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能源管理体系的标准十篇能源管理体系的标准十篇

能源管理体系的标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7:01

能源管理体系的标准篇1

能源标准是企业实施节能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府实施节能政策、加强节能监管工作的技术依据。为确保完成“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充分发挥能源标准化工作的技术支撑和产业指导,工业领域建立能源管理标准化工作尤为重要。

近年来,各级有关领导多次强调运用能源标准化手段,挖掘节能潜力,通过标准引领,将企业节能工作纳入标准化管理,促进企业节能工作走上规范化,程序化,定量化和系统化,使企业在各个环节上以标准化管理模式,搞好节能工作,减少能源浪费,提高企业能源利用率。

2.企业能源管理标准化对象与范围

1)企业能源管理标准化的对象

一次能源如:煤、原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及太阳能、风能、新能源等。

二次能源如:电、煤气、蒸汽、还包括氧气、压缩气、载能工质等。

2)企业能源管理标准化范围

根据本企业生产特点在能源标准制订与实施中可选择能源有关的如“:运输与贮存、燃烧(发电、供热)与制冷、输送分配、能源转换、生产工艺、主要耗能设备(及其系统)经济运行、产品能耗限额(单耗或综合能耗)、建筑采暖与空调系统、照明及办公设备用能、余能、余热回收利用、废气废水回收利用、清洁生产、合理用能(用电、用热、用气、用水)及计量与测试方法等”方面标准。

3.企业能源管理标准制订内容可选择如下命题

1)企业能源管理机构与职责分配;

2)企业能源管理细则;

3)企业能源管理计划与统计;

4)企业能源流程网络管理标准;

5)企业生产的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

6)企业能源转换设备管理标准;

7)企业中主要能耗设备的能耗限额标准;

8)企业中合理用热、用电、用油、用汽、用水管理标准;

9)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与管理标准;

10)企业高能耗设备经济运行管理标准;

11)主要耗能设备制定操作方法或操作规程;

12)企业能源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奖惩制度等标准。

4.企业能源标准制订原则

1)制定企业能源标准应贯彻国家和地方政府节能法令、法规、条例和节能政策。

2)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充分采用或转化国家、行业和地方能源标准。

3)当国家、行业和地方能源标准不能满足本企业节能工作的需求时,企业应制定本企业能源标准,其标准中的指标和要求,可高于上一级标准。

4)制定企业能源标准,应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使用上安全及环境和社会可承受,这是能源标准的基本原则。

5.建立企业能源标准体系,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整体水平

近年来,通过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促使企业管理水平更科学化、制度化、有序化,大大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而企业能源标准化体系,它又是企业标准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能源管理水平而服务,因而建立“企业能源标准化体系”是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举措。

企业能源标准体系表,是企业实施各项能源标准的集合体,可以将国家、行业、地方、企业能源标准根据标准属性分不同层次集合在一张图表中。在编制企业能源标准体系图表时,其层次、结构要结合本企业生产实际,不拘一种模式,主要结合企业能源管理要素,认真选择,科学排列在体系表中。标准体系它是一个有机体,是动态性,在体系实施中,可不断充实、维护、创新、完善,这样才能在节能领域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企业能源标准体系表它属于“软件”范畴,能源体系框架图表,它的体系是有层次性的,主体系可以分若干个分体系、子体系,或更大分子体系。本文中用四个分体系(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组成),都紧紧围绕企业能源管理标准为中心所组成的有机整体,推动企业能源科学化的管理。

能源管理体系的标准篇2

一、煤炭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构建的意义

煤炭企业通过构建与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能够持续改进能源绩效,从而建立能源管理长效机制。具体体现在:通过建立法律法规、先进节能技术的收集渠道,并将其应用于能源管理活动,使企业能够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通过节能目标管理与考核,以及构建员工建议奖励机制,形成全体员工自觉推进节能工作的氛围,激发出企业持续改进原动力;通过监视测量、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发现自我改进的空间,持续改进节能工作。有助于强化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提高企业的能源绩效、减少与能源相关的环境问题。

二、煤炭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能源管理体系遵循的是系统的管理原理,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规范的实施,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个系统化、程序化的管理体系[1]。能源管理体系针对企业用能全过程(购入与贮存、加工与转换、输送与分配、终端使用)以及运营全过程(生产运营、管理运营、生活运营),并充分考虑新产品与过程的设计,识别企业能源评审中的节能机会,制定适用于企业的节能方案。

能源管理体系是一个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动态的管理系统。从其建立、运行一直到持续改进的整个过程都需要遵循pDCa循环管理模式[2]。即:能源的策划阶段(plan)、策划的实施与运行阶段(Do)、对实施情况的检查与纠正阶段(Check)、后期的持续改进阶段(action)。pDCa思想的核心与实质就是在完成今天工作的同时,开发明天的工作。以这种思想为前提,建立起来的能源管理体系具有明显的动态性与系统性。所以,pDCa循环并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以螺旋的形式不断上升的循环。

能源管理体系的主线内容包括:(1)能源因素;(2)能源管理基准与标杆:(3)能源目标与指标;(4)能源管理方案;(5)运行控制;(6)应急准备与响应;(7)监视、测量与评价;(8)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能源因素的识别、评价结果、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的确定将直接应用于目标指标的制定,进而由目标指标制定出管理方案,明确实现企业目标的方法和时间表;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目的是控制对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使这些活动在规定的条件下处于受控状态;通过监视、测量与评价,检查落实完成和遵守情况,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采取预防措施[3]。

三、煤炭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

煤炭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是通过对企业的深入调研,进行初始能源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制定或改进企业的能源方针,找出其中能源因素,对其加以控制,确定能源目标和指标,并制定能源管理方案;最终编制能源管理体系文件。

(一)建立能源管理体系领导小组

煤炭企业按要求成立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并由企业最高管理者和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的决策及协调工作,确定各部门能源管理体系负责人和内审员。为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有序开展工作,要求必须制定能源管理体系推进工作计划,明确体系建立的内容和各部门职责与任务,企业全员参与。企业需对各部门体系负责人和内审员开展标准宣贯和培训,使部门体系负责人和内审员全面了解和掌握能源管理体系内涵、建立、实施和改进体系的方法与过程,同时要求各内审员在本部门宣传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并做好体系培训台账。

(二)初始能源评审与能源管理体系策划

初始能源评审是煤炭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基础,即根据历史数据及现场观察情况,调查企业的性质、规模、能源使用情况和生产工艺过程,一般包括能源管理调查和能源技术调查,确定企业目前的用能种类、能耗指标实际水平、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状况等,从而发现明显的能源浪费环节,提出短期内提高能源效率的简单措施,最终确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方法和过程。

进行初始能源评审,形成初始能源评审报告。在此基础上,梳理企业能源管理制度,确定企业能源方针,建立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制定能源目标、能源指标,创建能源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并经最高管理者代表批准实施。

四、煤炭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改进

煤炭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是长期持续过程,为了保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顺利运行,企业必须提供专业人员、节能设施设备、能源计量监测装备及充足的资金等;还应对有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知识、专业技能等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和节能意识;在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中,相关部门及人员要及时沟通,保证信息共享,还要进行检查与纠正,即各部门要加强运作力度,努力发挥体系的各项功能,对管理程序中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日常运行监视、测量与评价。当实际的绩效指标与设定值有较大差距时,要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并分析确定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最后评价措施的有效性,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应重新评估,当纠正预防措施需要修改体系文件时,应做到闭环管理,最终保证体系的合理运行。

五、煤炭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内部审核一般是在体系运行5个月左右进行,煤炭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内审安排在生产淡季或设备检修期。煤炭企业按照审核准则、范围、和方法等,在规定的时间进行内审。内部审核的重点是把过去做的工作和准则进行核对,来判定相符性和有效性。

管理评审是煤炭企业最高管理者对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总结评审,检查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学习、执行、监测等状况,评价企业能源管理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的结合性和实施情况,对能源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判。

能源管理体系的标准篇3

【关键词】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建议

1当前山东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现状

1.1现状

我省是全国最先开展能源管理体系研究和实践的省份。2007年开始,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从制订标准入手,沿着试点、示范、总结、推广的路径,研究和实践能源管理体系。2008年,《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地方标准,组织开展试点工作;2009年,出台《山东省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意见》以及《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等标准;2010年,出版《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扩大能源管理体系实施范围;“十二五”以来,按照《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引导企业进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目前,部分企业建立了能源管理体系,其中31家通过认证,占全国的21.4%。我省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果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1.1持续改进的节能机制初步形成,企业能源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已经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企业普遍形成了四个机制:一是,节能遵法贯标机制,实现了主动收集并自觉贯彻节能法规、政策标准;二是,能源的全过程控制管理机制,实现了对能源管理和利用的全过程、即时化、系统化控制,能源计量、统计更加完善,能源利用过程监视、测量不断强化;三是,节能技术进步机制,实现了主动追踪、获取、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节能技术进步常态化;四是,节能文化促进机制,节能制度不断完善,员工节能意识不断提高、节能习惯逐步养成。

1.1.2单位能耗普遍降低,企业节能效果明显提高。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企业,产品能耗指标均有下降,节能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济钢能源管理体系已经运行四年,2012年吨钢综合能耗580公斤标准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累计节能60万吨标准煤,利用余热余能发电123亿千瓦时,减排氧化硫12万吨、二氧化碳725万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1.1.3产生联动效应,“三能”建设形成合力。我省在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同时,开展了能源管理师制度建设,培养能源管理师5849人;以钢铁、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引导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集能耗数据采集、实时监测、分析调控为一体的能源管理中心。“三能”建设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机制、人才和管理平台三个层面形成节能合力,推动企业节能工作全面提升。

1.1.4影响广泛而深远,能源管理体系上升为高层决策。国务院和省政府多次要求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我省在实践中凝练的“四个机制”、“三个持续”等经验,写入国家《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还举办两次能源管理体系国际研讨会,参加中日节能环保论坛,积极参与能源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制订工作,为在全国推广能源管理体系做出了积极贡献。

1.2存在的问题

我省列入国家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企业有1188家,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三,根据国家要求,“十二五”期间这些企业要完成节能量2530万吨标准煤,节能量目标列全国第一。“十一五”以来,这些企业的节能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能效水平都有较大提升,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节能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节能技术获取渠道不畅通、节能目标责任不明确、能源计量统计薄弱、能源管理不系统、过程控制不规范等普遍性问题,对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实现“十二五”节能目标,建立节能工作长效机制构成突出障碍。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2全面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十精神的重要措施。2012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认监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对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做出具体部署,明确了目标和措施,要求万家企业到“十二五”末基本建立符合《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的企业能源管理体系。

2.1加强组织领导

省市节能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省里的推进计划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实施计划要按照全面启动、逐步推进的原则。要抓好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国家注册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和能源管理师的作用,把审核员熟悉认证业务的优势和能源管理师掌握节能专业知识、熟悉企业情况的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培育能源管理体系咨询专家队伍和评价专家队伍,提高为企业开展咨询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2抓好示范引导

充分发挥企业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培育示范企业,组织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向企业推荐国内外先进的节能方法和节能技术,宣传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先进案例、经验和成果。淄博市和德州市要加大工作措施,率先开展培训、咨询、认证等各项工作,积累经验,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创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示范市。

2.3搞好认证评价

充分发挥认证对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评价促进作用,鼓励企业自愿开展认证。认证机构要在《山东省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推进计划》和各市实施计划指导下开展工作,通过山东省节能信息系统进行认证信息网上登记,省、市节能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认证工作的组织协调,提高认证质量。各市节能主管部门要按照《山东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效果评价标准》,组织专家对不选择认证的企业进行现场评价,确认效果,出具评价报告并报省经信委(省政府节能办)备案。

2.4实施激励约束

要认真进行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健全项目申报、表彰奖励、目标考核等制度在内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推进全省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各级节能主管部门要加大对认证结果的采信度,在组织申报国家和省节能项目等工作中,优先支持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的企业。对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先进企业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把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对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严格进行考核。

2.5强化监督检查

省市节能主管部门和质监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和咨询、认证机构工作的监督检查,促进和指导企业加快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确保有效运行;依法查处咨询、认证工作中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省节能监察总队每年都要组织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情况专项监察和抽查,验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及运行的有效性。

能源管理体系的标准篇4

[关键词]节能能源管理体系管理策划审核认证管理攻关

中图分类号:D9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105-01

1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策划

我公司在全面分析企业的能源管理现状,同时结合国家和当地政府对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提出的相关要求,公司领导在2014年年初计划会上决定2014年底前构建完成我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并通过审核认证。能源体系建设工作当时对我们企业乃至于全国都属于新鲜事务,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参考借鉴的信息很少。经过一年的策划、探索和实施,于2014年12月12日高质量通过了上海质量认证中心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审核。具体策划、实施过程如下:

1.1成立组织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我公司的能源管理工作,公司成立了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领导小组公司总经理亲自挂帅,工作小组由企业管理部、技术质量部等部门组成,技术质量部作为能源管理责任部门,负责相关技术工作组织和落实,公司其他各部门做好相关配合和支持。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的成立文件,以“红头文”的形式进行,并2月底召开了全公司能源体系构建启动大会等。以上工作的开展为我公司全面、全员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1.2构建目标设定和策划

1.2.1对内利用管理和激励手段:

为了激发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小组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公司设立了一项“能源管理体系构建”三台阶攻关激励奖,具体如下:

1、确保目标:结合公司实际,开展能源评审,确定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等,并制定能源目标、能源指标和能源管理方案;(完成目标奖励3万元)

2、力争目标:根据能源管理体系构建和运行情况,制定能源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时间,进行一次内部审核;(完成目标奖励5万元)

3、奋斗目标:根据能源管理体系构建和运行情况,制定能源管理体系的模拟审核和认证审核的时间,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完成目标奖励10万元)

1.2.2对外确定双咨询的策略

我公司已于2012年底建立了涵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管理体系和其他所有业务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在策划能源管理体系时,必须要跟已有的管理体系兼容,所以仍然考虑让原有的a咨询公司进行总策划,对体系的整体架构、文件、审核等统一策划安排。

1.3制定构建方案

在对公司能源管理现状初始调查的基础上,制订了公司能源管理体系构建方案,确定能源管理职责,依国家、行业、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及其他相关要求界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分析企业能源利用状况。

2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

2.1培训

2.1.1对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培训

邀请了有专业审核经验的老师进行讲课,力争将标准要求和我公司实际流程结合起来,让参加人员知道标准是如何要求的?标准的条款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体现的?具体需要做哪些工作?做完这些工作能起到那些节能效果等,避免空洞地只讲理论,避免标准和实际工作两张皮。

2.1.2对标准中测试原理、测试技巧和计算方法等的培训

邀请了在设备能效测试等方面有深厚理论和实践功底的大学老师讲课,力争让大家从理论上理解为什么做?做什么?如何做?等问题,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提供给具体工作人员具体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适用的工具,保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在某装置进行能源评审试点

我公司有20套主要的装置和辅助装置,能源评审做到什么程度合适?做哪些工作?如何做?多长时间能做完?等问题都悬而未决,于是我们决定先在有示范意义的某装置进行试点,经验成熟后在推广到其它十几套装置,这样即给相关人员练习了相关方式、方法,也给管理部门预留了一定的缓冲空间,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将能源评审工作有序、高效、扎实地开展,后来证明效果很好,既起到了示范效应,又通过评审找出了大量的问题,提醒在其他装置上不要再出现,避免了大量的重复劳动和反复修改。

2.3全面开展能源评审,实施能源评审竞赛

在某装置进行能源评审试点后,在其它装置全面展开。为了提高能源评审质量和效率,组织开展展能源评审竞赛,竞赛内容包括:各装置能源评审的时间、版面、装置简介、装置能源管理基本情况、能源消耗分析、装置主要耗能设备分析与装置能量平衡分析、能源可控变量与改进方向分析、能源评审输出与能源改进项目、报告总深度等,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2.4能源评审后的审核及认证

2.4.12014年9月24-26日,我公司组织8名内审员,在咨询公司老师的指导下,对我公司22个部门进行了能源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共发现问题项76项,并开具了“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单”下发各相关部门进行整改。10月28-30日,进行了能源管理体系的模拟审核,最后结论是,将咨询公司开具的29项不符合项报告关闭后,可以进行认证审核。

2.4.22014年11月10日,进行了能源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按照策划安排,公司组织能源管理体系相关部门对所主管或参与过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评价。

2.4.32014年12月1-2日,进行了能源管理体系一阶段认证审核,于12月10-12日进行了二阶段认证审核。认证公司开具了6个一般性不符合项,我公司整改完毕后,取得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3结束语

通过采用各种激励手段和攻关方案的实施,在很短的时间内,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利用管理手段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成了大量的能源评审和文件修订等工作,最后通过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为我公司能源管理搭建了一个更高效、更规范的平台。经过2015年体系近一年的运行,我公司综合能耗同期下降了8.16,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能源管理体系的标准篇5

关键词: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指标体系量化

中图分类号:tU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1-138-02

1前言

水资源即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也是生态环境构成的基本要素。由于受到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很多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是目前我国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行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是缓解水资源问题最根本的出路,把水资源开发、管理与利用置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水资源的复合系统中总和考虑,并且从协调经济、水和生态三者的相互关系角度出发,寻找能够实现水资源可持续的途径。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思想汇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目前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水资源问题最热点的研究方向。但是在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量化研究中,仍然存在众多疑难问题,其中如何构建具体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量化指标体系来评价其开发、管理和利用可持续的性质和预测其可持续的发展趋势。

2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概述

2.1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概念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是指在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和水文循环的完整性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现在到未来社会和福利的水资源使用与管理。同一般的水资源管理相比较,它的特点是突出了生态系统、水文循环和社会福利的完整性。通过阅读目前现有的文献可以总结出经济效益、环境完整性和平衡是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目标。

2.2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准则

经济效益、技术效率和实施可靠性是传统水资源管理与规划的考虑准则,虽然目前该准则仍然被采用,但是我认为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概念已经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基本准则,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四方面:可持续发展、自然和社会经济系统变化、宏观系统及影响考虑和生态质量。

3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量化指标体系的设计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已经在目前国际水资源领域达成一致,但是由于具体流域的实情差异性较大,只有设计一套清晰地量化指标体系作为标准才能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发展成为可操作的管理方式,并用于实际的指导工作。

3.1量化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构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量化指标体系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可行性:指标体系应该简单易解,要具有较高的操作性和可比性;

(2)科学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由足够的科学依据,要求能够比较客观地显示出水资源系统的内部关系,比较好地度量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实施的效果;

(3)完备性:指标体系应该综合考虑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能够全面地体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水资源整体的发展情况;

(4)层次性:应该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因素是非常复杂,构建的指标体系就需要层次分明,既不能过于简单又不能过于复杂,通常可以分为3-5层;

(5)独立性:影响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因素往往是相关的,因此在构建时应该尽量选用相对比较独立的指标;

(6)主导性:参与构建的指标应该是代表性较高的综合指标。

在构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量化指标体系时,应该参考上述六条原则,在给定条件下,尽量满足上述原则进行构建。

3.2量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依照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准则和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考虑生态系统、水文循环和社会福利等相关因素,认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量化指标体系应该由社会经济指标、水资源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和综合指标四大一级指标组成,具体如表1所示。

(1)社会经济。社会经济一级指标主要由可以描述社会、经济、科技和人口等发展的指标组成,这些指标繁多,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具体的量化过程中,可以灵活选用与水资源利用紧密相连的可量化的指标进行操作,常用的指标有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GDp增长率、人均GDp、人均需水量、单位GDp需水量、工业用水量率等一系列指标。

(2)水资源。水资源一级指标主要是反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文循环情况的指标组成,主要包括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条件是保护水文循环的系统完整性,这也是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评价的重要方面;同时水资源的供给系统是系统工程的基础组成部分,人们借助于供给系统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开发和调配,量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也需要考虑供给系统的运作。根据以上观点,常用的指标有干旱指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亩均水资源占有量、水供给增长率、工业用水比重、工业用水比重、生活用水比重和水质等级等。

(3)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的保证,是社会经济系统和水资源系统存在的物质载体。在过去的水资源管理和规划实施中,很少有人会真正考虑对生态环境进行量化。如何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进行评价和量化是可持续水资源管理领域一直研究的课题。我认为这应该考虑流域生态环境的构成入手,分析和找出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因素,然后将其加入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和量化。常用的指标有生物多样性指数、牧畜量、森林植被覆盖率、植被面积的变化率、水土流失的面积比例、水库面积缩减率和生态环境的缺水率等。

(4)宏观综合指标。宏观综合指标是选取能够真正反映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水资源的复合系统和子系统之间协调状况的指标,是对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参数,也为制定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宏观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常用的指标由生态环境的质量、水资源的承载力、社会净福利、缺水指数和洪灾频数。其中,生态环境的质量受到自然因素和认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主要由水环境、土地环境、大气环境和植被质量组成,是生态环境系统发展情况重要的衡量指标;水资源的承载力主要包括水环境的容量和水量的承载力两部分,既能够反映体现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又能够度量系统发展的程度。

4小结

作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的高效用管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已经成为水资源问题的研究热点。但是因为水资源问题自身的复杂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很多难点需要解决。建立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科学的量化指标体系,能够有序地推进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进程,但这需要在实践操作中不断地完善与优化。

参考文献:

[1]景秀俊,高建菊.考虑气候变化影响的空间水资源脆弱性指标体系的建立[J].水利水电快报,2012(6).

[2]潘护林,徐中民,陈惠雄,等.干旱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7).

能源管理体系的标准篇6

创新是每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企业的创新应从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求出发,构建和运用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和新的管理模式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促进企业的发展,这就是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随着业务的增长和管理水平的不断上升,会产生大量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文件,企业就可以在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对这些文件进行科学的管理,同时注入新的管理创新理念来提升管理效率。例如:企业可以对各类体系文件进行系统的整合,然后导入pDCa这样一种科学的文件管理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一体化文件分类体系,从而提高文件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有效地推进企业的文件管理创新上水平。

一、企业标准化管理活动的开展

第一,标准化。企业标准化就是为在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的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工业企业在建立与健全标准化工作机制的同时,应紧密结合生产和实际工作,以高标准、严要求、重落实的工作标准来确保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并且不断地完善标准体系。同时依托管理创新,把企业先进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与国家或行业标准相结合,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不断地完善与创新标准的内容,真正做到以文件管理创新为手段为企业管理服务的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始终。

第二,企业标准体系建立的重要性。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管理体系标准化。但是,很多企业在文件化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建立标准体系,且缺乏对文件的有效控制,影响了企业的管理效率。有的企业只重视产品标准的制定和贯彻,忽视与产品标准相配套的其他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有些企业标准化竞争的意识不强,没有把标准化作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战略途径;有的企业在制定标准的时候并没有把产品的质量、安全、生产率、节能降耗、成本控制等确定过程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内容进行标准化;有的企业管理机制落后,企业标准化科研成果少或缺乏将自主知识产权固化在标准中加以保护,标准体系不完善;有的企业管理层对文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组织分类,结果却也不尽人意等等。这些都是工业企业标准化管理暴露出的差距和不足。因此,对企业而言,建立健全的管理标准体系,只有夯实“企业标准体系”这块地基,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形成一套系统、协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对开发新产品、改善经营管理、调整产品结构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使得产品生产加工步入标准化管理轨道,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也是促进公司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手段。第一,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将其生产服务、经营、管理全过程需要实施的标准,运用系统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标准化要素加以识别、制定标准、建立标准体系后进行系统管理,有利于发挥标准化的系统效应,有助于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有效性。第二,企业对体系文件进行系统整合管理,使文件管理变得井然有序,为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通过标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改进,企业能够提升各项管理工作的协同水平,为建立起良好的企业秩序,同时也为企业追求“卓越绩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标准体系表——板块模式

第一,企业标准体系表模式。企业标准体系表主要适用于公司建立、健全、完善标准体系,为企业和员工了解企业标准化的整体蓝图提供了依据。作为促进企业标准的组成实现科学、合理、有序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企业产品开发创新、加快技术改造和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实现企业科学管理的标准化指导文件。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简易模式:主要按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直接展开,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标准数量较少,标准的层次结构关系较为简单的中小型企业。

集成模式:主要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基础标准,第二层为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标准体系,第三层是企业工作标准体系。此模式适用于大多数工业企业,对于服务性企业、其他非盈利的组织机构,特别是跨国、跨省公司,采用此模式进行管理更加适合。

板块模式:主要采用功能归口型结构和层次结构相结合的表达形式,由企业基础管理板块、资源管理板块、产品实现或服务提供板块、检查改进板块组成,形成四大类功能分别归口的结构。此模式特别适用于实施过“质量管理体系”的企业或组织,涵盖了基础的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

第二,选择板块模式。

首先,板块模式选择的依据。

根据企业的方针目标,建立以企业基础管理板块、资源管理板块、产品实现或服务提供板块、检查改进板块形成的板块模式体系,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包括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要求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

运用最新科技、生产操作和管理经验,不断优化标准体系结构,使各管理模块的标准体系始终处于相互关联、相互协调功能的最佳状态。

评价和确认是推动体系运行和保持体系有效性的动力所在,在各管理模块建立的基础上,持续改进标准体系的有效性。

其次,板块模式选择的优势。

选择板块模式的标准体系表应与工业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管理相契合。企业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梳理企业有关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和整体业务流程的关键点,确定以功能归口型结构和层次结构相结合的板块模式的运用。通过分析了解到:板块模式的选择更适合现代工业企业体制比较健全、流程管理较为顺畅、标准较为清晰和完善的企业。

在此基础上,再导入pDCa的科学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建立起一体化的文件分类管理模式,能够使工业企业的文件管理最终实现系统整合、检索快捷高效,并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

第三,pDCa文件管理模式的构建及运用。

首先,pDCa管理模式的导入。

科学的管理首先体现于科学的方法。pDCa循环方法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最先提出。工业企业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程序基本是按pDCa的模式推进。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体现着科学认识论的一种管理手段和一套科学的工作程序。pDCa管理模式的导入,具体可以运用在企业标准体系建立后,结合工业企业自身的生产实际和管理侧重点,然后运用pDCa的管理模式对文件进行重新整合。具体内容如下:

企业综合管理(p):包含整体策划管理标准、党政行政管理标准和企业工作标准;

资源管理(D):包含人力资源、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工作环境、供方及合作关系、自然资源和财务资源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产品实现及服务提供(D):包含产品标准、过程策划、采购管理、生产工艺、质量保证方面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测量分析与改进(C、a):包含过程检测、数据分析、改进管理方面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其次,pDCa文件管理模式的优势。

企业标准化的持续改进,是企业整体业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的同时,不断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等要求能力的周而复始、循环上升的过程。为此,在标准化过程中结合pDCa的管理模式对文件进行管理,也是企业标准体系运行和改进的重要方法。企业建立起以标准体系为基础,导入pDCa的文件管理模式,对各类体系文件进行系统整合并优化,形成企业的一体化文件分类体系的优点在于:

运用pDCa的文件管理模式,能使业务与文件的契合水平不断地得到提升。一方面,通过分析企业综合管理、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及服务提供、测量分析与改进这四大模块的文件,对照部门和个人业务的内容,员工可以衡量自己的业务水平与文件的要求是否一致,并在pDCa思路的指导下,更好地改进业务水平并提高文件的执行力。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能够系统地了解公司整体运作模式,清晰整个业务流程,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公司的流程管理,促进公司的整体业务流程的不断优化。

有效地促进企业标准体系和标准化运作过程的优化。按照pDCa的管理思路,企业明确了体系建设的重点,在指导编制有关的标准的组织实施过程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有效地监督与改进,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企业标准体系进行规划、测量、评价、分析和改进,能大大地提升工业企业的标准体系管理水平。

展现出企业文件管理的全局性和系统性,促进实现企业文件管理的系统整合,检索快捷、高效化和知识共享的目标。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真正地使企业文件管理体系实现系统化、层次化、合理化、高效化,明确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努力方向,有利于我们工业企业结合实际生产管理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件管理新路子。

能源管理体系的标准篇7

关键词:矿产资源管理标准化作用

一、标准化与矿产资源管理

(一)标准化是矿产资源领域内重要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

标准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是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实施的重要载体。通过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对于运用科技手段推动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3S技术日趋完善,物化探和钻探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涌现,及时将勘查、规划、综合利用等领域内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促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推广应用,推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奠定技术基础。

(二)标准化是指导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为引发的灾害呈增长趋势,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问题突显,矿产资源开发带来大量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危及生态安全、工程设施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地质环境工作领域不断拓宽,在地下水监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和治理,矿山环境调查与恢复治理,城市地质环境调查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矿产资源面临的问题以及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系列标准加以规范和指导,保障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

(三)标准化是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载体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全面提高,矿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的解决等都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作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科技成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技术载体,对于促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成熟技术方法的大范围推广应用,全面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效缓解日益严峻的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地矿行业标准现状

我国矿产资源标准化工作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勘查、专用地勘设备、地质测绘、岩矿测试等方面较系统的标准和规程规范。迄今为止共完成近150项国家标准,400多项行业标准,这些标准已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查业和矿山企业,成为规范全国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和开发工作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具体实施,探矿权、采矿权(统称为矿业权)市场的逐步形成,相关标准规范显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技术标准落后,标准老化严重

据2009年标准清理评价结果显示,现行145项地矿国家标准中(已实施),有127项标准因标龄长、技术水平低等原因需要修订,占88%;在现行的405项行业标准中,有271项标准因标龄过长、技术方法需更新而急需进行修订,占总数的67%。依据《标准化法》、《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规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一般不超过5年进行一次复审,以确认现行标准继续有效或者予以修订、废止。通过清理评价和复审,确认现行398项标准老化严重,技术指标不全或落后,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二)矿产资源管理、服务标准缺乏

标准与依法行政水平、资源配置合理性、社会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现行标准中,有近94%的标准是调查评价监测等业务方面的技术标准,涉及行政审批、执法监督、预算定额、质量监管、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标准较少。

(三)标准宣贯力度不够,标准实施监督缺失

标准的宣贯是标准化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标准的实施效果。目前存在着标准“重制定”、“轻宣贯”、“缺监管”的现象,仅对部分标准进行了宣贯,加上宣贯模式较单一,宣贯渠道不畅,信息化、网络化的优势没能很好地发挥。同时标准的实施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奖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标准规范在矿产资源管理中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采标程度较低

地质勘查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仅占总数的6%,未采用的占94%,说明地质勘查领域采标力度不够,而且采标集中在2002年我部在储量套改相关的标准上。采标低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主要以下两方面,一是地质勘查标准化工作是促进地质勘查管理,不是产品标准,与国外相关领域对口难;二是地质勘查标准化领域对外学术交流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不够全面。

(五)科技成果转化不够,标准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地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得到应用,但是,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未能通过制定实施标准加以推广和普及,导致矿产资源标准总体水平落后于科技发展,并且这种状态有逐渐放大的趋势,急需将高新技术纳入到矿产资源标准之中。

三、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标准化作用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矿产资源管理标准体系

现有的国土资源标准体系中,地质矿产标准子体系属于技术标准体系,其中虽然有一些管理标准,但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从矿产资源管理实际需要的角度出发,对现有标准体系进行修订,以建立完整的矿产资源管理标准体系。着重从矿业权管理标准规范、矿产资源信息服务标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标准、矿产资源规划标准以及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标准五个方面建立矿产资源管理标准体系。

能源管理体系的标准篇8

关键词:中医医院;人力资源;功能规范;建设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2-0066-02

1中医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是依据医院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医院人力这一特殊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流程、技术和方法的总和,人力资源是医院的战略性资源。本文结合调研的成都16家中医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分析和总结,发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暴露出一些问题:

1.1缺乏信息沟通,信息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目前一些医院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人事信息系统,但往往局限于人事信息、工资、考勤管理等各自专业领域。目前中医院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框架还没有完全建立,某些医院使用了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各个系统之间没有统筹规划设置,部门间的协调和协同能力较差,数据信息不能共享。

1.2专业模块不清晰,层级管理不明确

调研16家医院,90%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和业务模块的子模块划分不准确,功能模块不足,仅有人事信息、工资管理、考勤管理等功能模块,业务模块缺少人力资源规划、医院文化建设等子模块。

1.3系统及其数据库设计功能不完善

目前的大部分医院仍旧采用传统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模式进行人力资源信息的管理,调研的18家医院中13家医院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但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使用时间短,且没有标准的规范说明,使得系统及其数据库设计功能并不完善。

1.4系统不够安全稳定

8家中医医院建立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仅仅在本医院使用,尚未广泛推广,得到测试的机会不多,导致系统潜在的漏洞和问题无法显示。

1.5系统应用过少

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算法的设计,采用可视化的技术,呈现数据在人才考核和人员规划等方面的科学应用,但调研的16家医院的系统,几乎没有用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等方法。

1.6系统的拓展性和兼容性差

14家中医院所应用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主要以数据统计为主,流程设计比较复杂,系统的拓展性和兼容性较差,造成部门内部的信息壁垒和人事部门的重复劳动。

1.7接口建设不足

当前医院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多个信息管理系统,既有医院自行开发的人事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也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统一推行的编制管理、工资管理、党员管理和人事年报等信息系统,调研的医院普遍存在各个系统间的接口建设不够的问题,导致信息一致性差。

2系统功能规范建设方法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管理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方式,结合调研出现的问题,建设中医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必须做好功能规范标准的制定。

2.1功能标准制定

目前已有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的标准,但大部分标准,以管理企业为基础而诞生的,针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功能规范标准极少,迫切需要制定一个适用于医疗行业的功能规范管理体系标准。

在中医药领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国中医药法监发〔2012〕43号)、《完善中医药政策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国中医药法监发〔2015〕30号)均指出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

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医院的人事管理部门必须要立足于医院的战略发展方向,针对以上问题,兼顾医院短期绩效与长期战略,依据医院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借助于信息系统建设中医医院人力资源,建立符合中医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特色的信息系统功能规范的标准。中医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不但要遵守相关人力资源管理标准,还需要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从而规范中医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建设质量和水平,为中医医院的人事管理、人才培养、业务能力提升,以及中药服务能力提升做出贡献。

2.2功能规范的专题调研

在标准制定之后应该严格做好专题调研的工作,结合在调研中遇到的问题,邀请中医药信息领域、中医教育领域的专家对相关问题开展咨询,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开展医院、专家等不同角色以及网络调研,现场问卷调研等不同调研方法和形式的开展,找出标准制定存在的问题,把握人力资源管理规范标准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方向和重点。真正做到切合中医药特色的、实用的中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功能规范。结合项目实际系统方面的调研,总结具体调研的内容包含以下几点:

1)中医医院人事管理业务流程规范,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教育、薪酬与福利、绩效管理等多项业务。

2)中医医院人事管理功能构成和描述,包括总体结构描述、业务子系统功能描述。

3)中医医院人事管理不同角色的描述与分工,包括管理员、管理部门、人事部门、医师之间的角色特征、操作权限。

4)中医医院人事管理基础信息规范,包括个人自然情况、录用资料、教育资料、工资资料、工作执行评价、工作经历、服务与离职资料、工作态度、工作或职务的历史资料等。

5)中医医院人事管理安全性规范,包括身份认证安全、数据安全、系统安全、通信安全等。

6)其他功能规范,包括接口共享规范、通信模式、统计分析等。

对搜集汇总的资料进行分类和相关性分析,找出研究内容的核心和关键,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重点、疑点、难点进行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专题访谈等形式,找出相关症结,提出解决方案。

2.3结合需求分析做好系统功能规范的设计

功能规范的标准与医院自身特色需求相结合,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注意系统管理的层次性。服务接口的设计至关重要,接口的稳定,安全和开放性是设计的关键。信息共享是系统成功的关键,系统信息应尽可能开放容易访问,但是又要注意数据的安全和稳定性。另外还需要处理部门结构和成员以及系统功能经常变化,而信息系统能相对稳定的问题。

2.4测试和上线

测试应该从系统需求开始,做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等工作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达到医院实际需求以及市场的要求。

3重要意义

从功能规范的制定,到调研,再到结合本院需求分析做系统设计,到测试和上线,整个步骤对于加强中医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建立统一、规范和科学的标准体系,实现数据交换、资源共享和对接

通过建立中医医院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可以打破数据孤岛现象,实现数据共享,可以有效指导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收集和统计工作,提高人事部门人员的工作效率,更好地利用功能规范的标准体系,管理人力资源活动中的数据。功能流程的规范设计,可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业务流程,改善医院服务质量,提供管理者基于信息数据的决策支持。

3.2调研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实地了解医院人事管理规范,提高人事工作效率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设计时候,我们需要做实地调研,了解医院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需求计划和规的制定、比如系统角色设计、子系统设计人事管理基础信息等子系统的设计、流程规划、接口服务等调研。只有通过调研渠道,才能实地了解医院的需求,制作适合医院管理的简单规范的系统功能和操作流程,极大地简化操作流程、保存有效数据、节省时间,提高人员工作效率,为医院节省了人力成本。

3.3结合需求,把握功能规范的系统流程设计,实现医院领导和普通员工的自助管理和服务

结合自身需求,分析中医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业务,对各业务流程进行定义。例如电子化的自助查询和申请、审批等功能流程,需要结合医院的实际需求设计流程,促进医院行政效能的提升和无纸化办公在人事管理领域的实践。

4结束语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费时费力,已不能适应现代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因此,为了顺应医院的发展潮流,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必须要建立一套医院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功能规范标准体系。这种管理模式要以人为核心,信息数据共享为优势,使人为资源最大限度的抽象原有的手工管理流程,并进行合理优化。通过功能规范的制定,到调研,再到结合本院需求分析做系统设计,最后再到功能规范的测试和上线,构建中医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推进我国“互联网+”中医医疗进程,实现医疗信息共享和交互。

参考文献:

[1]张小会,李宗友,谢春娥,等.论中医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5,10(37):10.

[2]何长娣,曹彩平.新时期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21):150.

[3]张小会,周d,谢春娥,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效果研究卫生经济[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2):150-152.

[4]朱士俊.医院质量管理发展现状及展望[J].中国医院,2002,6(2):11-12.

[5]邱惠珍,黄琳.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3):118-120.

[6]范元欣,程剑.JCi导向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探析[J].科学与管理,2011(6):45-46.

能源管理体系的标准篇9

摘要我国黑臭治理形势严峻。国际上对黑臭治理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主要有制定科学的黑臭治理标准体系规制黑臭排放,并建设完善合理的黑臭处理基础设施。我国熙臭治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着法律系不完善、治理标准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等问题,可借鉴黑臭治国际经验改进我国的黑臭治理。

关键词黑臭;水污染防治;总量控制;治理标准

黑臭是对被污染水体的一种感官性描述,从视觉上来看该类水体的颜色呈黑色或泛黑色,从嗅觉上该类水体通常会散发出刺激人体嗅觉使人产生不悦或恶心的气味。黑臭主要是由于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体之后导致水体缺氧、富营养化而引起的。近几十年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量激增造成河流湖泊黑臭现象愈发严重。

我国黑臭现状及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从宏观上看,根据环保部2014年《中国环境公报》显示,我国淡水体系i类水质断面占2.8%,Ⅱ类水占36.9%,Ⅲ类水占31.5%,Ⅳ类水占15%,V类水占4.8%,劣V类水占9%。从总体数据上看,我国水污染依旧非常严峻。我国有近一半的水体受到污染,尤以海河、淮河、辽河流域污染最为严重。海河流域,干流国控断面水质分别为Ⅳ类水和劣V类水,支流劣V类水体为44%,同比上升2.0%。淮河国控断面Ⅳ类水占20%,支流Ⅳ类水占31.0%,V类水占11.9%,劣V类水体为23.8%,同比上升4.8%。辽河干流国控断面中Ⅳ类水占57.2%,V类水占21.4%,无劣V类断面,支流中Ⅳ类水占50%,V类水占11.9%,劣V类水体为16.7%。

从微观上看,据统计,浙江省境内垃圾河长度为6487千米,黑臭河5116千米,共计11604千米,约占全省河道总长的10%;根据广州市政府2013年公布的数据,广州市内50条河涌道中,39条水质属于劣V类;北京市有93条河涉及V类水体,总长度952.5千米,约占北京市河道总长度的44.1%;青岛胶州市全市60%的城市水体监测断面水质为劣V类。

以上数据确切地反映出了我国目前严峻的水环境污染现状,黑臭的存在不仅影响景观,还会引起人们的不悦,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黑臭的存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因之一,治理黑臭势在必行。

国外治理黑臭的经验

在发达国家发展过程当中,由于发展迅速,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也曾经出现过黑臭现象,如英国泰晤士河、美国洛杉矶河、法国塞纳河、韩国清川溪等,各国在治理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总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注重治理标准的设立和完善;另一方面采取符合本国黑臭特征的治理措施。

国外黑臭的治理标准

美国从20世纪60、70年代起,对黑臭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其主要治理依据为1972年出台的《清洁水法》,该法对美国的黑臭治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确立污水处理和排放标准来改善被污染的水体水质。根据该法案的规定,在美国的所有点源污染排放都必须有排放许可证,排入自然水体中的排放物都必须达到以技术为基础的排放标准或者预处理标准,颁发许可证机构设置的排放标准或目标必须比国家和地方的标准更加严格。在此基础之上确立了污染控制技术排放标准管理体系和基于环境水质标准的管理体系,这两种制度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污染控制技术排放管理体系

该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预处理标准和直排标准。每个标准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由epa(美国环保署)制定部级排放标准,该标准适用于所有污染排放的管理;二是由州或者ptows(公共废水处理系统)按照《清洁水法》或州法律法规制定排放标准及限值,并列入州法律法规中的地方性标准,地方性标准主要是为了适应地方的污水处理技术状况,能够体现该地区的特征,使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施性;三是针对每一污染源的实际情况,基于部级标准和地方级标准基础制定许可证限值。

预处理标准是指经过公共废水处理系统后排放的水体所需要达到的标准。主要包括禁止标准和行业预处理标准。禁止标准由《清洁水法》直接规定,其目的是为ptows提供原则上的保护,适用于所有间接排放点源。禁止标准一般用于规范公共废水处理系统不能处理的工业排放污水,特殊情况下用于禁止不得进入公共废水处理系统的特别污染物。行业预处理标准是指针对有毒有害的工业污水,企业先行处理时需要达到的标准,该标准包括pSeS(现有污染源处理标准)和pSnS(新污染源处理标准)。该标准在制定限值时会充分考虑工艺特点、管理水平和工厂规模等方面的因素。

直排标准是针对可以直接排放到自然水域中的污染物或污染源所制定的排放标准,包括:最佳现行可行技术标准(Bpt),最佳常规污染物控制技术标准(BCt),最佳经济可行技术标准(Bat),新源执行标准(nSpS)以及ptows执行排放标准。其中Bpt和BCt中规定了常规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基于Bat的现源和BDt的新源适用于有毒或特定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这些技术标准主要用于规范各行业的污染物排放,在制定过程中主要结合了不同行业的加工工艺、污染种类、产量及相关特性。ptows=级生物标准主要适用于直接排放的常规污染物,该标准还能反映公共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

基于环境水质标准管理体系

环境水质标准管理体系主要是通过制定tmDL(最大日负荷总量)计划来实现对污染物质排放的限制,从而达到治理黑臭的效果。最大日负荷总量控制是指根据某城市、某地区、某区域内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污染承载能力,依照水体质量标准,控制污染源的排放,将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水体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并通过这种措施逐渐改善水环境质量的一种水污染治理方法。

tmDL计划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问题(目标)水体识别,该部分主要是要求各州根据本州水质标准对境内的所有水体进行调查勘验后,确认州境内水体污染的情况。再根据epa制定的水质规划与管理办法对水体进行识别,确定哪些水体可以列入tmDL计划的范围。二是确定优先治理水体。在确定问题水体后,综合各州水污染防治法规以及治理措施等方面的因素确定优先治理水体。确定优先治理水体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对人体健康影响程度、公众关注支持度、含有特定的价值(如景观价值)、水体脆弱程度、有关生效裁判、是否为国家政策优先项目。三是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实施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目标治理污染物;估算目标水体容量;估算目标水体污染物排放总量;测算目标水体的污染负荷量;在保证达到治理目标、估算安全临界值的基础上,将排污量分配到各污染源。四是控制措施的实施。确定计划后,先确认或调整水质管理计划,之后开始对排污量进行分配。分配过程需要结合各方面的因素。点源污染分配决定了点源污染区域的排放许可证发放、污水厂,建设、处理设施安置等方面的实施,只有在协调好以上各方面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控制目标。非点源控制一般由州政府自行制定控制措施,实施控制计划。五是效果评估。在计划完成后,还需要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评估,评估方式主要为水质检测,点源与非点源采取不同的检测方式,根据检测情况,确定本期计划是否完成,并根据完成情况调整水质管理计划。

总之从美国的治理经验可以看出:第一,治理体系的设置科学合理且十分完善。美国的治理标准体系既从技术角度出发又从水体质量考量,以技术为基础,‘通过总量控制的方式发放排污许可,既能使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到实处,又能保障水体消除污染。通过实施污染排放三级标准,既能保障国家在黑臭治理过程中的宏观控制,统一治理的基本标准,又能适应各地方的不同情况,能够结合区域特性和行业特性,按照不同技术实现对污染排放的全方位控制。第二,法律体系完善。除了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对污染控制和治理作出了基本规定外,还授予各州根据自身情况设立符合该地区法律条例的权力,以对辖区内的黑臭治理进行规范控制。法律还对具体标准实施流程、标准制定流程、监督管理流程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为黑臭治理提供了根本保障。

国外治理黑臭的措施

在治理措施方面,发达国家在治理过程中主要围绕污水收集网管系统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普及以及生态恢复措施三个方面进行。

污水收集网管系统建设

黑臭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污水的输送排放系统不完善。韩国在发展初期基础设施较差且缺乏规划意识,致使各大城市污水横流,黑臭现象严重。为了治理黑臭,韩国对国内的网管系统进行了设计和改造,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韩国为了控制污水排放设计了合流管道和分流管道系统,并对不同种类的污水进行分类处理。韩国法律将污水来源分为三大类,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养殖业污水。生活用水根据是否处于污水处理区内而有所不同:处于污水处理区域内时,除了冲厕水需要设置专门的净化槽外,其他生活污水可以合流至排水管道,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厂;当处于污水处理区域之外时,需设立特殊的净化槽对生活污水和粪便进行合并处理;旱厕则需要将粪便收集到粪便处理厂处理。根据工业污水是否含有有害物质进行区别处理,不含有害物质的工业污水经过工厂处理后可以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如果含有有害物质则需先进行预处理,之后按照不含有害物质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养殖业中产生的污染物则根据性状不同进行分别处理,畜牧粪便作为肥料进行处理,废液则进入粪便处理厂或者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韩国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生物膜、高速化粪池、渗滤等。其中运用最广泛的是生物膜,该种处理工艺容易结合地域特征,运营方便,管理费用低,对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抗击能力,能够较好地满足排放标准,剩余污泥量小,扩充方便。韩国污水排放标准为:BoD(生化需氧量)小于10毫克/升;CoD(化学需氧量)小于40毫克/升;SS(固体物质)小于10毫克/升;tn(总氮)小于20毫克/升;tp(总磷)小于2毫克/升;大肠杆菌数小于3000个/毫升。

污水处理厂的普及

治理黑臭除了科学合理的网管设施,还应当有大量的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处理。通过安装净化槽,或者预处理设施可以对部分污水进行处理,但是安装这些设施往往费用较高,且为了达到处理效果要不停地进行维护,监管成本也大大提高。在人口相对密集或者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往往不能适应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较为高效便捷的处理方式是通过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处理: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方便监管;另一方面也能适应污水处理的需求量。发达国家经过大力投资、长期建设后已经形成了较高的污水厂普及率,满足污水处理的需求,有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在兴建污水处理厂时期,其投资比例高达国民生产总值的0.53%~0.88%,经过长期建设,发达国家实现了极高的污水处理厂覆盖率,美国平均每一万人拥有一座污水处理厂,瑞典和法国每5000人拥有一座污水处理厂,英国和德国每7000~8000人拥有一座污水处理厂。经过污水厂处理的污水在排放到自然水体时,对自然水体的危害极小,能够从根源上解决黑臭水体的污染来源。

生态恢复治理措施

黑臭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体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后失去自净能力,要彻底根治黑臭还需要恢复水生态系统。恢复水生态系统一般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是对水体本身进行净化,第二就是通过恢复水体的自然环境来实现生态平衡。净化水体一般可以采取水培植物净化法、水生植物和滤材结合法,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在污染水体中种植可以净化水体的水生生物,或者配合有过滤功能的天然材料进行的,这类方法一般维护成本较低,且容易实现对水体的净化,日本在治理黑臭过程中大量采用这类方法,不仅起到了净化水体的功能,还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该片水域的生态环境。恢复自然环境主要是通过恢复水体本身的自然状态来实现的,如恢复河流湖泊周围被破坏的湿地,恢复被改造的河道等。韩国在治理清川溪的过程中,将原本覆盖在河道上的设施拆除,恢复了河道的自然属性。我国黑臭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法律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黑臭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包括《水污染防治法》(2008),《水法》(2002)、《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针对特定流域的法规包括《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太湖管理流域条例》;还针对某些特定事项制定了规章。这些法规构建了我国水污染防治体系。但我国黑臭治理法律体系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首先,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存在不足。我国目前的水污染综合防治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三个方面,没有区分直接排放和预处理排放,导致污水排放体系不够完整。其次,该法律体系仅仅规定了有关框架性的内容,并没有制定相关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从而导致有些制度可操作性不强。以总量控制为例,虽然我国在《水污染防治法》中对总量控制做出了规定,也出台了相关总量控制计划,但却缺乏具体的配套规范。与总量控制相关的标准和基准不完善,缺乏与总量控制相关的技术性规范,例如如何调查污染源、如何进行水域功能区划、如何计算容量、如何确定排放总量等问题都没有相关规定加以规范。此外,缺乏对总量控制国家财政支持的法律规定,使有关经费不能得到落实,影响总量控制的可持续性。

治理标准不合理

从排污标准来说,目前我国污水处理标准依据主要由环境保护部制定,也即我国排污标准以国家标准为主,但是我国各地区发展并不平衡,资金技术水平也不相同,有些地区污染情况相对复杂,有些地区污染较少,此时如果采用同一标准,难免会造成不合理的现象。我国虽然制定了地方排污标准制度,但是由于缺乏制定流程的相关标准,且制定难度较大,很多地区都没有落实标准,这就导致我国排污标准不能因地制宜,不利于黑臭治理。从总量控制来说,总量控制缺乏科学性,我国幅员辽阔,环境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污染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我国总量控制仍然以目标控制为主,导致虽然能够在量上达到目标,但是控制效果却无法达到要求。同时我国现行总量控制多以点源控制为主,忽视了非点源控制,而在我国非点源污染也是造成黑臭问题的根源之一,这就影响了黑臭污染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首先,污水收集设施不齐全。我国网管系统覆盖率低,在有些区域甚至存在空白地带,同时网管设施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而导致设置不合理,具体表现为没有分流管道系统,合流管道缺少预处理设施,管道质量较差,错接、漏接、混接现象普遍。其次,污水排放量放大,但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缓慢。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却相对滞后。虽然,我国已经在大力建设污水处理厂等设施,但是其建设速度远远滞后于需求量。一方面,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膨胀过快,致使污染物的数量增长过快,污水处理设施往往不能满足所有的处理需求;另一方面,我国污水处理系统起步晚,城市规划不合理,导致城市污水收集能力有限。

关于我国黑臭治理的建议

完善有关黑臭治理的立法

完善污水排放处理标准,构建以预处理标准和直接排放标准为基础,划分国家、地方及许可证标准的三级排污标准体系,通过这种方式规范排污标准的同时,完善排污许可证的法律依据和具体发放标准再与总量排放制度相结合,构成完整的污染排放标准体系。完善有关治理措施的制定,在法律层面上规定的治理控制措施,必须在对应部门规章中给出相应的具体实施措施或实施办法,实施办法要尽量详细。如果部门规章不能作出具体实施办法或者措施时,可以提供指导性意见,以供地方进行参考。地方性法规应当根据部委提供的指导性意见,结合本省的具体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制定出具体实施办法或措施。

制定科学的治理标准

排污方面来说,除了国家标准之外,应当加强地方水污染排放标准的完善,根据本地区的环保目标、环境容量、产业结构、分布情况、发展趋势,制定切合本省实际的排污标准。从总量控制来说,单纯的目标总量控制已经很难达到治理韵要求,应当结合我国社会的实际现状逐步过渡到行业总量控制、容量总量控制与目标总量控制结合的综合总量控制模式。区分点源污染与非点源污染,在经过充分调查确定非点源污染所占比例后,可以参考tmDL计划经验,实施对点源污染的总量控制和颁发排污许可证的方式,使排放分配机制得以优化,并通过这种机制改变我国点源污染现状,除此之外,结合非点源污染的特性制定相关治理措施,如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控制非点源性污染。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能源管理体系的标准篇10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作用;思考

实现档案的信息化是当前档案信息资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符合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对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最终使我国的档案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完善档案信息的开发工作,使管理和开发能够融为一体,最终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而建立标准化的档案信息体系是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下面我们就针对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实现档案信息化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一、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概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逐渐成为了促进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我国信息产业的进步,使我国逐渐形成了社会信息化的格局。而我们这里所要论述的档案信息化就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社会逐渐走向信息化的过程中,档案的信息化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一信息化了的大环境里,档案信息化必定会与其他的社会信息化的相交融。另外,其标准体系的建设也是处在这个大环境之中的,所以它的标准化过程也一定会受到信息技术、电子政务等其他社会信息化组成部分的标准化状态的影响。档案信息化实际上是信息技术和档案管理相结合的产物,而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局限于综合性档案馆中,在其他的领域也有所涉入。由于每个领域或者每个行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都各不相同,其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同行业的不同档案信息化的管理特征也就成为了整个行业信息化的重要分支。

二、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根据某相关研究专家所提出的建立标准体系的框架构想,并与档案信息化管理自身的特点相联系,以国内外的先进研究成果作为依据,将其他领域所建立的现有的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框架作为参考,大胆的建立了一个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框架模型,下面就从其三维框架入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信息技术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它的功能从建立数据库到设置软件系统、操作系统等,功能强大而繁杂。所以,标准体系三维框架中的信息技术维不能够只针对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的罗列,而应该将其放在档案管理的实际应用中进行分层次的建设。某纲要指出,必须要想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明确的划分为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建设、应用系统的建设、人才队伍的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共同建设。而其中档案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建设、资源建设以及保障体系建设是与标准应用、信息技术联系得最为紧密也是建设工程中最应该注意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当前这些因素和档案信息资源所结合的程度将信息技术在档案信息化中的应用划分为应用系统、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以及信息安全等几个方面。

(二)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维的细分,就是要根据一定标准,将档案管理分成若干方面。与图书馆领域相比,档案资源的凭证作用,在于档案管理机构的可信性,而归根结底,在于档案管理流程的可信性,因此,档案管理的流程与环节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另外,由于档案管理流程也是基于对文件运动规律(文件连续体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等)的认识,而我国现有档案管理流程是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相一致的,故对档案管理的细分,无论是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档案管理业务流程,还是基于文件生命周期,从本质上说都是一致的。故在档案管理维,总体上适合按档案管理流程进行细分。

显然,这里所指的档案管理是指信息化环境下的档案管理,而非传统的档案管理。基于全程控制的思想,信息化环境下的档案管理不是始自档案交接,而是必须延伸到档案前身――文件的生成。我国传统档案管理的业务流程包括著录、分类(标引)、保管、检索利用、归档、鉴定销毁等环节,其业务起点是档案接收,这显然已不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的要求。而我国《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中,则基于全程管理的思想,将整体业务流程分为收集和积累(收集积累、登记)、归档(鉴定、检测、归档)、整理(整理、著录)、移交接收保管(移交接收、保管、利用、鉴定销毁、统计)等部分。另外,文件管理国际标准iSo15489中所列的文件管理全过程包括确定文件系统需捕获的文件、确定文件保存时间、捕获、登记、分类(数字及编码配置、词汇控制)、存储和保管、利用、跟踪、实施处置、记录文件管理过程等部分。

(三)层次领域

任何领域的标准都有层次之分,档案领域也不例外。信息化环境下,档案标准与其他领域标准存在更多的互操作,领域差异造成的档案管理差异要求在关注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建设的同时,也要更加关注专业标准。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由内向外,构成层次领域维。

在层次领域维,基础标准元素与信息技术维和档案管理维的整体相结合,构成基础标准面,基础标准面作为一个整体沿层次领域维向外辐射,作用于通用标准面和所有的专业标准面。类似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也作为层次领域维的一个元素,与信息技术维和档案管理维构成一个面,不过,在该面上的具体标准可由信息技术维和档案管理维上的具体元素来确定。通用标准面沿层次领域维向外辐射,作用于所有专业标准面。专业标准在层次领域维上体现为若干呈并列关系的点,每一个点又与信息技术维和档案管理维确立一个专业标准面,若干平行面共同构成档案信息化专业标准的集合。

三、结束语

三维框架模型只是标准体系的内容描述框架,不能直接用于具体标准制定,能直接用于制定具体标准的是标准体系表。标准体系表是二维层次结构,最低层为具体标准名称。因此,有必要将三维模型转化为二维框架,以便进一步制定标准体系表。■

参考文献

[1]冯建周.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