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报告十篇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报告十篇

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5:09

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报告篇1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it行业;现状;发展趋势

1移动互联网金融it行业概况

1.1移动互联网金融it行业的概念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

金融it行业一般是指将it技术应用到金融行业中,是中国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行业之一,也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程度最高的一个行业,it技术已经成为金融企业的生命,包含了银行、证券、保险等企业全部的it应用。

移动互联网金融it行业立足于移动互联网,依托金融行业的优势,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和商业模式,提供更全方位的移动互联网金融解决方案,协助客户在移动互联网金融领域确立领先优势。

1.2移动互联网金融软件主要应用领域

移动互联网金融软件主要应用于银行、证券、保险、支付、理财产品、生活应用六大领域。据数据显示,近两年移动互联网金融应用软件的用户覆盖量均高速增长。

1.2.1移动银行,是传统银行的移动端平台,除账户管理、转账汇款、交易明细查询等传统业务外,移动银行还提供网点查询、移动支付、投资理财、网上充值、生活服务等增值服务。

1.2.2移动证券,提供者包括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券商两类。互联网类公司移动证券以、大智慧为代表,其开发的是综合性的炒股平台,为用户提供股票只是资、股市行情、开户、炒股交易等服务,支持多券商在线交易;传统券商移动证券,是券商为自有用户提供的开户和炒股交易平台。

1.2.3移动保险应用是保险公司在移动端业务的延伸,用户通过移动保险应用,可以了解相关保险知识,随时随地享受保险服务;目前,移动保险应用行业尚不成熟,用户接受度较低,有待于继续开发。

1.2.4移动支付是电子支付的一种,移动支付应用主要为用户提供在线支付、充值缴费、信用卡还款等服务,部分支付类应用还提供了理财、记账等其他功能;尽管移动支付存在安全隐患,但其方便快捷的特点,使移动支付成为用户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之一。

1.2.5移动理财产品包括货币基金、p2p网贷、直销银行和众筹几类,货币基金为用户提供各类基金产品,参与者数量最多;p2p网贷可以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贷款服务;直销银行是新型的银行运作模式,没有银行网点,用户通过线上渠道享受服务;众筹类应用起步较晚,应用数量较少。

1.2.6移动生活应用包括信用卡和记账两类,信用卡类应用以掌上生活和51信用卡管家为代表,提供办卡、账户管理、还款提醒等全方位的信用卡管理服务;记账类应用以随手记为代表,可为用户记录收支明细,并进行消费归类,使用户更了解自己的消费情况。

1.3移动互联网金融it行业现状

据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的网民渗透率为68.1%。2015年一季度,我国移动金融应用软件行业用户规模达到7.6亿,2014年同期数据为3.3亿,同比增长130.7%。

据移动应用安全企业爱加密的《p2p平台移动端安全分析白皮书》显示,互联网金融行业pC端占比从2014年的75.5%下降至2015年Q1的67.1%,移动端则快速由24.5%上升至32.9%,而到2015年6月底,移动端占比已经接近50%,移动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1.3.1用户群体特征。移动金融用户呈年轻化分布,据talkingData移动数据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52.7%的用户为80后,23.2%的用户为90后,80后中青年用户是移动金融应用软件的中坚力量。用户性别分布则较为均衡,整体来看,女性用户较多;从细分行业来看,男性用户相对喜欢证券和理财产品,而女性用户更偏爱银行和生活应用。

1.3.2地区分布特点。移动金融软件用户在东部沿海地区分布较为集中,而河南、湖南等中部地区移动金融用户也较多。在用户群体的增长速度方面呈现下沉降的趋势,据talkingData2015年一季度的数据显示,三线及以下城市以195.3%的增速遥遥领先,一线城市以121.0%的增速位居第二,二线城市则以103.3%的增速垫底。

1.3.3细分市场特点。移动金融各细分行业均保持良性增长,其中,支付、银行和证券行业发展相对较为成熟,用户规模较大,增长势头良好;保险和理财产品用户规模较低,但同比高速增长,发展潜力较大。

移动金融软件中,证券类应用软件款数最多,其次是理财类产品,二者占比之和达到58.4%;保险类应用软件数量较少,发展较为缓慢。

1.3.4进入壁垒较高。中国软件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行业格局,新进入的壁垒比前期显著提高。首先,为金融行业提供应用软件产品及服务需要满足中国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证券业协会及期货业协会的信息技术规定。其次,本行业专业性很强,涉及信息技术和金融行业领域,对于行业应用软件及服务综合方案提供商而言,需要对金融行业和整个应用环境有较深入的了解,并且能为客户在信息系统建设中提出指导性建议。最后,客户对系统自身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要求很高,企业以往的项目业绩、行业口碑、系统稳定性等诸多因素直接影响客户的选择。因此,行业资质、经验的积累、技术、人才与品牌已成为本行业实质性进入壁垒。

2移动互联网金融it行业发展趋势

201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正式,互联网金融首次被纳入国家五年规划建议,上升为国家战略。

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报告篇2

百度百科有解: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从广义上讲,凡是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而从狭义的金融角度来看,则应该定义在跟货币的信用化流通相关层面,也就是资金融通依托互联网来实现的方式方法。

理论上,任何涉及到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不限于为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

而互联网金融最早的概念提出者谢平教授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未来20年将成主流。

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

数据显示,目前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累计已有223家,其中有我们熟知的支付宝、财付通、快钱、北京银联、快付通、汇付天下、拉卡拉、网银在线、钱袋、盛大支付等。

那么,这些企业都是如何实现自己的互联网“野心”的呢?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4)》是继《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3)》之后,互联网金融蓝皮书年度系列推出的第二本。

报告全面总结了2013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状况,从理论角度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深度分析,阐述了互联网金融领域征信的建设和发展,研究了虚拟货币的现状、影响和问题,探讨了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商业模式和投资方向,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信息安全提出了路径方案,反映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挑战及其应对,研究了移动支付的发展,通过建模第一次对互联网“宝”类产品进行了量化评价。

报告采用大量图表和专栏,内容翔实,案例丰富,条理清晰,论证有力,研究广度和深度均达到了新的水平。

业内称此书是最权威的互联网金融报告。

《迪拜:脆弱的成功》

作者:克里斯托弗・m.戴维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9-1

繁荣的背后

这是关于迪拜研究最好的书,这本书的重要贡献在于填补了阿联酋特殊的形成过程方面的文献不足。特别有趣的是本书中关于英国统治下酋长国建立和帝国历史对其政治和社会持续影响方面的讨论,其“阿拉伯”身份的输入性特征,以及区域背景下所涉及的所有内容,从关注安全到人口统计研究。

《直达纽约

――主宰美国经济命脉的4大豪门》

作者:崔智东,郭志亮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9-1

生意圣经

主宰美国的四大财富巨头,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华尔街王者J.p.摩根,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他们为美国的财富梦想树立了经典丰碑。他们的经历,是上至商业领袖、下至街边小贩竞相拜读的“生意圣经”。置身商海的年轻人渴盼能从他们的成功或者失败中学到些什么。

《再试一次就成功》

作者:刘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4-11-1

自由的爱

《再试一次就成功》里,刘墉首次披露爱女小帆进入常春藤名校的“自由教育法”。没有枯燥嗦的说教,没有义正言辞的批评,不扮演权威,不诉诸情绪,不耽于溺爱,放低姿态,表达出对子女的需求与依靠。让“爱的絮语”直抵内心,让倾听与沟通不再难。亲切自然却也铿锵有力,风趣幽默却不乏犀利见解。

《我想看到的世界》

作者:珍妮・苏克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4-11-1

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报告篇3

为何要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吴晓求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是金融结构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阻挡。他说,目前互联网金融产品主要涉及四方面:“一是互联网平台的支付体系,比如‘支付宝’等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进行支付的产品;二是互联网财富管理产品,比如‘余额宝’;三是对小微企业和小客户的贷款,比如‘人人贷’、‘阿里贷款’等;四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形成的透明、低成本的销售网络。”

在吴晓求看来,互联网金融已经体现的功能是将金融链条拉长,使金融服务覆盖全社会,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比如说,小商户、个人想贷款三万、五万的,银行会理他吗?但是,他能求助于互联网金融,解燃眉之急。互联网金融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服务覆盖面是传统商业银行无法企及的。”之所以无法企及,除了长期以来的垄断利益滋养,还存在“力所不能及”的问题。吴晓求认为:“银行如果扩大覆盖面,没有网络平台,银行难以支付成本,而互联网金融则具备了成本优势。”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一直以来也备受关注。吴晓求对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都说加强监管、规范标准,可是谁知道到底应该怎样规范?如果说是拿商业银行的标准来规范它,我绝对不赞成。”吴晓求认为,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只有研究透了,才能了解它的特性、风险究竟在什么地方。

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报告篇4

>>互联网金融下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高职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探讨互联网金融下的高职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索"互联网金融"时代职业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化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互联网金融搅局交战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真伪大话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浅析互联网金融元年角逐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逼宫”互联网“金融硝烟”接招互联网金融金融遇上互联网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

[1]吴晓求著.互联网金融逻辑与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芮晓武,刘烈宏.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黄蕊.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发展战略研究――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2011(12).

[4]胡烨丹,潘锡泉.互联网金融语境下的金融职业教育模式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4).

[5]刘英.互联网金融时代高职金融教育的反思与改进[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

[6]李洪涛.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J].教书育人.2012(9)

[7]古洁.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优化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8):36-38.

[8]董瑞丽.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金融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9(32).

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报告篇5

“虽然盛夏即将到来,但对于很多互联网金融的从业者来说,现在觉得‘寒气袭人’。特别是经历了e租宝、中晋等恶性事件以后,互联网金融正在被快速的污名化。”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5月22日在“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研讨会”上如是说。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主办、中国产业网承办、善林金融集团协办,以“新金融新生态新责任新未来”为主题,由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40余家主流媒体支持筹办。会议就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研讨会旨在强化媒体责任,研究探讨互联网金融产业、企业现阶段面临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为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希望通过研讨会为互联网金融业所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能够提出一些见解和建议。同时通过媒体的报道向社会客观公正地介绍互联网金融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变化。”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会长莫新元在致辞中说。

研讨会上,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英暖宣布,通过研讨、沟通和实践,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将牵头筹建互联网金融媒体联盟。联盟将由行业协会、媒体、专家学者、金融企业联合组成,以加强规范互联网金融新闻媒体报道工作,为互联网金融企业、互联网金融媒体和专家学者搭建一个交流、沟通、培训等合作共赢的平台。

p2p≠互联网金融

曾经红极一时的p2p网络借贷现在成了众矢之的,也让互联网金融整个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日前,点融网勇敢站出来,在《东方早报》和《新京报》头版,以及一二线城市户外与LeD大屏、地铁等打出的p2p行业“真的,不跑路”宣言,引发了各界广泛的热议和关注。

“p2p网贷不是互联网金融的主流,只是其中的一个支流。”黄震在研讨会上表示,现在很多人一讲p2p,好像就是代表着全部的互联网金融。根据去年央行等十部委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指导意见》),互联网金融已经纳入政府监管视野的有多种类型。所以不要简单地把p2p等同于互联网金融,不要把伪p2p等同于p2p,这是两个我们必须要划清的界限和澄清的事实。

《指导意见》显示,互联网金融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业态。

在3月12日的两会记者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曾表示,互联网金融这个词包含的业务比较多,有些业务表现很好,而且贡献很大,失败率较高跑路的主要是p2p网贷。

互联网金融的演化

金融信息化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而真正的互联网金融则诞生于本世纪初电子商务飞速发展衍生出的互联网支付,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支付宝、汇付天下等。2007年,国内第一个p2p平台拍拍贷成立,随后几年陆续又诞生了其他p2p平台。当时互联网金融还处于起步成长阶段,直到2011年,央行颁发首批支付牌照,宣告了互联网支付的合法地位,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为后来互联网支付的普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从2012年开始,互联网金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基金、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网络小额贷款、以天使汇为代表的股权众筹、以京东为代表的实物众筹,等等,可谓目不暇接,对发展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创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期间,不得不提p2p,这个新业态“野蛮生长”得太快了,特别是近两年,p2p的发展势头异常凶猛,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的300多家发展到2015年底的2600多家,这里面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去年底“e租宝”等事件的爆发,直接将p2p网贷逐渐累积的风险给捅破了。于是,国家开始整顿p2p行业,开始从制度建设层面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

对于当前弥漫的“互联网金融失败论”、“互联网金融会被替代”等观点,黄震认为,这些认识和看法是不妥的,这些舆论的产生,是因为对互联网金融变革没有认识清楚。

中国互联网金融目前处在什么阶段?黄震认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才刚刚起步,大浪初起,互联网金融是螺旋式发展,过去三年的发展是第一阶段的一个小高潮,现在进入一个小低潮的阶段。未来,进行要素整合之后形成高峰又会经过调整,就是产业的调整,之后再进行产业融合。第三阶段会有更大的发展,产业融合就是互联网金融从单个平台渗透到消费金融,再到产业金融,这个过程也已经看到了一些趋势。

规范是为了更好发展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扎紧制度笼子,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3月9日也表示,互联网金融过去发展速度很快,对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风险。互联网金融“首先是金融”。与其他行业不同,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外溢性。如果和互联网加在一起,可能会把金融固有的风险进一步放大,对它们进行规范和清理整顿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5月22日召开的“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研讨会”上,黄震指出,互联网金融是新技术革命驱动下的金融创新,大家要允许它试错、容错,同时要及时纠错和支持它改错。目前互联网金融从观察期进入到了监管期,互联网金融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所以要告诉公众,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有利于支持创新创业,不忘初衷才能够有更大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黄震认为,第一,中国的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没有金融常识。第二,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技术创新不足。第三,监管理念、思维和模式还没有能够跟上变革的脚步。对于监管模式,黄震提出了他的“十六个字”法:软法先行(行业软法、地方软法、国际沙盒)、硬法托底、刚柔结合、混合为治。

互联网金融与宏观经济也有关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高连奎认为,如果宏观经济摆脱不了萧条,企业经营没有改善的话,p2p的春天也迎来不了,即使加强监管也不会迎来春天,因为p2p盈利最终来源于企业,企业的盈利来源于经济周期。如果中国一直是经济萧条的周期,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承担超过10%以上的贷款利率。

p2p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高连奎给出了备案制的解决方案。高连奎解释说,p2p千乱万乱核心就是一点,就是虚假项目的问题。虚假项目问题怎么解决,可以借鉴基金管理的模式,搞产品备案。一个项目或者一个企业如果融资超过100万那就到互联网金融协会去备案或者地方互联网金融协会备案,只有做好备案问题,大家所批判的虚假项目问题、高利率问题,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了。

“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乱象,违法违规的问题要一棍子打死,要不留情面,要监督彻底。但是对互联网金融不能一棍子打死,还要保护支持,让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原主任、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皮树义说,互联网金融企业既要自律,合法合规,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有良心、有底线,也要他律,有健全的法律、有效的监管、社会的监督,包括媒体舆论的监督。他呼吁,全社会要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互联网金融能否健康发展,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善林金融总裁曹国岭认为拥抱监管,内外兼修,加强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是最重要的。其中,社会责任应该上升到企业的战略层面及贯穿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包含不限于公司的公益活动。第二要立足普惠金融,发展产业链金融、消费金融。三是联合业内的相关主管部门,推动行业发展。四是通过脚踏实地的做公益活动来回馈社会。

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报告篇6

近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举办的“第十届中国电子银行年会暨中国移动金融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在论坛上还同时了《2014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下文简称《报告》)和《互联网金融研究报告》。从与会嘉宾的演讲和讨论中不难发现,移动金融或许正在重构电子银行发展格局。

《报告》显示,2014年移动金融势头发展迅猛,移动支付用户比例成倍增长,尤其是在远程支付方面,2013年的远程支付的用户比例为13.3%,2014年则达到了37.8%。

这也显示出了手机银行业务的巨大发展潜力。该报告预测,2015年个人手机银行将出现爆发式增长,用户比例将达24%,超过4成的用户将通过手机银行购买理财产品。

该报告还指出,中国电子银行业务连续五年呈增长趋势,2014年个人电子银行用户比例为43.1%,同比增长7.2个百分点。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总经理季小杰认为,2014年电子银行领域最突出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网络金融高歌猛进,直销银行陆续上线,银行系p2p逐渐被大众认可,微信银行服务深入人心,创新型产品不断涌现,移动金融快速发展,电子银行业正在进入精细化客户管理时代。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指出,一年多来,金融领域最引人瞩目的话题是互联网金融,其中包括互联网支付、p2p网贷、股权众筹等各种新业态,在业界讨论得广泛热烈,实践得红红火火。经过充分的讨论和实践,虽然有关各方分歧依然不少,但共识越来越多。其中主要的共识之一,就是无论在哪种业态下,都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显然,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资金安全是金融行业的职业操守和准则。然而,无论是从用户的体验还是系统的设计方面,安全和风险控制仍然需要引起相关机构的关注。《报告》显示,有72%的用户认为网上银行仍然是最安全的电子银行渠道,远高于其他电子银行渠道。

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报告篇7

互联网金融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赵辉.草根金融时代下的网络借贷之路[J].报林,2009,9:025.

[2]王艳,陈小辉,邢增艺.网络借贷中的监管空白及完善[J].当代经济,2009(24):46-47.

[3]张立杰.规范发展网络借贷的对策思考[J].黑龙江金融,2010(011):28-30.

[4]丁婕,古永红,陈冬宇.交易信任,心理感知与出借意愿——p2p在线借贷平台的出借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2010.

[5]王毅敏,王锦.网络借贷的发展及中国实践展望研究[J].华北金融,2011(2):54-55.

[6]刘文雅,晏钢.我国发展p2p网络信贷问题探究[J].北方经济:综合版,2011(14):90-92.

[7]王紫薇,袁中华,钟鑫.中国p2p网络小额信贷运营模式研究[J][J].新金融,2012(2).

[8]唐强强.浅析p2p安全问题及防御体系建设[J].消费电子,2012(07X):99-99.

[9]李雪静.国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7):101-104.

[10]王小丽,丁博.p2p网络借贷的分析及其策略建议[J].国际金融,2013(3):30-35.

[11]蒋琳,李万业.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问题及建议[J].时代经贸:下旬,2013(8):38-38.

[12]娄飞鹏.国内外p2p网络借贷平台比较分析及建议[J].中国金融电脑,2013(9):64-68.

[13]郑霄鹏,刘文栋.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14(2).

[14]张晓芬,张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兰州学刊,2013(12).

[15]周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11).

[16]龚映清.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与对策[J].证券市场导报,2013(011):4-8.

[17]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5):86-88.

[18]陈明昭.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及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119-120.

[19]刘澜飚,沈鑫,郭步超.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其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探讨[J].经济学动态,2013(8):73-83.

[20]王光宇.互联网金融挑战传统银行业[J].银行家,2014(1).

[21]吴旭光.当银行遇上互联网金融[J].卓越理财,2014(1).

[22][1]陈海强.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1).

[23]吴思.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前景--专访德地立人[J].中国经济报告,2014(1).

[24]陈健.论互联网金融创新--基于第三方支付支付宝视角[J].中国市场,2014(2).

[25]诸悦.前车之鉴:美国版余额宝paypal的倒掉[J].大众理财顾问,2014(1).

[26]徐天舒.互联网金融热背后的冷思考[J].股市动态分析,2014(3).

[27]刘亮.互联网金融现状及趋势研究[J][J].时代金融,2013(7).

[28]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互联网金融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钟静萍.国有商业银行培训管理刍议[J].经济知识.2013.

[2]田俊国.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培训就该这样搞[m]北京联合出版社.2013.

[3]张贵益.对农业银行培训工作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

[4]黄勋敬.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培训体系建设[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9,06:46-51.

[5]梁健洪.对农业银行培训工作的调研分析[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0.

[6]张翔.以岗位任职条件为本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建设[J].了望.2007.17:4.

[7]范海鸿.eRm框架下人民银行培训中心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纵横.2012.

[8]弗农汉弗莱.全组织的培训[J].培训与发展季刊.1990.

[9]孙炳新.商业银行员工培训对基层人民银行培训工作的启示[J].金融纵横,2010.

[10]吴程彧.欧洲银行人才培训管理经验值得借鉴[J].现代商业.2012.

[11]杨群华.金融培训需求新变化与对策思考[J].金融经济.2013.

[12]罗伯特.韦兰.保罗.科尔着.走进客户的心[m].北京.经济出版社.1998.

[13]薛婧.国有商业银行员工培训问题研究[D].华东山东师范大学.2012.

[14]孔赞春.对优化基层人民银行培训效果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0.

[15]刘敏.龙江银行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0.

[16]王浵世着.步步为赢:从职场新人到银行行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6.01.

[17]张敏.关于优化商业银行员工内部培训的思考与建议[J].金融经济.2010.

[18]贺苗,苌花荣,袁晓军.外资银行本土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启示[J].经济问题.2009.

[19]乐志成.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企业在职培训风险研究[D].广西大学.2012.

[20]孙良子.银行培训中的需求分析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1]李湘萍.在职培训经典研究文献评述--基于在职培训研究视角、方法与发现的评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5:13-16.

[22]马克.詹金斯着.施昌奎译.以顾客为中心的战略-从战略的高度对客户进行思考[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互联网金融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倪仕水.不同租赁模式及其战略选择[J].建筑机械,2009,(3):36-38.

[2]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融资租赁公约[Z].1988-5-28.

[3]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一租赁[Z].2011-1-1.

[4]闵一民,王忆华.略论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J].金融教学与研究,1986,(1):3-4.

[5]陈伯施.铁路运输装备融资租赁创新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6]陈建中.融资租赁理论与业务创新研究p].湖南:中南大学.2009.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Z].1999-3-15.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Z].1993-12-27.

[9]姜仲勤.融资租赁在中国问题与解答[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杜.2008.

[10]余蝉杉.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融资租赁保理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24):6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租赁[Z].2006-10-20.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Z].2005-2-3.

[13]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Z].2000-6-30.

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报告篇8

大数据整体市场规模1000亿,细分市场行业应用规模最大

《报告》显示,整个大数据产业分为基础平台、通用技术、行业应用等多个细分市场,2017年大数据整体市场规模1000亿。细分市场中,基础平台整体市场规模在100亿元左右,通用技术整体市场规模在200亿元左右。行业应用层,大数据在各个行业应用差异较大,应用相对成熟的金融、政府领域市场规模为200亿元。整个行业应用市场规模为700亿。

大数据在金融、政务、互联网成熟度最高

《报告》显示,大数据在各行各业的成熟度与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和应用范围关系密切。根据调研,金融、政务、互联网这三个行业的it投入位列各行业前列,随着“互联网+政务”的普及、政务云和政务大数据的落地,政府2017年it投入超过800亿元,占中国it总投入的5-10%。金融一直是重it投入的行业,以银行为例,2017年中国银行业整体it投资为800亿元,整个金融行业的it投资突破千亿元大关。

基础设施成熟度同样会对大数据应用落地应用产生很大影响。信息化是大数据的基础,互联网行业信息化程度最高,金融、政务行业在20世纪初已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经历十几年发展,基础信息化已建设完毕。相比医疗、工业等领域,金融、政务和互联网行业结构化数据占比高,数据标准化程度高。

云计算、大数据、ai、iot多项技术融合是未来趋势,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机会最大

《报告》指出,与国外不同,中国市场云计算、大数据、ai、iot等技术几乎是同时间爆发,企业客户同一时间采购云计算、大数据、ai等产品,企业客户最终目的是通过新技术来实现开源节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项技术融合,技术边界正逐步模糊。

云计算作为大数据的基础,大幅降低企业的it硬件成本,将有超过50%的it预算投入到大数据、ai等应用。ai促使大数据从辅助决策向替代决策进化,使大数据厂商突破工具软件天花板,发展空间放大10倍。在智能客服领域,ai技术的发展使得技术厂商的市场空间由原先的30-50亿提升到300-400亿。

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报告篇9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商业银行

[Doi]10.13939/ki.zgsc.2016.31.121

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平台实现支付、融资和资金中介等金融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虚拟货币、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和互联网销售等。由于其具有便捷、高效、低成本、覆盖面广等优势,互联网金融模式得到迅速发展。如何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提升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营销能力,已成为各家银行普遍关注的问题。

1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分析

1.1商业银行中介地位弱化

商业银行作为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一直承担着信用中介的角色,但这一中介职能目前受到互联网金融的挑战。首先,商业银行的信息中介地位弱化。以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使网络用户能够及时、便捷地获取信息。资金供求双方不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寻求银行帮助。其次,银行支付中介地位被网络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部分替代。例如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工具和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给用户带来灵活便捷的支付体验。

1.2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受到影响

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包括资产、负债以及中间业务会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首先,互联网融资可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特点设计产品及业务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领域的市场份额。其次,“余额宝”“现金宝”“零钱宝”等互联网金融理财的高速发展导致银行低息揽储的模式难以持续,存款流失现象严重。最后,淘宝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网络商城快速发展,减少了消费者对现金、银行柜面服务等中间业务的依赖。

1.3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加大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多新的风险,例如客户隐私保护风险、it风险等。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一般采用手机动态密码和邮箱验证方式确认客户身份,在客户手机和邮箱账号被盗的情况下,容易产生银行资金被划转的风险。另外,互联网金融融资类业务贷款手续的简化会提高金融行业的坏账率,影响金融业整体秩序。

2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的现状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虽然对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但是互联网金融能够提高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加快商业银行改革创新的步伐。2013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将电子银行的定位从简单交易和支付渠道逐步向销售和服务渠道并举转型。我国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在交易量、交易金额以及业务替代率等方面已取得较大成绩。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中国银行电子渠道交易金额达到153.45万亿元,同比增长13%,电子渠道对网点业务的替代率达到87.97%。交通银行电子银行交易金额突破208万亿元,同比增长86%,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达到88.13%。[Zw(]资料来源:交通银行2015年年报。[Zw)]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我国商业银行意识到,移动金融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纷纷加大了对手机银行和移动支付业务的开发力度。中国银行手机银行交易金额达5.18万亿元,同比增长152%。[Zw(]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http://。[Zw)]2015年年末,交通银行手机银行交易金额达4.06万亿元,同比增长259.29%。[Zw(]资料来源:交通银行2015年年报。[Zw)]

各家商业银行大力建设自有电商平台,为个人和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如2012年6月建行推出“善融商务”,该平台通过为终端客户提供免息免手续费的分期付款、对商家免收平台费用、实施高性价比的定价策略建立了渠道运营优势。工行的“融e购”电商平台定位于“名商名品名店”,对外营业1年多来注册用户已达1800万人,累计交易金额突破1600亿元,交易量进入国内十大电商之列。自主研发的移动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工银融e联”,实现了客户经理与客户的点对点服务,向客户提供金融信息定制服务,如利率、汇率、股票指数等金融市场信息服务,使工行的客户营销和服务进入“移动社交”时代。直销银行平台“工银融e行”成为客户在线自助购买产品、获取金融服务的一种新型银行服务模式。北京银行、民生银行也相继推出直销银行,将业务全流程办理搬到线上,致力于让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变成在线金融服务。

除了进行自有电商平台建设,商业银行还纷纷加速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目前已有包括工行、中行、交行、民生、平安在内的多家银行推出供应链金融产品。不少银行推出类似“余额宝”的“宝宝类”理财产品,如民生银行“如意宝”、中信银行“薪金宝”、浦发银行“浦发宝”等。同时,银行开始关注移动理财,建行、光大、浦发、民生等银行相继发行手机客户端专属高收益理财产品,抢占移动理财市场。

3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存在的问题

3.1金融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虽然各家银行在线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包括贵金属、基金、理财产品等,但产品种类比较单一和大众化。比如基金产品大致可分为股票型、债券型、混合型、货币型、保本型几类,同质化严重。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依赖网点和客户经理对客户进行了解,重视大客户的服务,但大多数客户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风险偏好等信息被银行获取较少,因此电子银行渠道缺乏基于客户行为和偏好分析的交叉营销产品,大多数银行尚未使用大数据分析的理念,通过对客户信息的管理和分析,为特定客户提供金融定制产品和金融信息定制服务。

3.2营销渠道管理缺乏基础设施、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层面的支持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近年普遍大力推进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建设,但一些商业银行没有有效建立零售客户的综合数据库,对客户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处于处级阶段。线上渠道的建设主要通过将原有的业务流程电子化和网络化,业务创新和流程创新较少,并且各渠道部门分治现象严重,实体网点、自助设备、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有各自不同的流程设计、操作程序和风险控制方式,这给客户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的转换带来困难。各家银行基本都设立了电子银行部,但部门中缺乏既熟悉传统银行业务又精通互联网营销方式和数据分析的人员。

3.3营销宣传推广手段和营销内容缺乏创新

目前大多数银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宣传推广手段仅局限于银行网点网站宣传、短信、纸媒电媒软文等传统方式。尽管一些商业银行对营销宣传推广方式进行了创新,也产生出不少优秀的营销案例,如建行的“周末尽情摇”活动依托手机银行,通过自身产品运营将客户端内部用户进行有效转化。但大多数银行宣传手段和客户定位大致相同,没有重视客户真正需求,盲目跟风、模仿现象严重。营销推广活动个性化不足,内容创作缺乏鲜明个性。另外,渠道内部营销缺少一体化的营销式广告功能,信息呈现方式单一。

3.4客户服务体系有待于完善

一些银行没有建立全面的金融产品在线客户服务体系,比如建行目前手机银行渠道已提供较详细的金融产品说明和基本个人自助服务,但是不能通过在线交易环节与客户交互,客户在查询或购买金融产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另外在互联网金融营销过程中缺少在线增值服务,尚未建立专业的金融社区对客户关系进行有效维护。

4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分析

4.1实现金融产品创新,通过产品定制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

银行应组建由销售团队、研发人员、技术人员等组成的联合产品研发部门,为客户提供精细化、定制化的产品。一方面,银行利用大数据原理,依托核心企业供应链将业务拓展至上下游企业,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例如我国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创新出“在途货权+仓库全程监管”“订单+应收账款转化融资”等产品组合,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强化了银行与核心企业、电商平台、物流公司的合作,并且降低了经营风险和操作成本。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和分析客户信息,为客户量身定制产品。在银行已有的交易数据统计基础上,完善客户行为数据统计功能,形成综合的数据统计能力。对客户使用手机银行渠道时对金融产品的关注度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如该客户浏览过的金融产品、浏览次数、频率、在某产品页面停留的时间、页面访问深度、是否购买了金融产品,购买次数、数量、金额等。

对客户交易数据、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出该客户对某项金融产品感兴趣程度,是否有意向购买,是否有能力购买及该客户的行为转化率等,为针对该客户的产品推荐提供数据支持。尤其是行为数据的分析,符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特点,通过行为分析,对客户进行行为引导、行为预测,通过产品优化解决客户问题,迎合客户需求。

4.2完善渠道基础设施和流程支持体系,建立适应多渠道组合的组织架构

在基础设施方面,可以借鉴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做法,通过云计算和云平台等完善it系统。云平台可以实现快速扩容服务,如应对突发的销售高峰,同时还可以支持银行产品及服务的跨渠道融合。尤其是小型商业银行可以尽量使用低成本的基础设施,进行数据分析和云服务的外包。在业务流程方面,增强业务流程的人性化设计,提高业务操作的便捷性,进行网银、手机银行Ui界面用户体验的调研与完善,对各渠道业务操作系统和流程进行集中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改造。在组织架构方面,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部门可以尝试采用类似于互联网公司扁平化、网络化的架构,快速分享信息和知识,从互联网公司聘请研发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用客户的活跃度等作为考核指标。

4.3丰富营销宣传推广的手段和营销内容,健全渠道内部营销推广机制

灵活运用宣传推广的多种手段,包括银行网点网站宣传、微博微信配合推广、纸媒电媒软文、论坛及问答营销、视频营销、节日及事件营销等。继续丰富营销内容,除了原创的段子、海报、漫画、文章以及新闻之外,银行应探索更多的营销内容,借助时效性和热点性强的内容,迅速积累人气关注度,提升银行品牌知名度,还应设计具有促销性活动的营销内容,利用人们需求心理制订方案。例如,“造节”是电商惯用的制造“爆点”的促销手段之一,如天猫、淘宝的“双11”“双12”以及京东的“超强奶爸节”和“正妆蝴蝶节”。“造节”可以使促销活动更加激发消费者强烈兴趣与参与感。银行在做互联网金融产品营销时,也可以尝试通过“造节”来造内容。在渠道内部营销推广方面,应注重营销式广告插入功能和信息呈现营销化。客户端应当提供一体化的营销式广告功能,通过启动页面、菜单前置、广告位、浮动广告栏等符合移动互联网客户体验的方式,全方位地进行营销式广告,引导客户行为,最终达成产品购买结果。启动页面是客户打开该客户端所看到的第一界面,作为最优先展示给客户的页面,它具有最鲜明的营销特征,一般优先展示客户端定位、使用亮点、操作指导等。这种启动页广告往往可以带来很好的自推销效果,当下各种带有感情诉求的启动广告语广泛应用于非银行类app中。首页信息呈现要突出该渠道亮点功能,找准客户诉求,激发人们去尝试使用,将金融产品服务进行重新包装,并将入口放置在首页的明显区域,易被客户发现。基础服务界面中设置浮动广告栏,吸引客户由基础功能跳转至金融产品服务功能。信息呈现营销化包括信息整合、消息盒子、信息推送三种方式。信息整合要实现以客户为中心进行信息整合,使客户可以一目了然的掌握个人资产信息,以及相关资产配置方案信息。可以向客户提供金融产品的搜索、金融信息定制服务,如利率、汇率、股票指数等金融市场信息服务,银行产品信息服务等。消息盒子是利用客户的操作行为冲动,一种快速有效的主动触发式营销方法。它是在基于页面信息呈现的基础上展开的,可以快速有效地将促销信息传递给客户。信息推送包括短信推送、push消息推送两种。对电子银行客户端客户可以采用手机短信和push消息推送结合的方式。推送的内容应直接指向金融产品的目标页面,避免客户的多余操作。数据可从客户的性别、年龄、收入水平、交易习惯等方面综合分析,依据客户特点选择产品、方式和频率进行,以免造成客户反感。

4.4设计全面合理的金融产品在线客户服务体系,维系客户关系良性发展

金融产品在线客户服务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基础服务。包括个人自助服务、客户测评、在线人工文字客服等。个人自助服务是基于知识库、机器人的个人自助服务,主要应对一些常见问题及金融产品本身的介绍。对于主动发起的需要定制金融产品服务的客户可以提供详细的客户测评。提示客户输入测评所需要录入的信息,如个人消费习惯等,再结合客户在银行留存的基本信息及消费信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且较为实用的购买金融产品解决方案,并推荐适合其购买的几款理财产品供其挑选。在线人工文字客服提供客户文字对话框形式业务咨询功能,以知识库、机器人、人工等方式给购买金融产品的客户提供及时的在线服务。第二,一对一专家服务。包括在线人工语音客服和视频客服。对于高端客户提供一对一的在线语音客服,更快捷的解答客户疑问,提品购买咨询服务,并向客户进行产品推介,逐步引导客户完成购买。另外,提供一对一的在线视频客服,使客户随时随地享受到贴身的金融产品专家服务。基于在线人工视频客服,更多的线下认证、评估服务可以在线完成,能够充分降低客户购买金融产品的过程成本。第三,增值服务。在线营销业务向客户提供理财小工具、微信理财公众账户、微博理财等专业应用,部分应用可要求客户付费使用。基于客户财务信息、身份信息,配置不同的专业应用,比如某分行微信、微博、微应用,将应用融入实际业务流程中,避免应用碎片化,保证其使用过程与业务流程的一致性。建立专业的金融社区,通过社区管理和运营,实现互动分享、口碑营销、社会化客服、粉丝经营,达到稳定客户关系的目的,为业务发展提供良好的客户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京桃.互联网金融冲击下银行基金营销略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3):304.

[2]宋凯.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金融营销策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9):71-72.

[3]谢治春.互联网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业务营销渠道的变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6):48-57.

[4]江舟.关于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内容营销的研究与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6):241.

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报告篇10

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报告指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20年,是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20年;是跨越发展、驱动转型的20年;是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2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20年,是安全发展、依法治理的20年;是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20年。

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报告分十一章节:

一、中国互联网波澜壮阔的20年

回顾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二十年历程,总体上经历了基础初创期、产业形成期、快速发展期,而目前正处于融合创新期。

二、互联网成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重大公共基础设施

体现在四个方面:宽带网络规模建设水平国际领先;骨干网络持续演化升级;应用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互联网关键资源拥有量大幅增长。

三、中国互联网技术产业实现创新跨越发展

体现在三个方面:网络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智能终端制造业加快赶超;新技术应用不断培育形成新业态。

四、互联网加速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全面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基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电子商务引领互联网经济发展,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跃居全球首位;互联网信息服务创新活跃,移动互联网成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加速器;“互联网+”驱动产业融合发展。

在“互联网+”驱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报告中提到,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驱动线上线下(o2o)互动融合,旅游、租车约车、餐饮外卖等服务业基于o2o模式的产品种类和服务形态日益丰富,o2o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活跃的领域。

并且,余额宝、百发在线、微博钱包、微支付、京保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个体网络借贷(p2p)、众筹等一批新兴业务,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丰富了人们投融资渠道和方式。

五、互联网有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中国注重利用互联网的普惠、便捷、共享特性,加快推进社会化应用,体现在:电子政务打造在线政府;互联网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社会共享;互联网推动医疗健康服务精准化、个性化;互联网促进人的均衡发展。

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繁荣发展

中国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这表现在: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网络信息传播格局基本形成;互联网传播力影响力明显提升;互联网积极传播中国声音。网络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七、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中国坚持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在推动互联网发展的同时加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网络安全制度体系日益健全;网络安全技术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显著增强;学科建设不断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明显提高。

八、网络空间法治化加速推进

中国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加强网络立法,严格网络执法,引导全网守法,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互联网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网络空间生态治理规范有序;网络法治意识和网络素养明显增强。

九、互联网治理体系在探索中逐步完善

中国高度重视互联网治理,不断调整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表现在: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调整完善;政府引领、多方参与治理模式初步形成;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

十、互联网发展的中国经验

20年来,中国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发展道路,形成了宝贵经验,总结起来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为民服务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开放合作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基本政策;坚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