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地质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8:58

煤炭地质学篇1

关键词:煤炭利用,煤成分,医学地质,洁净煤技术

作者:张卫国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094-02

1煤炭的有害成分及利用过程带来的危害

煤作为一种工业燃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从而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同时也推动了工业的向前发展。然而在煤的开采、洗选、运输和利用过程中,煤中微量元素会发生迁移和转化,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科学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煤中微量元素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害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分布规律是目前地球化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煤中含有许多潜在有害微量元素,这些元素虽然在煤炭的燃烧、加工利用(如洗选)过程中,从煤中释放迁移出来,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煤中的微量元素特别是其中的有害元素是煤炭开采出来以后的主要污染物,有的渗入土壤,降低土壤功能、污染水质。用现有的分析技术手段可以从煤中检测到66种元素,从煤样品、燃煤产物和煤层气样品中检测到86种元素(地壳中可供统计的元素共88种)。微量元素在煤里虽然含量很低,但是由于煤炭的开采量和利用量很大,从煤中释放到环境中的有害元素可以长期累积,造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科学家们还十分关注煤炭在加工利用过程中微量元素的迁移与转化规律,煤的开采利用过程正是空气中有害元素的主要来源[1]。一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对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存环境的影响,随着不断对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更趋向于与环境评价相结合。目前由煤中微量元素导致空气、水体和土壤受到污染,并危及植物和水生动物的情况已有报道。在我国,曾经报道过煤中微量元素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如燃煤型氟中毒、燃煤型砷中毒和由于煤中硒含量超高引起的硒中毒。因此,搞清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是必要的前期工作。

我国的煤炭开采的特点是粗放,开采粗放、管理粗放、回收粗放、加工利用粗放。矿区矸石山不仅占用土地,而且煤矸石风化后,潮湿空气和淋雨把一部分有机酸溶解,形成酸化淋溶水,随雨水汇积,造成河水被污染。90%的矿井瓦斯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每年约为100亿m3),导致大气污染。

我国近80%的电力能源、供热、民用燃料、70%的工业能源、60%的化工原料都来自煤炭,燃煤年排烟尘量占全国总排烟尘量的80%左右。原煤的直接燃烧导致大气污染,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1/3;燃煤产生的煤渣到处堆放,占用耕地道路。

2医学地质与煤炭利用的相关研究内容

2.1医学地质研究内容

医学地质研究详细内容包括:微量元素种类含量、大气中的矿物灰尘、火山喷发物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机化合物的运移、调节和集中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放射性元素、微生物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元素和化合物的致癌作用等[2]。显而易见,煤矿开采,燃煤带来的对人类环境和健康的危害与医学地质研究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煤矿矽肺病人数已达40万,并且仍以每年8000人的速度增长;还有大量的矿井粉尘排入地面污染大气。

2.2燃煤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我国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目前重要依靠煤炭资源作为工业燃料和发电燃料。在煤炭的燃烧利用过程中,几乎同时伴随着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煤中的部分元素在燃烧过程中氧化为有害物质,进入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条件;部分有害物质甚至可直接造成人体疾病[3]。中国部分地区燃煤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地方病,而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是中国特有的氟中毒类型[4]。

2.3粉尘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在煤炭的开采、加工、运输和灰分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众所周知,某些类型的粉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已经很长时间了。工作在大量煤粉尘中的矿工,肺部会受到严重损伤。煤烟中的粉尘也是有害的,因为燃料中的氧化硅附着在烟雾微粒上形成酸,如果吸入这种微粒则会侵蚀肺部[5]。20世纪50年代,伦敦因密集的化学烟雾,就是由室内燃煤取暖引起的。

2.4煤利用带来的其他问题

人类的矿山开采活动是导致克山病的主要原因,陕北患区大都只有煤矿及石油矿,金属矿很少,克山病的高发与当地岩性有一定相关性。克山病区分布在补给区和排泄区的过渡带,或者地下水径流滞缓排泄不畅的地带,病区饮水矿化度、硬度和主要离子都比非病区低,某些微量元素含量如Sr、pb、F、mo、Se均比非病区低,而腐殖酸和耗氧量则明显增加[6]。

另外,煤中的微量元素汞由于流动性和易挥发性成为控制起来最具有挑战性的毒物之一;石棉的尘粒也是对人体有害的,人类吸入石棉尘粒会导致石棉病、肺部纤维病和肺癌[2]。

3医学地质的发展对煤炭科学利用的促进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日,环境污染、气候异常日益凸显,健康问题是人们的最关注的。医学地质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课题在当今大环境下为地学界与生态学和环境学界研究的结合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它可以帮助、调节和根除危害人类达数千年之久的潜在的环境健康问题。

由于我国个别地区由于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煤炭开采、加工和利用过程中有害微量元素对人类的危害更加严重,后果不堪设想[7]。煤中有害元素可能通过的环境地球化学食物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各种途径的渗透,波及面广,短期内不易发觉。尽管我国大多数煤田和矿区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含量并不高,as、F、Se、U、Hg、Ge等元素在多数煤中含量很低,但在某些地质条件下在煤中富集,造成危害。此外,我国煤田地质条件复杂多样,有害微量元素的分布无规律不均匀,我国有些地区煤中也存在世界少见高含量的砷、氟、硒等有害元素[8]。因此,研究我国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富集成因机制,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医学地质研究了煤炭中多种微量元素矿物成分以及粉尘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医学地质着重解决的地方病多数与煤炭的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使我们看到了煤炭不合理利用可能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各种病因和致病机理的研究为煤炭科学合理利用提供了出发点和依据。

4煤炭科学利用的技术途径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供应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煤炭工业仍处于大量浪费和粗放开发、简洗加工、低效利用、污染环境和效益低下的状况[9]。综上可见,煤矿的不合理开采、不科学的利用给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带了巨大的危害。生产和消费安全高效的洁净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发展洁净煤技术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及改善对环境的影响是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

煤炭地质学篇2

关键词: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现状;措施;发展

我国的煤炭产业在整个能源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且煤炭资源是我国最大的能源保障。在整个的煤炭产业中,煤炭的勘查工作为煤炭的开采奠定了基础。从目前煤炭勘查技术来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煤炭勘查技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解决好我国煤炭勘查面临的众多问题、提升煤炭勘查的技术水平、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成了煤炭勘查相关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的现状

(一)地质勘查规划设计不合理

从我国的煤矿分布来看,大部分煤矿处于地貌复杂地山区。所以,在整个煤炭开采工作中,缺乏一个系统的工作流程,有些矿区的勘查工作没有重心,从而致使煤炭勘查工作没有目的性,降低了工作效率。除此之外,相关的技术管理工作也将会影响煤炭勘查的工作效率,因为有些地质勘查组织的勘查方案没有经过专家组的审核,只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而制定的,没有确切的数据及专业的知识,使得在整个勘查方案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影响到煤矿的审批,延长勘查工作日,导致整个煤炭勘查工作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二)勘察技术不完善

在勘查煤炭地质情况时,需要使用高标准的勘查技术和勘查设备,它们的出现,为整个煤炭勘查工作提供了更准确、更科学的勘查数据。例如,在地质勘察时,需要使用计算机和相关电子软件完成勘查区域的信息采集工作,并有效记录和存储。但是,由于众多因素的不断制约,我国很多勘查单位并没有完善的勘查技术,导致不能准确勘查部分地区的煤炭地质情况,进而影响我国煤炭地质勘查的发展。

(三)勘查手段单一,勘查能力较差

在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中,勘查单位使用的勘查手段比较单一,仅使用钻探、测井和遥感等技术进行勘查工作。这样做,导致煤炭地质的勘查精度达不到标准。另外,勘查单位缺乏高技术型人才,不注重培养勘查队伍的执行能力,进而出现了人员能力不足、勘查工作脱节的情况。

二、改善我国煤炭地质勘查现状的几点措施

(一)加强对煤炭地质勘查的整体规划

煤炭勘查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根据当地的地质地貌进行一系列的勘查及规划,从多种角度分析该地区的储煤特点。站在国家的角度,政府部门对我国的煤炭勘查工作要有系统的规划。有了政府部门系统的规划,方可划出煤炭勘查的规划区。不管任何组织单位都不能在规划区外进行煤炭勘查工作,切实落实好规划区的勘查制度。要严格要求煤炭勘查资格证的审批工作,一律查处非法及无证勘查。从实际的工作角度来看,要制定出比较科学的勘查计划,在工作安排上要符合规定,例如主要的勘查任务就是要对该地区的地质地貌、煤炭产量、煤炭框架的稳定度、煤矿周围的水质、矿井的建造方案及科学技术的应用等都要进行严格的勘查及讨论,而且在勘查工作的准备阶段要制定好整个勘查工作的开展方案。

(二)加大新型勘查技术的研究力度

要想提高我国的煤炭地质勘查水平,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从而突破目前煤炭勘查的技术瓶颈。从目前的研究领域来看,有一些新的技术正处于研究开发状态,比如井下勘查、水平钻进、动态地质勘查等。井下勘查技术就是应用先进的雷达技术对地下煤层进行勘查,主要是对断裂带的地质地貌进行勘查,井下勘查技术的准确度特别高,从而能够加快整个勘查工作的速度,在以后的煤炭勘查发展中将会受到人们的热捧。水平钻井技术就是从水平方向对地下煤层进行开采,它可以与钻测斜技术一起使用,从而提高整个勘查的准确度,水平钻井的前身是纵向钻井技术,在以后的煤炭勘查技术中将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所谓的动态地质勘查技术就是说在整个地质勘查中,根据现场的实时情况及对不同的地质地貌所测量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及判断。

(三)提升煤炭地质勘查队伍的整体水平

只要拥有高素质、高水平技术人才的支持,才能提高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的水平。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国家要发挥其管理作用,大力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鼓励各勘查企业多进行资源交流和信息交流,始终以“取长补短”为原则,学习国外优秀的勘查技术及其工作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高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的水平和勘查质量。与此同时,在适应我国勘查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引进一些外资企业,以便促进我国煤炭勘查技术更好的发展。

三、煤炭地质勘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资源评估科学化

对于目前我国煤炭地质勘查的资源评估体系,还存在较大的不足,特别是缺乏一套完整、合理的资源评估系统。随着未来煤炭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评估也会越来越科学合理,如评估全面化发展,而不仅仅是单一地对煤炭资源进行评估,与此同时,对资源新的运用方向也进行了相应的拓展。最后,还需要加强多元化的评估,如煤炭基地周边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等,并且构建全面的煤炭信息管控平台,从而达到动态管理的目标。

(二)提升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是未来顺应时展的需求以及国内煤炭地质勘查的主要技术之一。该技术本身对煤炭地质情况分析需求比其他技术都要高,即包含液化用煤、气化用煤等一些技术,同时还注重技术本身融入液化用煤、气化用煤的技术研究,完整展现煤炭资源的构成,从而有效了解其物理化学反应情况,为资源开发利用奠定科学的基础。

(三)促进现代化的开采

现代化的开采普及最先要基于煤炭与地质研究,然后基于科学的依据,评价相应的开采条件;另外,煤炭开采还需要推行相应的三维地震勘察技术,同时研究技术的拓展;接着是对相关设备的更新,并构建全面的测试评估体系;再者,应当针对瓦斯等地质规则进行分析,对于一些安全隐患做好紧急预案与处理工作;最后,拓展瓦斯勘查评估系统,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结语

总之,地质勘查技术在煤矿开采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煤炭地质勘查技术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有效提升勘查的效率,让勘查工作更加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陶勇.煤炭地质勘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6):41,83.

煤炭地质学篇3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查;合理配置

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煤炭消耗量的逐年增加,我们必须实行煤炭节约战略,尽可能地提高资源的合理化利用程度。实现煤炭勘查过程中的合理配置是推动煤炭企业发展的一个方面。文章主要对地质勘查过程中涉及的方面进行探讨。

1实施煤田地质勘查工作的意义及内容

进行煤炭勘查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后面的煤炭开采提供全面科学的信息。其中就包括煤炭的存储量、开采的条件、开采难度等方面。做好勘查工作才能够预先了解煤炭开采的风险点,进而降低后面的开采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常来说,煤炭地质勘查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地域勘查、地质勘查、开发技术勘查、矿石技术勘查。此外,需要把这四个方面的勘查信息进行综合评定。

伴随着目前时代的逐步发展,形成了全新的资源观,其认为:在应用资源期间,需要利用科学技术对资源进行细致分析,结合资源的不同类别合理选用科学技术,同时实施合理配置,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想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业者需要将本身同自然系统融合在一起,科学处理资源的子系统及其他系统,进而协调好自然发展。煤炭资源属于固体资源,归于自然资源的领域,那么工作人员就需要依据资源的规律对煤炭资源进行利用、勘查及开发。

2煤田地质勘查工作位于煤炭企业的地位

煤炭地质勘查工作是煤炭企业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它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生产商品都会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做好煤矿地质勘查工作不仅能够保证企业获得全面的地质信息,同时技术人员还能够通过队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数据,提高开采人员的工作效率。

3煤炭资源同煤层气资源及水资源的关系

科学的挖掘方法对于煤炭的开采十分重要。以前在勘察之前就制定挖掘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对煤层的情况,例如:水、岩石、气体等方面进行分析,没有实际勘察,这就不能保证挖掘方法的科学性,进而对煤炭开采造成不良影响。此外,有些勘察人员对煤层勘察只是简单的走过场,根本就没有对煤层的情况、资源的构成全面了解,导致勘察质量得不到保证。还有一部分勘察人员甚至认为当前条件不利于煤炭的开采,虽然后期通过采取措施处理了这些问题,但是也损耗了煤炭资源,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利润。针对这种情况,作为勘察人员应该对煤炭开采区域的情况进行全面勘察,特别要对煤层情况加以注意,为后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4对煤田的地质勘查措施进行优化配置

整个煤炭勘查的过程十分复杂,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观察。为了方便勘查,工作人员往往分成几个阶段来进行。为了提高勘查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效益,就需要根据煤炭的实际情况,对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科学化选择。通常来说,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包括的内容有很多,例如:勘查技术、勘查方法、勘查流程等方面。针对不同的勘查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配置方法,还要保证和项目要求一致。煤炭在生成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固体、液体、气体三方面,要想实现勘查措施的合理化配置,就必须对这三方面进行全面揭露,对每个方面的特性、条件、要求进行全面掌握,并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保证地质勘查工作科学、合理的进行,为后续的开采提供依据。

依据我国颁布煤田勘查相关标准及规定发现,煤田在勘查地质情况时,大致任务可以划分成两个阶段:其一,普查及预查煤炭地质阶段。由于一个全面的水文地质单元具备范围较大的普查面积,那么,应把该范围的地质水文情况总结出来,从而正确解释自然流场的特点,合理判断蕴藏丰富水资源的地区。在此期间,想要更全面的了解该范围的资源情况,应该通过多种先进的方法及措施实施工作,例如:进行地质物探、地质调查、应用遥感技术等,进而定量圈划资源富集范围;其二,细致勘探阶段。此阶段应对范围内的水质及水量进行评估,合理推断、预算出可以开采的含量,进而保证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的统一化,更好的推动煤炭企业发展。

5对煤田的地质勘查内容进行优化配置

地质勘查工作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例如煤层的性质、岩层情况、周围环境、水文情况等等,能够实现地质勘查内容的合理化配置,不仅能够提高勘察效率,同时还能够保证勘察和后续开采的质量。此外,高质量优化勘察内容配置,能够使勘察措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地质勘查工作十分的繁复,需要工作人员有极大的热情和耐心,能够对勘查过程中发现的每个问题进行分析,看其是否会对勘察工作造成影响。大量的勘查实践证明,勘查工作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帮助企业获得高质量的煤炭资源,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能源动力,使人民的生活更加舒适。

对水资源进行勘查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例如:勘查地层的层序、地下水的水位、控水的结构、地下水的水量等,勘查水资源的目的在于精确获取水资源的情况,为后续施工夯实基础。对煤层气资源进行勘查包含的内容出了部分基础的地质情况外,还包含一些其他内容,例如:地质的背景、封盖的条件、煤层气的特点等内容。对煤层气进行勘查的意义同勘查水资源的意义相同,都能够为后续施工夯实基础。据研究发现,对水资源、煤田、煤层气三者进行勘查,互相都存在密切的联系,由某种角度来看,包含很多的共同指出,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入认知这一特点,对三者的勘查工作进行细致研究,从而提高勘查质量。

6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对煤炭地质勘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煤炭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在相关领域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采取科学的发展战略,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作为专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地质勘查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的合理化配置,提高煤炭的开采质量。为了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必须重视煤炭地质勘查如何实现合理化配置这一问题,找到科学的解决办法。国家应该积极地帮助煤炭企业实现生产现代化,推进煤炭事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柴茂.煤田地质预测在煤炭资源规划中的应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煤炭地质学篇4

规范标准煤炭企业检测水平

煤炭的质量检测是具有严格的管理体系和较高技术要求的规范化商业活动,是由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强制执行的管理程序,无论对人员素质、设备状况、操作流程均有具体的管理标准。现今煤炭质量检测机构众多,鱼龙混杂,大多数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从事着煤质检测业务,造成整个煤质检验市场的混乱,急需要通过规范质检标准提高煤炭企业的检测水平。

一、煤炭质检机构的形成

目前煤炭质检机构主要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直属的煤炭检测中心、煤炭科研机构的检测所、大型煤炭生产及耗用企业的煤炭化验室和众多的社会煤炭检测企业组成。现只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煤炭检测中心及煤炭科研机构的检验所具备社会煤质检测资质,但其职能是确立技术标准和科学研究,并不主要面对市场。其他绝大部分煤质检测企业均无资质,不具备从事社会煤炭检测的能力。社会上众多的煤炭检测企业虽然具备第三方检测条件,但由于人员素质、设备设施、技术标准、管理水平等根本不具备申报煤炭质检资质的条件,但也在从事着煤炭质量检测业务。而作为政府直接管理市场的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只有技术管理职责,不具备处罚权利,从而造成社会煤炭检测企业规模的扩张。

大型煤炭企业及用煤单位均有自己的煤质检测实验室,从事自产(用)煤炭的质量检测。中小型煤炭企业一般不具备自检的能力,在煤炭生产销售时,需不断检测煤炭的质量指标。由于用户是以煤炭的质量指标确定其购买的价格。为适应市场要求,在煤炭生产、销售及运输集中地出现了众多的煤炭质检实验室,从事社会煤炭的质检工作。由于投资少,标准低、社会需求大,经济效益明显,加之监督管理不到位,很快形成了规模。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深入,煤炭产业整合已基本完成,市场已步入规范,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需求公平、公正、可靠的煤炭质检机构,帮助企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现社会上的煤质检测实验室由于工作质量低、误差大正在被市场边缘化,企业转型已成必然。大量的煤质检测设备闲置,关闭还是再发展已摆在了企业决策者的面前。继续从事煤炭检测工作就必须提高煤炭实验室的检测水平,以高标准、高质量赢得市场的认可。

二、明确实验室的检测标准

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实验室),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测试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这种考核称为计量认证。只有经计量认证合格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所提供的数据,用于贸易出证、产品质量评价、成果鉴定作为公证数据,具有法律效力。计量认证考核的内容是人员资格,检验设备仪器的准确性、精密程度,必要的工作场地和工作条件,健全的工作管理规程、规章制度,正确的工作依据和检验方法。

1、煤炭实验室认证体系。我国煤炭实验室认证体系分为:国家实验室认证认可(CnaS)、中国实验室资质认证认可(Cma)及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认证(CaL)三种。国家实验室认证认可(CnaS),由中国合格评价国家认证委员会认可,与国际实验室认可组织互认。主要对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及各类实验室。中国实验室资质认证认可(Cma),由省以上人民政府计量管理部门认可,对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及可靠性进行一种全面认证及评价。主要为所有对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及其它各类实验室。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认证(CaL),由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授权的权威性质量检测机构。

2、实验室的工作标准。现行煤炭实验室的工作标准有三级,分别为:国际标准(iSo)、国家标准(GB)和行业标准(DL/mt)。国际标准(iSo)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适用于全世界加入该组织的国家及地区。国家标准(GB)由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适用于全国各行业。行业标准(mt煤炭/DL电力)由相关行业根据国家颁布的质量标准,结合本行业特性,制定的适用于本行业的质量标准。

3、组织机构标准。国家及各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是煤炭质量检测机构的技术管理部门,负责煤炭实验室的认证认可工作。规定:从事煤炭质量、计量检测的组织机构,必须是独立法人。以此实现第三方公正、公平的独立检测。

4、人员素质标准。煤炭质量检测的人员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从事煤炭及相关专业二年以上,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局考试、考核,颁发煤炭质检资格证,方可上岗。且每两年审核一次。

三、引进专业技术,规范设备设施

煤炭的质量检测是一项科学缜密的系统工程,每项活动均有严格的工作流程与标准相制约,专业技术性极强,正是由于有严谨的规范,才能保证试验数据的可靠、真实。虽然企业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但大多是不规范的,可能还存在错误的习惯行为,其更需彻底改正。另现行的煤炭检测标准也在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地发展之中,应以最先进的质量标准严格执行。所以应当引进专业的技术队伍,帮助规范企业的各项工作流程及标准,甄别企业现有设备及设施是否满足企业升级达标、申报资质的要求。其一可为企业节省投资。其二可有效指导煤质检测的程序。更重要的是引进了先进的检测管理及手段。应与当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及专业院校合作,兴建高标准的具备煤炭资质的检测中心,这一活动也正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责。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检测水平

检测人员的技术素质直接关系到煤炭质检成果的优劣,应成为企业的发展核心。在企业升级改造的同时,有目标地重点培养技术骨干,让其参与企业设备选型、设施重置、规范设计全过程,并向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学习,经可能多的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对检测人员素质培训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迅速提高试验人员业务素质。委派检测人员到优秀的独立煤炭检测机构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方法,了解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式。掌握在正常运营中关键点的控制手段。邀请省技术监督管理部门的技术专家来企业讲课,请煤炭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质检指标之间的特点及相关性,提高质检人员对煤炭特性的把握。有条件时,聘请先进煤质实验室的专家来企业工作。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质检人员的技术水平,顺利通过省级煤炭质检实验室的认证、认可。煤炭试验人员必需不停的学习和培训,时时掌握最先进的试验标准,并运用于实际中。才能满足煤炭市场的基本要求,科学地作出真实可靠的试验数据。

五、提高检测质量,赢得市场信誉

煤炭质检的准确性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只有高质量的实验数据,才能赢得市场的信赖。煤质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受众多条件的制约,尤其可怕的是人为的因素,由于人的不可确定性,造成整个检测企业毁于一旦的示例比比皆是。同一质检机构,同一煤样,同时化验往往出现不同的实验数据。更有实验人员在煤质化验时与送样单位利益交换,极大地伤害了企业的声誉,致使企业长期树立的市场形象毁净。所以要建立完善的跟踪复核机制,科学安排试验程序及管理流程。精心组织做好每一步试验,严格按操作规程处理每一项具体程序,杜绝人员不慎给企业带来的质量损失。建立质检质量组织保证体系,将检测质量的各项指标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具体的个人。实施责任制考核。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技术手段,建立质量技术保证体系,从影响质量的人员、设备设施、煤样、环境、工艺方法等因素,全面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同时相应地制定技术措施,有效杜绝可能发生问题。以此确保企业煤炭检测的高标准、高质量,赢得客户的赞誉。

六、开拓检测市场,创造企业效益

作为社会煤炭质检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从事第三方煤质裁定,其煤炭质检水平要远高于一般企业的煤炭质检机构,但其费用也较其他企业高。要赢得市场的认可,不但要有高质量的检测水平,还应做好客户的开发及服务服务工作。全面分析市场客户的现状和其他煤质检测机构的特点,利用差别效益开发目标市场。开拓对进出口煤炭的报关质检;为煤炭生产打造品牌提供质检保障;开展对大型煤炭企业的联合质检;为煤炭生产及耗用企业规范质量监督及质检技术服务;对煤炭运销企业长年煤质跟踪并提供法律支持等。在树立企业质量品牌的前提下,挖掘潜在的客户市场。为购煤企业在煤源地提供煤炭质量监督;为用煤企业的煤质管理提供培训及规范制度,并销售煤炭检测设备及仪器;会同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相关部门编制煤炭检测学习资料等。在与客户业务合作中,协助指导企业规范化地采样及报送试验报告,实行煤质检测上门服务等,扩展客户群以赢得企业的信誉,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

七、结语

随着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深入,煤炭质量第三方检测已成必然。发达国家及我国煤炭港口,早已建立起第三方煤质检测组织,并卓有成效地开展着煤质检测工作,确有不菲的经济效益。究其根本是具有完备的设备设施、优秀的员工队伍和实行科学的管理。其煤质检测指标不会遭受任何的质疑,这就是在市场化的表现。在内地的煤炭市场,企业也在寻求公平、公正、可靠的第三方煤质检测机构,这正是面临转型期的社会煤炭质检企业无限的商机,抓住机遇、夯实基础、盘活资产,满怀信心地迎接下一个企业发展的良机,收取经济市场化的红利。

参考文献:

[1]国家认监委.认证机构管理办法.2011.

煤炭地质学篇5

关键字:煤田地质勘探;煤质研究和评价;工作现状;重要性

煤田地质勘探过程中煤质工作是确保煤炭质量的重要环节,根据煤质研究内容和评价标准,能够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做出正确的评价,并且为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质量保证。由此可见,煤质工作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面本文就在分析煤质研究和评价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对其重要性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

一、煤质研究和评价工作现状分析

从我国的能源结构来看,煤炭资源占据了70%以上的比例,由此可见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关键性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的煤炭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勘探工作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从煤炭资源利用的情况来看,很多的煤炭是作为一次性能源利用的,这样就会浪费资源。针对这种情况,要想合理且有效的利用煤炭资源,必须要深入的了解并且要掌握煤炭的性质,做好对煤质的研究和评价工作。

煤质工作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地位较低,也容易受到勘探者的忽视,在地质勘探报告中虽然有煤质工作这一章,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对数据的简单罗列,对于评价也只是一般性质的,并没有深入的展开,这些资料对于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因此说,要想更好的发挥煤质研究和评价的重要性,就需要高度的重视这一工作。下面本文就对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论述。

二、煤质研究和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煤炭资源的利用途径在不断的扩大,为了更好的发挥煤炭资源的作用,提升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就需要对煤田地质勘探区中煤炭资源的煤质及逆行那个深入的研究,做出系统性的评价,这一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本文就对其重要性进行具体的分析。

首先,对煤质进行研究和评价,能够更为科学的利用煤炭中蕴藏的微量元素,并有效的防治有害元素带来的危害性。众所周知,煤炭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同时含有很多稀散元素和有害元素,将煤炭中的这些元素进行有效的提炼和利用,能够产生远远超过煤炭价值本身的价值。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煤炭资源种类齐全,煤炭勘探工作者在勘探的过程中也对一些稀散元素做了分析工作,但只是对其含量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许研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评价,这显然是不明智的。因此说,在今后的勘探工作者,需要积极的借鉴国外经验,重视煤炭中的微量元素,形成系统性的研究和评价体系,这样能够更好的利用煤炭中微量元素。

煤炭中有害元素会给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威胁,这些元素所带来的危害在一定的时期内不一定能够显现出来,但是随着时间的加长,这种后果会逐渐的显现,发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煤炭勘探者和开采者没有对其中的有害元素进行有效的研究和评价,因此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充分的了解到煤炭中的有害元素,这样才能够找到积极的应对策略,防治其危害的发生,这是对煤质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最重要的一方面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对煤质中微量元素和有害元素的研究和评价需要找准时间段,这样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讲,这一时间段最好在煤田地质勘探阶段,这样一来能够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更为精确的评价资料,并且可以有效的避免煤炭资源的流失。对于有害元素来讲,能够引起相关者的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从这一层面上来考虑,煤田地质勘探中煤质研究和评价体系的作用不可小觑。

其次,对煤质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够在煤矿设计过程中为保证煤质提供依据。在煤矿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井田的划分,并且要考虑到采区和水平的划分,同时在回采工作面设计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根据煤田地质勘探过程中提供的地质资料。在划分水平和盘区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充分的考虑煤种的不同类型、煤层的厚度以及煤质的变化规律,并且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地质构造等因素,这样一来,就需要在设计之前对煤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做好评价体系,为设计工作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确保煤矿设计的科学性和水平及盘区划分的合理性。

最后,煤质研究和评价工作能够对煤炭勘探和开采的技术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对于煤炭企业来讲,在企业内部制定长远科学的勘探开采计划,并且深入了解煤层之类级储备量是十分重要的依据,这样就能够更好的指导工作者合理的开采煤炭资源,确保开采的质量,提升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具体来说,在对煤矿进行开采之前,开采者需要对煤质工作中的研究资料和评价体系进行利用,以便更好的掌握到矿区煤层的赋存情况,并且将煤质研究和评价内容作为开采工作的重要资料依据,并结合煤层的质量分布工作,这样能够更有效的提升开采工作的质量。这是煤质研究和评价的重要性的另一个体现。

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充分的发挥煤质研究和评价的重要性,就需要重视煤田地质勘探中煤质工作,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煤质工作的效率。如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保证勘探煤样具有代表性,采集的钻芯煤样取样率要达到80%到92%之间,采取的钻芯煤样不能够存在泥浆杂质,这样就提升煤样灰分。同时,还需要详细的描述煤炭勘探项目的由来,明确勘探的任务,在完成了这一工作之后,要科学的选择化验项目,需要对无烟煤和褐煤还需要测定其机械强度、化学反应性以及热稳定性,这样能够进一步保证煤质工作的质量性,进一步提升煤质研究和评价数据的科学性。

结束语: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是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性工作,在这一工作中,对煤质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评价十分关键。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煤田地质勘探中煤质研究和评价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以便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煤炭地质学篇6

【关键词】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合理配置

1、矿产勘查的目的和内容

矿产勘查的目的就是将完善的地质资料提供给矿山建筑设计,比如矿产资源储量、开采技术条件等等,这样就可以实现开发风险降低的目的,并且让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化。通常情况下,可以将矿产勘查分为地域地质勘查、矿体地质勘查、开采技术条件、矿石技工技术性能等内容,此外,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行必要的综合评价。

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产生了新的资源观,这种资源观认为,在利用某种资源的时候,需要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对资源的层次进行充分的考虑,在采用不同层次来利用不同种类资源的时候,需要合理的进行地区配置。要想有效的利用某种资源,人类必须要将自己融入到自然系统中,对资源子系统和其他子系统进行正确的处理,以此来与自然协调发展。煤炭资源是固体资源的一种,它属于自然资源的范畴,那么就需要按照资源系统的规律来进行煤炭资源的勘查、开发和利用。

2、煤炭地质勘查在煤炭产业中的位置

可以说,煤炭地质勘查是煤炭产业的前提,无论是煤炭产业的构成、规模和发展方向,还是煤炭产品相关产业的构成、规模等,都受到煤炭地质勘查结果的决定性影响。煤炭地质勘查除了要保证相关煤炭地质资料的获取,还需要保证获取的过程能够体现多、快、好、省的特点。

3、煤炭资源和水资源与煤层气资源的关系

在以往的煤炭地质勘查中,在开采技术条件中加入了煤田内岩层、水、煤层气等内容,因为这些内容都会影响到煤炭开采;其实,这些资源都可以经过勘查而得到有效利用。特别是在初期进行的煤炭资源勘查方面,因为没有搞清楚煤田内的资源组成,这样在煤炭勘查设计与开发中,就不能统一规划和利用煤田内的其他资源,比如岩层、水、煤层气等等,并且认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煤炭开采,在接下来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中,也将其作为地质灾害因素、污染源等等,进行环保治理。显而易见,这种做法不能够有效的利用其他资源,并且还会扩大煤炭加工利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这种做法会造成煤炭产业的严重浪费,并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针对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以后的煤田地质勘查中,除了进行必要的煤炭资源勘查之外,将水资源勘查以及煤层气资源勘查等内容充分的加入进去;这样就可以在以后进行规划利用的时候,统一规划煤田内水资源和煤层气资源。

4、煤田地质勘查方法的合理配置

煤田地质勘查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可以分为很多个阶段。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扩大近远期经济利益,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就需要合理的配置和选择煤田及周边区域内的资源。煤田地质勘查方法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勘查技术手段、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勘查工程的布置系统、工程密度和施工顺序等等。在不同的勘查阶段,会选择不同的勘查技术方法,这是因为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工作要求。众所周知,煤层气存储在煤层中,煤层空隙中贮存着水和气;那么要想合理的配置煤田地质勘查方法,就需要保证这些勘查方法的组合方案可以对气体、固体和液体等三态特点和存在规律进行充分的揭示,并且满足其相互的作用关系要求,在安排的时候,应该充分的结合矿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以此来保证足够的科学、合理和经济。

依据我国的《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和《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可以了解到,煤田地质水资源勘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预查和普查煤炭地质阶段,因为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有着较大的普查区域,那么只需要将本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概括出来即可,对自然流场特征进行正确的解释,对可能富含水资源的地段进行正确的推断。在这个阶段,为了能够对本区域资源概况进行大致的了解,就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比如地质调查、地面物探以及遥感填图测绘等等,从而对资源富集区段进行定量圈划。二是在详查和勘探阶段,需要定量评价部分富水地段的水量和水质,对本地段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进行合理的推测和估算,从而有效的统一规划和利用煤田内的水资源和煤炭资源。

5、煤田地质勘查内容的合理配置

通过合理的配置勘查方法,可以将勘查的成果内容更加经济更加良好的揭示出来;而通过合理的配置勘查内容,则可以对勘查方法的选择和配置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煤炭地质勘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包括着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岩性组合特征、煤质和煤类、自然地理条件、地貌特征、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工程地质条件等等。煤炭地质勘查的主要目的是对煤炭资源量和煤炭出来进行准确的获取。

水资源地质勘查的主要内容也包括着很多个方面,比如地层层序、控水构造、第四系地质、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等等,水资源地质勘查的目的是对水资源量的准确获取。

煤层气地质勘查的主要内容除了一些基础的地质资料之外,比如地层层序、岩性组合特征、煤质和煤类、自然地理条件、构造形态以及环境地质情况等,还包括着其他的一些内容,比如地质背景、成藏和封盖条件、煤热演化生气特点以及煤层气成因特点等等。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得知,煤炭地质勘查、水资源地质勘查和煤层气地质勘查是存在着一定的关联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存在着很多的相同点。举一个例子来说,在进行地面物探中,对二维、三维地震和电法进行运用时,不仅可以分析和探测煤矿层,还可以有效的分析和解释水、气以及岩层的各项特性规律。

6、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煤炭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煤炭企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将节约优先的战略充分的落实下去,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对加工利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最大限度的降低。同时,在开发煤炭资源的时候,还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对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煤炭开采进行限制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煤田地质勘查中进行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焦叶红.浅谈煤田地质勘查项目管理[J].山东煤炭科技,2012,2(5):123-125.

[2]王敬,李元镭.对现行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吉林地质,2004,2(2):98-100.

[3]柴茂.煤田地质预测在煤炭资源规划中的应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3):23-25.

煤炭地质学篇7

关键词:市场经济;煤炭;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407.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65-02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煤炭行业的发展形势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力求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谋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但是,影响市场经济运行环境的因素较为复杂,煤炭企业为了适应这种复杂的环境就必须进行合理的改革,改革传统营销策略,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炭营销策略,使之符合市场经济环境。

一、煤炭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煤炭营销活动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为严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煤炭营销环节出现了诸多问题,阻碍了煤炭营销活动的进行。从目前来看,煤炭营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影响煤炭营销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煤炭营销战略的落后。我国长时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煤炭行业又是一个相对稳固的行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导致了国家过多的关注其营销活动,在国家的帮助下,煤炭营销活动进行的十分顺畅。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市场主导的经济环境对于煤炭行业来说是一种质变,他们还没有完全接受市场主导的经济环境,这导致了煤炭企业的营销思想落后,没有形成品牌思想、客户思想,在品牌的打造和客户的维护上还有所欠缺。

其次,营销方式和营销内容单一乏味,与丰富多彩的市场经济十分不吻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各个行业都在进行营销方式创新,煤炭营销活动还保持着原有的营销方式,营销效率低下,与市场经济环境十分不符。

第三,营销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不能否认的是我国煤炭营销队伍是一支具有一定经验和专业素质的营销队伍,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营销人员的要求不仅仅是经验和专业,还需要一定的综合素质和对信息的搜集和整理能力。传统的煤炭营销队伍无法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在综合素质和信息整理能力上有所欠缺,因此,建设一只强大的营销队伍是煤炭营销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一个重要表现。

最后,准备不充分。面对市场经济环境带来的一切竞争,煤炭行业还没有充分适应煤炭营销队伍,还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理念准备。作为一支优秀的煤炭营销队伍,需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营销文化氛围,使企业文化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营销行为。同时,对于煤炭营销要有清晰的思路,将营销活动落实到每一环节上,制定精密的营销计划和营销方案,理清营销思路,使营销活动按部就班进行。加之,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处于参与经济行为的主导地位,煤炭营销活动需要在充分的市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参与市场调研,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处于主动地位。总之,无论是在思想上的准备,还是在营销思路与营销方案上的准备,乃至是对市场的调研准备都明显不足,这势必会阻碍煤炭营销活动与市场经济脱节,阻碍营销活动的进行。

二、制定符合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煤炭企业营销策略

当前煤炭营销还存在很多落后的地方,需要有针对性的对煤炭营销进行改革和创新,在煤炭营销过程中创立合理的煤炭营销策略,以机制为出发点,结合每一个煤炭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市场经济的独有特点,进行适当的创新,最终制定出科学的煤炭营销策略。

(一)加强管理

煤炭营销属于对资源的一种营销,他与普通的营销有所不同,煤炭营销的自身特点是煤炭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一个主要切入点,在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以市场经济为视角,进行煤炭营销的管理工作,制定科学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加强常规营销管理,即加强对营销人员的管理工作。营销人员是营销获得胜利的关键点,建立一支强大的营销队伍能够有效地提升营销水平。在煤炭营销队伍的建立过程中,要选择责任心较强,专业技术能力过硬的营销人才,并结合煤炭营销的实际情况对煤炭营销人员进行科学的培训,从而保证煤炭营销方案能够有效展开。因此,高素质的煤炭营销队伍建设是煤炭营销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只有具备强大的营销队伍,才能真正实现营销的成功,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人才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煤炭企业需要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煤炭营销人才。

其次,强化风险管理。煤炭营销过程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营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风险都是煤炭营销准备人员所需要考虑在内的,需要纳入到煤炭营销管理体系中去。以回款为例,回款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其他行业的营销中,还存在于煤炭企业的营销中,由于煤炭企业营销成本相对较高,煤炭企业更应该着重进行营销方案的制定,在营销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将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纳入到煤炭营销方案中,对客户信誉进行详细的了解,对营销计划进行详细的部署,尽可能避免因为回款不及时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总之,市场经济是灵活的,他为煤炭营销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同样也设置了更多的风险,需要强化煤炭营销管理,降低煤炭营销损耗。

(二)建立和谐客户关系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市场经济更为灵活,市场经济运行环境更加多变,客户群也相对不固定。而对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大的煤炭营销活动来说,处理好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在整个煤炭营销过程中,要体现客户利益,从客户利益出发,在客户与煤炭营销行为之间构建起一架和谐之桥。同时,在煤炭营销活动自身来说,要选择有利的客户群,对不同的客户指定不同的营销方案,选择有利的市场环境,尽可能的开发市场环境中的潜在客户,开发大客户群,利用地理优势和市场优势进行客户关系的协调,与客户之间建立和谐共处的关系。

(三)打“品牌”战

所谓品牌无疑就是突出商品优势的地方,任何一个品牌都不仅仅是一个标示,更多的是内涵的优势,比如说质量、服务、售后等等,煤炭营销也要注重品牌优势,力求通过品牌促进煤炭营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煤炭营销面临着来自各方的竞争,竞争之激烈是计划经济所不具有的,煤炭营销要想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就必须在煤炭领域建立自己的品牌,并通过各种方式稳固自身的品牌地位。品牌对于煤炭营销就是身份、地位、质量、服务的代表,它能为煤炭营销带来利润和销量,使煤炭营销形成稳固的市场环境。因此,注重品牌战略对于煤炭营销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在建立品牌的同时,还需要维护品牌,对自身的品牌形象负责。品牌代表的是自身的优势,无论是质量上乘,还是服务到位,都是品牌所集中反映的,那么煤炭营销环节就需要体现品牌所蕴含的深意,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进行品牌的宣传,对煤炭品牌负责是品牌战取得胜利的又一个保证,也是市场经济环境中对营销诚信要求的一种客观体现。煤炭营销活动要想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就需要突出品牌优势,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打好品牌战,打稳品牌战。

(四)营造良好的营销氛围

市场经济环境要求公平竞争,反对不良竞争,煤炭营销活动必须体现公平与公正,坚决杜绝一切不良竞争。在煤炭营销过程中,要注重煤炭企业的形象,将形象作为一个切入点,在树立良好形象的同时,再进行公平合理的竞争,则能更好的发挥煤炭营销的实力。从目前来看,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环境下的煤炭营销,其客户都围绕着电力、水利、冶金等领域,这些客户对煤炭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对煤炭的信息进行详细的了解,煤炭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就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向客户如实的进行产品的介绍和信息的宣传,避免虚假信息的介入而导致的客户关系不协调,破坏企业自身的形象。在公平、诚信的基础上进行营销活动,能更好的获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使营销主体与客户之间建立一种公平和谐的关系。因此,煤炭营销活动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对公平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煤炭营销活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获得更好的发展。

(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平台

与市场经济共同发展的科学技术,在当今时代,科技的发展是不同忽视的,科技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每一个行业或者是每一个活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应用,能更好的促进人们的生活质量。对于煤炭营销活动来说,信息的掌握是营销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营销活动需要煤炭企业自身掌握精准的市场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掌握市场的发展动态和对煤炭市场进行科学定位,结合自身的营销经验和营销特点进行营销活动。这就需要煤炭企业积极的利用现代平台,通过现代平台的优势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掌握更多与煤炭营销相关的信息,包括市场信息、客户信息、同行业其他煤炭企业的信息等等,这样才能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环境中进行营销活动。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时代的不断深入,煤炭营销活动需要更好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人才,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加强自身信息处理的能力。

(六)强化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是煤炭营销的一个组成部分,物流管理的不完善和缺失就意味着我国煤炭营销活动将无法进行。从目前我国煤炭营销所依托的物流方式来看,铁路是一种主要的方式,因此,在进行物流管理的过程中,要集中力量进行铁路运输环节的管理。建立完善的铁路运输机制,对铁路运输进行监控和管理,使铁路运输与煤炭营销活动结合起来,成为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协调铁路运输与煤炭营销之间的关系。同时,在铁路运输的同时建立其他种类的运输,避免运输方式单一而带来的运输环节不稳定。

煤炭营销要想取得成功,须在充足的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营销策略革新,使之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到自己合理的位置。从煤炭企业自身出发,需要煤炭企业不断的革新营销理念,建立完善的营销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在市场环境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凸显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地位,为其自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想取得煤炭营销的胜利,就必须加大力度,进行革新,创造出一条属于煤炭行业自身发展的营销之路。

参考文献:

[1]李焕荣,杨鉴淞.大型煤炭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J].中国煤炭,2007(5):27-28.

煤炭地质学篇8

关键词:煤炭经济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对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三种能源中,煤炭作为能源中的龙头老大,在我国能源耗费比例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能源消费的局面还会一直持续,另外,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开发和利用煤炭的历史也很悠久,这也为我国经济对煤炭资源的依赖奠定了基础。在这种能源消费结构的形势下,煤炭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煤炭经济能否合理的运行,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的煤炭经济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创新与改革,技术有了很大进步,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大大提高。

与此同时,我们也知道,我们国家的煤炭经济是用资源的消耗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在煤炭经济发展中,重视生产规模而忽视安全生产,重视煤炭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忽视煤炭经济的发展质量,重视煤炭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煤炭经济运行过程中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我们国家的煤炭经济要做出的正确选择是在合理开发煤炭资源的同时,对废弃物的排放要制定严格的标准,对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一定要高度重视。在这样众多问题的背景下,我国煤炭经济运行如何建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煤炭经济运行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煤炭经济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质量因素影响到煤炭经济的运行质量,现有的煤炭经济运行的质量评价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重视数量、忽视质量;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而对于资源能否充分利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否到位,对生产过程中是否安全等指标不能认真考虑,很难正确全面地评价煤炭经济运行的质量,也很难达到可持续发展对煤炭经济的要求。

煤炭经济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煤炭产业经济运行的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定量化信息的集合。

由于煤炭经济独具的特殊性,如何对煤炭经济运行的质量进行科学评价,整个评价体系内容的完善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煤炭经济运行质量评价体系里内容的确定,首先需要一套适宜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

要科学的评价煤炭经济运行的质量,需要把投入数据和产出的数据进行对比,所得出的结论可以客观的反应煤炭经济运行的效率,从煤炭开采和深加工的循环生产的过程来看,要掌控整个煤炭经济运行的全过程。基于此,要选择一套的完整的科学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多项指标的综合性评价,才能真正体现出煤炭经济运行质量的高低。

2、科学性原则

煤炭经济运行质量评价的科学性是指质量评价体系的制定要真正体现可持续发展对煤炭经济发展的切实要求,能够全面的体现煤炭经济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具体细节和程度。

3、现实性原则

煤炭经济运行质量评价的现实性是指依据具体的统计制度以及会计制度,所有的评价指标要直接从煤炭经济运行过程中获得真实数据,这才符合质量评价的公正性和及时性的要求。

4、宏观性原则

煤炭经济运行质量评价的宏观性是指质量评价指标的具体设计,要把“宏观”置于主导地位,改变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数字,盲目扩大规模的评价指标,加大体现煤炭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指标。通过具体的考核程序,引导煤炭经济向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建立煤炭经济运行质量评价体系有了科学的原则,就有了正确的方向。下面,我们就具体谈谈如何建立煤炭经济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建立安全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在各个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放在第一位,安全重于泰山。一般情况下,煤炭开采场地传统的安全评价系统中有矿井的安全条件、管理等十块内容,每一个板块在煤炭开采场地的安全评价中所占的比例不一,这样的评价是针对整个过程的评价,最后的结果很难得以执行。我们要建立一项能正确反映安全生产结果的评价体系。

1、死亡率

在这里所说的死亡率一般指每产出煤炭100万吨死亡的人数百分比。据统计,2005年,全世界产煤52.5亿吨,死亡人数是7549人左右。我国的产煤量21.1亿吨,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而死亡人数却多达5986人,占全世界死亡人数的百分之八十。美国2005年的产煤量是11.33亿吨,而死亡人数仅为24人,死亡率为0.03,印度也只有0.5,而我国的死亡率却达到了2.81。随着国家对煤矿业安全管理的加强,死亡率降低了很多,但重大是安全生产事故仍然频繁出现。我们认为,国家应该把“0”作为死亡率的标准,这样,就不会给煤炭开采的事故率余下生存空间,也会让煤矿负责人和工人们时刻绷紧这根安全弦。

2、发病率

在煤炭开采场地经常发生的病情是尘肺病,它是由含大量二氧化硅的粉尘导致的疾病,这种病发展快速,危害严重,主要症状是,气短、咳痰、胸痛等,而且对于这种病症,医疗条件还未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每年由于尘肺病而导致煤矿工人死亡的人数是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6倍。

3、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是指煤炭企业用于煤炭开采场地安全施工设施所投放的资金,资金投入的多少跟安全隐患成反比。对于用于安全设施的资金投入,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规范--《煤矿安全规程》。最近几年,用于安全设施投入的资金在逐步增加。

4、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是指煤矿在一定时间段内各生产环节集中的生产能力,用万吨/每年作为基本单位来计量。煤炭企业的生产能力对于企业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数量都是至关重要的。国家重点煤炭企业的生产能力必要要强,合格率要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二、建立清洁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就是指对于生产过程和产品采用整体预防的策略,降低或消减生产过程和产品对生态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又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使其效益大大提高的生产模式。煤炭开采的整个过程都要坚持煤炭开采预防污染战略的运用,在采取科学管理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提高煤炭的生产水平,加大煤炭资源的充分利用,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要使煤炭生产有一个良性循环,必须要从煤炭开采始端开始抓,从而达到污染物的减少。a.原煤的入洗。我们国家原煤的率入洗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十一五规划中也提出,我国原煤的入洗率要达到百分之五十,到2020年,入洗率将达到百分之九十。当前,我国的煤炭企业也开始注重原煤的入洗工作,各个省份都在拟定适宜的方法措施,目的在于加大原煤的入息率,原煤的入洗,既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减轻了对铁路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b.商品煤的回收。在煤炭经济发展中,每家煤炭企业都在做洗煤的文章,想方设法增加商品煤的产量,以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既要加强管理,在满足经济市场的同时,防止商品煤过剩,又要及时调整操作方案,以提高跳汰精煤的生产率。

三、建立低耗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以往,煤炭产业由于单一化、链条短、转化低的特点,既形成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负面影响,又缺乏竞争力,使自我经营的局面一再陷入困境。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特别是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使煤炭产业也在寻找自身的位置,不间断的进行方向性的调整。在定位的发展上,煤炭产业由以往单纯追求增长数据向追求社会经济效益、向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在资金投入上,煤炭产业把发展生产力当做前提来进一步促进煤炭产业的发展,在确保煤炭产业效益稳步增长的前提下,把资金重点投入到加强装备、加强安全设施的完善和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上。

四、高效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煤炭企业发展生产力,追求高效率都是为了煤炭经济的高效益。发展生产力和高效率都是为高效益打基础的。高效率和高效益应该是矿井设备,开采技术及煤炭建设的入出中间最优的组合。现代化的矿井的工艺设备应该是先进的,这些先进的工艺设备应该与所属矿区或者井田的地质条件,能创造最好的效益和最优的生产能力的工艺设备。只是单单设备最先进,煤炭经济能力高效都不是现代化,只有煤炭经济的高效益(也就是投入与产出比达到效益的最大化),才是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2007.7

[2]赵全洲.依托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兴煤推进全省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007.9

[3]李新春.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2000.8

煤炭地质学篇9

一、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的煤炭工业发展道路。把煤矿安全生产始终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为主线,按照统筹煤炭工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统筹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统筹矿山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实现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二)发展目标。从2005年起,用3—5年时间,建立规范的煤炭资源开发秩序,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形成若干个亿吨级生产能力的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煤矿安全基础条件有较大改善,煤矿瓦斯得到有效治理,重特大事故多发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矿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控制,煤炭法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再用5年左右时间,形成以合理保护、强化节约为重点的资源开发监管体系,以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主体的煤炭供给体系,以强化管理和投入为重点、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以煤炭加工转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治理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为基础的法规政策调控体系。

(三)基本原则。坚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加快现代化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培育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中小型煤矿重组联合改造,另一方面继续依法关闭布局不合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小煤矿。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着力解决影响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同时抓紧完善法规政策调控体系,提高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准入条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综合治理的原则,促使煤矿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等各项要素到位。坚持国家引导、扶持和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帮助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又要尊重企业的自主发展权。坚持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推进煤炭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保障安全生产和促进健康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坚持煤炭开发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促进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相关产业的联合和煤炭就地转化,带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二、强化规划和管理,完善煤炭资源开发监管体系

(四)加强对煤炭资源的规划管理。煤炭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要改进管理方式,实现由粗放开发型管理向科学合理开发、保护节约型管理的转变。依法科学合理划定煤炭资源国家规划矿区和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严格按国家规划有序开发。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矿区的划定,由国土资源部研究提出,会同发展改革委共同审定并公布。建立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制度,对特殊和稀缺煤种实行保护性开发。

(五)完善煤炭资源管理与生产开发的管理制度。各级发展改革(煤炭行业)主管部门要综合运用煤炭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等手段,加强对煤矿开发建设和煤炭生产的监督管理。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国务院行政法规,规范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登记管理工作,纠正、制止一切越权审批和以招商引资为由越权配置煤炭资源的行为。煤炭开发规划和资源管理工作要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发展改革(煤炭行业)主管部门编制煤炭生产开发规划、矿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征求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意见,并作为批准规划的重要依据。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编制煤炭资源勘查规划、矿业权设置方案时,必须征求同级发展改革(煤炭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并作为批准煤炭资源勘查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的重要依据。产煤地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落实煤炭行业管理职能部门,并充实和加强煤炭管理力量,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煤炭资源和生产开发管理。

(六)加大煤炭资源勘探力度。加大煤炭资源勘探资金支持力度,研究建立煤炭地质勘探周转资金,增强煤炭资源保障能力。由国家投资完成煤炭资源的找煤、普查和必要的详查,统一管理煤炭资源一级探矿权市场,在此基础上编制矿区总体开发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依据矿区总体开发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实行煤炭资源二级探矿权和采矿权市场化转让,转让收入要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用于煤炭资源勘探投入,实现滚动发展。健全煤炭地质勘查市场准入制度,培育精干高效、装备精良的煤田地质勘探队伍。严格执行勘查技术规程,进一步完善储量评估制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地质勘探精度,保障地质勘查质量,为合理规划和开发煤炭资源奠定基础。

(七)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进一步完善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规范煤炭矿业权价款评估办法,逐步形成矿业权价款市场发现机制,实现矿业权资产化管理。煤炭矿业权资产化要与科学的生产规划相结合,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开发、一次置权、分期付款”的原则有序进行。严格矿业权审批,对国家规划矿区内的煤炭资源,凡未经国家批准开发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的,一律不得办理矿业权的设置。保障矿区井田的科学划分和合理开发,形成有利于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煤炭开发秩序。加快修订煤矿设计规范,严格开采顺序、开采方法和开发强度管理,禁止越层越界和私挖乱采。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开采难采煤层和极薄煤层。煤矿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必须按照隶属关系,依法取得同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审查批准,并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设施“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施工和投入使用)。

(八)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修订煤炭生产矿井资源回采率标准和管理办法,凡设计回采率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煤炭开发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核准,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建立严格的煤炭资源利用监管制度,对煤炭资源回采率实行年度核查、动态监管,达不到回采率标准的煤矿,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回采率标准的,依法予以处罚,直至吊销采矿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加快完善煤炭资源税费计征办法,研究将煤炭资源税费以产量和销售收入为基数计征,改为以资源储量为基数计征的方案,并在条件成熟时实施;同时,要积极探索多种激励约束机制,促使煤炭生产企业节约煤炭资源。健全煤炭生产企业资源储量管理机构,落实储量管理责任,完善煤炭储量管理档案和制度,严格执行生产技术和管理规程。

三、加快结构调整,加强煤炭供应体系

(九)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按照煤炭发展规划和开局,选择资源条件好、具有发展潜力的矿区,以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为依托,加快神东、陕北、晋中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形成稳定可靠的商品煤供应基地、煤炭深加工基地和出口煤基地。国家继续从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或国债资金)中安排资金,以资本金注入等方式,重点支持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应积极改进金融服务,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切实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煤炭开发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煤炭企业上市融资,按照国家规定发行企业债券,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建设和发展。

(十)促进煤炭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要与煤炭外运和水资源等条件相衔接,与相关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要加大投资力度,改革铁路和港口投资体制,鼓励企业法人、非公有资本参股建设和管理,抓紧建设和改造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出煤通道和北方煤炭下水港口,提高煤炭运输能力,从根本上缓解交通运输对煤炭供给的制约。按照政府引导和企业自愿的原则,鼓励煤电一体化发展,加快大型坑口电站建设,缓解煤炭运输压力。鼓励大型煤炭企业与冶金、化工、建材、交通运输企业联营。火力发电、煤焦化工、建材等产业发展布局,要优先安排依托煤炭矿区的项目,促进能源及相关产业布局的优化和煤炭产业与下游产业协调发展。

(十一)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加快培育和发展若干个亿吨级大型煤炭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优化煤炭工业结构、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平衡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关系和“走出去”开发国外煤炭、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体。煤炭企业要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矿区的资源开发由国有资本控股。鼓励发展煤炭、电力、铁路、港口等一体化经营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到境外投资办矿,带动煤炭机械产品出口和技术、劳物输出,提高我国煤炭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十二)进一步改造整顿和规范小煤矿。各产煤地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快中小型煤矿的整顿、改造和提高,整合煤炭资源,实行集约化开发经营。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改造中小型煤矿,鼓励资源储量可靠的中小型煤矿,通过资产重组实行联合改造。积极推进中小型煤矿采煤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规模以上煤矿必须做到壁式正规化开采。继续淘汰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安全标准、不符合环保要求和浪费资源的小煤矿,坚决取缔违法经营的小煤矿。

(十三)加快提升煤炭生产和设备制造技术水平。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淘汰落后的技术装备与工艺,推动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大力推进中小型煤矿机械化,加快培育和发展面向小型煤矿的综合服务机构,形成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通过关键技术引进、技贸结合、合作制造、市场换技术等多种方式,提高煤炭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制造能力,促进重大装备制造国产化。加强企业、科研机构和各类院校的联合,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十四)规范煤炭市场秩序。深化煤炭流通体制改革,改革电煤价格形成机制,运用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法规,合理调整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的利益关系。继续推进煤炭订货方式改革,鼓励供需双方自主衔接、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加快建立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为主体,以区域市场为补充,以网络技术为平台,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主体自由交易的现代化煤炭交易体系。严格煤炭经营企业资格审查,取缔无证非法经营活动,清理煤炭运销环节乱收费、乱罚款,依法打击掺杂使假和偷骗税款等不法行为。

四、坚持综合治理,强化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十五)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提高监察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强化煤矿安全执法检查。落实地方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建立地方人民政府领导分工联系本地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认真实行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强化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精简企业管理机构,加强一线管理力量;坚持煤炭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机构派驻制度,严格执行煤矿领导干部下井带班作业制度。严格外包工程队伍资质管理和现场管理。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

(十六)加大煤矿安全投入。按照企业负责、政府支持的原则,完善中央、地方和企业共同增加煤矿安全投入的机制。各类煤矿要按有关规定提取生产安全费用。国家继续从预算内基建投资(国债资金)中安排资金支持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对国家支持的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地方财政要积极安排配套资金,专项列支,并与中央资金同时到位。各级财政、审计和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确保煤矿安全资金专款专用,安全改造项目顺利实施并发挥效用。

(十七)提高瓦斯防治技术水平。成立煤矿瓦斯防治部际协调领导小组,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设立国家瓦斯治理和利用(煤层气)工程研究中心,加强瓦斯防治科技攻关,立足于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科技进步,从根本上扭转瓦斯事故多发的现状,加快瓦斯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瓦斯煤尘防爆、瓦斯抽采利用技术的研究。抓紧制订和实施全国煤矿瓦斯治理总体方案,尽快使煤矿瓦斯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财政、税务部门要尽快制订实施办法,对瓦斯(煤层气)抽采和利用实行税收优惠。煤炭企业要严格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的管理,建立健全危险源辨识技术体系、瓦斯抽采和监测监控体系、灾害预警救援体系,切实防范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

(十八)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素质。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组织和引导企业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特别是采掘工人的素质和安全生产技能。对煤矿负责人和主要工种依法实行强制性安全培训,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纪律等现象。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煤矿采煤等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实行职业准入,持证上岗,严格技术岗位人员配备标准。教育部门要加强与煤炭行业的合作,将煤炭行业有关专业纳入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要与大型煤炭企业合作,尽快恢复或设立一批煤炭职业技术学校。要引导有关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煤炭行业市场需求培养懂安全、有技术、会管理的煤炭专业人才。要通过设立煤炭专业奖学金、减免学费等措施,鼓励学生报考煤炭专业。

五、加强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构建煤炭循环经济体系

(十九)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发展。发展改革委要制定规划,完善政策,组织建设示范工程,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推动洁净煤技术和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洗煤、配煤和型煤技术,提高煤炭洗选加工程度。积极开展液化、气化等用煤的资源评价,稳步实施煤炭液化、气化工程。加快低品位、难采矿的地下气化等示范工程建设,带动以煤炭为基础的新型能源化工产业发展。采用先进的燃煤和环保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二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按照高效、清洁、充分利用的原则,开展煤矸石、煤泥、煤层气、矿井排放水以及与煤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鼓励瓦斯抽采利用,变害为利,促进煤层气产业化发展。按照就近利用的原则,发展与资源总量相匹配的低热值煤发电、建材等产品的生产。修改制定配套法规、标准和管理办法,落实和完善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在煤炭生产开发规划和建设项目申报中,必须提出资源综合利用方案,并将其作为核准项目的条件之一。

(二十一)保护和治理矿区环境。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要严格实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加强矿区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废弃物和采煤沉陷区治理。研究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明确企业和政府的治理责任,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投入,逐步使矿区环境治理步入良性循环。对原中央国有重点煤矿历史形成的采煤沉陷等环境治理欠账,要制订专项规划,继续实施综合治理,中央政府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煤炭企业按规定安排配套资金。

(二十二)大力开展煤炭节约和有效利用。积极引导合理用煤、节约用煤和有效用煤,努力缓解当前煤炭供求紧张状况,解决煤炭产需长期矛盾。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切实转变增长方式,抓紧完善产业政策和产品能耗标准,限制高耗能工业的发展。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鼓励发展新能源,努力减少和替代煤炭使用。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广先进的节煤设备、工艺和技术。强化科学管理,减少煤炭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损失和浪费。制定有利于节约用煤的经济政策、技术标准和法规,利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全面、严格的节煤措施,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煤和合理用煤的良好环境。

六、制订和完善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健全煤炭工业法规政策调控体系

(二十三)加强煤炭法制建设。抓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完善配套法规,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煤炭法规体系。尽快修订煤炭产业政策,完善办矿审核制度,严格准入标准。制订严格的煤炭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标准,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推动煤炭产业升级。加强煤炭执法队伍建设,依法规范煤炭市场秩序,为各类煤炭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煤炭企业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资源、环境、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技术政策和行业标准、规范,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技术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矿井设计、施工、技术改造、生产和加工利用等方面的行为,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

(二十四)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各地要根据国家关于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有关政策,加快分离煤炭企业办社会职能。严格按照1998年国务院关于改革国有重点煤矿管理体制的规定,切实落实原中央财政对国有重点煤矿增值税定额返还和所得税返还政策。加快增值税改革步伐,落实对已公布取消的各类基金和收费项目的清理、整顿措施,减轻煤炭企业负担。

(二十五)促进煤炭企业接续发展。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有关规定,研究建立煤炭产业积累煤矿衰老期转产资金制度,筹集资金专项用于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完善煤炭成本核算制度,保障煤炭企业增加接续资源,开展资源勘查,保护和治理环境,发展接续产业。重视煤炭合理开发与矿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促进矿业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支持资源枯竭矿区经济转型。

(二十六)提高矿工劳动保障水平。加强煤矿质量标准化基础工作,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减轻矿工劳动强度。改革煤矿工作制度,将矿工入井时间缩短到八小时以内,并尽快实行四班六小时工作制。加强煤矿劳动保护用品的研发,煤炭企业必须为井下工人发放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不断提高劳动保护水平。加强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做好煤矿尘肺病等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保护矿工身心健康。全面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本地区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煤炭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办法。各类煤炭企业都应为矿工办理工伤保险,切实维护矿工的合法权益。

(二十七)提高矿工生活质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井下矿工的劳动强度和风险、生产环境等情况,制订或提高煤矿工人艰苦岗位津贴标准。各类煤炭企业应根据效益情况,逐步提高矿工收入水平。继续采取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出资的办法,解决历史形成的矿区危房、棚户改造问题。

煤炭地质学篇10

关键词:计量方法;改革方案;煤炭资源;

中图分类号:F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1

引言

根据收集资料中数据显示,在我国当前的能源消费组成当中,煤炭资源占70%以上,不难看出煤炭资源对于我国生产和发展过程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煤炭资源将一直作为我国的第一能源。煤炭产量是国民经济计划中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如何更好的在煤炭的计量方法上进行相应改革,使得煤炭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成为了我国煤矿开发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煤炭计量制度和管理制度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计划在各个方面的正常运行,良好正确的管理制度有利对国民经济的促进;无法适应现实情况而发挥积极作用的计量方式则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阻碍。为完善煤炭制度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

一、煤炭计量制度

目前,在众多主要出产煤矿的国家当中,我国是唯一一个以原煤作为计量的国家。国家考核煤矿生产计划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也是以原煤的产量作为基础。但在实施方法上却与计量制度存在一定的差距。原煤,从理论上来讲,是指从矿井或者是露天的煤矿产地中直接提取上来的毛煤当中去掉大于50毫米的矸石,便称之为原煤。在提取原煤的这一过程当中,由于没有规范化进行的筛选和洗煤,所以导致原煤的质量降低一个等级,毛煤做为原煤出产,而原煤便作为商品煤进行出售。尽管有一些煤矿产地在这一问题上有所留意,在取出的毛煤上进行筛选,并能够做到在该毛煤中提取大于50毫米的矸石,但这些大于50毫米的矸石已经作为商品销售出去,所以,在资源质量控制上并没有什么切实的效果。大部分的煤中,都含有小于50毫米的矸石,这些本不应该计入产量当中的原料也因没有强制性规定而符合计量标准,相当于当下煤矿产量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国煤矿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质量不纯净的情况,所实行的煤炭计量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二、煤炭计量现状

由于我国煤炭计量制度的不完善,对煤炭资源的区分难以有明确的界定,所以在当前的计量煤炭的情况上也存在与之相应的问题导致煤炭的开发质量得不到保障。

(一)计量不准确。煤矿企业实行的以原煤作为计量的制度,在计量过程当中所使用的方法不具有科学性,属于原始计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人为性的误差。煤炭计量过程中往往是以矿车计量的方法为主,即通过罐率和容积密度进行计算,但这种方法在现场计量时会存在很多限制,无法采用计量工具,只能是采用目测法,同时这种方法通常有大约一个季度的使用周期,开采的煤炭当中还含有很大成分的杂质;而如果使用落地存煤丈量的方法,却因为煤炭形状不规则而导致难以测量。测量质量始终得不到保证。

(二)煤炭数量与质量得不到平衡。近年来,国家对煤炭的数量和质量考核处于脱节状态,计量以原煤的数量为主,而质量考核则是以商品煤为主。即使一部分煤矿企业的产煤数量在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煤炭的质量却呈现下降趋势。

(三)经济效益低下。当前我国实行的煤炭计量制度是以原煤计量为主、商品煤的计量为辅,所以,大多数的矿产企业均是以原煤产量为基准计算煤炭的盈亏,这就导致一些煤矿为提高原煤的生产数量刻意忽略煤炭杂质的存在,而将其作为煤矿产量,这种做法,降低煤炭品质,直接导致的是经济效益的下滑和对自然资源的浪费。

(四)产销脱节。发生产销脱节的状况是由于国家给煤矿下达了原煤的生产指标,但用煤单位分配到的却是商品煤,煤矿企业按照国家派放的原煤生产指标进行生产,但经过原煤的筛选和洗煤后,到达用煤单位的商品煤却遭遇数量不足的状况。

三、煤炭计量办法改革方案

(一)实行“标准煤”计量方法。目前我国实行的原煤计量方法不能够完全的解决煤炭计量问题,因此,在煤炭计量标准上采取“标准煤”的计量,也就是按照统一的热值换算成煤炭的吨数。比如说,某矿产煤25000吨,另一煤矿产煤2000吨,通过换算,可以得出二者的“标准煤”都等于21000吨,也就是说这两个煤矿的产煤数量虽然不一致,但为国家所提供的人能是相同的,因此,二者应该在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上是同样的水平。如此一来,煤矿与煤矿之间,同一煤矿在不同的时期所产出的煤矿是具有相对比较性的,通过统一的计量标准来衡量企业的煤矿产量。通过实行“标准煤”的计量方法,能够使得企业更加注重煤矿的质量而不是单纯的追求矿产数量,由此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严格评定商品煤质量。由于各用煤企业的最终消耗品是商品煤,结合上文“标准煤”的计量方法,在商品煤的质量评定上应实行相应的加强管理。如果没有对商品煤质量的限定,仍然会有矿产企业认识不到大力开采毛煤的经济效益的低下而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现实问题。商品煤的灰分应规定不高于40%,该数据应随着洗煤加工技术的发展在未来更加降低。质量标准需要严格控制,灰分超过40%的低质煤将不列入商品煤的行列,长此以往,能够对煤矿的生产带来更高的经济利益。

四、结语

针对我国的煤矿计量情况的研究,正视我国煤矿计量工作所存在的产销脱节、煤矿质量低下、计量数据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实行更加科学化的“标准煤”计量方法,有利于煤炭质量的提升,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效益。相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现存煤矿计量问题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唯有国家和各煤矿企业共同认识到我国煤矿产业的重要性,坚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国国情实施真正有利于矿产发展的改革,才能够保证作为我国最主要能源的煤矿资源能够更为长久得为我国提供能量。

参考文献:

[1]2013年《中国煤炭》总目次[J].中国煤炭,2013,08(12):15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