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口腔健康科普知识十篇口腔健康科普知识十篇

口腔健康科普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8:38

口腔健康科普知识篇1

【关键词】优质护理;口腔;健康知识;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045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442-01

本文所指的优质服务主要是针对患者而言的一种全方位的服务,这种服务要求医院的护理人员在患者一入院就全方位的为患者解决各种问题,对患者入院、治疗、康复以及复诊工作的全部过程做好细心地指导和护理工作。舒适护理模式主要是针对患者的个人感受而言的,这种护理模式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要考虑到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年龄、性别特征等各个方面,保证提供患者所需的服务,使患者在心情舒畅中完成治疗过程,已取得优秀的治疗成果。客观看来,这种护理模式的主要目标有四个:满足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理舒适需求,即考虑到患者的身体需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满足患者的心理舒适,即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采用人性化的治疗方式,使患者在心情舒畅中获得应有的治疗效果;满足患者的社会舒适需求,即保证患者治疗期间周围人际环境的和谐友好,使患者不必面对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是指满足患者的灵魂舒适,主要是指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要尊重患者的精神需求和信仰。这种护理模式能够使患者从心理上得以满足,保持心情愉悦。这样对患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从舒适模式的优质护理在口腔科患者中的应用方面进行研究及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用本院口腔科住院患者100名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患口腔外伤、龋病、牙周病等需要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男55例,平均年龄42岁;女45例,平均年龄41岁。经t检验,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性别、学历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研究方法以患者住院顺序为依据,对其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和普通组。试验组给予舒适护理模式的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方法如下:①入院前,礼貌、微笑接待患者;②入院后,对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宣传口腔健康相关知识。③在术前帮助患者排解压力,解答患者及家属对此次手术的疑惑;术中给予患者心理安慰,鼓励患者配合手术,密切关注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术后认真帮助患者护理口腔卫生,讲述进食等需要注意的问题,再次进行健康教育,如何保持口腔卫生普及口腔健康知识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患者出院前,填写对此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自行设计的口腔健康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并对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不同组别患者年龄的比较采用t检验,性别、学历等一般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口腔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的比较均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实验组和普通组对医院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的比较调查数据显示,在患者出院时,对医院护理质量的评价中,实验组的满意程度较高,而普通组的满意程度低于实验组。其中试验组中的满意度为88.3%,普通组的满意度为80.1%。具体数据,见表2。

2.2口腔健康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比较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结果显示,试验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患者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的竞争越来越剧烈,医院的服务工作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医院工作人员在对患者治疗疾病方面提供帮助外,最重要的是应该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关怀和满足,使其心情愉悦、思想健康才能更好的恢复健康。本文所研究的优质护理,就是把患者放在首位,让患者在入院前、手术前、术中、术后、出院都能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热忱与关心,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及早恢复健康。通过以上研究得知,舒适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要比普通组相对较高,对相关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也相对较多,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总之,优质护理在口腔科的临床护理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而且还有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掌握口腔健康知识,增进患者的健康,更有效的提高护理的工作质量,提升医院的形象,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口腔健康科普知识篇2

【关键词】新战士;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卫生指数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86-01

随着我国口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在社会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宣传和普及,部队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有其特殊性,但在口腔卫生保健方面依然应当紧跟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此,本次研究对武警某支队2011年度入伍新战士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前后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比较,以期对部队今后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武警某支队2011年度新入伍战士108名,均为男性,年龄18至22周岁,分别来自全国5个省及直辖市,初中文化程度19名,高中及相当文化程度78名,大专以上11名,所有新战士都已经通过征兵体检和入伍身体复查。

2.方法:在新训开始前对108名战士逐一进行现场口腔健康状况检查并作记录,尔后有针对性的对108名战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和发放口腔健康知识的小册子,之后再对108名战士逐一进行现场口腔健康状况检查并作记录。并对开展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前后108名战士的平均简化口腔卫生指数进行对比分析。

3.调查标准和内容:采用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ralhygieneindex-simpliflied,oHi-S)作为调查标准,即检查具有代表性的6颗牙,包括16、26、11、31的唇(颊)面、36及46的舌面,简化口腔卫生指数包括简化软垢指数(debrisindex-simplified,Di-S)和简化牙石指数(calculusindex-simplified,Ci-S),检查器械为自带光源的光纤口镜和口腔专用牙周探针。检查软垢以视诊为主,按标准记分,检查牙石的方法是将探针轻轻插入远中面龈沟内,然后向近中轻轻做探诊,根据视诊和感觉到龈沟内牙石的量,按标准记分[1]。人群软垢及牙石指数是全体受检人软垢及牙石记分的平均值,人群口腔卫生指数为人群软垢指数与牙石指数之和。

记分标准:(Greene和Vermillion1960)

Di:0=牙面上无软垢

1=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

2=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与2/3之间

3=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

Ci:0=龈上、龈下无牙石

1=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

2=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1/3与2/3之间,或在牙颈部有散在龈下石

3=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或在牙颈部有连续而厚的龈下石

4.质量控制全部检查诊断均由2名固定的经过严格培训的口腔专科医生检查,并在检查前进行标准一致性试验,Kappa值为0.80。在每次检查过程中,由组织者安排抽出10%的受试者作重复检查,2次检查的符合率为94%~95%。

5.统计学处理将检查结果使用microsoftexcel录入计算机,采用SaS10.0软件进行统计,应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前,108名新战士的平均简化口腔卫生指数为2.384,其中的平均软垢指数为1.25,平均牙石指数为1.134;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后108名新战士的平均简化口腔卫生指数为2.024,其中的平均软垢指数为0.965,平均牙石指数为1.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口腔健康教育是让人们理解并认可接受各种口腔疾病预防措施的一种教育步骤。在口腔疾病预防和诊治工作的开展方面,武警基层部队由于专业口腔医疗人员的有限和专业口腔科室设置的缺乏,导致该项工作开展水平不高,普及率不够[2],致使部队官兵普遍缺少口腔保健的专业知识,造成他们自我口腔健康维护能力不足,给部队口腔疾病预防和保健工作带来很多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武警部队的口腔医疗人员加倍努力去改善这种局面,以部队为基础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使新战士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3],今后在武警部队应有计划、系统、长期地推广口腔健康教育,更好地维护好广大战友的口腔健康。

参考文献:

[1]陶伟、蒋勇。促进农村地区aiDS患者及HiV携带者口腔健康措施的研究。《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5月,第46卷,第5期:293-296页。

口腔健康科普知识篇3

【关键词】老年牙病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襄樊市老年牙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为老年人群牙病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对350名老年牙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牙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群对口腔健康知识的了解及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襄樊市需进一步完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加大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力度,并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群采用相应的方式施教。

关键词: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老年牙病患者

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到口腔科就诊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了解他们的口腔健康信念、行为及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既能为社区牙病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又能使临床医生采取有针对性的牙病防治措施。笔者于2004年8月~2005年2月对来我科就诊的350名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取2004年8月~2005年2月来襄樊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就诊的老年患者共350名为调查对象。

12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

本次口腔健康问卷调查基本采用"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问卷调查"内容,单选题和多选题相结合,被调查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行答卷,文盲者则由调查者以询问的方式代填。调查内容包括4个方面:基本状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口腔保健知识(包括最好的口腔保健措施是什么、烟酒有害口腔健康吗、正确的刷牙方法是什么、洁牙的目的及次数等)、口腔保健态度(包括是否希望每年作口腔普查、是否有定期洁牙愿望、是否认为牙病重要并能及时就医等)、口腔保健行为(包括是否刷牙两次/日、是否2~3月更换牙刷、是否采用竖刷法、是否饭后刷牙等)。

13统计处理

用excel2000进行资料输入,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接受调查的共有350名,其中男性180人(占51.4%),女性170人(占48.6%)。65~69岁为201人(占57.4%);70~74岁为82人(占23.4%);75~79岁为56人(占16.0%);80岁以上为11人(占3.2%)。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为105人(占30.0%),初中108人(占30.9%),高中75人(占21.4%),大专以上62人(占17.7%)。职业分布:离退休人员245人(占70.0%),干部教师、公司职员、服务人员、工人和个体经营者共98人(占28.0%),其他7人(占2.0%)。

22口腔保健知识

调查对象中,"最好的口腔保健措施是什么"的知晓率为50.9%,"烟酒有害口腔健康吗"的正确回答率为61.4%,"正确的刷牙方法是什么"知晓率为20.6%,"洁牙的目的及次数"答对率为48.3%。知晓率与受教育程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文化程度增高,4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均随之提高(p<0.05),见表1。表1文化程度与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略)

23口腔保健态度

调查对象中,希望每年作口腔普查者为64.9%,有定期洁牙愿望者为45.4%,认为牙病重要并能及时就医者为86.0%。分析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口腔保健态度可见,随着文化程度增高,口腔保健态度增强,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口腔保健态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表2文化程度与口腔保健态度(略)

23口腔保健行为

调查的对象中,每日两次刷牙率(41.1%)相对较高,竖刷率(22.6%)、饭后刷牙率(28.3%)、2~3月更换牙刷率(21.4%)均较低。随着文化程度增高,这4项健康行为的比率也增高(p<0.05),见表3。表3文化程度与口腔健康行为文化程度(略)

3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襄樊市老年牙病患者对口腔健康有关知识的综合知晓率较低,很多人知道刷牙是最好的口腔保健方法,也认识到烟酒对口腔健康有危害,但不清楚正确的刷牙方法,不了解牙结石及其正确处理方法。多数襄樊市老年牙病患者对口腔保健有积极态度,认为牙病需要治疗,但却忽视口腔健康的维护,每年愿意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者只占45.4%,这些结果与相关调查是一致的[1]。刷牙是最基本的口腔保健行为,正确刷牙可有效去除菌斑,借助牙刷按摩作用,增进牙龈组织血液循环和上皮组织角化,增强牙周组织的防御能力,是保持口腔健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横刷会导致牙体缺损、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槽骨吸收等[3,4]。由于不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只有22.6%的人采用竖刷、28.3%的人是饭后刷牙、21.4%的人2~3月更换一次牙刷。

牙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把口腔保健落实到社区,提高老年人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建立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本调查虽然以就医的老年牙病患者为调查对象,但是其结果对于估计襄樊市老年人口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是可靠的,本调查的结果应高于整体实际结果。据此,可以说襄樊市老年人口腔保健仍处于启蒙状态,多数人未建立健康行为,说明口腔保健需求量大,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深入社区设立口腔健康教育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密切结合牙病防治,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调查中发现个体文化程度是影响口腔知识知晓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程度低者接受的知识较少,其口腔保健知识也少,口腔保健行为也差,此与有关调查结果一致[3]。但是,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意识却很高,说明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也重视起来。鉴于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对新知识的接受较慢,教育内容和方式要贴近这一人群,并且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内容力求通俗,并辅以形象化教育,使他们喜闻乐见,逐渐充实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增强参与意识,从而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

参考文献

1邓耀羚,严玉洁,等.上海市闵行区1650名城镇居民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分析.口腔医学,2003,23(2):107~108.

2郑麟蕃,张震康实用口腔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94.

口腔健康科普知识篇4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健康教育

在健康教育项目中,儿童属于一个重要的群体。让他们从小养成爱护牙齿的习惯,对其今后的健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学龄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很少,同时,自觉性较低,难以独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口腔健康习惯。而家长自身具备的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也会直接影响到儿童。当然,学校教师的积极参与,也能对儿童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因此,还应对家长、幼师、社区保健人员等加强相关培训教育,从而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局面,进一步帮助学龄前儿童形成正确的口腔卫生知识,改掉原有的坏毛病,教育并督促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

1树立口腔健康意识,重视乳牙疾病

很多儿童的家长对乳牙疾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觉得反正乳牙都会掉的,以后会有恒牙。因此,对于学龄前儿童乳牙疾病,未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即使孩子得了龋齿或其它的牙病,都不去治疗。这是极为错误的认识和做法。若乳牙不是正常脱落,而是因龋齿或外伤等因素而不得不被拔除。这样,拔掉后出现的间隙会对儿童牙齿的咀嚼能力造成影响,还可能增加患龋齿的几率。当乳牙患病后,不及时进行治疗,儿童不仅受到牙痛的困扰,还会影响到恒牙牙胚形成,导致恒牙无法正常萌出[1]。进而影响到孩子的颌面部发育和今后的容貌,更严重的还会给儿童的消化系统造成一定影响,阻碍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影响到身体发育,给孩子的生长发育带来无法挽回的影响[2]。因此,应积极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父母、幼师、社区保健人员等的口腔保健知识培训与教育。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口腔健康意识,掌握相关的口腔保健常识,让他们明白保护乳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孩子乳牙患病,必须及时医治。

2学会正确刷牙,培养好的口腔习惯

学龄前儿童常患的口腔疾病有龋齿和牙周病等。这些口腔疾病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牙菌斑是引起这两种口腔疾病的关键因素。而刷牙与漱口属于最基础的口腔保健行为。刷牙能起到机械去除牙菌斑的作用,漱口则能及时清除口腔中的食物细渣及软垢。养成刷牙与饭后漱口的习惯,有助于预防并降低龋齿与牙周病的发生率。因此,要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正确有效地刷牙。首先,针对父母、幼师、社区保健人员,开展关于刷牙的示范教育及指导。通过多媒体或模型演示等方式培养他们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国内专家提倡采用科学、有效的“三、三、三”刷牙法,也就是每日坚持刷牙3遍,每次刷牙时间为3分钟,每次都选在饭后3分钟[1]。Bass刷牙法主要强调刷牙应该竖着刷,而不是横着刷,它能有效去除菌斑。同时,还防止对牙体及牙龈组织造成机械性伤害,并能按摩牙龈。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荐。刷牙中要保证面面俱到,兼顾到牙齿的前后、左右、上下以及颊舌侧。对于那些难以刷到的部位,应尽量清洁到位。此外,学龄前儿童的相关监护人员还应加强对孩子刷牙兴趣的培养,并督促他们正确地刷牙,确保刷牙的次数和刷牙时间足够。同时,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3纠正孩子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出现错颌畸形

学龄前儿童可能有很多不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常见的有唇习惯、舌习惯、咬物习惯、吮指习惯、偏侧咀嚼习惯等[1]。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些不良习惯,最终会引起错颌畸形,严重影响到孩子容貌及今后的发育。唇习惯一般为咬下唇,而长时间咬下唇,极易让上前牙发生唇向倾斜,咬上唇,则极易引起前牙反颌。当儿童处于替牙期,他们会因为生理上产生的不适,不自觉地会用舌头舔弄松动的乳牙或刚刚萌出的恒牙,从而养成各种不良舌习惯,包括舔牙、吐舌、伸舌等习惯。伸舌习惯可引起孩子前牙开颌或下颌前突等问题;吐舌习惯则会对恒牙萌出有所阻碍;长时间舔弄前牙舌侧,极易引起牙向唇侧倾斜,甚至造成牙弓前突;咬物习惯,常见带有咬指甲、咬铅笔等,会引起局部小开颌。吮指习惯,会引起前牙小开颌;同时,使口腔内肌肉动力不均衡,两颊出现收缩而引起牙弓狭窄、上前牙突出、开唇露齿。对于长时间单侧咀嚼的,对侧会由于缺少生理性刺激而引起肌肉萎缩,从而让面部不对称。家长、幼师和社区保健人员应努力纠正儿童的不良习惯,加强对其的监督。当说服不起作用时,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例如,针对吮指习惯,可为其戴指套或在手指上涂抹苦味药物。针对咬唇、吐舌、吮指等行为采用不良习惯破除器,积极监督孩子改掉不良习惯,避免出现畸形。

4对孩子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医院、学校、社区应互相配合,共同抓好学龄前儿童的龋齿防治工作。口腔医生可定期作关于幼龄儿童的口腔健康普查,建立相应的口腔健康档案。若发现龋齿,为他们及时填充,真正抓好学龄前儿童龋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孩子的父母也应定期带孩子去作口腔检查。当孩子乳牙已经萌出后,至少每半年作一次检查,3岁后可每年检查一次[3]。此外,当孩子处于乳牙期或替牙期时,可能会由于缺少牙齿,而出现吐字不清的问题。有的孩子会因此出现自卑、羞于开口的问题。医生要告知家长如何帮助他们努力克服这些心理障碍,从而让他们愉快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小青,张学军.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初探学术探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山西汾阳032200:79-80.

口腔健康科普知识篇5

【关键词】小学生口腔保健健康教育行为干预

【中图分类号】R788.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9-000-01

龋病、牙周病是少年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龋齿列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并把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良的生活方式不仅威胁着成人的健康,同时也导致儿童龋齿等疾病的发生。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形成受到家庭环境、家长文化素质、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口腔卫生行为的养成起着关键作用,对此,我们在口腔试点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健康教育和干预,并在干预前后进行口腔状况检查和口腔卫生知、信、行问卷调查以检验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辽宁省营口盖州市口腔试点学校三、四两个年级学生共528人,其中男300人,女228人,年龄8~10岁。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采用设计调查问卷,经过统一培训的班主任做填写说明,由学生自行填写,采取当场发卷,立即做答,当场收卷的方式,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各调查1次:2008年3月发放调查问卷522份,回收有效卷507份,有效率97.13%,2009年5月发放问卷528份(同一批学生),回收有效卷514份,有效率为97.34%。调查内容包括口腔基本知识、口腔保健态度和口腔健康行为。

1.2.2口腔普查干预前后对试点学校学生进行口腔状况检查,所有的检查由口腔专科医生实施。

1.2.3干预方法

(1)健康教育:通过宣传资料、宣传专栏、定期为学生上口腔保健课及举办口腔卫生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等方式,为学生传授系统的口腔卫生知识,促进口腔健康行为的养成。(2)干预性治疗:督促患有龋病的学生及时到医院治疗。

1.2.4统计学分析

采用paSwStatistics18进行χ2检验,p

2结果

2.1干预前后口腔知识知晓率情况

干预后,学生对“一生有二副牙齿”、“乳牙有20颗”、“经常吃甜食会损害牙齿”、“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和“正确的刷牙方法”的知晓率分别为96.89%、94.94%、98.05%、97.28%和86.38%,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

2.2干预前后对待口腔疾病态度变化情况

干预后,认为患有龋齿和牙病应该就医治疗的学生分别为86.96%和80.54%,均比干预前显著提高(p

2.3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形成变化情况

干预后,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形成率显著提高,“每天刷牙2次或以上”、“每次刷牙时间3min以上”、“每次更换牙刷不超过3个月”和“定期口腔检查”的形成率分别达到95.72%、81.71%、89.11%和92.8%,均高于干预前(p

2.4干预前后学生患龋状况

干预后,学生患龋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而充填率有所提高。其中,干预后乳牙患龋率显著降低,恒牙充填率显著升高(p

3讨论

3.1结果显示

(1)经过一年多系统的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明显提高,其中“一生有二副牙、经常吃甜食会损害牙齿、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等知晓率≥96%,已达到了《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1―2010年)》提出的目标,表明针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是必需的、通过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从而在行动上有所改进,使以前一些不正确的卫生习惯得以改变,表明行为干预是有效的。但调查结果也表明,还有近14.12%的学生还不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更谈不上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这说明部分学生对刷牙缺乏足够的认识。刷牙是每个人日常的自我口腔保健措施,能有效地预防龋齿,因此应从小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2)学生乳牙患龋率明显下降,但充填率提高不显著,这一方面与家长对孩子的牙齿特别是乳牙龋病重视不够,认为乳牙始终要被恒牙替换,治疗不治疗无所谓,没有认识到口腔保健对其成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与人们口腔保健意识淡薄、保健知识欠缺有一定关系。

3.2学校教育

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模仿性强,求知欲高,可塑性大,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黄金时期[2]。学校应将口腔健康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日程,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培养自我口腔保健能力,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3.3家庭教育

家庭是学生重要的生活场所,小学生口腔卫生行为的形成有赖于家庭因素,家长本身的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习惯对子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3]。因此,开设家长课堂,或利用家长会对其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家长口腔保健意识,从而带动、督促子女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晓阳.论医学模拟教育平台构建与应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7:68-69.

[2]冯奕文.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其知识、行为的影响.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621-1623.

口腔健康科普知识篇6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有哪些?经过这次活动的宣传,同学们清楚了自己的口腔存在的问题,使他们丰富了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更会引起他们的重视。共同阅读9.20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最新精选【5篇】,请您阅读!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120__年9月20日是第__个全国"爱牙日",主题是"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

口腔疾病是与人的生活状况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影响着人一生的健康。我院以"爱牙日"为契机,结合宣传主题,进行了精心准备,给各村及学校下发宣传通知,让他们面向当地居民开展了宣传,在提高他们自身口腔保健能力的同时,密切关注孩子的口腔保健问题。另一方面,针对适龄学生,联合中、小学同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引起了我乡中、小学生极大的`兴趣。

宣传日当天集中开展了爱牙日宣传活动,通过健康讲座、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材料、进行免费咨询、借助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这次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乡广大居民的口腔保健知识,帮助我们养成了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就医行为,提高了学校师生的健康行为能力,有力保护了广大师生的牙齿健康,提高了我们的健康水平。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2在9月20日全国第__个"爱牙日"到来之际,为增强幼儿的护牙意识,丰富幼儿的爱牙知识,幼儿园开展了"爱牙护牙"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向大班的小朋友们介绍爱护牙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不被蛀牙等,鼓励大家争做一个口腔健康的孩子。

幼儿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家长志愿者、教师志愿者和小小科学博士娃们,还邀请了牙防所的牙医们共同参与本次的"爱牙日"宣传活动。牙医们认真为孩子检查牙齿健康状况,给予专业指导。幼儿科学博士蛙为家长及幼儿发放爱牙宣传资料。志愿者教师与志愿者家长教幼儿朗朗上口的.刷牙歌,示范正确刷牙的方法,引导幼儿早晚正确刷牙,鼓励大家争做一个口腔健康的孩子。科学博士蛙项目组还利用版面,介绍爱护牙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不被蛀牙等好方法,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本次活动受到家长及幼儿的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我们希望孩子们人人都有一口洁白健康的牙齿,绽放健康和美丽的笑容。

各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幼儿喜爱的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儿歌《我爱刷牙》、健康活动《小熊拔牙》、综合活动《我的牙齿》、律动《刷牙歌》等等。这些操作性,互动性较强的主题活动收到了很好的宣教效果,使孩子们懂得了更多关于口腔和牙齿的知识,掌握了正确的护牙方法。

此次"爱牙日"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受到了小朋友和广大家长的热烈欢迎,同时也为营造全社会关注儿童口腔健康的良好氛围起到了促进作用!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3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抓住这个教育的契机,__幼儿园大班级于9月20日在本园保健医生的组织下开展一节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我爱我的牙齿》。

首先,在大班级组长LaLa老师、中班组BoBo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边唱边跳地以一首《刷牙歌》拉开序幕。保健医生通过讲解老虎拔牙这个有趣的故事让小朋友们认识牙齿的重要性;通过图片认识蛀牙,了解产生龋齿的原因及危害;通过视频学习保护牙齿的常识,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在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牙齿?"这个环节时,小朋友的互动性很强,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整个活动充满了生活化和生动,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标。

口腔保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每个人都希望自已有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而关健在于从小打好良好的基础。通过此次课程,相信凤凰幼儿园的每一位小朋友都会用正确的方法来保护自已的牙齿,并拥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4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特别准备了龋齿防治的知识宣传展板、广播宣传材料,以及有关龋齿防治知识的'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活动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患有龋病以及牙列不齐,这其中许多都是由于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所引起的,由此可见本次活动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通过我们的讲解使学生们知道了日常生活中所应注意的问题,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通过本次活动使许多学生走出了对龋齿的不了解,不认识,不重视的误区,使大家了解到龋齿的防治应该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及重视。总之,本学期宣传力度大大增加,学校领导也对本项工作给予重视,采取了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学生本人及老师也很配合,这为龋齿的防治工作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59月20日是第29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定期口腔检查远离口腔疾病”,为了让孩子从现在开始树立口腔保健的正确意识,养成口腔清洁的好习惯,争做“无龋好儿童”,连日来,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医护人员先后走进多家幼儿园开展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义诊活动。

近年来,区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通过每年到幼儿园查体调查发现,文登幼儿龋齿发病率在67.4%左右。在本次义务活动中,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工作人员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讲解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相关知识。同时医务人员还给幼儿园小朋友进行免费口腔氟化泡沫防龋治疗,普及科学正确刷牙方法。此次活动,提高了家长和老师重视幼儿的牙齿保护的意识,并让他们了解换牙、防止蛀牙的基本知识,让幼儿学会正确刷牙,养成爱护牙齿的良好习惯。工作人员表示,今后,区妇幼保健院将继续关注文登儿童口腔健康情况,积极进行健康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病率。

口腔健康科普知识篇7

[关键词]善琏镇;口腔卫生状况;农村;就业前景

[中图分类号]R78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1-0023-01

长期以来我国的口腔保健和健康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在农村地区。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急需大量的口腔医学人才。迄今为止,尚示见到对农村地区口腔卫生状况调查的报道。笔者通过对善链镇农村地区人们的口腔问卷调查,了解该地区口腔健康状况以及口腔诊疗机构分布情况,以对当地的口腔疾病的防治实践提供参考,同时对口腔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从南浔区善链镇随机抽取2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对一方法进行。调查的内容包括:(1)口腔卫生情况,如牙龈出血、牙结石、龋齿的患病情况。(2)口腔保健措施,如一天刷牙的次数、刷牙的时间。(3)口腔疾病患者的就诊情况。(4)人们对口腔医疗服务水平的看法。(5)口腔疾病的自我认知。(6)口腔医疗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分布情况。

2 调查结果

2.1 口腔卫生情况 在对200名善链镇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调查中,发现牙龈出血的检出率达46.43%,牙结石检出率达35.05%,龋齿的检出率达43.16%。

2.2 口腔保健措施 被调查者中20.07%的居民1天刷牙2次,其中19.57%的人选择在睡前和早晨起床后刷牙,0.7%的居民在早起床后和吃完食物后刷牙。

2.3口腔患者就诊情况口腔患者就诊情况见表1。

2.4 口腔卫生知识 30.51%的人对口腔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46.67%的人不知道口腔疾病的种类。对于牙齿畸形会不会遗传的调查中,只有6.17%的人了解。

2.5 口腔医疗服务情况 根据调查,善琏镇区域面积55平方公里,总人口32000人,系湖州七大镇之一。全镇拥有口腔专业诊疗机构1家,拥有口腔专业医师2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1人。另有私人口腔诊所2家,但均无营业执照。口腔诊疗机构非常匮乏。善链镇人们不能得到很好的口腔疾病的治疗。被调查者中,66.15%的人认为医生的技术水平最重要,其次是医生的态度(23.96%)。

3 讨论

牙龈出血指标反映牙龈炎症的现状,蛀牙和牙结石反映口腔卫生状况。本调查发现善链镇人们普遍卫生状况差,牙龈出血和牙结石的检出率分别是46.43%和35.05%,全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牙龈出血和牙结石的检出率分别是28.1%和13.9%。200名调查对象中人们的牙龈出血和牙结石的检出率比较高可能与人们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差和口腔卫生习惯不良有关。

善琏镇以及整个南浔农村地区口腔诊疗机构缺乏,人们的口腔疾病治疗不方便。除了地区口腔医院和个别县医院有几台牙科综合治疗台以外,其他机构只是一些简易牙椅和台钻。乡镇卫生院口腔专业人员严重缺乏,目前口腔专业人员大多未接受医学院校口腔专业教育,知识结构普遍比较单一,开展口腔卫生保健能力欠缺。

口腔健康科普知识篇8

范文一:

为了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进一步强化公众关注儿童口腔健康,减少龋病等口腔常见病的发生,我县疾控中心结合2013年“全国爱牙日”提出的主题是“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副主题为“关爱老人,修复失牙”。这一活动主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现将这次宣传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通过《健康伴我行》,进行大力宣传,进一步提高市民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

二、于9月XX日全国爱牙日的这一天,疾控中心、县级医疗单位、铁建牙科医院、耀邦牙科医院在人民广场进行宣传。现场发放宣传材料1000份,牙刷100支。咨询人数达50人之多。悬挂横幅7条,陈列展板12块。

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有效提高了市民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指导家长及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形为方式,让家长们认识了口腔保健的新知识和新观念。

范文二:

9月20日是国际爱牙日,我校结合《高露洁》的《全国口腔教育活动》在校,特别是一年级开展了爱牙宣传活动,活动情况如下:

9月XX日早晨,我们将促进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标语挂在最醒目的地方,利用晨会时间对全校师生进行了健康牙齿的教育宣传动员,如何开展口腔教育、口腔疾病造成的后果、如何保护好牙齿进行了宣传,卫生室及时张贴了国际爱牙日的宣传壁报。

我们还利用生命教育课的时间,进行爱牙健康教育。分别以认识牙病为开始,使学生认识牙病的种类——(蛀牙、黑牙、牙龈炎、牙周炎、牙齿排列不整齐)等,简单介绍症状。

然后通过小调查,调查本班牙病的情况,使同学们重视起来,并从中悟出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在然后,是由生命教育老师利用牙模和牙刷做了正确刷牙方法的示范,让一年级学生实践并实施到生活中去,同时给学生提出三条预防牙病的建议(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要正确刷牙)。教给学生正确的刷牙方法,一年级学生学得认真、学得快乐,在此同时,为了让学生记住口腔卫生,还教了学生儿歌。

最后我们结合聪聪王子牙防历险记的播放进行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很高。

教育阶段完成以后,让学生动手做壁报或手抄报等,以提高认识和重视,并用到生活中去。

通过以上的活动,我观察到:餐后漱口的孩子明显增加了,孩子的爱牙意识提高了,知晓率也提高了,护牙卫生习惯也有明显好转。

特别是有牙病的学生主动找生命教育老师问好牙医的电话,他们主动要求到医院去就医。

最后,希望能在上级的指导下,把这项活动开展的更好。

范文三:

2016年9月20日是第28个全国“爱牙日”,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呵护孩子,预防龋齿”,旨在发挥家庭的优势和作用,提高家庭成员口腔保健意识及对孩子口腔健康的关注程度和能力。

口腔健康科普知识篇9

[关键词]龋齿;患龋率;充填率;哈萨克族;高中生;塔城

[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5)19-0067-2

investigationofdentalcariesamongthestudentsatYuminKazakVolkseniorhighschoolintachengarea

ZHaoHong1,LiChun-rong2,oUYanGGuo-qiang2,LiShu-juan2

(1.DepartmentofStomatology,KaramayCentralHospital,Karamay834000,Xinjiang,China;2.YuminCountypeople'sHospital,Yumin834700,Xin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begatheredtheinformationaboutthedentalcariesamongthestudentsatYuminKazakseniormiddleschoolintachengarea,Xinjiangprovince.establishthescientificbasis,topreventandtreatdentalcariesthere.methodsaccordingtothewHooralhealthsurveymethod,about267casesofdentalcarieshavebeeninvestigatedviaeye-measurementinspectingopenmouthmethodbytraineddentistinmay2014.Resultsinthese267cases,thecariesratewasabout67.00%,andthecariesrateamongthefemalestudents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amongthemalestudents.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χ2=29.73,p

Keywords:dentalcaries;cariesprevalence;fillingrate;Kazak;middleschoolstudent;tacheng

龋病作为一种普遍的口腔疾病已被wHo列为第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也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裕民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总人口4.8万多,其中哈萨克族占35%。为了解本地城区哈萨克族高中生的龋齿发病情况,使预防保健更具有针对性,为今后口腔卫生保健人力资源的分布和投入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于2014年5月对裕民县哈萨克族高中生进行了龋病调查。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裕民县所有哈萨克族高中生267例,年龄16~19岁,平均18.37岁;其中男性98例,占36.7%;女性169例,占63.3%。

1.2调查方法

口腔检查在室内进行,被检查者仰卧于便携式牙科诊疗椅,依靠视诊和探诊,检查和记录恒牙龋失补情况。检查者是4名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的专业口腔医师。

1.3调查标准

采用wHo口腔检查调查方法[1]对学生龋病进行检查。龋病的诊断标准:牙齿的窝沟点隙或光滑面有明显的龋洞、釉质下破坏、或明确的可探及软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损。

2结果

2.1患龋情况

267例哈萨克族高中生患龋179例,患龋率为67%,检出龋齿302颗,龋均1.45颗;其中男性98例,患龋44例,患龋率为44.9%,龋齿77颗,龋均0.79;女性169例,患龋135例,患龋率为79.88%,龋齿311颗,龋均1.84。女生患龋率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73,p

2.2龋齿治疗率

从龋齿治疗情况看,充填牙数为3颗,充填率仅为0.76%(见表2)。

2.3龋坏程度

388颗龋齿中尚可做充填治疗的龋齿302颗,残根、残冠78颗,因龋缺失的15颗。

2.4龋齿好发牙位见表3。

3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龋齿为本地区哈萨克族高中生口腔常见病、多发病,并且非常严重。与乌鲁木齐市高中毕业生龋齿情况比较,裕民县哈萨克族高中生患龋率67.0%,远远高于乌鲁木齐市高中毕业生32.8%的患龋率,龋齿充填率仅为0.76%,远远低于乌鲁木齐市高中毕业生的9.90%龋齿充填率[2]。对比结果显示,裕民县作为边远地区与乌鲁木齐市相比,高中生口腔健康状况明显落后。

本次调查龋、失、补构成比分别为75.88%、23.37%、0.75%,这意味着所患龋齿中仅有不到1%的牙齿得到了治疗。哈萨克族是传统游牧民族,以放牧为生,分散居住在乡村,距离县城比较远,学生从小就住校,家长不能有效管理。哈萨克族儿童及家长在接受口腔健康知识时,由于语言、文字的差异无法做到全面地理解。口腔保健知识缺乏,牙龋坏不能及时治疗,任其自然发展。

儿童、青少年的饮食习惯和患龋率同样有着重要的相关性[3],女性饮食习惯与男性不同,爱吃甜食(如各种蛋糕、果酱),糖摄入量与频率高,由于女性在生理发育上早于男性,各恒牙的平均萌出时间也早于男性,即女性恒牙接触口腔环境的时间以及受到龋病侵蚀的可能均早于男性,这使得女性患龋率及龋损要比男性严重的多。与相关调查结果相似[4]。

本次调查还显示第一磨牙占患龋牙数的60.10%。第一磨牙是口腔中萌出最早的恒牙,六岁左右就开始萌出,在口腔中存留时最长,且该牙萌出时年龄小,口腔卫生意识尚未形成,因此其患龋的概率就大于其他牙齿,还可能与其未进行早期预防及治疗有关,如对于龋齿有预防效果的窝沟封闭措施在该地区未能得到开展。

为改善裕民县哈萨克族高中生口腔健康状况,亟待政府、卫生医疗部门以及学校加强协作,普及口腔卫生知识,定期组织开展普查普治及预防工作,及早预防龋齿发生,早期发现龋齿,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oralhealthsurveys:Basicmethods[m].4thed.Geneva:wHo,1997:1-21.

[2]古力巴哈・买买提力,于海涛.乌鲁木齐市高中毕业生龋病调查情况[J].口腔医学,2010,30(9):556-557.

[3]王晓明,程华刚.遵义市12岁儿童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333-334.

口腔健康科普知识篇10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口腔预防;保健;实践课程

口腔预防保健科学研究群体口腔患病规律、患病情况并提供相应的预防与保健措施,是培养医学专业学生融入社会的必修课程,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此门学科的特点,在实践中我们证明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腔预防保健知识、沟通宣讲、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非常大的提高效果。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国际社会认同程度很高的一种课程学习模式,一般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所学知识、获取新的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模式,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实践精神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以兴趣为导向的探究性学习、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pBL)、项目研究模式的学习、角色扮演模式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习明纳课(Seminar)、服务学习等七种模式。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的是领路人和清道夫的角色,在学生自主探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合适的项目,让学生切合自身学习特点与学习方向来发展自身长处,补足自身缺点与学问中的短板。当今社会,人们的口腔疾病预防与保健意识薄弱,大多数人只有在患病时才会寻医问药,学生中也存在推崇医疗技术的学习,而忽视向人们普及口腔预防保健知识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以研究性学习教学法为中心,推动学生掌握口腔预防保健以及宣讲技能,成就学生步入社会融入社会的硬实力,例如:在普及预防与治疗龋齿的群众宣讲活动中,宣讲对象很大一部分是儿童和老人,因为龋齿在儿童和老人中的发病率高达77%,所以在宣讲过程中就要注意使用通俗的语言,注意文化差异,保证宣讲对象能够理解宣讲内容,从而达到宣讲目的。

二、研究性学习在口腔预防保健

教学中的实践——口腔健康教育模拟课堂学期开始,任课教师依据口腔预防保健课程实验大纲,布置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实践课题,内容可涉及口腔预防保健课程内容的各个方面,例如学生以兴趣选择为主导,组成8到10个人一小组的实践团队,通过网络、课本、图书馆等搜集所需理论知识,运用幻灯片演讲、视屏解析、小品节目等形式来进行期末汇报总结。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法能够让学生在主动、自觉中学习自学的方法,掌握自学的要领,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开展三次左右的座谈会,来查看学生项目实施的进程,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启发他们思考。学期末汇报时,汇报学生模拟口腔健康教育宣讲者,其他学生和教师模拟宣讲对象,教师按照作品的形式与内容进行当堂评价,以专业理论知识的准确性,施讲者语言的通俗性与层次性,以及对场面的把控能力、演讲时间的安排,内容的重点突出等方面来评分。

三、研究性学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