、农村占70%的格局形成明显的反差。现在农村青少年人口接受教育的面和质量也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

城乡基础教育投入的差别。城市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基本上是有保障的,列入城市财政预算。而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主要来自农民自身:列入乡财政的支出范围、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在“税费改革”提高农业税税率的同时,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来源渠道减少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造成农村地区中小学危房率较高,有的地方占整个教学用房面积的7.62%。

3.城乡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发展差距大。医疗卫生服务覆盖范围差别大。城镇居民基本上可以享受公费医疗或在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之内。而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大部分已经解体,有合作医疗的仅占15%左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在191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医疗资源分配公正指数排第188位,是世界上公共卫生资源分配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

城乡社会保障发展差距大。城市居民大多可以享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尽管仍不十分完善),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还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方面的详细制度规定略)。而占中国人口70%以上的农民基本上被排斥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现在我国仅在部分农村发达地区正在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据有关统计资料,目前我国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仅占农村总人口的9.6%左右。这意味着农村养老仍基本上是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这种状况对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也是极其不利的。至于其他的失业保障、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更与农民无缘。

三、我国今后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财税政策

财政是我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无疑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财税政策担负着重要职责,也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这里侧重就今后一个时期结构调整的财税对策选择,提出下述看法:

(一)支持和提升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财政政策。

随着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改革的不断向纵深推进,以及我国已正式加入wto,对我国支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支农方式,充分利用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和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1.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迫切要求,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重要内容。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用电电价过高等情况,反映了我国农田水利、农业电网等基础设施仍旧十分薄弱,亟待改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属于一般公共产品的范畴,加强财政投资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因此,需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财政政策手段,多渠道增加投入,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一是要加大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如水利排灌、大江大河治理、主要堤坝和防洪抗旱系统等。二是要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投资力度,包括水土保持、土地改良、“退耕还林、退耕还湖”。三是要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与支持,包括道路、电网建设和改造、供水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以及市场环境条件,加快农村发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民生活。

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支持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一是国家财政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和管理,支持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值业、畜牧业、水产业的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及农业科技培训的财政支持。财政应加速农业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投入,逐渐提高农业科技推广费用的比重,支持科技成果的推广,目前着力支持良种繁育、载培技术、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等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要继续扶持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基地对于发挥区域优势,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农业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财政必须继续加以扶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加强优质专用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基地等的建设,培育一批农业高科技企业,并注重对农产品加工的配套建设投入,综合地发挥基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的发展,支持和发展有竞争性的农产品、畜牧业和林果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加大对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与支持。要增加对气象、灾害的预测及农业病虫害的监管投入。提高农业气象、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范能力。此外,要增加对农业产品信息网络和营销组织建设投入,健全农产品信息网络营销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信息网络,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运销的信息服务建设,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服务。

4.加强对不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支持。为了调整和优化区域农业经济结构,应当根据财力的可能,逐步增加不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支出,建立起日益完善的农业救支持体系,包括农业灾害补助体系、农产品市场风险补助制度、农村困难群体粮食补助制度、特殊困难农民生产补助制度等,这也是政府支持农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

(二)支持工业战略性改组、优化与升级的财税政策。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技术进步的快速发展,应该充分发挥各项财政政策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依靠现有基础,有进有退,进一步发挥劳动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大力支持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1.增加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财政投入,推动工业战略化改组、优化与升级。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传统产业在我国仍然具有广阔的市场,仍然是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柱。因此,依靠现有的工业基础,增加对传统产业和技术改造的投入支持,就成为财政支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内容。(1)加大财政技术改造投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支持企业的创新与改造,更好地消化和应用先进技术,逐步实现重要行业关键技术从消化和引进为主,转向自主开发为主,优化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2)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银行信贷等手段,带动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提高企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并积极鼓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工业企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如企业采用新技术的大型机器设备可以享受加速折旧的财务核算办法,或是研究和采用新技术的费用可以列入税前抵扣等。(3)加速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改革,提高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的抵税比例,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改造以及采用新技术。

2.为振兴装备制造业提供财政扶持与税收优惠,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供装备。大力支持装备制造业,既是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前提。为此,建议将装备制造业的重大工程和技改项目列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或技术改造的项目计划中,予以重点支持,努力提高技术准备的自主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此外,要加大相关产业的投入力度带动并支持提高重点技术和项目的国产化程度,投资和持续支持功能性产业化的发展,如以信息技术、国产化技术为基础的具有先进制造技术的重大装备等。

3.积极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对高新技术发展的支持,是财政促进工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1)国家财政要加大科技投入,使R&D经费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在当前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总体水平不是很高而且财力有限的客观情况下,我们可以有选择的、有重点的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集中资金大力支持传统产业突破发展过程中的“瓶颈”。(2)明确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如直接提供科技投资支持或津贴、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允许将R&D支出在税前列支,对高新技术企业予以税收优惠,允许加速折旧,对传统产业的投资或设备更新予以税收减免等。(3)积极拓展R&D融资渠道,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重要的就是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财政出资并支持建立健全创新基金,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4.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手段,有进有退地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与重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要对我国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全部予以支持,既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也是财力达不到的,因此,财政必须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1)对国有经济须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包括国家安全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等,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2)充分运用财税政策,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财政要在以企业为主体、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进行资产重组的前提下,对重点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予以政策和资金支持,如贴息、税收优惠、税收减免等。集中力量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通过上市、兼并、重组、联合等形式,发展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主导力量,完善企业组织结构。(3)同时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对于产品质量低劣、资源浪费严重污染严重的企业,对于资源枯竭的矿山,产品无市场、扭亏无望的企业,彻底清理并停止其财政补贴、贴息或银行贷款等扶持的政策,还要适当加重课税,加大依法破产力度,以节约有限的资源,集中发展有希望的企业,把存量调整跟优质的增量发展和淘汰落后生产力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优胜劣汰,实现供求平衡。

(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综合利用各项财税政策,加快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优化第三产业的结构,应当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1.增加基础设施投入,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设施落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也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国家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应重点投资于第三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国债在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使用比例,加快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铁路运输、航空、海运、高速公路、邮电通讯等方面。还要特别注意运用高新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的第三产业,加快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基础信息技术、信息数据库等,这些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是实现信息化最基本的保证,是政府应提供的典型的“公共产品”。(2)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私营部门、外国企业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引导形成以企业为主,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抓住关键领域,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并通过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技术高、有市场需求、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大项目。(3)部分项目可通过Bot形式由财政出资经营,等到条件成熟后出售市场化运营。

2.支持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由于我国第三产业仍旧以服务业为主,我们这里重点阐述支持服务业的发展,使服务业在总量增长中促进结构优化,在结构优化中实现总量增长。(1)财政加大投入,支持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和科技含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财政直接投入的支持力度,着力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2)强化对传统服务业改造的投入支持。当前,传统服务在整个服务业中仍居重要地位,财政加大投入,通过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对于扩大服务业总量、优化服务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服务业发展。以税收优惠或减免为主要政策手段,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发展方向,引导带动私人、企业等社会资金投入到服务业,增加现代服务业的投入,促进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并有效地拓宽服务的领域,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服务水平。

3.积极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要加大对现代信息产业发展的投入。首先,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速宽带传输网络,推进电信网、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合并等,财政应该重点予以投入和支持,促进保证相关的科研经费的持续增长,要通过税收减免、投资抵扣、加速折旧等途径引导社会投资主体增加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改善基础条件,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其次,财政对重点技术和行业加大支持力度,并以税收优惠措施带动社会资金对信息产业的投入,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此外,要运用财政政策支持和发展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

要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行业的应用。要抓住国际国内的信息革命浪潮的良好机遇,加快信息化步伐,加速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对一些重点行业,财政应根据财力可能,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其采用信息化技术。对一般性企业、行业采用信息技术要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如税收优惠、抵免、加速折旧等,加大支持力度。国家财政要鼓励企业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要通过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传统产业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工艺技术的变革;重视和支持新经济的发展,扶持重点企业加快建立电子商务方案和采用先进物流管理方式。促进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的融合,将一种“虚”的信息和技术建立在相应的实体经济的基础上。

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要侧重吸取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在信息产业发展初期,发达国家一般采取优惠保护性政策为主;在信息产业成长期和成熟期政府一般采取自由开放促进竞争的政策。我国目前处于信息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国家在财政、税收、信贷上给信息产业优惠的政策,以扶持信息产业初期的发展,达到对信息产业适度保护的目的。

(四)协调与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和均衡发展的财税政策。

目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偏大,成为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亟须实施正确的财税政策,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为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包括中央基本建设资金和建设国债用于西部的比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向西部地区倾斜。带动和拓展融资空间和融资渠道,特别是通过财政、金融,内资和外资协调运作,以加快公路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使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对于国家新安排的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其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其它专项建设资金、银行贷款和利用外资以及企业自筹资金解决,不留缺口,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收费减免等方面积极配合。同时有步骤、因地制宜地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以及防沙治沙、草原保护等重要工程的建设,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建成绿色生态屏障。可以考虑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完善资源税政策,构建一个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税收政策体系。

2.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随着中央财力的不断增加,中央财政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在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分配方面,对民族地区给予适度倾斜,并重视实现转移支付的公式化和法制化,使转移支付制度更加科学、规范和有效。二是中央财政对地方专项资金补助向西部地区倾斜,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农业病虫害防治和救助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支持地区开展空中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水土条件和沙尘暴进行监测、预防。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力度,对于西部财政困难的省,中央财政应适度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低收入居民适度补助,社会保障资金也适度向西部倾斜,确保最低生活费和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在教育、科技、卫生、政法、文化、文物等专项资金补助的分配方面也要向西部地区倾斜。三是中央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用于西部贫困地区,随着中央财力的增加,逐步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主要用于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种植和养殖业、农村基础设施和职业技术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培训等。四要继续加强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援助,逐步形成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对投资西部地区的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对中西部地区进行投资是西部开发重要目的和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财政税收政策,为吸引企业投资西部创造条件。(1)完善税收制度,明确财政扶持政策,为企业投资西部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快税制的完善和改革,进一步清理不规范的税收优惠,进一步清理乱收费等等造成的企业负担,明确财政扶持政策,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引导内外资企业对西部地区进行投资。(2)对投资西部地区的企业予以税收优惠。在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农业税等方面,根据政策及客观需要,对在西部地区投资的不同性质和类别的企业,需要照顾和鼓励的,可以实行适度的减征、免征政策。此外,为了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先进技术设备,除国家明确规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4.增加对西部科技教育的财政投入。西部大开发,科教要先行。科教兴国战略应贯彻于西部开发的各个方面。(1)从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农业优良品种、旱作和节水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及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以及军民两用技术,使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各项事业在较高的技术层面和起点上发展。(2)加大对西部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西部学校危房改造工程,其中对贫困地区,中央财政适当予以资助。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教师工资发放困难等实际问题,要建立教师工资专户,确保教师工资发放的资金来源。各省财政部门要负责这项工作的监督和落实,对财力不足、难以落实的县,省财政实行专项转移支付办法予以保证。(3)进一步支持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与引进。建立教育发展基金,加大教育投入,采取优惠政策引进优秀人才,促进西部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整体平稳运行的重要保证。财政政策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积极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小城镇战略的实施。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小城镇战略的实施。一方面由国家财政同省财政出资建立发展基金,运用对重点小城镇的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强小城镇的基础实施建设;另一方面财政投入引导和鼓励企业和城乡居民积极投资,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另外,建立和完善小城镇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坚持事权与财权相对称的原则,以小城镇政府的事权为依托,给予相应的财权,适当增加小城镇的财力,促进小城镇战略的实施。

财税政策研究篇10

一、乐清市物流业现状和发展方向

(一)乐清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乐清市是浙江乃至全国重要的商贸流通发达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快速,产业特色鲜明,并逐渐成长为集工贸、旅游、港口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乐清市资源和产品“两头在外”的产业模式,形成了旺盛的物流需求,运输、仓储及商贸业得到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由工业物流、商贸物流、配送物流和国际物流为主的“并驾齐驱”物流需求结构。2011年,全市交通运输业产业增加值达8.6亿元,缴纳各项税收7172万元(详见表1)。

表1:近三年乐清市物流业产业增加值及缴纳税收情况表单位:万元

年份产业增加值缴纳税收

2009850636340

2010897366899

2011863317172

乐清市物流业发展条件较好,沈海高速及甬台温铁路贯穿境内,设有4个高速互通口、3个火车站,距离温州机场不到20公里1。此外,乐清还有七里港和乐清湾港区两个港口,将建设成为温州沿海经济区以及浙南赣东闽北的重要出海口。虽然如此,但从乐清市物流业发展现状看,整个发展滞后于其他县市,现代物流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1.企业仍以传统运输为主。乐清物流企业的主力仍然是货运、联托公司,规模小、分布散,服务项目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运输低端物流服务上运作粗放,仓储、加工包装等增值服务几乎没有涉及。企业在现代物流技术装备投入欠缺,机械化程度低,甩挂运输、网络运输等先进物流管理方式较少涉及,车辆运转效率得不到保障。物流企业是物流市场的主体,现代物流企业的缺乏,将使得乐清物流业进程受到影响。

2.组织化、规模化程度有待提高。从《税友龙版》登记情况看,乐清市拥有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的业户388户,主要从事货物配载、运输、仓储为主、城市配送等业务,部分传统货运企业正积极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但目前尚不规范,总体上比较分散,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全市运输经营业户中,车辆规模10辆以下占95%左右,拥有50辆以上的仅占0.6%。

3.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目前乐清市中小型物流企业还没有统一配套的物流信息系统软件,也缺少跨部门、跨行业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仅有少数一些企业正在使用财务管理系统,建立自己企业的网站。大部分企业业务洽谈和联系只能依赖于电话、传真,准确率较低、即时性差,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足,不利于企业的转型发展。

(二)乐清市物流业发展前景

根据温州市公路水路“十二五”发展规划,乐清湾港区将成为温州港最具发展潜力的港区,乐清港口城市的建设定位,将更加注重临港产业的发展。根据权威机构测算,乐清湾港区一期全部建成后,产出将达15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乐清的经济总量,将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乐清湾物流园区、七里港物流中心也属于《温州市港口物流发展规划》规划的两大物流节点。因此,乐清在水运方面较其他县市具有明显区域性的集疏运优势。

根据《乐清市服务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乐清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定位是:将依托港口、公路、铁路和货运枢纽等综合交通优势,合理布局现代物流基础设施,构建一个“以物流园区为核心、专业物流中心为骨干、配送中心为基础、农村配送网点为补充”的现代物流节点体系;加强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推进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具有先进技术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原则,积极推进物流市场整合,加快培育现代物流龙头企业,不断提高物流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力争通过优化结构、调整布局和深化体制改革,到2015年,全社会货物运输量年均递增15%以上;培育3-5家规模化、规范化、集团化的本土大型物流企业。

二、当前财税扶持政策对物流业影响

(一)原有海运业财政扶持政策成效不明显

从2005年起,为扶持海运业发展,乐清市开始施行为期两年的海运业专项资金补助政策。对于年营运收入1000万元以下(含1000万元)的,按年营运收入2.2%给予补助;年营运收入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按年营运收入2.5%给予补助;年营运收入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的,按年营运收入2.7%给予补助。2005年度和2006年度分别落实补助资金598万元、645万元;补助企业由3家上升到6家。

2008年,为了促进海运业的快速发展,乐清市人民政府了《关于促进乐清市海运业发展的意见》,设立了海运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800万元左右资金用于扶持海运业发展;设立突出贡献奖,对年纳税额首次达到800万元、1000万元、1200万元、1500万元以上的海运企业,由市政府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25万元、30万元、50万元;对我市注册营运1年以上、运力总规模在1万载重吨以上,并按照国家规定足额缴纳税收、安全管理规范,近12个月未发生重特大水上交通责任事故的海运企业,按企业实际缴纳税额的25%给予奖励;鼓励发展大吨位、集装箱及特种船舶,对于新增以上种类船舶在投入12个月后,根据吨位大小由市财政给予每吨10元到15元的一次性补助。2008-2010年,各年度补助资金为632万元、480万元、487万元;2011年度补助资金为517万元,补助企业上升为10户。据统计,历年对于新增吨位一次性补助已经达135万元。

但是,当前海运业财政扶持政策未见明显成效。根据地税部门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按税目统计数据,我市水上运输业营业税2007年是1097万元,到2011年是1160万元,5年时间基本没有增长。而同期的道路运输业营业税2007年是1254万元,到2011年是2172万元,增长了73.2%。

对这一异常现象,我们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主要是三个因素影响:一是海运行业是市场开放度较高的行业,处在国际、国内贸易交换中的前沿,市场敏感度较高;受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持续影响,海运行业受到了直接影响和严重冲击,货物动量和运费价格双双跌落,而企业油料成本又不断上涨,不少企业存在资金周转困难现象,行业经济一直比较低迷。二是周边地区也加大了海运行业吸引力度,采取不同形式的优惠政策吸引海运船舶到当地注册登记;部分地区财政补助力度较大。三是乐清市企业产品销售的大部分是内陆地区,在高速公路等内陆交通网络不断拓展顺畅的情况下产品大部分通过道路运输物流渠道。

(二)物流行业税收负担重,地方缺少优惠自

货物运输业在发票管理模式上分自开发票和代开发票。乐清市目前只有2户运输企业是自开发票纳税人,其中从事货运和旅客运输的各一户,其余运输企业都是代开发票纳税人。据乐清市物流行业协会资料,乐清市物流协会会员企业已经达到近160户,绝大多数企业不符合税务部门自开票纳税人要求,说明企业财务管理建设方面有待加强。而代开发票纳税人一般采取核定征收税款方式,税收负担较高。

为解决物流行业税收负担过重问题,从2005年起,我国对物流企业实行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试点物流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仓储等业务分包给其他企业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可以按规定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其他项目支出后的余额为营业税的计税基数。但是试点物流企业的审批权在国家税务总局,地方无权扩大试点企业范围。因此,对于绝大多数的物流企业来说,营业税差额纳税还是属于少数企业的福利,乐清市目前也还没有一家试点物流企业。

(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对物流企业影响有待观察

2011年10月份,国务院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浙江等8个省(市)。尽管从理论上看,改征增值税后物流企业税负将减少,但由于我国物流企业具有小型分散的特征,物流行业低效率、高费用率的运行状况较普遍,特别是当前物流行业增值税链条并不完整,进项税额难以充分抵扣,从而导致物流企业税负不降反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对上海试点物流企业的税负调研结果表明,税改后企业货物运输业务税负负担率由1.88%上升到4.20%。主要是由于物流企业外购的货物和劳务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无法索要发票或索要发票困难,这部分支出无法进行增值税抵扣,从而导致税负增加。虽然目前的税负不长反增是一种短期现象,而且对于试点中税负增加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来弥补企业税负增加的损失,但也提醒了我们,随着试点范围的逐步扩大,必须要规范每一个中间环节的纳税行为,这样子才能在整个物流环节上实现合理抵扣。

2012年上半年,乐清市地税局选取了23户试点行业企业作为样本,以企业2009年—2011年三年的收入、支出数据作为测算的基础数据,进行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测试。测试假定样本企业改征增值税以后都是一般纳税人、都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测试结果表明,陆路运输服务企业、装卸搬运、仓储业税收负担均出现下降,但水路运输服务企业税负增加幅较大,导致运输业总体税负增加。主要原因在于运输企业的成本主要由外购运输工具、外购燃油、支付工资薪金构成。由于支付的工资薪金不能作为进项抵扣,外购燃油又是一个固定比例的支出,所以外购运输工具的多少决定了企业当年可抵扣金额的大小,也决定了运输企业改征增值税后税负的增减变化。由于海运交通工具更新较慢,造成可抵扣的进项税额金额偏小,没有足够的进项税额,企业税负就会增加较大。而陆路运输企业运输工具更换频率较快,因此大多数陆路运输企业税负是减少的。

此外,影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税负增减的还有两个因素:一是企业是否为一般纳税人。由于试点方案中明确交通运输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1%,要高于对应的营业税税率,若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增值税征收率,则改征增值税后,税负相对较低。二是企业、行业发展处于哪个阶段。企业成立初期及发展扩张期,需要大量购置资产,可以抵扣增值税,相应税负就较低;当企业进入稳定期后,需要购置的固定资产等较少,形成进项税额较少,应交的增值税就相应增加。

三、下一步发展现代物流业财税政策建议

(一)税收政策建议

1.增值税方面。根据物流业的产业特点和物流企业一体化、社会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统筹完善有关税收支持政策。要结合增值税改革试点,尽快研究解决仓储、配送和货运等环节与运输环节税率不统一的问题,其中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增值税税率,航空服务、港口码头服务等物流辅助服务业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不因为税制变更,增加企业负担,根据物流企业一体化运作等特点,在整个物流环节上实现增值税合理抵扣,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2.土地使用税方面。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3号)文件精神,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对物流企业自有的(包括自用和出租)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该文件的出台使物流企业土地使用税负担大幅下降,但是优惠政策存在短期性,需要在更高立法层次上明确、固定下来。

3.房产税方面。根据2010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政策的通知》文件精神,在计算房产税时对按照房产原值计税的房产,无论会计上如何核算,房产原值均应包含地价,包括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价款、开发土地发生的成本费用等。由于物流业企业普遍占地较大,按现行房产税政策物流业房产税负担过重,建议对于物流企业在计算房产税时,将土地价格从房产原值计算中扣除出去,进一步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二)财政政策建议

1.整合设立“现代物流业专项资金”。结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契机,将现行的“海运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拓展为“现代物流业专项资金”,将“现代物流业专项资金”纳入年初预算安排,提高专项资金总额度。

(1)扩大扶持范围。扶持范围扩大至物流项目建设、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品牌建设、物流标准化建设、物流人才培训、物流新技术推广、物流业的装备升级改造、重点物流企业奖励等方面。充分利用信贷、贴息、技改补贴等方式,支持企业自建物流基础设施和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2)培育和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制定、落实相关政策,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集团公司和大型物流企业,提高现代物流服务供应能力。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给予适当的贴息扶持。

(3)鼓励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大型优势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对分散的物流设施资源进行整合;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联盟合作,创新合作方式和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

2.出台扶持政策

(1)出台资金扶持政策。加大物流中心(场站)建设、物流重点投资项目、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主要物流节点和通道网络体系建设,着力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快速提升物流行业影响力。

(2)出台招商引资政策。制定资金、税费优惠、行业管理等政策,鼓励各类企业积极投资乐清的物流产业,特别是投资乐清市物流基地和园区建设的企业。鼓励企业入驻乐清物流基地,促进物流行业规范化、规模化经营。

(3)出台产业联动政策。响应国家物流产业联动发展规划,在已出台的鼓励制造企业物流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和推动乐清市制造企业和商贸流通把更多的物流环节外包,释放物流需求,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产业联动政策重点在自有车辆处置、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三)积极争取优惠政策

1.争取省优惠政策。浙江省“三大建设”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推进浙江交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交通工作的中心任务。为推进交通大物流发展,省交通运输厅出台了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交通物流基地建设、物流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的扶持办法。对此,乐清市要积极沟通,加大协调、申报和推介物流项目,特别要争取乐清市物流园区列入省市共建项目,将优秀企业列为省级龙头物流企业,争取更大更多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