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能源管理规范十篇能源管理规范十篇

能源管理规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5:07

能源管理规范篇1

[关键词]:水能资源加强管理规范水电市场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新的时期和新的经济导向,对能源的渴望和需求越来越强烈,水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越来越受到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关注,水电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发展的同时,水电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新的情况和新的矛盾,从九十年代末的简化审批程序到今年的“整顿规范水资源的开发秩序”的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深思,也有很多政策亟待改进和完善,目前水电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违规建设电站屡禁不止。在水电资源的开发中,大多数的开发业主基本能根据上级各部门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但也有部分业主怕麻烦或根本就不管理,缺漏手续照样建设,对各类通知视而不见。且大多数水电资源的开发是在交通条件差的边远地带,执法难度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建设工程质量差。近年来所兴建、扩建、改建的水电项目大多数是股份制和个人投资开发的,工程没有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等要求运作,多数开发商为了节省投资,简化程序,将工程直接承包给没有相关资质的施工队伍或个人,质量难以保证。

三是安全设施不到位。从每年的安全检查中,所到建设工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电源线路凌乱、作业人员不载安全帽、对地质差的隧洞不做临时支撑或只有简易支撑,石料场和工程爆破地段没有设立警示牌,脚手架不牢固等等。

四是施工现场管理混乱。许多业主是“家族式”开发,家族式管理模式,大多是不懂管理、不懂业务、不懂技术的“三不懂”人员到现场管理,造成施工垃圾乱堆乱倒,堵塞河道,有的为增加部分水头,硬将河道拉深。

五是工程竣工验收难。水电站的开发兴建,当业主通过各式途径和各种方式拿到项目批复后,对于工程竣工后不经有关部门的验收,只要求能上网,一但上电站上网后就什么也不管,有关部门也很难管。

六是水电站运行工无证上岗。

目前所有运行的水电站运行操作工中,绝大多数是未经培训或从未接触过电能知识的人在岗在位,业主只要求其能操作发电上网就行。

七是同网同价。根据中央和有关部委的文件,近年来已下发不少文件都强调同网同价问题,且不说是我们同是一个华东网,就是同省同地区市都不能同一的上网电价。且丰水季节上网难,即使上了省网,电价也比其它上网电价低,这就制约了水电的开发和发展。

其他如投资环境差,发、供电网络尚待完善,上网电价差异大,洪水时不能上网,即使上网也不能结算电费或弃水电量由各电站分摊等问题的存在。究竟该如何解决水电市场中的这些问题呢?

一、加强水能资源管理是规范水电市场的关键

加强水电市场管理是规范水电行业的重要措施,这就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台规范性的制度,目前闽政[2005]15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规定了开发过程中的审批、建设程序,但对于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违规问题没有在文件中体现。要求各级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至,环环相扣,缺项不能办理各种手续。如: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在业主申报项目时,缺少行业审查意见或缺环境影响评价等前置审批条件的任一项时,不得办理立项审批。供电部门在缺少水电站蓄水前验收时不得办理上网事宜。物价部门和工商部门是最后的把关者,在缺少前置审批条件和竣工验收中的任一项时,都不应审批电价或注册登记,政府出台的文件也应环环相扣,哪一个部门违规办理相关项手续,就得追究相关责任或行政告诫。同样,如果符合办理条件而不办理也要追究其行政不作为,促使水电项目开发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加快电力网络建设,消除区域内电能电价差距

电力网络的建设是水电企业效益的关键,目前,很多地方电力网络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水电开发的进程,造成有电送不出,弃水现象严重,省电网不能上,即是上了省电网,电价也低的惊人或者干脆就不给电费,在这种情况下,电力调度部门是关键,政府应出台相应的调度制度,节能型、绿色型的水能资源应作为上网的安全优先条件,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调度部门应确保水电上网后再考虑高耗能的大电上网。这样既节省了能源又充利用了绿色的水能资源,对供电行业也能取得更大的利润。

三、成立水电企业协会

成立水电企业协会,及时为小水电项目开发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科技、业务咨询、设备安装与维修等服务,研究和解决水电企业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政策、技术和其他一些问题,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提高水电运行工的业务素质

每年举办一至二期培训班,传授新知识、新技能,解答电站运行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提高水电行业运行工的业务素质。严把安全审核关,对于水电企业中在岗人员无运行证、上岗证、操作证、电工证的要求各水电企业限期整改,对在限期内既不组织培训,又不另聘有证人员的采取强制措施,不得该企业发电上网。

五、优化投资环境

能源管理规范篇2

关键词:数据资源;交通行业;标准规范;数据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8228(2017)03-90-03

abstract:Howtouseadvanced,matureandscientificdataresourcestandardspecificationintheapplicationsoftrafficindustryhasbeenthefocusofthetrafficinformation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departmentsinLiaoningprovince.BasedonthedatamanagementrequirementsofthetrafficindustryofLiaoningprovince,thestandardspecificationfordataresourcesofthetrafficindustryisstudiedtosolvetheproblemsoflackofdatastandardizationmanagement,thestandardspecificationisnotuniform,thedataacquiredisnotcompatible,aswellasthewayofregionalinformationsharingisnotuniform,notcomprehensive.withthespecificationdatalifecyclemanagement,putanendtothedesignrandomnessofthedevelopers,soastoimprovetheoverallqualityofthedata,playadatavalue.

Keywords:dataresource;trafficindustry;standardspecification;datamanagement

0引言

|宁省的交通运输信息化应用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化已经成为我省交通运输行业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支撑手段。但是,省交通信息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交通信息化向前推进的步伐。本文根据交通部交通数据标准,结合辽宁交通行业实际情况,研究探讨辽宁省交通行业数据规范,以促进实现交通行业数据资源管理、控制和共享。

1现状分析

1.1存在问题

辽宁省交通资源标准化方面问题有以下。

⑴交通行业级数据标准缺失,行业内部没有形成全部的数据架构和规范的管控机制,只是在单个厅局开展小范围的工作。

⑵行业数据标准规范深度不够,只是由数据标准的有关工作负责部门进行应用实施,导致数据规范相关工作与实际业务脱节。

⑶行业数据标准管理办落实不到位,原来的多部门、条块化管理模式,以及数据管理与业务管理在一起,造成有关数据管理办法落实困难不到位。

⑷行业数据标准规范更新不及时,很多数据规范更新流程慢、更新周期长,无法满通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2对建设规范必要性的认识

通过对辽宁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特点及业务管理目标进行总结分析,结合考虑业务职能、管理体制、建设条件、数据资源、业务应用和保障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炼出各个层面标准规范数据,将其作为交通行业信息的主要载体,必须避免数据的缺陷,提高获得信息的价值,同时进行数据资源规划,尤其要对关键数据流转、数据审查等进行全面的管理。

2数据规范制定方法研究

2.1制定原则

为保证本省交通行业数据应用的科学性和可扩展性,数据资源规范的编制需遵循以下原则。

⑴典型性:能够反映辽宁交通行业数据资源的典型特征。交通行业数据资源是各级交通部门在履行交通职能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信息,其基本内容和质量等各方面的特征应具有交通行业数据资源的典型特征。

⑵科学性:列出的各类数据资源的划分应科学、合理、可行。

⑶兼容性:与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尽量保持协调一致,以促进不同数据内容的多领域使用,可横向与省内其他厅局的标准规范相兼容。

⑷可扩展性:规范定义的数据内容是共性和综合性的数据,为数据资源应用提供宏观层面上的统一有序组织。各级交通部门可根据需要在此内容基础上进行扩充,以充分描述本部门的数据资源,实现本部门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

2.2编制方法

本次数据标准规范是在结合辽宁省交通行业的特点,遵循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本省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制定的。明确数据规范制/修订工作程序,以及划分相关规范制/修订的规范申请阶段、规范立项阶段、规范起草阶段、规范征求意见阶段、规范审查阶段、规范批准阶段、规范复审阶段和废止阶段的过程。

3数据资源标准规范研究

3.1数据标准规范框架

辽宁省交通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了许多业务应用系统,由于交通各部门在以往信息化项目建设方面主要以各自单独业务为主线,缺乏统一规范和数据标准,使信息沟通形成障碍,数据资源通常只能在单个业务中发挥局部作用,难以发挥其整体效应。因此,必须在运行管理机制与信息安全机制基础上配套各项数据及技术规范,建立相关申请、审查、评估、绩效的制度。数据标准是通过全域数据模型规范,定义交通运输数据实体和实体间的关系、属性、定义、描述和范例;从而指导主数据模型规范,定义行业数据共享范围、来源、数据实体描述等,指导数据交换技术规范,定义交换的部署、策略、接口标准等,约束数据服务技术规范,定义基于Soa的SCa和SDo的接口规范;最终对数据管控规范,定义数据管控的职责、任务、流程、评估标准等。具体框图如图1所示。

3.2数据标准规范体系

我们通过前期详细的需求调研,对现有和在建的系统基本有了一个全面的摸底调察,了解了各系统的网络架构、数据结构、数据采集、功能特点、数据交换方式等,在此基础上,对分散在交通行业各部门的数据资源进行梳理,并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进行分级分类和格式标准化,形成符合应用需要的交通行业数据资源组织标准和规范,实现数据资源的有序组织。

辽宁省交通行业数据资源标准规范体系的层次结构由信息分类规范、信息编码规范、信息元数据规范、数据元规范、数据库设计规范、数据管理规范、数据采集规范、数据交换与共享规范八个分体系组成。

3.3数据标准规范

⑴信息分类规范

信息分类规范包括业务信息、资源信息、电子政务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组织机构信息和科学技术等标准以及交通系统专用信息分类。该规范对辽宁省交通信息化涉及到的业务信息进行了分类,旨在通过规范化信息分类,方便信息资源的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

相关规范规定了信息资源的分类原则和方法,促进面向社会服务的发展。适用于交通信息资源的规划、编目、注册、、查询、维护和管理。

⑵信息编码规范

建立信息编码规范是实现信息处理、信息交换和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该规范对辽宁省交通信息化涉及到的业务信息进行为每个分类制定统一的编码标准,旨在通过规范化信息编码,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相关规范规定了信息资源的标识符编码方案,以便为每一项交通信息资源分配一个惟一不变的标识符,促进部门间的资源共享。

⑶信息元数据规范

本次相关信息元数据规范规定辽宁省交通信息元数据框架、元数据著录规则,并定义了交通信息元数据的内容,用以描述交通信息数据集的标示、内容、管理及维护等信息。相关规范适用于辽宁省交通信息元数据编目、建库、和查询。

⑷数据元规范

本次相关数据元规范将规定辽宁省交通行业数据元编制原则和分类,规范数据元的名称、数据类型、格式等属性定义,建立数据元目录及值域的代码集。相关规范适用于辽宁省交通行业数据库建立、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系统等设计与开发应用、信息采集、共享和交换。

⑸数据库设计规范

本次相关数据库设计规范将规定辽宁省交通行业全域数据库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明确数据库命名、数据字典设计、性能设计、数据库接口及数据模型定义等标准规范。相关规范适用于辽宁省交通行业数据中心的建设,并用于指导地市级数据中心的建设。

⑹数据管控规范

本次相关数据管理控制规范将规定辽宁省交通行业数据资源管控的基本原则,建立数据资源目录管理体系,明确识别及报告数据质量信息的基本方法。相关规范适用于辽宁省交通行业数据中心的运行管理和服务,并适用于数据资源目录体系的建立。

⑺数据采集规范

本次相关数据采集规范将涉及辽宁省交通行业的数据采集的总体规格、业务历史数据信息采集规范、档案目录数据采集规范、交通地理信息数据采集规范、外场设施数据采集规范等内容。对辽宁省交通行业各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信息采集提出技术性要求。相关规范适用于指导辽宁省交通行业数据资源建设、运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工作。

⑻数据交换与共享规范

本次相关数据交换与共享规范将规定辽宁省交通行业信息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规则、数据交换技术要求和数据交换内容、格式。相关规范适用于辽宁省交通行业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建设与服务,并用于指导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提供标准接口服务规范。

辽宁省交通行业数据管理中制定一套完整的、全省统一的交通数据资源标准规范。形成符合信息化需要的交通行业数据资源组织标准和规范,实现有序组织管理辽宁交通行业数据资源。

4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主要是基于辽宁省交通数据资源标准规范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目的是保证省级数据交换、共享、准确性、惟一性和数据价值得到更大程度发挥。结合国家相关规范,从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信息元数据规范、数据元规范、数据库设计规范、数据管理控制规范、数据采集规范、数据交换与共享规范、元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等方面对数据资源规范体系与数据管控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通过对辽宁省交通行业数据资源标准规范体系的研究及应用,结果表明,标准规范的作用体现在对数据资源库实施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指导,实现交通行业数据资源的规范和共享。下一步还要结合实际应用,深化该规范的指导作用,让数据标准与规范更加实用,以促进交通行业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

[1]赵宁燕.论数据标准化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影响[J].档案,2011.2:47-50

[2]张绍阳,葛丽娟,安毅生,曹金山.交通运输数据标准研究现状与发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4.2.

[3]邝帆,黄霖.贵州省交通运输数据中心与数据管控体系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1:31-32

[4]高介敦.浙江省交通质监行业基础数据元结构俗佳芯[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4X:158-161

能源管理规范篇3

【关键词】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规范发展

1发展现状

1.1当前背景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建立健全防腐惩腐体系的过程中,明确提出归并集中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精神和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发改委十七条具体实施办法,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把建设统一、有序、公正、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规范公共资源配置管理、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3年3月,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2013]22号)主要要求,发改委会同财政、国土、环保、建设、交通、水利、税务等有关部门联合行动,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宣布国务院职能配置时,明确指出:“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用信息平台,推动资源共享、提高效能”。这标志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平台、健全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的序幕正式拉开。

截至2012年6月,全国已建立县级以上公共资源交易市场730个,其中省级市场8个,市(地)级159个,县级563个。山西省内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相继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善运行与监督机制,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有效预防腐败,构建起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由原来的“分散交易、独立监管”转变为“集中交易、联合监管”,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规范化、法制化。

2建设模式

2.1当前国内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典型类型

(1)“济南”模式,搭建起“市场平台”,为集中交易、集中监管提供了运行载体,没有涉及执行或监管职权的调整。

(2)“湖北省”模式,即在济南模式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补充性质的监管机构,对监管主体的部分职权进行了局部调整,使专门监管机构与法定监管部门之间形成了相互制衡,也改善了监督条件,使权力过度集中的法定监管部门受到了制约。

(3)“合肥”模式,在组织形态上建立起了“一委一办(局)一中心”的架构,成立了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局,在“市场平台”基础上,增加了对交易执行和监管职权的整体调整,有利于迅速扩大公共资源的集中交易规模效应。目前,仅有少数市场建设属于此类。

(4)“滨州”模式,将监管部门的执行权进行了剥离,即在“市场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交易执行职权的局部调整,调整了监管主体和执行主体的职权关系,提高了执行主体的地位,创造改善了监督条件,实现了两者制衡,强化了各方权责意识,但是对监管部门的现状改善力度仍不大,如对其审批权等缺乏有效的部门制约。

目前国内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存在不同的组织架构,但操作模式、管理方法大相径庭,同时规划设计缺乏统一的理论和指导思想,基本上都各自为政。根据国家政策导向,通过自下而上的深化改革实践、试点推广,总结归纳各种模式优缺点,打破集权体制、调整职权关系,建设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为当前工作的核心内容。

2.2规范发展的必然性

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建设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要遵循“政府主导、管办分离,集中交易、规范运行,部门监管、行政监察”的原则,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整合现有分散的专业交易平台,创新监管机制,规范交易行为,切实解决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市场参与各方利益。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成立整合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的流程,形成了统一、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1)推进改革创新。建设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把原来分散于多个部门,管办不分的各类招标、投标等交易活动归并起来,改变以往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监管部门多、行政成本高、公开透明差等不规范问题。切实把政府的管事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和创造良好市场环境上来,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服务。

(2)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利用现有的资源、结合政府政策,加快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建设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竞争与激励作用,让市场在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拥有“话语权”,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公共资源效益最大化,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机制保障。

(3)打造政府软实力。建设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就是要把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从税收优惠、土地低价等单一招商引资方式逐步向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提高政策透明度等过渡,吸引外部资金、技术、人才等,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改革现行管理与监督体制,建立统一管理与监督机构,有利于创新监管机制,加大协调力度,形成统一指导、协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行政监督职责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系。

(4)加强廉政建设。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特别是工程建设领域,一直是腐败的易发、多发领域。建立统一管理与监督机构,能够实现立项授予权、工程发包权和监督执法权的分离,有利于加大查处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实现权力运行安全,资金使用安全,项目建设安全和领导干部、公职人员成长安全的廉政目标。

3存在问题

3.1管理分散,同体监督,监管混乱、不规范

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职能分散于发改、建设、交通、水利、财政等行政部门,缺乏集中有效的指导、协调和监管;主管部门在招标投标活动中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缺乏监督和制约。监管部门职责不明确,存在监管“越位”、“错位”或“缺位”,不依法行使权力,甚至直接违法。

3.2评标专家库建设不规范,动态管理滞后

评标专家库人员偏少,专业不匹配,项目主管部门或行政监督部门人员占有一定比例,影响了评标结果的公正性;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评标专家库分散设置、重复建设,造成公共资源浪费,监管难度加大。

3.3操作不规范,阻碍廉政建设

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个别部门将依法应公开招标的建设项目直接发包,明招暗定,弄虚作假;或者规避招标将项目化整为零、肢解发包,或者只对项目的主体部分进行招标,附属、配套或追加部分随意处置,造成项目费用一增再增,施工合同成为一纸空文;有的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弄虚作假、骗标;有的投标人向招标人或评委行贿谋取中标;有的中标人私自将中标项目的部分主体、关健性工程转让或分包给他人,造成一些项目高资质队伍中标,低资质或无资质队伍施工,工程质量和进度无法保障;有的部门和企业违反政策法规,在交易过程中暗箱操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3.4交易中心建设滞后,信息化深度不够

目前多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没有应用信息共享技术,无法实现信息优化、资源整合,同时缺乏统一规划,信息资源和市场资源整合困难,没有形成统一的交易平台。有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设施简陋,封闭评标系统、监控系统等硬件设施达不到规范化的基本要求,信息化网络建设水平不高,深度不够,不能满足未来全面电子化招标、投标和评标的工作需要。

4建议

4.1健全监管体系

作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监管单位,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部门、各行政职能部门、纪委监察部门要以法律监督、场内监督、职能监督、纪检监察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健全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对公共资源交易的协调、管理以及综合受理交易投诉;各行政职能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分工履行职责;纪委监察部门负责对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责进行监察,加大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行政监察。各监管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通过健全监管体系,明确职责,分权制衡,互相监督,及时查处及时查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的违纪违法行为。

4.2强化评标专家库建设和管理

建立跨区域、跨领域统一使用的评标专家库,克服因行业或专业特殊导致专家库里专家面太窄的限制,严格评标专家的资格认定,加强对评标专家的培训、考核、评价和档案管理;评标专家库实行动态考核,完善评标专家管理机制,不断补充评标专家的数量,提高专家评标质量,明确评标专家责、权、利。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要做好评标专家库随机抽取库的使用和维护,协助有关监管部门加强对评标专家的日常管理,实现评标专家资源共享。

4.3建设信用体系

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制定信用调查、信用评级、信用记录、失信惩戒等信用服务行为的管理规定,对进入交易中心的交易活动情况进行记录,逐步建立起交易当事人、机构、评标专家的诚信档案,形成规范有序、严格自律、诚实守信的交易市场信用体系。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大对交易各方主体不良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对不良行为记录应在监管部门和公共资源交易网站上及时曝光,从而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实现公平、公正、公开。

4.4加快信息化建设,实行资源共享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信息化是实现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之路,是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确定的信息媒介及管理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网和业务处理系统,实现统一受理登记、统一信息、统一时间安排、统一专家中介抽取、统一发放中标通知、统一费用收取退付、统一交易资料保存、统一电子监察监控等规范流程,提高交易效率,避免人为因素干扰,确保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

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是加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完善各类交易项目操作规程、交易规则和示范文本,制定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以标准化建设促进精细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省级以上相关部门应主导开发建设统一的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实行全省或全国一网,避免重复建设,有利于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资源价值。

综上所述,整合现有平台模式,实现所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统一进场交易、统一信息、统一规范流程、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监督管理。通过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加快推进建设公正开放、竞争有序、服务到位、监管有力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成为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能源管理规范篇4

   【内容摘要】:黄委为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黄河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黄河不断流,实施了黄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取得了显着成效。而强化水资源管理与调度规范化建设,提高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将为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科学调度、优化配置,确保黄河不断流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因此,笔者就如何实现黄河水资源管理规范化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建议:

   在实施水资源管理与调度规范化建设工作过程中,应针对规范化建设目标,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加强领导,强化落实,认真组织实施,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水资源管理与调度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涉及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的方方面面,其建设内容应涵盖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全部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必须抓住重点和要点,制定科学、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建设目标。确保黄河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一、黄河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势在必行

   随着沿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防断流任务十分艰巨。因此,针对当前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巨大挑战,以及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目标任务的日渐繁重,要求我们广大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和防断流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重要性,紧紧围绕黄委提出的“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新理念,以科学发展观,加大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创新力度,以“两个确保”和“供水安全”为重任,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以强化管理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调度为根本,以提高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质量、效率和水平为目标,努力探索和创建科学化、规范化的水资源管理新模式,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的需要。

   二、实现黄河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应重点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创新工作,应当引起各级领导和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从而强化创建工作领导,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形成良好创建工作机制。为使规范化建设规范有序,应结合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特点和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方案,明确规范化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实施方法、落实措施等,确保水资源管理与调度规范化建设工作有条不紊。

   (二)强化依法治水,做到有法可依

   根据《水法》、《行政许可法》和《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等法规和规定,结合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实际,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管水、调水。通过逐步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和依法管理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用制度管理、规范、约束、激励全体水资源管理与调度人员知法、懂法的积极性。制度建设是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结合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实际,制定完善、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是确保规范化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全面完成规范化建设任务的重要保障。随着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地位和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要求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制度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提高,使其能够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更好地规范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者的行为,提高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水平,为全面完成水资源管理与调度规范化建设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

   结合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的特点,突出以人为本思想,建立一支机构健全,人员精干、高效、懂技术、能够适应现代水利管理要求的专业化队伍。优化队伍结构,强化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努力使全体工作人员达到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效率高。

   (四)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

   按照目标管理要求,确定年度水量调度、水资源开发利用、取水许可及监督管理等工作任务,量化管理指标,细化管理内容,建立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目标责任制和水调人员岗位责任制,强化目标管理,制定目标管理考核和奖惩制度,实行目标责任追究制。

   (五)健全考核机制,确保规范化建设质量

   为提高黄河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工作的主动性,确保规范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根据规范化建设标准制定《水资源管理与调度规范化建设考核验收办法》和《水资源管理与调度规范化建设考核验收评分标准》,把规范化建设各项目标内容,纳入到科学的考核评定标准之中,建立有效的运行激励机制,从而推进规范化建设进程,强化规范化建设工作力度,确保规范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六)强化目标管理,全面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

   为确保规范化建设任务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在规范化创建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化建设标准,逐项逐条对照落实,深入细致地开展创建工作。由于量化、细化后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在创建工作中应实行目标管理,把创建任务分解细化,责任到人,使有关管理人员人人有任务、有指标、有压力、有动力,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创建积极性。规范化建设不但只体现在“软件”建设上,硬件建设作为强化水资源调度管理、实现规范化建设目标的有力支撑,也丝毫不容忽视,必须引起各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按照创建工作标准,配置相应的硬件设施,从而全面提升规范化建设的档次和标准。

   (七)实现科学管理与创新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水调工作,充分调动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者创新工作积极性,加大创新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调水、管水,强力推进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不断提升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的科技水平,提高水量调度的科技含量。

   (八)做到清心调度、措施到位

   根据黄委“精心预测、精心调度、精心协调、精心监督”的要求,坚持水量调度管理认真、具体、扎实、到位的原则,制定详细的调度方案和实施措施,强化计划用水的科学性、订单供水的强制性、引水控制的实时性和订单调整的严肃性,提高引水订单的精度,强化实时调度力度,做到水调紧急情况下有对策、有措施,努力把水调工作抓实、抓细。

   (九)测流计量、数据整理、资料编报规范化

能源管理规范篇5

【内容摘要】:黄委为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黄河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黄河不断流,实施了黄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强化水资源管理与调度规范化建设,提高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将为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科学调度、优化配置,确保黄河不断流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因此,笔者就如何实现黄河水资源管理规范化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建议:

在实施水资源管理与调度规范化建设工作过程中,应针对规范化建设目标,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加强领导,强化落实,认真组织实施,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水资源管理与调度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涉及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的方方面面,其建设内容应涵盖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全部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必须抓住重点和要点,制定科学、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建设目标。确保黄河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一、黄河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势在必行

随着沿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防断流任务十分艰巨。因此,针对当前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巨大挑战,以及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目标任务的日渐繁重,要求我们广大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和防断流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重要性,紧紧围绕黄委提出的“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新理念,以科学发展观,加大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创新力度,以“两个确保”和“供水安全”为重任,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以强化管理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调度为根本,以提高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质量、效率和水平为目标,努力探索和创建科学化、规范化的水资源管理新模式,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的需要。

二、实现黄河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应重点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创新工作,应当引起各级领导和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从而强化创建工作领导,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形成良好创建工作机制。为使规范化建设规范有序,应结合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特点和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方案,明确规范化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实施方法、落实措施等,确保水资源管理与调度规范化建设工作有条不紊。

(二)强化依法治水,做到有法可依

根据《水法》、《行政许可法》和《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等法规和规定,结合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实际,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管水、调水。通过逐步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和依法管理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用制度管理、规范、约束、激励全体水资源管理与调度人员知法、懂法的积极性。制度建设是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结合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实际,制定完善、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是确保规范化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全面完成规范化建设任务的重要保障。随着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地位和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要求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制度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提高,使其能够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更好地规范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者的行为,提高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水平,为全面完成水资源管理与调度规范化建设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

结合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的特点,突出以人为本思想,建立一支机构健全,人员精干、高效、懂技术、能够适应现代水利管理要求的专业化队伍。优化队伍结构,强化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努力使全体工作人员达到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效率高。

(四)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

按照目标管理要求,确定年度水量调度、水资源开发利用、取水许可及监督管理等工作任务,量化管理指标,细化管理内容,建立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目标责任制和水调人员岗位责任制,强化目标管理,制定目标管理考核和奖惩制度,实行目标责任追究制。

(五)健全考核机制,确保规范化建设质量

为提高黄河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工作的主动性,确保规范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根据规范化建设标准制定《水资源管理与调度规范化建设考核验收办法》和《水资源管理与调度规范化建设考核验收评分标准》,把规范化建设各项目标内容,纳入到科学的考核评定标准之中,建立有效的运行激励机制,从而推进规范化建设进程,强化规范化建设工作力度,确保规范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六)强化目标管理,全面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

为确保规范化建设任务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在规范化创建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化建设标准,逐项逐条对照落实,深入细致地开展创建工作。由于量化、细化后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在创建工作中应实行目标管理,把创建任务分解细化,责任到人,使有关管理人员人人有任务、有指标、有压力、有动力,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创建积极性。规范化建设不但只体现在“软件”建设上,硬件建设作为强化水资源调度管理、实现规范化建设目标的有力支撑,也丝毫不容忽视,必须引起各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按照创建工作标准,配置相应的硬件设施,从而全面提升规范化建设的档次和标准。

(七)实现科学管理与创新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水调工作,充分调动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者创新工作积极性,加大创新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调水、管水,强力推进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不断提升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的科技水平,提高水量调度的科技含量。

(八)做到清心调度、措施到位

根据黄委“精心预测、精心调度、精心协调、精心监督”的要求,坚持水量调度管理认真、具体、扎实、到位的原则,制定详细的调度方案和实施措施,强化计划用水的科学性、订单供水的强制性、引水控制的实时性和订单调整的严肃性,提高引水订单的精度,强化实时调度力度,做到水调紧急情况下有对策、有措施,努力把水调工作抓实、抓细。

(九)测流计量、数据整理、资料编报规范化

能源管理规范篇6

关键词:大部门体制改革培育统一规范人力资源市场

1明确人力资源市场的概念

人力资源市场与资本、技术、土地等市场一样,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不走向市场,整个市场经济是不完善的。这里所说的人力资源市场是一个广义的范畴,它既不是指一个场所,也不是指一个机构,而是包括调控监管、公共服务、市场配置服务三方面的完整体系,这和作为一个机构或场所的“狭义的市场”截然不同。因此,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要着眼于体系的统一规范,而不能仅限于其中的某一方面,更不能片面理解为单纯场所的统一规范。

2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各种关系

目前,各地正在以大部门体制改革为契机,在国家劳动保障和人事两部门“合二为一”的背景下,将原区事厅(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的职责整合划入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由此统一了主管部门,减少了责任主体间的摩擦协调成本。在这个前提下,要理顺各种关系。

2.1相关职能部门间协调配合的关系

人力资源市场涉及人事、劳动、教育等多个部门,从某种意义上说,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程度决定了统一规范的水平。在我国现有部门体制格局下,相关部门要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既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又摒弃部门利益,打破部门壁垒,通力协作,使人力资源市场统一规范取得实效。

2.2公益和营利的关系

随着国家各项刺激经济政策的实施,各地经济发展在逐渐复苏,从而带动了用人单位对劳动力需求的不断增长,拓展了职业中介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要坚持政府所属人力资源市场公益性发展方向,探索新机制培育公益性人力资源市场做大做强。同时要培育扶持社会职业中介机构。探索通过对中介机构实行社会化管理、政府购买服务成果的形式,鼓励社会职业中介机构承担一定的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对职业中介机构开展公益性就业服务的,由政府按规定给予职业介绍费补贴。

3结合各地实际,探索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模式

党的十七大和就业促进法均明确提出培育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但各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水平不同,统一规范的程度可能有所区别。

3.1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初级模式

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保持各自原有体系、职能不变,其相关服务对各种人力资源和用人单位开放。同时,三个市场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实现调控监管、公共服务、市场配置服务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这是人力资源市场统一规范的初级模式和基本要求。

3.2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中级模式

在信息互通的基础上,加强各个市场间的统筹合作,使“三个市场”的一些共日益彰显,这是人力资源市场统一规范的中级模式。该模式的共主要表现为:一是引导他们树立“大就业、大服务”的观念。二是探索“三个市场”服务标识、服务制度、服务程序的统一,以及服务内容的互相包含和共融。三是公益性和非公益性机构均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体现服务社会的效益。

3.3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高级模式

在信息互通,加强各个市场间的统筹合作的基础上,探索“三个市场”整合在一个场地内开展各项服务,撤销原隶属于人事、劳动、教育部门的相应机构,成立独立的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机构、公共服务机构、市场中介机构,三个市场各自职能、人员划归新的机构,最终实现“一站式”服务模式,这是人力资源市场统一规范的最高形式。

4选准突破重点,培育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市场

4.1加快立法,规范人力资源市场行为

尽管人力资源市场发展20多年,但市场的法制化建设还很薄弱,缺少统一的、高层次的管理法规。因此在培育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同时应抓紧制定全国及地方性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包括录用、辞退、仲裁、待业、培训、职业介绍和人事服务等法规,形成较为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管理法规体系。

4.2规范监督管理,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人力资源市场要健康发展必须强化监管,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省(区、市)人才服务管理机构应组建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执法队伍,重点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中介机构和各类人力资源交流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尽快出台监管条例,使监管工作有法可依,管起来理直气壮,做起来有据有力。

4.3优化市场配置,培育人力资源中介品牌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政府所属市场中介机构在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市场中介机构准入制度,倡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培育扶持一批包括社会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在内的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发挥品牌示范作用。

4.4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人力资源市场与其它市场的最大不同是流动和配置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各种各样的、具有不同愿望的人而不是物,不是一“签”了之,一次性“消费”。人力资源的消费表现为较长时间过程,“售后”服务也涉及方方面面,比如人事,档案保管,人才派遣等。特别是人事、档案保管工作。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实现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要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公共服务标准,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能源管理规范篇7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规范化;功能拓展

管理规范化,作为组织管理制度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组织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任何企业或政府部门要形成正规的管理秩序,长期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势必要经历管理规范化环节。不同时期的管理规范化,有其不同的特点。面对信息化的特殊要求和有利条件,管理规范化需要在功能上有所拓展,以其与信息化的蓬勃发展相适应,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

1基本概念界定

1.1管理工作规范

规范,作为日常用语,一般是指对讨论对象行为的约束和限制。具体到管理领域,则是指对管理主体、客体及管理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行为的约束和限制。本文所指的管理规范,主要是对管理主体管理行为的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它与管理标准有所区别,后者主要是对管理业务目标、要求、范围等的约束和限定。所谓管理工作规范,主要是指对于重复性管理活动的目标、程序,对每一工序的活动内容、方式、方法、工作标准、承办者及其职责权利、考核办法等做出的明确具体的规定[1]。

1.2管理规范化

管理规范化,主要是指研究制定、推行并不断优化管理工作规范的过程,以及该过程所指向的管理运行达到规范、有序、有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状态[1-2]。它是现代管理的基本方法,它是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是形成和提升管理有序性的基本手段,是管理效能达成的基本保证,是管理成果固化的基本方式,也是管理质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1.3信息化

信息化一般与具体领域相关,它既指一个过程,也指向一定的状态和目标。一般是指以信息技术发展与运用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为核心,以信息平台建设与使用为依托,以领域要素的信息改造和融合为手段和支撑,实现领域形态转向信息主导的持续过程和最终目标[3-4]。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领域信息活动效率的快速提升;通过对相关领域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信息资源和流程的整合和优化;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和使用,为领域业务活动的展开和效能提升提供技术支撑;通过领域要素的信息改造和融合,实现相应领域管理观念、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全面、系统转变,并最终促使领域整体形态的信息主导。从本质上讲,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对领域信息活动的流程改造和优化,并通过信息活动与组织活动的内在联系,通过“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活动组织—组织活动设计”三者的持续互动,对组织整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组织从思想观念、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各方面呈现出信息特色。

2管理规范化的基本功能

作为对管理者所展开的管理活动的约束和限定,作为对管理运行流程、方式、方法的系统设计,作为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有机衔接的重要环节,管理规范化传统上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功能。

2.1管理秩序的形成和提升

管理秩序是管理工作有效展开的基础。通过管理体制设计和推行,组织建立了基本的管理秩序,各级各层次的管理者被赋予一定的职责、权力,部门间也确定了相互联系和协同作用的基本关系,为管理运行提供了基本的框架。管理规范化在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管理工作规范的设定,使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受到约束和限定,它与管理标准化一起,使组织的管理主体、客体总体上按照既定的标准、规范展开活动,对管理运行秩序的形成、维持提供了基本的保证。同时通过持续的规范化活动,能够持续稳步地提高这种管理运行秩序。

2.2管理知识的汇聚和传承

管理规范化的基本活动包括:“管理工作研究—管理工作规范设计—管理工作规范施行—管理工作研究”的循环过程。其中的管理工作研究既包括对管理工作规范实施情况的评估与反思,也包括对管理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总结,更包括对先进管理理念、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习和运用,事实上就是一个管理知识的汇聚过程,其结果就是形成规范、有效的管理知识。通过规范的设计、更新和实施,使这些体系化了的、规范而有效的管理知识得以传承。

2.3管理效能的保持和优化

从管理规范化的作用机理[5]可以看出,管理规范化通过管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既尽可能地实现了管理活动的相对稳定性和有序性,同时也确保了管理运行于管理目标的有效性,并稳步朝向以组织结构所限定的管理效能最大化前进。管理规范化实际上是通过对组织目标可行的实现路径进行选择、优化,并以规范的形式加以固化并推行,而实现对管理效能的保持。通过持续的管理规范化活动,促使管理效能稳步地提升,直至达到组织结构所限定或规定的效能最大值。

2.4管理活动的评价与监控管理

规范化之管理规范,不仅仅包括对管理者管理行为的限定和约束,更包括管理的目标及其分解,包括对管理目标达成的效能评价标准和方法。因此,管理工作规范作为管理规范化的核心成果,它还为管理活动的评价与监控提供了基本的标准,在一定意义上具备管理活动的评价与监控功能。

2.5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平台

从理论与实践互动的角度来看,管理规范化通过管理工作研究,一方面实现了对现实管理活动中规律性知识的挖掘,为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养料,另一方面通过先进管理理论与技术的学习与运用,使理论与实践在经验基础上形成了有机联系,在管理工作规范的实施过程中得到了检验,通过管理规范化的持续推行而得到巩固、发展和提升。为此可以认为管理规范化还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实现持续互动的良好平台。

2.6管理机制的创建与优化

管理机制,与管理体制和管理组织结构一起,构成组织管理的有机体系。作为管理运行具体方式、方法和路径及其组合,管理机制是组织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直接对应和决定了组织管理系统的效能。而管理规范化的基本过程,正是这种管理运行机制形成的核心过程。管理规范的设计和推行,是在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管理运行的设计,使管理运行更加具有稳定性和确定性,使具体管理行为有规可依、有方可行、有据可评,减小和降低管理行为的不确定性。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确定了管理的职能区分和职能关系,明确了不同职能和部门在组织运行过程的责权范围,在此基础上,管理规范化对管理具体如何展开和实施,如何稳步达成管理目标的内在机理和模式进行了明确、规范,实际上实现了对管理运行机制的设计。为此,管理规范化,又可称之为管理系统运行机制构建过程。它是组织管理制度设计的末端和重要环节。综上所述,管理规范化源于人类活动认识与实践的有限性,建立在对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有限性认识的基础上,人们通过管理工作规范的设计和推行,使管理运行相对稳定而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并通过对管理工作规范的持续更新,使管理运行的效能得到稳步提升,直至达到管理组织结构所限定的组织管理的最佳效能的过程。围绕管理秩序的维持、管理效能的提升、管理机制的构建等,管理规范化具有六项基本的管理功能。

3管理规范化与信息化的相互关系

从信息化的概念及分析,容易看到,信息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建立在对组织从体制、结构到运行的建模基础上的,通过信息活动的激化和强化,并通过信息活动与组织其他活动的持续、有机和高效的互动,实现组织信息效能的提升和优化,并进而转化为组织整体效能的跃升和强化。信息化使信息活动异常活跃的同时,也因信息活动的广泛性、深入性和信息自身的性质,促使事物之间更加广泛、多样而近似实时的联系,它一方面为组织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快速、精确、高效的信息保证,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实时性,使面向现实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消除,为组织系统运行有序性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它所带来的事物(事务)间联系的多样性、紧密性、实时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管理面临异常复杂和不确定性的环境和条件。当然,信息化对管理及其规范化的支撑作用也会表现在对其活动效率和效能的提升上。概而言之,管理规范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3.1信息化以规范化为基础

信息化,特别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平台的构建和使用,需要建立在管理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基础上。没有对管理活动的统一理解,没有对管理信息活动的规范化,就难以构建统一而规范的信息流程,也就难以进行深入、系统的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就难以构建有效而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基于不同语义基础和数据表达标准的管理信息平台之间难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互通和互操作。同时由于信息活动是组织业务活动和管理业务活动一个侧面的反映,它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势必要引起管理业务活动本身的规范化、管理对象的标准化,以与之相应。只有适度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运行行为,才能使信息化的效能得到有效发挥,否则,难以使管理信息化的效能发挥出来,甚至反而会导致管理整体效能的下降。所以通常而言,信息化总要以业务活动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为基础,只有理顺管理运行行为,统一人们对管理运行路径和方法的认知,才能组织信息技术的运用、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系统的运用,进而沿着信息主导方向从组织结构到运行方式的全面调整甚至变革。

3.2信息化对规范化的特殊要求

信息化通过人、物、信息、事之间关系的强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越来越紧密、广泛而深入的关系,这种不断紧密的关系超越了个人和单个物品,超越了组织之间的间隔,甚至超越了一般的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这种持续扩展和膨胀的相互关系,使得管理面临日益复杂和不确定性的环境。这种复杂和不确定性变化集中体现在管理环境变化的多样性、快速性,以及变化的不确定性上。它要求管理建设与发展必须有效应对这种环境的变化,具备高度的适应性。这一方面要求管理目标必须能够响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同时组织更需要根据环境变化和自身条件,重新选择和调整自身的发展目标,这种目标的选择往往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目标的多样化、快速变化和不确定性,对管理的组织结构乃至管理运行的具体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阿什比的“必要的多样性”定律指出,管理系统的复杂性需要与管理对象系统的复杂性相适应。作为管理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管理规范化活动理应为管理活动的环境适应性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3.3规范化对信息化的支撑作用

管理规范化作为对管理主体行为的系统化约束,作为对管理运行的持续优化,对信息化乃至管理的信息化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规范”支撑。信息化无论是对于单个社会组织或者整个社会而言,都是一个渐进的、持续的过程。管理信息化的阶段性成果需要通过管理运行得以体现,也只有人们广泛运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信息资源,使之真正成为管理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管理效能提升的推手,才可以说组织或社会正处于信息化的进程之中。这种在运行上的体现过程正需要管理规范化这种管理运行设计手段加以保证。通过基于信息流程优化的管理运行再设计和持续优化,使管理信息化以某种强制的形式加以推行,为信息化的快速展开和取得效果奠定基础。二是为适应信息化所带来的环境变化提供“动态规范”支撑。以管理环境变化的多样性、快速性和不确定性为特征的管理复杂性,倒逼管理自身的复杂性。管理规范体系本身就是有效的确定性的组合体。要适应管理环境的复杂性,管理规范体系自身也必须通过某种方式提高其复杂性。从目前来看,主要通过管理规范的模块化和管理规范组合的多样化来实现这种管理的适应性。针对管理环境的复杂性要求,通过将管理活动区分为基本的管理活动和基本管理活动的组合,将管理规范化的规范设计过程,进一步延展为对基本管理工作规范的模块化设计和对管理规范模块运用的规则设计。针对稳定性更强的基本管理业务工作,仍然按照传统的管理规范化的思路进行规范设计,以形成基本的管理运行规范模块;针对基本管理业务工作的组合,则更加侧重于基本管理规范模块的组合方式和规则的设计与推行。以此种方式构建动态的管理规范体系,就可以实现对管理复杂性要求的动态适应。通过持续的管理规范化进程,可以使这种模块化的、动态组合的管理规范体系更加合理而有效。

3.4信息化对规范化的支撑作用

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带来的是信息活动成本的极大降低和信息活动效能的极大提升,而管理活动的主体就是信息,管理规范化的关键———管理工作规范体系的设计,其主要过程也是信息过程。因此,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平台等等信息化的要素,势必对管理规范化活动产生较大地促进和支撑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它为管理规范体系的更为精确、合理地构建提供信息和方法支撑。在信息方面,它能为管理工作研究提供更为丰富而便利的信息支持。通过互联网能够获取关于先进管理理论、理念、技术方面的信息,通过信息系统的运用,也使管理工作研究建立在丰富的现实数据基础上,使管理工作研究成果更具针对性;通过仿真、模拟技术的运用,可以更为快速、有效地辅助管理工作研究,大大提升管理工作研究的质效。另一方面,它可以使管理规范化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以往的管理规范体系,大多以纸质的管理工作流程图的形式或悬挂于墙上,或收录于书本、手册中,不便于学习、掌握和更新。信息化所提供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可以使管理规范体系电子化,从而依托eDa、pDa等终端设备,可以实现管理规范查阅、学习、反馈和更新的实时化、动态化和多样化,也便于管理规范的遵循,促进了管理规范相关知识与管理实践的互动,促进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循环速度和效率。

3.5信息化与规范化的相辅相成关系

通过以上的分析,容易看到,信息化实际上实现的是将信息技术优势转化为信息资源优势,进而将信息资源优势转化为组织信息优势、组织整体优势的过程;管理规范化实现的则是将管理的有序性转化为适应的稳定性,并通过稳步改进,提高管理活动有效性的过程。两者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管理规范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为信息化成果的巩固和持续推进提供支撑、创造氛围;而信息化反过来既要求管理规范化具有动态适应性,又为管理规范化的效能提升、功能拓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协同,共同推动管理在新时期面向科学化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4管理规范化的功能拓展

总体来看,信息化要求管理规范化的支撑,又对管理规范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还给管理规范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这些都使得管理规范化相比较于以往,在具体管理运行的内容和方式上呈现不同的特点,促使管理规范化的功能拓展。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4.1技术运用的必要环节

先进技术的学习与运用,是管理工作研究的重要方面。在当今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时期,管理先进技术层出不穷,为管理效能提升提供了大量的机遇,这就为管理规范化在技术运用方面的功能发挥奠定了基础。技术运用必须与管理实际相结合,在管理工作研究对管理实际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方法和技术,综合讨论先进技术在管理领域运用的可能行、可行性,研讨适用的方式、方法和策略,并统一管理思想,融入到管理运行规范的设计中,通过管理运行规范实施环节,在固化技术运用的同时,发掘新技术运用的其他潜力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新一轮的管理规范化进程中加以解决。

4.2知识管理的基础平台

知识管理是现代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管理规范化作为理论与实践的交互载体,一方面强调先进理论与技术的运用,另一方面也强调管理经验的归纳、总结和提高。通过管理规范及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实际上完成了管理知识的一种挖掘、显化和体系化的过程,它既是理论研究材料的重要来源,也是组织内部管理知识的重要来源。通过管理工作研究和管理工作规范设计,进一步促进了知识的收集、规范和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平台。

4.3组织学习的重要载体

组织学习是组织适应环境的必要手段。管理规范化通过管理工作研究,搜集、整合不同个体和渠道来源的关于组织管理环境的复杂性信息,进而与组织管理内部状态结合起来,加以分析和研究,为组织战略调整和组织结构调整提供原料,并通过管理工作规范的设计为前者的制定、调整提供支撑。从以上来看,管理规范化,特别是管理工作研究过程,实际上就是组织学习的重要过程。这一过程通过规范的制定与实施的反复循环将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是学以致用的有效形式。

4.4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

组织学习是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有效手段,其关键还在于形成和完善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良性、长效机制。以管理规范化为基础,可以有效构建这种长效机制。一是针对环境的动态变化,可以通过管理规范体系内部要素的动态整合,实现管理自身的多样性。二是通过对管理工作研究自身的规范化和技术强化,提高管理规范体系的精确性、可操作性和先进性,提高管理规范指导管理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提高管理的环境适应能力。三是通过管理规范化的持续、动态循环,使管理规范及其体系持续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以确保其适应性。通过强化管理工作研究、强调管理规范要素的动态组合、强调管理规范的动态更新,能够形成组织环境变化的长效机制。

5结论

管理规范化是促使管理业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稳步达成管理目标,并使管理效能稳步提升的基本过程。管理规范化一般而言,具有管理秩序的形成和提升、管理知识的汇聚和传承、管理效能的保持和优化、管理活动的评价与监控、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平台、管理机制的创建与优化等六项基本功能。面对信息化的适应性要求,以及信息化对管理规范化的推动作用、管理环境的变化要求,管理规范化在技术运用、知识管理、组织学习、长效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具有功能拓展的潜力。为进一步推动管理规范化的深入发展,还应在管理规范化的指导理论上求突破、在业务管理规范体系的适应性建设上求发展、在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上求创新、在管理适应环境变化的长效机制构建上求深入。

参考文献:

[1]李习彬.社会系统三元运行理论与规范化管理[J].管理现代化,1995(2):8-11.

[2]李习彬.全面政府运行设计:思路、内容与意义[J].公共管理高层论,2008(1):103-107.

[3]王豫生.信息化概念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72,85.

[4]朱帅军.“信息化”的概念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0-19.

能源管理规范篇8

*6年,水资源管理工作加强制度创新,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落实饮用水源地保护和地下水管理的各项措施,认真贯彻取水许可条例,水资源管理、节约和保护工作得到了全面提升,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

一是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取得新进展。法规建设方面起草了《*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见》中明确了节约用水要求;会同省发改委下发了《*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制定出台了贯彻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中规定的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监督管理、水资源费征收等一系列文件;下发了《*省水资源管理考核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的通知》;起草了《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管理办法》。

二是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启动徐州、张家港两个全国试点工作,南京市列为第二批全国试点单位。确定*、南通、淮安等12个市县为第一批省级试点单位;完成了237个节水技改示范项目(其中省级80个),创建节水型企业38家,通过了15家“节水型高校”验收,联合省妇联在全省开展“节水型家庭”创建;初步编制完成了《*省“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三是强化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工作。会同省物价局、财政厅出台了南水北调基金调价文件;全面贯彻落实《*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年内开展了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方面的专题调研,采取多项措施强化水资源费征收;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6年全省征收水资源费3.5亿,比*5年增加75%。

四是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水生态系统修复工作。《全省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已形成初稿。制定了《*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水利系统应急预案》。*市编制了《*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报告》和三年实施方案,经水利部批准,列入全国首批水生态修复与保护试点市。全面开展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工作,完成了入河排污口调查和监测。

五是巩固苏锡常地下水禁采成果,全面提升地下水管理水平。省政府年初召开了禁采总结表彰会议,全面总结苏锡常五年地下水禁采经验,表彰了禁采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今年省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地下水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地下水管理。苏中、苏北地区地下水继续加强计划管理和总量控制,按省厅下达的取水计划和压采目标。实际取水量7.3亿立方米,总量控制在计划之内;压采0.34亿立方米,超额完成任务。组织对全省地下水管理工作开展了互查,进行全面考核和评比。

六是认真贯彻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强化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全面启动了取水许可换证工作,规范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制度,明晰了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年内全省共审批取水许可申请105份,新审批地表水取水量95亿立方米、地下水860万立方米。同时,各地加强了排污口设置的论证和审批管理,从排污源头控制排污总量。

尽管*6年水资源管理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全省水资源费征管工作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基金政策落实情况还不尽如人意,地区间工作不平衡,调价政策落实情况不理想。到目前为止仍然还有南通、南京等地级市以及近半数的县市未出台南水北调基金调价文件。部分市、县(市、区)自来水的水资源费和南水北调基金的合并价格没有达到0.20元/立方米的规定标准。

二是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增强。根据“四个总量”控制的要求,市际、县际还没有总量控制和计量设施,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功能区管理要求,水源地保护的应急监测以及快速反应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管理的需求。

三是社会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展,水资源社会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而国家对依法行政的要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水资源管理系统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但是,各地水资源管理人员力量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对资源水利的宣传不够,公众对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意识还不强,政策措施研究还不到位。

二、二七年水资源管理工作重点

*7年,水资源管理要围绕全省水利中心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资源水利,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按照资源节约的要求,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按照环境友好的要求,抓好水功能区管理;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抓好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贯彻《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新的一年水资源管理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水资源费征收和管理

一是要落实调价文件。各地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落实水资源费调价文件。*6年省物价、财政、水利三部门关于调整水资源费的通知中明确“各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尚未调整到位的部分,连同南水北调基金一并调整到位”,各地要根据通知要求,强化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凡是南水北调基金文件没有出台的,或者基金和水资源费合并标准没有到位的必须在今年六月底前全部到位,同时全面清理越权减免文件。

二是要提高征收到位率。各市要加大征收力度,及时分解下达县级征缴任务,并落实到各征收单位。今年省厅将对各市下达征收指标,按征收到位率和征收额度双重考核。各地要加强与用水户的沟通交流,在节水技术、取用水管理等方面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要强化用水计量,全面实行计量收费,杜绝协议收费和人情收费,继续大力推广ic卡等先进的用水计量设施,省厅今年将实施取水大户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各市、县已建和在建的系统一并纳入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三是要规范管理与使用。各地要严格执行《*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统一使用“*省水资源费专用票据”,并按规定设立水资源费缴入专户,按月按比例分别缴入同级金库和省库,并将征收情况逐月上报省厅;水资源费要按照有关规定合理使用、规范管理。*7年,省级水资源费重点支持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信息化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各地的水资源费使用要与省级相配套,要分级建立项目库,按项目化管理要求用好、用足水资源费。

四是要强化考核奖惩。今年省里将组织相关部门对水资源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对各地随意减免水资源费的政策文件进行清理;同时全省建立水资源费征收和使用管理的考核机制,将水资源费征收作为水资源管理工作重要考核内容。各市也要加强对县级水资源费征收和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考核,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

(二)加强水功能区管理,突出保护饮用水源地

一是要进一步推进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工作,完成全省1315个重点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今年上半年省厅将完成省政府批准的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核定工作,并向环保部门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各地要配合省厅,在此框架下对其辖区内的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进行全面核定,向同级环保部门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二是加强水质监测和预测,建立应急预案。目前各地已经按月组织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并通报,今年在此基础上要定期公布行政区域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开展饮用水源地的水质旬报工作。目前各地普遍存在水质监测设备和能力相对较差的问题,要特别重视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完善《*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水利系统应急预案》,各地要建立健全重大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继续开展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月报制度。

三是强化入河排污口的审批和管理。在入河排污口普查的基础上,今年要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规划,划定禁止和限制排污水域范围,提出相应的排污口整合方案。各地要加强重要供水水源地、骨干清水河道沿线排污口整治。加强和规范排污口设置论证,规范新设排污口的审批和管理。从今年起各市审批的排污口要实行省级备案制度。

四是全面推进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各地要编制完成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开展清水通道建设,突出抓好南水北调东线干线、泰东河、通榆河、望虞河等主要供水河道的水源保护工作。继续开展宜兴横山水库水源地保护试点,探索饮用水源地保护的经验。

同时抓好*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编制完成三年实施方案,报水利部、省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一是继续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规划工作。完成《*省“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提请省政府出台《*省关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若干意见》。

二是继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三个部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要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徐州市要组织实施水资源监控系统,制定行政区域用水总量节约奖励和超额加价办法,为建设区域用水总量控制体系积累经验;张家港市要开展循环型工业、农业、生活用水体系和城乡水循环体系的建设;南京市要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起步实施。*、南通、淮安3个地级市和大丰、泗洪、江宁、姜堰、句容、东海、淮阴、武进、高邮9个县(市、区)作为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单位今年要编制完成试点工作规划,并完成规划审查和报批工作,年内正式启动试点工作。

三是抓好节水型社会载体建设。今年省厅要对节水型社会载体建设制定统一的标准,各地继续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节水型高校、节水型??工作,推进节水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同时,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配合载体建设,开展相关的节水宣传,及时推广先进的节水经验。

四是实施“行业节水行动”工程。年内在火电、化工、纺织、冶金、建材、食品、造纸、机械行业选择一批重点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力争主要产品用水水平5年内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带动行业节水水平大幅度提高。各地要结合地方实际,重点抓好行业的节水工作,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用水,开发利用非传统水源。鼓励企业废污水“零排放”,建设一批“零排放”示范企业,积极开展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试点。

五是建立社会用水总量考核指标体系。今年,全省单位gdp水耗要确保下降4%,一般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下降6%。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细化、分解总量指标,分行业、地区建立用水总量考核指标体系。对取水、用水实行按月统计并上报省厅。

(四)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水利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是各地要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积极稳步地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充分发挥体制优势。要全面做好水资源综合规划、城乡供水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等各项规划;加快人员培训和水务人才的引进,为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人才保障;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城乡供水保证率;结合城市防洪建设,做好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同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多元化拓宽投融资渠道和改革运营机制,继续推进水务一体化工作。

二是继续加强全省地下水管理,逐步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加强地下水的计划管理和开采总量控制,规范地下水审批程序。首先要按照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成果强化地下水禁采区、严重超采区、控制开采区的各项管理工作。各地要按照省厅下达的年度开采计划,逐级考核到每眼深井。苏中、苏北各市要按照五年压采方案,落实水源调整、地下水开采量压缩等措施。其次要进一步健全地下水监测网络,加强监测站网建设,密切关注沿海超采区的地下水位变化和苏锡常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和动态监测,及时评估苏锡常地下水禁采成效。再次是要严格控制新凿深井,凡地表自来水管网到达地区,严禁增凿取水深井。

三是要继续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460号令),规范取水许可程序。今年省厅将组织专题培训,各地要通过培训班、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学习《条例》,使各级水利系统的干部职工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各项程序和要求。各地还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厂矿企业和广大取水户广泛宣传《条例》,提高全社会执行《条例》的自觉性。同时,各地要对现行的取水许可审批、发证、监督管理以及水资源费征收等规定进行整理、核查,做好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的修订工作。各地要进一步规范取水许可程序,加强取水许可监督管理,杜绝发生违规审批行为。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各地要规范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和审查,加强对水资源论证单位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对水资源论证从业单位资质管理和人员培训,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水资源论证工作。关于换发新的取水许可证工作,在*6年完成普查登记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主要先换发有效期在*7年底前到期的取水许可证。

(五)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

*6年省厅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的通知》,各地要按照通知要求,做到管理机构明晰、人员结构合理、技术设备先进、规章制度健全、档案管理规范、基础工作扎实。各级水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节水办、水资源费征收部门要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水资源管理工作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必备的专业知识;各单位要保证工作所需的车辆、计算机、办公设备以及现场踏勘和调查所需的设备和工具;要建立健全行政许可、水资源费征收、岗位责任等规章制度;要重视水资源档案管理和基础工作。

今年,省厅已经组织编制了“*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省取水远程信息实时监控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将于近期启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同时还将制定有关的指导意见和技术标准规范,各地在系统开发建设中,要以此作为建设依据,以利整合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已有的各类资源。

能源管理规范篇9

摘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与管理,对确保水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是落实《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规标准要求、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借鉴国外环境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管理和建设需求,提出了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应涵盖环境保护目标、保护区建设、保护区整治、监测能力建设、风险与应急、管理机构与制度建设六项内容及要求,以期为我国水源地建设和环境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水污染:水源水质

规范化是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下简称《水法》)等水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分别对各级水源保护区的管理提出了要求和规定,各地在保护区划定及整治、水源地环境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水源保护区尚未完全划定、保护区标志设置不规范、保护区违法现象屡禁不止、监测监控能力不到位、风险管理和应急能力基础薄弱等问题。

实践经验表明,水源水质整体改善与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密切相关。近年来,各地开展了多项水源保护、污染源整治、生态修复及环境信息、环境监测和环境应急能力建设项目,但由于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在目标、内容及具体要求等方面缺乏依据和指导,易造成建设目标不明确,导致资金和土地利用产生巨大浪费。

明确规范化饮用水水源地建设的内容与要求,对贯彻落实法律法规要求、有效指导各地开展水源地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国外管理经验和我国法律法规要求,提出了规范化饮用水水源地建设的实质内涵,旨在为饮用水水源地建设、监督和保护提供目标导向和技术支撑。

我国法律法规要求及国外管理经验

我国水源地建设的法律法规要求

《水污染防治法》和《水法》规定“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划分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有必要时划分准保护区,同时对各级保护区禁止、限制行为,保护区整治及准保护区水源涵养林建设等提出要求;《水法》要求划分水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卫生部五部委联合印发《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年)》,明确要求开展一级保护区隔离、保护区整治、生态修复、环境信息管理、环境监测和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此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也对保护区划分、水质水量、各级保护区、准保护区的禁止和限制行为提出了要求。

国外规范化水源地建设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美国《安全饮用水法》和《清洁水法》为美国水环境和水资源管理建立了基本框架。《安全饮用水法》科学地制定了饮用水标准,建立了从水源保护、配水系统、水处理,到信息公开等多方面多屏障的水质保护体系。各州也采取建立保护区、开展环境评价和污染防治等多种方式保护水源:控制因生产或泄露而有可能污染地下水源的工厂位置,禁止如新建垃圾填埋场、中转站或大型污水处理厂等企业在水源保护区选址;要求地下油罐设置防护区;各州环境政策法令要求进行环境评价;各州制定水源水质标准时,人类健康标准是基础,并据此采取污染物控制措施。

目前,加拿大采用生态系统管理(ecosystemmanagement)和流域管理(watershedmanagement)两种方式保护地表水源。前者重视水资源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及水资源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环境间的联系;后者将水资源综合利用、保护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权交给地方政府,联邦和地方政府分别颁布联邦和地方系列的“水政策”(waterpolicy)。地下水源保护由联邦、省、地方三级政府及相关机构负责:联邦政府负责解决跨界水源纠纷、省级政府负责水资源管理、地方政府负责制定土地利用规划,保护机构负责流域和地下水管理。

德国《联邦水法》要求所有饮用水取水口都要建立水源保护区。100多年来,德国已建立近20000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德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特点:一是水源保护区的面积大,占德国土地总面积的13%;二是水源保护区执行的水质标准较严,地表水源一般要求54项参评的水质指标满足一级标准,只有个别可放宽为二级:三是保护区划分时充分体现“公众参与”的原则,划分水源保护区的过程中,涉及的居民及团体参与审查和评议,水厂作为主要受益者,需补偿居民及团体因建立水源保护区而遭受的损失。

日本采用“多龙治水,多龙管水”的综合管理模式。部级层面涉水部门主要有环境省、国土交通省、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和经济产业省等。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分别对水质、水资源规划和开发利用、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进行管理。为追求水质安全、确保水量,以及达到“双安”的饮用水目标,日本采取了工程手段保供水、技术手段保水质、行政手段保协作、法律手段保安全和应急手段保供水“五种手段”。其中,饮用水安全管理法律体系的建设是日本保障水质和水量安全的有效措施和坚强后盾。

国外水源保护的经验启示我们,制定严格的水源保护法律法规、采用科学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实施严格的管理手段、明确水源保护的具体要求和责任主体,是做好水源保护的重要措施。如美国用《安全饮用水法>和《清洁水法》奠定了水源保护的法律基础,采用法规强制措施和非强制措施处理水源的潜在威胁;加拿大明确了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保护水源的责任;德国在水源保护区划分、水质标准实施和公众参与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日本采取了“五种手段”保障水源和供水安全等。总之,各国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规范化建设均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政策要求,其先进经验为我国水源地保护和规范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与国外水源保护所强调的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管理制度严格程度相比,《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虽然明确了“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的要求和各级保护区内的禁止、限制行为,但并未涉及水源保护区建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也没有形成严格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提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的具体要求,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的目标是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要求,在“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的框架下,达到“水质、水量”双安全的目标和保障措施。因此,规范化建设应遵循“水质水量达标、污染综合整治、风险预警防范、分级分区控制”原则,建设内容应依据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的需求及水源保护区建设的现状进行统筹考虑和设计。本文认为,当前,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内容至少应涵盖建设目标、保护区建设、保护区整治、监控能力建设、风险与应急能力、管理机构与制度建设六个方面。

水源地建设目标

《水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第四条和第七条要求,“饮用水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均应规定明确的水质标准并限期达标”。“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包括一定的水域和陆域,其范围应按照不同水域特点进行水质定量预测并考虑当地具体条件加以确定,保证在规划设计的水文条件和污染负荷下,供应规划水量时,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相应的标准”。

“水源地建设目标”也是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的目标,即水量、水质安全。水量安全,要求水源地供水能力、供水现状均满足服务区域的需求。因此,水量目标既要考虑供水服务区域近期和远期水量需求、也要考虑供水工程设计和实际供水能力间的关系,保证供水量满足需求并禁止超采。水质安全,要求水源地水质满足规定标准,并要体现不同类型水源、不同级别保护区的差异。因此,地表水源应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一、二级保护区分别满足Ⅱ、Ⅲ类标准要求;地下水源应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满足Ⅲ类标准要求。

保护区建设

《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保护区建设”应以落实《水污染防治法》“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的基本要求为主,应包括保护区设置与划分、保护区标志设置和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三项内容。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水源地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也是保护区建设的关键。保护区划分应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88-2007),报经省级政府批复并按照管理部门要求备案;设置保护区标志,对影响水源水质安全的生产生活活动有警示作用,可起到保护水源的作用,标志设置应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在水源取水口和一级保护区实施隔离防护,可避免人类活动直接污染取水口;考虑到突发环境事故亦有可能影响取水口安全,仅设置隔离防护设施不能完全阻断污染物进入水体,因此地表水源还应在穿越一级保护区的道路、输油、输气管道等高风险区域,设置应急池、事故导流槽及防泄漏设施,避免突发环境事件对取水口的影响。

保护区整治

《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并明确规定了各级保护区的管理要求。“保护区整治”以落实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要求为主,包括一级、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的整治,整治内容、要求及项目类型均应依据《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条款。

一级保护区。《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八条要求,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禁止在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按照上述要求,一级保护区不应存在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也禁止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与上述要求不符的,均应清拆或取缔,但保护区划定前已有的建设项目,应制定计划,限期搬迁。

二级保护区。《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源。按照上述要求,二级保护区不应存在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的,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水体污染。与上述要求不一致的建设项目或水体开发行为,均应进行整治。

准保护区。《水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饮用水水源的实际需要,在准保护区内采取工程措施或者建造湿地、水源涵养林等生态保护措施,防止水污染物直接排入饮用水水体,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可能威胁供水安全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责令有关企业事业单位采取停止或者减少排放水污染物等措施。实施准保护区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并采取工程措施或建造湿地、水源涵养林等生态保护措施。按照上述要求,准保护区整治应以水源涵养和总量控制为主,具体内容应包括污染物总量控制、水污染物削减控制和水源涵养林、湿地等生态保护工程。

监控能力建设

开展水源地水质监测和监控,是为了正常情况下反映水源水质变化状况,异常情况下及时提示水质异常,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信息。因此“监控能力建设”应考虑日常监测和预警监控两个方面的要求。

日常监测内容,应包括点位设置、监测指标及频次,具体要求应依据水源地日常管理的相关要求确定;河流型水源的预警监控断面,应设置在取水口上游大于2个小时流程的位置,湖库型水源应设置于支流入口处上游大于2个小时流程的位置,以保证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下游取水口有一定的应急响应时间。预警监控指标,应依据国家、省级、市级环保部门的监测要求,结合水源供水规模、环境风险大小等因素确定,预警监控采用自动连续监测方式开展。

风险与应急能力建设

风险与应急能力建设,是为了提高水源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影响水源安全的概率。因此“风险与应急能力建设”内容应主要考虑水源风险大小、事故应急等方面要求,包括风险识别与防范、应急水源建设、应急监测及应急物质和技术储备等;建设要求应根据风险源的排放特征、影响范围及可能造成后果分别确定。

建立污染源风险识别与防范体系,是从源头降低风险的关键。点源和流动源是导致水源污染风险的主要因素,因此,存在点源和流动源污染风险的水源地,应建立风险源名录并定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构建严密的应急体系是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有效手段。其内容应包括:应急水源建设、应急预案制定和定期修改、应急技术专家库、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等方面。具体还应提出应急水源不低于7天供水量的水量、可在2个小时内启动应急水源供水要求,以及制定应急预案、水源地常见污染物处置方案和技术专家库、配备应急监测设备等要求,确保出现突发环境事件时,能及时控制污染扩散并保障正常供水。

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

管理机构与制度建设目标,是为了落实管理责任,提高管理水平。因此,“管理机构与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应明确管理单位的责任及提高管理效率的措施,应加强档案管理、日常巡查和定期评估等管理制度建设。

管理机构设置的具体要求应结合水源的重要性和供水规模提出,并应明确管理责任。国外经验表明,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管理制度的作用。我国水源地管理也应改变“重法律法规建设、轻制度落实”、“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状,通过建立“一源一档”档案制度,不断完善日常巡查和定期评估制度等规范化管理的内容,推动水源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展望

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是落实法律法规要求、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2015年4月出台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将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作为保障水源环境安全的重要任务,并提出了考核要求。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针对水源地建设和管理现状及问题,兼顾水源地环境管理特点及水质风险特征,按照水源地建设的内容和要求,尽快开展保护区划分、整治、预警监控及风险应急管理等各项工作。国家层面也应尽快出台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技术要求,为我国水源地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主要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R].2008.

[2]环境保护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技术指南(试行)[s].2008.

[3]环境保护部,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技术指南[s].2011.

[4]环境保护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技术指南[s].2013.

[5]环境保护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指南[S].2013.

[6]环境保护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S].2007.

[7]环境保护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S].2007.

能源管理规范篇10

【关键词】乡镇;财政税收;管理;规划

乡镇财政管理是否有建设性的意义,对于基层政权的实施,维护乡镇的和谐稳定,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乡镇财政问题的规范与管理,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问题的收不抵支与负债运行的这项比较重要的问题,是每一个财政税收管理者应该考虑解决和思考规划的重要问题。我们也应该在财政税收方面采取积极的应对态度,以更好的规范乡镇财政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

一、乡镇国有资产管理

乡镇的国有资产处于分散状态,政府各部门及事业单位中存在较为广泛,而且固定资产较多,流动性也比较差,在管理程序方面还有不足之处,普遍存在账实不清、管理不严、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乡镇中对国有资产没有完全利用。我们要加强对乡镇国有资产的管理,这对提高国有资产运行全局有较高的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增强乡镇的执政效果。近些年,在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状况看,一般认为乡镇国有资产管理呈现出不尽人意的状况,在体制和管理方面都应进行改进。总体上说,乡镇管理意识不深入。目前来看,大家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缺乏对财政问题的了解,导致管理混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管理人员缺乏。对于乡镇资产管理的许多地点无法真正实施。制度的滞后。不能良好的适应改革发展的特殊形势和适应经济发展方式,造成资产管理不规范。资产周转困难。因更新速度较快,使用不久就会无用处,少数乡镇因资金不足而买不起设备,政府主管部门又无力进行调剂。导致乡镇国有资产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无法较好的管理下去。

二、困难乡镇广开税源

目前来看,通过加强税源规划,增加财政收入,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对于困难乡镇广开税源方面,应采取多项措施进行实施,努力搞好财政增收,保证实现乡镇的财政发展。对于困难乡镇要加强注重培育新增税源,结合乡镇发展的具体实际,在加强税源建设上,要积极从招商引资向招商引税的方向转变,要正确选取一些增长性质强,就业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克服重项目,争取引导其轻效益实施和重投入,形成新的发展方向。在突出抓好大项目的同时,规范做好小项目规划,不断培植新税收增长点。在正确规范好乡镇财政税收的基础上,困难乡镇还应该在财政税收的实施上努力做到调查研究工作。进一步规范税源的发展方向,规划税源的实施功效。发展好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规范好企业税收实施。同时,加强对财政税收结构的思考,有范围性的对当前税源建设的热点问题进行规划,找出税源建设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提高税源建设的实际效率。通过这一系列的新举措,正确的规划好困难乡镇的广开税源问题。

三、乡镇政府采购

目前乡镇政府采购正逐渐成为适应经济形势的手段。在政府采购的过程中也存在些需要考究的问题,主要是应该正确规范乡镇政府采购。因为政府采购意识较为淡薄。乡镇对于采购程序进行规律的理解还不够完善,因而导致政府采购的意识较为淡薄。在乡镇政府集中采购方面,有些人认为政府剥夺了自己的财力支配权利。实行乡镇政府采购后,财政部门财权过于集中,这样使分散腐败转变为集中腐败。因而对政府采购持抵触情绪。政府采购不是一般的采购,政府采购要遵循效益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原则,按有关法律规定,采用规范的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进行系统采购,集中采购,共同招标,整个招投标过程都是具有公开透明采购原理。并不会是大家所说的政府的暗箱操作。政府采购应全面的接受社会的监督与指导,有效地抑制了采购活动中的腐败行为。政府采购不同于一般的招标。政府采购是一种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管理手段,是各级政府和法律规定的其它实体以法定的方式向社会采购物资,并对采购过程进行管理的一种控制系统。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乡镇财力不足的状况,政府采购难以操作。采购规模小,难以体现规模效益。政府采购工作对乡镇来说是一种新的形式,乡镇政府采购工作起步比较晚,政府的采购队伍专业性水平也不是很高,对于专业化的来说还是年轻的队伍,有相当一部分人过去没有接触过政府采购的具体事务。对于乡镇政府的采购工作我们应该努力的发展下去,使其更好的推动经济政策的进步。

四、财政管理规范

规范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有一定的意义。需要乡镇依据公共财政的管理方式,以国库集中收付为重要形式,通过改革乡镇财政的管理方式,强化财政的监督形式,更好的是财政资金达到利用的最高水平,这样可以更好的防范产生的债务风险,使乡镇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起来。可以更好的完善制度。加强财政的支出管理。加强债权债务管理,逐步减少目前的债务工作,规范理财进行方式。努力加强乡镇财政内容建设,规范财务管理,是财政能够更加完善的发展下去。要尽量保证财务人员的管理范围相对健全。确保他们正常运转必需的经费和用于改善办公条件的建设经费,以适应当前乡镇财政工作的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对村级财务情况的检查,加大监督力度,促进村级财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切实维护村集体利益。转变作风,深入调研。并及时跟踪分析研究,积极破解,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大对违规违纪问题的处理处罚力度。按规定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最终构建出健康有序的财政运行新机制。

五、结语

在乡镇管理当好家、管好财的基础上,财政部门还努力尝试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税源建设的政策措施,规范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统一企业税收制度。同时,加强财税结构分析,有针对性的对当前税源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找出税源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税源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这一系列的新举措,一定能够更好的使乡镇更好更快的发展繁荣。

参考文献:

[1]张道银.浅谈如何加强乡镇财政管理.

[2]李章峰.浅析乡镇财政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3]吕娟.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4]李相年.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讨.

[5]杨国智.关于完善税源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6]郑华乾.规范政府采购工作的思考.

[7]胡建国.当前乡镇财政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