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防震减灾安全培训十篇防震减灾安全培训十篇

防震减灾安全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1:47

防震减灾安全培训篇1

防震减灾工作要牢固树立震情第一、预防为主、急救为重、服务为先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重民生,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需要,从创新出发、教育入手、落实见效,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此,突出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一、着力在防震减灾转变理念上求创新发展

在思想上要高起点,解决影响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创新发展的思想障碍。

1、继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按照市委的要求,结合防震减灾工作实际,重点解决“四个不统一”:重视震后,忽视震前防御;重视救援,忽视宣传教育;重视单一防御,忽视全民综合防御;重视系统指挥,忽视启动预案等问题,为防震减灾事业创新发展注入新思维、新理念、新举措、新活力。

2、继续开展理论与实践学习研讨。利用每周五法定学习研讨日,重点学习政治理论、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创新学习方式,采取领导授课、专题讲座、座谈讨论、体会交流、知识竞赛、征文比赛、闭卷考试等形式,提高学习效果。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转化为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提高防震减灾工作的能力和才干。

3、继续开展“创新立功、减灾为民”教育活动。组织“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为谁服务,怎么服务”经验交流会。以我市防震减灾系统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为样板,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做无私奉献的人,务实创新的人,埋头苦干的人,攻坚克难的人,为推动防震减灾工作新的突破注入强大的思想动力和典型的带动力。

二、着力在防震减灾工作到位上求创新发展

防震减灾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创新,促进发展。

1、坚持不懈地做好“三网一员”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网一员”逐级培训制。完善县、乡、村“三网一员”逐级承诺制。制定培训计划,上、下半年分别开展集中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专家讲座、以会代训、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形成市级培训县级、县级培训乡级、乡级培训村级的整体网络,提高群测群防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县、乡、村优秀防震减灾助理员评选奖励机制。市地震局适时召开“三网一员”建设报告会,表彰奖励“三网一员”建设先进典型。

2、坚持不懈地做好震情监测。实现省会震情监测信息联网,解决震情信息“两张皮”的突出问题,达到震情信息共享,确保第一时间和省地震局沟通情况,向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建立健全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震情报告责任制、地震异常落实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检查督促,追责问效,确保对地震宏观、微观异常,地震谣言,有感以上地震第一时间落实上报。做好周、月震情会商,建立以会代训的半年、年度震情趋势会商长效机制,吸收“三网一员”骨干参加。建立半年、年度会商专项档案,逐步走上法制化管理轨道,为年奥运会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3、坚持不懈地做好地震台站升级改造。完成对市地震观测站深井观测的环境改造和元氏地震观测台观测手段的优化改造。按照城市布局调整,增设地震监测网点,保障城市安全。力争将极5井、热1井、晋2井、泽1井、西湘洋井、王家庄井、西平乐井等观测手段纳入国家地震安全工程河北省项目观测井网建设和改造。积极争取进入省地震局台网维修中心,得到技术支持和提高服务质量。

4、坚持不懈地做好对地震监测台站观测环境和观测设施的保护。把地震监测台站观测环境设施的保护纳入当地建设规划。地震观测台站要及时更新保护警示牌,有保护警戒线,有专人看管维护。有关县(市、区)在6月份之前上报有台站保护范围的图纸和当地规划部门批准的文件。并将当地地震地质构造和历史地震活动情况上报。

5、坚持不懈地做好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在河北省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办公室领导下,按照城市布局调整,选好探查起点。上半年举办项目开工奠基,年底前活断层项目的初查任务见实效。

6、坚持不懈地做好市、县、乡、村四级地震应急预案的整理备案工作。上半年完成各级地震应急预案电子文档,印制正式文本。修订市地震应急预案、市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签定各指挥分部“预案”责任状。将市地震局预案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上、下半年各自分别组织开展地震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按预案程序,开展地震应急救援技能专项培训、演练,使依法落实预案成为防震减灾工作者必备的基本技能。组织专门班子,指导好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的落实,提高各级的预案执行力。

7、坚持不懈地做好基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3月份完成代市政府起草的《加强县乡地震应急救援管理的意见》。争取省地震局的技术支持,一季度完成地震应急现场指挥技术系统基础数据库的优化升级。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工作,积极主动配合共青团组织做好对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和培训,逐步形成培训、服务、行动网络化、规范化,加强街道、社区、乡镇、村,人员密集场所,大型厂矿企业、学校、医院等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争取政府将地震应急救援建设工作纳入“三网一员”管理程序。提升学校、企业、商场、医院等特殊行业志愿者队伍对口培训、演练质量。按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以裕西公园试点为样板,指导各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快步伐。

三、着力在防震减灾科技进步上求创新发展

科技是防震减灾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建立开放合作的地震科学创新体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地震科技人才,取得一批高水平的地震科技创新成果。

1、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地震科技大会精神,大兴“科技兴局”之风,实施人才强局战略,积极培养一批自己的科技人才,重点引进一批社会的科技人才。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积极院校组织人事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大胆破格提拔使用年轻的科技人才,做好科技人才的评聘、招录工作。

2、建立健全有效的竞争机制,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大胆进行科技创新。给青年科技人才压担子、交任务,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发展环境。树立典型,重奖先进。设立局长特别奖,重奖省级以上科技创新成果。

3、充分发挥局青年科技研究小组在科技创新中的带头作用。做好科研开发、技术攻关、科技管理等工作,思想上鼓励,财力上倾斜,政策上支持,物力上保障。努力开展防震减灾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成果的申报工作。力争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培训基地申报省科技成果。

4、举办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科技讲座,聘请部级地震科技专家、学者,讲授地震科技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科技素质。

四、着力在防震减灾服务民生上求创新发展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生存发展最基本的需要。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把服务民生做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继续深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的“四进”宣传教育活动。成立流动宣传小分队,组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车”,深入集市、田间地头,入村入户开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2、做强做实保障民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保障群众享有防震减灾知识的权利、防震减灾成果保安全的权利、知晓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权利、参与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权利、群测群防成果受保护的权利。一是编印《防震减灾十大招数》、《防震减灾市民应急自救手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二是扎实推进农村民居地震保安全工程。积极与建设部门沟通协调,选好试点,开展农村民居地震保安全示范村建设。

3、指导各县(市、区)建立健全一流的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咨询服务站。市地震局网站要设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专页,定期更新,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

4、做好部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二期工程。有安排、有计划、有组织地做好对外开放。

5、下半年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做好对全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的检查、验收。

6、编辑《市防震减灾工作五年回顾》画册和电视片。

五、着力在防震减灾依法行政上求创新发展

严格守法、严格执法是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有力保障,依法行政是履行防震减灾职责的基本准则。

1、加大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做好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施十周年宣传活动。各县(市、区)要组织好形式多样的宣传纪念活动。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认真实施防震减灾“五五”普法规划。

2、严格落实防震减灾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认真执行《市地震局依法行政指南》。用制度规范各自的依法行政行为。

3、认真贯彻实施《河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依法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与发改、规划、建设等部门密切配合,严格把关,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和施工审批的必备内容。指导各县(市、区)做好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上半年对各县(市、区)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开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是否进入审批大厅,项目档案备案情况,次生灾害工程安评工作的落实,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年内市地震安全性评价所要积极争取省地震局工程勘查设计院的支持和帮助,联合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逐步纳入省地震局工程勘查设计院统一管理。

4、举办全市防震减灾系统法律、法规培训班,邀请省、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省地震局有关领导、专家授课,提高全市防震减灾系统依法行政的素质。

六、着力在防震减灾队伍建设上求创新发展

实现防震减灾事业科技发展、创新发展,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使全市防震减灾系统增强忧患意识,成绩面前反骄破满,谦虚谨慎,艰苦创业,争创新的业绩。

1、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把以制管事、以制管人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局规范化管理制度,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进一步转变服务作风,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各项制度,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

2、坚持周绩效评估制,实施追责问效制。建立追责问效跟踪卡,各项工作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加大考核和监督检查的力度,加大奖惩力度,切实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把绩效评估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依据,严格追究失职渎职行为,形成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层层抓、抓细化、抓落实的责任机制。

3、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的用人原则,严格执行干部职工录用、考核、晋升、奖惩、辞退等制度,推行干部交流轮岗制度,优化公务员队伍。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

4、用先进典型推动防震减灾工作的创新。大力培养和树立各个方面的先进典型,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人人争当先进、先进更先进的浓厚氛围。

5、加强基层防震减灾队伍建设。继续强化基层工作,深入基层台站,帮助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认真落实省编办《关于加强县级地震机构建设的通知》精神,加强各县(市、区)地震局的职能,充实基层干部队伍,搞好培训工作,最大限度的充分发挥县、乡、村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性作用。

6、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协会的促进作用,加强老干部工作,共同打造和谐友爱、严肃活泼的工作环境。

防震减灾安全培训篇2

一、加强软硬件建设,为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根本保障

1、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随着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更加艰巨。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与时俱进,使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思想觉悟、业务知识等不断有新的提高。为此,一是加强学习和培训。重点学习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云南省地震监测管理规定》、《云南省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等有关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积极参加省、市地震部门的业务知识培训,县委举办的政治理论学习培训,通过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保证政治上的坚定,工作上的创新。二是认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根据县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和要求,我局结合实际,在县委指导组的指导下,扎实抓好每一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使整个学习实践活动进展顺利取得实效。三是加强廉政建设。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放在了自身建设的突出位置,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各级党委廉洁自律的若干规定。在工作中,讲大局、讲原则、讲团结,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关心。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过程和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中,先后建立健全了领导机制,完善了岗位责任制、信息公开制度、保密工作制度等,并认真贯彻落实了各项工作。严格遵守震情报告制度、上下班制度,节假日,坚持领导带班。同时,注重从点滴抓起,抓习惯养成,抓示范,从接一个电话、报一份材料等细微之处着手抓,使全局工作人员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

3、加大协调,为改扩建地震办公用房作前期准备工作。在省、市地震局的关心和重视下,我县的地震办公用房省、市批准为改扩建工程。县局领导积极与有关部门领导联系与协调,争取各有关部门的支持,现已完成部分前期准备工作。

4、积极争取部门参照公务员管理。20__年人事部门批准我局为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一直以来都未理顺关系,为了理顺关系,我局领导多次向上级部门反映请求给予解决参照公务员管理问题。

二、认真履行职责,全面推进防震减灾工作

1、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一是做好地震前兆数据的观测、分析和上报工作。今年主要对现有的观测仪器sw40-1型自动水位仪、气压、降雨、气温等本文来源:文秘站进行日常监测,观测工作中严格按照省、市规范要求进行观测,确保365天观测资料连续、及时、准确、可靠。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填报、记录、标注、分析等工作,并保证每天按时上传26组观测数据到市地震局。二是做好信息节点工作,按省局规范要求进行维护管理,确保数据传输工作正常运转。三是安排专人负责,加强对6个地震宏观点的观察力度,确保地震宏观信息及时上报。四是快速、及时做好地震速报工作,一旦发生地震,我局根据地震大小、远近及时向有关单位领导报告。五积极做好震情会商跟踪工作。坚持月、年度震情会商制度和震情值班制度,有异常情况紧急会商。20__年,我局共形成月震情意见12期,每月一期,一般在每月初进行分析会商,主要对我县及邻区的地震趋势进行判定。认真完成年度地震趋势会商报告,报告从地震预报回顾、地震预报检验到20__年度地震预报结论、地震预报依据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形成《云南省20__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报市地震局,并参加市局震情会商会。

2、加强地震应急系统建设工作。一是强化地震应急预案的规范和管理。××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各乡镇根据《××县抗震救灾应急预案》修订完善了部门地震应急预案,我局通过地震应急预案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二是加强应急装备的准备工作。及时维护应急车辆、传真机、打印机、相机及其他现有应急装备,为地震应急提供基本的设备保障。三是不断的收集建立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对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医院、民居、交通、重点危险隐患点、地图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搜集整理,建立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为发生地震时及时有效地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基本资料。

3、做好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及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和省、市、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不断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以提高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20__年对宏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安瑞新城小区(三期)、金联房地产有限公司医药公司楼房、粮食储备库等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及抗震设防管理。

4、切实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我县自20__年实施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以来,地震局积极主动配合县有关部门做好此项工作,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工作,参与技术指导、督促检查、工程验收、上报资料等有关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了省、市下达我县的950户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任务。20__年省下达我县实施民居地震安全工程800户,其中拆除重建200户(含农村贫困残疾人重建户25户),改造加固600户,补助资金320万元,该项工作今年分别在我县的丹凤镇、竹基乡、彩云镇、高良乡四乡镇实施。我局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民居地震安全工作。

5、积极配合县直有关部门做好中小学校舍危房整体改造工作。为了积极主动配合县直有关部门做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局领导高度重视,一是局领导多次与县直有关部门领导深入部分学校进行新建学校的调查、选址等工作。二是抽调单位4人参与配合县直有关部门,利用半月的时间,进行校舍安全的摸底、排查、鉴定等工作。三是按照××县中小学校舍安全指挥部的要求和安排,由局领导担任4组组长,对我县的雄壁、彩云、五龙三个乡镇的中小学校危房整体改造1期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6、加大防震减灾法规和地震常识宣传力度,今年5月12日是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也是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日,为使社会公众科学的认识地震,了解地震,提高对地震谣言和谣传的鉴别能力,增强防震、避震知识及自救、互救和逃生的能力。我局在防灾减灾宣传周、科技活动周和安全生产月期间,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展出地震灾害图片展板50块次,发放“地震常识、震时10条须知、共建安全家园、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等内容的宣传单共10000多份,发放《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200份、《抗震减灾》大众手册100本,解答群众咨询300余人次。防灾减灾活动周期间,××县在新闻媒体上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县城悬挂了防灾减灾宣传标语,在通玄公园放映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片5场次。各乡(镇)、各部门也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我局还借各种培训、会议及其它形式,向全县中小学生、各局机关和各乡镇、各村委会书记、主任发放各类防震减灾宣传资料4000多份,《防震避震常识》、《地震知识100问》宣传册18930本、《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60本、宣传挂图88份。指导县职业中学等学校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三、团结协作,积极完成县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1、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的文件安排部署,在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第五指导检查组的精心指导下,20__年3月至8月,我局紧紧围绕防震减灾工作,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圆满完成各阶段学习实践任务。认真查找出防震减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以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健康发展。

2、认真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为进一步转变职能,促进政务公开透明运行,保障人民群众民利,努力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公众监督制度化、规范化,信息查询便捷化、多样化。我局根据政府的要求,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制订了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方案,成立了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领导小组。开通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电话,开通政务信息网上查询系统。一年来,我局通过《××县地震局信息公开网站》各类信息136条,其中:政策法规类信息5条,业务类信息129条,机构设置类及其它类信息2条。输入96128政务信息咨询25条。使网站成为信息、网上互动、网上监督等多种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

3、认真开展“互联共创”活动。按照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党委的安排,地震局、档案局、史志办为“互联共创”单位,地震局为牵头单位。为了开展好互联共创活动,我局紧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档案局党总支、史志办党支部,认真开展互联共创活动。一年来,三局共开展党员活动2次,开展民情恳谈,深挂村寨3次,参与人次20余人。

4、认真完成党建、党风廉政、、档案、保密、收发、安全、普法、统计等工作。

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的防震减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震监测预报水平有待提高,专业技术力量十分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培训。二是工>:请记住我站域名/教育、培训、演习、科研以及推行地震灾害保险,救灾物资准备等工作还有待提高。

20__年工作重点

20__年,我县的防震减灾工作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牢固树立“防大震、救大灾”和“震情第一”的意识,按照“宁可有备无震,不可有震无备”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防震减灾各项工作。

一、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严格执行各种观测规范,不断提高观测质量和水平,确保观测数据准确、可靠。不断完善震情短临跟踪方案,完善地震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分析会商,提高地震预测科学性和准确性。积极研究探索地震孕育和发生规律,认真组织对我县及邻区地震活动的分析研究工作。完善地震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推进地震宏观观测报告、地震灾情速报、地震知识宣传和乡镇(街道)防震减灾联络员“三网一员”建设。加强对地震宏观联络员的培训工作,举办地震宏观联络员培训班。

防震减灾安全培训篇3

1.认真学习贯彻防震减灾法律规章。年内将以宣传贯彻新修订的《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修订)和《省防震减灾条例》为主线,在深入推进全市地震系统工作人员学习贯彻的基础上,加强执法人员培训,着力抓好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普法活动。利用防震减灾法律规章颁布实施日、科普宣传周等有利时机,运用广播、电视、电台、报纸、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确保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2.全面落实防震减灾目标任务。适时召开全市防震减灾联席(扩大)会议,传达国务院、省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与各市(区)签订2013年度防震减灾目标责任书。今年也是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意见》贯彻实施的第一年,市局将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市政府防震减灾工作意见和联席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各市(区)要在此基础上,组织召开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或工作会议,层层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确保全市防震减灾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加快地震监测台站建设,不断健全震情信息共享平台

3.切实推进台站建设进程。继续推进靖江形变观测、姜堰苏10井改造和姜堰强震台建设的步伐,认真落实市地震台网中心信息化建设,提高监测台网运行保障能力,并对地震监测设施、观测环境保护等工作进行检查。与此同时,认真做好十二五重点项目--市2000米深井建设工程前期的调研论证工作,为市数字化深井测震台阵的建设打下基础。

4.做好地震短临跟踪工作。组织实施震情监视和短临跟踪方案,牢固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思想,坚持月、季、半年、年度地震趋势会商制度,及时编制趋势研究报告,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宏微观异常及时调研分析,把握震情趋势,及时通报震情,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5.建立震情快捷传递机制。进一步完善地震震情、灾情信息报送工作网络体系,明确地震震情、灾情信息报送工作人员,准确及时、快速全面地报送地震震情灾情信息。同时,与市相关主流媒体建立震情信息快速公布机制,确保社会公众在第一时间及时了解地震信息,避免谣传或不必要的恐慌。

6.完善地震宏观观测网络建设。加强宏观观测点规范管理,推进靖江宏观观测网智能化改造,在巩固已有地震宏观观测点基础上,新增2个地震宏观观测点,市局要适时指导地震宏观观测点建设和管理,引导群测群防人员及时收集、上报异常信息,切实做好宏观异常落实工作。

三、重视城乡建设地震安全,不断提高震害防御能力

7.继续开展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工作。地震活动断层探测与危险性评价项目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局相关职能处室要主动加强与施工方、监理方对接,掌握第一手资料,把控项目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工作涉及到的市(区),要积极配合,主动提供相关资料、主动派员参与项目建设,共同推进地震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的进程。

8.依法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各市(区)地震局要主动和发改、住建部门联系,加强新修订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标准的贯彻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新、改、扩建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监管,组织开展重大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确保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在抗震设防中依法应用。按照条例规定,做好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抗震设防工作,努力做到当年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面达到100%,切实将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工作职责化、制度化、社会化、公开化。

9.开展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各市(区)地震部门要围绕“建立组织与管理机构、完善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开展宣传教育与培训、提高居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等5个方面,在基础条件较好的社区开展地震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今年力争创成5个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同时,组织引导居民更加重视家庭防震,更加注重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和地震应急避险演练,确保社区居民基本具备防震避震、自救互救技能,科学应对地震事件,正确应对地震传言,全面提升社区抵御地震灾害能力。

四、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不断提高处置地震灾害发生的能力

10.做好新一轮地震应急预案修编工作。今年我市新一轮地震应急预案修编工作将全面启动,全市地震系统要按照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前后衔接的原则,做好新一轮地震应急预案修编工作。各市(区)地震局要在全市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同时要推进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做好地震应急预案的修编工作。

11.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今年,各市(区)要选择重点部门、重点社区和重点学校开展模拟演练,检验反应能力。同时结合地震部门自身实际,组织开展全市地震应急联合通讯演练,市局将主动与省地震局及市有关部门协商确定联合通讯演练的科目设置,切实提高市地震应急保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要巩固志愿者队伍,加强培训指导。

12.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检查。各市(区)要进一步明确应急工作程序、层级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发改、住建、安监等部门的联系,印发《市地震应急检查管理办法》,定期对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灾情速报系统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救援物资储备等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编制避难场所的应急疏散预案,引导相关部门抓好地震应急基础装备建设,完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保障应急工作及时、高效地进行。

五、强化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

13.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各市(区)地震局要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积极推动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纲要,纳入党校培训内容,切实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进行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要继续推进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示范教育效应,确保创建成效。

14.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全市地震系统要充分利用国家“防灾减灾日”期间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集中宣传,全力抓好地震知识“五进”宣传普及活动。各市(区)地震局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基层宣传阵地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活动。今年将组建一支综合素质较高、人员相对稳定的地震知识宣传员队伍,深入到机关、学校、社区宣讲防震减灾知识,同时及时掌握社会公众对地震知识的需求,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受教育者听起来解渴,确保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任务落到实处。

15.做好信息和舆论引导。各市(区)地震局要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信息网站建设,及时工作动态信息,更新知识内容,要继续完善信息制度,明确专人负责信息采集、上报工作。同时要加强信息报道采写工作的培训,提高信息报道水平,使门户网站成为宣传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平台。市局办公室要进一步完善地震动态信息制度,健全网站地震信息筛选、应用和共享机制,切实提高信息服务的社会功能。

六、加强学习教育,不断深化地震部门自身建设

16.加强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全市地震系统人员要认真学习领会十精神,认真学习两会精神和省市委全会精神,市局继续组织地震专业知识的再学习再教育活动,将在系统内开展“互学、互评、互促”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引导和鼓励工作人员参与到各项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地震系统干部职工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防震减灾安全培训篇4

一、目标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强基础,抓落实,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综合防震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力争到2020年使我县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二、重点工作

(一)地震监测能力建设

我县属省级重点监视防御区,经积极争取,我县两项地震监测项目已列入省级计划,一是地震监测的测震台建设项目;二是前兆观测的地下水观测项目。目前两个项目已与省地震局签订任务书,正在积极建设实施。同时在建立古堰承压井观测点的基础上,由科技局负责,再选址建立两个宏观观测点,以全面提高我县地震监测能力。国土局、城建局、林业局、电信公司等有关部门及乡镇要全力支持,积极配合,保证地震监测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建设

1、城建局、科技局负责分年度组织城区重要建筑物抗震性能鉴定,对达不到设防标准的,要督促业主单位进行抗震加固和改造。

2、城建局负责,科技局配合,在城建局建立我县农村地震安全民居技术服务站。

3、将饶峰镇光明村设为我县民居安全示范点,将城关镇北街社区设为民居安全社区。

(三)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1、科技局负责完成我县防震预案的修订。

2、由县人武部负责公安局配合筹建以民兵、公安、武警、消防、医疗、通信等人员为主体的地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队伍。

3、由城建局负责将县体育场、中学操场、城关一小操场、城关二小操场、县城中心广场、红花广场、人民广场等设为县城应急避难场所。

4、科技局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乡镇负责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干部进行地震专业知识培训。

(四)宣传教育网络建设

1、将在建的测震台设为县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2、将城关一小、城关二小设为地震科普示范学校。

3、信息网、电视台、科技网等政府部分网络增设防震知识宣传栏目。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大局。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强化防震减灾点意识,增强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领导,完善防震减灾组织领导机构,调整充实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定期研究和解决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大问题、明确目标任务,督促检查任务落实。

(二)强化部门协作,确保工作落实。城建局、科技局、教体局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确保防震减灾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科技局要全力推进监测设施、应急通信设施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要加大防震减灾的科技投入,加大防震减灾技术研究和科技平台建设,积极申报防震减灾科技项目。城建局要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避难场所的规划、城市建筑物抗震性能鉴定和安全民居建设工作。教体局、科技局要通力协作,积极开展学生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工作,制定完善学校地震应急预案。财政局要适度增加防震减灾经费的预算额度,大力支持防震减灾基础项目建设。文旅局、公安局、工商局要制定商场、网吧、娱乐场所等人员集中场所的地震应急预案。民政局要做好救援物资的储备工作。县武装部、公安局、武警消防部队等要积极配合,协同做好应急救援队伍的筹建、培训、演练等工作。科技局、广电局要积极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及地震知识宣传普及工作。

防震减灾安全培训篇5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地震监测,提升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切实加强地震台监测环境保护区的保护,对影响钻孔体应变地震前兆观测的邻近单位抽水的行为进行执法检查,及时阻止了相关的违法行为,使前兆台的地震观测环境得到了保障。

强化地震监测设施管理,加强台站仪器的运行和维护,保证官庄钻孔体应变地震前兆台和电磁波项目的正常运行。针对原有体应变观测数据出现外界干扰大、数据不理想的情况,积极与省、市局联系有关重新打井和安装第二台体应变观测仪的事宜。在充分的调研、协商及准备的基础上,5月30日,第二口钻井在原台站正式开始的施工。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目前,第二台套体应变观测仪已被安装到75米左右的深处,并开始试运转和传输数据。本次体应变仪的成功安装,使市钻孔体应变前兆台形成了同一台站拥有不同钻孔和监测深度两台套相同观测仪器的特色。为今后更好比对同一地点相邻两体应变观测数据质量和开展相关体应变观测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强化“三网一员”网络建设,组织开展了宏观观测员培训工作,保障了宏观观测点的正常运转。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分析地震前兆资料,制定短、临预报方案,及时落实了我市沭河之光一带出现的黄鼠狼结队出行的宏微异常现象,确保了当地群众的稳定。

(二)强化抗震设防管理,提升建设工程综合减灾能力。配合市局,开展了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调研工作。向市政府领导汇报,努力推进市政府出台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的落实。

参加市法制办组织的行政执法学习和考试,保证了全员执法。落实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的工作,确保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突出抓好重点工程、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上半年共审核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项目46项,其中,完成1家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项目。

(三)强化宣传教育,提升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全方位、多手段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强化防震减灾宣传月的宣传工作,开展了“5.12”第五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月等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积极开展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普及教育。在各级网站和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和信息近20篇次,有力推动了地震科普知识和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普及工作。另外,在北沟镇凤凰苑社区积极开展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

(四)强化应急体系建设,提升地震应急救援能力。针对教育、化工行业人员密集的实际,积极开展了地震应急和安全演练活动。上半年,134所中小学开展了地震及安全应急疏散演练。众多的化工企业也相继开展了地震及安全演练活动。联系市人防、民政、消防、人武和应急办与北沟镇政府在北沟镇凤凰苑社区开展了全市首次社区演练活动。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上半年我局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局在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防震减灾工作精神,认真总结防震减灾工作经验,切实把防震减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做到警钟长鸣,未雨绸缪,常抓不懈。

一是进一步提升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加强新建的体应变观测设施的管理,充分利用两台仪器的观测数据,加强对比与研究工作。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完善震情跟踪、会商和短临预报制度,强化异常跟踪落实及上报工作,提高地震信息快速传递和反馈能力。

二是进一步提升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能力。根据新出台的《省防震减灾条例》、《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要求,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将各类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计施工等作为责任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突出学校、医院、大型企业厂房等重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加快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及农村新建民居抗震设防管理,提升城乡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整体水平。

防震减灾安全培训篇6

一、工作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市、县防震减灾工作会议要求,按照“宁可备而不震,不可震而不备”的工作总要求,牢固树立应对大灾思想,以震害防御和应急工作为重点,创新举措,狠抓落实,不断提升全县防震减灾工作水平,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工作重点

1.全面摸清家底。各乡镇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理、人口、交通、物资、避险场所等情况进行全面清理,绘制成示意图或表册,广泛张贴宣传。

2.抓好常态宣传。以学校课堂、各种会议、逢场赶集为重点,采取多种方式宣讲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特别要做好“5.12”防灾减灾日、科技宣传周等重要时段的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和防震减灾知识“六进”(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构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同时,推进防震减灾示范企业、示范乡(镇)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和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工作。

3.落实抗震设防。全面加强防灾基础设施预警工程建设,在人口集中地方建立终端预警;做好并联审批工作,加强对地震台站保护范围内建筑物项目和一般工民建的抗震设防要求审查;推进新村集中示范片建设和农村村民自建住宅的抗震设防的农居防震保安工作;积极配合做好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

4.完善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并贯彻落实《县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全县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的修订指导。加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内部地震应急装备配置和准备,加强各级应急物资储备的检查督促;指导各乡镇强化应急演练,重点抓实学校、医院等人员聚集场所防震减灾应急演练。

5.畅通信息渠道。健全县领导、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乡镇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震情通信网络,确保防震减灾信息渠道畅通;加强与市地震局的协调沟通,做好灾情上报(pda)的运维和管理,及时收集报送灾情信息。

三、保障措施

1.进一步推进乡镇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县政府对乡镇政府的目标管理考核,落实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促进牢固树立应对大灾的思想意识。

防震减灾安全培训篇7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实施意见》和2001年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的积极作用,提升我市防震减灾的能力,根据中国地震局《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大纲》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开展我市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重要性

地质构造复杂,境内分布有数条断裂。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具备发生中强破坏性地震的历史背景。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和社区自救互救体系的重要内容。多年来专群结合的防震减灾实践证明,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和震后救援与重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减灾实效。

开展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建立遍布基层、熟悉当地环境的群测群防队伍,,能及时了解当地各种情况,具备专业队伍不可替代的优势和条件。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积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切实加强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各级地震部门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进一步发挥群测群防在防震减灾,尤其是在地震短期和临震预报中的作用。

二、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按照“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坚持“着眼长远、专群结合、测防结合、平震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健全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体系,规范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规程,提高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效能;完善群策群防管理机制,建立专、精、强的群测群防工作队伍,依靠科技、法制和全社会的力量,推动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健康发展。

2、工作目标。以继续推进“三网一员”(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建设为重点,实现管理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工作队伍,构建纵向畅通、横向联合的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全面提升我市群测群防工作效能。

三、因地制宜建立我市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各县区要积极推进地震宏观异常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网的建设。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明确一名干部担任防震减灾兼职助理员,负责所辖区域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并担任地震灾情速报工作。各县区按照按乡镇建制和兼顾区域内分布均匀的原则,每个乡镇原则上都要建立一个地震群测群防观测点。各观测点宜建在深水井、水产养殖场、畜禽大户、花木基地、学校等场所,观测地下水、动植物的异常变化等。

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主要包括:

(一)地震宏观测报网建设。各观测点明确一名责任心强的当地人员担任地震宏观测报员,开展地震宏观异常的观察与观测,并作一些简单的观测记录,地震宏观测报员发现宏观异常后,要及时调查核实,做到常年跟踪并及时上报地震宏观异常情况。测报员接受当地县级地震工作部门和防震减灾助理员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二)地震灾情速报网建设。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设立地震灾情速报网点,各村设一名速报员,速报员的主要责任是及时上报地震灾情信息和地震宏观监测异常信息至防震减灾兼职助理员,必要时可同时直接上报县、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由防震减灾兼职助理员和测报员负责地震灾情速报工作,建立起全市地震灾情速报网络。一旦发生有感地震或破坏性地震,通过地震灾情速报网络,迅速查清震源震区、人员伤亡、房屋损坏、经济损失、群众心理及社会反映等问题,及时上报上级地震部门。

(三)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各县区政府要设立地震知识宣传网点,以各乡镇(街道)文化站、广播站为依托,构筑全市地震知识宣传网。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由防震减灾兼职助理员及测报员等负责。通过设立墙报,发放科普资料、举办科普讲座,播放声像资料,组织地震应急演练等多种方式,宣传地震知识和防震减灾法律法规。

(四)村镇民居抗震设防工作。各县区级政府要逐步成立农居工程的服务组织,切实推动抗震设防技术进民居工作,设立农村民居抗震示范点。各群测群防观测点对村镇民居抗震设防进行技术指导,引导村镇居民建设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房屋。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抗震防灾管理与村镇规划、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对农村民居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推广经济适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户型结构和功能合理的农村民居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

四、规范管理,开创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良好局面

(一)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站的设立和建设由市地震工作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指导,统一编号,各县区地震工作部门具体组建辖区内的地震群测群防监测和速报网络。市地震工作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和完善目标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和奖励制度。

(二)各县区地震工作部门要加强对地震群测群防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观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县区地震工作部门要制定针对防震减灾兼职助理员、测报员的业务培训,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培训。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群测群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动我市群测群防工作稳定健康发展。

(三)地震群测群防观测点测报员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确定明确的观察对象,坚持每天定时观测,认真做好观测日志。在发现异常现象时,要结合个人经验认真分析,并在第一时间上报所在县区地震工作部门,县区地震工作部门在接到宏观异常报告后,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并及时将调查结论上报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必要时,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要组织人员赴现场进行考察,并写出考察报告上报省地震局。

防震减灾安全培训篇8

一、职责调整

(一)加强地震监测预报系统建设,建立科学、高效、及时、实用的地震监测系统,逐步提高地震测监预报水平。

(二)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动参数复核的监督管理。

(三)加强地震应急救援相关工作。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落实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相关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编制和实施全市防震减灾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监督事业费和专项资金的使用。

(三)负责全市监测预报工作,提出地震趋势和短临预报意见;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地震观测环境和市内典型地震遗址、遗迹。

(四)管理全市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按照项目管理权限审批、确定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以地震动参数(烈度)表述的抗震设防要求,依法监督检查全市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承担市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办事机构的职能;负责震情和灾情速报,参与地震灾害调查和损失评估;参与制定地震灾区重建规划。

(六)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提高公民防震减灾意识和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的能力;按照有关规定审核防震减灾宣传报道。

(七)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地震紧急救援工作体系,组建和培训地震紧急救援队伍;协助有关部门建立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地震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系统;会同有关部门防范地震次生灾害。

(八)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地震局设3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政务工作,督促检查机关工作制度的落实;负责机关会议的组织和决定事项的督办;负责文电、机要、档案、、保密、接待、计划生育、精神文明、综合治理、后勤服务、机关财务和资产管理等工作;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的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劳动工资、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工作;负责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工作;负责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参与地震应急有关工作。

(二)监测预报科

负责全市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拟订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提出全市地震趋势预测意见,确定重点地震监视防御区意见;制定、落实年度地震短临跟踪工作实施方案;负责震情短临跟踪工作;负责震情分析研究、震情会商、宏微观前兆异常落实、地震现场考察及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趋势预测工作;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各项专题调研;负责防震减灾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开展社会公共服务工作;负责防震减灾知识社会咨询,平息地震谣传工作;组织实施全市地震台网数字化建设和技术改造工作;负责地方地震台站、群测点的业务技术和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负责市属地震台站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工作;负责防震减灾科技成果的申报管理工作;负责地震监测资料的管理工作;指导地震学会工作。

(三)震灾防御科

负责拟订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地震应急工作;拟订本级地震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地震应急工作检查,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建立地震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系统;承担地震灾害及次生灾害的综合防御对策研究工作;负责组织县(区)地震工作队伍的业务技术培训;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工程建设项目的抗震设防要求审批和重大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负责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备案管理工作;负责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资格审查认证和任务登记;参与重要工程抗震设计的会审,组织对已建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地震动参数复核,指导和监督重要工程以及重要设施的抗震设防工作;负责地震基础数据资料的收集,建立市级地震应急数据库;负责地震应急与地震现场工作的组织实施、灾情速报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并参与制定地震灾后重建规划;负责管理地震小区划成果的应用,参与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审查工作;负责工程地震震害预测和工程爆破备案工作;组织实施全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承担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组建、推广工作;负责防震减灾宣传报道的审核工作。

四、人员编制

市地震局机关事业编制16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1名,科级领导职数5名。

机关党的机构按规定设置。

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

五、其他事项

设立市地震监测中心,为市地震局管理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人员编制从市地震局系统调剂解决。

防震减灾安全培训篇9

一、地震监测预报

1、震情监视与跟踪。高度重视震情形势,按照省地震局强化震情监视和短临跟踪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市2013年度震情监视与短临跟踪工作措施”。市、县(区)地震部门要按照“工作措施”中提出的要求,把震情监视与短临跟踪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加强震情值班和信息传递,及时处理分析各类地震观测资料,完善常规震情会商与临时会商相结合的制度,发现宏、微观异常应立即调查核实和上报。市地震局要加强与省地震局及周边市地震局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作联动,力争在捕捉地震前兆信息和处置突发地震事件上取得实效。

2、地震台站建设。加快省地震监测台站加密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市地震局及有关县(区)地震局(洪泽、、金湖、盱眙)要主动与省地震局沟通,推进数字地震台站建设,深井数字地震台的仪器设备年内争取安装到位,数字固定强震动台年内投入观测,钻孔应变台年内完成主要工程。盱眙县地震局要统筹考虑地震台的防雷改造工程,尽快拿出具体意见,争取得到省地震局支持。上半年,做好金湖苏06井和淮阴区果林场地震台站观测室的修缮工作。

3、地震台网(站)管理。有关县(区)地震局,应当加强对辖区内地震台站的管理,定期对台站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仪器设备和通信线路出现故障必须及时报修,确保地震台网运行正常,各类观测数据传输及时、准确,地震信息网络数据传输连续率≥98%。全市地震观测资料参加省评比全部达到优秀,保持一定数量测项的观测资料进入前三名。完善地震台网中心管理,保证省、市之间地震信息的畅通,及时处理地震事件。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保护地震观测环境和地震监测设施。

4、群测群防网络。总结近几年来地震群测群防网络建设的经验,查找“网络”建设的薄弱环节。2013年,市、县(区)地震局对“网络”进行一次全面梳理,调整充实“网络”人员,建立“网络”人员信息档案,完善“网络”工作制度。在完成梳理工作的基础上,对“网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重点是地震信息上报、地震宏观异常等业务知识学习和培训。建立完善监督检查和奖励机制,保持人员的基本稳定和业务能力的提升。

二、地震灾害防御工作

5、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贯彻落实《省防震减灾条例》和《市防震减灾管理办法》,按照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相对人的要求,与市发改委等部门商定抗震设防要求规范化管理的操作流程,推行网上抗震设防要求分类审查。抓住市行政服务审批中心推进施工图集中审查和办公地点变更的有利时机,力争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施工图审查,确保各类建设工程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全市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进行跟踪服务,保障建设工程地震安全。

6、抗震设防要求检查。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2013年继续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使用情况的检查,主要对市区近两年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部分项目进行检查。为方便企业,检查采取上门查看设计图纸与结构计算书,根据检查结果,提出检查意见。通过检查,增强建设单位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同时查找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存在的不足,向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提出改进建议。

7、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市防震减灾管理办法》规定,市、县(区)地震局应认真履行管理职能,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备案制度。在本市范围内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单位,应当到所在地地震部门履行验资、验证、备案手续,提交给建设单位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须加盖三个专业执业人员的注册印章。促进地震安全性评价市场的健康发展,既要防止市场的垄断,又要防止市场无序的竞争,对不遵守法律法规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要依法进行查处,以维护建设单位的合法利益。

8、国家标准宣贯。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标准)颁布实施后,组织开展新国家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培训。通过宣贯和培训,一是新“区划图”得到贯彻执行,各类建设工程达到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二是市、县(区)地震局管理人员熟悉掌握新“区划图”技术要素、基本规定和使用方法,提高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水平。

9、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开展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知识宣传,提高农民防震减灾意识,为农民建造抗震房屋提供技术服务。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防震安全示范点工程,2013年每个县(区)建有1~2个农村民居防震安全示范点。

10、科普示范学校建设。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苏震发〔2013〕6号)要求,组织实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2013年各县(区)建成一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对已建的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所在地的地震局及有关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学校应保证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发挥宣传示范作用。

11、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小区)建设。结合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从软、硬件两方面着手,抓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避难场所标志设置、应急演练和建设工程抗震能力等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12、志愿者队伍建设。各县(区)结合本地志愿者队伍建设情况,按照一队多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完善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建设,并开展相应的业务培训和演练。

13、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周、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等,各县(区)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具有特色的、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5·12开展一次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市地震局与淮水安澜论坛合作举办防震减灾网络知识竞赛。市、县(区)地震局及有关部门应指导、协助、督促有关单位做好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地震应急救援演练等工作。

三、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14、修订地震应急预案。按照市政府和省地震局对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工作要求,组织学习“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及有关文件,结合我市实际,修订市、县(区)及有关部门(单位)地震应急预案。5月底完成市级“预案”修订稿,按《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淮政发〔2013〕173号)规定报批“预案”,争取9月份正式印发。市地震局应加强对县(区)及有关部门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的指导,县(区)地震局按照目标任务要求,抓紧启动“预案”修订工作,年内完成“预案”修订工作。县(区)地震局在本级及有关部门“预案”修订工作的同时,部署乡镇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市、县(区)地震局要完善“地震应急预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按要求做好各类“预案”上报备案和录入工作。

15、地震信息网络建设。地震信息是指造成本市有感的地震三要素。建立与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传播媒介的主管部门(单位)有感地震三要素信息快速传递网络,确保有感地震(或外域地震造成本市有感)发生后,社会公众在最短时间内接收到地震三要素信息。市地震局在调研的基础上,拟定市地震局与上述部门(单位)地震三要素快速传递“网络”方案,报市政府批准。

16、地震应急系统建设。加强市地震应急联动协同技术支撑系统日常管理,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与省地震局应急平台的畅通。条件成熟时,“系统”接入市综合应急平台。做好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及联动协同灾情数据库数据收集更新工作。

17、应急队伍建设。配合市综合应急救援队,开展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地震灾害救援能力。市、县(区)地震局要加强地震现场工作队伍建设,明确“现场”工作的目的和具体任务,开展“现场”业务知识培训和模拟应急演练。地震现场工作队应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定期对通讯等应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现场”应急时队伍拉得出、设备用得上。

18、应急宣传演练。开展地震应急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的宣传,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市、县(区)地震局与有关部门合作,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地震应急演练;有条件的组织开展地震应急预案的演练,建立地震应急预案评估机制。

四、依法行政工作

19、法制宣传教育。加大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力度,结合《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纪念日、行政执法服务月和“12•4”法制宣传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制意识。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做好行政执法证件换发工作。

20、政务信息公开。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健全政府信息保密审查机制,及时通过部门网站和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防震减灾工作有关信息。

21、行政指导和服务。在依法行政中,主动向相对人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指导、督促相对人依法从事防震减灾活动和履行法律义务,避免违法行为发生。建立健全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回访制度,征求建设单位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意见,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水平和服务意识。

五、党风廉政工作

22、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改进作风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强化廉政宣传教育,继续深入开展“五德”教育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活动,规范廉洁从政行为,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完善廉政风险防控,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廉政风险防控及制度执行力度;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开展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活动;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确保行政权力应上网尽上网;开展非许可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实现审批事项集中办理;推行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强化绩效考核结果运用。

六、“三项”建设工作

23、党的建设。完善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调查研究,提高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完善党支部集体学习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学习活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开展“每月一课”活动,各处室安排一名同志轮流讲授业务知识;落实“”制度,加强党员思想教育,提高党员政治素质;完善民主集中制,推进党务公开工作,提高党务公开质量;深化党群共建活动,推动领导干部“三进三帮”活动常态化;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规范党内统计信息库建设。

24、机关作风。认真执行《市党政机关服务质量标准(试行)》,努力提高机关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践行101%服务理念,严格遵守“五办服务制、预约服务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五项制度,开展服务创新创优活动,为企业和群众多办实事。完善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服务质效。

25、精神文明。在市级机关工委指导下,推进“文明机关”创建活动。组织“低碳出行”主题实践和义务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健全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开展走访慰问、谈心谈话活动,努力为干部职工提供服务和帮助。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七、市委市政府交办工作

26、帮困活动。完成特困家庭、就业困难家庭和农村脱贫帮扶工作。结合领导干部“三进三帮”活动,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和方案,深入农村、社区调查研究,开展送温暖活动,协助困难家庭与相关部门联系落实就业、就医、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帮助困难家庭理清脱贫思路,开展“送观念、送政策、送技能、送信息、送岗位”活动,切实为生活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27、社会管理。按照2013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与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目标任务的要求,加强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及时处置地震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秩序稳定;落实安全责任,确保无安全事故;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法治宣传月和“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对“六五”普法规划进行中期评估,并做好迎检工作。

防震减灾安全培训篇10

关键词:灾害教育;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137-0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灾害教育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民众灾害知识的匮乏、灾害意识的淡薄、灾害应对技能的缺失,使得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加剧。“致力于将灾害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中”是国际灾害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在学校进行灾害教育是实现传播和普及社会公众灾害知识、持久有效地提升社会公众灾害意识和防灾减灾技能的重要环节,而高校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灾害课程是其中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防灾科技学院以防灾减灾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为特色和优势,对全校本科生进行的防灾减灾通识教育是实现学院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防灾科技学院自2008年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灾害学概论》以实现防灾减灾的通识教育,在课程定位上,强调《灾害学概论》既是学院全体本科生素质教育、特色教育的需要,也是为非防灾减灾类专业学生提供拓宽专业面、实现专业交叉、增强发展后劲奠定基础的需要,通过学校开设灾害通识教育无疑是提升国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最好途径之一。

在国外,这类课程的开设最早来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等知名大学,国内相关内容课程早期由陈颐院士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开设,对比国内外高校类似课程,不难发现目前我国的高校灾害教育具有的局限性:重视程度不足,学生和教师中有灾害课不重要是副课的思想;注重专业教育,重视科研,轻视通识教育,投入的资源以及研究不足;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技能培养,易形成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灌输型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极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然这样的教学状况不利于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难以满足现实社会的需求。

通过调研国内相关高校(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等)的实验室,以及与灾害相关场馆(中国・唐山地震博物馆、深圳公共安全馆、朝阳区公共安全馆、海淀区公共安全馆、中国消防馆、中国科技馆等),我们发现目前大部分高校实验室以单一灾害为研究对象,灾害实践教学的综合性不强,面向主要对象是研究生,兼顾一定的本科教学,专业水平要求高;而大部分灾害模拟场馆,主要介绍2~3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缺乏对灾害的综合、系统介绍,面向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且主要以演示、展示的方式介绍灾害的成因、特点及防御措施,不能让民众深刻体验认识灾害。

在国家修购项目支持下,防灾科技学院投资了1500万建设使用面积1500m2的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在包含地震、地质、气象水文等主要自然灾害的综合实验室中,学生可通过实验、模拟、体验等方式感受灾害,学习和探索防控灾害的有效方法。结合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的建设,整合《灾害学概论》课程教学,完善具有我院特色的《灾害学概论》课程教学是该课程所有授课老师的共同任务。

二、实践性教学内容

缺乏实践容易让理论成为空谈,为此需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在直观感受灾害的基础上,提升应对和防御灾害的能力。实践教学形式应多种多样。

1.利用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学习灾害知识。学生利用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通过实验、模拟、体验等方式感受灾害,学习和探索防控灾害的有效方法,如地质灾害实验区,通过室内模拟不同坡度、物质组成、降雨强度等条件下,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成灾过程,学生可以科学地研究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索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有效方法;在建筑物的抗震、隔震、减震设计实验区:学生可通过参观了解不同建筑物震后的破坏方式,并动手设计搭建小型建筑模型,自行选择橡胶垫、弹簧等抗震、隔震、减震装置,并在小型地震模拟平台上对不同结构的模型进行试验和测试,从而研究不同结构、不同装置下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在水文灾害区,通过不同高度水压下推门体验,让学生研究不同水位下的水压力等等。

2.加强灾害应急训练。每年会定期开展应急逃生演练,并不定期地组织周边中小学进行防灾演习,既让学生了解面对灾害如何正确自救,也培养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如何向处于困境中的他人提供帮助。学生利用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通过模拟、体验等方式探索应对灾害的有效方法,主要有:模拟地震训练,可以体验到3~7级地震时在房间里的感觉,在地震来临时体验如何切断电源、火源,如何在房间里躲避,如何逃生等;火场逃生训练,火是仿真的,烟雾是无毒烟,警报一响,开始逃生,工作人员可以在外边了解里面逃生情况,体验人员出来后对你的逃生能力进行评价;翻越障碍物训练,利用绳索等简单工具互相协助翻越障碍物;河道溺水自救训练,帮助学生了解河床、河道构造,实践溺水自救心肺复苏模拟训练;使用灭火器灭火;用手提水桶灭火;利用救生设备从2楼逃生;屏气全力奔跑50米进行模拟地震体验;结绳训练等。

3.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利用假期在家乡开展灾害知识宣传,将防灾减灾知识传播到亲戚、朋友、家乡民众中去,使他们成为防灾文化的传播者,学校拨出经费予以支持。自2008年至今,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足迹遍布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尤其是在重庆、四川、甘肃、、云南、广西等地质灾害频发的省份开展过多次实习调研,开展疏散演练,进行科普教育宣传,发放科普读物。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已正式申报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工作品牌案例。

4.大学生志愿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2009年5月我校组建了大学生志愿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接受灾害应急救援知识学习和相关技能的专业培训,既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坚强的毅力和强健的体魄,为储备具备地震紧急救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打下了专业基础。大量丰富的实践教学方式,不仅夯实了学生的理论基础,也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防灾减灾技能,转变了他们的防灾减灾态度。

三、结合拓展训练积极探索新形式的防灾实践教学

拓展训练主要是利用设计好的训练场地、器械绳索等,展开各种个人和团队组合的课程完成身体、心理训练活动,使个人的心智以及能力得到提升与完善。灾害教育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灾害知识的传播;其次是灾害发生时对周围环境的判断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灾害发生后的自救互救能力等灾害应对能力的提高;再次,灾害态度的培养,包括面对灾害沉着、勇敢的态度有助于冷静地面对危机,做出正确的处理,也包括面对既成灾害坦然接受并努力减灾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最后,是养成对生命价值和健康价值的尊重,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中并不是特别尊重生命,学会尊重生命,是灾害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这四个方面中,能力、态度以及价值是拓展教学的灵魂,而在拓展教学的教学过程中又可以很好地实现灾害知识的传播。就目前来看,用英语灾害教学的拓展教学研究与应用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究,运用包括防灾演练在内的多种教学形式,开发设计教学资源,并合理运用到灾害教育中,从而提高灾害教育的实践教学效果。

四、基于实践的课程考核

注重对灾害的实际应对的考核,探索新的考核评价机制,实行期终考试与平时教学表现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考核方法。灾害课程中安排三分之一的课时在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进行,整个灾害实验室划分为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气象灾害等几大部分,每名同学抽签确定一个部分对灾害基本机理、特点以及预防措施进行讲解,根据讲解情况给予分数计入总评成绩。课堂教学侧重以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根据资料整理、交流发言、ppt质量、小组组织协作等当堂确定评分,小组成员共享同等成绩;实践教学每次根据学生训练情况进行打分;学生的期终成绩中课堂讨论记作业占30%,灾害仿真模拟实验室讲解占20%,共占总成绩的50%。

五、结语

鉴于我国的实际,现阶段提高国民防灾减灾意识与能力的最好途径是提高学校以及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能力,而提高学校以及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能力的关键是教师,因此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养。灾害教育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之前也不被重视,在国家与社会的迫切需求下大力发展灾害教育,应成立培训专家团队,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教师的灾害意识与防灾素养,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以此来保证教学效果。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创新灾害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重视灾害演练。探究式、体验式教学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注重运用包括防灾演练在内的多种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参与度与兴趣,从而保证教学效果。目前我国的高校灾害通识教育尚在探索阶段,我校“自然灾害概论”课程建设和探索的经验和成果希望能为高校灾害通识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英,王民,谭秀华.灾害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初步思考[J].灾害学,2011,26(1):109-117.

[2]文彦君.基于“问题导向”的高校灾害教育课程集成研究[J].江西农业学,2012,24(7):173-176.

[3]薄景山,迟宝明.赴日本学术交流与防灾教育考察纪实[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11(2):139-141.

[4][美]芭芭拉・G・戴维斯.教学方法手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