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危机的根源十篇经济危机的根源十篇

经济危机的根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8:38

经济危机的根源篇1

关键词:商品经济;内在矛盾;演化;经济危机的根源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128-03

0前言

目前,有关经济危机的根源这一问题有两种较为流行的解释:其一是以有效需求不足为逻辑起点,从经济行为主体心理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市场供求失衡。其代表人物是J.m.凯恩斯。其二是运用矛盾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从生产(供给)、交换(市场)、消费(需求)到社会经济制度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其代表人物是马克思。

笔者认为,以唯心史观为其哲学基础的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只是从主观心理因素出发,构建主观色彩浓厚的有效需求这一理论分析的逻辑基点,并以此为基础去分析经济紧缩、危机与周期运行的形成机理和治理政策。在短期来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其理论不仅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而且由此而来的危机治理政策也会收到很强的效果。例如,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美国经济从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迅速摆脱,并在二战中得到强劲复苏。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并未触及到经济危机产生的真正根源,故而只能针对经济危机的表象实施一些反危机政策与措施,给经济机体的长期健康发展留下隐患。追根溯源地讲,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与二战后美国历届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行凯恩斯主义有很大关系。

从历史的角度看,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的马克思经济危机学说为二十世纪末以前发生的经济危机提供了最为完整、最为系统、最为全面、最为科学的解释。然而,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步推广,现代信用的高度发展,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以高度证券化和资本化为显著标志的、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虚拟经济已高度发达,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肇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全称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演变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却表明,仅用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引起的(实体经济领域)生产相对过剩来概括这一时期的经济危机还是远未达到事情的根底。但是,马克思经济危机学说为我们提供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分析法。本文正是基于一种历史的视角对商品经济发展过程进行考察,从而深入探讨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演化与经济危机的形式的演化的内在联系,进而得出经济危机根源于“商品经济或者说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的结论。

商品经济是人类劳动生产力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产物,正是这一水平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商品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这一推动作用是通过推动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形式的演化来实现的,而这种演化又决定了经济危机形式的演化。1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与局部性的经济危机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以个体分散的私有制为基础的劳动内在地包含了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是与这一时期人类劳动生产力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在于实现不同个人劳动产品的互换。最初这种交换是以以物易物即商品――商品的形式出现的,在这一形式下,买的过程就是卖的过程,买和卖在交换的过程中实现了统一。因此,在直接的物物交换的商品经济时期根本不存在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随着商品交换的日渐频繁与商品生产的日益扩大,商品经济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经济阶段,商品交换的形式转化为:商品――货币――商品。货币的产生使买与卖分裂为两个独立的过程,一个人卖了自己的产品并不一定要马上买回自己需要的别人的产品。这就可能造成另外的卖者卖不出自己的产品。这种卖者与买者之间的对立需要在危机中实现二者的统一。这便产生了一种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货币的使用带来了经济活动范围的迅速扩大,逐渐产生了以赊销商品和延期付款为形式的商业信用。这时,社会上的一部分商品是以赊销的形式出卖的。尽管商品已经转手,商品所有者之间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债务连锁关系。这就是问题之所在,在各种支付互相抵销时,货币只是观念上的价值尺度,而在必须进行实际支付时,人们要的是实在的货币,一旦有一个或几个债务人不能如期支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使一系列支付不能实现,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造成经济危机。这是普遍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的第二种形式上的可能性。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这一时期,这些构成普遍生产过剩危机可能性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一系列的商业、货币和信用危机。例如,“17世纪初,由于投机倒把和伪造货币引起的卢卑克的危机;1673年郁金香的疯狂投机造成的尼德兰的商业、货币危机;1763年的汉堡商业危机等。这些危机的重要特点是由商品生产以外的因素引起,并反过来影响商品生产,只是这种影响微乎其微。由于这些危机都是发生在商品经济社会的局部,对社会经济整体影响较小;故而我们统称它们为局部性的经济危机”。

2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与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随着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发展,逐渐出现了许多人集中在一起生产商品的现象,这标志着商品经济已由简单商品经济阶段过渡到社会化的商品经济阶段,这一阶段的成熟时期是由发生在18世纪末的产业革命带来的机器大工业时期。在社会化的商品经济阶段,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的矛盾演化为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由此,经济危机也开始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简单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运动包含着生产过剩危机的可能性,然而“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笔者认为,这里的关系就是指在产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机器大工业和逐步走向发达的信用关系以及基础上逐步深化的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表现为供求关系或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这种形式的经济危机传导机制(如图2-1)是:首先商品生产与消费之间即供求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首先暴露于商品生产流通领域(表现为由于产品的大量过剩而导致的产量下降、物价指数的下滑和工商企业的大量倒闭),进而波及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表现为失业的大量产生和资本市场的极速滑落)。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危机反过来影响商品生产流通领域,国民经济陷入全面的衰退。

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典型事例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1929年中期,美国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开始下降。到同年秋季,局势已非常明显,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建设业,都在大幅度减少,工商企业大量倒闭。”“1929年10月23日,股市急转直下,10月24日即“黑色星期四”股市再次惨跌。”“1930年爆发的银行危机使美国从1929-1930年经济衰退中实现复苏的努力付诸东流。大萧条带来大量失业。1929-1933年,美国Gnp下降近于30%,失业率从3%升至25%。”

3实体经济过程与虚拟价值增殖过程的矛盾与虚拟经济危机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实体经济是指“从事生产的实际活动,包括产品的研制、开发、销售服务,以及交通、旅游等为直接消费提供服务的活动。”虚拟经济是指“经济活动中,以虚拟资产为对象,通过对虚拟资产的经营,以谋取利润或报酬为目的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活动包括对虚拟资产的买卖、中介、咨询等,此外,业、业等根本脱离实际经济活动的行业也属于虚拟经济。”

生产要素市场的出现标志着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生产要素市场的高度证券化和资本化则标志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进入市场经济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在实体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又形成了高度发达的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并服务于实体经济,但与此同时,虚拟经济的运行又可脱离实体经济自我运行,形成相对独立的虚拟价值增殖过程。由此,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就演变为实体经济过程与虚拟价值增殖过程的矛盾。这一矛盾的爆发便表现为虚拟经济危机。这一危机形式的发生机制(如图3-1)是当虚拟价值增殖过程极度活跃(主要表现为金融衍生品的极度泛滥),从而超过了实体经济过程的承受能力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严重失衡就要通过虚拟价值的贬值(主要表现为房地产市值的下降和金融衍生品价格的大幅下降)来恢复,这一贬值过程会导致作为虚拟经济运行载体的金融机构的破产或运行困难以及资本市场的严重波动(主要表现为股市的狂跌和债券市场的混乱),重挫人们的心理预期,由此波及到实体经济领域,影响实体经济顺利运行甚至造成全面停顿,实体经济的困难又反过来加重虚拟经济的危机。

虚拟经济领域虚拟经济危机的典型事例是由肇始于2007年4月的美国次贷危机(全称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演变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从2004年6月到2006年的两年中,美联储共17次提息,利率从1%升至5.25%”,后来,“长期房地产抵押贷款利率升为6.8%”。“利率的高调,直接打击了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价格开始大幅下降,房地产投资放缓,新房销售量急剧下降,房屋抵押贷款申请也连续下降,相应地以此为基础发行的各种金融金融衍生工具也开始急速贬值和股票债券市场的暴跌,以及雷曼兄弟为代表一系列投资银行的生存危机,至2008年10月终于演化为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伴随着危机从虚拟经济领域向实体经济领域的逐步蔓延,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国家的货币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国民经济运行出现较大波动,经济增长受到严重打击。伴随着企业的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社会经济面临着陷入全面萧条的危险”。

4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内在矛盾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化,而这种演化又决定了经济危机形式的演化。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商品经济,人们就时刻面临着经济危机的威胁,尤其在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的高级阶段,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以实体经济过程与虚拟价值增殖过程的矛盾形式出现时更是如此。从辩证唯物史观的角度看,这一矛盾形式的基础是在人类常态社会中正态劳动与变态劳动(剥削劳动)的矛盾运动,只有实现了人类劳动的完善化,消灭了变态劳动,商品经济的这一基本矛盾才失去了运行的基础,人类社会才可由此进入产品经济形态,只有到那时人类才可彻底摆脱经济危机的梦靥。然而,现时代的人们必须努力用社会理性来抑制人类变态劳动的疯狂,加强对这一变态的表现形式――虚拟经济尤其是其表现形式之一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有效监管,实施强有力虚实经济一体化调控,将虚拟经济的发展控制到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使社会经济尽早过渡到产品经济形态。

值得说明的是,我们以上的分析是以商品经济一般为对象,并未涉及对经济制度问题的考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其一般性来讲,它是商品经济的一种,具有商品经济的一般特征,故而,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运动,在实行这种经济体制的社会中不可避免地起到作用;另一方面,就其特殊性来讲,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比资本主义社会拥有更强的社会理性。这种优越性在应对经济危机时表现的尤为突出。

参考文献

[1]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4-175.

[2]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31-832.

[3]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2,345.

[4]钱津.劳动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89-90.

[5]陈岱孙.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5):213-267.

[6]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33.

经济危机的根源篇2

2008年9月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欧洲,尤其是欧元区国家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此次冲击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8年9月到2009年4月),金融危机迅速向欧洲大陆蔓延,主要表现为部分金融企业最先受到危机冲击,然后,开始蔓延到实体经济,造成欧元区经济全面下滑,而经济结构中金融比例较高的英国、冰岛和爱尔兰首当其冲,对外资依赖重、部分转型未遂的中东欧国家则深陷债务危机之中,各成员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进行应对。第二阶段(2009年5月到2009年9月),欧洲各国急速出手的救市计划及欧洲央行刺激政策初见成效,欧元区经济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逐步企稳,第三季度延续了第二季度的良好态势。根据eurostat的数据,欧元区2009年第三季度GDp实现0.4%的增长,而这也是连续5个季度衰退以来的首次增长。2009年末2010年初,金融危机对欧洲,尤其是欧元区的影响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一方面,在中国等新兴国家引领下,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复苏基本已成定局,全球经济似乎已经逐渐摆脱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荼毒,即使在总体经济情况不佳的欧洲,也出现了正增长。根据德国六大著名经济研究所之一的慕尼黑伊福所(ifo)的预测,2009第四季度和2010年第一季度欧元区的GDp将分别增长0.3%和0.2%。另一方面,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及相关经济学家反复告诫危机并未全面过去,还未到刺激性举措全面退出的时刻,提醒各国关注危机反复的可能性。而与之相佐证是综观目前欧元区国家总体状况,危机的结构性后遗症开始逐渐显现,复苏出现阴影。具体表现为:

希腊等“欧猪诸国”债务问题具有爆炸性自2009年10月起希腊就陷入了国家性债务危机中,希腊政府对外宣布其2009年的财政赤字预计将达到GDp的12.7%,而公共债务将占到GDp的113%,均远远超过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所规定的3%和60%的上限。因而从去年12月开始,全球三大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调低该国的信用评级。受此影响,希腊10年期国债相对欧洲基准利率、德国国债利率的溢价已达3.7%,为欧元区创立以来的最大值,而希腊债券的违约担保成本也创下370个基点的高位纪录。评级下降意味着政府债券投资风险上升,融资成本将会显著增加,并且一些持有政府债券的希腊金融机构也将受到影响,进而危及金融体系的稳定。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希腊的债务危机并非是简单的个案,除希腊外,爱尔兰、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财政状况也捉襟见肘,并被戏称为“欧猪四国”(piGS)。西班牙已经同希腊一样被下调了信用评级,葡萄牙2009年的预算赤字预计将从2008年占GDp的2.8%跃升至8%,而爱尔兰的财政赤字在2008年就达到了GDp的7.2%,这也是6年来爱尔兰政府首次出现赤字。此外,意大利也深陷信用危机的泥潭。

区内各国经济状况喜忧参半,各国参差不齐,且存在普遍隐患一方面,包括德、法在内的大部分国家总体经济情况趋稳向好;另一方面,相较其他主要经济体,欧洲国家目前突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财政赤字、公共债务普遍超标。欧盟委员会的秋季报告表明,欧元区2009年的政府预算赤字已经从2008年的2%膨胀到了6.4%,而且这一数字有可能在2010年上升到6.9%。若现行的政策不变,2010年欧元区16国的政府债务将占到总的GDp的84.0%,有近一半国家的公共财政存在无法持续的风险。二是失业率居高不下,成为无增长就业。2009年11月份的欧元区失业率已经上升至10%,第三季度的就业人数与同期相比下降了2.1%。成员国中劳动力市场恶化最为严重的是西班牙,其国内整体失业率竟高达19.4%。

区内经济政策协调遭遇两难选择,给欧洲央行和欧盟委员会出了个大的难题因为目前使用单一货币的欧元区各国经济景气周期的不同步,出现了典型的、自欧元区成立以来一直争论的不对称冲击问题。如欧洲央行继续实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德、法等逐渐回归正常的经济运行的国家来说,有可能出现严重通胀,甚或滞胀;而现在就实施退出刺激政策则可能使因债务危机等而身陷危机、财政手段严重受限、急待援助的希腊等国难以步出危机,进而影响与之同处欧元区的其他国家经济,使复苏夭折。

就债务危机的后果来看,希腊的债务总量并不大,且希腊在欧洲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和地位也不足以威胁到整个地区的经济稳定。然而,对于希腊问题的处理不当,则将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被下调了评级后,希腊的偿债能力进一步下降,一旦希腊政府宣布破产,不仅其最大的债务国德国将蒙受巨大损失,还会使得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爱尔兰这些国家的状况更为艰难,甚至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这当然是欧央行所不愿意看到的。而以目前希腊的财政状况来看,希腊政府显然无法靠自身力量偿还所有债务。一种解决方法是希腊退出欧元区,放弃欧元,选择更为廉价的货币来还债。这无论对于欧元区还是希腊自身来说都是一个下下之策。另一种方法就是寻求欧盟或者他国的援助。由于希腊的信用评级被降为“BBB+”,则从2011年开始希腊国债将不能再作为向欧洲央行贷款的抵押品。当然欧央行可以继续保持其现在的信贷质量门槛,以使得希腊能够通过欧央行进行融资,但这势必会引起爱尔兰这些同样受到债务拖累的国家的不满与抗议。

此前,德国曾表示愿意同欧元区各国一起为希腊分担债务,但没有得到欧盟的认可。因为欧盟担心一旦此次希腊开了由富国替弱国还债的先河,会使得其他欧元区国家纷纷效仿,从而产生吃“大锅饭”的心态,将债务推给欧盟。而如果希腊寻求国际组织如imF的援助,又会极大地影响市场对于欧元的信心。因此无论哪种选择对于欧元区的复苏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欧盟迟迟没有采取行动而主张希腊通过自身力量解决当前的危机的原因。不久前,希腊政府也公布了新的财政预算方案。根据这套方案,希腊政府将通过削减公共支出、改革税收体系和推动支柱经济产业发展,将2010年的财政赤字降低4个百分点,并在2012年底前将赤字规模削减至2.8%。但鉴于目前希腊的整体经济环境和本身薄弱的经济基础,实现这一目标势必困难重重。而最新欧盟峰会达成的一致援助协议事实表明,欧盟意识到这不是个别国家的内部问题,而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要各自负责,但前提是不能让航船沉没。

后危机时代欧元区经济疲软表现的内在根源

此次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发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本身制度安排的结构性弱点,又有临时性国别个案的缘故。

制度安排的结构性软肋及后果欧元区国家大多属于福利国家,二战以来形成了一整套费用高昂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最突出的后果是福利支出负担相对较重。根据eurostat的数据,欧元区国家用于社会保障的公共支出占到了GDp的18.7%,而美国的这项数据仅为6.9%,日本为12%。另外,与此同源的过度劳工保护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僵化,使用工成本高、效率低。在全球化、老龄化冲击下,经济增长缓慢、财政支出居高不下,推高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

另外,当时为了在不同国家引进单一货币,要求相关国家在货币及相关领域实施趋同举措,由此制定的《稳定与增长公约》给出了包括财政赤字和债务标准分别不能超过3%和60%的标准,这是维持欧元单一货币在不同国别通用和稳定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各国上交货币,其后果是当各国经济景气状况不一致时,各国本身无法运用独立的货币政策,而欧央行的政策则会进退维谷、难以兼顾两端;同时,各国在调节经济时也少了货币政策工具而更加倚重财政政策,赤字和债务负担超标现象很普遍,包括德法等核心国家在内均无幸免。

此外,债务危机还暴露出欧元区内因为欧元而捆绑在一起的诸多国家近十年来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不平衡现象愈发严重。这种不平衡一方面是指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另一方面是指成员国间竞争力的差异正在加大。深陷债务问题的几个国家近几年中普遍积累了大量的经常项目赤字,尤其爱尔兰、西班牙和希腊,相对于其他欧元国家拥有更高的经济增长,但也存在过高的通货膨胀和大量的房地产泡沫。2007年,爱尔兰金融部门的产出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0.6%,而欧元区国家的平均水平仅为5%。当资金运转出现问题时,这一系列的不平衡不仅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受到的冲击更大,也容易导致劳动力市场的迅速恶化。根据欧盟委员会的估计,希腊经常账户赤字去年要占到GDp总额的8.8%,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这项比率分别为5.4%和10.2%,与此相对的是德国有着相当于GDp总额4%的经常账户盈余,而卢森堡盈余比率更是高达11.6%。而且大部分价格和成本竞争力指标都显示,在金融危机和经济复苏早期阶段各国的差异可能会进一步拉大。这无疑会对欧元区的长期发展和成员国间的协调带来更大的考验。

临时性原因金融危机的冲击是造成欧元区国家财政状况骤然恶化的导火索。危机导致的财富缩水使得政府自身收益减少,而为了刺激经济、稳定需求和向金融市场注资,又不得不加大公共开支、减少税收,从而造成了财政赤字的大幅攀升。由于欧洲经济复苏步伐缓慢,经济的不景气加上债务高企,前景不被看好而引发债务危机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关国家本身的沉疴希腊等国家的经济结构、运行状况、行政效率等本身存在先天不足和后天的失调。早在2004希腊政府就承认,当初加入欧元区时,为了满足欧元区严格的趋同条件,他们就曾在财政赤字数据上动过手脚。而加入欧元区后,希腊的财政状况也屡屡无法达到《稳定与增长公约》所要求的标准。存在财政问题的何止希腊一家,僵化的福利制度、缺乏稳定的增长动力,使得欧元区国家一直背负着沉重的财政负担。不堪重负的养老金体系和不断恶化的劳动力市场使得欧洲国家政府爆发债务危机的风险普遍很高,次贷危机的冲击无非是加快了这一进程而已。

总之,欧元区本身制度安排的软肋以及形成的内部结构性弱点在金融危机这样一个临时外部性因素的冲击下,形成了压倒欧元区成员国中差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欧洲经济发展展望及对中欧经济关系的影响

综观欧洲,尤其是欧元区经济现状,尽管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出现了好转迹象。然而,依然脆弱的金融市场和银行系统,高居不下的失业率,不断恶化的政府财政状况,给欧洲经济的复苏造成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据估计,欧元区国家的公共债务将在2014年达到GDp的100%。同其他经济体相比,欧元区各国总体的救市力度相对较小,经济刺激规模也不大,对于提升国内需求所产生的作用不明显。更重要的是,欧洲国家的经济增长缺乏活力,深层次的结构性和制度性问题相对于其他国家更加根深蒂固。而去年年底在以希腊为代表的欧元区成员国中爆发的债务危机,更是给急于摆脱危机阴影的欧洲经济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影响到了欧洲整体的退出策略的实施,欧洲经济也将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一个长时间的调整和低迷中。

经济危机的根源篇3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赞同,这是一个充满金融危机的年代。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尚未淡出人们的记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金融海啸再次席卷了全球。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金融危机之后,人们迫切地想知道,金融危机从何而来,又将带来什么?

这正是《东亚金融危机的根源与启示》一书将要告诉我们的。作者依靠其在世界银行总部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对大量文献的分析,向读者再现了东亚金融危机发生时的惊心场景,揭示了隐藏在危机表象下的根源本质,得出了令人深思的重要结论。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专著有很多,然而大多数仍然沿用新古典主义与国家主义这两种主流学派的观点。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在对两大主流学派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可供替代的危机根源模式:投机攻击模式、全球化模式,政治危机模式和经济不平衡模式。这为我们理解新兴市场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系统分析框架。

投机攻击模式是四种模式中唯一的外部因素。作者剖析了固定汇率制度本身内在的脆弱性,提出了纯粹的投机攻击足以给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经济体带来危机,而不受其宏观经济基本面等因素的影响的重要结论。

全球化模式认为,全球化引起的金融系统的脆弱性造成了许多东亚经济体的危机隐患。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监管的缺位导致金融部门特别是银行系统高负债和高不良资产。这是造成金融隐患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治危机模式则强调了政治因素。作者论证了政局的不稳定和政策的不确定在很大程度上会加剧金融危机的程度,甚至能引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相互交织的总危机。

经济危机的根源篇4

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关于次贷危机形成过程的描述却是大体一致的。一般认为,次贷危机的形成经过了三个相关联的阶段:

第一阶段:房地产市场繁荣导致抵押贷款标准放松。2000~2003年,美联储的持续降息拉动了总需求,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繁荣。在市场繁荣时期,房地产金融机构争相放宽信用标准向购房者发放住房抵押贷款。这种向收入水平低、信用等级低的人群发放的贷款就是次级房贷或称为次级债。

第二阶段:次级贷款证券化导致信用风险向整个金融市场传递。房地产金融机构为了转移风险,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将次级房贷通过证券化和层层打包推向金融市场,出售给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甚至于养老基金和个人投资者,使整个金融市场牵扯其中。

第三阶段:房价下跌导致次级房贷违约率上升,最终引爆危机。随着新一轮加息周期的到来和房地产市场的降温,越来越多的次级贷款出现违约,违约的增多首先使发放次级贷款的公司倒闭,并使购买了次级贷款证券的机构遭受损失,进而冲击到整个金融市场,引发金融危机。

从以上分析似乎可以看出:一是宽松的房贷条件所具有的高风险为危机的产生埋下了伏笔;二是次级房贷的证券化引起的风险传递使整个金融市场牵扯其中;三是房价下跌最终引爆了经济危机。

这样一来滋生了次贷危机的根源是由资本扩张引起的经济悖论:银行放宽贷款标准是为了扩大有效需求以实现资本扩张;而资本扩张又会导致经济过热并产生新的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致使房价不可能永远上涨;即扩张的资本必然抑制社会需求,由此导致经济扩张失去其实现条件,产生资本过剩性危机,因而金融危机不可避免。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写道:“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发展的、与人口相比显得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以及虽然不是与此按同一比例的、比人口增加快得多的资本价值(不仅是它的物质实体)的增加,同这个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为之服务的、与财富的增长相比变得越来越小的基础相矛盾,同这个日益膨胀的资本的价值增值的条件相矛盾。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经济危机永远是细节不同,本质却相同。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如此,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如此,2000年美国网络泡沫亦如此,而这一次的次级房贷危机也不例外,它显示了一种常规模式,即资产价格上升――信贷扩张――投机――过剩――资产价格下降――违约――市场恐慌,而这种模式的背后是资本扩张引起的经济悖论。

生产过剩

次贷危机以来,经济学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危机根源的反思,主要的观点有“制度说”、“政策说”、“市场说”,虽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此次危机的原因,但主流的反思和解释不得要领,没有从制度和经济根源上深刻剖析此次危机。

两百多年前,马克思就对经济危机的根源作出了明确和系统化的解释和思考,即生产过剩理论。生产过剩理论不仅可以解释古典经济危机,也可以比较系统与全面地剖析和解释现代经济危机的根源,次贷危机自然也不例外。

在马克思看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到来,大工业生产方式开始跳跃式扩展(恶性增值)。一方面,生产能力几何倍数的增长速度使资本家和资本在追逐利润(剩余价值)的经济本能下不断膨胀;另一方面,因生产资料私有和分配的不公,广大无产阶级相对贫困,消费能力的增长无法跟上生产增长,社会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的差距和非均衡矛盾不断加剧,并体现为市场供求矛盾,经济萧条和工人失业。概括起来,马克思危机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危机根源的逻辑,其基本框架就是:(1)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过剩;(2)生产过剩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群众的购买力不足;(4)群众购买力不足的原因是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5)两极分化的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制度。

生产过剩下的信用

自此,生产过剩解释得已经很清楚,那信用在这次危机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对于此,马克思只是笼统地说,服务于市场交换的资本主义的货币制度、银行制度、汇兑制度、信用制度等,为市场交换领域矛盾的激化、潜在危机的现实化提供了制度结构条件,并未详细分析。或者说,分析这些资本主义内部的制度构架,对于解决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根本没有意义,如黄达,就评价货币制度是“无法对资本主义带来破坏性作用”的范畴。不过,对于解释次贷危机的演进过程来说,这种分析依旧是有意义的。

首先,在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下,生产跳跃式增长,而无产阶级(广大民众)的收入水平以及主要由收入水平决定的消费水平却增长缓慢,出现了相对贫困。此时,从宏观经济学家们的统计图表上来看,总需求下降,经济增长放缓,似乎有衰退的迹象。

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危机有一套系统的解释框架,即凯恩斯开创并被西方经济学家不断发展的“需求管理”。具体说,分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总的政策方向是拉动总需求跟上总供给的增长水平,缓解供求矛盾。拉动总需求的切入点有三个: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而拉动的工具,都离不开信用。比如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财政赤字,增发国债,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再如货币政策,央行降低利率,鼓励货币的借贷来刺激经济。本质上,都是利用信用,花明天的钱在今天消费或投资,来缓和生产与消费,或者说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

再看次贷,其实也是通过信用来刺激需求(包括房产投资和消费)的一个具体体现。本来买不起房的相对贫困者,突然被告知可以借入条件异常优惠的次级贷款消费,自然需求大增,于是房地产市场又走向了“繁荣”。

整个宏观经济大致如此,只是实现的具体手段各异。总之,在以信用为主要工具的需求管理(广义上包括了金融业自发的信用供应)之下,经济似乎又恢复了繁荣景象,图表上增长的量和速度都十分喜人,于是宏观经济学家和财政部与美联储的官员们弹冠相庆,并预期,经济将继续增长,持续繁荣,“经济周期被打败了”。

可是,这之中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花明天的钱在今天消费或投资,那到了明天,花什么钱呢?

答案是没有钱。于是大量次级贷款人无法还款,CDo和CDS市场崩溃,华尔街金融市场大海啸,危机还不断向实体经济和其他领域蔓延

总之,在生产与消费矛盾激化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的统治阶级试图利用信用为工具预支将来的财富来刺激需求,解决总供需矛盾,但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只是延缓和压抑了危机,并不能阻止危机的爆发。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仅美国居民在“透支消费”,而且美国政府也在推行“透支经济”。众所周知,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8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投资速度的持续下降,美国转而倚重来自国外的投资以支撑本土经济的增长。1985年美国从净债权国变为债务国,结束了自1914年以来作为净债权国长达70年的历史。在全球经济都在为“过剩”而发愁的今天(只需一家大的汽车公司开足马力生产,就能满足够世界用一年的汽车需求量),美国之所以能够独善其身,正是在于其“透支消费”与“透支经济”暂时填补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缺口,从而掩盖了本国的经济扩张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制度的框架内,与“把牛奶倒入大海”相比,“透支消费”毕竟不失为明智之举。但是,“透支消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过剩”问题。这就如同为了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而不断加大吗啡的注射剂量一样,“透支消费”不过是靠透支“未来”来支撑“今天”,把当下的危机延迟到未来爆发罢了。一旦对未来出现悲观预期,以至于没有未来可以透支的时候,危机就不可避免。在美国,“透支消费”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透支无处不在。而引发这次危机的次级抵押贷款(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不过是“透支消费”中的个案罢了。换言之,只要“透支消费”不停止,那么即便没有“次贷”问题,也必然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建议与结论

1、次贷危机的经济和制度根源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导致的生产过剩,信用只是一种长期中必然失败的延缓生产过剩矛盾的手段,只能暂时压抑矛盾,而无法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危机在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动荡的同时,也重新腾出大量生存空间,危机产生的需求大幅度下降客观上促使生产跟着萎缩,进而建立新的供求平衡。在经济危机中,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保持信心,积极等待经济的复苏。

2、从根本上,次贷危机以及它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难以在资本主义制度逻辑内部解决的,须寻求制度外的根本性解决措施。不过,我们虽不能避免经济危机,却可以预防和预测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要预防这种金融危机(本质是信用危机),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针对信用增殖的合理的制衡机制。

经济危机的根源篇5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内容;现实思考

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积淀而成的。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深刻剖析,最终在《资本论》中完成了对于经济危机发生根源的阐述。另外,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理论做出全面解答,并在此创立了科学的系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同时,马克思还认为,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实质不是简单的生产过剩,其危机实质在于生产的相对过剩。生产相对过剩,是一种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社会生产出的产品并没有被广大劳动人民消化吸收,而是显得过剩,这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实质上留有大量剩余,继而为经济危机埋下伏笔。

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内容

第一,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具体说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样一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愈发尖锐,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危机的爆发。马克思认为,第二,经济危机的现实性。在当代世界经济关系中,危机的这两种可能性形式,取得了新的现实性形式,货币危机也转化为金融危机,并凸显为经济危机的新特征。回顾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之路,可以看到,他认为:在封建社会不会发生经济危机,但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已经存在危机的两种形式的可能性。第一,商品形态变化本身出现了买和卖的分离,这种分离使原来相统一的w-G和G-w之间的统一。“要通过强制的方法实现……要通过强加在它们的彼此独立性上的暴力来完成。危机无非是生产过程中已经彼此独立的阶段强制地实现统一”。种种事例表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认为的经济危机,只有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在其它形式的经济环境中,很难形成波及范围较大的危机。因此,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属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现象,想要彻底消除经济危机,只能是消灭资本主义;第三,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这是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的描述。过去的经济危机发生时,其表现形式与现在有所不同,或轻或重,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具有直接的联系。现在,全球发生的经济危机,表现出来为大众所看到的现象依然是商品的大量滞销,闲置的生产资料,企业、银行、商场的倒闭和破产以及激增的失业人员。伴随着这些现象随之而来的是物价的飞涨、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破坏,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秩序极度混乱,股票市场、证券交易等方面受到巨大威胁。这些现象背后显现出来的本质依旧是相对于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生产过剩,即生产的相对过剩。

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现实思考

2008年,一定是会被载入资本主义经济历史中的一年。这一年,美国首先爆发次贷危机(即次级房贷危机)。随后在资本主义国家大面积地爆发,并且经过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传播逐渐波及世界其它各国,由此导致世界经济的疲软。这场经济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截至到目前,这次危机仍然是国际上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入手,我们可以看到,这场经济危机的实质仍然是生产的相对过剩。首先,在美国社会中,存在收入水平相差较大的问题,而社会中的中低收入者占总人口的绝大部分,这部分人需要安家的房屋,同时需要购入生活必需品,但是,由于收入的限制,导致其购买力匮乏。其次,社会范围内,大部分过剩的房产资源需要售卖,信贷中介在此时发挥作用,将购买者与购买物联系起来。此时,金融机构充当了无担保的中介。但是由于社会购买能力无法满足房产的过剩消费,加上货币链条的中断,最终导致美国信用危机的爆发,不但冲击了国际金融领域,还冲击了国际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是从这场危机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他们在这部书中找到了自己想到的答案,并为降低危机的可能性后果努力着。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代表国家,我国在2008年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这次危机的影响。如何利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来更好的解决危机后的问题,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第一,缩孝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公平正义,提高社会实体购买力。这是解决经济危机的关键点之一,因为只有让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缩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由此引起的问题;第二,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防范金融风险,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来解决,整个金融业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出口依赖。我国是一个出口依赖略显严重的国家,这在经济危机发生时,对我国的冲击巨大,所以,只有切实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才能在发生经济危机时平稳度过,免受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周雨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J].决策参考,2006.

[2]顾海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当代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3]霍其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经济危机的根源篇6

【关键词】经济危机;金融危机;马克思经济学

2007年由房地产“生产过剩”和自由主义思想导致的“监管缺位”等众多因素引发的华尔街次贷危机已导致美国金融危机,在此基础上,不断加深的金融动荡不仅导致美国越来越多的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有关的投资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也使得信贷危机加重,进而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市场需求加速萎缩、房地产、汽车、零售、航空等行业萧条。

实质上,这次金融危机不仅已使美国实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多种渠道殃及与美国金融和美国经济保持千丝万缕联系的欧洲金融和欧洲经济,欧洲金融机构被接管或国有化的坏消息接连不断,欧洲经济明显徘徊于低迷状态,失业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私人消费下降拖累经济增长,危机已引起经济萎缩和萧条。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与欧洲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加深和蔓延,包括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在内的全球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皆被此次危机所波及。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形式变化之迅速、波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力之强的金融危机已经演变成一场财产损失之惨重、问题牵涉之复杂的世界经济危机,不仅给美国、欧洲的实体经济带来冲击,必将迅速而广泛地侵蚀全球经济的每一个层面,造成全球性的消费下降、投资放缓、出口滑坡、经济跌落和失业攀升。探究这次金融危机之因,对于中国制定有效的针对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金融危机之因的文献述评

对于此次金融危机形成之因,已有国外文献多是以西方经济学现有理论为基础,基于金融系统的视角进行研究,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Keys(2008)、Laeven等(2008)、YuliyaDemyanyk和Hemert(2008)等在对过度债券化、信贷标准和信贷质量下降方面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过度的金融创新与金融自由化是导致次贷危机,并进而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2)RicardoJ.Caballero,arvindKrishnamurthy(2009)认为,全球范围的投资者对资产安全的巨大需求促使了美国资产价格的大幅上升,但也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3)michaelD.Bordo(2008)认为,与以往金融危机类似,此次危机只是经济长期发展模式中的一部分,其本质原因是美国经济进入其经济周期的衰退期。

(4)paulson(2008)、Bernanke(2008)等认为随着信息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美国各类金融市场之间联系日益密切,客观上要求美国金融监管架构适度集中和金融监管适度严格,这两方面美国不是过度分散,就是过度放松。提出了改革美国金融监管架构的短期、中期及长期建议。

(5)mian和Sufi(2008)认为由信心不对称引起的抵押信贷市场的“道德风险”和市场信心的下降是导致房地产市场萎缩和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两方面进而扩散到整个金融体系,蔓延为国际金融危机。

总之,无论是从金融创新与金融自由化的视角,还是从资产需求的视角,抑或从金融监管和“道德风险”的视角探究这次金融危机之因,都有共同之处,即国外学者主要是从金融系统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这一点属于技术操作层面或运作层面的问题。研究此次金融危机不能只停留在技术操作层面或市场运作经验这类浅层次的问题上,此次金融危机还有深层次的、本质性的原因。

对于此次金融危机形成之因,国内学者也从各自研究视角对其进行了界定,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郑冬蔚(2009)追溯了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过程:从金本位、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到新布雷顿森林体系,认为世界货币体系的缺陷是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

(2)何亮(2009)认为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是引发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3)王雷(2009)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内在矛盾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和美国国内政治变迁与金融危机的关系两个方面着手,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在体系结构层面矛盾不断激化的一个集中释放。

(4)赵川(2008)从整个世界政治格局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他认为美国霸权的衰落是危机产生的根源。

(5)孙浩轩(2009)等认为,长期低利率和宽松的抵押贷款条件、政府加息、金融创新产品带来的风险扩散、政府监管不力、信息披露不充分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

(6)康国红(2008)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华尔街的商业银行对储户和股东的责任心的缺失,是拥有世界货币发行权的美联储对美元持有者的不负责任,其本质原因是道德危机,其结果必然是信用危机和经济危机。

(7)华凯(2008)则认为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过于宽松的国内货币政策、寅吃卯粮的中产阶级超前消费方式共同导致了这场危机的爆发。

(8)安毅(2009)认为,经济周期和政策失误、政府职能出现错位和缺位、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结构复杂化、普遍存在的风险累积与杠杆交易、所有者权利缺位与金融腐败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9)王昱(2009)认为这场危机的根源正是由美国房地产市场不断累积的资产泡沫引起的,泡沫的源头就是流动性过剩。

(10)吴念鲁(2009)认为流动性过剩与不足的失衡、创新与监管的失衡、放任与干预的失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全球金融资产配置与价格的失衡、储蓄与消费的失衡是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

总之,国内学者也为解释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在诸如从金融监管、金融自由化、道德风险等金融系统和经济周期调整等方面,国内学者与国外学者对此次金融危机之因的看法相似。国内学者还从国际货币体系、世界政治经济变迁、世界政治格局的角度研究了此次金融危机之因。

综上所述,包括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在内的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研究了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因,这本身就是对金融危机复杂性很有力的说明。基于当前国外和国内大多数学者的经济研究,此次金融危机主要涉及“金融领域中缺乏监管的金融泛滥导致了美国金融信用体系的破裂”、“新经济泡沫破裂的一种延续和次贷危机加重了动荡”、“‘信心’钞票过多导致的隐性通货膨胀和金融创新失当”、“自由市场经济的放任和监管职责长期缺失”、“美国虚拟经济相对实体经济不成比例扩张所堆积的经济泡沫的破裂”、“美元本位制所导致的美元流动性泛滥、全球贸易失衡,以及现有美元储备体系的脆弱”、“计算机网络提供的相关信息不对称和不充分”等方面。

二、基于马克思经济学视角下金融之因的分析

作为世界规模最庞大的资本市场和世界实力最雄厚的经济实体,美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浪潮中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多种途径与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主要和次要经济体保持着紧密联系,一旦美国经济出现问题,极易殃及世界各国尤其是与之密切相关的发展中国家像中国和发达国家像日本的经济。

美国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已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危机。追根究底,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深层次、本质性的原因并不是国外和国内学者基于西方经济学研究视角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技术操作层面、政策协调上的问题,是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所导致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对当前危机,一定要透过众多表层的经济现象,从市场体制与社会经济制度的相结合的角度上,借助于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尤其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理论对经济现象背后本质性的社会关系进行深刻的理论分析和科学阐释,以便揭示出此次金融危机之根源。

(一)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它衍生了包括经济矛盾在内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系列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矛盾的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经济领域通过两个方面导致经济危机:

一是,商品生产的供给过剩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生产力按几何级数增长,而市场最多也只是按算术级数扩大,即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导致资本主义生产过剩。

二是,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指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之间不再保持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状态,即相互之间比例失衡,导致经济难以正常运行。这两方面的问题积累至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经济危机。

借助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理解此次金融危机,不难发现,资本主义的生产相对过剩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实质,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并表现为商品生产的供给过剩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之间矛盾的对抗性爆发是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比例失调的表现,并且成为强制地恢复平衡,以维持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这是因为资本的目的不是满足需求,是生产利润,因为资本达到这个目的所用的方法,是按照生产的规模来决定生产量,不是相反,所以在立足于资本主义基础的有限的消费范围和不断地力图突破自己固有的这种限制的生产之间,必然会不断发生不一致。不是财富生产得太多了。而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的形式上的财富,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

金融危机也称货币危机或金融货币危机,它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及混乱,从而对实体经济造成负面之影响的一种与货币密切相关的经济现象。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以萨伊之“市场均衡法则”和李嘉图之“比例”理论中的有益成分为基础。在大多数情况下,马克思著作中用“货币危机”代替“金融危机”。在其著作中虽然没有专门的章节对金融危机进行理论上的阐释,但马克思经济学的确蕴含着极丰富的金融危机思想。完全可以这样认为:金融危机理论或货币危机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于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两种职能: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不但促使商品和货币之间产生形态上的对立和价值量上的统一的矛盾,且促使商品的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出现脱节的可能性,深了商品内在矛盾,很容易导致货币与商品之间的转化过程出现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会形成错综复杂的债权和债务关系,而这其中的某个环节一旦中断,就会造成“连锁效应”,进而导致债务支付危机。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虽然金融危机以生产过剩为根本条件,并进而表现为流动性危机和债务支付危机,但其本质上却是货币危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某个“注释”中认为:“所谈的货币危机是任何普遍的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一个特殊阶段,应同那种也称为货币危机的特种危机区分开来。

一种货币危机可以单独产生,只是对工业和商业发生反作用。这种危机的运动中心是货币资本,因此它的直接范围是银行、交易所和财政。”马克思在这里把金融危机分为“属于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金融危机”和“不属于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金融危机”。前者与经济危机如影相随,笔者称为经济金融危机。后者与金融内部过度自由所导致的缺乏监管、系统紊乱等原因相关联,笔者称为自由金融危机。

具体的讲,经济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自然发展、自然演进、自然变迁的结果,它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如前所述,根据马克思经济学理论,资本主义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由其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并由此派生的“社会供给的过剩与社会需求的不足”和“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无政府的生产状态”两对矛盾决定的。“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马克思说:“如果说危机的发生是由于买和卖的彼此分离,一旦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危机就会发展为货币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出现了危机的第一种形式,危机的这第二种形式就自然而然地要出现。”这里的“危机的第一种形式”指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商品的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脱节的情况;这里的“危机的第二种形式”指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因错综复杂的债务链条的中断而导致的危机。

当发生“危机的第一种形式”时,商品资本便不能顺利地转化为货币资本,这必然引起债务链条某个环节的中断,进而导致第二种形式的危机。只要发生了经济危机就必然要发生金融危机,此乃是“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一个特殊阶段”的金融危机或“属于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金融危机”,即经济金融危机。与经济金融危机不同,自由金融危机不以金融危机的爆发为前提,可以独立产生,其根源在于金融内部过度自由或缺乏监管所造成的系统紊乱,而这极易导致虚拟资本的膨胀。虚拟资本是在现代金融业兴起的基础上于十八世纪流行起来的,它最初是以股票、公司债券、国家债券、以各种不动产作为抵押的证券等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能给其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后来的“创新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大大地丰富了其内涵。

虚拟资本一旦以信用化形态进入实体经济,容易增加实体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尤其是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本具有用较少保证金垫付实现多倍交易额的“杠杆效应”,这不仅会导致增加虚拟资本交易的成本和风险,且会在人们心理的预期收益与预期风险等影响下引发投机活动。因此,由于以牟利为主要目的和具有很严重的投机成分,虚拟资本的过度膨胀不仅会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而且会扩大市场风险和增加企业破产、倒闭等事件的概率。

借助于现代电信技术衍生工具和专业化投机技巧的运用,大量资金能够在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债券市场及房地产市场上快速制造泡沫,进而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在危机中,会出现这样的要求:所有的票据、有价证券和商品应该能立即同时兑换成银行货币,而所有的银行货币又应该能立即同时再兑换成金”。

基于以上分析,金融危机可以是由经济危机演变而来的经济金融危机,也可以是与金融内部过度自由所导致的缺乏监管、系统紊乱等原因相关联的自由金融危机。进一步看,马克思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主要是建立在实体经济(主要指产业经济)的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之基础上的,以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律为侧重点,结合当时处于“低级形式”的信用和“初级形式”的虚拟资本的运行特征与本质属性,分析了经济金融危机和自由金融危机的特征与成因。此次金融危机从表面上看是由于金融内部过度自由导致的虚拟资本的过度膨胀所引起的系统紊乱或极度动荡而产生,即这次金融危机从表面上看主要以相对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为表现形式。但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类似,此次危机深层次根源仍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固有弊端与矛盾运动的积累所导致。

(二)基于马克思经济学视角下危机之因的探究

此次金融危机之根源是资本主义为追求利润无限制地扩大再生产而导致的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冲突。为了使资本不断增值,资本家往往会过度重视生产而轻视消费,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性质是资本的增值,而不是资本的消费。长期以来,美国“信用透支”或“超前消费”或“寅吃卯粮”的消费模式不但遮掩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与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而且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持续地得以扩张。这种建立在对未来收入不断增加预期的基础之上的“信用透支消费模式”,虽然是一种在短期情况之下美国民众的“理性”行为,但长期来看,持有这种消费理念的美国居民却是“理性的傻子”。

一旦美国民众的收入水平维持和支撑不了消费的不断增长,相应的,市场消费需求将会萎缩,当这种局面积累到一定程度,扩张的供给与萎缩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将导致经济危机爆发。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从危机最先发生的房地产领域进行分析:在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房地产作为美国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出来。不断扩大的房地产市场的生产投资导致住房商品生产供给的日益增加,但美国财富却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这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对矛盾:一方面是金钱大量集中在少数富豪手中和住房大量积压在开发商手中;另一方面却是急于改善居住条件、甚至无力消费、无处安身的贫困家庭。为解决这一矛盾,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扩张的货币政策和低利率的环境降低了借贷成本,促使美国民众蜂拥进入房地产领域。另外,为了不断扩大贷款规模,从而增加住房需求和刺激经济发展,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大量放贷。

由于次级贷款的对象是信用记录差、还款能力弱的贷款者,这就决定了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风险大大高于正常抵押贷款。为解决这一问题,金融机构把这种次级抵押贷款通过“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金融衍生品在金融市场上交易,即把住房抵押贷款权证券化,由此形成了纷繁复杂的、难以控制的金融交易,导致风险不断的扩散和累积。作为一种在住房商品生产过剩条件下解决供需矛盾的手段,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虽能暂时缓解住宅生产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但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消费者购买力缺乏的问题。

由于债务率的断裂而导致人为制造的房地产繁荣的泡沫破灭时,美国房地产市场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无力还款众多购房者失去住房;另一方面是由于住房商品的大量积压房价大跌。无力还款和房价下跌导致此次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首先崩溃,进而殃及房地产资本市场和股票市场,最终造成美国整个金融市场发生危机。此后,金融危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实体经济――汽车制造业蔓延。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指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几乎同时陷于危机表明,这的确是一次全面生产过剩危机的开始。美国建立在信用透支基础之上的消费需求的下降造成汽车销售量大幅度下滑,进而造成生产萎缩,最终导致在信用透支消费掩盖下的供给的扩张和需求的收缩之间的矛盾在更大范围爆发。汽车业的萎缩将波及到生产过程的整个链条,进而导致更多行业生产的萎缩,这种萎缩和住房生产停滞引起的相关行业生产的萎缩加在一起,将使整个生产走向全面生产过剩的危机。总之,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催化剂。

根据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可知,供求失衡所导致的金融危机,即经济金融危机,是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美国此次金融危机也表现出了与金融内部过度自由所导致的缺乏监管、系统紊乱等原因相关联的自由金融危机的一些特征。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撒切尔、里根为代表的鼓吹私有化、自由化、民主化,重视市场调节的新自由主义不仅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和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也成为其在全球推行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工具的理论根源。具体来讲,新自由主义要义旨在突出强调“最少的政府干预、最大化的市场竞争、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市场自发调节”。

在此情况下,新自由主义的主义经济政策目标是“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由于这种被一些学者称为“完全不干预主义”或“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对市场过度信任的理念助长和放任了市场微观主体的非理,其危害甚大。美国几乎所有的金融政策和经济措施受新自由主义影响极深,这直接造成美国金融监管机制严重滞后和金融系统内部紊乱,而这极易导致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加之美国实体经济大量转移到国外,两者造成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即以金融资本为主要标志的虚拟资本相对于实体经济的过度膨胀,包括债权股权在内的金融关系和金融资产日益作为经济关系和经济资产的主要表现形式,从而金融渠道而非商品生产和贸易渠道创造的利润越来越多。1973年之后,由于美元与黄金的脱钩、货币和信用与资本越来越虚拟化、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强力推动,美国虚拟资本和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战后美国金融资产流量相对GDp保持上升趋势,此两者比例由1952~1979年间平均为257倍上升至1980~2007年间的418倍。非金融公司金融资产与实际资产之比由1970年的40%左右上升为1990年的90%左右。金融部门所得的利润与非金融部门所得的利润之比由1970年的20%左右上升到2000年的70%左右。从以下几个方面也可以看出虚拟资产的过度发展:从美国总资产及其主要构成情况来看,美国虚拟资产从1945年到1980年的35年中,只增长44169%,而从1980年到2004年的24年中,却增长了401100%。不难发现,35年的增长量是24年的10%,其中,金融和地产所占比重为90%以上。

可见,在社会财富中,虚拟资产的比重非常大,而固定资产所表现的物质财富却非常小。从虚拟资产在财富中所占的比重来看,从1981年到2003年,美国金融资产占家庭净财富的比重为88%,这一比例是主要发达国家中最高的。从美国个人收入构成的巨大变化来看,制造业收入占个人收入的比重从1945年的22106逐步下降2004年的9135%,同期股息红利收入占个人收入的比重由3120%上升到5105%。美国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的后果极易导致经济虚假繁荣和资产泡沫的破裂,甚至会引发金融危机,这会造成收入、投资、消费的大幅下滑,进而成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加速器。

经济危机的根源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防范对策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中小企业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加重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经济效益上都取得快速发展。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和提品及服务的多样化,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起步较晚,单体规模相对小,各种机制不够成熟,在发展中面临着多种危机。

当前企业最经常面临的前三种危机依次是人力资源危机、行业危机、产品和服务危机,半数以上的企业曾经经历过或正在面临着这三种危机的困扰。其中人力资源危机不仅是企业最经常面临的危机,也是给企业造成严重影响的危机之一。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机制的欠缺和各方面条件的差异导致其在人力资源方面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危机。

针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人力资源危机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影响较为严重,人力资源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中小企业如何防范人力资源危机,实现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规范化、制度化,有效化解人力资源问题给企业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现状

企业人力资源危机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人力资源招聘危机、甄选危机、素质危机、使用危机、绩效评估危机、薪酬危机、人才选拔危机等。这些形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但综合表现出来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的缺失,即人力资源总量或者质量上的缺乏和人力资源的流失两个方面。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危机也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

1.中小企业总体上人力资源素质不高、结构分布不合理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小企业员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职工占职工总数不足10%,高中含职高或中专学历者占30%,初中以下学历者占60%以上,多数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比重不足5%,60%以上的中小企业未对职工进行过任何形式的培训。由此来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学历层次不高,岗位培训缺乏,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缺乏,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结构分布不合理的状况比较严重。特别是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比重很小,真正精通管理、技术等重要方面的人员更少。由于技术人才和专业管理人才缺乏,导致企业缺少对市场的预测和把握能力,造成生产的盲目性。

2.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失严重

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和人才流动性的增强,大中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之间的人力资源竞争空前激烈。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国外企业不断登陆我国,不断挖掘本土人才,加剧了人力资源的竞争。这些都构成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流失的外因。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等方面不完善,导致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人事任用不当,绩效考核体系、员工薪酬制度、激励机制等存在缺陷,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致使中小企业人才流失。据相关部门的统计,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流失率高达以上,大大超过了一般公认的的警戒线。

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危机原因

人力资源危机的原因一般都是极为复杂的,它往往与企业发展历程、经济体制、产权界定、股权纠纷、经营策略、激励、约束机制是否合理有效、工作安排是否合理、员工特点以及企业文化氛围等因素有关。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起因主要有:

1.企业战略目标不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欠缺

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战略目标规划,更甚于部分中小企业短期目标都不明确,即使存在战略目标,也缺乏可行性的与之匹配,这就直接导致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缺失或者是无效,导致企业在人才储备、人才招聘方面缺乏计划性和前瞻性,导致企业人才危机隐患的存在。

2.公司人力资源工作停留于人事工作阶段,缺乏现代人力资源工作思想

综合对大部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分析,发现部门工作主要停留于员工出勤、劳动合同签订管理、保险等事务性工作,而很少涉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工作分析、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工作。

3.岗位职责、职位体系设计欠缺或不科学,导致人才需求不明确

岗位职责是企业员工招聘的和考核的主要的重要依据,大部分中小企业目前岗位设置不科学,员工工作职责不清晰,导致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自身定位不清晰,工作目的性和重点不明,挫伤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动力。岗位职责不明确,使得企业在人才招聘和培养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最终与企业人才需求目的不符。

4.考核、激励及薪酬体系不合理,导致员工对归属感和公平性得不到满足

绩效考核是大部分发展中的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之一,合理有效、科学实用的绩效考核制度是中小企业的期望,但是目前大部门中小企业考核制度缺失或者考核制度受到员工的抵触,最终导致考核流于形式或者是与预期结果背道而驰。由于中小企业发展较快,在薪酬激励体系方面制度不够健全或者尚未建立,对员工的薪酬和激励措施随意性较强,导致员工心理上的归属感和公平感得不到满足,最终导致人才的流失。

总体上来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危机主要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制度缺失,人力资源规范化欠缺,导致人力资源各方面工作不能有效开展,是的人力资源危机贯穿于人力资源工作各个环节。

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防范对策

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防范需要从危机的识别、预警和应对上进行,但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机制上不够完善,所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防范首先需要完善人力资源工作机制、工作流程和制度,为危机防范夯实基础,从制度层面和管理基础上为人力资源危机防范提供保证。

1.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1)梳理企业战略目标,进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中小企业首先要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够根据企业发展目标进行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为企业人才储备、招聘计划、员工培训等提供依据,从而避免在人才亟需时造成人才需求的危机。

(2)明确岗位设置、岗位职责

对企业内部各项工作进行工作分析,根据工作量、工作强度等进行定岗、定编,培养员工的专业程度,编制岗位说明书,对员工招聘提供依据,通过职责和权限的限定为员工绩效考核提供依据,通过岗位说明书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促进员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工作能力。

(3)构建完善职位体系,使员工明确发展目标

根据公司工作岗位实际情况,完善公司职位体系,使员工明确自身发展方向,能够在企业产生归属感,减少员工流动性。完善科学的职位体系能够使员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发展,在企业中不断成长在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解决个人才的流动问题。

(4)构建完善科学的考核、薪酬激励体系

中小企业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激励体系,通过制度的完善使员工的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考评,使员工感到公平公正,通过科学的考核和薪酬激励体系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归属感,避免人才流失等危机的发生。

(5)加强相互沟通,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企业的管理层往往注重如何改进由上往下的沟通。使员工更容易下情上达和改进企业不同部门间的沟通,对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十分重要。员工了解本身工作在整个企业所占的地位之后,将会提高工作积极性。

加强员工的沟通的同时,应该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能够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能够长期在企业中发展下去,能够将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留用。

2.构建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防范机制

(1)加强危机防范意识

危机防范胜于危机处理,企业内部的一些小问题的积累,就会使企业逐步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机制。人力资源工作应该加强危机防范意识,通过日常工作中对小问题的识别和及时解决预防危机发生,建立危机识别的标准,通过及时进行问题的处理来防范危机。在企业的危机管理中,防范危机胜于处理危机,危机防范是成本最为低廉的危机管理方式。中小企业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防范措施。

(2)设立危机管理结构,制定危机管理计划

中小企业应该设立危机管理的机构并制定危机管理计划。中小企业的危机管理机构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机动灵活设立,适应中小企业的灵活性,但是能够对危机做出快速反应。任何企业即便防范措施做的再好,也不能保证危机绝对不会发生。企业应该超前决策、精心策划出全面的危机管理计划,以便一旦危机真的来临时能够从容面对。

危机是企业发展的威胁,也时企业的机遇。从危机中得到的教训往往是深刻的,而从危机中获得的经验也往往是非常宝贵的。危机过后,企业如果能够吸取经验和教训,从危机中发现自身弊端、看到自身应该改进的地方,采取措施为今后的发展扫除障碍,那么,危机就有可能成为企业的转机。

3.建立企业人力资源外部联动机制

中小企业在人才吸引力方面处于一定的劣势,但是在政策和制度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对外部变化有迅速的反应能力。为了保留和吸引才,防范人力资源危机在企业中发生,企业应该健全对外部信息的联动反应机制。

(1)行业内企业人力资源资源信息的及时收集

行业内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同行业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优秀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竞争,中小企业应该能够时时对行业内人才供求信息、薪酬待遇的变化等进行跟进,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相应调整让人力资源政策,避免因行业环境的变化导致人力资源危机的发生。

(2)政府政策的及时反应

中小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时候需要与政府法规政策相结合,政府部门会根据经济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政策或标准的调整,同时对企业相应政策做出要求,中小企业需要及时做出政策的调整,否则可能导致人力资源危机或者违规违法等现象,中小企业应该健全相应职能,能够对政府政策做出快速反应,在调整政策的同时能够利用政策吸引优秀人才。

五、结论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危机是大部分中小企业都面对的问题,发展的一定程度将成为约束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应该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不断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完善,危机管理机制的健全对危机进行防范,通过危机防范工作巩固企业管理基础,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延智:企业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2]佘廉:企业预警管理[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王林唐晓东:经济波动与企业预警[J].经济体制改革,2000(2)

[4]林镝刘晓霞:基于HaCCp原理的危机预警机制构建[J].当代经济,2006(12)

[5王发清:浅论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管理预警系统的建立[J].企业改革与发展,2005

经济危机的根源篇8

关键词 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经验模态分解:能源政策:预测

中图分类号 F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9)02-0007-06

美国次贷市场的过分膨胀和高风险金融创新引发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投资者对全面信贷危机的担忧,造成股市和信贷市场剧烈波动,并迅速蔓延殃及许多国家。由于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我国做为美国最大的出口国不可避免受到了冲击。能源作为工业的血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这种外部经济环境下,能源生产会受到多大程度和多长时间的影响、未来能源生产将走向何处,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为了应对这场复杂的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出台至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以进一步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能源局将拨付超2000亿元建设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增加清洁能源比重,调整能源结构,填补西南地区无炼油厂的空白。本文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法,对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进行因素分解和提取,着重分析能源政策和金融危机对能源生产发展演进特征的影响,研究政策出台的实际效益是否能对冲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引导能源生产继续稳定发展。

1 我国能源生产演进态势测算方法选择及其特征分析

为了研究次贷危机影响下,我国能源生产态势,本文从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态势演进特征入手,提取演进特征的影响因素。

1.1能源生产演进态势测算方法选择

关于能源方面的研究涉及许多方面,JiaHaiYuan通过协整分析,证明了我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于投资和能源使用水平,并指出总体能源消费和GDp之间存在双边因果关系;XunZhang用经验模态分析法,提出影响原油价格的3种因素分别为日常供求不平衡或其他市场活动导致的短期波动,显著性事件的震荡和长期趋势。alloerUnler经过对算法的优劣比较,提出粒子群优化技术能有效降低预测误差,并对土耳其2025年的能源供求进行了预测;murrayG.patterson总结了传统意义上能源效率的内涵,从热力学、物力热力学、经济热力学、经济学的角度对能源效率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能源效率的计量方法进行了总结。《中国能源战略研究总报告》根据煤炭的资源条件开采技术和供需关系,采用系统动态模型,考虑储量、需求、投资环境和运输等因素,对煤炭生产进行动态模拟预测。《世界能源展望2007》根据经济增长、人口、能源价格和技术设想的变化,分参考情景、可选择政策情景、高经济增长情景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的供求进行了长期预测。

文献[4]中提出经验模态分解可用于分析非平稳数据,进行特征的提取,对提取的因素可根据数据本身的含义给予合理的解释,其中显著性事件震荡效应分析和长期趋势预测,和本文研究内容不谋而合。因此,本文选择经验模态分解对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进行演进特征因素提取,并在此基础上对金融危机背景下能源生产态势进行预测,这在以往理论研究中仍属空白。

经验模态分解(emD)是Hilbert-Huang变换中的一种信号分解方法,经过这种信号自适应的分解方法处理后,原始数据(Signals)即可由本征模函数(intrinsicmodeFunction,imF)分量及一个均值或趋势项(res)组成:

目前emD分解在交通、医学、电力等许多领域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1.2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特征分析

1982年“十二大”确定了“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的重大方针,有力推动了能源事业的发展,1986年国务院颁布《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和《中国技术政策・能源》蓝皮书,要求把节约能源作为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挖潜、革新、改造的重点来抓,自此我国能源生产才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本文选取了1986―2007年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数据进行enD分解,所得分解结果见图1。

2 我国能源演进特征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数据通过emD分解后,得本征模函数imF1,imF2和趋势ReS,下面将对每一项的演进特征所对应的现实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进行详细分析。

2.1金融危机和能源政策对imF1特征的作用机理分析

(1)金融危机。20世纪90年代一系列金融危机由于投机攻击的力量,突然间爆发,并通过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信心的感染等渠道在不同领域、不同地理空间快速传导和扩散,产生极强的破坏力。由于我国1992年才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982年、1983年和1992年的金融危机都未能殃及中国。亚洲金融危机开始于1997年7月泰铢贬值,同年迅速引发新加坡元、台币、韩元的贬值和一大批日本银行和证券公司的破产,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坚持严格资本管理和人民币不贬值,最大限度地抵御了外部冲击,虽然如此,还是出现国内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大、外贸出口困难等问题,能源行业也受到一定影响,能源生产作为能源行业的重要供给,当能源消费、能源价格、生产成本、能源运输等方面都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时,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

从图2中可以看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已下行2年的imF1进一步下滑,并出现了负增长,1998年危机席卷了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最终演化成全球金融危机,这一年imF1跌至近10年的最低点,其恢复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2000年才基本恢复至危机发生时的水平,2003年开始才进入全新的高速发展时期。危机的发生进一步恶化了能源生产态势,对于我国能源生产发展产生了“雪上加霜”的影响。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是否会加剧原本已经下滑的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趋势,对能源生产的影响将持续多久,取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破坏力和持续时间,当然也要看我国自身能源政策的调控。

(2)我国能源政策对能源生产发展演进的影响。能源政策对我国能源生产的导向作用,在很多文献中都有论述,文献[15]提出征收资源税有利于减少国有垄断石油企业的垄断租金及因垄断获得的超额利润,使企业自觉改进

低效生产,提高稀缺油气资源的开采效率。文献[16]指出对于节能环保,清洁技术的发展,政府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国家有政策规定,有节能减排的目标,企业就会依照政府建议的模式进行。

从图3中可以看出,能源生产发展的态势受我国能源政策引导,在每一次imF1转折点,我国都有相应的影响能源生产的政策出台。

转折l:1992年建成大秦线,是雁北等地煤炭外运的重要通道,年运量可达1亿t,对西煤东送,煤炭外运具有重要作用,1993年底国务院做出“三年放开煤价,三年抽回亏损补贴,把煤炭企业推向市场”的重大决策,将能源领域推向了市场。在这些政策的鼓励下,能源生产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转折2:为了保持能源与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从1996年开始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并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转折3:1998至1999年全国实施关闭破产65个煤炭项目,核定生产能力4000万t左右,1998年,我国能源生产降至近几年的最低点。转折4:实施继续扩大开放并加快西部开发的能源政策,我国能源生产增长率节节攀升,能源生产总量逐年递增,2005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升至187341万t标准煤,是2000年的1.45倍。转折5:我们把节能降耗作为工作重点时,能源生产又开始了缓慢下降。

2008年,国家投资超2000亿元进行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在未来5年进行资源开发性西部干线铁路建设,政策的出台是否能使我国的能源生产发展迅速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取决于这些政策的执行程度。

综上所述,imF1中所表现的1993至1994年的小幅调整,1996年急速下滑,2001年的平稳增加,至2005年后缓慢下降的特征,揭示了我国能源政策和金融危机对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态势的影响。

2.2经济周期对imF2特征的作用机理分析

经济周期是推动创造性毁灭和经济增长以及复兴的关键力量。关于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他的分析结果显示,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走势总的特点就是“峰位”降低,“谷位”上升,波幅缩小。

从图4中可看出,imF2和GDp增长率有基本一致的周期变化,在90年代以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稳,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后,1993年进入发展的高峰,到1997年之后增速减缓,2000年之后开始复苏,但是增加的水平不及1993年,2007年发展的速度开始减慢,这也与文献[19]中我国经济走势特征一致。

经济周期的动态变化和其中的人口统计学趋势,引发了革新、新技术的推广、GDp增长、通货膨胀、股市繁荣和下跌、贷款、投资和买卖房产。能源生产作为经济活动中的一份子,势必受经济周期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遵循市场经济运行秩序,能源生产态势变化基本保持了和经济周期一致的脚步,从图5中可以看出,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和经济周期变化有同样的趋势,经济低迷时,能源生产总量水平低,经济快速发展时,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也呈现较快的势头,2008年是否是本轮经济周期的拐点,目前一致看法是,中国经济在2008年GDp增长有可能放缓,但是放缓不等于说就是“拐点”,也可能属于高位调整。克服经济周期带来的影响,对于能源生产稳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3能源生产发展自身规律对ReS特征的作用机理分析

国务院能源办副主任徐锭明在《新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政策解读及新能源机构战略定位》的主题演讲上指出,能源发展转换的规律是从高碳到低碳,最后走向无碳。能源开发利用的规律是从低效到高效,煤碳发电效率从30%到40%,天然气发电效率从55%到58%,从不清洁到清洁,从不集中到集中,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的发展过程。根据这样的规律,我国政府为了解决能源资源不足问题和能源供需矛盾,在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的基础上,从1986年至今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控制高耗能产业盲目扩张。伴随着我国能源生产效率和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技术进步,节能降耗政策出台以及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庞大的能源生产总量基数,虽然能源生产总量仍呈现平缓增长态势,但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自身呈现非常缓慢的下降规律。

3 次贷危机与政策出台对我国能源生产影响态势预测

至2008年8月,我国的能源生产增长率与2006年和2007年同期相比并未出现异常变化,说明到2008年8月次贷危机对我国能源生产总量的影响还未显现,但是根据世界银行2008年11月的《中国经济季报》(以下简称为《季报》)中指出,2008年秋季开始,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次贷危机给我国的能源生产总量带来的影响与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是否一致,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是否会在危机中跌到谷底,危机结束后何时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并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重新稳定发展。

依照emD分解结果的分析,这些问题的回答将取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破坏力和持续时间,我国自身能源政策的调控作用,经济周期和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自身发展趋势的影响。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从危机和能源政策层面,分析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我国能源生产态势,以1997年和200"1年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演进特征进行对比,可得到以下结论:

(1)两次金融危机发生前,能源生产趋势基本一致,但2007年的整体发展要好于1997年,减缓的幅度也低于1997年。

(2)两次危机发生时,国家出台能源政策的关注点不同。1998年我国能源政策主要关注点在治理国内的非法矿藏开采,国有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1997年有所下降。而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后,我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能源局也做出积极响应,加大能源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这项能源政策的出台对能源生产发展有促进的作用。

(3)能源政策对能源生产发展态势的影响具有长期效应。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刘伟教授根据他的研究数据指出,宏观政策显效有时间的延误性,有些短期政策出台后7个月能见效,有的政策则要用2年时间才能陆续见效。从图6中可以看出能源政策对能源生产发展态势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每次能源政策的制定对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的影响都历经很长时间。

(4)金融危机对能源生产冲击作用是暂时的。文献[22]指出由于我国资本实行管制,市场开放度还尚待提高等,使得外部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冲击的传导渠道受到一

定阻滞,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不具有决定性,对能源生产的冲击也是暂时的,到1999年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就已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恢复高速增长。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季报》中指出,中国的实体经济已经通过广泛的对外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完全融入了世界经济,因此不能逃脱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但是由于中国各大银行对与次级贷款相关的资产涉入不深,国家对资本流动进行控制,使得迄今为止,国际金融危机仅对中国金融体系造成了有限的直接影响,并且目前这些影响都是可控的。由此看来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在危机的作用下会有所下滑,但下滑的幅度不会很大。

(5)政策出台对危机造成的影响具有一定对冲作用。政策防御外生负面冲击的作用不可低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政府坚持严格资本管制和人民币不贬值,经济发展实现了软着陆,宏观政策对熨平中国经济波动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提出了增内需、保增长的十点方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领域的投资,《季报》中指出近期宏观政策立场迅速转向刺激性政策,这是非常正确的,更高的政府主导性支出将在2009年经济增长中发挥关键作用。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政策对于危机造成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对冲作用,在这样的宏观经济环境下,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下滑的时间不会超过1997年的水平。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将1997―1999年作为参照(见图6),对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变化态势给出如下预测: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将在2009年继续保持和前5年一致的下行趋势,并跌至近6年的最低水平,但是跌幅不大,不会超过1997―1998年的跌幅水平,不会出现负增长,2010年随着经济的复苏,能源生产增长率有所上升,升幅也不会很大,不会超过1999年至2000年的幅度,但会恢复至2006年的水平。综上可以看出,次贷危机后,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会有一个小幅的调整,但我国能源生产总量仍会呈现平缓的增长趋势。

4 结语

本文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分析了能源政策和金融危机,经济周期,自身发展规律对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态势特征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特别地从危机和能源政策层面对比1997年和2007年危机和能源政策对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演进特征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增长率本身趋势下行,下行趋势缓于1997年。

(2)金融危机加剧我国已经下滑的能源生产趋势,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持续了18个月左右。

(3)我国能源政策在引导能源生产发展上发挥着长效作用。

经济危机的根源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投机经济平衡监管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目前这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距离上次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仅仅十年。纵观世界经济,为什么全球或局部性的金融危机反复出现?为什么它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它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人类应该如何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展开论述,探讨金融危机的根源,进而寻找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一、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

在自然科学领域,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已经被人们广泛的认识和接受。一旦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被打破,带来的是生态危机和生态灾难。本文认为:在经济领域,也存在着一种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一旦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被打破,必然带来经济灾难或金融危机。经济运行的规律与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在很多层面是相通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自然界最简单的生物链模型:在草原上,生活着狮子和羚羊,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开始点,处于生物平衡的状态。假设狮子的数量开始上升,那么在一定时间内,羚羊开始减少,草原开始茂盛,结果就是狮子被饿死,羚羊获得更多发展空间,草原开始减少;随着羚羊数量增加,草原开始减少,狮子也获得更多食物开始增加;当草原开始减少,羚羊会随之减少,其后是狮子因食物不足而减少;羚羊减少后,草原又开始增加……狮子、羚羊和草原之间正是在反反复复的增加和减少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自然界,很难找到绝对的平衡。假设狮子过度发展,最终吃光了羚羊,或羚羊过度发展,吃光了草原,结果就是一起毁灭,这就是自然界的危机。

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如同自然界一样,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当某个环节过度发展,最终会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而严重的失衡状态就是我们谈到的危机。经济本身的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各个环节不同步发展也是客观现象,但是当某个环节的发展超出正常波动的范围,则最终会打破经济原有的平衡状态,表现出来就是经济或金融的危机状态。以金融、房地产、其他实体经济为例,当金融和地产的过度发展最终挤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透支了实体经济的血液之后,最终金融和地产也会因为缺乏真正的血液而崩溃,这就是目前经济的危机状态。

二、金融危机的根源

经济危机的直接表现就是金融泡沫的破裂后表现出来的某些行业严重过剩某些行业严重不足的经济不平衡的危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相伴而生的,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最直接和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经济危机则是金融危机的一种后果和本质所在。所以本文在论述时没有加以详细的区分。

下面简单探讨一下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本文认为,金融危机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金融活动中的过度投机行为,而政府在监管信用交易(投机交易)方面的缺位加速了危机的爆发。

1.金融危机的直接根源:过度投机。投机活动无处不在,但是最容易发生在哪里呢?“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走私和奴隶贸易就是证据。”通过这段话不难看出,哪个行业利润高,哪个行业就容易产生投机行为,利润越高,投机产生的风险就越大。

经济中的某个行业如果处于利润过高的状态,根据西方经济学中“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必然会有很多资本包括投机资本流如该行业,其结果就是造成该行业的过剩和其他行业的短缺,这种局面如果维持时间过长的话,经济的不平衡状态会逐步加剧直到出现该行业因为严重过剩企业大量破产的局面,最终造成银行大量坏账,进而波及其他行业,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

高额的利润诱发过度投机行为。我们从一些数据来看一下金融业和地产业的高利润状况。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美国房价2004年平均涨幅为11%,2005年平均涨幅为13%,美国2000年到2006年全国房价平均价格上涨了90%,其增长速度均超过同期利率回报水平;在国内金融界,2007年11位金融高管年薪过千万;2007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10名中,涉足地产的达到6位,前4名均涉足地产。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金融业和地产业的利润程度,如此高额的利润岂能不诱发资本的逐利行为?其行业投机程度由此可窥见一二。

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此次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其起源都是金融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这恰好反映出一个问题:金融业和地产业在危机爆发前存在着利润过高和规模过度膨胀的情况。可以说,过度投机使这些高利润甚至是暴利行业过度膨胀,最终助长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在自然界,如果某个物种过度发展,便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物种的发展,进而可能引发生态危机。在经济领域同样如此,过度投机使某些行业的发展超出了正常的规模,同时其他行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空间,最终使经济失衡导致危机的发生。

2.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信用交易失控。为什么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容易成为经济危机的重灾区,或者说,为什么在金融业和地产业更容易产生投机呢?投机需要大量的资本来支撑,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杠杆交易成了投机者最好的工具。正是因为在金融和地产领域广泛存在着杠杆交易,才使得这两个行业成为投机活动的重灾区。

我们知道,在实体经济中,交易1美元,就需要实实在在掏出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即使存在,也很难掀起大风大浪,但是,在很多的金融活动的杠杆交易中,投资10美元的东西实际出资只需要不到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暴利是很容易出现的,杠杆越高,投机活动就越密集,最终,疯狂投机打破了原有的经济平衡状态,当资本获利撤出或市场出现严重过剩后,问题或危机也就随之而来。

举例来说明:目前,世界上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相关资料表明: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等著名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交易对手出现的流动性危机,都是源于高财务杠杆率支配下的过度投机行为。美国投资银行平均表内杠杆率为30倍,表外杠杆率为20倍,总体高达50倍。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杠杆率则高达62.5比1。

虽然银行可以通过保险等手段转嫁风险给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但是过高的风险总是要有人来承担,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也存在因为承担不了风险而破产的可能性。所以说,这个金融链条看似完美,但是一旦有哪个环节因为不堪重负倒下的话,受损害的是整个经济的运行。

为什么房地产行业也容易发生危机呢,按揭贷款在某种程度上起了一个不好的作用,三成首付、两成首付甚至零首付都是变相的杠杆交易。当杠杆交易失去控制,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不良债务和虚假的投机需求,给实体经济带来根本性的破坏。所以政府对杠杆交易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当任何一种经济承担了它本身不能承受的风险,这种经济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就始终存在。

三、金融危机的防范及应对措施

1.抑制人为垄断,维护经济的平衡。经济中的垄断行为是高利润的源泉。作为政府来讲,防范经济运行中出现垄断行为是防止经济出现不平衡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在经济中引入更多的竞争来防止经济出现垄断行为。同时还应该立法防止经济中可能出现的串通合谋囤积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引发的人为垄断行为。一旦经济中某环节出现垄断行为,要么效率低下遭人诟病,要么就是借助垄断地位疯狂攫取,而且由于其处于垄断地位,在危机来临时缺乏必要的缓冲,极容易诱发连锁反应,对经济产生强烈的破坏。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该行业有更多的竞争者,至少可以给经济提供足够的缓冲,避免或延缓危机的发生。

垄断企业借助其垄断地位,很容易使其处于一种无法破产的地位,这样便造成一种局面:经济景气时股东赚取高额的盈利,危机时则要动用全体纳税人的钱来拯救。这就是经济中经常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就是说,当你把某种经济风险全部交给市场中的一个经济体承担时,如果这个经济体本身无法承担这样的风险,那么就存在着道德风险,这种危险最终还是要由政府和纳税人来承担。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就有必要主动承担并监管这种风险,否则的话风险机制就形同虚设。

自由竞争也会导致生产过剩,但是自由竞争产生的生产过剩还不足以形成经济危机,因为任何经济都有波动性,这种波动的幅度在健康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当垄断行为大大加剧了经济过剩,使其有可能超过经济本身的承受能力,造成经济危机。

2.控制信用交易、监管信用交易。(1)严格控制按揭贷款的发放。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此次金融危机,均含有房地产业过度发展的因素,这其中,按揭贷款的发放是诱发房地产行业过度发展的重要因素。银行为了追求利润,先是放贷给放贷给生产者,当消费不畅时,又放贷给消费者。银行按揭贷款的发放对于刺生产激消费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人为放大了房地产的生产和消费。这种做法最终为经济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促使某一能够获得资本的行业过度发展,另一方面为投机者提供了一个自买自卖,假交易套取银行资金的窗口,通过过这个窗口,投机者几乎轻而易举把风险转嫁给银行自身,这和借钱给赌徒几乎没有区别。(2)认真监管期货交易及其资金来源。期货交易是投机交易的重灾区,中国已经有很多企业甚至是大型国有企业从事期货交易巨额亏损的例子。中航油、中信泰富、东航和国航等企业在期货交易领域均出现过巨额亏损,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所以,抑制企业的投机冲动监管企业投机行为也是维护经济稳定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这个问题,本文认为最重要的是政府应加强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设,防范企业投机冲动,尤其是借贷资金或挪用资金进行投机的冲动,切实保护企业运行的安全。

3.建立危机应对机制。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通常的拯救危机的措施主要有减税、政府出资救市等,这些做法很容易遭到用全体纳税人贴补少数投资者的非议,而且是以牺牲政府其他方面支出或者扩大财政赤字为代价,提高了纳税人负担,降低了政府的信用,影响了其行动能力,严重的甚至会拖垮政府,冰岛政府破产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本文认为政府应该改变这种做法,建立一套应对危机的长效机制。具体设想如下:

政府对高利润行业或垄断行业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税收的主要部分用于建立危机应对基金,交由国家专门机构采用稳健保守的方式管理该基金,以便在危机来临是能够提供最大程度的缓冲,为化解危机争取时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首先,分级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的目的是调节各行业之间的利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投机对正常经济产生的破坏作用;其次,当危机真正来临时,政府可以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去应对危机;再者,专门机构还可以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探索一套稳定经济的管理模式。

四、结论

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中的过度投机行为和信用交易的失控。政府不应该将经济危机风险交给市场去承担,而应主动监管金融风险,并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建立危机应对基金,抑制过度投机行为,维护经济稳定,探索危机应对的长效机制。

经济危机的根源篇10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性的经济波动所带来的危害在范围、程度上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在追成经济衰退的同时带来巨大的浪费,严重地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本文从国际资本的本性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私人性质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和研究产生经济波动的根源。

论文关键词:国际资本;金融危机;垄断;经济危机

从资本主义诞生的那一天起,经济波动或者称之为经济周期就像噩梦一样笼罩在资本主义世界上空挥之不去,上演着一幕幕繁荣、萧条的悲喜剧,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永恒不变轮回,所有周期的结局都已经写好,生产苒生产被破坏,人民生活陷入困境,文明的进步严重受阻,同时带来了资源巨大的浪费,使得资源稀缺形势变得更加严峻。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深化,这种危害在世界蔓延的范围越来越大,造成的危害成倍增加,卷入其中的国家和地区深受其害,损失巨大。

一资本的存在和扩张是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

资本的存在和扩张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增值,为了实现增值不折手段是资本残忍和血腥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构成了资本运动的全部和原始的动力。从资本主义诞生到今天走过了近五百年的时间,五百年来,资本主义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过了原始积累、自由竞争,垄断、国家垄断的历史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资本主义势力称雄世界,资本主义集团内部通过激烈的竞争,不断分化和组合,形成了规模宏大、实力雄厚的金融、能源、矿产、粮食世界性垄断集团,在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长期博弈中,最终获胜,获得了货币发行权,资本主义步入国家垄断阶段,国际资本应运而生,资本主义政权最终成为国际资本的附庸,国际资本通过手中掌握的海量资本,完成了对世界经济的全方位掌控,其实现增值的手段变得随心所欲,花样翻新,不断通过制造经济波动,劫掠世界财富。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性的经济波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近年来发生的频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虽然导致经济波动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结局却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值得我们认真地分析和研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的形态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的同时,其实现增值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资本已经对通过传统手段掠夺财富,实现增值变得失去了耐心,而是利用手中掌握的海量资本频繁搅动世界经济,实现一夜暴富,疯狂地掠夺世界财富,掠夺的手段变得更加隐蔽和富于欺骗性。

二战后在频繁发生的石油危机、金融危机、粮食危机、局部战争危机的背后我们总能看到资本的影子,资本在这些危机的背后鬼魅魍魉,若隐若现,事实上我们应该知道:它___一国际资本才是这些危机的真正罪魁祸首!但哭得最伤心的却往往是最大的赢家,每次经济危机的最大受益者恰恰就是它,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危机的根本原因,也许能加深对危机的认识和把握,在未来的经济运行中防微杜渐,减少损失。

二金融危机成为世界经济波动常态

金融经济国际化早在70年代就已露端倪,80年代进一步发展,到了90年代演化成席卷全球的大趋势。尽管几次金融风暴的冲击使金融经济国际化受到异议,但是,随着经济垒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金融经济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已成共识。金融国际化使得国际资本轻而易举敲开了世界各个国家的大门,表面上表现为垒球经济一体化以及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高效流动,但本质上我们可以看到金融的国际化进一步加深了国际资本对世界经济的全方位控制,为国际资本搅动世界经济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国际资本只是在等待的合适的时机和机会来制造增值的机会。基于国际资本在世界经济中的绝对控制地位,技术垄断、资源垄断、规则垄断、金融国家化使得国际资本如虎添翼,金融危机成为世界经济中的经常发生的现象,金融危机的常态化使得世界经济陷入经静性的波动中。

三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席卷垒球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的投资者损失惨重,这场危机在范围、程度、损失方面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并且很快波及和影响到实体经济,成为自二战以来最为深重的经济危机,它不仅沉重打击了发达经济体,同时遏制了发展中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增长,延缓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产业机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步伐,全球经济被迫陷入停滞和衰退中,人民在危机中痛苦地挣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